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知识总结

中医儿科知识总结
中医儿科知识总结

绪论

1.最早的小儿医: “扁鹊”

2.儿科最早的医案: 西汉淳于意—下气汤治气鬲病

3.现存最早儿科专著:《颅囟经》,提出的小儿为“纯阳之体”观点

4.儿科著名医家:“儿科之圣”“儿科奠基人”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主要学术贡献

①生理病理特点,“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②儿科四诊,尤重望诊;

③辨证方面,首创小儿五脏辨证体系;提出“疳皆脾胃病”的著名论点;

④在用药上,他善于化裁古方,创制新方。

5. 宋代痘疹疾病分两派:寒凉和温补学派

寒凉派——《小儿斑疹备急方论》董汲,为天花麻疹类专著之始;

温补学派——《小儿痘疹方论》陈文中

6.儿科专著:《幼幼新书》:南宋刘昉等,整理、汇集了宋代以前的儿科学术成就,是当时世界上内容最完备的儿科专著。

7.明代儿科世医万全:

《育婴家秘》《幼科发挥》《片玉新书》等;

提出育婴四法:预养、胎养、蓐养、鞠养。;

三有余四不足: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虚

治病重保护胃气

8.儿科著名医家:“儿科之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主要学术贡献

①生理病理特点。“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②儿科四诊。尤重望诊;

③辨证方面。首创小儿五脏辨证体系; 提出“疳皆脾胃病”的著名论点;

④在用药上,他善于化裁古方,创制新方。

9.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大概小儿病者纯阳热多冷少也”

李东垣—重视固护脾胃

张从正——治热病擅用攻下。

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10.清、吴瑭—《温病条辨2解儿难》

生理特点: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

病理特点:易于感触,易于传变;

用药特点:稍呆则滞,稍重则伤,稍不对证,则莫知其乡

第二节小儿年龄分期

1.小儿年龄共分为7期:

胎儿期、

新生儿期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前期(幼童期)(3周岁—7周岁,特点:小儿性格特点形成的关健时期)

学龄期(7周岁——女12岁,男13岁)

青春期(女孩11~12岁——17~18岁、男孩13~14岁——18~20岁)

2.胎儿期:受孕到分娩—40周—“十月怀胎”

特点:完全依靠母体供养并受影响

妊娠早期12周:不良因素

不良后果: 流产、死胎、畸型

围生期—胎龄满28周—出生后7天—死亡率最高

3.新生儿期:出生—满28天,

特点:适应力低,抵抗力低,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生后最高)

4. 婴儿期:出生28天—1周岁

特点:生长发育最快—体重3倍,身长1.5倍,肺脾不足时期—肺脾病症多发5.幼儿期:1周岁—3周岁,特点:智力发育迅速,肺脾不足仍明显,易发生意外事故

第三节小儿生长发育

1.体重初生:3kg

前半年:0.7kg/月→3+0.73月龄

前半年:0.5kg/月→7+0.53(月龄-6)

1岁以上:8+23年龄kg

体重增长2 个高峰:前6 个月、青春期。

波动范围±10%

低于标准15%以上时——营养不良

2.身高(长)初生:50cm ;1周岁:75cm;2岁-12岁:70+73年龄

3.囟门前囟:出生时约1.5-2.cm(对边中点连线)

前囟闭合时间:12—18个月

后囟闭合时间:出生时或生后2—4个月内

4.头围、胸围

初生1周岁2周岁15周岁

头围:33-34 46 48 54-58

胸围:32 44 胸>头

(头围和胸围大约相等在一周岁)

5.牙齿萌出:4-10个月(平均6个月)

出齐:2-2.5岁(20-30个月)

颗数:20颗;月龄-4/6(6-24月)

六岁开始换恒齿,第一恒磨牙

6.呼吸脉搏呼吸:年龄越小越快l~3个月:45 ~40 次/分;8—14 岁:20—18次/分

脉搏:新生儿~l 岁:140~120次/分8 ~14 岁90~70 次/分。

7.血压收缩压(mmHg)=80+23年龄;舒张压=收缩压32/3

8.智能发育

感知发育:3个月:追视(头眼协调)、寻声源(转头向声源)

运动发育:发育顺序:由上到下,由粗到细,由不协调到协调进展。

三抬四撑五抓六翻

(45°)(胸离床)(手口眼协调)(持续)

七坐八爬九扶站十二走

(直腰)(腹爬)

语言发育:初生哭叫、3咿呀、4月笑声、7爸妈、1岁单词渐成句、5岁完成来表达。性格发育:三认母,四笑应,七认生,两岁喜怒怕懂。

9.变蒸学说——古代医家阐述婴幼儿生长发育规律的一种学说

第四节生理特点、病因、病理特点

1.小儿生理特点

(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a.含义:指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机体脏腑的形态未曾成熟,各种生理功能未健全,都是幼稚和不完善的。

b.突出表现:肺脾肾三脏不足

如何理解小儿的脏腑娇嫩,其中以肺脾肾三脏不足更为突出?

小儿出生后肺脾肾三脏皆成而未全,全而未壮所致;

小儿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须满足这一特殊要求;

古代医家概括——稚阴稚阳,含义如何?

清代吴鞠通:“稚阳未充,稚阴未长”

字义:阴,是指体内精、血、津液及脏腑、筋骨、脑髓、血脉、肌肤等有形物质;

阳,是指体内脏腑的各种生理功能。

含义:说明小儿无论在物质基础还是生理功能上都是幼稚和不完善的。

(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a.含义:指小儿时期无论形态结构还是生理功能方面都在不断地、迅速地发育生长,生命力旺盛。

b.古代医家概括——纯阳

《颅囟经》“凡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

字义:“纯”指小儿所禀元阴元阳未增耗散;“阳”指小儿生命力旺盛,犹如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荣,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含义:纯阳概括了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并非说正常小儿是有阳无阴或阳亢阴亏之体

2.小儿病理特点

(1)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a.与“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理特点相关.

b.发病容易突出表现:小儿容易感邪而发病。尤其易于发生肺脾二经疾病

传变迅速:小儿在疾病过程中容易发生转化,变化多端,其主要表现为“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易虚易实:小儿一旦患病,则邪气易实,正气易虚。实证可迅速转化为虚征,虚证也可转化为实证,或为虚实并见之证。

举例:肺炎喘嗽,泄泻

“易寒易热”:是指在疾病的过程中,由于稚阴未长,易呈阴伤阳亢,见热象;又由于稚阳未充,机体脆弱,易见阳虚阴寒之证

(2)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与生理特点“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相关

3.病因特点外感、食伤、先天因素较多

4.新生儿用药原则:新生儿:成人1/6;乳婴儿:成人1/3;

幼儿1/2;学龄儿:成人2/3或成人量

5.小儿汤药服法:少量频服

第五节儿科诊法概要

1.五色主病白:寒证、虚证;;红:热证;黄:脾虚、湿浊;

青紫:寒证、痛证、瘀证、惊痫;黑:寒证、痛证、瘀证、水饮

2.五部配五脏:左腮——肝;右腮——肺;额上——心;鼻部——脾;颏部——肾

3.察口—口唇、口腔、齿龈、咽喉

4.查舌:新生儿舌红无苔,哺乳儿为乳白苔

5.辨斑疹疹:形小如粟米,高出皮面,压之退色

斑:大小不一,不高于皮面,压之不退色

6.察二便—大便第一次便应该在24小时排出

(1)胎粪:新生儿生后3-4天内所排大便,常呈暗绿色或赤褐色,粘稠无味,称为胎粪,超过24小时不排,需查是否有先天畸形或肛门闭锁。

(2)母乳喂养儿:大便呈卵黄色,偶带绿色,稍有酸臭气,稠度均匀,日行3次左右。(3)牛乳、羊乳喂养为主者:大便色淡黄,质较干硬,有臭气,日行1~2次。

7.察指纹适用年龄:二、三岁以内的小儿

部位:风关、气关、命关

自虎口向指端,第1节为风关;第2节为气关;第3节为命关;

8. 察指纹辩证纲要: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

9.切诊——脉诊三岁以上始诊脉。切脉的方法:一指定三关,

10.小儿基本脉象:浮、沉、迟、数、有力、无力

浮脉主表证,沉脉主里证,迟脉主寒证,数脉主热证,有力主实证,无力主虚证

第二章婴幼儿保健

1.几种特殊生理状态:生理性黄疸、马牙、乳腺肿大、假月经、螳螂子

2.新生儿喂养方式: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混合喂养

3.母乳喂养:

(1)母乳喂养:生后6个月之内,以母乳为主要食品者称母乳喂养。

(2)纯母乳喂养:生后4—6个月内的婴儿,除了吃自己母亲的奶,不给其他食物和饮料,也不给其他母亲的奶,称~。

(3)原则:按需哺乳

开乳时间:生后早吸吮,一般半小时内。

按需哺乳;每次15 ~20 分钟。

断奶时间:1~2岁断奶。夏季或患病后不断奶。

4.人工喂养

牛奶:酪蛋白为主,不宜消化。

代乳品配方:110ml/kg牛乳、5-8%的糖、水150ml/kg

人工喂养举例:

3个月婴儿,体重5kg

每日需牛奶量110 3 5 =550ml

每日需加糖量550 35% =27.5g(约 2 汤匙)

每日需要水量150 3 5 =750ml

除牛奶外应喂水量750-550=200ml(可在 2 次喂奶期间分服)

5.混合喂养

(1)补授法:

每日母乳喂养的次数照常,每次喂完母乳后加喂一定量的代乳品,直到婴儿吃饱的方法。(2)代授法:一日内有数次完全喂代乳品代替母乳的方法。

代授法使用注意:每日母乳哺喂次数最好不少于3 次,维持夜间喂乳,否则母乳会很快减少。

(3)添加辅食原则:

由少→多,由稀→稠,由细→粗,由一种→多种。

①鱼肝油——V AD丸,按说明服,不可太多。

②蛋黄:富含铁,婴儿可从母体获得一定的铁贮备,够用3-4个月,4个月以后需自己摄取,否则缺铁性贫血。

第三章新生儿病

1.胎黄

(1)概念:是指婴儿出生后皮肤面目出现黄疸为特征的病证,因与胎禀因素有关,故称“胎黄”、“胎疸”。

(2)胎黄治疗原则:利湿退黄

(3)中医病因病机

常证湿热熏蒸——清热利湿——茵陈蒿汤加味

寒湿阻滞——温中化湿——茵陈理中汤加味

气滞血瘀——化瘀消积——血府逐瘀汤加减

变证胎黄动风——平肝熄风,利湿退黄——羚角钩藤汤加减

胎黄虚脱——大补元气,温阳固脱——参附汤合生脉散

(3)鉴别诊断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特征

①黄疸出现和消退时间

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6天最重,10~14天消退;

早产儿:可延迟到3周消退;

②胆红素水平

血清总胆红素<221μmol/L (12.9mg/dL早产儿小于257)

③一般情况:良好;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特征

①黄疸出现和消退时间

出现早(出生后24小时内)

消退迟(超过2~3周),或退而复现早产儿4周

②胆红素水平

发展快,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5μmol/L ;

程度重,总胆红素>221μmol/L 早产儿257

③一般情况:常伴有其他症状;

溶血性、败血症、肝炎、先天胆道闭锁

第四章肺系疾病

一、感冒

1.小儿感冒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

其特点是易出现夹痰、夹滞、夹惊的兼证;

原因:a.因小儿肺脏娇嫩,感邪之后,气机不利,津液不得敷布而内生痰液,痰壅气道,则咳嗽加剧,喉间痰鸣,此为感冒夹痰;

b.小儿脾常不足,脾运失司,乳食停积,故易夹滞,出现脘腹胀满,不思乳食,或伴有呕吐,泄泻;

c.小儿神气怯弱,热扰心肝,易致心神不安,睡卧不安,惊惕抽风,此为感冒夹惊;

2.感冒的治疗原则:以疏风解表为基本原则

1.病因病机:

病因:主要是感受外邪,肺脾虚弱是内因。

病变部位:主要在肺,常涉及于脾。

病理产物:痰

病机关键:肺失宣肃,肺气上逆。

2.X线检查:显示胸片正常,或肺纹理增粗,肺门阴影增深;

3.肺部听诊:两肺呼吸音粗糙或干罗音

4.治疗原则:外感咳嗽:疏散外邪,宣通肺气。

内伤咳嗽:辨别病位、病性,随证施治。

5.证治分类:

(1)外感咳嗽风寒咳嗽——疏风散寒,宣肺止咳——金沸草散加减;

风热咳嗽——疏风解热,宣肺止咳——桑菊饮加减;

(2)内伤咳嗽痰热咳嗽——清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加减

痰湿咳嗽——燥湿化痰止咳——三拗汤合二陈汤加减

气虚咳嗽——健脾补肺,益气化痰——六君子汤加味

三、肺炎喘嗽

1.概念:是以发热、咳嗽、气急、鼻煽、痰涎上壅为主要特征的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病

(热、咳、喘、痰、煽)

2.古代文献:病名首见于清2谢玉琼《麻科活人全书》

3.病因病机: 肺气郁闭,肺失宣降

4.治疗原则:开肺化痰,止咳平喘

5.肺炎按照感染因素不同分为: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真菌、原虫;

6.肺炎按照非感染因素:吸入性肺炎、坠积性肺炎、嗜酸细胞性肺炎

7. 心力衰竭的诊断①呼吸突然加快,>60次/min。②心率突然>180次/min。

③骤然极度烦躁不安,明显发绀,面色发灰,指(趾)甲微血管充盈时间延长。

④心音低钝,奔马律,颈静脉怒张。⑤肝脏迅速增大。

⑥尿少或无尿,颜面眼睑或双下肢水肿。具有前5项者即可诊断为心力衰竭。

8.心力衰竭的治疗①吸氧②镇静:水合氯醛10% 或安定③强心洋地黄制剂,西地兰

④利尿速尿⑤血管活性药酚妥拉明

9. 肺炎喘嗽的诊断要点

1、相关病史

2、症状:起病急,热、咳、喘、痰典型表现,新生儿多见不乳吐沫、精神萎靡。

3、体征:双肺听诊固定中细湿罗音。

4、胸片:小斑片影或不均匀大片影。实验室:血尿、病原学检查

10.证治分类

(1)常证风寒闭肺——辛温开肺——华盖散加减;

风热闭肺——辛凉宣肺,止咳化痰——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痰热闭肺——清热、涤痰、定喘——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毒热闭肺——清热解毒、泻肺泄热——三黄石膏汤

阴虚肺热——养阴润肺,兼清余热——沙参麦冬汤加减

肺脾气虚——补肺健脾,益气化痰——人参五味子汤加减

(2)变证心阳虚衰——温补心阳,救逆固脱——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

邪陷厥阴———平肝熄风,清心开窍——羚角钩藤汤合牛黄清心丸加减

1.病机:外因诱发,引动伏痰,痰阻气道,痰气相搏

2.病名首见于《丹溪心法2喘论》“哮喘专主于痰”并提出哮证已发,攻邪为主未发则扶正为要。

3.哮喘的发病特点:季节:冬季及气候多变时,以夜间或清晨多发或加剧;

年龄:初发年龄1-6岁多见;

病史:婴儿期湿疹史或家庭哮喘史;

预后:随生长发育逐渐完善并配合积极治疗,大部分可治愈;

病程长反复发作→终身疾患;

反复发作,影响生长发育或有生命危险。

4.哮喘的西医病理变化:气道慢性(变应性)炎症是哮喘的基本病变,由此引起的气流受限,气道高反应性是哮喘的基本特征。

5..哮喘急性发作的西医疗法:β2 受体激动剂;喘乐宁(沙丁胺醇)喘康速(特布他林)吸入;

糖皮质激素(甲强、地塞、氢考)静脉氨茶碱;静脉或口服视病情,依次给药,或联合用药;

6.儿童哮喘的诊断:

(1)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或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下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支气管舒张剂有显著疗效

(4)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

(5)对于症状不典型的患儿,同时在肺部闻及哮鸣音者,可酌情采用支气管舒张试验协助诊断,若阳性可诊断为哮喘

7.. 哮喘的治疗原则:发作期:攻邪以治其标;缓解期:扶正而治其本

五、反复呼吸道感染

诊断要点:

(1)0-2岁小儿,每年呼吸道感染10次以上,其中下呼吸道感染3次以上;

(2)3-5岁小儿,每年呼吸道感染8次以上,其中下呼吸道感染2次以上;

(3)6-12岁小儿,每年呼吸道感染7次以上,其中下呼吸道感染2次以上。

(4)上呼吸道感染第2次距第1次至少要间隔7天以上

第五章脾系疾病

一、鹅口疮

1.发病特点:多见于初生儿,小婴儿;久病体虚婴幼儿;长期应用抗生素及激素患儿

2.证治分类:心脾积热——清心泻脾——清热泻脾散

虚火上浮——滋阴降火——知柏地黄丸加减

3. 外治法(1)2 %碳酸氢钠溶液,哺乳前后清洁口腔。

(2)冰硼散或青黛散+少量蜂蜜调和外涂3次/日,清热解毒去腐生肌。

(3)龙胆紫涂擦患处,每日1~2次。

(4)病变广泛者:制霉菌素局部涂抹10 ~20 万U/ml ,每日2 ~3 次。

二、口疮

1.概念:是指齿龈、舌体、两颊、上腭等处发生黄白色溃疡,疼痛流涎,或伴发热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的口腔疾患。

口疮发生于口唇两侧者,又称燕口疮;

满口糜烂,色红作痛者,又称口糜。

2.口疮的诊断要点(1)病史:外感邪毒或内伤乳食

(2)症状体征:齿龈、舌体、两颊、上颚等处出现黄白色溃疡点,大小不等,甚则满口糜腐,疼痛流涎或伴发热或者颌下淋巴结肿大、疼痛

(3)血象:可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偏高或正常

3. 口疮病位:心脾胃肾。(脾开窍于口,心开窍于舌,肾脉连舌本,胃经络齿龈)

3.辨证要点(1)辨虚实:起病、病程、临床症状(多红痛明显为实)

(2)辨脏腑:心—舌上、舌边;脾胃—口颊、上颚、齿龈、口角溃烂

4.口疮治疗原则外内外并治实证:清热解毒、泻心脾积热虚证:滋阴降火、引火归原

5.治法冰硼散(口疮鹅口疮);錫类散(口疮);吴朱萸(口疮鹅口疮);龙胆紫(口疮鹅口疮);

三、呕吐

1.中西互参:见于西医学多种疾病中,主要指消化功能絮乱病。

注意排除:(1)颅脑疾患:常以呕吐为前驱症状,之后神昏、抽搐,吐特点为喷射性,无恶心及诱因伴头痛头晕。

(2)如胰腺炎、急性阑尾炎、肠梗阻等,以呕吐为表现。(3)传染病

2.呕吐的病机关键:胃失和降

3.鉴别诊断:

溢乳—又叫漾乳,小儿哺乳后乳汁自口角溢出,多为哺乳过量或过急所致,并非病态。4.辨证要点(1)伤食吐—呕吐酸臭,吐后觉舒

(2)胃热吐—食入即吐,吐物热臭。

(3)虚寒吐—食久方吐,吐物清冷。

(4)肝气犯胃—呕吐酸苦,暖气频频

5.治疗原则:先宜祛除病因结合和胃降逆

四、腹痛

1.腹痛包括:大腹痛:胃脘以下,脐部以上的、脐腹痛:指脐周部位的疼痛;

小腹痛:下腹部正中位的、少腹痛:小腹两侧或一侧的。

2.腹痛西医学疾病:全身性疾病及腹部以外器官疾病所产生的腹痛;

功能性腹痛,主要为再发性腹痛,约占腹痛患儿的50%-70%

3.腹痛病机:(1)寒→寒客肠胃过食生冷

(2)积→乳食不节/积滞化热气滞于脾胃肠腑

(3)虚→素体中阳不足→不通则痛发为腹痛。

(4)瘀→气滞血瘀

4.再发性腹痛(良性复发性腹痛)的诊断

(1)腹痛突然发作,持续时间不长,能自行缓解。

(2)腹痛以脐周为主,疼痛可轻可重,但腹部无明显体征。

(3)无伴随的病灶器官症状(全身症状):发热、呕吐、咳喘、尿急痛等。

(4)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每次发作时症状相似。

五、泄泻

1.概念: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小儿常见病。

2.泄泻的诊断要点

(1)病史: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感冒风寒、感受时邪病史。

(2)一般症状:a.便次:明显增多,日4-5次以上,重症10次以上。

b.粪质:粪质稀薄或如水样(或夹奶块、不消化物或夹少量黏液)

c.伴见症状: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

(3)重症:a.脱水:神疲萎软、高热烦躁、皮肤干瘪、囟门凹陷、目眶下陷、啼哭无泪等。

b.酸碱平衡、电解质紊乱:口唇樱红、呼吸深长、腹胀等。

(4).理化检查:a.便常规:脂肪球、少量白细胞、红细胞。

b.病原学:轮状病毒(+);致病性大肠杆菌培养(+)。

3.证治分类

(1)常证:风寒泻——疏风散寒,化湿和中——藿香正气散加减

湿热泻——清肠解热,化湿止泻——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

伤食泻——消食化滞,运脾和胃——保和丸加减。

脾虚泻——健脾益气,助运止泻——参苓白术散加减

脾肾阳虚泻——温补脾肾,固涩止泻——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

(2)变证气阴两伤——健脾益气,酸甘敛阴——参乌梅汤加减。

阴竭阳脱——挽阴回阳,救逆固脱——生脉散合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

4.西医小儿腹泻

病因()感染性因素a.肠道内感染:病毒:轮状病毒、柯萨奇、埃可

细菌:①致腹泻大肠杆菌(致病性、产毒性、侵袭性、出血性等)

②其他:空肠弯曲菌、耶尔森、沙门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绿脓杆菌等

真菌:白色念珠菌、毛霉菌、曲菌

寄生虫:鞭毛虫、阿米巴原虫、隐孢子虫等

b.肠道外感染:上感、肺炎等。

(2)非感染性因素1.饮食因素:(1)喂养不当(2)过敏性腹泻(3)双糖酶缺乏(原发、继发)

2.气候因素:(1)气候过凉——> 肠蠕动增强(2)气候过热——>消化液减少5.脱水脱水:是指水分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所引起的体液总量,尤其是细胞外液量的减少。

脱水程度:反映患病后累积的体液丢失量

脱水性质:反映患病时水钠丢失比例

6. 脱水程度

脱水

程度失水量%(ml/kg) 精神口腔粘膜眼泪尿量皮肤弹性、眼窝、前囟四肢休克征

轻度<5%

50 稍差,略烦躁略干有稍少尚可稍陷温无

中度5~10%

50~100 萎靡,烦躁干燥少减少差凹陷稍凉不明显重度>10%

100~120 淡漠,昏迷极干无极少极差明显凹陷厥冷有,血压下降

7西医治疗液体补液疗法

(1)口服补液:适应症:适用于中度以下脱水,呕吐不严重.轻度累计损失量:50~80ml/kg;

中度累计损失量: 80~100ml/kg; 继续损失量根据实际补给.频频喂给,8~12小时服完. (2)静脉补液:适用于严重呕吐、腹泻、伴中、重度脱水

原则: 三定(定量、定性、定速);三先(先糖后盐、先浓后淡、先快后慢);两补(见尿补钾、见抽补钙)

a.定量:轻度90~120ml/kg ;中度120~150ml/kg;重度150~180ml/kg

b.定性:低渗性2/3张;等渗性1/2张;高渗性1/3~1/5张

c.定速:总量1/2在头8~12h补完, 速度8~12 ml/kg/ h;余量12~16h补完, 速度5ml/kg /h;

休克,首先扩容2:1液或1.4%NaCO3 10~20ml/kg于30~60分钟静脉注入

六、厌食

1.病因病机:喂养不当、他病伤脾、先天不足、情志失调

2.治疗原则:运脾开胃

七、积滞

1.定义:积滞是指小儿内伤乳食,停聚中焦,积而不化,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胃肠疾患。

临床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胀满,嗳气酸腐,大便溏薄或秘结酸臭为特征。

2.治疗原则:消食化积,理气行滞

3.证治分类(1)乳食内积——消乳化食,和中导滞——乳积——消乳丸、食积——保和丸

(2)脾虚夹积——健脾助运,消食化滞——健脾丸加减

八、疳证

1.概念:疳证是由喂养不当或多种疾病影响,导致脾胃受损,气液耗伤而形成的一种慢性疾病。临床以形体消瘦,面色无华,毛发干枯,精神萎靡或烦躁,饮食异常为特征。

2. “疳”含义:疳者甘也,小儿恣食肥甘病因

疳者干也,气液干涸病机

形体羸瘦症状

3.疳的分类(1)按五脏:肝疳、心疳、肺疳、脾疳、肾疳

(2)按病因:蛔疳、食疳、哺乳疳

(3)按患病部位:眼疳、鼻疳、口疳

(4)按某些证候:疳嗽、疳泻、疳肿胀

(5)按病程(情)和证候特点:疳气、疳积、干疳

目前,临床一般将疳证按按病程(情)和证候特点分证

4.兼证(1)眼疳:脾病及肝——肝阴不足,不能上荣于目——视物不清,夜盲目翳

(2)口疳:脾病及心——心火上炎,熏蒸口舌——口舌生疮

(3)疳肿胀:脾虚不运——气不化水,水湿泛溢——周身浮肿

(4)肺疳:脾病及肺——土不生金,肺卫不固——易感冒咳喘、潮热

(5)肾疳:脾病及肾——肾精不足,骨失所养——骨骼畸形

5.诊断要点之一注意:体重低于正常同龄儿童平均值15%以上,严重低于40%以上

6.鉴别诊断(1)疳证vs.厌食:长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无明显消瘦,无精神异常。

(2)疳证vs积滞:不思乳食,脘腹胀满,大便酸臭,无明显消瘦,无精神异常。

7.治疗原则:健运脾胃1.疳气:以和为主2.疳积:以消为主、或消补兼施3.疳干:以补为主

九、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1.年龄:多见于婴幼儿,6个月~3岁

2.临床诊断(1)病史:铁供不足,吸收障碍,需要增多,或慢性失血等。

(2)临床表现:苍白:皮肤黏膜苍白或苍黄,以口唇、口腔黏膜及甲床最明显

神疲乏力,食欲减退,头晕肝脾肿大。

(3)化验:①血常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31%(32~38),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0fl(80~94),

平均血红蛋白(MCH)<27 pg(28~32)

②6月~6岁血红蛋白<110g/L;6岁以上血红蛋白<120g/L

③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运铁蛋白饱和度、红细胞原卟啉、血清铁蛋白异常。

④必要时查骨髓象

(4)铁剂治疗有效。治疗3周后,Hb上升20g/L以上。

3.缺铁原因(1)先天储铁不足(2)铁摄入量不足

(3)铁的吸收障碍(4)生长发育快(5)铁丢失多

3.治疗原则:培其脾肾,化生气血

4.鉴别诊断

病名临床特点血象骨髓象

缺铁性贫血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红系增生活跃

再生障碍性贫血贫血、出血、感染为特征。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多部位增生减低。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临床神经系统表现大细胞性贫血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红系增生。

5.证治分类(1)脾胃虚弱——健运脾胃,益气养血——六君子汤加减

(2)心脾两虚——补脾养心,益气生血——归脾汤加减

(3)肝肾阴虚——滋养肝肾,益精生血——左归丸加减

(4)脾肾阳虚——温补脾肾,益阴养血——右归丸加减

6.西医疗法:去除病因,补充铁剂

口服剂量一般以元素铁计算,1~2mg/kg,1日两到三次。与维生素C同服。

血红蛋白达正常水平后2个月左右停药。服药三四周仍无效,应查找原因。(3周后,Hb 上升20g/L以上)

第六章心肝疾病

一、夜啼

1.定义:夜啼是指婴儿白天能安静入睡,入夜啼哭不安,时哭时止,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

.二、汗证

1.辨证要点:自汗:气虚、阳虚;盗汗:阴虚、血虚

肺卫不固:自汗为主,以头颈胸背为主。

营卫失调:自汗为主,汗出遍身而不温

气阴亏虚:盗汗为主,汗出而虚热

湿热迫蒸:自汗或盗汗,汗出而肤热

三、病毒性心肌炎

1.预后:早诊断早治疗,预后良好;延误治疗或病后失养,迁延不愈致顽固性心律失常。2辨证要点:虚:病程长气血阴阳不足;实:病程短,或瘀血痰浊

轻:神清状可,脉实有力;重;烦躁气急,肢厥发绀,脉微欲绝或频繁结代3.分证论治(1)风热犯心——清热解毒,养阴活血——银翘散

(2)湿热侵心——清热化湿,宁心安神——葛根黄芩黄连汤

(3)气阴亏虚——益气养阴,宁心安神炙——甘草汤合生脉散

(4)心阳虚弱——温振心阳,宁心安神——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5)痰瘀阻络——豁痰活血,化瘀通络——瓜蒌薤白半夏汤合失笑散

4..临床诊断依据(具备2项,临床诊断心肌炎)

(1)心功不全,心源性休克或心脑综合征

(2)心脏扩大,X线、超声心动图检查具有表现之一

(3)心电图改变:Ⅱ、avF、V5导联中2个或2个以上ST-T改变持续4天以上,及其他严重心律失常。(4)CK-MB升高,心肌肌钙蛋白(cTnI或cTnT)阳性。

5.※病因病机:

6.病原学确诊依据:心内膜、心肌、心包(活检、病理)或心包穿刺液

①分离到病毒,

②病毒核酸探针查到病毒核酸

③特异性病毒抗体阳性。

具备其中1项,可确诊病毒感染。

7.治疗原则总原则:扶正祛邪,辨虚实多少以治之

8.西医治疗(西医疗法——综合性治疗)

(1)卧床休息(2)营养心肌:大剂量维生素C100~200mg/kg2次、能量合剂、1,6-二磷酸果糖、辅酶Q10

(3)免疫抑制剂:适用于重症病例和抢救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严重心率失常(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暴发起病者。常用药物:强的松、甲基强地松龙

(4)心力衰竭:强心剂(地高辛、西地兰)(5)严重心律失常:心律平、慢心律

四、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1.※概念:是儿童时期较常见的行为障碍性疾病,以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差,动作过多,情绪不稳,冲动任性,伴有学习困难,但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为特征。

2.病因病机——阴阳失调,阴虚阳亢

3.鉴别诊断:

正常顽皮儿童:大部分时间仍能正常学习,制约下能自我控制,功课作业完成迅速,动作灵活

4.分证论治(1)肝肾阴虚——滋养肝肾,平肝潜阳——杞菊地黄丸

(2)心脾两虚——养心安神,健脾益气——归脾汤合甘麦大枣汤

(3)痰火内扰——清热泻火,化痰安神——黄连温胆汤

五、多发性抽搐症

1.概念:多发性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临床以慢性、波动性、多发性运动肌快速抽搐,伴有不自主发声和语言障碍为特征。

2.病因病机(1)气郁化火:情志失调、气机不畅——郁久化火、引动肝风

(2)脾虚痰聚:禀赋不足、病后失养——脾胃受损、痰湿内生、脾虚肝旺——肝风挟痰上扰走窜

(3)阴虚风动:素体阴虚、病后伤阴——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虚风内动

3.分证论治(1)气郁化火——清肝泻火,熄风镇惊——清肝达郁汤

(2)脾虚痰聚——健脾化痰,平肝熄风——十味温胆汤

(3)阴虚风动——滋阴潜阳,柔肝熄风——大定风珠

六、惊风

1.四证八候①四证:即痰、热、惊、风,主要描述急惊风的症状。也概括了急惊风的病机

②八候:搐、搦、颤、掣、反、引、窜、视,描述惊风的症状。一旦出现意味着惊风的发生,但多少与急慢强弱可以不同。

2.分类:分为急惊风,慢惊风两类。

急惊风——起病急,抽搐有力,为全身性抽搐,痰、热、惊、风四证俱备。

慢惊风——起病缓,抽搐无力,有时仅为局部抽搐,以全身虚寒证为主。

3、急惊风的分证论治(1)风热动风——疏风清热,熄风定惊——银翘散

(2)气营两燔——清气凉营,熄风开窍——清瘟败毒饮

(3)邪陷心肝——清心开窍,平肝熄风——羚角钩藤汤

(4)湿热疫毒——清热化湿,解毒熄风——黄连解毒汤合白头翁汤

(5)惊恐惊风——镇惊安神,平肝熄风——琥珀抱龙丸

4.西医疗法(1)体位、压舌板

(1)退热:物理降温(冷湿毛巾、酒精浴、冰袋)药物降温(美林、百服宁、泰诺)(2)抗惊厥:①10%水合氯醛50mg/kg,保留灌肠

②严重:安定0.3~0.5mg/kg/次,最大量<10mg,静脉注射。苯巴比妥钠每次8~10mg/kg,肌内注射

(3)预防脑损伤:①吸氧②地塞米松;速尿;20%甘露醇1~2g/kg,于20~30分钟内快速静脉滴注

七、癫痫

1.概念:癫痫是以突然仆倒,昏不识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肢体抽搐,惊掣急啼,喉中发出异声,片刻即醒,醒后一如常人为特征,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

2.辨证要点(邪实重辨病因)

(1)惊痫:惊吓史,发作时惊叫、恐惧等精神症状。

(2)风痫:外感发热诱发,抽搐明显,或伴发热等。

(3)痰痫:神识异常为主,常失神、摔倒,手中持物坠落等。

(4)瘀血痫:颅脑外伤史,头部疼痛、抽搐部位及动态固定。

3.分证论治

惊痫——镇惊安神——镇惊丸(有惊吓史)

痰痫——豁痰开窍——涤痰汤(发作时痰涎壅盛,喉间痰鸣)

风痫——熄风止痉——定痫丸(多由急惊风反复发作变化而来,初次发作多有外感高热引起)第七章肾系疾病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

1.概念:急性肾小球肾炎是儿科常见的免疫反应性肾小球疾病,临床以急性起病,浮肿、少尿、血尿、蛋白尿及高血压为主要特征。

2.诊断要点(典型病例常证)

①前驱感染史:1~4周前链球菌感染。

②急性起病:急性期2~4周

③浮肿、少尿:非凹陷性水肿

④血尿蛋白尿:初多为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蛋白尿程度不等,通常定性2个加号以下多见。

⑤高血压:120~150/80~110mmHg

3.严重病例变证

(1)高血压脑病:血压急剧增高,160-200/110-140mmHg,剧烈头痛及呕吐。视力障碍、惊厥、昏迷。

(2)严重循环充血:肺水肿(气急咳嗽、胸闷、不能平卧、肺底部湿啰音);

肝充血(肝大压痛);心脏充血(心率快、奔马律)

(3)急性肾功能衰竭:血尿素氮、肌酐升高。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短暂性预后好;急进性病情危重。

4.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红细胞↑RBC>3个/HP(镜下血尿)Pro+~++,可见管型。尿蛋白+~++ (2)血沉加快,抗“O”:增高。

(3)血补体C3:下降,6~8周恢复正常。

5.分证论治

(1)急性期

常证:风水相搏——疏风宣肺,利水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苓散

湿热内侵——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五味消毒饮和小蓟饮子

变证:邪陷心肝——平肝泻火,清心利水——龙胆泻肝汤合羚角钩藤汤

水凌心肺——泻肺逐水,温阳扶正——己椒苈黄丸合参附汤

水毒内闭——通腑降浊,解毒利尿——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

(2)恢复期

阴虚邪恋——滋阴补肾,兼清余热——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

气虚邪恋——健脾化湿——参苓白术散

4.西医疗法:本病为自限性疾病,无特别疗法。

二、肾病综合征

1.概念肾病综合症是由于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导致大量血浆白蛋白自尿中丢失而引起的一种临床症候群,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及不同程度的水肿为特征。

2.病因病机:小儿禀赋不足,久病体虚,外邪如里,致肺脾肾三藏亏虚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因素,而肺脾肾三藏功能虚弱,气化、运化功能失常,封藏失职,精微外泄,水液停聚则是本病的主要发病机理

3.分类:(1)原发性肾病:占小儿时期NS的90%甚至更高。分型:单纯性NS,肾炎型NS。

(2)继发性肾病:继发于HSPN,SLE、HBV。

(3)先天性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情重

4.诊断要点

(一)单纯型肾病

1、大量蛋白尿:定性+++以上,24小时尿蛋白定量>0.05g/(kg.d)

2、低蛋白血症:A低于30g/l,总蛋白也明显下降:

3、高脂血症:胆固醇>5.72mmol/l

4、不同程度的水肿:重时胸水、腹水甚阴部水肿。

其中以1、2必备

(二)肾炎型肾病

具备上述四条外还具有以下四项中一项或多项者:

1、血尿:两周内三次尿沉渣RBC>10个/HP

2、持续高血压或反复出现:并排除激素所致者。用激素前学龄儿≥130/90mmHg,学龄前>120/80 mmHg。

3、持续性氮质血症:BUN>10.7mmol/l,并除外因循环量不足所致。

4、总补体或C3反复降低。

5.并发症(1)感染:最常见并发症也是复发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表现:R道、皮肤、泌尿S 等处感染。

(2)电解质絮乱:常见低Na+、K+、Ca2+。

(3)血栓形成:合成疑血因子↑,抗凝血酶丢↑;高脂血症使血粘稠,血流缓慢,血小板聚集增加、感染或血管壁损伤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利尿剂应用及血容量减少,使血液浓缩;

激素促进高凝。以肾静脉血栓最多见,表现为突发腰痛,血尿、少尿甚肾衰

6.分证论治

(1)本证

肺脾气虚——益气健脾,宣肺利水——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

脾肾阳虚——温肾健脾,化气行水——偏肾阳虚:真武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偏脾阳虚:实脾饮加减。

肝肾阴虚——滋阴补肾,平肝潜阳——知柏地黄丸

气阴两虚——益气养阴,化湿清热——六味地黄丸加黄芪

(2)标证外感风邪——外感风寒,辛温宣肺祛风——麻黄汤

外感风热,辛凉宣肺祛风——银翘散

水湿——补气健脾、逐水消肿法——防己黄芪汤合已椒苈黄丸

湿热——上焦湿热: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

中焦湿热:清热解毒,化浊利湿——甘露消毒丹

下焦湿热:清热利湿——八正散

血瘀——活血化瘀——桃红四物汤

湿浊——利湿降浊——温胆汤

7.西医治疗

(一)一般疗法1休息:严重水肿及高血压时需卧床休息,一般无需严格限制活动。

2饮食(1)盐:水肿严重或血压高时无盐或低盐,一般不限盐。

(2)蛋白——2g/(kg.d)优质蛋白(3)补VitD和Ca:

3预防感染4利尿剂,常用药:速尿、低分子右糖酐。

(二)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特效治疗,为诱导肾病缓解的首选药物。强的松5mg/片

1.用量及效应①用量:1.5~2mg/(kg.d)tid Po,总量/d≤60mg

②效应:

A激素敏感型(完全效应):八周尿Pr0完全转阴

B激素部分敏感型(部分效应):八周尿Pro减少至+1-+2

C激素耐药型(无效应):八周尿Pro仍+3-+4

D激素依赖:敏感用药后缓解,但减量或停药2W内复发,恢复用量或再次用药又缓解,并重复2-3次者。

E复发和反复:复发:停用激素4W以上,尿蛋白≥+2,反复:激素减量过程中,尿蛋白≥+2。

F频复发和频反复:半年内复发或反复≥2次,1年内≥3次。

2.强的松减量:(1)时机:A转阴后巩固两周,可减量。B转阴后巩固,若不足四周时,吃足四周再减

C 8周转阴者可直接减量。

(2)方法:每日量减或隔日量减,隔2-4W减一次。

(3)原则:先快后慢,快慢以疗程为依据定速度

(三)疗程:短程:8-12W,中长程:4-6月中程疗法,9-12月长程疗法。

(四)抗凝及纤溶药物疗法——防止血栓形成。

①肝素钠100U/(kg.d)加入10%GS中静点,日一次2-4W一疗程;②尿激酶

(五)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改善肾血流,降低尿蛋白,延缓肾小球硬化,降血压。

第三节尿频

1.概念:尿频是以小便频数为特征的疾病

2.中西医互参:尿路感染、白天尿频综合征。

3. ※病因病机

4.临床诊断

1.诊断要点

※(1)尿路感染

①病史:湿热外侵病史。

②症状:尿频、尿急、排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伴见发热等。

③化验:尿常规:白细胞或脓细胞、少量红细胞;中段尿培养:阳性。

(2)白天尿频综合征(神经性尿频)

①年龄:婴幼儿时期。

②症状:醒时尿频,点滴淋沥,入寐消失,精神饮食正常。

③化验:尿常规、尿培养均阴性。

5.辨证论治

湿热下注——清热利湿,通利膀胱——八正散加减

脾肾气虚——温补脾肾,升提固摄——缩泉丸加减

阴虚内热——滋阴清热——知柏地黄丸加减

6.治疗原则

实证:清热利湿

虚证:温补脾肾,滋阴清热

第四节遗尿

1.※概念:遗尿是指3岁以上小儿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

2.中西医互参:尿路感染、隐性脊柱裂

3.※病因病机

①肾气不足,下焦虚寒——气化不能开阖失司

②肺脾气虚——水道制约无权

③心肾失交——水火不济,夜梦纷纭

④肝经郁热——疏泄失司

4.※治疗原则:温补下元,固涩膀胱

5.分证论治

肺脾气虚——补肺健脾,固摄膀胱——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加减。

肾气不足——温补肾阳,固摄小便——菟丝子散加减。

心肾失交——清心滋肾,安神固脬——交泰丸合导赤散加减。

肝经湿热——清热利湿,泻肝止遗——龙胆泻肝汤加减。

第八章传染病

第一节麻疹

1.概念:感受麻疹时邪引起的一种急性出疹性传染病,以发热恶寒,咳嗽咽痛,鼻塞流涕,泪水汪汪,畏光羞明,口腔两颊近臼齿处见麻疹粘膜斑,周身皮肤按序布发麻粒样大小的红色斑丘疹,皮疹消退时皮肤有糠麸脱屑和色素沉着为特征。

2.麻疹早期诊断:口腔两颊近臼齿处见麻疹粘膜斑

3.麻疹侵袭脏腑的最重的是:肺

4.皮疹出现时间是:3-4天

5.病因病机:

(1)顺证:外感麻毒→邪犯肺卫肺气失宣→麻毒蕴于肺胃→正邪交争邪毒外泄疹

布全身四未→疹后阴伤

(2)逆证:邪盛、正气虚、护理不当→正虚不能托毒外出、邪毒内陷

①内传于肺→肺炎喘嗽→邪毒闭肺。(肺炎喘嗽最多见)

②上攻咽喉→急喉喑→邪毒攻喉。

③邪毒炽盛→正气不支→邪陷心肝

6.临床诊断

(1)易感儿,在流行季节,有麻疹接触史;

(2)初期类似感冒:发热、恶寒、咳嗽、咽痛,鼻塞流涕,泪水汪汪,畏光羞明,2-3天口腔内两颊粘膜近臼齿处出现可麻疹粘膜斑;

(3)发热3-4天后,热盛疹出,身热持续,发热如潮,可达39℃-40℃;皮疹按顺序透发:先见于耳后,发际→头面→颈部→胸背→腹部→四肢→手足心鼻准部见疹点→出齐,约3-4天出齐。皮疹为先红后暗红的斑丘疹,压之褪色,疹间有正常皮肤,皮疹分布均匀。(4)大约3天-4天皮疹透发,身热渐退,皮疹依次隐退,有麸样脱屑,有色素沉着斑;

(5)逆证者,症见皮疹,稠密触合成片,色紫暗或皮疹骤没,可合并邪毒闭肺,邪毒攻喉或邪陷心肝,。

(6)血RT:WBC总数正常或下降,咽拭子或双份血清法。

7.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辨顺证逆证

顺证:外透为顺,按顺序透发,无合并症,一般状态佳;

逆证:内传为逆,高热持续,疹出不畅或疹出即没,疹点稠密。合并邪毒闭肺,邪毒攻喉或邪陷心肝。

(2)治疗原则:初热期:以透为主;

出疹期:以清为主;

收没期:以养阴为主

8.预防调护

按计划接种,休息,避风寒,多饮水,营养易消化饮食,隔离至出疹后5天。有接触史可应用丙球预防。

第二节幼儿急疹

1.概念:感受幼儿急疹时邪而致以突然发热,3-4天体温骤降同时全身出现玫瑰红色小丘疹为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因疹形似麻疹,又于婴幼儿期发病,又叫“奶麻”

2.发病特点:

(1)季节:四季均发,冬春多见;

(2)年龄:婴幼儿期发病,多见于1岁以内婴儿;

(3)预后:良好,多数热退疹出即痊愈,极少有合并症;

3.幼儿急疹的临床诊断:

(1)多发生于2岁以下婴幼儿;

(2)起病急骤,突然高热,持续3-4天后热退,但全身症状轻微;

(3)热退疹出,玫瑰红色斑丘疹以躯干、腰、臀部为主,面及肘膝关节等处较少,出现1-2天后即退,无脱屑无色素沉着;

(4)血RT:、WBC↓以LC为主

4.辨证论治(1)辨证要点:仅伤肺卫,

(2)治则:解表清热

第三节风疹

1.概念:感受风疹时邪所致的以发热,咳嗽,全身皮肤出现细沙样玫瑰色斑丘疹,

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的一种急性出疹性传染病。

2.病因病机:

外感风疹时邪→郁于肺卫,蕴于肌腠→肺气失宣→疹毒与气血相搏发于肌肤→邪毒阻于少阳经→耳后枕部核肿大。

3.临床诊断

(1)流行期间有风疹接触史

(2)初起类似感冒——发热、咳嗽、喷嚏等。

(3)发热1天左右(当天/次日),皮肤出现淡红色斑丘疹,约1天后,皮疹布满全身。

出疹1-2天后,发热渐退,皮疹逐渐隐没,皮疹消退后或有脱屑,无色素沉着。(4)一般全身症状轻,常伴有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

(5)血Rt:WBC↓L Y↑咽试子双份血清——查病毒。

4.治疗原则:疏风清热

第四节猩红热

1.概念:感受猩红热时邪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咽喉肿痛或伴腐烂,全身布发猩红色皮疹,疹后脱皮为特征。

2.发病特点:2-8岁,冬春,一般预后良好。少数——并发/继发心悸,水肿、痹症

3.诊断

(1)接触史

(2)起病急,高热,咽喉红肿疼痛或化脓,粘膜内疹(软腭细小红疹或出血点)(3)发热数小时-1天出疹,皮肤潮红,疹点鲜红密集,呈鸡皮样,疹间无正常皮肤,面部潮红,而无皮疹,苍白圈,杨梅舌,线状疹,2-3天布满全身

(4)皮疹布满全身1-2天后热退疹退。消退后一周脱皮,无色素沉着。

(5)理化检查:血RT——细菌感染,咽拭子培养

4.鉴别诊断

发疹性传染病;

病毒感染性皮疹;

药物性皮疹;

其他:川崎病;紫癜—出血斑;小儿类风湿全身型—荨麻疹样;支原体感染—荨麻疹样;风湿热等—环形红斑,关节周围;

5.西医治疗:首选青霉素7-10天

6.辩证论治

(1)邪侵肺卫

发热+咽喉红肿热痛+皮疹隐现—解肌透痧汤—清热利咽

(2)毒炽气营

发热+咽喉(痛、脓)+皮疹密布、杨梅舌—清气凉营——凉营清气汤

7.鉴别诊断

病名麻疹幼儿急疹风疹猩红热

病原麻疹病毒人疱疹病毒6 风疹病毒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初期

症状发热、咳嗽、流涕、泪水汪汪突然高热、一般情况好发热、咳嗽、流涕、枕部淋巴结肿大发热、咽喉红肿化脓疼痛

疹与热

的关系发热3~4天出疹,出疹时发热更高发热3~4天出疹,热退疹出发热1/2~1天出疹发热数小时~1天出疹,出疹时热高

特殊体征麻疹黏膜斑无无环口苍白圈、草莓舌、帕氏线

皮疹特点玫瑰色斑丘疹自耳后发际、颜面颈部、躯干、四肢,3天出齐。疹退有糠麸样脱屑及色素沉着。细小玫瑰色斑疹或斑丘疹,发疹无顺序,1~2天消退。疹退后无色素沉着和脱屑。细小玫瑰色斑丘疹,自头面、躯干、四肢,24小时不满全身,疹退后无色素沉着,无脱屑或细小脱屑细小红色丘疹、皮肤猩红,自颈、腋下、腹股沟处开始,2~3天遍布全身,疹退后无色素沉着,有大片脱皮

第五节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症(了解)

1.概念:是一种以急性全身性中、小动脉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血管炎综合征,表现为发热、皮疹、球结膜充血、口腔黏膜充血、手足红斑和硬性水肿以及颈部淋巴结肿大。

2.诊断要点

(1)发热:为最早出现的症状,常见持续性发热,5~11天或更久(2周至1个月),体温达39℃以上,呈稽留热或弛张热,抗生素治疗无效。

(2)皮肤黏膜表现:

①皮疹:发热2~4天可出现弥漫性充血性斑丘疹或多形红斑样或猩红热样皮疹,多见于躯干部,约1周左右消退。

②肢端变化:为本病特点。急性发热早期手足呈硬性水肿,继之手掌、足底弥漫性红斑,伴疼痛和僵直,持续10天左右始退,于甲床皮肤交界处出现特征性的指、趾端大片状脱皮,重者指、趾甲也脱落。

③黏膜表现:双眼球结膜充血,但无脓性分泌物或流泪,持续于整个发热期或更长些,口腔咽部黏膜呈弥漫性充血,唇红干燥、皲裂、出血或结痂,舌乳头突起呈杨梅舌。

(3)淋巴结肿大:在发热同时或3天内出现一过性急性非化脓性颈淋巴结肿胀,以前颈部最为明显,直径为1.5cm左右,大多在单侧出现,少数为双侧,质较硬,稍有压痛,数日后自愈。

(4)心血管症状和体征常于发病1~6周出现,也可以迟至急性期后数月,甚至数年才发生。若患者出现心动过速、奔马律、心音低钝和收缩期杂音以及心脏扩大,常提示冠状动脉损害。

3.西医治疗

阿司匹林、丙种球蛋白、激素、潘生丁。

第五节水痘

1.概念:由水痘时邪引起的一种发疹性传染病。以发热,皮肤粘膜分批出现瘙痒性丘疹、疱疹、结痂为主要特征。

2.诊断要点

(1)接触史

(2)初起类似感冒,发热1天左右皮疹透发,红色斑疹→丘疹(红晕)→疱疹→结痂,疱疹呈椭圆形,大小不一,内含水液,常伴瘙痒,躯干分布为主

(3)同一时期丘疹、疱疹、结痂并见

(4)血wbc、病毒、病原学,双份血清抗体4倍以上

3.鉴别诊断

(1)脓疱疮:夏季,头面四肢,大,混浊,易破溃,疱液培养细菌

(2)丘疹样荨麻疹:风团样皮疹上→丘疹不易破溃

(3)手足口病:是柯萨奇A组病毒引起的发疹性传染病。

本病皮疹多以疱疹为主,疱疹出现的部位以口腔、臀部、手掌、足底为主,疱疹分布以离心性为主

4.辩证论治

(一)要点

轻:疹小稀疏,红润清亮,躯干分布为主

重:疹大密集,混浊青紫,全身分布明显

(二)治则:清热解毒→利湿

(三)分证

邪伤肺卫→轻+风热→疏风清热利湿解毒→银翘散+车前子

邪炽气营→重+气分热→清气凉营解毒化湿→清胃解毒汤

5.预防护理

(1)局部护理:青黛散外扑,龙胆紫外涂

(2)避免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

(3)其他:见麻疹

(4)隔离:全部结痂(1-3周)

(5)西药:利巴韦林,阿昔洛韦

其他:维生素B12 500μg im日一次,万乃洛韦,丙球

第七节流行性腮腺炎

1.概念:是由腮腺炎时邪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发热,耳下腮部肿胀疼痛为主要特征。

2.诊断

(1)接触史:2-3周前

(2)初起发热类似感冒,1-2天以耳垂为中心,腮部漫肿,表皮不红,边缘不清,触压痛,弹性感,腮腺管口红肿,通常先起于一侧继发另一侧

(3)血:wbc 病毒血尿淀粉酶病原学检查分离抗体

(4)可并发病脑,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

3.鉴别诊断

化脓性腮腺炎→发颐→红肿热痛化脓单侧不传染

4.外治

新鲜仙人掌,如意金黄散,玉枢丹,水调散

第十章其他疾病

第一节紫癜

1.概念:以血液溢于皮肤粘膜之下,出现瘀点瘀斑,压之不退色为特征,可伴有其他出血倾向,属血证范畴

2.特点

过敏性:3-14岁冬春季一般预后外科急腹症、肾病改变

血小板:2-5岁多发良好颅内出血

3.诊断.鉴别诊断

(一)过敏性紫癜

1、病史:上感,食物,药物

2、(1)紫癜特点:鲜红或深红色红斑为主,压之不褪色,多高于皮肤,大小不等,可伴丘疹,荨麻疹,环形红斑,神经血管性水肿等

(2)分布特点:双下肢为主,对称性分布,伸侧居多重者延及臀部四肢以至全身。分批出现

(3)伴发症:消化道症状:腹痛,呕吐(血),便血等;

关节症状:关节肿痛肾病变:肾炎(血尿)肾病

3、理化检查:血小板出凝血时,血管收缩时间正常,尿常规(肾病变)

儿科知识点大全

4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 主要表现:生长中的骨骼改变、肌肉松弛和非特异性精神症状。重症可见消化功能紊乱、心肺功能障碍并可影响智能发育及免疫功能。 初期: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神经症状,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间啼哭,与室温季节无关的多汗,头部多汗而刺激头皮,出现枕秃。 激期(活动期):主要为骨骼改变、运动功能及智力发育迟缓 头部:3~6月患儿可见颅骨软化、兵乓球样感觉,7~8月患儿方颅,前囟增宽,重者延迟至2~3岁闭合;出牙延迟、牙釉质缺乏、易患龋齿。 胸部:1岁左右小儿。佝偻病串珠,郝氏沟,鸡胸,漏斗胸 四肢:6月以上佝偻病手镯或脚镯;小儿开始行走后,因负重膝内翻(O型腿)或膝外翻(X型腿)。长久坐位者有脊柱后突或侧弯畸形。 运动:肌肉发育不良,肌张力低下,韧带松弛,表现为头颈软弱无力,坐、立、行功能落后,腹肌张力下降,腹部膨隆如蛙腹。 神经、精神:脑发育受累,条件反射形成缓慢,表情淡漠,语言发育迟缓,免疫功能低下,伴发感染。 恢复期:经适当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减轻或接近消失,精神活泼,肌张力恢复。 后遗症期:2岁以后,临床症状消失,仅遗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护理:户外活动:生后2~3周带婴儿户外活动,夏天避免太阳直射,可在阴凉处活动。 补充维生素D 预防骨骼畸形和骨折 加强体格锻炼 预防感染 健康教育:新生儿出生2周后每日给予维生素D400~800IU 5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表现及护理 病因:PHT分泌不足 显性:惊厥:多见于小儿。最常见。突发四肢抽动,两眼上翻,面肌抽动,神志不清。时间持续数秒至数分,可有发绀。停止后意识恢复,精神萎靡而入睡,醒后 活泼如常。数日1次至1日数次。轻者仅短暂的眼球上窜和面肌抽动, 神志清楚。 手足抽搐:见于大婴幼儿。突然手足肌肉痉挛呈弓状,手腕屈曲,手指僵直, 拇指内收贴紧掌心,踝关节僵直,足趾弯曲。停止后活动自如。 喉痉挛:见于2岁以下的小儿。最严重。喉部肌肉、声门突发痉挛,出现呼吸 困难,吸气时喉鸣。可突然窒息而猝死。 隐性:没有典型发作的症状,可通过刺激神经肌肉引出:面神经征,陶瑟征,腓反射。 急救:顺序:吸氧→镇静→补钙→维生素D 方法:立即吸氧,保证呼吸道通畅;控制惊厥与喉痉挛,用10%水合氯醛,每次40~50mg/kg,保留灌肠;地西泮,每次0.1~0.3mg/kg,肌肉或静脉注射 护理:控制惊厥、喉痉挛 防止窒息: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术前准备。需立即将舌头拉出口外,同时将患儿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吸入窒息定期户外活动,补充维生素D 健康教育 2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 临床表现:意识改变,肌张力低下,原始反射的改变和中度以上还有中枢性呼吸衰竭

儿童保健知识讲座21010(新、选)

儿童保健知识讲座 大家好,首先非常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参加本次XX,“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我们秉承着这样一种教育理念,关爱着我们的孩子,呵护着我们的孩子。健康的体魄能让孩子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拥有充沛的精神,拥有坚强的意志,我们的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但同时这一时期也是孩子免疫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外界病毒感染的时期,孩子的吃药问题,一些小儿常见病的症状及预防等方面的知识,我们要以更科学、更客观的态度去教养我们的孩子。 下面我将从儿童的生理、保健、秋冬季常见病的预防等方面的知识跟大家共同学习。 儿童的生理特点: 解剖方面:随着体格生长发育的进展,身体各部位逐渐长大,头、躯干、四肢比例发生改变,内脏的位置也随年龄增长而不同。如肝脏右下缘位置在3岁前可在右肋缘下2厘米,3岁后逐渐上移,6—7岁后在正常情况下右肋缘下不应触及。 功能方面: 各系统器官的功能也随年龄增长逐渐发育成熟,因此不同年龄儿童的生理生化正常值各自不同,如心率、呼吸频率、血压、血清和其他体液的生化检验值等,此外,某年龄阶段的功能不成熟常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如婴幼儿的代谢旺盛,营养的需求量相对较高,但是此时期的胃肠吸收功能尚不完善,易发生消化不良。 病理方面:

对同一致病因素,儿童与成人的病理反应和疾病过程会有相当大的差异。如肺炎球菌所致的肺内感染,婴儿常表现支气管肺炎,而成人和年长儿则可引起大叶性肺炎。 免疫方面: 小年龄儿童的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都不成熟,因此抗感染免疫能力比成人和年长儿低下,如婴幼儿时期,SigA和 IgG水平均较低,容易发生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因此适当的预防措施对小年龄儿童特别重要。 心理方面: 儿童时期是心理、行为形成的基础阶段,可塑性非常强。及时发现小儿的天赋气质特点,并通过训练予以调适;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点,提供合适的环境和条件,给予耐心的引导和正确的教养,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个性和行为习惯。 预防方面: 已有不少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急性传染病可以通过预防接种得以避免,此项工作基本上是在儿童时期进行,是儿童工作的重要方面,目前许多成人疾病或老年性疾病的儿童预防已经受到重视,如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状动脉心脏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都与儿童时期的饮食有关;成人的心理问题也与儿童时期的环境条件和心理卫生有关。 总之, 儿童时期是机体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阶段,表现出的基本特点有三个大的方面。 个体差异、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都非常大,无论是对健康状况的评价,还是对疾病的临床诊断不宜用单一标准衡量。

中医儿科学学习心得体会

中医儿科学学习心得体会 中医儿科学是一门运用中医理论体系研究小儿时期生理病理、生长发育、疾病预防、医疗和护理的临床学科。中医儿科学起源较早,早在隋唐就有专门教授中医儿科的少小科,中医儿科学专著及中医儿科医家为数亦多,使中医儿科学逐步发展壮大,对保障儿童的健康、中华民族的繁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进入现代科技高度发展的信息社会,如何把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医儿科学顺利发扬继承下去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在这一学期的中医儿科学的学习中,老师首先把中医儿科知识、技能高效地教授给我们。同时,老师结合临床教学的经验,让我们对中医儿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基本的中医儿科学的知识有了初步了解,如惊风包括了急惊风与慢惊风两种情况,急惊风主要有痰、热、惊、风四大特点,临床以高热、抽风、昏迷为主要表现;多见于高热惊厥及中毒性痢疾的发病过程中,昏迷、抽搐时间短暂,多为一过性发作;慢惊风是继发于其他疾病之后,临床常见于小脑共济失调症等。 在教学中,适当穿插医学典故,并突出中医儿科学与《内经》、《伤寒论》、《温病》等中医经典的渊源。中医典籍中有很多对儿科的精辟理论,如内经中的“骨弱肉脆”,温病条

辨中 把儿童的特点概括为“稚阴稚阳”等,这些经典医著,无疑是中医之本。对于学习中医的我们来说,在学习期间多读一些中医儿科的经典典籍,对于传承中医的血脉,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学好中医儿科学仅仅依靠一本中医儿科学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而中医古籍浩如烟海,作为初学者的我们常常感到茫然,通过老师的介绍和自己学习的心得,我对部分以前阅读过的典籍、教材进行了总结,如讲到食积时,我们会想到毕可恩的《食湿与小儿疾病》;讲到时行疾病时,我们会想到《温病》的具体实例;讲到脾胃系统疾病时,我们会想到江育仁的“脾健不再补而贵在运”的经典理论。 综上,中医儿科学的发展继承需要我们的努力,经过一个学期老师深入、细致、生动的讲解,我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学习到了重要的学习方法,引领我们步入中医博大精深的殿堂,为以后的学习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漳县人民医院汪永峰为期1年的进修学习刚刚结束,我又回到了我所熟悉的工作岗位。首先要感谢医院、领导给予我这个宝贵的机会,还要感谢各位同事,因为他们的辛勤工作,使我安心完成学业。 我进修的单位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

儿科理论知识点总结.doc

儿科理论知识点总结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儿科理论知识点总结》的内容,具体内容:儿科学属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研究对象是自胎儿至青春期的儿童。它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提高小儿身心健康水平和疾病防治质量的医学科学。下面是我带来的!希望大家喜欢胎儿期:受孕到分娩,约4... 儿科学属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研究对象是自胎儿至青春期的儿童。它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提高小儿身心健康水平和疾病防治质量的医学科学。下面是我带来的!希望大家喜欢 胎儿期:受孕到分娩,约40周(280天)。受孕最初8周称胚胎期,8周后到出生前为胎儿期。(二)新生儿期: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到足28天。围生期: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出生后7足天。 2.发病率、死亡率高,尤其生后第一周。(三)婴儿期:出生后到满1周岁。1.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2.生后5~6个月IgG消失,应按时预防接种。(四)幼儿期:1周岁后到满3周岁。(五)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6~7周岁。(六)学龄期:从入小学起(6~7岁)到青春期(13~14岁)开始之前。(七)青春期:女孩11、12岁到17、18岁;男孩13、14岁到18~20岁。 胎40,新28,围28~7 第二单元生长发育 生长发育规律:婴儿期是第一个生长高峰;青春期出现第二个生长

高峰。一般规律为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一)体格生长的指标:1.体重:出生体重平均3kg,生后第1周内生理性体重下降(3~9%)。 1 岁体重平均为9kg,2岁12kg,2岁到青春前期每年增长2kg。 体重计算公式: <6月龄婴儿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7kg 7~12个月龄婴儿体重(kg)=6+月龄×0.25kg 2岁~青春前期体重(kg)=年龄×2+8(7)kg 体重 +月×0.7 6+月×0.25 7+年×2 >2 70+年×7 3~12个月:体重=(月+9)/2 2.身高:新生儿50cm,前半年每月增长2.5cm,后半年每月增长1.5cm。半 岁65cm,1岁75cm,2岁85cm,2岁以后每年长5~7cm。2~12岁身长计算公式:身长(cm)=年龄×7+70。 3.头围:新生儿头围34cm,3个月40cm,1岁46cm,2岁48cm,5岁50cm,15岁54~58cm,半岁42cm。 4.胸围:出生时比头围小1~2cm,约32cm;1岁时与头围相等约46cm。 (二)骨骼的发育:1.囟门:前囟:出生时1.5~2cm,12~18个月闭合。后囟:6~8周闭合;颅骨骨缝3~4个月闭合。2.脊柱的发

一般将来时知识点总结

一般将来时知识点总结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一般将来时的用法 1)shall用于第一人称,常被will 所代替。 will 在陈述句中用于各人称,在争求意见时常用于第二人称。 Which paragraph shall I read first Will you be at home at seven this evening 2)be going to +不定式,表示将来。 a. 主语的意图,即将做某事。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omorrow b. 计划,安排要发生的事。 The play is going to be produced next month. c. 有迹象要发生的事 Look at the dark clouds, there is going to be a storm. 3)be +不定式表将来,按计划或正式安排将发生的事。 We are to discuss the report next Saturday. 4)be about to +不定式,意为马上做某事。 He is about to leave forBeijing. 注意:be about to 不能与tomorrow, next week 等表示明确将来时的时间状语连用。 不同表达法的区别 be going to和will 用于条件句时, be going to表将来,will表意愿。 If you are going to make a journey, you''d better get ready for it as soon as possible. Now if you will take off your clothes, we will fit the new clothes on you in front of the mirror. be to和be going to be to 表示客观安排或受人指示而做某事。 be going to 表示主观的打算或计划。 I am to play football tomorrow afternoon. (客观安排) I''m going to play football tomorrow afternoon. (主观安排) 一般现在时表将来 1)下列动词:come, go, arrive, leave, start, begin, return的一般现在时表将来。主要用来表示在时间上已确定或安排好的事情。 The train leaves at six tomorrow morning. 2)倒装句,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 There goes the bell. = The bell is ringing. 3)在时间或条件状语从句中。 When Bill comes (不是will come), ask him to wait for me. I''ll write to you as soon as I arrive there. 4)在动词hope, take care that, make sure that等后。 I hope they have a nice time next week. Make sure that the windows are closed before you leave the room. 用现在进行时表示将来 意为:"意图"、"打算"、"安排"、常用于人。常用词为 come, go, start, arrive, leave, stay等。 I''m leaving tomorrow. Are you staying here till next week

中医儿科学总结

肺系病症 一、感冒 (一)风寒感冒 荆防败毒散合葱豉汤 葛根、白芷、法夏、紫苏、白前、法夏、黄芩、石膏 (二)风热感冒 银翘散 (三)暑邪感冒 新加香薷饮 黄连、黄芩、石膏、滑石、荷梗、荷叶、藿香、佩兰、藿香、竹茹、法夏 (四)时行感冒 银翘散合普济消毒饮(五)挟痰(风寒)三拗汤加苏子(风热)黛哈散加桑白皮 (六)挟滞解表药加保和丸或消食导滞之品 (七)挟惊解表药加用镇惊丸 二、乳蛾 1.风热博结 银翘马勃散加减 金银花连翘马勃射干牛蒡子 2.热毒炽盛 牛蒡甘桔汤加减 牛蒡、甘草、桔梗、射干、山豆根、黄连、黄芩、黑栀、玄参、连翘3、肺胃阴虚 养阴清肺汤加减。大生地、麦门冬、玄参、 生甘草、贝母、牡丹皮、 薄荷、炒白芍。 三、咳嗽 ①风寒咳嗽 杏苏散 苏叶、杏仁、桔梗、枳 壳前胡半夏茯苓 橘皮甘草生姜大枣 ②风热咳嗽 桑菊饮《温病条辨》加 减。 桑叶菊花薄荷连翘 桔梗杏仁芦根甘草 ③痰热咳嗽 清金化痰汤《统旨方》 加减。 瓜蒌浙贝桑白皮 黄芩栀子桔梗橘 红茯苓麦冬 ④痰湿咳嗽 三拗汤《和剂局方》合 二陈汤《和剂局方》加 减。 炙麻黄、杏仁、白前、 陈皮、半夏、茯苓、甘 草 ⑤气虚咳嗽 六君子汤《医方考》加 味。 党参、白术、茯苓、陈 皮、半夏、百部、炙紫 菀、甘草 ⑥阴虚咳嗽 沙参麦冬汤《温病条 辨》加减。 南沙参、麦冬、玉竹、 天花粉、桑叶、生扁豆、 生甘草 四、肺炎喘嗽 1、风寒郁肺辛温宣 肺,化痰止咳华盖散 2、风热郁肺辛凉宣 肺,化痰止咳麻杏石 甘汤 3、毒热闭肺清热解 毒,泻肺开闭黄连解 毒汤合三拗汤4、痰热 闭肺清热涤痰,开肺 定喘五虎汤合葶苈大 枣泻肺汤 5、阴虚肺热 沙参麦冬汤加减 北沙参、麦冬、白扁豆、 桑叶、玉竹、天花粉、 甘草 6、肺脾气虚 人参五味子汤加减 人参、白术、茯苓、麦 门冬、五味子、甘草 7、心阳虚衰 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 人参、附子、龙骨、牡 蛎、白芍、炙甘草 8、邪陷厥阴 羚角钩藤汤合牛黄清 心丸加减 俞氏羚角钩藤汤,桑菊 茯神鲜地黄,贝草竹茹 同芍药,肝热生风急煎 尝 五、哮喘 发作期 1.寒性哮喘 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 汤加减 山楂核、白芥子、莱菔 子 2.热性哮喘 麻杏石甘汤合苏葶丸 加减 3.外寒内热 大青龙汤加减 麻黄、桂枝、甘草、杏 仁、生石膏、生姜、大 枣 4.肺实肾虚 射干麻黄汤合都气丸 加减 麻黄、射干、细辛、半 夏、五味子、大枣、紫 菀、款冬花、生姜 缓解期 1.肺脾气虚 人参五味子汤合玉屏 风散加减 人参、白术、茯苓、炙 甘草、五味子、麦冬、 生姜、大枣 2.脾肾阳虚 金匮肾气丸加减 金匮肾气治肾虚,熟地 淮药及山萸,丹皮苓泽 加桂附,引火归原热下 趋。0 3.肺肾阴虚 麦味地黄丸加减 麦冬,生地,茯苓,五 味子,郁金,白芍,乌 药,丹皮,泽泻,萸肉, 山药归身

儿科护理知识点总结

儿科护理知识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1.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时起至生后满28天 2.上部量:从头顶到耻骨联合上缘的长度3下部量:耻骨联合至上缘足底的长度 3.生长:儿童各个器官系统的长大 4.发育: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和功能的成熟 5.坐高:头顶到坐骨结节的长高 6.头围:自眉弓上缘经枕后结节饶头一周的长度,其大小反应脑,颅骨的发育程度 7.补授法:因母乳不足,用配方奶或兽乳补充母乳喂养 8.代授法:指用兽乳或配方乳代替一次或数次母乳的方法 9.前囟:由额骨和顶骨形成的菱形间隙。 10.初乳:产后四到五天内产生的乳汁为初乳 1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使钙磷代谢失常,产生的一种以 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12.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由于维生素d缺乏而甲状旁腺代谢功能不足,导致血钙浓 度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惊厥,手足抽诺和喉痉挛等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伴发症之一。 13.鹅口疮:是白色念珠菌感染在口腔粘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 14.陶瑟征:以血压计袖带包裹上臂,使血压计维持在收缩压和舒张压之间分钟该手出现痉 挛为阳性 15.生理性腹泻:由于母乳内所含某种营养成超过婴儿的需要,而婴儿的消化能力还没完全 发育完整所引起的腹泻 16.口服补液盐:氯化钠2.6g,枸橼酸钠2.9g,氯化钾1.5g,葡萄糖13.5g,临用前用温开水 1000ml溶解 17.腹泻病: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性状改变和大便次数增多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 征,严重者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的紊乱和全身中毒症状 18.肺炎:各种不同的病原体及其他因素(如吸入羊奶动植物油及过敏反应)所引起的肺部炎 症 19.人工喂养:母亲因种种原因不能喂哺婴儿时,可选用牛,羊乳或其他 20.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多继发于使用多种抗生素后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长期应用糖 皮质激素者更容易患病,婴幼儿病情多较重。 21.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外观虚胖常伴有湿疹,生后不久及出现腹泻病, 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状,食欲好,生长发育正常 二、填空题 1.小儿年龄划分为七个时期,分别是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 亲春期 2.出生时前约为1.5-2.0cm,6-8个月开始逐渐变小,1-1.5岁闭合 3.身高包括头部,躯干,下肢,等三部分的长度 4.母乳中蛋白质,脂肪糖的比例为1:3:6,钙磷比例为2:1

儿童保健知识讲座总结

儿童保健知识讲座总结 儿童保健知识讲座总结 篇一:儿童保健知识讲座总结 时光飞逝,转眼间,20xx年又成为历史。在过去的一年里,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新的一年又将到来,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村卫生服务工作为平台,以创建县示范化村卫生服务中心为契机,认真贯彻党的xx届五中全会精神,在市卫生局和镇卫生院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奋进,为全面完成村卫生站的各项工作任务而努力。 全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农村公共卫生工作为主体,转变服务观念及服务态度,完善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以市场为导向,创新经营思路及经营理念,主动适应医疗市场需求,力求科学地定位市场,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推进科技兴村卫生站,人才强院战略,转变观念,树立“品牌”意识,有效地增强村卫生站综合实力。 在医疗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全村人民的健康事业、为我站的新一轮发展做出新贡献。现在20xx年度我站将做到如下工作: (一)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承担所在村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工作。 (二)为村民诊治一般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并对急重病例作初步处理,及时做好急、重、疑难病例的转诊护送工作。协助开展康复工作。 (三)妇幼保健。协助做好本村内妇女儿童保健工作,特别是孕产妇及

儿童的系统管理。 (四)疾病预防与控制。做好本村儿童免疫规划的宣传、组织、实施、资料登记和汇总上报工作。根据条件协助上级卫生机构开展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和慢性非传染病防治工作。 (五)计划生育。向群众宣传优生优育知识,协助有关部门做好计划生育技术咨询指导等服务工作。 (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传染病疫情、中毒和其他公共卫生事件的登记、调查、处理和上报工作。 (七)卫生信息管理。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本村内的卫生信息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及上报工作。 (八)健康教育。普及卫生保健常识,对重点人群及重点场所进行健康教育、卫生政策宣传,帮助村民逐步形成促进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群众的自我防病和保健能力。 (九)合作医疗。协助做好本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发动工作,做好门诊补偿的审核、登记、上报等工作。 (十)爱国卫生运动。协助有关部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善农村卫生环境,促进卫生村镇建设。 按照家国卫生部《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结合《广东省卫生厅关于加强农村卫生站服务能力建设意见的通知》及《高要市农村卫生站建设的实施方案》,在市卫生局和镇卫生院的领导下,我站认真地展开工作,我站各项工作都取到了较大的成就,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高中知识点总结

高中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必修四,必修五,选修1-1,选修2-1,选修2-2 必修一 1.集合;(子集?,真子集?,交集∩,并集∪,)补:含绝对值的不等式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2.函数 ⑴定义域(x的范围),⑵值域(y的范围,换元法,反函数法,数形 结合法,单调性法)一般画图作⑶映射⑷单调性(最大(小)值 f(x))对勾函数⑸奇偶性 补:函数的图像(上下,左右,扩大缩小) 3.指数函数 4.对数函数 5.幂函数 必修二 1.空间几何体 ⑴结构(多面体,旋转体,棱柱,棱锥,棱台,圆柱,圆台,圆锥,球) ⑵三视图,直观图

⑶表面积,体积 2.点,直线,平面的关系,判定,性质 3.直线的斜率,倾斜角, 4.直线的方程(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截距式, 一般式) 5.直线的焦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6.圆 ⑴方程(标准,一般) ⑵圆心,半径 ⑶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7.空间直角坐标系 必修三 1.算法的概念 2.程序框图 3.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4.条件语句,循环语句 5.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

6.秦九韶算法与排序,进位制 必修四 1.三角函数 ⑴任意角的弧度制,(弧长公式),三角函数 ⑵诱导公式,图像与性质(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域,单调性,奇偶性,对称性) 2.平面向量 ⑴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运算 ⑵向量坐标运算(平行,垂直) ⑷向量的数量积 3.三角恒等变化 ⑴和角,差角公式 ⑵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必修五 1数列 ⑴等差数列,通项,中项,前n项和 ⑵等比数列,通项,中项,前n项和 方法:1.求通项的方法

2.求前n项和公式方法 2.解三角形 ⑴正弦,余弦定理 ⑶射影定理 大边对大角,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二倍角公式,两角和与差公式,辅助角公式 3.不等式 ⑴一元二次不等式 ⑵二次函数的图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间的关系

中医儿科学

[分享]第七版教材<中医儿科学>定义治法病症分型方药总结...精品推荐 上次看到雪菖蒲版主共享的标题为 <中医儿科学>病症分型治法方药总结表...期末复习绝佳资料! 看过之后发现和咱们学校使用的教材版本不同 很多东西都与现在我们学校使用的教材内容有很大的差异 考虑到本校的学生所使用的教材版本 即第七版<中医儿科学> 封面 故本人特别赶制了此第七版<中医儿科学>定义治法病症分型方药总结 以便大家复习考试 其中的内容与中医药大学现行的教科书完全匹配 (我们现在上课用的就是这本汪受传主编的第七版教材) 总结的内容包括学校儿科教学大纲要求的所有病症的定义概念,病位,治法,分型,方药及其有关重点知识请大家放心使用 资料如下 此帖售价 6 学分,已有60 人购买 中医儿科 总论 起源: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已有小儿医。 第一部儿科著作:唐代《颅囟经》。提出“纯阳”理论。

纯阳:指小儿在生长的过程中,表现为生机旺盛,蓬勃发展,好比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并非说小儿有阳无阴或阳亢阴亏之体。 专科:宋代。钱乙“儿科之圣”《小儿药证直诀》。 儿科四大证:痧、痘、惊、疳。 论述小麻、痘、斑、疹的第一部专著——北宋董汲《小儿斑疹备急方论》。 年龄分期 (1)胎儿期——受孕~分娩,共40周;(胎龄满28周到出生后7足天,定为围产期。) (2)新生儿期——出生~28天; (3)婴儿期——出生后28天~满1周岁; (4)幼儿期——1~3周岁; (5)幼童期——3~7周岁,即学龄前期; (6)儿童期——7~12周岁,即学龄期。 (7) 青春期 体重:清晨空腹排尿后初生:3公斤 1~6个月:体重=3+0.6*月龄 7~12个月:体重=6.6+0.5*(月龄-6)=3.6+0.5*月龄 2~12岁:体重=(年龄-2)*2+12=8+2*年龄 身长:初生:50厘米,第一年增长25厘米。2岁后:75+5*年龄 头围:初生:33-34厘米。 胸围:初生32厘米。1岁时,胸围接近头围,约44厘米;2岁以后,胸围超过头围。 佝偻病及营养不良者胸围较小。 囟门:后囟关闭:出生后2~4个月内(部分出生时); 前囟关闭:出生后12~18个月。 后囟关闭比前囟关闭早。 牙齿:出生后4~10 个月开始出牙。2~2.5 岁出齐。2岁以内:牙齿数=月龄-4(或6)。 呼吸:年龄愈小,呼吸愈快。 脉搏:年龄愈小,脉搏越快。 血压:年龄愈小,血压愈低。 收缩压=10.7+0.27*年龄; 舒张压=收缩压*(1/2~2/3)。 动作发育:由上而下,由不协调到协调,由粗到细。 1岁时能独立站立,扶1只手可行走;1岁半左右会走路。 语言发育:单语单句阶段:1岁以后。 小儿生理特点:(1)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纯阳”学说; (2)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稚阴稚阳学说。

儿科知识总结(一定要掌握)

[儿内] 儿科知识总结(一定要掌握).txt49礁石因为信念坚定,才激起了美丽的浪花;青春因为追求崇高,才格外地绚丽多彩。50因为年轻,所以自信;因为自信,所以年轻。[儿内] 儿科知识总结(一定要掌握) 我国将围生(产)期定为自妊娠28周后到生后7足天 新生儿期指的是从出生后脐带结扎时起至生后28天内 婴儿期指的是从出生后28天~满1周岁之前 幼儿期指的是生后1周岁~满3周岁之前 生长发育 小儿体重前半年每月平均增长600~800g 小儿体重后半年每月平均增长300~400g 小儿体重在2岁至12岁时每年增长约2kg 小儿前囟闭合的时间约在1~1.5岁小儿前囟早闭见于小头畸形 乳牙开始萌出的月龄是4~10个月 小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A 由上到下B 由近到远C 由粗到细D 由低级到高级E 由简单到复杂 小儿腕骨骨化中心出全的年龄是10岁 2岁以内乳牙的数目约为月龄减4~6 小儿何月龄克氏征阳性是正常的3~4个月前 小儿巴氏征阳性在何时为生理现象2岁之前 *小儿出现第一个条件反射是吸吮动作 * 2岁小儿中点位于身长的中点在脐下 6岁小儿中点位于身长的中点在脐与耻骨联合上缘之间 12岁小儿中点位于身长的中点在耻骨联合上缘 2-12岁身高粗略估计:身高(cm)=年龄x7+70(cm) 身长:出生时上部量大于下部量,2岁中点在脐下,6岁时在脐与耻骨联合上缘之间,12岁时恰在耻骨联合上缘,此时上部量和下部量相等。 头围:眉弓上放、枕后结节绕头一周。6个月44cm,一岁46cm,周岁后减慢,2岁48cm,5岁时50cm,15岁接近成人54-58cm。在2岁前最有价值。 胸围:1岁至青春前期胸围超过头围的数约等于小儿岁数减1。 头颅骨的发育:前囟对边中点连线长度在出生时约1.5~2.0cm,6个月后逐渐骨化变小,1~1.5

儿童保健知识讲座教学总结

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春夏季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为了提教职工对幼儿传染病的认识,保证幼儿健康,减少传染病的得病率,现介绍一些幼儿保健知识。 (一)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多发于冬春季。易感者多为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病初,可经飞沫传播,当皮肤疱疹溃破后,可经衣物、用具等传播。 1. 症状:感染水痘后,潜伏期约10~21天。发病初期1~2天多有低热,随 后出皮疹。皮疹出现顺序为头皮一面部一躯干一四肢。初起时为红色丘疹,1天左右变为水疱,3~4天后水疱干缩、变为痂皮,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疤痕。皮疹分批出现,丘疹、水疱、痂皮可同时存在,皮肤搔痒。 (二)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风疹病毒在体外生存能力很弱,因此,传染性较小。本病多发生于冬春季。 1.症状 潜伏期约10~21天。前驱症状较轻,表现为低热、咳嗽、流鼻涕、乏力、咽痛、眼发红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同时,身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在发热的1~2天内开始出皮疹,从面部、颈部开始,24小时内遍及全身。手掌、足底没有皮疹。皮疹一般在3天内消退。出诊期间病儿精神良好。 (三)流行性感冒(流感)现在包括甲流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病毒经飞沫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常发生流感大流行。 1 .症状 潜伏期为数小时至数日。发病急,寒战、发热、体温可达39C以上,伴有头痛、倦怠乏力、关节酸痛等,还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流感的全身症状明显,而呼吸道症状较轻。儿童患流感容易并发肺炎。发热3~4天后逐渐退热、症状缓解,法理可持续1~2周。 (四)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主要经 飞沫传播,多发于冬、春季。易感者多为2岁以上儿童。

知识点归纳

Unit 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一.必记单词 1. anyone pron.(不定代词)任何人 nothing pron. (不定代词)没有什么,没有一件东西 something pron.(不定代词)某事;某物 everyone pron. (不定代词)每人;人人;所有人 someone pron.(不定代词)某人 anywhere adv. (不定副词)在任何地方 2. wonderful adj. 精彩的;绝妙的 3. few adj. & pron. 不多;很少 quite a few 相当多;不少 Notice:few, a few, little,a little用法 a few + 可数名词肯定句 a little + 不可数名词肯定句 few + 可数名词否定句 little + 不可数名词否定句 4. most adj., adv. & pron. 最多;大多数 5. myself pron.我自己;我本人 yourself pron.你自己;您自己 yourselves pl. 你们自己 Notice:反身代词 第一、二人称的反身代词由物主代词加-self构成。第三人称的反身代词由 代词宾格加-self构成。 Ourselves 我们自己himself 他自己herself 她自己itself 它自己 Themselves 他们自己 6. hen n. 母鸡 pig n. 猪 bird n. 鸟 duck n. 鸭 7. seem v. 好像;似乎;看来 8. bored adj. 厌倦的;烦闷的 9. diary n. 日记;记事簿 10. activity n. 活动 11. decide v. 决定;选定 decide to do sth. 决定去做某事 12. try v.& n. 尝试;设法;努力 Notice: try to do sth.与try doing sth.辨析 try to do sth.(尽力、设法去做某事)表示想尽一切办法要把某事办成,强调付出一定的努力设法去完成 try doing sth.(尝试着做某事)表示一种尝试、做做看的想法,不一定付出

2018年中级儿科知识点

75个儿科知识点,临床医生必须要会!供大家收藏学习! 1.胎儿期:受精卵形成至出生共40周。新生儿期:胎儿娩出至28天。婴儿期:出生至1岁。幼儿期:1岁至满3岁。学龄前期:3岁至6~7岁。学龄期:6~7岁至青春期。青春期:10~20岁。 2.生长发育规律:连续有阶段性(两个高峰:婴儿期+青春期),各系统器官不平衡(神经系统先快后慢,生殖系统先慢后快,体格发育快慢快,淋巴系统儿童期迅速青春期高峰以后降至成人水平),存在个体差异,一定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3.出生时:3kg,50cm,4000g. 4.早产儿:皮肤绛红、水肿、毳毛多,头更大占全身1/3,头发细乱,耳壳软、缺乏软骨、耳舟不清楚,乳腺无结节或4mm平均7mm,睾丸降至阴囊,大阴唇遮盖小阴唇,指(趾)甲达超指(趾)端,足纹遍及整个足底。 5.1/3肺液由口鼻排出,2/3由肺间质内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 6.呼吸频率足月儿1h内达60~80次/分,1h后降至40~50次/分,以后安静时40次/分。 7.足月儿:心率90~160次/分,血压70/50mmHg.早产儿:心率120~140次/分,血压较低。 8.足月儿需钠量1~2mmol/(kg·d)。 9.中性温度:出生体重1.0kg:10天内35℃,10天后34℃,3周后33℃,5周后32℃。 1.5kg:10天内34℃,10天后33℃,4周后32℃。 2.0kg:2天内34℃,2天后33℃,3周后32℃。 >2.5kg:2天内33℃,2天后32℃。 10.新生儿需保暖。筛查:先天性甲减、苯丙酮尿症。 11.宫内窒息:早期胎动增加(频率),晚期胎动减少、羊水粪染。 12.复苏方案:A清理呼吸道(基本),B建立呼吸(关键),C维持正常循环,D药物治疗,E 动态评价(贯穿)。呼吸、心率和皮肤颜色是窒息复苏评估的三大指标。 1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轻度:意识兴奋,肌张力正常,原始反射正常,可有肌阵挛,瞳孔正常或扩大,症状72h内消失,预后好。中度:嗜睡,肌张力减低,原始反射减弱,常有惊厥,瞳孔常缩小,对光反射迟钝,症状14天内消失,可有后遗症。重度:昏迷,肌张力松软,原始反射消失,频繁惊厥,瞳孔不对称或扩大,症状维持数周,病死率高。控制惊厥首选苯巴比妥静滴。 14.新生儿胆红素代谢:胆红素生成相对过多(RBC数量过剩、寿命较短,旁路胆红素来源较多),血浆白蛋白联结胆红素能力差,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差,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胎粪排泄胆红素,多种因素加重黄疸。 15.生理性黄疸:足月儿:2~3天出现,4~5天高峰,5~7天消退(最迟2周),血清胆红素2周,>221μmmol/L,>85μmmol/L.早产儿:>4周,>257μmmol/L,>85μmmol/L.黄疸退而复现,结合胆红素>34μmmol/L. 16.核黄疸(胆红素脑病):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患儿可发生,生后4~7天,足月儿>342μmmol/L,早产儿>257μmmol/L.四联征:手足徐动,眼球运动障碍,听觉障碍,牙釉质发育不良。 17.ABO溶血病:最常见,2~3天出现黄疸。Rh溶血病:24h内出现黄疸,贫血,肝脾肿大。警告期(嗜睡、反应低下、吸吮无力、拥抱反射减弱、肌张力减低,12~24h),痉挛期(抽搐、角弓反张、发热,12~48h),恢复期(2周),后遗症期(最严重并发症胆红素脑病)。首选检查血型,改良Coombs试验、抗体释放试验可确诊。药物、产前治疗可用苯巴比妥。光照疗法:总胆红素>205μmmol/L.换血疗法:总胆红素≥342μmmol/L,Rh同母亲ABO同患儿,换血量为患儿血量2倍。

完整版相似知识点总结

相似 【知识脉络】 【基础知识】 I.有关相似形的概念 (1)形状相同的图形叫相似图形,在相似多边形中,最简单的是相似三角形。 (2)如果两个边数相同的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这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 相似多边形对应边长度的比叫做相似比(相似系数)。 n .比例的性质(注意性质立的条件:分母不能为0) (1)基本性质: ① a:b c:d ad be :② a:b b:c b2 a c. 注:由一个比例式只可化成一个等积式,而一个等积式共可化成八个比例式,如ad be , 除了可化为a: b c: d , 还可化为a c b: d , c: d a: b , b:d a : c , b : a d : c。 a—,交换内项) c d a c g匸,(交换外项) (2)换比性质(交换比例的内项或外项): b d b a d-.(同时交换内外项) c a 川.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基础图形:

定理:如上图,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IV .相似三角形 (1)概念: 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相似用符号“S”表示,读作“相 似于”。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或相似系数)。 注: ①对应性:即两个三角形相似时,一定要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位置上,这样写比 较容易找到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和对应边; ②顺序性: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是有顺序的; ③两个三角形形状一样,但大小不一定一样; ④全等三角形是相似比为1的相似三角形。二者的区别在于全等要求对应边相等,而相似要求 对应边成比例。 (2)判定: 根据相似图形的特征来判断。(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 ①?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或两边的延长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②.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③.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④.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中医儿科辩证总结复习课程

中医儿科辩证总结

中医儿科 胎怯 一、肾精薄弱证的证候、治法、主方 体短形瘦,头大囟张,头发稀黄,耳壳软,哭声低微,肌肤不温,指甲软短,骨弱肢柔,或有先天性缺损畸形,指纹淡。 治法益精充髓,补肾温阳。 主方补肾地黄丸加减。 二、脾肾两虚证的证候、治法、主方 啼哭无力,多卧少动,皮肤干皱,肌肉瘠薄,四肢不温,吮乳乏力,呛乳溢乳,哽气多哕,腹胀腹泻,甚而水肿,指纹淡。 治法健脾益肾,温运脾阳。 主方保元汤加减。 硬肿 一、阳气虚衰证的证候、治法、主方 全身冰冷,僵卧少动,反应极差,气息微弱,哭声低怯,吸吮困难,面色苍白,肌肤板硬而肿,范围波及全身,皮肤暗红,尿少或无。唇舌色淡,指纹淡红不显。 治法益气温阳,通经活血。 主方参附汤加味。 二、寒凝血涩证的证候、治法、主方

全身欠温,四肢发凉,反应尚可,哭声较低,肌肤硬肿,难以捏起,硬肿多局限于臀、小腿、臂、面颊等部位,色暗红、青紫,或红肿如冻伤,指纹紫滞。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主方当归四逆汤加减。 胎黄 一、湿热郁蒸证:清热利湿——茵陈蒿汤加味 二、寒湿阻滞证:温中化湿——茵陈理中汤加减。 三、气滞血瘀证:化瘀消积——血府逐瘀汤加减。 感冒 (一)风寒感冒: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加减。 (二)风热感冒:辛凉解表——银翘散加减。 (三)暑邪感冒:清暑解表——新加香薷饮加减。 (四)时邪感冒:清热解毒——银翘散合普济消毒饮加减。 咳嗽 (一)风寒咳嗽:疏风散寒,宣肺止咳——金沸草散加减。 (二)风热咳嗽:疏风解热,宣肺止咳——桑菊饮加减。 (一)痰热咳嗽:清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加减。 (二)痰湿咳嗽:燥湿化痰止咳——三拗汤合二陈汤加减。 (三)气虚咳嗽:健脾补肺,益气化痰——六君子汤加味。 (四)阴虚咳嗽:养阴润肺,兼清余热——沙参麦冬汤加减。

儿科知识点总结

1 序论 围生期:妊娠28周到产后1周 新生儿期:出生后脐带结扎到生后28天 婴儿期:出生后到1岁 幼儿期:1岁到3岁 学龄前期:3岁到6-7岁 学龄期:入小学起(6-7岁)到青春期(13-14岁) 青春期: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生长的时期。女(11、12-17、18),男(13、14-18、20) 2 生长发育 小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由上到下,由远到近,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1、体重增长出生后一周:生理性体重下降 前半年:600-800g/月前3月:700-800 g/月 后3月:500-600 g/月 后半年:300-400 g/月 1-2岁:3kg/年 2-青春期:2 kg/年 公式计算小于6月月龄×0、7+出生体重 6-12月月龄×0、25+6 2岁—青春期年龄×2+8 2、身高年龄×7+70 3、胸围: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cm,约32cm;一周岁时头围与胸 围相等,46cm;以后则超过头围。 4、前囟门:12-18月闭合。 闭合过早:见于头小畸形 闭合过晚:见于佝偻病、克汀病、脑积水。 前囟饱满:见于脑膜炎、脑积水。 前囟凹陷:见于脱水或极度消瘦患儿。 后囟门:6-8周闭合。 5、腕骨骨化中心共10个,10岁出齐。 1-9岁的数目为:岁数+1 6、牙齿2岁以内乳牙数目=月龄-4~6 7、克氏征(+)——3-4月以前正常 巴氏征(+)——2岁以前正常。 小儿出现的第一个条件反射:吸吮反射(生后2周出现) 8、2个月——抬头 6个月——独坐一会 7个月——会翻身,独坐很久,“爸爸、妈妈” 9个月——试独站,能听懂再见,不能模仿成人的动作,但瞧到熟人会伸手要人抱。 1-1、5岁——能说出物品与自己的名字,认识身体的部位 9、克汀病身材矮小,智力低下,不成比例,上身大于下身。 10、身长中点2岁——脐下 6岁——脐与耻骨联合上缘之间 12岁——耻骨联合上缘 3 儿童保健卡介苗生后2天——2月(﹥2月首次接种前需作结核菌素试验) 乙肝0、1、6月 生后2月脊髓灰质炎 生后3、4、5月白百破 生后8月麻疹 4 营养性疾病 1、测量皮下脂肪厚度的部位——锁中线平脐处 皮下脂肪消减顺序: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颊 2、营养不良消瘦——缺能量 水肿——缺蛋白质 皮下脂肪厚度轻度:0、8-0、4 中度:0、4以下 重度:消失 营养不良最先出现的症状——体重不增。 重症营养不良的体液改变:总液体量增多,细胞外液呈低渗性。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人体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皮肤合成的内源性D3 病因:①日光照射不足:冬春季易发病 ②维生素D摄入不足 ③食物中钙磷比例不当:故人工喂养者易发病。 ④维生素D需要量增加:生长过快。 ⑤疾病或药物的影响导致1、25-(OH)2D3不足。 临床表现 初期:主要表现为神经兴奋性增高: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惊。枕秃。无明显骨骼改变,X线大致正常。 激期:骨骼改变①颅骨软化:多见于3-6月婴儿。 ②方颅:多见于8-9月以上婴儿。 ③前囟增大及闭合延迟 ④出牙延迟 胸廓①肋骨串珠(好发于1岁左右,因骨样堆积所致,在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可瞧到钝圆形隆起,以7-10肋最明显。) ②肋膈沟 ③鸡胸或漏斗胸 四肢①腕踝畸形:手镯或脚镯 ②O形腿或X形腿 生化检查:血清钙稍降低,血磷明显降低,钙磷乘积降低,碱 性磷酸酶明显升高。 骨骺软骨增宽。 X线:临时钙化带模糊或消失,呈毛刷样,并有杯口状改变。 恢复期:X线——临时钙化带重新出现。 治疗:口腹维生素D 早期:0、5-1万IU/d 激期:1-2万IU/d (1个月后改预防量) 4、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 临床表现:①惊厥 ②手足抽搐:幼儿与儿童期的典型表现。 ③喉痉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