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课堂 把脉教学

深入课堂   把脉教学
深入课堂   把脉教学

深入课堂把脉教学

20110412听课报道(已挂在院网络上)

2011年4月12日,福州教育研究院教研中心初中部一行14人应连江文笔中学的邀请,前往该校听课、调研。

连江文笔中学是一所成立不到三年的县直属公立中学,在学校“高起点、严要求、创名牌”的办学理念的引导下,全校教师敬业地工作。为了尽快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学校一方面在管理上下功夫,另一方面诚邀教研员进学校进课堂,帮助把脉教学。

14位教研员分别听取了初一~初三11个学科的28节课,课后与该校学科组教师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评课交流活动。教研员充分肯定了文笔中学从领导到教师对专业素质、课堂效率以及敬业精神的不断追求,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大家真诚地希望这所新兴的校园能够在不长的时间里成为连江县的一支教育劲旅,为福州的教育教学增添一笔浓墨重彩!

语文科

优点:1.精心备课,根据教学内容,广泛收集教学资源。

2.善于利用教材资源,培养学生读写能力。

3.读写知识的梳理较系统、完整。

不足:1.作文指导课选用的“范例”,有些是旧教材的课文,学生不熟悉,因此无法产生“范例”的效应。

2.阅读指导课仅停留在“阅读知识”传授的层面,阅读理解、领悟赏析能力的训练比较薄弱。

建议:1.转变教学观念,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

2.改变教学策略,边重教学形式为重教学实效。

3.针对学生读写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点拨、指导。

数学科

优点:1.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易得当,教/学/练时间分配恰当。

2.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既有独立思考,又有合作交流。

3.教态自然, ,端庄大方,语言准确。

4教学过程设计合理,层次分明,由浅入深, 难易得当,注重能力培养。

5对教材把握到位,善于利用和挖掘教材.引申拓展。

6多媒体辅助手段使用得当,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7课堂气氛活跃,大多数学生能正确掌握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

8采取学生自评分的方式,能较好调动中上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习惯。

9教师授课有激情、有较强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师生关系和谐。

10教学设计体现系统性,条理清晰,由浅入深,很好地将相似形内容整合在复习过程中。

11多媒体的使用也恰到好处,能直观地展现不同形态的相似图形与基本图形之间的联系。

不足:1.板书布局欠合理。

2.建议有些题目可适当引申拓展。

3建议用几何画板,将几何图形动起来,培养学生探索能力。

4.以投影方式对答案效果欠佳,建议适当选用多媒体。

5只是在某些细节上,未能抓住教育契机,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在复习的定位上还存在一些欠佳之处,如:单元复习与半期考复习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本章知识与相关知识的联系与拓展。

6对学生出错的原因未能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建议:1老师能对复习用题进行筛选和组合,形成一些有效题组,使学生对知识的理更有系统性。。

2.在教学中不要急于将知识塞进学生的脑子里,给学生一个自我思考、静静去悟的时间和空间,创造富于思考的课堂环境。

真正的学习必然是主动的学习,不是讲得越多越好,讲得越多,失去的可能越多!

老子说过:“少则得,多则惑.”(少取便会获得,贪多便会迷惑.)

如何把学生思维和学习主动性调动起来是当前首要任务!

比如:让学生自己批改、评分的方式,对于优秀学生来说,是一个良好的激励手段,而对于学力较弱的学生,这种方式不亚于一次次自我否定,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信将丧失殆尽!

能否寻求一种积分的方式,让学生与自己相比,与自己的昨天相比,一点点看到自己的进步!要让他们感受到被关爱被肯定的幸福和快乐!

高品质的教学,一定是从教师自己的心灵和感受出发的、跳跃着生命活力和个体灵性的教学。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善于将自己对学科的真知灼见、对生活的感悟体验,巧妙地编织在学生生活的网络中,从而实现智慧的唤醒;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总是善于用知情的传染化育出温润的教学空间,用严谨的教学推理实现技能的顺利转换,用真实的教育叙事呈现鲜活的教学实践。

3.寻求学科逻辑顺序与学生之心理顺序的沟通,是教育界最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核心追求”之一。

思考一节课讲什么?重点难点确立的依据是什么?讨论重点、难点、疑点怎么讲最有效;强调“三不讲”,即: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不讲、学生怎么也不会的不讲。

当我们问出一个问题并解决了它之后,不妨换一种方式再问出来,并让学生观察、比较前后两种叙述的异同,这样下去学生的理解与表达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当他们在见到不熟悉的情境时能够通过各种方式转化为自己熟悉的问题加以解决,我认为这才是数学要教给人们的东西!

4.在制定教学方案时要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还不知道什么?)学生已经会了什么?(什么还不会?)学生愿意学什么?(不愿意学什么?)学生有能力学什么?(没有学什么的能力?)。

学生是怎样学的,学生可能是怎样想的,学生有哪些思考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碰到哪些困难,他们是否有能力克服。这些都是老师心中要有数的。

读懂教材,不是教师自己看会了就行了,而是要明白为什么教材要这样编写,到底是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老师讲过不等于学生学过,学生学过不等于学生学会,学生学会不等于学生会学。

一,对数学课程、教材的体系结构、内容及其组织方式是否把握不准,特别是对中学数学核心概念和思想方法的体系结构是否缺乏必要的了解;

二,对中学数学概念的核心是否把握不准确,对概念所反映的思想方法的理解水平是否不到位;

三,只能抽象笼统地描述数学教学目标,导致教学措施无的放矢,对是否已经达成教学目标心中无数;

四,对自己设计的教学方案是否能取得预期效果,不能从设计层面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是否只把问题归咎于教学系统的复杂性;

五,是否缺乏有效的发现、分析和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往往能感觉到教学问题的存在而不知其所在,或者发现了问题而找不到原因,甚至发现了问题及其根源但没有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六,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方法、策略和模式是否比较单一,是否机械地套用一些已有的解决教学问题方案,缺乏根据教学问题和教学条件创建解决教学问题的新方法。

在备课教学中能常常想想如何让我们的孩子从模仿走向理解与思考。同时我建议老师们在确定本节课的核心概念、核心思想、方法时,注意以下问题:(1)对数学学科本身而言,是否具有重要性,是否处于主干地位;

(2)对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而言,是否具有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基础地位;(3)在数学上是否具有逻辑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在思维上是否与人的思维发展水平相协调。

总体上说,在这样一个地理环境优美,学校基础设施完善的新兴中学,不但要给我们的学生以希望,更要让我们的教师充满美好憧憬地去投入工作!要让我们的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不做庸师,首先是发展自己。学生超越教师,是教育的幸事;然而如果教师太容易被超越,则是教育的悲哀。我们很平凡,但是我们的学生需要优秀的老师。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但是不能原谅老师的不学无术、不思进取。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以高效教学适应新的环境,迎接新的挑战!

概念的来源是什么?概念的内涵是什么?与相关概念的关系是什么?概念有什么用?在引入新概念后,原有的知识可以作出什么新的解释?

如:§15.1.1同底数幂的乘法

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来解释一下这个课题名称的含义,猜一猜今天所学内容是什么?是幂?是同底数?还是——乘法?是一些什么样的数相乘?可以遵循的法则是什么?与以前学过的乘法有何异同?能用学过的知识解释新的内容吗?新课学过后,以前的什么东西发生了改变?这种思考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是否可以延用?实际上搞清楚了课题的这几个字的含义,也就离教学目标不远了!

在概念教学中。

建议:1.讲清概念的“来龙去脉”;

2.搞清与此概念有联系其他数学

3.抓住本质——找出重要的概念

4.局部——整体——局部

(能把书读厚,还能把书读薄——华罗庚)

重点、难点确立的依据是什么?如何突出与突破?

表述方式的误解、个人经验的局限、前备知识的局限、已有的学习经验的迁移;文本的倾向的暗示、概念与知识理解的片面性等都可能产生对知识理解掌握上的障碍,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建议老师:

(1)从学生提出的“问题”(特别是非故意的“怪问题”)中,发现学生理解教材(某种知识、某个问题)的视角与教材本身、教师视角的区别。

(2)从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答案中,发现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知与教师认知的区别。

(3)从学生作业或试卷中,发现他们对某种知识、某个问题的理解与教师理解的区别。

(4)从学生不经意的谈话中流露出的对某种知识、某种问题的理解中,发现他们的理解与教师理解的区别。

从区别中发现学生理解知识的难点所在,从区别中找到学生思维的起点,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我们的教育、教学。

引入的例子是否合适、有效?作业的布置是否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现自身价值,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提升。

关于情境数学情境是一种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是从事数学活动的环境,产生数学行为的条件。

情境性问题是指教师按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教材内容为载体,有目的,有意识地添加能给认识带来一定情绪色彩的情境,再按一定的表现形式编结而成的问题。这种情境在学生头脑里留下的不仅有表象、概念,而且有思想、情感和内心的感受。它能使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经过自己独立自主的思维活动,经历发现数学知识的全过程而获取知识,掌握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学会学习。

对于各校都存在着的“放弃生”,建议老师们:把知识降到最低点,把赞赏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把他们当做成人对话,把他们做为你的依赖对象(不是让他们来依赖你), 让他们感觉到你的依赖、你的信赖. 在他们面前露一点(只能一点儿)你的无能(他能的方面), 让他们有一个可以在同学们面前自得的时机。

每天给他们布置3~5题他们能做(会做)的题,做对记分,累计分数打五~七折记入期末总成绩.

对于要考试的题目,不妨让他们先做一遍,但要告之最后记入的分数要打折扣。

这是个漫长而磨人的工作,所以请老师们先想清楚要不要做,值不值得去做。因为很有可能你花了许多精力做了,却见不到一点成效!但也有可能你会有意外的惊喜和收获!当你最差的那个学生,当你认为他只能考3分的时候,他可能给你的却是30分或更多,当你看到他眼里的那份喜悦和信赖,那个眼神会让你一生难忘!也许若干年后,当你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听到熟悉的那一声呼唤,你会觉得一切的付出都很值很值!

身为人师,我们能力的来源是:信心,精进,正念,定力,智慧;为人师表,我们需要的是: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我们要做(想做)的只是能:悄悄地改变学生的习惯,静静地浸润学生的心灵,轻轻地搞些活动,慢慢地扩大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不期然中受到熏陶,慢慢地越变越好!

教育的希望,在乎教师良心的回归、精神家园的重建。

让我们一起构建这一片蓝天净

英语科

优点:1.授课教师具有一定的英语语言水准;

2.课前有备课;

3.课堂讲解能正常进行;

4.教态可亲,师生关系融洽,师生课堂配合尚可;

5.能做到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

6.布置作业量尚可;

不足:1.教学理念亟待更新,对具有英语学科特点的授课方式把握欠佳;

2.教学方法需要根据农村中学学生的特点进行多元化思考和实施,以在充分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的基础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教学基本功需进一步加强,加强英语课堂用语的使用力度,从而加大对学生的目标语言的输入,辅助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吸收;

4.急需形成对学生课堂表现的形成性评价机制,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落实课改的基本要求和精神;

5.教师要明确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在备课阶段就要明确制定学生课堂活动的主次先后,加大学生的语言实践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整体成绩,阻止学困生的大量析出;

6.加大教学宏观理念调整和微观技能的进一步提高,尽快缩短和优秀教师的差距。

建议:1.建议学校加大对英语教师的培养力度,尽可能与福州市直教研培训接轨,多将英语教师派出学习听课,接受前沿教学思想和理念;

2.建议加强初一基础教学的师资力量,没有坚实的基础就没有傲人的高度。罗马非一日建成。

政治科

优点:1.教学态度认真,课前都比较认真备课,熟悉教学内容,课堂规范教学,较好完成教学任务。

2.复习有计划。本节课能围绕考试说明的要求,有条理,有层次展开。复习中注重教材的使用,有助于夯实学生基础,帮助学生理清知识体系。

3.课堂教学自然、趣味性强,通俗,能创造性使用教材。学生学习比较轻松。

建议:1.充分了解学情,增强复习的针对性;

2.基础知识复习突出易错易混点比较,提高学生“实战性”;

3.加大知识整合力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4.能加大对课程标准学习的力度,吃透教材,讲透道理。

5.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的达成。

历史科

优点:1.一些老师有研究意识,善于思考,关注对教学内容的研究

2.授课教师基本素质好,语言表达能力强,肯钻研。本节课为复习课,教师备课精心,教材熟悉,注重对知识的讲解、梳理和迁移,体现复习课的特点。注重教学切入点,运用结构式示意图、表格等形式梳理历史知识,讲练结合,关注学生历史学科学习能力的培养。以教师讲授为主,条理清楚,讲解较为全面,教学过程流畅。但在复习专题主题的设计、教学容量、多媒体的运用、练习的选取和使用等方面有进一步改进、完善的空间。

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教材轻课标,以教科书为中心,围绕教科书来组织

教学的现象。

建议:1.重视发挥教研组长的引领作用,加强集备,营造研究氛围,激发、保持老师的研究热情,树立课程标准意识,钻研教材,正确处理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学参考书、考试说明之间的关系,提高驾御教材能力。

2.关注教学反思,积极探索、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优化教学。

3.积极参加教学交流活动,注重吸收其他教师的先进经验,不断提高执教水平。

地理科

优点:1.两位老师都非常认真地进行了备课,对知识的归纳整理比较到位和完整,

2.突出复习重点,注重用例题分析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3.很好地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达到化解难点提高效率的效果。

不足:1.受课时所限,复习内容较多,留给学生思考讨论、发现问题的时间不足。

2.在备课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关注较少,参与知识归纳互动的过程主要是学习比较自觉认真的学生,对于学习积极性不够的学生教师有意识的调动较少。

建议:1.能否讲得更“精”,稍减少教师讲的时间,有的内容可以以任务的方式留给学生自学。而课堂上多些时间让学生来展示,教师从中发现学生的不足,进而解决问题,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

2.多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提升,如好的学生可能参与帮助教师进行归纳,以自己的思考重组知识,而不仅仅是顺着老师的思路回顾一遍知识;而学习较差的学生能在课堂上尽量掌握一些基础知识,提升学习兴趣。

物理科

优点:1.教师个人的基本功较好。语言表达较为清晰,能适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引导他们进行题后总结并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选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有一定的梯度。注重对串联电路及物理量的变化分析。注意与学生进行互动。

2.从学生课堂表现及完成作业的情况看,平常的规范训练做的较好,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思维过程。

3教师个人的物理素养和教学技能较好,有激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

绪和积极性。语言表达清晰、条理清楚,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利用类比思维由旧知迁移学习新知。能熟练使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与学生的互动较好。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学生有参与的面和深度较大。首尾呼应,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从学生课堂表现情况看,学生敢于大胆地参与课堂学习,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思维过程,学习欲望较强。

建议:1.复习课也要针对一定的目标先定位,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知识网络的梳理,加强相关知识间的联系;讲解典型题时注意逆向思维讲解题的思路,正向思维写解题过程,利用思路分析法,把欧姆定律的同一性和同时性在实际解题过程中进一步深入理解。

2.问题的指向性可以更加明确,选题设置要有一定的变化,在变化中寻找规律、寻找不变,然后进行提升、拓展,不要简单的重复、模仿。课堂容量不宜过大。

3.对媒体使用注意考虑其可见度,规范物理语言及表达的一些细节,提高示范效应。适当调整普通话中的方言。

4对所选的教学素材应进行合理的调整,充分挖掘他们的物理内涵,真正发挥其作用。进一步研究实验改进的细节,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5语速适当快慢有致,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和时间,更多地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6规范板书和物理语言的一些细节,提高示范效应。

总体来看,物理组的情况还是较好的,教师的积极性也较高,建议与连江几个较好的学校物理组教师形成教学研究共同体,走出去、请进来,以研究促进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实验室的器材配置要尽快落实完善,以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如本课需要的电动抽气机就缺乏)。

化学科

优点:1.任课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以及自身的素质都很好。这是一节初中复习课,

2.任课教师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做了充分的准备,使一堂复习课上的形式新颖,内容充实,课堂活跃。避免了以往复习课常出现炒冷饭,枯燥无味的现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虽然到了第四课,学生还是兴趣盎然,积极参与,生动活泼,很有新意。

3.本节课教学目标设定合理,设计层次清晰,很好的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既有知识的归纳总结,也有学习方法技能的传授。师生交流互动良好,是一堂成功的化学复习课。

不足:1.知识归纳总结部分老师讲的做的较多,建议部分可以放手让学生做。

2.还可以进行更多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生物科

优点:1.感觉整个备课组的集备很认真,对如何上好复习课进行了认真的研讨。

2.重视对学过的知识从点到面,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讲练结合,老师筛选试题给学生做,而不是盲目地做题海,浪费学生时间。

建议:1.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加强复习的针对性,关注能力的考查和训练,关注学困生,提高及格面。

2.加强复习的针对性有有效性,讲究复习的方法,对重点的主干知识、难点知识思路要清晰,易错的概念、专有名词要加以强调。

信息技术科

优点:1.与文笔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程永斌老师交流,参观网络计算机教室,了解机房软硬件和教学资源建设与管理情况。反馈如下:

程老师虽然只是一位借调教师,信息技术教学仍能按常规井然有序地开展。从每节课的教学课件、学生学习范例、学生上机实践练习看出该教师备课认真、充分。

2.与文笔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程永斌老师交流,参观网络计算机教室,了解机房软硬件和教学资源建设与管理情况。反馈如下:

网络计算机教室软硬件环境建设与管理规范,满足教学需求。

3.难得的是为保证技能教学的有效,程老师每节课都制作相应的上机操作视频,供不同层次的学生上机实践参考学习,较好地利用技术优化教学。

不足:1.由于学科组不健全(信息技术学科只有一位借调教师和一位跨学科兼课教师),缺乏教师间的团队协作,集备制度不到位。

建议:1.为保证平行班级的教学质量,加强集备,形成特殊教师队伍的集备制度。通用技术科:略。(因为没有听本学科的课,教研员听其他学科的课就反馈了。)总体建议:

1.从老师的人文素养入手,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可成立教师读书俱乐部,引导教师开展读教育书籍的活动(磨刀不误砍柴工),从教育教学观念上站位高,视野宽。真正体现:高起点。

2.教研组备课应更多的研读《课程标准》,真正读懂三维目标的要求。

3.备课应多学生的学情,因材施教,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

4.课堂教学更多、更重要的是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而非简单的传授课本知识。

5.多送教师出去学习、交流,开拓教师的视野。如动员老师们加入各学科的QQ 群,在线提问、交流。

6.学校的集备时间最好与市区的教研活动时间一致,以便日后老师们可以到福州市区参加市一级的教研活动。

7.定期请一些真正的专家来学校做专题讲座,引导教师专业发展。

8.创建符合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找准学校的发展的突破口,真正实现:创名牌。

教师如何在听课中成长自己

教师如何在听课中成长自己? 听课不仅是学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教师专业成长不可或缺的一种常规的、容易操作的教学研究形式。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深刻地认识到听课对自己专业成长的重要意义。 因此,他们在上课之余能够经常去听同行的课,甚至寻找机会积极参加学校或教研部门组织的各种活动,去倾听名优教师的课。然而,我们在对教师听课的积极性感到欣慰的同时,却不能不对教师听课中普遍存在的“高耗低效”的现象给予高度的关注。 下面想从听课的操作层面,谈谈作为一名教师,听课时应该掌握哪些技能,才能提高听课的实效性。 一、宏观“看”整体 课程改革使“教”和“学”的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领导者”,而是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平等的一员,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参与者、指导者;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的“讲解员”,而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引路人”;教师要尽量减少对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占有,把更多的教学时空让给学生……课程改革的这些教学理念都要融入我们的实际听课中去。 要运用这些理念去观察和把握授课教师的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学方法是否得当,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攻破,知识建构是否合理,训练是否有效,活动的效果是否好,教学目标的达

成度是否高,各环节的时间安排是否科学,教师的数学功底和教学基本功是否深厚和扎实等等。从而从整体上对所听的课给出一个宏观的评价(如优秀、良好、一般、较差;或划分A、B、C、D等第,等)。听课教师只有从整体上观察,从宏观上把握,才能对一节课的优与劣、高效与低效、成功与失败作出科学、准确的评判。 二、微观“品”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一节课成功与否,往往与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细节的关注和处理的灵活程度密切相关。因此,听课还要对授课教师设计的每个教学环节进行认真思考和分析,特别是对一些重要的教学环节,要细致入微地“品味”,认认真真地推敲。 既要深入思考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在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过程中的作用,更要推敲其创新性与合理性问题,如,这些细节对揭示数学本质有什么帮助和作用;这些细节是否能够促进知识的建构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这些细节对支持数学活动有什么作用,哪些细节设计的比较恰当、合理;哪些细节的设计需要改进,怎样改进,等等。甚至在关键之处要对教师和学生所说的每一句话、所用的每一个术语、活动中的每一步操作等,都要仔细斟酌、认真推敲。因为教学中的亮点和瑕疵,往往都隐藏在教学过程的细节中,一刹那、一瞬间,稍纵即逝。听课教师只有对授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方法研究报告结题报告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方法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背景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十五”期间,我国的职业教育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无论是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职业学历教育还是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都有了全面的发展。但是,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质量却依然无法有效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的需求变化,人才培养质量与行业企业需求存在错位。究其本质原因,除了体制机制尚不完善、资源配置存在问题之外,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尚处于努力阶段,特别是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与手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的实效性,即教学效益方面存在较大问题。本课题主要以中职学校选修课为切入点,以教学实效性为抓手,探索提高中职学校选修课教学质量的教学策略,这对于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定位越来越理性化,能适应岗位需求的都是企业需要的人力资源。但由于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等原因,使得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无法有效满足企业岗位变化需求,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存在的供需矛盾日益突显。因此,中职学校应当加快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以符合行业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和岗位技术的变化,避免人才培养质量的‘偏移’和教学实效的‘失控’。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积极开展,需要中职学校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教学效益。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普遍下降,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专业素养、文化素养和职业素质从整体上看不容乐观,而且参差不齐。为了有效

提高这一弱势群体的教育质量,从总体上改变中职学校的社会地位,必须积极推进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由于受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影响,许多中职学校的教学方法和形式越来越接近普通教育,突出表现为“普教化”的特点,绝大部分学校采用的还是“演示性”的方式,追求的还是普通教育的教育手法和模式,这使得教学方法和办学理念成为一对矛盾,阻碍了教学的效果体现和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从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来看,由于内容选择上的缺陷,使得教学内容的职业教育特征也不明显,职业性和实践性不强,教学内容还基本沿用了学科体系下的教学内容。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实践知识的学习,更不利于学生技能水平的提升和毕业后就业的选择性和适应性。同时,由于缺乏相关教学活动的设计,理论性较强,使得学生的实习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出现困难。本课题的研究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近年来我校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并投入一定的财力物力于师资培训和队伍建设。但实际上教师普遍存在知识结构老化、技能水平不强的缺陷,对师资实施培训的效果也不尽理想,例如教师的职称愈来愈高移,而技能水平却没有明显提升。同时,一些具有相当丰富实践经验的、具有“双师型”特质的教师由于忙于自己搞项目,但未能将项目实施与教学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结果承接任务过多而自己分身无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工作的有效完成。因此,教学实效性的研究可以有效促进教师的自身发展。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本质体现,是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心,它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核心环节。教学的内涵众说纷云,至今理论界对教学一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有的人将教学看成一个联合

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在我国新课程改革实施至今已有几年的光景,但一些传统的旧的 课堂教学方式,还在影响着我们大部分的教师。对教材不作过多的钻研,对教学方法不作过多的创新,使用新课程标准、新教材而走的确是过去的老路子。不注重教学过程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表演独角戏,一言堂,生硬的填鸭式教学,违背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往往事倍而功半,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既剥夺了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了学生学习厌烦情绪。现在,我们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必须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改革教师课堂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探索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新型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从而我们提出来了《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这一课题研究,和大家一起探究。 一、课题的提出 进入新世纪,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 需要知识创新。而知识创新是通过具有教育创新、创新能力的人才实现的。所以,知识经济社会呼唤创新人才。作为培养人的教育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审时度势地作出新的抉择一一开展创新教育研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长期以来,由于我们教师与学生受应试教育影响和传统教育观念束缚,我们的教育不能

很好地担负起培养创新人才的任务,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存在诸多弊端。其后果严重,致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兴趣下降,创新个性压抑,探索精神萎缩,根本谈不上学生自主学习,生动活泼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开展《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这一课题研究。 我们课题组教师开展《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活动有助于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國家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深化课程改革实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通过对此课题的研究,我们将严格依据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围绕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开展深入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在课堂教学中调整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及教师自身的发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和思考,以适应学生的成长需要。这项课题研究可以端正以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为主题,为学校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研究型教师提供经验。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1.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通过我们教师调查目前教师课堂教学现状,探究课堂教学 中影响或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我们研究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方法。具体研究课 堂教学中如何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如何创设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

10分钟教你如何学会号脉

10分钟教你如何学会号脉 脉象的产生与心脏的波动,心气的盛衰,脉道的通利和气血的盈亏直接相关。所以,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下面,我们且看看专家们是如何对此做解释的吧。 同时,血液循行脉道之中,流布全身,运行不息,除心脏的主导作用外,还必须有各脏器的协调配合:肺朝百脉,肺气敷布,血液方能布散;脾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血液靠脾气的充养和统摄得以运行;肝藏血,主疏泄以调节血量;肾藏精,精能生血,又能化气,肾气为各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原动力。故能反映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综合信息。当脏腑、气血发生病变后,必然从脉搏上表现出来,呈现病理脉象,成为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 1、大小: 管察气:大气旺,小气虚。 2、快慢: 管察精:快精虚,慢精足。 3、硬软: 管察火:硬火多,软火少。 4、浮沉: 管表里:[亦可说阴阳]浮表症,沉里症。

5、匀乱: 管察安危:匀则生命及心脏平安,乱则生命及心脏危险。 号脉方法详解: 早期的切脉方法比较复杂,要切按头颈、手、足等多处部位的脉动。以后逐渐简化为只切按手腕部的脉搏,称为“寸口”诊法。在这短短寸许长的脉动部位上,古代医家做足了文章。他们将腕横纹向上约一寸长的这段脉动分成了三“寸、关、尺”三部。 左右手的寸、关、尺部位分属不同的脏腑,认为可以反映相应脏腑的病变。其中右寸反映肺的情况,右关反映脾胃,右尺反映肾(命门);左寸反映心,左关反映肝,左尺反映肾与膀胱。 仔细观察,大家可以发现:远端的寸部对应的是人体最上部的心、肺(上焦,呼吸与循环系统);中间的关部,对应肝、脾胃(中焦,消化系统);近端的尺部对应肾、膀胱(下焦,泌尿生殖系统)。如此,小小的“寸口”,却俨然成为人体五脏六腑的全息窗口。 仅此还不够,在切脉的时候,还要用三种不同的指力去按压脉搏,轻轻用力按在皮肤上为“浮取”;中等度用力按至肌肉为“中取”;重用力按至筋骨为“沉取”。寸、关、尺三部,每一部有浮、中、沉三候,合称为“三部九候”。不同手法取到的脉,临床意义不同。通常,脉浮于外者,病位浅,沉于里者病位深。

如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技能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教学技能 教学技能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教与学的有关知 识和经验,为促进学员的学习、实现目标而采取的教学行 为方式,它是教师所掌握的教学理论转向教学实践的中介 环节,对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增强教学 能力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教学技能是表现在教学活动中的 教学行为方式,是一种灵活性、开放性的高级技能,是教 师专业素质的外化形式。“教师”被人们称为是“太阳底下 最光辉的职业”,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无私的春蚕”等等,这众多的美誉都表达了对教师 的崇敬,同时,也对教师在各个方面有了更严格的要求, 其中,教师的专业技能更是重中之重,如何提高教师的专 业技能成为了我们综合学科教师的首要问题。 一、教师应掌握教学设计的技能(课前) 教学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和“程序”;而创设教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学设计实质上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一种事先策划,

是对学生达成目标、表现出学业进步的条件和情境做出精心安排。 (一)全面把握教学内容,做到因材施教。 新课程根据国家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在某方面的素质要求,制定了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并推行“一纲多本”的教科书编写制度,“教材”不限于“教科书”,还包括了其他的课程资源。 1.学习课程标准。 目的是弄清楚自己所教学科应秉持的教学理念,清楚目标与要求;了解本学科的编排体系和内容安排,明白学科特点和教学建议以及对课程开发和资源利用的要求,为制定好学期(或学年)教学工作计划打下基础。 2.钻研教材。 第一步,通读教科书,了解教材体系的安排,掌握教材的内在联系,研究它的科学性、思想性和系统性,以便向学生传授规律性的知识。 第二步,根据各部分教材的不同属性和特点,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初步排队,确定整个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第三步,通览课本的插图、例题、练习、实验、注解、附注和索引等,研究教材的深度和广度,明确哪些内容尚缺乏完整性,需要加以补充;哪些内容应当进一步拓展,需要强调其

基于导学案的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报告

基于导学案的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报告 一、核心概念界定 1?导学案 导学案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学习教学内容而编写的纸质文案。导学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预习、课中研讨、课堂与反馈练习、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环节。导学案的编写是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从教师备课的角度来看,编写导学案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2?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简单地说,一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 二、研究目标 1 ?探究基于导学案下课堂教学案例的特征和研究方法 2.通过案例研究,改进和完善导学案教学的方法 3.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研究内容 1.导学案下的教学案例的特征 2.导学案下的教学案例的行动研究方法 3.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四、研究过程与方法 1.准备阶段:通过参考、阅读、借鉴相关文献书籍,研究设计更符合本学科课堂教学特点的教学案例。 2.实施阶段:结合教学实际,各教研组为单位,开展课堂观察,确立主题,开展案例分析研究,整理教学案例资料,撰写论文,并把好的经验进行推广,完善“导学案”的教学设计和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总结成果,成果形式为论文。收集和整理研究资料,分析实验情况,总结导学案使用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提炼研究成果。 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 五、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 形式完成 时间 负责人

基于导学案的课堂教学案例研究 论文 子课题六:基于以学定教理念的导学案设计的研究 一、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 .以学定教 以学定教是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这里的学情包括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学生的年段认知水准,学生课前的预习程度,学生对新知的情绪状态等学习主体的基本情况。而“定教”,就是确定教学的起点不过低或过高,在恰当的起点上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让每一位学生达到最优化的发展。 “以学定教”是以学生为本,以科学高效的学法作为确定教法的根本依据,面向每个学生,让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让学生主动活泼的发展。 2.导学案 导学案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学习而编写的纸质文案。导学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预习、课中研讨、课堂与反馈练习、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环节。导学案的编写是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从教师备课的角度来看,编写导学案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二、研究目标 1.提高教师导学案的设计水平; 2.促进教师工作中的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研究内容 1.导学案设计的基本要素和结构 基本要素:问题设计、情景设计、教法设计及多媒体使用设计 基本结构:教师寄语、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学习评价 2.导学案设计常见流程和方法 3.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 4.课堂评价方式的转变 四、研究过程、方法 1.调查阶段。2012年1月-2月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方法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模式 研究的主要1、学:老师根据学清在出示学习目标(书面)后,以引学导语(或引学情境)形式指出学习本课内容解决什么问题,具有的重要价值,引起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强烈需要的情感;或出示问题让学生感到用以前的知识不易解决或让学生感受到学了本课知识后,解决起来更便捷;或感受到随知识的发展,提出新的问题水到渠成;或创设情境(包括实验)提出新的问题。告诉学生如何进行自主学习解决本课的问题,进行一些自主学习的方法指导、知识提示等(3分钟)。在问题生成环节,老师先出示自学提纲,让生在自读教材(学材)的基础上,解决自学提纲上的问题,在体验、理解、思考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生成.学生),并在展示环节一并展示,教师点拨(10分钟),由师、生站在不同角度进行自学评价,并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后转入下一步。 以课堂为单位划分知识块儿,注重知识体系和脉络,知识点、知识形成过程、方法等用问题覆盖,教师指导学生按先后顺序解决不同的问题,可以采取先重点探究,再通过自学解决系统的问题,即可以先“探”后“学”——系统化。仍遵循每步的六环,六环也不是绝对的,是一种理念的指导。每一节可能要分为几个活动单元,活动安排和落实要到位,学生才能学得扎实有效。 预设要到位,知识脉络要清晰,要为学生思维设置必要的“支架”,问题安排要有梯度,围绕重难点能够生成值得探究的问题。 2、探:教师在第一步的某础上提出探究的问题(1-2个),安排探究活动,提出小组合作、展示、评价办法,在展示过程中关注参与度,关注学生学习状态,进行必要点拨,质疑拓展。展示原则:以小组为单位,代表展示、组员补充,其他质疑,进一步探究。展示出错率高的、多解的、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合作学习评价,重点是合作学习文化引导和提升,鼓励合作出新的小组、合作氛围好的小组,量化记录并存档(15分钟)。 3、测:目的是对学习目标达成度的检测,也是对学和探两步完成质量的反馈检测,是学生学习情感的升华。4-6题(10分钟),突出自主完成,注重量化评价。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设置引导文本阅读的问题 2、设置新知学习的铺垫性问题 3、设置引导举生活动的问题 4、设置对新知的理解、探究、归纳、总结的问题 5、设置运用新知解决问题的问题 6、设置知识拓展的问题 研究方法

小学数学_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倒过来推想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65~6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求解 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从而有效的解决问题。 2.使学生通过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感受“倒过来推想”的策略, 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 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并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感受倒推的数学思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数器、小棒。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感知策略。 图1 1.(课件呈现)猜一猜:一个数除以7再加上3, 正好是8,这个数是多少? 师:你知道这个数是多少吗? 师:你是怎样想的? 预设:先用8减去3等于5,然后用5乘7就得到了35。 师:你是由结果往前倒着推想得到的,是吗? 师:同学们非常善于思考。 2.初步体验,明晰策略。 师:从图中你都找到了哪些信息和问题呢? (见图1) 预设:已经卖了一半,又加上10升,现在桶里有28升,桶里原来有多少豆浆?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贴信息。) 【设计意图】根据情境图直接导入新课,板贴关键信息,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为接下来的探究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寻找策略 (一)自主尝试,解决问题 师:大家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吗? 师:有的同学有想法了,还有的同学有困惑。可以借助以前学过的方法整理信息,画一画、写一写,弄清楚豆浆的变化过程,再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好吗?大家在探究纸上试试看吧,完成后,在小组中交流你的想法。 课件出示: 1.先独立思考,整理题目信息 2.在练习本中画出示意图并列式计算 3.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方法并与小组成员交流 4.小组讨论完成后派代表上台展示 学生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巡视并指导。 (二)展示交流,寻找策略 师:谁来交流一下你的做法? 预设1:画示意图。 学生讲清楚每一副图表示的意思,然后根据示意图讲清思路。 引导学生评价、质疑。 师:用示意图清楚的表示出豆浆从原来到现在的变化,要求原来有多少升豆浆,需要从现在的28升入手,倒回去思考。 预设2:流程图(摘录关键信息)。 学生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关键信息按照从原来到现在的变化进行整理,然后根据摘录的信息列式计算,讲清思路。 引导学生评价、质疑。 师:通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整理关键信息,也能表示出豆浆的变化过程,帮助我们很好的理解题意,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现在入手考虑,倒回去解决问题。 师:正像同学们所说,从现在的28 升入手,根据豆浆的两次变化,我们倒过来推想,加入了10升就要先减去,得到卖了一半以后的豆浆,再乘2,得到原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升教师教学,实践能力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升教师教学实践能力 作者系麻阳县吕家坪中学:黄华、成武、黄淑芬、徐玉梅、滕飞、滕华兵、黄晓坪、舒娟、黄华平、黄泽田、张圣骞、向华丽、王钊伟、黄全妹、张建吉、龙兵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直接关乎着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育素养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学习素养的养成,所以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的高低对于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我国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就更是亟待加强。 一、选题背景 1、问题的提出: 教育一直是个亘古不衰的话题,而教育的改革更是无数教育者一直在探索的问题。我国教育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特别是最近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后,学生“有书读”的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读好书”成为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要解决“读好书”的问题,一方面需要进行课程改革,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另一方面需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尤其是在教育落后的农村中小学中,如何提升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是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2、课题界定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进行高效教学的核心能力。有学者认为,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包括具体学科教学能力、一般教学能力和教学认知能力三种。具体由下述几种能力构成:(1)认识能力,主要表现为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良好的记忆力,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等;(2)设计能力,主要表现为教学设计能力,包括确定教学目标、分析教材、选择与运用教学策略、实施教学评价的能力等;(3)传播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非语言表达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等;(4)组织能力,主要包括组织教学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各种课外活动的能力、组织培养学生优秀集体的能力、思想教育的能力、协调内外部各方面教育力量的能力等;(5)交往能力,主要包括在教育教学中的师生交往能力。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价值 1、研究现状 根据我们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我们认为一个优秀教师不仅有好的素质,好的知识背景这些与个人先天素质及大学学习有关的因素,还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脑中有结构,心中有学生”,所谓“脑中有结构”是指教师对所教学科知识结构清晰、完整的认知,“心中有学生”是指教师不仅有很强的学生意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障碍、还懂得学生认知、心理、情感的发展规律。一个教师只有做到“脑中有结构,心中有学生”,才能使知识的逻辑结构(知识序)与认知的发展(认知序)有机结合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活动结构(教学序)。教师要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探索、积累、完

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与教师成长研修学习(厦门)汇报

问道鹭岛城,携手教育行 ——厦门研修学习汇报 舒兰市第十一小学校白杨 各位老师: 大家好! 受疫情影响,今天我将以这种线上直播的方式向大家分享2019年学期末厦门之行的学习收获。2019年12月,有幸跟随教育局和进修学校领导及各个学校优秀教学管理前辈,共同参与“筑梦新城”厦门研修之旅。作为一名青年教学管理者,自知业务能力及管理经验有很多欠缺之处,这次培训学习,深感机会难得,所以倍加珍惜与感激。现将学习的粗浅体会向大家作以汇报,不足之处请大家见谅,并给予指正! 此次研修学习,共聆听了6位著名专家教授的讲座,参观了4所厦门名校,研修紧紧围绕“教科研素养提升”“教师新素养修炼”“STEM教育实施”“高效课堂的构建”“合作学习的实操策略”“素养生成的教学策略”六个方面进行学习,课程安排丰富且内容充实有力。 一场场视听盛宴从集美大学方元山教授开始。他用简单质朴的语言向大家详细介绍了《中小学教师如何做好教育科研》,看似枯燥复杂的题目,在他的引经据典中变得生动,复杂变的简单,深奥变得浅显。方教授的讲座,让我知道了当前要做好教育科研,一是要充分认识教育科研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正如他所说:“教师即研究者,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教育科研有助于促进教师的观念更新,有助于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育能力。”我们教师身处教学的第一线,有着得天独厚的第一手研究资源,我们每天干的工作其实就是围绕“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研究,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生、研究学法。我们缺少的是对研究问题的收集、研究过程的总结、研究结果的提炼。二是要改变教育科研“大、假、空”为“小、真、实”。“小”就是研究的问题要小,“真”就是研究的过程要真,“实”就是研究的成果要实。三是要以行动研究为主,尤其是要用好叙事研究这个研究途径。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和记录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一些有意思、有意义的“故事”,并从“故事”中悟出教育的真谛。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改革。尤其在当今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电子课本、微课程、反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手段、学习方式、教育方法层出不穷,就如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它不仅是特殊时期特殊手段,更是敲响未来学校转型的冲锋号,教育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对教师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教育的变革与发展,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新的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方法研究结题报告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方法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背景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十五”期间,我国的职业教育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无论是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职业学历教育还是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都有了全面的发展。但是,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质量却依然无法有效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的需求变化,人才培养质量与行业企业需求存在错位。究其本质原因,除了体制机制尚不完善、资源配置存在问题之外,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尚处于努力阶段,特别是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与手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的实效性,即教学效益方面存在较大问题。本课题主要以中职学校选修课为切入点,以教学实效性为抓手,探索提高中职学校选修课教学质量的教学策略,这对于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定位越来越理性化,能适应岗位需求的都是企业需要的人力资源。但由于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等原因,使得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无法有效满足企业岗位变化需求,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存在的供需矛盾日益突显。因此,中职学校应当加快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以符合行业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和岗位技术的变化,避免人才培养质量的‘偏移’和教学实效的‘失控’。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积极开展,需要中职学校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教学效益。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普遍下降,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专业素养、文化素养和职业素质从整体上看不容乐观,而且参差不齐。为了有效提高这一弱势群体的教育质量,从总体上改变中职学校的社会地位,必须积极推进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由于受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影响,许多中职学校的教学方法和形式越来越接近普通教育,突出表现为“普教化”的特点,绝大部分学校采用的还是“演示性”的方式,追求的还是普通教育的教育手法和模式,这使得教学方法和办学理念成为一对矛盾,阻碍了教学的效果体现和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从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来看,由于内容选择上的缺陷,使得教学内容的职业教育特征也不明显,职业性和实践性不强,教学内容还基本沿用了学科体系下的教学内容。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实践知识的学习,更不利于学生技能水平的提升和毕业后就业的选择性

从“懂、会、对、活、熟”五阶段把脉你的学习

注:本文为我的专著《物理是怎样学好的》中的一讲内容,供大家参考 从“懂、会、对、活、熟”五阶段把脉你的学习每次期中、期末及高三月考,有一些同学的成绩不太理想,说实在的,这并不可怕,其实也不用太担心。但令我着急的是,大多成绩不理想的同学都有一些共同的说辞,我总结了一下,大致是这么几句: (1)这道题我会做的,就是一不小心做错了。 (2)这个内容我懂了,就是太紧张,考场上想不起来了,一离开考场,又想起来了。 (3)我选择题花的时间太长了,没时间做后面的题,如果有时间,我做得出来的。 (4)我的身体不太好,没精神做题,所以这次考咂了。 在家长会上,一些家长也常常会问一些类似的问题,我也总结了一下: (5)我小孩物理成绩这么差,到底是什么原因啊,我问小孩,小孩说都懂的。 (6)我小孩在小学、初中都是三好学生,随便学学成绩都是数一数二的。到了高中,完全变了个样了。 (7)我小孩成绩一次好,一次差,很不稳定的,怎么办啊,按这个规律(其实是所谓的“怪圈”),到高考时到底考得好还是考得差啊。 可怕的是这种“听而不懂、懂而不会、会而不对”的现象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认真的同学一般会加班加点,搞题海战术,不认真的同学就等着下一次“奇迹”的出现。家长们一般都没什么办法,最多帮小孩找课外辅导班,甚至有的家长的情况是每次听了小孩的表态后,信心高涨,都把希望寄托在下一次了,但事实是,迎接自己的是更大的打击。 一直来,我很重视这个问题,每接一届学生,我都会按惯例做几个关于这方面的讲座,事实证明,是有很大效果的。我的讲座的主题是“学习就这么简单”,总结起来就是五个字“懂、会、对、活、熟”,理解了这五个字的内涵,你对自已的学习就号准“脉”了,就能“对症下药”了。 1.从“不懂”到“听懂” 对于“懂”字的理解,有的同学会认为多此一举。那么我给你举两个词,一个是“懂行”、另一个是“懂门儿”。“懂行”的中文意思是“对某一种业务熟悉”,“懂门儿”的英文意思是“know a lot about …”,看了这两个词的意思,我想你已经有了一个判断了吧,你现在还能有信心说出“我懂了”吗?要做到“懂物理”,其实也就是你对物理“懂行”了,你已经做到“know a lot about physics”。但事实上,很多同学并“不懂”,你所说的懂,其实是“最会欺骗你的人是你自己”。要知道“懂”字由“心”与“董”联合起来,表示的意思是“心里面掌握着各方面的情况”、“心中有数”。物理学习中,要达到真正的懂,需要课前、课中、课后“接力式”的努力。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备课讲稿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校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水平的高低,有什么样的教师队伍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显得十分重要 一、让教师专业发展成为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石 1.更新教师教育观念,用新理念转化自己教学行为 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校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的发展是第一要务。学校的发展依赖于师生的发展。如果说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基础,那么学生发展就是学校发展的目的。教师发展的土壤在课堂,那么追求课堂教学实践的有效性将成为教师的立业之基、立身之本、立功之地。没有有效的课堂教学实践的教师在未来社会将难以为计。同理,学生要健康发展,也依赖于有效的课堂教学实践,无效的或说是低效的学习将会有碍于学生发展甚至贻误其终身。 教师应将新的教学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这是教师的追求。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阵地,需要创设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教学氛围,以利于师生共同进行知识的发现、成果的分享;让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上得到积极发挥。

首先,教师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要改变自己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要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去想、去说、去思、去做,积极地为学生学习过程中闪现的创新思维的火花提供“阳光”、“空气”和“水”。 其次,教师要丰富课堂师生的互动关系,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建立双向的、多向的互动关系。学生提出问题、相互讨论、合作交流;教师认真倾听,适时引发质疑、主动与学生合作。课堂氛围和谐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热情会不断激发。 再次,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全方位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个性的差异,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2、细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流程管理,创设良好教师专业发展环境 教师备课力求做到细和实,要备课标、备教材、备重点、备难点、备方法、备学生、备媒体(包括板书)、备练习、备测试。所备内容要有针对性,既要有预设性又要有扩展性和生成性。讲课要引入巧妙,讲解精当,练习合宜,反馈积极,总结系统规范,板书工整清晰,多媒体实用恰当,学生上课状态良好,积极思维,全面动脑动手,认真记录笔记。 对教学过程明确要求,新课讲授一般遵循:第一环节5分钟,导入新课,集中学生注意力,振作学生精神,复习旧知识,创设科学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兴趣;第二环节15分钟,讲授新课内容,“学生能讲的让学生讲,学生能做的让学生做”,教师主要带领学生一起探究问题。教师点拨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对重点强调充分,对难点巧妙突破,列举例题举一反三,扫清学生理解上的障碍,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分析、记忆和理解;第三个环节10分钟,思考、消化、训练,学生解决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提疑解疑,了解学生反应,把握教学效果;第四个环节5分钟,展示学习成果,实践问题,让学生谈解题思

课程教学改革与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进步心得体会

课程教学改革与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进步心得体会本学期研读了《课程教学改革与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进步》这本书,收获颇丰,最近我又在网上观看了杜郎口中学的几节教学视频,我感遭到杜郎口精神的实质就是充分激起了学生对学习的渴求欲望,实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个学校构成了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 杜郎口的课堂活了,真正离别了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学生当之无愧的成了学习的主人,走进课堂,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渴望求知、渴望解惑的布满豪情的人,正像杜郎口人说的那样“主动是学习之本,活跃是课堂之魂”。 (一)新课改与教师、学生一起成长 在参加了屡次关于新课堂教学改革的培训后,把大脑完全的洗刷了一遍,有人说“换的不只是教材,而是教法,也就是大的教育改革!”甚么都是新鲜的:排了几十年的课桌太死板了,要排成“圆周会议”形的,千篇一概的教室布置也太烦闷了,教室布置要有个性化,课堂是学生的……。校长教师在一起,听讲座、提题目,激昂的转变观念、互动、自主学习、探究“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很多之前看上去是不可动摇的,没有丝毫怀疑的,颠扑不破的教育真理、教育信条就要重新审阅和反思,要注入新的诠释了。很多新鲜的词句“自主、快乐、高效”如急风骤雨,容不得你半点犹豫就劈头盖脸而来,看着大家忽然繁忙起来,我的压力忽然而升:不学习,就要落后,不转变观念,就要被淘汰!

容不得半点犹豫,带着“自主、快乐、高效”的新理念用于课堂实践,让孩子们自主,让孩子们快乐,让孩子在自主快乐中实现课堂学习的高效。几节课下来,看着孩子们乱烘烘,孩子们自主快乐了,一节课下来,体会只有一个字:乱!刚刚涌起的一点豪情也逐渐冷却下来。难道新课改就是乱,乱就是新课改?我迷惑了:难道这就是课堂教学改革?不,课改决不是这样!是否是哪里做不到位呢?通过实践,渐渐地,我的思惟变得开阔了,对课改的理解逐渐拨云见日:我之所以茫然,是由于把课改想得过于神秘而没法企及;之所以感觉乱,是自己的思惟还定格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从心理上还没有完全的接受新课改的教学模式。实在,课堂教学改革只是一次契机,它就是我们一直在做,而且从未中断过的寻求,只是一些更富学识的人将它完全的归纳并积极推广的教育理念。 契诃夫说过:“书知识假如没有经过教师心灵的加温,传授越多,学生将变得越冷漠、越无知”。教学中,我深深地会到课堂教学改革会让教师轻松,让学生快乐;课堂教学改革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课堂教学改革中学生可能会改变他们的一生,新课程中的教师也将焕发出新的生命。教师将与课堂教学改革同行,将与学生共同成长。 (二)多听听学生的心声 师生之间多多交换,会进步课堂的教学质量,也是课堂教学改革信息的反馈,多听学生的心声,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此,我深有感悟。

10分钟课堂教学新方法探究

10分钟课堂教学新方法探究 河北省冀州市徐庄乡中学刘海霞 当前,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存在着三大难题:一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太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二是学生的课外作业太多,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三是每个学校都有大量后进生,许多任课教师和班主任都束手无策。要想解决这些难题,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把“应试教育”影响下的“满堂灌”转变为适应“素质教育”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变“多讲,细讲”为“少讲,精讲”,教师每堂课只讲10分钟,留充分时间让学生自学。 一、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首先是思想观念的改革 任何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或课堂教学模式,都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所以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思想观念。10分钟课堂教学不是所有老师都能够马上接受,立竿见影的。有的老师人为地规定在课堂上只讲10几分钟,学生学几分钟,把活生生的课堂教学变成了教条。其实,“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不是一种方法,而是一个原则,要真正把学生解放出来,让学生从上课到下课,学习的全过程都是自学,教师由讲授者变为组织者。有些老师放不开是因为不相信学生,仍然是讲满堂,惟恐讲不细学生不明白,考试不及格。所以一定要解放思想,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好。思想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永远不会迈大步。 二、课堂上让学生自学更能提高教学效率 过去我们认为教师讲得越细,学生学得就越容易,课堂教学效率会更高,就像钻山洞一样,老师领着学生钻比学生自己摸索可能更快一些。但是我们没有想到,这样做会养成许多学生不动脑筋的习惯,只是被动地听课,不愿主动地学习。前两年,我参加了学校举行的听评课活动,一位年轻的语文教师讲的是《桃花源记》,听完之后,我觉得:首先这位老师备课很充分,很细致,课堂上讲的也很认真,可是,恰恰是她过于繁琐的讲解,导致这堂课的失败。在课堂上,她首先介绍了作者、文章出处、写作背景,然后范读课文,接着就开始翻译文章,在翻译过程中,她没有充分利用课下注释,而是逐字、逐词、逐句的给学生们讲解,让他们做笔记,根本没有给学生们留一点自己考虑的时间,老师机械的讲,学生被动地听,毫无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一堂课下来,老师讲得很多,很累,可是学生们掌握的却有限,学习效果极为不佳。其实书本上大部分知识学生通过自学都能够解决,老师的讲反而更耽误时间。老师可以提出于有关问题引导学生自读,学生自学几分钟就开始思考问题,真正的进入角色,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得出最佳答案,然后就开始做练习。因为课堂上规定学生自学几分钟就要做练习题,学生有一种紧迫感,不认真看就不会做练习题,落在别人后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所以学生自学比被动地听老师讲课积极得多,这样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提了上来。 三、课堂上让学生自学有利于解决后进生问题 后进生问题是个老大难问题,虽然目前有许多转化后进生的经验,但要做到大面积丰收还不容易。其实,课堂上让学生自学对于后进生的转化很有帮助。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少了,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个别辅导后进生。二是在学生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实际是好学生教后进学生的过程。好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明白了,而后进生还有一些问题没搞清楚,通过好学生的讲解,自然也就明白了,在这里实际上运用了陶行知的小先生制。后

“走进我课堂,为我课把脉”主题教研活动讲话稿

“走进我课堂,为我课把脉”主题教研活动讲话稿 1、新教师(走上教学工作岗位不足三年的教师):帮助这些教师尽快熟悉教学流程,掌握教学基本技能,迅速转变角色(由学生变成老师),能上好达标课。 2、青年教师(教龄在四、五年以上,已有一定的教学经验的教师):帮助这些教师能深入解读文本,教学设计上有所创新,教学手段能出奇,具备一定的教学技巧,向创新型、学术型教师进军。 二、课堂把脉的形式 1、一对一把脉:通过师徒结对,师徒面对面一对一把脉。 2、重点把脉:发挥联盟优势,集中联盟名师、标兵、能手和骨干教师为一些在教学上进步较大,可塑性强的教师把脉,帮助他迅速成长,像今天的观摩活动。 3、集体会诊:以校为单位,同一学科的教师通过校本教研活动为某一教师的课堂教学把脉。 4、专家会诊:请教研室的专家为标兵、能手、骨干教师的课堂把脉,通过把脉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向名师、名家靠拢,使他们的课堂能与现今的课改动向、前沿教学理念接轨。 三、课堂把脉的反馈 1、课后点评 2、书写反馈卡(亮点与建议) 3、上反馈

4、电话反馈 (有的碍于面子,当面不好说, 可以私下电话反馈,这是真心) 专题讲座:规范师生语言,凸显课堂魅力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离不开课堂语言,我个人认为课堂语言包括教师课堂语言和学生课堂语言。课堂教师问题的设计和导课语,学生的回答和表述,都需要用语言来表达。在我们的课堂上,有的教师提问,学生无法回答,不知问的是什么,有时学生回答问题,总说半句话,回答不完整,条理不清楚。 周梅娥老师为了完成这个作业,确实费了不少心血。为了今天的讲座,她查阅了许多资料,反复修改讲座稿的内容,力求完美,哪怕是一个标题,她都要反复推敲、反复斟酌。这就是一个老教师的敬业精神,这就是一个老教师的师德风范,这就是一个老教师给年轻教师树立起的榜样。周老师的讲座,旁征博引,引经据典,结合了大量详实的实例和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给大家献上了一份丰盛的午餐。虽然肚子饿了,但我们精神不饿,感谢周老师!感谢周老师的精彩讲座!

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培养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全书分为课堂教学能力研究、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整合性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开放性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教会学生“愿学”、“会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五个专题,每个专题都包括了理论探讨、实际案例和反思与自我评价。 本课程的目的就是精选几种教学能力加以研究探讨,通过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质的飞跃,最终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使新课程改革在教学实践中得以很好的贯彻落实。 单元一课堂教学能力研究 一、课堂教学能力在教师能力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课堂教学能力在教师能力结构中处于核心的地位。 教学能力所表现的环境处于全部教育环境的核心位置上,即课堂是实施新课程的主要场所,教学能力是教师能力结构中的核心要素。 (一)课堂是实施新课程的主要场所 1.课堂有最大的时间权重———占学生在校活动时间的比例最大 学校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显然,学校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最重要场所。然而,学生在校活动的全部时间里,课堂教学的活动时间又是最多的。学生每周五天在校学习,除个别的校外活动外,几乎全部都是班级授课,所以,如果说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的话,那么课堂教学则是主导作用的“中坚”。 2.课堂有最高的价值效用———育人的素质水平质量最高 教育的最高价值在于更多、更快地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但无论哪路精英,都必须有坚实而全面的基础。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上看,课堂上完成的教学任务,是任何其他教学形式取代不了的。 中小学的班级授课是国家指令性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比,前者不仅课时数量多,而且内容广。课堂教学的内容能从自然到社会,从生理到心理,从理论到实践,丰富多彩,五花八门。它是学生的知识源泉、智慧源泉。因此,它能教会学生最全面、最系统的科学知识和生存能力。 3.课堂有科学的课程设置———各学科搭配组合科学 国家制定的教学计划,文科、理科的设置与比例,室内、室外的活动设置与比例都是经过科学论证而确定的。现行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构成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甚至包括脑科学在内的合理格局,形成了最佳组合。众所周知,这些课程的完成,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课堂教学。虽然各学科教学相对独立,但课堂教学毕竟是多科并进的。也就是说,每一周的课,每一天的课,文理两大类学科是相互交替进行的,或者说学生综合素质中的每一个方面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