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干燥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_史勇春

中国干燥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_史勇春
中国干燥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_史勇春

收稿日期:2006-07-06

作者简介:史勇春,中国化工学会干燥技术专业组组长。执笔:柴本银,中国化工学会干燥技术专业组秘书长。

DryingTechnology&Equipment1干燥技术现状

第一届全国干燥会议于1975年6月23日至

30日在南京召开,至今已30年了。

30多年来,我国干燥技术研究队伍不断壮大。

目前我国从事干燥技术研究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约有50多家,领域涉及化工、医药、染料、轻工、林业、食品、粮食、造纸、硅酸盐、水产等行业。全国共有设备制造厂600多家,企业自身也已拥有一支强有力的干燥科研开发队伍。通过广泛开展干燥技术基础研究、工艺研究及工业化应用研究,使得我国干燥技术正在走近国际先进水平,而在某些技术领域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0多年来,我国干燥技术学术交流活跃。中国

化工学会化学工程委员会干燥技术专业组主办的全国干燥技术会议已举办10届,共发表论文665篇。这是我国规模最大、涉及行业最广的干燥技术交流盛会。除此之外,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加工机械分会干燥技术专业委员会举办过农产品干燥技术研讨会9届;中国林学会木材工业分会木材干燥学组举办过全国木材干燥学术讨论会10届,共发表论文537篇;中国制冷学会举办过全国真空冷冻学术讨论会10届,冻干技术交流活跃;全国微波能应用学术会议由中国电子学会微波分会、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主办,也已达10届,微波干燥是会议内容之一。

30年来,中国的许多干燥技术已得到了工业化

应用,主要有喷雾干燥、流态化干燥(普通流化床,振动流化床,内加热流化床,流化床喷雾造粒干燥)、

蒸汽回转干燥、气流干燥、回转圆筒干燥、旋转快速干燥、圆盘干燥、带式干燥、双锥回转真空干燥、桨叶式干燥、冷冻干燥、微波及远红外干燥、粮食干燥等。常规干燥设备基本可以满足生产需要,有部分机型已达到国际当代水平并出口到国外。

干燥单元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对产品生产过程的效率和总能耗有较大的影响,还在于它往往是生产过程的最后工序,操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从而影响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我国有许多产品,就纯度而言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国外产品,只是因为干燥技术不如国外,堆积密度、粒度、色泽等物性指标上不去,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有的售价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目前我国某些大型石化干燥装备还依赖进口。椐估计,我国生产的干燥设备种类仅为国外的30%~40%。由此可见,我国干燥技术研究仍然是任重而道远。

2干燥理论研究及技术创新

2.1基础理论与实用工程技术研究

近30年,我国学者在干燥技术领域取得了许多成果,以下是部分实例。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刘登瀛研究员的《在微时间尺度和高热流密度作用下的超急速传热传质》一文,用实验验证了非傅立叶导热(非平衡)效应的存在,首次提出了非傅立叶热效应和非费克扩散效应对于干燥过程的影响趋势,并对多层

中国干燥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史勇春,柴本银

(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程专业委员会干燥技术专业组,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对中国干燥技术、干燥理论研究及技术创新的发展现状作了评述;对干燥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现状作了全面介绍;对干燥技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与发展趋势作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干燥技术;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应用现状;发展道路中图分类号:K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727—3080(2006)03—0122—09

2006年第4卷第3期

122??

流化床干燥机和对撞流干燥机中非稳态干燥过程作了全面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刘相东教授在“多孔介质内部湿分迁移过程的孔道网络模拟及分形网络模拟”研究中对物料和干燥介质之间的质热传递过程作出了新的解释,为干燥技术提供了理论支持。他还对“脉动燃烧干燥”技术作了深入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曹崇文教授是中国的谷物干燥专家,他在谷物干燥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方面开发了多种软件,研究开发的5HG-4,5粮食干燥成套设备已推广百余台。

中国林业大学张璧光教授在木材干燥领域研发了“木材除湿干燥机”和“多功能热泵干燥机”,在太阳能木材干燥过程的传热传质研究方面也取得多项研究成果。

中国林业科学院林化所的王宗濂研究员与课题组的同志一起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发了10万厘泊高粘度物料的喷雾干燥技术,在离心喷雾雾化器的研究中以三支点力学模型解决了挠性轴系的一系列理论问题。还研制了生产能力50t/d的能生产0.3~0.5mm粒径的分散染料高压喷雾干燥设备。

大连理工大学王喜忠教授和同事王宝和教授、于才渊教授对中国的喷雾干燥设备进行了广泛研究,设计了年产万吨的大型干燥装置。在磷脂油脚和番茄红素的微胶囊化技术、静电雾化技术、超临界干燥和纳米粉体干燥研究方面也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香港科技大学化工系的陈国华博士对纸的热风冲击、穿透及冲击穿透干燥方面作了深入研究,并首次发现有二次升速阶段。

天津科技大学的潘永康教授在研究生物活性物料和蔬果动态干燥时发现,有些生物物料干燥时如果进风的湿球温度接近于生物物料的发酵温度,则可最大限度地保存生物产品的活性(90%以上)。蔬果切片的动态快速干燥可在0.5小时内将湿含量从90%降至10%,其有效营养成分损失甚少。还对流化床的工业应用作了开发研究。

东北大学徐成海教授近年来研制成功了“连续真空干燥设备”和“连续真空冷冻干燥设备”,可冷冻干燥活菌、活毒、皮肤、骨骼、角膜等生物制品,在医学上有重要意义。

山东省科学院史勇春研究员及其团队在流态化干燥技术、蒸汽回转干燥技术研究方面,在国内位处前列。研究的内加热流化干燥机在纯碱干燥、煅烧、精制盐干燥中替代了传统产品和进口产品。在国内首次研究出PTA干燥工业模型。

2.2技术创新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我国干燥技术的产业化走了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目前我国干燥机类型有20多个系列250多种规格品种。有些产品已达到国际水平,可替代进口。以下是国内生产的部分干燥设备与技术现状。

⑴带式干燥机:有穿流气流带式干燥机和多层带式干燥机,生产厂家较多,有六七个型号,广泛用于化工、食品、医药等行业。国外有240m2大型带式干燥机,我国现有设备的最大干燥面积为140m2。大型设备开发是今后的主要任务。

⑵箱式干燥机:生产厂家较多,国内有热风循环、药用GMP烘箱和隧道式结构,三类烘箱型号有20多种。

⑶喷雾干燥机:生产厂家较多,雾化器仍然是压力式、离心式和气流式三种。型号近30种。喷雾干燥技术已比较成熟,干燥机的质量和综合性能已接近丹麦尼鲁公司水平。近20年来喷雾干燥技术与设备的进步主要体现在:解决了粘壁问题,改善了产品物性,生产了喷雾与其他操作单元相结合的一体化干燥机,开发了喷雾和其他干燥装置结合的组合干燥工艺。

⑷流态化干燥设备:包括普通流化床干燥机、振动流化床干燥机(卧式振动流化床干燥机,立式振动流化床干燥机,双质体振动流化床干燥机)、内加热流化床干燥机、搅拌流化床干燥机、惰性粒子流化床干燥机。型号近50种。其中普通流化床干燥机、振动流化床干燥机为常规产品,生产厂家很多,有几百家。内加热流化床干燥机近年来技术进步很快,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可替代德国苏尔寿产品。

⑸气流干燥机:有直管气流、脉冲气流、强化气流、旋风气流、蜗旋气流等型式,是我国散粒状物料干燥的实用技术。生产厂家很多,型号近40种。

⑹闪蒸干燥机:国内生产厂家很多,自上世纪80年引进以来,已发展到第四代,在技术水平上已可以替代安海达诺干燥机。型号近10种。

⑺桨叶式干燥机:是在吸收日本奈良机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用于精细化工、石油化工产品的干燥。大型的桨叶式干燥机主要用于城市的污

泥干燥。目前国内已有多家企业能制造这种设备,型号有七八种,但仅限于双轴式,四轴以上的大型设备未见有制造的报道。最近我国又引进了日本栗本铁工所桨叶技术。

⑻盘式干燥机: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上海化工

装备研究所开始开发此项技术,近几年国内多家干燥企业开始开发此类产品,目前技术已基本成熟,用于化工、医药、食品的干燥。规格有近20种。

⑼管束干燥机:热效率高,总传热效率可达80%~90%,特别适用于干燥温度在150℃以下的物

料。国外较有代表性的企业是日本大川原化机株式会社。国内生产厂家较多,主要用于槽渣和矿物的干燥,型号有五六种。

⑽直接换热回转圆筒干燥机:有普通回转圆筒

干燥机、自清理回转圆筒干燥机、打散回转圆筒干燥机、穿流回转圆筒干燥机等,是最古老的干燥设备之一。经过对回转圆筒内抄板形式的改进,使其具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广泛用于化工、建材、饲料和冶金等领域。型号有近20种。

⑾蒸汽干燥机:属间接传热式干燥机,与普通

回转干燥机的差别在于在筒内安装有贯穿于整个干燥机的蒸汽加热管,适用于连续干燥大批量物料,广泛应用于化工、石化、冶金、饲料、环保等行业。该干燥机用于PTA干燥,属于重大干燥装备的国产化项目,型号有十一二种。

⑿制药造粒包衣设备:生产厂家以常州地区最

为集中,主要有喷雾干燥制粒机、一步制粒机、高效沸腾制粒机,以小型制药设备为主,机型有20多种,已出口到国外。

⒀冷冻干燥机:主要有医药类和食品类冻干设

备,型号近20种,部分产品出口到国外。

⒁真空干燥设备:有真空耙式干燥机、双锥回转真空干燥机、真空干燥机,用于制药、化工、食品等行业,有20多种机型。

⒂微波干燥设备:有箱式微波干燥机、隧道式微波干燥机、平板式微波干燥机,用于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的干燥灭菌和化工、冶金、电子、陶瓷等行业的微波干燥。设备型号有近20种。

⒃组合干燥技术:组合干燥有利于节约能源和

保证产品质量,操作更灵活。常用的组合干燥有气流—流化床干燥系统、转筒—振动流化床干燥系统、双级气流干燥系统、桨叶—闪蒸干燥系统、喷雾—带式干燥系统等十几种。

⒄部分具有特色的成套技术:江苏宜兴格兰特

干燥浓缩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淀粉成套设备,郑州中原干燥设备有限公司聚酯切片成套生产装置,东台食品机械厂生产的变性淀粉成套设备,山东天力干燥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大型氯化胆碱成套设备、用脱硫石膏生产石膏板的成套装置和纯碱煅烧、干燥成套装置,沈阳新阳速冻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食品速冻成套装置,天水花园公司生产的微波真空干燥中药浸膏成套装置,石家庄工大化工设备公司研制的碳酸钙生产成套装置等。

3干燥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

3.1化工

化工行业需要处理的物料种类繁多,大量的无机盐与有机物特性各异,达数千种。它们性状差异极大,质量要求各不相同。就形态而言,有溶液、悬浮体、淤浆、粘膏、粉体、颗粒、块状体、纤维、不定形状的散乱物料等;就性质而言,有松散和粘结性的,有耐热和高热敏性的,受热脱水时有不变形和易开裂变形的;物料中的水分也有表面水、孔隙水和结晶水等不同的贮存形态。干燥产物的质量除了湿含量这一最基本的要求外,一般还要求化学、生化甚至电、磁性质保持不变;有许多产品对堆积密度、粒度和色泽等物理性质有特定的要求;某些物料还要求干燥过程中不发生变形、断裂等。显然,不同类型的物料要求用不同的技术和设备解决其干燥问题。

化工生产中,常用的干燥设备有十几种,有近百个规格。常用的干燥机类型有:厢式、

洞道式、带式、气流、喷雾、流化床及振动流化床、内加热流化床、流化床喷雾造粒、回转、滚筒、真空耙式、真空双锥回转、桨叶式、闪蒸、微波及远红外干燥机等,以及上述这些干燥方式的两种以上的组合。

经过20多年发展,大多数干燥设备我国都能制造,扭转了干燥设备靠进口的局面,有的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是,我国干燥技术在基础理论研究、加工质量、自控水平、实验条件和能力、特殊物料干燥工艺的研究及设备的大型化、成套化、标准化方面与国外仍有差距。

我国化工行业对干燥设备需求量巨大,已成为世界主要精细化工产品生产国之一,染料产量已稳居世界第一位,农药也居第一位,涂料居第四位。各类精细化工产品不仅能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许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已占有相当份额.有的甚至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终端环节,干

DryingTechnology&Equipment2006年第4卷

124??

燥设备需求量大。在无机盐化工行业,许多产品需要干燥处理,如硫酸钾、元明粉、氯化钠、硫酸镁、硫酸钡、精制盐等。

目前,化工行业干燥设备正在向大型化方向发展。如我国生产的闪蒸干燥设备,直径可达2.4m,桨叶干燥机的传热面积可达160m2,盘式干燥机最大传热面积已达到180m2。机械离心式喷雾干燥机的处理量可达45t/h,机电一体的离心雾化器的处理量也已达5t/h的规模,离心喷雾干燥机直径已达10m以上。压力式喷雾干燥机可以达到直径8m、总高约50m,处理能力4t/h。回转圆筒干燥机直径可达3m、长30m。带式干燥机面积也达到140m2。蒸汽回转干燥机直径可以达到4m、长48m。换热面积达2400m2的内加热流化床干燥机、24m2的普通流化床干燥机也实现了工业化应用。

20多年来,在化工领域有关干燥理论和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提高效率,降低能耗;提高干燥速率,使设备紧凑;提高控制水平,优化干燥机性能,改善产品质量;安全操作和控制环境污染;增强灵活性,开发可用于多种产品的干燥系统;开发多目标加工系统,使干燥与化学反应、烧结、加热或冷却、涂布、混合、分级等过程中的二种或几种结合在同一装置中进行。

在化工行业,成套装备是明确的发展目标,即以干燥为核心,向上下游发展,形成成套技术,从而实现行业突破。

3.2石化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石油化工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国产化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炼油设备国产化率已达到90%以上,化工设备国产化率已达到70%左右,一批重大装备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石化装备行业的综合实力有了很大提高。

石化装备的特点是技术先进、研制难度大、成套性强、关联度大,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型产品。

在石化行业,流化床干燥机(普通床、振动床、双质体振动床、内加热流化床)、闪蒸干燥机、桨叶干燥机、蒸汽回转干燥机、转鼓结片干燥机应用广泛,很多产品已替代进口。

石化装备制造业是我国大型装备国产化重点支持领域。目前某些装备已实现了国产化。如内加热流化床用于乙二酸的干燥,已替代了进口产品。20万吨/年HDPE蒸汽管回转干燥机及40万吨/年TA装置蒸汽管回转干燥机已实现了国产化。差距主要表现在设备大型化方面,在即将建设的40~50万吨/年聚乙烯和聚丙烯装置以及60万吨/年聚酯装置的大型干燥机有待开发。

PTA(精对苯二甲酸)干燥装置是重大国产化项目,目前我国一些科研院所、企业单位已作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开发、设计和产业化工作。已研究出大型蒸汽干燥机的工业模型,正在研制直径4m、长48m的用于PTA干燥的蒸汽干燥机。

为适应石油化学工业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降本增效和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建设大型化装置、发展规模经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石化装备将向着大型化、高效化、节能降耗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干燥设备厂家应积极参与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新工艺需要新设备去实现。装备的新设计、新材料和新制造技术是在化工工艺的新要求下发展起来的。要摆脱依赖引进的落后局面,逐步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开创先进的工艺流程,也需要干燥装备企业的参与配合。

干燥单元在石化工程设计中,常被视为辅助性单元而被忽略。实际上它是降低能耗的重要环节。在繁杂的化工工程设计中,工程设计单位常缺少精力去改善这些单元的性能。然而这些恰恰是装备制造企业的技术专长。同时,装备制造企业具有利用和综合各行各业用户同类共性技术的条件,企业又有较强的专业性产品的设计开发人才,因此有能力为用户提供所需的模块式先进操作单元。这不但扩展了市场,提高了自身的经济效益,也可在石化行业找到自己的定位。因此石化行业是干燥装备企业大有可为的市场领域。

3.3医药

干燥设备在制药行业的应用,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大量使用的箱式烘房或热风循环烘房,到20世纪80年代的真空干燥设备,再到20世纪90年代沸腾床与喷雾干燥、包衣、造粒设备的广泛应用,20世纪末期真空冷冻干燥机、微波干燥机也能自己生产,基本能满足制药行业要求,特别是本世纪初医药行业实行的GMP认证。

一台合格的制药干燥设备,不仅需满足干燥操作要求,还应满足GMP要求;既要满足设备强度、精度、表面粗糙度及运转可靠性等要求,还要考虑结构可拆卸、易清洗、无死角,避免污染物渗入。设

计时要消除难以清洗和检查的部位,采用可靠的密封。制造时设备内壁光洁度要高,所有转角要圆滑过渡。

沸腾制粒干燥和喷雾沸腾制粒干燥于上世纪90年代在国内制药工业开始应用。

现在传统的多单元干燥装置已完全被符合GMP要求的一步制粒干燥机所取代,在一台设备中同时完成混合、制粒和干燥。我国制粒干燥技术装备已接近国际水平。

冷冻干燥技术是将湿物料冻结到冰点以下,然后使水分由固态直接升华成气态水蒸汽,从而使物料中水分含量降低得到干物料要求的一种干燥技术。生产流程有四步:前处理、速冻、脱水和后处理。医药用冻干机主要用于血清、血浆、疫苗、酶、抗生素等的生产和药品保存。药品冻干包括西药和中药两部分。西药冻干在国内已经开展起来,较大型的制药厂都有冻干设备。今后研究的方向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如何提高冻干效率、缩短干燥时间、节约能源。中药冻干在国内还没完全展开,目前局限于人参、鹿茸、山药、冬虫夏草等少量药材,大量中成药还没有冻干工艺。我国中药冻干工艺的研究很有潜力。

微波具有穿透非金属、被金属反射、被水或含水物质吸收的特性。微波能量直接辐射到物料层内部,使料层内部温度升高,生产压力,蒸发的湿分向表面转移并被热气带走,干燥时间缩短2/3,同时具有消毒作用。微波干燥主要用于中药,干燥速度快,能源利用率高,干燥灭菌效果好、品质优,且可以进行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生产环境符合GMP要求,值得推广应用。但微波技术不适于热敏性物料的干燥。此外,是否会影响药物的稳定性、疗效等,尚需深入研究和探讨。

3.4食品

⑴食品冷冻干燥技术

冻干产品能够维持原有的形状,保持原由的色香味及营养成分,保质期长,因而在果蔬类、调味品、糖料类、固体饮料类、牛初乳、方便食品类、香精类干制中应用广泛。

食品冻干设备约于1943年出现在丹麦。发展至今,各工业发达国家几乎都生产食品用冻干机。以冻干面积分,有小到0.1m2的实验冻干机和大到

200m2的生产用冻干机;从冻干箱形状看,有方形、

圆形和隧道式;从自动化程度看,可手动、半自动和全自动;从工作方式看,有间歇式、半连续式和连续

式;从冷冻方式看,有冻干合一型和冻干分离型,冻干合一型又可分直冷直热式、直冷间热式、间冷直热式和间冷间热式等几种类型。食品冻干设备的生产厂家在世界上较有影响的有丹麦Atlas公司和日本共和真空株式会社。

我国第一台冻干机是1951年由上海葛学煊工程师设计的,当时主要是仿制。以后20多年间发展很慢,80年代开始才有了较大发展。目前国内生产的食品冻干机其性能指标完全可以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价格仅为引进设备的1/2~1/4。

食品冻干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冻干工艺研究方向应该是建立最佳冻干工艺和寻求冻干产品质量的检查方法。

冻干理论的研究包括三部分内容:被冻干物料在预冻和干燥过程中传热传质的理论研究;冻干机内非稳态温度场和稀薄气体流动的理论研究;预冻过程中物料内水分的液—固相变,干燥过程中物料内水分的固—汽相变,捕水器内水蒸气的汽—固相变的理论研究。

⑵果蔬干燥技术

果蔬干燥技术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方向。果蔬通过脱水干燥,可提高原料可溶性物质的浓度,阻碍微生物繁殖,抑制蔬菜中酶的活性,从而使脱水后的蔬菜能够在常温下较久保存,且便于运输和携带。

果蔬可采用常压热风干燥(如网带式干燥机)、真空冷冻干燥、微波干燥、远红外干燥、渗透干燥和过热蒸汽干燥。近年来新开发的干燥设备有喷射泵式真空冻干设备、真空油炸果蔬脆片设备、氮气干燥器、太阳能成套干燥设备、微波真空干燥机、振动流化床干燥机等。

我国目前生产果蔬的主流干燥设备普遍存在干燥速度慢、能耗大、成本高、产品复水性能差、品质保存率低等缺陷,导致了果蔬制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滑坡、国内市场打不开销路的严峻局面。果蔬干燥研究存在的问题:一是对各种脱水果蔬的复水性能缺乏研究,较少了解某些干制品改善复原性常用的手段;二是选择合适干制手段的能力较弱。近年来有过分夸大某种干燥方式的优点,而忽略其缺点的趋势。如一味强调冻干产品品质的优点,而忽略其易吸潮、易碎、设备投资大、操作费用高等缺点。

果蔬干燥研究方向:

DryingTechnology&Equipment2006年第4卷

126??

在保证品质方面,开发选用不同干制技术以适应不同果蔬的干制特性,从而保障干制品的品质。如真空冷冻干燥、过热蒸汽干燥分别适用于热敏性和过敏性物料的干燥;微波加热均匀,可以避免一般加热干燥过程由于内外加热不匀而引起的品质下降,能充分保持新鲜蔬菜原有的营养成分,并具有反应灵敏、便于控制、热效率高、无余热、无污染等显著特点;远红外干燥可使干燥效率和干燥质量显著提高;连续冷冻干燥则是一种发展趋势。

微波干燥、远红外干燥和声波干燥是国际上应用较为普及的三种高效节能新技术。国际趋势是将微波或远红外与真空低温技术结合,避免内部升温失控。热泵和太阳能干燥是近年才应用在果蔬干燥中的节能新技术,但干制温度低、干燥时间较长。3.5粮食

国外现在使用的粮食干燥机按其结构及干燥原理分主要有顺流式、横流式、混流式、逆流式和内循环移动式几种。我国目前使用的干燥机按其结构及干燥原理分主要有:

(1)塔式干燥机塔体采用砖钢混合结构,处理量大,一次降水不低于10%,主要用于玉米、小麦的烘干。

(2)滚筒式干燥机干燥段的筒体为钢筒,缓苏、冷却段为砖混结构,主要用于水稻、小麦的烘干。

(3)流化床干燥机结构简单,主要用于水稻、小麦和油菜籽的烘干。

(4)网柱式干燥机粮食在双层网状板间流动,形成的粮柱与干燥介质成错流运动,主要用于玉米、水稻、小麦的烘干。

(5)顺逆流干燥机粮食与热风同方向运动,干燥均匀,热效率较高;冷风与粮食反方向运动,干燥后粮食品质好。

(6)蒸汽干燥机利用一定压力的蒸汽,通过换热器间接烘干粮食。

(7)顺流式干燥机它可以使用较高的风温而不降低粮食品质。

(8)循环式干燥机属批式干燥机,湿粮喂入干燥机后,在机内循环,同时受热风的作用使水分蒸发,达到要求的终水分后,停机卸粮。

(9)顺混流式干燥机综合了顺逆干燥适合湿粮的特点和混流干燥均匀及干后水分低的特点。一次干燥流程即达到安全水分。

据统计我国农用粮食干燥机的拥有量为1万余台,而日本仅水稻干燥机的拥有量就有150万台。另外,我国粮食干燥技术与国外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干燥机的自动控制水平低,缺乏先进的传感器和测试仪器,粮食水分在线测试装置的精度和可靠性差,出机粮食水分不能准确控制;②供热系统是粮食干燥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由于石油资源不丰富,粮食干燥机主要用煤作为热源,而燃煤热风炉寿命短、热效率低(一般不超过75%)、钢材消耗量大、制造成本高、对气流的阻力大;我国干燥机生产和热风炉生产脱离,造成干燥机和热源匹配性差;③粮食干燥对环境的污染严重;④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程度低。

在干燥机理、应用基础研究方面,中国农大、东北农学院、华南农大、江苏理工大学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分别建立了谷物热特性、水分扩散特性、干燥速率等实验测定装置。中国农大率先开展了谷物干燥的计算机模拟研究,使国内谷物干燥技术研究接近和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3.6木材

⑴木材干燥方法

已实现工业化的常用人工木材干燥方法包括:常规干燥、高温干燥、除湿干燥、太阳能干燥、真空干燥、高频干燥,微波干燥及烟气干燥等。

常规干燥以常压湿空气作为干燥介质,以蒸汽、热水、炉气或热油作热源,间接加热空气,干燥介质温度在100℃以下。

高温干燥的干燥介质温度在100℃以上,其干燥介质可以是常压过热蒸汽,也可以是湿空气,但以常压过热蒸汽居多。常规炉气干燥和烟气干燥都配有燃烧木废料(或其它燃料)的燃烧炉,以燃烧产生的烟气作热源。烟气干燥一般指土法建造的干燥窑,以燃料燃烧生成的烟气直接或间接加热干燥木材。

除湿干燥(又称热泵干燥)与常规干燥的干燥介质相同,都是湿空气,二者区别在于空气的降湿方式。常规干燥空气采用开式循环,即定期从干燥室排出一部分湿度大的热空气,同时从外界吸入等量的冷空气,故常规干燥的换气热损失比较大。除湿干燥时,湿空气经过除湿机的制冷系统,冷却脱湿并经再加热后回到干燥室,进行空气的闭式循环。它与蒸汽干燥相比,其节能率一般在40%以上。

高频和微波干燥是以木材湿分作电介质,在交变电磁场的作用下使木材中的水分子高速频繁的转动,水分子之间发生摩擦而生热,使木材从内到外同时加热干燥。这两种干燥方法的特点是干燥速度快,木材内温度场均匀,残余应力小,干燥质量较好。高频与微波干燥的区别是前者的频率低、波长较长,对木材的穿透深度较深,适于大断面的厚木材。微波干燥的频率比高频更高(又称超高频),但波长较短,其干燥效率比高频高,但穿透木材的深度不及高频方式。

木材真空干燥时,木材内外的水蒸汽压差增大,加快木材内水分迁移速度,故其干燥速度明显高于常规干燥;同时由于真空状态下水的沸点低,它可在不高的干燥温度(如70℃左右)下达到较高的干燥速率,干燥周期短、应力小、质量好。

木材太阳能干燥一般是利用太阳能直接加热空气,依靠风机使空气在太阳能集热器和干燥室材堆之间循环。一般有温室(暖房)型和集热器型两种。太阳能干燥由于受气候条件限制,常与炉气、蒸汽、热泵等联合使用。

⑵木材干燥理论研究

我国现有2000多种木材。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木材干燥的对象有所变化,主要是速生材、小径材、进口材等,木材干燥研究的任务十分艰巨。目前理论研究方向是:木材干燥的数学模型与数值模拟,木材干燥过程的传热传质,干燥新技术与新工艺,干燥过程的检测与控制,木材干燥室的优化设计,木材干燥对环境的影响。

⑶木材干燥技术的发展趋势

常规蒸汽干燥仍占主导地位,除湿、真空、微波及高频干燥将呈增长趋势,组合干燥技术是今后发展的重点,如除湿和微波联合干燥等。

4干燥技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干燥操作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在化工、医药、食品、造纸、木材、粮食与农副产品加工、建材、环保等领域,干燥操作常常成为其生产过程的主要耗能环节;同时,干燥单元对环境的污染也相当严重。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划要求,干燥技术必须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4.1改进干燥工艺,改变单一粗放型干燥方式

目前,我国多数产品的干燥操作是在单一干燥设备内在一种干燥参数下完成的。从物料干燥动力学特性可以看出,物料在不同的干燥阶段,其最优

干燥参数是不同的。采用单一干燥设备和单一干燥参数,不仅造成能源与资源的浪费,还会影响干燥质量与产量。因此,首先必须从干燥工艺上进行改进,例如采用组合干燥方式,即在物料的不同干燥阶段,采用不同干燥参数和干燥方式,可实现对干燥过程的优化控制。同时吸收绿色设计的理念,改变粗放型的干燥方式,逐步向循环经济的方向发展,即实现无废弃物、零污染排放、高效优化用能和优质生产。

4.2进行全面节能技术改造,实现装备的升级换代

全面节能应包括过程节能、系统节能和单元设备节能几个方面,其根本目的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以降低一次能源消耗和提高单位能耗产值。

过程节能指生产过程的节能。对整个工业生产而言,是争取实现循环经济,即上游生产的产品或副产品可作为下游生产的原料或燃料。在循环经济理念中是没有废物,而只是处于不同生产环节中的资源。如对干燥尾气的循环利用,既达到了节能目的,又防止了废气物的排放。

系统节能是指对干燥系统进行总能系统分析,以实现系统中各单元设备的优化配置,实现能源的对口合理梯级利用。

单元设备节能包括干燥器和热源设备的节能改造。目前,在我国的干燥设备中,低效高污染的老式设备仍占大多数,低水平重复的现象相当严重。除了采用经济和行业标准手段,逐渐淘汰这些落后设备以外,应当加大开发先进节能干燥设备的技术投入和推广力度,重视干燥基础理论研究,加快引进其它领域的科研成果,如热管技术、超临界流体技术、热泵技术、计算机智能技术、脉动燃烧技术等。干燥单元操作可以采取下列节能措施:提高入口空气温度;降低出口空气温度;降低蒸发负荷;预热料液;减少空气从联接处漏入;用废气预热干燥介质;采用组合干燥;利用内换热器;废气循环;改变热源;干燥区域保温,防止干燥过度。要采用先进的制造技术理念,如绿色制造、智能设计、并行设计技术,以实现干燥装备的升级换代。

4.3大力发展应用新能源与工业余热的干燥技术

大力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是我国实施中长期能源发展规划的主要战略措施之一。我国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生物能资源、风能和地热能,这些都是宝贵的新能源。国内外专家学者已对太阳能干燥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果,譬如利

DryingTechnology&Equipment2006年第4卷

128??

用太阳能作为补充热力的热源已获成功。另外可采用先进节能技术如热管技术和热泵技术对余热进行回收,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5干燥技术发展趋势

5.1干燥技术理论研究

上世纪70年代-2000年:

⑴在全球能源危机的促动下,研究及应用的侧重点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⑵理论研究的热点集中在干燥动力学、干燥器操作机理方面。

⑶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提高产品品质和研究产品质量降解动力学,在食品及农产品加工领域成了热门课题。

⑷在全球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推动下,干燥过程的模型、模拟等研究也渐成热点。

⑸关注产品质量,研究内容放在干燥器的自动控制上。

⑹追求干燥过程的整体效益,进行复合干燥条件、组合干燥器与自动控制操作方面的研究。

⑺对新型干燥技术与设备进行探索研究,力图在干燥领域进行干燥技术革命。

⑻针对工程领域出现的新材料的干燥要求(如纳米材料,生物技术材料),开发专用干燥工艺及设备。

2000年-未来趋势:

⑴在相关学科领域(如新能源、材料、工程热物理、生物、计算机等)新成果、新技术的推动下,进行新技术、新能源、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研究。

⑵深入模型、模拟领域的研究(如微孔级模型的建立、多相流的模拟、CFD模拟、激光检测技术),探究复杂过程干燥器(如喷雾干燥、冲击流干燥等)的干燥机理。

⑶在基础学科研究成果的推动下,进行干燥机理、干燥传递过程机理的基础研究,以改变干燥过程理论滞后于应用的现状。

⑷用于特殊干燥对象的组合、优化专门干燥工艺及设备的理论研究。

⑸各种生物工程产品及食品质量在干燥过程的降解机理及保护措施的研究。

5.2干燥应用技术研究

干燥应用技术发展应与我国经济发展相结合,如高效节能、绿色环保、重大装备的国产化;干燥技术发展趋势将沿着有效利用能源、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减少环境影响、安全操作、易于控制、一机多用、大型化等方向发展。具体地讲,干燥技术的未来发展将侧重于:

⑴在直接干燥器中使用过热蒸汽作为干燥介质;

⑵大量使用间接加热(传导)式干燥;

⑶使用组合式传热方式(对流、传导与热辐射或介电等的组合);

⑷在特殊情况下,使用容积式加热(微波或高频场);

⑸不同类型干燥器或常规干燥技术的组合使用;

⑹运用新型或更有效的供热方法(如脉冲燃烧、感应加热等);

⑺使用新型气固接触技术(如二维喷动床、旋转喷动床等);

⑻设计灵活、多用途的干燥器;

⑼使用模糊逻辑、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等实现过程的控制;

⑽产品质量及湿含量的在线测量等;

⑾大型干燥装备向专业化、大型化、成套化方向发展。

6结束语

本文引用了专业组部分专家及国内部分干燥专家的观点与研究成果,在此一并致谢。

参考文献:

[1]潘永康.中国现代干燥技术发展概况[C].第十届全国干燥会论文集,2005.10.

[2]刘登瀛,曹崇文.探索我国干燥技术的新型发展道路[C].第十届全国干燥大会论文集,2005.10.

[3]张璧光,谢拥群.木材干燥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C].第十届全国干燥大会论文集,2005.10.

[4]张璧光,常建民.21世纪我国木材干燥技术发展趋势的探讨[J].林业科技开发,2000,14(1):46.

[5]刘相东.干燥技术讲座[A].

[6]徐成海,等.真空冷冻干燥食品的技术与设备[J].真空,1996,8(4):1~5.

[7]张慜.我国果蔬速冻及干燥加工的现状与发展[J].食品与机械,2000,(6).

[8]张海红,等.蔬菜干燥技术与理论研究动态[J].宁夏工程技术,2005,(1).

[9]刘广文.我国干燥设备的技术现状和未来趋势[C].第十届全国干燥会议论文集,2005.10.

[10]伍沅.干燥技术的进展和应用[J].化学工程,1995,23(3).

[11]曹恒武,等.干燥技术及其工业应用[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4.

Presentsituationanddevelopmenttendencyofchinesedryingtechnology

SHIYong-chun,CHAIBen-yin

(DryingGroup,InstituteofChemicalEngineering,ChinaICEC,Jinan250014,China)

Abstract:ThisthesisnarratesandcommentsonthepresentdevelopmentofChinesedryingtechnology,theresearchofdryingtheoryandthetechnicalinnovation;

givesacompleteintroductionofthedryingtechnology'spresent

applicationinvariousprofessions;analysesanddiscussesthepermanentdevelopmentpathandthedevelopmenttendencyofdryingtechnology.

Keywords:dryingtechnology;theoryresearch;technicalinnovation;presentapplication;developmentpath[12]史美锋.医药工业干燥技术发展历程[J].通用机械,2005,(8).[13]刘兴利,等.微波技术在药物研究领域中的应用[J].西南民族大学

学报,2006,3(1):88~92.

[14]曹崇文.国际粮食干燥设备[J].通用机械,2005,(8).

[15]中国机械联合会重大技术装备办公室.提升我国石化装备制造

业竞争力的研究[J].通用机械,2005,(7).

[16]王廷俊.化学工业装备技术发展趋势[J].化工管理,2004,(2).[17]吴晓云.浅谈入世后的石化装备国产化问题[J].中国化工装备,

2002.

[18]刘广文.干燥设备选型及采购指南[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根据《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干燥行业分会章程》和上级协会的批复,干燥行业协会于2006年6月26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了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并圆满完成会议既定议程。

一、会议听取了中通协隋永滨会长、黄鹂副会长、张雨豹副会长兼秘书长的讲话和所作的“国家产业形势”报告,听取了有关专家所作的“关于干燥技术和干燥产业发展”的报告。

二、会员大会

1、

会议听取并通过了理事长史勇春同志代表第三届理事会所作的工作报告。2、会议听取第三届理事会副理事长查国才同志所作的关于《章程》、《组织工作条例》、《经费管理办法》3个文件的修改说明,所作的关于成立技术委员会的情况说明和对“全国干燥专业标准化委员会”的介绍,以及关于推荐第四届理事会成员的报告。

3、

会议经审议通过了关于《章程》修改说明等3个文件,并选举山东天力干燥设备有限公司等38家单位组成干燥协会第四届理事会。

三、召开了干燥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

1、

经上级协会会长推荐和第四届理事会民主选举,推选山东天力干燥设备有限公司为干燥协会理事长单位,史勇春同志任理事长;选举常州一步干燥设备厂等16家单位为副理事长单位,选举江苏正昌干燥设备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为常务理事单位。

2、

由史勇春理事长提名,经理事会通过,山东天力干燥设备有限公司柴本银副总经理任干燥协会秘书长,杨怀宇任副秘书长。

四、召开了干燥协会技术委员会会议和全国干燥专业标准化委员会调整后的第一次会议。

会议信息

!!!!!!!!!!!!!!!!!!!!!!!!!!!!!!!!!!!!!!!!!!!!!

DryingTechnology&Equipment

2006年第4卷

130??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分析 全球经济、政治以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全球经济一体化形成,进而逐渐呈现出了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以及技术全球化等一系列效应。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中国在抓住这一全新发展机遇的同时,如何更好的应对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给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已成为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事业过程中所面临的一大挑战。因此,针对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展开研究,能够为明确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而为实现对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风险的有效规避、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经济全球化概述 无论人们怎样描述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恐怕都很难回避“经济全球化”这样的字眼。如波音公司飞机零部件由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包括中国西安飞机制造厂为其生产机翼。美国波音飞机由近450万个零部件组成,这些零部件就是由1600家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公司生产和供应的。美国福特公司生产的轿车,外国部件占27%。日本本田公司在美国制造的协和轿车有25%的零部件在海外制造,这些都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 从经济角度上讲,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配置,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日益融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日益加深的状况和进程。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客观的历史现象或过程,对整个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古巴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主席菲德尔?卡斯特罗曾说:“全球化是历史规律,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究其原因是世界生产力的发展与推动,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化。 三、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工农产品的产量大幅增加,一些重要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市场供求总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商品供应由普遍短缺转为相对过剩;经济发展水平由低收入国家变为中下收入国家;人们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两个阶段的历史性跨越。处于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整体联系日趋紧密。 (一)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正面效应 1、吸引外资。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能够提供优势劳动

公司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公司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物业管理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展起来,经历了20多年,已逐步走入千家万户。物业管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原有开发商的附属单位到现在的自主营利、自负盈亏,已形成一个独立的行业,其表现出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日益明显,这期间物业管理企业走过了一段相当艰难的路程。 1994年8月8日,宁波市第一家物业管理公司——新街物业管理公司成立,并开始对新街小区实施了物业管理。15年后,物业管理得到了快速发展,市场主体也在快速增加,根据有关部门相关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仅宁波市就有经营资质的物业管理企业225家,从业人员3.4万余人,管理物业项目(住宅小区、大楼、别墅区)1513个,管理面积9829万平方米,享受物业管理服务住户近60万户,中心城区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88%。可以说,物业行业为宁波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速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绿城物管公司为占领长三角地区市场空间,在05年组建并成立了宁波分公司,经过近四年的运作和发展,风雨之后终见彩虹,但是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我们不容乐观,我们只有在不断进步当中,总结经验、找准差距,应运对策,公司才能得以健康发展,才能立于同行业不败之地。以下是我进入公司两年,通过在三个园区一个部门的工作实践中,结合目前物管行业的发展现状, 对我们宁波公司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如下分析: 一、回顾公司的昨天:起步较晚,发展迅速。

宁波物管市场现有经营资质的物业公司225家中,我们绿城宁波分公司也属其中一家,公司成立于2005年,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从当年第一个外接楼盘慈溪清水湾开始,07年又相继接管了新时代小区、聚金家园小区,08—09年外接楼盘紫郡花园、江南一品到内接楼盘桂花园、绿园、皇冠花园等,短短四年公司已经管理13个项目,面积达300万方(包括已签未交付),目前宁波分公司员工已有400多人,发展速度之快足以见证物业管理的发展空间之大。 二、俯视公司的现状: 宁波公司发展过快,人才出现紧缺;员工主动服务意识缺少、淡薄,员工的培训力度还需加强;与同行相比培训力度尚有差距;其次,基层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也显现出不足,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过快、物业专业人才紧缺: 公司要发展,就要不断地向外拓展,不断拓展的同时,人才应该跟上公司的发展需求,然而宁波分公司过快的发展速度,出现物业管理人才的紧缺,熟、懂工程强、弱电,公司内部管理、办公自动化软件操作、硬件管理等专业的物业管理人才更是稀少,如何提升内部优秀员工及引进同行业中的物业精英,成为了当前公司应该面对的重头问题。 (二)、服务意识淡薄,团队凝聚力尚佳,员工的培训力度需进一步加强,整体现状与高端物业相比仍有差距: 1、员工主动服务意识淡薄: 目前园区除接管较早的新时代、聚金家园、慈溪清水湾和紫郡花

电子元器件行业现状

1、电子元器件行业现状 我国电子元件的产量已占全球的近39%以上。产量居世界第一的产品有:电容器、电阻器、电声器件、磁性材料、压电石英晶体、微特电机、电子变压器、印制电路板。 伴随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的扩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部分中西部地区四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初步形成。这些地区的电子信息企业集中,产业链较完整,具有相当的规模和配套能力。 我国电子材料和元器件产业存在一些主要问题:中低档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缺乏核心技术,产品利润较低;企业规模较小,技术开发投入不足。 2、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趋势 技术发展趋势 新型元器件将继续向微型化、片式化、高性能化、集成化、智能化、环保节能方向发展。 市场需求分析 随着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和数字电视的逐步商用,电子整机产业的升级换代将为电子材料和元器件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 我国“十一五”发展重点 我国《电子基础材料和关键元器件“十一五”专项规划》重点强调新型元器件、新型显示器件和电子材料作为主要分产业的发展目标。 注:上表所列信息与数据引自商务部网站、国研网、统计局网站 3、阿里巴巴关于“电子元器件”买家分布情况 在alibaba买家分布中,广东、浙江、江苏买家数占78%,其市场开发潜力巨大。 4、阿里巴巴电子元器件企业概况

目前通过阿里巴巴搜索“电子元器件”有43533310条产品供应信息,这些企业中有很多实现了从做网站、做推广、找买家,谈生意、成交等一站式的业务模式。当前有效求购“电子元器件”的信息已达到50536条(数据截止2008-10-23)。 阿里巴巴部分电子元器件行业企业 公司名称合作年限公司名称合作年限深圳市百拓科技有限公司 3 靖江市柯林电子器材厂 6 深圳赛格电子市场广发电子经营部 4 乐清市东博机电有限公司 6 镇江汉邦科技有限公司7 温州祥威阀门有限公司 6 无锡市国力机电工程安装有限公司 5 上海纳新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6 深圳市恒嘉乐科技有限公司 6 天津市天寅机电有限公司科技 开发分公司 6 厦门振泰成科技有限公司 6 常州市武进坂上继电器配件厂 6 5、同行成功经验分享 公司名:佛山市禅城区帝华电子五金制品厂——一个“很有想法”的诚信通老板主营产品:16型电位器;开关电位器;调光电位器;调速电位器;直滑式电位器等加入诚信通年限:第4年 佛山市禅城区帝华电子五金制品厂的董仁先生是一个“很有想法”的老板,虽然公司成立的时间不长,但是有很多经营理念。董先生是很健谈的人,据他介绍,帝华电子是以生产进口碳膜电位器和五金批咀的专业厂家,加入阿里巴巴诚信通已有两年时间。对于加入诚信通的目的,董先生的解释比较独特:“我们的产品属于电子设备及家用电器的元器件,和终端消费者没有直接的联系,就是把我们的产品扔两箱在大街上,扫大街的都没人要。而且我们的销售方式和普通厂家也不太一样,我们在国际国内都有销售办事处,同时还采用配套享受的形式。因此,我们加入诚信通并不是希望直接获得订单,而是想通过阿里巴巴的巨大知名度来提升我们公司的知名度,要让相关客户都知道中国有我们这样一个生产进口碳膜电位器和五金批咀的专业厂家。” 对于经营管理上的困难,董先生直言不讳:“当然,我们现在也遇到不少的困难,最困扰我的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运输物流,二是生产。到现在我还没找到值得信赖和长期合作的物流公司,公司产品的运输经常得不到保证。现在阿里巴巴的网络交易渠道和交易方式已经很完善,我们也迫切希望阿里巴巴能提供物流服务。另一方面,最关键是生产上的问题,我们的生产往往赶不上订单的速度,这两个问题我正在努力解决中。” 对于公司今后的长远发展,“我们现在还属于生产元器件的厂家,随着公司的壮大,今后我们还将向半成品和终端消费品发展,我希望我们能形成终端消费品和相关的配套产业一条龙生产。”董先生显得踌躇满志。

软件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万方科技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软件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年(班)级:15计科升-1班 学号:1516353029 姓名:闫建勋 指导教师:马永强 完成日期:2015-12-1

摘要 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系统执行某项任务所需的程序、数据及文档的集合,它是计算机系统的灵魂。从功能上看,计算机软件可以分为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和支撑软件也称为基础软件,它是具有公共服务平台或应用开发平台功能的软件系统,其目的是为用户提供符合应用需求的计算服务。因此,应用需求和硬件技术发展是推动软件技术发展的动力。 软件产业和软件服务业因其具有知识密集、低能耗、无污染、高成长性、高附加值,高带动性、应用广泛与市场广阔的特点,而成为知识生产型、先导性、战略性的新兴产业,成为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成为世 界各国竞争的焦点之一。 当前,我国进入了后PC 时代,人们对计算需求更为广泛,软件应用“无处不在”,市场前景广阔;不久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软件应用市场,足见我国发展软件技术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现状、趋势、意见

Abstract Computer software is a computer system to perform a certain task required procedures, data and document collection, it is the soul of computer system. Look from the function, the computer software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system software, support software and application software. System software and support software basic software, it is a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an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platform software system, its purpose is to provide users with the application demand of computing services. Therefore, applications and hardwa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s to promote the driving fo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ftware technology. Software industry and software service industry because of its advantages of knowledge intensive, low energy consumption, no pollution, high growth, high added value, high acceleration, wide application and broad market characteristics, and become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forerunner sex, strategical burgeoning industry, become the cor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and the growth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中国中小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中小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小的是美的,大的是强的,两者差不多上不可缺少的。一个国家是否富强,人民是否富裕,生活是否丰富多彩,源于那个国家中小企业的进展程度。 一、中小企业的地位 1、中小企业差不多情形 截止2006年底,中国经工商行政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超过360万家(香港、台湾不包括在内),个体工商户口4242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6%,其中95%的中小企业是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制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5%,出口创汇占68、3%,上缴税收占48、2%,占社会销售额58、9%,解决了75%城镇就业机会。同时,由于中小企业具有反应快速、机制灵活的优势,在技术进步和机制创新中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66%的专利由中小企业发明,74%以上的技术创新是由中小企业完成,80%以上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开发的,中小企业差不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中小企业为大企业提供了40%的中间产品和配套服务。2004年近50%的高校毕业生在中小企业就业。 2、中小企业的作用 一是振兴区域经济,缓解区域经济进展不平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健康、快速、稳固进展的重要力量。 二是中小企业满足了人民多种多样的需求,扩大了内需,增加了购买力,搞活了城乡市场,加快了生产力的进展。 三是中小企业的进展使产权分散化、社会化、普遍化,显现了大量创业者,增加了社会资本,提升了人的素养,开发了劳动者的主动性和制造性。 四是中小企业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同样是重要的经济基础,是市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五是中小企业的进展解决了众多工作岗位,缓解了社会的压力,为社会的稳固做出了奉献。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近日,工信部公布2月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情况,2月份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和进口额分别达到459和352亿美元,同比增长18.1%和31.7%。其中,通信设备与计算机产品出口分别为108和164亿美元,同比增长35.1%和27.9%,而基础产品出口仍在下降。 数据显示,2012年1-2月,在电子信息产品8大类别中,通信设备类产品与计算机类产品出口保持增长,出口额分别达到219和317亿美元,同比增长27.4%和9.4%,高出行业平均水平23.0和5.0个百分点,拉动了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增长。 2月份,通信设备与计算机产品出口分别为108和164亿美元,同比增长35.1%和27.9%,高于全行业平均增速17.0和9.8个百分点。其中,笔记本电脑和手机出口额位列前五位,出口额分别是145和131亿美元,同比增长21.0%和61.6%。 另外,电子元件、电子器件和电子材料等基础产品在2012年1-2月份出口仍在下降,出口额分别为113、93和8亿美元,同比下降3.8%、16.1%和29.8%。2月当月,上述三类产品出口分别增长11.5%、-2.1%和-18.9%,低于同期全行业平均增速6.6、20.2和37.0个百分点。 工信部2011年6月发布最新数据显示,二季度以来,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生产和出口增速均出现连续回落。但值得注意的是,通信设备出口成为拉动全行业出口增长的主要力量,前5月通信设备出口464亿美元,同比增长35.3%。 在生产增速回落的同时,二季度以来,该行业出口增速也持续下滑。5月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增长8.2%,比3、4月份分别回落9.5和8.9个百分点。 2011年5月份,各行业出口增速与上月相比均有所回落。电子材料、通信设备和家电出口分别增长5.4%、14.9%和2.3%,增速比4月份回落30.8、15.8和10.8个百分点。计算机、电子元件、电子器件出口增长2.5%、10.0%和20.2%,与4月相比,增速回落6.6、4.1和8. 8个百分点。 不过,通信设备和电子器件出口增速保持高速增长。2011年1-5月,通信设备和电子器件出口464和311亿美元,占全行业出口的18.7%和12.5%,分别增长35.3%和28.7%,比行业平均水平高18.3和11.7个百分点,是拉动全行业出口增长的主要力量。 东部地区保持平稳增长,中、西部地区增势突出 2011年1-9月,东部地区实现销售产值47598亿元,增长18.7%;出口交货值28107亿元,增长11.5%,二者增速低于全国平均增速4和3.6个百分点。 中部地区出口增长较快。1-9月,销售产值和出口交货值分别增长57.2%和91.8%,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4.5和76.7个百分点。特别是出口增速连续三个月超过90%,其中,9

我国信息产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信息产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一、信息产业的概述 (一)信息产业的含义。信息产业主要是由信息工业(包括计算机设备制造业、通信与网络设备制造业以及其他信息设备制造业)、信息服务业、信息开发业(软件产业、数据库开发产业、电子出版业、其他信息内容业)三大产业组成,它是一个国家构筑信息基础设施并使其正常发挥效益所必须的产业。 (二)信息产业的特点。传统产业如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在其运行过程中,处处离不开信息的处理、传输、获取和使用。产业信息化的结果催化了信息产业的出现。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具有明显的特点:它是具有战略性的新兴主导产业;它是辐射面广的高渗透型产业:它是知识技术、智力密集型产业;它是高资金、高智力投入的产业;它是省资源、省能源、无公害产业;它是高效益、高产出、高增值的产业。因此,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显得愈加重要。 二、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以及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入,我国信息产业的市场空间得到了进一步开拓。近五年,由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稳健、务实的措施以及优惠的扶持政策,我国信息产业在全球剧烈动荡、发展低迷的情况卜,一直保持着二倍的速度健康发展。 以下是我国信息产业近年来的发展情况。 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按行业分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要指标

年份企 业单 位数 工 业总 产值 资产 总计 固定 资产 原价 固定资 产净值 年平均 余额 负债合 计 流动负 债合计 所有 者权 益 利润总 额 本年 应交 增值 税 全部从业人 员年平均人 数(万人 2008年14347 12296 2007年14091 25190 2006年9709 2005年8868 10273 从该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通讯设备、计算机行业正在一年年迅猛发展。 企业的数量从2005年的8868个发展到2008年的14347个。从业人员也越来越多。 2. 1通信业 我国通信业近年来改革力度最大,发展速度也最快,发展模式己由羊断经营转向竟争开放,技术水平跨入世界先进行列,通信综合能力基木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据中国信息年鉴和中新网披露:2001年我国的通信网络己形成“八纵八横”的格局,光缆线路总长度为197万公里,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659个城市,2 070个县(区),还开通了中日、中美、亚欧等多条陆地和海底光缆。经过2002 .2003年的发展,中国电信网络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国光缆总长度达到271万公里,其中长途光缆达54. 7万公里;基础数据网络端曰规模达到140万个,互联网拨号服务器端曰346万个; 中国己拥有全球最大的高速传输网,端到端的宽带应用环境正在形成,促进了电信网络向基于11'的宽带综合业务网转变。我国电话用户总数己跃居世界第一,普及程度大幅提高,有力地带动了全社会通信消费的增长。2003年我国电话用户新增1. 12亿户,总数达到5. 32亿户,电话普及率达到420lc o其中固定电话总数为2. 63亿户,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己达2. 69亿户。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20. 8部/百人,全国通电话的行政村达到89. 20lc ,互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一场由发达国家主导的,以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全球产业结构大调整。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贸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和生产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的不断增殖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进行新的、急剧的扩张,使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力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扩展到全球范围,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新现象,是资本国际化进程的新的高级阶段。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进程,是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的现实。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只有积极审慎,趋利避害,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全球化,才能在这一历史潮流中为自己找到适当的位置,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中国在制定经济全球化战略时,必须考虑以下问题:(1)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必须以发展本国的经济为基础。作为发展中国家和世界贸易大国,中国理应积极参与国际多边经济组织的活动和国际多边经济规则的制定,加强多双边经贸合作,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稳定和建设性的作用。 (2)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提倡和遵循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承认不同国家间的差异,注意处理好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利益关系。 (3)科技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和条件。中国将坚持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科技兴贸,不断提高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科技含量和国际竞争能力,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只有加速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高传统产业技术含量,才能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中国技术发展的跨越。 (4)只有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才能不断从生产关系方面为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20世纪80,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成为支配世界发展的新趋势,全球化带来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巨大变化。从实质上说经济全球化是市场体制的全球化。经济的全球化必然给中国的政治经济带来影响。现代化的中国所面临的缺陷问题,单一的讲,就是自身的水源不足问题;所具有的优势就是制造也的发达。首先,水源问题;这是我国自身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北方水源日益捉襟见肘,而单靠我国自身解决此事,是有点困难。内蒙,东北,华北,京津地,均可以感觉到严重缺水的窘态。由此带来的就是沙尘暴的日益强大,对整个世界环境也是大为不利的。其解决之道:从我国自身方面来看。一是海水淡化;一是南水北调。在我看来,海水淡化成本太高,而现实的可操作行又太差。这条路在现有的条件下是行不通的。南水北调,南水源于长江之系,南水本身并不充裕。且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来看,也并不可取。那解决的方案呢?就是引俄罗斯贝加尔湖水注入我国北方,这样我国整个北方就会有充足的水源,并且有利于全球的环境问题。《世界地理》显示“每年有60亿吨的高清澈高含痒的贝加尔湖天然矿泉水白白流入北冰洋化为海水。”在北极溶入亿万年的冰块,宝贵富足的水资源就这样为人类源源不断的制造着北极的极度寒冷,且贝加尔湖南引对西伯利亚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极度寒冷状态也是大有好处的。对全球化的今天,是资源不浪费,是对环境问题也有利的。其次,中国自身的优势是制造业。1978年底,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这是我国与全球化的第一次接触。2001年,中国加入WTO,这是我国

中国企业管理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国企业管理现状和发展趋势 现阶段的中国企业管理,正处于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时期。中国的企业管理,不仅要加强,而且面临着迫切的改革形势。这是中国企业管理的最基本特征。 从企业管理组织形态上看,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是单一工厂型的工厂管理。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以公司制度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成分。1993年12月29日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的基本形式。因此,从传统国有企业管理转向现代企业管理,就是按照现代公司型的企业管理来改革国有企业的单一工厂型企业管理。目前中国二十多万家有限责任公司、一万多家股份有限公司、一千多家上市公司的企业管理,与改制前的国有企业管理相比较,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取得了明显效果。 从企业管理的内容上看,改革了传统国有企业闭门式的单纯生产管理和坐等顾客上门的状况,按照现代公司管理的要求,确立市场第一、用户第一的经营观念,把过去无视市场、轻视销售转变为高度重视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建立企业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实现生产管理与市场营销的有效结合。而在生产管理中,更把产品质量作为生命线,贯穿在企业管理的全过程。 中国的企业管理,正在按照现代公司管理的内容,实行生产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科技开发管理、财务管理的综合性现代化管理。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讲究"名牌效应",重视树立本企业形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确立企业的名牌意识。这种趋势表明,中国企业的现代管理,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正与包括英国在内的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现代公司管理接轨。 中国企业管理的未来发展,面临着更加激烈的过内外市场竞争的挑战。市场竞争是实力的竞争,是企业管理水平的竞争。目前中国一些企业存在着管理基础薄弱、管理次序混乱、管理机制僵化、组织结构刚性、生产活动封闭、资源浪费严重诸多问题,再加上规模经济效益不佳,致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低下。这些问题在各类企业和各个行业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当我们谈论中国企业管理与国外企业管理接轨的时候,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国外经济发达国家的现代企业管理水平,是几十年乃至上百年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结果。国外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形成系统的企业管理理论,经历了各种管理理论与学派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从泰罗、法约尔、韦伯为代表的古典管理理论到梅奥、马斯洛、赫茨伯格为代表的行为科学理论,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多种管理理论与学派并存的局面,包括巴纳德的社会系统学派、西蒙的决策理论学派、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的系统管理学派、德鲁克的经验主义学派、伯法的管理科学学派以及权变理论学派和美国管理学家孔茨提到的组织行为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等。在企业管理实践方面,20世纪30年代国外企业追求规模经济效益,通过大批量、流水线生产和兼并、收购方式迅速扩大企业规模,以更大的经济实力去占领市场,降低经营风险,到60年代基本上实现了规模效益第一的管理方式。随后,又在

电子通讯业行业概况

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行业之一,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性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是面向21世纪的高新技术群的主导技术和基础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迅速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产业规模、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升。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约6.3万亿元,工业增加值约1.5万亿元,占GDP比重约5%,对当年GDP增长的贡献超过0.8个百分点,出口额达5218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36.5%。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此外,在通信、高性能计算机、数字电视等领域也取得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但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下半年以来,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增速不断下滑,销售收入增速大幅下降,重点领域和骨干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利用外资额明显减少,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强技术创新,促进电子信息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2009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收入51305亿元,在全国工业中的比重达到10%左右;电子信息产品出口4572亿美元,占全国出口的38%;从业人员755万,约占全部工业从业人员的9%;彩电、手机、计算机、程控交换机及多种元器件等主要电子信息产品的产量位居全球第一。技术创新水平显着提升。2010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状况如下。 产业规模稳步增长。2010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规模7.8万亿元,同比增长29.5%,其中软件产业收入1.3万亿元,增长31.3%。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6.9%,比上年加快11.6个百分点,高出工业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实现销售产值63395亿元,同比增长25.5%。2001-2010年我国电子产业规模及其增长如图2-1所示。 图2-1 2001-2010年我国电子产品规模及其增长 经济效益持续提高。2010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645亿元,同比增长24.1%;实现利润2825亿元,同比增长57.7%。全行业销售利润率从

电子测量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电子测量技术的现状及 发展趋势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电子测量论文 题目:电子测量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姓名: 班级: 学号:

摘要:本文综合论述了电子测量技术的现状和总体发展趋势,分析了电子测量仪器的研究开发,阐述了我国电子测量技术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进而提出了发展电子测量仪器技术的对策。特别是由于测试技术的突破带来的电子测量仪器的革命性变化.同时,针对业界自动测试系统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提出了作者的一些看法,并介绍了业界的最新进展和最新标准.近年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促进了电子行业的飞速增长,也极大地推动了测试测量仪器和设备的快速发展。鉴于中国在全球制造链和设计链的重要地位,使得这里成为全球各大测量仪器厂商的大战场,同时,也带动了中国本土测试测量技术研发与测试技术应用的迅速发展。 关键词: LXI ATE 自动测试系统智能化虚拟技术总线接口技术VXI

目录 摘要................................................................................................I 前言 (1) 第一章测试技术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2) 第二章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 (2) (一)总线接口技 术 (2) (二)软件平台技 术 (3) (三)专家系统技 术 (3) (四)虚拟测试技 术 (3) 第三章展望未来 (4) 参考文献 (5)

前言 中国电子测量技术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科学教育、特别是国防军事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世界高科技发展的潮流,中国电子测量仪器也步入了高科技发展的道路,特别是经过“九五”期间的发展,我国电子测量技术在若干重大科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我国电子测量仪器走向世界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已难以用日新月异来描述。新工艺、新材料、新的制造技术催生了新的一代电子元器件,同时也促使电子测量技术和电子测量仪器产生了新概念和新发展趋势。本文拟从现代电子测量技术发展的三个明显特点入手,进而介绍下一代自动测试系统的概念和基本技术,引入合成仪器的概念,面向21世纪的我国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是: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测量数据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规格化;测量数据传播与应用的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GPS技术、RS技术、GIS技术、数字化测绘技术以及先进地面测量仪器等将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中,并发挥其主导作用。

国内外大数据发展现状和趋势(2018)

行业现状 当前,许多国家的政府和国际组织都认识到了大数据的重要作用,纷纷将开发利用大数据作为夺取新一轮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抓手,实施大数据战略,对大数据产业发展有着高度的热情。 美国政府将大数据视为强化美国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把大数据研究和生产计划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在美国的先进制药行业,药物开发领域的最新前沿技术是机器学习,即算法利用数据和经验教会自己辨别哪种化合物同哪个靶点相结合,并且发现对人眼来说不可见的模式。根据前期计划,美国希望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在多个领域的突破,包括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工程技术、国土安全、生物医药等。其中具体的研发计划涉及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卫生研究院、国防部、能源部、国防部高级研究局、地质勘探局等6个联邦部门和机构。 目前,欧盟在大数据方面的活动主要涉及四方面内容:研究数据价值链战略因素;资助“大数据”和“开放数据”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活动;实施开放数据政策;促进公共资助科研实验成果和数据的使用及再利用。 英国在2017年议会期满前,开放有关交通运输、天气和健康方面的核心公共数据库,并在五年内投资1000万英镑建立世界上首个“开放数据研究所”;政府将与出版行业等共同尽早实现对得到公共资助产生的科研成果的免费访问,英国皇家学会也在考虑如何改进科研数据在研究团体及其他用户间的共享和披露;英国研究理事会将投资200万英镑建立一个公众可通过网络检索的“科研门户”。 法国政府为促进大数据领域的发展,将以培养新兴企业、软件制造商、工程师、信息系统设计师等为目标,开展一系列的投资计划。法国政府在其发布的《数字化路线图》中表示,将大力支持“大数据”在内的战略性高新技术,法国软件编辑联盟曾号召政府部门和私人企业共同合作,投入3亿欧元资金用于推动大数据领域的发展。法国生产振兴部部长ArnaudMontebourg、数字经济部副部长FleurPellerin和投资委员LouisGallois在第二届巴黎大数据大会结束后的第二天共同宣布了将投入1150万欧元用于支持7个未来投资项目。这足以证明法国政府对于大数据领域发展的重视。法国政府投资这些项目的目的在于“通过发展创新性解决方案,并将其用于实践,来促进法国在大数据领域的发展”。众所周知,法国在数学和统计学领域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 日本为了提高信息通信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培育新产业,同时应用信息通信技术应对抗灾救灾和核电站事故等社会性问题。2013年6月,安倍内阁正式公布了新IT战略——“创建最尖端IT国家宣言”。“宣言”全面阐述了2013~2020年期间以发展开放公共数据和大数据为核心的日本新IT国家战略,提出要把日本建设成为一个具有“世界最高水准的广泛运用信息产业技术的社会”。日本著名的矢野经济研究所预测,2020年度日本大数据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兆日元。 在重视发展科技的印度,大数据技术也已成为信息技术行业的“下一个大事件”,目前,不仅印度的小公司纷纷涉足大数据市场淘金,一些外包行业巨头也开始进军大数据市场,试图从中分得一杯羹。2016年,印度全国软件与服务企业协会预计,印度大数据行业规模在3年内将到12亿美元,是当前规模的6倍,同时还是全球大数据行业平均增长速度的两倍。印度毫无疑问是美国亦步亦趋的好学生。在数据开放方面,印度效仿美国政府的做法,制定了一个一站式政府数据门户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5415178409.html,.in,把政府收集的所有非涉密数据集中起来,包括全国的人口、经济和社会信息。 我国大数据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期,未来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目前大数据企业所获融资数量不断上涨,二级市场表现优于大盘,我国大数据行业的市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分析 全球经济、政治以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全球经济一体化形成,进而逐渐呈现出了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以及技术全球化等一系列效应。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中国在抓住这一全新发展机遇的同时,如何更好的应对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给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已成为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事业过程中所面临的一大挑战。因此,针对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展开研究,能够为明确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而为实现对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风险的有效规避、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经济全球化概述 无论人们怎样描述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恐怕都很难回避“经济全球化”这样的字眼。如波音公司飞机零部件由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包括中国西安飞机制造厂为其生产机翼。美国波音飞机由近450万个零部件组成,这些零部件就是由1600家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公司生产和供应的。美国福特公司生产的轿车,外国部件占27%。日本本田公司在美国制造的协和轿车有25%的

和生产力的发展。在吸引外资的同时,中国还引进了一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促进对外贸易。对外经济贸易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近年来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额中,每年约1/4左右的经济增长是靠对外贸易实现的。贸易顺差从1994年起开始连年增长,。 3、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促进就业。中国在努力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巨大的农村人口和剩余劳动力始终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近些年来,遍及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对外贸易加工带,吸收了近两亿农村劳动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国的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随着中国经济转型,一批新型的技术工人和具备先进理念的服务人才充实到就业队伍,为国内经济及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国际水准的劳动力。 (二)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同构成机遇方面相比,经济全球化也必然带来一些挑战。其根本原因是,国际垄断组织经常在损害别国利益的条件下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1、经济全球化加大了我们同发达国家的收入差距。经济全球化为以发达国家为主的国际资本开拓了寻求更高利润的地域和空间,在经济实力相差甚大的背景下,使我们与发达国家的收入差距在拉大。 2、经济全球化阻碍了中国经济的产业发展升级。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达国家构筑以其为中心的国际经贸基础,它们凭借其经济与技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中国民营企业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 后民营企业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民营企业发展研究对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民营企业从有到无,克服了先天不足和发展基础薄弱的缺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实践证明,发展民营经济是我国现有阶段汇集民间资本、促进就业、加快城镇化脚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拉动经济、推动中国经济起飞的重要力量。 但是民营经济在发展中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和一系列的体制和制度上的阻碍,这是民营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得重要推动力量

2.民营经济产业的分布趋势 业,特别是高附加值农业和采掘业转移的倾向,但还未形成气候。第二产业中的民营经济成分增长速度虽不算低,但比重有所下降。这是由于中国经济从低收入迅速转向中等收入,发展阶段以及民营企业本身发展水平不高决定的。 第三产业中的民营经济发展速度仍然不高,注册资本金的比重也有所下降,但投资人数和雇工人数所占比重则有所上升。 因此民营经济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3.民营经济成为推动改革开放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一批有实力的民营企业不仅立足国内,而且已经走出国门。 民营企业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 融资困难是目前影响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是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结构失衡。目前我国民营经济过度依赖间接融资。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无法通过股票或者债券市场筹集资金。二是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信贷支持力度不够,目前我国大银行为了规避风险主要服务于大企业。地方小银行数量少,存贷业务比例也比较低。三是融资成本过高,当前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无论通过贷款还是民间借贷融资,都要付出过高的成本,成为民营企业融资的沉重负担。 财税政策有差异,税费负担过重 一是税种过多税率过高,导致企业负担过重。新的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内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由33%降到25%,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实行20%的优惠税率,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民营企业的税负,但企业所得税只是企业税费负担的一部分,中小企业的另一个税负是增值税,企业需要缴纳17%的增值税.02这对利润微薄的中小企业来说,其获取的利润根本抵不了增值税,增值税税率依然偏高。同时小企业大都属于小规模纳税人范畴,这导致一些小企业的实际税负高于一般纳税外费用支出税人。二是收费名目繁多,比较大,诸如城建费、教育附加费、防洪工程费、绿化费、环保费等,不胜枚举。据调查,有的民营企业每天要对付各种检查、摊派、罚款等事项,实际支出费用很多,而且收费缺乏明晰标准,随意性很大,民营企业的创业积极性受到打击。 政策支持不够,发展环境仍不够宽松

国内外模具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叙述了模具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介绍了各行业模具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文中强调指出了两个关键问题——模具材料和模具标准——是持续发展 模具技术的重大策略。中国模具技术,则是依据着国际模具市场的发展趋势, 转变着模具品牌产品的发展规模,不断的提高着模具设计水平,迎合着模具企 业的经济发展需求,也会进一步的推动着模具技术发展。 关键词:发展趋势、现状、模具技术、塑料模具、模具CAD/CAM Abstract:This paper was narrat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mould technology in the national economy.It was introduc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all trade and professions on the mould and die.It was indicated emphatically two questions of the crux一一mould materials and mould standard——developing continuous ly the great tactics on the progress of the mould technology. China mold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mold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market, the brand product change mould the development scale,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 die design, catering to the needs of the mould enterprise economic development, will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uld technology. 一、引言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国民经济的五大支拄产业机械、电子、汽车、石化、建筑都要求模具工业发展与之相适应。目前,模具行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模具标准件、软件、材料供应等服务模式更为人性化,为企业一揽子解决问题的服务模式开始出现,这无疑对模具行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另外,我国的模具品种仍然不丰富,模具行业的平衡发展亟需重视。模具是制造业的重要基础工艺装备。模具在制造业产品生产、研发和创新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使得模具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国家制造业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近10年来,我国模具工业均以每年15%以上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模具行业保持产销两旺、持续高速发展,模具产量、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中国的模具市场十分广阔,特别是在汽车制造业和IT制造业发展的带动下,对模具的需求量和档次也越来越高,同时精良的模具制造装备为模具技术水平的提升提供了保障。2007年模具销售额870亿人民币,比上一年增长21%,模具出口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35.7%,模具进口仍保持在20亿美元。数据显示着我国模具整体实力进一步加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