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巴别塔》(Babel)的全球化主题分析

电影《巴别塔》(Babel)的全球化主题分析
电影《巴别塔》(Babel)的全球化主题分析

电影《巴别塔》(Babel)的全球化主题分析

中文摘要

本文选取影片《巴别塔》(Babel)作为单一文本,运用文本的内容分析方法,探讨该影片如何通过处理故事情节、人物设计、重点场景等来表达全球化主题,并会将其置于全球化理论的大背景下进行了一些理性分析,最后针对我国同类型电影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一点改进建议。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全球化主题在影片《巴别塔》中的表现形态和表现方式,为观众认识和理解电影中的全球化主题提供一些参考,并为我国此类型电影的制作和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巴别塔》,全球化主题

ABSTRACT

This article selects the movie “Babel” as a sole text, uses the method of analyzing the text content, discusses how to deal with the character, plot, cultural mark in the movie to express the subject of globalization, and puts it under the frame of globalization theory to do the rational analysis. The research goal of this article lies in through analyze the performance shape and the manifestation mode of globalization subject in “Babel”, to provide some models and references for readers to ac quaint and understand the globalization subject.

Keywords:“Babel”,globalization

目录

第1章引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 问题提出 1

1.3 研究目的和方法 2

1.4 研究难点 2

第2章文献综述 3

2.1 电影分析相关文献 3

2.2 文化全球化相关文献 5

2.3 内容分析方法相关文献 6

第3章影片介绍7

3.1 关于影片7

3.2 关于导演8

3.3 关于演员9

第4章“全球化”定义及电影的全球化主题界定11

4.1“全球化”定义11

4.2 电影的全球化主题界定11

第5章影片《巴别塔》的故事结构分析13

5.1摩洛哥——个体分歧、文化隔膜、恐怖主义14

5.1.1个体分歧15

5.1.2文化隔膜15

5.1.3恐怖主义15

5.2日本——人际冷漠、人生困顿20

5.3美国-墨西哥——跨国迁移、移民危机20

5.3.1跨国旅游20

5.3.2跨国移民21

第6章影片《巴别塔》的人物设置分析23

6.1 苏珊23

6.2 阿米莉亚24

6.3千惠子25

6.4警察群像26

第7章影片《巴别塔》的重要场景分析29

7.1旅游大巴车开进摩洛哥小村子29

7.2美国直升机降落到摩洛哥小村子30

7.3入境墨西哥与入境美国的场景对比30

7.4墨西哥婚礼场景31

第8章结语33

8.1总结33

8.2将影片文本置于“全球化”大背景下的简要分析33

8.3对中国电影人尝试全球化主题电影的一点建议35

参考文献I

致谢V

声明VII

第1章引言

1.1 研究背景

全球化趋势正在逐渐扩展到整个好莱坞的电影制作系统当中。回顾2007年奥斯卡金像奖被提名影片,除了《巴别塔》之外,《潘神的迷宫》、《硫磺岛来信》、《无间风云》等影片都体现着全球化的印记。去年奥斯卡奖最佳影片《撞车》也是充分体现多民族、多文化之间冲突与融合的全球化主题的典型电影。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之中,电影作为全球共有文化的一种,也正以自己的方式展现着全球化的内涵,并且俨然已经成为流行的趋势。研究和分析这类型电影,一则有助于我们把握当今世界电影发展之脉搏,二则通过分析全球化主题在《巴别塔》中的表现形态和表现方式,由特殊到普遍,能够为认识和理解这类型电影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本文选取影片《巴别塔》作为研究的单一文本,原因如下:其一,这部影片无论从制作还是内容上,都深刻体现着全球化的主题,是这一类型电影的典型案例,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其二,这部影片于去年五月正式首映,到目前为止,关于影片的研究性文章并不多,属于有待开垦的处女地;其三,这部电影已经具备广泛

的认可度和影响力:它荣获第64届金球奖最佳剧情片奖,并在第79届“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奥斯卡金像奖)上得到了众多评委的认可,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剪辑等七项奖项提名。影片导演阿莱杭德罗"冈萨雷斯"伊纳利度(Alejandro Gonzalez Inarritu)则在第59 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导演奖。

1.2 问题提出

本文旨在探讨的问题包括:什么是全球化主题?影片《巴别塔》(Babel)的全球化主题体现在哪里?影片创作者通过哪些手段和方式来展现全球化主题?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单一影片文本《巴别塔》(Babel),探讨全球化主题在电影中的表现形态和表现方式,为观众认识和理解这类型提供一些参考,并为我国全球化主题电影的制作提供一些借鉴。

本文的研究方法是文本的内容分析方法,探讨该影片如何通过处理故事情节、人物设计、重点场景等来表达全球化主题,并会将其置于全球化理论的大背景下进行了一些理性分析。

1.4 研究难点

本论文的研究难点在于,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其本身具有创造性、艺术性和文化性的元素。在对电影文本使用内容分析法时,很难对这些元素进行量化的分析,更多的只能是一些定性的评估。为了弥补无法完成量化分析的不足,本文将尽量通过选取电影中可以客观判定的元素来作为分析变量,并尽量细分和明确这些分析变量,力求严谨。

第2章文献综述

与本论文相关的研究文献主要包括电影分析相关文献、文化全球化相关文献和内容分析方法相关文献等三大类。

2.1 电影分析相关文献

电影分析相关的研究文献有很多。首先,研究当代电影的全球化趋势,必然不能脱离世界电影的历史长河姑妄论之。将所要论述的电影置于其历史背景中进行纵向把握,往往能增加对其本身的认识深度。这一类全面介绍世界电影历史、电影流派和电影类型区分的著作很容易找到,并且有不少文献已经涉及到当代电影全球化趋势的研究。美国学者克莉斯町"汤普森和大卫"波德维尔(2004)在《世界电影史》一书中以时间线索、顺序梳理了世界各国的电影发展史,为本文写作需要的电影资料查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另外,电影与电影产业也是密不可分的。以美国电影为例,当今美国电影中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全球化主题元素,也必然与高度全球化的好莱坞电影产业有着密切联系。另外,何建平(2005)在《好莱坞电影机制研究》第一章中讲到美国多元化的民族构成虽然是对好莱坞电影的巨大挑战,但从另外一方面来讲,这也为美国的全球化主题电影提供了天然的本土市场,促使美国电影从诞生之日起就更具有全球性,以便“跨越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藩篱,跨越各州之间的人为障碍,才可能吸引尽可能多的观众,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

关于影片《巴别塔》的分析论文,由于电影公映的时间不长,笔者通过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只找到了7篇相关文章,其中关于影片内容分析的只有两篇。王楠(2007)按照影片故事发生的地域划分,分别从“摩洛哥——民族主义的排斥”、“美国——墨西哥,个体与社会的隔膜”、“日本——人与人的冷漠”等

三个方面对影片的故事文本进行了分析,文章虽然没有明确给电影戴上“全球化”的帽子,但已经涉及到民族主义、恐怖主义、美国移民政策等全球化主题元素的分析,对于本文的写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严敏(2007)则从电影叙事结构的角度分析了《巴别塔》的多线索“复式”叙事方法,该文的分析对于帮助理解电影的故事结构有着重要作用。

笔者在本文的写作框架搭建、写作技巧运用方面,主要借鉴了一些关于电影《撞车》的分析论文。在引言中提到,《撞车》和《巴别塔》一样,同样表现的是多民族、多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且都使用多线索交叉叙事结构,二者在故事结构、人物设置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由此,阅读一些关于电影《撞车》的分析论文,对于本文搭建写作框架、提炼主要电影元素作为分析对象、明确写作手法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笔者通过万方数据化期刊库,搜索“撞车”、"Crash"等关键字/词,共检索到21篇相关文章。其中,顾春花(2006)从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叙事结构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撞车》的叙事策略;张涛(2006)则着重对影片交叉蒙太奇的叙事手法进行了分析;孟湘(2006)从影片文本内容层面展开分析,其中提到在“地球村步入全球化,在不同文化相互碰撞的今天,我们要做的,‘不是消除不同的价值观,而是提倡更好地理解、更好地尊重别的文化’。”这一观点在影片《巴别塔》的分析中是适用的。徐周兵(2006)也提到在全球化的冲击下,多元文化频繁交流时代的矛盾更为突显,生存在这种大环境下的人类个体也因秉承的不同文化价值观念而加剧隔阂,“歧视、怨恨、隔阂、尴尬在影片中的每一个角色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体现,这种存在性也是植根于文化价值的,这种观念之差导致了偏见的存在,所以矛盾便随之存在。”刘晓霞(2006)则引用了亨廷顿在《我们是谁?》一文中的一句话来佐证影片《撞车》表现的民族融合与文化冲突主题:“不断流入的以墨西哥移民为主体的拉美裔移民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语言,使得美国有分裂成两个民族、两种文化和语言的危险。”这种说法在《巴别塔》中得到了更为充分的体现,影片的墨西哥导演用了大量篇幅来表现这种跨国界的社会现象,并且以细腻笔墨深刻刻画了这群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活动。

2.2 文化全球化相关文献

论述全球化理论的文献非常多,本文将主要参考文化研究中的全球化问题相关著作,包括后殖民主义、文化全球化方面的研究。孙嘉明、王勋(2006)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全球化现象进行了分解,分别从全球人口、全球环境、全球文化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全球治理、全球发展作了一些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书中有关跨国旅游、全球性移民、全球宗教文化、恐怖主义等方面的内容,在影片《巴别塔》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对于影片分析的开展很有帮助。塞缪尔"亨廷顿、彼得"伯杰(2004)则在主编的著作中收录了关于世界十个国家和地区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所呈现状态的文章,这些国家中包括了美国和日本,也有非洲的南非和中南美洲的智利。而影片《巴别塔》的故事发生地在美国、日本、摩洛哥和墨西哥,有了地缘接近的便利,书中的相关分析内容将使得把握影片中的全球化主题更为容易。约翰"汤姆林森(1999)则从单城性的角度来考虑全球化,即“当联结深入到地方性的时候,它就使地方的生活体验发生了转型,而且,每个人的命运全都被绑在了一个单一的全球框架之上。”这种说法在影片《巴别塔》中得到了印证,影片中居于世界不同地区的几位主人公的命运因为一次偶然枪击事件而被联系在了一起。其中,汤姆林森从传媒和通讯技术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它们是怎样把我们从毫无联系的

地方性与我们文化的、实际上也就是存在主义的联系中提取出来的,而且从诸多方面来看,又是怎样使我们的生命世界向一个更为广大的世界开放的。”这一点对于分析导演在影片中设置的电视新闻、媒体记者、越洋电话等场景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3 内容分析方法相关文献

研究方法上,关于内容分析方法的著作很多,对影片的内容分析可参考路易斯"贾内梯(1997)的《认识电影》。本书对电影的分类及经典论述有助于帮助读者全面、深入地认识电影,学习如何从摄影、场面调度、运动、剪辑、声音、表演、故事、文学、意识形态等方面来拆解和分析影片。本书第十二章“综合分析《公民凯恩》”则是内容分析影片文本的经典范本。

第3章影片介绍

3.1 关于影片

《圣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古巴比伦人想建造一座“通天之塔”(Babel),使人们可以沿着它爬到天堂上去,并以此炫耀人类的伟大。统一意愿很快达成,修塔工作马上展开,塔眼看着一天一天高了起来。上帝对人类这种亵渎神灵的放肆行为很不满,于是便暗施魔法,使地球上原本同操一种语言的人类变得语言不通。没有统一的语言,人类便不能正常的沟通和交流,原本配合默契的人们之间很快就出现了误解和冲突,不能再齐心协力地建高塔了,“通天塔”工程就此搁浅。塔未能建成,说着不同语言的人类则分散到世界各地居住,至今仍然因为语言不能顺畅沟通而冲突不断。

影片《巴别塔》正是取意于此。其故事脉络如下:在北非摩洛哥的一个偏僻村庄里,一家牧羊人从邻村人手中购得了一支猎枪。牧羊人家中的小男孩兄弟在山上放羊时,出于好奇,决定测一测猎枪的射程。于是,弟弟约瑟夫朝着山下迎面开来的一辆旅游巴士开了一枪,结果击中了车上的一名美国女游客。这一事件就此成为发生在摩洛哥、墨西哥、美国和日本的一系列故事的导火索。

这名美国女游客苏珊(凯特"布兰切特饰)和她的丈夫理查德(布拉德"皮特饰)刚刚失去了一个孩子,为了排解丧子之痛,也为了缓和他们的婚姻危机,二人相携来到摩洛哥度假。但他们的郁闷心情似乎并没有在美丽的异域风光中得到抒解,两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变得越来越困难,一道无形的隔墙正在形成。苏珊的意外中枪成了事情的转机。之后,理查德为了挽救生命危在旦夕的苏珊,想尽了各种办法,两人间的隔膜在理查德无微不至的温情照顾中逐渐消融了。然而,事情的发展并不是单纯寻求医疗救助那么简单,政治交涉、反恐怖主义、跨国救助等问题纷纷被牵扯进来,救援工作面临重重障碍。

与此同时,在苏珊和理查德位于美国加州南部的家中,墨西哥籍保姆阿米莉亚(阿迪利亚娜"巴拉扎饰)需要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因为苏珊的意外中枪,她和理查德将不能按预期回国照顾他们的两个孩子,而阿米莉亚要赶着回墨西哥去参加儿子的婚礼。是留下来照顾主人家的孩子,还是回去参加儿子的婚礼?阿米莉亚两头都放不下,最后不得不决定带着两个美国小孩回墨西哥。阿米莉亚的侄子圣地亚哥(盖尔"加西亚"伯纳尔饰)开车来接他们,入境墨西哥很顺利,婚礼进行得也很完美。一场狂欢之后,圣地亚哥开车送她们回家,却在入境美国时遇到了麻烦。过于谨慎的美国边境警察对圣地亚哥和阿米莉亚进行了粗暴无礼的盘查,圣地亚哥终于被激怒,选择了强行冲卡。在美国警察的追捕下,圣地亚哥惊慌之下将阿米莉亚和两个美国小孩抛弃在美国边境的沙漠地带,险些导致他们因为疲

惫和缺水而丧命。

在这些事件发生的同时,在地球另外一端的日本,聋哑少女知惠子(菊地凛子饰)正经受着母亲自杀的巨大痛苦,心理失衡,开始疯狂地勾引身边的每一个男人。而这个女孩的父亲(役所广司饰)正是那把猎枪的主人,他在结束摩洛哥打猎旅行时,把猎枪送给了他在当地的向导。摩洛哥的牧羊人家庭正是从这位向导手中购得的这支猎枪。

影片使用了五种语言(英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日语和手语),分别在美国、墨西哥、摩洛哥、日本等四个国家拍摄完成。这部电影和影片导演阿莱杭德罗之前的两部电影(《爱情是狗娘》、《21克》)一起,通常被人们合称为“隔阂三部曲”。阿莱杭德罗在去年戛纳电影节为该片首映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实际上,我想在影片中表达的是,语言并不是真正的障碍,它是所有困难中最容易克服的一项。而最难以跨越的,是不同国家,不同宗教间的互不认同。而这种不认同,是长久以来人际间难以估量的威胁。”

3.2 关于导演

影片《巴别塔》的导演是墨西哥人阿莱杭德罗"冈萨雷斯"伊纳利度(Alejandro Gonzalez Inarritu)。他于1963年生于墨西哥城,曾是墨西哥电台的著名音乐DJ。1990年,阿莱杭德罗成立个人制片公司“Zeta Films”,开始向导演转型。到目前为止,阿莱杭德罗一共只执导过三部电影,即上面提到所谓“隔阂三部曲”——《爱情是狗娘》、《21克》和《巴别塔》。尽管产出不多,这几部电影却是部部经典。2000年,阿莱杭德罗推出处女作《爱情是狗娘》,这部以撞车为由头、讲述关于狗、爱情、金钱、孤独、逃避、厌倦的多线索交叉叙事电影,一上映即技惊四座,获得广泛赞誉。阿莱杭德罗也因此获得了第60届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最佳新晋艺人奖。2003年,全英文对白的三段式电影《21克》上映,同样广受好评,获得当年的威尼斯金狮大奖。2006年推出的《巴别塔》则为阿莱杭德罗赢得了第59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这三部电影的共同点很明显:都是“群戏”电影,都是多线索交叉叙事,都是没有时空限制的天马行空的跳切,都有狂野不羁却能直抵人心的音乐……这些都是阿莱杭德罗独特的导演风格,下文将有详细论述。

3.3 关于演员

作为一部“群戏”电影,《巴别塔》的演员阵容很庞大,且来自多个不同的国家。这里面既有好莱坞巨星布拉德"皮特和凯特"布兰切特,也有在摩洛哥沙漠中的小村庄里挑选出来的非职业演员;既有阿莱杭德罗的老搭档、凭借《爱情是狗娘》闻名世界影坛的墨西哥著名演员盖尔"加西亚"伯纳尔,也有日本当红电影明星役所广司和菊地凛子。影片中的演员虽然有职业和非职业、明星和普通人之分,他们的戏份却很平均,摩洛哥村庄的小男孩表演

得和好莱坞巨星一样出色。

“群戏”电影对于导演的统筹驾驭能力要求很高,却十分有利于电影主题思想的表达。因为角色众多,每个演员的戏份相对少,这样的影片里便没有了绝对的明星大腕占据观众的视觉中心,观众不容易受到干扰,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影片文本内容的揣摩和体味中。

第4章“全球化”定义及电影的全球化主题界定

4.1 “全球化”定义

“全球化”是一个大而广的概念,迄今为止,人们对全球化的认识并不一致,各种分歧依然存在,始终没有能够出现一个让所有人都信服的统一定义。在这里,我

选取了一个最普遍、最无争议的角度来定义全球化:“各个社会、各种文化、各种制度和个人之间在世界范围内复杂的相互联系迅速发展的过程。” 美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为全球化给出的定义则说:“某个场所发生的事物受到遥远地方发生的事物的制约和影响,或者反过来,某个场所发生的事物对遥远地方发生的事物具有指向意义;以此种关系将远隔地区相互连结,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加强这种关系的过程。”

从上面有关全球化的阐述中,我们可以提炼出“世界范围”、“联系”、“影响”等关于全球化的核心词汇。为了下文电影分析的方便,我在这里将所有跨国界、跨社会、跨文化的主体行为都归入全球化主题一类。这里的“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国家或社会。

4.2 电影的全球化主题界定

在美国电影史上,基于其多元化的移民文化土壤的滋养,表现全球化主题的电影并不少见。总结起来,全球化主题电影大致可分为两类:以跨国界/地域的故事构成体现全球化的主题;以全球化的思维和视野体现全球化主题。前一类的代表影片包括《党同伐异》、《西线无战事》、《卡萨布兰卡》、《罗马假日》、《走出非洲》等等;后一类影片则有《教父》、《阿甘正传》、《撞车》、《巴别塔》等等。其中,尽管《撞车》等影片的故事发生地并没有跨出美国国界,但影片中描写的种族、阶级和文化的矛盾和冲突,正是当今世界全球化问题的核心内涵所在。

本文讨论的全球化主题电影,剔除掉了那些单纯以异国风光/情调作为外在点缀,或者简单地以异国故事作为卖点的影片(好莱坞早期的全球化主题电影大多可归入此列)。《撞车》、《巴别塔》之类的全球化主题电影,其基本特征在于涉及到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的比较、对话或冲突,“摆脱单纯的民族话语或民族主义,表现出一种全球性的视野与意识,或具有全球性眼光与思维的叙事策略” 是这类影片的本质。

本文分析电影《巴别塔》的全球化主题,正是要从影片的故事情节、人物设计、重点场景设置等方面,从影片的内在故事文本出发,探讨其中的全球化叙事策略。

第5章影片《巴别塔》的故事结构分析

如果看过影片导演阿莱杭德罗之前的两部电影(2001年的《爱情是狗娘》,2003年的《21克》),单就《巴别塔》的故事结构而言,似乎并没有太多的创新之处:同样是一起偶然事件引发“蝴蝶效应”,只是把惯用的车祸变成了枪击;同样是人物众多的“群戏”电影,诸位主人公原本平静的生活因为偶然事件的发生而变得跌宕起伏;同样是多线索交叉的分段叙事结构,经典的好莱坞叙述结构和三幕式直线结构被束之高阁;同样是任意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跳切,甚至不屑于使用任何技巧让场景切换更自然一些。由此,《巴别塔》被一些影评家批评为“懒惰之作”,在题材上有投机取巧之嫌。

但由于本文的主要写作目的在于挖掘影片内容文本中的全球化主题,这里将不在影片题材和叙事手法上做过多纠缠。而且,在我看来,《巴别塔》的真正价值体现,正是在其内容文本之中。有人评价阿莱杭德罗具有“解决世界人民间困惑的使命感”,他自己也说:“当我坐在车里看到有人从旁边经过时,我觉得那个人比我头脑中的任何东西都要有趣,所以我想谈谈这个人。我们所拥有的现实是如此有限,我希望探索外部的世界,外部世界是怎样影响到我的,尽管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巴别塔》区别于阿莱杭德罗之前的两部同题材电影、区别于其他经典的多线索交叉叙事电影(如《两杆大烟枪》、《猜火车》等)的独特之处,正

是在于其无限放大的世界胸怀。《爱情是狗娘》的故事空间局限在一个墨西哥的小城市里,《两杆大烟枪》更多在于表现偶然事件的戏剧性,而《巴别塔》则把故事发生地扩展到一国国界之外,并“将影片的主题无限放大,从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制度、民族与民族这三个维度之间设置了多重可能,共同探讨现代社会沟通障碍的大命题。”阿莱杭德罗已经跳出了国界、跳出了民族的羁绊,从全人类的高度来审视世界。“是的,我是墨西哥导演,但我同时也属于全世界。我想让我的根越扎越深,但我的翅膀却准备没有国界地自由飞翔。”所以,《巴别塔》打破了国界的限制,生活在美国、墨西哥、摩洛哥和日本的人们共同出现在故事里,演绎他们的悲欢离合;《巴别塔》冲破了语言的阻隔,不同国别、不同民族的人们说着自己的语言,仍然可以互相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巴别塔》捅破了文化的藩篱,基督文化熏陶下的美国人和信仰伊斯兰文化的摩洛哥人可以一起喝茶、一起聊天说笑。阿莱杭德罗在阐释影片时,特别强调其用意主要在于“冲破分界线”(breaking boundaries)和“全球化”(globalization)。他说:“地球上的人类都坐在同一条船上向前航行,不管你在船的哪一侧。这条船正变得越来越小,我们将会越靠越近。这种距离的拉近不仅仅在经济上,在思想上也是如此。”当然,阿莱杭德罗很清楚,全球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冲破分界线”是需要时间的,融合之前的状态必然是隔阂。现在的世界并没有建造起通天塔来,世界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处于隔阂的状态。所以,《巴别塔》表现的不同个体间的隔阂要远大于融合。在摩洛哥,这种隔阂主要表现在属于不同文化体系的民族及其个体之间的隔膜;在日本,则主要表现在生活在物质丰富的现代都市生活中的个体所面临的精神缺失状态,个体与个体之间交流贫乏,孤独无助;在美国和墨西哥,同一个故事在两个国家上演,主要反映的是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方面的巨大差异,以及伴随国界线而生的移民问题。如果一定要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的话,摩洛哥的故事应该与个体分歧、文化隔膜和恐怖主义相对应;日本的故事与人际冷漠和人生困顿相对应;美国-墨西哥的故事则与跨国迁移和移民危机相对应。当然,这样界定主要为了下文叙述的方便,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划分,几个故事表现的主题是有交叉的,比如文化隔膜同样存在于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美国人到摩洛哥的跨国旅游也涉及到跨国迁移的问题。

5.1 摩洛哥——个体分歧、文化隔膜、恐怖主义

同样是全球化主题的电影,同样有关非洲,影片《走出非洲》里的西非风光迤逦、美丽动人;《巴别塔》里的摩洛哥却是漫天黄沙、土地贫瘠。其原因在于,浪漫主义的《走出非洲》需要把秀美的非洲风景营造成观影奇观,以此作为影片的卖点之一;而现实主义的《巴别塔》使用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和镜头处理方式,力图将影片故事表现得像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一样,真实,或者说看起来真实,是其最大特点。

5.1.1 个体分歧

影片中,发生在摩洛哥的故事分为两条线,分别以牧羊小男孩兄弟俩和美国夫妇为主人公展开。牧羊小男孩兄弟俩的故事发展线索可简单概括为买枪——试枪(枪击事件)——藏枪——逃跑,美国夫妇的故事线索则可概括为就餐争吵——中枪(枪击事件)——救助(自救与求救)。两条线在枪击事件时交叉,之后又各自往下发展。而牧羊小男孩兄弟俩和美国夫妇都随着各自故事的展开,经历了从隔阂到融合、化误解为理解的过程:牧羊小男孩兄弟在买枪时的争抢试枪,到山顶放羊时的口角之争,再到枪击事件暴露之后的互相推诿,都体现了两人虽为亲兄弟却不能互相包容体谅。直到最后哥哥在警察的乱枪追捕下中枪身亡,弟弟

才幡然意识到兄弟情谊的可贵,其泪流满面、跪求警察救救哥哥的场景不免让人动容,可惜为时已晚;美国夫妇因为丧子之痛,双方又不能很好地沟通抚慰,致使二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困难、距离越来越远。妻子的意外中枪却成为二人感情回转的契机,丈夫资源匮乏语言不同的异国他乡拼尽全力救助和照顾妻子,二人终于在患难中找回了真情。“在生命的本质需求前,披着文明外衣的人类才终于懂得暴露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渴望。”

5.1.2 文化隔膜

枪击事件的发生为本来少有交集的两个文化世界的人们提供了一次亲密接触的机会,不过双方似乎都没有打算好好利用这次机会进行交流和沟通。语言不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因为双方对彼此的无知,以及因此而产生的戒备心理。影片中,除了天真无邪的摩洛哥小孩敢于追着大巴车玩耍、与外国人近距离接触之外,双方成年人们的眼神里多是惊恐和戒备,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行为上的疏远。关门的摩洛哥妇女,外国游客把摩洛哥村民联想成埃及割喉恐怖分子的言论,都表现了双方之间的不信任。

5.1.3 恐怖主义

无知正是恐怖的根源所在。“信仰相异的群体之间因彼此陌生而恐惧,在全世界高度警惕‘反恐’的大环境之下,人类几近丧失了判断是非的能力,甚至草木皆兵。” 影片中,美国人对恐怖袭击的恐惧无疑会给观众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不管是美国政府还是普通老百姓,普遍处于一种“谈‘恐怖袭击’色变”的状态当中,以至于美国政府会轻易地把一起平常的枪击误伤事件定义为恐怖袭击,以至于美国游客在人人自危的状态下忘记了他们一贯宣扬的人道主义精神,不但不为受伤的苏珊提供帮助,反而驾车落荒而逃了。

恐怖主义是导演阿莱杭德罗在影片中着重表现的重要内容,而由于当代恐怖主义与全球化有着紧密联系,“如果没有全球化带来的人员、物资、技术、金融资本、媒体和意识形态的自由流动,就很难想象这场灾难(“9.11”事件)的发生。全球化带来的福祉和便利成为恐怖分子制造灾难的致命武器,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反讽。” 我们有必要将其单提出来、作为影片全球化主题的一部分,进行一些深入的内容分析。

后“9.11”时代美国人的恐惧心理:

在旅游大巴上,苏珊被枪误伤之后,车上的其他美国游客首先表现出来的是慌乱和惊恐,之后在主观判断这可能是一次恐怖袭击事件之后,便开始寻求自保,不但不为苏珊提供帮助,反而为了自身安全,阻止把车掉头开往就近的医院。这时的他们完全不像美国集体主义精神电影里(如《拯救大兵瑞恩》)的美国人那样乐善好施、关爱他人,美国一贯宣扬的人道主义精神荡然无存。相反,此时唯一积极提供帮助的人却是车上的摩洛哥导游,他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给苏珊堵住流血的伤口,又提议将车开到自己居住的村子,方便苏珊尽快得到治疗。

旅游大巴开到摩洛哥导游居住的小村子之后,导演阿莱杭德罗在之后安排了四场美国游客和理查德(苏珊的丈夫)的对话。这些对话场景无一例外,表现的都是美国人对于恐怖袭击的恐惧和急于自保的心理。这里选取其中一场对话进行分析:(理查德把苏珊送到摩洛哥导游家里之后,出来打电话,被其他美国游客拦住。)美国游客A:你妻子怎么样了?

理查德:不好,没法止住血。

美国游客B:把她送出去。

理查德:送到哪儿去?我能把她送到哪里去?

美国游客B:在埃及某个像这样的小镇,曾经有30名德国人被割喉。他们(指摩洛哥村民)也许会一样对待我们的。

摩洛哥导游:不,先生,这里不会。

美国游客B:你怎么知道?我们得尽快离开这里?

美国游客C:这里实在太热了,我还得回去照看孩子。

理查德:你们不能把我们扔在这里。

美国游客A:我们陪你呆在这里又有什么意义?

理查德:以防万一,我们也许要用车。

美国游客A:他可以把我们先送走,然后再来接你们。

理查德:不行!

美国游客D:如果需要,我可以和你们一起留下。

理查德:求你们了!等一下,等我想想该怎么办。

美国游客B:我们可不想拿自己的生命冒险,你最好快点。

分析上面的对话,可以发现,A、B、C、D等四位说话的美国游客中,只有D对理查德的遭遇表示同情,愿意留下为他们提供帮助;其余三位虽然在语气上有轻有重,但都是把自身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考虑理查德夫妇的安危。对话结束后,美国游客B看到站在房顶上张望他们的摩洛哥村民时,眼神里充满了恐惧。“9.11”事件之后,美国人生活在一个后“9.11”时代,这场悲剧注定会在美国人心理上长久地留下阴影。美国人应该是当今世界生活最富足却又最缺乏安全感的人。从这一点出发,影片中所表现的美国游客的种种恐惧和自保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从影片中也可以看到,与美国人的恐惧相伴而生的,往往还有对他国人民的不信任和戒备心理。“9.11”虽然已经过去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很多美国人至今仍然没有想清楚“Why they so hate us?”(他们为何如此恨我们)这个问题。许多美国人并没有认识到问题的深层原因,他们不能理解恐怖分子极端仇恨的根源所在,只是在阵痛之后风声鹤唳、视潜在的敌人无处不在。“9.11”之后,美国爱国主义情绪高涨,反恐怖主义政策大行其道,好莱坞也及时跟进,拍摄了大量“反恐电影”,比如《华氏9.11》、《93号航班》、《世贸大厦》,以及电视连续剧《反恐24小时》等等。但这些影片和电视剧无一例外地宣扬美国精神,鼓吹美国式的英雄主义,却忽略了挖掘美国遭受恐怖袭击的根源。

后“9.11”时代美国的国家安全政策:

“9.11”事件不仅让美国人民恐惧加剧,也让美国政府空前紧张起来。国际社会本希望美国能够从此次事件中吸取教训,深入反思其在国际政策上的霸权主义行径和傲慢的超级大国心态。但是,布什政府却从反面吸取了教训,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将反恐作为美国外交、国家安全和国防政策的最主要任务。此后,美国政府依仗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了盛气凌人的反恐运动,而被反的对象往往是美国单方面划定的。美国的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趋势不但没有得到控制,反而愈演愈烈。

有人说“9.11”之后的美国患上“9.11综合症”。“所谓9.11综合症,我用它来描述这样一种情景:当势力超群的巨人受到突如其来且从未有过的可怕袭击后,他的反应不仅仅是震惊与痛苦,也不只有十倍的愤怒和百倍的报复;面对来无影去无踪的蒙面敌手,巨人可能陷入某种歇斯底里与神经紊乱状态,从而产生视野的盲点和思维的混乱,乃至行动的鲁莽;巨人不时感到刺痛却难以发现可以正面较量的对手,他的反应也愈加不理性和不计后果;他的回击好似拳头打跳蚤,多点出击却命中率低,力气大而收效小。”

“9.11”的刺痛让美国变得过于敏感,危机似乎无处不在,越来越多的国家被划入其所谓的“邪恶轴心国”名单之中,越来越多的事件被定义为恐怖袭击。在影片中,美国政府不顾摩洛哥政府的反对,轻易地把一起普通的枪击误伤事件定义为恐怖袭击,并一定要通过外交途径来解决。且全然不信任摩洛哥政府的医疗救助,一定要自己派直升机实施营救。这与美国一贯倡导构建全球反恐联盟的精神是相悖的,有很强的单边主义色彩。

影片表现的美国形象是有现实基础的。美国在处理世界事务时一向我行我素,以自己的意志为行动指导,轻视其他国家的意见,甚至不顾各种国际组织的约束。在2002年9月发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美国政府就公然声称“当美国的利益和独一无二的责任需要时,美国将单独行动。” 正是这种“世界我最大”的心态让美国可以无所顾忌,在全球范围内扮演着世界警察的角色,干涉着各种事务,而完全不理会事件发生国持的是什么样的态度。

这种目中无人、蛮不讲理的做法自然会招致众多非议,影片的墨西哥导演就在片中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在影片中,本来相对简单的医疗救助却被美国政府拔高到了外交层面,一方面大做表面文章,召集大量媒体大造声势,宣传美国政府保护本国公民安全的决心;另一方面却不理会救助时间的宝贵,阻止摩洛哥的救护车实施营救,执意要派本国的直升机。这种做法不但让摩洛哥政府很不满,也并没有赢得其本国公民的理解和支持。影片导演通过理查德之口表达了对美国这种做法的嘲讽:“使馆能管什么屁用!”“我才不管他妈的什么政治问题,我现在需要帮助。”

通过这些人物塑造和情节描写,导演阿莱杭德罗试图说明,美国人这种“自我中心主义”导致的自我封闭和孤立,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不同民族间人们的沟通不畅,才是产生他们内心恐惧的根源所在。无论是美国政府还是普通美国公民,都在潜意识里对其他国家和其他国家的人民持一种不信任或怀疑的态度。正是基于这种隔阂,双方无法进行正常的沟通和交流,由此产生的不确定性才是恐怖心理产生的根源。在全球化的今天,便利的交通和信息通讯空前地拉近了不同民族和文明人们之间的距离,“全球化的一个特点就是强制性地将各个具有很大差异的民族和文明拉到一起来,而未必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 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化解恐怖主义威胁的最有效方式,是学习如何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和睦相处,互相尊重各自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尤其是奉行霸权主义和单边政治的美国,更应该明白这一点。

为此,阿莱杭德罗特地安排了两场节奏相对缓和的戏,来表现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们也有共同的东西可以交流,可以相处得很融洽。一场戏是苏珊伤口缝针之后,摩洛哥老妈妈为了减轻她的痛苦,于是点上自己的烟嘴给她吸食,并且口里喃喃地念着什么为她祈祷,中枪之后一直处于痛苦挣扎状态的苏珊终于平静下来,理查德也松了一口气;另一场戏是心情稍稍平复的理查德喝着摩洛哥导游女儿送进来的咖啡,和摩洛哥导游唠起了家常,还开起了玩笑。

5.2 日本——人际冷漠、人生困顿

在日本,主人公聋哑女孩千惠子刚刚经历了丧母之痛,世界上最“认真听她讲话”的那个人去了。失去了母亲,与父亲的沟通又存在障碍,千惠子一下子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在家庭缺位和身体缺陷的双重压力下,正值青春期的她渴望爱情,渴望与人交流,却不能得到平等的对待。他于是选择了以暴露自己的身体来引起他人注意的极端方式,换来的却仍然只是嘲讽、鄙夷,或者同情。

与贫穷落后、几乎与外界绝缘的摩洛哥小村落不同,日本东京在影片中是一个极

度现代化的城市。这里高楼耸立、街道繁华、灯火璀璨,人们忙碌地奔走其间,上班,回家,工作,生活。导演阿莱杭德罗频繁使用迪厅、酒吧、闹市区等人群聚集的场景,刻意把大环境烘托得热闹喧嚣,以此对比聋哑女孩孤寂的内心世界。阿莱杭德罗多次将聋哑女孩无声的主观世界与喧嚣嘈杂的外部世界进行对剪,普通人眼里热闹繁华的都市生活在聋哑女孩的世界里,显得异常冰冷。

5.3 美国-墨西哥——跨国迁移、移民危机

世界人口的全球性流动,是当今世界全球化的一大特点和趋势。“这一现象有增无减,并有愈益突出和强化之势,其中之一便是跨国旅游人数剧增,其次是跨国婚姻和移民。”

5.3.1 跨国旅游

在电影《巴别塔》中,三个故事虽然发生在四个不同的国家,却是相互关联的。而把这些故事串联到一起的东西,正是“跨国旅游”。跨国旅游让不同国家的人们有机会接触、结识,甚至成为朋友。日本游客到摩洛哥沙漠旅游打猎,由此结识了一名当地导游并产生了友谊,于是在旅行结束临走时把猎枪送给了他;美国游客夫妇到摩洛哥旅行散心,却不幸被枪击中。换句话说,跨国旅游是影片故事的叙事平台。如果没有世界经济全球化大环境下跨国旅游现象的流行,这些故事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

有数据显示,全世界现有12亿-16亿左右的国内旅游者,而国际旅游则以每年4%-5%的速率增长,2000年已增加到全部出游人数的50%。接纳跨国游客最多的地区是欧洲,法国和西班牙是世界第一、第二大旅游大国。相对而言,影片中跨国旅游故事的主要发生地摩洛哥所在的非洲,在全球旅游业中所占的份额相对较少,只有16.2%,远低于欧洲的57.8%。

恐怖主义是旅游业的一大威胁。2001年美国的“9"11”恐怖事件,2002年发生在印尼巴厘岛的大爆炸,以及2003年土耳其连遭炸弹袭击的事件,都对当年度本国乃至世界其他地区的旅游业产生了负面影响。以2001年美国“9"11”事件为例,受其影响,当年度美国入境旅游人数下降了25%,世界跨国旅游人数比上年度下降了1.3%,只有6.89亿人次。

影片中也体现了恐怖主义对摩洛哥旅游经济的影响,尽管这里的“恐怖主义”纯属子虚乌有。片中有一段摩洛哥当地媒体关于枪击事件的新闻报道:“今天,塔则瑞附近发生了一次意外,一名美国人被枪击,警方称这可能是一起抢劫事件,但是美国政府将这起事件快速归类为恐怖袭击,哈森"哈泽尔总理说,恐怖势力早已在我们国家彻底根除,而一起平常的强盗行为,就被美国政府肤浅的定论为恐怖袭击,我们国家的形象和经济不能就因此而被影响。”显然,摩洛哥政府担心枪击事件会给本国形象造成负面影响,让外国旅游者误以为摩洛哥国内社会治安混乱,从而影响到本国旅游业的收益。

在现实中,摩洛哥是非洲仅次于埃及的第二旅游大国。对这样的经济相对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而言,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国家的主要创汇手段。

5.3.2 跨国移民

根据联合国人口司的报告,全球移民活动在21世纪上半叶仍将十分活跃。在此期间,美国、德国、加拿大和英国将是吸收移民最多的国家,而中国、墨西哥、印度和菲律宾将成为人口的主要移出国。

在电影《巴别塔》中,跨国移民现象主要表现的是墨西哥人向美国的自发移民。自发移民指由于个人原因,为在异国他乡求得富贵和发展而离开家园。这些自发

移民有的通过申请签证、合法移民他国;有的则偷跨边境线、非法入境他国。美国每年大概有20万-30万移民非法入境,其中墨西哥人占85%。

在影片中,墨西哥导演阿莱杭德罗并没有回避发生在墨美两国边境线上的这一现象,而是不惜片时进行表现。影片中,在美国做家庭保姆的墨西哥妇女、越境被抓的墨西哥小男孩,以及路易斯(墨西哥保姆阿米莉亚之子)对他母亲说的话(“如果这里发展不顺利,我会来找你和那些美国佬的。”)这些影片文本内容都体现了墨西哥人入境美国、在他乡求富贵和发展现象的普遍性。影片主要角色之一的墨西哥保姆阿米莉亚已经在美国生活了十六年,“有自己的财产,有自己租的房子”,而且像对自己的亲身孩子一样照看她抚养的两个美国小孩。但是,尽管她已经习惯了美国的生活方式,却仍然由于非法移民的身份,难逃被遣返回国的命运。

美国较墨西哥在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上的优势地位,是促使大量墨西哥人愿意冒着生命危险非法入境美国的主要原因。为了加强边界控制、阻止非法移民,美国政府在其南部边界部署了军队;并通过向每一个入境美国国境的人征收一美元的入境费,以筹措资金增加边防巡逻人员。这一点在影片中得到了很好的表现。

第6章影片《巴别塔》的人物设置分析

6.1 苏珊

苏珊(凯特"布兰切特饰)是影片导演阿莱杭德罗着力塑造的一个重要角色。凯特"布兰切特在好莱坞被称作“优雅女王”,总是与高贵、气质、典雅这些美丽的词汇联系在一起。在电影《巴别塔》中,凯特"布兰切特作为苏珊的首次亮相虽然是在风沙漫天的摩洛哥荒漠中,但她身穿的雪白的丝质衬衫,点菜时要不含脂肪的食品和不含糖的健怡可乐,以及倒掉自认为可能不干净的冰块,等等这些举动,都显示出这位女士的尊贵,或者至少体现了她的生活方式和周围的摩洛哥人不属“同类”。

导演的这段人物塑造意图说明,苏珊所代表的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与摩洛哥人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虽然他们身处一地,这种外部因素仍然不能改变其内在的差异性。“苏珊们”满足于美国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有优越感,他们不会主动地去了解和接受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生活方式,而是习惯性地把它们看作“次等”,并远远地躲避。比如苏珊告诉自己的孩子“墨西哥是一个危险的地方”;比如在摩洛哥导游的家里,苏珊看着摩洛哥老妈妈和门口围观的摩洛哥小孩们,虽然这些人并不会构成恐怖威胁,她的眼神里仍然满是惊恐。

现代社会中的人们生活越来越讲究,越来越文明,却似乎也越来越远离人的本性。他们在养成各种各样生活习惯、形成自我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不断地缩小自己的生活圈子,把越来越多的人划到这个圈子之外。于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苏珊们”的生活越来越优越,却离普通民众的生活越来越远,社会阶层由此分化开来,不同层级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越来越困难。

导演深知这一点,于是通过两个场景来拉近苏珊和摩洛哥村民的距离:一是苏珊在疼痛难忍的情况下,吸食了摩洛哥老妈妈的烟嘴,这时候的她已经全然顾不上烟嘴卫生与否;另一个场景是她迫于内急,又碍于伤势,于是顾不得雅观与否,在屋内解决了问题。导演试图告诉我们,其实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本没有那么远,为什么非要等到面对生命的本质需求时才能放下伪装、坦诚相见呢?

6.2 阿米莉亚

阿米莉亚是一位在美国生活了十几年的墨西哥保姆,早已习惯了美国式的生活方

式,最终却因为非法务工被发现,仍然被美国社会驱逐出境。不仅如此,善良勤劳的阿米莉亚虽然对她的事业倾注了全部感情,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照顾两个美国小孩,最后却发现他们并没有从心里把她看作自己的阿姨。

导演设计这样一个人物角色,旨在说明个体要融入他国社会、获得他国公民公平对待,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随着世界的日益全球化,跨国迁移现象渐趋普遍,据日内瓦国际劳工组织估计,目前全球有1亿多人背井离乡,到他国谋生。像阿米莉亚这样努力和奋斗了十几年,最终得来的却是被驱逐出境的结果,其他人的命运和遭遇可想而知。

导演在对像阿米莉亚这样的非法跨国移民的生活境遇表示同情的同时,也在反思愈演愈烈的移民现象背后的原因所在。影片中,墨西哥导演阿莱杭德罗不惜笔墨地表现墨西哥“生机勃勃的街市、热情奔放的人民、浓烈的色彩、舞动的音乐” ,这些都是墨西哥人丰富的幸福元素。墨西哥没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墨西哥人却仍然能享受快乐的幸福感觉。这一点在婚礼场景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宾客中在屋外泥土空地上自由自在地舞蹈,扬起的漫天黄土成了烘托节日欢乐气氛不可或缺的元素。墨西哥人有如此快乐的生活,为什么仍然会有那么多人在美国物质社会的诱惑下蠢蠢欲动、加入滚滚非法移民、非法务工的大军中呢?这是墨西哥在思考的问题,也是其他许多人才大量流入美国的国家在思考的问题。物质富足和精神愉悦哪个更重要?这是一个问题。导演并没有在影片中明确给出答案,但从其中大段大段配以欢快节奏音乐的墨西哥场景来看,从导演借圣地亚哥之口说出的“这里(墨西哥)才是真正的天堂”来听,可以发现他对墨西哥的偏爱。

6.3 千惠子

日本演员菊地凛子因为扮演聋哑女孩千惠子的出色表演,获得了2007年奥斯卡最佳女配角的提名。

千惠子是一个聋哑女孩,虽然身体残缺,却依然渴望得到像普通人一样的平等对待。正因为如此,她对公平非常在意和敏感。导演将故事开始的场景放在体育比赛这种彰显公平和竞技的地方,并设计千惠子因为抗议裁判的误判而被逐出场,正是为了表现她对获得平等对待的争取。然而,她的努力却并没有得到周围人的理解和支持,这其中包括与她同是聋哑人的队友,甚至还有她的父亲。不公平的待遇导致的将是心理失衡,进而采取一些极端的行为来表示抗议。不满裁判判罚而竖中指的行为是如此,遭到陌生男孩子嘲笑而向他们暴露下体的举动也是如此。同时,正值青春期的少女都有一颗渴望爱情的躁动的心,千惠子也是如此。但是,因为身体上的缺陷,她不但不能得到同龄男孩子的青睐,还往往遭到他们的嘲讽;而此时,最认真听她说话、最懂她的心、帮她化解心中烦恼的妈妈已经离她而去。在此双重压力下,心中的抑郁情绪与日剧增而无处释放,最终只好通过极端的方式来宣泄:向陌生男孩子暴露下体,勾引英俊的牙医,向心仪的警察裸露胴体。然而,这些换来的却只是嘲讽和鄙弃,最好的结果也只是同情而已。

聋哑女孩由于生理上的缺陷,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也无法用语言和正常人进行顺畅的沟通,他们之间竖着天然的隔墙。导演设置这样一个人物角色,正是为了更彻底、更直观地表现人与人之间沟通不畅带来的后果。影片中多次使用无声画面来表现千惠子空寂的主观世界,并将其与热闹喧嚣的迪厅音乐进行对切。那时有时无的劲爆音乐听起来让人很难受,却很好地让拥有正常听力的观众感受了一下聋哑人无声世界的痛苦。

故事最后,千惠子在警察的安慰下大哭了一场,心中的抑郁烦恼也随之排解,最

后在父亲的怀抱中平静下来。导演以此告诉观众,沟通其实很简单,一个拥抱,一句安抚,都能温暖她渐趋冰冷的心。

6.4 警察群像

影片中警察形象众多,摩洛哥、美国、墨西哥、日本等四个故事发生地都有警察出现。其中墨西哥的边防警察只是照顾必要的叙事逻辑而出现,在画面中一扫而过,并没有刻意表现,这里将略过,直接分析其他三个国家的警察形象。

摩洛哥警察分为两拨出现,一拨与美国夫妇接触,通报他们关于营救的进展情况;另一拨负责追查枪击案肇事者,走访于摩洛哥平民之间。两拨人因为接触对象的不同,呈现的是完全不同的形象。追查肇事者的摩洛哥警察对平民蛮横无礼,不仅恶语相向、拳打脚踢,还在追捕小男孩兄弟的过程中肆意放枪,导致小男孩哥哥的死亡。另一拨与美国夫妇交涉的摩洛哥警察则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在面对理查德的质问和情急之下的辱骂时忍气吞声,不敢言语。

影片中的美国边防警察则秉承着一贯的妄自尊大,与美国政府的表现如出一辙。也许是美国奉行的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使然,也许是美国和美国人在“9.11”之后变得过于敏感,影片中的美国警察和美国政府一样,习惯于将事情扩大化来处理,习惯以“性恶论”来看待其他国家和非美国人。于是,美国边防警察对送阿米莉亚返家的圣地亚哥进行了严密的盘查,足够重视地派三名警察介入了这次例行检查,且态度相当蛮横粗暴(具体将在下文的重点场景分析中介绍),终于将圣地亚哥逼得硬闯关卡。

日本警察的形象相对来说是最温和的,但他在影片中也一直以警察一贯的不苟言笑的形象示人,不轻易流露内心的情感。直到聋哑女孩千惠子把自己的身体暴露在他面前、向他表明爱慕之意时,才真正将这层竖在现代人之间的隔膜坚冰融化。警察是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护者,一定意义上是规则和制度的代名词。基于其社会身份的要求,警察应该是社会中社会角色体现最为明显、个人情感隐藏最深的群体之一。他们的职业要求他们不苟言笑、铁面无私,与人保持距离,自然在警察群体与公众之间竖起了一道隔墙。导演在影片中设置如此之多的警察形象,我想也正是以此来表现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与冷漠。

不过到故事发展的最后,蛮横的摩洛哥警察最终被小男孩约瑟夫敢作敢当、为救哥哥而自首的行为所震动,日本警察也为千惠子极端的情感表达方式所打动,不轻易流露情感的警察们的眼里也开始闪动着泪花,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最终得以化解。这虽然是导演寄托的美好心愿,却仍然深深地打动了每个观众的心。

第7章影片《巴别塔》的重要场景分析

7.1 旅游大巴车开进摩洛哥小村子

苏珊中枪之后,为了方便治疗,旅游大巴车开进了摩洛哥导游居住的沙漠中的小村子。这是一次现代工业文明和传统农业文明、基督文化和伊斯兰文化近距离接触的契机,导演花了大量笔墨来表现。从大巴车由象征着现代化的柏油公路拐到通向农业村落的土路那一刻起,两种文明、两种文化的亲密接触便开始了。导演特意给了大巴车尾并排印着的英文字母和阿拉伯字母一个特写,意在提醒观众:这辆车承载的是两个不同世界的文明,接下来将有一段不同寻常的文化接触之旅。在这一段场景里,导演通过每一个镜头来表现两者的差异:大巴车与骑骡子的阿拉伯村民在画面中交叉而过,现代与原始的交通工具跨越时空聚合在一起,形成视觉奇观。同样的效果还可见于一群山羊和大巴车交错而过的画面。小孩追车的情景在儿时农村生活的记忆里还有依稀的印象,但近年已经不多见。导演据此想

要表达的是这个沙漠中的摩洛哥小村落和现代工业文明几近脱节的状态,一辆巴士也成为了孩子们眼中的稀罕物。而对两个世界的成年人而言,他们虽然已饱经时光的历练,在各自的世界里见多识广,却仍然好奇于另一种文化的人和物。他们无不瞪大了眼睛,为眼前的“另类”族群的风貌所吸引。导演在这段场景中使用了多次脸部特写,以通过他们的眼睛表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波动。其中,摩洛哥村民多是保持距离的好奇围观,也有少数几个勇敢的村民主动提供帮助;外国游客的好奇则多与恐惧相伴而生,他们心中一定在想:这个地方可是诞生本拉丹的阿拉伯世界。

导演通过这段场景描写,一来为接下来外国游客落荒而逃的故事发展做铺垫,二来起到烘托主题的作用: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同文化世界的人们之间因为交通、通讯等技术的发展而大大缩小了空间距离,但种族、民族间的差异和文化的隔阂依然存在,并由此导致彼此的交流和沟通不畅,误解在不断加深。

7.2 美国直升机降落到摩洛哥小村子

复杂的政治斡旋之后,美国直升机终于姗姗来迟,而此时躺在担架上的苏珊已经处于半昏迷状态。

黑色的钢铁机器从天而降,卷起漫天沙尘,摩洛哥村民们在“风暴”中纷纷以手捂面,几乎无法站立。导演在这个场景中不惜时长,分别从远景、侧面全景、扬拍等多个角度给直升机镜头,把这场营救行动表现得像美国人的军事演习秀,盛气凌人、横行霸道的美国霸权主义行径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在美国的这场“政治和军事旋风”中,被风沙席卷的却是羸弱的摩洛哥老人和小孩们,连重伤中的苏珊也受到波及。这仿佛是一场拳击对抗,财大气粗、实力雄厚的美国跃跃欲试地想要一展拳脚,却发现站在对面的完全不是为比赛而来的对手。或者说像是一场华尔兹舞会,却来了一个穿着不合时宜的铠甲骑士。在这样的情形下,尴尬的只会是美国人自己。

苏珊被抬上直升机后,理查德和摩洛哥导游告别,为了表示感谢,他掏出了钱包,却被导游婉拒,而代之于一个紧紧的拥抱。之后,直升机起飞,导游在巨大的螺旋桨风中仍然艰难地抬头向直升机挥手告别。这一段场景,与其认为它是对霸权美国的讽刺,我更愿意将其看作墨西哥导演代表第三世界国家人们的一种态度宣言。这其中包含着善良纯真,更包含着大气宽容,这是真正的仁者胸怀。

7.3 入境墨西哥与入境美国的场景对比

导演阿莱杭德罗着重刻画了圣地亚哥(墨西哥保姆阿米莉亚的侄子)入境墨西哥和入境美国的两场戏,通过对比,很明显能够看出墨西哥边界政策的宽松和美国边界政策的森严,并感受到两国间与跨国移民相伴随的文化冲突和民族矛盾。圣地亚哥载着阿米莉亚和两个美国小孩回墨西哥参加路易斯的婚礼,入境的场景耗时不到十秒,没有墨西哥边界警察的检查,甚至连车都不用停。导演在这里特地安排了一场车内对话:

圣地亚哥:“看到没?来人间天堂是多么简单!”

黛比:“这里是墨西哥吗?”

阿米莉亚:“是啊,这里就是墨西哥!”

迈克:“我妈妈说墨西哥很危险。”

圣地亚哥(做吓唬状):“是啊,这里到处都是墨西哥人!”

阿米莉亚(对圣地亚哥):“别吓唬他们!”(对迈克和黛比):“不是真的。”

圣地亚哥:“我是说,这里到处都是墨西哥人,但是……”

从这场对话里面可以明显感觉到,美国人和墨西哥人对墨西哥的认知存在很大差

异:墨西哥人把自己的国家看成是“人间天堂”,而美国人却认为墨西哥是个“危险的地方”。墨西哥籍导演阿莱杭德罗并没有让圣地亚哥把最后那句话说完,因为语言的解释往往是苍白无力的,两个美国小孩接下来在墨西哥的所见所闻会让他们自己作出判断,重新建立对这个国家的认知。

当天晚上婚礼结束后,圣地亚哥载着阿米莉亚和两个小孩回美国,入境美国的场景共用时5分多钟,共有三个美国边界警察进行安全检查。第一个警察首先审讯一样地连续问了六个问题:证件?你们从哪里来的?你们从墨西哥哪里来?你们要去哪里?他们是谁(指两个美国小孩)?你有他们的护照吗?之后把美国小孩的护照拿到电脑上进行了长时间核对。在这期间,第二个警察举着手电筒过来翻查车后备箱、工具箱和阿米莉亚的手提袋,检查过程中多次无理地将手电筒光直射向阿米莉亚和圣地亚哥脸上。同时,又一个警察过来用金属探测器绕着车身进行检查。这时,第一个警察回来了,在确认护照没有问题之后,又要求阿米莉亚出示美国小孩父母给保姆的小孩照看许可信。阿米莉亚不知所云,圣地亚哥终于被美国警察的过多纠缠彻底激怒了,选择了驾车强冲关卡。

影片导演阿莱杭德罗通过这两场戏,一方面表现了美国和墨西哥两国政府对于跨国移民的态度差异,另一方面也通过着力刻画美国边界警察的粗鲁蛮横和墨西哥人受到的非礼待遇,表达了对美国人专横霸道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不满,以及对弱势的移民群体的怜悯之情。

7.4 墨西哥婚礼场景

墨西哥婚礼是影片中的经典场景之一。作为导演的家乡,墨西哥的场景在影片中着墨最多,也是导演最驾轻就熟的部分。

从阿莱杭德罗的处女作《爱情是狗娘》中就能看到,他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家乡,并对墨西哥人不受拘束、自由奔放的生活推崇备至。影片甚至通过斗狗、抢劫银行等极端旷野的生活方式(姑且把抢劫银行也归入其中生活方式一类吧,影片也确实是这么表现的),来表达墨西哥人追求自由的民族特质。在本部影片中,阿莱杭德罗少了些初出道时的年少轻狂,对墨西哥狂热的爱却依然没变,只是用更成熟、更大气的手法来表达这份情感。

婚礼开始,伴着欢快的墨西哥民乐,穿着洁白婚纱的美丽新娘在人群的簇拥下从远处款款走来,人群踏起的飞扬尘土也掩盖不住她的喜悦与幸福。婚礼从早上持续到午夜,从头到尾以音乐和舞蹈贯穿,男人、女人、老人、小孩都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整个婚礼就像是一场激情四溢的狂欢节,幸福洋溢在每一个人的脸上,仿佛都置身于人间天堂。这段场景呼应了圣地亚哥之前关于墨西哥是人间天堂的说法,同时也有所暗示: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墨西哥人放弃如此人间天堂般的生活,选择背井离乡、去美国淘金呢?物质高度发达的美国和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墨西哥,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人间天堂?

第8章结语

8.1 总结

通过上述对《巴别塔》影片文本的内容分析,可以看到,导演在故事结构、人物设置、重点场景设置等方面都有意识地涉及到了民族主义、文化隔膜、恐怖主义、跨国迁移、移民危机等全球化相关主题。笔者在前文提到过,全球化包括隔阂与融合两个方面。融合是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无容置疑,隔阂也是全球化进程中要经历的必然阶段。影片导演阿莱杭德罗深知这一点,所以在影片多条线索的故事结构设置上,都严格遵循着从隔阂到融合这样一个过程:理查德和苏珊从误解到相

互理解,最终找到真爱;牧羊小男孩兄弟从不断争执到懂得珍惜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虽然哥哥已经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日本聋哑女孩在经历过一番极端的反叛和抗争之后,最终得到了父亲的理解和拥抱;墨西哥保姆虽然最后未能融入已经生活了十几年的美国社会,却仍然从儿子那里得到了慰籍。

影片的故事主体十分多元,包括了父母-子女、夫-妻、警察-平民、政府-公民、国家-国家。但归结起来,可以概括为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以及社会与社会(或者叫国家与国家,抑或民族与民族)。三组主体之间上演的隔阂与融合的故事在当今世界还在不断继续着,导演只是希望通过影片向世人说明:全球化注定将把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世界各国、各民族以及各地的人们将有更多、更频繁接触的机会。但接触不等于沟通和交流,隔膜必然会存在,如何冲破隔膜、推倒竖在国与国、民族与民族、地区与地区、人与人之间的一堵堵隔墙,重建“巴别塔”,正是这部影片要表达的要旨所在。

8.2 将影片文本置于“全球化”大背景下的简要分析

艺术总是源于生活,一个时期的电影也是一个时期生活状态的集中体现。如上所述,当前“摆脱单纯的民族话语或民族主义,表现出一种全球性的视野与意识,或具有全球性眼光与思维的叙事策略”的全球化主题电影盛极一时,这与当前世界的“全球化”大背景是密切相关的。

“全球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麦克卢汉于1962年提出的“地球村”概念。1969年,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在其著作《两代人之间的美国》一书中,正式提出了“全球化”的概念。“全球化”最早起源于经济领域,随着跨国公司、跨国贸易等国家间经济联系的增强,资本、人员、信息、文化等相关元素也随之在各国间自由流动,衍生出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等新的概念,并逐渐形成潮流。全球化为世界各国和各国人民提供了更多相互接触和了解的机会,加速了世界融合。但同时,人类长久以来划地而居的传统,在世界各地间形成了千差万别的地域和民族文化。跨国旅游、跨国迁移等经济全球化现象为不同文化群体的人们提供了感受他域文化的机会,但也仅仅是感受而已。现如今,文化的藩篱已经成为阻碍各国间人们交流和沟通的最大障碍。与政治和经济的外在性不同,文化是根深蒂固地内化于每个人的心中的。它先入为主地填充满人们的心灵空间,与对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认同相伴随的,往往是对他国、他族文化的偏见。这一点在经济和生活水平相对高的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人们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其中又以美国为最。美国是世界经济和军事实力头号强国,物质丰富,生活水平高。美国人在物质上的优越性嫁接到精神文化层面,便有了美国优质文化的判断,由此视他国文化,尤其是相对贫穷的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化为次等文化,于是习惯性地与之保持距离。这种行为的直接结果是美国人对他国文化的陌生,而不了解、不确定正是恐惧产生的根源。基于此,我们在影片《巴别塔》中看到的身处他域文化中的美国人(当然也包括其他欧洲游客),无一例外地处于惊恐慌乱的状态之中,甚至包括两个美国小孩。尚处于纯真童年时代的他们已经在母亲的思想灌输下,将墨西哥看成是“一个充满危险的地方”。

当然,这种偏见并不只见于美国人身上,而是普遍存在的。在我看来,这种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以及不同文化族群间的文化隔墙,正是当前世界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所在。像《巴别塔》这样的表现全球化主题的电影能够取得成功,应运而生当然是一大要素,但我认为影片选取了超越国家和民族的界限、以全球视角来表现世界不同国家间的文化冲突与融合这样一个大命题,才是最重要的原因所在。前文提到《巴别塔》因为在叙事手法上与《爱情是狗娘》、《21

克》如出一辙而被一些影评人称为“懒惰之作”,但它却仍然能够取得巨大成功,为何?我想,影片文本的全球化主题功不可没。

8.3 对中国电影人尝试全球化主题电影的一点建议

就我所知,目前中国真正做到“摆脱单纯的民族话语或民族主义,表现出一种全球性的视野与意识,或具有全球性眼光与思维的叙事策略”的电影并不多,像《通天塔》一样跨国制作、探讨全人类问题的“大气之作”更是寥寥。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情况出现呢?经费不足?不然,既然能筹集到2.5亿人民币巨资拍摄一部《十面埋伏》这样的“异国风光片”,相信《巴别塔》的资金也不会是问题。导演能力不够?不然,贾樟柯的电影《世界》能够从一个相对狭小的世界主题公园折射出现代化、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的大千世界,已经显示出中国导演对于世界的思考功底,完全具有驾驭全球化主题的能力。

我认为,这种情况的存在,主要还是由于中国电影界的认识问题。在当今世界的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制定的跨文化传播策略是“民族的即是世界的”,将眼光主要放在本土电影的开发上,营造“民俗奇观”是其主要手段。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新民俗片”如《黄土地》、《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影片在国际上的大获成功,让许多中国电影人误以为这是推动中国电影走向国际市场的制胜法宝,于是纷纷跟进,趋之若鹜,以致忽视了另一条规律的合理性:“世界的,就是民族的”。全球化进程到今天,世界早已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很多问题都需要世界各国共同来面对:艾滋病、禽流感,是世界的,也是民族的;人肉炸弹、恐怖袭击,是世界的,也是民族的;环境恶化、全球变暖,是世界的,也是民族的……这些都需要我们共同去面对。担负着意识形态传播功能的中国电影,如果一味将目光锁定在中国本土,势必会影响到中国观众的价值认知,长期下来可能会对个人的全球/世界角色认识不足,导致世界意识和胸怀的缺失,而这对于世界环境保护、国家间的和谐相处都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我建议中国电影人应该尝试制作一些类似《巴别塔》这样的全球化主题电影,既是中国电影(观众)健康、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中国电影走向世界、获得国际认可的有效手段。

印度电影推荐!(宝莱坞四大天王)

1沙鲁克·汗/ Shahrukh Khan /SRK /king khan 宝莱坞之王 1965.11.2 对于大部分印度人来说,沙鲁克·汗如同一个“印度梦”。他双亲早逝,出身平凡,凭借自身努力成为了宝莱坞近20年来最具影响和代表性的人物。1992年进入电影圈,第二年,1993年开始拿最佳男演员奖,此后凭着努力敬业的态度,出色的演技获奖无数,成为印度头号男影星。本世纪初,《阿育王》和《宝莱坞生死恋》成就了他的国际巨星身份,曾被《时代》评为“影响亚洲的人”。他每次去英国出席颁奖典礼都如同一场风暴来袭,2004年前往芝加哥取外景时曾造成万人围观交通堵塞,2008年被《商业周刊》世界最具影响力50位人物排名41位(唯一入围影星)。 2010年出品《我的名字叫汗》更像是他代表宝莱坞向好莱坞发起的一次宣言。 推荐! 2010 《我的名字叫可汗》宝莱坞电影海外票房纪录保持者 2009 《好运理发师》 2008 《天生一对》 2007 《宝莱坞传奇》/《轮回》/《爱在宝莱坞》 《加油印度》 2006 《追踪再现》/ 《夺面煞星宝莱坞》 《永不说再见》看的次数最多 2004 《爱无国界》 《宝莱坞不可完成的任务》 《故土》 2003 《爱没有明天》 2002 《宝莱坞生死恋》 2001 《阿育王》 《花无百日红》/《有时快乐有时悲伤》 《情字路上》大家熟悉印度歌曲《女友嫁人新郎不是我》就出自里面 1998 《怦然心动》 《迪尔·瑟》/《发自内心》 1997 《烈火恩仇》 《缘来是你》/《我心狂野》 1995 《勇夺芳心》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下线向800周冲刺 2 阿米尔·汗Aamir Khan 宝莱坞完美主义者 1965.3.14 出身演艺世家,8岁时就是国民童星。随后却坚决不愿从影,但最终在九十年代初重返影坛。被许多业内人士认为是印度影坛最具才气和创造力的明星,2001年还以制片人的身份获得了奥斯卡外语片提名(《印度往事》),就艺术成就而言,他甚至高于沙鲁克·汗。他是片酬最高的印度演员(约2000万人民币),也是唯一主演一部电影时从不接受其他工作的明星,2007

浅析王家卫电影的主题与风格.

浅析王家卫电影的主题与风格 内容摘要:王家卫的电影凭借其非常出色的艺术风格,如独白、碎片式叙述结构以及对时间空间的迷恋,在表现中敏锐地勾勒出现代都市人的精神气质,成功地塑造了王氏的影视艺术风格。作品中拒绝与被拒绝、漂泊无根以及总是在塑造被遗忘的边缘人主题,更是将都市人的艰难处境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他电影中的主题选择与艺术风格无疑是与香港后现代的华丽苍凉和空洞喧哗密不可分的。 关键词:王家卫;主题选择;艺术风格 王家卫从1988年创作《旺角卡门》开始,一直以别具一格的主题选择和艺术手法,风格鲜明地揭示了后现代语境下当代人的生活状态:人与人的疏离、隔绝,沟通的缺乏与障碍以及人的漂泊无根。王家卫电影的主题与风格融会贯通,互相影响,所以有必要做一个相关的总结与回顾。 一、王家卫电影的主题选择。 1995年,在台湾金马奖的影展特刊上,王家卫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连续拍了五部戏下来后发现,自己一直在向大家说的,无非就是电影里所表现的一种拒绝,还有害怕被拒绝和被拒绝之后的一系列反应,在选择记忆还是逃避的反应。”在华语电影圈中,还没有人能够像王家卫一样把这种感觉表达得如此传神和细腻。 (一拒绝与被拒绝。 “要想不被人拒绝,最好的方法便是先拒绝了别人”。这是《东邪西毒》向我们展示的都是情感的种种悲剧。虽然这是一部上演在荒漠中的武侠片,但实际上反映的是现代都市人的情感状态。片中的侠客在江湖上漂泊,现代的都市人在情感上游离,都是无法找到自己的情感归宿,总是在拒绝与被拒绝,追寻与逃避中孤独地吊影自怜。当时的香港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随之压力也愈发得大,没有时间顾及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从而导致了人们之间的疏离、隔绝以及沟通的缺乏与障碍。于是,渐渐地人们失去了与人交往的能力,长期饱受孤独的感觉,开始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害怕互相靠得太近。在处理感情上或无所适从或

2016尔雅影视鉴赏期末考试答案

1
下列哪部电影是要表现工业文明对人的压抑?()
1.0 分
?
A、
《浮华世界》
?
B、
《放大》
?
C、
《红色沙漠》
?
D、
《爱情三部曲》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
所谓“戏剧的戏核”是指()。
1.0 分
?
A、
演员精彩的表演
?
B、
设置矛盾与冲突的技巧
?
C、
视觉、听觉的高度配合

?
D、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学习影视鉴赏的三种境界:()
1.0 分
?
A、
知电影之其然
?
B、
电影就是我们的生活
?
C、
知电影知所以然
?
D、
艺术修养、人文素质、审美情趣、综合性、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4
理论界认为,电影和喜剧两个体系的分水岭是()。
1.0 分
?
A、
是否承认第四堵墙和是否利用假定性
?
B、

怎样改变第四堵墙和是否呈现真实性
?
C、
是否承认第四堵墙和是否呈现真实性
?
D、
怎样改变第四堵墙和是否利用假定性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5
口号“电影要与戏剧离婚”在中国提出的原因是()。
1.0 分
?
A、
电影产业日渐衰落,不得不改革
?
B、
新的电影技术带来更多形式
?
C、
市场自由化经济的影响
?
D、
第四五代导演寻求电影的独立性价值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6
下列电影中,张艺谋没有担任摄影师,而担任主演的是()。
1.0 分

经典电影赏析资料讲解

经典电影赏析 如何解读一部影片呢?我们应该从主题和元素这两个角度来看。 主题:你应该知道一部电影想告诉我们什么,我们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元素:视觉和听觉的两方面组成了电影的元素,画面和声音就是电影语言的基本语汇。 1. 画面 A.镜头元素 (1)景别运用,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特写:拍摄人像的面部、被摄对象的一个局部的镜头。它可使表现对象从周围环境中突现出来,造成清晰的视觉形象,得到强调的效果。特写镜头能表现人物细微的情绪变化,揭示人物心灵瞬间的动向,使观众在视觉和心理上受到强烈的感染。 近景:摄取人物胸部以上的电影画面。它能使观众看清人物的面部表情,或某种形体动作,有利于对人物的容貌、神态、衣着、仪表作细致的刻画。 中景:摄取人物膝盖以上部分的电影画面。它有利于显示人物的形体动作,有利于交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加深画面的纵深感,表现出一定的环境、气氛,而且通过镜头的组接,还能把某一冲突的经过叙述得有条不紊,常用以叙述剧情。 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电影画面。它可以充分展示人物的整个动作和人物的相互关系。在全景中,人物与环境常常融为一体,能创造出有人有景的生动画面。 远景:是指表现广阔空间或者开阔场面的画面的景别,是所有景别中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在电视节目中常用于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和开阔的场景和场面。 大远景:通常是从高角度拍摄的画面,用来做为定场镜头或提示宽广开阔的空间。 (2)运动镜头——相对于固定镜头,通过相机的推,拉,摇,移和升降 来表现 推:分为变位置和变焦距(霸王别姬) 拉,相对与推 摇:借助三脚架来上下左右移动 移:横移,纵跟和斜移 升降:用升降车或升降臂(罗马假日) B、转场: 每个段落(构成电视片的最小单位是镜头,一个个镜头连接在一起形成的镜头序列)都具有某个单一的、相对完整的意思,如表现一个动作过程,表现一种相关

印度电影的发展与启示

印度电影的发展与启示 在亚洲的电影市场上,除了经过早期成熟发展的日本电影,浓墨重彩的偶像剧韩国电影,温馨精湛的伊朗电影,日益发展的中国电影外,就要数独树一帜的印度电影了。在前一段时间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虽然这部片子不是很地道的印度本地制造生产的影片,但是整个影片中充满了浓郁的印度风情,展现了其厚实的文化底蕴,特别是里面很纯粹的印度歌曲和舞蹈,即使是以孟买的贫民窟为背景,却也是那么的韵味深远,令人陶醉。 印度是一个开放与保守并存的国家,虽然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在软件开发、电影制造方面的成就与世瞩目。但由于其长期受到殖民统治,受西方影响较大,且自身的宗教与社会矛盾又是层出不穷,这也必然决定了印度电影的曲折发展历程。 一,印度电影的发展 (1)诞生 印度电影始于19世纪末,1896在孟买第一次放映的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激起了一些印度人制片的兴趣。萨-达达以两位摔跤家的表演和训练猴子为素材拍摄了印度最早的两部短片,被誉为印度电影的先驱。可以说在电影刚刚诞生的翌年7月南亚港城孟买就响起了放映机的马达声,从此电影伴随着这片古老的土地度过了百年岁月。初期的印度电影主要以反映印度人民的生活、自然风光、重要的政治事件、趣闻或者是舞台剧为主的短片和纪录片。 (2)早期发展与顽强抗争 随着制片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影片公司。1913年巴吉尔拍摄的印度第一部故事片<<哈里什昌德拉国王>>为其赢得了”印度电影之父”的美誉。1918年制定的“印度电影法”规定了对电影审查的制度.。在孟买、马德拉斯和加尔各答3个电影中心城市建立影片审查委员会,指定担任警察局长的英国人为主任,这样审查权力便落入英国人之手。但是,这一切都不能扼杀当时逐渐兴起的印度民族电影。这些电影以保卫祖国、宣扬民族精神、反抗外族侵略为内容,以豪华的场景、艳丽的服饰和惊险的情节见长,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特别是在30年代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活跃时期,现实主义倾向在电影中日渐增强。再加上此时有声电影在印度的出现与推广,使得印度传统歌舞与戏剧在电影中占据了支柱地位。对印度电影以后的发展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3)独立之后的曲折前进 1、对现实的呼喊 1947年印度自治,1950年独立成为共和国。此时的印度影片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一批新的电影艺术家成长起来。他们不愿被娱乐片的洪流所吞噬,要求真实的反映现实。这批青年导演举起“新电影”的旗帜,指出“电影不是低级水平的娱乐形式,而是一种严肃的表现手段”,强调“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室内布景和多拍外景,选择与人民密切相关的题材。” 2、动荡与寄托 70年代,印度政局动荡不定,阶级矛盾激化,社会问题严重,贫困的人民群众把摆脱重重困境的希望寄托于幻想之中,以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有些商业制片人为了迎合群众的这种心理和谋求更多利润,便模仿西方影片,拍摄了风行一时的“武打片”。影片的情节纯属虚构,大致相同,形成一种模式;影片摄制成本高,场景豪华,而且有强大的明星阵容参加演出,构

浅析姜文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的艺术特征

从电影的构成元素上来说,无论是视觉还是听觉都有很多有自己特色的地方也有很多的标志性的东西。雄浑的戈壁,磅礴的日出,色彩斑斓的云南景象和优美的《美丽的梭罗河》,虽然是表现文革这一特定时期的电影,但与以前表现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和电影中那种痛苦、沉闷、压抑形成了鲜明对比,整体基调是浪漫昂扬的,甚至在某些场景中还渗透着姜文式的彪悍气质,震撼而富有感染力。 虽然《太阳》以女作家叶弥的短篇小说《天鹅绒》为蓝本,但《太阳》中讲述的故事要比《天鹅绒》更饱满、富有张力,人物也更生动、立体。在《太阳》中,姜文把原来的小说解构成“疯”、“恋”、“枪”、“梦”四个故事,用1976年、1958年两个时间段,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新疆与云南两个地方,整合成一个时空和命运交错的完整故事,使剧中的故事和人物的某种复杂逻辑联系层层揭开。 一,简洁的电影叙事反叛中国电影的故事性。 颠倒了故事的叙事时间顺序,真正的故事其实是按照“4—2—1—3”的时空顺序发生的,而姜文的颠倒方式并未启用普通的“倒叙”或是“插叙”。而是采用了"分段叙事"结构和魔幻现实主义影像风格。也正是由于其破裂拼接的结构和模糊的思想性两大特点,而具备了典型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深度模式的削平,作品含义的不确定性,精神分裂性,无可奈何的失落感。松散的结构、破碎的故事、极端的行为、瑰丽的影像、异想天开的细节、非逻辑的表达,构成了姜文特色。 二、音乐与情节 在电影中,音乐与画面的构成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在影片的开始和结尾以完全不同的两种节奏去演奏相同的旋律,达到的艺术效果也是完全的不同,前者是悲凉忧伤的感觉,在绝望时候的低声吟唱。而后者则是热烈奔放,完全是一片欢歌热舞的海洋。他们的主旋律是完全一样的,不同的只是在节奏上放慢了许多。把女声换成了男声。这种在技巧上的简单的置换却显示了创造者深厚的音乐功底和对电影主题的恰当把握和解读。电影以《新疆英孜》开场,人声的演唱清澈晶莹,随着歌声我们便进入一个云山雾罩的村子。一双肥润的女人的脚,在盆中水反射的阳光下出现了绝美光影的灵性,镜头便跟随着这双脚开始了影片。正当音乐与画面给人以立体美的享受时,疯妈与儿子突然相撞,舒缓的歌声戛然而止,便正式拉开了第一部分(1976年春中国南部)的故事;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是以《美丽的梭罗河》一首印尼民歌衔接的。疯妈消失了,她的鞋和衣服漂在河上,而伴随着吉他弹唱,画面忽然转到1976夏的中国东部,单身的梁老师弹的一手的好琴,抱着吉他唱着动听的歌,厨房里的五个女人一起揉面,一起摆腿。音乐平滑地过渡了两个故事,并且使观众马上由1976年的中国南部进入到同一年的中国东部,还巧妙地设悬。在第二部分中,学校在操场上放电影一段可谓整部影片声画融合的一大亮点。操场上幕布中的音乐和舞蹈与电影中众人抓流氓的紧张情节形成了鲜明的类比,这一段把当时时代人们的心理特征彰显的淋漓尽致;唐老师的几声吹号声也成为了该电影故事中期的一个标志。从第一声吹号声开始,唐老师与林大夫的隐性爱情就崭露头角;第四部分也是整个故事的开端,一边是疯妈对着男人的遗物说话,另一边是姜文抱着老婆说:“你的肚子像天鹅绒”,此时《Singanushiga》再次响起,不过这一次则选用了更加悲凉的男声再一次感动观众。在唐老师的一声枪声下,唐老师与她的老婆的婚礼也被拉开,这一次的《Singanushig》却以狂放的节奏牵动着情节的发展。一群青春四溢的年轻人在野外帐篷旁载歌载舞,一个被火点燃的帐篷仿若一只硕大的火凤凰一般照亮了疯妈的火车,由此把本无关联的故事串联起来。在疯妈最后的几声呐喊中,在初生的太阳的照耀下,影片的所有悬念也全部打开。就是随着这一系列富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音乐,这部电影经历了一个“引迷,造迷,解迷”的过程。 三、意象与感觉的运用,画面精美,基调阳光明媚,生机盎然。电影的开始,“轨道”、“鞋”、“脚”等一系列意象连续出现,为整部电影铺上了诗意与神秘感。

电影《一一》的审美主题分析

电影《一一》的审美主题分析 [摘要]杨德昌创作的电影《一一》是一部反映现代都 市中上阶层家庭生活的影片。影片并不仅仅停留在展示现实生活的层面,而是通过影片的内容表达了创作者自身对于生活的认识与态度。以平静的影像描绘了人生不同阶段的生活状态,表面波澜不惊的画面却难以掩盖创作者表达赤子之心的强烈愿望,而从容面对生活的观念、多视角考察生活的启示以及杜绝恶的心灵是本片最鲜明的审美主题。影片也通过这三个方面表现出心如止水的人生审美理念。 [关键词]心如止水;人生;审美;态度;理念 人生就像是一个经历万事万物后最终回到起点的过程。生命是一个轮回的过程,恰如电影的名字,生命平静地一一到来又平静地一一归去。尘世间的人对于生活应具有凝神关注的生命精神,康德曾经说过美是道德的理念,美是无功利的生存凝视,影片中从容面对生活的人生观念以及杜绝恶之心灵的审美主题恰是这一理念的现象表达。这是一种只有对生命大彻大悟后方能达到的人生顿悟。一次心灵的沉静观照,往往会造就人的生命动向,由此,荣格曾经说过人恰恰是应该在他忽略或者不能认真感受的现象中才能达到对心灵的 精神观照,因此,电影中多视角考察生活的启示这一审美主

题恰恰做了最完美的回应。尼采曾指出:“魔变(Verzauberung)是一切艺术的前提。”[1]杨德昌则将这一魔变充分运用到了 电影中,使《一一》和生命做了静默的联系,开始了一次生命的回归之旅。 一、从容面对生活的观念 正如影片的名字一样,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都在从容不迫中展开,任何事件都在一一进行。现实生活可能是美好的,也可能是可悲的,这种美好或者悲哀取决于内心对待生活的审美理念,从杨德昌的心灵表达层面来看,无论是坚持还是放弃都应该以一种心如止水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生活中充满了不可控因素,过多地干涉或者掌控欲太强往往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应,在心如止水的平面荡起阵阵涟漪以致造成心灵的动荡。影片以阿弟和小燕的婚礼开始,当亲人和朋友漫步在充满阳光的林荫大道上时,一切显得那么和谐与美好,然而剧情中云云的出现使得婚礼的美好气氛戛然而止,看似美好的事物在背后掩藏着氤氲的因素。果不其然,在以后的生活中阿弟与小燕的婚姻一次次走向了婚外情与生活裂隙的 边缘。阿弟经济困顿的时候仍然需要云云的帮助,在阿弟喜得贵子之际却受到了生意失败的干扰。举办宴会的过程中,云云的到来再一次使欢乐的气氛尴尬起来,充满“欢乐”的喜宴却是导致阿弟自杀的由头,自杀未遂的阿弟又遇到了自己的流年,不明不白地发了一笔横财,生活仿佛永远在悲喜

印度电影的艺术特点及启示

大 众 文 艺 155 摘要:印度是世界上电影年产量最多的国家,印度“宝莱坞”电影以其产量多和特色鲜明闻名于世。本文主要从民族特色和现实主义传统两个方面分析印度电影的艺术特点,并揭示了其给我国电影业发展带来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印度电影;民族特色;现实主义传统 本论文属于咸阳师范学院院级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9XSYK319 自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印度电影《流浪者》引进我国以来,印度电影以其优美的舞蹈,动听的歌曲,真实感人的情节让我国观众耳目一新。进入二十一世纪,《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和《三傻大闹宝莱坞》等印度影片更是征服了全球观众。印度电影风靡全球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其鲜明的民族特色。 一、民族特色鲜明 提起印度电影,给人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莫过于贯穿影片始终的富有印度民族特色的歌舞表演。印度自从有了有声片以来就听见了歌声:第一部有声片,1931年阿尔德希尔?伊拉尼的《世界之光》里有7首歌;另一部早期印地语影片则贯穿了40首歌曲;更有甚者,一部泰米尔语影片里面的歌曲竟然达到整整60首。据统计,目前印度故事片每年的产量达到700部左右。在这700部左右的影片当中,大约500部属于歌舞电影,充满丰富的歌舞元素(多于3个舞蹈场面,且每场歌舞的时间不少于3分钟)。 印度电影充满歌舞元素的根源在于其民族传统和宗教影响。印度人民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具有非常悠久的歌舞传统,在宗教领域,印度的歌舞在神庙与殿堂里传承了数千年之久。印度人大多信奉印度教。湿婆是印度教中的三大神之一,印度教认为,舞蹈是由湿婆创造的,湿婆神就是舞蹈的化身,因此,印度人把对湿婆神的崇拜表现为对舞蹈的热爱。歌舞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尤其受到印度人民的推崇,所以当它们在二十世纪与电影这一新奇的艺术形式“联姻”时,在印度电影人的努力下,理所当然地造就了具有独特魅力的印度电影。 从观影的角度来看,很多印度电影都在3小时以上,观众的注意力很难集中这么长的时间,所以在影片中适当地穿插一些歌舞有利于调节气氛。另一方面,印度是个多民族国家,民族语言众多,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歌曲和舞蹈容易为各种语言的观众所理解和接受。所以,影片制作的需要以及市场等因素的推动使得印度电影人十分重视对歌舞元素的编排,不仅要使歌舞赏心悦目,还要使歌舞完美地融入剧情当中。大受好评的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一群大学生在洗澡遭遇停水时,男主角兰彻带领大家边唱边跳,特别是他们唱的歌曲“Aal izz well”,风趣且励志,既把剧情推向高潮,又让观众在大笑之后受到心灵的深深触动。 除了音乐和舞蹈,华丽的民族服装和鲜艳的色彩蒙太奇也彰显了印度电影的民族特色,一同构成了印度电影的绚丽多姿。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个原则同样适用于电影领域。虽然印度电影的民族性特色十分显著,主要针对本土观众,但这反而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使得印度电影业成为目前全球最大且最有魅力的电影产业之一。所以我国的电影人应该向印度电影人学习,充分发掘和巧妙利用自身的独特资源,如武侠文化,以及东方的审美观和道德观,这样我国的电影才能够真正吸引全世界观众的目光。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曾说,广阔的国土不会使一个国家成为大国,只有强大的文化才能够使一个国家成为大国。在大国 崛起的过程中,我国应该多利用电影等手段充分展示和传播我国丰富独特的文化,从而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 二、现实主义传统悠久 电影源于现实并反映现实。印度电影虽以“歌舞升平”的画面著称于世,但同时也敢于直面尖锐的社会问题并充满人文关怀。印度电影具有源远流长的现实主义传统,每个时期都出现了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二十世纪三十年代,1934年,巴夫纳尼导演的《工厂》大胆揭露了工人遭受的残酷剥削和他们与资本家进行的激烈斗争。20世纪40年代,随着社会变革的加剧,很多印度影片开始以现实为题材进行拍摄。兰吉特公司拍摄的《不可接触的人》关心印度地位低下的人民,抨击印度的贱民制度,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导演阿巴斯的《新世界》,则表达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和要求民族独立的人民的呼声。奇坦?阿南德拍摄的《贫民区》,用对比的手法,展示了一个“上等”社会高级住宅区和“下等”社会肮脏的贫民区的巨大差别,反映了贫富差距所带来的社会矛盾。 从1950年代开始,受到《偷自行车的人》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影响,印度出现了一批反映现实社会问题的杰作。如比麦尔?洛伊的《两亩地》,讲述了一个农民流落到城市拉人力车的辛酸遭遇。卡塔克和雷伊等著名导演都提倡电影应在题材上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各方面问题,不能对尖锐的社会现实视而不见。1970年代,帕塔皮拉姆?雷迪监制和导演的《改革》揭露了婆罗门的保守思想和伪善本质,受到大众欢迎。1980年代,印度现实主义影片也有优秀作品涌现,导演谢克哈?普卡尔导演的《强盗女王》和女导演米拉?奈尔导演拍摄流浪小孩的《你好,孟买》都是现实主义的重要作品,并获得国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进入二十一世纪,印度电影依然坚守其现实主义传统,从各个层面深刻反映了印度社会存在的问题和矛盾。2001年女导演米拉?奈尔执导的影片《季风婚宴》揭示了一个印度中产阶级家庭讳莫如深的乱伦问题,从历史的高度对印度民族进行了自省,反映了印度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所受到的冲击和变化。2011年的印度影片《自杀现场直播》虽是一部喜剧片,但尖锐揭露了近几年来印度农民自杀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印度现实主义电影不只是观众逃避生活烦恼的避难所,也是通过揭露社会矛盾来促进社会进步的助推器。 对比印度,反观我国。新世纪以来我国商业大片的题材大多是古装武侠或历史传奇,如《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和《三枪拍案惊奇》,这些影片仅仅依靠名导演和名演员以及去历史化的叙事来吸引观众,根本无法触及巨变中的我国社会现实。因此,借鉴印度电影的现实主义风格,我国的影片应该尝试与鲜活的社会现实进行有效互动,不仅要吸引观众创造高票房,而且应该承担起促进社会进步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张讴.《印度文化产业》.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2]拉利萨?高普兰,五七.“世纪之交的印度电影”.《世界电影》,2010年03期. [3]吴延熊,李晓丹.“印度歌舞片的市场特征分析”,《现代传播》,2010年06期. 作者简介: 赖春,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研究方向:区域文化产业、文化产业集群。 印度电影的艺术特点及启示 赖 春 (咸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陕西咸阳 712000) 文艺评论

电影的作品风格及分析

xx电影的作品风格及分析 在xx,xx似乎是电影界的一个神话,他从来不拍电视剧,只拍电影;而他的电影、不论是xx题材还是农村题材,不论是现代还是当代,总是令人刮目相看。他认为,有些拍得好的商业电影有一定的艺术性,也有一定的商业性。他把自己的影片归结于类影片。不过,他的影片最大的特点还在于其所表现的情感,他认为,“人类的感情是相通的。人类共有的情感,不分,不分国界,感动你了,你就喜欢了。” xx是xx“第五代”电影人的顶尖人物,他以直觉把握的形式天才地表达社会心理愿望,传送、显现大众心中的密码,这种内在的传递和内在的约束的强制与类型化的在深层次正好相通。xx的本领在于他能强烈而不失准确,适时而又超前地拨动的心弦,展示中华大众心态。他拍过的影片题材广泛,有农村的、xx的,有历史的、现实的,无论是表现贫民生活还是描写宫廷贵族,他都注重挖掘人物内心的xx。 的在强烈的色彩、大量的构图背后,严格坚持了生活的真实,叙事和抒情是其所遵守的主线。 作为我国很少有的天才艺术家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xx》、《xx打官司》、《我的父亲母亲》、《大红灯笼xx》、《一个都不能少》等,它们可以和世界上最伟大的电影艺术作品相提并论而毫不逊色。xx的电影创作始终显示了他厚积薄发,对电影艺术的

xx态度。在他电影作品中始终如一的三个基本主题:对xx追求,对执著信念的描述,对城乡差别的关注。 xx电影中的红色和趣味xx作为他电影的一个基本主题,这是任何一个熟悉他电影的人所共同感受到的。他对完xx形式的追求在当代电影艺术中是绝无仅有的。最显著的是对视觉审xx效果的追求,可以这样说,他精心经营的电影的每一个镜头和画面都具有广告一般的xx。对视觉审xx效果的追求是电影相对于其他艺术形式所具有的根本的特征。他对视觉效果的刻意追求,甚至是苦心孤诣的追求,显示了他对电影艺术与众不同的理解。在xx的电影对xx追求中,《我的父亲母亲》、《大红灯笼xx》是最为突出的。电影的画面精致、对称、和谐,具有一种xx的xx。如《大红灯笼xx》中大公子做生意从外面回来,在楼上吹笛,最后和四姨太一同离开的场面,这种匠心独运不仅显示了xx对画面的刻意追求,与整个电影以四合院为基调的平整、稳定、压抑的画面既和谐一致,又显示了他内在的浪漫气息。与此相反,《我的父亲母亲》的画面则充满了一种不稳定的动感,显示了xx的活力,同时也显示了生命的一种悲壮与崇高的xx。特别是在画面与细节的处理上表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根本特点。xx为血和火的颜色,它代表了对幸福和理想的向往。与国庆、生日、婚宴等各种xx中出现的红色所代表的稳定和平xx的寓意不同,xx电影中的红色大多具有民间文化所特有的跳跃、奔放、热烈、动荡的特点。

2017-2018学年浙江省余姚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8年 余姚中学高一语文期中试卷第二学期 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胡同(tóng) 齑(jī)粉启碇(dìng)蓊(wěng)蓊郁郁 B. 鹰隼(sǔn)渐(jiān)染颓垣(yuán)茕(qióng)茕孑立 C. 缱绻(quǎn)新正(zhèng)木讷(nè)千丝万缕(lǚ) D. 精髓(suǐ)嫉(jí)妒生肖(xiāo)纨绔(kù)子弟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考生要注意平时养成正音正读的好习惯。A. 胡同tòng 、C. 新正zhēng、 D.生肖xiào。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最令人焦灼的莫过于腐败的大肆蔓延,时刻在消蚀着社会公正的根基,蚕蚀着人的良知,使人陷进对是非善恶的无休止的冷漠和麻木中。 B. 《达芬奇密码》的作者丹?布朗是个博采众长、兼融并蓄、才华卓著的小说家,他的每部作品都是精雕细琢之后的艺术珍品,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 C. 编撰《平凡的感动》的目的就是记载和放大发端于网络、传颂于社会、感动了中国的“最美人物”和“最美故事”,让更多的人从他们身上汲取道德力量。 D. 在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被曝光后,我们无不痛心疾首,怒斥那些唯利是图、有恃无恐的不法奸商,对食位素餐、渎职的有关官员进行无情地鞭挞。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A.消蚀——销蚀;B. 兼融并蓄——兼容并蓄;D.食位素餐——尸位素餐。 3. 以下划线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人们最初读到的有关“捣衣”的古典诗词,会是哪一首呢?【甲】可能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也可能是李白的《秋歌》,“长安一片月,

影视鉴赏网课新版答案

影视鉴赏 影视概说 1 【单选题】(A)属于纪实感很强的电影。 A、《三峡好人》 B、《英雄》 C、《小时代》 D、《杜拉拉升职记》 2 【单选题】(B)类电影尤其具有“窗户”功能。 A、幻想风格 B、现实风格 C、惊悚风格 D、喜剧风格 3 【判断题】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贾樟柯的电影具有社会活化石的作用。(√)4 【判断题】电影可以说就是我们的生活,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电影就是我们的生活 1 【单选题】关于电影《摇尾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影片内容是总统如何利用影像的力量影响公众 B、这是一部美国电影 C、影片反思了影像与现实间的关系 D、影片采用了纪实的表现方式 2 【单选题】理论家波德里亚认为电影与现实的关系不包括(A)。 A、影像以符号的形式包围着现实 B、影像是现实的反映 C、影像掩盖真实的不在场 D、影像掩盖和篡改现实 3 【判断题】《西蒙妮》讲述的是导演通过电脑技术虚拟出一位完美男主角的故事。(×) 4 【判断题】电影就像镜子,因为我们会把电影里的人生和自己进行比较。(√) “影像文化”及其革命性意义 1 【单选题】根据麦克卢汉提出的“一切媒体都是人体延伸”的观点,电影是人类(A)的延伸。

A、想象 B、触觉 C、视觉 D、听觉 2 【判断题】电影所代表的形象思维,会与逻辑思维相互对立并互补。所以一般形象思维比较好的人逻辑思维就比较差。(×) 3 【判断题】好莱坞电影中“奇观化”法则指的是电影要表现出现实生活中难得一见的东西。(√)4 【判断题】电影具有艺术特质,但不完全等同于艺术的产物,其还会受到技术、市场规律等影响。(√) 影视文化的负面价值 1 【单选题】面对当今的电影,我们应该反思和批判的是(D)。 A、意识形态欺骗性 B、电影的平面化、单面化问题 C、媒体的强势话语霸权 D、以上都对 2

浅析姜文电影台词的语言特征

浅析姜文电影台词的语言特征 电影台词是电影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姜文电影里人物个性鲜明,令人印象深刻,这跟人物个性化的台词密不可分,本文从从重复强调式的人物台词和反讽式的人物台词两个方面姜文电影台词的语言特征进行了分析。 标签:姜文;电影台词;反讽 电影人物台词可以展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凸显人物性格,同时多样的人物语言技巧也可以呈现给观众不一样的观影效果,比如搞笑、愤怒、悲伤等。姜文为塑造自己心中的人物形象,便原著基础上增添或改编了人物台词,这为渲染气氛,表达主旨起到了卓有成效的效果。 一、重复强调式的人物台词 语言的重复可以起到强调的作用,而影视片里台词的重复强调多是为渲染一种气氛,或是间接表达影片的个人情感。姜文也擅于在影片里加入重复的人物台词。如《让子弹飞》里,姜文增添的一句重复式台词,渲染了一种搞笑的气氛。“何止是愚蠢,这简直就是愚蠢!”而这里武举人才是真正愚蠢的人,当观众看到真正愚蠢的人在嘲笑聪明人的时候,这本是就是一件搞笑的事情,自然而然地戳中观众的笑点。还有土匪张麻子来到鹅城后,说的一番话:“我来鹅城上任只办三件事,公平,公平,还是他妈的公平!”这里的重复只是强调影片主人公的形象,张麻子没有长篇大论的弘扬他会如何为鹅城百姓造福,只是用简单粗暴的几个字,告诉鹅城百姓他会给鹅城百姓主持公道,让他们看到公平。而片中多次出现的“让子弹再飞一会儿”,也是姜文增添的台词,与篇名相互照应,起到点题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成是隐喻地告诉大家,想要成功,需要忍耐和耐心。还有姜文在改编《动物凶猛》时加入了傻子一角,傻子从始至终贯穿在影片里,并且只有“古伦木”,“欧巴”,这几句反复重复的台词,看似毫无意义,却蕴含着深刻的含义。可以把影片里的傻子理解成就是马小军他们自己,他们放荡不羁的青春里一直都有傻子这个人物的出现,傻子见证了他们从一无所知的懵懂少年退化成中年大叔的过程,电影安排这个人物出现在片尾就是为了要给马小军等人鲜艳夺目的青年时光与毫无色彩的中年时光做鲜明的对比,也以此来表达姜文本人对于自己青年时期的怀念。 二、反讽式的人物台词 反讽是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语言表达形式,现多被应用到电影台词中,以表达导演的内心情感。姜文电影的一大特色即批判和讽刺,他善于运用幽默搞笑的反讽台词来表达自己对与历史和现实的不满。在《太阳照常升起》里,作者在改编时加入了很多原著里没有的人物台词,如有一段发生在梁老师与同事唐老师之间的对话,“如果有人喊抓流氓你立刻就去追,可追着追着你就变成了第一个,而后边的人就把你当成了流氓。这么说好像不是个办法,如果说你以前当过运动员跑得快,这我可以作证。可这么说也不是个办法,如果说你怕追上的人把你打

如何分析一部电影的主题

如何分析一部电影的主题 影片地内容或者是影片的.作者力图告诉我们什么!这一点我们从影片的叙事中、人物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和感悟到。它不是抽象的符号,也不是概念地堆砌,而是体现在充满视觉造型特点地银幕效果上。 通过对电影的主题、立意及影片的整体视听形象表达理解,我们感悟到了什么,主题虽然是影片所表达的,创作者对生活、对社会地认识、态度、情感和审美观念,带有明显地个人主观色彩和风格样式,但不会是纯主观化的东西,一定是一种个人生活的感悟! 在我们分析,讨论影片主题地时候,往往为了更为深入地了解作品地主题,领会导演地创作意图,应该查阅影片相关地文字资料,必须做如下十个方面地准备工作: 1、这部影片是改编自哪一部文学作品(名着),原着作品中作者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主题思想、时代背景,人物形象作品传达了一种什么样地精神世界和情感效果。编导培训影评写作技巧 2、这部影片的导演曾经导演过什么作品,他(她)一贯地创作风格是什么,在这一部作品中,采用什么样地手段、方法、风格、样式来完成影片叙事及主题表达。 3、这部影片属于哪一类型地风格样式,同一类的影片思味都有哪些它们之间各有什么区别? 4、描述一下在这部影片中哪一些情节、场景、细节对影片主题的表达有特别重要地作用你能否做到准确、生动、完整地表达出这种心理的,和艺术的感觉,影片中哪一些东西令你激动的回味。编导培训影评写作技巧。 5、关于这部影片的事件、背景、人物及大众传媒的相关报道你知道多少? 6、从你个人的专业、性别、年龄、文化、修养、价值观、道德观出发,你是怎样认识这部电影的或者你认为这部影片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上。 7、在一个什么样地层面上,我们认为可以充分理解影片所要表达的东西,理解导演所要表达的思想,我们基于一种什么样的出发点。 8、我们在视觉生理上和审美心理上多大程度对影片产生认同和共鸣。 9、影片中你认为最优秀的,最值得你学习的是什么,影片中的风格样式、叙事结构、造型风格、手段方法、影像效果、人物塑造,哪一些是让你最感兴趣的东西。 10、对于这部影片除了大多数公众的意见以外,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你认为影片中最大的不足是什么? 这十个问题,基本上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影片地理解!重要的是,我们观看了一部影片,就要思考我们所感受、感悟到的东西,要反复的、深入的分析这种理解和感受,解释出对主题的认识、感受、理解的原因

印度电影院行业分析报告

印度电影院行业分析报告 一、行业管理 印度电影开始于19世纪末。目前的宝莱坞是除好莱坞以外全球闻名的电影制作地区,每年出品电影在1000~2000部之间,多数电影在印度国内播放,少数电影出口。 1.行业主管部门 印度的电影审查工作由印度新闻广播部下设的中央电影审查委员会负责。该委员会在各个地区还设有电影审查顾问团,协助审查各地的影片。电影制片人在向市场发行其影片前,必须经过中央审查委员会批准。 2.行业法规政策 印度电影在2001年左右成为政府认可的正式产业,可以合法地从正规渠道得到制片资金,从而根本解决80年代以来印度电影业向社会寻求资金支持的状况。另外,印度政府还出台了一些政策,如取消娱乐税,使得电影票价大大降低,同时政府也放宽了对电影的审查。目前印度政府2016年最新政策,全国所有影院必须在放映电影前播放印度国歌,观众也必须起立聆听以示尊重。 3.行业监管政策 在印度,不论国营公司、私营公司还是外国公司,只要拿到进口许可都能进口影片,并且国家对进口外片没有指标限制。但是不论印度本土出品影片还是进口影片,都对影片内容有一定要求。影院的建设和开业,除了许可证以外,其余部分要求目前暂时还不能获取相关信息。 二、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1.行业市场发展情况 2014年度,印度电影的产量较2013年增长242部,达到1966部,2013年度是1724部。其中数字电影1778部,增长迅猛,胶片电影188部,而2013年两者相差还不大(980:744),2012年这一比率更是接近(722:880)。可2011年,印度的故事片基本上还全部用胶片拍摄。相比于中国的华柯洗印公司于2012年关闭,印度电影拍摄的数字化晚了许多年。2001年,印度电影有过千部的产量(1013),但次年便有所回落,从2005年至今产量也依然一直过千,并于2014年度达到高峰(见表1)。其中,钦奈(泰米尔/Tamil)、海得拉巴(泰鲁固/Telugu)、孟买(印地语和非印地语/Hindi&No-hindi)是三大电影基地。 1990-2014年印度故事片产量

姜文 电影英文赏析

Jiang Wen --by Zhou Yali 091230125 Jiang Wen is a film actor and director. As a director, he is grouped with the "sixth generation" that emerged in the 1990s. Jiang is also well known internationally as an actor, having starred with Gong Li in Zhang Yimou's debut film Red Sorghum (1986). Born in Tangshan, Hebei, in a family of military personnel, Jiang relocated to Beijing at the age of ten, which has a big influence on his life and career. In 1980, he entered China's foremost acting school, the Central Academy of Drama, graduating in 1984. That same year, he started acting both on the stage (with the China Youth Theater) and in films. After appearing in many television series and films, Jiang became renowned in China for his role in the 1992 television series A Native of Beijing in New York, which made him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actors of his generation. In addition to these he also starred in Hibiscus Town (1984), Black Snow (1990), The Emperor's Shadow (1996) and The Soong Sisters(1997). Apart from Red Sorghum, Jiang also collaborated with Zhang Yimou for the 1997 film Keep Cool. Jiang wrote and directed his first film in 1994, In the Heat of the Sun, adapted from a novel by Wang Shuo. A tale set i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t won for its young lead actor Xia Yu the Best Actor prize at the Venice Film Festival and garnered six Golden Horse Awards in Taiwan. Jiang's

《红高粱》影片主题及视听语言分析

《红高粱》影片主题及视听语言分析《红高粱》影片主题及视听语言分析 一、影片主题: 《红高粱》整部影片以女主人公九儿的命运为基本线索,反映了“我”爷爷奶奶那个年代黄土地上农民自由奔放、敢于追求爱情的性格,展现了他们对于酒神的崇拜,以及在抵御外敌时的民族荣辱情怀。 九儿19岁时,被贪财的父亲嫁给十八里铺有麻风病的酒厂老板李大头。迎亲路上,在经过高粱地时遇到土匪,当时的轿头余占鳌带着轿夫们打死了土匪,自此,九儿与余占鳌互生情愫。之后,两人在高粱地野合,九儿与父亲决裂,随着李大头的死,两人之后又顺理成章地走在一起生下孩子。故事主线表现了“我”爷爷奶奶不顾世俗眼光,两人敢爱敢恨,追求幸福爱情的不羁精神。 影片中有两次唱“酒神歌”的镜头,一次是在高粱酒出炉时,另一次是在罗汉大爷遭鬼子毒手,众人要为之报仇时,反映的是这群黄土地上的汉子对于原始神力的崇拜之情。他们相信,祭酒神能让其保佑每次高粱酒的成功出炉,也能赐予他们为亲人报仇的力量,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如果说要用一个词来形容罗汉大哥的形象,那么侠骨柔情是最好不过了。在九儿嫁到十八里铺后,罗汉大哥作为一个长辈对九儿嘘寒问暖,关怀备至。九年后当他重新回到十八里铺时,为了不使酒厂的人受牵连,他躲开了九儿。直到他作为抗日英雄被鬼子示众剥皮时,我们才被这个话不多但内心情感丰富,为了民族利益直面死亡的铮铮铁汉所打动。 罗汉大哥作为抗日英雄而死或许我们不会太意外,土匪秃三炮就不同了。虽然他在影

他的第一次出现是在劫九儿的时候,第片中只出现了三次,但的确是不可缺的重要人物。 二次是余占鳌找他“算账”时,最后一次便是作为抗日先锋被日本人处死时,每一次出场都会让我们对这个土匪产生新的看法。土匪似乎就是残害普通百姓的罪恶者,秃三炮先前是为个人利益绑架索钱的自私者形象,而后却是为民族利益勇敢抗日的无私者形象,从中我们看到了土匪的人性光辉,矛盾而又让人欣慰。 《红高粱》在人物的塑造上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也正是每一个有血有肉的荧幕形象,才让我们深刻体会了影片所表达的时代、文化与人性相交织的主题内容。 二、视听语言分析: 1. 音乐分析: 《红高粱》中的音乐很少,总的来说就是三首曲子。一是迎亲曲,二是《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三是酒神曲。每个曲子都在剧中出现两次,第一次出现时都是声画同步的方式,是具体意义上的曲子,而第二次出现时都是作为一种升华来演绎电影主题的。 迎亲曲在第一次出现时是在娶亲路上,轿夫们颠轿的过程中所唱的。轿夫们黝黑健壮的身体,尘土飞扬的黄土地,以及大红的轿子,加之豪迈的男声,浑然一体,曲子在这里主要起到了烘托画面的作用,表现出的是一种喜庆感、是黄土地上这群人对于生命的激情,和他们豪放不羁的性格。 迎亲曲第二次出现是在九儿被日本人杀害时,在余占鳌抱着燃烧地酒坛冲出高粱地,豆儿的奔跑和九儿倒下的刹那,曲子响起,此时已经没了先前迎亲时的喜庆,更多的是一种悲壮和惨烈,同时也是对抗日英雄们的赞颂。 《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第一次出现时,是在“我”爷爷奶奶高粱地野合之后。首先,这首歌是余占鳌对心爱的人爱意的表达,他通过粗犷的声音吼出来,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个东北汉子骨子里的那份柔情。另外,余占鳌与九儿的野合可以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