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录】《破阵子》(李煜)践离朗读

【重录】《破阵子》(李煜)践离朗读

【重录】《破阵子》(李煜)践离朗读

【重录】《破阵子》(李煜)践离朗读践离

【重录】《破阵子》(李煜)践离朗读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

【名句摘录】沈腰潘鬓消磨

【注释】

(1)四十年:南唐从公元937年开国,到975年李煜写这首词时,将近四十年。

(2)三千里地:南唐是五代时期的一个大国,占据着现在江苏、安徽两省南部和江西省、福建省一带地方。

(3)凤阁龙楼:帝王住的高楼大厦。霄汉:天空。

(4)玉树琼枝:树木的美称。萝:女萝,分枝很密的一种隐花植物。这句说:宫苑里树木长得很茂密,就象罩在雾气里的女萝。

(5)干戈:古时候用的武器。这句说:哪里知道有战争这回事呢?

(6)一旦:一天。臣虏:臣下、俘虏。

(7)沈腰:南朝梁时候的诗人沈约写信给朋友说,自己年老多病,腰肢一天天瘦下去了。以后文人就用“沈腰”来表示人的消瘦。潘鬓:晋朝时候的诗人潘岳写的一篇《秋兴赋》里,说他的鬓发已经变成花白。以后文人就用“潘鬓”表示年老。消磨:挨过日子。这一行说:现在作了臣虏,在愁苦里生活,人变得又瘦又老了。(8)这句说:最难受的是匆匆忙忙辞别祖庙那天。

(9)教坊:宫廷里的歌舞班子。奏:吹弹乐器。

(10)宫娥:宫女。

【赏析】

这是李煜降宋之际的词作。

上片写南唐曾有的繁华。建国四十余年,国土三千里地。居住的楼阁高耸入云霄,庭内花繁树茂。这片繁荣的土地,几曾经历过战乱的侵扰。几句话,看似只是平平无奇的写实,但却饱含了多少对故国的自豪与留恋。几曾识干戈,更抒发了多少自责与悔恨。

下片写国破。"一旦"二字承上片"几曾"之句意,笔锋一叠,而悔恨之意更甚。终有一天国破家亡,人不由得消瘦苍老。尤其是拜别祖先的那天,匆忙之中,偏偏又听到教坊里演奏别离的曲子。又增伤感,不禁面对宫女恸哭垂泪。

李煜作文素材

李煜 李煜,五代时南唐国君,世称李后主。他在诗词方面造诣极高,有‘千古词帝’之称。纳兰性德在《渌水亭杂说》中说道:“花间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质量。李后主兼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李煜的词摆脱了《花间集》的浮糜,语言明快,用情真挚,亡国后的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成为宋初婉约派的开山,被后世尊称为“词圣” 醉生梦死,懦弱亡国 南唐后期,国事颓废,宋金对南唐虎视眈眈,李煜的叔父和兄长争夺帝位,局势一片混乱。然而,对权势无意的李煜踏歌而行,高唱:“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谁料,叔死兄亡的现实将最无心争夺帝位的他推上了权利的顶峰。 李煜正式继位时,年仅25岁。他不谙政治,贪图安逸,沉迷佛教。他生性懦弱,没有一统天下的豪情壮志。他庸驽无能,卑屈事宋,岁时贡献,府藏为之空竭。他念佛填词,醉生梦死,诗书画造诣日臻佳境,而南唐皇朝气息奄奄,日薄西山。 公元975年,宋军长驱直入,围攻金陵。李煜草率迎战,溃不成军。自杀未遂后,有良知有爱憎的他以“不屠城,保民众”为条件,出城降宋,被俘至汴京。为羞辱李煜,宋太祖赵匡胤封他为“违命侯”。一夜之间,李煜便从显赫一时的君主沦为任人凌辱的阶下囚。 绝代才子,千古词帝 清代评论家赵翼有言:“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国破家亡,李煜陷入了对故国的无限思念和对往日的不绝悔恨之中。当比他早四年亡国,此时也在汴京的南汉国主刘鋹奴颜婢膝事宋时,他却在宋君臣面前始终保持沉默,“无言独上西楼”,任由“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在心头纷扰缠绕。于是在寂寞梧桐的深深庭院,有他“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的苦苦追忆,在春意阑珊的冷冷秋夜,有他“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的切切悔悟,在“林花谢了春红”的满地狼藉中,有他“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无奈感慨。春已逝,梦已空。故国不再,情何以堪。“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凄凄楚楚的吟唱终令宋太宗心生恼怒,一壶鸩酒让这个不识时务的“违命侯”魂赴黄泉。 “做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李煜用字字血泪字字珠玑的词句去诉说国破家亡的深仇剧痛,血泪之词成就了他“词中之帝”的文名,可惜一杯毒酒结束了他42年短暂而幽恨深长的生命。“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绝笔之作,唱出了他一生的愁绪,也成就了世代流传的千古绝唱。

关于写李煜的作文_高二作文

关于写李煜的作文_高二作文 关于写李煜的作文 我眼中的李煜 李煜,确实不是一般的历史风流人物,所以能引起后人的关注、同情、叹息与尊重。 我也看过不少评论李煜的文章。有人说,他到底是软弱的,以至于仅仅只能靠吟吟诗、作作词来抒发内心的忧伤,而他吸引人的,也正是那绵绵的愁。有人说,吟诗是一种战斗,哭泣更是一种抗争,他丧失了故国,丧失了自由,却并没有丧失自我,丧失尊严,他真正吸引我们的,是一颗自尊的心。还有人说,他阅历浅,性情真,不失赤子之心,然而感慨深,实乃以血为书,引人独爱。 这种种评论都很有说服力,我都不反对,不过我最赞同上述观点的第三种,也就是以清末王国维先生为代表的看法:李后主吸引人之处正是其真切。 但凡稍稍了解李煜生平的人,想必都听过一种有关他死因的说法:“太平兴国三年……后主在赐第,因七夕命故伎作乐,声闻于外,太宗闻之大怒。又传‘小楼昨夜义东风’及‘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并坐之,遂被祸。”(《默记》)从中不难看出,他着实是个真性情之人。他或许不知道这一阕《虞美人》会引来后来的祸端,可那毕竟是政治的非常时期。换了一般人,不都应该缩手缩脚、小心翼翼地将自己“臣服”、“安于现状”的一面展现给当朝统治者看吗?可是他做不到。那满腔的愁与恨,他抑制不住,也不想抑制。他非但不抑制情感,甚至连把那直白的话语转化为看似平和安静实则暗藏情绪的字眼都做不到。这么一个真性情的人,如何不叫人喜爱叫人敬重?然而这么一个不懂得隐藏情感的人,如何能平安?如何能长久? 李煜离世百余年后,历史中出现一个与他相似的人物:宋徽宗:我曾思考过:同是亡国之君,同以词寄情,为何世人偏好李后主?后来,随着对诗词学习的加深,我渐渐明白了。徽宗词,虽也是伤悲,可是长期艺术的熏陶与世俗的浸染,使他所作之词都要经过了华丽词藻的修饰。而后主的词,还没有来得及小心装点,便已随着无尽的愁恨汹涌而出。曾见过有人把徽宗词比作一个伤心的女子,再悲痛欲绝,也要描眉染唇打扮妥帖后才开始梨花带雨式地嘤嘤啼泣:我以为此喻甚是恰当。徽宗词美则美矣,然这一粉饰却少了几分真切,多了些做作之嫌。而李煜则不然,周介存一句“粗服乱头,不掩国色”,我以为精辟之至, 确实,读李煜,感受他的“真”,就能发现那是一种不加粉饰、不细细考量、直抒胸臆甚至不计较后果的“真”。他作词是靠词来抒发自己的苦闷,而不剜刻意地向人展示他的才华抑或他的遭遇、他的愁绪。他放任他的情感在那些字句中爆发,不予精细思量,不加以所谓理性的约束。他作词不是给人提供观赏材料,不是让人欣赏把玩词句的精到美好,亦不是为博得几句叹惋之声。那种真挚深切能让人不由自主地进入一个深深的漩涡,切身地感受他的无助、彷徨与忧愁。 呵呵,品赏自然容易,试问古今诗家词家,能到达他这般境界的人又有多少呢?李煜果然不是个一般的风流人物,如何能不叫我尊敬他呢?

古诗破阵子翻译赏析

古诗破阵子翻译赏析 《破阵子》作者是宋朝文学家晏殊。其古诗全文如下: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前言】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为宋代婉约派词人晏殊所作。此词通过描写清明时节的一个生活片断,反映出少女身上显示的青春活力,充满着一种欢乐的气氛。全词纯用白描,笔调活泼,风格朴实,形象生动,展示了少女的纯洁心灵。 【注释】 ①破阵子: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又名《十拍子》。双调六 十二字,平韵。 ②新社:社日是古代祭土地神的日子,以祈丰收,有春秋两社。新社即春社,时间在立春后、清明前。 ③碧苔:碧绿色的苔草。 ④飞絮:飘荡着的柳絮。 ⑤巧笑:形容少女美好的笑容。 ⑥逢迎:相逢。 ⑦疑怪:诧异、奇怪。这里是“怪不得”的意思。

⑧斗草:古代妇女的一种游戏,也叫“斗百草”。 【翻译】 燕子飞来正赶上社祭之时,飘落的梨花告知清明的到来。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黄鹂的歌声萦绕着树上枝叶,只见那柳絮飘飞。 在采桑的路上邂逅巧笑着的东邻女伴。怪不得我昨晚做了个春宵美梦,原来它是预兆我今天斗草获得胜利啊!不由得脸颊上也浮现出了笑意。 【赏析】 这首词以轻淡的笔触,描写了古代少女们春天生活的一个小小片段,展示在读者面前的却是一副情趣盎然的图画。 词的上片写景。“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这两句既点明了季节,又写出了季节与景物的关系,给人以具体的印象。行文轻快流丽,蕴含喜悦的情意,为全词的明朗、和谐、优美的基调打下了基础。“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春水池塘,点缀那末三四点青苔,密林深处,不时传来莺儿的歌唱。“日长”,表明季节已开始变化,多少有点惜春的意味。柳絮在空中飞舞,显示出晴和的景象。“碧苔”、“黄鹂”、“飞絮”,看来似乎是极其常见的自然景物,经词人稍加点染,宛如一轴初夏风光小幅,特别惹人喜爱。 清明时节后,天气渐渐转暖,海棠梨花刚刚开败,柳絮又开始飞花。春社将近,已见早燕归来。园子里有个小小的池塘,池边点缀着几点青苔,在茂密的枝叶深处,时时传来黄鹂清脆的啼叫。 下片写人。“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趁着这春暮夏初的

品味李煜_小学作文

品味李煜 本文是关于小学作文的品味李煜,感谢您的阅读!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人生长恨水长东。” 曾经梦想成为一个风流潇洒的文人,曾经想做一个满腹经纶的隐士,过着自在的生活,但你偏偏出身在帝王之家;曾经是高高在上万人敬仰的“万岁”,转眼就成为了人皆唾之的阶下囚。面对这样的人生,总是你万般无奈,也只有接受,上天对你是不公平的,给你不想要的,夺走你所向往的。你的存在注定是悲伤的开始。 你生性随和,厌恶杀戮;你性情洒脱,厌恶拘束;你不慕权贵,厌恶尔虞我诈。你无忧无虑的生活在宫中,你秀丽的文字记下了你的轻松愉快,然而一切突然的改变了,发生了。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你登上了龙椅,宋朝建立了,宋军打来了,于是你衣衫褴褛被囚禁在小楼中,深夜你难以入睡。昨夜的东风使你想起了祖国。这一切都不是你想要的,你只想做一个可以吟诗作画的普通人,但命运就是这样,一次次地和你开玩笑,而你的反抗却显得那样苍白。你无法选择你的出生,你无法主宰你的人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你只能在着小楼中借着诗句抒发心中的愁闷。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还是在小楼,只是现在连风都没有了,只有这如狗的心月,你有苦说不出,有愁无处说。日日夜夜唯有寂寞与乡愁与你做伴。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那天,是你的生日,也是你的祭日。一曲《虞美人》是你背上莫须有的罪名,

就这样,你匆匆地走了,结束了你可悲可叹的一生。 细细地品味你的人生,我读出了无奈:如果,你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家庭中,你一定活得很潇洒;我读出了你的悲哀:只能任凭命运的摆布,所有的反抗都是徒劳;我读出了你的忧伤,你的苦闷。而一切悲伤的根源就在于:李煜,你根本不属于宫廷!

破阵子_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__赏析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赏析辛弃疾(南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里回到响彻号角声的军营。军营将士都能分到犒劳的烤牛肉,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一样,跑得十分快,弓箭像雷霆一样,震耳离弦。(我)一心想完成替君主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博得天下生前死后的美名。只可惜(现在)已白发丛生! 三、解题: 这首《破阵子》选自《稼轩长短句》。陈同甫是陈亮的字。史称陈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在政治上始终坚持抗战,与辛弃疾是志同道合的挚友,多所唱和。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对抗金军旅生活和收复失地、建功立业的向往,以激励陈亮,表现了作者至老不衰的爱国热情。“壮词”意思是壮怀激烈之词。 四、赏析 《破阵子》塑造了一个壮岁驰骋疆场、暮年壮心不已的英雄形象,这是词人理想自我的化身。 上阕通过沙场点兵场面的描绘,表现了将士昂扬的斗志。 第一句,只六个字,却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让读者从那些动作中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去想象人物所处的环境。开头两句写军营里的夜与晓,“醉里挑灯看剑”一句有三层意思:“看剑”表示雄心,“挑灯”点出时间,醉里还挑灯看剑是写念念不忘报国。次句“梦回吹角连营”,写拂晓醒来时听见各个军营接连响起雄壮的号角声。上句是看,此句是闻。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突出地表现了雄壮的军容,表现了将军及士兵们高昂的战斗情绪。“沙场秋点兵”。这个“秋”字下得多好!正当“秋高马壮”的时候,“点兵”出征,预示了预示着激战即将开始。 下阕通过想象,表现主人公收复中原、报效国家的宏愿,以及壮志难酬的悲痛之情。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两句,描写战斗获胜,大功告成时将军意气昂扬的神情。

关于写李煜的作文

关于写李煜的作文我眼中的李煜李煜,确实不是一般的历史风流人物,所以能引起后人的关注、同情、叹息与尊重。我也看过不少评论李煜的文章。有人说,他到底是软弱的,以至于仅仅只能靠吟吟诗、作作词来抒发内心的忧伤,而他吸引人的,也正是那绵绵的愁。有人说,吟诗是一种战斗,哭泣更是一种抗争,他丧失了故国,丧失了自由,却并没有丧失自我,丧失尊严,他真正吸引我们的,是一颗自尊的心。还有人说,他阅历浅,性情真,不失赤子之心,然而感慨深,实乃以血为书,引人独爱。这种种评论都很有说服力,我都不反对,不过我最赞同上述观点的第三种,也就是以清末王国维先生为代表的看法:李后主吸引人之处正是其真切。但凡稍稍了解李煜生平的人,想必都听过一种有关他死因的说法:“太平兴国三年……后主在赐第,因七夕命故伎作乐,声闻于外,太宗闻之大怒。又传‘小楼昨夜义东风’及‘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并坐之,遂被祸。”(《默记》)从中不难看出,他着实是个真性情之人。他或许不知道这一阕《虞美人》会引来后来的祸端,可那毕竟是政治的非常时期。换了一般人,不都应该缩手缩脚、小心翼翼地将自己“臣服”、“安于现状”的一面展现给当朝统治者看吗?可是他做不到。那满腔的愁与恨,他抑制不住,也不想抑制。他非但不抑制情感,甚至连把那直白的话语转化为看似平和安静实则暗藏情绪的字眼都做不到。这么一个真性情的人,如何不叫人喜爱叫人敬重?然而这么一个不懂得隐藏情感的人,如何能平安?如何能长久?李煜离世百余年后,历史中出现一个与他相似的人物:宋徽宗:我曾思考过:同是亡国之君,同以词寄情,为何世人偏好李后主?后来,随着对诗词学习的加深,我渐渐明白了。徽宗词,虽也是伤悲,可是长期艺术的熏陶与世俗的浸染,使他所作之词都要经过了华丽词藻的修饰。而后主的词,还没有来得及小心装点,便已随着无尽的愁恨汹涌而出。曾见过有人把徽宗词比作一个伤心的女子,再悲痛欲绝,也要描眉染唇打扮妥帖后才开始梨花带雨式地嘤嘤啼泣:我以为此喻甚是恰当。徽宗词美则美矣,然这一粉饰却少了几分真切,多了些做作之嫌。而李煜则不然,周介存一句“粗服乱头,不掩国色”,我以为精辟之至,确实,读李煜,感受他的“真”,就能发现那是一种不加粉饰、不细细考量、直抒胸臆甚至不计较后果的“真”。他作词是靠词来抒发自己的苦闷,而不剜刻意地向人展示他的才华抑或他的遭遇、他的愁绪。他放任他的情感在那些字句中爆发,不予精细思量,不加以所谓理性的约束。他作词不是给人提供观赏材料,不是让人欣赏把玩词句的精到美好,亦不是为博得几句叹惋之声。那种真挚深切能让人不由自主地进入一个深深的漩涡,切身地感受他的无助、彷徨与忧愁。呵呵,品赏自然容易,试问古今诗家词家,能到达他这般境界的人又有多少呢?李煜果然不是个一般的风流人物,如何能不叫我尊敬他呢?王睿秦的作文是有案头功夫的。她能在阅读李煜词的基础上,同时结合古今诗家的评论,找到王国维先生的“李后主吸引人之处正是其真切”,真是用心良苦。而且,作者还把李煜和宋徽宗相提并论,找出两者的高下之别,又是她读书细致,深入思考的表现。因此,正是在这样认真的阅读和扎实的研究基础上,以敏感的心思和良好的悟性觉察到了李后主之词的价值在其真”上。作品语言文白夹杂,爽快流利,朴实纯真,读来韵味十足。

破阵子赏析

破阵子 为陈同甫作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一、填空 1、这词首融梦幻(梦境、理想)与现实于一体,富于浪漫色彩。 2、表达作者爱国激情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直接表达词人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词句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3、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着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两个细节中可以看出。 4.表现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一个词是_可怜。表现作者为现实而悲叹,对人生而感叹的句子是可怜白发生 5、突出地表现了雄壮的军容,表现了将军及士兵们高昂战斗情绪的两联是“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6、这首词塑造了一个忠勇(爱国)失意的将军(壮士)的人物形象。 7、这词表达了作者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用原文填空)的雄心壮志,根据你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这种雄心壮志指的是收复失地,统一中原,并使自己名垂青史。 8、词中描写的军中生活情景有看剑、吹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 9、这首词的上片描述了看宝剑、听号角、分麾下炙等军营生活;下片“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描写了战斗场面 10、这首词,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生活情景;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所以,作者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 二、重点句子理解、赏析 1、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答:示例:士兵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甘情愿的战斗乐曲。将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接受将军的检阅。 2、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 答: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表现作者渴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无奈、悲愤。 3、“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答:营造了一种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4、赏析“沙场秋点兵”一句的表达效果(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答:五个字紧凑有力,写得肃穆威严,展现出一位豪情满怀、临敌出征的将军形象,渲染出战争浓烈的气氛。其中“秋”字,既点明了季节,也为将士出征增添了肃杀之气。 5、“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写出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答:写出了作者收复失地、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赢得青史留名的理想 6、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答:收复中原,统一国家 7、赏析“可怜白发生”一句 答:凝聚着作者万千感慨,词意急转直下,作品就在这力重千钧的转笔中收尾,有如重锤猛击在铜钟之上,震荡着读者的心。其中“可怜”两字极为沉痛,为壮志难酬表现出极大的惆怅和愤慨。

破阵子·春景原文-翻译及赏析

破阵子·春景原文|翻译及赏析 创作背 古时,每年在春秋时节,人们会两次祭祀土地神。这两次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叫春社和秋社。而尤重春社,邻里聚会,酒食分餐,赛会欢腾,非常热闹。古代女子在社日和清明时节可以停止劳作,做一些斗草、踏青、荡秋千之类的游戏,这首词就是以春社为背景所写。 一 这首词以轻淡的笔触,描写了古代少女们生活的一个小小片段,表达了作者对春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追求。 上片写景,以轻淡的笔墨.清新的构图.显现出暮春时节里的一派静谧、安详的田园景色。 燕子来时新社,梨落后清明。在这一对偶句中,先点出新社,后点出清明,交代出节令时序。并以最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燕子、梨花。又用来、落二字写出景物的动态。有此一笔,那体态轻盈、呢哺作语的春燕,展翅飞来了;而那白的梨花,却因节气已过,飘飘摇摇,纷纷落去了。一幅暮春景物图已经浮现出来。在这里,人抛却了见落花而伤春的旧习,词的情调是健康的,画面色彩是明丽的。 [4]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这三句分写三景,先写池边,次写树上,后写空中,一笔一景,或静或动,有声

有色,流宕自然,清丽可爱,可谓韵独具,妙语天成。前两句又是对得很好的七言偶句。其中数量词的运用也颇有意趣,恰到好处。三四点,言其少而小;一两声,则言其早而少。前者手法有似的点溪荷叶叠青钱(《漫兴》),后者则近似杜甫的两个黄鹂呜翠柳(《绝句》)。第三句的日长,不只是说立春之后白昼渐长,而且点出日照充足,无风无,故而才接得上飞絮轻三字。所谓絮,即柳絮,也叫柳绵、杨花。所谓轻,不是说柳絮了无轻重,而是形容它在晴天丽H之下,悠悠而飞,轻轻而飘的景态。 下片写人,描画了采桑女劳动休息时的欢乐.把她们天真活泼的形象和纯洁无瑕的心灵写得极为传神。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趁着这春暮夏初的季节,少女们停了针线,来到这大自然的怀抱里。这时,东边邻居的女伴笑眯眯地走了过来,她们正好在那条桑田小路上相逢了。巧笑二字,捕捉到了东邻女伴用白描手法,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以及情态的描写,由内心到外表塑造了东邻女这一形象。内心真情流露的一刹那,巧妙地揭示了人物的精神世界。读时,使人有似曾相识之感。 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少女们相逢的时候,兴高采烈,欢欢喜喜的,随着,一块儿玩着那斗草的游戏。词中主人公胜利了。这位天真的少女充满着青春的欢乐。她忽然想起昨天夜里做的那个好梦,认为那原来是斗草赢的兆头,脸上又飞起了笑容。词中没有正面来描写斗草的活动,只用一笔点出人物的内心活动,表现了这位少女不仅聪明,富于想象,而且心灵是那样纯洁无

李煜的作文范文

李煜的作文范文 有关李煜的作文 李煜,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祖籍徐州,南唐最后一位国君。下面为大家收集了有关李煜的作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一把剑刺入胸膛,很疼,却无法拔出,它如藤蔓般缠绕在心中,直到泪水流尽。而你偏偏是这把剑的主人,而这穿越时空的剑,便是你笔下的词。 如果说世界上最败国的是戈尔巴乔夫,那你就是世界上最懦弱的人,懦弱的爱,懦弱的恨,懦弱的整治江山,懦弱的爱护百姓。都说红颜祸水,其实真正的祸水是那些爱上红颜的人,只是那些无法控制自己情欲的男子,无法承受起那 ___罪名,便将一切都推给那柔弱的女子,仿佛这样他们就可以没有错误而言。而大周后便是你的红颜知己,只有她可以读懂你的词,读懂你的心,然而命运 ___,你心底的那份潮湿的感情,伴随着大周后的离开而埋藏心底,之后又随着你北上汴梁而沉醉于纸上。 公元975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你的尊严从此起荡然无存,城破,出降,北上汴梁。没有人知道你从此过得怎样,只有一首首词记载

着你这深灰色的岁月。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读着词中你梦幻的江山,我总会试想,如果时间可以倒流,你是否会励精图治,成为一个好皇帝呢?不会,就算是给你一百次机会你依旧会是这个样子亡国之君。 我常在想,天下词人一大把,为什么只有你的词让我驻步泪落,直至后来我才明白,如果说他人的诗词,是用笔,是用汗,是用血泪写成的,那你的词中不但有血有泪,更有你后半生所有的尊严。对于一个风流才子而言,尊严与自由是何等的重要,可偏偏他们只存在于你的梦中,梦里不知身是客,一响贪欢。其实谁都读的懂,这里的客,是真正的客。 没有自由,没有尊严,你想过死,但你没想到是自己亲自断送了自己的生命。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你写下这让后人铭记的词之后,就被赐死了。 牵机药,若不是它毒死了你,世人又怎会知道还有此种毒药。牵机药一说是中药马钱子,服后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全身抽搐,头脚缩在一起,状极痛苦。一代帝王,就是死,也死的这样没有尊严。胭脂泪,相留醉,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拿着你的词,晒晒太阳,也许所有的泪水就会被晒干了。

赏析 晏殊 破阵子

破阵子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北宋前期著名词人。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迁太常寺奉礼郎、光禄寺丞、尚书户部员外郎、太子舍人、翰林学士、左庶子,仁宗即位迁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士加给事中,进礼部侍郎,拜枢密使、参加政事加尚书左丞,庆历中拜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晏殊历任要职,更兼提拔后进,如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皆出其门。他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他的词,承袭南唐风格,追宗“西昆体”,以情致胜。文词典丽,雍容华贵,妙语天成,韵味独特,又不失清新雅淡,含蓄委婉,温润圆融,意趣横生的艺术风格。有“导宋词之先路”,“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的美誉。有《珠玉词》一百三十余首,风格含蓄宛丽。其代表作为《浣溪沙》、《蝶恋花》、《踏莎行》、《破阵子》、《鹊踏枝》等,其中《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他亦工诗善文,原有诗文二百四十卷,现存不多,大都以典雅华丽见长。生平详见《宋史》卷三一一。有胡亦堂辑《晏元献遗文》一卷。 范仲淹、韩琦、欧阳修、张先等皆出其门下。他一生养尊处优,词作富贵闲雅,雍容大方,体现出浓厚的贵族色彩;笔调闲婉,又体现出珠圆玉润的俊美风格。是北宋词坛上婉约派重要词人。有《珠玉集》传世。 【赏析】这首词以美丽的春色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游春图,充满着青春的欢乐气息。词的上片写景,用笔轻淡。首句用燕子、梨花带出新社和清明这两个春光最美的时节。“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两句用对偶句描绘出人物所处的环境:园中的池塘边疏疏落落地点缀着几点绿苔,新绿的枝叶里,时而有黄鹂在婉转地鸣叫。“日长飞絮轻”写春之悠长,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在寂寥的长日里,只有柳絮在空中悄悄地飘飞。词的下片写人,笔调活泼。面对美丽的春光,少女耐不住长日的寂寞,走出小园,沿着小路采摘桑叶,恰好看见东邻的女伴带着天真无邪的笑容迎面走来。后三句写斗草游戏。斗草赢了东邻女伴,使得这位少女心花怒放。她忽然想起怪不得昨夜做了一个好梦,原来是今天斗草要赢的预兆。想着想着,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这三句话,一方面写出少女的天真纯洁,另一方面又透出平日的寂寞孤独。这首词纯用白描,活泼朴实,展示了古代深闺少女的寂寞心境和纯洁美好的心灵。赏析二:此词通过清明时节的一个生活片断,反映出少女身上显示的青春活力,充满着一种欢乐的气氛。全词纯用白描,笔调活泼,风格朴实,形象生动,展示了少女的纯洁心灵。二十四节气,春分连接清明,正是一年春光最堪留恋的时节。春已中分,新燕将至,此时恰值社日也将到来,古人称燕子为社燕,以为它常是春社来,秋社去。词人所说的新社,指的即是春社了。那时每年有春秋两个社日,而尤重春社,邻里聚会,酒食分餐,赛会欢腾,极一时一地之盛。闺中少女,也“放”了“假”,正所谓“问知社日停针线”,连女红也是可以放下的,呼姊唤妹,门外游玩。词篇开头一句,其精神全在于此。按民族“花历”,又有二十四番花信风,自小寒至谷雨,每五日为一花信,每节应三信有三芳开放;按春分节的三信,正是海棠花、梨花、木兰花。梨花落后,清明在望。词人写时序风物,一丝不苟。当此季节,气息芳润,池畔苔生鲜翠,林丛鹂啭清音。春光已是苒苒而近晚了,神情更在言外。清明的花信三番又应在何处?那就是桐花、麦花与柳花。所以词人接着写的就是“日长飞絮轻”。古有诗云:“落尽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可以合看。文学评论家于此必曰:写景;状物!而不知时序推迁,触人思绪也。

高分作文范文-李煜-1000字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楼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初识李煜,正是这首让人感叹的《虞美人》。当时只是单纯喜欢这首词的词藻和意境,但却没有注意到背后的他的眼睛和他的心。 词的本身就好比一朵花,而词人李煜则是一朵花的精魂。 在现实与梦想冲突时,他无奈,只是伤怀。他纯洁得似乎只是天使的化身,只想逃进自己的梦想。也许,真的只有诗词,才能填补他的梦想的缺陷吧。 但,现实是无法回避的。真不知道他当上国君时,在想着什么呢?他是个很失败的国君,无可置疑,他把他的梦想带上了朝廷,他把词带上了朝廷!南唐,这个曾经的王朝! 煜,是照耀的意思。不知道,他是否也曾有过,或是一直都有的一个理想:使南唐富强起来,哪怕只有父亲李璟留给自己的半壁江山!比起从嘉,那个纯纯的名字,煜则更有威信与神采。其实,李煜,南唐后主,这个多情的词人的心,是可以包容那个也许的理想吧! 但,请原谅他,他真的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那天降宋时,对于这个“几曾识干戈”的李煜,实实在在是个很大的打击,“最是仓皇辞届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一瞬间,从天堂跌下人间,这朵柔弱的花儿怎能受得?但,这就是李煜。那首《破阵子》,曾被苏东坡批评。他认为后主在辞别太庙时应对太庙恸哭,向百姓谢罪;然而现在却对着宫女流泪,听乐队奏别歌,这种人是应当失去帝位的(《东坡志林》)! 但是,他不知道,李煜走时,是沉默着走的。他的内心定有愧疚,但他却已没有面子去见太庙,见百姓了!他知道错了,所以,他只选择了默默地流泪,然后默默地离开…… 黯销凝(张孝祥《六州歌头》),默默地伤怀。降宋后,李煜对着如钩的月,回想往事。往事辉煌,对李煜,却不堪回首啊!在词人李煜的眼里,风花雪月,只能勾起无限的哀愁和回忆。此时,李煜他,在想什么呢?只有梦啊!“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风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那朵花,如今只剩一地零落的残红。 轻问,“流水落花春去也”?…… 李煜走过了四十一年的春秋冬夏。他,真的好像只是一个人间过客…… 之前说过,李煜是朵花的精魂。如今,花已凋零多年,灵魂已升华,但他却把芳香留在了我们的心中……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酒冷,诗残,梦断。

破阵子赏析

破阵子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 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 白发生! 【注释】 辛弃疾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破阵子》是他的名篇之一。从题目看是寄给好友陈亮,抒发抗金壮志的。陈亮,字同甫,著名的爱人,和辛弃疾同属主战派,又同遭投降派的打击迫害。118年,陈亮到带湖访问辛弃疾,一对志同道合道合的战友,促膝畅谈,共抒北伐壮志。之后,两人又作词唱和。本篇即作于带湖之会以后,自抒壮怀激烈与之共勉. 本篇以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虚实结合方法,来驰骋壮志,抒写愤。词人将自己的爱国之心,忠君愤懑,都熔铸在这篇神采飞扬而又慷慨悲壮、沉郁顿挫的词章里。这首词题为“壮词”,壮就壮在它形象地描绘了抗金部队的壮盛军容豪迈意气,道出了英雄的一片壮心。”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起首两句情景交融,不胜感慨。这两句紧扣“壮”字,是现实生活的写照。此时词人罢职闲居,但目睹国事则忧心如焚,胸中块垒,惟有以酒浇之。醉酒之时,词人还拨亮灯火,深情地端祥着心爱的宝剑。“挑灯”“看剑”是写动作和神态。灯的红光,剑的寒光想相互交融,透射着一种特有的壮烈气氛。从这钟壮烈气氛中,可以看出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战杀敌的愿望是多么迫切!“挑灯”“看剑”的举,真切地表现了词人此时内心的郁愤,而透过这,词人又仿佛回到了那令他日夜梦萦的战场和那难以忘怀的岁月。在迷离仿佛的醉态中,英雄酣然入梦,一梦醒来,各军营里召唤战士出征杀敌的号角响成一片。“梦回吹角连营”渲染了士气的高涨,军心的振奋。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意思是:部下的官兵分食烤熟的牛肉,军乐队奏出雄壮的战歌。“八百里”,牛的代称。《世说新语?汰侈》载:王

【初二作文】我眼中的李煜

【初二作文】我眼中的李煜 他应是个闲云野鹤的词人,一袭布衣,逍遥恣意,不顾什么家国兴亡、龙图帝业。然 而他偏偏是这南唐的君主,偏偏要坐在这摇摇欲坠的龙椅上,用这一双挥毫抚琴的手,去 撑起这个飘摇的江山。 曾几何时,集一身傲气的大皇子,在华丽的深宫中享尽了一切繁华。他精于琴棋,工 于书画,在明争暗斗的宫廷里,超然于世俗的气质隐隐发亮。可当历史的车轮滚到他脚下,厚重的龙袍披到他肩上,他却收敛不了文人的自在与风流,醉影朦胧,丝竹喧嚣,共鸣琴瑟,在纸醉金迷里粉饰着太平篇章。 宋军的鸣金将他愕然惊醒,故国门扉上最后一抹朱红还未消尽,他已成为敌人阶下卑 贱的囚徒。于是那个罗衾不耐五更寒的悲凉身影,成了夜色里化不开的一抹哀愁。我想数 千年前一定有一个月如钩的夜晚,寂寞的梧桐树摇曳着清冷的秋,那个南唐的罪人沉默地 爬上西楼,眼里凝着的是什么?是昨夜繁华的梦?是朱颜未改的玉彻雕栏?还是三千里冷 落的河山? 错为君主,苍天贻误!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文章能帮助到您。 所以当鸩酒递到他身前时,他饮得想必义无反顾,早已厌倦了这春花秋月,终在异国 的幽栏下结束了精致又苍凉的一生。那衣袂飘然的身影渐渐消失在风尘里,只剩哀伤绝艳 的词盈绕在月色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他的人生多像一场豪华凄凉的梦,在命运的桎梏里辗转挣扎,只余下昏庸无能的骂名 和逾越千年的长叹。那些国破家亡的悔恨与不甘,倒酿成了哀婉的绝唱:“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李煜,终究是去了。也许去了故国江南一场明明灭灭的烟雨里,成了一株敏感纤细的草。而我眼里的他,不是帝王,是风流而寂寞的词人,带着不可掩盖的才气,带着不曾泯 灭的天真,融入江南的月色。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考赏析题合集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思想内容】本词追忆了作者当年在起义军中的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也表现了壮志未酬、报国无路的悲愤。 【名句赏析】“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是作战的目的,也是作者的理 想。“了却”二字写得很好,人们通常说“了却心病一桩”,这两字正有这样的意思。现实无奈,终于在梦中“了却” 了驱金复国这一宿愿,语中充满意气昂扬的欣慰之情。但梦境毕竟代替不了现实。 【艺术特色】层次鲜明,全词仅十句,却一层一层地描写了抗金战斗生活的情景,展开了一幅幅形象的、境界层层扩大的画面。 【五年中考试题汇编】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这首词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可怜白发生”表达的作者情感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2分) 【参考答案】 1.(2分)写这首词寄给挚友陈同甫,以共勉 2.(2分)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A.词题为“壮词”,“壮”在它形象地描绘了抗金部队的壮盛军容、豪迈意气、壮阔的战斗生活,道出了英雄渴望杀敌报国的一片壮心。 B.“八百里”出自《世说新语》,用典贴切,描绘了秋天沙场点兵场面的辽阔、宏大与苍凉,烘托出一幅肃杀、庄严的战争画面。 C?结句“可怜白发生”笔锋陡转,与之前的梦境形成鲜明对比,情感由雄壮变得悲壮,作者壮志未酬的抑郁和悲愤跃然纸上。 D.全词虚实结合,首尾写实,“梦回吹角连营” 一句即写梦境,激情直泻,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常规写法,凸显艺术上的独创。 【参考答案】8. B (2分) 【解析】“八百里”,牛的代称,写的是战前给养准备,并非是描绘“点兵场面的辽阔、宏大与苍凉”。 破阵子为陈同甫賦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解释词中加点的词语。(2分) 2.这首词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参考答案】 1.指收复中原(或“统一山河”)。 2.幻想中抗金杀敌的慷慨豪壮与现实中被压抑、被排挤对比(梦境与现实对比)。(1分)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报国无门的悲愤。〔1分) 破阵子?为阵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历史将记住李煜作文1000字(高分作文)

历史将记住李煜作文1000字 南唐是个不起眼的小国。它既没有秦朝辽阔的疆域,也没有唐朝时万邦来朝的盛况,更没有康乾时期的繁华。这个国家被历史教科书所遗忘,但因为一个人,它的名字又为世人所知,这个人就是后主——李煜。 经过李昇,李璟,南唐这个在风雨中飘摇的国家传到了李煜手中。可那时的李煜是个外不知国患,内不知民忧的风流才子。所作之词,也大多是些描写声色犬马生活的,其中最著名的是《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虽有浓重的脂粉之气,回荡于字里行间,但并不影响这首词的品质。 后主继位后,立了‘周娥皇’为皇后。李煜精通六艺,恰这大周后也是‘素手慧心雅丹青,奕局精巧落子名,云鬓菊香秦筝语,锦绣秋色才女情’。李煜曾在《一斛珠》中用‘沈檀轻注’四字,将大周后未施浓艳脂粉,却清丽自然之美生动呈现。二人是夫妻,却也是知己。曾一起补充《霓裳羽衣曲》残卷,互相赠送动人的诗词。大周后患病,随风飘逝,后主伤痛欲绝。在后宫佳丽无数帝王之家,试问又能有几人能如李煜一般。 大周后香消玉殒后,她的妹妹被册为皇后,但安定的日子没有多久,很快,宋军接连攻陷南唐城池。直到兵临城下,李煜亲自率众投降,和小周后开始了他的囚徒生活。这既是他人生的分水岭,也是他文学作品的转折点。 如果说李煜描写他风花雪月生活的诗词是绮丽奢华,那这段为人篱下时期的作品当为绝唱。无论是《相见欢》中感慨时光易逝、人生长恨;还是《破阵子》中的幽寂凄凉、天生人间;又或是《乌夜啼》中往事成空、恍若一梦,终究还是剪不断,理还乱。满腔的离愁别绪、黍离之悲无法排解,终于促成了《虞美人》。四十二岁的李煜感伤故国却被误以为缺望怨恨,赵光义命其饮下御酒,结束了李煜大起大落的一生。 他身为国主,宝贵繁华到了极点,而身经亡国,繁华消歇不堪回首。悲哀也到了极点。正因为他一人经过这种极端的悲乐,遂使他在文学上的收成,也格外光荣而伟大。在欢乐的词里,我们看见一朵朵美丽之花。在悲哀的词里,我们看见一缕缕的血泪痕。他是个手无寸铁的书生,用他的自由换了南唐人民免受战乱;用他的忍耐,为小周后撑起一片小天地;用他的双手,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李煜拥有完美的爱情,天上人间般的的经历,以及绝世的才华,造就了这一首又一首的绝唱,他当为历史所铭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赏析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赏析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代: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译文 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当年的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声。把烤牛肉分给部下,乐队演奏北疆歌曲。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怜已成了白发人! 注释 醉里:醉酒之中。 挑灯:拨动灯火,点灯。看剑:查看宝剑。准备上战场杀敌的形象。说明作者即使在醉酒之际也不忘抗敌。 八百里:指牛。 麾:军旗。麾下:指部下。 炙:烤肉。

五十弦:本指瑟,泛指乐器。翻:演奏。塞外声:以边塞作为题材的雄壮悲凉的军歌。 沙场:战场 点兵:检阅军队。 马作的卢(dìlú)飞快: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作,像…一样;的卢,马名。一种额部有白色斑点性烈的快马。相传刘备曾乘的卢马从襄阳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 作:像,如。 霹雳(pīlì):特别响的雷声,比喻拉弓时弓弦响如惊雷。 了(liǎo)却:了结,完成。 天下事:此指恢复中原之事。. 赢得:博得。 身后:死后。 可怜:可惜 思想感情 梦境写得酣畅淋漓,将爱国之心、忠君之念及之间自己的豪情壮志推向顶点,结句猛然跌落,在梦境与现实的强烈对照中,宣泄了壮志难酬的一腔悲愤。 虽无前人沙场征战之苦,而有沙场征战的激烈。结句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体现作者壮志难酬、心中愤懑不平的感情。 整首词抒发了作者想要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却已年老体迈的壮志未酬的思想感情。 赏析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李煜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李煜 导读:本文高考作文人物素材:李煜,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李煜 李煜:词人皇帝 【获奖名片】皇位诚可贵,诗词价更高 【评价】 1.四十年的短暂岁月,他无悔度过,有过荣华与富贵,也有过艰辛与无奈。一生的追求,永远在历史长河中定格,词人皇帝——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词人一帝。 2.软禁磨灭不了他的意志,苦难摧毁不了他的心趣,他用心血浇灌自己的梦想种子,终于绽放出词帝之花。 【颁奖词】 别人看来或许他只是一个昏庸的皇帝,然而,只有他自己明白,吟诗作赋是他一生的最爱。冷落了荣华,远离了争鸣,选择与词作伴,他从未后悔。淡去金色的华表,他留下的是灿烂的诗篇。 【事迹】 李煜才华横溢,工书善画,能诗擅词,通音晓律,是被千古传诵的一代词人。本无心争权夺利,一心向往归隐生活,登上王位完全是无意,他曾痛恨自己生在帝王家。他嗣位时,南唐已奉宋正朔,多次入宋朝进贡,苟安于江南一隅。他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

词尤为五代之冠。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荒靡的生活,风格柔靡,但是这并不是他向往,他甚感空虚无奈;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题材扩大。李煜词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力。 后主前期词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初二作文:我眼中的李煜作文1000字

我眼中的李煜 在上学期末的“国学经典”社团展示课上,我荣幸地成为“百家小讲师”中的一员。许多种想法在我脑中做“斗争”:我应该讲人世间的真理《道德经》,还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或是唐朝时期诗人不同的命运?几种想法在我脑海中闪过,我确定了最终答案——钟峰白莲居士李煜。 从李煜的命运来看,他曾经公子变皇孙,老六变长子,酣睡卧榻旁,双娇配才子。但他也是悲剧的,他做过被俘虏的国主,被侮辱的丈夫,被毒死的降王。于是词史上的一代天王,在他降临“俗世”的同月同日魂归“天上”,以一种最痛苦的方式,永恒地解脱了他灵魂的痛苦……他最终把祖宗打下的江山拱手让给他人,成了亡国君、阶下囚,也因此被世人瞧不起,而我却不以为然。 有人说“他是才子、是词人、是帝王。作为词人,他是成功的;作为帝王,却是失败者。”作为皇帝,李煜是个失败者,且败得一塌糊涂。李煜原名李从嘉,继位后改名为煜,煜是光明照耀的意思,说明李煜在继位初期对自己和国家的未来很有远大抱负。但李煜命中注定不是当皇帝的料——他是天生的才子,人长得英俊潇洒,史书上这样描述“神骨秀异,目有重瞳”,生性聪颖,喜好读书。他工书法,善绘画,能诗善词,精通音乐。与历史上明君比起来,李煜治理国家确实有很大差距: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他们都是勤于政务、有魄力的好皇帝。南唐的大臣们见李煜将一腔热情全都倾注在文学上,个个担忧不已,长江对岸的后周越来越强盛,南唐却越来越衰弱。臣

子们天天跑到李煜面前苦口婆心地劝说,可李煜一概充耳不闻。 于是在公元971年,北宋皇帝赵匡胤灭了南汉以后就盯上了南唐,由于天堑长江,北宋不敢轻易出兵。几年后,南唐有个屡试不进的书生樊若水给赵匡胤献上《长江沿岸水势图》。公元975年,宋军入金陵,俘南唐后主李煜,南唐亡。 其实,公元956年,南唐遭后周攻打,主力被歼灭,使南唐再也无力与别国抗衡。我认为,这便是李煜在宋军讨伐时投降的原因。实际上,李煜这样做完全是为了百姓着想——若坚持与宋军对抗,损失最大的是百姓。而李煜选择了投降路,委屈了自己,保全了百姓。从这点讲,李煜的确是一名爱护百姓的好皇帝。 历史课上,我们学到了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李煜的悲惨命运似乎天注定。然而正是失败的帝王,成全了词人的成就。如果他没有经历从帝王到俘虏的人生巨变,他的词作就不可能有那种深沉的人生体验。 当我们在背诵《虞美人》《乌夜啼》《临江仙》时,有多少人想到过,在公元978年,41岁的李煜含泪飞向另一个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