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绘制折线统计图

第二课时 绘制折线统计图
第二课时 绘制折线统计图

第二课时绘制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0页的例2、第111页的做一做及练习十九的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会画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解决问题并能进行合理的推测。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难点:体验制作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探索如何“绘制折线统计图。请同学们看老师板书课题(板书课题)首先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出示目标

会画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解决问题并能进行合理的推测。

(生齐读目标,然后默看半分钟。)目标明确的同学请举手,记在心里的请把手放下。要想达到这节课的目标,需要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三、独立学习

1、宣布合作学习规则

要求:①认真思考②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自学方法:先看110页,试着在书上画一画。

检测方法:直接做检测题。

2、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110页,完成下面两个问题:

①根据表中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方法: 1、描点 2、标注数据 3、连线

②完成统计图下面的3个问题。

(时间:6分钟)

检测方法:直接做检测题。

6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学生开始自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

四、小展示、分组讨论

指两名差生板演,其余学生用铅笔画在本上。师巡视,搜集学生错误。有不同答案的同学请到黑板上纠错,并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画出。

五、大展示

前后桌交换对着答案改,小组内展示自己的答案,并指出自己的错误。

六、教师讲评、总结方法

师生总结并整理板书

1、描点

2、标注数据

3、连线

七、练习、对改

课本111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对改。小组内纠错。

八、展示、纠错

小组内展示自己的成果,有错的纠错。时间:2分钟

九、堂清、对改

1、课件出示做题要求

2、出示堂清题(每小题20分)

练习十九第2题。

(5分钟)

时间:5分钟时间到出示对改要求、出示答案。

十、盘点收获

指名学生说一说,学习的知识点没有说出来的老师加以补充。

十一、统计各小组得分

对优胜组进行表扬。

板书设计

绘制折线统计图

1、描点

2、标注数据

3、连线

教学反思

(最新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

第二单元 第1课时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单式折现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和特点,能读懂折现统计图;能收集简单数据,并用单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能简单分析折线统计图的数据,了解数据反映的实际情况。 2、使学生在认识折线统计图,收集数据、运用折线统计图表达数据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统计方法,积累统计活动的经验,体会并了解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提高运用折线统计图处理简单数据的技能,增强数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主动参与统计活动,形成相互合作、积极思考的学习意识,感受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里的作用。 教学重点:认识折线统计图并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教学难点:分析数据,体会数据蕴含的规律和特点。 教学准备:学生手机自己从一年级开始每年体检的身高数据,课件一、预习作业 1、我们从一年级的数学学习开始,就学习过许多统计的知识与方法。大家回忆一下,统计有什么用处?我们都学习过哪些统计的内容和方法? 二、自主学习 1、交流预习作业指名学生回答 说明:我们知道,为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或者了解某个问题的实际情况,我们需要用统计的方法获得数据,分析数据反映的具体事实,并根据事实作出判断或推测。在统计内容和方法,大家学会了调查收集数据,分类整理数据,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以及分析数据表达的信息。 2、引入新课为了提高统计能力和根据需要表达数据,我们今天要学习表达数据的新形式。大家要能认识这种新的表达形式及特点,学会用这种形式表示数据、分析数据。那究竟是怎样的形式呢?我们一起来看具体问题。 3、教学例 1 出示例1统计表 提问:这是已经学习过的统计表。你能从统计表里知道些什么?张小楠的身高是怎样变化的? 引导:你能用手指比划画一条线,表示每个年龄身高增加的情况吗?大家和老师一起,用手指试着画画这条线看。 同学们已经用手指画线表示了身高增加的情况,你能像这样在纸上画出一条曲线来表示吗?自己试着画一画,表示出张小楠身高增长的变化。 观察:你觉得我们画的这条线有什么用?能看出张小楠每个年龄的身高怎样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精选版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太平中心校新形式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太平中心校立志小学教师吕文良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进行合理的推测。 [过程与方法] 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全过程,初步学会统计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1、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弄清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 2、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能够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并依据数据变化的特点进行合理推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堂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课题 1、引言:同学们,最近人们都在关心城市空气质量,你们知道这是为什 么?空气质量好坏,其实与PM2.5有关,对于PM2.5你有哪些了解? 那么最近上海的空气质量如何呢

2、复习条形统计图:课前,老师收集并整理了上海过去7天的PM2.5数据,并绘制了一副条形统计图,仔细读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3、小结:在条形统计图中,根据直条的长短,我们能清楚地知道PM2.5的含量是多少。如果要进一步反映PM2.5含量的变化情况,除了用这样的条形统计图绘制,猜猜看,还有没有更好的绘制方法 4、揭示课题:折线统计图。 二、探究图表,解决问题 (一)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组成与区别 1、出示:折线统计图绘制过程。 2、小组合作研究: (1)一副完整的折线统计图由哪几部分组成? (2)与条形统计图比较,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呢 3、质疑:那么点与折线在折线统计图中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4、小结:由此可见,折线统计图就是根据数量的大小先描出各点,然后用折线将各点依次连接起来,这条折线反映的是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二)读图,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1、根据图意,解读数据。 (1)4月18日,pm2.5的含量是多少微克/立方米 (2)在这七天中,哪一天空气质量最差 (3)哪一天空气质量最好,pm2.5的含量是多少?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一、教学内容: 折线统计图知识,是学生已经了解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单式折线统计图以及复式折线统计图,在小学里学习一些统计知识,主要是使学生对统计的意义和思想方面有个初步了解,教材加强了看懂和分析统计图的训练,并在统计图的后面都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根据图形回答几个相应的问题,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习惯。在绘制统计图方面,本教材降低了一定的要求吗,为学生提供了帮助,帮学生初步掌握绘制统计图的方法,并注意多安排半独立完成的习题。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会画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能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并能体会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三、教学重点: 1.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绘制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四、教学难点: 1、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作出预测。 2、绘制统计图的方法 3、确定一个单位长度表示的数量,正确的描点 4、图例的设置 五、教学时数:3

课题复式折线统计图2 教学内容教科书 P23 例2、P24练一练,P25~P26练习四第2、5、6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能根据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2、使学生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和判断、推理,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提高统计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能运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会分析统计图中的信息。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建标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折 线统计图。(板书:折线统计图) 二、探标1、出示例2统计表,你能知道些什么 信息? 2、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3.指出: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 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 于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学生回答:学生根据统 计表回答了解到的信息 学生独立完成,将折线 统计图补充完整。 学生根据折线统计图进 一步讨论讨论问题。 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 信息?你有什么发现? 重点要让学生在 尝试用复式折线 统计图表示数 据,以及在看图 回答问题的过程 中,了解复式折 线统计图表示数 据的基本方法和 特点。

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折线统计图》检测卷

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测试卷 (时间:60分钟分数: ) 一、填空题。(20分) 1.妈妈要记录2015年全年的家庭月收入情况,应选用( )统计图,要分析每月支出的多少变化情况,应绘制( )统计图。 2.从( )统计图中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便于相互比较。( )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3.在条形统计图中,如果用2厘米的直条表示100本书,用( )厘米长的直条表示350本书, 4.6厘米长的直条表示( )本书。 4.为了分析报纸上某只股票的详细情况,应该用( )统计图。 5.条形统计图是依据数据的大小画成长短不同的( );折线统计图是先根据数据的大小描出( ),再用( )依次连接起来。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15分) 1.要清楚地反映上海世博会每个馆参观人数的多少,用条形统计图最合适 ( ) 2.慧慧这几年的身高变化应该用折线统计图表示。 ( ) 3.聊城市全年的降水量变化情况不应该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 ( ) 4.条形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 ) 5.条形统计图可以与折线统计图互换使用。 ( ) 三、用哪种统计图描述下面的情况比较合适?(15分) 1.分析刘明本学期5次数学单元测试成绩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2.分析金鼎商厦1—6月某商品的销售量变化情况。

3.比较聊城市2012年各月份空气质量变化情况。 4.比较三种品牌的牛奶中某一种营养成分的含量。 5.调查哪种水果最受学生欢迎。 四、看图填空。(30分) 1.(12分) (1)第三季度的销售额是( )万元。 (2)第( )季度的销售额最低,是( )万元。 (3)第( )季度的销售额最高,是( )万元。 (4)这个商厦全年总销售额是( )万元。 2.(18分)

折线统计图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08—10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接触画折线统计图,会对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量分析和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3.在观察、交流、探究、制图、欣赏等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感受数学美的能力等。 教学重点: 认识折线统计图,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折线表示数据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课件,问:这是什么地方?你到过这个地方吗? 2.提问: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图?(条形统计图)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从这个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它是用什么来表示数量的多少的?(条形) 二、探索新知。 (一)课件演示: 1、让学生初步感知折线统计图的画法。请同学们给这个统计图取个名字。 2.刚才同学们看了课件,折线统计图是怎样绘制的?同座位的说一说,全班交流。 (二)读图教学 1.从这幅折线统计图上,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折线统计图是用什么来表示数量的多少的?(点) 3.你觉得每两点间的线段都是一样吗?(不一样)你能用手比画一下吗? 4.中小学生参观井冈山的人数有什么变化?(越来越多)呈什么样的变化趋势?(上升)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折线)你有什么感想? 5. 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后说出它们的异同? 6. 归纳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楚的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7.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看到过折线统计图? 三、自学例1 1、独立完成统计图, 2、回答图后问题。 3、全班交流。 四、全课小结 说一说你这节课都有哪些收获?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七 折线统计图 第二课时》教案

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材第106、第107页的内容及练习二十六第3~9题。 1. 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进一步明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越性。 2. 能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同时能够依据数据变化的特征进行合理的推测。会对复式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根据提供的表格数据把复式折线统计图补绘完整。 3. 使学生在学习统计知识的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会进行简单的绘制,学会看图回答有关问题。 难点:对统计图反映的信息进行准确的分析、比较和判断。 投影仪等。 师: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尤其是在上海,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进入了老龄化。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生1:那么,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是怎么变化的呢? 生2:我们应该做一些调查,然后分析一下数据。 师:怎样统计呢? 生1:全国的数据肯定很大,上海的更有代表性,我们就调查上海的吧。

生2:我觉得应该多调查一些年份。 生3:我觉得用折线统计图能更好地体现变化的情况。 (板书:复式折线统计图)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从生活中抽象和升华。让学生学习大众的数学,学习生活的数学,这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观】 师:下面是一个调查小组调查的2001~2010年上海的死亡人口数和出生人口数。(出示教材106页例2) 2001~2010年 上海出生人口数统计图 2001~2010年 上海死亡人口数统计图 师:同学们,上海市哪一年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相差最大?观察上面的两幅折线统计图,你有什么感想? 生:分别观察两幅图,不太容易比较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的情况。 师:怎样比较方便呢? 生:有复式条形统计图,也应该有复式折线统计图吧? 师:你提的问题很好,也正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设计意图:在思考中,体会形成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必要性】 师:为了方便比较,我们可以把两幅单式折线统计图合并为一幅。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分组自主探究,教师巡回指导。 结果汇报:(投影展示学生绘制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2001~2010年上海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数统计图

(完整版)苏教版最新五下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过关测试题

苏教版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过关测试题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写) (1)小明为了观察自己的学习成绩是否进步,决定将每次测验的得分绘制成统计图,他 应选用()统计图。 (2)学校要统计每个班级的男、女生人数应选用()统计图比较合适。 (3)我们要绘制一幅5个城市某一天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情况统计图,应绘制() 统计图,要绘制一幅本地一周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应绘制() 统计图。 (4)在同一幅折线统计图中,折线上斜表示数量(),折线下滑表示数量(), 折线越陡表示数量变化越(),折线越平缓表示数量变化越()。 (5)在一幅统计图的纵轴中,用5厘米表示400万元产值,那么240万元产值应用()厘米来表示,8厘米表示()万元产值。 6.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是()。 7.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是: (1)整理数据。 (2)画出纵轴和(),用一个长度单位表示一定的()。 (3)根据()的多少描出各点,再把各点用()顺次连接起来。 (4)写出统计图的名称和制图(),并标出图例。 8.下面左图是一张甲、乙两车的行程图,仔细阅读后回 答下列问题。 (1)甲车的速度是()千米/小时。 (2)甲、乙两车的时速之差是()千米/ 小时。 (3)半小时两车的相差()千米。 9.右图是深圳市金威啤酒厂1999~2002年啤酒产量

情况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二)反复比较,谨慎选择。 (1)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 A.表示数量的多少 B.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C.既表示数量的多少又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2)下面不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 A.彤彤近几年的体重变化情况 B.学校图书馆各类图书的数量 C.某病人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 (3)条形统计图通过()来表示统计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通过()来表示统计量的变化。 A.折线的长短 B.直条的粗细 C.直条的长短 D.折线的升降 (4)若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十年间某校毕业人数的情况,则这十个数据应该()。 A.按年顺序排列 B.按数据的大小,由小到大排列 C.按数据的大小,由大到小排列 D.随意排列 度假方式 人数 走亲访友在家休息旅游其他 性别 男生 5 6 8 5 女生 6 5 6 4 选用()比较合适。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四下第八单元教案折线统计图

八、绿色家园-- 折线统计图 单元目标: 1、结合实例,认识折线统计图,体验折线统计图在表示数量变化中的作用,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 2、根据需要,能合理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 单的判断或预测。 3、在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分析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及进行合理推测的能力。 4、在统计活动中,感受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单元解读: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引入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学习,学生通过将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相比较,感受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的基本特点,加深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并能根据数据信息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一步培养数据分析观念。本单元的知识也为今后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等知识奠定基础。 单元重点: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并对统计图进行分析,作出合理的预测或推断,单元难点:能够根据需要合理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 单元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自主探究新知。 2、注重体现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结合地域特点和教学实际合理开发教学资源。单元建议课时数:4

信息窗1:城市绿化 教学内容:课本第114—115 页,认识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 1 、结合实例,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作用,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 2、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同时能够依据数据变化的特征进行简单的分析、预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 生活中的意义合作用。 3、在统计活动中,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难点: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绿色植物有美化环境、保持水土、制造氧气和净化空气等作用,引导学生体会绿地对于改善居住环境的意义,进一步体会绿化的重要性。 出示信息窗1 情境图,认真观察。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滨海市2004?2012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变化情况怎样呢? 临江市2004?2012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变化情况怎样呢? 二、合作探索 1、解决红点问题:滨海市2004?2012 年人均绿地面积变化情况怎样呢? (1 )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学生在书上完成 1 1 4页的条形统计图 (2)教师:还可以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 滨海市2004?2012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变化情况怎样呢?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展示折 线统计图的过程,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构成和绘制方法,对于其中的描点和连线要重点介绍。 2、引导学生对两种统计图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折线统计图的作用。条形:能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折线: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的反映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3、引导学生完成临江市2004?2012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变化情况统计图,观察统计图,你 有什么发现 (1)()年到()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增加最快。 (2)预测一下,2014年滨海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会是()平方米。 三、自主练习:1---4 题 信息窗2: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104——105页例1。 教学目标: 1、认识折线统计图,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 2、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 3、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机器人、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问:①图上的这些同学都在干什么?(参加青少年机器人大赛) ②如果想了解近几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情况,可以怎么做?(调查,统计)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104页统计表。 2、学生观察统计表,说:从统计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各个年份参加机器人大赛队伍的数量。) 3、讲述: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过了条形统计图,我们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表中的数据。 4、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引导学生观察。

说:根据这个条形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从统计图中还可以看出每一年的参赛队伍的多少。) 5、教师小结: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谁多谁少一目了然。 6、讲述:同学们,统计图除了条形统计图外,还有其他形式的统计图。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折线统计图”。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折线统计图的画法。 7、学习绘制折线统计图。 第一步:在统计图的上方写出统计图的名称。 第二步:画出横轴、纵轴和等分线。 第三步:看统计表,找准数据,描点,在所描点的上方或下方标出数据。最后用线段把相邻的点连接起来。 提示:只能连接所有的数据,0点不能连上。 8、课件演示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步骤。 9、谈话: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步骤,太冗长,不容易记忆。 我们可以概括一下: (1)写名称 (2)画两轴和等分线。 (3)描点、连线。9、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折线统计图既能表示数量的多少,又能清晰地反应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10、分析数据变化的趋势。 思考回答: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数量有什么变化?(青少年的科技意识增强了,越来越喜欢机器人大赛了。)你有什么感想?

四年级折线统计图第二课时

折线统计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110页例2做一做113页第2题学习之友46页的第一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2、使学生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制成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根据数据填写统计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根据数据填写统计表。 教具准备:未完成的统计图、视频展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明的妈妈在小明出身时将小明的身高从0岁记录到10岁说明小明的妈妈非常细心下面看看记录情况,如下表(出示小明身高的统计表) 1、引导学生看到统计表想提什么问题,激发学生绘制折线统计图的兴趣。 二、学习新课 1、动手制作折线统计图 (1)学生合作成折线统计图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小明0~10的身高统计表”内的数据,合作完成“小明0~10的身高统计表折线统计图”。

教师先演示其中一个数据的画法,然后再让学生动手画。 (2)分为两个层次动手实践:第一层次为学生练习2分钟,教师将巡视发现的问题组织学生分析,再推进第二个层次的练习。 (3)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生。 2、小组交流作品,欣赏折线统计图(视频展示) 看了图,你知道一张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应该由哪些部分组成呢,在制作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在全班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并相应介绍折线统计图各部分名称,在介绍名称时明确其作用、画图时注意点: (1)横轴:一般用于标明时间的前后,每个时间段都要平均分; (2)纵轴:标明数据,单位长度表示的数据大小要一致,一般最高数据比统计到的最高数据稍高一些(和条形统计图相同) (3)数据:要找准,在描点时要看清横轴、纵轴进行描点,当纵轴上的数据没有直接对应时,要在纵轴上平均后再点;在点与点之间连线时不能漏掉或连错。 (4)制表日期和单位不能漏掉。 3、学生根据折线统计图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 解决以下问题: (1)小明几岁到几岁长得最快?(师小结:折线中线段最长的那条就是长得最快的那段时间。)长了多少厘米?是怎么发现的? (2)小明115厘米时几岁?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统计表正确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 理的推测,并能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已有的统计经验迁移学习单式折线统计图。 2.通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比较,了解折线统计图的 特点和优势。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数据和合理推测能力。 2.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单式折现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会看、会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提出和解决 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感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 的推测。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机器人吗?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已 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自2001年起,我国每年都举办一次青少年机 器人大赛。老师收集了2006年至2012年参赛队伍的数据,并制成 了咱们熟悉的条形统计图。 (二)复习旧知──条形统计图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从条形统计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 (三)探索新知 1.认识折线统计图 师:一会我们就顺着这竖条的高低起伏,从2006年开始,用小 手来笔划一下这七年参赛队伍数量的变化情况。 师:刚才的条形统计图变成了现在这种形式,你知道它的名字吗? 师: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导入新课。

2.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我们来观察一下这幅折线统计图,从统 计图中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 (1)了解点的作用 组织学生交流得出:这折线统计图中如果点的位置越高, (板书:高)表明数量越多,(板书:多)老师把这个发现记录下来,反过来,点的位置越低,(板书:低)表明数量越少,(板书:少)也就是说这折线统计图是通过点的高低来表示数量的多少。 (板书:数量多少)。 (2)了解线的作用 学生举例说明:引导学生交流得出:通过这线的起伏看出数量 的增减变化情况。(板书:增减变化) 教师说明:2007年到2008年的这条线段就像山一样很陡很斜,线段越长越陡,表明数量变化越大,反过来线段越平缓越短,表明 数量变化越小。 (3)总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师: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知道了折线统计图点和线的作用, 那么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回答后出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3.分析、绘制折线统计图 (1)预测数量变化情况。 师:从图中,你能看出2006年至2012年参赛队伍的整体变化 趋势吗?你有什么感想? 生:汇报 师:你能根据这个变化趋势预测一下2013年会有多少支队伍参 赛吗2014年呢? 师小结:老师发现你们在汇报时参赛队伍越来越多,这折线统 计图太神奇了,不仅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和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还能够预测事情的发展趋势。 (2)绘制折线统计图。 师:老师对2013年和2014年参赛队伍数量进行了实际调查,2013年实际上有530支队伍参赛,2014年有545支队伍参赛。我们 就以这两个数据为例,拿出1号作业纸,尝试着把2013年和2014 年的数据绘制到折线统计图上。(学生活动) 生:展示学生作品,全班交流。 师小结:折线统计图的画法。 4、观察比较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课题单式折线统计图课时 安排 共需要3课时 为第1课时 教学内容页数:书第21~22页,例1、“练一练”及练习四第1题。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组成部分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会画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能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并能体会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绘制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教学难点: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 师生互动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例1 2.分析统计表。谈话:你能从这张统计表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3.揭示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探究特征,感悟优点。 谈话,刚才我们在统计表中了解的信息在这张折线统计图上都能找到 吗?(能) 那他们为什么还要将数据制成这样的折线统计图呢? 教师加以指导,学生可能会说到比较相差数或看折线的上升幅度。 谈话:那你认为就分析身高增长变化的情况来说,用统计表好些还是 用折线统计图好些?为什么? 估计一下张小楠13岁生日时身高大约 是多少厘米,说说理由。 2.联系生活举例。 你有没有在其他地方见过类似这样的图? 教师小结折线统计图的优点:不但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 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3.了解结构。

谈话:既然折线统计图能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看了图,你知道一张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应该由哪些部分组成,在制作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横轴:一般用于标明时间的前后,每个时间段都要平均分; (2)纵轴:标明数据,单位长度表示的数据大小要一致,一般最高数据比统计到的最高数据稍高一些(和条形统计图相同); (3)描点、连线:要找准数据,看清横轴、纵轴进行描点。当提供的数据与纵轴上的数据没有直接对应时,要把纵轴上相应的一小段平均分后再找点;在点与点之间连线时不能漏掉或连错。 (4)标注数据:在所描的点的上边或下边写上数据,不要写在折线上。 (5)填写制表日期。学生可能说到:容易分析张小楠身高的变化情况学生回答:身高变化情况、各时间段内身高增长幅度 请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完成练一练统计身高。 谈话:除了刚才我们讨论的这些情况外,还有很多数据比较适合用折线统计图来统计分析。比如我们同学的身高情况。 课前我们一起收集了自己每学期期末时的身高情况,让我们一起来试着将它也制成折线统计图,看看我们的身高增长趋势如何。 对学生意见的预设和对策: (1)每个人的身高都在增长,增长的情况各不相同,但大致的增长趋势是相同的。 (2)这份统计图和其他的统计图有明显区别,底部从0到110这一段用了折线和虚线。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表示。指导学生发现最低身高数据在110以上,省略0到110这段数据可以使110~145厘米之间的每一段放大,使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更明显,而且使统计图更美观。 比较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独立将自己的身高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并在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的身高增长情况,再和小组内的同学进行比较,说说能从图上发现什么。 学生说一说:折线统计图不但和统计表一样可以反映数据的多少,并且比较易于反映几年中自己身高的变化情况:持续上升,没有下降 10 四、巩固练习:练习四第1、3、4题 五、总结新课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掌握了什么本领? 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有什么优点?制作折线统计图时要特别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单式折线统计图 横轴 纵轴 描点连线 标注数据 填写日期 随堂 检测 内容 “练一练”和练习四第1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下册----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知识点一:1、常见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2、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用条形的长短来表示数量的多少,可以清楚的反映出数据的变化过程。 3、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反映出不同量的变化过程,还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 【例题1】 下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奖牌统计图和北京奥运会奖牌榜前三名统计图。同学们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 知识点二: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⑴写出统计图的标题,标题写在图的正上方,在标题右下方标明日期。 ⑵根据几组数据的多少和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⑶画出互相垂直的横轴和纵轴,在纵轴上用一定的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将纵轴自下而上截成根据题目确定的相等的小段,每小段分点旁注明数量,起点标0。 ⑷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图例表示不同的数量,把图例标在标题的右下方。 ⑸先确定直条的高度,高度确定后立刻标上数字,然后画上边框涂上与图例一样的颜色。 月的平均气温,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知识点三能根据统计图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条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我们随处能见到它们的身影。我们利用统计图不仅可以简洁直观地反映所收集的数据,还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这样就能作出科学合理的判断和决策,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困难。 【例题3】观察下面的统计图。 北京与南京去年7月到10月的平均气温统计图 年月

复式条形统计图练习: 1.常见的统计图有(),(),()。 2.条形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的多少,还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和()。 3.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数据组成的条形统计图就是﹙﹚。 4.我国1997、1999年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如下表。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右侧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回答下面的问题。 ﹙1﹚1997年我国哪类自然保护区多? 1999年哪类最多? ﹙2﹚1999年我国各类保护区均比1997年﹙﹚。 ﹙3﹚从统计图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5.下面是五年级四班同学体育达标合格人数统计表。 请根据上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哪个体育项目达标人数最多?哪个体育项目达标 人数最少? ﹙2﹚男生哪个项目达标的人数最多?女生哪个项目达 标的人数最多? ﹙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知识点四: 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但能表示出两组数据数量的多少,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而且可以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例题1】

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单式折线统计图第 1 课时教师:彭利敏班级:五年级上课时间:20XX年6月14日 教材分析 《单式折线统计图》一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又一次认识一种新的统计,通过本课的学习,为以后的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作准备。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日常生活和社会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基本掌握了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学生易于看清事物发展变化的情况,并能根据折线的起伏变化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培养统计观念。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并能直观地表示数据,能进行判断和预测,掌握绘图方法。 过程方法:经历观察,比较,探索,分析等活动过程,增强数据分析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掌握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征。 教学难点能够依据数据变化的特征进行合理的推测。 教具准备课件,小黑板 导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揭题导新 1、复习条形统计图 同学们,你们了解机器人吗?听说过青年机器人大赛吗? 课件呈现: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表 根据这一统计表,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为了更清楚地呈现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用学过的什么统计图表示? 课件出示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条形),这是我们之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它有什么优点? 用你的手势,试着比划一下从20XX年到20XX年,参赛队伍数量的变化情况。如果把大家手势运动的路线画下来,想像一下会是什么呢?(曲折的线,一段一段的线) 2、揭示课题:折线统计图

导学流程 二、观察分析,认识特征 1、相同点: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幅统计图,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 方吗?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能看出数量的多少。 横轴、纵轴、标题、单位和日期都相同。 图中所表示的数量的多少都相同。 小结:他们的相同点是都能表示数量的多少。 2、不同点:那我们再找找它们的不同点是什么? 一个是用条形来表示的,一个是用点和折线来表示的,它们的方式不一样。 3、认识折线统计图 你们觉得和条形统计图相比,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小组之间的同学一起交流交流。(折线统计图上有点和线)。 小结:点能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表示数量增加或减少的趋势。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三、动手绘制,阅读思考 1、你能根据统计表(陈东0-10岁的身高情况)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吗? 想一想,画折线统计图时,先画什么?再画什么?要注意什么? 2、学生自主动手,教师巡视。 3、小结方法:描点、标数、连线。 4、预测陈东11岁的身高。 利用折线统计图进行预测时,既要考虑图的趋势,也要考虑生活实际。 四、课堂总结,回顾反思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节课,你们获得了哪些新知识和方法? 板书设计 单式折线统计图 1、相同点:都能表示数量的多少。 2、不同点:条形统计图能清晰的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事物的变化情况。 3、画法:描点、标数、连线。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 折线统计图知识,是学生已经能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单式折线统计图以及复式折线统计图,在小学里学习一些统计知识,主要是使学生对统计的意义和思想方面有个初步了解,教材加强了看懂和分析统计图的训练,并在统计图的后面都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根据图形回答几个相应的问题,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了解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基本方法和特点,能读懂常见的折线统计图,能根据要求完成相应的折线统计图。 2.使学生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分析、比较和简单的判断、推理,体会数据对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义,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不同的分析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进一步积累统计活动经验。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开展统计活动的兴趣,增强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1.了解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和特点,能读懂常见的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统计活动的需要完成相应的折线统计图。 2. 初步学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既体现了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理解和应用水平,又能为接下来基于数据特点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支持。 教学难点: 1.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作出预测。 2.绘制统计图的方法 教学时数:4课时。 第一课时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1-22页例1 “练一练”,练习四第1题。。 教学目标: 1.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在提供的表格中制作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青岛版五年制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折线统计图》知识点汇总复习

八绿色家园——折线统计 图 一、折线统计图 1.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增减变化的统计图。 (2)优点: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2.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1)观察下面的条形统计图可以发现,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楚直观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2006—2012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 图 (2)观察下面的折线统计图可以发现,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通过折线的起伏还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2006—2012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 图 条形统计图适合用来表示数据之间相互独立,不是同一项目的数据对比。 折线统计图中的点表示数量,折线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折线统计图既可以看到它每一部分的变化趋势,也可以看到它的整体变化趋势,每相邻两点间的线段越长,说明增减越大,也可以看出每一年的数量多少……

3. 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和步骤。 (1)根据统计的数据,画出互相垂直的纵轴和横轴。①在横轴上等间隔地标注项目,并在横轴尾端标注项目名称。 ②在纵轴上标注数据刻度,使得最大刻度能表示最大数据,并在纵轴顶端标注单位。 (2)根据数量的多少找到对应的横轴和纵轴的交点,并标上数据,按照同样的方法根据数据大小描出其他各点。 (3)在各点旁注明数据,顺次连接相邻的两个点。 (4)写出折线统计图的名称、日期。 如小丁上学期五次数学测验成绩统计表的绘制: 4.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区别。 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的高低长短表示数据的大小,折线统计图是在每一项目的竖线上描点表示数据的大小,描完点后用线段把这些点顺次连接起来。 5.折线统计图的分析。 分析折线统计图时,要重点注意分析数据在什么时间达到最多或最少;数据上升和下降的时间段及变化快慢情况;哪两个时间段的数据相比变化的趋势明显一些。 根据折线走势看数据变化趋势的方法: ①折线图起始数据低,而终端数据较高,则数量呈上升趋势;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详案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思考】 折线统计图是在学生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并初步掌握了统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但是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着明显的区别,而且两种统计图在生活中也有着不同的用处,虽然从两种统计图中,人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所需要的信息,但条形统计图侧重于几个具体数量的多少和比较,而折线统计图则能直观地看出某一事物在一段时间里的发展变化,展示的是事物发展的趋势。通过学习课标、教参、教材,我有如下思考: 一、怎么样建立学生的统计观念 1、让学生经历、体验统计活动的全过程 “观念”在人们的亲身经历中建立,要使学生逐步建立统计观念,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真正投入到统计活动的全过程中,爱因斯坦说过,“纯逻辑的思维不可能告诉我们任何经验世界的知识,现实世界的一切知识是始于经验并终于经验的”。让学生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做出决策,进行交流等,这就是过程的经历。因此在统计教学中要始终坚持留给学生足够的动手实践和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统计活动中。 2、要让学生读懂统计图 在生活与工作中,数据无处不在,这些数据可以用形象的统计图表来表示。我们在报刊、电视、书籍、网络等到处可以看到统计图表。图表告诉世人许多信息,给我们对事件做出预测和决定提供便利。因此读懂图表,对学生来说相当重要。 3、让学生感受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与方法。 现实生活中的事情是复杂的,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多样的,其中有一些问题需要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用数据的描述来解决。让学生面对一些实际问题,感悟到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应该进行“统计”。只有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到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和方法,体会这种策略和方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在遇到有关问题时,能想到去收集和分析数据,获取有用的信息来解决问题,逐步树立从统计的角度思考问题,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练习题

《复式折线统计图》练习题 一、甲、乙两地月平均气温如下图所示。 温度/℃ 1.图中的一格代表气温()℃。 2.甲地的月平均气温最高是()℃,最低是()℃。 3.乙地的月平均气温最高是()℃,最低是()℃。 二、选一选。 1. 如果要比较甲、乙两地月平均气温变化的情况,采用()比较合适。 A.复式条形统计图 B.单式折线统计图 C.复式折线统计图 2.用一条折线表示的统计图是(),用两条或两条以上折线表示的统计图是()。 A.复式条形统计图 B.单式折线统计图 C.复式折线统计图 三、根据折线统计图分析问题。 (1)哪个月两个城市的降水量最接近?哪个月两个城市的降水量相差最大?

(2)从图中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三、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解答。 甲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乙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四、按要求完成。 近四届奥运会中国和美国获得金牌数情况统计表 27 28 29 30 中国28 32 51 38 美国40 35 36 46 1.根据统计表数据完成折线统计图 近四届奥运会中国和美国获得金牌数情况统计图

2.回答下面的问题: (1)完成后与家长说一说你从上面的统计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2)预测下届奥运会中国会获得多少枚金牌?为什么?

答案与解析 一、【解析】1.根据纵轴相邻两个数的差求解;2.找出实线最高与最低点求解;3.找出虚线最高与最低点求解。 【答案】1.3;2.33,3;3.29;18。 二、1.【解析】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的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看出各种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答案】C 。 2.【解析】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意义直接求解。 【答案】B ;C 。 三、【解析】(1)分别求出各月降水量的差,再进行比较即可; (2)根据观察可知A 城市的最大降水最是170毫米,B 城市的最大降水量是150毫米。 【答案】(1)一月:52-15=37(毫米) 二月:36-10=26(毫米) 三月:25-10=15(毫米) 四月:70-5=65(毫米) 五月:90-68=22(毫米) 六月:170-150=20(毫米) 15毫米<20毫米<22毫米<26毫米<37毫米<65毫米 所以3月份两个城市的降水量最接近,4月份两个城市的降水量相差最大。 (2)根据观察可知A 城市的最大降水最是170毫米,B 城市的最大降水量是150毫米 四、【解析】从图中可知:甲乙两车行驶的路程都是90千米,根据结束的时间-开始的时间分别求出甲乙两车行驶的时间,然后根据路程÷时间=速度求解。 【答案】甲:3时40分-2时=1时40分= 35小时 90÷3 5=54(千米) 乙:4时-2时40分=1时20分=34小时 90÷34=67.5(千米) 五、【解析】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即可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再说出统计图中发现的信息即可解答问题;(2)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中国金牌获得数量的整体趋势,即可预测下一届奥运会获奖的枚数。 【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