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蔡概况

北蔡概况
北蔡概况

北蔡概况

北蔡镇总面积23.7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32公顷。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北蔡镇现有总户数119267户,常住人口277490人(其中户籍人口121833人),人口

密度11703人/平方公里,下辖11个村民委员会(其中一个已撤村,但资产尚未分配)、53个居民委员会(其中建制居委会46个,筹备的8个)。

全镇有大、中、小学校12所,幼儿园11所,医疗服务机构22个,休闲广场7个,图书馆1个,标准化菜场8个,敬老院2所,社区健身点基本实现全覆盖。城市化率85%以上。全镇现有各类企业近1800家,其中工业企业260家(其中汽车空调及零配件企业16家),建筑类企业52家,交通运输及仓储企业24家,批发零售企业396家,住宿餐饮企业34家,房地产企业(包括物业及房产中介)75家。

北蔡经济

北蔡镇2011年上半年经济发展情况

1、各业总收入:上半年全镇各业总收入累计完成154.72亿元,比上年同期136.28亿元增加18.44亿元,增幅13.53%,完成全年目标300亿元的51.57%。其中:二产累计完成39.86亿元,比上年同期38.52亿元增加1.34亿元,增幅3.48%。三产累计完成114.86亿元,比上年同期97.76亿元增加17.1亿元,增幅17.49%。

2、工业总产值:上半年全镇累计完成31.59亿元,比上年同期30.55亿元增加1.04

亿元,增幅3.4%,完成全年目标64.5亿元的48.98%。

3、税收情况:上半年全镇累计完成201282万元,比上年同期108991万元增加92291

万元,增幅84.68%,完成新区计划21.31亿元的94.46%(完成镇税收计划21.2亿元的94.95%)。

4、招商引资情况:上半年全镇完成内资32个,注册资金43291万元;外资8个,合同外资8957.78万美元。

北蔡优势

地势优势

处于浦东、南汇地理连接带,大浦东南北区域连接带。北接陆家嘴,南街洋山深水港航运中心,西临原世博区域发展地区,东临浦东国际机场、张江高科技园区。重要发展区域四面合围,高强度拉动式辐射,形成众星揽月之势。成为浦东二次创业的核心盆地。上海和长江三角区域的高速发展和快速融合,北蔡成为受辐射带动效应最强的地区之一

交通优势

北蔡形成了纵横交错的交通储备。

道路交通:王字形道路交通网,纵向沪南路“1”字穿越,北连内环南接外环,中间地带

中环道路横向穿越。

轨道交通:从正在建设的上海轨道交通网来看,北蔡也从“边缘”被拉进了“腹地”:5条轨道交通穿过北蔡,其中18号线纵贯北蔡南北,紧靠新希望产业地块;11号线、13号线横穿北蔡东西;7号线紧贴北蔡最北端的高科西路;6号线紧临北蔡镇。便捷多向的交通环境让北蔡成为上海极具投资价值的新版块。

建设成果(资源优势)

北蔡奠定了持续稳定的发展基础,重在积极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宜居的后世博社区。社会总收入和税收增幅明显,城镇建设的总投资实现持续性增长。

2006 被列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技术支撑体系与应用示范工程"项目“数字社区服务示范工程”课题的示范单位。2010被评为上海市“五好政党委”。连续三届荣获上海市文明镇的称号。社会稳定工作被评为“上海市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镇。社会服务全面完善基本实现全覆盖。

现有产业能级优化:

德尔福为主的汽车配件行业企业顺利完成五权整合;蓝海博龙等企业旧厂房改造工程圆满竣工;北蔡休闲广场、51生活实区兴建再传捷报、宜家家居等国内外著名企业相继入驻,第三产业比重占社会总收入70%以上,在新区这一经济中名列前茅。先后引进了一批五权投资企业和电子商务企业为全镇经济持续增长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集聚化:

投资型企业、房地产企业、商贸业、汽车配件制造业、汽车销售业成为北蔡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经济实发展状况:

2011年北蔡完成经济指标300亿元相比2003年增长239%;实时税收27.7亿元较03年增长455%;可支配地方财力7.66亿元较03年增长291%;招商引资31.5亿元较03年增长73.3%;农民年收入达到一万八千元。

北蔡现阶段规划

产业布局以川杨河为界,被划分为北蔡文化公园板块和御桥板块。

北蔡文化公园板块,即文化新区集文化、休闲、商贸、办公等功能集聚。

御桥板块,海纳百川、品牌优质。地区总部、都市工业等功能突现。御桥商贸中心和总部基地、北蔡动迁房基地日益成熟。新希望产业地块、北蔡地区中心地块,近3千亩土地供应充足以待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前来投资。

以安商、稳商、富商为核心理念的共识正在形成。政策支持最大化、服务企业最优化、和谐共赢一体化成为工作指南。做强三大产业做成三大基地,落实五项措施。

上海市科普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上海市科普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为进一步促进科普事业发展,全面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夯实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社会基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结合《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和《上海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编制本规划。 一、面临形势 “十三五”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是上海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决定性时期,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把科学普及工作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一)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要求科普工作确立新定位 “十三五”时期,上海要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基本框架,要求科普工作着力加强科普能力建设、提升公众科学素质;着力激发创意、宣传创新、服务创业,健全科普服务创新创业体系;着力优化公民理解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的良好环境,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卓越城市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科普工作明确新任务 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和知识水平不断提高,对科学、技术、教育、文化等需求与日俱增,要求科普工作树立以能力为导向的理念,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科普服务,着力提升社会公众的科学劳动能力、科学生活能力、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终身学习与全面发展能力,培育具有较好科学素质的新型社会公民。 (三)传播方式变化要求科普工作建立新模式 新媒体技术和手段的广泛应用,正深刻改变着社会公众的信息获取方式。传播者与被传播者的界限日渐模糊,传统手段和新媒体手段相互融合,要求科普工作适应这一变化,利用新的传播技术手段,扩大科普主体、优选科普内容、创新科普手段,积极探索形成科普工作的新模式、新机制。 二、发展回顾 “十二五”以来,上海科普工作以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提升科普能力为宗旨,围绕关注目标人群、创新科普活动、推进资源共享、促进人才集聚、繁荣科普市场等重点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科普已成为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民科学素质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2025年上海将变成这样,最新18大规划出炉!每一条都跟你有关

2025年上海将变成这样,最新18大规划出炉!每一条都跟 你有关 一个城市的整体规划对于城市交通、经济、格局都会产生长远影响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未来几年,她的城市规划又将如何变化?轨道交通9条新轨道交通线路2017年至2025年,上海规划再建设9条轨道交通线路据了解,此次公示的9条线路并非都是地铁还包括进出上海的城际铁路中运量轨道线路等多种模式在内预计2020年底,上海轨道交通总里程有望超过800公里 2025年,上海将拥有包括地铁、市域铁路机场快线、磁浮线等形式的29条轨交线路再次确保上海国内轨交第一城的地位! 9条轨交新线分别是:19号线 20号线21号线22号线23号线 24号线25号线嘉闵线机场快线 嘉闵高架二期建成通车嘉闵高架路,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一纵三横”中的“一纵”总长约35公里,南起S32申嘉湖高速,北至S6沪翔高速一期工程向南延伸至G60沪昆高速向北延伸至G2京沪高速经过2年多建设,嘉闵高架北段一期已于2015年12月18日建成通车目前嘉闵高架北段二期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工程像搭“乐高”积木一样地进

行全预制拼装计划于2016年建成通车后,将与S6高架相连“地下延安高架”横穿申城6区“北横通道”,上海中心城区“三横三纵”重要组成部分沿线穿越长宁、普陀、静安、闸北、虹口、杨浦6个区全长19公里,线路比较长北横通道将根据各路段条件成熟情况分段施工,全线完工时间未定其中中环北虹路立交至虹口港段为立体扩容形式 沿线设北虹路、泸定路、江苏路、恒丰路河南北路五对出入口匝道和中环北虹立交、南北高架天目路立交两座全互通立交北横通道东段,将设沪上首条路中式公交专用道浦东机场将建高铁站据最新公布的《沪通铁路二期相关设施专项规划》 沪通铁路二期选址浦东机场,在此增设线通过“浦东铁路”祝桥站之间的连接形成“组合站” 未来浦东—虹桥机场连接线、地铁2号线、磁悬浮线地铁21号线(高桥—金桥张江—迪士尼—祝桥)4条轨道交通线路将于浦东国际机场浦东铁路实现近距离换乘浦东机场将真正成为世界级综合交通枢纽大场机场搬迁大场板块位于上海市区北郊、宝山区西南部东与闸北区彭浦镇、宝山区庙行镇和大场飞机场相邻远离外环而贴近中环,距离市中心非常近有现成的轨交7号线存在,有上海大学但大场机场梗阻在整个地区的中心阻断闸北和宝山大场之间的横向道路一旦机场搬迁,阻断消失就可以有大量的优质土地供应未来宝山

上海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上海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能源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生活,也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为实现到2020年上海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科创中心”)基本框架的总体目标,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能源与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的协调发展,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上海大力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同时,积极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在能源结构调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能源清洁化利用以及能源科技装备进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十三五”时期能源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一)能源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供应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皖电东送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工程投产,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虹杨输变电工程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全市形成了“四交四直”的市外受电通道结构,完善了以500千伏双环网为基础的城市电网主网架,接受市外来电最高达到1500万千瓦,比“十一五”时期增长50%以上;临港燃机

一期、奉贤南桥能源中心等燃气发电项目相继投产,电力供应保障得到进一步加强。如东-海门-崇明岛天然气输送管道、上海天然气主干管网二期和崇明岛天然气管道等重大工程相继建成通气,累计建成高压天然气管道超过750公里,燃气安全供应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石洞口燃气生产和能源储备项目、浦航中转油库二期扩建项目投入使用,油气应急储备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能源消费增速明显放缓,能源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能效提升、需求侧管理等多方面举措,本市能源消费总量增长明显放缓。2015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约1 14亿吨标准煤,年均增速从“十一五”期间的6.3%下降到“十二五”期间的1.3%。本市抓住能源供需矛盾趋缓、清洁能源供应充足和新能源政策集中出台的有利时机,大力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其中,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下降约14个百分点,天然气、外来电、本地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分别提高约4个百分点、6个百分点、0.5个百分点。燃气发电在全市发电装机中的比重突破20%,告别使用了150年的人工煤气,实现城市管道燃气全天然气化。 (三)新能源利用快速增长,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完善 修订出台《上海市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上海市光伏发电项目管理办法》《上海市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专项资

上海市十三五高等教育规划

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2015-2030年) 序言 当前,上海正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适应人民群众需求升级新变化,努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 上海高等教育面临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转型发展、提升内涵质量等重大机遇和挑战,迫切需要率先实现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高等教育布局调整和结构优化,不断提高高等学校的办学质量、效益和水平,加快建成与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高等教育。 为适应新形势、新需求和新挑战,引导并激发高校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上海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科学统筹、超前谋划、合理确定上海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目标定位,科学规划上海未来高等教育的规模、层次和结构,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布局;急需构建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分类管理体系,形成政府统筹高等教育发展、客观评价高校办学水平以及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的制度保障,引导各高校科学定位、明确发展方向与目标,立足不同类型努力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为推进上海高等教育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一、现状与挑战 (一)上海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与布局结构现状 高等教育规模稳步扩展,层次结构不断优化。截至2014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为68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37所,高职高专院校31所;中央部门所属院校10所,市属高校58所。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为93.12万人,其中,普通本专科和研究生在校生为64.03万人,成人和网络在校生为29.09万人。与“十五”末期(2005年)相比,普通在校生总规模增长了22.8%,其中普通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分别增长了14.5%和69.8%。 体制机制改革扎实推向纵深,办学资源日趋多元。深入推进“部市共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依托“部市共建”大力支持在沪部属高校发展,与教育部等国家部委共建部分地方高校,快速提升高校整体办学水平。实施行业高校管理体制改革,10所行业高校的隶属关系划归市教委,初步形成共建共管新模式。创新政府扶持社会力量办学机制,民办高校的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成为上海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教育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形成与城市建设总体布局相呼应的格局。以改善办学条件和拓展办学空间为重点,积极推进上海高校空间布局结构调整,形成了围绕杨浦知识创新区、闵行紫竹科学园区、张江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高校集聚地,以及松江、奉贤、临港等大学园区,基本形成了与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和产业结构布局相呼应的高等教育空间布局。 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持续推进,高等教育服务能力和竞争能力显著提升。全面推进落实“985工程”、“211工程”配套支持和重点建设,统筹引导、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探索科教融合、协同创新的办学模式,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高起点、高水平的上海科技大学。汇聚国际国内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建立由中美合作举办的上海纽约大学。上海高等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适应全球化发展、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获得新的提升。

上海市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十三五”规划(2017年发布)

【法规标题】上海市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十三五”规划(2017年发布) 【发布部门】上海市人民政府【发文字号】沪府发 〔2017〕24号 【适用区域】上海市 【发布时间】2017-04-24【生效时间】2017-04-24【关键词】环境,土壤与地质环境,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生态保护,资源管理 【有效性】有效【更替信息】 【注:此文档于2018年12月由一点通平台导出】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沪府发〔2017〕24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上海市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十三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 2017年4月24日 上海市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上海加快转变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和深化土地资源改革的关键期。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土资源部印发的《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依据“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并重”的原则,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土地资源利用的基本情况 (一)主要成效 1.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现耕地实物占补 “十二五”期间,出台《关于调整本市耕地开垦费标准的通知》,耕地开垦费标准从2.5万元/亩提高到8万元/亩,耕地价值进一步显现。全面严格落实实物占补、先补后占、占优补优,全市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共计补充耕地16.6万亩,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补充耕地目标。 2.实施“五量调控”的基本策略,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十二五”期间,深入贯彻落实节约集约用地要求,出台《关于进一步提高本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总量锁定、增量递减、存量优化、流量增效、质量提高”的土地利用策略,确立了城市有机更新政策机制,实施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绩效。“十二五”期末,全市单位建设用地GDP比“十一五”期末提高了34%。

上海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

上海市商务委“十三五”规划 前期研究课题指南 一、公开招标课题 1、推动上海成为全球贸易和投资节点城市基本思路研究 研究目的与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已由贸易为主转向贸易与投资并重,“十三五”期间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应定位于国际贸易投资重要节点城市,增强上海的国际经济中心、贸易中心城市功能。本课题要求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上海与全球贸易、投资重要节点城市的对比研究; (2)上海在两个创新(推进贸易投资制度创新、推进贸易投资方式创新)、两个提升(提升贸易投资主体能级、提升贸易投资服务功能)两个完善(完善市场体系建设、完善贸易投资环境)方面的思路和举措 2、“十三五”上海外商投资促进工作基本思路研究 研究目的与要求: 外资对上海经济发展的贡献逐步提升,在经济全球化新趋势下,上海利用外资的思路也应进行调整。本课题要求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国际中心城市外商投资促进工作比较研究; (2)新时期上海外商投资促进重点领域和举措研究。 3、构建国际大都市商业发展新格局基本思路研究 研究目的与要求: 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商业发展在国内具有领先优势,但同国际知名商业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需要进一步健全上海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构建国际大都市商业发展新

格局。本课题要求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上海与国际商业大都市商业发展比较研究; (2)加快形成大都市商业布局体系研究。 4、营造法治化市场环境目标和重点举措研究 研究目的与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打造法治化的竞争有序的营商环境对于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现代市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要求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上海市场营商环境问题研究; (2)加强市场事中事后监管研究。 二、面向全社会征集课题 1、国际大都市促进消费机制比较研究; 2、社区电子商务发展新趋势研究; 3、商务诚信体系建设研究; 4、上海平台经济案例研究; 5、新时期海外投资服务保障网络建设研究; 6、上海商务人才高地建设研究; 7、加快上海贸易投资功能性机构集聚研究; 8、上海出口加工区转型升级研究; 9、推进外资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研究; 10、提升上海技术贸易竞争力研究; 研究机构或个人也可围绕关系“十三五”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上述领域),自行确定题目开展研究,完成研究后提交研究成果。市商务委将组织开展对征集课

上海市工业区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

上海市工业区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是上海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上海工业区作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和区域经济增长极,是落实本市产业发展战略的生力军,承担着推进上海深度参与全球产业竞争的重大任务。为进一步发挥上海工业区产业发展载体和创新平台作用,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发展回顾 “十二五”期间,上海工业区围绕上海产业发展总体目标,聚焦国家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区产业调整升级,优化投资环境,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一)主要成效 1、产业载体地位明显提升 2015年上海工业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6397亿元(2010年为22628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0%,其中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的开发区(产业基地)有6个,亿元以上规模企业超过2400家。国家战略专项加快实施,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华电航改型燃气轮机、联影医疗、中芯国际、和辉光电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户园区。以新型工业化为主线,推进了17家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全市工业区经济产出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产业载体功能进一步强化。 2、科技创新平台功能逐步加强

“十二五”期间,上海工业区着力加大创新投入,集聚创新要素,提升创新能力,优化园区创新服务环境。“张江高新区”1区22园及紫竹高新区为主要代表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形成了统筹联动发展格局,辐射全市各区。开展上海市“四新”经济创新基地建设试点,通过先行先试、聚焦重点、示范带动,推进“四新”经济新载体建设,共批准授牌85家“四新”经济创新基地试点。“十二五”期末,上海工业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899家;研发机构和技术中心数量达到951家;园区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25%;企业累积有效发明专利授权数50811件。 3、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 “十二五”期间,本市进一步加强规划引领,统筹优化工业区块规划布局。在2009年“两规合一”基础上确定了104个产业区块(以下简称“104区块”),2012年形成工业用地布局规划深化成果,引导工业向104区块集中集聚发展。104区块是本市工业区的核心发展空间,规划总面积约789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工业用地面积近500平方公里,已供应工业用地面积近400平方公里,尚可开发工业用地面积约80-100平方公里。对104区块外的工业企业,加强分类指导,支持重点企业改造升级,依据规划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供应工业用地约54平方公里,累计减量工业用地约69平方公里(包括存量工业用地规划调整转变用途和减量复垦),与“十一五”末相比工业用地总量净减少约15平方公里。 4、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2015年上海工业区单位土地工业总产值达到67.4亿元/平方公里(2010年为56.0亿元/平方公里),单位土地利税达到17.5亿元/平方公里(2010年为6.2亿元/平方公里)。“十二五”期间,上海工业区基本完成直排污染源截污纳管,全面完成中小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等治理工作,重点产业园区大气特征污染在线监测监控体系建设、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控制等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上海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上海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实现上海发展战略目标、保障城市安全有序运行、服务改善民生具有重要作用。依据《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回顾与展望 (一)“十二五”期间发展成效 “十二五”期间,上海物流业按照“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总体要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高端资源集聚和功能塑造,为加快上海“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1.产业规模平稳增长。“十二五”期间,上海物流业保持平稳增长,年平均增长率7.96%。2015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达3044亿元,同比增长7.1%,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为1 2.2%,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8%;上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7174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365 3.7万标准箱,继续保持世界第一;上海航空货邮吞吐量完成370.9万吨,其中,浦东机场货邮吞吐量327.5万吨,连续八年位居世界第三。快递业保持高速增长,近3年业务量、业务收入连续保持年均50%、35%以上增速,年人均快递使用量53件,是全国平均量的5倍。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2015年,上海自贸试验区保税区域完成航运物流服务收入1200亿元,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有力支撑。 表12011-2015年上海现代物流业规模统计表 2.质量效率持续提升。到“十二五”期末,本市物流总费用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降至15%以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2个百分点。上海自贸试验区贸易便利化

上海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

《上海市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 解读 《上海市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已印发,为便于准确理解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特拟定本解读稿。 一、《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编制的背景 首先,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属于常规的阶段性规划。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有关上海市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体系中的专项规划之一,是对“十二五”高等教育规划的继承与发展。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在总结高等教育“十二五”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高等教育“十三五”发展新要求进行编制,用于指导上海未来五年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其次,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主动回应国家、上海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挑战。“十三五”期间,我国既处于发展战略机遇期,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现迫切需要教育在人才、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支撑。同时,上海要加快“四个中心”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国际大都市建设,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上海教育综合改革,也对上海高等教育发展提出新任务、新要求。 第三,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是贯彻落实《上海市教育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4-2020年)》、《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2015-2030年)》和《上

海高等学校学科发展与优化布局规划(2014-2020年)》等多项规划在“十三五”期间任务的重要载体,如何在“十三五”期间更好地支撑各项规划的有序推进和落实,实现以上规划制定的既定目标,如何进一步实现高等教育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持续突破、人才培养模式的持续创新、资源布局和师资结构的合理配置、服务能级与社会贡献度和辐射力的大幅提升,是上海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 二、《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的重点与亮点 1、总体思路更加突出发展和创新要求 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围绕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结合上海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确定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分类发展、坚持服务导向”的基本思路。 坚持以人为本,延续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理念,强调了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引导高校回归育人本源。用足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全员育人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坚持改革创新,强调了政府职能的转变,要求进一步先行先试,发挥上海高等教育在全国的带头作用。 坚持分类发展,要求落实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推进二维分类管理,促进每所学校的特色与创新发展。 坚持服务导向,继续强调要为国家和上海创新驱动提供卓越人才、科研成果和知识服务体系支撑,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 2、发展目标更加注重系统性目标的提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