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论答案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成考核册作业(一)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A 4B 5C 6C 7A 8A 9C 10C11B 12B

二、多项选择题

1BCD 2BCD 3ABC 4ABD

三、简答题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主要指什么?

主要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领导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设计和领导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密集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大力推进改革开放,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新的解放和巨大发展,并在这场伟大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新的实践经验,这些实践和实践经验成为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2、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第一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

第二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

第三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

第四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

第五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外部条件的力量。

第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政治保证的理论。

第七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战略步骤的理论。

第八关于社会主义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的理论。

第九关于祖国统一的理论。

3、试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三个代表即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者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4、中国共产党的80多年的历史实践有哪些经验最重要?

第一、必须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

第二、必须始终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

第三、必须始终自觉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5、简述如何统筹城乡的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根据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相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6、简述如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四、论述题

1、怎样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

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等问题进行了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第四、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2、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联系起来,赋予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任务以丰富的时代内容,确定了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

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概括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成果,科学预测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蓝图和一整套发展战略。

作业2

一、单项选择题

1.党的思想路线的恢复与重新确立是在(C)。

A.1945年 B.1966年 C.1978年

2.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C)。

A.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B.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C.实事求是

3.思想路线的本质在于(B),在于不断地研究新问题,在探索中前进。

A.与时俱进 B.创新 C.革命

4.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C)。

A.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B.改革和开放

C.发展生产和共同致富

5.一种社会制度是否有优越性,根本上决定于它能否(C)。

A.实现社会公平 B.消灭剥削 C.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6.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B)。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B.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城市和农村的矛盾

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B)。

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8.在党的十五大上,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B)。

A.基本路线 B.基本纲领 C.基本方针

9.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把(B)同“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

A.和谐 B.进步 C.发展

10.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体目标中,“和谐”是指(A)。

A.社会现代化 B.政治现代化 C.文化现代化

11.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B)。

A.2000年翻一番 B.2000年翻两番 C.2010年翻两番

12.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处于国民经济基础地位的是(A)。

A.农业 B.工业 C.第三产业

二、多项选择题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A、B、C、D)。

A.为实现党的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奠定了基础

B.打破了长期盛行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

D.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A、B、C、D)。A.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B.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C.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C.为实现共产主义奠定物质基础

3.改革开放主要解决(C、D)的问题。

A.什么是社会主义 B.如何坚持社会主义

C.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如何推动社会主义发展

4.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战略设是(A、B、C、D)。

A.东部地区先加快发展 B.然后带动和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

C.实现全国各地区共同繁荣 D.实现共同富裕

三、简答题

1.简述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重新确立的重要意义。

答: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的意义在于:(1)保证拨乱反正的顺利进行,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2)保证了党的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正确的思想路线对于制定和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具有重要意义;(3)保证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充分证明,正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深入贯彻,我们才不断地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新政策。

2.为什么说解放思想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

答:因为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实事求是的深度。

(1)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人的思想只有适应变化的情况而发展,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

(2)解放思想必须以实事求是为指针和方向。解放思想的目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冲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新的基础上使我们的认识符合新情况,做到实事求是。

(3)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在新世纪、新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3.如何理解“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答: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明确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微型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

的和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4.建国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上的主要教训是什么?

答:(1)对中国的国情缺乏全面的了解;(2)错误地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忽视发展生产力;(3)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5.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这种不发达,既表现在生产力上,也表现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上,归根到底,生产力的落后是最基本的特征。

6.简述党的十五大“新三步走”战略。

答: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在邓小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在21世纪前50年,我们的目标是:(1)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3)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四、论述题

1.怎样理解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答: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因为:

(1)发展是硬道理。只有推动生产不断发展,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解决好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发展;才能接受时代挑战,尽快缩短同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程度上的差距,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

(2)能否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伯全面发展。

2.如何正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的关系?

答:(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内在于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基本点;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规定我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主要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直接动力,主要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如何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问题。(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改革开放要在四项基本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四项基本原则要在改革开放中获得新的时代内容。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统一的基础,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它们都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其目的是更好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3.试论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义。

答:(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任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建设生态文明。这是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的目标。(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3)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4)发挥社会顺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和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答:“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和谐文化建设起着统摄和支配作用,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1)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是和谐文化的灵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和谐文化的核心。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4)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作业3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改革的性质是(A)。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B.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阶级斗争

2.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首先在农村拉开序幕。第一步是(C),建立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

A.政企分开B.打破铁饭碗C.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3.在对外开放中坚持(A)是我们的一条基本原则。

A.独立自产、自力更生B.依停靠外援C.开放我国市场

4.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C)上。

A.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B.数量上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C.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5.我国目前实行的分配制度是由(C)所决定的。

A.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生产条件B.不断扩大的企业规模

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6.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A)。A.注重公平B.注重效率C.注重发展

7.人民通过(A)的政权组织形式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A.人民代表大会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C)。

A.思想领导B.组织领导C.政治领导

9.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两大主题是(A)。

A.团结,民主B.团结,发展C.民主,发展

1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B)。

1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B)。

A.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B.培育“四有”新人C.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11.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C)。

A.爱国主义B.为人民服务C.集体主义

12.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C)。

A.实现国家统一B.增强人民凝聚力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

1.在对外开放中,我们坚持(A、B)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A.“引进来” B.“走出去”

C.生产加工D.转口贸易

2.目前,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A、B、C、D)。

A.个体经济B.私营经济

C.外资经济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

3.建设政治文明涉及下列哪些方面(A、B、C、D)。

A.政治思想B.政治制度

C.行政管理D.法制建设

4.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目标是(A、B、C、D)。

A.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B.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C.形成学习型社会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简答题

1.怎样正确理解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相互关系?

答: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辩证关系:(1)发展是目的。发展首先指经济发展,同时也包括政治和文化诸方面的全面进步。中国解决自身内部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特别是社会生产力和国民经济的发展。(2)改革是动力。要发展就必须改革。改革是指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在内的全面改革。只有广泛而深入的改革,才能解决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新出现的各种问题,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出广阔的空间。一方面离开改革不可能发展,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离开发展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改革,改革是改革的目的。(3)稳定是前提。稳定是指国家政局的稳定和基本路线、基本政策的稳定不变。无论是改革还是发展都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保证。(4)我们要把改革的力度(深度和广度)同发展的速度、同社会可以接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2.简述“三个有利于”标准。

答: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三个有利于”是指“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它是判断我们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

3.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

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1)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2)把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两者都身的不足和缺陷,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

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4)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国的作用。

4.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关系如何。

答:(1)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2)从法治和德治所属的领域看,它们同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3)从实践看,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的工作都抓好,并使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紧密配合,才能保证社会的良好秩序,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5.政治体制改革的方针和方法是什么?

答:(1)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必须从我国的具体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3)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4)必须要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确保国家的安定团结。

6.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1)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2)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4)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四、论述题

1.如何正确处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答:(1)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和社会主义本质的最重要体现。

(2)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大政策,就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这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必解结果;这是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必然结果;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这是我国各地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不同造成的必然结果。

(3)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并不意味着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愈大愈好,要防止产生两极分化。

(4)为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党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为解决在经济发展进程中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的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针对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矛盾比较突出的问题,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重注公平。(5)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就是要通过完善分配政策,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存在的收入差距保持在合法和适度的范围内。为此必须: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通过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共同富裕。

2.试述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如何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所作出的强调。

答:对如何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党的十七大报告着重强调了以下几点:

(1)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2)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我。

(3)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4)发挥社会顺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和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答:“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和谐文化建设起着统摄和支配作用,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1)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是和谐文化的灵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和谐文化的核心。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4)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作业4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人为本的“本”,是指(A)。

A.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B.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

C.社会主义者的根本利益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中突出强调的是(C)。

A.经济基础 B.政治基础 C.社会基础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B)。

A.坚持民主法制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科学发展

4.“一国两制”构想首先用于解决的问题是(B)。

A.台湾问题 B.香港问题 C.澳门问题

5.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提是(B)。

A.实现两岸三通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促进两岸关系良性互动

6.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B)。

A.高度自治 B.一国两制 C.共同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7.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初是用来处理(A)。

A.同民族主义国家的关系 B.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C.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8.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最高准则是(A)。

A.国家利益 B.主张一切国家一律平等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9.建设和谐世界要通过(B)。

A.反对霸权主义 B.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C.反对强权统治

10.我国的各民主党派享有宪法赋予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它们是()。

A.在野党 B.反对党 C.参政党

11.在党的建设中,处于首要地位的是(C)。

A.组织建设 B.作风建设 C.思想建设

12.(A)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

A.民主集中制 B.议会选举制 C.多党合作制

二、多项选择题

1.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A、B、C)。A.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

C.生态良好 D.生命健康

2.特别行政区除在外交、国防、宣战和媾和方面服从中央政府外,还享有(A、B、C、D)。A.行政管理权 B.立法权

C.独立的司法权 D.终审权

3.当今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是(A、C)。

A.霸权主义 B.领土纠纷

C.强权政治 D.经济摩擦

4.(A、B、C、D)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依靠力量。

A.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艰苦奋斗 B.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C.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 D.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

三、简答题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是什么?

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主要表现在:

(1)适时地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科学部署,有利于我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2)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科学发展的各方面需要。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党要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2.十七大提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答: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是:

(1)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2)社会就业更加充分;(3)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4)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5)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6)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3.“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1)民族的愿望和国家的根本利益是“一国两制”的出发点。(2)国际形势的新变化为“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的时代了前提条件。(3)“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贯彻党的实事

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结果。(4)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一国两制”的力量所在。

4.为什么说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答:(1)一个中国具有不可动摇的事实和法理基础。(2)一个中国是国际社会所公认的事实和原则。(3)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及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基础。

5.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独立自主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3)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6.简述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答: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概括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

四、论述题

1.试述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

答: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公平和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

(1)维护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维护公平和正义是我们党执政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

(3)维护公平和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与不公平、不合理的资本主义社会对照,社会主义就是公平与正义的社会。

2.试述祖国大陆在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中的战略优势。

答:祖国大陆在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中处于战略主导地位,掌握着打击、遏制“台独”的战略优势。

(1)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已经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两岸民间经济文化交流持续发展,密切了两岸同胞的联系,培育和发展了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要求改善两岸关系,反对“台独”。

(3)中华文化是联结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这是任何力量也难以斩断的。

(4)国际社会承认一个中国的格局始终稳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奉行一个中国政策。

3.为什么说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答:(1)重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个问题,是由要长期保持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并不断完成党的历史使命而提出的。

(2)新中国成立以后,共产党就成了在全国执政的党。党在执政的50多年时间里,总的来说工作是努力的,成绩是显著的,得到了各族人民的信任和拥护。但由于种种原因也有过失误,党在执政的过程中也出现过挫折。

(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承担着十分艰巨的领导任务。如何能够长期保持党的执政地位并且领导人民按照预定的目标取得成功,还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4)党在执政之后的所有实践活跃,都是围绕着执政来展开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一项基本建设,它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

电大专科《邓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08848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邓小平理论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正式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地位是在( )。 A.党的十四大 B.党的十五大C.党的十六大 2.明确了自身工作的责任,特别是认识到( )的极端重要性,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考问题和理论创新的重点。 A.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B.加强我们党作为国家执政党建设 C.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3.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 )的集中体现。 A.政策和策略 B.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 C.执政理念和执政方法 4.思想路线的本质在于( ),在于不断地研究新问题,在探索中前进。 A.与时俱进 B.创新C.革命 5.一种社会制度是否有优越性,根本上决定于它能否( )。 A.实现社会公平 B.消灭剥削 C.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6.在党的十五大上,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 A.基本路线 B.基本纲领 C.基本方针 7.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处于国民经济基础地位的是( )。 A.农业 B.工业 C.第三产业 8. 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首先在农村拉开序幕。第一步是( ),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 A.政企分开 B.打破铁饭碗 C.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9.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 ( )。 A.注重公平 B.注重效率C.注重发展 10.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 A.爱国主义 B.为人民服务C.集体主义 11.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

A.具体内容 B.行动纲领C.指导思想 12.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初是用来处理( )。 A.同民族主义国家的关系 B.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C.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发展经历了( )。 A.党的八大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酝酿产生阶段 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的基本命题的提出阶段 C.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的逐步展开和形成理论轮廓的阶段 D.党的十三大到十五大的科学体系形成并最终确立指导地位的阶段 2.在对外开放中,我们坚持“( )”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A.引进来 B.走出去 C.生产加工 D.转口贸易 3.当今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是( )。 A.霸权主义 B.领土纠纷 C.强权政治 D.经济摩擦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 2.什么是“按劳分配”? 3.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十七大提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5.简述坚持党的领导与改善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 四、论述题(三题中选作两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2.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的关系? 3.试述祖国大陆在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中的战略优势。 试卷代号:200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邓小平理论概论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B 2.B 3.B 4.B 5.C 6.B7.A 8.A 9.A10.C 11.C 12.A

邓论模拟题参考答案秋

邓论模拟题参考答案( 秋) 说明: 中央电大期末复习指导( 蓝色小册子) 最后的两套邓论模拟题, 题目基本出自邓论学习指导书, 不过, 许多题目( 特别是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的ABCD选项顺序都发生了变化。因此答案选项也与指导书里不一样。大家在考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一定要看清楚题目选项排序有无变化, 再作出正确的判断。 考试由中央电大命题, 各章均会涉及。实行开卷考, 但也不能 掉以轻心。要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重点复习作业册里的四次练习( 答案已在课程主页上挂出) 和期末复习指导小册子后的两套模 拟题,以及在网上课堂挂出的邓论案例分析专题。要熟悉教材、特别是学习指导书各章内容, 不然会找不到答案。 材料分析是论述题中的新题型, 除了模拟题中的两题, 中央电大期末复习指导( 蓝色小册子) P3-4页中还有一题, 大家复习的时候能够参考。 模拟题( 1) 一、单项选择题 1A 2A 3A 4C 5B 6B 7A 8A 9A 10B

二、多项选择题 1BCD 2ABD 3ABCD 4ABCD 5ABCD 6 ABCD 7BC 8BD 9ABC 10BCD 11ABCD 12 ABCD 13BCD 14ACD 15ABD 三、论述题 1、参照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学习指导书P213/215论述题第7题答案 2、参照第七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要结合材料论述 重要性: 参见学习指导书P87-88简答题7建设新农村的意义措施: 参见学习指导书P80( 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部分 模拟题( 2)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C 4A 5B 6C 7B 8C 9A 10B 二、多项选择题

招教 公基 统考 邓论练习题及答案 李新广 20110821

教师网(https://www.360docs.net/doc/5d14601660.html, ) 最全最专业的教师考试网 乘华图翅膀 圆教师梦想 1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习题分模块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一)模拟试题(每题1分,共231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C A .邓小平理论 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 .科学发展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是D A .邓小平理论 B .毛泽东思想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科学发展观 3.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B A .马克思主义 B .社会主义 C .科学发展观 D .改革开放 4.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D A .科学发展观 B .改革开放 C .社会主义 D .马克思主义 8.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核心内容的最准确表述是C A .改革开放 B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 .经济建设 28.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D A .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 .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D .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9.中国共产党全部奋斗的最高目的是D A .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 B .不断推动先进文化的发展 C .不断促进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发展 D .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0.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C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B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 D .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 45.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就是C A .解放思想 B .实事求是 C .与时俱进 D .开拓创新 47.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内在要求是D A .尊重事实 B .与时俱进 C .尊重实践 D .解放思想 48.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内在要求,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两者统一于A A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B .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 .“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D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52.解放思想是A A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B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C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D .我们党和国家到二○二○年的奋斗目标 53.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是B A .与时俱进 B .解放思想 C .求真务实 D .一切从实际出发 5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是A A .解放思想 B .实事求是 C .与时俱进 D .求真务实 56.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B A .实践创新 B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大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邓论》三套合一及答案

山大网院专升本08秋第一学期《邓小平理论概论》模拟试卷(一)(二)(三) 《邓小平理论概论》模拟卷(3套合一)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本质内容: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 裕的最终目标。 2.简述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的主要特点。 答:“三步走”发展战略,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 战略。它充分体现了阶段性与整体性的统一,重点性与全面性的统一,跨越性与可持续性的统一,求实性与创新性的统一。它对于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和实践意义。 3.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有什么特点? 答:全方位,是指我国的对外开放是面向全球的;多层次:是指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多层次的,各开放地区因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与人文条件不同,以及开展对外经济活动侧重地区不同,在对外开放经济中表现了不同的功能和作用,显示出层次性:宽领域:就其内容和领域来说,就是从扩大商品进出口出发,在大力引进国外资金、技术、智力的同时,也在扩大 对外投资、技术输出和劳务出口以及土地批租、共同开发等。 4.简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 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5.邓小平理论的形成经历了哪三个发展阶段? 答:1、是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在党 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 2、是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十三 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并系统的概括了这个主要观点。 这个概括构成邓小平理论的轮廓。 3、是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 理论体系。在南方谈话时,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新的科学概括,使之形成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1998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正式把邓小平理论 作为指导思想列入宪法。 6.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产权清晰、责任明确、政企分用,管理科学的现代 1

兰州大学网络教育作业——邓论及三个代表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我们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从而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重要会议是 选项: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 c、党的十三大 d、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选项: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c、实现共同富裕 d、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党的教条主义的突出表现是 选项: a、主观主义 b、党八股 c、照搬马克思主义的本本 d、思想僵化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是在

选项: a、1949年 b、1978年 c、1989年 d、1992年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表明 选项: a、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可以不断变化的 b、马克思主义没有需要始终坚持的原则 c、马克思主义是向实践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科学 d、马克思主义只能让理论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而不能反过来推动实践的发展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邓小平南方谈话回答了长期困扰人们思想的一系列重大认识问题,被誉为新时期第二次思想解放的宣言书,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的时间是 选项: a、1978年 b、1991年 c、1989年 d、1992年 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动力,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是 选项:

邓论模拟题参考答案(秋)

邓论模拟题参考答案(2018秋) 说明: 中央电大期末复习指导(蓝色小册子)最后的两套邓论模拟题,题目基本出自邓论学习指导书,不过,许多题目(尤其是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的ABCD选项顺序都发生了变化。所以答案选项也与指导书里不一样。大家在考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一点,一定要看清楚题目选项排序有无变化,再作出正确的判断。 考试由中央电大命题,各章均会涉及。实行开卷考,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要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重点复习作业册里的四次练习(答案已在课程主页上挂出)和期末复习指导小册子后的两套模拟题,以及在网上课堂挂出的邓论案例分析专题。要熟悉教材、尤其是学习指导书各章内容,不然会找不到答案。 材料分析是论述题中的新题型,除了模拟题中的两题,中央电大期末复习指导(蓝色小册子) P3-4页中还有一题,大家复习的时候可以参考。 模拟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A 2A 3A 4C 5B 6B 7A 8A 9A 10B 二、多项选择题 1BCD 2ABD 3ABCD 4ABCD 5ABCD 6 ABCD 7BC 8BD 9ABC 10BCD 11ABCD 12 ABCD 13BCD 14ACD 15ABD 三、论述题 1、参照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学习指导书P213/215论述题第7题答案 2、参照第七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要结合材料论述 重要性:参见学习指导书P87-88简答题7建设新农村的意义 措施:参见学习指导书P80(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部分 模拟题(2)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C 4A 5B 6C 7B 8C 9A 10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CD 3BD 4ABC 5BD 6 ABCD 7AC 8 AC 9ABD 10BD 11ACD 12 BCD 13ABCD 14ACD 15ABC 三、论述题 1、参照第十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学习指导书P153/154论述题第7题答案

电大专科《邓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好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开卷) 邓小平理论概论试卷 注意事项 一、将你的学号、姓名及分校(工作站)名称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栏内。考试结束后,把试卷和答题纸放在桌上。试卷和答题纸均不得带出考场。监考人收完考卷和答题纸后才可离开考场。 二、仔细读懂题目的说明,并按题目要求答题。答案一定要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三、用蓝、黑圆珠笔或钢笔(含签字笔)答题,使用铅笔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正式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地位是在( )。 A.党的十四大 B.党的十五大C.党的十六大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为,加强( )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A.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B.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社会主义思想道德 3.思想路线的本质在于( ),在于不断地研究新问题,在探索中前进。 A.与时俱进 B.革命 C.创新 4.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必须不断解决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 )的环节和问题。 A.不适合思想路线 B.不适合生产力发展 C.不适合社会主义制度 5.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把( )同“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 A.和谐 B.进步 C.发展 6.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讲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时强调,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 )需求的方针。 A.生产 B.消费C.出口 7.我们要把( )作为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重要结合点。 A.改善人民生活 B.政策的稳定C.改革的力度 8.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 A.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B.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9.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是( )。 A.爱祖国、爱人民、爱学习、爱劳动、爱中国共产党 B.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C.爱祖国、爱中国共产党、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 )。 A.坚持民主法制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以人为本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1.我们党在新的世纪要带领人民实现的三大历史任务是( A.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B.完成祖国统一 C.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D.推进现代化建设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规定了党在这一时期的( A.根本任务 B.基本目标C.基本路线 D.基本政策2 13.建设创新型国家,( }。 A.发展科技是关键 B.优秀人才是核心 C.发展教育是基础 D.社会安定是保障 14.在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相互关系中,( )。 A.改革是动力 B.发展是目的C.改革是目的 D.稳定是前提 15.下列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表述错误的是( )。

山大网络教育《邓论》模拟卷参考答案

山大网院高起专08秋第一学期 模拟试卷(一) 一、简答题 1、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P8-11七个方面 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 P97第二段第2-5行 3、为什么说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P115倒数第一段第一句,倒数第一行,P116前二行,第二段前二行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P130前二行,在所有制、分配制度、宏观调控上的三个特征 二、辨析题 1、邓小平理论是邓小平同志的理论。X,P13倒数第二段 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改革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X,P91倒数第一段第一行 三、论述题 1、如何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意义? P4第三小段,P5-6三个意义 2、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P82第二段,P83-84二个方面 3、为什么说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是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答:人民民主专政衔接两个革命阶段。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二个时期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任务是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因而这个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我国开始进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个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任务则已经由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因而这个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就由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的政权,变为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这充分表现了人民民主专政具有很强的革命适应性和灵活性,成功地把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衔接起来,符合中国国情和革命传统,是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扩大了人民民主的范围。在我国,民族资产阶级则作为—个带有两面性的阶级,参加了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做出过若干历史贡献,是人民民主专政的主体之一。当着人民民主专政担负起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任务,实质上成为无产阶级专政后,民族资产阶级一方面作为剥削阶级,理所当然成为改造的对象,另一方面,由于它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改造的一面,再加上考虑到其在历史上的贡献,所以中国共产党把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作为人民内部矛盾,用和平赎买这个特殊的阶级斗争形式加以解决。这就使得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主体结构中,不仅包含工农联盟。而且还包含劳动人民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这是无产阶级专政史上的首创,它使我国社会主义人民民主范围得到了扩大,体现了自己鲜明特色。 人民民主专政概念表述准确鲜明。“无产阶级专政”这个概念,在字面上看,只见“无产阶级”而不见“人民”,只见“专政”而不见“民主”,因而不但不易被大多数人一目了然

兰大网院15秋邓论作业及答案

1. 我党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严格限制宗教信仰 主张有选择地信仰宗教 禁止信仰任何宗教 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 2. 为了更好地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现实意义,学习中应突出 中国革命的北背景 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背景 社会主义建设的背景 改革开放的背景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背景 3. 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2020年力争比2000年 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 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 4. 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是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 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 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 5. 代表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主张的是 毛泽东 周恩来 叶剑英 邓小平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周恩来 6. 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是在党的 十六大 七大

十五大 一大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七大 7.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坚持社会主义 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坚持党的领导 8. 始终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是 发达国家之间的军备竞赛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南北之间的两极分化 联合国地位的逐渐弱化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9. 党的思想路线的恢复与重新确立是在

2015年电大电大专科《邓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0-2011 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开卷) 邓小平理论概论试题注意事项 一、将你的学号、姓名及分校(工作站)名称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栏内。考试结束后,把试卷和答题纸放在桌上。试卷和答题纸均不得带出考场。监考人收完考卷和答题纸后才可离开考场。 二、仔细读懂题目的说明,并按题目要求答题。答案一定要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三、用蓝、黑圆珠笔或钢笔(含签字笔)答题,使用铅笔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正式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地位是在 ( ) 。 A. 党的十四大 B .党的十五大 C.党的十六大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为,加强 ( ) 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A.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B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 3. 思想路线的本质在于 ( ) ,在于不断地研究新问题,在探索中前进。 A.与时俱进 B .革命 C .创新 4. 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必须不断解决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 ) 的环节和问题。 A.不适合思想路线 B ?不适合生产力发展 C .不适合社会主义制度 5. 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把 ( ) 同“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 A. 和谐 B .进步 C .发展 6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讲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时强调,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 ( ) 需求的方针。 A .生产 B .消费C.出口 7. 我们要把 ( ) 作为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重要结合点。 A.改善人民生活 B .政策的稳定C.改革的力度 8. 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 。 A.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 B.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C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9 .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是 ( ) 。 A. 爱祖国、爱人民、爱学习、爱劳动、爱中国共产党 B.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C. 爱祖国、爱中国共产党、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 ( ) 。 A.坚持民主法制 B .坚持改革开放 C .坚持以人为本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1 .我们党在新的世纪要带领人民实现的三大历史任务是 ( A .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B .完成祖国统一 C.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D .推进现代化建设 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规定了党在这一时期的 ( A .根本任务 B .基本目标 C.基本路线 D .基本政策2 13. 建设创新型国家, ( } 。 A .发展科技是关键 B .优秀人才是核心 C.发展教育是基础 D .社会安定是保障 14. 在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相互关系中,( ) 。 A.改革是动力 B .发展是目的C.改革是目的 D .稳定是前提 15. 下列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表述错误的是

邓论模拟考(B)有答案

<<邓小平理论概论>>模拟考试题(B) (每题1分,共30分) 1、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 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B、概括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2、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 A、坚持治理整顿 B、坚持改革开放 C、发展经济 D、发展科技与教育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 A、四项基本原则 B、改革开放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4、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 ) A、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B、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C、发展生产力和共同致富 D、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5、“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核心是( ) A、生产力标准 B、经济发展水平标准 C、综合国力标准 D、人民生活水平标准 6、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最大的实际是() A、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 C、生产力不发达,发展不平衡 D、商品经济不发达 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A、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C、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D、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进入小康社会 8、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B、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C、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9、现阶段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的基础是()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量 B、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爱国统一战线 D、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邓论》三套合一及答案

《邓小平理论概论》模拟卷(3套合一)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本质内容: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 2.简述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的主要特点。 答:“三步走”发展战略,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它充分体现了阶段性与整体性的统一,重点性与全面性的统一,跨越性与可持续性的统一,求实性与创新性的统一。它对于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3.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有什么特点 答:全方位,是指我国的对外开放是面向全球的;多层次:是指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多层次的,各开放地区因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与人文条件不同,以及开展对外经济活动侧重地区不同,在对外开放经济中表现了不同的功能和作用,显示出层次性:宽领域:就其内容和领域来说,就是从扩大商品进出口出发,在大力引进国外资金、技术、智力的同时,也在扩大对外投资、技术输出和劳务出口以及土地批租、共同开发等。 4.简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5.邓小平理论的形成经历了哪三个发展阶段 答:1、是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 2、是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十三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并系统的概括了这个主要观点。这个概括构成邓小平理论的轮廓。 3、是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理论体系。在南方谈话时,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新的科学概括,使之形成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1998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正式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列入宪法。 6.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产权清晰、责任明确、政企分用,管理科学的现代

2017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 100%通过 形考任务1 一、单项选择(每题5分,共计10分) 题目1 请将你认为不适合描述为国家开放大学特色的选项选择出来。() 选择一项: a. 国家开放大学是基于信息技术的特殊的大学 b. 国家开放大学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多终端数字化的学习资源 c. 国家开放大学是一所与普通高校学习方式完全相同的 d. 国家开放大学是一所在教与学的方式上有别与普通高校的新型大学 题目2 请将不能客观地描述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方式的选项选择出来。() 选择一项: a. 在课程平台上进行与老师与同学们的交流讨论 b. 只有在面对面教学的课堂上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c. 利用pad、手机等设备随时随地学习 d. 在网络上阅读和学习课程教学资源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题目3 制定时间计划,评估计划的执行情况,并根据需要实时地 调整计划,是管理学习时间的有效策略。()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4 远程学习的方法和技能比传统的课堂学习简单,学习方法并不重要。()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5 在国家开放大学的学习中,有课程知识内容请教老师,可以通过发email、QQ群、课程论坛等方式来与老师联络。 ()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6 在网络环境下,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无法协作完成课程讨论。()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7 纸质教材、音像教材、课堂讲授的学习策略都是一样的。 () 选择一项: 对 错 1

形考任务2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题,共计10分) 题目1 开放大学学制特色是注册后年内取得的学分均有效。() 选择一项: a. 8 b. 10 c. 3 d. 5 题目2 题干 不是专业学位授予的必备条件。()选择一项: a. 毕业论文成绩达到学位授予相关要求 b. 被评为优秀毕业生 c. 通过学位英语考试 d. 课程学习成绩达到学位授予的相关要求 题目3 是专业学习后期需要完成的环节。()选择一项: a. 专业综合实践 b. 入学测试 c. 入学教育 d. 了解教学计划 题目4 转专业后,学籍有效期从开始计算。()选择一项: a. 转专业批准的时间 b. 入学注册时 c. 转专业后学习开始的时间 d. 提出转专业申请的时间 题目5 不是目前国家开放大学设有的学习层次。 () 选择一项: a. 小学、初中 b. 专升本科 c. 专科 d. 中专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5题,共计10分) 题目6 办理转专业相关事宜时,拟转入专业与转出专业应属于同等学历层次,本科转专业还应是同科类相近专业。 ()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7 自愿退学的学生可重新报名参加国开学习,学生原来获得的学分,可按免修免考的有关规定进行课程或学分替换。 ()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8 入学后第一个学期可以转专业。() 选择一项: 对 2

电大专科《邓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开卷) 邓小平理论概论试题 注意事项 一、将你的学号、姓名及分校(工作站)名称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栏内。考试结束后,把试卷和答题纸放在桌上。试卷和答题纸均不得带出考场。监考人收完考卷和答题纸后才可离开考场。 二、仔细读懂题目的说明,并按题目要求答题。答案一定要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三、用蓝、黑圆珠笔或钢笔(含签字笔)答题,使用铅笔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正式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地位是在( )。 A.党的十四大 B.党的十五大C.党的十六大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为,加强( )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A.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B.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社会主义思想道德 3.思想路线的本质在于( ),在于不断地研究新问题,在探索中前进。 A.与时俱进 B.革命 C.创新 4.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必须不断解决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 )的环节和问题。 A.不适合思想路线 B.不适合生产力发展 C.不适合社会主义制度 5.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把( )同“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 A.和谐 B.进步 C.发展 6.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讲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时强调,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 )需求的方针。 A.生产 B.消费C.出口 7.我们要把( )作为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重要结合点。 A.改善人民生活 B.政策的稳定C.改革的力度 8.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 A.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B.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9.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是( )。 A.爱祖国、爱人民、爱学习、爱劳动、爱中国共产党 B.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C.爱祖国、爱中国共产党、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 )。 A.坚持民主法制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以人为本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1.我们党在新的世纪要带领人民实现的三大历史任务是( A.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B.完成祖国统一 C.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D.推进现代化建设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规定了党在这一时期的( A.根本任务 B.基本目标C.基本路线 D.基本政策2 13.建设创新型国家,( }。 A.发展科技是关键 B.优秀人才是核心 C.发展教育是基础 D.社会安定是保障 14.在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相互关系中,( )。 A.改革是动力 B.发展是目的C.改革是目的 D.稳定是前提 15.下列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表述错误的是( )。

邓论期末测试卷及答案(1)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邓小平理论”课程期末考试及答案 提示:答案以电子文档形式直接在学生平台提交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请谈谈你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20分) 2、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深刻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 属性”。“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这标志着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断地丰富和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拓展和创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这一重大论断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3、 4、明确认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5、 6、邓小平同志率先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 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主要是从人与物之间关系的层面,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本质;消灭剥削、共同富裕,主要是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本质。江泽民同志在新世纪之初强调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社会更加和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突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同人与人和谐相处特别是与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联系,从而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和把握。胡锦涛同志把社会和谐与社会主义内在地联系起来和有机地统一起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的高度作出了新的重大论断:“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在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史上,无疑是第一次,无疑是重大理论创新。不仅极大地推进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而且极大地推进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7、 8、明确认定社会和谐是党执政兴国的历史任务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 斗目标 9、 10、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由各个部分相互联系和交互作用而 组合构成的社会有机体,并且不断地从较低的层次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变化。 社会主义社会也是这样的社会有机体。生态是发展的必要前提,经济是发展的整体基础,政治是发展的制度保证,文化是发展的价值取向,社会是发展的组织机制。一穷二白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和

2017年电大电大邓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二版) 作业1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A 4、B 5、C 6、C 7、A 8、A 9、C 10、C 11、B 12、B 二、多项选择题 1、BCD 2、BCD 3、ABC 4、ABD 三、简答题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主要是指什么? 答: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以及实践所积累起来的新鲜经验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提供了现实依据。主要是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领导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设计和领导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贱,坚持以经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大力推进改革开放,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新的解放和巨大的发展,并在这场伟大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新的实践经验。 2、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答: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九个方面:(1)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惰出发;(3)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4)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强调改革和解放生产力;(5)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外部条件的理论——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对外开放;(6)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政治保证的理论——“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7)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战略步骤的理论——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逐步达到共同富裕;(8)关于社会主义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的理论——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广大人民群众、统一战线和人民军队是依靠力量;(9)关于祖国统一的理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积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 3、试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答:“三个代表”即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三者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其中,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中国共产党的80多年的历史实践有哪些经验最重要? 答:中国共产党的80多年的历史实践给我们以多方面的启示,形成了一些基本的历史经验,其中有三条尤为重要:第一,必须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第二,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氏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第三,必须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奋斗历程和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就是,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必须始终坚持“三个代表”。 5、简述如何统筹城乡的发展。 答: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是、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电大专科《邓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6好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 模拟试卷2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根据是()。 A.改革开放2O多年来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B.新中国成立SO多年来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C.党成立8O多年来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2.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的集中体现。 A,政策和策略 B.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 C.执政理念和执政方法 3.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B.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C.实事求是 4.一种社会制度是否有优越性,根本上决定于它能否()。 A.实现社会公平 B.消灭剥削 C.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 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6.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处于国民经济基础地位的是()。 A.农业 B.工业 C.第三产业 1 / 6 7.2O世纪7O年代末,改革首先在农村拉开序幕。第一步是(),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 A.政企分开 B.打破铁饭碗 C.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8.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两大主题是()。 A.团结,民主 B.团结,发展 C.民主,发展 9.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的是()。 A.人的全面发展 B.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C.社会的高度和谐 1O.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A.具体内容 B.行动纲领 C.指导思想 11.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核心是()。 A.反对台湾独立 B.贯彻一国两制构想 C.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12.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最高准则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