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诗歌与盛唐气象_论张九龄诗歌对盛唐一代诗人的影响

张九龄诗歌与盛唐气象3

———论张九龄诗歌对盛唐一代诗人的影响

廖 瑜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637002)

摘 要:张九龄是唐玄宗开元时期的最后一位贤相,也是盛唐文人所景仰的时哲和文宗。他的诗歌不仅自身已初具盛唐气象,而且还以他的诗歌创作实践以及他的政治、文学地位和正直的人品来影响盛唐一代诗人,进一步促进了盛唐气象的形成。

关键词:张九龄;诗歌;盛唐诗人;影响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128(2007)03-0039-03

张九龄是唐玄宗开元时期的最后一位贤相,也是盛唐文人所景仰的时哲和文宗,现存诗歌218首,风格清澹自然,是初入盛唐的一名重要作家。不仅他的诗歌自身已初具盛唐气象,而且他还在各个方面影响着盛唐一代诗人,进一步促进了盛唐气象的形成。

胡应麟《诗薮》云:“唐初承袭梁隋,陈子昂独开大雅之源,张子寿首创清澹之派。盛唐继起,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韦应物,本曲江之清澹而益似风神者也。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孟云卿、本子昂之古雅而加以气骨者也。”

高棅《唐诗品汇》云:“律体之兴,虽自唐始,盖由梁陈以来,俪句之渐也。唐初王、杨、卢、骆四君子,以俪句相尚,美丽相矜,终未脱陈隋之气习。神龙以后,陈、杜、沈、宋、苏頲、李峤、二张说、九龄之流,相与继述,而此体始盛。”

王士禛《古诗体凡例》又云:“唐五言古诗凡数变。约而举之,夺魏晋风骨,变梁陈之俳优,陈伯玉之力最大,曲江公继之,太白又继之。《感遇》、《古风》诸篇,可追嗣宗《咏怀》、景阳《杂诗》。”

前人的这些言论都一致地指出了张九龄在盛唐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他们都认为张九龄是继陈子昂之后,力排齐梁颓风,追踪汉魏风骨,打开盛唐局面的重要一人,他的诗歌对盛唐一代诗人和他们的诗歌创作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张九龄是以他的诗歌创作实践以及他的政治、文学地位和正直的人品来影响一代诗歌的发展的。

一张九龄对盛唐诗人的直接影响

作为开元后期的最后一位贤相,张九龄对盛唐诗人的影响最为直接。作为盛唐初期士林中颇富威望的人物,张九龄尤以擢拔后进而闻名。从开元初年开始,张九龄就以左补阙的身份,同右拾遗赵冬曦主持吏部考选,前后数次,每次都被称为详正公允,以“尚直”著称于朝。其后他由“岭海孤贱”一步步登上了士人所渴慕的宰相地位。直到开元二十四年他被罢知政事止,这二十年间,张九龄为朝廷选拔了不少人才,同时也树立了自己的政治声望。

“融遇张九龄,引为怀州司户,集贤直学士。”

———《旧唐书?文苑传》“孟浩然隐鹿门山,以诗自适……应进士不第,还襄阳,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与之唱和。”

———《旧唐书?文苑传》“王维,字摩诘……开元初擢进士,调大乐丞,坐累为济州司仓参军,张九龄执政,擢右拾遗,历监察御史。”———《新唐书?文艺传》“尚书郎卢公讳象,字纬卿,始以章句振起于开元中,与王维、崔颢比肩骧首,鼓行于时,妍词一发,乐府传贵……丞相曲江公方执文衡,揣摩后进,得公,深器之,擢为左补阙河南府司录、司勋员外郎。

———刘禹锡《唐故尚书主客员外郎卢公集纪》“李泌以神童召见,赋《方圆动静》,帝大悦曰:‘是子精神要大于身。’张九龄尤所奖爱,常引至卧内。”———《新唐书?李泌传》“补阙讳冉,字茂政……十岁能属文,十五而老成,右丞相曲江张公深所叹异,谓清颖秀拔,有江徐之风。”

———《全唐文》独孤及《左补阙安定皇甫公集序》

第5卷 第3期2007年6月

红河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onghe University

Vol.5 No.3

Jun.2007

3收稿日期:2006-01-25

作者简介:廖瑜(1982—),女,四川南充人,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即使伟大诗人杜甫也在其《故右仆射相国公张公九龄》一诗中说“向时礼数隔,制作难上清”,说明他也曾想投诗张九龄只是未遂而已。

从以上这些片鳞只爪的记载,不仅可以看出张九龄奖,掖人才的用心,更可以想见他在文坛上的领袖地位。正是由于他提拔、奖掖和团结了一批能诗善文的出类拔萃的人物,他在诗歌上的主张和实践,也就得到诗坛上许多人的赞扬拥护,进而“蔚成一代风气”。我们可以这样说:陈子昂提出的诗歌理论,是通过张九龄这座“桥梁”而迅速到达盛唐诗国的。这正是张九龄对盛唐诗歌的重要贡献。

张九龄除了政治、文学地位和正直的人品对盛唐诗人诗歌具有直接的重大影响之外,其诗歌创作实践对盛唐诗人诗歌的影响更是不容小觑的。

二张九龄诗歌内容对盛唐诗人的影响

首先,张九龄诗歌中对“直道”和“高节”的标举以及其人品和诗品的高度融合对盛唐诗人有直接影响。王维在《献始兴公》中,不仅对张九龄“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尤表仰慕,希望追随他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同时还表达了自己不愿“曲私”的节操;同样,孟浩然也视张九龄为“知己”、“故人”,他不仅以廉洁正直的高节勉励得官的友人:“闻君秉高节,而得奉清颜,……去诈人无谄,除邪吏息奸,欲知清与洁,明月照澄湾”[1],而他本人也是因为品行清高而为张九龄所看重、任用;其他如高适在作封丘尉时所表达的“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2]的正直,王昌龄在送别友人时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3]的高洁等等都是此类表现。

其次,张九龄诗歌中流露出来的“盛明期有报”、“逢时解薜萝”、“当须报恩已,终尔谢尘缁”的逢时而起,功成身退的思想直接启迪着盛唐一代的文人士子,成为盛唐治世中建功立业精神的特征。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说:“端居耻圣明”,在《送陈七赴西军》中亦说“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他还积极引荐同道的友人,要趁着“故人今在位,歧路莫迟回”[4];王维在《不遇咏》中说:“济人然后拂衣去”,在《送崔三往密州觐集》中说:“鲁连功未报,且莫蹈沧州”;常建在《落第长安》中说:“耻作明时失路人”;崔颢在《古意》中说:“未得报恩不能归”;高适在《酬庞十兵曹》中说:“许国不成名,还家有惭色”;李白在《赠韦秘书子春二首》中说:“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杜甫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所说:“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都与这种思想一脉相承。

再次,据刘斯翰《曲江集》附录《张九龄年谱简编》所系,张九龄一生诗作,作于三十岁以前的,寥寥无几,其诗歌的绝大部分,可以视为他从政生活的实录和写照。这也就是说,张九龄的诗歌中始终摆脱不了政治的内容。其《感遇》系列及《杂诗》五首可视为其政治诗的代表。

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和《杂诗五首》继承了《诗经》、《楚辞》和阮籍《咏怀》诗的讽喻寄托精神,更直接受到陈子昂《感遇》诗的影响。故后人往往把他们这两组诗相提并论,或加比较,如管世铭在《读雪山房唐诗钞序例》中说:“张曲江襟情高迈,有遗世独立之意,《感遇》诸诗与子昂称岱、华矣。”刘熙载《艺概》则认为:“曲江之《感遇》出于《骚》,射洪之《感遇》出于《庄》,缠绵超旷,各有独至。”不过,张九龄的《感遇》诗与陈子昂的《感遇》诗尽管都抒写自己政治上的理想与失意之感,立意大致相同,但还是有所区别的。陈子昂的《感遇三十八首》,结构宏大,内容丰富复杂,诗中有感怀身世、抒发壮志未酬之作,但更多的是对武周时期各种弊政的揭露和抨击;而张九龄的《感遇十二首》,主要是描写他被贬后的忧国伤时之情,侧重对把持朝政、蒙蔽君主、迫害贤明的奸邪小人的谴责。比较起来,子昂的《感遇》诗针砭时弊更具体、直接,批判的锋芒更尖锐,但有一些叹息人生祸福无常、赞美隐逸求仙、发挥佛老玄理的作品。这些消极因素,在九龄诗中并不存在。诚如赵昌平所说:“张九龄执政有年,晚遭谗毁,诗中自明穷通得失,不变初衷,和子昂怀才不遇,沦落自伤的心情,不尽相同。”[5]60张九龄诗歌中的政治内涵,对于盛唐诗歌中政治成分的增多,政治意识的进一步觉醒和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关于这一点,丁仪在其《诗学渊源》中说:

“九龄与子昂当初、盛唐之际,承徐、庾之后。时方以绮丽相尚,二子独以复古自任,横制颓波,始归雅正,李、杜之以下,咸推崇之。……子昂《感遇》诗三十首全祖嗣宗,九龄十二首情契屈子,伤时忧国,借物喻怀,风人之旨,复肇于斯。洗绮靡之余习,开盛唐之先路,浑雅高古,陈隋以还,惟兹二人而已。”[5]

这段话可以归纳出以下两层意思,第一,“伤时忧国,借物喻怀”的“风人之旨”,由于陈子昂与张九龄的《感遇》诗而重新开始崭露头角;第二,以往都强调陈子昂在诗文革新和开创盛唐诗风上的功绩,而此处则认为张九龄在这方面也有功劳,与陈子昂一起“开

04红河学院学报 2007.3/文学

盛唐之先路”,并认为自陈隋以来,只有他们两人可称得上是最杰出的代表。

正因为有陈子昂在前,张九龄在后,使得初唐至盛唐间的诗风得以改变,政治意识逐渐加强,最后终于形成了盛唐诗歌的浩荡之气和繁盛的局面,涌现出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一大批才情纵横、风格各异而又关注时政与社会现实的著名诗人。

此外,张九龄的山水诗创作对盛唐诗人尤其是山水田园诗派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张九龄笔下的山水既具有景物自身的特点,同时又是他抒情的载体。那健拔刚劲的宏伟瀑布形象,正是诗人阔达坦荡的精神气度的象征;那浩荡的长江水,则寄寓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生匆匆的慨叹;而那些在奔走途中写下的山水诗,更包蕴着诗人怀亲念远、羁旅愁绪、官场可畏等十分庞杂而深切的人生感触。借助山水,诗人传达了万种情思。后来盛唐诗人在山水诗里表达的人格精神、世事哲理、人生悲感等等,可以说几乎都是受张九龄的山水诗影响的表现。如储光羲将《感遇》式的兴寄体引入田园诗,从思想内容到表现方式都直接受到张九龄的感怀体山水诗的启发。而王维、孟浩然二人的诗歌更是深受张九龄的影响。王维在《上张令公书》中谈及张九龄对自己创作的影响:“言诗或起予”。孟浩然在旅行中偏爱水行,“为多山水乐,频作泛舟行”[6],他的诗中经常描写南国水乡的优美景色及所见所想。孟浩然诗中的“烟”字特别多,善于描写模糊性意象,直接继承了张九龄山水诗多写烟景的内容。

三张九龄的诗歌艺术对盛唐诗人的影响张九龄在以诗歌内容影响盛唐诗人之外,其诗歌艺术更是深深地影响了盛唐一代诗人。张九龄善于创造情景交融的美妙诗境,不是单纯地模山范水,而是因景生情,诗人在景物的感发下抒写怀抱,创造出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完美意境。这种个性与自然巧妙契合,景与情和谐统一的创作手法对盛唐诗人影响颇深,尤其是王维和孟浩然。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首诗与张九龄的《耒阳溪夜行》相似。为了传达心中的一缕愁绪,诗人描画了远处暮烟笼罩中的一抹树林,和身旁水中的一轮月影,营造出一种朦胧而静谧的环境。全诗情与景浑成一片,意境悠远。此外又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更是完全寓情于景,通过景物描写,让感情似显又隐,不露圭角。

同时,正如胡应麟《诗薮?内篇》卷二所说:“张子寿首创清澹之派,盛唐继起,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韦应物,本曲江之清淡而益以风神者也。”王维、孟浩然等盛唐诗人也继承了张九龄诗歌的清淡风格,王维曰:“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7]孟浩然曰:“垂钓坐盘石,水清心亦闲。”[8]两人追求“心素”与“清川”合挈的清淡意境并出之以简淡如画的语言,这正是对张九龄诗歌清淡秀丽的艺术风格的继承和发展。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晚泊浔阳望庐山》、《万山潭作》以及的王维的《山居秋暝》、《渭川田家》、《终南山》等诗都明显地受到了张九龄这种诗风的影响。在清淡秀丽的风格之外,张九龄还提倡深沉凝重的风格,他将汉魏以来进步文人诗中追求建功立业的人生思想,坚持直道和高节的高尚情操,探求天道时运的深刻思考,对待穷达进退的处世原则引进了山水诗,从而使山水诗清丽的辞采和汉魏风骨相结合。而盛唐山水诗也正因为除了清新空灵的佳境之外,还有典重靓深的一类风格,才免于流为一派齐梁之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邢昉《唐风定》所言“闲澹幽远,王孟一派,曲江开之”将张九龄定为王孟诗派的创始人便无不是之处了。

张九龄不仅以其山水诗中的“闲淡幽远”为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勃兴开辟了道路,其部分诗歌中所呈现的“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的雄浑气象对盛唐诗人的诗歌创作也有很大的影响。如《江上遇风疾》分别用比喻、夸张、渲染、烘托的手法,把无形的疾风挥洒得气势磅礴,这对岑参《走马川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写“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写“雪”有直接的影响。

而张九龄的诗歌即使是对伟大诗人李白、杜甫而言,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清人刘熙载在其《艺概?诗概》中说:“唐初四子沿陈、隋之旧,故才力回绝,不免致人异议。陈射洪、张曲江独能超出一格,为李、杜开先。”例如,张九龄的《入庐山仰望瀑布水》、《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和《登荆州城望江》二首,分别启发了李白《望庐山瀑布》和杜甫《白帝城最高楼》的创作。

此外,张九龄诗歌声律与风骨兼备的局面对盛唐诗人诗歌创作也有很深的影响。在张九龄之后,盛唐诗人的作品中律诗、绝句迅速增多,而他们所创造的诗歌境界也变得更为阔大壮观,雄浑飘逸,感情基调也更加高昂明朗了。

总之,张九龄的道德文章陶冶盛唐文人甚深,在文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而不容忽视的。

(下转第47页)

14

廖 瑜:张九龄诗歌与盛唐气象———论张九龄诗歌对盛唐一代诗人的影响

出版社,1996:899.

[5] 夏志清.中国古代小说史论[M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

社,2001:258.[6]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M ].北京:北京大学

出版社,2003:12-13.[7] 毛宗岗序.三国演义[M ].济南:齐鲁书社,1997:19.[8] 张新颖.小说精神的源头?生活世界?现代汉语创作

传统[J ].当代作家评论,2004,(2):129.[9] 贾平凹.废都[M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519.[10] 曹文轩.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M ].北京:北京

大学出版社,2002:2.

[11] 陈蒲清.中国古代寓言的范畴、起源、分期新探[J ].求

索,1994,(4):54.[12] 张竹坡评.金瓶梅[M ].济南:齐鲁书社,1991.[13] 李卓吾评.西游记[M ].济南:齐鲁书社,1997:30.[14] 曹雪芹.红楼梦[M ].济南:齐鲁书社,1998:106.[15] 张清华.从“青春之歌”到“长恨歌”[J ].当代作家评

论,2003,(2):86.

[责任编辑

 姜仁达]

Desti n y and Allegory

———The Revival aboutW riting Concep ti on of the Five MasterWorks in the N ineties Novels

AN J ing

(Chinese and L iterature College,Beijing Nor 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 )

Abstract:“God’s will ”fl ows in the five master works as a kind of idea because it is influenced by the mysteri ous theory and “circulati on theory ”.For “evoluti onis m ”has been strengthened,this destiny has been changed quickly,but it has resu med again in the 1990s,es pecially in the writing concep ti on and language exp ressi on .So I choose this point of vie w t o study their inherent continuity .

Key W ords:writing concep ti on of the five master works;the nineties novels;destiny;allegory (上接第41页)参考文献:

[1] 孟浩然.赠萧少府清[G ].彭定求等.全唐诗:卷160.北

京:中华书局,1960:1659.

[2] 高适.封丘作[G ].全唐诗:卷213.中华书局,1960:

2220.[3]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G ].全唐诗:卷143.中华书局,

1960:1448.[4] 孟浩然.送丁大凤进士赴举呈张九龄[G ].全唐诗:卷

159.中华书局,1960:1621.

[5] 孙琴安.唐诗与政治[G].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6] 孟浩然.经七里滩[G].全唐诗:卷159.中华书局,1960:

1628.

[7] 王维.青谿[G].全唐诗:卷125.中华书局,1960:1247.[8] 孟浩然.万川潭作[G].全唐诗:卷159.中华书局,1960:

1625.

[责任编辑

 姜仁达]

Zhang Ji uli n g Poetry and Glori ous Age of Tang Poetry M eteorology

———On Zhang J iuling ’s I nfluence on Tang Poets

L I AO Yu

(L iterature College ’s of China W est Nor mal University,Sichuan Nanchong 637002,China )

Abstract:Zhang J iuling is not only the last wise offical in Emper or Xuan z ong ’s reign of Tang Dynasty,but als o a phil os opher and literate adm ired .Not only Zhang J iuling’s poetry has initially had meteor ol ogy of the gl ori ous age of Tang poetry,moreover Zhang J iuling als o by his poetry creati on p ractice as well as his politics,the literature status and the honest moral behavi or affects a gl ori ous age of Tang poetry,further p r o moted the gl ori ous age of Tang poetry meteor ol ogy for mati on .

Key W ords:Zhang J iuling;poetry;poet of gl ori ous age of Tang Dynasty;influence

7

4安 静:宿命与寓言———奇书理念在90年代长篇小说叙事中的复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