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冯雪峰

摘要:逆向思维是解决现代社会的一些问题的重要的思维方式,也是新课标对课程改革后想要培养学生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课程改革的深入人心,是素质教育逐渐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也很明显地体现在了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本文将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出一些相应的策略,望能帮助学生更好的解题,培养更有能力的人才。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逆向思维培养;策略探究

逆向思维在现阶段的生活和学习中运用非常广泛,它又被称为求异思维,顾名思义,也就是采用反方向的思维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逆向思维往往是经过后天的培训提高。但是在初中生的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很多人习惯于正向思维的方式,这也是人所最本能的思维方式。逆向思维难以培养,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习惯的思维方式很容易将学生逆向的思维所束缚,无法全面地去分析问题,也很难找到其他的解决方法。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现阶段的重点,以下我们将提出一些相应的培养策略。

一、更新教学理念,培养思维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的教学目的并不仅仅是掌握初中所要学习的基本知识,训练其熟练的解题技能,更重要的是对其思维能力的训练。数学思维是学习数学的核心,初中数学旨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更好的运用数学的思维去解决数学中的一些难题,以及生活中的难题。要想培训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首先要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在传统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学生是很难培养逆向思维的,因此,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积极响应国家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积极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但在此之前,教师还是要夯实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巩固其常规思维的基础。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能力去解题。譬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的讲解过程中,在进行常规的解题之后还要进行适当的创新性引导,让学生尝试用逆向思维去解题。常规的解方程为x2+2x-3=0,求解为x=3或-2,而逆向思维则会已知x=3或-2,求解这个方程式。这样得出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通过这样就能看出通过逆向思维往往会得到更多的答案。这样对常规的初中数学题进行处理之后,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二、培养逻辑能力,强化逆向思维

逻辑性,是数学的核心内容,逻辑性在数学的不断学习过程中也能得到不断的强化,初中数学的教学相对来说内容比较简单,因此大部分教学时间都应该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性上。初中数学中很多的概念都是可逆的,对概念要有足够的了解,而不是去对概念死记硬背。对初中数学中一些概念的培养也正是在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在对概念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正向、反向等多个方向来强化学生对于逆向思维的理解,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引导学生发现一些事物的内在联系,寻找事物的连接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例如在初中几何的学习中,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对正方形、矩形、菱形等的概念进行背诵记忆,并记忆其性质和定理,这种死记硬背的方式很难让学生对这些图形有真正的理解。矩形的一个概念为,一个角为直角的平行四边形为矩形,即矩形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加一个直角即为矩形,那么通过反向的对这个概念理解就是,矩形也为平行四边形,这样学生通过反向的思考就找到了矩形和平行四边形这件的内在联系,有了这样的认识,在其他的学习中同样可以运用这样的反向思维能力,通过理解对概念进行深层的理解,这样更有助于初中数学的解题,同时也为高中数学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研究公式特点,训练逆向思维

初中数学中有很多的公式定理,这些公式定理都是初中数学解题的突破口。初中数学公式的记忆相对来说较为简单,但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还是会感觉到很有难度,

这是因为,任何一个公式都是很灵活的,可正可反,可分可合。往往一个公式有多种变化形式,运用常规的正向思维遇到这种灵活的题目,就显得捉襟见肘。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对公式进行深层的剖析,把每个公式的特点都分析透彻,进而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例如在初中的公式a2-b2=(a+b)(a-b)中,可以看出公式两侧具有互逆的关系,在解题的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利用两者互逆的关系,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逆向思维是初中生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必备的一种思维能力,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顺利的解决一些常规思维难以解决的难题,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寻求不一样的解题方式,同时也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在数学的学习中发现乐趣。对于初中生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也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方芳.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J]. 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08):47-48.

[2]杨昭,李文铭.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J]. 学周刊,2016,(01):156-157.

初中数学十大常见解题方法

初中数学十大常见解题方法 1、配方法:所谓配方,就是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通过配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其中,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配方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用到它。 2、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因式分解是恒等变形的基础,它作为数学的一个有力工具、一种数学方法在代数、几何、三角函数等的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有许多,除中学课本上介绍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外,还有如利用拆项添项、求根分解、换元、待定系数等等。 3、换元法:换元法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应用十分广泛的解题方法。我们通常把未知数或变数称为元,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子,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 4、判别式法与韦达定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R,a≠0)根的判别式△=b2-4ac,不仅用来判定根的性质,

而且作为一种解题方法,在代数式变形,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研究函数乃至解析几何、三角函数运算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韦达定理除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另一根;已知两个数的和与积,求这两个数等简单应用外,还可以求根的对称函数,计论二次方程根的符号,解对称方程组,以及解一些有关二次曲线的问题等,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5、待定系数法:在解数学问题时,若先判断所求的结果具有某种确定的形式,其中含有某些待定的系数,而后根据题设条件列出关于待定系数的等式,最后解出这些待定系数的值或找到这些待定系数间的某种关系,从而解答数学问题,这种解题方法称为待定系数法。它是中学数学中常用的重要方法之一。 6、构造法:在解题时,我们常常会采用这样的方法,通过对条件和结论的分析,构造辅助元素,它可以是一个图形、一个方程(组)、一个等式、一个函数、一个等价命题等,架起一座连接条件和结论的桥梁,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这种解题的数学方法,我们称为构造法。运用构造法解题,可以使代数、三角、几何等各种数学知识互相渗透,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7、反证法: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法,它是先提出一个与命题的结论相反的假设,然后,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正确的

浅谈初中数学证明题解题技巧与步骤

浅谈初中数学证明题解题技巧与步骤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中《证明》占三章节,教材这样安排的目地是想:通过对《证明》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对图形的性质及相互关系进行大量的探索,在探索的同时,使学生经历推理的过程,进行了简单的推理训练,从而具备了一定的推理能力,树立了初步的推理意识,为严格的推理证明打下了基础。但生活很丰满,现实很骨干,许多学生在实际解决证明题的过程中,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感到无从下手!那如何求解证明题呢?如何让学生不再畏惧证明题呢?通过对教材中《证明》的教学,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解决: [例题] 证明: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 1.弄清题意 此为“文字型”数学证明题,既没有图形,也无直观的已知与求证。如何弄清题意呢?根据命题的定义可知,命题由条件与结论两部分组成,因此区分命题的条件与结论至关重要,是解题成败的关键。命题可以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如果………..”就是命题的条件,“那么…….”就是命题的结论,据此对题目进行改写:如果在等腰三角形中分别作两底角的平

分线,那么这两条平分线长度相等。于是题目的意思就很清晰了,就是在等腰三角形中作两底角平分线,然后根据已知的条件去求证这两条平分线相等。这样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就一目了然了! 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图形对解决证明题,能起到直观形象的提示,所以画图因尽量与题意相符合。并且把题中已知的条件,能标在图形上的尽量标在图形上。 3.根据题意与图形,用数学的语言与符号写出已知和求证。 众所周知,命题的条件---已知,命题的结论---求证,但要特别注意的是,已知、求证必须用数学的语言和符号来表示。 已知:如图(1),在△ABC中,AB=AC, BD、CE分别是△ABC的角平分线。 求证:BD=CE 4.分析已知、求证与图形,探索证明的思路。 对于证明题,有三种思考方式: (1)正向思维。对于一般简单的题目,我们正向思考,轻而易举可以做出,这里就不详细讲述了。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不仅对提高解题能力有益,而且可以改善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良好的思维品性,提高思维能力和整体素质。 数学逆向思维 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不仅对提高解题能力有益,更重要的是可以改善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良好的思维品性,提高思维能力和整体素质。那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呢? 一、什么是逆向思维? 所谓逆向思维,就是从与常规思维相反的方向去认识问题,从对立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寻求解题途径,解决问题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利用逆向思维可以加深对概念、定义、定理、公式、法则、性质的正确、深刻的理解和应用,可以形成反思和换位思考的思维素质,利于学生分析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发展学生的智力,有效地解决复杂的问题。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1、帮助学生理顺教材的逻辑顺序。 (一)重视定义的再认与逆用,加深对定义内涵的认识。 许多数学问题实质上是要求学生能对定义进行再认或逆用。在教学实践中,有的学生能把书上的定义背得滚瓜烂熟,但当改变一下定义的叙述方式或通过一个具体的问题来表述时,他们就不知所措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逆用定义思考问题,往往能挖掘题中的隐蔽条件,使问题迎刃而解。 (二)从公式的互逆找灵感。 1)、公式的互逆记忆。 数学公式是数学问题的精华之一,学习数学公式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好好的形式之一。许多的数学公式之间联系都很紧密,很多数学问题是逆用公式的问题,要更好地解决这类问题,首先应该让学生知道公式的互逆形式,学会公式的互逆记忆。只有先记住这些公式,才有可能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逆用公式。 这样做往往可以使问题简化,经常性地注意这方面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

初中数学解题策略分析

初中数学解题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18-10-22T11:52:49.54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8年12月作者:范会群 [导读] 初中数学比较抽象难学,检测学生是否掌握所学知识的途径之一就是解数学题。此外,解数学题还是检测学生是否能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所以说解题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解题态度,这就需要教师在解题教学中采用较为有趣和新颖的教学方法。 范会群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实验学校 331700 【摘要】初中数学比较抽象难学,检测学生是否掌握所学知识的途径之一就是解数学题。此外,解数学题还是检测学生是否能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所以说解题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解题态度,这就需要教师在解题教学中采用较为有趣和新颖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解题策略;二元一次方程 中图分类号:G6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8)12-015-01 几乎每个学生都知道为了获得良好成绩一定要增加练习,只有做了大量练习才能培养解题感觉,从而加快解题速度,但是学生要在有限时间里学习过多的学科,大量练习对学生来说只会加重学习负担消磨学习兴趣。为了解决这一现状帮助学生提高解题效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正确的解题策略和思路,从而从根本上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同时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本文以二元一次方程为例就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解题策略提出相关的措施。 一、找出关键字眼,提高解题质量 解决一条数学题目的时候学生不能忽视最基本概念、公理、定理和公式,应该利用课余时间将所有学习过的概念整理出来,并且划出其中关键点,然后通过反复阅读,给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在解题过程中快速联想到本题想要考查的知识点,对于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必须彻底理解和区分,不能留下任何隐藏的知识漏洞。另外,教师应该让学生及时将发生错误的题目集中记录到错题集上,还要想想为什么会出错,在以后解题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什么地方,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失分点。如果问题涉及薄弱环节,我们必须在短时间内克服困难,不要留下弱点。 例如有这样一条题目:“用铁皮制作罐头,每张铁皮可制作18个盒身或者24个盒底,一个盒身和两个盒底配套,问42张铁皮可以制作多少张盒身和盒底正好配套?”在做这条题目的时候学生需要圈出其中配套方式,避免因为题目产生错误现象,同时在设两个未知数列二元一次方程的时候也要综合考虑怎样设才能减少计算量。 二、发展学习领域,拓展学生知识面 首先,学生要非常了解题目中涉及的概念和需要使用的公式,从而灵活运用概念、定义、公式、定理和规则解决问题。做练习只是学习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学习的主要方式,其次不管数学题目有多么千变万化,都是从书本中延伸出来的,要检查你是否读过教科书,是否深入了解概念、定理、公式和规则的内部,学生必须本着每一条题目都可以使用这些概念、定理、公式和规则解决的思想,执著于钻研书本而不是大量写题目,学生只有深刻理解概念、公式、定理,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题目,解题思路才会更清晰,解决问题的速度才会越来越快。因此,解决问题之前,我们应该通读教科书,做简单的练习,首先明确记忆和识别这些基本内在的实质意义,准确理解本质意义,再继续做更深入的练习。如果教师引导学生用这种方式学习,那么所有学生都可以明显提高理解速度:效果显而易见。 其次,了解已经学习的知识和与其他学科相关的知识很重要。例如,有时遇到一个问题不会做,不是我们没有,而是过去使用过的公式但是我们不记得,或者题目中包含以物理、化学、地理等为知识背景,就读题都遇到困难更别说解决题目了,学生看见这样的题目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恐惧,认为自己无法解决,所以解决问题的速度大大降低。我们首先要添加必须添加的知识,并理解标题相关概念、公式或定理,然后解决问题,否则就是浪费时间。 三、总结解题方法,提高解题效率 第一,因式分解法是一个多项式转换成几个整数乘积的方法,因子分解是同一性转化的基础,作为算术的强大工具在解算代数、几何和三角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因式分解本身包含许多分解方法,除了中学教科书中引入公共因子方法、公式方法、群体分解法和乘法法外,还可以使用拆分项、根分解、变化元素、待确定系数法等。 第二,更改元素方法。换向法是一种非常重要和广泛使用的算术中的问题求解方法,我们一般称为未知或变量元,所谓元素法,即在一个更复杂的算术公式中用一个新的变量替换原有公式的局部变换或原始公式的变换,简化后问题很容易解决。 第三,判别方法和伟达定理。韦达定理不仅用于区分根本性质,并且在几何、三角运算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韦达定理可以用于已知根的二次方程,找到另一个;已知两个数和乘积,如简单应用的数量;还有对称函数的根,讨论第二个方程的根的符号,对称方程的解,以及解的问题点的二次曲线等。 第四,未确定的系数法。在算术问题解决方案中,如果第一次判断最终结果具有一定的确认方式,其中包括一些要确定的系数,然后根据未确定系数方程中列出的条件设置条件,则最终解决这些待定系数,或者找到要确定的系数之间的关系,因此回答算术问题,这个解称为系统方法的未确定方法。就像这样学生将一种类型题目的解题方法总结出来就可以大大提高解题效率。例如:学习二元次方程的时候要根据式子特点选择消元法还是待定系数法等。 数学虽然需要通过大量练习提升解决问题的感觉,但是“仅仅埋头做问题”的方法是愚蠢的、错误的,教师要教给学生实用的解题策略让学生提高解题效率,同时在练习过程中讲求题型的丰富性而不能“傻”做,应该与已经做过的题目相比较,找到规律、渗透精华,达到“类比”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洪雪娇.初中生求解方程模型应用题的典型错误及归因研究[D].西南大学,2012. [2]李聪.初中数学学习障碍学生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解题过程及补救教学的个案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

初中数学解题思路和方法

初中数学解题思路和方法 一、选择题的解法 1、直接法:根据选择题的题设条件,通过计算、推理或判断,最后得到题目的所求。 2、特殊值法:(特殊值淘汰法)有些选择题所涉及的数学命题与字母的取值范围有关; 在解这类选择题时,可以考虑从取值范围内选取某几个特殊值,代入原命题进行验证,然后淘汰错误的,保留正确的。 3、淘汰法:把题目所给的四个结论逐一代回原题的题干中进行验证,把错误的淘汰掉,直至找到正确的答案。 4、逐步淘汰法:如果我们在计算或推导的过程中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逐步进行,既采用“走一走、瞧一瞧”的策略;每走一步都与四个结论比较一次,淘汰掉不可能的,这样也许走不到最后一步,三个错误的结论就被全部淘汰掉了。 5、数形结合法: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含义,又揭示其几何意义;使数量关系和图形巧妙和谐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求解题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 二、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1、数形结合思想:就是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含义,又揭示其几何意义;使数量关系和图形巧妙和谐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求解体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 2、联系与转化的思想: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数学学科的各部分之间也是相互联系,可以相互转化的。 在解题时,如果能恰当处理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如:代换转化、已知与未知的转化、特殊与一般的转化、具体与抽象的转化、部分与整体的转化、动与静的转化等等。 3、分类讨论的思想:在数学中,我们常常需要根据研究对象性质的差异,分各种不同情况予以考查;这种分类思考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 4、待定系数法:当我们所研究的数学式子具有某种特定形式时,要确定它,只要求出式子中待确定的字母得值就可以了。 为此,把已知条件代入这个待定形式的式子中,往往会得到含待定字母的方程或方程组,然后解这个方程或方程组就使问题得到解决。 5、配方法:就是把一个代数式设法构造成平方式,然后再进行所需要的变化。 配方法是初中代数中重要的变形技巧,配方法在分解因式、解方程、讨论二次函数等问题,都有重要的作用。 6、换元法:在解题过程中,把某个或某些字母的式子作为一个整体,用一个新的字母表示,以便进一步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换元法可以把一个较为复杂的式子化简,把问题归结为比原来更为基本的问题,从而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 7、分析法:在研究或证明一个命题时,又结论向已知条件追溯,既从结论开始,推求它成立的充分条件,这个条件的成立还不显然; 则再把它当作结论,进一步研究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达到已知条件为止,从而使命题得到证明。这种思维过程通常称为“执果寻因” 8、综合法:在研究或证明命题时,如果推理的方向是从已知条件开始,逐步推导得到结论,这种思维过程通常称为“由因导果”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胡德旺 教育是“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根据《国家十二五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规定,我国教育改革应加强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视,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这才是衡量国家教育质量水平的重要依据。因此将其落实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就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学习与工作中遇到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端正学习态度,形成核心素养,这也是此文的研究重点。 1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现实意义与主要内容 数学教育的目标可分为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两大内容,而核心素养属于隐性目标。在执行新课程改革标准时,初中数学教学除了传授知识包括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定理以外,更要促使学生形成数学逻辑思想,运用合理的数学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这就是核心素养。一个具备了核心素养的人,必然善于以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来思考和解决问题,这已成为当代学生进入社会的必备本领。在数学课堂落实核心素养,与新课标提到的“基础性、整合性与前瞻性”要求相符合,它既是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根本要求,也是着眼于数学教学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具备良好的数学思想与数学技能,也就逐步

形成了核心素养。所以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一方面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另一方面挖掘数学知识技能中隐含的核心素养,这才是初中数学教育的本质。只有抓好核心素养,才能落实现代数学教育的“质量观”。 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复杂性的工程,核心素养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主要概括为四大方面:其一,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习惯。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在处理各种现实问题时,可运用数学解题思想,如抽象思维、空间思维、化归思维、演绎推理等,以此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与质量。其二,合理掌握数学方法。主要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时,往往需要使用固定方法,降低解题的难度。其三,在社会发展的国计民生事件中都可能涉及数学知识,包括数学概念、数学公式、数学术语等,尤其在当前市场经济背景下,各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数学。其四,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各种复杂的问题时,应优先考虑以数学思想或数学方法解决,整合数学知识与常规做法。 2 增强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路径 提高一个人的能力水平,必须引导其掌握系统的知识与技能。从当前我国推行的“双基”教育模式来看,只有教师精心安排与合理设计课程结构,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质。所以想要在初中数学课堂落实培养核心素养的目标,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引导作用,优化教学内容与教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超级完整)

初中数学选择题、填空题解题技巧(完美版) 选择题目在初中数学试题中所占的比重不是很大,但是又不能失去这些分数,还要保证这些分数全部得到。因此,要特别掌握初中数学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帮助我们更好的答题,选择填空题与大题有所不同,只求正确结论,不用遵循步骤。我们从日常的做题过程中得出以下答题技巧,跟同学们分享一下。 1.排除选项法: 选择题因其答案是四选一,必然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那么我们就可以采用排除法,从四个选项中排除掉易于判断是错误的答案,那么留下的一个自然就是正确的答案。 2.赋予特殊值法: 即根据题目中的条件,选取某个符合条件的特殊值或作出特殊图形进行计算、推理的方法。用特殊值法解题要注意所选取的值要符合条件,且易于计算。 3.通过猜想、测量的方法,直接观察或得出结果: 这类方法在近年来的初中题中常被运用于探索规律性的问题,此类题的主要解法是运用不完全归纳法,通过试验、猜想、试误验证、总结、归纳等过程使问题得解。 4、直接求解法: 有些选择题本身就是由一些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改编而来的,因此往往可采用直接法,直接由从题目的条件出发,通过正确的运算或推理,直接求得结论,再与选择项对照来确定选择项。我们在做解答题时大部分都是采用这种方法。如:商场促销活动中,将标价为200元的商品,在打8折的基础上,再打8折销售,现该商品的售价是( )A 、160元 B、128元 C 、120元 D、 88元 5、数形结合法: 解决与图形或图像有关的选择题,常常要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有时还要综合运用其他方法。 6、代入法: 将选择支代入题干或题代入选择支进行检验,然后作出判断。 7、观察法:观察题干及选择支特点,区别各选择支差异及相互关系作出选择。 8、枚举法:列举所有可能的情况,然后作出正确的判断。 例如,把一张面值10元的人民币换成零钱,现有足够面值为2元,1元的人民币,换法有( ) (A)5种(B)6种(C)8种(D)10种。分析:如果设面值2元的人民币x张,1元的人民币y元,不难列出方程,此方程的非负整数解有6对,故选B. 9、待定系数法: 要求某个函数关系式,可先假设待定系数,然后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得待定系数,从而确定函数关系式,这种方法叫待定系数法。 10、不完全归纳法: 当某个数学问题涉及到相关多乃至无穷多的情形,头绪纷乱很难下手时,行之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对若干简单情形进行考查,从中找出一般规律,求得问题的解决。 以上是我们给同学们介绍的初中数学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希望同学们认真掌握,选择题的分数一定要拿下。初中数学答题技巧有以上十种,能全部掌握的最好;不能的话,建议同学们选择集中适合自己的初中数学选择题做题方法。 初中填空题解法大全 一.数学填空题的特点: 与选择题同属客观性试题的填空题,具有客观性试题的所有特点,即题目短小精干,考查目标集中明确,答案唯一正确,答卷方式简便,评分客观公正等。但是它又有本身的特点,即没有备选答案可供选择,这就避免了选择项所起的暗示或干扰的作用,及考生存在的瞎估乱猜的侥幸心理,从这个角度看,它能够比较真实地考查出学生的真正水平。考查内容多是“双基”方面,知识复盖面广。但在考查同样内容时,难度一般比择题略大。 二.主要题型:

初中数学教师自我评价3篇

初中数学教师自我评价3篇 初中数学教师自我评价3篇 作为教师,要有反思才会有进步,自我评价也是为了更好的认识自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数学教师自我评价,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数学教师自我评价(一)在这一年里,我思考的主要是教学总结,改进的问题。我想对于老教师的经验的借鉴在这个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在此我要感谢一年来一直帮助我、关心我的老教师们。从他们的经验中我体会到数学的核心——问题;总结出解决问题的途径——问的是什么、有什么、还有什么、是什么;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勤于思考、善于提问、解决问题。数学问题成为数学教学创新的载体。 1、在引入新概念时,把相关的旧概念联系起来,确立信任学生的观念,大胆放手让学生把某种情境用数学方法加以表征;在形成概念时,留给学生充足的思维空间,多角度、全方位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指导学生自主地建构新概念。在辨识概念时,鼓励学生质疑。宋代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从学生的角度看,学贵有疑是学习进步的标志,也是创新的开始。 2、在学习数学定理、公式、方法时,离不开对命题的证明,应当改变传统的分为“展示定理、推证定理、应用定理”简单三步的模式,而结合实际情况,在证明命题前为学生创设认知冲突的疑惑情境。经过一段训练后,学生便能清楚什么是数学证明,什么不是。并且知道数学证明的价值及其局限性。提前教授他们一

点难度大的,引导他们。 3、在解题教学时,改变传统的解题训练多而杂的做法。加强目的性。注意渗透解题策略。因为策略往往是不容易为学生掌握的。注意解题训练的坡度和难度。如果解题训练有一个坡度,可以使学生循序渐进从易到难,完成一个小题,相当上了一个台阶,完成了最后一题,好像登上了山顶,回首俯望,小山连绵,喜悦之心,不禁而生。如果题组没有难度,学生不可能有疑,重重复复会令人乏味。反之,设置一定陷阱、难度,学生经过探索、推敲,把疑难解决了,既巩固了基础,又实现了从有疑到无疑的飞跃,体验到解题的劳动价值。让数学更加容易学。 我想要做到上述三个方面,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的“传授——接受”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营造平等、相互接纳的和谐气氛,要及时提出具挑战性的新问题,这些问题要具思维价值,并为创新做出示范。并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要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同时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想法和问题,提倡课堂师生的交流和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因为交流可令学生积极投入和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通过交流,不断进行教学信息的交换、反馈、反思,概括和总结数学思想方法。在交流中,作为老师耐心倾听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从中捕捉有价值的问题,展开课堂讨论,并适时做出恰当的评价,使班集体成为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共同分享学习的成果。善于与他人对话、协调,自尊与尊重他人、自我的反思、自我调控的品格。其次尽力帮助学生主动建构数学认知系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知识网络。我要了解同学想事情,让他们享受学习的乐趣。让他们更容易接受。 初中数学教师自我评价(二)一年来,本人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浅谈中学数学解题方法(论文) 精品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册 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班级 2006级A班 学生孔祥东 指导教师麻常利

河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编号:数信学院2010届613 论文(设计)题目:浅谈中学数学解题方法 院系:数信与信息科学学院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班级: 06A班 学生姓名:孔祥东学号: 2006012613 指导教师:职称: 1、论文(设计)研究目标及主要任务 深入研究中学(特别是高中)的数学问题,探寻用更短的时间解决更多的中学数学问题,以及掌握处理大多数中学数学问题的通法通解。 2、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 本文针对中学的几种典型的数学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并以示范性典例和再现性典例的形式加以归纳和再现,以典型题来阐述各数学方法的精妙。 3、论文(设计)的基础条件及研究路线 半年来对中学数学试题的广泛研究,尤其是北京地区高考题的研究,加之对众多教辅资料的研读与分析,结合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加以研究和归纳。 4、主要参考文献 [1] 郑毓信、肖柏荣、熊萍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论 [M].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 陆书环、傅海伦数学教学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 [3] 张雄、李得虎数学方法论与解题研究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 周房安.数学选择题解答策略[J].广东教育,2006,(04).62~63. [5] 傅钦志.高考解题中的优先策略[J].高中数理化,2004,(02).1~2. 指导教师签名:系主任(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月日年月日 学院审查意见:教学院长签名:年月日

河北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2010 届

初中数学的逆向思维培养和提高解题效率

逆向思维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成都市武侯高级中学 610043) 张信联 思维就是人的理性认识的过程,根据思维过程的指向性,可将思维分为:常规思维(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中学数学课本中的逆向思维,中学数学课本中的逆运算、否命题、反证法、分析法、充要条件等都涉及到思维的逆向性,在数学解题中,通常是从已知到结论的思维方式,然而有些数学总是按照这种思维方式则比较困难,而且常常伴随有较大的运算量,有时甚至无法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我们多注意定理、公式、规律性例题的逆用,正难则反,往往可以使 问题简化,经常性地注意这方面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1.定义的逆用 在数学解题中“定义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但定义的逆用容易被人们忽视,只要我们重视定义的逆用,进行逆向思维,就能使有些问题解答简捷。 例1 若化简|1-x|—|x-4|的结果为2x-5,求x 的取值范围。 分析:原式=|1-x|-|x-4| 根据题意,要化成:x-1-(4-x )=2x-5 从绝对值概念的反方向考虑,推出其条件是: 1-x ≤0,且x-4≤0 ∴x 的取值范围是:1≤x ≤4 例2、a 2+2a-1=0,b 4-2b 2-1=0,且1-ab 02 ≠。则199322)1(a b ab ++的值是______. 分析:常见的方法是先解出a ,b 的值,然后再代入199322)1(a b ab ++中求解,这样将十分麻烦,但如果我们逆用方程根的定义,把199322)1(a b ab ++化成199322 )1(a a b b ++,把a 1,2b 看成是一个方程的两个根,这样可以使此题的运算量减少,解答非常简捷。 解:∵a 2+2a-1=0,∴a 0≠.011·2)1(2=--a a 又∵012)(22=-- b b 而1-ab 02≠.即21b a ≠ ∴2,1b a 是方程0122=--x x 的两个实数根。 ∴1·1,2122-==+b a b a ∴199322)1(a b ab ++=199322)1(a a b b ++=(2-1)1993=1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史上最全)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史上最全)

初中数学选择题、填空题解题技巧(完美版) 选择题目在初中数学试题中所占的比重不是很大,但是又不能失去这些分数,还要保证这些分数全部得到。因此,要特别掌握初中数学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帮助我们更好的答题,选择填空题与大题有所不同,只求正确结论,不用遵循步骤。我们从日常的做题过程中得出以下答题技巧,跟同学们分享一下。 1.排除选项法: 选择题因其答案是四选一,必然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那么我们就可以采用排除法,从四个选项中排除掉易于判断是错误的答案,那么留下的一个自然就是正确的答案。 2.赋予特殊值法: 即根据题目中的条件,选取某个符合条件的特殊值或作出特殊图形进行计算、推理的方法。用特殊值法解题要注意所选取的值要符合条件,且易于计算。 3.通过猜想、测量的方法,直接观察或得出结果: 这类方法在近年来的初中题中常被运用于探索规律性的问题,此类题的主要解法是运用不完全归纳法,通过试验、猜想、试误验证、总结、归纳等过程使问题得解。 4、直接求解法: 有些选择题本身就是由一些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改编而来的,因此往往可采用直接法,直接由从题目的条件出发,通过正确的运算或推理,直接求得结论,再与选择

项对照来确定选择项。我们在做解答题时大部分都是采用这种方法。如:商场促销活动中,将标价为200元的商品,在打8折的基础上,再打8折销售,现该商品的售价是( )A 、160元 B、128元 C 、120元 D、 88元 5、数形结合法: 解决与图形或图像有关的选择题,常常要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有时还要综合运用其他方法。 6、代入法: 将选择支代入题干或题代入选择支进行检验,然后作出判断。 7、观察法:观察题干及选择支特点,区别各选择支差异及相互关系作出选择。 8、枚举法:列举所有可能的情况,然后作出正确的判断。 例如,把一张面值10元的人民币换成零钱,现有足够面值为2元,1元的人民币,换法有( ) (A)5种(B)6种(C)8种(D)10种。分析:如果设面值2元的人民币x张,1元的人民币y元,不难列出方程,此方程的非负整数解有6对,故选B. 9、待定系数法: 要求某个函数关系式,可先假设待定系数,然后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得待定系数,从而确定函数关系式,这种方法叫待定系数法。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 我认为应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更切实地挖掘评价的教育功能,为推动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为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教学评价体系奠定基础。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此,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就要落实“掌握知识、发展智能、陶冶情操”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掌握知识、发展智能、陶冶情操”三个方面研究数学教学全程评价的方法。 以研究学生发展为线索,建立一切为了学生的评价基准,使评价成为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彻底改变将评价游离于教学的外部并对立于评价者的被动状态。因此要着力研究如何促进教师从学生独立自主获取必要的数学知识出发,设计充分体现学生各种能力价值的备课方案的评价方法;着力研究如何实现课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成为独立的认识主体、思维发展的主体和从事学习活动的主体的评价方法;着力研究如何改变学生为完成任务而做作业的被动局面,努力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寻求自我发展的评价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以教学班为评价基础,每个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学生之间的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以自我评价为主;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与对其结果的评价相结合,以过程评价为主;将教学全程每个环节的价值判断与判断后的调节、完善、促进发展相结合,以促进发展为主。 首先改变目前课堂教学评价模式,以学生的活动行为作为评价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以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和教学态度作为评价教师教学理念的主要依据。因

此,在建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教师对学生提问的评价取向是什么,如何使被提问者能动地(而不是被动地)、自主地(而不依赖外在力量)、有创见性地(而不是照本宣科地)成为回答问题的主人;2.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否融为一体;教师的教学思路与学生思维发展能否协调同步;3.教师在配合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做了哪些工作,学生得到了什么,学生得到多少,教师在学生身上学到了什么;4.教师帮助和指导学习困难的学生有几个,解决了哪些问题;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措施是什么;一节课中,学生的参与度多大,有几个学生提出质疑和反问,他们提出的问题深度和广度如何等。通过对课堂教学评价研究,试图建立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结构,在此基础上,研究学生学习水平的评价方法。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学校教育主体,千百年来支撑着教育运转的轴心就是学生的学习问题。这是教育的关注问题。我们注意到“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对学生学习水平进行评价的“三个原则”,即“全面性、全体性、全程性”,以及应该遵循的八字方针:了解、激励、促进、反思。所谓“全面性”,指学生的学习是动态开放的系统,是多因素变化的工程,试图用单一的标准或某一项指标去评价学生的学习,是违背客观现实的。我们提出多元评价的策略就是体现了全面性的评价原则。所谓“全体性”,是依据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而提出来的,我们的评价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评价,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使每一个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受到启发、获益和发展。这里要强调的是个别评价与自我评价问题,要充分体现差异评价观。倘若我们忽略了差异,则面向全体学生就是一句空话了。所谓

浅谈中学数学解题方法(论文)[1]

琼州学院 浅谈中学数学解题研究 学院理工学院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班级 12级 学生王永确 学号 12209047 指导教师陈德钦

目录 中文摘要、关键词 (2) 引言 (3) 一、配方法 (3) 二、换元法 (3) 三、待定系数法 (3) 四、定义法 (3) 五、数学归纳法 (3) 六、参数法 (3) 参考文献…………………………………………………………()英文摘要、关键词………………………………………………()附录………………………………………………………………()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在学习中学数学方法时,常会遇到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如果用直接求解的方式来解答,往往会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于是我们提出了数学常用解题方法和技巧,,同时也证实了掌握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是十分必要的。 数学基本方法是数学思想的体现,是数学的行为,具有模式化与可操作性的特征,可以选用作为解题的具体手段。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它与数学基本方法常常在学习、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可以说,“知识”是基础,“方法”是手段,“思想”是深化,提高数学素质的核心就是提高学生对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认识和运用,数学素质的综合体现就是“能力”。为了让读者能够更系统地了解中学数学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本文通过理论阐述和例题分析就中学数学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进行详细的以下介绍: 本文浅陋介绍高考中常用的数学基本解题方法: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数学归纳法等等。在每节的内容中,先是对方法或者问题进行综合性的叙述,再以例题的形式出现进行详细的解答和分析,对方法和问题进行示范,每个例中习题的选取,又尽量综合到代数、三角、几何几个部分重要章节的数学知识。 关键词:解题方法和技巧数学解题思想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数学归纳法 1、配方法 配方法是指将一个式子(包括有理式和超越式)或一个式子的某一部分通过恒等变形化为完全平方式或几个完全平方式的和,这种方法称之为配方法。这种方法常常被用到式子的恒等变形中,以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是解题的有力手段之一。 配方法使用的最基本的配方依据是二项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将这个公式灵活运用,可得到各种基本配方形式,如: a2+b2=(a+b)2-2ab=(a-b)2+2ab;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与反思书籍文章推荐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书籍、文章推荐 一、书籍推荐 1.2011年 2.2011年 二、文章推荐 探寻课堂教学“生长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中国数学教育》,2014-02-06 “问题串—概念图”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策略研究 【作者】李彤; 【导师】张军亮; 【作者基本信息】陕西师范大学,学科教学(专业学位),2013,硕士 【摘要】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数学课堂上采用的策略是决定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学策略是教学理论的升华和教学实践的产物。数学概念知识相互之间有内在联系,并且与外部世界紧密相连。如果学生能够以联系化的思维方式学习,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问题是思维的中心,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出一系列由浅到深,由形象到抽象的层层递进的问题串,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思考,突出了难点疑点的层次。另外,学生在使用问题串时,培养了学生提问的意识,协助学生关联问题系统化,开放化,对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一种模式,极大的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以,本课题以数学课程目标为指导,由课程改革理念的需求出发。课程改革注重过程与方法,思维与创新水平的培养以及提升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通过问题串引导,以概念图为工具的图式化的形式表现数学思维的过程和知识的关联,促动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发生。 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中学数学教育研究 【作者】孙延洲; 【导师】涂艳国; 【作者基本信息】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2012,博士 【摘要】我国的中学数学教育向来令人注重。一方面是我国传统的数学教育有很多可贵的地方,学生的基础扎实、计算准确、思维严谨得到了国际数学教育界的普遍认可,在中学生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出风头的往往是中国学生;但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的高新科技领域很少听到来自中国的声音,特别是反映一个国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论文

浅谈初中数学解题技巧 摘要: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利用数学理论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因此,解题成了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的 主要方式和途径。本文将就初中数学解题策略进行探索,以为广大初中数学教师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初中数学—解题技巧 要学好数学,学会解题是关键。在进行解题的过程中,不仅需要 加强必要的训练,其还要掌握一定的解题规律与技巧。为此,本文 结合数学解题教学实践,对初中数学解题策略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以此来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一、认真分析问题,找解题准切入点 由于数学问题纷繁复杂,学生容易受定势思维的影响,这样就会 响解题思路造成很大的影响。为此,这时教师要给予学生正确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思路的调整,对题目进行重新认真的分析,将切入点 找准后,问题就能游刃而解了。例如:如右图,ab=dc,ac=db。求证:∠a=∠d。 此题是一道比较经典的证明全等的题型,主要是对学生对已知条 件整合能力和观察识图能力的锻炼。然而,从图形的直观角度来证 明∠aoc=∠dob,这样的思路只会落入题目所设下的陷阱。为此, 在对此题的审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将题目已知的两个条件充 分结合起来考虑,提醒学生可以适当添加一定的辅 助线。

二、发挥想象力,借助面积出奇制胜 面积问题是数学中常出现的问题,在面积定义及相关规律中,蕴 含着深刻的数学思想,如果学生能充分了解其中的韵味,能够熟练 的掌握其中的数学论证思维,就有可能在其他数学问题中借助面 积,出奇制胜顺利实现解题。由于几何图形的面积与线段、角、弧 等有密切的联系,所以用面积法不但可证各种几何图形面积的等量 关系,还可证某些线段相等、线段不等、角的相等以及比例式等多 种类型的几何题。 例1 若e、f分别是矩形abcd边ab、cd的中点,且矩形efda与矩形abcd相似,则矩形abcd的宽与长之比为() (a) 1∶2(b) 2∶1(c) 1∶2(d) 2∶1 由上题已知信息可知,矩形abcd的宽ad与ab的比,就是矩形efda与矩形abcd的相似比。解:设矩形efda与矩形abcd的相似比为k。因为e、f分别是矩形abcd的中点所以s矩形abcd=2s矩形efda所以s矩形efdas矩形abcd=k2=12。所以k=1∶2。即矩形abcd的宽与长之比为1∶2;故选(c)。 此题我们利用了相似多边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平方,这一性 质,巧妙解决相似矩形中的长与宽比的问题。事实上,借助面积, 形成解题思路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转换的过程。 有的数学题不只一种解法,而有多种解法,有的数学题用 三、巧取特殊值,以简代繁 初中数学虽然是基础数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难度,特别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摘要:在教育的范畴中,逆向思维是作为一种富有创造力的思维模式。对于初 中阶段的数学科目来说,为了更好的将其本身抽象学科的特点发挥出来,需要在 教育时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的培养。本文笔者主要对数学科目中对逆向思维的应 用进行分析探究,在具体分析数学概念、定力以及公式的逆向思维应用基础上, 对其科目本身的逆向思维的应用技巧进行探讨,并且适当的结合反证以及分析, 将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逆向思维;初中数学;培养 一、前言 在初中数学科目的学习中,有许多知识点需要用到逆向思维,比如乘方、加 减以及开方等,在针对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将正向思维以及逆向思维进行应用, 是学习过程中必然要用到的两种思维模式。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对于数学 问题的解决,如果单一的只从正向思维出发,会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为了促 进初中阶段数学科目更好的学习,将其学生思维打开,需要将逆向思维加入到学 生的训练当中,以此来对学生的思维定势进行打破。作为教师,要将其作为重任,并且不断地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逆向思维培养的问题 (一)定势思维的影响 由于人们在固定模式中进行生活和学习,以往的思维形成了一定的固定模式 和习惯,当人们面对一个问题时,优先选择的是用定势思维去进行思考,而不会 首先去选择另外一个角度和方向去对问题进行分析。在数学科目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经过一定阶段的学习之后,对于数学的概念以及解题方式有了固定的思维模式,会出现很多学生在解题的时候,只会很机械地对例题进行照搬,思维的方向 较为单一,也不会往不同的方向去引发思考,对于解题方法不会灵活的应用,久 而久之,就会在定势思维的影响下,在面对数学题的时候,之后用固定的思维模 式去进行分析,缺少一定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二)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随着应试教育的出现,在面对数学科目的学习时,学校教育会直接以考试需 要选择的范围和解题思路来进行教学,特别是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老师会 引导学生只针对概念公式进行记忆,做题的时候直接用来套公式,应付考试,整 个流程下来,学生自然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面对难题时不会学着去变通,更不会去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在逆向思维的培养方面就完全缺失,得不到真正的 锻炼和培养。在这样的一种教育模式下,只会对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能力进行培养,并不能拓宽学生的思维,所以,在学生面对变化较大的难题时,往往会束手 无策,找不到正确的思路和方法去解决。 三、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加强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逆向运用 在数学科目的学习过程中,概念的理解问题一向成为了学生的一道难题,对 于教师来讲,教学的初期如果只注重对概念进行传授,就会使学生成为一个单一 思考的载体,在针对问题的时候,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较大。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对于数学概念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正反思维进行灌输,将学生的思维方式 的选择项放大延伸,引导学生利用两种思维去理解数学概念,并且在实际的概念 解决问题上进行运用,将其思维进行锻炼培养,以此来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