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BWV846-12平均律第一首 钢琴谱 钢琴双手简谱

巴赫-BWV846-12平均律第一首 钢琴谱 钢琴双手简谱

《99首好听的的钢琴曲选集》(99 Most Essential Piano Pieces)专辑介绍

专辑英文名: 99 Most Essential Piano Pieces 专辑中文名: 99首好听的的钢琴曲选集 艺术家: Various Artists 古典类型: 全集作品 资源格式: MP3 发行时间: 2010年10月04日 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简介: 压缩码率: 210kbps (VBR) 专辑介绍: 99首最著名的钢琴曲,The 99 Most Essential Piano Pieces,有人说,如果

可以把这99首曲子听得滚瓜烂熟,听音乐功力一定可以提昇不少, 就别再犹豫了。。。勇敢的踏出您的一小步。 Label: X5 Music Group 引用 20 of 20 people found the following review helpful: 5.0 out of 5 stars Less overlap than some collections, November 13, 2010 By Threeundertwo - See all my reviews This review is from: The 99 Most Essential Piano Pieces (MP3 Download) If you've been collecting these X5 "99 Most Essential" sets, you'll find that this one has 76 unique pieces. This yields 8.9 hours of "new" music. If you don't have duplicates, the intact album has 10.9 hours of music. I eliminate duplicate works by the same artist, but keep works by alternate artists. Therefore I kept "Gymnopedie No. 1" even though I have a half dozen versions of it, for example. The two "Liebestraum" that another reviewer mentioned are quit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the same piece by two different artists. 27 composers are represented, with emphasis on Chopin, Liszt, Beethoven and Mozart. 曲目的翻译源自于明月弄舞同学发布在 9-11楼的评论! 01. 巴赫: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C大调前奏曲 BWV846 02. 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 K331 03. 李斯特:爱之梦(降A小调夜曲第三号) G54 op.62 04. 贝多芬: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奏鸣曲)

巴赫初级钢琴曲指导

巴赫初级钢琴曲指导 第一首小步舞曲钢琴教学 小步舞曲原为法国民间流行的土风舞曲,17世纪传入法国宫廷,风行于贵族社会,成为风格典雅、速度中庸的三拍子舞曲,由于后来维也纳乐派的作曲家们在起组曲与交响乐中广泛加以采用,所以在结构与速度方面都有较多的变化。本曲集所收集的28首乐曲中,有10首采用了小步舞曲这一体裁,足见其受欢迎的程度。 这首G大调3/4拍的小步舞曲,旋律轻快、活泼。曲式结构为单三部曲式。第一段(1-16小节)四个乐句构成两个八小节材料相同的复乐段。前段终止在属和弦上,段末在G大调全终止;第二段(17-24小节)由两个4小节乐句构成,它与第一段在材料上基本相同。前句在属调的属和弦上半终止,后句在属调主和弦上全终止;第三段(25-32小节)回到主调(G),引用了第一段第2小节的音调,有再现段的特征。前句在属和弦上半终止,后句在主调上全终止。 在弹奏这首三拍子的小步舞曲时,要求学生把握好节拍甘。乐句开始两小节的音型在此曲中具有典型性。第一拍四分音符应稍加强调,后面的四个八分音符处在弱拍上,要注意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时值的准确,在它们之间连接要圆滑,随着歌唱的气息有起伏地弹出后面的八分音符。第2小节的后两个四分音符跳音应弹得略轻。一般来说,弹奏巴赫的作品时,声音应结实、集中,不能飘浮。应重视乐

句线条的表现。弹跳音时,一般弹奏起时值的一半,可从听觉上把握好顿音的效果,应注意手指尖的控制。在第25、26小节和第29小节中,出现了多声部的进行,特别是左手要承担两个声部的旋律,这于初学复调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应采用慢速度,分手练习。要首先明确是两个不同的声部在进行,若两个相邻的音不属于同一个声部,当弹奏后一个音时,一定要保持住前一个音的时值。这是复调作品最基本的弹奏方法,需要反复练习,好好掌握。在弹奏多个声部时,应适当突出主旋律,此时左手内声部的音可略轻,要注意倾听声部的层次感。另外,第8小节出现了本曲中唯一的装饰音,此装饰音应与左手D音同时下键。 第二首 这是一首g小调小步舞曲,旋律优美,歌唱性强。起结构为单三部曲式,与前首基本相似。第一段(1-16)小节)为复乐段,前段半中指在g小调的属和弦上,后段全终止在平行大调(降B)上;第二段(17-24小节)为两句乐段,前句进入属F大调,后句回到降B到调上作全终止;第三段(25-32小节)为两句乐段,前句从c小盗引入紧接着回带g小调作半终止,后句在g小调作全终止。从材料上看,旋律大多采用级进,并伴随四分音符跳音,为第一首较为相似。此曲与前一首作品无论在曲式、材料的选择,还是音型、节奏的运用上,都有一直或相似之处,从中能感受到两曲之间同音主音调的联系。在第二首作品结结束处,有一句说明围子“此曲结束时,可把前一曲重奏一遍”,

卡农钢琴谱简谱

卡农钢琴谱简谱 卡农是世界级著名的音乐,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卡农钢琴谱简谱,欢 迎参考阅读! 卡农简介 卡农是一种音乐体裁,卡农的最早历史,可以追溯至13 世纪的 民间音乐形式,如狩猎曲、轮唱曲等。轮唱曲是一种小型声乐曲,其形 式为各声部以相同间距进入的同度无终卡农,13 世纪以后流行于英 国。15 世纪出现了完整的卡农曲,并为佛兰德乐派的作曲家所喜用。 此后,卡农经常作为一种独立的小型乐曲或大型乐曲中的一个段落而被 运用。许多交响作品里都会用《卡农》的技巧部分,比如贝多芬的《命 运交响曲》、巴赫的《五首卡农变奏曲》等。 在卡农中最广泛为现代人所知的是约翰·巴哈贝尔(Johann Pachelbel,1653~1706)创作的《为三把小提琴和通奏低音创作的D 大调 卡农和吉格舞曲》(Canon and gigue,for 3 violins & Basso Continuo in D major,T. 337),作品编号:T. 337。通常人们更多的关注作品的第一部 分卡农,并简称为《D 大调卡农》(Canon in D),也称作《帕赫贝尔的 卡农》(Pachelbel's Canon)。此曲一般的演奏法是以大提琴启奏, 三把小提琴间隔八拍先后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后仅 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仅两小节的旋律供重复拉奏;大提琴从头到尾也 仅有两小节,重复达二十八次之多。这段音乐虽然不断回旋往复,但其 旋律之美不让人觉得单调,反而感觉动听悦耳。 1966 年的维也纳音乐节上,大指挥家卡拉扬带来的《卡农》版 本加入了一把小提琴。1985 年,钢琴名家George Winston 的《December》问世,带来了他独自改编的钢琴版本《Variations on the Kanon by Pachelbel》,使得钢琴演奏《卡农》的浪漫风广为流行。1987

西方钢琴前奏曲的三个重要阶段

西方钢琴前奏曲的三个重要阶段 【摘要】:钢琴前奏曲是西方音乐中较早产生、历史悠久、承载意义丰富的体裁之一。国内外对其的研究多处于局部、个体(某一作曲家、某一作品)的状况,较少整体上从前奏曲的起源到二十世纪,各个历史时期、各个作曲家的创作、各种不同风格的演变和发展,对其历史性的全面、系统的梳理、总结和分析。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学习、演奏的体验,对所能收集到的前奏曲的作品的乐谱、CD、相关文献和其他音像制品的研究,阐述钢琴前奏曲体裁的由来及历史发展,并选取西方钢琴前奏曲的三个重要阶段的三个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品,即巴洛克时期的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浪漫主义时期的肖邦的《二十四首钢琴前奏曲》、印象派的德彪西的《二十四首前奏曲》,探索其间的渊源和继承关系,从创作特征、演奏风格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对比;力求较系统的整理、总结钢琴前奏曲这一体裁的特点,研究以上三位作曲家的前奏曲作品在钢琴音乐发展史上的影响和意义,为演绎这些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提供一个意见,并结合钢琴教学、音乐会曲目和比赛中对这一体裁曲目选择和使用的实际情况,提供具有应用性意义的研究成果。【关键词】:钢琴前奏曲演奏音色曲式织体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624.1 【目录】:摘要5Abstract5-11第一章绪论11-19一、研究缘由与意义11-14二、研究历史与现状14-15三、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15-19第二章钢琴前奏曲综述19-27第一节钢琴前奏曲发展概述19-20第二节钢琴前奏曲与其他钢琴体裁的关系20-27一、前奏曲与变奏曲20-21二、前奏曲与托卡塔21-22三、前奏曲与利切卡尔22四、前奏曲与坎佐纳22五、前奏曲与幻想曲22-23六、前奏曲与奏鸣曲23七、前奏曲与古组曲23八、前奏曲与随想曲23-24九、前奏曲与创意曲24十、前奏曲与赋格24十一、前奏曲与特性小曲及舞曲24-27第三章前奏曲发展的第一个重要阶段——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27-102第一节巴赫《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综述27-42一、巴赫《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名称来源27-291、关于十二平均律律制27-282、十二平均律律制对后世的影响28-29二、巴赫《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的写作背景、目的及产生原因29-30三、从《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看巴赫音乐中的继承性30四、巴赫《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中前奏曲与赋格的关系30-33五、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与其他作曲家的前奏曲相比较33六、巴赫《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与其它体裁的关系33-421、前奏曲与舞曲33-402、前奏曲与序曲403、前奏曲与幻想曲40-414、前奏曲与创意曲41-42第二节《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概析42-95第三节《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的演奏问题等95-99一、《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乐谱版本的研究和选择版本的重要性

钢琴一到十级的考试曲目

钢琴一到十级的考试曲目 一级 一、基本练习(抽查其中一组)本级练习的范围有三组:(1)、C 大调(2)、G 大调(3)、F 大调每组内容有:1、音阶:大调音阶、一个八度,双手同向;2、琶音:分解主三和弦短琶音,三个音为一组;3、和弦:主三和弦的原位及转位。 二、练习曲1、练习曲No88、 三、奏鸣曲1、G 大调小奏鸣曲四乐曲1、在花园里2、划船拜厄阿特伍德 玛依卡帕尔汤普森 二级 一、基本练习(抽查其中一组)本级练习的范围有三组:(1)、D 大调(2)、 A 大调(3)、E 大调每组内容有:1、音阶:大调音阶、两个八度,双手同向;2、琶音:分解主三和弦短琶音,两个八度,双手同向,本级短琶音分为A、B 两种,考生自选一种3、和弦:主三和弦的原位及转位。 二、练习曲1、练习曲op599 三、复调1、、小步舞曲 四、奏鸣曲1、C大调小奏鸣曲,第二乐章op57、No1 五、乐曲1、天真烂漫车尔尼巴赫比尔布格缪勒 三级 一、基本练习(抽查其中一组)本级基本练习的范围有六组:(1)、 C 大调与a小调(2)、G大调与e小调(3)、大调与b小调(4)、A大调与#f小调(5)、E大调与#c 小调(6)、B大调与#g小调每组内容有:1、音阶:大调及其关系和声小调音阶,三个八度,双手同向2、琶音:分解主三和弦琶音,三个八度,双手同向 二、练习曲1、练习曲op37 三、复调1、加伏特舞曲 四、奏鸣曲1、 F 大调小奏鸣曲0P168 第一乐章 五、乐曲1、第一次丧失op68 莱蒙巴赫迪亚贝利舒曼四级 一、基本练习(抽查其中一组)本级基本练习的范围有六组:(1)、F 大调与d小调(2)、bB大调与g小调(3)、bE大调与c小调(4)、bA大调与f小调(5)、bD大调与 b 小调(6)、bG大调与 e 小调每组内容有:1、音阶:大调及其关系和声小调音阶,三个八度,双手同向1、琶音:分解主三和弦琶音,三个八度,双手同向 二、练习曲1、练习曲op718 三、复调1、G 大调前奏曲 四、奏鸣曲1、、G 大调小奏鸣曲op20 第一章 五、乐曲1、、孩子们的舞蹈车尔尼亨德尔杜舍克桑桐五级 一、基本练习(抽查其中一组)本级基本练习的范围有六组:(1)、 C 大调与a小调(2)、G大调与e小调(3)、D大调与c小调(4)、A大调与#f 小调(5)、E大调与#c小调(6)、B大调与#g 小调每组内容有:1、音阶:大调及其关系和声小调音阶,三个八度,双手同向2、琶音:分解主和弦琶音,三个八

钢琴十级乐理知识

钢琴十级乐理知识 学习钢琴必需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下面我将教学中常用的教材按程度以及如何配合起来学习,分为四个阶段,那么你知道钢琴十级乐理知识有哪些?下面是!让小编我来给大家整理这一些相关知识,希望能对你们有用! 钢琴十级乐理知识 一、启蒙阶段 一般为幼童时期,以建立兴趣为主,循序渐进,以识谱及简单的乐理知识为重点,一般选用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中央c入门法)第一、二册为启蒙教材(小汤三可根据个别孩子的程度,在进入初级阶段前适当选用,也可在学习该教材时接初级阶段教材)。 二、初级阶段 这个阶段的学习内容相当于从拜厄到599到849的一个学习过程,可分为三个小阶段:入门阶段、掌握阶段、熟练阶段。 1、入门 初学钢琴,可用拜厄《钢琴基本教程》(高音谱表入门法)来学习,(同样适用于大龄学童的第一本教材)。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第一册教材(因该教材部分内容与小汤三的知识点相重复,建议学习时根据教学重点选择曲目):此阶段主要是学习用手臂重量弹琴,学会手指支撑手臂的重量。运行基本的五音位置的手型训练以及初步学习音阶、琶音、与分解和弦的奏法:主要教材是小型乐曲、和一些基本功

练习;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可逐渐加入《孩子们的哈农》进行手指的基础及音阶练习。准备考级的孩子在这个阶段可以穿插学习《中央音乐学院海内外音乐基础知识测试范围1-5级》报考一级考试。 2、掌握 到此阶段可具体分为手指基础练习、练习曲、复调、乐曲四部分来分别学习。练习曲:车尔尼《钢琴初级教程》(599)、布格缪勒《简易练习曲25首》100练习曲,该练习曲都是有标题的小曲,形象鲜明,手法简洁,旋律优美动听,音乐性较强,非常适合初学者学习,在599弹到50首左右时,可以逐步选用作品100的曲目;初级复调作品选用巴赫《初级钢琴曲集》;乐曲可选用: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第二册;此阶段可配合选用《哈农钢琴练指法》进行手指的基础及音阶练习;准备考级的孩子在这个阶段就可以穿插《中央音乐学院海内外钢琴考级教程一至三级》进行一至三级的考级(针对个别孩子的程度可以直接报考三级);同时学习、准备《中央音乐学院海内外音乐基础知识测试范围1-5级》二级考试。 3、熟练 练习曲:车尔尼《钢琴流畅练习曲》(作品849) ,同时穿插布格缪勒《练习18首》109进行学习;复调作品:巴赫《前奏曲与赋格曲》;乐曲:人音的《小奏鸣曲集》;手指基础及音阶练习可继续选用《哈农钢琴练指法》贯穿。本阶段学习的内容,是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进步扩充技术范围,在速度、力度、耐力等方面的要求都有所提高,巴赫作品中复凋的训练,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弹奏

十二平均律的起源及其在音乐中的应用

十二平均律的起源及其在音乐中的应用 十二平均律的起源及其在音乐中的应用十二平均律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把一组音(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音程的律制,各相邻两律之间的振动数之比完全相等,亦称“十二等程律”。

十二平均律早在古代希腊时便有人提出了,但并未加以科学的计算。世界上最早根据数学来制订十二平均律的是我国明朝大 音乐家朱载堉(土育)(1854年)。 目前世界上通用的把一组音(八度)分 成十二个半音音程的律制,各相邻两律 之间的振动数之比完全相等,亦称“十 二等程律”。据杨荫浏先生考证,从历 史记载看我国在音乐实践中开始应用平均律,约在公元前二世纪,但平均律理论的出现,则是1584年明代朱载堉《律学新说》问世之时。实践与理论之先后出现,其间相去1685年。半音是十二平均律组织中最小的音高距离。两音间的距离等于两个半音的叫做全音。八度内包括有十二个半音,也就是六个全音。在音列的基本音级中间,除了E到F、B到C是半音外,其余相邻两音间的距离都是全音。在钢琴上,相邻的两个琴键(包括黑键)都构成半音,隔开一个琴键的两个音则都构成全音。 明朝中叶,皇族世子朱载堉发明以珠算开方的办法,求得律制上的等比数列,具体说来就是:用发音体的长度计算音高,假定黄钟正律为1尺,求出低八度的音高弦长为2尺,然后将2 开12次方得频率公比数1.059463094,该公比自乘12次即得十二律中各律音高,且黄钟正好还原。用这种方法第一次解决了十二律自由旋宫转调的千古难题,他的“新法密律”(即十二平均律)已成为人类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十二平均律此名词

最早被承认及运用是在西元1691年Andreas Werckmeister写的一篇论文题为"Musical Temperament or ..mathematical instruction on how to produce..well-tempered intonation on the clavier",接著Johann Caspar Ferdinand Fischer 在他的"Ariadne Musica"中进一步宣传十二平均律, 而Johann Mattheson在1719年更为每一个调写了24个不同的例子. 巴洛克时期最大的成就是复音音乐, 作曲家以赋格形式作曲就如同 唐宋文人以诗词格式创作一般, 巴赫赋格的艺术技巧困难几乎 没人敢演奏, 只能当艺术品欣赏, 赞叹其天才. 古今中外能把赋格写 得够好听的也实在不多, 十二平均 律曲集号称钢琴曲目旧约圣经, 其 地位可见一斑。 第一册是在1722年开始,存于 巴赫的原稿中, 第二册于1740至1744年间完 成,分散在一些手稿里,是大师将从前的作品再 加以改编或移调写成,从这些手稿中可看到许 多不同的记谱方式及不断修改的地方, 由此 可见巴赫作曲的严谨.这些未编定前的手稿现 大多存放在大英博物馆中.有人说巴洛克时期音乐是天堂的声音,伟大钢琴家李希特(Richter)到了老年更是爱不释手,宝藏全在里头。巴赫也为推广平均律尽心尽力, 于是十二平均律曲集(Well -

键盘钢琴曲谱(超全)

《童话》 LONOL LONOL LONO OOMML LONOL LQPPO LONOM MMOTS PPRRQQ QQNPOONO ONOR LSRQP PPRRQQ QQVUTUV VPOT dTTSSS LSRQQRQ QRQ RQPO OQST TTSPPRQ OQST TTSPPRQRQPO PQMMOONO 《婚礼进行曲》 HKKK HLJK HKNNMLKJKL HKKK HLJK HKMOMKILMK NMLII JKLL NMLII JKLL HKKK HLJK HKMOMKILMK ILMKK 《月亮代表我的心》 LOQSONQS STUVTS QPOOO QPOOO PQPOMPQP LOQSONQS STUVTS QPOOO QPOOO PQPMNOPO QSQPOSN MNMNMLQ SQPOSN MNOOOPQP LOQSONQS

STUVTS QPOOO QPOOO PQPMNOPO 《痴心绝对》 OPQQQRQPPOPPSP ONOOOQQOOMNNQN MLMMMRRQSO MLMMMRROOMP OOPQQQRQPPOPPSP ONOOOQQOOMNNQN MLMMRRQSO MLMMMRROOONO 《婚礼进行曲》Flash键盘钢琴谱 HKKK HLJK HKNNMLKJKL HKKK HLJK HKMOMKILMKNMLII JKLL NMLII JKLL HKKK HLJK HKMOMKILMKILMKK 《青花瓷》Flash键盘钢琴谱 LLJ IJF IJLJ I LLJ IJE IJLI H HIJLMLJ LJJI I HIH IHI IJLJ J

钢琴初学者的学习步骤

钢琴初学者的学习步骤 初级阶段: 初学钢琴,可用拜厄《钢琴基本教程》。汤普森的《现代钢琴教程》第一册等教材:这阶段主要是学习用手臂重量弹琴,学会手指支 撑手臂的重量。运行基本的五音位置的手型训练以及初步学习音阶、 琶音、与分解和弦的奏法:主要教材是小型乐曲、和练习一些基本功 练习。接着就能够学习车尔尼的《钢琴初步教程》(599)《钢琴简易 练习曲》(作品139)、《钢琴流畅练习曲》(作品849);巴赫的《初 级钢琴曲集》《前奏曲与赋格曲》;《小奏鸣曲集》;布格缪勒的 《钢琴进阶25曲》。(作品100)、汤晋森的《现代钢琴教程》第二册 等也可选用。这阶段学习的内容,是演学生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进——步扩充技术范围在速度、力度、耐力等方面的要求都有所提升。 巴赫作品中复凋的训练,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弹奏小奏鸣曲 以及接触各种中外乐曲,能够丰富学生的音乐表现水平。 中级阶段: 常用的练习曲有车尔尼的《钢琴快速练习曲》,(作品299)、《钢琴练习曲50首》 (作品740),克拉莫的《60首钢琴练习曲》。复调 作品可用巴赫的二部、三部创意曲、《法国组曲》、《十二平均律钢 琴曲集》中一些较容易的作品。大型作品能够从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柏特等作曲家的奏鸣曲中挑选一些水准较浅的作品来学习。乐 曲方面又可从格里格的《钢琴抒情小品选》、门德尔松的《无词歌》、柴科夫斯基的《四季》、肖邦的《圆舞曲》、《波罗涅兹舞曲》、 《夜曲》等作品中挑选。 高级阶段: 选的教材面就能够更宽了,绝大部分实际上已经是音乐会曲目了。

练习曲方面,常用的有:克列曼蒂的《钢琴练习曲选29首》、莫什科夫斯基《钢琴巧技练习曲十五首》(72号)、肖邦、李斯特的《练习曲》。 复调作品方面主要学习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英国组曲》、《古组曲》等。奏鸣曲、协奏曲和乐曲等方面的范围就更广了,除了选用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的作品外,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如舒柏特、舒曼、勃拉姆斯、肖邦、李斯特、柴科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以及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

浅析巴赫平均律BWV851的演奏技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c15117430.html, 浅析巴赫平均律BWV851的演奏技法 作者:房新宇 来源:《黄河之声》2017年第15期 摘要: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是其键盘音乐的峰巅之作,被奉为钢琴音乐的 《旧约·圣经》;其中作品BWV851是巴赫《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上册中的第六首曲目。本文试图通过该作品的前奏曲和赋格在演奏技法上的分析,同时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与体会,为今后的实践教学与演奏提出一些建议、起到一定的教辅作用。 关键词:巴赫平均律;前奏曲;赋格;演奏分析 一、巴赫《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和作品BWV851的简介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是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被尊称为“西方近代音乐之父”。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历来被奉为钢琴音乐的《旧约·圣 经》,是巴赫键盘音乐中最伟大的作品,是他音乐创作的峰巅。它由两部分组成,从24个大小调入手,每一个调都包含一首前奏曲和一首赋格曲,是我国专业院校钢琴教学运用极为广泛的教材之一。 巴赫平均律BWV851为d小调。前奏曲部分为4/4拍,中速的快板,演奏时需要注意把握音符均匀、节奏平稳、触键清晰,弹奏时不宜加重音,以防破坏其整体的流畅性。赋格部分为3/4拍,行板,是用严格对位的手法创作的,演奏时需要通过设计合理的演奏指法、手指的触键以及极少量的踏板辅助来保持各声部间的联系。由于巴洛克时期作品多为古钢琴和羽管键琴的演奏而写,于是在弹奏方法上应注意与现代钢琴的演奏区别。 二、巴赫平均律BWV851前奏曲的分析 巴赫平均律BWV851的前奏曲部分是一首优秀的手指训练作品,分解和弦三连音构成的旋律富有动感,变幻出华丽多彩的色调。它在音乐基调和风格上虽然与赋格部分截然不同,但在音符旋律线中多次出现了与赋格主题十分相近的旋律进行。 在前奏曲开篇,左手均为八分音符,要想象是在大提琴上轻轻地拨动琴弦演奏发出的声音效果,所以不宜将左手跳音弹得过于短促,要有大提琴拨奏的韵律,保持低音的厚重感,突出左手低音声部的旋律。右手的音型织体为大篇幅的十六分音符的三连音,对手指训练极具价值,要弹奏的轻巧、均匀,稍稍有连线的感觉;弹奏时应注意力度上的层次变化,旋律线连贯而有起伏,全曲整体的强弱对比不要过于明显;要在平稳的力度范围内做出小幅度的强弱变化,切勿有突强、突弱的情况出现。如第10小节至第11小节和第13小节后两拍至第15小节出现的三次模进,每一遍均要做出强弱的对比,切勿三次模进的力度一致、无变化。

巴赫平均律的演奏技巧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是人类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提到他,人们自然会把他同人类文明相联系起来。因为他的音乐艺术是世界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苏联的音乐学家阿萨菲耶夫说:“巴赫是这样的伟大,他使人感到他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强大的创作实验室,其中锻炼着当时所有音乐上的创作技能、风格、倾向和尝试。”由于他卓有成效地继承和概括了十七世纪以前欧洲各国的,包括音乐体裁形式,具体写作技巧和各国音乐风格等音乐现象,因而创造了永恒的音乐艺术。正因为如此他才被后人称为“古典大师”、“欧洲音乐之父”,这是当之无愧的。 巴赫有极多的钢琴复调作品,对于他的复调作品,有评论家是这样评论的:“没有研究过巴赫,就不能理解欧洲音乐;没有深入的研究过巴赫的复调作品,一个严谨的作曲家、钢琴家就不可能精通他的专业。”“谁要是不研究巴赫,那么对他的音乐中蕴藏着的那种是以表达我们最深思想和情感的巨大可能性,是不可能理解透彻的。”而对于巴赫钢琴复调作品的顶峰之作——《十二平均率钢琴曲集》则被认为是一部充分体现巴赫的音乐风格、音乐形象的大百科全书,是钢琴演奏者的必修课本。在这部作品中,他的复调技巧和艺术技巧都达到了最高峰,直到今天,他也有理由成为最高典范,这部作品从艺术创造上证实了平均率理论的优越性。他的赋格曲标志着调性功能思维的高度发展,整体曲集标志着大小调体系的完全成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所起的进步

作用是不仅仅局限于钢琴音乐发展的范畴之内的。 钢琴演奏技术的提高有赖于手指的灵活性与独立性。而弹奏复调作品,则对这一点的要求更为必要。如手指对各声部层次对比的控制力,旋律线条走向的把握,乐句起和收的处理,两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等。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在除了手指能力之外,演奏者要能清楚地听见自己弹奏的是什么,也就是作品进行中的各个声部在自己手下能否清晰的展示出来。 对初次接触巴赫复调作品的人来说,巴赫的初级钢琴曲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如其中的第三首乐曲是一首小步舞曲,二个声部的进行,首先由右手进入,当进行到第二小节强拍上时,右手小指弹完G音抬手的同时,左手很自然地落到G音上弹奏另一个声部,形成声部的交替和模仿,并在第二小节上有一个强拍的节奏特点,这正是小步舞曲节奏流畅、平稳、活泼的风格体现。一般人通过对初级巴赫作品的学习,可以初步领略到巴赫复调作品的内涵和一种全新的音乐感受,从而获得弹奏巴赫复调作品的初级技巧。 二部创意曲的第一首是学习掌握各种连句、连音,要求手指触键平稳连贯。第一句的主题在强拍位置上十六分休止符后进入,乐句如同呼吸一样,大拇指自然落下,弹奏出很连贯流畅的短句。而每次在强拍上的收尾,要求自然并且弱一些,跳音不要弹的太短促。左右手的句子如同两个人的对话,交替对应,极富表情。通过对这样的旋律连句的学习,对掌握手臂的自然呼吸、乐句的

十二平均律的起源及其在音乐中作用(经典的乐理知识)

音乐中的物理学 论文: 十二平均律的起源及其在音乐中的作用

十二平均律的起源及其在音乐中作用 十二平均律(Temperament)音律的一种。把一 个八度音均分为十二个半音,半音的音程都是相等 的。这一律制的理论最早由中国明代大音乐家朱载育 根据数学理论确立。钢琴、竖琴等乐器均按此律定 弦。在西方,十二平均律起源于16世纪,到了18世 纪被普遍采用。 十二平均律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把一组音(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音程的律制,各相邻两律之间的振动数之比完全相等,亦称“十二等程律”。十二平均律早在古代希腊时便有人提出了,但并未加以科学的计算。世界上最早根据数学来制订十二平均律的是我国明朝大音乐家朱载(土育),他第一个将2开12次方形成了完整的12平均律体系,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理论对世界音乐理论有重大贡献。直到一百多年之后,德国音乐家威尔克迈斯特才提出了同样的理论。19世纪末,比利时音响学家马容曾按朱载育发明的这种方法时行实验,得出的结论与朱载育完 全相同。然而,中国人却没有将它应用在音乐实践 上,西方音乐普遍使用的12平均律是巴赫第一个 应用在作曲实践中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这也 奠定了巴赫在西方音乐界教主的地位。 三分损益律、纯律、十二平均律,曾经在中国同时存在。三种律制在实际的应用上各有长处,五度相生律是根据纯五度定律的,因此在音的先后结合上自然协调,适用于单音音乐。纯律是根据自然三和弦而定律,因此在和弦音的同时结合上纯正而和谐,适用于多声音乐。但随着多声部音乐的发展,转调的频繁,加上键盘

乐器在演奏纯律上的困难,因而受到很大限制。自汉代以来,不少音律乐家提出过许多修正的方法,但都不能得到简单、合理而又精确的结果朱载堉于1584年以公比12 的等比级数分配音律,使每一个音节和两个相邻的音律的频率之比都是12 ,或音程为100音分, 从而彻底地消除了三分损 益法出现的差数。朱栽堉 的这种科学地运用声学效 应的革命性变革,极有利 于曲调的创作和乐器的制 作,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和 实用价值。十二平均律在 音的先后结合和同时结合 上都不是那么纯正自然, 但由于它转调方便,在键 盘乐器演奏和制造上有着 许多优点,因此近百年来被广泛采用。 将这一个八度,按指数(对数)关系分成12份,让每相邻两份的关系都有相同的比例,这就是钢琴的校音原理。即为十二平均律。十二平均律用在转调中非常实用。也是管弦乐队的音准基础。钢琴是十二平均律的典型乐器。 十二平均律的提出,在我国物理学的研究和音乐教学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就是从物理现象的定性讨论进入定量的数学计算,这在我国古代物理学的研究中是一项创举,而且与西欧比较起来,也早于法国约50年。因此,当这项发明由传教士传入欧洲时,引起了整个世界的轰动,并得到了德国物理学家亥姆霍兹的高度评价。

电脑钢琴曲谱

电脑钢琴曲谱 https://www.360docs.net/doc/5c15117430.html,/uploadflash/47/flash8net_46824.s wf 低音 1--A 2--B 3--C 4--D 5--E 6--F 7--G 中音 1--H 2--I 3--J 4--K 5--L 6--M 7--N 高音 1--O 2--P 3--Q 4--R 5--S 6--T 7--U 更高音 1--V 2--W 3--X 4--Y 5—Z 琴键上从低音到高音是按ABCDEFG....的顺序来的请先用鼠标点下视频后按键盘 贴一些曲谱~~ 《童话》 LONOL LONOL LONO OOMMLLONOL LQPPO LONOM MMOTS PPRRQQ QQNPOONO ONOR LSRQPPPRRQQ QQVUTUV VPOT TTSSSLSRQQRQ QRQ RQPOOQST TTSPPRQ OQST TTSPPRQRQPO PQMMOONO 《痴心绝对》 OPQQQRQPPOPPSP ONOOOQQOOMNNQNMLMMMRRQSO MLMMMRROOMPOOPQQQRQPPOPPSP ONOOOQQOOMNNQNMLMMRRQSO MLMMMRROOONO 《安静》 QQQQPONPPPO LQPOOOLQPOOPQQQQPONPPPO LQPOOOLQPOOPPQRRRRRQPOOOPP LSSSRQPPPQQMRQRQPOONOL QRQRQPOPSLQRSRQSLQRSRQS LQRSRQOPPPQOSSOONOOSSOONOO RRQQPPORRQQPPOLQRSRQSLQRSRQS LQRSRQOPPPQOSSOONOOSSOONOO RRQQPPOORQPOMOO 《下一站天后》 QQQSP PSOOOQM RQRTQ RSPPMOP QPQSSPQVUSST RQRSMOQPO

(完整版)学钢琴教材顺序安排搭配

学钢琴教材顺序安排搭配 学习钢琴需要循序渐进,从启蒙入门到高级阶段都有相应的教材搭配学习,不能一蹴而就。虽然钢琴学起来很容易上手,但是如果想要深入学习而不是学完一首曲子就罢的,还是需要从基础开始,扎扎实实地循序渐进学习哦,这对之后的学习也会大有裨益。下面将一般学钢琴教材顺序整理一下,让大家更加合理搭配钢琴教材。 一、启蒙入门阶段 钢琴启蒙一般以建立兴趣为主,特别是针对幼童学习钢琴。这个阶段一般以学习基础简单乐理知识和识谱为重点,循序渐进,进度较慢且教轻松。钢琴启蒙入门教材有: 1、约翰?汤普森《钢琴简易教程》(适合幼童钢琴启蒙,成年人可直接跳过) 2、拜厄《钢琴基本教程》(适用于大龄学童的第一本钢琴教材,本书不仅教识谱,还涉及一些音乐基础知识,是琴童入门必备钢琴教材之一) 3、约翰?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同样涉及到音乐基础知识,一般和拜厄同时练习使用,每个知识点后搭配有欢愉小型乐曲) 4、李斐岚《儿童钢琴手指练习》(基础钢琴技巧练习) 5、哈农《钢琴练指法》(钢琴学习必备教材之一) 6、什密特《钢琴手指练习》(复杂版哈农,有音阶、琶音等的基础训练) 7、E.M.伯纳姆《钢琴天天练练》(进度较慢,可供自学使用) 二、初级阶段 初级阶段钢琴学习主要分为手指基础练习、练习曲、复调以及乐曲4部分,学习的内容是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进—步扩充技术范围,在速度、力度、耐力等方面的要求都有所提高。古诺钢琴提醒各位学员,手指练习在这个阶段可以继续选用《哈农钢琴练指法》贯穿学习。此外每部分所需钢琴教材总结如下: 1、练习曲 车尔尼《钢琴初步教程》(599)(里面不仅有钢琴基础讲解,还有实用新技巧,钢琴学习必练) 车尔尼《钢琴简易练习曲》(139)

钢琴入门教程(一)

1、入门阶段美国钢琴家汤普森所编的《汤普森浅易钢琴教程》是目前我国使用最多的启蒙教材。此教材识谱路子好,从中央C出发,高低音谱表同时学习,学生不走弯路,学得快。第1册弹完时学生已学会了中央C附近的9个音,掌握了3种时值的常用音符,3种常见休止符,3种常见节拍。教材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很受儿童喜欢。第1册应从断奏开始,第2册部分曲子可让学生试着用连奏,这样到第3册讲连奏时就不陌生了,也更容易弹好。此教材也存在不足,如没有手型、断奏等基本训练,弹奏方法讲的不多,需要教师进行补充。一般从零开始的学生在每次练琴前应进行断奏训练,这样有助于手臂及全身的放松。4、5 册难度伸展过快,个别曲子手指跨度大,针对流畅练习少的情况,可补充《拜厄》或与之相当的其他教材。进步快的还可以省去3、4、5册。进入《车尔尼》之前这段时间称为“入门时期”,大约需要半年左右。相当于考级的1—2级。入门时期的教学目的是调动兴趣,学会识谱,掌握基本的弹奏方法,身心放松地进行演奏,养成正确的读谱与练琴习惯(选自《钢琴艺术》1998.1期,作者:王喜亮)。 入门时期上课周期不宜太长,最好每周上两次课,进入《拜厄》时,前面部分每周要学习5条以上。 2、初级阶段主要教材:《车尔尼》599、849、299前部及其他作曲家的练习曲,巴赫《初级钢琴曲集》、《小前奏曲与赋格》、《创意曲》前部,《小奏鸣曲》,《哈农练指法》以及各类中外乐曲等,相当于考级的2—7级,大约需要2—3年,这时期主要的教学目的是手指训练,声部训练,理解与表现音乐,懂得一些作者,作品等方面的知识,这里要注意几个误区:误区1:将《车尔尼》当作主要教材,不弹或少弹复调作品,《车尔尼》教材有其很大的优越性,也有音乐形象单调、缺乏系统性、技术训练不全面等一些弊端。学生要接触广泛的音乐作品,进行全面的技术训练。误区2:忽视音阶,琶音的训练。音阶、琶音作为重要的基本练习,应该贯穿这时期的始终。学习新的音阶和琶音时,建议让学生先单手练一个八度,熟悉音位,再进行双手合练或单手两个八度,最后双手三到四个八度的练习。误区3:不记谱。视奏与记谱是一对矛盾,单纯重视某一方面都是不对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钢琴教学重视视奏忽视记谱,所以现在的许多考级和比赛都要求背谱。 3、中级阶段主要教材有:《车尔尼》299,740,《克列门蒂练习曲》,《克拉莫练习曲》,《莫斯柯夫斯基练习曲》,巴洛克时期,如巴赫、亨得尔的作品等,古典作品,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的作品,浪漫派作品,如肖邦、苏伯特、门德尔松等的作品,以及印象派,民族乐派的作品等,约相当于考级的7—10级,这时期的教学目的是巩固前一时期的手指训练与声部训练,了解音乐史,欣赏更多的作品,学习一定的和声知识,背奏、精练一定量的作品。 4、高级阶段考过了10 级之后,钢琴学习进入高级时期,主要教学内容是以上作曲家的高级作品、大型作品。这时期的教学目的是精练及背奏大量的作品,掌握作品的精髓,并学会作品分析,作品创作等。

巴赫十二平均律的重要意义及其演奏特点

2012年第02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02,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302期) Total No .302 收稿日期:2011—11—15 作者简介:潘婧(1982—),女,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音乐学(钢琴表演与艺术指导)。 巴赫十二平均律的重要意义及其演奏特点 潘 婧 (吉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吉林四平136000) 摘要:本文将对巴赫及其《平均律钢琴曲集》进行浅析,并且通过对巴赫“十二平均律”的探究及自身弹奏“十二平均律”的感受找到其演奏技法、方式、特点。 关键词:演奏技法;演奏方式;演奏特点中图分类号:J6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2—0123—02 一、巴赫平均律的问世 巴赫(1685—1750),德国作曲家,在世界音乐史上,素有“音乐之父”的美称。作为巴洛克音乐时期的代表人物,他一生杰出的创作和对音乐艺术的发展为后人在音乐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巴赫一生创作了各种体裁形式的音乐作品500余部,《平均律钢琴曲集》是巴赫钢琴音乐创作的顶 峰之作。这部作品被称为钢琴音乐的“旧约圣经”,是巴赫给音乐艺术留下的重要遗产之一。 1671年德国维克迈斯特发明了一种新的调音法,把八度之中的音平均分成十二个音,使各个半音 程之间比例保持绝对平均,这就是“平均律” 。但“平均律”提出后三十年,并没有在实际上运用。巴赫为了证明平均律是可行的,使用了十二个不同的大、小调,并在各调上各写了一组曲子。于是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便诞生了。并且这套曲集的诞生,不仅证实了自由调律法的可行性,使得各调性之间能够自由转调,而且很随意,很自由,很方便,并且在形式、风格上也显得多彩多样。《平均律钢琴曲集》是巴赫为了推进平均律的使用和证明平均律在音乐上的使用价值而写的。 二、十二平均律的具体内容 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是按同一体系安排的, 即C 大调前奏曲与赋格, #C 小调前奏曲与赋格……,依此类推,按半音的顺序遍及全部大小调。第一卷 创作于1722年,音乐富于生活情趣,使人亲近,鲜明 而有特点,听来引人入胜。第二卷作于16年后,不 像第一卷那样一气呵成, 而是断断续续写了约四年之久,巴赫已经逐渐走向老年,音乐略带悲凉。 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也是为了让他的孩 子们练习钢琴而写的, 《平均律钢琴曲集》从C 到B 的十二个音分别是十二个调性,每个调性又都包含两个调式,即大调和小调。这样,调性和调式的总和共24个。巴赫为每一个调都写了一首前奏曲和一首赋格曲,使一首前奏曲与一首赋格曲为一组。 在这套曲集里,前奏曲是名副其实的位于赋格曲之前的乐曲。这套曲集中的24首前奏曲虽然篇幅都不大,但却让人叹为观止,它的曲式自由,以曲调不间断的流动和即兴展开为主要特色,除了它们具有各自擅长的动听之感外,尤其重要的是它们所体现出的主调思维, 体现的是主调音乐的风格。它与使用多条旋律的交织构成的复调音乐有着不同。 三、平均律的重要意义 (一)巴赫的平均律对当时欧洲音乐发展的影响 随着《平均律钢琴曲集》的诞生,欧洲的音乐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音乐风格开始从较理性和较难理解的复调音乐向更为浪漫的主调音乐进化,从而成为大家目前最习以为常的音乐风格。门德尔松是首位发现巴赫作品伟大之处并将它们公开演奏 的人。自此, 巴赫伟大不朽的作品才开始引起人们3 21

浅析巴赫十二平均律的演奏方法

浅析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的演奏方法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是人类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而对于巴赫钢琴复调作品的顶峰之作——《平均律钢琴曲集》则被认为是一部充分体现巴赫的音乐风格、音乐形象的大百科全书。《平均律钢琴曲集》是钢琴演奏者的必修课本,演奏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很多问题,如何把握整体风格,如何平稳的弹奏多个声部,怎样在现代钢琴上演奏巴洛克时期的作品,怎样处理大量装饰音,踏板又怎样使用等,下面我将结合三点谈谈我在演奏中的体会。 一要确定整体风格。《平均律钢琴曲集》从侧面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现实。如第一卷降E大调前奏曲是反映宗教圣咏的;第一卷的D大调表现出强烈的英雄性;第二卷升F 大调前奏曲表现了沉思的哲理性;第一卷f小调赋格则表现出幻想及悲剧性等等。另外,表现民间风俗、生活气息的也有,如:第一卷升c小调赋格,表现出强烈的欢乐性:第二卷升f小调前奏曲表现出淡雅的田园风情等等。由此可见,巴赫的创造本质是:世俗音乐与复调音乐的结合,结构性与旋律性的结合。那么,我们在演奏过程中就要在整体上确定曲子的风格,而不是仅仅从音符入手。在了解创作思想和确定整体的风格以后,才能更准确的去演奏平均律钢琴曲集。那么,如何把握整体的风格呢?其中两个重要的基本因素就是力度和速度。巴赫作品的力度变化幅度较小,基本趋于平稳。但这并不排除某些段落里的强弱力度的变化。德国钢琴家吉泽金说:“所有的巴赫作品的力度记号都要按比例降低一级,绝不要超过中强,因为当时的乐器与现在是大不相同的。”无论如何,强弱分明的奏法决不能用到所有的前奏曲与赋格曲上去。在弹奏平均律时,速度应当和当时的乐器(古钢琴等)相吻合,与当时的时期(巴洛克时期)相吻合。十八世纪属于节奏较缓慢的时代,如果我们在钢琴上把这套曲目弹的很快,显然是不合适的。所以平均律的弹奏应当是相对较缓慢的。 二要把握结构特点。平均律属于复调作品,很多作品对位严谨。《平均律钢琴曲集》尤其是赋格部分,经常有弱起小节,也就是说,动机经常在弱拍开始,经过发展,常常要越过一个小节线,在下一个小节的某个强拍上结束。这其实就给演奏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不论是主题、对题或者答题,演奏者必须要把他们交待清楚。演奏者不仅要把各个声部弹得清晰、干净、使他们具有独立性,更要将各个声部联系起来,使他们互相衬托、相互对比,从而形成均衡统一的整体。我们要通过这些曲目的训练使手指控制声部和耳朵辨别声部的能力得到大的提高。在演奏中,要强调保持声部层次的清晰,主题声部要尤为突出,而其他各声部要让位于主题声部,手指要做适当的控制。但是,在控制中,每一个声部又应当是清晰、完整的。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将每一个旋律声部分离出来单独练习,使头脑对各声部都在控制中,再用清醒的头脑去指挥手指的弹奏动作。 三要掌握科学奏法。巴赫的所有平均律键盘作品都不是以现代钢琴作为对象来创作的,而是供18世纪的键盘乐器(大键琴或管风琴)演奏而创作的,那么对于现代钢琴,又如何演奏巴赫的平均律呢?里姆斯说:“问题并不是用什么乐器来演奏巴赫,而是应该用什么方式去弹奏巴赫。”1、触键方法上应和巴赫作品的风格相一致。一般来说,在快速乐曲中,用非连奏法或手指断奏来模仿古钢琴上的清脆效果比较合适。而在缓慢的抒情歌唱性乐曲中,则要把力量由肩部传送到指尖,手腕平稳,音与音的连贯要均匀,贴键出声,保持音色的圆润饱满,这样才能获得古朴典雅的音响效果。2、节奏方面,《平均律钢琴曲集》这部作品更应严谨。由于作品属于巴洛克时期音乐范畴,所以不能允许有类似浪漫派演奏手法常用的自由的节奏。整首作品从开始到结束,都应处于一个基本的节奏之中。但严格的说,在巴赫的作品中有严格节拍与自由节拍的两种不同形态。严格节拍需要由始自终的统一律动,不能忽快忽慢。另一种则是自由而即兴的部分,这部分音乐因突出其炫技的性质,因此需要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