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2012年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卷历年真题(试卷+答案_史上最全)

2002年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卷

一、选择题

1.儿童的心理发展存在着关键期,这是由以下哪位学者最早提出的?(A)

A.瑞士皮亚杰 B.奥地利劳伦兹 C.美国桑代克 D.苏联维果斯基

2.青少年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叫做(A)。

A.心理自我 B.生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自我意识

3.智商是能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简称IQ,其公式表述为( B )。

A.智力能力/实际年龄x 100% B.智力能力/实际年龄x 100

C.实际年龄/智力能力x 100% D.实际年龄/智力能力x 100

4.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这类学习称之为( C )。

A.人类的学习 B.广义的学习 C.学生的学习 D.成人的学习

5.主张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的心理学家是( D )。

A.加涅 B.桑代克 C.苛勒 D.我国心理学家

6.将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B)

A.机械学习

B.意义学习

C.接受学校

D.发现学习

7.反映机动内容社会意义的是(C)

A.内部学习动机

B.外部学习动机

C.高尚的学习动机

D.直接性动机

8.需要层次理论是由以下心理学家所提出的?(B)

A.阿特金森

B.马斯洛

C.维纳

D.班杜拉

9.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叫做(B)。

A.正迁移 B.负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10.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的学习叫做(C)。

A.概念的学习 B.符号学习 C.命题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11.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这种观点的代表学说是( B )。

A.痕迹衰退说 B.同化说 C.干扰说 D.动机说

12.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人之策略成为学习的(B)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记忆策略

13.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这种现象称之为(C)

A.从众

B.服从

C.认同

D.内化

14.焦虑是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交织而成的一种情绪状态。中学生常见的焦虑反应时(D)

A.生活焦虑

B.睡眠障碍焦虑

C.交友焦虑

D.考试焦虑

15.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叫做(B)。

A.心理教育 B.心理评估 C.心理测验 D.心理辅导

16.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A)。

A.先快后慢 B.前后一样快 C.先慢后快 D.没有规律

17.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叫做(A)。

A.发现教学 B.合作学习 C.情境教学 D.个别教学

18.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称为( A )。

A.课堂气氛 B.群体规范 C.人际关系 D.群体凝聚力

19.从教学评价的功能看,可将教学评价分为( B )。

A.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 B.配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D.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

20.一位新教师当他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那么在教师成长过程中属于( B )。

A.关注情境阶段 B.关注生存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教学阶段

二、填空题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_学校情境_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_学习___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3.心理发展是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_心理变化_。

4.尝试一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包括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

5.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

6.布鲁纳的认知一结构学习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7.奥苏贝尔认为,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为此,他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8.动机具有激活向、强化三种功能。

9. 成败归因理论的主要代表是美国心理学家维纳。

10.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叫做心向与定势

11.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即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言语直观。

12.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13. 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属于心智技能。

14.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包含以下四个步骤:①准确地示范与讲解②必要而适当的练习③充分而有效的反馈④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15.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

16.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成分。

17.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

18.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三、简答题

1.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简析: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2.如何才能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

简析: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3.学习策略的训练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简析:1)指导教学模式; 2)程序化训练模式; 3)完形训练模式; 4)交互式教学模式; 5)合作学习模式。

4.怎样利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简析:1)深度加工材料; 2)有效运用记忆术; 3)进行组块化编码; 4)适当过度学习; 5)合理进行复习。

5.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简析:1)外部条件。包括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2)内部条件。包括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

6.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差异进行教学?

简析:1)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 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四、论述题

结合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有效措施。

简析: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2)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3)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1)保护好奇心; (2)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3)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4)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5)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1)发散思维训练;(2)推测与假设训练;(3)自我设计训练;(4)头脑风暴训练。

2003年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卷

一、选择题

1.以下哪种情况属于肯定性训练?( D )

A.呈现厌恶性刺激 B.消除敏感反应

C.消除肌肉紧张 D.请求他人为自己做某件合理的事

2.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有的儿童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B)。

A.场独立型 B.沉思型 C.冲动型 D.场依存型

3.在运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教学的教学策略是( B )。

A.合作学习 B.情境教学 C.发现学习 D.程序教学

4.“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这种学习就是( D)。

A.记忆学习. B.尝试学习 C.机械学习 D.意义学习

5.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认知、审美、创造的需要归人了哪类需要之中?( C )

A.安全需要 B.尊重、成就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归属和爱的需要

6.迁移的形式训练说强调( B )。

A.学习材料的相似性 B.发展了的心理官能

C.已有经验的概括化 D.对情境关系的理解

7.懂得了的展开,就会解等,属于( A )。

A.顺应迁移 B.同化迁移 C.重组迁移 D.逆向迁移

8.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当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事前有一种准备状态时,实现则感到满意。这符合( D )。

A.效果律 B.近因律 C.准备律 D.练习律

9.群体对每个成员的吸引力,就是( A )。

A.群体凝聚力 B.课堂气氛 C.群体规范 D.学校人际关系

10.把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称为( C )。

A.操作的定向 B.操作的模仿 C.操作的整合 D.操作的熟练

11.计划安排每天自习时间表,属于学习策略的( D )。

A.组织策略 B.认知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12.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的提出者是( C)。

A.桑代克 B.苛勒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13.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眼,想出不同寻常的高见,具有新奇性。这反映了创造性的什么特征?(C)

A.变通性B.流畅性C.独创性D.先进性

14.学习把白菜、青菜、番茄概括为“蔬菜”,这种学习属于(B)

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连锁学习D.命题学习

15.学生希望得到同学的友谊、老师的关心、这是哪一种需要?(D)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自我实现需要D.归属和爱的需要

16.布鲁纳的学习论是( C )。

A.完形一顿悟说 B.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C.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D.建构主义

17.布卢姆等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 B )。

A.道德目标 B.动作技能目标 C.发展目标 D.健康目标

18.人的健康,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 D )。

A.健康的生活 B.健康的习惯 C.健康的环境 D.健康的心理

19.伦理道德发展走向成熟,可以较自觉地运用道德原则调节自己行为,是出现在学生发展的( D )。

A.学前阶段 B.小学阶段 C.高中阶段 D.初中阶段

20.这个图是( C )。

A.练习曲线图 B.遗忘曲线图 C.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图 D.经验锥形图

二、填空题

21.罗森塔尔等人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自我应验的预言效应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22.标准化成就测验具有客观性、计划性和_可比性。

23.在实际教学中主要使用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言语直观这样三种直观方式。

24.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等三大成分。

25.学习动机的两种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

三、简答题

26.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哪几方面?

简析:1)、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大的掌握;2)、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3)、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27.心智技能形成要经过哪些阶段?

简析:1)、原型定向;2)、原型操作;3)、原型内化。

28.学习策略的特点有哪些?

简析:1)、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2)、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 3)、资源管理策略。包括学习时间管理,学习环境的设置,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学习工具的利用,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

29.常用的品德教育方法有哪些?

简析:1)有效的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 4)、价值辨别; 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30.有的学生总把不能取得好成绩的原因说成任务(作业、考题)太难,这是一种什么归因?有什么坏处?

简析:1)这是一种成败归因理论。人们做完一项工作之后,往往喜欢寻找自己或他人之所以取得成功或遭受失败的原因; 2)、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3)、这种状态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导致学习效果差。

四、论述题

31.结合教学实际,说说怎样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简析:要想在直观过程中获得有关的知识,首先必须注意和观察直观对象。而要想有效地观察直观对象,必须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1)、强度律。指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的直观对象(实物、模像或语言)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为学习者清晰地感知。因此,在直观过程中,教师应突出那些低强度但重要的要素,使它们充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2)、差异律。指对象和背景的差异越大,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开来越容易。在物质载体层次,应通过合理的板书设计、教材编排等方面恰当地加大对象和背景的差异;在知识本身层次,应合理地安排新旧知识,使旧知识成为学习新知识的支撑点。3)、活动律。指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容易感知。为此,应注意在活动中进行直观,在变化中呈现对象,要善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使知识以活动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4)、组合律。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延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地感知。因此,教材编排应分段分节,教师讲课有间隔和停顿。

2004年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11、12岁-14、15岁的年龄时期,称作( B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中学生期

2.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 D )。

A.0~20岁 B.2~7岁 C.7~11岁 D.11~15岁

3.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C )。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4.目前研究男女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C).

A.男优于女B.女优于男C.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D.男女总体水平,有的年龄段相等,有的则不相等

5.依照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效果律、练习律和(A)。

A.准备律B.刺激律C.失败-成功律D.成功-成功律

6.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始创者是加涅

7.哪个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D )

A.完形—顿悟说 B.认知—结构学习论

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8.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失败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会( C )。

A.可能选择 B.犹豫不决 C.回避这项任务 D.坚决选择

9.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 D )。

A.也是中等 B.不利 C.关系不大 D.最有利

10.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即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 C )。

A.知识巩固 B.知识运用 C.知识提取 D.知识迁移

11.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念。这是运用了( B )。

A.正例与反例配合法 B.变式法 C.比较法 D.直观法

12.学习策略中的一种:元认知策略,包括制定认知计划(计划策略)、监视计划的执行(监视策略)和( A )。

A.调节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实施策略 D.合理安排时间策略

13.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三个:变通性、独创性和(C)。

A.多样性B.迅速性C.流畅性D.价值性

14.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B)。

A.道德理念B.道德行为C.道德品质D.道德意识

15.一般来说,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即依从、认同和(A)。

A.内化B.行为C.实行D.反馈

16.学生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这种心理症状是一种

( B )。

A.抑郁症 B.恐惧症 C.焦虑症 D.强迫症

17.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叫做( A )。

A.心理评估 B.心理诊断 C.心理辅导 D.心理测验

18.课堂上人际关系出现双方相互亲近,认知协调,情感和谐,行动一致。这是种

( A )。 A.吸引的人际关系 B.合作的人际关系

C.沟通的人际关系 D.平等的人际关系

19.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叫做( B )。

A.差生行为 B.问题行为 C.逆反行为 D.心理障碍行为

20.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叫做( C )。

A.教学测量 B.教学测验 C.教学评价 D.教学检查

二、填空题

21.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2.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23.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信息是经编码形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

24.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25.奥苏伯尔认为学校学生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种内驱力组成,即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

26.积极诱因使个体产生积极行为,趋向或接近某一目标;消极诱因则使个体产生负性行为,离开或回避某一目标。

27.学生阅读技巧的掌握有助于写作技能的提高,这是技能的正迁移。

28.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意思、揍我体验和自我监控。

29.有的学生由于经常看到主语在句子的开端部位,就认为主语就是句子开端部位的那个词,这是一种感性的概括。

30.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如果过了很长时间直到考试前才复习,就几乎等于重新学习,所以,为了学习不遗忘,在学习后要及时复习。

31.心智技能的培养首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或积极主动)。

32.“记忆术”很多,比如《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一种编歌诀的记忆术。

33.问题解决的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

34.当你熟悉塑料袋装东西的功能后,就很不容易想到或发现它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当“小便袋”使用,这种心理现象叫做功能固着。

35.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36.中学生伦理道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二是可以做到言行一致,具有自律性。

37.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

38.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会调适,第二是寻求发展。

39.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从一名新手成长为一名称职的教师的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和关注学生阶段。

40.研究表面,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的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三、简答题

41.学习教育心理学对教师主要有哪些作用?

简析: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42.学生心理发展有哪四个基本特征?

简析: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4)、差异性。

43.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时间各是多少?

简析:1)瞬时记忆的存储时间大约为0.25—2秒; 2)、短时记忆为5秒至2分钟;

3)长时记忆为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

44,试比较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不同之处(填写下表空白处)。

45.简述创造性与智力的基本关系。

简析:创造性与智力的基本关系: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 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四、论述题

46.试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将它由低级到高级顺序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并着重分析一下最高层次的需要。)

简析: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它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即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人心胸开阔、独立性强,具有创造性;他们知道自己的需要,能意识到自己实际上是怎样一个人,自己的使命是什么。从学习心理的角度看,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挥、发展和实现。因此,可以说自我实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

2005年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什么规律的科学?( C )

A.基本教育规律 B.基本教学规律 C.基本心理规律 D.基本身心规律

2.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最低临界值应是( B )。

A.130 B.140 C.150 D.160

3.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 C )。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

4.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 D )。

A.自我了解 B.自我实现 C.自我行为 D.自我监控

5.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是( A )。

A.一般迁移 B.具体迁移 C.垂直迁移 D.水平迁移

6.智力的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是,( B )。

A.女优于男 B.大致相等 C.男优于女 D.中国人相等,外国人不相等

7.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特征属于( A )。

A.概念学习 B.意义学习 C.命题学习 D.符号学习

8.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规律是( C )。

A.均衡发展 B.先慢后快 C.先快后慢 D.先慢后快又慢

9.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其条件反应,这是条件刺激的( D.)。

A.一般化 B.具体化 C.分化 D.泛化

10.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 C )

A.操作模仿 B.操作组合 C.操作熟悉 D.操作定向

11.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C )。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12.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D )。

A.生活焦虑 B.择友焦虑 C.缺钱焦虑 D.考试焦虑

13.发现学习室属于(A)。

A.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B.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C.个别化的教学策略D.交互式的教学策略

14.引导和维护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叫做(B)。

A.注意B.动机C.需要D.兴趣

15.人的健康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C)。

A.健康的人格 B.健康的习惯 C.健康的心理 D.健康的生活

16.完形一顿悟学说的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A )

A.苛勒 B.斯金纳 C.桑代克 D布鲁纳

17.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可分为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 B )。

A.计划策略 B.组织策略 C.调节策略 D.监视策略

18.个人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叫做( D )。

A.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问题检验 D.问题解决

19.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 B )。

A.行为 B.内化 C.执行 D.泛化

20.如果将期末考试结果的解释视为总结性评价,那么对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测验的解释就是( A )。

A.形成性评价 B.定性评价 C.定量评价 D.考查性评价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21.在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时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锄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心理学把此时期称之为关键期。

22.智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智商,简称IQ。IQ=智力能力/实际年龄。

23.我国教育心理学家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24.桑代克认为尝试一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有: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

25.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会调适,第二是寻求发展。

26.学生的学习就其内容来说,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二是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三是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27.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称为定势。

28.储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的记忆是瞬时记忆。

29.在读一首短诗时,某生学习10分钟就刚好能背诵,随后又增加学习几分钟。这种增加的附加学习,叫做适当过度学习,它是促进知识保持,克服遗忘的记忆规律之一。

30.中学生的伦理道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可以做到言行一致,具有自律性。

31.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有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是程序教学。

32.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和情感的综合状态,叫做课堂气氛,它是教学过程的软环境。

33.系统地搜索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称之为教学评价。

34.标准化成就测试的优越性在于:第一,客观性;第二,计划性;第三,可比性。

35.多次测试所得的分数的稳定和一致程度,叫做测试的信度。

36.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之为皮革马利翁效应。

37.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信息是以编码形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

38.积极诱因使个体产生积极行为,趋向或接近某一目标;消极诱因则使个体产生负性行为,离开或回避某一目标。

39.布卢姆等人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

40.对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的比较研究发现,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具有预见性,并以学生为中心。

三、简答题

41.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简析:1)、问题的特征;2)、已有的知识经验;3)、定势与功能固着。

42.教学中怎样促进学习的迁移?

简析: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教学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43.简述创造性与智力的基本关系?

简析:①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②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③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④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44.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简析:①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②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③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④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45.教师成长的历程经历哪几个阶段?

简析:①关注生存阶段;②关注情境阶段;③关注学生阶段。

四、论述题

46.试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示:将五种基本需要,由低级到高级顺序排列,并着重分析一下最高层次的需要。)

简析: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自我实取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它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即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马斯洛

认为,自我实现的人心胸开阔、独立性强,具有创造性;他们知道自己的需要,能意识到自己实际上是怎样一个人,自己的使命是什么。从学习心理的角度看,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挥、发展和实现。因此,可以说自我实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

2006年10月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晦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 A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2;许多人利用早晨和晚上的时间学习记忆,其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的干扰是( C )。

A.双重抑制 B.前摄抑制 C:单一抑制 D.倒摄抑制

3.学生掌握了整数、分数、小数的知识后,可以概括为有理数,这是思维过程的( C )。A.具体化 B.分析 C.系统化 D.抽象

4.智力活动转向头脑内部,借助语言来作用于观念性对象的阶段是(D)。

A.原型定向B.原型操作C.操作整合D.原型内化

5.情绪所反映的是(D)。

A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B.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

C.客观事物间的关系D.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