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的演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014464687.html,

可持续发展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的演进

作者:吉蓉

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7年第02期

一、引言

可持续发展理论虽然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但是,作为一种思想却源远流长。古典经济学在“能否可持续发展”问题上有乐观派和悲观派之分,他们主要关注的是土地这种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重点转向资源配置机制和资源最优配置条件。对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历史演变进行系统回顾,不仅有利于从更宽广的视野认识这种思想的重要价值,而且对于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现实意义也是有益的。

二、古典经济学的论述

古典经济学时期,关于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思想处在一种萌芽状态,只是在经济理论中开始考虑或加入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因素。与重商主义不同,重农学派是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从生产过程中寻找价值或财富来源的西方经济学流派。古典经济学的开山鼻祖亚当·斯密则对分工、组织和制度问题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并对自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持乐观态度。在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他首先分析了“土地尚未私有而资本尚未积累的原始社会”,这时候劳动的全部产物属于劳动者,没有地主和雇主同他来分享。随着时间的发展,人口数量变多,那么土地自然就减少了,边际报酬也就随之下降了。但亚当·斯密认为分工和资本积累导致的报酬递增足可以克服土地稀缺程度提高对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从而继续维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亚当·斯密对待可持续发展的乐观态度不同,大卫·李嘉图则对经济能否持续发展持怀疑观点。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李嘉图认为,随着资本积累、人口增加,土地的耕种必然由优到劣,连续对土地增加资本和劳动投入,必然使土地的边际报酬递减。在此,李嘉图把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最终约束归结为自然资源的约束。李嘉图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悲观态度到马尔萨斯里发挥到了极致。这两个不同理论也将古典经济学划分为了两个派系——乐观派和悲观派。古典经济学的理论观点存在片面性,没有对经济需求的方面起到重视,另外,劳动价值对工人有利而对资本家不利。

三、新古典经济学的论述

新古典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不同,它只适用于完全竞争的企业。它起始于1871-1874年经济学界所发生的的一个重要事件为起点,就是后来所说的“边际革命”。新古典经济学中的手段主要是指劳动、资金和技术等形式的物质资本及其使用效率,认为经济增长的不同资本之间是可以相互替代的。马歇尔对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乐观估计是基于他对于市场机制的迷信和推崇。到了19世纪末,马歇尔的代表作《经济学原理》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学体系的完成。直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