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畜共患病与公共卫生论文

人畜共患病与公共卫生论文

前言:人畜共患传染病是指人和动物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又在流行病学上有关联的疾病。可通过人与患病动物的直接接触,或经由动物媒介、被污染的空气、水和食物传播。简单地说,就是人和动物都可得的病。目前世界上存在的人畜共患疾病大约有200多种,中国大约有130多种。近年来在世界各地闹得沸沸扬扬的艾滋病、疯牛病、李斯特菌、SARS、禽流感、猴痘、西尼罗热等等,都属于人畜共患疾病。古今中外还有很多由于有害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和农业生物安全的事例,如公元5世纪下半叶,鼠疫病菌从非洲侵入中东,进而到达欧洲,发生鼠疫大流行,造成约1亿人死亡。人畜共患病严重的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公共卫生,应该引起人们和相关部门的高中重视。正文:

1 现状与问题

1.1发生种类多,危害日趋严重。近年,陆续发现和发生多种新的人畜共患病或由动物传染给人类并在其间传播的疫病,如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等。近期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给国际社会造成严重影响。我国狂犬病、布氏杆菌病、结核病曾一度得到控制,但近年来疫情回升较快,形势严峻。

1.2认识不足,关注不够。有关部门对人畜共患病的危害、防治等宣传力度不足。公众对人畜共患病了解较少,缺乏防范意识。相关部门在发展畜牧业上更多地关注养殖,对动物疫病(包括人畜共患病)重视不够。

1.3人畜共患病科研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我国人畜共患病科研水平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缺少专门研究机构和高水平防治技术支撑。许多人畜共患病的诊断、防治方法落后,新型疫苗开发、产业化生产滞后。防控策略、措施偏重发生疫情时的扑杀或无限制地使用功能和效果不清的消毒药,显现控制、扑灭疫情方面的盲目性和低水平。

1.4疫情信息不畅通,监控体系不健全。动物疫情测报体系投入不足,尚未形成层次分明、布局合理、技术水平高的专业实验室体系。动物防疫、卫生检疫和检验等部门之间缺少沟通,不能形成资源共享和统一联动的疫病监测防控体系。

1.5防疫基础设施薄弱,防疫能力低下。不少地区的动物防疫机构基础设施落后,人员不足,技术人员素质不高。特别是乡镇畜牧兽医站工作条件落后,一些专业人员从事与本职无关的工作,导致防治能力降低。

2 传染源特征

传染源是指有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在体内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动物机体。具体说就是受感染的动物,包括传染病病畜和带菌(毒)动物。传播疾病的动物为动物传染源,动物作为传染源传播的疾病,称为动物性传染病,如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等;野生动物为传染源的传染病,称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如鼠疫、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病

2.1 动物作为传染源许多动物的传染病都可以传播给人,由动物传给人的传染性疾病称为“动物源性传染病”,也称人畜共患疾病。

该病可分为:①以动物为主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在动物间传播并世代延续,在一定条件下才传播给人,但在人间不会引起传播,如森林脑炎、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等;②以人类为主的人畜共患病,其病原体主要是靠人世代延续,如人型结核、阿米巴痢疾等;③人畜并重的人畜共患病,是以人畜作为传染源。在人间和畜间都可以独立地保持病原体的世代延续,如血吸虫病;④真性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必须以人和动物作为终宿主和中间宿主的人畜共患病,如牛、猪绦虫病。

2.2 动物源性传染病流行特征①动物源性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多呈散发性,但也有些传染病传入到人群后,其原有的传播方式可以发生改变,而造成人传人的大流行。如鼠间不发生肺鼠疫,而到人间后则可形成肺鼠疫,经呼吸道传播而流行。②多数动物源性传染病有较明显的地区分布,此类传染病在人间流行前先有动物间的流行。

③有些动物源性传染病有严格的季节性。④动物源性传染病的病原体多种多样:如病毒、细菌、螺旋体、霉菌、原虫、蠕虫、衣原体、支原体等。

2.3 传染源为病原携带动物的特征病原携带动物是指外表无症状,但携带并排出病原体(病毒、细菌、寄生虫)的动物。它是重要的传染源,尤其是前驱期和症状明显期的病畜,在急性过程或病程转剧阶段可排出大量毒力强大的病原体。潜伏期和恢复期的病畜随病种不同,其传染源的作用也不同。传染期是指病畜能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各种传染病的隔离期就是根据传染期的长短来决定的;可分为带毒者、带菌者、带虫者3类;根据发病时期又可分为潜伏期病原

携带者、恢复期病原携带者、健康病原携带者3种。

2.3.1 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是指感染后至症状出现前即能排出病原体的动物。如狂犬病、猪瘟、口蹄疫等。

2.3.2 恢复期病原携带者是指在临床症状消失后仍能排出病原体的动物。猪气喘病、布鲁氏菌病等。

2.3.3 健康病原携带者是指过去没有患过某种传染病但却能排出该种病原体的动物。如巴氏杆菌病、沙门菌病、猪丹毒、马腺疫等病原携带者存在间歇排毒的现象。

3人畜共患病传播途径

3.1 消化道传播。主要指吃入各种感染动物组织、肉类和昆虫,以及病原体从患者和动物排出后,污染的食物、水和土壤,进入人的消化道而感染。

3.2 呼吸道传播。生存在人和动物呼吸道表面的病原体,当呼出气流强度较大时,如咳嗽、嚎叫等,病原体可随同黏液或渗出物的小滴而喷出体外,并以飞沫或气溶胶的形式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较大的颗粒在空中停留较短,落于地面,与尘土混合形成尘埃。当人和动物吸气时,就可能把含有病原体的飞沫吸入体内而感染。

3.3 经皮肤接触传播。经皮肤接触传播有直接和间接2种。如被狂犬病犬咬伤;被猫、狗舐、抓伤而感染等。

3.4 经节肢动物传播。蚁、蝇、蟑螂、螨、蜱、虻、虱、蚤等在人畜共患病的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传播方式分机械性传播和生物性传播2类。前者当它叮咬人和动物时,把病原体带入皮肤内。生物

性传播是指病原体进入节肢动物体内后,经过一定时间的发育繁殖,再感染人或动物。

4预防传染病发生的措施

人畜共患病防治,应着重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4.1免疫预防免疫是动物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其作用是识别和排除抗原体异物,以维护机体的生理平衡和稳定。在人畜共患病防治中,应加强对动物疫苗的注射,强化免疫接种,使机体自身产生或被动获得特异性免疫力,达到预防和治疗传染病的一种有效手段。

4.2 消灭传播媒介和储存宿元传播媒介主要有媒介昆虫和野生动物。①搞好畜禽栏舍附近的环境卫生。经常消除垃圾、杂物乱草堆,搞好畜禽栏舍外面的环境卫生,是杀虫、灭鼠的重要措施。②灭蚊蝇。保持畜禽栏舍有良好的通风,使用杀虫药如蝇毒磷等,每月喷洒2次。使用黑光灯。③防鼠灭鼠。可采用捕鼠夹捕杀和使用毒鼠药。

4.3 治疗人畜共患病的治疗是综合性的,其目的是减少损失,防止疫病扩散。其治疗的原则是:对流行性强、危害严重的传染病,治疗时应在严密封锁或隔离的条件下进行,绝不能使被治疗的患病动物成为散播病的的传染源,以致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当前,针对动物机体的疗法主要是加强护理,精心饲喂,对症治疗。针对病原体的疗法主要是特异性疗法、抗生素疗法、化学疗法和中兽医疗法。

4.4 消毒、检疫隔离、封锁等措施消毒的目的是消除或杀灭外界环境中畜体表面及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它是切断传播途径的一项重要措施。

检疫也是防止疫病传入、传出的重要措施。可采取临床检查和必要的血清学反应方法等。对检出的患病动物要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并及时报请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处理。

封锁是为了防止传染病由疫医向安全地区传播。封锁时,既要有防疫观点,也要有生产观点和群众观点。在封锁区周围的通道路。还应设立监督检查和消毒站。

4.5 捕杀屠宰捕杀屠宰是已经发生的传染病为目的,要因地制宜,根据人畜共患病每种传染病在不同时间、地区的具体流行特点而采取措施,未经兽医卫生监督员或检疫人员许可,不得随意急宰患病动物,不得剖检尸体,更不能扒皮吃肉,尤其是人畜共患病,严防传播扩散,捕杀屠宰要严格按动物防疫法及其法规、规章有关规定处理。

近年来,在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视和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的努力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积极采取措施,在防治人畜共患病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随着畜牧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对畜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人畜共患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防治工作也愈显得十分重要。目前,从国内来看,我国人畜共患病虽然处于散发状态,但涉及的省份多,分布范围广,危害严重。人畜共患病时有发生,绝不能掉以轻心。

参考文献

[ 1 ] 李立明.流行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

[2]雨水.预防人畜共患的疾病[N].致富快报,2000-9-21(8).

[3]吕秉林,杨志刚.几种宠物传染病简介[J].中国动物检疫,2002,19(6):39.

[4]邵柏.人畜共患疾病及其防治措施[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志,2002,25(2):118~120.

[5]王陇德.现场流行病学理论与实践[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 6 ] 浅谈人畜共患病的流行与预防《河北农业科技》2007[10]

有关公共卫生毕业论文

有关公共卫生毕业论文 摘要:本文以提升预防医学生的公共卫生核心能力为导向,充分发挥“湖南省实验教 学示范中心”的实验教学资源优势,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潜能,探索如何提高 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应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能力的公共卫 生工作者。 关键词:预防医学;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实验教学 随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公共卫生在全球范围内成为高度关注的问题。如何在当 今高度发展的交通流、信息流和高度关注的背景下,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一直是公共卫 生领域十分关注的课题[1]。作为公共卫生重要且关键起始环节的公共卫生教育,理所当 然应有其新的发展需求。公共卫生教育唯有改革才能承载维护人类健康与社会发展目标所 赋予的历史使命。明确公共卫生教育领域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核心能力的基本要求,是公 共卫生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也是公共卫生教育创新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核心能力 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支持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以核心能力体系为基 础构建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将成为公共卫生体系人力资源管理各项活动的基础[2]。传 统的“实验室+教师”模式培养的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人文素质以及公共卫生核心能力难 以胜任日益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的挑战,因此,更新教育理念,多途径、全方位开展“以 扩展公共卫生核心能力为中心”的预防医学人才实验教学改革实践势在必行[3]。预防医 学实验教学是预防医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预防医学基本知识、提升公共 卫生核心能力的重要途径。我院“预防医学与放射卫生实验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自1999年成立以来,整合公共卫生学院所有的实验仪器、设备、人员和机构,负责所有预防医学课程的实践教学,先后被评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实验室”和“湖南省普通高等学 校实践教学示范中心”。依据“以学生为本,突出能力,彰显个性,提高素质”的建设理念,现已建设成为教育理念先进、教学体系科学、师资队伍精干、仪器设备精良、教学环 境友好、管理机制高效、教改成果显著、学科特色鲜明的开放实验教学平台[4-6]。在此 基础上,研究如何依托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平台,完善实验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我校预 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我们从以下七个方面着手进 行实验教学改革以提升我校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公共卫生核心能力。 1.打破学科界限。加强知识融合,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公共核心能力。预防医学是一门理论严谨、实践性强的学科。预防医学教育理论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改革公 共卫生本科教育,培养“医学生+公共卫生”的复合型人才,使其既懂医治又懂预防。在 重视传统实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以“环境与人群健康”为主线,打破学科界限,加强学 科间知识的融合,增加体现医学新技术、新方法如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等实验内容,结 合教师正在开展的科研课题,强化整合疾病预防与控制的技术与方法、卫生监督程序、重 大疫情处置方法、健康教育、妇幼保健服务实施与评价、计划生育技术和卫生管理学、公 共关系与人际交流等内容,新增综合性、设计创新性实验教学,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 设计实验项目。例如,集贸市场蔬菜、水果、肉类食品营养与安全评价,学校卫生学评价,

牛羊源人畜共患病的防控现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213025897.html, 牛羊源人畜共患病的防控现状 作者:王思源王鹏 来源:《畜牧兽医科学》2017年第07期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共同发展,人畜共患病的现象出现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数量也越来越多,疾病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人畜共患病的问题不但影响着动物和人类的健康,同时也影响着全球的政治、生活的稳定。因此,进一步实现人畜共患病的防控迫在眉睫,这篇文章就针对我国牛羊源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展开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牛羊源;人畜共患病;防控现状;讨论 中图分类号:S8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3637(2017)07-0027-01 1 牛羊源人畜共患病的原因 1.1 滥用抗菌药 在我国的动物养殖当中,滥用抗菌药的现象非常的普遍,我国是滥用抗菌药物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滥用抗菌药很容易导致“超级细菌”的出现,也会增大人畜共患病出现的几率。 1.2 通过血液或器官移植传播 进行器官移植很容易造成血液污染,被污染的血液会传播细菌,这也会导致人出现乙肝、艾滋病等疾病。 1.3 出现新的病原 病原体的来源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自然界已经存在的,后来因为某种情况被人们发现,例如SARS病毒、艾滋病病毒等;另一种就是微生物通过进化,由非致病性变为后来的致病性而形成一种病毒,例如甲型H1N1、霍乱弧菌O139型等。出现新型的病毒很不容易被发现,也会增大人畜共患病出现的几率。 1.4 国际贸易往来的扩大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全球的贸易往来日益的扩大,食品、货物在流通的同时也会使病原体得到更大的扩散,例如H7型大肠杆菌会通过污染牛肉,造成食源中毒现象等。 2 我国牛羊源人畜共患病的防控现状 2.1 存在的问题

公共卫生毕业论文范文2篇

公共卫生毕业论文范文2篇 公共卫生毕业论文范文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管理问题分析 一、我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自2009年以来,我县针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资金管理,召集相关部门制定了管理制度,并组织政府机关、各级医疗机构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学习,并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整改,截至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基本能够保障公共卫生服务顺利开展,惠及我县人民群众。但从财政管理的角度,对这一部分的资金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 1.财政部门缺乏对资金的监管 我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专项资金在每年年初时先拨付给卫生主管部门70%,再由卫生主管部门转拨给基层医疗机构,脱离了县级财政的监管。而在每年度的考核中,由于卫生部门是项目实施、资金使用、服务考核的主要职能部门,因此其占有主动及主导地位,使得财政及审计部门对资金的监管缺乏力度,从而出现卫生部门挤占挪用资金、迟拨缓拨、超范围拨付等情况。另一方面,各级财政配套资金由于诸多原因导致不能及时到位,逐年拖后,影响了年度收支的准确核算,也使得县级监管难度加大。 2.资金核算方式不规范

资金在拨付方式和使用过程中缺乏统一的统计核算要求,资金拨付时由于渠道多样化,没有专项账户进行收支结算,有些资金到位后基层单位并不明确资金名目,因此在使用中与其他拨入资金无区别,视同本单位正常经费支出核算,导致项目服务的资金收入、实际支出无法对应,部分项目由于内容类似还存在账目交叉重叠现象,影响了资金的有效监督。 3.年度考核流于形式,对次年预算意义不大 一方面由于财政拨款到位时间延迟,使得年度收支核算不准确,另外财政部门对项目的服务数量和质量缺乏了解,加上年度考核需多部门联动进行,因此制定的绩效考核办法难以实施,对项目经费出现的资金结余如何处理、对服务单位第二年度的资金预算做何改动均缺乏完善的规定和指导。卫生部门和财政部门在思想认识、决策制定及监管执行方面不能很好的协调,卫生部门以完成卫生体系建设和服务为指导思想,而财政部门的职责仅停留在预算拨款、有专户核算等方面,对资金的预算和实际使用并不关心。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管理工作实践中的几点思考 对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资金管理问题,相关部门还应提高认识,联合起来共同商讨制定新的方案,以保证资金的有效使用。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责任和管理重点 为了避免多个部门同时管又无人管的现象,在资金管理上,应召集相关部门一起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责任,并建立交叉监管的机制。例如,卫生部门负责编制年度预算,制定

人畜共患病防控情况总结

人畜共患病防控情况总结 人畜共患传染病是指由共同病原体引起,流行病学上相互关联,在脊椎动物和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按照病原体的生物属性分类,可分为病毒性、细菌性、寄生虫性人畜共患病等。人畜共患病可源于与人类密切接触的家畜、家禽和宠物,也可源于远离人类的野生动物等。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已知的人畜共患病共有800多种,这占到了可感染人的传染病种类的60%,病原体涉及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等多种生物。在新发传染病有75%都是人畜共患病。据2007年统计,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种有16种为人畜共患传染病。动物是人畜共患传染病病原的巨大储存库,随着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变甚至破坏,动物病原体的遗传变异和跨种传播的风险增大,人畜共患病对人类的威胁也越来越大。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家畜饲养量不断增加,畜禽及其产品的流通日益频繁,布鲁氏菌病、结核病(以下简称“两病”)和狂犬病等重要人畜共患病出现抬头趋势,不仅严重影响畜牧业生产,并已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越来越多地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人畜共患病防控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为进一步掌握人畜共患病疫情情况,科学制定防控措施,现

把我国近年来人畜共患病防控情况总结如下: 一、我国人畜共患病防控总体情况 (一)人畜共患病疫情总体平稳 1.布鲁氏菌病 2011年,全国畜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疫情形势仍较重,部分地区呈下降趋势。内蒙古、吉林、浙江、福建、江西、河南、湖北、四川、陕西、青海、宁夏、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13个省(区)335个县722个乡6208个村发生布病疫情,发病牲畜116795头(只),死亡580头(只),死亡率0.5%。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发病羊108633只;陕西省938只,吉林省937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931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奶牛发病932头,浙江省460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分别为375头和360头;内蒙古自治区其它牛发生布病716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74头。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安徽、山东、湖南、海南、广东、广西、重庆、云南、贵州、西藏、甘肃等19省(区、市)没有发现布病临床病畜。 2.结核病 2011年,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牛结核病疫情上升外,全国其他省牛结核病疫情呈现下降趋势。内蒙古、吉林、浙江、福建、江西、河南、广东、广西、四川、陕西、宁夏、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13个省(区)133个县195个乡396个村发生奶牛

公共卫生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答辩文档2篇

公共卫生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答辩文档 2篇 Defense documents for master's thesis of public health 编订:JinTai College

公共卫生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答辩文档2 篇 前言:毕业论文答辩是一种有组织、有准备、有计划、有鉴定的比较正规的审查论文的重要形式。为了搞好毕业论文答辩,在举行答辩会前,校方、答辩委员会、答辩者(撰写毕业论文的作者)三方都要作好充分的准备。本文档根据毕业论文答辩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公共卫生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答辩文档 2、篇章2:公共卫生专业硕士论文答辩问题文档 篇章1:公共卫生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答辩文档 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是学位质量保障体系的最后控制环节,不仅考核研究生对论文相关工作的深入水平和掌握能力,同时反映作者的表达应变能力,因而成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内容。 1、面临问题

1.1 “严进宽出”影响论文质量传统研究生培养往往遵循“严进宽出”的基本准则,毕业论文答辩在某种程度来说只是一种形式。mph作为一个较新的专业,其学制较其他专业硕士短,研究时间有限,且多为在职人员,因而其质量管理的核心多放在入学的考核和选拨上,毕业论文质量易被忽视。 1.2 导师单位繁多成份复杂mph专业导师分布在学校各培养单位,导师单位繁多,既有医院管理人员,又有教研室科研人员,成份复杂;在研究内容上有的侧重理论研究,有的侧重工作实践研究,难以形成统一标准。 1.3 毕业论文评估标准缺乏以往毕业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由导师提供,由于多数评委都是导师熟知的同行,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种人情关系,就形成了毕业论文答辩流于形式、忽视质量的现象,致使水平较低的论文通过答辩。 2、主要做法 为了提高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 xx年卫勤系承担了学校xx届公共卫生专业硕士(mph)毕业论文首次统一答辩的组织工作。 2.1 成立组织周密计划由于是第一次在学校组织mph专业统一答辩,研究生院和卫勤系共同成立了专门的研究

人兽共患传染病解读

人兽共患传染病专题 课程论文 题 目 : 人与动物共患病的流行及其防控现状 学 院 : 牧医工程学院 专 业 : 兽 医 班 级 : 2014级硕士8班 学 号 : 14203100 姓 名 : 王 培 培

人与动物共患病的流行及其防控现状 王培培 (2014届兽医专业硕士8班) 摘要:人与动物共患病不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也严重危害畜牧业发展,影响畜产品的质量安全。目前人与动物共患病的研究一般为人与脊椎动物的共患病,简称人兽共患病。本文综述了人兽共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流行现状,分析了防控中面临的问题,并阐述了相关策略,为加强人与动物共患病的防控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人与动物共患病;人兽共患病;流行病学特征;流行现状;防控;问题;策略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对大自然的开发,规模化畜牧业的发展,传染性疾病与人类和动物长期相伴[1]。动物的传染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人与动物共患病和其他疾病一样,有着各自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人与动物共患病流行速度快、波及范围广、危害程度重、防治难度大。因此,人与动物共患病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它的防控也越发重要。目前,人与动物共患病的研究一般为人与脊椎动物的共患病,简称人兽共患病。本文根据人兽共患病的特点,来综合讲述人与动物共患病的流行及防控。 1 人兽共患病的概念 人兽共患病(zoonosis)一词源于希腊文zoon(动物)与nosis(疾病),传统的提法是“人畜共患病”,是指人类与人类饲养的畜禽之间的自然传播和感染疾病。19世纪德国病理学家Rudolf Virchow 第一次提出人类感染的动物疫病(zoonosis)这一名词。尔后这一概念被修正为“由任何家养的和野生的脊椎动物传染给人或由人传染给动物的所有人类的传染病”。195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与粮农组织(FAO)联合成立的人兽共患病专家委员会(The Expert on Zoonoses),对人兽共患病所下的定义[2]为:“人兽共患病是指在人类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和感染,即人类和脊椎动物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在流行病学上又有关联的疾病”[3]。目前,有专家学者如田克恭等提出“人与动物共患病”的概念,但国际上尚未对此定论。 2 人兽共患病的流行病学新特征 2.1 人兽共患病流行的空间特征发生明显变化 集约化养殖,加大了人兽共患病的传播速度与流行强度;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贸易和旅游业的发展,使得不少原来呈地方性流行的人兽共患病变成世界性流行的人兽共患病,出现了农村疾病城市化、边远疾病中心化、北方疾病南方化三大空间变化趋势。 2.2 人兽共患病多病原因子混合感染增多,使病情更加复杂化 目前发生的人兽共患病,往往不是由单一的病原体所致,而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共同协同作用而造成的。多病原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已成为人兽共患病发病的主要形式。这可能也就是近年来生产上不断出现所谓的“非典型病症”、“超强(变异)病症”和“复杂疾病征候群”的重要原因[4]。这一系列的综合症状群,使病情复杂化,增加了临床诊断的难度,也给人兽共患病控制带来困难,导致人兽共患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

2020年公共卫生工作计划4篇

2020年公共卫生工作计划4篇 导读:本文是关于2020年公共卫生工作计划4篇,希望能帮助到您! XX年是推进医改工作的关键之年,我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深化医改为主线,以提高全镇人民健康水平为目标,突出抓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努力完成上级交给的工作任务,使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落实好党的民生工程。为了我镇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做得更好,使我镇居民真正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根据自治区相关政策以及旗卫生局的相关要求和指导,对我镇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作出以下安排: 一、上年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健康档案的建立,存在电子档案的录入与纸质档案不同步现象,建档率低,致使各项重点人群的筛查率低于理论数。 2、健康教育及健康咨询活动次数未达到项目要求。 3、由于慢病患者外出,致使慢病管理频次及管理率不达标。 4、由于村卫生室人员业务能力有限,慢病随访和其电子录入工作未能及时完成,个别随访无意义,甚至不真实。 5、与门诊大夫未配合好,档案未很好的利用,大多数成了“死档”,失去了建档的意义。 6、由于仪器及试剂等原因,65岁老年人体检中的辅助检查工作未完成。 二、XX年的工作目标: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国家切实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方法和惠

民政策,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居民健康问题实施干预,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主要传染病及慢性病,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使全体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三、长期工作安排: 1、健康档案。继续建立健全信息化档案,及时更新档案,并做好保密工作。在上一年度工作的基础上将继续完善返乡及流入等人群健康档案的建立工作。 2、慢性病管理。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至少四次面对面的随访,定期进行咨询服务和用药指导,并及时对其电子录入,尤其是高血压人群,应分级及时按月做好随访工作。利用随访宣传防病知识,使农民对重点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并做好资料汇总和信息上报。对慢病的管理率达80%以上,慢病的控制率达25%。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测血压率达100%。同时加大筛查重点人群,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并做好门诊日志记录。 3、健康教育工作。要真实,有意义。在原有的基础上,结合季节防病重点,每月更换一次室外及室内健康教育宣传栏的内容,印刷发放健康教育资料,覆盖率达60%以上;要求相关人员在上门访视时进行相关健康知识的宣传,使居民基本卫生常识知晓率达80%以上;组织动员孕妇及3岁以下儿童家长参加我院举办的孕妇和儿童健康教育讲座;孕妇在孕早期或中期接受一次健康教育的覆盖率达到85%以上,3岁以下儿童家长覆盖率达到85%以上。每个月进行一次健康知识讲座;每个月利用集市开展一次健康咨询活动;每天循环播放音像资料不少于六种;提供不少于十二种的印刷资料,居民覆盖率达30%以上;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达60%

MPA毕业论文范文法定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

MPA毕业论文范文:法定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传染病防治是一项长期、复杂和艰巨的任务,在当前,随着如sars 、禽流感、手足口病、甲型h1n1 流感等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传染病防治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公共卫生问题[1] ,而是一个与政治、经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重大社会问题,它严重影响着社会稳定、人类安全[2] 。另外,随着传染病防控形势的不断变化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层出不穷,疾病监测与预警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资源,提高疾控部门对传染病监测和预警能力,努力探讨新时期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管理策略显得更加重要。在非典疫情发生之前,温岭市传染病疫情一直采用报告卡邮递制度,报卡收集报告及时性与准确性均存在较大的问题,无法开展传染病预测,xx 年以来,温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疾控)依靠“大疫情系统”及本地公共卫生所机构建设,对全市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管理模式进行了不断探索和实践,使得全市的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工作逐步改善,并逐渐走入正轨,取得不错的效果。 1、模式与目标 在对温岭市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管理模 式的探索与实践中,参照现代企业人力资源“3p”管理模式[3] ,即职位分析(postsanalysis) 、绩效考核

(performanceappraisal) 、薪酬管理(paymentmanagement) ,通过对如何定岗、如何定责、如何培训、如何管理、如何评价等方面问题的探作者单位: 温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温岭317500 作者简介: 邵国祥,本科,执业医师,主要从事传染病防控工作通讯作者: 邵国祥,e-mail:wlsgx@sina ? com讨,确定了温岭市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管理的总体目标归纳为“五个有” ,即有完善的管理体系、有严格的执行记录、有计划的知识培训、有规范的资料登记、有科学的评价整改机制; 并通过建立规范合理有效的运行机制实现“五个有”的管理目标。 2、实现“ 3p”管理 2 ? 1健全管理体系,明确职责分工为适应传染病防控工作需要,在市卫生局的统一领导下,在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建立负责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的领导组织与沟通机制,该领导组织由机构负责人、医务管理人员和疫情管理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对医院内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工作的领导、督查、协调等工作。建立起医疗机构内部传染病三级管理体系,一级为领导小组,院长或分管院长直接领导,各职能科室主任参加,主要负责传染病管理工作的部署和协调; 二级为传染病管理科室,配备专职管理人员,主要负责网络直报、疫情管理、对职能科室的检查与督导工作等,是传染病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 三级为各职能科室主任,负责本科室传染病疫情检查结果的反馈与整改措施落实工作。

动物医学人畜共患病习题

精心整理 一、名词解释 1、人畜共患病:也称人兽互传病。是指椎动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和感染疾病。它是由病 毒、细菌、放线菌、衣原体、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螺旋体、寄生虫(原虫和蠕虫)等病原体所引起的各种疾病的总称。 2、自然疫源性:指某些疾病的病原体在一定地区的自然条件下,由于存在某种特有的传染源、传 播媒介和易感动物而长期存在,当人或动物进入这一生态环境也可能被感染的特性,而驯养动物或人的感染和流行对这类病原体在自然界的生存并不重要。具有自然疫源性的疾病,称为自 3、 4、 5、 6、 7、 8、 9、 10、 二、 1 A 2 A 3、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等,其中感染(C )的患者病情重,病死率高。 A、H9N2 B、H7N7 C、H5N1 D、H7N2 E、H7N3 4、下列哪种是现尚不能肯定的禽流感传播方式:(D) A、呼吸道传播 B、密切接触感染家禽 C、直接接触病毒毒株 D、密切接触禽流感病人 E、以上均不是 5、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是(C) A、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B、带菌者 C、鼠 D、狗 E、蚊子 6、下列哪项不是霍乱的主要临床表现:(E )

A、腹泻 B、呕吐 C、脱水 D、肌肉痉挛 E、神经损伤 7、下列哪个不是肠道传染病:(A ) A、流脑 B、甲肝 C、伤寒 D、菌痢 E、脊髓灰质炎 8、下列哪种传染病不通过呼吸道传播:(C ) A、非典 B、禽流感 C、乙脑 D、流脑 E、麻疹 9、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途径是:(E) A、呼吸道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接触传播 D、母婴传播 E、以上均是 10、流行病学调查的目的是:(E) A、核实诊断 B、调查可能的传染来源 C、调查可疑的危险因素 11 12 1 2 3 4 5 6 7.、能引起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体有病毒、细菌、真菌、放线菌、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和寄生虫 8 9 10、钩体病可分为流感伤寒型、黄疸出血型、肺出血型、肾衰竭型和脑膜脑炎型几种类型。 四、判断题 1、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所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表现为剧烈的腹泻、呕吐。(对) 2、流行病学调查主要是对病人进行调查,不需要注意个人防护。(错) 3、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错) 4、登革热的传播媒介是白纹伊蚊。(对) 5、霍乱、艾滋病都是甲类传染病。(错) 6、丙肝的动物宿主主要是猪,对于人的传播途径主要是血液和性接触。(对)

MPA毕业论文范文法定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

MPA毕业论文范文:法定传染病和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 传染病防治是一项长期、复杂和艰巨的任务,在当前,随着如sars、禽流感、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传染病防治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公共卫生问题[1],而是一个与政治、经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重大社会问题,它严重影响着社会稳定、人类安全[2]。另外,随着传染病防控形势的不断变化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层出不穷,疾病监测与预警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资源,提高疾控部门对传染病监测和预警能力,努力探讨新时期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管理策略显得更加重要。在非典疫情发生之前,温岭市传染病疫情一直采用报告卡邮递制度,报卡收集报告及时性与准确性均存在较大的问题,无法开展传染病预测,xx年以来,温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疾控)依靠“大疫情系统”及本地公共卫生所机构建设,对全市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管理模式进行了不断探索和实践,使得全市的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工作逐步改善,并逐渐走入正轨,取得不错的效果。 1、模式与目标 在对温岭市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管理模

式的探索与实践中,参照现代企业人力资源“3p”管理模式[3],即职位分析(postsanalysis)、绩效考核(performanceappraisal)、薪酬管理(paymentmanagement),通过对如何定岗、如何定责、如何培训、如何管理、如何评价等方面问题的探作者单位:温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温岭317500作者简介:邵国祥,本科,执业医师,主要从事传染病防控工作通讯作者:邵国祥,e-mail:wlsgx@sina·com讨,确定了温岭市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管理的总体目标归纳为“五个有”,即有完善的管理体系、有严格的执行记录、有计划的知识培训、有规范的资料登记、有科学的评价整改机制;并通过建立规范合理有效的运行机制实现“五个有”的管理目标。 2、实现“3p”管理 2·1健全管理体系,明确职责分工为适应传染病防控工作需要,在市卫生局的统一领导下,在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建立负责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的领导组织与沟通机制,该领导组织由机构负责人、医务管理人员和疫情管理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对医院内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工作的领导、督查、协调等工作。建立起医疗机构内部传染病三级管理体系,一级为领导小组,院长或分管院长直接领导,各职能科室主任参加,主要负责传染病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论文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论文 公共卫生是关系一个地区或者整个国家乃至全球人民健康安全的公共事业,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共卫生专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公共卫生专业论文篇一:《预防医学下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实验教学》摘要:本文以提升预防医学生的公共卫生核心能力为导向,充分发挥湖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实验教学资源优势,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潜能,探索如何提高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应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能力的公共卫生工作者。 关键词:预防医学;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实验教学 随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公共卫生在全球范围内成为高度关注的问题。如何在当今高度发展的交通流、信息流和高度关注的背景下,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一直是公共卫生领域十分关注的课题[1]。作为公共卫生重要且关键起始环节的公共卫生教育,理所当然应有其新的发展需求。公共卫生教育唯有改革才能承载维护人类健康与社会发展目标所赋予的历史使命。明确公共卫生教育领域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核心能力的基本要求,是公共卫生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也是公共卫生教育创新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核心能力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支持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以核心能力体系

为基础构建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将成为公共卫生体系人力资源管理各项活动的基础[2]。传统的实验室+教师模式培养的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人文素质以及公共卫生核心能力难以胜任日益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的挑战,因此,更新教育理念,多途径、全方位开展以扩展公共卫生核心能力为中心的预防医学人才实验教学改革实践势在必行[3]。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是预防医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预防医学基本知识、提升公共卫生核心能力的重要途径。我院预防医学与放射卫生实验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自1999年成立以来,整合公共卫生学院所有的实验仪器、设备、人员和机构,负责所有预防医学课程的实践教学,先后被评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实验室和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实践教学示范中心。依据以学生为本,突出能力,彰显个性,提高素质的建设理念,现已建设成为教育理念先进、教学体系科学、师资队伍精干、仪器设备精良、教学环境友好、管理机制高效、教改成果显著、学科特色鲜明的开放实验教学平台[4-6]。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依托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平台,完善实验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我校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我们从以下七个方面着手进行实验教学改革以提升我校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公共卫生核心能力。 1.打破学科界限。加强知识融合,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公共核心能力。预防医学是一门理论严谨、实践性强的学科。预防医学教育理论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改革公共卫生本科教育,培养医学生+公共卫生的复合型人才,使其既懂医治又懂预防。在重视传统

公共卫生毕业论文精选范文

公共卫生毕业论文精选范文 摘要:目的建设区域性公共卫生业务信息管理平台。方法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通 过开发标准化的接口对全市公共卫生相关业务系统进行整合,使之在一个平台上运行。结 果对全市公共卫生相关业务系统进行了集成,建立了区域性疾控业务数据中心,初步实现 了疾控业务统一平台信息管理。结论本平台的建设提升了公共卫生信息收集的及时性与全 面性,提高了信息利用效率。 关键词:公共卫生;业务信息管理;区域平台 1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技术进入了快速发展 时期,信息化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基于网络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了基础架构支持[1],国家、省、市各级疾控都建设了相应的疾病控制信息平台和业务管理系统。包括中 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省疾控综合业务平台、健康体检系统、检验信息系统、预防接 种管理系统、职业危害监测系统等[2-6]。这些系统和平台涉及疾病防控和应急管理等多 个方面,提高了疾控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的自动化水平,提高了公共卫生信息收集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大大提高[7-8]。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面对新的 防病控病形势,现有的一些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亦暴露出一些缺陷,主要表现为监测信息 系统没有覆盖全部疾控业务,例如传染病的实验室监测;以食品安全、职业卫生为代表的 健康危险因素监测覆盖面小,信息欠准确,不能反映实际情况;以肿瘤、高血压等为代表 的慢性病发生发展危险因素基础监测数据分散,信息反馈慢。己建成使用的信息系统主要 功能集中在监测数据的收集,缺少分析利用。同时由于各类业务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各业务系统之间缺乏横向联系,造成各级系统之间的数据不能实现共享和整合利用,存在 信息孤岛[9-14]。根据疾控自身业务工作的特点,以整体、标准、实用、安全和可扩展为 原则,建立一个区域性的公共卫生信息管理平台,通过这个统一接口的数据采集与交换平台,使各级业务系统和平台能够互联互通,实现信息的及时传递、高效利用与数据共享[11-12]。 2建设思路 以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体系为依托,通过对区域内各级相关医疗卫生机构正在 运行的免疫规划系统、慢性病管理系统、卫生检验检测系统、职业健康监护系统、医院诊 疗管理系统等应用系统进行整合,对国家和省系统的数据进行二次开发和利用,将原先分 散在各部门和机构的“信息孤岛”有机联合,加大数据的收集与共享,实现多业务系统间 的信息交流和利用分析,优化资源的配置和利用。该信息平台使用标准化接口,不仅覆盖 传统的传染病疫情,还包括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监测与评估,五大卫生领域的健康危害 因素监测,免疫规划综合检测与评估,区域早期症状主动监测与评估等[15-18]。 3建设内容

公共卫生系统设计研究

黄山学院艺术学院 毕业设计(创作、演出)报告专业:艺术设计专业(产品造型) 题目:公共卫生设施的系统设计研究 作者姓名:卢欢 学号: 21014021026 指导教师:左铁峰职称:教授 合作导师:职称: 完成时间: 2014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前言. (4) 第一章课题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⒈设计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⒉设计背景 (5) ⒊设计方向 (7) ⒋设计思路 (7) ⒌设计意图 (7) ⒍当前社会现状 (7) 第二章调研分析 (8) ⒈公共厕所的发展趋势 (8) ⒉公共厕所的调研分析 (9) ⒊市场考察 (10) 第三章作品设计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⒈设计构思 ............................................................................... 错误!未定义书签。 ⒉概念确立 (12)

浅谈宠物源性人畜共患病

浅谈宠物源性人畜共患病 贵宾犬(详情介绍) 当今社会,人畜共患病已经在人类疾病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据WHO统计分类的近1500种人类疾病中超过60%属于人畜共患病,而且这一比例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提高。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全世界已证实的200余种动物传染病中,有半数以上可以传染给人类,另有100种以上的寄生虫病也可以感染人类。已知在我国存在并流行的人畜共患病中已证实的约有90种。而宠物与人类关系亲密,密切接触的机会多,由宠物带给人类的传染性疾病呈现出高发的趋势,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宠物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防控形势愈加严峻。 一、宠物源性人畜共患病的发生情况 1.宠物数量和种类的激增,使感染风险不断增加。近年来,我国宠物犬、猫、鸟、鱼等的数量不断上升,特别是犬猫的数量急剧增加,据统计我国大陆地区有猫0.5~0.8亿只,其中90%以上的健康猫都带有病菌。我国已发现大量弓形虫病感染者,猫是传染此病的“罪魁祸首”。随着宠主对宠物品种的追求,啮齿类动物小鼠、豚鼠、金丝熊、小松鼠等作为潮流宠物被人类豢养在家庭中。而这些动物恰恰对很多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体具有高度的易感性,是人畜共患病的重要传染源或人畜共患病病原体的宿主,随之而来的由宠物带给人的患病风险也明显增加。此外,爬行类动物如巴西龟、蜥蜴,甚至蝎子、蜘蛛等节肢动物也成为都市另

类宠物爱好者的饲养对象,但是这些动物也是许多人畜共患病病原体的宿主和传播媒介,而且目前对这些动物往往又缺乏合适的检测手段,极易成为人类感染疾病的源头。 2.病原体种类繁多,多数来源复杂,防控难度大。宠物易感的病原体种类繁多,而且很多病原的传播途径、生物学性状、传染性和致病力等情况都不清楚。但宠物所携带的许多种病原体都是人畜共患的,宠物一旦受感染就有可能将病原体传染给人类,如鸟类的鹦鹉热衣原体,犬猫携带的狂犬病病毒、钩端螺旋体、弓形体,以及由啮齿类动物传播的鼠疫、流行性出血热、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鼠咬热等。在人类与宠物的接触中,这些病原就可以传播给人类,引起人类的感染性疾病。以狂犬病为例,2001年全国人狂犬病死亡854例,2002年死亡1003例,2004年因狂犬病致死人数高达2600多例,位居传染病死亡数之首。而据卫生部《2009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每10万人中狂犬病发病率为0.19%,狂犬病死亡率高达96.23%。 狂犬病毒的传播 3.新病原和外来病原缺乏有效的防控手段。近年来,一些新发的宠物源人畜共患病不断地被发现,病种不断地增多,如由细菌引起的弯曲杆菌病、李斯特菌病;由病毒引起的尼帕病毒病;由衣原体引起的鹦鹉热;由立克次氏体引起的埃立克次体病;由寄生虫引起的隐孢子虫病、贾第鞭毛虫病等。再加上不同地域间宠物贸易的不断发展,进口的宠物越来越多,由于检测手段的落后和宠物的进口途径不规范,进口宠物的质量良莠不齐,并且往往携带外来病原体。这些进口宠物所携带的新的病原体增加了人

人畜共患病的种类

人畜共患病的种类 人畜共患病是指脊椎动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疾病和感染疾病的总称。人畜共患病病种繁多,表现多样,变化多端。近年来,一些动物新的流行病源不断地被发现, 严重地威胁人和动物,如禽流感、非典、疯牛病、狂犬病、艾滋病、等等。按其流行病学和病原体的种类进行区分:它是由病毒、细菌、真菌、杆菌、连球菌、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休、螺旋体、原虫和蠕虫等病原体所引起的各种疾病。 一、人畜共患病的分类 人与动物共患的疾病,可从其病原宿主、流行病学或病原体的生活史等角度而有多种分类法。最重要的人畜共患病主要是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这两大类。传染病是由病毒和细菌等病原体引起。当前、在人与动物共患的疾病之中,这其中有历史上人们所熟悉的一些人畜共患病,比如鼠疫、黄热病、口蹄疫、炭疽病、布氏杆菌病、结核病、鼻疽、钩端螺旋体病、土拉杆菌病、沙门氏菌病、链球菌、鹦鹉热、绦虫病、血吸虫病、艾滋病、疯牛病、狂犬病、禽流感、非典型性肺炎、日本乙型脑炎等等。 二、人与动物共患病的传播途径 目前、人与动物共患病的传播途径非常复杂,有相当大的一部份是来自野生动物,鸟类、家禽、家畜、海洋水产品、鱼、虾、螺等等,当带病菌的动物污染了水源、土壤、空气,随着气侯以及地理环境的变化,细菌微生物的演变,而产生新的传染源;另一

方面是通过人体直接接触咸染传播,而另一方面是通过水源、土壤、空气传染。 1、呼吸道传播: 呼吸道的病原体微生物,呼出的气流强大 或接触较近时可直接感染传播;当人与动物生存在同一环境中,带病菌的动物咳嗽、嚎叫、黏液、啖液等病原体渗出物可随同小滴而喷出体外,并以飞沫或气溶粒的形式悬浮于空气中,较大的颗粒在空中停留较短,落于地面,与尘土混合形成尘埃,当人和动物吸气时,就有可能把含有病原体的微生物飞沫或空气中的微粒吸入体内而感染传播。 2、消化道传播:病从口入,主要是指吃入各种被污染带病 菌的动植物、肉类、昆虫而感染,病原体从患者和动物排出体后,被污染水土或空气环境到食物,当人体或动物接触或噬入机体后, 就有可能感染传播疾病。 3、接触性传染:人与动物的接触创伤感染:如患狂犬病,狗,猫、鼠等,它们的唾液中含有大量的狂犬病病毒,当动物咬伤人时,病毒就随唾液进入体内,引发狂犬病。另外、动物的全身被毛和皮肤垢屑里,往往含有各种病毒、病菌、疥螨、虱子等,它们有的就是某种疾病的病原体,有的则是疾病的传播媒介,对职业等原因与动物接触频繁的人,是有机会通过动物身上染上人畜共患病的可能。 4、粪便传播:动物粪便中含有大量各种病菌,这是众所周 知的,如布氏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回虫、绦虫、结

宠物饲养课程教学大纲

宠物饲养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 实施本课程的教学是为了满足现代养殖业对生产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宠物饲养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习后续专业知识、形成职业行为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二、本课程的目的任务 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饲养宠物的人在逐年增加,尤其在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宠物的饲养数量增加很快。由于宠物的繁育、营养和饲养技术以及消费内容等与传统的家畜和一般的肉用型特种经济动物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开设宠物饲养学这门课程有其需要性和必要性。 本课程目的和任务是: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宠物的繁育、营养、饲养及疾病防治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内容包括: 各类宠物(包括犬、猫、鸟、鱼和爬行类等)品种介绍、生物学特点、繁殖技术、营养与饲料、饲养管理、调教和特殊技能训练及保健等内容,同时对宠物饲养的相关法律、福利也做了简要的介绍。 本课程的前期课程为家畜解剖基础、生理学基础、动物营养与饲料和动物繁殖学等专业基础课。

三、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要很好地掌握本课程所介绍的饲养知识,必须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通过大量观察及养殖生产实践,才能不断总结经验,掌握其饲养方法及技巧,更好地为发展地方特色经济服务。 本课程教学要求分为重点掌握、一般掌握、基本了解三个层次,重点掌握的内容是各章中的核心内容,一般掌握的为基本内容,考核以重点掌握和一般掌握的内容为本,基本了解的内容一般不考,或占很少比例。 四、教学建设 (一)、媒体的选择 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选用文字教材、录像教材并配合实践教学。文字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础。录像教材配合文字教材,充分利用其声、像优势,用于明确教学目的,强化教学内容,指明重点,讲解难点,给出学习思路和方法,重现必要的教学活动。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1.文字教材采用合一型 1)主教材:根据本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按照学科体系编写,力求循序渐进,通俗易 懂,便于自学。每章后有小结和思考题。

公共卫生知识毕业论文

公共卫生知识毕业论文 摘要:目的建设区域性公共卫生业务信息管理平台。方法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通 过开发标准化的接口对全市公共卫生相关业务系统进行整合,使之在一个平台上运行。结 果对全市公共卫生相关业务系统进行了集成,建立了区域性疾控业务数据中心,初步实现 了疾控业务统一平台信息管理。结论本平台的建设提升了公共卫生信息收集的及时性与全 面性,提高了信息利用效率。 关键词:公共卫生;业务信息管理;区域平台 1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技术进入了快速发展 时期,信息化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基于网络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了基础架构支持[1],国家、省、市各级疾控都建设了相应的疾病控制信息平台和业务管理系统。包括中 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省疾控综合业务平台、健康体检系统、检验信息系统、预防接 种管理系统、职业危害监测系统等[2-6]。这些系统和平台涉及疾病防控和应急管理等多 个方面,提高了疾控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的自动化水平,提高了公共卫生信息收集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大大提高[7-8]。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面对新的 防病控病形势,现有的一些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亦暴露出一些缺陷,主要表现为监测信息 系统没有覆盖全部疾控业务,例如传染病的实验室监测;以食品安全、职业卫生为代表的 健康危险因素监测覆盖面小,信息欠准确,不能反映实际情况;以肿瘤、高血压等为代表 的慢性病发生发展危险因素基础监测数据分散,信息反馈慢。己建成使用的信息系统主要 功能集中在监测数据的收集,缺少分析利用。同时由于各类业务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各业务系统之间缺乏横向联系,造成各级系统之间的数据不能实现共享和整合利用,存在 信息孤岛[9-14]。根据疾控自身业务工作的特点,以整体、标准、实用、安全和可扩展为 原则,建立一个区域性的公共卫生信息管理平台,通过这个统一接口的数据采集与交换平台,使各级业务系统和平台能够互联互通,实现信息的及时传递、高效利用与数据共享[11-12]。 2建设思路 以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体系为依托,通过对区域内各级相关医疗卫生机构正在 运行的免疫规划系统、慢性病管理系统、卫生检验检测系统、职业健康监护系统、医院诊 疗管理系统等应用系统进行整合,对国家和省系统的数据进行二次开发和利用,将原先分 散在各部门和机构的“信息孤岛”有机联合,加大数据的收集与共享,实现多业务系统间 的信息交流和利用分析,优化资源的配置和利用。该信息平台使用标准化接口,不仅覆盖 传统的传染病疫情,还包括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监测与评估,五大卫生领域的健康危害 因素监测,免疫规划综合检测与评估,区域早期症状主动监测与评估等[15-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