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构建 会议发言稿

各位专家、同志们:

大家上午/下午好!

今天,我主要发言的内容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构建的四大特点”。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和境况发生巨大改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表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面对这样的时代变化,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者,理当就“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构建”为党和人民立言献策,提供新鲜理论。

面向新世纪,面向新时代,也就面向了新世代。在这样的先导上,“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构建”理当在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进以阐述。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实现“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构建”,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一、实践上始终坚持中国特色

马克思主义只有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才有生命力,具体到中国,就是要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毛泽东早在1938年便针对空洞的、抽象的、离开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批评,指出要建设“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更于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毛泽东这一“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创造性的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飞跃,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了全党全国的精神指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研究重大问题上多下功夫,多搞“集成”和“总装”,多搞“自主创新”和“综合创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为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做出贡献。

建设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开了中国特色,摒弃了中国特点,丧失了中国气派,是绝不能够成为时代主流的。

二、宣传上坚定不移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而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随着中国在世界上所处境况发生变化,当代中国面临着话语体系构建赶不上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挑战。实现“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构建”,就需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在推进“四个全面”治国方略的同时,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指导地位丝毫也不能放松,“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

“三代不同道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同时,还要进一步实现宣传思想工作理念、方法、手段、基层工作创新,推动基层一线宣传和网络舆论宣传新飞跃;“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在对外宣传中,还需要更好着力打通“中外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始终巩固旧有宣传阵地,坚持创新新鲜宣传阵地,坚定不移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才能够使“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构建”入脑入心,网开三面而天下归心。

三、传承上创造性转换中华优秀文化

中华民族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断绝文化传承的民族,是唯一一个数千年以降血脉谱系流传不曾断绝的民族。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实现“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构建”,就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学风,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对中华优秀文化进行创造性转换,实现创新性发展。

所谓创造性转换,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赋予仍具有价值的旧有内容以新的时代内涵、新的表述方式、新的表现形式。中华优秀文化是植根于传统中华民族心理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的,面对辉煌和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文化,不应该武断的摒弃,而是要汲取传统数千年中华文化的精髓的琼浆玉液,将之转化为当代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文化心理、独特的文化国情。

在传承上创造性转换中华优秀文化,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接续中国数千年的文脉,使璀璨明珠一样的中华文化穿上新衣裳,展现出中华文化自有的魅力。

四、理论上与时俱进提升学理依据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实践要想始终朝着正确方向前行,就需要上升到学理的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使党和人民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这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成功之道,也是理论创新的必由之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