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的隐性教育探析

家庭中的隐性教育探析
家庭中的隐性教育探析

家庭中的隐性教育探析

【摘要】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状况,尤其是隐性教育状况直接影响着孩子未来各方面的发展。然而,现代的家庭隐性教育中仍然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只有对其不断改进,才会产生理想的教育效果,造就社会需要的理想人才。

【关键词】家庭;隐性教育;对策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据专家统计,在中国,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占70%,学校教育占20%,社会教育占10%。父母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发展。因此,在学校、家长、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中,必须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包括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他们在家庭教育中各有侧重。近些年来,人们已经认识到学校隐性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家庭中的隐性教育却没有引起家长们的足够重视。孩子是祖国未来的希望,要想培养出未来合格的社会公民,重视家庭中的隐性教育是有必要的。

一、重视家庭中隐性教育的必要性

受传统的教育思想的影响,父母重视的仍然是显性教育,即父母作为教育者,孩子作为教育对象,教育内容、目标非常“暴露”,采用正面的、直接的教育形式,教育方式以“灌输”为主。我们并不否认,显性教育方式在对孩子的正面引导方面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我们更应该认识到,由于家庭中的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不同于一般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而是一种亲情的关系,这种亲情关系决定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赋予了更多的感情因素,父母对子女的说教在一些情况下不能被接受,甚至在孩子逆反心理的影响下,产生相反的教育效果。

与显性教育相比,隐性教育侧重于以“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态度、情感等产生影响。据心理学研究发现,中小学时期是孩子思想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在无意识中接受教育的效果最好,而这种“无意识的教育”即隐性教育。由此看来,家庭中的隐性教育对于孩子正确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孩子未来是否能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在具体的家庭教育实践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在隐性教育方面却又存在很多问题。

二、家庭中隐性教育存在的问题

隐性教育是通过感染、熏陶的方式,循序渐进进行的。在家庭中,孩子受影响最多的正式这些隐性教育因素。然而,很多父母并没有足够意识到隐性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在家庭教育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1、父母教育观念存在误区。“父母教育观念是指父母在教育和抚养子女过程中所持有的有关儿童发展、对儿童期望及对儿童教育的看法和认识,包括家长的人才观、亲子观、儿童发展观和教子观等内容。”虽然这些观念只是存在于父母的意识形态中,然而父母的行为会受这些意识形态的支配,表现在对孩子的教育行为中,深深影响孩子的成长。父母教育观念的误区主要表现在:首先,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在父母的观念中根深蒂固,这本身没有错。就像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一样,教师对学生抱有一定的期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家长对孩子保持适度的期望值也能够促进孩子向着预期的目标不断努力,提高学习动机,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然而,有些家长

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和困难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小议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叶英 孩子的教育主要源于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而家庭教育则是三种教育的启蒙教育,更是教育的“必经之路”,因此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家庭教育过程中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和困难呢,笔者结合对女儿的教育谈谈对这方面的认识和看法。 一、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是父母担任子女“第一任教师”能力偏弱,家庭学习氛围不浓。 当前很多父母缺乏对自身的“约束”,有的言行大胆,有的放之任之,使一些自身的“不良习气”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孩子;有的家长认为学习就该是老师的事,忽略的了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的主导地位,不善于积累和学习,对孩子的问题“一知半解”或“避重就轻”,使孩子感受不到家庭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是亲子教育的理念没有根本形成,父母与子女“互动”不够。 现阶段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孩子智力开发,轻个性、情感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对孩子过多限制、过度保护导致许多孩子自理能力差,自主性差;因为都是独生子女,导致孩子缺乏一起交流玩耍的伙伴;有些家庭隔代抚养或请保姆照管孩子,导致家庭亲子关系生疏。 三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没有根本达成一致,相互脱节。 当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象两条“平行线”,没有交集,各做各的,使孩子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道理无法一以贯之地在家庭中得到正确的应用,这种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忽视。

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一是父母加强自身学习和养成,成为孩子信赖和引以为傲的“第一任教师”。因为父母在孩子幼年时代始终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孩子安全生存的保护者,又是人生启蒙的向导。父母双方在教育子女的态度上首先协调一致,并相互配合,宽严相济,在孩子面前树立起一个慈祥而威严的形象,使孩子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此外,孩子对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能心领神会,以情通情。在处理发生在周围身边的人与事的关系和问题时,孩子对家长所持的态度很容易引起共鸣。要善于抓住具体的日常琐事,帮助孩子认识辨别社会中发生的是是非非,让他们具体地感受到真善美光明的一面, 二是不断强化“亲子教育”的重要性,做到持之以恒。目前,亲子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科学的家庭教育模式,通过父母的共同努力,使孩子在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实现双方互动。家长必须要充分认识到亲子教育是任何一种教育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比如:营造环境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探讨,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利用假期带孩子到全国各地的名胜古迹游玩,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增强孩子对地理、文史等方面知识的涉入;在孩子认为相对枯燥的各类艺术学科中,家长的亲力亲为,与孩子同学习同练习,创造机会给孩子以展示自我的“舞台”,增强孩子在艺术领域无限遨游的兴致。 三是在学校教育中相应地融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使“三位一体”的教育方式日趋完善。学校要构建一套家校交流的教育平台,通过

徐州素质教育概论考试题 80分讲解

分80 素质教育概论考试 单选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一) ( 1. ()永远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对传统教育思想的变革(A) 促使受教育者接受一段教育便能持续健康发展 (B) 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C) 对教育前提的深入思考 (D) 2. ()才是提高精神素质的最终目标。学以致用 (A) 学为我用 (B) 真正将所学知识融入心灵(C) 以上都是 (D) 判断、综合、概念的基础上,3. ()是在表象、通过长期、反复的分析、推理等认识活动过程而形成的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学习素质 (A) 科学文化素质 (B) 思维素质(C) 思想道德素质 (D) 素质教育试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与素质教育过程的()。 4. 多样性 (A) 统一性 (B) 同步性 (C) 专一性 (D) 自主健康成长要求学生(),能在现实环境中找到社会需要、自己乐5. 为而又可为的奋斗目标。健康成长(A) 善于寻觅 (B) 坚定行动 (C) 科学汲取 (D) 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地反映了一教育方法历来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之一,6. 决定着教育效果并直接影响学生乃至社定社会阶段的()与教育水平,会的发展进步。教育思想 (A) 教育水平 (B) 教育经验(C) 教育方法(D) 7. 就具体教学过程授课而言,更有价值的知识包括()等。揭示事物本质 (A) 反映内在规律(B) 符合客观实际(C) 以上都是 (D) 8. 在全社会倡导()之风,是提高公民素质、民族素质、弘扬民族精神的大事。. 勤奋学习 (A) 廉洁自律 (B) 为党为民 (C) 素质教育 (D) ()是生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9.

课堂教育(A) 闲暇教育 (B) 休闲教育 (C) 野外教育 (D) ()是非学科的,不依赖书本知识的系统传授,突破了课堂时空乃10. 至学校时空的限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解放”。活动课程 (A) 教学课程 (B) 教育课程 (C) 学科课程 (D) ()是提高个人以及整个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对人们更好地11. 认识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个人品德修养 (A) 精神审美素质 (B) 独立人格素质 (C) 思想道德素质 (D) 12. 优良的()是师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社会作风 (A) 教学环境 (B) 校风(C) 校园环境(D) 素质教育理论本质上从属于(),它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尽13. 管还处于探索和形成阶段,但是并不妨碍作为设计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科学发展观 (A) 文化素养基本理论 (B) 教育基本理论 (C) 教育学原理 (D) 提出教育内容的适度综合,并非主张取消教育内容的分科设置,而14. 是针对()中分科过细且相互割裂的现象而言的。高等教育 (A) 个性教育 (B) 现实教育 (C) 素质教育(D)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整个社会对人、对人的()的高度重视的必然产15. 物。素质 (A) 品德 (B) 个性(C) 能力(D) 教育要促进少年儿童身心素质的发展,必须通过青少年儿童的内部16. 原因,即()才能实现。外部矛盾 (A) 心理矛盾 (B) 教学矛盾(C) 内部矛盾(D) 任何素质的形成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这就决定了()必须与困难同17. 行。素质主体 (A) 教学主体 (B) 课程主体(C) 学习主体(D)

家庭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家庭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民素质的提高,都离不开素质教育。可以说素质教育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工程的验收标准就是看能否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健全品格的人,培养成一个对人民,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个人从呱呱落地,到成为栋梁,都要经历各种各样的素质教育,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其他形式的教育等等。这诸多形式的教育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缺少哪种都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损失,或者是增加很大的负担和成长中的困难,有的甚至会影响一生。从前我们的父母长辈没有良好的条件读书,失去了在学校学习文化的大好机会,只能靠卖苦力来维持生计,生活贫穷落后。家穷则国穷,家富则国富。随着国民的努力和奋斗,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快,随着“嫦娥二号”的升空,我们实现奔月的梦想也指日可待。 但在这诸多种教育之中,家庭教育尤为显得重要,它是一切素质教育的基础,是人生教育的起点,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摇蓝,它是持续性最为长久的一种教育。孩子出生后,从小到大,几乎2/3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着家长的影响与教育。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进行教育,都是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的教育影响着子女。这种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都在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其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当大。有一个叫小强的孩子非常聪明,上小学时成绩各科成绩都很好,但后来他爸爸妈妈迷上了麻将,农闲时间天天在家和邻居搓麻,有时连饭也不做,谁赢钱谁请客,又吃又喝的,很少过问小强的学习。于是小强的学习一落千丈,还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作业不按时完成,逃课,和老师撒谎等等,甚至了学会了麻将,没人时还能和爹妈配手。直到老师家访时,家长才了醒悟,是家庭环境影响了孩子,及时改正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小强的成绩才慢慢提高。所以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至为重要。 那么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呢?: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需要掌握科学的教子方法。中外家教专家的研究表明,科学的教育方法中有四大关键需要把握。这就是:第一,父母要不断激发孩子的上进心,让孩子树立起远大理想和目标,并为此奋发进取;第二,父母要发现和挖掘孩子大脑巨大的潜能,激发孩子的智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孩子的天赋;第三,父母要有意让孩子接受挫折、逆境、苦难的磨练,培养孩子坚韧的意志品质;第四,家长切忌急功近利,过分重视孩子学习上的考分,而要培养孩子全面发展。 另外还要在一些细节方面注意 首先,父母要注重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尊老爱幼,乐于助人,团结合作……这是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自己的言传身教,亲身示范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要孩子做到什么,首先自己先做到。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独立完成,分享家务,热爱读书,按时作息,给孩子

浅谈当代青少年家庭素质教育

浅谈当代青少年家庭素质教育 【摘要】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也是孩子最早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课堂。家庭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性格的塑造、道德品质的形成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不能只重视孩子的文化知识教育,要把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放在首位。认识家庭中素质教育的特征以及如何进行实践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 【Abstract】Family is the cradle of children grow up,are always the first to accept moral education class. Family quality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whole quality education system in. In a child’s learning ability,personality shaping in such aspects as the formation of moral character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Family education can not only pay attention to the child’s cultural knowledge education,to cultivate children to develop good habits of thought moral character and behavior in the first place. Understan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quality education and how to practice in the family is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Key words】Families;Quality education;Children;Interest in 家庭是社会的基础和纽带,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随着素质教育在学校的广泛推广,家庭该如何对孩子实施素质教育,已经越来越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家庭,作为教育的重要阶段,应该及时接受新的教育理念,转变旧的教育观念,以孩子的全面发展为己任,加快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 家庭在实施素质教育时,应该有它的入手点和主要内容,除了对青少年持之以恒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以外,还要侧重于以下几方面: 一、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养成吃苦的精神 自信心是相信自己成功,成才的基本前提,是对自身能力的科学估价。自信才能有主见,才能做出他人未做之事。缺乏自信心,就会产成心理上的自我鄙视、自我否定、自我挫败。因此说自信是人生的关键。每个青少年都应树立自信,受挫不气馁,失败不灰心,顺利不自负。适应社会,努力奋斗,实现自身价值。要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家长必须要转变教育方式,放手让孩子去面对挑战、经受锻炼,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培养自信和能力,培养独立性,塑造独立人格。家长要经常鼓励孩子,在他们取得进步的时候,遭受挫折的时候,畏缩不前的时候,缺乏信心的时候,面临新的挑战的时候,都需要家长及时地给予鼓励。家长的鼓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当孩子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鼓励时,内心会产生愉快的感受,会增强成功的信心和渴望成功的愿望,会把家长的鼓励转化为内在的激励和动力,不断鞭策自己,不断向新的目标努力。家长的鼓励要实事求是,一分为二,注意方法和时机的选择,既不要夸大成绩,也不要低估能力;

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艰辛 铜仁市南长城小学刘芬芬 国学经典《三字经》中有曰“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古之圣贤明确了一个孩子在成长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责任。然而如今的教育,何止是师之惰,只要学生的行为习惯或者学习成绩不好,似乎社会指向的“教育失职”就是教育工作者。 从教十二年,我心中对于教育有了越来越多的疑问。教育到底是什么?如今的教育有多少时间是面向学生的?教育中教师的位置,教师的责任是什么?学生的本位是什么?怎样站在教师的角度来看社会、看教育、看学生的家庭环境对教育的影响深度?怎样站在学生的角度看社会、看学校、看教师,看自己生活的家庭?怎样站在学生家长的角度看教育,看教师,看待自己的孩子成长以及他们的美好未来?带着一系列的疑问,我站在小学教师的位置上审视。作为学生的人生驿站,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从婴儿到幼儿,从幼儿到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才来到我们小学的学生。因此,当我们接纳这些学生时,他们已经不是一张白纸了,因此,我认为学校教育的基础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同时也离不开家庭教育。然而,在多年的教学中,于闲暇时与同事们探讨问题学生时,我们更多的感到了无奈,感悟到教育之艰辛,与家庭教育实在难脱干系。 反观学生的成长历程,从他们开始模仿就已经开始学习了,家庭中每个成员就是他的第一任教师。复杂的家庭关系对孩子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中,祖父母一代人对孙辈的爱偏离了

教育的本位,父母对子女的管教也是能不产生矛盾就将就将就的意识趋于严重。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什么就必须得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从小就养成唯我独尊,自私自利,好强霸道的性格。进入幼儿园除了简单的知识学习,性格上仍会以不懂事得以“深造”,至进入小学已然是根深蒂固。一位同事告诉我一个真实案例:她在曾经教书的学校新收一批学生时,一家长特意给她强调:“我家的小孩是用来传宗接代的,他在学校的学习能学多少是多少,老师请你不要逼他!”虽能理解孩子的宝贵,但面对这样的家庭观念,我实在不明白该家长送孩子来学校有何意义。 更有一类学生家庭教育缺失为父母造成。离婚率的升高,留守儿童的名称,对孩子也是一个不堪承受的重担。孩子在残缺的家庭中,在隔代教育家庭的教育模式下,随意,无所谓,无上进心,学习成绩差,染上社会不良习惯等等心理健康问题在这个群体中日益凸显。这样的家庭在社会中太多,而学校面对的就是这些随时会出事的不健全家庭。就拿我之前所教年级的一个学生家庭为例,由于从小留在爷爷奶奶身边,老人不懂得孩子对父爱和母爱的向往,不懂得和孩子沟通,导致孩子较为自闭,不喜欢和人说话,甚至对父母的存有怨恨。他的父母发现孩子与自己不亲近,决定不再出外打工,想要弥补孩子,但是这个孩子始终不愿意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常常偷跑回乡下爷爷奶奶家,情绪极为抵触。即使有时在老师的劝说下回到家中,都不和父母说一句话,甚至连父母为他准备的床都不肯睡,宁愿自己睡在地上。对此,感谢的是他的父母确实认识到对孩子的愧疚,他们的觉悟我相

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1]

小议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叶英 孩子的教育主要源于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而家庭教育则是三种教育的启蒙教育,更是教育的“必经之路”,因此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家庭教育过程中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和困难呢,笔者结合对女儿的教育谈谈对这方面的认识和看法。 一、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是父母担任子女“第一任教师”能力偏弱,家庭学习氛围不浓。 当前很多父母缺乏对自身的“约束”,有的言行大胆,有的放之任之,使一些自身的“不良习气”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孩子;有的家长认为学习就该是老师的事,忽略的了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的主导地位,不善于积累和学习,对孩子的问题“一知半解”或“避重就轻”,使孩子感受不到家庭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是亲子教育的理念没有根本形成,父母与子女“互动”不够。 现阶段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孩子智力开发,轻个性、情感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对孩子过多限制、过度保护导致许多孩子自理能力差,自主性差;因为都是独生子女,导致孩子缺乏一起交流玩耍的伙伴;有些家庭隔代抚养或请保姆照管孩子,导致家庭亲子关系生疏。 三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没有根本达成一致,相互脱节。 当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象两条“平行线”,没有交集,各做各的,使孩子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道理无法一以贯之地在家庭中得到正确的应用,这种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忽视。 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一是父母加强自身学习和养成,成为孩子信赖和引以为傲的“第一任教师”。因为父母在孩子幼年时代始终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孩子安全生存的保护者,又是人生启蒙的向导。父母双方在教育子女的态度上首先协调一致,并相互配合,宽严相济,在孩子面前树立起一个慈祥而威严的形象,使孩子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此外,孩子对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能心领神会,以情通情。在处理发生在周

素质教育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徐州素质教育概论考试题(422页包过) (一) 单选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 ()永远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C) 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2. ()才是提高精神素质的最终目标。(D) 以上都是 3. ()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反复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过程而形成的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C) 思维素质 4. 素质教育试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与素质教育过程的()。(C) 同步性 5. 自主健康成长要求学生(),能在现实环境中找到社会需要、自己乐为而又可为的奋斗目标。(A) 健康成长 6. 教育方法历来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地反映了一定社会阶段的()与教育水平,决定着教育效果并直接影响学生乃至社会的发展进步。 (A) 教育思想 7. 就具体教学过程授课而言,更有价值的知识包括()等。(D) 以上都是 8. 在全社会倡导()之风,是提高公民素质、民族素质、弘扬民族精神的大事。(D) 素质教育 9. ()是生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A) 课堂教育 10. ()是非学科的,不依赖书本知识的系统传授,突破了课堂时空乃至学校时空的限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解放”。(A) 活动课程 11. ()是提高个人以及整个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对人们更好地认识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B) 精神审美素质 12. 优良的()是师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B) 教学环境 13. 素质教育理论本质上从属于(),它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尽管还处于探索和形成阶段,但是并不妨碍作为设计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C) 教育基本理论 14. 提出教育内容的适度综合,并非主张取消教育内容的分科设置,而是针对()中分科过细且相互割裂的现象而言的。(C) 现实教育 15.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整个社会对人、对人的()的高度重视的必然产物。(A) 素质 16. 教育要促进少年儿童身心素质的发展,必须通过青少年儿童的内部原因,即()才能实现。(D) 内部矛盾 17. 任何素质的形成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这就决定了()必须与困难同行。(A)素质主体 18. 素质教育()是观念形态的东西,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超越,它体现着教育工作者的主观意志,是教育工作者的一种愿望。(A) 目标 19.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最根本的是使学生开拓、()地学习。(D) 创造性 20. ()的重要职能是发展人的个性,使每一位受教育者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地开发和发展。(A) 素质教育 21. 科学思维训练既应统一组织进行,又要体现个别性和个性化,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方式莫过于运用()实习教学和科研锻炼。(D) 社会 22. ()是对社会、他人有益而无害的独特人格品质。(C) 独立人格素质 23. ()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计划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其普遍或主干发展得到教育保障。(C) 集体学习

青少素质的提高主要靠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辩论赛

第一阶段:立论 正方一辩:各位评委、对方辩友、观众朋友们晚上好!我方的观点是青少年素质的提高主要靠家庭教育。首先明确一下什么是素质。素质是指拥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一定思想感悟性的结合。再将这种结合实践于生活,达到一种和谐共处文明健康的氛围。而这种结合当中思想感悟性占了绝大部分的比重。明确了这一点再让我们明确为什么青少年素质的提高应主要靠家庭教育。 一、素质教育家庭能更快捷的落实。1999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而时至今时,“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却捉得扎扎实实”、学校教育重智轻德,不注重孩子个性培养”等现象仍愈演愈烈。学校教育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需要从整体调整,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同物理学中一个质量大的物体,其惯性就大,很难改变它的状态。而家庭教育一般只须抓一至二个子女的教育问题,父母一经商量就可执行。如同一个质量小的物体其惯性就小,很容易就能改变它的状态。所以家庭教育对素质培养具有快捷落实的优点。这更符合当今社会高速的变化与发展。 二、 家庭教育更能挖掘素质潜能。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孩子想学而不是逼他学。所以投其所好挖掘青少年的个性潜能是关键。学校是以班级为单位,但青少年个体差异是很大的。学校教育只能从整体出发,针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进行共性教育,也就是群体教育。但时间与精力有限,无法照顾到每个孩子。但家庭教育中只须面对一两个子女,这更能应才施教,发掘个体兴趣,加以引导创造成才条件。正所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所以个体素质的提高家庭教育举足轻重啊! 三、解铃还须系铃人。由脱轨的家庭教育引发的青少年犯罪思考。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愈演愈烈,呈上升趋势。追根究底,其根本原因在于家庭教育的疏忽大意。或放纵或溺爱或棍棒教育,导致了青少年叛逆思想的加剧。对方辩友不禁要说了,那就由学校来教育啊!俗不知解铃还须系铃人!就如医生看病,咱缺什么就补什么,不能盲目乱补。所以对于如今家庭教育的缺失应及时补救,应提起我们的主要重视。正所谓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综上所诉——从素质教育的落实效率出发,从青少年个性素质培养潜能的优势思考,再由青少年犯罪引起的悔恨告诫我们——青少年素质的应主要靠家庭教育!谢谢! 反方一辩:谢谢主持!我方观点是青少年素质的提高主要靠教育。面对二十一世纪,中国跻身世界之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增强综合国力,综合国立的增强要有现代化的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和相应文化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带动全民族的素质的提高。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培养人的素质教育,人的素质离不开教育,有什么样的素质,就有相应的素质教育。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思想行为正在走向成熟但尚未成熟,且思想活跃,可塑性强,热爱学习,易于接受新事物,但辨别能力差,往往良莠并取。这时候,校园给了青少年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其世界观和人生观能够得到最好的发展,学校是一个容易塑造青少年走向成熟的地方。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不会正确与人交往,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常常以虚张的声势来掩盖一颗脆弱的心。而学校有完整的教学设施环境和制度,有经过培训的教师,有成熟的校规校纪,有严谨勤勉积极向上的学风,也有各种集体活动等等,这些都是家庭所不能比的。所以我方认为青少年素质的提高主要靠学校教育。 第二:对辩阶段 正方二辩选反方三辩: 正方二辩:有请对方三辩,请问为什么学校依然在增加学习的负担? 反方三辩:对方辩友,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家庭教育固然重要,但是,现在的社会学校教

弥补家庭教育缺失案例

弥补家庭教育缺失案例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优秀案例 农村家庭教育缺失,还有一个非常典型的原因,就是父母外出打工,孩子成为留守儿童。经过调查,我发现班级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甚至有四分之一同学父母都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历来是大家关注的重点。我经常跟学生讲到一幅漫画,一个父亲的形象,上面写着:我搬砖就没办法抱你。我抱你就没办法养你。很多同学看了双眼含泪。由于生活,许多父母被迫抛下孩子,这对孩子的教育造成了无法弥补的遗憾。我选取了比较典型的一位同学。 一、学生的自然情况 二、姓名:孙远通 三、性别:男 四、年龄:十四岁 五、 六、二、问题及行为表现 七、1、学习缺乏主动性。不能完成作业,不刻苦,缺乏毅力,没有钻研精神。 八、2、性格倔强、固执。与人相处办事,不计后果,缺乏自制力,责任感淡薄 九、3、处事情绪化,易冲动。遇事不冷静,有逆反心理,虚荣心较强。 十、4、生活自理、自主能力较差。有依赖和惰性心理,聪明但不爱多动脑。 十一、5、主要原因是由于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三、有关资料的调查 孙远通同学今年十岁了。在家里是独生子,父母常年外出打工。从小在爷爷奶奶呵护下长大,由于是男孩,更是得到奶奶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溺爱,谁也不能碰他一下,谁也不能骂一句,再加上家庭优越的物质条件,使他养成了固执、偏激、倔强的性格,办事不爱动脑,我行我素,不计后果,出了问题又缺乏责任感,表现出逆反心理。学习缺乏自觉性,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了事,多一点也不想做,没有毅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根基打得不牢,使学习成绩处于下游。做了错事,不接受批评,不让人家说,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和反抗心理。 四、个案分析 五、针对孙远通同学的个性心理特点,经调查了解,我认为他的个性问题来源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两个方面: 六、1、鉴于他从小娇生惯养,被捧为掌上明珠,凡事随心所欲,被家庭主要成员所溺爱,过于放纵,使他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乏自理自立能力,养成了依赖别人和惰性心理。 七、2、在班级里,学习成绩不好,又缺乏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对较难的问题不愿意动脑筋,又不肯问别人,不懂装懂,长期发展下去,知识掌握不牢。就产生了自卑心理。认为反正也就这样了,甘拜下风,自暴自弃,致使成绩下降,凡事总觉得自己对,对自己认识不清,出现情绪不稳定现象。 八、

农村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农村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日益 重视起来,把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了。然而在农村却存在着这样一种认识:即我把孩子交到学校,学校就要负责我孩子的全部教育,否则学校就是不称职。在他们看来,孩子就应该是学校教育的,就应该是老师教育的。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忽略了家庭教育。然而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展,除了老师的正确引导以及良好的社会因素影响外,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家庭教育。那么,影响农村家庭教育的因素有哪些,农村家庭对孩子该怎样进行教育,才能确保他们健康成长呢? 、影响农村家庭教育的主要因素 1)父母的文化修养。父母的文化修养是影响孩子成 长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家庭因素。家庭方面的其他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这一因素决定的。父母的文化修养,决定着父母对孩子所采取的教育方式以及对孩子的期望水平等。马克思曾指出:“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 2)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父母对孩子采取不 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对孩子的个性形成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心理学方面的有关研究指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可分为三种类型,即:①民主的或宽容的;②权威的或独断的; ③放纵的或溺爱的。第一种方式表现为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既给予合理的满足,又加以一定程度的限制,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表现得非常和谐。在这种教育条件下成长的孩子大多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如谦虚有礼貌,待人和善诚恳等。 第二种教育方式表现为父母统管了孩子的一切方面,孩子几乎没有任何自由的余地,一举一动必须受到大人的限制旦孩子在某件事上犯了错误,父母便严加指责,甚至予以“武力制裁”。在

素质教育概论判断题

(是) 1. 影响素质形成的两大环境因素,首先是自然和社会大环境,同时包括学校、家庭等具体的小环境。 (否) 2. 应试教育课程是素质教育目标和内容的载体,是素质教育活动展开的基本依据,是实施应试教育的蓝图,内在地决定着受教育者素质发展的范围和水平。 (是) 3.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最主要、最重要的渠道。 (是) 4.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提高学生健康素质作为重要长远的追求目标,把实现学生健康作为最基本的任务。 (是) 5. 德育首位是教育经验的总结、教育规律的反映。 (是) 6. 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是他们自己要形成健康成长的意识、理念,学会主动探索前进的本领。这就必须以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优势潜能为前提。 (是) 7. 课程之所以需要“开发”是因为存在着“个人潜能”的原因。 (是) 8. 学校加强与家庭教育的联系,能使学校和家庭更全面地了解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最大限度地进行因材施教。 (是) 9. 健康素质是指个体完满的身心、情感状态和由社会适应能力积淀升华形成的一种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 (否) 10. 教会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是应试教育的追求。 (是) 11. 教育的最高追求是促使学生在现实社会环境里更好地成长,不仅益于社会,而且利于自己。这是人类教育的最高理想,当然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主张。 (是) 12. 为了保证传授知识具有更高的价值,教育者必须努力做到用实际言行证明自己传授的知识的正确性、有效性,绝不应在学生面前用自己的言行直接或间接否定传授知识的价值与效用。 (是)13. 博纳厚积是教育者实现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知识的直接前提和重要基础。 (是) 14. 任何人只有当他真正明确了人生志向,确立了崇高事业的追求,他才能充分张扬独特个性,尽情发挥自己的优势潜能。 (是) 15. 开拓地学是素质形成的必需。 (是) 16. 狭义的课程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包括学校所教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 (否) 17.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只能是泛泛而谈,不会有相对明确的标准。 (否)18. 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状态,首先取决于他们的民族历史和生产力发展。 (否)19. 素质教育第一要义——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实质是要求教育者对传授的知识实现脉络贯通。 (是) 20. 素质教育只是一种教育思想、观念或理念,不是一种教育方式,不存在什么素质教育模式。 (是)21.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统一差异性。 (否)22. 文化积淀到人身上构他在后天习得的素质的基础部分,是一种历史底蕴。 (否) 23. 在复杂多变的信息科学社会,只有具备健康体质的人,才能实现充分自由生存和全面和谐发展,进而为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 (否)24. 有人认为教育教学重在技巧、方法,这种观点是完全正确的。 (否)25. 精神教育是一种比科学文化、道德法纪等更远离具体事物和经济基础的社会生活现象。 (否) 26. 提高人的一切素质,首先要从提高其生活水平开始。 (否) 27. 从社会的角度看,思维素质是成就自我的根本条件之一。 (否) 28.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发展完全是学生自己的事,一切全由学生个人或家庭承担,教育体系没有义务为此提供支持。 (是)29. 教学方法不正确,不但不能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而且会压抑学生的素质发展。 (否) 30. 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教材的基本属性是它的传播性和实用性。

浅谈素质教育中家庭教育之不足

浅谈素质教育中家庭教育之不足 教育素质在中国这个教育相对落后的国度上已经大喊了很多年了,犹如“火车进站,吼得响,走德慢” 。影响的因素有很多,中国的国情、社会的发展情况、人们的认知及理解水平、政府的重视程度、经济发展的状况、家庭教育的程度、考试制度的改革……在诸多的因素中,我们有必要重视一下家庭教育。 一、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 面对21世纪的挑战,素质教育是全方面的,包括如下内容:学会做人,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学会劳动,具有动手操作和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和认识社会问题的能力;学会创造,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学生生活,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自尊、自信、自主、自立;学会适应社会,积极主动,乐观向上,有能力迎接挑战、抗挫折、追求人生的不断超越与完善;学会合作,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意识,能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潜力。总之,素质教育应该是以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教育。家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按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自身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家庭教育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它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让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紧密配合起来,共同担当教育下一代的光荣使命,使之健康成长,迎接未来的挑战。 二、家庭教育失误原因分析 一个人的成长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最直接也是最先影响他的是家庭。有很多父母认为孩子的成才主要是先天智力和后期学校教育两个方面,而把自身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却置身事外。某私立学校流行一首校园民谣:“学生是皇帝,家长是上帝,教师是奴隶,生活阿姨算个屁。”从这首民谣中,我们可以看到家庭、学校和社会工作不协调、不和谐的一面。现在,有些家庭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对子女的成长不闻不问;相反有些家庭特别注重对孩子成才的影响,从小就对孩子进行超负荷的加负,让孩子学习很多超出孩子年龄限度的业务课程,让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让孩子学钢琴、练舞唱歌、画画,让本来应该天真快乐的童年生活变得枯燥无味、劳累不堪。失误的原因还包括不正确的认识、不规范的榜样作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一致、不和谐的家庭、不良的社会风气以及望子成龙成凤、过分的溺爱、放任自流等。 三、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 1、首先教会孩子怎样做人。许多父母往往只注重对孩子进行智力方面的培养,殊不知,德育的培养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人如果在智慧上有所欠缺,它可以让美德来弥补;一个人如果在人格上有欠缺,再高的智慧也帮不上忙。因此,作为家长应该从小就开始注重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选择一些儒家经典书籍如:“三字经、孝经、论语”作为孩子启蒙教育读本,同时还要

浅谈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素质教育实施

浅谈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素质教育实施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教育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性格的发展形成,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家庭教育;而且,父母与孩子的接触时间最多,如何与各年龄段儿童相处,更好的引导儿童成长,是各位家长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如何成功与各年龄段儿童建立良好的关系,帮助儿童健康茁壮成长呢?首先应该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认知特点、行为特点等心理学知识,“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能真正走进儿童的世界,让儿童认同家长的引导,愿意接受家长的帮助,感恩社会和家庭给的温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合格的新世纪接班人。 目前,家长对家庭教育还存在误区,特别是从村家庭,父母经常说的话就是:“我们也没有文化,不能辅导孩子学习,对孩子成长束手无策”。这是一个误区,是走了死胡同。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学习,甚至可以说,学习对于家庭教育而言只是非常微小的一个方面。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 一、家庭是儿童性格、习惯养成的主阵地。孩子从小生活在父母身边,家庭之中,家庭中的琐碎小事,无时无刻不在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影响。我国古有“孟母三迁”,就强调了孩子成长环境的重要性,家庭作为孩子第一个接触到社会结构,对其成长、性格的发展、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培养至关重要。家长要注意到自身的重要性和及时性。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随时随地的,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儿童的发展产生影响。 良好的家庭环境能让我们的孩子更快的得到发展,这里说的良好的家庭环境,不是以金钱多少来衡量的。金钱不能代替孩子的成长,更不能左右儿童发展。一个有爱的、充满社会责任感的、温馨的、积极家庭,在这个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更具备责任心和爱心,一个充满矛盾、争斗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会具备更多的社会经验、相比较同龄儿童更加成熟。诸如此类情形应当引起家长的足够在重视,为了孩子的成长,为了孩子的未来,去努力创造友爱和谐、积极向上的家庭环境吧。 二、父母在儿童性格形成、习惯养成中的主导作用。儿童的认知水平在不断的发展中,受父母的影响非常大。人的认知发展总是从低级到高级,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年龄越小的孩子,受身边具体形象事物的影响越明显,这段时间恰恰是儿童与父母接错最多的时间,他们善于模仿、并对性格形成起直接作用,而儿童的性格正在此时开始形成,因此,父母对儿童成长起主导作用。 当然,我们的孩子正在长大,或者已经长大,不能再回到他们性格形成的阶段去重塑。只能想办法在现在,从眼前开始逐步发展儿童的健康人格,使其身心健康的快乐成长,能够在人生道路上一帆风顺,取得成就。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及缺失现状分析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及缺失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对有关离异、分居、单亲等家庭研究的深入,父亲在儿童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众人关注。在我国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思想观念和现代社会激烈竞争影响下,很多父亲“淡出”家庭教育,认为母亲是孩子的主要抚养者,在儿童心理和行为发展方面比父亲的作用要大,父亲只是亲子关系的补充。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研究发现,由于父母之间在性格、体力、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父亲和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对其心理的影响是不同的。父亲对孩子形成勇敢、自信、果断的个性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母亲对孩子形成稳定、温顺、合作的个性起到更为明显的推动作用。父亲作为儿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对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独特的作用。 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除了极少数的社会文化状态以外,在大多数社会形态中,男性是构成社会文化的主体。男女两性选择着不同的职业,在家庭中有不同的工作分工;男女两性有着不同的智力发展进程和特点,分别具有人们可以接受的角色行为并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点。父亲作为社会文化的主体,在孩子眼里是社会力量和规则的象征,是家庭和社会的联系纽带。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意识到父亲的 权威和力量,会对父亲产生敬畏的心理,从而去模仿父亲的行为,并掌握社会的道德规范。婴儿从一出生就因为性别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对待。父母和其他人开始按照社会意愿能接受和期望的男性和女性的行

为来塑造儿童的行为。在儿童期和青少年期,个体综合了那些被认为适合其性别的行为,从而获得特定的性别角色类型。 父母亲作为男女性别角色之间的差别,对孩子的潜在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一般说,男性勇于冒险,富于智慧、大度、坚定、勇武和易暴躁;女性稳重、温柔、服从、忍耐、易焦虑和自卑,男女的气质特点是相互补充的,有优秀的一面又有缺憾的一面。我们希望婴儿兼收并蓄,扬长避短,在勇于冒险的同时又不失稳重,在坚定大度的同时又能以忍耐、服从的态度和别人相处,这就是我们说父亲和母亲都要参与家庭教育的原因。对于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父母同样起着重要作用,无论是对男孩还是女孩,在家庭中只有母亲而缺少父亲的角色或者相反,对孩子性别角色的发展都是欠缺的。事实上,女孩对父亲角色易于表露的冒险、进取、独立性等特征产生影响,男孩也会受母亲角色易于表现的温柔、依赖性等特征的熏陶。在婴儿期,父母对性别角色形成的影响虽然是潜在的,但却十分重要。毫无疑问,父亲对婴儿的影响会对孩子一生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父亲的参与也为母亲提供了情感的支持,并能促进父母作用的发挥。 因此,父亲意识到自己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之中,对孩子、对母亲、对家庭来说都有重要意义。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家庭分工的细化导致家庭教育出现了新的问题——父爱缺失。有调查表明:有60%的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独当一面,父亲真正起到主导作用的不超过15%,由父母共同承担教育责任的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现象严重。

浅析当前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当前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问题及对 策 内容摘要:家庭教育作为孩子通向社会的第一座桥梁,对孩子的个性、品质和健康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所走的每一步对他们以后的人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农村家庭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式方法以及对家庭教育的认识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多数的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村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农村小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因此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问题对策 序言:一个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是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构成的,教育的成效主要是这三种教育合力的结果。而在这三种教育里,“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家庭中受到的教育在很大上决定了其今后学校教育的方向和结果,甚至决定其一生的人生走向和命运。无论是人口数量,还是家庭数量,或者中小学生数量,农村都占绝大多数。从这一点来看,家庭教育的重点在农村。另外,从城乡建设的差别和家长的素质差异来看, 家庭教育的难点也在农村。 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渐渐都意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随着我国对农村基础教育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农村学校教育水平及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农村家庭教育越来越被社

会各界所重视。然而,对于物质、文化生活都相对落后的广大农村地区来说,孩子的家庭教育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部分农村家庭能够把握家庭教育的主流方向,比较注重孩子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但很多农村家庭教育仍然存在着许多令人忧虑的问题。从整个社会的发展需求与现实状况来看,目前农村的家庭教育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与城市小学生相比,农村家庭教育的“先天不足”,已使他们输在了起跑线上,远远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缩小城乡家庭教育的距离,提高农村家庭教育整体水平,让农村孩子享受到与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方法,这是教育全域城市化的一个首要目标,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发展农村小学教育也就成了实现农村现代化教育的当务之急。 一、农村家庭教育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尽管目前社会各界及部分农村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着种种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研究与迅速改进。具体表现在: (一)家庭教育意识和观念滞后,缺少科学的家教观念。(1)放任自流,重养轻教 不少农民家长不能正确认识家庭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是学校、老师的责任,自己的责任是将孩子抚养成人,只负责孩子的吃、穿,能否成才就看孩子自己。因而对孩子的教育就顺其自然,没有明确的要求,认为“儿孙自有儿孙福”,“树大自然直”,孩子自己能发展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