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_建构与反思_解读阿克罗伊德作品中的_英国性_郭瑞萍

传承_建构与反思_解读阿克罗伊德作品中的_英国性_郭瑞萍
传承_建构与反思_解读阿克罗伊德作品中的_英国性_郭瑞萍

国别文学研究

传承、建构与反思

—解读阿克罗伊德作品中的“英国性”

郭瑞萍

 内容提要:作为一名后现代作家,阿克罗伊德与其他后现代作家既有相似之处又

有根本区别。他具有强烈的历史意识,对民族文化传统怀有深厚的情感和历史使命

感,历史始终是他创作的素材和灵感源泉。因此,他的作品虽然丰富多样,但具有内

在一致性,主旨是通过对伦敦的历史书写探讨“英国性”。

关键词:传承 建构 反思 英国性

作者简介:郭瑞萍,河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Title: Englishness in Peter Ackroyd’s Works

ABSTRACT: Peter Ackroyd has a unique perception of literary creation. As a postmodern writer, Ackroyd shows both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from many of his contemporaries. With a strong historical sense, he possesses a passion and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for the historical tradition of English culture, and history has always been

the subject and inspiration of his writing. Although his works vary in subjects, they all strive for “Englishness” by way of rewriting the history of London.

Keywords: inheritance, construction, reflection, Englishness

Author:Guo Ruiping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English at th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ijiazhuang, China (050000). Her research areas are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DOI:10.16077/https://www.360docs.net/doc/5316022058.html,ki.issn1001-1757.2016.01.008

彼得·阿克罗伊德(Peter Ackroyd,1949—)是当代英国文坛巨擘。作为一名传记作家、

传承、建构与反思

小说家和评论家,自20世纪70年代步入文坛以来,他共发表作品40余部,包括诗歌、传记、小说、改编作品、散文和文学评论等,其传记和小说曾获得过众多文学奖项。当代作家阿普尔亚德(Brian Appleyard)曾预言:“在同代作家中,阿克罗伊德是最有望被人们阅读上百年的为数不多的英国作家之一”(qtd. in Grubisic 11)。

国内外评论家目前对阿克罗伊德及其作品主要有两种定性。如哈琴(Linda Hutcheon)、奥涅加(Susana Onega)、李(Alison Lee)和曹莉等认为阿克罗伊德是后现代作家,其《霍克斯默》和《查特顿》等小说都属于历史元小说。另一些评论家,如刘易斯(Barry Lewis)、吉普森(Jeremy Gibson)、沃弗雷(Julian Wolfreys)等认为他与其他后现代作家有根本区别。如刘易斯说:“有些作家是天生的后现代主义者,有些作家向往成为后现代主义者,还有一些作家如阿克罗伊德的后现代主义者称号是被强加的”(Lewis 181)。

阿克罗伊德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创作时,“英国小说无论是主题还是形式都具有多元性特征”(杨金才56),后现代理论和作品大量涌现。然而,阿克罗伊德既没有追捧新历史主义,给历史祛魅,又没有追随后殖民等一些新理论,质疑经典作家和作品的地位。在创作中,他始终立足民族文化和传统,从英国历史中摄取创作素材和灵感,彰显出浓厚的历史意识。因此,他的作品虽然体裁多样,但共同的主题是用文化符号表征“英国性”(即阿克罗伊德努力建构的民族特质,是英国文化、英国民族精神和民族身份的象征),并主要通过对伦敦的历史书写而实现,因为他相信“最能表达‘英国性’的是地方”(Habermann 20)。鉴于此,伦敦成为他多数作品的核心,例如,在一次访谈中他曾说:“伦敦是激发我想象的灵感源泉,并成为我每部作品中的一个鲜活人物。我一直在间接地为它写史、写传。因此,我认为我现在所写的作品,包括传记和小说都是到我生命结束时才能完成的整部作品的其中一章而已”(Bold Type Interview)。事实上,伦敦不仅成为他多数作品的共同背景,而且也成为他在作家传记、改编作品和历史小说中阐明“英国性”的象征和隐喻。

一、作家传记与“英国性”书写传统

阿克罗伊德的创作虽然始于诗歌,但是他首先以传记家身份赢得声誉。自20世纪后半叶以来,他已推出13部传记,并被誉为“当代最有才华的传记作家之一”(Ackroyd, Collection xxiv)。杨正润指出:“传记家同他选择的历史传主之间常常存在某种一致性,这在那些成功的传记作品中表现得就更加明显”(162)。阿克罗伊德的作家传记也是如此,他选择的传主不仅是对“英国性”作出贡献的经典作家,而且也是阿克罗伊德敬慕、模仿和找到身份认同愉悦的作家。《乔叟传》(Chaucer, 2005)、《莎士比亚传》(Shakespeare, 2006)和《狄更斯》(Dickens, 2002)既体现出作者的传记创作观,即“传记旨在创造一件既像历史一样真实,又像小说一样有魅力的艺术品”(265),又实现了其通过这些传主追溯和梳理“英国性”的愿望。

《乔叟传》虽然是一部简传,但它全面论述了乔叟对“英国性”的贡献。阿克罗伊德说:“乔叟是一位伦敦艺术家”(Chaucer 10),英国文学传统的开创者,他对“英国性”的最大贡献之一是用英语写作,将英语提升到一个高雅的文学水准,推动了英语作为民族语言的进程。他还指出,乔叟的作品同样凸显出典型的英国本土特征,他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勾画出一幅14世纪末英国社会生活浮生图。他还发现乔叟的性格也是“‘英国性’中和蔼可亲的象征。他是一个既忙于实际事务又着手写诗的人,为人谦虚,从不自夸,……是民族的偶像”(78)。此外,他还强调,乔叟对“英国性”的贡献还在于他从但丁、卜伽丘和彼特拉克的作品中吸取营养,并将

当代外国文学 No. 1, 2016

其化为“英国性”的一部分,如《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的创作是最好的例子。因此,阿克罗伊德评论说:“乔叟通过吸收和同化滋养了自己的天才……但他是个地地道道的英国本土天才”(14),因此被视为“英国诗歌之父”(xvi),并成为英国民族文学的奠基者。

在《莎士比亚传》中,阿克罗伊德高度评价了莎士比亚的成就,说他是继乔叟之后最伟大的作家,是“核心中的核心,是‘英国性’的内核”(Shakespeare 6),其后的作家如司各特、卡莱尔和狄更斯等都沐浴在他的光辉中,是“人们眼中一颗耀眼的明星”(209),在语言、戏剧和想象力等方面对“英国性”有重大贡献。例如,他能很快吸收消化周围的各种语言——如诗歌、戏剧、评论、演讲以及日常语言等,因此,他的作品和乔叟的作品一样表现出明显的语言“杂糅”特征,并成为“英国性”的一个方面。在戏剧方面,莎士比亚创作的历史剧比任何一位同代作家都多。另外,他能将历史与想象融合,使故事更贴合英国现实。阿克罗伊德还认为,同乔叟一样,莎士比亚的性格也体现出复杂的民族性格特征。他既是一个文学奇才,又是一个务实的英国人,集演员、剧作家、戏剧经营者、股东和兼职放贷人于一身。

阿克罗伊德指出,狄更斯也是“英国性”的内核,是“维多利亚时代”的象征和灵魂,考察他个人的生活轨迹,就可以看到他所生活于其中的那个世界。他甚至认为,狄更斯本人就可以代表维多利亚时代,“从他的手势,他的谈话,他的故事,他的衣着,他的情绪,甚至他的盲目和自欺欺人的时刻,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的特征”(Dickens 578)。如乔叟和莎士比亚一样,狄更斯的作品也体现出典型的英国特征,他“凭借其哀婉动人、嬉笑怒骂之笔,怀着爱国之情描写了一幅幅伦敦城区的生活画卷”(Emerson 167),如《大卫·科波菲尔》是卡姆登镇给他留下的不幸记忆的结果。因此,阿克罗伊德说:“没有几个作家能如此恰如其分地表现自己的民族”(Dickens xiv),他比任何其他同代作家更能代表和集民族性于一身,他是那个时代的最好代表。

阿克罗伊德曾言:“在世界的舞台上,人人都扮演着一个角色,重要的是要让自己成为一名成功的演员”(Chaucer 36)。他认为,乔叟、莎士比亚和狄更斯都是当之无愧的好演员,他们都成功地演好了历史赋予他们的不同角色:诗人、戏剧家、小说家,并成为“英国性”的象征。通过书写这些传主的生涯,阿克罗伊德发现,他们既是一个个独立的丰碑,又在创作方法和思想上依次传承和发展,从而形成传统。阿克罗伊德不仅梳理出这些作家之间源远流长的“英国性”,还在自己的作品中以不同的方式努力继承和发展这一传统。首先,他像前辈作家一样热爱经典作家和作品,并写出了一系列以经典作家为传主的作家传记。除以上三部作家传记外,阿克罗伊德还发表了《庞德》、《T.S.艾略特》、《布莱克》、《托马斯·莫尔》和《柯林斯》等。其次,他继承了前辈作家书写伦敦的传统,将多数作品的背景定位在伦敦,通过对伦敦的创造性历史书写表征“英国性”。另外,他还继承了前辈作家改编经典的传统,发表了一系列经典改编作品。因此,阿克罗伊德的作品都蕴含着作者强烈的历史意识以及坚守和发展“英国性”的努力。

二、经典改编与“英国性”建构

除传记外,阿克罗伊德自2003年以来还发表了一些改编作品,如《亚瑟王之死》(The Death of King Arthur: The Immortal Legend, 2010)、《维克多·弗兰肯斯坦的个案》(The Casebook of Victor Frankenstein, 2008)和《克莱肯威尔故事》(The Clerkenwell Tales, 2003)等。通过改编,阿克罗伊德把自己纳入前辈作家所开创的改编传统之中。 

改编被认为是“互文性的一个分支”(Sanders 17)。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曾说:“任何文本都是对另一文本的吸收和改编”(36)。狭义之改编指从一种到另一种艺术形式的转换。

传承、建构与反思

广义之改编也包括同种艺术形式间发生的较大变更或增删,如哈琴曾说:“如果你认为改编仅指从小说到电影,你就错了”(Hutcheon xi)。桑德斯(Julie Sanders)也指出:“我们常在新的语境中重新解读原文本或把原文本置放在新的文化或时代背景中,这有时不一定会引起文类的变化”(19)。如果说哈琴和桑德斯拓宽了改编理论内涵的话,那么可以说阿克罗伊德的创作丰富了改编实践。

阿克罗伊德对经典改编有独到见解。在他看来,“独创性包括对原有思想重新进行美好组合,而不是刻意寻找未曾有过的思想”(Chatterton58)。对他而言,“模仿名家名作是写作的基本要求,这种模仿不能算是剽窃,而是一种通过改编和消化获得启发的行为”(《莎士比亚传》59)。然而,他强调,“仿作如果没有自已的灵魂,就只能成为空洞的回音”(《霍克斯默》 2),因此,他常在改编作品中融入个人见解。 

常见的改编主要有三种类型,即“还原改编”、“疏离式改编”和“颠覆式改编”。阿克罗伊德在对马洛礼(Thomas Malory)的《亚瑟王之死》改编时主要采用“还原改编”的策略。例如,他在对改编本的注中写道:“在改编中,我将法文题目改为英文,以便更好地传达原著的‘英国性’内涵。……为达到简明效果,我将原著缩写。我希望通过改编,亚瑟王故事的精髓能被清晰呈现,人物更加令人信服。……希望我的改编能传达出原著的庄严和悲怆”(The Death of King Arthur XVII)。在评论丁尼生的《国王之歌》(“Idylls of the King”,1885)时他曾说:“亚瑟王的真正意义是:他代表英国人的理想。……亚瑟王传奇不只是传说,更是伟大民族神话和象征的源泉。因此,丁尼生在追溯亚瑟王的悲剧人生时,也是在追溯民族文学的源泉”(Albion 123)。这样的评价也适用于阿克罗伊德的改编。阿克罗伊德将题目由法文改为英文,使文本意义发生根本改变,隐含着作者对这部作品在英国文学史中的定位,更加凸显出其作为民族史诗的重要性,同时也表明作者对亚瑟王英国身份的认同。阿克罗伊德还把原著缩写,使叙事更加紧凑,加速了人物悲剧命运的到来,更好地传达出人生短暂的命题。作者没有过分渲染打斗场面,而是通过对人物和事件的精心描述凸显作品中的英国元素。亚瑟王和兰斯洛特两个中心人物是阿克罗伊德心目中的理想形象和“民族性”的象征,因此,在作品中,他对其着墨最多。在他看来,亚瑟王是“世上最高贵的国王和骑士”(The Death of King Arthur 299—300)。兰斯洛特是“骑士之花”,他的勇敢、忠诚、大度和宽容都是典型的“英国性”特质。因此他说,《亚瑟王之死》是“英国民族想象的内核”(Albion 115)。阿克罗伊德认为,马洛礼的《亚瑟王之死》是英国民族身份和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象征,因此值得不同时代的作家用各种艺术载体对其进行阐释。亚瑟王和他的骑士们是英国民族精神的代表,值得一代代人的继承和发扬。

在改编《维克多·弗兰肯斯坦的个案》时,为了从不同维度完成对玛丽·雪莱《弗兰肯斯坦》的“本土化”构建,阿克罗伊德采用了“疏离式改编”的策略,即通过改变原著的人物、情节和地点等对其进行“本土化”转换。首先,他增添了一些人物和相关情节,如雪莱、拜伦、玛丽和柯勒律治等。这些文学人物的加入,不仅为作品增加了文学品格,而且还使其更具有英国历史和文化特色。其次,阿克罗伊德也删减掉一些削弱作品“英国性”的人物,如弗兰肯斯坦的日内瓦朋友科勒威尔。此外,他对故事背景也做了重要改动,将主人公的活动空间主要限定在英国,如牛津大学、伦敦、杰明街和莱姆豪斯等。原著中,科学怪人藏身的那家人原籍是法国,后来居住在德国,而在改编作品中,科学怪人的隐身之所是英国农民之家。这些地点的改动使作品具有了明显的本土特色。《维克多·弗兰肯斯坦的个案》与原著的不同还在于它更强调人文关怀,弗兰肯斯坦的“创造物”成为“creature”,而不再是原著中的“monster”。因此,阿克

当代外国文学 No. 1, 2016

罗伊德的改编不仅使作品的英国地域文化特色更为明显,而且还深化和拓展了原作的主题,使其浪漫和恐怖成分减弱,英国现实主义成分增强,引发人们对科学进步与人类关系的追问与思考。例如,在作品的结尾,弗兰肯斯坦对创造物说:“让我们一起分享科技发明带给我们的命运吧!”(The Casebook of Victor Frankenstein 351),与原著中二者成为死敌的结尾形成鲜明反差。

《克莱肯威尔故事》属于“颠覆式改编”,然而,阿克罗伊德保留了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的框架和人物,因为他赞同布莱克的观点,认为“乔叟作品中的那些人物代表了所有时代和所有民族的人”(The Clerkenwell Tales vii)。他虽然借用了乔叟的人物,但是他通过运用陌生化手法,对原著作了较大改动,使两部作品在情节、人物塑造和主题等方面都形成一定张力,使被感知对象变得复杂而艰涩,与读者原有的阅读体验完全相反。什克洛夫斯基曾把这种感知过程称为“陌生化”。“陌生化”强调由事物的新鲜感受引起的奇异感,其目的在于让读者去感受所描述的内容,而不只是了解这些内容。“陌生化”效果最突出地表现在文学作品中,不仅可以发生在语言层面,还可以发生在视角、背景、人物、情节、对话和语调等其它层面。阿克罗伊德的《克莱肯威尔故事》通过在原著的人物和情节层面上运用“陌生化”手法,将原著中一些人物形象颠覆,如骑士、巴斯婆、赦罪僧、教会法庭差役和牛津学者等。在原著中,骑士是完美的典范,“以忠实为上,推崇正义,通晓礼仪。……他十分英勇,参加过许多次战役,行迹比谁都辽远,不论是在基督教国家境内或在异教区域,到处受人尊敬”(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 2)。然而在改编作品中,骑士却变成一个政治阴谋家和操纵秘密组织的头领和伦敦教堂纵火案密谋者之一。另外,在原著中,教会法庭差役和赦罪僧是虚伪和贪婪的神职人员,巴斯婆是个坚定的女权主义者,竭力捍卫女性在婚姻生活中的地位。在阿克罗伊德的笔下,教会法庭差役和赦罪僧是有正义感的人,巴斯婆却成为妓院的老鸨。在情节方面,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主要讲述30位朝圣客到圣地坎特伯雷朝圣的故事,语调轻松,欢快。然而,阿克罗伊德的《克莱肯威尔故事》描绘的却是一个混乱而令人恐怖的伦敦。可见,《克莱肯威尔故事》既保持了乔叟作品的艺术魅力,又融入了英国历史知识和作者的想象,揭示了乔叟时代英国历史的另一面,与原作形成对照和互补。桑德斯说:“改编既需要经典也可以使经典长存”(Sanders 8)。阿克罗伊德的改编不仅依附经典,而且为经典加入历史和时代元素,有利于经典的传承与发展。

三、历史小说与“英国性”反思

阿克罗伊德对“英国性”的思考还见于其10多部历史小说中。在小说创作领域阿克罗伊德同样取得了重要成就,享有“历史小说大师”的称号。《伦敦大火》(The Great Fire of London, 1981)是他的处女作,其互文性叙事策略“为阿克罗伊德后来的小说定下了基调”(王守仁 232)。阿克罗伊德对历史小说创作有独到见解,例如,他在评论摩考克(Michael Moorcock)的历史小说《迦太基的笑声》(The Laughter of Carthage,1984)时曾说:“摩考克有历史想象的天才,我指的是他有本能地创造或重现过去的天赋,而不是诉诸多数历史小说家所通常使用的手段。摩考克之所以能洞察过去,是因为他能明察现在,他书写过去时,同时也在书写现在”(Collection161)。这也是阿克罗伊德的创作理念。

《查特顿》(Chatterton, 1987)、《霍克斯默》(Hawksmoor,1985)和《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The Last Testament of Oscar Wilde, 1983)最好地体现出阿克罗伊德对“英国性”的反思。通过描述几位典型的英国文化人物的经历,阿克罗伊德探讨了“英国性”的“构建性”、“双面性”和“杂糅性”等复杂内涵,并指出“英国性”不是单一性和排他性,而是融合性、包容性和流动

传承、建构与反思

性,是“一个常鲜、常新的喷泉”(Albion xxvii)。

阿克罗伊德认为,查特顿在英国文学史中的地位所经历的从天才、剽窃者到最后的浪漫主义诗人先驱的过程既反映了作家身份的流动性,又折射出“英国性”的“构建性”特征。于是,阿克罗伊德在《查特顿》中通过运用多种叙事画面来表达这一思想。例如,在小说的结尾,阿

克罗伊德大胆地运用写意之笔把三个世纪的情景和作家融合在一个画面中。他写道:

查特顿梦到自己飞了起来……他看到自己曾经模仿过的和尚托马斯·罗莱……后来查特顿飞落下来,当沿着一个旧的石楼梯往下走时,碰到一个正在上楼梯的年轻人……后来查特顿来到一个因头疼而低着头的年轻人旁边……最后,两个年轻人——他在楼梯上碰到的那个年轻人和低着头坐在喷泉旁的年轻人——都走近他,默默地站在他身旁。查特顿告诉他们,他会永生。他们手拉着手,朝着太阳鞠躬。(Chatterton 233—34)

这一段描述的是查特顿临死前梦到自己回到圣玛丽·雷德克利夫教堂的情景,在那里他看到罗莱和尚、梅瑞狄斯和查尔斯。作者通过让三个历史时期的人物相聚,巧妙地强调了过去与现在的相互交织,“英国性”是一个叠层,是由不同时代的人们共同建构的结果。阿克罗伊德肯定了查特顿对“英国性”的贡献,因为在他看来,查特顿对古人的模仿不应被视为剽窃,而是“尚古情怀”这一“英国性”特质的很好体现,因此,他说,查特顿是“一位可以恢复和重建历史的伟大天才”(The Collection 393)。

在《霍克斯默》中,阿克罗伊德旨在阐明“英国性”的“双面性”特质,指出伦敦不仅是“天使之城”,也是“魔鬼之家”和“黑暗之都”(Hawksmoor 56)。为此,他将真实的历史人物霍克斯默分为一正一邪(霍克斯默和戴尔)两个世纪的人物。戴尔是17世纪的建筑师,霍克斯默是20世纪的探长。同时,他还将小说分为两条叙事线索,让两个世纪的事件与人物交替展开。如奇数章节叙述主人公戴尔的犯罪历程,偶数章节描写霍克斯默探长在侦破数宗教堂谋杀案过程中同戴尔所代表的无形黑暗力量较量的故事。另外,作者还通过不同修辞方法将各章节之间相互衔接,形成神秘的联系与重复。同时,各章节的内容也有惊人的相似、联系和回应。例如,两个世纪发生的谋杀案有许多相似之处,如谋杀的次数,被谋杀者的姓名、经历,谋杀的地点等,似乎是戴尔的谋杀在几百年后的重演。通过这些方法,阿克罗伊德揭示出英格兰文化的丑恶与黑暗传统,体现出作者对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

《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通过描写王尔德所经历的从“他者”到“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这一身份认同过程阐明了“英国性”的杂糅特征。王尔德本人的不幸经历不仅彰显出不同文化的冲突、碰撞和最后的融合,而且反映出维多利亚时代狭隘的、封闭的“英国性”的局限和危害。阿克罗伊德认为,作为一个爱尔兰人,王尔德虽然是“异类”,但他的思想和作品都根植于维多利亚时代的伦敦,具有典型的英国特色。如小说中王尔德对查特顿悲剧命运的评价蕴含着作者对两位作家的人生悲剧与狭隘的“英国性”之间关系的思考:“时至今日,每当我想到查特顿之死,仍不免潸然泪下—他落到了没有面包果腹的境地……他的天才这么早就崭露了,甚至要借他人之名来承载横溢之才。这是18世纪的沉痛悲剧,18世纪可谓文学的悲剧世纪,或许只有蒲柏的诗歌是例外”(105)。作者通过这段评述把王尔德和查特顿两位命运相似的奇才联系在一起,旨在说明英国文化应保持开放的态势,重视同异质文化的交流和对话,因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人们是展开对话,达成相互理解,还是维持互相误解的状

当代外国文学 No. 1, 2016

况,不同的选择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姚君伟 98)。因此,阿克罗伊德强调,“他者”身份并没有影响王尔德对“英国性”的贡献,如作者借王尔德之口说:

我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艺术家,我对此毫不怀疑……我掌握了各种文学体裁。我把喜剧带回到英国舞台,我用我们自己的语言开创了象征戏剧,我为现代读者创造了散文诗。我把批评从实践中分离出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问,我还写出唯一一部现代意义的小说。(185)

通过王尔德的经历,阿克罗伊德旨在强调“英国性”的形成过程应是一个不断吸收和同化其它文化的杂糅过程。在后来的创作中阿克罗伊德更明确地强调过这一点,他说:“‘英国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多样性的融合。杂糅是英国文学、音乐和绘画的形式和特点之一,这既表现在一种由众多不同元素构成的混杂语言,又表现在一种由许多不同种族构成的混杂文化”(Albion 463)。阿克罗伊德认为,王尔德英国身份的最后被认同说明他为“英国性”所做的贡献已被认可。1995年,西敏寺从一扇灰蓝色的菱形彩窗将王尔德漂泊了近百年的孤魂迎回“诗人角”,给了他应得的尊重与地位,将这个“他者”和代表“英国性”的众多核心人物安葬在一起,充分说明王尔德也最终被视为“英国性”的象征。

《查特顿》、《霍克斯默》和《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最好地代表了阿克罗伊德历史小说的创作旨归:经历了从考古性溯源、哲理性探索到对“英国性”的反思。他对过去保守的“英国性”所造成的悲剧深表遗憾和不满,因此,他在作品中反复强调,理想的“英国性”不是刻板、保守和封闭的,而是流动、开放和包容的。阿克罗伊德对“英国性”的多维阐释寄托了作者对理想的“英国性”的期待,引发人们对“英国性”的内涵进行重新认识和思考。

结语

阿克罗伊德在传记、改编作品和历史小说中对“英国性”的梳理、传承、建构和反思是他对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深刻认识与思考的结果。在后现代语境中,当传统文化面临大众文化挑战时,他没有盲目追随创新或寻奇的创作道路,而是在历史书写中表征他对“英国性”的热情与坚守。他以恒定的意志守护着对传统与经典的审美与信仰,梳理出一个源远流长的英国文学传统,从前辈作家身上找到身份认同的愉悦和民族身份记忆的连续性,彰显出宏阔、深邃的历史感和“史诗性”的创作追求。阿克罗伊德对“英国性”的探索既体现出作者对英国本土历史和文化的深厚情感,又表明一位严肃作家的民族责任感。然而,阿克罗伊德并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他对“英国性”的书写是继承性和开放性的结合,他虽然书写的是伦敦,但他关注的是全人类,例如,他曾说:“从伦敦的点滴生活中可以发现整个宇宙”(London: the Biography 772),因此,在他的笔下,伦敦已成为一种隐喻,蕴含着作者重建人类和谐社会新文化理念的强烈愿望。

引用文献【Works Cited】

Ackroyd, Peter. Albion. New Nork: Ranom, 2004.

---. The Casebook of Victor Frankenstein. New York: Anchor Books, 2010.

传承、建构与反思

---. Chatterton. London: Hamish Hamilton, 1987.

---. Chaucer. London: Random, 2005.

---. The Clerkenwell Tales. New York: Anchor Books, 2005.

---. The Collection. London: Random, 2002.

---. The Death of King Arthur. New York: Penguin Group, 2011.

---. Dickens. London: Random, 2002.

---. Hawksmoor. London: Hamish Hamilton, 1985.

---. London: the Biography. London: Chatto & Windus, 2000.

---. Shakespeare. London: Hamish Hamilton, 2006.

---. Hawksmoor. Trans. Yu Junmin. Nanjing: Yilin Press, 2002.

[彼得·阿克罗伊德:《霍克斯默》,余珺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

---. Shakespeare. Trans. Guo Jun. Beijing: International Culture Publishing Corporation, 2010.

[彼得·阿克罗伊德:《莎士比亚传》,郭骏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0年。]

---. The Last Testament of Oscar Wilde. Trans. Fang Bolin. Nanjing: Yilin Press, 2004.

[彼得·阿克罗伊德:《一个唯美主义者的遗言》,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

Bold Type Interview (9 April, 2012). . Chaucer, Geoffrey. The Canterbury Tales. Trans. Fang Zhong. Beijing: 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2004.[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方重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Emerson, Ralph Waldo. English Traits. Beijing: Tsinghua UP, 2012.

Grubisic, Brett Josef. Encountering “This Season’s Retrieval”: Historical Fiction, Literary Postmodernism and the Novels of Peter Ackroyd. Canada: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2002.

Habermann, Ina. Myth, Memory and the Middlebrow: Priestly, du Maurier and the Symbolic form of Englishness.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010.

Hutcheon, Linda. A Theory of Adaptation.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2006.

Kristeva, Julia. Desire in Language: A Semiotic Approach to Literature and Art. Trans. Thomas Gora, Alice Jardine and Leon S. Roudiez. Oxford: Blackwell, 1980.

Lewis, Barray. My Words Echo Thus, Possessing the Past in Peter Ackroyd. Columbia: South Carolina UP, 2007. Sanders, Julie. Adaptation and Appropriati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6.

Wang, Shouren. The History of the 20th Century British Literature. Beijing: Peking UP, 2006.

[王守仁:《20世纪英国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Yang, Jincai. “Core Themes in Contemporary British Fiction and Research Perspectives.” Foreign Literature 6 (2009): 55-61.

[杨金才:《当代英国小说的核心主题与研究视角》,《外国文学》2009年第6期,第55-61页。]

Yang, Zhengrun. A Modern Poetics of Biography. Nanjing: Nanjing UP, 2009.

[杨正润:《现代传记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Yao, Junwen. “A Study of the Dialogicality in Pearl Buck’s Intercultural Writing.” 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4(2011): 95-98.

[姚君伟:《论赛珍珠跨文化写作的对话性》,《外语研究》2011年第4期,第95-98页。]

(责任编辑:舒程)

英国文学选读一考试大题必备 重点题目分析(人物分析 诗歌分析 三大主义)

Hamlet is the first work of literature to look squarely at the stupidity, falsity and sham of everyday life, without laughing and without easy answers. In a world where things are not as they seem, Hamlet…s genuineness, thoughtfulness, and sincerity make him special. Hamlet is no saint. But unlike most of the other characters (and most people today), Hamlet chooses not to compromise with evil. Dying, Hamlet reaffirms the tragic dignity of a basically decent person in a bad world Hamlet is the first work of literature to show an ordinary person looking at the futility and wrongs in life, asking the toughest questions and coming up with honest semi-answers like most people do today. Unlike so much of popular culture today, "Hamlet" leaves us with the message that life is indeed worth living, even by imperfect people in an imperfect world. 犹豫scholars have debated for centuries about Hamlet's hesitation in killing his uncle. Some see it as a plot device to prolong the action, and others see it as the result of pressure exerted by the complex philosophical and ethical issues that surround cold-blooded murder, calculated revenge and thwarted desire. More recently, psychoanalytic critics have examined Hamlet's unconscious desires (Freud concludes that Hamlet has an "Oedipal desire for his mother and the subsequent guilt [is] preventing him from murdering the man [Claudius] who has done what he unconsciously wanted to do". Robinson Crusoe is a grand hero in westerners? eyes. He survived in the deserted island and lived a meaningful life. He almost has everything needed for becoming a successful man, such as his excellent creativity, great working capacity, courage, and persistence in overcoming obstacles. But he has shortcomings, too. Sometimes he was irresolute; he was not confident; he was fetishistic, although his belief had done him much good. He serves somehow as a lighthouse for the ambitious people. It?s also instructive for average people. Robinson w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bourgeois of the 18th C. It was the time when bourgeois grew stronger and stronger. The author Defoe paid a tribute to bourgeois by creating such a rational, powerful, clever, and successful man. 【Themes of Robinson Crusoe】 1. The ambivalence of mastery In short, while Crusoe seems praiseworthy in mastering his fate by overcoming his obstacles, and controlling his environment, the praiseworthiness of his mastery over his fellow human Friday is more doubtful. Defoe explores the link between the two in his depiction of the colonial mind. 2. The necessity of Repentance Crusoe?s experiences constitute not simply an adventure story in which thrilling things happen, but also a moral tale illustrating the right and wrong ways to live one?s life. Crusoe?s story instruct s others in God?s wisdom, and one vital part of this wisdom is the importance of repenting one?s sins. 3. The Importance of Self-Awareness Crusoe?s arrival on the island does not make him revert to a brute existence and he remains conscious of himself at all times. His island existence actually deepens his self-awareness as he withdraws from the external society and turns inward. The idea that the individual must keep a careful reckoning of the state of his own soul is a key point in the Presbyterian doctrine that the aothor took seriously all his life. ·Jane Eyre Charlotte Bronte The protagonist and title character, orphaned as a baby. She is a plain-featured, small and reserved but talented, sympathetic, hard-working, honest and passionate girl. Skilled at studying, drawing, and teaching, she works as a governess at Thornfield Hall and falls in love with her wealthy employer, Edward Rochester. But her strong sense of conscience does not permit her to become his mistress, and she does not return to him until his insane wife is dead and she herself has come into an inheritance. 【Themes of Jane Eyre】 1. Gender relations A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eme in the novel is patriarchalism and Jane…s efforts to assert her own identity within male-dominated society. Among the three of the main male characters,

必读英美文学经典作品20本

必读英美文学经典作品20本 American Literature 1、The Scarlet Letter by Nathaniel Howthorne《红字》霍桑著 小说惯用象征手法,人物、情节和语言都颇具主观想象色彩,在描写中又常把人的心理活

动和直觉放在首位。因此,它不仅是美利坚合众国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同时也被称作 是美利坚合众国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创篇。 2、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by Mark Twain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简称《赫克》是美国文学中的珍品,也是美国文化中的珍品。十六年前【1984】 ,美国文坛为《赫克》出版一百周年举行了广泛的庆祝活动和学术讨论,也出版了一些研究马克吐温,特别是他的《赫克》的专著。专门为一位大作家的一本名著而举行如此广泛的纪念和专门的研究,这在世界文坛上也是少有的盛事。这是因为《赫克》的意义不一般.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说, "一切现代美国文学来自一本书, 即马克吐温的《赫克尔贝里芬历险记》……这是我们所有书中最好的。一切美国文学都来自这本书,在它之前,或在它之后,都不曾有

过能与之媲美的作品。 3、The Portrait of a Lady by Henry James 《贵妇画像》 亨利.詹姆斯著】 美国小说家亨利·詹姆斯的《贵妇画像》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文学评论界的关注,专家学者已从各个不同角度对女主人伊莎贝尔·阿切尔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即跨文化交际角度,剖析伊莎贝尔在婚姻方面所作的选择。文章指出她是该小说中跨文化交际的最大失败者,并对其失败原因作了分析。希望在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都能从伊莎贝尔的生活经历中得到某种启发。

英国文学作家及作品分析,语言学

英国文学作品与作家 一、Geoffery Chaucer 杰弗里?乔叟1343~1400 (首创“双韵体”,英国文学史上首先用伦敦方言写作。约翰·德莱顿(John Dryden)称其为“英国诗歌之父”。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 The father of English poetry. Writing style: wisdom, humor, humanity. 作品: ① 坎特伯雷故事集: first time to use ‘heroic couplet’(双韵 体) by middle English ②特罗勒斯与克丽西德 ③ 声誉之堂 ④公爵夫人之书 ⑤百鸟议会 二、William Shakespeare威廉?莎士比亚 1564~1616l playwright,poet 评价comments: Widely regarded as the greatest writer in English literatur e

莎士比亚同时代戏剧家本·琼森(Ben Johnson)--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是属于。(He was not of an age, but for all time.) 作品: ①Historical plays: Henry VI ; Henry IV : Richard III ; He nry V ;Richard II;Henry VIII ②Four Comedies: 皆大欢喜; 第十二夜; 仲夏夜之 梦; 威尼斯商人 ③Four Tragedies: 哈姆莱特; 奥赛 罗; 李尔王; 麦克白 ④Shakespeare Sonnet :154 Three quatrain and one couplet, ababcdcdefefgg 三、Francis l Bacon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 Bacon’s quote 1、 knowledge is power 知识就是力量。 2、 Beauty is as summer fruits, which are easy to cor rupt, and cannot last; and for the most part it makes a dissolute youth, and an age a little out of countenance 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保持的,世上有许多美人,她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 3、 Natural abilities are like natural plants, that n eed pruning by study; and studies themselves do give for

美国文学作家以及作品总汇

美国文学部分(American Literature) 一.独立革命前后的文学(The Literature Around the Revolution of Independence) 1.本章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殖民地时期的文学的特点 2).主要的作家、其概况及其代表作品 2.独立革命前后时期的主要作家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本杰明·富兰克林,散文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曾参与起草―独立宣言。 《穷查理历书》Poor Richard’s Almanack 《致富之道》The Way to Wealth 《自传》The Autobiography 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托马斯·潘恩,散文家、政治家、报刊撰稿人。 《税务员问题》The Case of the Officers of Excise 《常识》Common Sense 《美国危机》American Crisis 《人的权利》Rights of Man 《专制体制的崩溃》Downfall of Despotism 《理性时代》The Age of Reason 菲利普·弗伦诺Philip Freneau菲利普·弗伦诺,著名的―革命诗人‖。 《蒸蒸日上的美洲》―The Rising Glory of America‖

《英国囚船》―The British Prison Ship‖ 《纪念美国勇士》同类诗中最佳―To the Memory of the Brave Americans‖ 《野生的金银花》―The Wild Honeysuckle‖ 《印第安人殡葬地》―The Indian Burying Ground‖ 1二.美国浪漫主义文学(American Romanticism) 1.本章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历史及文化背景 2).主要作家的创作思想、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作品的主题结构、人物刻画和语言风格 3).清教主义、超验主义、象征主义、自由诗等名词的解释 2.美国浪漫主义时期的主要作家 华盛顿·欧文Washington Irving华盛顿·欧文,美国著名小说家,被称为―美国文学之父‖.《瑞普·凡·温可尔》Rip Van Winkle 《纽约外史》A History of New York 《见闻札记》The Sketch Book 《睡谷的传说》The Legend of Sleepy Hollow 詹姆斯·费尼莫尔·库珀James Fenimore Cooper 詹姆斯·费尼莫尔·库珀开创了以《皮裹腿故事集》为代表的边疆传奇小说,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是《最后的莫西干人》。 《皮裹腿故事集》Leatherstocking Tales 《间谍》The Spy 《领航者》The Pilot

英国文学作品赏析复习大纲

Review 1.Literary Glossary Question: What is the definition of each literary term below? Heroic couplet Byronic hero stream-of-consciousness Metaphysical poetry/poet Romance comedy tragedy soliloquy Sentimentalism/Sentimental novel Gothic novel foil Romanticism/Romantic era sonnet blank verse stanza Iambic pentameter Aestheticism 2.Selected reading. (1). The first twelve lines in the General Prologue in Canterbury Tale. (2). Shakespeare: sonnet 18(The main theme of this poem.) Act3 scene3, Hamlet’s monologue (main idea, major themes, meter and rhyme) (3). Milton, Paradise Lost Book 1, excerpt, lines describing Satan’s unyielding spirit (line50--75) (Satan’s character) (4). Jonathan Swift: A Modest Proposal (For whom was this essay written?) Gulliver’s travels (the name of each place Gulliver visits) (5). William Blake: Tyger (central image, main theme) (6). Robert Burns: My heart’s in the highlands (theme, does the speaker love the highlands? How does he show his love in the poem?) (7). William Wordsworth: I wo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the central image, rhyme scheme, main idea of each stanza) (8). Shelley: Ode to the west wind. First stanza. (why is the west wind both destroyer and preserver?) (9). Jane Austen: chapter 1, first and second paragraph: “It is truly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life” (Is there any irony? What does this sentence imply?) (10). Jane Eyre: Chapter 5 and chapter 4 (Jane Eyre’s personality and Mr Rochester’s character) (11). Hardy: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subtitle of the novel, Tess’ character) 3.Key characters. Hamlet, Shylock, Satan, Robinson Crusoe, Jane Eyre… 4.Literary stages What are the main themes and dominating literary genres(文学体裁) in each of the following historical periods? Medieval age, the Renaissance, the Restoration and Revolution, The age of Enlightenment, Romantic era, the Victorian age (the age of realist critical realism, modernism.

美国文学定义

文学术语定义 Romanticism ;定义 a movement of the 18th and 19th century. It is the predominance of imagination over reason and formal rules and over the sense of fact or the actual, a psychological desire to escape from unpleasant realities. 具体的概念Romanticism was a movement in literature, philosophy, music and art which developed in Europe in the late 18th and early 19th centuries. It emphasized individual values and aspirations above those of society as a reaction to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t looked to the Middle Ages and to direct contact with nature for inspiration. It gave impetus to the national liberation movement in 19th-century Europe. 特征:It was the expression of “a real new experience” and contained “an alien quality” for the simple reason that “the spirit of the place” was radically new and alien. 2 It tended to be didactic because of Puritan influence. 3 It was both imitative and independent. 代表Washington Irving The Sketch Book James Fenimore Cooper Leatherstocking Tales (2)、Transcendentalism定义:A broad, philosophical movement in New England during the Romantic era (peaking between 1835 and 1845). It stressed the role of divinity in nature and the individual…s intuition, and exalted feeling over reason. 特征;1 The Transcendentalists placed emphasis on spirit, or the Over soul , a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the universe. 2 The Transcendentalists stressed the

英美文学作品赏析课程介绍

“英美文学作品赏析”课程简介 一、课程简介 “英美文学作品赏析”(“Appreciation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ry Works”)是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的较高要求,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开设的“语言文化”类课程。课程以阅读名家名作精彩片段为主,以欣赏相关作品音频、视频片段为辅,通过阅读、讲授、讨论、表演、诵读、赏析等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学生了解英美两国文学简史,理解经典作品的主要艺术特色。本课程从考勤、学习过程、期末开卷考试三方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听、读、说、写、译的综合训练,致力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学科基础知识、运用文学常识鉴赏评析作品的能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创造性思维、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学生对英美文学、文化的兴趣与感悟力,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修养的提高。 二、课程内容 课程共48学时,主要内容为:

三、课程考核 本课程的考查方式为:过程管理评估+期末考试评估 过程管理部分的考核构成学生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40%;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60%,即: 学生学期成绩=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成绩60% 平时成绩=出勤40%+课堂表现20%+作业40% (作业包括翻译、课堂陈述、课堂表演、写作等灵活多样的形式) 期末考试方式:开卷考试(内容:英美文学常识,作品选段理解,作品选段分析等)四、选课指南 “英美文学作品赏析”是一门文化素养课。课程信息量大、文化内涵丰富,意图拓宽学生知识面,加深其英美国家文化底蕴,提高其人文修养。课程组在教学中力图做到精选作家、作品选段,精心选择相应的音频、视频选段,自制优美的PPP课件,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力争通过诵读、观赏、跟读、翻译、表演、陈述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使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不少同学反映该课程对他们的英语学习和知识扩展有很大帮助,对英美作家的心路历程和写作历程感受颇深,自己“受益匪浅”。摘录同学评价如下: *“我学习到了很多,更收获到了自己心里憧憬已久的东西,感觉很是幸福。” “该课给了我接触文学,了解文学的机会。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需要一

英国文学赏析整理

Alexander Pope An Essay on Man (know then thyself) The poem is written in iambic tetrameter, every two line have the same thyme at the last word. The poem is important in the sense that it embodies the 18th century concepts of the universe and man’s place in it, that is man is made in the shape of God, and occupies a middle position in the Great Chain of Being. As the poet says sometimes we have too much knowledge and feel suspect about everything, but sometimes we have too much weakness and can not be as pride as Stotic, sometimes we seem to have the power to rule all things but sometimes we seem prey to all. We are in the middle place and sometimes we are confused about whether to act or rest. The poet perfectly describes man’s feeling about ourselves and about the world. Although Pope is never profound in thought but he is very adapt in voicing the idea of his contemporaries in a beautiful and clever way. Robert Burns A Red, Red, Rose The metrical pattern of the poem is basically in the ballad form, i.e. each stanza consisting of four lines, with four stressed syllables in the odd-numbered lines and three stressed syllables in the even-numbered lines, and with rhymes occurring on the even-numbered lines. The image of rose evokes traditional associations of beauty, love and romance. Its simple lyrics and straight form and expression of feeling make it a favorite choice for poetry anthologies and a most appreciated poem for readers. Incorporating various elements from folk songs, the poem is supposed to be a song sung by an Irish sailor to his sweet heart before his ship sailed off to sea, the exaggerated declaration of love “till the

如何引导学生赏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特点

如何引导学生赏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特点怎样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记叙文是初中生最熟悉的一种文体,而编入我们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大都是文质兼美、内涵丰富、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无论是叙事性散文,还是小说,都离不开人物形象的支撑。那么,如何分析并把握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抓住文中的人物描写,揣摩人物的内心情感,感受人物的思想性格。 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都是鲜活无比的,这种生命的活力源于各种生动的描写:外貌描写呈现的是人物的外在形象;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刻画的是人物的内在性格和思想。只要牢牢抓住人物的各种描写,深入分析,揣摩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就定能把握住人物的思想和性格。 【例】 ??最后,带着叹赏的舒心,他扔下刮刀,就象一个男士把披肩披到他情人肩上那样,温存关怀地把湿布蒙在女正身像上。于是,他又转身要走,那身材魁梧的老人。《从罗丹得到的启示》

【分析】句中,一个“扔”字传神地刻画出罗丹大功告成后的无比兴奋的心情;而后句中的“披”、“蒙”二字则又生动地再现了罗丹对自己作品的珍爱;最后“又转身要走”表明罗丹工作时的忘我和投入,他完全忘记了站在自己身后的“我”。由此,罗丹专注于雕塑艺术并力求完美的忘我精神就让我们了然于心了。 二.联系上下文,关注作者的整体运思,全面把握人物的思想性 格。 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中的人物,是作家源自灵魂深处的感情人格化的产物,他们支撑着整个小说的故事和主题。这些文学人物形象之所以能超越不同民族、穿越时间隧道、震撼人们心灵并最终留在了人们的记忆深处,完全在于作者的精心塑造。因此,我们在阅读这些文学作品时,一定要联系上下文,关注作者对作品及人物的整体运思和表现手法,全面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例】那同志一只手抖抖索索地打开了纸包,那是一个党证;揭开党证,里面并排着一小堆火柴。焦干的火柴。红红的火柴头簇集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同志,你看着??”那同志向卢进勇招招手,等他凑近了,便伸开一个僵直

英国美国文学作家及作品汇总

英国文学名家名著 《贝奥武甫》(Beowulf)是英国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一首英雄史诗,古英语文学的最高成就,同时标志着英国文学的开始。史诗的第一部分讲述瑞典青年王子贝奥武甫来到丹麦,帮助丹麦国王赫罗斯加杀死了12年来常来进行夜袭的巨妖格伦德尔及他的母亲;第二部分简述了贝奥武甫继承王位,平安统治50年。后来,他的国土被一条喷火巨龙蹂躏,老当益壮的贝奥武甫与火龙交战,杀死火龙,自己也受了致命伤。 杰弗里?乔叟(Geoffrey Chaucer ,1340-1400)是英国文学之父亲和前最杰出的作家。主要作品有《坎特伯雷故事集》等。作品的主要特点是主题、题材、风格、笔调的多样性及描写人对生活的追求的复杂性。他的代表作品是《坎特伯雷故事集》(The Canterbury Tales)不仅描绘了31位朝圣者的各个社会阶层,而且也反映了他们各自叙述故事的不同风格,读者广泛,对后世影响很大。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剧作家和诗人。他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包括喜剧、悲剧和历史剧。他的剧本至今仍在许多国家上演,并为人们所普遍阅读。莎上比亚的作品文才横溢,创造的喜、怒、哀、乐场面使人印象深刻,历久难忘。主要作品有四大悲剧:《奥赛罗》(Othello)、《哈姆雷特》(Hamlet)、《麦克白》(Macbeth),《李尔王》(King Lear);

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A Midsummer Night’s Dream)、《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无事生非》(Much Ado about Nothing)和《皆大欢喜》(As You Like It)等。此外,历史剧《亨利六世》(Henry VI)三部曲,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也都很受欢迎。《哈姆雷特》叙述了丹麦王子哈姆雷特替父报仇,杀死篡夺王位的叔父的故事。《哈姆雷特》里“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的成为经典台词。《罗密欧与朱丽叶》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因家族间的世仇而不能联姻结果自杀的故事,揭露了封建制度的残酷无情,同时,歌颂了青年男女纯洁坚贞的爱情。 济慈(Keats, 1795一1821)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他出身贫苦,作过医生的学徒,后来才以写诗为业。他对当时英国社会的现实不满,希望在一个“永恒的美的世界”中寻找安身立命之处。他的诗歌以文辞声调之美著称,在艺术上对后代的英国诗人影响很大。主要作品有《伊沙贝拉》(Isabella)、《夜莺颂》(Ode to a Nightingale)和《秋颂》(To Autumn)等。 雪莱(Shelley ,1792一 1822)是英国浪漫主义的重要诗人。他生于贵族家庭。他既创作了富于政治思想性的诗,也写了很多优美的抒情诗,特别是爱情诗,显示了不羁的想象,瑰丽的色彩和动人的音韵,这些使他成为英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他的主要作品有《麦布女王》(Queen Mab)、《致英国人民之歌》(Song to the

外国文学人物形象

1、堂吉诃德人物形象分析: 一、堂吉诃德是一个脱离现实、耽于幻想、行动盲目的这样一个人。他因读骑士小说入了迷而想入非非,丧失了基本的理性。他把骑士小说的描写当成现实生活,无视已经发生了变化的时代。 二、堂吉诃德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他痛恨专制残暴,同情被压迫的劳苦大众,向往自由,把保护人的正当权利与尊严,锄强扶弱,清除人世间的不平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或许这就是他那理想化的骑士道,但他对此是如此的迷恋和执着,如此的不可思议,已完全变成偏执。 三、堂吉诃德是一个永不妥协的斗士,他为实现理想而奋不顾身的精神令我们折服。堂吉诃德敢于为主持正义、清除罪恶而忘我斗争,不管碰到什么样的敌人,他都毫不怯懦,永不退缩。他把磨坊的风车当作巨人,毫不犹豫地挺枪拍马冲过去。 总结以上几点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堂吉诃德是一个性格复杂而矛盾的人物。他身上既有滑稽可笑的特点,又有严肃认真的思考; 既荒谬绝伦,又崇高伟大; 既有喜剧性,又有悲剧性,是一个可笑又可悲、可乐又可敬的具有双重性格组合的人物形象。堂吉诃德敢用自己的行动、甚至生命来捍卫道德、正义和信仰,即使大多数情况下都以失败而告终,但他这种不屈不挠、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实在是足可令人敬佩的。 2、哈姆雷特人物形象分析: 哈姆雷特形象分析:人文主义者。复杂的性格,有崇高的理想,和人类与世界新颖的看法。目光敏锐,思考深刻,又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但过于内向,过于审慎,加上势单力薄的处境,造成行动上的延宕。有行动的决心,而且不断督促自己,但最后只能与敌人同归于尽。 哈姆雷特是个具有先进理想并勤于思索的人文主义者。他的理想和严酷的现实发生尖锐的矛盾。精神的危机,理想的破灭,使他悲郁愤懑,痛苦异常,也促使他不断思索,加深对社会的认识。他从家庭的变故看到宫墙外的社会问题,有强烈的责任感,然而只相信个人的作用,强调思想的力量,因而矛盾重重,思考多于行动,时时感到忧郁、茫然,行动犹豫、延宕。生活在英国新兴势力还处于幼稚阶段的哈姆雷特,找不到也不可能找到正确的途径,最后他虽然奋然一击,与敌人同归于尽,但忧郁始终伴随着他,伟大的理想并未实现,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身上寄托了人文主义的美好理想,哈姆雷特的性格特征和悲剧结局也反映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危机和致命弱点。 3、唐璜人物形象分析 《唐璜》中的主人公唐璜源自西班牙传说中的人物,多次成为文学作品的题材。传统的唐璜形象是个玩弄女性,没有道德观念的花花公子。但在拜伦笔下,这个人物在多数情况下却以被勾引的角色出现。他的被迫出走,就是因为他或多或少地是那个有夫之妇的牺牲品。唐璜不同于拜伦其他诗歌中的英雄人物,作者无意将他塑造成“拜伦式的英雄”,其中却不乏诗人自传的成分。唐璜热情、勇敢、拒绝虚伪的道德信条。在面临饿死的危险时,他拒绝吃被打死的人,其中不乏象征的意义。在士兵中间,只有他表现出对一个土耳其小姑娘的命运真正的关心。他没有忧郁绝望的天性,但也没有掌握自己命运的能力。他的爱情故事大多是对上流社会虚伪道德的讽刺,而他和海盗女儿海蒂的经历,更多的是体现一种充满诗意的理想。 4、于连人物形象分析

如何鉴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如何鉴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本文是关于如何鉴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感谢您的阅读! 文学是人学,尤其是小说,其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作品的主题,揭示生活的本质,表达作者的审美意识、美学观点。因此,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就成为小说阅读的考查热点。鉴赏人物形象一般分三步走:首先,要从人物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入手,了解人物的外貌、心理、性格等;其次,要通过作品对人物的种种描写,把握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最后,要体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者揭示的作品主题和情感倾向中去认识人物形象的意义和作用。下面,笔者想以近年高考试题为例分类简析一下其设题方式及答题策略。 一、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设题方式】 示例:简要概括祥子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2010年高考山东卷) 【答题策略】 “简要概括”“性格特征”是审题要点。据此,只要找到答题语域,提取或整合出体现“性格特征”的词语即可,无需分析。先找出答题区域在节选部分的最后一段。祥子的性格特点在作者描写和叙述中有体现。比如,“假若他去当了兵,他决不会一穿上那套虎皮,马上就不傻装傻地去欺辱人”,是善良本分的体现;“在车厂子里,他不闲着,把汗一落下去,他就找点事儿做”,是写祥子的勤劳;“过了几天,他们看出来他一点没有卖好讨俏的意思,他是那么真诚自然”,

则体现了他的真诚自然。 【答案示例】 勤劳;朴实(憨厚老实,善良);上进(有生活目标,有追求,有上进心);真诚自然(不卖好讨俏)。 二、分析人物的心理特点 【设题方式】 示例:品味文中加点的动词,简析它们分别表达了父亲怎样的心理。(2010年高考浙江卷) (1)拍拍: (2)喝令: (3)挺直: 【答题语域】 在弟弟的从容面前,父亲到底接受了现实,他什么也没说,拍拍弟弟的肩膀,把退休工资卡交给了弟弟。弟弟不要,父亲露出怒目的本色,喝令他收下,然后挺直脊背,走出大门。 【答题策略】 “加点的动词”“简析”“心理”是审题要点。据此,要联系前后文和文章的主旨,对每个动词加以分析,从而把握其心理特点。比如,父亲在弟弟困难的时候“喝令”他收下自己的退休工资卡,语言是强硬的,但其中的疼爱也是不言而喻的。 【答案示例】 ①拍拍:表现了父亲对弟弟的信任、安慰和鼓励。②喝令:以强

英美文学作品赏析

作家与作品: 海明威:·《非洲的青山》·《太阳照常升起》·《战地钟声》·《永别了,武器》·《第五纵队·西班牙大地》·《曙光示真》·《不固定的圣节》·《过河入林》·《丧钟为谁而鸣》·《危险的夏天》·《老人与海》·《伊甸园》·《丧钟为谁而鸣》·《非洲的青山》·《死在午后》·《岛在湾流中》·《有钱人和没钱》. 菲茨杰拉德:《人间天堂》,《了不起的盖茨比》《夜色温柔》(1934)和《最后一个巨商》。·维吉尼亚?伍尔芙(1882—1941)英国著名小说家、批评家维吉尼亚?伍尔芙也是一位著名的意识流作家和意识流小说的奠基者。。1919年,伍尔芙发表了第一部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达罗卫夫人》(1925)、《到灯塔去》(1927)是伍尔芙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 纳撒尼尔·霍桑1804~1864)美国小说家,是美国19世纪影响最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和心理小说家。《范肖》(1828)《古宅青苔》(1843)、《雪影》(1851)<红字>《带有七个尖角阁的房子》《玉石雕像》. 杰克伦敦:杰克·伦敦是著名的美国小说家,他一生共创作了约50卷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有《荒野的呼唤》、《海狼》、《白牙》、《马丁·伊登》和短篇小说《老头子同盟》、《北方的奥德赛》、《马普希的房子》等. 华兹华斯:早期诗歌《晚步》《素描集》,从《抒情歌谣集》开始一反18世纪的诗风,将一种崭新的风格带到诗歌创作中,开创了英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诗歌的新时代。《不朽的征兆》由《序曲》《漫游》两部分组成的哲理性长诗《隐者》等。1843年被封为英国“桂冠诗人”.威廉.布雷克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从一粒沙子看到一个世界,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从一朵野花看到一个天堂,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把握在你手心里的就是无限,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永恒也就消融于一个时辰。 <老人与海>:《老人与海》。如海明威自己所说"是这一辈子所能写的最好的一部作品了"。书未及读完,主人公桑提亚哥的形象就镌刻在我的头脑里。这是一部描写人与大自然搏斗的小说。老人在海上拼斗了两天两夜,最后仅仅赢得了一具空空的鱼架。作品的寓意是象征性的,老人虽败犹荣。正如老人所说:"人生来不是为了被打败的,人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够被打败。"我一直将这句话看做是海明威的自白,看做是海明威硬汉精神的一种标志。多少年来,这似乎成了一句至理名言。 海明威让我知道,人的经历是何等的重要,这是无价的财富。谁都无法轻视自己的经历。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一种精神,敢于承受痛苦,蔑视死亡。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击败,外在的肉体可以接受折磨,但是内在的意志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是《老人与海》一再强调的论点。真正的大师都是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表达最深刻的道理,真正的好作品都是用生命的历练做题材,《老人与海》所刻画出来的正是海明威的一辈子最好的画像。 我想,一个作家的成名,不在于他写了多少,而是他有什么独特的创造。海明威以其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以其塑造的一系列硬汉形象,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而且,人们极易在文学大师的群像中辨别出他的声音。 <了不起的盖茨比>:对戴西的爱是盖茨比梦幻的“天堂”,这种堂。吉诃德式的浪漫幻想天真的让人感动,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献身精神也确实是“了不起”的,显示了生存的某中不可贬斥的价值,正如小说叙述者卡罗威对他说的那样“他们是一帮混蛋,他们那一大帮子都放在一堆还比不上你。”但盖茨比也是可悲甚或可笑的,以为财富和金钱就是进入天堂的云梯,不知道其实所谓天堂只是一种幻想,星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当他在月光下彻夜守侯,生怕戴西受到伤害,要为她担当一切的时候,他不知道在室内,戴西已经背弃了他,在一场阴谋策划中接受了丈夫的劝告,听任tom将车祸的责任栽到他头上。这是金钱社会制造的悲剧,富豪们的傲慢和自私彻底摧毁了盖茨比的梦想和信念。用卡罗威的话:“to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