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 南开 2003年金融学基础(金融联考) 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南开大学 南开 2003年金融学基础(金融联考) 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南开大学 南开 2003年金融学基础(金融联考) 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2003年金融学研究生招生联考“金融学基础”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3选1,2分×10题,共20分)

1.一般商品的需求量和这种商品的价格之所以呈反方向变化趋势,是因为()

A.替代效应的作用:

B.收入效应的作用;

C.上述两种效应同时发生作用

2.如果一垄断厂商的产品需求曲线上有一点,其弹性εd=-2,产品价格P=20元,则边际收益MR为()

A.30元;

B.10元;

C.60元

3.如果利率和收入都能按供求情况自动得到调整,当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左下方、LM曲线右下方区域时,则就有可能()

A.利率上升,收入下降;

B.利率上升,收入增加;

C.利率下降,收入上升

4.假定经济尚未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有正斜率,那么,减税会使()

A.价格水上上升,实际产出增加;

B.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不变;

C.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也下降

5.从鲍莫尔的模型可得实行平均交易余额同下面哪个量无关()

A.利率;

B.偏好

C.手续费

6.在下列针对中央银行负债的变动中,使商业银行体系准备金增加的是()

A.财政部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增加;

B.外国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增加;

C.流通中的通货减少

7.SWIFT是()

A.瑞士银行;

B.社会保险基金;

C.一种资产结算体系

8.下列有关马歇尔-勒纳条件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此条件的假设前提是进口供给弹性无穷大

B.满足此条件,意味着出口数量增加和进口数量减少幅度之后大于汇率上升导致的出

口外向价格下降和进口本币价格上升幅度之和;

C.此条件是本币贬值能够改善贸易收支的充要条件,即出口需求价格弹性和进口需求

价格弹性之和大于1

9.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如果资本完全流动,则()

A.货币政策有效、财政政策无效;

B.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均无效;

C.货币政策无效、财政政策有效

10.下列有关金融期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期货交易具有标准化的合同,每份合同的金额、到期日都是标准化的;

B.期货合同的价格是在期货交易大厅由期货交易所以买价和卖价方式报出;

C.期货合同真正进行实际交割资产的现象很少,大多都在到期日之前采用对冲交易方

二、名词解释(5分×6题,共30分)

1. 边际产量

2. 外部性(或外部影响)

3. 回购协议

4. 准货币

5. 非抛补利率平价

6. 特里芬难题

四、计算题(8分×3题,共24分)

1.某完全竞争行业中一个代表性企业的产品的价格是640元,其成本函数为

TC=240Q-20Q2+Q3

(1)求该企业的均衡产量以及产品平均成本和总利润;

(2)这一行业是否处于均衡状态?为什么?

2.某商业银行体系共持有准备金300亿元,公众持有的通货数量为100亿元,中央银行对活期存款和非个人定期存款规定的法定准备率分别为15%和10%,据测算,流通中现金漏损率(现金/活期存款)为25%,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率为5%,而非个人定期存款比率为50%。试求:

(1)活期存款乘数

(2)货币乘数(指狭义货币MI)

(3)狭义货币供应量MI

3.某股票的当前价格是94美元,以该股票为标的,协议价格为95美元、三个月买权的当前售价为

4.7美元。某投资者认为股票价格将会上升,他有两个投资策略可供选择,买入100股股票,或者买入20份买权,拥有以协议价格买入2000股股票的权利,投资额均为9400美元。

你会提供什么样的建议?股票价格上升到多少时期权投资策略盈利更多?

五、论述题(前两题16分,后一题20分,共52分)

1. 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在失业和通胀关系问题上观点的主要差异。

2. 试比较弹性论、吸收论和货币论关于本币贬值对国际收支调节效用的观点。

3. 运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分析我国自1996以来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的效应及其可供选择的改革方向。

2003年金融学研究生招生联考“金融学基础”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3选1,2分×10题,共20分)

1.一般商品的需求量和这种商品的价格之所以呈反方向变化趋势,是因为()

A.替代效应的作用:

B.收入效应的作用;

C.上述两种效应同时发生作用

2.如果一垄断厂商的产品需求曲线上有一点,其弹性εd=-2,产品价格P=20元,则边际收益MR为()

A.30元;

B.10元;

C.60元

3.如果利率和收入都能按供求情况自动得到调整,当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左下方、LM曲线右下方区域时,则就有可能()

A. 利率上升,收入下降;

B.利率上升,收入增加;

C.利率下降,收入上升

4.假定经济尚未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有正斜率,那么,减税会使()

A. 价格水上上升,实际产出增加;

B.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不变;

C.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也下降

5.从鲍莫尔的模型可得实行平均交易余额同下面哪个量无关()

A.利率;

B.偏好

C.手续费

6.在下列针对中央银行负债的变动中,使商业银行体系准备金增加的是()

A.财政部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增加;

B. 外国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增加;

C. 流通中的通货减少

7.SWIFT是()

A.瑞士银行;

B.社会保险基金;

C.一种资产结算体系

8.下列有关马歇尔-勒纳条件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此条件的假设前提是进口供给弹性无穷大

B.满足此条件,意味着出口数量增加和进口数量减少幅度之和大于汇率上升导致的出

口外向价格下降和进口本币价格上升幅度之和;

C.此条件是本币贬值能够改善贸易收支的充要条件,即出口需求价格弹性和进口需求

价格弹性之和大于1

9.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如果资本完全流动,则()

A.货币政策有效、财政政策无效;

B.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均无效;

C.货币政策无效、财政政策有效

10.下列有关金融期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期货交易具有标准化的合同,每份合同的金额、到期日都是标准化的;

B.期货合同的价格是在期货交易大厅由期货交易所以买价和卖价方式报出;

C.期货合同真正进行实际交割资产的现象很少,大多都在到期日之前采用对冲交易方

答:

1.C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需求规律与商品价格变化的替代效应、收入效应的关系。对

于一般商品,即正常商品而言,替代效应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总效应必定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正因为如此正常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故选项C 正确。

2.B

【解析】本题考察微观经济学中边际收益与价格和商品需求价格弹性间的关系。我

们求收益R(=pq )对产量q 的导数,即

MR p dp dq p q p p dq dp q p dp dpq =-=+=+=)11(ε

根据此式可以求得MR 为10。故选项B 正确。

3.B

【解析】当失衡点位于IS 曲线左下方、LM 曲线右下方区域时,从产品市场来看,

I>S ,这样会导致生产和收入增加直至I=S ;从货币市场看,L>M ,这样会导致利率上升直至L=M 。所以选项B 正确。

4.A

【解析】本题考察凯恩斯总供给曲线下,即短期总供给曲线下各种政策措施对均衡

价格和均衡产出的影响。由于在非充分就业情况下,总供给曲线是一条较平缓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减税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从而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都增加。故A 正确。

5.B

【解析】本题考察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中关于鲍莫尔模型的分析,属于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该模型指出,实际交易性货币需求r

bY P M 221=,其中b 为手续费,r 为利率,Y 为支出总额。由上述“平方根公式”,

P M 与利率、手续费相关,与偏好无关,故选项B 正确。

6.C

【解析】本题考察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是历年来考试的重点,应该熟练掌握。财

政部在央行存款增加,会使企业或个人因付税使其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减少,从而进一步引起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准备金账户的减少,故A 不对;外国在央行的存款增加,表明本国企业或公众向外国央行签发支票金额增加,其在本国商业银行的存款减少,从而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准备金减少,故B 也不对;流通中的通货减少,意味着公众存款增加,商业银行体系的准备金也相应增加,故C 正确。

7.C

【解析】本题是一种考察考生知识面是否广博的基础题。SWIFT 代表的是“The

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 ”,中文可译为环球银行金融电讯系统,是一种资产清算体系。故选C 。

8.C

【解析】本题考察对马歇尔——勒纳条件的正确理解。A 、B 表述的内容是正确的,

但注意,马歇尔——勒纳条件1?+Ym Yx 只是本币贬值改善国际贸易收支的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故选C 。

9.C

【解析】本题考察对IS-LM-BP曲线的应用。做此种题目最好的办法是结合图形来分析,如图,BP曲线表示资本完全流动。

IS-LM-BP曲线

(1)从货币政策效果来看,当货币供应量扩大,LM曲线右移至LM′,并与IS曲线交于A点,A点在BP曲线下方,表示逆差,故本国货币有贬值趋势,在固定汇率制下,央行必须抛出外币,购进本币,从而本国货币供应量减少,又回到LM的位置,所以货币政策无效。

(2)从财政政策效果来看,当财政扩张时,IS曲线右移到IS′,并与LM曲线交于B点,B点在BP曲线上方,表示顺差,故本币有升值趋势,在固定汇率制下,央行抛出本币,购进外币,这样本国货币供应量增加,LM右移到LM′与IS′交于C点,此时国民收入扩大,所以财政政策十分有效。

10.B

【解析】本题考察金融期货的基本概念与性质。显然A、C两项是正确的,对于B 选项,期货合同的价格确实是在期货交易所内形成的,但并不是由期货交易所报价,而是在期货交易所大厅内以买卖双方公开竞价的方式确定。故B项为此题答案。

二、名词解释(5分×6题,共30分)

1.边际产量:指在生产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个单位可变投入要素所得到的总产量的增加量。例如,在生产中如果只有劳动L是可变投入,则劳动的边际产量可以表示为:

MP=ΔQ/ΔL

假设生产函数连续且可导,从而可以用总产量对可变投入量求导得出边际产量,即MP =Q/L。这样,在某一产量上的边际产量,就是该产量相对于总产量曲线上一点的斜率。

图 边际产量曲线

如图所示,边际产量曲线是一条向横轴凹出的曲线。最初边际产量递增,达到最大值以后,开始减少。边际产量开始为正值,然后下降为零,最后成为负值,表示每增加一单位投入,总产量没有增加反而减少。边际产量曲线达到最大值时斜率为零(如d 点),边际产量为零时MP 曲线和横轴相交(如f 点)。边际产量为负值时,MP 曲线位于横轴下方。与经济学中所有的总量、平均量与边际量的关系类似,TP 、AP 与MP 曲线也有如下的关系:当总产量TP 以递增的增长率增加时,边际产量MP 和平均产量AP 都增加;当TP 开始以递减的增长率增加时,MP 达到最大值并开始减少,AP 则继续增加;当TP 继续以递减的增长率增加而MP 和AP 相交时,AP 达到最大值,此时平均产量等于边际产量;当TP 达到最大值时,TP 的斜率为零,从而MP 也等于零,MP 曲线和横轴相交,即边际产量为零,AP 曲线继续下降;当TP 从最大值开始下降时,斜率为负,从而MP 为负,MP 曲线位于横轴下方,平均产量仍继续下降。

2. 外部性(或外部影响):也称为外溢性、相邻效应。指一个经济活动的主体对他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影响。外部性的影响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或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这种成本和收益差别虽然会相互影响,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因此容易造成市场失灵。外部性的影响方向和作用结果具有两面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那些能为社会和其他个人带来收益或能使社会和个人降低成本支出的外部性称为外部经济,它是对个人或社会有利的外部性;那些能够引起社会和其他个人成本增加或导致收益减少的外部性称为外部不经济,它是对个人或社会不利的。福利经济学认为,除非社会上的外部经济效果与外部不经济效果正好相互抵消,否则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帕累托最优状态不可能达到,从而也不能达到个人和社会的最大福利。外部性理论可以为经济政策提供某些建议,它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依据,政府可以根据外部性的影响方向与影响程度的不同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并利用相应的经济手段,以消除外部性对成本和收益差别的影响,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纠正的办法:(1)使用税收和津贴;(2)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3)规定财产权。

3. 回购协议:也称再购回协议,指国债持有人在卖出一种证券时,约定于未来某一时间以约定的价格再购回该证券的交易协议。根据该协议所进行的交易称回购交易。回购交易是中央银行调节全社会流动性的手段之一。当中央银行购入商业银行或证券经纪商持有的证券时,全社会的流动性便增加了;反之,当商业银行或证券经纪商再购回该证券时,全社会的流动性将恢复到其原先水平。中央银行证券回购交易的期限一般较短,通常在15天内。因此,回购交易是中央银行对全社会的流动性进行短期调节的手段。回购交易也可能发生在金融机构之间、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之间、以及非金融机构之间。这时的回购交易是各经济单位之间融通资金的手段之一。回购协议所涉及的证券主要是国债,尤以短期国库券为主。

4. 准货币:一般是由银行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库券等构成。准货币本身虽非真正的货币,但由于它们在经过一定的手续后,能比较容易地转化为现实的货币,加大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故又称之为亚货币或近似货币。

5. 非抛补利率平价:指在根据自己对未来汇率变动的预期,承担一定的汇率风险的情况下进行投资活动,根据利率的升贴水水平对未来汇率的变动作出预期的汇率决定理论。

在假定投资者采取风险中立,即对利率相等而风险不同的资产不加区分的前提下,在不进行远期交易时,投资者是通过对未来汇率的预期来计算投资活动的收益的,如果投资者预期一年后的汇率为f Ee ,则在乙国金融市场投资活动的最终收入为:)1(*i e Ee f

。如果在

本国市场上进行相应的操作以使两者的收入相同。这样,在市场处于平衡状态时,有下式成立:)1(1*i e Ee i f

+=+ 。整理可得:*i i E -=ρ,其中,ρE 表示预期的汇率远期变动率,

该式即为非抛补利率平价的一般形式。

其经济含义是:预期的汇率远期变动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在非抛补利率平价成立时,如果本国利率水平高于外国利率时,市场预期本币在远期将贬值。再如,如果本国政府提高利率,当市场预期未来的即期汇率不变时,本币的即期汇率将升值。

利用非抛补利率平价的一般形式进行实证检验的并不多见,这是因为预期的汇率变动率是一个心理变量,很难获得可信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且实际意义也不大。在经济分析中,对非抛补利率平价的实证研究一般是与对远期外汇市场的分析相联系的。

6. 特里芬难题:指一种主权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货币制度的两难处境,即信心和清偿力之间的矛盾。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这就形成了所谓的“双挂钩”体系,它实际上是一种美元本位制。因此,它的运行既要求储备货币发行国——美国保证美元按固定官价兑换黄金,以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又要求美国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力即提供足够的美元,以促进生产和国际贸易发展的顺畅运转。而信心和清偿力又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美元供给太多就会有不能兑换的危险,从而发生信心问题,美元供给太少就会发生国际清偿力不足的问题。这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根本缺陷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特里芬在20世纪50年代第一次提出的,故称“特里芬两难”。从四五十年代的“美元荒”到60年代以后的“美元灾”,布雷顿森林体系实实在在地陷入了“特里芬难题”中。这一根本缺陷,使后来采取创设特别提款权复合货币也已无法修补,从而最终使布雷顿森林体系无法维持。

三、简述题(8分×3题,共24分)

1. 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有何区别?

答:(1)国内生产总值(GDP )指的是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指的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是一个地域概念;而国民生产总值(GNP )指的是一国或地区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一个国民概念。例如,一个在美国工作的日本人,他获得的收入,就应该计入日本的GNP 和美国的GDP 。

(2)目前大部分国家都采用GDP 为国民收入的核算。在1991年11月之前,美国均是用GNP 作为对经济总产出的基本测量指标。后来改用GDP ,原因是大多国家都用GDP 。同时,由于国外净收入数据不足,GDP 则较易衡量,再加上GDP 相对于GNP 来说是国内就业潜力的更好衡量指标(本国使用外资时解决的是本国就业问题)。当然,对美国来说,GDP 和GNP 的差异较小,二者使用差别并不大。

2. 货币主义者为什么认为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很低?

答:货币主义者的货币需求公式表述如下:

),,,(/m e m e m b p d r r r r r Y f P M ---=π

式中,P M d /是对真实货币余额的需求,p Y 是弗里德曼计算财富的指标,称为永久性收入,m r 是货币的预期回报率,b r 是债券的预期回报率,e r 是股票的预期回报率,e π是预期通货膨胀率。

在货币主义者看来,货币需求之所以对利率不敏感,不是因为货币需求对其他资产相对

于货币的机会成本的变动不敏感,而是因为利率的变动对于货币需求函数中各机会成本影响很小。因为当利率的上升引起其他资产的预期回报率增加时,货币的预期回报率也相应的上升,因而两者抵消后,货币需求函数中各项机会成本保持相对不变。

3. 简述一国汇率制度选择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答:选择何种汇率制度对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本国经济的结构性特征。如果一国是小国,那么它就较适宜采用固定性较高的汇率制度,因为这种国家一般与少数几个大国的贸易依存度较高,汇率的浮动会给它的国际贸易带来不便;同时,小国经济内部价格调整的成本较低。相反,如果一国是大国,则一般以实行浮动性较强的汇率制度为宜,因为大国的对外贸易多元化,很难选择一种基准货币实施固定汇率;同时,大国经济内部调整的成本较高,并倾向于追求独立的经济政策。

(2)特定的政策目的。这方面最突出的例子之一就是固定汇率有利于控制国内的通货膨胀。在政府面临着高通胀问题时,如果采用浮动汇率制往往会产生恶性循环。例如,本国高通胀使本国货币不断贬值,本国货币贬值通过成本机制、收入工资机制等因素反过来进一步加剧了本国的通货膨胀。而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政策的可信性增强,在此基础上的宏观政策调整比较容易收到效果。又如,一国为防止从外国输入通货膨胀而往往选择浮动汇率政策。因为浮动汇率制下一国的货币政策自主权较强,从而有利于选择和控制通货膨胀。可见,这个政策意图在汇率制度选择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再例如,出口导向型与进口替代型国家对汇率制度的选择也是不一样的。

(3)地区性经济合作情况。一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情况也对汇率制度有着重要影响。例如当两国存在非常密切的贸易往来时,两国间货币保持固定汇率比较有利于相互间经济关系的发展,尤其是在区域内的各个国家,其经济往来的特点往往对它们的汇率制度有着重要影响。

(4)国际国内经济条件的制约。一国在选择汇率制度时还必须考虑国际条件的制约。例如,在国际资金流动数量非常庞大的背景下,对于一国内部金融市场与外界联系非常紧密的国家来说,如果本国对外汇市场干预的实力因各种条件限制而不是非常强的话,那么采用固定性较强的汇率制度的难度无疑是相当大的。

汇率制度的选择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许多结论在理论界也存在诸多争议,以上是一国在选择汇率制度时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四、计算题(8分×3题,共24分)

1.某完全竞争行业中一个代表性企业的产品的价格是640元,其成本函数为

TC =240Q-20Q 2+Q 3。

(1)求该企业的均衡产量以及产品平均成本和总利润;

(2)这一行业是否处于均衡状态?为什么?

解:由3

220240Q Q Q TC +-=得: 2340240)(Q Q dQ

TC d MC +-== 因为厂商按照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并根据市场上的价格来确定自己的产量,

所以:MC P =(P=MR )

则:2

340240640Q Q +-=

解得:20=Q 和3

20-=Q (无经济意义,舍去) 即在价格为640的时候厂商的均衡产量应该是20。 则: 48002020202024032=+?-?=TC

所以平均成本

24020

48002024020240232==+-=+-==Q Q Q Q Q Q Q TC AC 所以该厂商的总利润:8000480020640=-?=-?=-=TC Q P TC TR π

(2)一个完全竞争行业是不是达到了均衡,主要看该行业的价格是不是等于平均成本的最小值,即: min AC P =

由上面的计算220240Q Q AC +-=可求得其最小值min AC :

令 0220)(=+-=Q dQ

AC d 则 10=Q

即当10=Q 时,AC 有最小值:

1401010202402min =+?-=AC

由现在的价格P=640大于140可知,该行业没有处于均衡状态,存在超额利润,仍有厂商会进入这个行业。

2.某商业银行体系共持有准备金300亿元,公众持有的通货数量为100亿元,中央银行对活期存款和非个人定期存款规定的法定准备率分别为15%和10%,据测算,流通中现金漏损率(现金/活期存款)为25%,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率为5%,而非个人定期存款比率为50%。试求:

(1)活期存款乘数;

(2)货币乘数(指狭义货币1M );

(3)狭义货币供应量M 1。

解:设活期存款准备金率为d r ,定期存款准备金率为t r ,现金漏损率为k ,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为e ,非个人定期存款比率为t ,则有,

(1)存款乘数)(1t d r t k e r d ?+++÷=

2)10.05.025.005.015.0(1=?+++÷=

(2)1M 货币乘数为)()1(t d r t k e r k m ?+++÷+=

=(1+0.25)÷(0.15+0.05+0.25+0.5×0.10)

=2.5

(3)基础货币C R H +==400亿元

则有4005.21?=?=H m M =1000亿元。

3.某股票的当前价格是94美元,以该股票为标的,协议价格为95美元、三个月买权的当前售价为

4.7美元。某投资者认为股票价格将会上升,他有两个投资策略可供选择,买入100股股票,或者买入20份买权,拥有以协议价格买入2000股股票的权利,投资额均为9400美元。

你会提供什么样的建议?股票价格上升到多少时期权投资策略盈利更多?

解:假设涨到价格为x ,两种投资方法的收益相同。则有:

第一种方法的收益为)949400()94(÷?-x 美元

第二种方法的收益为20007.42000)95(?-?-x 美元

得到方程式为)949400()94(÷?-x =20007.42000)95(?-?-x

解得100=x (美元)

当价格大于100美元每股的时候,购入期权的收益就要大于购买股票的收益,因此,我建议,当预计股票价格会超过100美元每股的时候,购入期权。当预计股票价格不会超过100美元每股的时候,购入股票。

五、论述题(前两题16分,后一题20分,共52分)

1. 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在失业和通胀关系问题上观点的主要差异。 答:(1)凯恩斯主义认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是负相关关系。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对于降低失业率有好处。

凯恩斯主义以有效需求原理为基础看待失业和通胀问题。凯恩斯所谓的“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状态时的社会总需求。在凯恩斯看来,仅靠市场自发的力量,不能达到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状态,从而不能形成足以消灭“非自愿失业”和实现充分就业的“有效需求”。 凯恩斯认为,“非自愿失业”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而通货膨胀出现的原因是需求大于供给,因此较高的通胀率一定伴随的是较低失业率,反之较低的通胀率一定伴随的是较高的失业率,这就是反映在菲利浦斯曲线上的失业与通货膨胀的交替关系。

(2)货币主义认为短期内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是负相关关系。但是长期内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并不存在稳定的替代关系。自然失业率可以和任何通货膨胀水平相对应。

货币主义的失业理论可以简单归结为“自然失业率”假说。所谓的“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劳工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挥作用时应有的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货币主义认为,自然失业率在现代社会中会始终存在,但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量,它与通货膨胀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且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还以其“自然失业率”假说为基础,否定了菲利浦斯曲线关系,通货膨胀归根到底是一种货币现象。他主张发挥市场自发调节作用以解决失业问题;反对使用凯恩斯的财政扩张政策增加就业,并且认为货币政策也只能在短期内影响就业量,在长期中则不能影响。

(3)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即使是在短期,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也并不存在稳定的替代关系,因为人们能够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形成对未来的无偏估计。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市场经济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其运行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自由市

场制度能使总产量和总就业水平长期保持在自然水平之上。因而反对政府通过财政扩张和货币扩张来提高产量和增加就业。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如果工资可以随劳动力供求变化而自由涨落,那么通过市场价格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可使一切可供使用的劳动力资源都被用于生产,实现充分就业。在理性预期学派看来,由于理性预期,一切宏观政策都是无效的。任何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均无法达到增加就业的目的,而仅仅造成了通胀率的提高。

2.试比较弹性论、吸收论和货币论关于本币贬值对国际收支调节效用的观点。

答:(1)弹性论、吸收法与货币论

①弹性论(Elasticity Approach ):弹性论是在20世纪30年代国际金本位制度全面崩溃的背景下,由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在马歇尔微观经济学和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发展出的一种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之后又经美国经济学勒纳(A.P. Lerner )等人进一步完善。弹性分析理论是一种适用于纸币流通制度的国际收支理论,它着重考虑货币贬值取得成功的条件及其对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的影响。该理论舍弃了劳务进出口和国际间资本流动,贸易收支等同国际收支,同时假定进出口商品供给弹性无穷大。在此基础上,该理论应用微观分析方法推导出货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取决于马歇尔——勒纳条件(即,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的成立和时滞效应(即J 曲线效应)的大小。

②吸收论(Absorption Approach ):又称支出分析法吸收论是经济学家S ·S ·亚历山大于1952《贬值对贸易平衡的影响》一文中首次提出的。吸收论是从国民收入与国内支出角度来阐释国际收支差额的理论。它以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为基础,从国民收入方程式,推导出其基本公式B =Y -A 。据此,亚历山大认为国际收支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收入与吸收的总量失衡,任何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都应从收入与吸收的角度来评价。

③货币论(Monetary Approach):它是认为国际收支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决定国际收支的关键是货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的一种国际收支理论货币论是指货币供求决定一国国际收支状况的国际收支理论。在严格的假定条件下,货币论推导出其最基本方程式D M R d -=。由此,货币论强调国际收支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决定国际收支的关键是货币供给和货币需要之间的关系。国际收支的不平衡都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来解决。为平衡国际收支的其他政策,如贬值、关税、直接管制等等,只有它们能相对货币供给提高名义货币需求,或相对名义货币需求减少货币供给,才能改善国际收支。

(2)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①弹性论假定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具有完全弹性,也就是说,以本币计值的出口和以外币计值的进口均以不变价格提供。这样,货币贬值能否改善贸易收支,取决于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现假定:出口需求弹性为x D ,进口需求弹性为m D ,二种需求弹性的组合可能有三种可能性:

1>+m x D D ,货币贬值有利于改善贸易收支;

1=+m D Dx ,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不发生作用;

1<+m r D D ,货币贬值将使贸易收支恶化。

上述第一种可能情况就是“马歇尔——勒纳条件”(Marshall-Lerner Condition ),即进出口商品需求价格弹性之和大于1。它是货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必要条件。

即使满足了马歇尔——勒纳条件,贬值也不能立即导致贸易差额的改善。在短期内,由于掌握市场信息、扩大出口或削减进口都需要一定时间,即存在“时滞”问题,贬值有可能

使贸易差额的变动经历先恶化后改善的过程。这个过程用曲线描述与英文字母“J ”极其相似,因此,贬值后由于时滞作用使贸易差额变动的过程称“J 曲线效应”。

②吸收论认为货币贬值影响贸易收支差额,只能通过两种方式进行:a )货币贬值导致该国生产的变化,从而导致贸易收支差额被收入变化和收入引致的吸收变化的两者差额所改变;b )货币贬值可改变与任一既定实际收入水平相联系的实际吸收量。

货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状况的实际效果将取决于三个方面:a )贬值对实际收入所产生的直接效应;b )边际吸收倾向的大小;c )贬值对吸收的直接效应。

吸收论分别考察了在“非充分就业”和“充分就业"两种情况下,货币贬值在贸易收支上的效果:

第一,在“非充分就业”情况下货币贬值在贸易收支上的效果。非充分就业意味着这个国家有闲置的资源。这样,由于货币贬值引起该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以外币表示的价格下降,将刺激出口商品需求,这样出口就会扩大,而以本币表示的进口价格会上涨,进口就会下降,从而改善国际收支。

第二,在“充分就业”情况下货币贬值在贸易收支上的效果。充分就业意味着没有闲置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改善国际收支只能通过减少总吸收来实现。吸收论认为,贬值将引起进口价格等比例上涨,从而引起国内物价水平上升,进而导致该国总吸收减少和国际收支改善。

一般而言,贬值需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配合,以缩减国内支出,把资源从国内支出转移到出口部门,才能成功地改善国际收支,保持内外均衡

③货币论在考察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时,有如下基本公式:

),(i y EPf M d =

上式中,E 为外汇汇率(直接标价法)。在本国货币贬值时,外汇汇率(E )会上升。E 值上升,首先会提高贸易品的国内价格,并通过贸易品和非贸易品的替代性使非贸易品的价格也会提高,因而一般物价水平(P 值)也上升。E 值和P 值同时上升后,为使等式两边相等,要么使f(y ,i)下降,这意味着货币余额下降;要么提高d M ,这意味着名义货币需求增加。根据货币论的基本方程式D M R d -=,当名义货币需求(d M )上升,国际收支差额得到改善。但是,国际收支改善的必要前提是,名义货币需求相对于国内货币供给有净增长。因此,货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是暂时的,从长期看,改善国际收支的关键是控制货币供给数量。

3.运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分析我国自1996以来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的效应及其可供选择的改革方向。

答:(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指各种货币工具的运用引起中间目标的变动和社会经济生活的某些变化,从而实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这样一个过程。它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内部传导机制,即从货币工具选定、操作到金融体系货币供给收缩或扩张的内部作用过程;一是由中间指标发挥外部影响,即对总支出起作用的过程。

在西方,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一般分为凯恩斯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和货币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前者的理论思想可归结为:通过货币供给M 的增减影响利率r ,利率的变化则通过资本边际效率的影响使投资I 以乘数形式增减,而投资的增减就会进而影响总支出E 和总收入Y 。用符号表示为:M →r →I →E →Y ,在这个过程中,利率是最主要的环节:货币供应量的调整必须首先影响利率的升降,然后才能使投资乃至总支出发生变化。与凯恩

斯不同,货币学派认为利率在货币传导机制中不起重要作用,而更强调货币供应量在整个传导机制上的直接效果。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主要不是通过利率间接影响支出和收入,而是通过货币实际余额的变动直接影响支出和收入,可用符号表示为:M→E→I→Y。因此,他们主张把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二)、中介目标货币政策(我国自1996以来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指标)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指在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选定出来用于反映货币政策实施进度的指标,通过政策工具影响这些指标,并能够借这些指标观测出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通常认为中介指标的选取应符合如下一些指标: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和抗干扰性。根据这几个指标,通常选择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作为中介指标。利率作为中介指标其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均比较理想,但由于它作为内生变量其变动是顺循环的因此抗干扰性不强。而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可测性和抗干扰性都不是问题,但在相关性上却存在着M1和M2到底哪一个对最终目标更具相关性的分歧。

我国目前选用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即以基础货币作为操作目标,以M1和M2作为效果目标(短期主要有M1而长期主要看M2)。这种选择是由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即中国的金融市场还不够发达,市场决定机制还不够成熟,利率的生成还未完全市场化,这就决定了利率还不能担当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任务。而且,我国目前的金融创新还不多,货币供应量的层次可以较好的分清,因此我国目前选用货币供应量而不是利率作为中介指标。

(三)、我国自1996以来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的效应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没有明确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一直使用信贷计划和现金计划。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将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开始公布M0(流通中的现金)、M1(狭义货币)和M2(广义货币)三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指标。正确地确定货币供应量增长目标,是中央银行的一项重要任务。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把货币供应量的适度增长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1998、1999和2000年,广义货币M2分别比上年增长15.3%、14.7%和12.3%,狭义货币M1增长11.9%、17.7%和16%。如果以零通货膨胀率为调控目标,在货币流通速度保持基本不变的条件下,货币供应量增长应与实际GDP增长大体持平。实际结果是,1998、1999年和2000年,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比GDP实际增长分别高7.5、7.6和4.2个百分点。M1分别高出4.1、10.6和8个百分点。货币供应量控制是合理、适度的。

自从1997年中期我国出现总需求不足、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经济增长势头减缓的通货紧缩形势以来,中央银行便从1998年开始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扩大货币供应量、改善信贷结构、降低利率水平、提倡消费信贷,以改变这种形势,促进经济增长。近几年货币供应量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1998-2001年M2的增长幅度分别为15.4%、14.7%、14%和14.4%。用M2与GDP作比较,即从金融相关率的角度看,我国的货币供应量更不能说是不足的。但在这种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社会投资增长却始终不理想,人民币降息导致的资金分流并没有同等程度的增加产业投资,居民消费需求也没有得到相应的增长。结果实体经济起色不够理想,通货紧缩形势也没有得到明显的好转,货币政策效果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与此同时,一大批需要发展的部门、行业和企业却难以筹措到足够的资金。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只能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够健全,而绝不是货币供应量不足。

目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利率尚未进入货币政策目标系统

首先,作为价格调节的利率政策问题。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还不高,企业对利率的敏感程度也不高,因而利率尚未进入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系统。由于我国仍然是一个以管制利率为主的国家,包括存贷款利率在内的绝大多数利率由中央银行决定。中央银行在制定利率政策时,除考虑总体经济金融形势和物价水平外,考虑得较多的是如何通过利率

改变存款人、借款人和金融机构的收入分配格局,尤其在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中,对其进行政策倾斜和扶持。利率下调的结果往往是企业财务负担减轻,而银行利差缩小,存款人收入减少。

其次,作为数量调节的基础货币调整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受到很大的限制。近年来,外汇占款和对政策性银行贷款大量少增加,作为基础货币主要投放对象的商业银行近年来资金量也较充足。基础货币需求与供应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央银行基础货币调控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使货币政策的作用受到一定限制。

2.货币市场基础建设有待加强,票据市场发展相对滞后

货币市场发展的突出问题是,市场建设存在许多困难,市场参与主体尚不够,主要是国有和其他商业银行,部分中小金融机构和众多的企业、个人尚未参与进来,交易偏淡。同时,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农村市场(农村信用社)和城市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分割现象。由于资金的趋同性强,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受到管制,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还难以发挥作用,同业拆借利率水平变动引导整个利率体系水平变动的作用还未发挥出来,货币市场尚不能满足中央银行以公开市场操作为主要手段实行间接调控的需要。

票据市场方面,目前全国还没有健全统一的票据市场,票据数量有限,主要是银行承兑汇票,基本没有商业承兑汇票,而国有商业银行考虑风险问题,上收了基层行的票据签发承兑权;中小商业银行由于利益的驱动,集中贴现大量的票据,到中央银行办理再贴现,赚取利差。总体来看,再贴现政策的传导成为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资金与票据的简单置换,商业银行常常为再贴现而办理贴现和签发票据。

3、商业银行利益机制和发展动力问题尚未解决。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大锅饭"机制并没有真正打破、责权利仍然不明、还没有建立真正的商业银行运行机制、尤其是强调不良贷款率下降的情况下,从过去的盲目扩张发展到一度盲回收缩,从过去的无人负责发展到一度谁也不愿负责。利润指标没有成为考核商业银行经营业绩的主要指标,商业银行不太关心成本利润管理与考核,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对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贷人员放贷的积极性,影响了货币政策传导。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起来看大致有以下几点:

①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的操作反应不充分。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机制改革尚未完成,利益刺激机制还不完善。但不良资产的大量增加却强化了商业银行的风险约束意识,这种责任与激励的不对称造成了所谓的“惜贷”现象,制约了贷款规模和货币供应量的增长。

②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对货币政策调控反应差。由于国有企业风险利益约束机制不够健全,对货币政策调控意向难以做出及时、灵敏、积极的反应,贷款利率的降低和条件的放宽并不能促使国有企业做出理性的正确选择,从而制约了贷款需求的相应增长。

③金融市场发育不成熟。我国货币市场和证券市场发展的滞后制约了直接融资规模,从而限制了储蓄向投资的顺利转化。

④贷款规模取消后,中央银行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还需要一个逐步培育和成熟的过程,这也制约了央行货币政策的顺利实施。

⑤存款向大银行集中,中小金融机构放款增长缓慢,且保持了较高的备付金率,是其货币派生能力受到限制。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不够畅通是具有深刻的客观经济和政策原因的,它严重制约了货币政策效果的实现,而它的成功解决也需要经历一段比较长的时间,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包括培植一批货币市场中介机构、深入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发展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等等。

(四)、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政策建设

l. 积极稳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以中央银行利

率为基础、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同时,要有产业发展保障制度相配套。

2. 加快货币市场的基础性建设。第一,加强市场的基础性建设。扩大全国统一电子联网,完善银行间同业拆借和债券市场电子交易系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交易系统建成遍布全国、面向所有金融机构的市场网络。要完善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交易、结算、清算系统,为债券市场的发展和风险控制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二,开发交易工具,逐步打通市场。除继续配合财政部扩大国债发行数量和品种外,要积极开发金融债券、住房抵押债券等新的货币市场交易工具。通过开办柜台交易,逐步沟通债券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通过代理业务,逐步打通农村市场(信用社)和城市市场;通过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的资格审查入市,逐步沟通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第三、推广使用商业承兑汇票,积极培育票据市场,完善贴现制度,支持商业银行在中心城市建立专业分支机构,集中办理商业汇票的承兑、贴现和转贴现等票据融资业务。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展票据承兑贴现业务,扩大对他们的再贴现。逐步使票据贴现市场成为企业和银行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重要场所及中央银行实施间接调控的工具和载体。

3.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第一,强化资本约束。国家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所有权要形成具体的制度,真正发挥出资人的作用。监事会是代表国家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监督的机构,要建立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制度。要通过多种渠道及时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资本金,逐步将有条件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化改革,支持股份制商业银行上市。第二,强化成本约束和利润考核。坚持把利润指标作为考核商业银行经营业绩的主要指标,促使商业银行加强成本管理与利润考核。同时,建立对各级分支行的激励机制,使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对称,把机构收入和个人收入都与本行的赢利水平挂起钩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第三,加强金融监管,完善外部约束。在剥离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基础上,对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指标的真实性进行检查,撤销少数难以救助的金融机构,维护债权人合法权益。大力支持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加强银行、证券和保险三大金融监管当局的协调与合作。

附录: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报告

一、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现状与改革

改革开放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从人民银行→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企业,基本没有商业银行、没有金融市场,传导过程简单直接,从政策手段直接到最终目标;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随着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和金融机构的发展,货币政策形成从中央银行→金融机构→企业的传导体系,货币市场尚未完全进入传导过程。

九十年代以后,金融宏观调控方式逐步转化,货币市场进一步发展,初步形成从中央银行→货币市场→金融机构→企业的传导体系,初步建立从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的间接传导机制。

90年代中期以来,直接调控逐步缩小,间接调控不断扩大。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确定为"稳定货币并以此促进经济发展";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从贷款规模转向了货币供应量和基础货币;存款准备金、利率、中央银行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间接调控手段逐步扩大。国前已基本建立了以稳定货币为最终目标,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基础货币(操作目标)的间接调控体系。

(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和传导机制实行重大改革

l、取消贷款限额控制。信贷的计划管理实行将近半个世纪,在历次宏观调控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金融机构的不断增多、金融创新和资金融通渠道的多样化,贷款限额在总量控制方面的效果出现减弱的趋势,通过控制国家银行贷款限额已经难以达到控制货币供应总量的目的。98年1月1日,人民银行正式取消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限额控制,这是金融宏观调控的重大变革,是货币政策调控机制的决定性革命。这项改革在制度上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真正转向货币供应量,实施数量型为主的间接调控奠定了基础。

2、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1984年建立准备金制度以来,经过了一次核定,三次调整,1988年9月,把存款准备金率调高到13%以后,近10年没做大的变动。长期以来,我国中央银行集中存款准备金,没有用于金融机构保支付和日常清算资金的需要,而是由人民银行将这部分资金又用于发放再贷款,存款准备金的主要功能不在于调控货币总量,实际上发挥着集中资金、调整信贷结构的作用。金融机构为满足支付和清算的需要,还按规定在人民银行开设一般存款账户,长期维持较高的准备金率和备付金率,同时向人民银行借入大量再贷款。另外,准备金和备付金利率较高,商业银行宁愿将资金存在人民银行,不利于正常贷款的投放,不利于货币市场的发展,不利于公开市场操作等间接调控工具的运用。为此,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1998年3月份改革了存款准备金制度,将备付金存款账户与准备金存款账户合并,将法定准备金率从13%下调到8%,财政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相应补充商业银行资本金。

1999年11月,人民银行又将法定准备金率从8%下调到6%,进一步起到了放松银根的作用。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改革,有利于恢复准备金作为支付、清算和货币总量调控工具的功能,增强了商业银行资金自求平衡、自我发展的能力,补充了资本金,归还了再贷款,减轻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利息支出。这是存款准备金制度建立以来的第一次重大改革。

3、积极扩大公开市场操作。1998年5月26日,人民银行恢复了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加大了操作力度,扩大了交易对象,增加了交易工具,把国债、中央银行融资券和政策性金融债均纳入交易工具之列。交易方式除底价利率招标外,又增加了固定利率数量招标和底价价格招标两种交易方式,交易数量大幅度增加。

公开市场操作作为市场化货币政策工具,在近年的货币政策操作中充分体现了其主动性、灵活性、时效性和公平性的特点,对调控基础货币供应、适度增加货币供应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加强商业银行头寸管理,引导市场利率方面意义重大。

4、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一是利率调整频率高、运用灵活。1996~1999年,连续七次下调利率水平,这在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是没有过的。利率总水平的下调适应了扩大内需、支持经济增长的需要,同时理顺了中央银行利率结构,有利于调动商业银行贷款的积极性;二是放开了货币市场利率。1999年底,已经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放开了贴现市场、债券回购及现券市场利率,政策性金融债和国债实现了利率招标市场化发行,提高了利率的市场弹性;三是扩大了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和范围。将县以下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浮幅度由20% 扩大到30%;随后又进一步扩大了中小企业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即在1998年最高上浮幅度20%的基础上扩大到30%;同时将个人住房贷款期限由20年延长至30年;对5000

万元以上、三年以上定期存款利率,实行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双方协议确定的原则;四是积极推进外币利率改革。批准中国银行连续四次调整外币存贷款利率、有效解决本外币利差过大的基础上,2000年9月21日,对外币利率实行了三项改革。即外币贷款利率由金融机构参照国际市场利率确定,外币存款利率由银行同业公会协商确定,大额外币存款利率有协议双方确定。

5、改革再贴现机制。一是改变了贴现和再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改变了过去再贴现利率按同档次再贷款利率下浮5%~10%和贴现利率按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下浮5%~10%的做法,使再贴现利率与再贷款利率脱钩,首次成为独立的基准利率种类,有利于中央银行基

准利率的形成,有利于商业票据市场和贴现、再贴现业务的发展,有利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完善。二是调整了再贴现政策和机制,起草并颁发《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再贴现业务管理的通知》,改进了再贴现业务的操作方式,扩大了再贴现的范围,采取措施加快发展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区域票据市场等。近两年再贴现余额大幅度增长,成为央行基础货币投放的重要渠道之一,既进一步完善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又有效帮助企业解决了相互拖欠问题。

(二)加速发展货币市场,努力改变市场机制

1、建立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一是扩大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统一电子联网,把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交易系统建设成遍布全国、面向所有金融机构的市场网络,并扩大其覆盖面;二是增加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交易主体,吸收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保险公司、财务公司加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按规定从事拆借业务,以活跃市场并沟通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联系;三是积极推动有条件的商业银行开展代理行业务,以便为众多中小金融机构进入全国银行间市场提供条件。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利用现代化通讯手段、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各商业银行已把银行间同业拆借作为管理头号的一种重要手段。到1999年底,我国同业拆借市场成员已达246家,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信用社、保险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财务公司也将入市。1999年,同业拆借市场累计成交额3912亿元,同比增加2923亿元,年底加权平均利率为2.7%,今年前9个月,累计成交额达4528亿元,加权平均利率为2.4%左右。

2、积极推进银行间债券市场改革。明确了中国债券市场是全国统一、面向所有金融机构及法人和个人投资者的市场。这个市场由银行间市场和证券交易所市场组成,二者的功能有所不同,但通过服务对象相互交叉实现相互渗透和联结。作为统一的中国债券市场的一部分,银行间债券市场由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场外交易和以中小企业及个人投资者为主体的柜台交易组成。为此,一是完善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交易、结算、清算体系,为债券市场的发展提供物质技术基础;二是开通银行柜台债券交易系统,扩大债券市场覆盖面,有效提高银行间债券市场容量,提高银行间市场流动性;三是扩大交易主体,除商业银行外,原则上允许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及非金融法人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从事债券买卖和回购业务,通过债券转托管,沟通银行间市场与交易所市场之间的联系;四是建立商业银行债券买卖代理行制度,在发展中逐渐形成造市商制度,活跃市场交易。

1998年后,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发行大幅度增加,发行价格逐步实现了市场化,发行期限实现了多样化,为公开市场操作创造了条件。1999年,债券市场累计成交额3966亿元,年底加权平均利率为2.61%,今年前9个月,累计成交额达8816亿元,加权平均利率为2.4%左右。

3、稳步发展票据市场。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生效实施后,票据市场业务在人民银行的推动下有了一定的发展。商业汇票及相关业务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比较发达、市场发育程度较高的地区,票据市场已达一定规模,成为货币市场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1999年,全国商业汇票签发量为5076亿元,比上年增加1236亿元,增长32%。2000年1-9月,全国商业汇票签发量为4109亿元,比上年增加1956亿元,增长54%。

(三)商业银行实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自我约束能力显著增强

近年来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加强内部管理,自我约束能力显著增强。初步改革后,商业银行计划管理的模式是,人民银行对国有商业银行总行下达贷款增量指导性计划,商业银行对分支行新增贷款,有的行实行规模管理,有的行实行存贷比例管理,有的行采取双向控制办法。但不论哪种控制方法,各行对新增贷款控制都比较严格。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改革强调一级法人对全系统统一管理、统一调度模式,下级行资金有余上存上级行,资金有缺口向上级行借款解决,商业银行总行通过同业拆借市场、公开市场、再贷款等渠道集中运作全系统资金。未经商业银行总行授权,分支机构不得办理同业拆借和对系统外融资业务。商业银行总行通过系统内资金往来利率,引导资金流向,传导调控意图,协调利益分配。目前,各家银行系统内存、借资金利率在3.42%-4.50%之间,高于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计划外借款利率高于计划内借款利率。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建立经营、审批、监管三权分离、相互制衡的新的信贷管理体制。主要内容有:一是依据分支机构的信贷经营管理水平,上级行对下级行信贷授权。一级分行可向二级分行转授权,二级分行可向支行再转授权。二是根据客户的市场竞争能力、资产流动性、管理水平等对客户投信。三是信贷责任认定,建立信贷经营主责任人和审批主责任人制度。

(四)国有企业改革取得进展,微观主体对货币政策反应的灵敏度提高

近年来,特别是十五届四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内部机制正在逐步建立,一些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框架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内部经营机制基本形成。一是以授权经营为主要形式,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逐步建立。国有资产营运主体的构造,初步解决了大量国有企业出资人不到位的问题,明确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主体。二是公司制改革步伐加快,投资主体多元化取得明显进展。目前,各地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的进度加快,据国家经贸委调查,东部地区大中型企业改制面已达70%~80%,并着重规范法人治理结构的运作。三是企业内部三项机制正在逐渐完善。国有企业正在形成职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的新机制,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明显增强。

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推进,使经济效益明显好转,三年脱困目标基本实现。与此相适应,企业和居民的金融意识显著增强,银企关系明显改善,贷款需求稳定增加,对货币政策反映的灵敏程度提高,对金融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

(五)建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的有效机制

1998年以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中发挥了突出作用,特别是启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对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产生了显著效果。近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主要有三项内容,一是建国以来财政首次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金,使资本充足率基本满足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增强了金融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二是财政增发3100亿元国债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增加项目资本拿,为此银行增加配套贷款3200亿元以上;三是为配合财政发债和增加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中央银行恢复债券回购业务,加大国债回购数量。

近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主要特点,一是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同向调控,共同刺激需求。以扩大财政支出和扩大国债发行为基本点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增加货币供应的货币信贷政策相结合,共同刺激国内需求。二是财政政策的杠杆效应得到较充分发挥,带动金融机构贷款增加明显,没有形成"挤出效应"。三是新增的资金投入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没有搞一般加工项目,资金投入具有较高的使用效益,达到了宏观调控的预期要求。

二、目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方向性来说,近几年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面临的主要与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正确处理防范金融风险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关系。单就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来说,突出和需紧迫解决的问题分析如下:

(一)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灵活性面临挑战,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利率尚未进入货币政策目标系统

首先,作为价格调节的利率政策问题。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还不高,企业对利率的敏感程度也不高,虽然居民对银行存款以至贷款利率的敏感度有所提高,但总体还需要一个过程。目前,不象主要市场经济国家一样,利率尚未进入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系统。由于我国仍然是一个以管制利率为主的国家,包括存贷款利率在内的绝大多数利率由中央银行决定。中央银行在制定利率政策时,除考虑总体经济金融形势和物价水平外,考虑得较多的是如何通过利率改变存款人、借款人和金融机构的收入分配格局,尤其在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中,对其进行政策倾斜和扶持。利率下调的结果往往是企业财务负担减轻,而银行利差缩小,存款人收入减少。

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商品价格已经全面放开,而资金价格(利率)还没有放开,利率管理体制不改革,不利于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加入WTO后,我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联系更加密切,稳定汇率的难度增加,利率改革滞后不利于提高对人民币汇率的调控能力;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外资金融机构的大量进入,现行对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高度管制的体制,越来越不利于提高国内商业银行的竞争力;目前世界各国中央银行越来越多地重视利用利率工具对经济进行调整,在我国经济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之后,也应当加强利用利率杠杆。

其次,作为数量调节的基础货币调整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受到很大的限制。近年来,外汇占款和对政策性银行贷款大量少增加,作为基础货币主要支持对象的商业银行近年也不需要资金。中央银行主动拓宽基础货币供应渠道,增加了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等中小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对中小金融机构大量增加再贷款既暂时化解了部分金融风险,也潜伏着新的金融风险,其收回的可能性和收回的比率令人担忧,这有可能增加通货膨胀的危险,为此,中央银行对这些中小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已经从严掌握。基础货币需求与供应的矛盾,削弱了中央银行基础货币调控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使货币政策的作用受到一定限制,各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也有所减弱。

第三,作为结构调节的信贷政策是近年来使用较多的货币政策工具。为了扩大内需,中央银行连续发布了支持中小企业信贷、消费信贷、农业信贷、外贸信贷的指导意见,对引导商业银行贷款投向和业务创新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指导意见是一种道义劝说,对商业银行约束和激励作用较弱。

另外,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中央银行支付清算系统初步实现了支付清算电子化,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社会各界也普遍反映银行支付手段落后、兼容性差、不方便的问题。中央银行的支付系统总体建设较慢,人为限制较多、清算速度达不到客户的要求、影响了资金的及时清算划拨和调度,满足不了日益发展的银行业务的需要,造成国有商业银行各成系统、各自为政,资金、资源严重浪费,而中小金融机构结算困难。发达国家一般是由中央银行主持主要的支付清算系统,加入WTO以后,外资银行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如果没有全国统一的支付清算体系,不仅影响资金够运行效率,中央银行的监管也会变得困难。

(二)货币市场基础建设有待加强,市场分割问题尚未得到解决,票据市场发展相对滞后

货币市场发展的突出问题是,市场建设存在许多困难,市场参与主体尚不够,主要是国有和其他商业银行,部分中小金融机构和众多的企业、个人尚未参与进来,交易偏淡。同时,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农村市场(农村信用社)和城市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分割现象。由于资金的趋同性强,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受到管制,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还难以发挥作用,同业拆借利率水平变动引导整个利率体系水平变动的作用还未发挥出来,货币市场尚不能满足中央银行以公开市场操作为主要手段实行间接调控的需要。

票据市场方面,目前全国还没有健全统一的票据市场,票据数量有限,主要是银行承兑汇票,基本没有商业承兑汇票,而国有商业银行考虑风险问题,上收了基层行的票据签发承

兑权;中小商业银行由于利益的驱动,集中贴现大量的票据,到中央银行办理再贴现,赚取利差。总体来看,再贴现政策的传导成为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资金与票据的简单置换,商业银行常常为再贴现而办理贴现和签发票据。另外,一些企业和承兑银行行为不规范,法制信用观念淡薄,结算纪律松弛,不履行到期付款责任,也影响票据的信用和市场的发展。

(三)商业银行利益机制和发展动力问题尚未解决

总体来看,无论是计划管理、资金管理还是信贷管理,商业银行总体是加强了内部约束机制,相对于过去盲目扩张行为来说,这是一种进步,符合改革的方向。但是,矫枉就有可能过正。国有商业银行在"大锅饭"机制没有真正打破、责权利仍然不明、还没有建立真正的商业.银行运行机制、尤其是强调不良贷款率下降的情况下,从过去的盲目扩张发展到一度盲目收缩,从过去的无人负责发展到一度谁也不愿负责。结果内部资金计划管理偏严,金融业务集中度偏高,贷款权上收,贷款条件除提供各种担保之外,企业信用等级必须在A级以上。

尤其突出的是,长期以来,利润指标没有作为考核商业银行经营业绩的主要指标,致使商业银行不太关心成本利润管理与考核,对工作人员的激励机制也无从谈起,干多干少一个样,甚至干还不如不干,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对称,制约了信贷人员放贷的积极性,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金融服务也难以在深度和广度上发展,中间业务发展较慢。

至于股份制商业银行,近些年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有力促进了银行业的竞争和金融效率的提高。但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余额较小,由于市场风险的加大,贷款行为也较为谨慎。因此,加大对商业银行的调控,扩大其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传导力度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另外,其他中小金融机构如信托投资公司和城市信用社已失去活力,金融风险突出,正处于清理整顿阶段,教训深刻。

(四)国有企业机制没有根本改变,资产负债率偏高,居民消费行为有待进一步成熟根据调查,作为货币政策传导微观基础的企业、居民,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国有企业机制没有根本转变,整体资产负债率偏高。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和资本结构单一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80年代初,我国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为25%左右,企业承受贷款能力较强,加上银行统一管理流动资金,导致贷款十多年大幅度增长。到90年代中后期,国有工业企业账面资产负债率在65%左右,如剔除账面无效资产,实际负债率在75%以上,少数行业出现资不抵债。另外,近年新开工的一些技改项目资本金普遍不足,资产负债率也较高。同时,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的情况不仅存在于国有企业,我国集体、乡镇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也在逐年上升。企业负债率过高,使得企业过分依赖银行,货币当局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不得不充分考虑企业的债务情况,这一因素往往使货币政策的力度和效果大打折扣。目前,好的投资项目少,项目预期利润低,风险大,影响了企业投资的积极性。企业对当前生产经营较为重视,对未来发展重视不够,好、中、差企业都存在这一问题。

二是目前企业资金总体相对宽松,但企业间、地区间结构失衡。从存款看,企业存款基本集中在少数高垄断行业,大多数企业货币资金较少。从贷款看,首先,好的企业(据典型调查后推测,全国A级以上企业不足30%,其中西部地区不足15%)银行争着贷款,贷款利率不能上浮甚至下浮,并要求存款利率上浮;其次,亏损企业难以得到贷款,即使利率上浮银行也不愿贷;再次,约占企业总数50%左右的处于中间状态的微利企业,受银行信用等级、担保等条件影响,获得贷款周期较长,有一定难度,贷款的利率弹性较大。从地区看,东南部地区经济回升快,企业效益较好,贷款增加也快,资金相对宽松。东北、西北部地区效益好的企业相对较少,贷款增长较慢,资金相对较紧。

三是企业逃、废银行债务严重,社会信用观念淡薄。虽然国前企业效益回升,但还不稳固,银行贷款风险依然高。近年来企业欠贷、欠息和逃废债严重,银行不敢再与有上述问题的企业发生新的贷款关系。尤其对兼并、改制后的企业,从银行获得新的贷款较难。

2014南大社会学考研理论部分真题试题参考答案

2014南大社会学考研理论部分真题试题参考答案一.迪尔凯姆: 机械团结 2009,失范型自杀 2008 2010,有机团结 2005,2001,社会事实 2002 简述迪尔凯姆有关社会分工的观点。2006 简述腾尼斯和迪尔凯姆有关社会形态划分的异同。2007 迪尔凯姆有关解决与防止社会动乱的途径的观点。1999 1、有机团结(2):迪尔凯姆认为,发达的社会就像一个有着各种器官的有机体一样,其中每个人都按照社会的分工执行着某种专门的职能,这种社会中出现的新的社会类型即是有机团结。有机团结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机械团结:它是在不发达的社会结构中产生的。机械团结是建立在社会中个人之间的相同性和相似性特质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社会联系。它通过根深蒂固的集体意识将同质性的诸多个体凝结成一个整体。) 2、失范性自杀:迪尔凯姆将自杀分为四种类型:利己主义自杀、利他主义自杀、失范性自杀和宿命性自杀。失范性自杀是发生在社会控制瓦解时(可能是进步也可能是危机时导致)发生的一种自杀类型。正常社会条件下,个人愿望总是受到社会规范的引导和约束,个人愿望大致可以与运用的手段相一致,但是当社会控制减弱、社会规范遭到破坏时,个人欲望不受控制,生活目标和个人实现目标的手段难以协调,人们面对难以实现的个人愿望,往往挫折感丛生,自杀率也相应上升。(失范性自杀是指由于社会规范瓦解、个体愿望无法实现,难以忍受失望和挫折而用自杀来解脱的自杀方式。) 3、社会事实:是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提出的一个概念,而且在迪尔凯姆那里,社会学是以社会事实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科学。迪尔凯姆认为,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句话说,社会事实是外在于个人但又具有控制个人的强制力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感觉方式。社会事实的类型可分为物质性的和非物质性的,前者如劳动分工、法律等,后者如集体意识、集体良心等(3分)其显著性特征是:客观存在性、强制性和普遍性。(2分)(社会事实分为物质性社会事实和非物质性社会事实;前者如社会、社会结构性组成、社会的形态成分,后者如道德、集体意识、集体表象和社会潮流。) 答:①社会分工导致社会团结,这是迪尔凯姆有关社会团结的主要论点之一。迪尔凯姆所讲的分

2016年南开大学金融硕士(MF)金融学综合真题试卷

2016年南开大学金融硕士(MF)金融学综合真题试卷 (总分:4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名词解释(总题数:10,分数:20.00) 1.自由现金流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自由现金流是一种财务方法,用来衡量企业实际持有的能够回报股东的现金。自由现金流指在不危及公司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下可供分配给股东(和债权人)的最大现金额。自由现金流量=经营性现金流量一资本性支出一净营运资本增加。) 解析: 2.利率期限结构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任何一种利率大多对应着不同期限,如存款利率、国债利率等。同一品类的不同期限的利率构成该品类的利率期限结构。期限结构是利率与期限相关关系的反映,只能就某种信用品质的债务或者统一发行人发行的债务来讨论,加入信用品质等其他因素,期限则无可比性。) 解析: 3.利率平价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凯恩斯首次系统地阐述了利率与汇率之间的关系,初步建立了古典利率平价理论。他认为套利性的短期资本流动会驱使高利率国家的货币在远期外汇市场上贴水,而低利率国家货币将在远期外汇市场上升水,并且升贴水率等于两国问的利率差。英国学者艾因其格对其进行了发展,从动态角度考察了远期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动态的利率平价理论,其认为远期汇率与利率等变量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 解析: 4.货币乘数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货币乘数也称为货币扩张系数,是指在基础货币(高能货币)基础上货币供给量通过商业银行的创造存款货币功能产生的信用扩张倍数,是货币供给扩张的倍数。在实际经济生活中,银行提供的货币和贷款会通过数次存款、贷款等活动产生出数倍于它的存款,即通常所说的派生存款。货币乘数的大小决定了货币供给扩张能力的大小。) 解析: 5.核心资本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核心资本又叫一级资本或产权资本,是指权益资本和公开储备,它是银行资本的构成部分,至少要占资本总额的50%,不得低于兑现金融资产总额的4%。核心资本是商业银行资本中最稳定、质量最高的部分,银行可以永久性占用.可以长期用来吸收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损失,是银行资本的核心,从而获得了核心资本的名称。) 解析: 6.市场组合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假设投资者都是同质的,即所有投资者对股票市场具有相同预期,投资者之间的差异仅仅体现在风险一收益的偏好的不同。这样对所有投资者来说,持有的风险资产组合完全一致,在市场

2019南开大学金融专硕考研重点及复习经验解读

2019南开大学金融专硕考研重点及复习经验解读2019考研的小伙伴已经开始准备考研了,金融专硕作为热门专业之一成为很多考研儿的目标专业,但是刚开始都不知道去哪里查询院校的相关信息,感到很迷茫,接下来跨考考研老师将重点讲解2019南开大学金融专硕考研相关的信息。考研儿可以作为备考的参考。 南开大学金融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1919年建校之时即设商科,并设有银行财政学系。1982年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支持下,南开大学重建金融学系,并与美国、加拿大、日本等著名大学联合培养学生,与北美精算师学会联合培养新中国最早的精算硕士研究生、中加合作培养国际金融博士等。 南开大学本身是国内知名院校,国际金融的实力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声誉。2015年,南开大学将原经济学院的金融学系、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及其所辖专业整建制划归金融学院,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汇聚国内外一流师资,加大了对金融专业的重视程度,南开大学的金融专硕肯定是含金量极高的。 1.关于南开大学金融专硕考研辅导班 目前市面上经济学考研辅导班的有很多机构,但从近三年的通过成绩来看,跨考教育以郑炳带头辅导效果最好。一方面在全国唯一按照院校进行定校辅导的教学体系,其教材教义也是行业独家——《金融硕士真题解析与习题详解》,尤其最后考前最后三套卷更是受学生追捧。目前清华北大人民东财央财等经济学名校50%都是郑炳弟子。 2.南开大学金融专硕考研考试科目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4 英语二 395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 431金融学综合 说明:“395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科目为南开大学自命题科目,全国仅南开大学一家院校考395。 “395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考试题型与“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相似,都是“数学+逻辑+写作”三个部分。但从难度上来说,395各部分的难度都要大一些,数学需要做一些《数学全书》上的内容,写作需要一些经济学基础。 3.南开大学金融专硕考研专业课参考书目

南京大学 社会学2001-2003考博试题

南京大学社会学2001-2003考博试题 2001年试题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一、简述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马克斯.韦伯的理想类型 2、简述达伦多夫社会冲突理论 3、简述社会交换理论在人类学、经济学和心理学中的理论来源 4、简述布尔迪厄德“文化资本”理论 5、有关政府预算的一项社会调查想知道某市市民对政府在教育经费投入、交通建设经费 投入方面的意见。由于调查经费有限,甲研究人员把问卷发往全市各小学,然后通过学生 转到家长手中;乙研究人员从全市18岁以上成人中随机抽出调查对象,再用邮寄方式发放 问卷。请比较两种不同的调查方法,指出各自的长短。 二、论述题(每题15分,共45分) 1、论述唯名论和唯实论两种社会观 2、论述宏观社会学理论和微观社会学理论的区别 3、社会学的中国化应该如何借鉴西方社会学发展的历史教训?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15分) 在一次对研究生考生的社会调查中,某地区所有考生的资料显示,该地区考生5门课程的总 分成绩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每个考生的平均分为320分,标准差为25.38,试求: (1)、从该地区中随机抽取一名考生,其总分超过340分的概率;(2)、如果抽取一个容量为9的随机样本,求其平均总分超过340分的概率 (3)、比较(1)和(2)的结果,请做出统计意义的解释;另外,如果总体不是正态,那 么(2)的答案将是什么? (附:查表可知,Ф(Z<=0.79)=0.7851 Ф(Z<=0.78)=0.7823 Ф(Z<=2.36)=0.981)

2002年试题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一、简述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迪尔凯姆的社会事实及其特征 2、简述符号互动论中衣阿华学派和芝加哥学派的差异 3、简述米尔斯对美国中产阶级的论述 4、简述吉登斯的现代性制度“组织丛” 5、什么是操作化?它在社会研究中的作用是什么? 二、论述题(每题15分,共45分) 1、论述库恩的范式思想及其对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影响 2、科尔曼针对社会科学中普遍存在的缺陷——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的联系脆弱,提出了 怎样的解决方法?是举例说明。 3、试比较调查研究和实地研究两种社会研究方式的特点。 三、计算提(每题15分,共15分) 对北京和南京两城市各随机抽取400名居民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北京居民人均月收入为1 200元,标准差为180元;南京居民人均月收入为500元,标准差为80元。问: (1)、北京居民互相之间在收入上的差异,与南京居民相互之间在收入上的差异,哪一个 更大? (2)、在95%的置信度下(Z=1.96),南京市居民平均月收入的置信区间是多少? 2003 理论与方法 简答题 1、帕累托的剩余物与衍生物 2、齐美尔的社会类型 3、柯林斯的互动仪式 4、哈贝马斯的合法化危机 5、米德的精神、自我与社会的关系 6、分层抽样与整群抽样分别应用于什么情况下

2015年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经验分享考研真题解析考研参考书

1/14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官方网站: https://www.360docs.net/doc/5117614119.html, 开设课程:【网络函授班】【精品小班】【高端一对一】【状元集训营】【定向保录】 1 育明教育天津分校2015年天津地区15所高校考研辅导必备 天津分校地址南京路新天地大厦2007 专注考研专业课辅导8年天津地区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 天津分校王老师与大家分享资料 育明教育,创始于2006年,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教授投资创办,并有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博士和硕士加盟,是一个最具权威的全国范围内的考研考博辅导机构。更多详情可联系育明教育天津分校王老师。

2/14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5117614119.html, 开设课程:【网络函授班】【精品小班】【高端一对一】【状元集训营】【定向保录】 2 2015年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经验分享考研真题解析考研参考书 八、考研成功经验分享 分享一 2014年二战南开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408分经验分享 一、首先来汇报一下我的成绩 政治:64;英语:77;专业课一(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128;专业课二(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139。 初试成绩与一个姑娘并列第一。复试成绩86,加权总成绩专业第一,已被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录取。 二、确定学校 2013年备战南师大传播学硕士失败后,2014年经过反复的查询思考,最后定下了南开大学的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定下这个专业的原因有二:一是因为南开大学的文学类学科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新闻类虽然可能算不上强项(这点在南开版新传帖的数量上也可以看出),但有也有优秀的师资和浓厚的学术氛围。二是因为其新传专硕只面对非应届生招生,虽然竞争对手里一定会出现优秀并且经验丰富的二战考生,但是没有应届考研大军的竞争,压力自然小了不少。 确定了学校之后我就开始准备专业课资料的查询购买。因为一战南师大时,有了政治64,英语一66的基础,我并没有把这两门公共课作为重点复习的对象,只是以一战的经验来保持每天基础的练习,其余时间就一心只想攻下一战的失利

2015考研南开大学060200中国史专业目录考研真题解析复试线

1/15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5117614119.html, 1育明教育天津分校2015年天津地区15所高校考研辅导必备 天津分校地址南京路新天地大厦2007 专注考研专业课辅导8年天津地区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 天津分校王老师与大家分享资料 育明教育,创始于2006年,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教授投资创办,并有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博士和硕士加盟,是一个最具权威的全国范围内的考研考博辅导机构。更多详情可联系育明教育天津分校王老师。 2015考研南开大学060200中国史专业目录考研真题解析复试线2014年南开大学中国史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已发布,详情如下: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人数考试科目备注 060200中国史 _01史学理论及史学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 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 729中国历史④--无 _02历史文献学

2/15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官方网站: https://www.360docs.net/doc/5117614119.html, 2 _03专门史 _04中国古代史 _05环境史 _06中国近代史 _07中国现代史 人其实是一种习惯性的动物。无论我们是否愿意,习惯总是无孔不入,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可否认,每个人身上都会有好习惯和坏习惯,正是这些好习惯,帮助我们开发出更多的与生俱来的潜能。站在考研的角度上,好的学习习惯是有共通之处的。在此王老师谈谈考研路上特别需要的那些好的学习习惯。 1.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 每个人的学习情况不一样,复习计划也会有所不同。但是在复习计划里一定要明确一点:多长时间内,完成什么内容的复习。并且要尽量将这样的计划做细一些,最好细致到一周内(甚至一天内)完成什么内容的复习。这样详细的计划会让你的复习更有目标感,落实起来有据可依也会更好。此外,在制定复习计划时一定要找到自己的薄弱科目,为薄弱科目的复习多安排些时间。总之,考研复习就像马拉松,以一定的步伐有节奏地坚持跑下去,才能取得好成绩。 2.及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南大社会学真题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一、名称解释 1、参照群体; 2、失范; 3、隐性功能; 4、索引性表达; 5、合法化危机; 6、效度 二、简答题 1、简述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关系 2、在米尔斯看来,哪些方式可以激发社会学想象力? 3、建构中层理论的策略,具有哪些意义? 4、简述参与观察法的优缺点? 5、简述实地研究的过程。 三、计算题 1、调查100名工人,得到下列结果,求收入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收入400 500 600 700 人数20 40 30 10 2、从一所大学随机调查400名学生,得出他们的平均年龄为20岁,标准差为2岁,求在95%的置信度下,全校学生平均年龄的置信区间。 (I(1-0.05)=1.96) 四、设计题 请将概念“生育意愿”操作化为一组指标,并将他们设计成问卷中的问题。 五、论述题 1、试用至少两种不同的社会学理论,解释当代中国社会的结构变迁。 2、试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我国“单位”的功能发生了哪些变化? 3、论述定性实地研究中资料分析的概括性问题。 综合考试 一、名词解释 1、人情; 2、经济交换与社会交换; 3、工业化与城市化; 4、人口的“逆淘汰”; 5、社区 二、简答题 1、联系实际,简述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完成了由传统乡村向现代城市社会跃迁,通常把哪几个指标作为转换点。 2、何谓弱关系假设,其最初的经验证明如何? 3、什么是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4、简述城市社会的“世俗化”。 三、论述题 1、如何从理论上分析失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如何解决失业问题? 2、联系实际,试分析家族主义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限制。 3、试论述流言和谣言的性质与传播过程。 4、试论市民社会与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关系。

南开大学中国近代史考研经验分享

南开大学中国近代史考研经验分享 很多考研的同学都迫切需要考研过来人的指导,中国有句古话“姜还是老的辣”,但并不是所有考研的同学都能那么幸运可以找到自己的前辈指点一二,天津考研网每年服务上万名考研学子,汇聚优秀考研学员经验,针对各个专业及科目分类成册,现将我们已有的一些考研经验分享给大家,下面为大家分享南开大学中国近代史考研经验。 历时一年多的考研征程终于谢幕,我终于如愿以偿的被南开大学政治学理论专业录取。回首这一年多来的考研心路历程,有开心也有失落,走了不少弯路也获得了不少经验,下面跟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下我的考研经验。下面我将从计划、专业课和公共课三个方面来大概分享一下自己的考研历程。 首先简介一下,我本科是一普通二本院校,高中学理,大学学的是英语专业,因为对历史学的浓厚兴趣,决定跨考,先后参加了2011,2012,2013年的研究生考试,三年报的都是南开大学,有幸今年被录取,长久以来,潜水论坛,获益良多,现在想和大家分享下经验。同时也谢谢在考研复习备考的过程当中给我帮助的师兄师姐,和研友们。 读研肯定不是唯一的出路,所以首先必须自己想清楚要不要考研,一定要下定决心,目标要明确,三年来我的目标只有一个:考南大。我是以一种愚公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的:历史学主要考客观史实,客观史实主要靠积累,所以我下次考试肯定比这次好,只要坚持就一定能考上。 就具体知识层面来说,历史学考研主要考察对客观史实的掌握,尤其对考名校的同学来说,面一定要广,边边角角都要照顾到,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心理学专业综合考研红宝书是由天津考研网组织多名一线大学老师及过去几年在南开大学研究生初试中专业课取得高分的考生共同编写及整理的一套复习材料。本套材料对考研指定教材中的考点内容进行深入提炼和总结,同时辅以科学合理的复习规划,使得同学们只要使用我们这套材料便可以掌握南开大学此门课程几乎全部的考点、帮助同学用最短的时间实现全面而有深度的复习。此套材料适合全程复习使用。此资料在本科笔记、授课重点、高分经验等众多资料基础之上编制而成,区别于市面将各种资料罗列且看不清晰、资料陈旧等诸多弊病,目前已成为市面唯一一套针对南开大学社会工作硕士权威有效的复习全书。否则你即使通过初试,复试仍然很难通过,尤其对跨考生而言。就我个人而言,通读了传说的11本,教辅用了山东大本,北师大版,2000题,长孙博和砼惜刚的名解,以及历年名校真题解析等。

2017年南开大学金融专硕431(含真题)和395资料整合

有了以下资料,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讲非常有帮助,不用自己总结重难点和题目了,资料非常系统,分类清楚,既有相关知识点,又有相关习题,还包含431(2011-2016年)真题。 【2017年南开大学金融专硕考研专业课复习资料清单】(每部分都是一本打印版的书) 第1部分、南开大学金融硕士考研复习宝典 第2部分、南开大学金融硕士(MF)考研复习辅导红宝书 第3部分、南开大学金融硕士(MF)考试辅导教材(结合第三部分复习) 第4部分、南开大学金融专业硕士考试辅导系列:过关必做习题集(含历年真题) 第5部分、南开大学货币金融学(米什金,最新版)复习指导详解 第6部分、南开大学《货币金融学》(米什金,最新版)考研复习指南 第7部分、南开大学公司财务复习材料 第8部分、金融学综合真题汇编及详解 第9部分、南开大学金融专硕命题测试试卷(含答案分析和详解) 另外------还有补充其它经典复习材料: 1.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习题复习指南 2.国际金融新编习题复习指南 为《国际金融新编》(姜波克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最新版)的配套习题集,材料分为四大部分 01. 国际金融最新术语和定义速查 02. 各章练习题,包括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计算题。 03. 十套模拟试题和解析 04. 所有习题答案。 3.博迪《投资学》考研复习指南。共分27章,每章包括两部分: 01. 本章节复习笔记,总结本章的重难点内容 02. 课(章)后习题详解,对最新版的所有习题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说明:考研复习,专业课方面,以上材料结合教材复习足够 赠送材料1:最近8年金融学联考“金融学基础”试题及答案,电子版,PDF格式 赠送材料2:395经济类综合能力联考资料 赠送的材料清单: 01. 395经济学联考综合能力大纲 02. 历年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详解 03. 395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核心知识点总结2015MBA/MPA/MPACC写作分册机工10版pdf 04. 2015MBA-逻辑分册第10版(孙勇)pdf 05. 2015MBA/mpa/mpacc逻辑精点第3版(赵鑫全)pdf 06. 2015 MBA-数学分册第10版(袁进) 07. 2015 MBA联考-数学完全攻略 08. 写作经典模板 09. 2015赵鑫全写作讲义 10. 逻辑解题必杀技 11. 逻辑零基础速成高版pdf 12. 2015太奇数学+逻辑+写作辅导(视频+讲义) 13. MBA MPA MPAcc GCT逻辑题典:真题分类精解与模拟试题/周建武

南京大学历年考研初试经验汇总

历届南京大学考研初试经验汇总

2017南京大学双非跨考社会工作考研经验分享( 2017-04-14 ) 2017南京大学一战社会保障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2017-04-13 ) 2017南京大学英语笔译考研初复试经验分享( 2017-04-13 ) 2017南京大学金融学“被”考研经验分享( 2017-04-11 ) 2017南京大学921管理学考研经验分享( 2017-04-10 ) 2017南京大学英语笔译初试+复试考研经验分享( 2017-04-10 ) 2017南京大学商学院国际贸易学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2017-04-08 ) 2017南京大学软件工程842高分考研经验分享( 2017-04-08 ) 2017南京大学计算机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2017-04-08 ) 2017南京大学社会工作考研经验-备考三个月上南大( 2017-04-06 ) 2017南京大学社会工作考研经验-渣渣二本逆袭985( 2017-04-06 ) 2017南京大学929中德经济法考研经验分享( 2017-04-05 ) 2017南京大学日语翻硕考研经验分享+部分真题回忆( 2017-04-05 ) 2017南京大学文学院汉硕考研经验分享( 2017-04-05 ) 2017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排名第二考研经验分享( 2017-04-05 ) 2017南京大学情报学考研经验分享( 2017-04-05 ) 2017南京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经验分享( 2017-04-05 ) 2017南京大学企业管理初试第二考研经验分享( 2017-04-01 ) 2017南京大学俄语语言文学考研经验分享( 2017-04-01 ) 2017南京大学企业管理考研初试经验分享( 2017-04-01 ) 2017南京大学企业管理初试第一考研经验分享( 2017-04-01 ) 2017南京大学商学院考研第一学长万字经验分享( 2017-04-01 )

2015年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录取名单 录取分数线

2015年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录取名单录取分数线2015年 考生编号 拟录取专业初试总分复试成绩加权成绩备注 100555333305856新闻与传播3998280.46100555333310146新闻与传播3828177.78100555000004149新闻与传播3778177.08100555333316539 新闻与传播3738276.82100555000004142 新闻与传播3748176.66100555333309850 新闻与传播3718276.54100555333315628 新闻与传播3678275.98100555333305136 新闻与传播3588675.92100555333312118 新闻与传播3688075.52100555000004132 新闻与传播3618275.14100555333311636 新闻与传播3588174.42100555000004135 新闻与传播3578073.98100555333309444 新闻与传播3508373.9100555000004145 新闻与传播3568073.84100555000004157 新闻与传播3528173.58100555333313520 新闻与传播3557873.1100555000004130 新闻与传播3517872.54100555000003155新闻与传播3527471.48育明教育天津分校分析:通过对南开新闻与传播硕士近几年的复试线分析,总分基本维持在350分左右,单科成绩没有发生变化,总体的考试难度不是很大,希望大家在报考之前对于每年的考试情况一定要清楚的了解。通过多年的辅导经验来看,专业课是最终能否考上的关键,建议大家在准备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专业课的复习,尤其要抓住考试的重点进行复习,育明专注专业课辅导多年,更多考研信息可以随时关注育明官网或者咨询育明考研天津分校高级咨询师王老师 专业课的复习和应考有着与公共课不同的策略和技巧,虽然每个考生的专业不同,但是在总体上都有一个既定的规律可以探寻。以下就是针对考研专业课的一些十分重要的复习方法和技巧。

历史学考研学校排名推荐

历史学考研学校排名推荐 历史学考研学校排名 (一)、历史学一级学科最新排行:重点优势学科单位: 1北京大学2南开大学 (二)、历史学一级学科中的专业排行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研究范围包括历史哲学研究、中国古代史学史、中国近现代史学史、现代史学思潮、现当代史学研究、史学名著研读、学术大师研究、方志学、历史研究法、西方史学理论与方法、西方史学史等。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具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层次的史学理论和史学史专门人才。最终成为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方法和最新学术动态,具有独立从事学术研究能力,毕业后能够胜任历史学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并能够在本学科做出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探索和研究成果的高级人才。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国家机关、新闻出版等文化机构、文物考古研究机构、博物馆等单位任职。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目前国内开设本专业的院校: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天津师范大学等。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研究范围包括考古学和博物馆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北方民族历史与考古,人类学和环境考古等。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具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层次的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门人才。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需要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方法和最新学术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田野考古发掘和研究、博物馆陈列设计、保护与管理能力,毕业后能够胜任中国考古学、博物馆学及文物学等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并能够在本学科做出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探索和研究成果。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吉林大学 目前国内开设本专业的院校: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大学、郑州大学等。 历史地理学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专业学位硕士各专业项目简介(共四个专业)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专业学位硕士各专业项目简介(共四个专业)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专业学位硕士各专业项目简介(共四个专业) (一)金融 培养目标 适应经济全球化以及金融现代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趋势,奠定金融业高级专业人才所需知识结构和技能基础,培养掌握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投资、理财等金融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熟悉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熟知中国国情并熟悉国外业务运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核心竞争力的高层次金融应用型专门人才。 拟招收的专业硕士方向为:公司金融、融资租赁、投资分析、投资银行、私募股权和商业银行管理。 学科优势 南开金融学科历史悠久,是南开大学应用经济学科的重要支柱之一,被纳入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中,在2002年和2007年先后两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其中国际金融是传统优势学科,1988年评为首批国家级重点学科,此外,新增金融工程专业也居于全国领先地位。为全国培养了早期的金融师资的同时,在业界形成了丰富的校友资源。南开金融学科的这些优势特点恰与适应金融全球化、中国金融体系现代化的人才需求特点一致。 南开金融学科秉持从教报国、治学资政的理念,关注国家重大需求,近年承担了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重点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教育部基地重点项目,并形成了南开金融学科与金融监管部门以及金融实务部门人脉广达的社会资源。 培养方式与特点 培养方式实行双导师制。每个学生配备校内导师和校外兼职导师各一名,校内导师侧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校外导师侧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成立导师组,学生培养以导师指导为主、导师与导师组相结合的方法。鼓励研究生到国外高校进行短期学习,并承认学分。 培养过程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学习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使研究生掌握坚实的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掌握科学研究和综合运用多方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能。 具体讲,南开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主要优势和特点是: 1、突出专业技能和富有专业特色,设置社会最为急需的金融类课程;如在国内首次设置融资租赁、私募股权等专业方向和系列课程; 2、教学内容和方式与国际接轨,使用国际流行商科金融专业硕士教材,采用课堂讲授、案例研讨、管理实战、情景模拟、现场访谈、名家论坛、项目作业等多种教学方式,做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3、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实际,课程系统而精练,新颖而实用,由兼具深厚专业理论功底、积累丰富金融管理和金融实务操作方面经验的学者和企业家担任师资; 4、学生管理实行双导师制(由校内导师和实务部门具有高级职称的学者型领导共同指导),并提供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的岗位供研究生选择和锻炼。 课程简介 本项目主要设置的专业必修课有:金融数据分析、公司金融I:财务分析、公司金融II:财务理论、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投资组合管理、产业组织理论 专业选修课主要有:跨国公司金融、资本运作管理、公司战略重组与并购、金融风险管理、项目融资、固定收益证券分析、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财务规划与现金管理、金融衍生品基础、国际投资与基金运作、资产评估、税法与税务筹划、公司金融前沿专题、融资

南京大学社会学考研真题

2009年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生考试社会学理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机械团结 理想类型 虚假意识 社会学想象力 镜中我 后传统社会 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 反思性 二简答题 1 简述实证的主要涵义 2 齐美尔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论述 3简述默顿的中层理论、 4简述符号互动论的理论渊源 5简述福柯对权力的论述 三论述题 1 用“范式”的概念分析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历史 2为什么说现代社会是高风险社会 3用社会学理论分析农民社会流动的制度性障碍

2007年南京大学社会学理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剩余物 2、陌生人 3、理性化 4、索引性表达 5、生活世界 6、参照群体 7、差序格局 8、范式 二、简答(10分每题,共50分) 1、比较腾尼斯和涂尔干有关社会形态划分的异同 2、韦伯有关社会行动类型的论述 3、帕森斯有关AGIL功能体系的论述 4、过程互动论(芝加哥学派)与结构互动论(衣阿华学派)之间的异同 5、布希亚有关消费社会的理论 三、论述题(20分每题,共60分) 1、论述经典社会学、现代社会学和后现代社会学三者之间的异同 2、试论述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学本土化的需求 3、论述社会学理论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贡献 2007年南京大学社会学方法试题 一、名词解释(5分每题,共30分) 1、操作化 2、置信度 3、相关关系 4、指标 5、自填问卷法 6、抽样误差 二、简答(15分每题,共45分) 1、社会调查的基本特征 2、问卷设计中,问题排列顺序原则、学术性社会调查报告中,方法部分的主要内容 三、设计题(20分) 某研究者要在全市200所中学中抽取500名学生进行调查。这200所中学中,重点中学20所,一般中学140所,较差中学40所。各学校规模大体相当,每班学生人数约50人左右。请为该研究者设计抽样方案,并说明理由。 四、论述题(25分) 请论述分层抽样及其特点,说明使用该抽样方法要考虑的两个问题。 五、计算题(第一题10分,第二题20分,共30分) 1、据调查,南京居民住房的平均数为70平方米,标准差为18平方米;上海居民住房的平均数为60平方米,标准差为16平方米。问南京居民住房与上海居民住房,哪个差别大? 2、两研究者对同一大学男学生比例进行调查。甲研究者调查了100名学生,男生比例为50%;乙研究者调查了1600名学生,男生比例为50%。请求甲乙两研究者的置信区间;从计算结果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2020-2021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史考研必看经验指导

2020-2021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史考研必看经验指导 择校情况: 本人本科是东北的一个二本学校历史本专业,在决定考研院校的时候也非常犹豫,是拼一拼考个985还是选择个简单的一本或者211,但是对名校南开的渴望压倒了自己内心的怯懦,还是决定选择南开大学。 一.南开分数线与报录比: 大致在10;1左右,虽然有点难但不至于毫无希望。 二.公共课复习: 历史学公共课主要是英语和政治两科。 1.英语 参考书目:朱伟《恋练有词词组》 新东方《考研英语单词乱序版》 张剑《英语真题黄皮书》 本人英语基础稍差,在大三下学期一开始就投入到了英语的学习之中,主要是单词和语法。单词书用的新东方的考研英语单词乱序版,很厚一本,在大三暑假之前过了两遍,还有是用了朱伟的恋恋有词词组,这个主要讲解词组,这个老师挺风趣的,不无聊。在五月份就投入到真题的训练,只做阅读,认真做每一道题,将阅读中不认识、不懂的单词全部记下来,把每一个选项的对错搞懂,这样才算是结束一道阅读题的训练。其余题型就在大四开始练习。写作要多背诵,多写,有一定的单词和句型的储备之后,才能写出好的作文。小作文尤其注意格式,大作文就是储备。 2.政治 参考书目:肖秀荣《讲真题》 肖秀荣《知识点精讲精练》 肖秀荣《1000题》 肖秀荣《终极预测四套卷》 肖秀荣《终极预测八套卷》 重点放在马原这一个大板块,历史学学生近代史纲要不需要浪费时间去复习。马原在大三上主要弄清楚它其中的一些概念,跟的是任燕翔老师,这个老师是北大的公共课老师,马原方面讲得清晰易懂。肖秀荣老师也很好,就是他的口音过重,有的话说出来完全听不懂。然后就是做题。肖秀荣的一千题不错,作为练习没有问题。答题在大四报完名之后背诵,也是跟的任老

2018南开金融专硕考研考试科目介绍和初复试经验分享

2018南开金融专硕考研考试科目介绍和 初复试经验分享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考研经验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也把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跟大家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和启示。 基本信息: 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911经济学基础(微、宏观) 考研参考书: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经济学(上、下册)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卡尔·E·沃尔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再推荐一本黑皮书:魏埙的《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程》上下(南开大学出版社) 南开很公平,难度也还适中。可能我这么说有些南开的同学会不高兴,但个人感觉这几年南开经济的热度不如北京和上海的学校热度增长迅猛,而且从今年的情况看也确实印证了我当初的想法,北京的人大和外经贸,上海的复旦和上财这几年都难度非常大,报考人数很多,专业课分数也压的很低。 南开指定的书是高鸿业的和斯蒂格利茨的(如果不是报政治经济学、经济史、经济思想史、西方经济学、人口经济学这5个专业是不需要看政治经济学的,大部分专业只考西经)。高鸿业的书很多本科院校学经济的同学都学,有人觉得枯燥。我个人对跨专业同学的建议是不要先入为主就把一本教材否定。很多论坛的同学听别人说高鸿业不如外国人的教材写的好,就索性不看高鸿业或者看的不仔细,个人觉得欠妥。高鸿业的书例子不如外国人的书多,但体系编写和语言都比较适合中国学生,细读几遍,还是有很多东西会有新的体会。今年南开经济学就考的很基础,高鸿业如果掌握的好,也会取得很不错的分数。 斯蒂格利茨的书难度较低,听一个前辈介绍,考南开不需要看这本,我也没买。以前南开指定过黑皮本校的教材和范里安现代观点。黑皮的教材跟高鸿业性质差不多,我买了,花了三个月看,看的想吐,云山雾绕的感觉。后来再看高书和外国人的教材,觉得黑皮可以略看,没必要把南开的书就当成圣书一样对待。 由于没有经济学基础,高鸿业看过以后,我开始看外国人写的教材(中文译)。很多跨专业的同学对于考名校有误区,觉得只要把指定教材看好就一定没问题。这个想法我不敢苟同。考试范围是以指定书为主,但不会出的那么死板,毕竟经济学知识相通。对于本专业学经济类的同学,可能都对经济学理解得不深刻,何况是跨专业。如果只看1、2本书,不可能对很多知识有高屋建瓴的认识,有时间的话还是应该多看几本中级教材,才能考好学校。我看

2019一战南开大学新闻传播学硕考研之路

https://www.360docs.net/doc/5117614119.html,/?fromcode=9822 2019一战南开大学新闻传播学硕考研之路 不知不觉十月已经进入末尾,十二月指日可待,考研到了最后冲刺阶段,你是已经做好准备迎战还是越来越质疑自己?不论是哪种,都希望大家看完这篇文章可以更加有信心去迎接考试。 我是双非二本财经类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去年一战南开新闻与传播学硕复试前十。 一、初试流程 3月:开始收集备考经验贴,三月到复试现场加师姐的微信取经。 3月—7月:看专业书,做专业书笔记,关注公众号,微博,熟悉传播学领域 7月—9月:6月开始复习英语(做真题),7月开始看政治,8月专业课开始专题整理,看真题试着写答案。收集并整理传设院导师论文。 9月—10月:完善专业专题笔记,跟着真题看相关论文加导师论文并做笔记。英语真题第二轮做题,政治继续看精讲精练,刷完1000题第一遍。 10月—11月:背专业专题笔记加传播学教程第二轮,看导师论文,根据热点和导师论文方向,自己给自己出题目做练习一边巩固记忆一边调整考试状态。10月开始练习真题,计时练习,做完对师姐的答案修改,考试前做了大概5次真题模拟。整理名词解释表,有意识定期默写名词。政治做1000题第二遍。英语开始试着写作文,继续刷真题。 11月—12月:背专业课专题笔记第三第四轮,继续练习热点题目培养做题感觉,后期回顾自己做的题目并模式化记忆。政治刷模拟题目,后期狂背,英语做模拟真题,平时就做旧题。 二、初试复习材料: 1.看专业书,虽然貌似从应试角度没有直接的作用,但是能很好地帮助我复习预热,对传播学有个大概的认知,在前期,给看过的书做笔记和零零碎碎看院长推荐的书籍。 2.整理专题笔记,参考了一位师姐的专题笔记,自己也划分了专题,包括舆论专题、新闻学专题、大数据专题、传播学派专题、技术专题等等,专题整理主要来源是书里的摘抄、公众号文章、论文观点。 3.真题!最重要的是真题,南开真题很有套路,包括自己在临考试也学着师姐给自己出了模拟卷子。在复习过程中是保持对真题的练习,也学着写真题,把真题当模拟卷做,很幸运得到一位师姐推荐的研途宝《南开大学新闻传播学基础2007-2014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自己就写完真题之后拿着答案对照看看,学学套路。一开始自己也是不知道写什么,但是后期就会慢慢上手的,一开始不敢下笔的师弟师妹不要担心,你们在后期要大胆下笔,最好多做真题模拟,学会把握时间,因为在考试中是需要短时间大量输出知识的。 4.论文整理,传设院老师的论文在初试必看!不要认为看论文是复试的工作,说不定初试的一篇题目就是从某个老师的论文里面出的了,在初试九月之后自己就比较少看书籍,主要是通过相关论文补充专题,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南开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考研

南开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考研 1919年南开大学建校时即创办历史学科,新中国成立后相继建立了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室、周恩来研究中心、中国留学教育研究中心和近代中国研究中心。1986年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1994年历史系被评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996年,本学科进入211工程,1998年取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立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成为中国社会历史研究重点基地的组成部分。2002年8月设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 学科师资队伍强大,有教授18人,副教授10人,其中35-45岁的教授、副教授14人,46-55岁的教授8人。学术带头人陈振江、李喜所为全国相关学术团体主要负责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一批青年学者,年富力强,其中两人为国家跨世纪人才。该学科特色鲜明,重点研究近代社会转型问题,极为重视社会调查、重视调查资料与文献相印证。已进行国内调查5次、国际合作调查3次。先后与日本、加拿大学者联合进行近代华北农村社会调查。保存华北农村调查等多种第一手资料九千多万字。学科对外学术交流活跃。本学科成员多次赴美、俄、法、英、德、荷、澳、日、韩和港澳台地区访问、讲学或合作研究,并邀请过井上清、齐赫文斯基、巴斯蒂、柯文、杜维明、张玉法、周锡瑞等30余名国际著名学者到校讲学和访问,主办过5次国际学术讨论会、7次全国性研讨会。 学科自1981年起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至今已有153名硕士、61名博士先后毕业。近20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省部委及国际合作项目31项,横向项目39项。出版了专著、教材92部,发表论文1128篇。合办有《中国社会历史评论》、《华北区域研究》刊物。本学科的科研成果,多次获得五个一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全国青年社科优秀成果奖及天津市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等。 1964年经国家高教部批准,南开大学同时建立了美国史、日本史、拉丁美洲史3个研究室。在著名史学家雷海宗、吴廷璆、杨生茂等老一辈学者的带领下,南开的世界史学科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美国史、日本史、拉美史和古代中世纪史等研究方向形成了明显的优势和特色。1978年,美国史和日本史同时获得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两个方向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从1990年起,以张友伦教授为理事长的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秘书处设在南开大学。1988年在日本史研究室的基础上建立了日本研究中心,得到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的重点资助。国家教委于1993年在南开大学建立拉丁美洲研究中心,以协调全国高校的拉美研究,以洪国起教授为理事长的中国拉美史研究会秘书处设在该中心。以王敦书教授为会长的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的会址也长期设在南开大学。1988年南开大学的世界地区史、国别史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1996年以来,在国家211工程的重点支持下,本学科点在学科建设、研究条件、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学科具有以下优势:一,特色鲜明,美国史、日本史、亚太国际关系史等研究方向得到国内学术界的广泛承认;二,成果丰硕,具有雄厚的研究基础,1996年至2000年共出版了专著30部,编著10部,译著5部,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中国社会科学》2篇,《历史研究》12篇,许多成果获得了省部级奖;三,顺利地完成了学科带头人的新老交替,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