第三章 理论基础

第三章 理论基础
一、西方的理论渊源
1,空想社会论

2,宗教思想
代表人物:柏拉图与《理想国》
莫尔与〈乌托邦〉
康帕内拉与〈太阳城〉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二、中国理论渊源
1、社会保障思想最早与安民抚民的思想结合在一起。
2、大同社会论
3、社会互助论
4、仓储后备论:主张建立谷物积蓄以备灾荒并济贫民的思想
5、社会救济论:主张用实物和货币救济遭受灾害或生活极端困难无以生存的社会成员,以保障最低生活
中西方比较:在目的、政治理念、模式方面有相同处;但中国模式更强调政府责任
二、社会保障与经济学
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社会价值选择,,而经济学中的选择理论则充当着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的理论基础:国家干预或者自由竟争;平等与效率的选择;具体制度安排与发展手段选择
为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实践的发展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方法
(一)发展经济学与社会保障
大规模的发展研究起源于第二次大战后第三世界的崛起。
发展观的转变
(1)发展观的全面性转向
(2)发展观的人本化转向
(3)发展观的可持续性转向
可持续发展:
社会福利政策和经济政策关系的重构
(1)手段性。传统对社会福利的理解是社会福利是为了解决在经济增长中的不平等和社会不公正。把社会福利当作手段,而放大了经济增长的目标,结果,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乃是为了增加人类福祉这一点反而模糊了,经济增长实际上有意无意地被当作了发展的最终目标。
(2)附属性。社会福利政策一直是被当作经济政策的“侍女”,被阐述为是经济发展的稳定器。社会福利政策总是被当作平衡经济政策中的一些公平和平等的问题,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补充,需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来讨论。这样,对社会福利政策的探讨,一直是以经济政策作为一个参照。
(3)修补性。人们多数时候将经济政策看作是创造财富的手段,而将社会福利政策视为为贫困者提供收入保障的再分配机制,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在当前,社会发展最明显的特征是协调经济政策和社会福利政策,把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联系起来。
1从作为福利服务的社会政策
2作为安全网的社会政策
3到作为影响人们生活和生计的一切计划及其相关措施的社会政策。
(三)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是寻求最大社会经济福利的西方经济理论体系,它主要研究如何进行资源配置以提高效率、如何进行收入分配以实现公平,以及如何进行集体选择以增进社会福利。
庇古:提出了福利、社会福利、经济福

利等概念,论述了经济福利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认为国民收入的大小与国民收入的分配是影响经济福利的主要因素,针对国民收入大小提出了国家干预,针对分配提出了“收入均等化”的观点。
帕累托最优
如果当生产和交换的情形改变了,所造成的收入分配使得有些人的境况变得好些,而其他人的境况变得坏些,那就不能说整个社会福利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只有在一定收入分配的条件下,生产和交换情形的改变使得有些人的境况变得好些而其他人的境况并未变得坏些,社会福利才能说是增加的。
三、社会保障与社会学
社会保障的出发点:社会问题取向
社会保障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标志
社会学理论支持
帕森斯
社会就像生物有机体一样,也是有各种结构和器官组成的,并且每一个结构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共同组成一个整体。
社会系统是由四个方面组成的,(1)适应(2)目标达成(3)整合(4)模式维持
将社会保障制度视为社会整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
也有认为社会保障是“工业主义”发展的必然逻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