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叉尾鮰鱼皮明胶的制备

斑点叉尾鮰鱼皮明胶的制备
斑点叉尾鮰鱼皮明胶的制备

斑点叉尾鮰养殖技术

斑点叉尾鮰养殖技术 一、技术简介 斑点叉尾鮰因具有食性广、生长快、适应性强、抗病力强、品质好、市场潜力大等特点,是当前推广养殖的优良品种。通常养殖方式有池塘主养和网箱养殖两种。池塘主养斑点叉尾鮰是以斑点叉尾鮰鱼为主,占总产量的80%,适当配养一部分滤食性鱼类,一般占总产量20%的一种养殖方式。该养殖方式,一般每亩可产斑点叉尾鮰400公斤,滤食性鱼类100公斤,每亩可获利1500元以上。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是指在水库、湖泊、河道等水域,用1—8立方米的小体积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的一种养殖方式,一般每立方米水体可产斑点叉尾鮰100—150公斤,净收入300—500元。 二、技术要点 1.池塘主养斑点叉尾鮰 (1)池塘条件要求池塘面积为5—10亩,水深1.5—2米,池底平整,淤泥少,水源充足,无污染、进排水方便。每5亩水面配套一台1.5 千瓦的增氧机, (2)放养鱼种放养前用生石灰或氯制剂清塘消毒。鱼种放养时应用高锰酸钾或食盐水浸泡5-10分钟,放养时水温应低于8℃。 (3)鱼种质量、规格及放养量鱼种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主养鱼放养规格为25—50克,配养鱼放养规格为50克以上。斑点叉尾鮰的放养量为800—1000尾/亩、配养鱼(滤食性鱼类)100尾。(4)饲料投喂养殖前期(前2个月)饲料蛋白质含量36%以上,养殖后期(2个月后)饲料蛋白质含量应不低于32%。饲料以配合配合颗粒料为好。一般日投饲率为3%,饲料的投喂量应根据水温、水质、气候变化、鱼体重量等灵活掌握,每次投饲量以达90%鱼饱食度即可。饲料投喂要做到“四定”。 (5)水质管理应定期加注薪水,及时开启增氧机,确保池水容氧充足。6-8月份时,每半个月要换掉一部分老水并及时加新水。同时,

我国斑点叉尾鮰产业现存问题与发展趋势的浅析讲解

我国斑点叉尾鮰产业现存问题分析与发展趋势的浅析 来源: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蔡焰值 关键字:斑点叉尾鮰产业现存与发展分析 全球淡水鱼类能适宜形成规模化产量加工鱼片、肌肉间不带肌间刺、含肉率高、肉质蛋白含量高、能适应规范质量标准、能形成规模产量的活鲜鱼等条件的淡水鱼类品种较少。目前只有斑点叉尾鮰、罗非鱼、卡巴沙鱼、鲈鱼类等几个品种。斑点叉尾鮰的肉质较好、蛋白质含量高、出肉率高可达40%以上、较易加工成多种水产制品、易批量饲养与规模化产量、起捕率高、单位面积产量高、饵料来源广易配制、对生态环境适应范围广、较易形成自然种群、种质较易调控与筛选培育,适宜长途运输、较易形成产业化养殖加工与商业流通。 一、我国斑点叉尾鮰养殖至加工产业的发展史 1984年我国从美国引进斑点叉尾鮰,1987年繁殖成功,1988年后进行全国推广形成商品鱼池塘饲养,1993年开始进行网箱养殖商品鱼(2003年规模化),2000年开始加工鱼片出口美国,2003年形成批量加工出口,产量从几千吨上升至年产量20万吨,最高峰期为23万吨,出口产量从几百吨到最高1.7万吨。从2007年美国对我国鮰鱼片实行自动扣留检测药殘达标后放行,导致出口量锐减;其后因为设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和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升值,导致出口不景气。鮰鱼产业已出现四个大的起伏波动,由高价格转入低价格、全国养殖面积下滑、市场销量进缓、加工出口国际市场受阻。 二、我国斑点叉尾鮰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鮰鱼产业化现存问题分析 目前影响我国斑点叉尾鮰产业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1.养殖:苗种种质、病害、饲养技术规范化、饵料质量标准与投喂方法、饲养途径、质量监控等问题。 2.加工:加工工艺规范化、加工质量保证性、下脚料高附加值加工、加工成本降低、加工制品单一等问题。 3.贸易:加工出口美国市场受限制、开拓国际其他市场、全国统一出口销售报价、鱼片质量标准规范、国内市场开发等问题。

鱼皮和鱼鳞胶原蛋白及多肽的特点和应用

鱼皮和鱼鳞胶原蛋白及多肽的特点和应用 鱼鳞是鱼真皮层的变形物,占鱼体重量的1%~5%,由结缔组织构成,起到保护鱼 体免遭损害的作用。通常鱼鳞分三种:一种是板鳃鱼(如鲨鱼等)所特有的鳞;另一种是斜方型、边缘相联的硬鳞;第三种是骨鳞,这在硬骨鱼类中最多,每个鳞片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由骨质组成,坚固脆薄,下层由纤维结缔组织相互交错而成,显得柔软以便鱼体活动,然而鱼鳞的真正构造还不太清楚,但通过X射线研究,推测与动物的骨相似,而且研究发现,鱼鳞成分和骨骼也相似,但是鱼鳞中的无机盐类含量较动物骨骼中无机盐类的含量要少得多(王彩理等,2005)。显微镜下,鱼鳞表面能看到规则的隆起线形成的鳞相,鱼鳞的纹样可以作为鱼的种类、年龄等的标记,并且鱼鳞也可被作为重金属的污染监视指标而利用。我国每年鱼的废弃物总量就达到200万t以上,其中鱼鳞约占15%,即30万t(罗红宇,2 2003)。近年来,营养学家发现,鱼鳞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矿物质,其中有机物占41%~55%,磷酸钙38%~46%,还含少量碳酸钙、磷酸镁、磷酸钠等无机盐(刘庆慧 等,2000),鱼鳞的有机物组成中除生胶质外,大部分为鱼类特有的鱼鳞硬蛋白(Ichthylepidin)、脂肪、色素、粘液质等(王彩理和朱伯清,2004)。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成分,不仅可以提高鱼类加工的附加值,同时可减少环境污染,创造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1 鱼鳞的食品开发 从鱼鳞中提取鱼鳞胶在食品开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鱼鳞胶含有除色氨酸以外的全部必需氨基酸,若补充色氨酸,其营养价值更高,鱼鳞胶是强有力的保护胶体,乳化力强,既有利于食物消化,又可抑制牛奶、豆浆等蛋白质因胃酸而引起的凝集作用。鱼鳞胶在食品工业中可以作为增稠剂、乳化剂、稳定剂、澄清剂等,广泛应用于罐头、饮料、乳品加工、肉制品加工、果酒酿造等方面(王彩理,2002;王彩理和朱伯清,2004)。鱼鳞胶还是不可多得的滋补品,我国许多地方有食用鱼鳞胨的习惯,现代研究也表明其具有生血、养颜、美容、降低血清总胆固 醇和甘油三酸酯等众多功效。日本已经有了专门以鱼鳞胶原蛋白为原料的片剂。 保健品开发 营养学家研究发现,鱼鳞是特殊的保健品,它含有较多的卵磷脂。能把脂肪球分解成乳状液与水交融,有增强人脑记忆力、延缓脑细胞衰老的作用。鱼鳞中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可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内沉积,促进血液循环,起着预防高血压及心脏病的作用。鱼鳞中还含有丰富的多种微量元素矿物质,尤以钙、磷含量为高。研究表明,鱼鳞含丰富的胶原蛋白(王南平和郭朋达,2004),胶原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蛋白质,它与细胞增生、分化、运动、免疫、关节润滑、伤口愈合等有密切相关,可以作为组织的支持物,对细胞、组织乃至器官行使正常功能并对外伤修复具有重大影响。胶原蛋白有利于上皮细胞的增生修复,促进创面愈合,可应用于烧伤、创伤的治疗;而且胶原蛋白能诱导血小板附着,激活血液凝固因子,用于创面和外科手术的止血等。鱼鳞胶也可以作为药剂直接利用,替代来源稀少的龟甲胶,有效率在95%以上。另外,鱼鳞胶和其他明胶混合

明胶

性状:明胶成品为白色或淡黄色、半透明、微带光泽的薄片或粉粒;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挥发性、透明坚硬的非晶体物质, 溶解性:可溶于热水,不溶于冷水,但可以缓慢吸水膨胀软化,明胶可吸收相当于重量5-10倍的水。 分子量:明胶是胶原变性的产物,是一种热可逆性的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结构和相对分子量,其分子量分布在几万到几十万(<300KD)。 明胶组成:明胶中水分和无机盐大约占16%,蛋白含量占82%以上。与母体胶原类似,明胶也由18种氨基酸组成,其中亚氨基酸Pro和Hyp的含量较高。这两种亚氨基酸的存在对明胶的结构、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结构:明胶凝胶中的类三螺旋结构主要靠分子内氧键和氧键水合维系,Pro的-NH、Hyp的-OH与其它氨基酸侧链基团及水分子均可形成氧键,利于类三螺旋结构的稳定。因此,亚氨基酸含量高的哺乳动物明胶的凝胶性能优于鱼皮明胶[1]。 2主要特性编辑 明胶具有许多优良的功能特性: 1)凝胶性;2)持水性;3)成膜性;4)乳化性及起泡性等。 凝胶性:明胶最重要的功能性质,它是指明胶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由无规则卷曲态逐渐恢复成有序三螺旋结构,此过程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当温度降至凝固点约(35℃)以下时,明胶溶液中无规则卷曲的多肽链复旋成左手螺旋,相邻的左手螺旋链段间作用产生氢键交联,重新形成类胶原螺旋体的核心区域,此过程称为“复性”;第二,类胶原螺旋体聚合形成微凝胶;第三,聚集体进一步形成具有一定刚性的网络凝胶。明胶的凝胶性受明胶的氨基酸组成、平均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胶液浓度和PH、凝胶温度和凝冻时间等多种因素影响。。明胶凝胶性的好坏通常以凝胶强度、胶凝温度和溶化温度来衡量[1]。 3主要用途编辑 明胶根据用途不同可分为: 1)食用明胶----在食品工业中是一种重要的配料和添加剂,常作为胶凝剂、稳定剂、乳化剂、增稠剂和澄清 剂等应用于肉制品、蛋糕、冰淇淋、啤酒、果汁等的生产; 2)医用明胶----医药中应用最多的是作为包裹药物的胶囊; 3)工业明胶----用于纤维纺织、绝缘材料、纸张、全息材料等的制造方面[1]。 4主要制法编辑

斑点叉尾鮰鱼养殖技术

斑点叉尾鮰鱼养殖技术规程 一、池塘条件 面积据实际情况,水深~2米。注排水条件好,水量充足,水质好,保水保肥,配备3千瓦叶轮式的增氧机每3亩一台。 二、清塘方法 加固塘埂,清除杂物及塘底过厚的淤泥并保存池底淤泥15厘米厚,然后放水5~6厘米可用150公斤/亩的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彻底清塘,有效杀灭病菌、寄生虫及野杂鱼类。清塘后2~3天每亩施熟化无污染、无有毒物质的有机肥 80~100公斤,作为基肥,饲养过程中不用施追肥。进出水口加设拦污、拦鱼铁丝网。 三、苗种培育 斑点叉尾鮰鱼养殖技术中,斑点叉尾鮰的苗种培育池面积以1-2亩为宜。鱼苗下池前10-15天用生石灰、漂白粉、茶饼等对鱼池进行消毒,然后用猪、牛、人粪将水质培肥,方法同家鱼苗种培育。待水中出现大量浮游动物时,将卵黄囊消失后2-3天的鱼苗放入肥水池中。 苗种培育宜采用二级饲养法。一级饲养是将2厘米左右的鱼苗养到10厘米左右;二级饲养是将10厘米左右的鱼种养成30-50克左右的大规格鱼种。一级饲养亩放万尾左右,二级饲养亩放量为7000-8000尾左右,斑点叉尾鮰在苗种阶段不宜采用我国培养家鱼苗种的"稀养速成法",因为斑点叉尾鮰的苗种喜集群觅食,放养过稀不仅水体得不到充分利用,也不利于训练鱼种的集群摄食能力,降低饲料利用率及鱼苗成活率。苗种培育一般以单养为主,或在鱼苗下池后15天左右每亩搭配规格为4cm的鲢400-600尾,以维持良好的水质。 斑点叉尾鮰在以下时偏重摄食浮游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摇蚊幼虫及无节幼体。故可采用我国传统的肥水下塘方法进行苗种培育。后开始转入以人工饲料为主。10cm到成鱼阶段摄食人工饲料及个体较大的,如水、陆生昆虫,大型浮游动物,水蚯蚓,甲壳动物,有机碎屑等。刚下塘的鱼苗4-5天不喂食,或少量投喂混合饲料。以后可将粉状配合饲料用水搅拌成团球状投喂,苗种长到6-7厘米时投喂粒径为毫米的破碎了的配合饲料。鱼种生长到12cm左右时可使用直径为的颗粒饲料。 饲料的参考配方为:鱼粉15%、豆饼35%、三等粉30%、玉米粉10%、米糠10%。水温在15-32℃时每天上、下午各投饲一次,投饲量约为鱼体重的

明胶的特性与运用

明胶的特性及运用 1、来源 明胶,在自然界并不天然存在,是从动物(牛、马、猪、鱼、驴)的皮、骨、腱、鳞等含胶原蛋白的组织,经过一系列化学处理以后部分水解的降解生成的非均匀多肽混合物,由20多种氨基酸所组成。其中甘氨酸占1/3,脯氨酸与羟基脯氨酸之和占1/3。(注:胶原蛋白是动物的结缔组织,如皮、骨、筋的主要成分,因此多存在于动物的皮、骨、软骨、韧带、肌膜、鱼磷中;多肽是蛋白质的组成单位,蛋白质是由一条或多条多肽组成的。) 2、物理性状 无色至白色或浅黄色、透明至半透明、微带光泽的颗粒或粉末。几乎无臭无味。不溶于冷水,但能吸收5-10倍重量的冷水而膨胀软化。溶于热水,冷却后形成凝胶。具有吸湿性。明胶的溶解温度约30℃,凝固温度约20-25℃。 3、明胶的分类 1)按用途 照相明胶(惰性胶、去离子胶、低钙胶、活性胶等8种)、药用明胶、食用明胶、工业明胶。(食用明胶与药用明胶的区别主要是微生物方面。) 2)按原料来源 猪皮明胶、牛皮明胶、骨胶、鱼明胶、阿胶。 3)按处理方法 酸法胶、碱法胶、酶法胶。 4、明胶的制法 大致有三种:酸法、碱法和酶法。国内常用的是碱法。 1)碱法:动物的皮或骨-->分类、整理(去毛、去油等)-->水力除污(将原料和水连续加入水力除脂机内,利用水力的冲击作用和高速铁锤的机械作用,清除油脂和污物)-->石灰水浸渍(去除原料中的其它的蛋白质、有机物等)-->盐酸中和(去除钙盐和多余的石灰石)-->熬胶(将原料和水一起加热,使胶原溶于水转化成明胶。一般采用分道熬胶。一道胶为照相明胶,二道胶为医药明胶,三道胶为食用明胶,四道胶为工业用明胶。)-->后处理(各道胶中加入防腐剂、凝冻、干燥)-->成品明胶 2)酸法:动物的皮或骨-->分类、整理-->水力除污-->在冷硫酸溶液中酸化2-8小时-->熬胶-->冻胶-->挤压-->干燥 5、明胶的理化特性 1)冻力(也叫凝胶强度、勃鲁姆冻力) 在严格规定的条件下,以一个直径为12.7mm的圆柱,压入含6.67%明胶的胶冻表面以下4mm 时,所施加的力代表冻力。 冻力指标指明了胶溶液冷却凝固成胶冻后的硬度,间接代表了胶的坚固度或拉力。冻力是反映明胶的内在质量的重要指标,单位为勃鲁姆克(Bloom Grams)。 2)勃氏粘度 明胶溶液的粘度决定明胶的成膜特性(对胶囊来说,是关键之一),粘度表明明胶中多肽链的长短、分子量的大小。多肽链越长,愈不利于形成网状结构,粘度也越大。一般而言,明胶的粘度高,表明其吸水率高,分子量大,在明胶制备中受到的破坏少。 明胶溶液的粘度可用来区别或检查、控制明胶的纯度,对提高明胶及胶囊的产品质量有很重要的作用。明胶的冻力越大,所制成的胶囊也具有较强的拉力和较好的弹性,且厚薄均匀,不易变形。 粘度高的明胶的溶解速度和凝固速度比粘度低的快。 此外,明胶还有水分、灰分、重金属、SO2、透明度、微生物和色泽等理化指标。下表给出

明胶的研究进展

明胶的性能与研究进展 班级:材研1407 姓名:吴佳伟学号:2014200490 导师:吕亚非 摘要:明胶是一种肽分子聚合物质,是由胶原部分水解而得到的一类蛋白质,与胶原具有同源性。其理化性质、生物学性能的研究都表明其在很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医学、化妆品行业等等。本文重点阐述了关于明胶的性能和其不同的来源,以及主要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明胶性能不同来源研究方向 前言 明胶是一种肽分子聚合物质,是由胶原部分水解而得到的一类蛋白质,与胶原具有同源性【1】,但两者由于制备工艺的差异,造成它们在结构和性能上存在较大差异。胶原具有棒状三股螺旋结构,其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30万,分布窄,而明胶的相对分子质量从几千到十万,分布很宽【2】。胶原在其水解制备明胶的过程中,三螺旋结构发生分离和断裂,形成由不同氨基酸组成的非均匀多肽混合物。明胶既具有酸性又具有碱性,是一种两性物质,其胶团带电,在电场作用下,它将向两极中的某一级移动。明胶分子中有大量的羟基,另外还有许多羧基和氨基,这使得明胶具有极强的亲水性和反应活性【1】。明胶所表现出来的一些良好的理化性能,以及在成本上的优势,使其在医药工业、临床医学和临床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 明胶的理化性能 1.1凝胶化 当组成胶团的各种蛋白质链借助于侧链互相缔结时,将形成一个不溶性的固体点阵,这就是凝胶。明胶溶液可形成具有一定硬度、不能流动的凝胶。当明胶凝胶受到环境刺激时会随之响应,即当溶液的组成、pH值、离子强度发生变化和温度、光强度、电场等刺激信号发生变化时,或受到特异的化学物质刺激时,凝胶就会发生突变呈现出相转变行为。这种响应提示了凝胶的智能性的存在【3】。根据明胶凝胶化所具有的智能性, 可以利用明胶

中国斑点叉尾鮰引进及其出口贸易浅析

中国斑点叉尾鮰引进及其出口贸易浅析 发表时间:2010-03-16T11:03:47.750Z 来源:《对外经贸实务》10年第3期供稿作者:夏宗祥 [导读] 斑点叉尾鮰鱼(Channel catfish )源于北美,在美国有着悠久的养殖历史,是美国第一大淡水鱼 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是中国的传统四大家鱼,大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曾吃过,但对于“斑点叉尾鮰”大多人却很少耳闻。 斑点叉尾鮰鱼(Channel catfish )源于北美,在美国有着悠久的养殖历史,是美国第一大淡水鱼,因其肉质鲜美,一直深受美国民众的喜爱。斑点叉尾鮰是一种温水性鱼,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生长周期短,食性广同时极易用人工饵料驯化,因此是一种优良的养殖品种。肉内无骨刺且有高达40%左右的出肉率使得斑点叉尾鮰的工厂化加工切实可行。美国这一家鱼怎么在中国得到了发展,发展如何,中国今后应当如何将这条鱼做大做强?是本文将要说明和探讨的问题。 一、中国斑点叉尾鮰及其出口产业发展 (一)物种的引进及养殖推广 我国于1984年由湖北省水产研究所从美国引进斑点叉尾鮰,经过移植、驯化及养殖试验后,于1987年人工繁殖成功。1997年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从美国引进60万尾三个品系,分别放在北京小汤山(阿肯色品系)、湖北武汉(密西西比品系)、江苏泰兴(德克萨斯品系),其中北京小汤山处全部死亡;1999年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再次引进70万尾,放于总站北京通县基地、上海南汇、江苏泰兴三个地方;2004年中国渔业协会鮰鱼分会引进44万尾,放于湖南沅江,江苏洪泽、泰兴,福建闽清,江西南昌、峡江、万安、于都、鄱阳、赣州,此次引种单位涉及最多。 目前斑点叉尾鮰已推广到广东、广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四川、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江西、福建、河南、河北、陕西、山东、内蒙古、新疆、黑龙江等20多个省(市)。北到黑龙江,南至两广,基本覆盖全国。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斑点叉尾鮰年产量为10万吨左右,以池塘养殖为主,还有网箱养殖、流水养殖等其它养殖模式。我国斑点叉尾鮰主产区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中部省份。经过二十年的推广,斑点叉尾鮰的大规模苗种生产和养殖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普遍投喂颗粒饲料,浮性饲料也逐渐被接受。 (二)出口产业的形成及发展 2003年以前,中国斑点叉尾鮰消费基本上是国内鲜活鱼消费,由于其肉质鲜美,在各地颇受欢迎。2003年5月越南鲶鱼被美国定为倾销,给中国的斑点叉尾鮰出口带来了极好的机遇。国内少数信息灵、反应快的加工厂闻风而动,开始往美国发样品,出样口柜,小批量出口。 这些加工厂几乎都是从小龙虾加工转过来的(每年8月份小龙虾生产结束后,刚好接上斑点叉尾鮰加工),来自湖南、江苏、湖北等地,当年出口500吨左右的鱼片。虽然出口数量不大,但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外引起美国贸易商的注意,订单纷至;在内引起鱼种脱销,成鱼涨价(4.5元/斤—5.5元/斤),形成了几个卖方市场:鱼种、成鱼和鱼片市场。自此中国斑点叉尾鮰行业因为出口的带动,出现空前繁荣,形成了养殖、加工、贸易为一体的产业化链条。据了解,2004年出口量为1500吨左右。出口的产品均为冻鱼片和鱼肚。 二、斑点叉尾鮰的出口贸易 斑点叉尾鮰的品质和口味适合北美和欧盟的市场要求,拥有广泛的国际市场,2003年越南的鲶鱼被美国定为倾销,美国将对从越南进口的冷冻鮰鱼片施以191%的反倾销税,其产品在美国已失去竞争力,初步估计美国出现至少2亿—3亿美元的市场空缺,我国的斑点叉尾鮰养殖、加工生产成本较低,出口潜力大,鱼片出口面临着极好的国际市场机遇(在美国本土生产一磅(1磅=0.454公斤)鱼片的加工总成本为65美分,而我国生产一磅的加工成本约为35美分),从此中国斑点叉尾鮰踏上了国际市场的道路。 (一)国际市场开拓 自从2003年越南鮰鱼(Basa)定为倾销,中国鮰鱼出口企业一直致力于美国市场的开发,年出口量逐年递增,由2003年的20几个柜(1个40英尺冷柜平均装20吨鱼片)增加到2006年的300多柜。 2007年6月28号, FD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作出决定:对包括叉尾鮰在内的中国五种水产品进行自动扣留严格检查药物残留。这一决定一出,在行业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应,导致加工厂停产,市场行情低迷,很多养殖户放弃投苗而改养其他品种,当年鱼片出口锐减至不到100柜,2008年也只在100柜左右,并没有显著的增加。 除了美国这个主市场外,中国出口商在每年一届的中国渔业展上也极力向俄罗斯、乌克兰以及西班牙等国推销中国鮰鱼片,起初还有些定单,但之后随着越南政府对其国内鮰鱼产业的扶持进行价格补偿,使得越南鮰鱼片到俄罗斯口岸的平均价格只有USD2.5/KG(2008),而按中国的成本计算出口到俄罗斯的价格至少在USD3.8/KG,因此近年由于越南政府的价格补贴使得中国鮰鱼在其他国家丧失了其竞争力。 (二)与美贸易实务问题 1.行业统筹 自2003年中国鮰鱼进入美国市场到现在已经过去了6年,中国出口商与美国进口商都进行了频繁的交流,总体来说,因美国国内有着专门的渔业协会统筹鮰鱼产业整个一年的养殖、加工以及销售,所以其散装鮰鱼片的零售价格基本上保持在USD2.3-2.6/磅左右,除去美国本土的产量以及库存剩下的就是预计的进口量,库存量一般都很有限,因此我国鮰鱼的养殖每年的养殖量可以根据这一进口缺口来计算安排投放量。 事实上,我国每年的鮰鱼片价格都不一样,这主要取决于我国当年的养殖产量,当年原料鱼产量高出口价格就低,而原料鱼产量低出口量就高,因此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安排养殖投放量成为整个行业稳定的关键。 2.产品质量 食品的质量应当从源头抓起,养殖环节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养殖鱼的色泽差,产品带有泥腥味和蓝藻臭味,这主要是因为市场利益的驱动使得大多养殖户一味的追求产量,加大了投放密度,从而造成水体环境恶化,鱼群出现传染病,鱼肉呈深色且带有泥腥味。 另外工厂加工时一味追求出成率,在鱼片中使用大量STPP(三磷酸钠,一种增重溶剂)来增重,有时为了追求速度,还将鱼片的规格窜级,致使事后客户索赔。 3.经营理念 做过贸易的人可能都有这样的同感:美国人谈生意真的很爽快。中国人眼里的经营理念受酒文化的影响较深,大多生意谈成在酒后,

我国大陆斑点叉尾鮰养殖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我国大陆斑点叉尾鮰养殖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发布时间:2011-10-31信息来源: 斑点叉尾鮰,亦称美洲鲶、沟鲶,属于鲶形目,鮰科,为淡水温水性鱼类。斑点叉尾鮰分布于美国中部流域、加拿大南部以及大西洋沿岸的部分地区,以后广泛地进人大西洋沿岸。现在基本上全美国和墨西哥北部都有分布,是美国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其产量超过美国淡水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该鱼具有适应范围广、食性杂、适温广、抗病力强、生长快、产量高、易饲养、肉质鲜嫩、容易捕捞等特点,适合我国大部分地区养殖。1984年该鱼由湖北省水产研究所引进我国,1987年人工繁殖成功,目前已在我国大面积的养殖。特别是2000年以后我国斑点叉尾鮰开始出口美国,2005年1月我国产品占美国市场的6%,并且有逐年加大的趋势,更是刺激了我国斑点叉尾鮰养殖业的发展。近20年的养殖实践证明,斑点叉尾鮰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及产业化发展优势,农业部已将罗非鱼、鳗鲡、斑点叉尾鮰3个淡水品种列为产业化开发对象。斑点叉尾鮰产业在我国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我国斑点叉尾鮰的养殖现状 1、斑点叉尾鮰的引进 斑点叉尾鮰原产于美国,是美国淡水水域的主要鱼类之一。1984年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率先从美国引进斑点叉尾鲴1500尾(平均体长1.83cm),并对其生物学、生态、繁殖、养殖技术进行了初步的研究。1987年g6月,人工繁殖获得成功,16%的亲鱼自然产卵,共孵化出50万尾鱼苗,当年即被15个省(市)的59个科研、生产单位引种试养。随后于1997年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从美国引进60万尾3个品系,1999年总站再次引进70万尾,2004年我国渔业学会鲴鱼分会(筹)组织引进44万尾。 2、养殖情况 经过二十多年的养殖推广,斑点叉尾鮰养殖已发展到我国大部分省市。目前,我国斑点叉尾鮰的养殖已推广北至黑龙江,南到两广等20几个省市,其中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四川和广东已有大面积的斑点叉尾鮰养殖,主产区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中部省份,包括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全国年产量超过15万吨以上。 3、养殖方式 养殖方式以池塘养殖为主,还有网箱养殖、流水养鱼等其它养殖模式。苗种放养则有单养、混养(一种是斑点叉尾鮰为主,搭配鲢、鳙、罗非鱼以及鲮鱼等;另一种是主养鲳鱼,搭配斑点叉尾鮰)。经过近20年的推广,斑点叉尾鮰的大规模苗种生产和养殖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普遍投喂颗粒饲料,浮性饲料以逐渐被接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