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网络信息安全综合实验报告

华北电力大学-网络信息安全综合实验报告
华北电力大学-网络信息安全综合实验报告

综合实验报告

( 2013 -- 2014 年度第 1 学期)

名称:网络信息安全综合实验题目:RSA公钥加密解密院系:计算机系

班级:网络工程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李天

设计周数: 1 周

成绩:

日期:2013年1月18日

一、综合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要求:了解RSA产生公钥和私钥的方法,掌握RSA 的加密、解密过程,编写程序设计RSA 加解密工具。

RSA加解密参考:RSA的安全性依赖于大数分解,公钥和私钥都是两个大素数(大于100个十进制位)的函数。据猜测,从一个密钥和密文推断出明文的难度等同于分解两个大素数的积。密钥的产生:

1. 选择两个保密的大素数p和q;

2. 计算n=p*q和欧拉函数值E(n)=(p-1)(q-1);

3. 选一整数e,且满足1

4. 计算d,且满足d*e=1 mod E(n);

5. 公钥为{e, n},私钥{d, n}。

二、RSA算法的描述

1.RSA 依赖大数运算,目前主流RSA 算法都建立在1024位的大数运算之上。

而大多数的编译器只能支持到64位的整数运算,即我们在运算中所使用的整数必须小于等于64位,即:0xffffffffffffffff,也就是18446744073709551615,这远远达不到RSA 的需要,于是需要专门建立大数运算库来解决这一问题。最简单的办法是将大数当作数组进行处理,也就是将大数用0—9这十个数字组成的数组进行表示,然后模拟人们手工进行―竖式计算‖的过程编写其加减乘除函数。但是这样做效率很低,因为二进制为1024位的大数其十进制也有三百多位,对于任何一种运算,都需要在两个有数百个元素的数组空间上做多重循环,还需要许多额外的空间存放计算的进退位标志及中间结果。另外,对于某些特殊的运算而言,采用二进制会使计算过程大大简化,这种大数表示方法转化成二进制显然非常麻烦,所以在某些实例中则干脆采用了二进制数组的方法来记录大数,这样效率就更低了。一个有效的改进方法是将大数表示为一个n 进制数组,n 可以取值为2 的16次方,即0x1000,假如将一个二进制为1024位的大数转化成0x1000进制,它就变成了64位,而每一位的取值范围就不是二进制的0—1或十进制的0—9,而是0-0xffff,我们正好可以用一个无符号整数来表示这一数值。所以1024位的大数就是一个有64个元素的unsigned int数组,针对unsigned int 数组进行各种运算所需的循环规模至多64次而已。而且0x10000 进制与二进制,对于计算机来说,几乎是一回事,转换非常容易。加法: A=Sum[i=0 to p](A[i]*0x10000**i) ;B=Sum[i=0 to q](B[i]*0x10000**i),p>=q ;C=Sum[i=0 to n](C[i]*0x10000**i)=A+B。如果用carry[i]记录每次的进位则有:C[i]=A[i]+B[i]+carry[i-1]-carry[i]*0x10000,其中carry[-1]=0。若A[i]+B[i]+carry[i-1]>0xffffffff,则carry[i]=1;反之则carry[i]=0,若carry[p]=0,则n=p;反之则n=p+1。减法与加法同理。

因此: C[i]=Sum[j=0 to q](A[i-j]*B[j])+carry[i-1]-carry[i]*0x10000,其中carry[-1]=0,

carry[i]=(Sum[j=0 to q](A[i-j]*B[j])+carry[i-1])/0x10000,n=p+q-1,若carry[n]>0,则n=n+1,C[n]=carry

除法设A=Sum[i=0 to p](A[i]*0x10000**i) ,B=Sum[i=0 to q](B[i]*0x10000**i),p>=q, C=Sum[i=0 to n](C[i]*0x10000**i)=A/B。由于无法将B 对A ―试商‖,我们只能转换成B[q]对A[p]的试商来得到一个近似值,所以我们不能够直接计算C。但是,我们可以一步一步地逼近C。显然,(A[p]/B[q]-1)*0x10000**(p-q)

1、选取长度相等的两个大素数p和q,计算其乘积:n = pq

然后随机选取加密密钥e,使e和(p–1)(q–1)互素。

最后用欧几里德扩展算法计算解密密钥d,以满足

ed = 1(mod(p–1) ( q–1))

即d = e–1 mod((p–1)(q–1))

e和n是公钥,d是私钥

2、加密公式如下:ci = mi^e(mod n)

3、解密时,取每一密文分组ci并计算:

mi = ci^d(mod n)

Ci^d =(mi^e)^d = mi^(ed) = mi^[k(p–1)(q–1)+1 ]

= mi mi^[k(p–1)(q–1)] = mi *1 = mi

4、消息也可以用d加密用e解密

三、编程思路

编程思路总共分为以下部分:

1、检验两个数是否互素;

2、由欧拉公式算出相应的密钥d;

3、实现幂函数的取余,从而得以进行解密或加密。

4、实现主要函数编写。

实现RSA算法。并加解密。说明:为了方便实现,分组可以小一点,比如两个字母一组。

(1).选择两个大的素数p和q(典型情况下为1024位)

(2).计算n = p * q 和z =(p-1)*(q-1).

(3).选择一个与z互素的数,将它称为d

(4).找到e,使其满足e*d = 1 mod z

提前计算出这些参数以后,我们就可以开始执行加密了。首先将明文分成块,使得每个明文消息P落在间隔0*P

为了加密一个消息P,只要计算C=P^e(mod n) 即可。为了解密C,只要计算P=C^d(mod n)即可。可以证明,对于指定范围内的所有P,加密盒解密互为反函数。为了执行加密,你需要e和n;为了执行解密,你需要d和n。因此,公钥是有(e,n)对组成,而私钥是有(d,n)对组成。

实例:根据已知参数:p=3,q=11,M=2,计算公私钥,并对明文进行加密,然后对密文进行解密。

由题意知:n = p * q=33,z =(p-1)*(q-1)=20,选d=7,

计算得e=3,所以

C=M^e(mod n)=8

M=C^d(mod n)=2

四、主要程序说明

1.关键环节

1.求模逆元的扩展欧几里德算法

原理:正整数a和b满足sn*a + tn*b =(a,b),当(a,b)=1 时,sn = a^-1 mod b

其中 s0 = 1,s1 = 0,sj = (sj-2) –(qj-1)*s(j-1;t0 = 0,tj = (tj-2) –(qj-1)*t(j-1) 输入大数 a和b

输出:a^-1 mod b 或0(不存在逆元)

(1)s0 = 1,s1 = 0

(2)while b>0 do

1.1q = a/b;s2 = s0-q*s1;

1.2s0 = s1;s1 = s2;

1.3t = b;b = a%b;a = t;

(3)if a=1 return s0;else return 0;

2.明文(数值)长度要小于key_N,才符合RSA算法,否则很容易出错,我选择了一个大于key_N的明文,发现经过验证并不符合RSA算法。那么,处理那些明文(数值)很大的办法就是将明文分成一小段一小段,否则,解密的信息必然是一堆乱码(除非原明文数值并不大)。分成一小段之后,然后利用加密公式和解密公式对其进行处理,这样得到的结果就是准确结果了。

2.主要函数

公钥和私钥的生成void generate_key()

(1)首先利用strongprime函数生成两个素数key_P_Q[0],key_P_Q[1],然后利用multiply函数得到key_N = key_P_Q[0] * key_P_Q[1],用subtract函数和add函数实现key_Z =

(key_P_Q[0] - 1 ) * (key_P_Q[1] – 1) = key_N –

(key_P_Q[0] + key_P_Q[1]) + 1。

(2)随机生成一个密钥key_D,然后利用extend_gcd函数求同余方程key_D *key_E mod key_Z = 1。得到key_E,作为公钥。

(3)至此将公钥(key_N,key_E)写入文件中,将私钥(key_N,key_D)写入文件中保存。加密信息void encode_information()

将加密的信息长度判断是否大于key_N的长度,如果大于key_N的长度,应该将加密信息分成一小段一小段,各小段长度均小于key_N长度,然后利用读取已经保存在文件中的公钥和私钥,对加密信息每小段每小段进行加密,并将加密信息密文存放到加密文件中。加密将用到的函数为powmod(key_P,key_E,key_N,

key_C)。

解密信息void decode_information()

解密信息和加密信息采用同样的道理,即利用保存好的密钥对密文一段一段进行解密。解密将用到的函数为Powmod(key_C,key_D,key_N,key_P)

五、实验结果

(1)公钥长度为1024位进行验证:

图(1)生成公钥和私钥

图(2)加密文件e:\20042432\1.txt,并显示加密文件中信息

图(3)解密文件,并显示解密文件中信息

图(4)选择键。可以选择4程序结束

图(5)e:\20042432\1.txt加密后的密文

(2)公钥长度为2048位进行验证:

图(6)生成公钥和私钥

图(7)对e:\20042432\2.txt文本文件进行加密

图(8)对加密密文e:\20042432\key_C.dat进行解密,并存放在e:\222.txt中,并在屏幕上显示解密后的信息。

图(9)图中可以看到其中原明文信息为2.txt,对它加密后key_P_Q.dat中存放两个大素数,key_N.dat存放两个素数相乘后的结果。Key_D为随机生成的与key_Z(存放在key_Z.dat文件中)(即key_Z = key_N – key_P_Q[0] – key_P_Q[1] + 1)互素的大整数,

存放在key_D.dat文件中。key_E为解同余方程后的大数,存放在key_E.dat文件中。

其中key_C为加密后的明文信息,存放在key_C.dat文件中,并在解密时对这个密文文件进行解密。

图(10)e:\20042432\2.txt加密后的密文

六、综合实验总结

通过这次试验我对非对称密码算法RSA的理解加深了,会运用一些现成的算法进行编程,对一些比较复杂的算法开始基本认识并深刻的掌握。对对称密码算法DES更加的深刻,程序要仔细耐心调试察看,不要被错误吓到,同时在修改老师给的源程序的时候懂得了如何细心的认真的仔细的看每一个编程程序。通过这次的实验,了解了非对称密码算法RSA,会运用一些现成的算法进行编程,对一些比较复杂的算法开始基本认识并深刻的掌握。在以后所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将会有全新的了解和掌握。

RSA的安全性依赖于大数分解,但是否等同于大数分解一直未能得到理论上的证明,因为没有证明破解RSA就一定需要作大数分解。经过这次设计,使我学到了很多很多。首先为对大数的认识。大数的存储形式灵活多样,可以1,0二进制存储,可以十进制存储,

也可以2**n进制存储。对于讲究空间效率来讲,显然,寻找合适的n,使用2**n进制存储数据将会高效的多。而且,对于大数的运算技巧也要要求思考的严密一些。

我通过参考miracl大数库,通过阅读相关代码,弄懂了其大数存储及实现机制。而且,现在想来,我觉得我在阅读代码所花费的时间上有所不值。我想,如果我将花费的大半时间用来自己写一个大数库,将会实在的多。已经为我们设计好的大数库虽然用起来方便,但阅读起来,并弄懂其思想并不简单。特别是我认识到老外写的代码灵活性太强,他们写代码没有规矩的,想到哪写到哪,非常难以阅读,特别在实现RSA算法中加密解密的算法时,我始终就没有看懂到底在写些什么,后来我干脆自己来写,一写,发现错误百出。但经过我一遍又一遍的调试,终于能够顺利实现了课程设计所要求的功能,而且,我自己写的代码结构性非常强,很好阅读。算法实现也简单易懂。

然而,唯一遗憾之处就是借用了大数库里现成的一些函数,我觉得这是我比较惭愧的,如果我自己来写个大数库,也许心里会心安理得一些。不过,我完全弄懂了miracl大数库里相关函数的运算机制。并掌握了其实现机制。可以说,通过阅读别人的代码,也学到了不少。

总的来说,我这次课程设计时间分配不大合理,花在阅读代码的时间太长,事实上它占据了我大部分时间,如果我用这个时间自己来写大数运算库,恐怕早写完了。活儿非常苦。不过我依然欣慰,我从别人哪里的确学到了不少。

程序运行相对顺利,通过读取代码我们了解到密钥生成中和加密处理一般都是依赖于数据的位运算。位运算,对于计算机而言是最简单的运算。对于加密这种需要频繁执行的程序应用安慰运算应是最为合适的。可以修改成为大数分解算法。目前,RSA 的一些变种算法已被证明等价于大数分解。不管怎样,分解n是最显然的攻击方法。现在,人们已能分解多个十进制位的大素数。因此,模数n 必须选大一些,因具体适用情况而定。

四、参考文献

[1] 斯托林斯. 网络安全基础应用与标准. 清华上大学出版社, 2007.7

[2] 马民,赵虹,孙犁等. 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计算机学报,

2003,17(4):13~23

[3]高传善等主编《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

[4]陈建伟等主编《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6年

程序流程图

核心代码:

extern "C"

{

#include "miracl.h"

}

#include "big.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stdio.h"

#include"malloc.h"

static miracl *mip;

static big pd,pl,ph;

#define PRIME_BITS 512

//===============================================================

int abs(int x)

{

if (x>= 0)

return x;

else return (-x);

}

//==================================================================

// 产生一个强素数

//==================================================================

void strongprime(big p,int n,long seed1,long seed2)

{

int r,r1,r2;

irand(seed1); //产生一个随机数,即初始化

bigbits(2*n/3,pd); //生一个2*n/3 位(bit)的pd随机数

nxprime(pd,pd); //nxprime(pd,x)找到一个x大于pd的素数,返回值为BOOL expb2(n-1,ph); //ph = 2^(n-1),即2的(n-1)次方

divide(ph,pd,ph); //ph = ph/pd

expb2(n-2,pl);

divide(pl,pd,pl); //pl=pl/pd

subtract(ph,pl,ph); //ph = ph-pl

irand(seed2);

bigrand(ph,ph);

add(ph,pl,ph);

r1=subdiv(pd,12,pl); //pl=pd/12

r2=subdiv(ph,12,pl); //pl=ph/12

r=0;

while ((r1*(r2+r))%12!=5)

r++;

incr(ph,r,ph); //ph=ph+r

do

{ //find p=2*r*pd+1 = 11 mod 12

multiply(ph,pd,p); //p = ph*pd

premult(p,2,p); //p = p*2

incr(p,1,p); //p = p+1

incr(ph,12,ph); //ph = ph+12

} while (!isprime(p));

}

//=============================================================== //同余 extend_gcd

//=============================================================== void extend_gcd(big key_D,big key_Z,big key_E){

big s0,s1,s2,zero,z1;

s0 = mirvar(1);//初始化为1

s1 = mirvar(0);

s2 = mirvar(0);

zero = mirvar(0);

z1 = mirvar(0);

copy(key_Z,z1);

big q,t;

q = mirvar(0);

t = mirvar(0);

while(compare(key_Z,zero) > 0)

{

copy(key_Z,t); //t = key_Z

divide(key_D, key_Z,q); //q= key_D / key_Z

copy(key_D, key_Z); // key_Z = key_D

copy(t, key_D); // key_D = t

multiply(q,s1,t); //t = q*s1

subtract(s0,t,s2); //s2 =s0 -q*s1

copy(s1,s0); //s0 = s1

copy(s2,s1); //s1 =s2

}

convert(1,t);//t = 1

if(compare(t, key_D) != 0)

convert(0, key_E);

else

{

if(compare(s0,zero) > 0)

copy(s0, key_E);

else

add(s0,z1, key_E);

}

return;

}

//===============================================================

// 生成公钥和私钥 generate_key()

//===============================================================

void generate_key()

{

int i;

long seed[4];

big one,key_P_Q[2],key_N,key_Z,key_D,key_E/*,key_ZR*/;

FILE *outfile;

mip=mirsys(100,0);

//初始化操作

pd=mirvar(0); pl=mirvar(0); ph=mirvar(0);

one = mirvar(0);

key_P_Q[0]=mirvar(0);

key_P_Q[1]=mirvar(0);

key_N = mirvar(0);

key_Z = mirvar(0);

key_D = mirvar(0);

key_E = mirvar(0);

for (i=0;i<4;i++)

seed[i] = abs(brand());

printf("\t\t\n正在产生公钥和私钥,请等候……\n");

//产生两个素数

strongprime(key_P_Q[0],PRIME_BITS,seed[0],seed[1]);

strongprime(key_P_Q[1],PRIME_BITS,seed[2],seed[3]);

multiply(key_P_Q[0],key_P_Q[1],key_N);//key_N = key_P_Q[0] * key_P_Q[1] mip->IOBASE=16;

//写到key_P_Q.dat文件中

outfile=fopen("key_P_Q.dat","wt");

cotnum(key_P_Q[0],outfile);

cotnum(key_P_Q[1],outfile);

fclose(outfile);

printf("\t\t\n公钥长度key_N = key_P_Q[0] * key_P_Q[1] 有%d 位!\n",logb2(key_N));

printf("\n\t===========输出公钥 key_N================\n");

cotnum(key_N,stdout);

mip->IOBASE=16;

//写到key_N.dat文件中

outfile=fopen("key_N.dat","wt");

cotnum(key_N,outfile);

fclose(outfile);

//key_Z = key_N - key_P_Q[0] - key_P_Q[1] + 1;

convert(1,one);

subtract(key_N,key_P_Q[0],key_Z);

subtract(key_Z, key_P_Q[1],key_Z);

add(key_Z,one,key_Z);

mip->IOBASE=16;

//写到key_Z.dat文件中

outfile=fopen("key_Z.dat","w+");

cotnum(key_Z,outfile);

fclose(outfile);

printf("\n\t===========输出解密密钥 key_D===============\n");

do

{

bigrand(key_P_Q[0],key_D);

subtract(key_D,one,key_D);

}while(!isprime(key_D));

cotnum(key_D,stdout);

mip->IOBASE=16;

//写到key_D.dat文件中

outfile=fopen("key_D.dat","w+");

cotnum(key_D,outfile);

fclose(outfile);

printf("\n\t==========-输出加密密钥 key_E===============\n");

extend_gcd(key_D,key_Z,key_E);

cotnum(key_E,stdout);

mip->IOBASE=16;

//写到key_E.dat文件中

outfile=fopen("key_E.dat","w+");

cotnum(key_E,outfile);

fclose(outfile);

}

//=============================================================== // 加密 encode_information()

//=============================================================== void encode_information()

{

big key_N,key_E,key_P,key_C;

char buffer[130],ifname[32];

int buffer_length,i = 0;

FILE *infile,*outfile;

BOOL flag;

key_N = mirvar(0);

key_E = mirvar(0);

key_P = mirvar(0);

key_C = mirvar(0);

if ((infile=fopen("key_N.dat","rt"))==NULL)

{

printf("\n不能打开文件key_N.dat");

return ;

}

mip->IOBASE=16;

cinnum(key_N,infile);

fclose(infile);

if ((infile=fopen("key_E.dat","rt"))==NULL)

{

printf("\n不能打开文件key_E.dat");

return ;

}

mip->IOBASE=16;

cinnum(key_E,infile);

fclose(infile);

printf("\t要加密的文件为 = ");

getchar();

gets(ifname);

if ((infile=fopen(ifname,"rt"))==NULL)

{

printf("\n不能打开文件 %s\n",ifname);

return ;

}

else

{

printf("\n正在加密信息……\n");

outfile =fopen("key_C.dat","w+");

if (fgets(buffer,128,infile) == NULL)

flag = true;

else

flag = false;

while(!flag)

{

buffer_length = strlen(buffer);

buffer[buffer_length] = '\0';

mip->IOBASE=128;

cinstr(key_P,buffer);

cotnum(key_P,stdout);

powmod(key_P,key_E,key_N,key_C);

mip->IOBASE=16;

cotnum(key_C,outfile);

if (fgets(buffer,128,infile) == NULL)

flag = true;

}

printf("\n");

fclose(infile);

fclose(outfile);

}

}

//=============================================================== //解密 decode_information()

//=============================================================== void decode_information()

{

big key_N,key_D,key_C,key_P;

char ifname[32];

FILE *infile,*outfile;

key_N = mirvar(0);

key_D = mirvar(0);

key_C = mirvar(0);

key_P = mirvar(0);

//打开key_N.dat文件,写入key_N

if((outfile = fopen("key_N.dat","rt")) == NULL)

{

printf("不能打开key_N.dat文件\n");

return ;

}

mip->IOBASE=16;

cinnum(key_N,outfile);

fclose(outfile);

//打开key_D.dat文件,写入key_D

if((outfile = fopen("key_D.dat","rt")) == NULL)

{

printf("不能打开key_D.dat文件\n");

return ;

}

mip->IOBASE=16;

cinnum(key_D,outfile);

fclose(outfile);

printf("\t要解密出的文件存储在 = ");

getchar();

gets(ifname);

infile=fopen(ifname,"wt");

printf("\t============解密出的明文信息===============\n");

//打开key_C.dat文件,一段一段写入key_C

if((outfile = fopen("key_C.dat","rt")) == NULL)

{

printf("不能打开key_C.dat文件\n");

return ;

}

while(1)

{

mip->IOBASE=16;

cinnum(key_C,outfile);

if (size(key_C)==0) break;

powmod(key_C,key_D,key_N,key_P);

mip->IOBASE=128;

cotnum(key_P,infile);

cotnum(key_P,stdout);

}

华电物联网实验报告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实验报告 名称:RFID综合实验 院系:电子与通信工程系 班级:通信1403 报告人: 2017年 3月 9日 实验一 Inventory 命令实验 实验目的: 熟悉和学习ISO15693标准规范第三部分协议和指令内容。 实验内容: 寻找标签卡片。 实验设备: RFID-RP实验箱中OURS_HF_EM板子一块,PC机一台,一针一空的串口线一根,5V3A 电源线一根,ISO15693标签卡片一张。 实验原理: 寻找标签卡片总量命令被用于在天线感应范围内获得ISO15693协议标签卡片的唯一ID(UID)号。它支持两种方法:一种是16个槽(slot)。在感应范围内单个槽(slot),另一种是单个槽(slot)。在感应范围内单个槽(slot)模式允许全部的请求命令。如果在该模式下,出现了多张标签,那么数据冲撞错误请求将

被发送到上位机GUI。在16个槽(slot)模式下,根据标签卡片的UID 号,通过寻找总量命令迫使应答器在16个插槽中的1个做出应答,从而减少数据冲突的可能。在该时间槽顺序下,任何冲撞的发生都能够通过在ISO 15693标准协议中定义的冲撞标志得到解决。 实验步骤: 一、使用16槽(slot)寻找单张标签卡片,用户需要以下4个步骤: (1)在标签标志(Request Flags)窗口点击任意设置标志(仅双副载波(Double sub-carrier),高比特率(High Data Rata)选项有效)及数据编码模式选择相应模式。 (2)点击设置协议(Set Protocol)。 (3)在命令(Command)窗口点选数量(Inventory)按钮。 (4)将一张ISO15693协议标签卡,放入TRF7970开发板天线接收范围内。 (5)点击执行命令(Execute)。 实验结果: 实验二Stay quiet命令实验 实验目的: 熟悉和学习ISO15693标准规范第三部分协议和指令内容。 实验内容: 学习在STAY QUIET命令下返回的信号。验证执行命令后电子标签的状态,使标签处于静默状态。

电力系统自动化试卷及思考题答案2014年(华北电力大学)

1.那些实验是在EMS平台下进行?那些实验是在DTS平台下进行? EMS:1)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分布及分析;2)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分布及分析;3)电力系统综合调压措施分析;4)电力系统有功-频率分布;5)电力系统潮流控制分析;6)电力系统对称故障计算及分析;7)电力系统不对称故障及计算分析 DTS: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动作特性分析;2)电力系统稳定性计算及分析;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动作情况与系统稳定性关系分析 2.欲调节电压幅值,调有功P有效还是无功Q有效?为什么? 1)电压对无功变化更敏感,有功虽然对电压也有影响但是比较小 2)只考虑电压降落的纵分量:△U=(PR+QX)/U,从公式看出,电压降落跟有功P和无功Q 都有关系,只不过在高压输电系统中,电抗X>>R,这样,QX在△U的分量更大,调节电压幅值就是在调节无功。 3.重合闸有什么好处?若电气故障设为三相短路,故障分别持续t1和t2时长,则两个实验结果有什么不同? 重合闸好处:1)在线路发生暂时性故障时,迅速恢复供电,从而提高供电可靠性;2)对于有双侧电源的高压输电线路,可以提高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线路的输送容量;3)可以纠正由于断路器机构不良,或继电器误动作引起的误跳闸 故障延时长的接地距离一段动作次数,相间距离一段动作次数,三相跳开次数比故障延时短的多,开关三相跳开的次数多。 4,.以实验为例,举例说明继电保护对暂态稳定的影响? 实验八中,实验项目一体现出选保护具有选择性,当其故障范围内出现故障时,有相应的断路器动作跳闸。实验项目二体现出保护是相互配合的。当本段拒动时,由上一级出口动作跳闸。实验项目三做的是自动重合闸的“前加速”和“后加速”保护。继电保护快速切除故障和自动重合闸装置就是使故障对系统的影响降到最低,尽早的将故障切除能避免故障电流对设备的冲击减小对系统的扰动,有利于暂态稳定的实现。 5.·在电力系统潮流控制分析试验中,可以通过改变发电机的无功进行潮流调整,也可以通过改变发电机所连升压变压器的分接头进行潮流调整,实验过程中这两项调整对发电机的设置有何不同?为什么? 改变发电机无功:设置发电机无功时以10MV AR增长。不能保证发电机有功功率和发电机电压恒定,他们可能会随着无功功率的改变有微小的变化。 改变变压器分接头:设置此时发电机相当于一个PV节点,即恒定的有功P和不变的电压U。原因:发电机是无功电源,也是有功电源,是电能发生元件;变压器是电能转换元件,不产生功率。 7在实验中考虑了哪些调压措施?若某节点电压(kv)/无功……电压升高3kv,则应补偿多少电容? 【实验】调节发电机端电压(调节有功,调节无功),调整变压器分接头 【百度】电力系统的调压措施主要有: 1靠调节发电机机端电压调压 2靠改变变压器分接头调压 3靠无功补偿调压 4靠线路串连电容改变线路参数调压 我的实验灵敏度系数为0.075,所以若电压升高3kv,应补偿3/0.075=40Mvar的电容 8在调频实验中。对单机单负荷系统,若发电机的额定功率……频率怎么变化?当负荷功率大于发电机功率的额定功率…… 通过K=△p/△f来判断f如何变化 9、几个实验步骤 实验九试探法求故障切除实验的实验步骤

华北电力大学 两级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三 两级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进一步掌握交流放大器的调试和测量方法,了解两级放大电路调试中的某些特殊问题; 二、实验电路 实验电路如图5-1所示,不加C F ,R F 时是一个无级间反馈的两级放大电路。在第一级电路中,静态工作点的计算为 3Β11123 R V V R R R ≈ ++, B1BE1 E1C156V V I I R R -≈ ≈+, CE11C1456()V V I R R R =-++ 9B21789 R V V R R R ≈ ++, B2BE2 E2C21112V V I I R R -≈ ≈+, C2CE21101112()V V I R R R =-++ 图5-1 实验原理图 第一级电压放大倍数14i2V1be115 (//) (1)R R A r R ββ=- ++ 其中i2789be2211()////[(1)]R R R R r R β=+++ 第二级电压放大倍数21013V2be2211 (//) (1)R R A r R ββ=- ++ 总的电压放大倍数 O1O2 O2V V1V2O1 i i V V V A A A V V V = = ?=?g g g g g g

三、预习思考题 1、学习mutisim2001或workbenchEDA5.0C 电子仿真软件 2、按实际电路参数,估算E1I 、CE1V 、C1I 和E2I 、CE2V 、C2I 的理论值 3、按预定静态工作点,以β1 =β2 = 416计算两级电压放大倍数V A 4、拟定Om V g 的调试方法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1、按图5-1连接电路(三极管选用元件库中NPN 中型号National 2N3904) 实验中电路图的连接如下 2、调整静态工作点 调节R 1和R 7分别使E1V =1.7V ,E2V =1.7V 左右,利用软件菜单Analysis 中DC Oprating Point 分析功能或者使用软件提供的数字万用表(Multimeter )测量各管C V 、E V 、B V 。可以通过计算获得C I ,CE V ,将结果填入表5-1中。 1)、静态工作点调节后,两处调节值如图所示:

物联网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RFID开发实验 一、实验环境 硬件:UP-MobNet-II型嵌入式综合实验平台,PC机 软件:Vmware Workstation +Ubuntu12.04+ MiniCom/Xshell + ARM-LINUX交叉编译开发环境Rfid_900M模块QT测试程序 二、实验内容 1、了解UHF的基本概念、国际标准、协议内容 2、了解UHF的标准接口 3、了解UHF的应用范围及领域 4、掌握对功率和功放相关命令的操作 三、实验原理 超高频射频识别系统的协议目前有很多种,主要可以分为两大协议制定者:一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二是EPC Global。ISO组织目前针对UHF(超高频)频段制定了射频识别协议ISO 18000-6,而EPC Global组织则制定了针对产品电子编码(Electronic Product Code)超高频射频识别系统的标准。目前,超高频射频识别系统中的两大标准化组织有融合的趋势,EPC Class 1 Generation 2标准可能会变成ISO 18000-6标准的Type c。本文主要讨论的是针对ISO 18000-6 标准的射频识别系统,本节讨论的是ISO 18000-6 协议中与系统架构相关的物理层参数。 ISO 18000-6 目前定义了两种类型:Type A 和Type B。下面对这两种类型标准在物理接口、协议和命令机制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 1.物理接口 ISO 18000-6 标准定义了两种类型的协议—Type A 和Type B。标准规定:读写器需要同时支持两种类型,它能够在两种类型之间切换,电子标签至少支持一种类型。 (1)Type A 的物理接口 Type A 协议的通信机制是一种“读写器先发言”的机制,即基于读写器的命令与电子标签的应答之间交替发送的机制。整个通信中的数据信号定义为以下四种:“0”,“1”,“SOF”,“EOF”。通信中的数据信号的编码和调制方法定义为: ①读写器到电子标签的数据传输 读写器发送的数据采用ASK 调制,调制指数为30%(误码不超过3%)。 数据编码采用脉冲间隔编码,即通过定义下降沿之间的不同宽度来表示不同的数据信号。 ②电子标签到读写器的数据传输 电子标签通过反向散射给读写器传输信息,数据速率为40kbits。数据采用双相间隔码来进行编 码,是在一个位窗内采用电平变化来表示逻辑,如果电平从位窗的起始处翻转,则表示逻辑“1”;如果电平除了在位窗的起始处翻转,还在位窗的中间翻转,则表示逻辑“0”。 (2)Type B 的物理接口 Type B 的传输机制也是基于“读写器先发言”的,即基于读写器命令与电子标签的应答之间交换的机制。 ①读写器到电子标签的数据传输 采用ASK 调制,调制指数为11%或99%,位速率规定为10kbits 或40kbits,由曼彻斯特编码来完成。具体来说就是一种on-offkey格式,射频场存在代表“1”,射频场不存在代表“0”。曼彻斯特编码是在一个位窗内采用电平变化来表示逻辑“1”(下降沿)和逻辑“0”(上升沿)

电力开题报告 -

华北电力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班级:电气化0812 所在院系:电力工程系所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 设计(论文)题目:基于LabVIEW的电容型设备绝缘介损监测系统的研究 指导教师: 2012 年3月23日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基于LabVIEW的电容型设备绝缘介损监测系统的研究 文献综述 0前言 随着电力系统不断的发展变化,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电容型设备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容型设备虽小,但它的绝缘性能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供电的可靠性,很有可能引起电气设备发生事故,影响周围设备的性能,甚至可能造成重大事故。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我国对电容型设备进行定期的绝缘预防性试验,但是这种预防性试验有着自身的局限性,因此提出了对电容型设备的绝缘介损进行在线监测的方法[1]-[4]。 绝缘介损的在线监测是指在设备不停电的情况下,利用传感器采集被测设备的特征量,实时提取故障的特征信号,并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对该设备的绝缘状况的优劣做出判断,从而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在线监测技术不断发展,国内外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就。本文首先主要介绍在线监测技术的发展状况,介质损耗角的测量方法,并重点介绍其中的傅立叶算法的基本原理,然后介绍了LabVIEW的概念以及电容型设备绝缘在线监测系统的结构。 1在线监测技术发展状况及趋势 1.1发展状况 国外最早于1951年提出了在线监测的思想,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设备绝缘在线监测技术进行研究;而国内发展较晚,对在线监测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内已成功研制了一些在线监测装置。目前,国内外都已经研究出了一些在线监测装置[6]-[9]。 1)美国 1951年,提出并研究了运行条件监测槽放电装置,这是最早提出的在线监测思想;20世纪60年代,美国研究了可燃性气体总量(TCG)监测装置,但是该装置不能检测潜伏性故障。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发了变压器在线监测系统。光线红外技术监测变压器内部温度变化、变压器油中氢气浓度、电流互感器、电缆中局部放电监测装置已经研究成功。 2)加拿大 1975年,加拿大研制了油中气体分析的在线监测装置;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安大略水电局研究了成功应用于水轮发电机上的局部放电分析仪(PDA);还研制了变电站设备故障预警系统(FAsE);魁北克水电局研究所研制的多参数监测系统(AIM),

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分析复试面试问题

保定校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自) 面试:1。在线路保护中,什么情况下三段动作了,而一段二段都没有动作。 2、线路中的零序电流怎么测得。3、变压器Y-D11接线,正序负序零序电流的相位幅值怎么变化。4、零序电流保护有么有可能存在相继动作,为什么?5、隔离开关和断路器哪个先断开,为什么?6、电厂发电过程。 英语面试问题:先自我介绍,然后问问题1、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 2、大学里最喜欢的课? 3、家庭成员介绍 笔试继电保护:差不多忘记了。。。记得几个大题1、一个环网的最大最小分支系数分析2、消除变压器不平衡电流的方法3、高频相差保护判断4、给一个阻抗继电器动作方程,让你画两个圆5、有零序电流保护计算题6、距离保护计算是被配合段有两条分支(即外汲),记得公式就行。7、振荡考的是大圆套小圆的,让你判断两个启动元件哪个是大圆,阐述短路与振荡的动作原理,及问有可能什么时候振荡是误动。 前面小题都考的很细。 英语听力,笔试很简单,不用准备。 保定校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自) 英语面试老师直接叫我翻译学校的名字还有我学的专业课是什么初是的专业课成绩还有专业英语翻译 专业面试 1 船上的频率是多少 2你知道主要有那几中频率,分别是那些国家的 3两种不同的频率是通过什么连接起来的 4什么是

svc hv 5二机管的单向导通原理 6外面高压线路和地压线路的区别7变电站的无功补偿 笔试比较难我都不会那有零序电流保护镇定保护范围距离镇定 我强烈建议把继电保护学好专业课笔试好难 趁还有印象,先回忆一下 北京校区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面试题目: 1.变压器中性点为何要接CT? 2.三相线路,a相短路,c相非短路点的电压、电流怎么求? 3.发电机机械时间常数增大,有什么影响? 4.影响无功潮流的因素有哪些? 还有就是电能质量指标等基础问题,当时一慌,回答的都很差 口试: 自我介绍 家乡介绍,说四种电力设备,读一篇科技短文(我读完是基本没什么感觉,英语平时没学好啊) 分在同一组的,大家的问题也都不一样,不过老师们会很和蔼,到了面试时,基本没有太紧张的感觉,希望对准备考研的有所帮助啊!

张重祥开题报告

华北电力大学 硕士研究生 选题报告及论文工作计划 研究生姓名张重祥学号1092203025 院(系、所)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学科、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 指导教师马永红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入学日期2009年9月 2010年10月8日

论文工作计划

附件 OFDM-RoF系统的分析与仿真设计 一、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在当今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中,移动性、无线化、数字化和宽带化是当今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超高速、超大容量成为信息传送追求的主要目标。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将是通信产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它不仅能够提供高质量、大带宽的服务质量,而且还能实现无处不在的实时多媒体业务服务。但是,无线通信有限的频谱资源和有限的传输距离使它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将OFDM技术与RoF技术融合在一起构成OFDM-RoF系统,来满足人们的需求。OFDM技术以其抗干扰能力强、频谱利用率高、在光纤中传输时具有抗色度色散和偏振模色散、传输容量大等特点即将成为下一代无线通信的物理层核心技术。光纤无线电(RoF)充分结合光纤和高频无线电波传输的特点,能实现大容量、低成本的射频信号有线传输和超宽带无线接入,也被认为是4G网络的组网技术之一。 光通信与无线通信的融合是未来通信的发展方向。OFDM-RoF系统结合OFDM技术与光通信的特点,构建出高速率、高容量、低成本的光传输网络,并且具有较强的信道容量的可扩展性,可以在现有网络的基础上很好的升级与过渡,不但实现了无线网络成本的降低,而且还能够提供高速率、高容量、高质量的通信服务。因此,研究OFDM-RoF光传输系统,无疑对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以及宽带接入系统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将致力于研究OFDM-RoF系统的搭建以及对该系统进行分析,这也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RoF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RoF系统首先在美国应用于军事用途。到1990年,RoF系统在无线通信中得到发展应用。此后RoF在应用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例如在2000年,RoF系统应用于悉尼奥运会;而在日本,RoF已经应用在了现有的蜂窝系统中。 随着RoF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人们对RoF的研究致力于提供有线与无线双重服务,能够实现无线射频信号与有线基带信号在同一光纤上进行传输,且能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近年来,随着技术和器件水平的发展以及对高速和可靠传输的要求,OFDM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其具有高速数据传输能力、高效的频谱利用率和抗多径干扰等能力,成

华北电力大学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华北电力大学 实验报告 | | 实验名称____ 操作系统综合实验 课程名称______ 操作系统 | | 专业班级:网络学生姓名: 学号:成绩: 指导教师:王德文/姜丽梅实验日期:2015年11月4日

实验一实验环境的使用 一、 实验目的 1. 熟悉操作系统集成实验环境 OS Lab 的基本使用方法。 2. 练习编译、调试EOS 操作系统内核以及EOS 应用程序。 二、 实验内容 1. 启动 OS Lab; 2. 学习OS Lab 的基本使用方法:练习使用 OS Lab 编写一个 Windows 控制台应用程 序,熟悉 OS Lab 的基本使用方法(主要包括新建项目、生成项目、调试项目等); 3. EOS 内核项目的生成和调试:对 EOS 内核项目的各种操作(包括新建、生成和各 种调试功能等)与对 Windows 控制台项目的操作是完全一致的; 4. EOS 应用程序项目的生成和调试; 5. 退出 OS Labo 三、 实验内容问题及解答 1. 练习使用单步调试功能(逐过程、逐语句),体会在哪些情况下应该使用“逐过 程”调试, 在哪些情况下应该使用“逐语句”调试。练习使用各种调试工具(包括“监 视”窗口、“调用堆栈”窗口等)。 答:逐语句,就是每次执行一行语句,如果碰到函数调用,它就会进入到函数里面。 而逐过程,碰到函数时,不进入函数,把函数调用当成一条语句执行。因此,在需要进 入函数体时用逐语句调试,而不需要进入函数体时用逐过程调试。 四、实验过程 1. 新建Windows 控制台应用程序 生成项目: 执行项目: 调试项目: int Func (Int 口〕,// 芦明F UEK 函数 i. nx n - 0, n = FunjcdO); print f CHello World 查看 EOS SDK( Software Development Kit )文件夹: 修改EOS 应用程序项目名称: pflMSni-E-l (Prftss Ctrl+FVFR switcli corisnlfi uiitdnu...) Ucleone to EOS shell 五、实验心得 这次是验证性试验,具体步骤和操作方法都是与实验教程参考书上一致, 实验很顺利, 实验过程没有遇到困难。通过这次实验,我掌握了 OS Lab 启动和退出操作;练习使用 OS Lab 编写一个Windows 控制台应用程序,熟悉 OS Lab 的基本使用方法新建项目、生 成项目、调试项目等。 2. 使用断点终端执行: 13

rfid实验报告

RFID原理与应用 实验报告 2016– 2017学年第二学期 级物联网工程专业 课程名称 RFID原理与应用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王超梁 2017年月日

实验一RFID通信系统编解码和调制解调仿真 一、实验目的 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通过高频电磁破实现物体识别的无线电技术,一个完整的射频识别系统由射频识别阅读器,射频识别标签和射频识别软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根据工作频段的不同,RFID系统编解码方式、调制解调方式不同,不同的编解码和调制解调方式可以提高RFID系统的通信效率,分析与设计RFID系统中不同编解码算法和调制解调方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分析RFID系统不同编解码算法和调制解调方式,并进行仿真,比较不同编解码算法和调制方式对波形的影响,同时对现有算法进行优化和改进,从而提高RFID系统的效率。 二、实验内容 1. RFID实验箱各模块的划分和作用; 电子标签各种编解码算法的仿真; 3. RFID电子标签调制解调的仿真; 4. 记录并截图电子标签各编解码算法和调制解调的波形。 三、预备知识 了解RFID的通信模型和原理;了解调制解调和编解码算法及波形;了解RFI实验箱各模块的功能;了解RFID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 四、实验设备 1. 硬件环境配置 计算机:Intel(R) Pentium(R) 及以上; 内存:1GB及以上; 实验设备:韩柏电子RFID实验箱一套; 2. 软件环境配置 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7 Professional Service Pack 1; RFID开发环境:AVR Studio,Miniscope。 五、实验分析 1.采用Manchester编码方式,对编码数据和解码数据波形的对比。 2.采用AM调制方式(AM/FM/PM),对数据ASK调制和解调波形的对比。

华北电力大学EDA实验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 (2013--2014年度第1学期) 名称:电子电工实习(EDA部分)院系:科技学院信息系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张宁孙娜 设计周数:分散1周 成绩: 日期:2013年11月9日

一、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1、实验目的 设计一个具有基本功能的电子钟 2、实验要求 (1)、在6位数码管上按24小时进制显示“时”“分”“秒”; (2)、有对“时”“分”“秒”的校时功能; (3)、具有正点报时功能。当快到正点,即某点59分50秒时,电子钟报时,蜂鸣器鸣叫,10秒后结束; 二、设计实验 1、设计原理及其框图 (1)数字钟的构成

数字钟是一个将“时”,“分”,“秒”显示于人的视觉器官的计时装置。它的计时周期为24小时,显示满刻度为23时59分59秒,。因此,一个基本的数字钟电路主要由译码显示器、“时”,“分”,“秒”计数器、校时电路、报时电路和蜂鸣器组成。干电路系统由秒信号发生器、“时、分、秒”计数器、译码器及显示器、校时电路、整点报时电路组成。秒信号产生器是整个系统的时基信号,它直接决定计时系统的精度。将标准秒信号送入“秒计数器”,“秒计数器”采用60进制计数器,每累计60秒发出一个“分脉冲”信号,该信号将作为“分计数器”的时钟脉冲。“分计数器”也采用60进制计数器,每累计60分钟,发出一个“时脉冲”信号,该信号将被送到“时计数器”。“时计数器”采用24进制计时器,可实现对一天24小时的累计。译码显示电路将“时”、“分”、“秒”计数器的输出状态送到六段显示译码器译码,通过六位LED 六段显示器显示出来。整点报时电路时根据计时系统的输出状态产生一脉冲信号,然后去触发一音频发生器实现报时。校时电路时用来对“时”、“分”、“秒”显示数字进行校对调整的。 (2)、简述74LS163 2、设计思路 通过分析实验要求得出:选用74LS163芯片共计6片,采用同步计数的方法来设计相关计时器(同一源输入脉冲接至CLK ,控制ENT 使能端实现计数),秒位计时器与分位计时器均为60进制,时位计时器为24进制。 控制验证当数字电子钟的输出为59分50秒时,与一个本电路所用的源输入脉冲信号,利用与门的特性输出相应的高低电平接通蜂鸣器实现整点报时。 三、实验具体设计 1、秒位计时电路设计(60进制) 秒低位计数用十进制计数器(74163改装)计数,由脉冲信号触发计数,9秒(秒低位输出1001B )时,秒低位清零;秒高位计数用六进制计数器(74163改装)计数,9秒时,秒高位芯片ENT 输入高电平,由此触发计数,59秒(秒低位输出1001B ,秒高位输出0101B )时,秒高位清零。如图(1)所示 74LS163芯片 4位二进制输出

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分析考研及期末考试必备

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分析考研及期末考试必备 1、什么是动力系统、电力系统、电力网? 答:通常把发电企业的动力设施、设备和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设备及相应的辅助系统组成的电能热能生产、输送、分配、使用的统一整体称为动力系统; 把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设备及相应的辅助系统组成的电能生产、输送、分配、使用的统一整体称为电力系统; 把由输电、变电、配电设备及相应的辅助系统组成的联系发电与用电的统一整体称为电力网。 2、现代电网有哪些特点? 答:1、由较强的超高压系统构成主网架。2、各电网之间联系较强,电压等级相对简化。3、具有足够的调峰、调频、调压容量,能够实现自动发电控制,有较高的供电可靠性。4、具有相应的安全稳定控制系统,高度自动化的监控系统和高度现代化的通信系统。5、具有适应电力市场运营的技术支持系统,有利于合理利用能源。 3、区域电网互联的意义与作用是什么? 答:1、可以合理利用能源,加强环境保护,有利于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2、可安装大容量、高效能火电机组、水电机组和核电机组,有利于降低造价,节约能源,加快电力建设速度。 3、可以利用时差、温差,错开用电高峰,利用各地区用电的非同时性进行负荷调整,减少备用容量和装机容量。 4、可以在各地区之间互供电力、互通有无、互为备用,可减少事故备用容量,增强抵御事故能力,提高电网安全水平和供电可靠性。 5、能承受较大的冲击负荷,有利于改善电能质量。 6、可以跨流域调节水电,并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水火电经济调度,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4、电网无功补偿的原则是什么? 答:电网无功补偿的原则是电网无功补偿应基本上按分层分区和就地平衡原则考虑,并应能随负荷或电压进行调整,保证系统各枢纽点的电压在正常和事故后均能满足规定的要求,避免经长距离线路或多级变压器传送无功功率。 5、简述电力系统电压特性与频率特性的区别是什么? 答:电力系统的频率特性取决于负荷的频率特性和发电机的频率特性(负荷随频率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叫负荷的频率特性。发电机组的出力随频率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叫发电机的频率特性),它是由系统的有功负荷平衡决定的,且与网络结构(网络阻抗)关系不大。在非振荡情况下,同一电力系统的稳态频率是相同的。因此,系统频率可以集中调整控制。 电力系统的电压特性与电力系统的频率特性则不相同。电力系统各节点的电压通常情况下是不完全相同的,主要取决于各区的有功和无功供需平衡情况,也与网络结构(网络阻抗)有较大关系。因此,电压不能全网集中统一调整,只能分区调整控制。

开题报告

山东科技大学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及论文工作计划 论文题目基于电压行波的小电流接地系统 故障选线研究 研究生姓名刘晓晨 导师姓名、职称 学科、专业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研究方向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入学年月2011年9月 学院名称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开题时间 2013年6月 2013年 6月 23 日

一、立论依据 1、课题来源、选题依据和立论背景 题目来源:来源于山东科技大学与兖矿集团的合作项目。 我国3kV-60kV 配电网广泛采用小电流接地系统,其主要接地方式有:中性点不接地系统(NUS)、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NES)和经电阻接地系统(NRS),其中绝大多数为NUS 和NES 系统。小电流接地系统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大地与中性点之间没有直接电气连接或串接消弧线圈,因此短路电流很小,保护装置不需要立刻动作跳闸,从而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尤其在瞬时故障条件下,短路点可以自行灭弧恢复绝缘,不需要运行人员采取措施,这对于减少用户短时停电次数具有积极意义,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果故障是永久性的,系统仅仅允许在故障情况下继续运行1~2 个小时,以免故障发展成其他类型的短路故障。此时运行人员必须尽快查明故障线路,以便采取相应对策排除故障,恢复系统正常运行。这就提出了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要解决的故障选线和测距问题。 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故障电流小。这种配电线路较短,线路对地电容较小。在系统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流过接地点的电流很小,在NUS 系统中为线路的对地电容电流;在NES 系统中,流过接地点的电流是线路电容电流与消弧线圈补偿电流的矢量和,其值更小。这种系统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过渡电阻变化较大,且一般不呈线性变化。接地电流受过渡电阻的变化较大,在高阻接地的情况下,暂态电流很小,中性点的电压偏移小,使得其接地现象极其不明显。接地电流还和系统的运行状态有关系,受到不平衡负荷等因数的影响。线路发生弧光接地的情况更是使得接地暂态过程错综复杂。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这些特点是该问题目前为止未能很好地解决的原因所在。 随着配电网自动化的不断发展,自动化程度和对供电质量要求的提高,原有的小电流接地系统中馈线故障检测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各方面的要求。时至今日,有许多系统仍然采用手工方法查找故障线路,这和配电网综合自动化的发展态势是相矛盾的。如何找到容易实现、算法简单、精度高的选线方法,开发相应的选线装置,以便快速查找、排除故障,缩短停电时间,保证供电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华北电力大学实验报告

华北电力大学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超外差收音机安装与调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能查阅有关的 电子器件图书。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子器件,并且能够熟练使用万用表。 2.学习并掌握超外差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3.了解超外差式收音机的调试方法。

4.熟悉手工焊锡的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 接技术。 二、实验原理图 三、元器件清单 元件型号数量位号元件型号数量位号 三极管9013 2只V6、V7 电阻56Ω1只R5 三极管9014 1只V5 电阻100KΩ2只R7、R10 三极管9018 4只V1、V2、V3、V4 电阻120KΩ1只R1 发光二极管红色1只LED 瓷片电容103 1只C2 磁棒及线圈4x8x80mm 1套T1 瓷片电容C1、C4、C5 振荡线圈TF10(红色)1只T2 瓷片电容223 7只C6、C7、C10 中频变压器TF10(黄色)1只T3 瓷片电容C11 中频变压器TF10(白色)1只T4 电解电容 4.7uF 2只C3、C8 中频变压器TF10(绿色)1只T5 电解电容100uF 3只C12、C13、C9 输入变压器蓝色1只T6 双联电容CBM-223PF 1只CA 扬声器0.5W 8Ω1只BL 耳机插座?3.5mm 1只CK 电位器10KΩ1只RP 装配说明书1分 电阻51Ω1只R8 机壳上盖1个 电阻100Ω2只R13、R15 机壳下盖1个 电阻120Ω2只R12、R14 刻度面板1块 电阻150Ω1只R3 调谐拨盘1只 电阻220Ω1只R11 电位器拨盘1只 电阻510Ω1只R16 磁棒支架1只

数字逻辑实验报告2(电子钟20190418物联网本)_模板

数字逻辑实验报告(2) 数字逻辑实验2 多功能电子钟系统设计成绩 评语:(包含:预习报告内容、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及分析) 教师签名 姓名: 学号: 班级:物联网1701 指导教师:徐有青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0 年月日

数字逻辑实验报告 多功能电子钟系统设计实验报告

多功能电子钟系统设计 1、实验名称 多功能电子钟系统设计。 2、实验目的 要求同学采用传统电路的设计方法,对一个“设计场景”进行逻辑电路的设计,并利用工具软件,例如,“logisim”软件的虚拟仿真来验证电子钟电路系统的设计是否达到要求。 通过以上实验的设计、仿真、验证3个训练过程使同学们掌握小型电路系统的设计、仿真、调试方法以及电路模块封装的方法。 3、实验所用设备 Logisim2.7.1软件一套。 4、实验容 设计场景:多功能数字钟是一种用数字显示秒、分、时的计时装置,当前从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电子手表,大到车站、码头、机场等公共场所的大型数显电子钟无处不在。 多功能数字钟的基本功能如下: (1)显示时、分、秒; (2)可以采用24小时制或12小时制(上午和下午); (3)整点报时,整点前10秒开始,整点时结束; (4)单独对“时、分”计时校准,对分钟值校准时最大分钟值不向小时值进位; (5)闹钟10秒提醒。 使用logisim软件对你设计电子钟电路进行虚拟仿真验证,具体要求如下。 (采用logisim软件提供的“时钟频率”为8hz的信号源)

(1) 具有校准计数值功能的六十进制计数器电路 采用“四位二进制可逆计数器”这个“私有”元件和相应元器件,设计一个具有对计数值进行校准的六十进制计数器,并封装,该计数器逻辑符号参见图2-1所示。 图2-1 校准计数值的60进制计数器 六十进制计数器的输入输出引脚定义如下: (a )一个清零端Clr ; (b )一个累加计数脉冲输入端CP U ; (c )一个累减计数脉冲输入端CP D ; (d )八个计数器状态输出值Q 1D Q 1C Q 1B Q 1A Q 0D Q 0C Q 0B Q 0A ,采用8421码分别表示计数器状态的十位和个位; (e )一个计数值校准输入控制信号Adj ,当Adj 为“1”时通过CP U 对计数值进行加计数或校准,Adj 为“0”时通过CP D 对计数值进行减计数校准(由于受“四位二进制可逆计数器”约束),CP D 可以对计数值的十位或个位进行递减校准(递减的时候不需要循环,回到0即可); (f )每当计数累计满60产生一个进位输出信号Qcc 。 计数器的状态请采用“十六进制的数字显示器”显示。 (2)具有校准计数值的十二进制计数器或二十四进制的计数器电路 采用“四位二进制可逆计数器”这个“私有”元件和相应元器件,设计一个具有对计数值进行校准的十二进制计数器或二十四进制的计数器,并封装,该计数器逻辑符号参见图2-2所示。

最新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分析

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 统分析

课程编号:811 课程名称:电力系统分析基础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电力系统各元件的参数和数学模型,掌握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基本原理,掌握电力系统有功和无功优化运行及其调整方法,掌握短路电流计算的基本方法。 二、考试的内容 1.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电力系统主要的电压等级与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情况。 2. 电力系统各元件特性和数学模型:发电机组的运行特性与数学模型;输电线路、变压器、负荷的数学模型及参数计算;标幺值计算原理,理想变压器数学模型及多电压级电力网络等效电路的形成。 3. 简单电力网络的计算和分析:基于有名值与标幺值的简单电力网络(环型网、辐射型网)的潮流计算方法;有功、无功的基本电力网络潮流控制方法。 4. 复杂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节点电压方程和电力网络方程的建立;节点导纳矩阵的形成和修改方法;功率方程及变量、节点的分类;牛顿-拉夫逊迭代法潮流计算的基本原理、数学模型和计算步骤;P-Q分解法潮流计算原理和计算步骤。 5. 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电力系统各种有功功率电源及各种有功备用;有功功率的平衡与最优分配方法;电力系统频

率调整的概念,自动调速系统工作原理,发电机和负荷的功频特性及其调速特性,频率的一次调整、二次调整和调频厂的选择,负荷频率控制的基本原理;联合系统调频计算。 6.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和电压调整: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的平衡和无功电源特点;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的最优分布;电力系统中枢点电压管理方式;借发电机、变压器、补偿设备调压和组合调压的原理及特点。 7.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的分析与计算:电力系统故障的基本概念与危害;各种短路故障的成因;无限大功率电源供电的系统三相短路电流分析;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电流的实用计算;短路电流交流分量的初始值及任意时刻值的确定方法。 8.电力系统不对称故障的分析与计算:对称分量法的原理及其在不对称故障分析中的应用;电力系统元件的序参数和等效电路;零序网络的构成方法;各种不对称短路时故障处的短路电流和电压的计算;非故障处电流、电压的计算;正序等效定则。 三、考试的题型 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

电力系统谐波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华北电力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张彬班级:电力电子08 所在院系:电力工程系所在专业:电力电子 设计(论文)题目: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编程优化方法研究指导教师:王艾萌 2012年 04月 10日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编程优化方法研究 一.引言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资资源,也是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关注的焦点。中国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离不开有力的能源保障。最近几年我国的各行各业经历了不同程度的煤、电、油、运的紧张,本世纪以来,石油价格不断攀升,今年年初原油期货价格超过 100 美元每桶,目前煤价已经涨到 400 到 480 元每吨,受煤价上涨的影响发电成本上涨50%~70%。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升能效和电效是我们的最佳选择。永磁同步电机具有高效节能、体积小以及良好的变频调速性能等优点,符合国家节能环保的指导方向,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永磁电机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质量轻、损耗小、效率高、功率因数高、电机形状和尺寸可以灵活多样等显著优点,在工农业生产、航空航天、国防和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我国稀土资源丰富,储量占全球的 75%,号称“稀土王国”。大力研究和推广永磁电机,实现节能降耗,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永磁同步电机的优点 稀土永磁材料优良的性能,导致永磁同步电动机具有其他类型电机无法比拟的优点:(1)明显的高效率和节电效果 稀土永磁同步电动机用永磁体取代电励磁,且无励磁损耗;同步运行时,转子绕组中无感应电流,没有铜耗,由于定、转子同步,转子铁心中也没有铁耗,因此效率较电励磁同步电机和异步电机高,而且不需要从电网吸取滞后的励磁电流,从而大大节约了无功,极大地提高了电机的功率因数。 (2)高效率、高密度电机 高性能的稀土永磁材料—钕铁硼永磁体具有很高的磁能积,它的剩余磁感应强度、矫顽力都较大,用较少的钕铁硼永磁体就能产生足够的电机磁能积,因此电机体积、尺寸可以大为减小,成为高效率、高密度电机。 (3)运行稳定 由于转子上不需要电励磁装置,因此大大简化了转子结构,提高了电机运行的稳定性。有数据表明,稀土永磁同步电动机效率比同容量异步电动机提高3%~12%,并且在体积和最高工作转速与异步电动机相同的情况下,输出功率也高出10%~30% 三.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研究热点 磁场磁势的计算、合适的仿真计算模型的建立、自起动问题的仿真问题中的算法、精度、非线性的处理等方面一直是稀土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研究热点。目前国内外对永磁同步电机设计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结构设计研究 稀土永磁同步电动机与其他电机的最主要区别是转子磁路结构的不同,因而稀土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设计主要是转子结构的设计。目前国内外都在大力研究永磁电机(包括永磁电动机和永磁发电机)的磁路结构,目的是通过增加磁通密度、减弱电枢反应来提高永磁电机的效率和性能。 (2)优化设计 在稀土永磁材料价格昂贵的情况下,考虑如何合理地选择永磁体的工作点,使之在满足电机性能指标前提下,使所用的永磁材料最少,即电机的成本最小或体积最小。由于永磁体尺寸大小可直接影响电机的各项性能指标,因而可直接选用永磁体形状尺寸作为设计变量,而将其他尺寸都用这些变量来表示。在约束条件中,电抗参数、定子齿部和轭部磁密、定子电密以及槽满率等都应限制在一定范围,而效率、功率因数和起动转矩等则应大于某一给定值。 (3)GUI界面设计 用户界面(或接口)是指:人与机器(或程序)之间交互作用的工具和方法。如键盘、鼠标、跟

华北电力大学 继电保护综合实验报告 完整版

华北电力大学 继电保护与自动化综合 实验报告 院系班级 姓名学号 同组人姓名 日期年月日 教师肖仕武成绩

Ⅰ. 微机线路保护简单故障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微机线路保护简单故障实验,掌握微机保护的接线、动作特性和动作报文。 二、实验项目 1、三相短路实验 投入距离保护,记录保护装置的动作报文。 2、单相接地短路实验 投入距离保护、零序电流保护,记录保护装置的动作报文。 三、实验方法 1 表1- 1 2、三相短路实验 1) 实验接线 图1- 1 表1- 2

表1- 3 三相短路故障,距离保护记录 4) 保护动作结果分析 R=5.0Ω,X=1.0Ω时,距离保护I段动作,故障距离L=20.00 R=5.0Ω,X=3.3Ω时,距离保护II段动作,故障距离L=74.00 R=5.0Ω,X=6.0Ω时,距离保护III段动作,故障距离L=136.00 3、单相接地短路实验 1) 实验接线 见三相短路试验中的图1-1 2) 实验中短路故障参数设置 见三相短路试验中的表1-2 表1- 4 A相接地故障,保护记录 4) 报文及保护动作结果分析 R=5.0Ω,X=1.0Ω时,距离保护I段动作,故障距离L=20.00 R=5.0Ω,X=3.3Ω时,距离保护II段动作,故障距离L=77.50 R=5.0Ω,X=6.0Ω时,距离保护III段动作,故障距离L=142.00 四、思考题 1、微机线路保护装置161B包括哪些功能?每个功能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与每个功能相关的整定值有哪些? 功能:距离保护,零序保护,高频保护,重合闸 1)距离保护是反应保护安装处到故障点的距离,并根据这一距离远近而确定动作时限的一种动作 距离保护三段1段:Z1set=(0.8~0.85)Z l,瞬时动作 2段:Z1set=K(Z l+Z l1),t=0.05

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简介

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简介 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是国内最早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点。该学科于20世纪50年代初由前苏联专家援助建成,196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78年获国内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建立电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2年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经过/211工程0项目建设,学术队伍日趋合理,形成一支学术水平精湛、治学态度严谨、学术思想活跃、极富开拓精神的队伍。目前有工程院院士2人(其中兼职1人),博士生导师9人,教授平均年龄44岁,副教授平均年龄35岁。青年教师全部具有硕士学位,已获博士学位者为40%,已获博士学位和目前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者达76%。另外学科还聘请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 本学科始终关注着国际上电力系统研究领域的前沿,并结合我国电力工业的实际和发展需要,在微机保护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电力市场理论与技术、新型输配电技术、电力系统仿真培训等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形成理论研究与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产业发展相结合的鲜明特色,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多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部分领域的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九五0期间,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3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国家电力公司重大项目8项,教育部科技项目6项,其他省部级重点项目7项,科研经费总额达2800余万元。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6项,获专利4项;出版专著和教材14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重要国际会议发表学术论文415篇,其中国际三大检索收录113篇; 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的技术密集型产品累计创产值近20亿元。 本学科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英国、美国、日本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18所大学及相关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和交流关系。/九五0期间,共派出约50人次分别到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等地进修或攻读博士学位,共有80余人次参加境外国际学术会议,并有多人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担任职务。本学科还4次主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本学科建有电力系统智能保护与控制实验室,是1996年由原电力工业部确定的首批部级重点建设实验室,目前已建成了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电力系统数模混合实时仿真系统和分布式计算机网络系统,原有动模实验室也进行了更新改造,大大改善了实验环境和实验条件,成为本学科重要的科研和教学实验基地。 本学科目前的主要科研方向为:智能保护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电力市场与信息技术、电力系统实时仿真、电力系统运行人员培训仿真系统、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动态EM S 系统、柔性化供电技术、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配电网自动化等。 未来5年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迎接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关注国际上电力系统研究领域的前沿和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大需求,提出解决重大关键问题的理论依据和形成未来重大新技术的科学基础,瞄准原始创新,实施跨越战略,力争在一些能够体现本学科发展水平和综合研究实力的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将本学科建成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国内一流的学科。 七大公司联合设立/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0 据5中国电业6消息,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日前在北京签署了共同出资设立/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0的有关协议。 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是国家电力公司根据国务院有关科学技术奖励制度改革方案精神,在原电力工业部科技进步奖基础上设立的。该奖项的设立,对激励创新、加速人才培养、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提高电力科研水平和促进电力工业技术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该奖项自设立以来,始终坚持鼓励技术创新、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方针,高度重视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面向全社会,不仅 得到了国家电力公司系统内广大科技人员的重视,也得到了国家电力公司系统外一些综合类大学、电力设备生产制造企业的广泛关注。 为进一步适应电力体制改革的要求,根据/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0的规定,以及国家电力公司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有关文件精神,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的设奖者由国家电力公司变更为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七家单位,承办机构由国家电力公司变更为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具体事务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和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共同负责。 # 84#电力科学与工程EL ECT RI C PO WER SCIEN CE AN D EN GIN EERI NG l 1 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