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的小区内部可达性研究

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的小区内部可达性研究
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的小区内部可达性研究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综合评价的研究框架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综合评价的研究框架
杨晓春 周晓露 万 超
【摘要】公共开放空间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进行互动的重要场所。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公共
开放空间也由最初的平面衍化出地上、地下等多种形式。然而,公共开放空间的变化是否会影响其可达性, 可达性的评价要素和评价方法是否需要发生相应的变化,诸如此类问题在国内还鲜少引起关注。目前,我 国仅偏重于物质空间可达性的评价方法已无法真实反映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实际可达水平,因此本文试图 建立一个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综合评价的研究框架,在基于 2SFCA(两步移动搜寻法)进行空间可达 性分析的基础上,应用非空间可达性因素作为调校以获得综合评价结果,并以深圳的公共开放空间为例,将 研究提出的理论模型和评价方法在实际的运用中进行对照验证。期望通过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可达性做 出的综合客观评价,能引导城市空间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可持续推进,并为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城市公共 开放空间规划研究方法提供支撑。
【关键词】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2SFCA,非空间因素,综合研究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承载着一个城市的历史及文脉,市民的生活和大众的文化需求。随着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素质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公共开放空间也日趋重视。 在近年来提 出的可持续性城市、 低碳生态城市以及绿色城市理念中, 公共开放空间都是至关重要的衡量 指标之一。如深圳的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中就明确规定:为了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建议到 2015 年城市人均公共开放空间面积大于等于 7.4 ㎡/人,到 2020 年人均公共开放空间面积 大于等于 10 ㎡/人。 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性越发突显, 而其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却不尽完善, 已有的公共开放空间评价指标,诸如人均公共开放空间面积、步行可达范围覆盖率等,在宏 观尺度上可以反映出一个城市或城市地区的整体公共开放空间的配置和均衡状态,但在中、 微观尺度仍难以反映城市内部居民对公共开放空间的实际拥有及使用水平, 而建立于不同空 间尺度和多种维度的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的研究则可弥补相关不足。 可达性是评价城市公共资源的重要核心指标,广泛应用于如学校、医院、消防站、避难 场所和公园绿地等公共开放空间的评价。目前在可达性的研究中,国内学者更多的是从“物 理距离和时间”可达(即空间可达)的角度出发,对城市广场、绿地、公园等单个对象进行 研究(俞孔坚,1999;周廷刚等,2004;胡志斌,2005;马林兵,2006;李博,2008;尹海

空间句法的新方法_比尔_希利尔

54 世界建筑2005/11 1 步行可达指数。图中显示了影响伦敦哈罗兹,金茨桥区域的步行活 动的重要因素。/Walkability Index.Bar chart showing significantfactors influencing pedestrian movement in the area aroundHarrods in Knightsbridge, London, as identified by the WalkabilityIndex.2 同一地区的步行活动预测图显示出了对新的联系(金茨桥和海德公园之间)的需求,可以同其他重要因素联系起来。预测等级通过不同 空间句法是一种研究城市的方法,主要是了解社会和经济因素是如何逐步影响并形成空间的。用当今的流行术语来说就是把城市看成是自组织系统。 空间句法最为人所知的方面也许是它建立了在建筑环境里分析空间模式或者说分析空间组构的方法。这些方法不仅揭示了城市中的空间结构,而且把它们和人的移动、停留和交流方式相联系。空间句法还能预测设计和规划所带来的中长期效果,因此,能让设计者和规划者在工作中遵循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律,而不是违背它们。 这些研究方法已经在一段时间内得到了成功地运用,其中包括轴线分析法(用来分析城市街道网络和步行系统)和“可视性分析”(用来分析公共空间内的视域模式)。但是同时新的分析方法正不断地由伦敦大学学院空间句法实验室以及它的商业合作伙伴空间句法有限公司开发和研究出来。本文将简要地介绍其中一些发展。 组构的修正:步行可达指数 正如空间句法理论所说,空间组构强烈地影响人的流动,但并不意味着组构完全决定了人流或者它的作用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在一些案例中,组构的影响比较弱,所以,要理解人流模式或者预测设计结果就需要一些其他额外的信息。这些附加的信息包括一些相关因素,如交通节点、土地利用、临街建筑、基础设施、主要吸引物和美学因素等。 现在这些其他因素都通过最近研发的一项称为步行可达指数的技术整合到了组构模式上。步行可达指数是 建立在统计学方法的多重回归分析(MRA)的基础上。多重回归分析是经验性地分析数据,以此来决定每个元素作为人流模型中所起的可变量作用。多重回归分析模型可以更好地理解与人流模式相关的问题,因为它强调了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比如建筑高度、交通节点或者活跃的临街行为等等,有时它们和局部整合度(影响人流的主要组构量度)一样重要。 同时,改变不同的输入变量的值,例如那些步行道的宽度或者活跃临街行为的数量,都可以帮助预测可能发生的人流模式。事实上,这些因素的结合是可以被分析和修改的,这也就有了一个灵活性的方法。 步行可达指数在一些地区尤其有效,这些开发对空间结构、人流和土地利用的影响不同步,比如伦敦的大象城堡(Elephant and Castle)地区(它的总图设计采用了很多空间句法分析)。实际上,对于这样一个技术的需求正好说明路网结构、人流和土地利用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是一个发育良好的城市的产物。这也许是为什么传统城市更为人称道的主要原因。这并不意味着城市必须设计得和过去一样,但是却意味着它们设计的根据应借鉴那些具有活力的城市的经验。 更精确尺度的组构:线段分析 空间句法的一个很大优势在于它可以同时在城市宏观和微观尺度上分析空间。线是都市分析的一个主要单位(这反映了一个事实:城市空间本质上是一个线性空间网络)。但是这并不是我们需要了解的最精确的尺度,因为这些线在交点之间的不同线段经常是起着不同作用的。同样重要的是要考虑到不同城市存在非常不同的几 何形式,从更加网格状到更加有机状。 为解决这些问题,现在发展出了一种新的句法模式。它仍然是建立在线网的基础上,但是它的基本单位是交点之间的线段。这种模式不仅能在更精确的尺度上进行结构分析,而且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定义一个节点和另外一个之间的距离来进行不同类型的分析:实际路程距离(从点A到点B多远),最少转弯距离(一条路线有多少转弯),最小角度距离(两点之间的实际路径与连接两点的直线所形成的偏差角度大小)。这些不同的分析方法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都市的复杂程度。 尽管这种新模型还在研究测试中,但是它已经被证明对于分析城市最微观尺度的土地利用变化非常有效。这个模式现在被用来分析更精确的人流模式,同时它也指明了路程、几何和拓扑3个元素的作用使得城市空间网络本身形成了人流。这个领域的重要新成果在不久的将来公布,某种程度上可能是惊人的成果。 主观的组构:空间中智能行动者 现在来介绍最新的发展:EVAS空间中智能行动者。它是从视线分析(VGA)方法发展而来,已经被运用在很多公共空间项目上,包括最近的特拉法加广场(Trafalgar Square)的重新设计。 EVAS创造了虚拟环境(它建立在地图或者建筑图纸基础上),然后给虚拟的智能行动者赋予限制视角的朝前的视域。当这些智能行动者四处活动时,他们用“感知—行动”的规律来指导他们的运动行为,例如他们会被某个进入视野的特殊物体所吸引。如果环境改变(例如模拟一个新设计),EVAS会显示人流模式如何相应变 空间句法的新方法 NEW METHODS IN SPACE SYNTAX 比尔?希利尔,克里斯?斯塔茨/Bill Hillier, Chris Stutz 作者简介:比尔?希利尔 ,伦敦大学学院巴特雷特研究生院教授 兼院长,空间句法咨询公司非执行董事。 克里斯?斯图兹,空间句法咨询公司副主管。 收稿日期:2005-10-09 1 2 颜色来表达,红色最高,蓝色最低。/Pedestrian movement forecast map of same area with proposed new link (betweenKnightsbridge and Hyde Park), incorporating likely effects oflayout/configuration and other significant factors. Forecastlevels for each segment are represented on a colour scale, withhighest levels red and lowest levels blue. 影响步行活动的因素/Factors influencing movement 非常重要/Very significant 不重要/Not significant 重要/Significant 空间布局/Spatial layout 零售/Retail 地铁/Tube 特殊因素/Special 静止边界/Inactive frontages 哈罗兹/Harrods

空间句法基础概念

连接值、控制值、深度值和局部集成度为局部变量——描述局部空间的结构特征; 整体集成度和全局深度是整体变量——描述整体空间的结构特征; 可理解度则是描述局部变量与整体变量之间相关度的变量 连接值(connectivity value) 系统中与某一个节点直接相连的节点个数为该节点的连接值。某个空间的连接值越高,则说明此空间与周围空间联系密切,对周围空间的影响力越强,空间渗透性越好。 控制值(control value) 假设系统中每个节点的权重都是1,那么a节点从相邻b节点分配到权重为 [1/(b的连接值)],即与a相连的节点的连接值倒数的和就是a节点的控制值; 反映空间与空间之间的相互控制关系。 连接值与控制值都是表示某一空间和与之直接相连空间的关系:连接值是该节点本身有多少其他节点与之相连接,而控制值是与节点相连的其他节点的连接值的倒数和; 所以连接值高的节点,其控制值不一定高。因为有的节点可能本身连接值较高,但与其连接的节点的连接值也很高,必然会导致其控制值较低。 深度值(depth value) 表述的是从一个空间到达另一个空间的便捷程度;句法中规定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的拓扑距离为一步; 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最短与拓扑距离,即空间转换的次数表示为两个节点之间的深度值; 深度值表达的是节点在拓扑意义上的可达性,而不是指实际距离,即节点在空间系统中的便捷程度。 平均深度值 系统中某个节点到其他所有节点的最少步数的平均值,即为该,公式为[MD=(∑深度*该深度上的节点个数)/(节点总数-1)]; 全局深度值 各节点的平均深度值之和,通常全局深度值越小表示该空间位于系统中较便捷的位置,数值越高代表空间越深邃。 局部深度值 通常局部深度值是指三步范围内的深度值,表示系统中的某个节点到达相邻的三步空间节点的便捷程度。与此相对的是平均深度值与全局深度值——整体深度值。

基于空间句法的网络城市评价体系研究

基于空间句法的网络城市评价体系研究 李云飞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城市的网络化特征越来越明显,“网络中的城市”和“城市中的网络”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试图从空间句法的视角来研究“城市中的网络”。不同于传统定性分析方法,空间句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性的、可量化的对城市网络的空间表示与分析方法。本文通过选取空间句法理论中跟城市形态相关度比较高的四个参数——全局整合度、局部整合度、可理解度、空间智能度,来构建网络城市结构的评价体系。并以长沙为实例,通过对长沙市三个不同时期的现状和城市总体规划空间结构特点的研究,分析城市内部的发展潜力以及城市整体空间结构发展趋势,为实现长沙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2009年长沙城市空间现状网络的空间智能度印证了长沙市芙蓉CBD选址的合理性;2009年长沙市现状网络的全局整合度与长沙市高层建筑布局规划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反证了长沙市高层建筑布局规划研究结论的合理性。 【关键词】:网络城市空间句法城市空间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TU984.113 【DOI】:CNKI:CDMD:2.2009.240867 【目录】: ?摘要3-4 ?ABSTRACT4-8 ?第一章绪论8-17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8-11 ? 1.1.1 研究背景8-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11 ? 1.2.1 基本思路11 ? 1.2.2 研究内容11 ? 1.3 本文框架11-12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2-17 ? 1.4.1 国外相关研究13-14 ? 1.4.2 国内相关研究14-17 ?第二章空间句法概述17-39 ? 2.1 空间句法的产生和发展17-18 ? 2.2 组构18-19 ? 2.3 网络19

公共设施空间可达性与公平性研究概述

公共设施空间可达性与公平性研究概述 作者:时间:2010-09-06 浏览次数:4672 次 摘要:从国外、国内两个方面回顾了公共设施空间可达性、公平性的研究成果,评述了其相关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评测因子等,最后指出了当前国内在这些方面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尚待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公共设施,可达性,公平性 一引言 城市公共设施是指面向社会大众开放的公共场所的设施、设备等,其内涵甚至涵盖了山林水系、城市公园、绿地广场等各种绿色基础设施。城市公共设施与居民的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存质量与生活品质。因此,关于城市公共设施空间布局方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越来越多,其研究视角既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也有工程技术领域的,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公共设施空间布局可达性与公平性状况的探讨。 二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国外对公共设施的关注与研究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后半叶在西欧各国出现的公共环境改良实践。此后,随着现代城市规划的诞生和市民民主意识的加强,包括城市政府、市民、学者在内的社会各界都对城市公共设施表现出了极大的重视,有关其理论探讨的学术研究日益丰富,研究领域涉及到制度经济学、社会学、建筑学、地理学、公共管理学等诸多学科。学者们大多以城市地理学和规划学作为基本的研究视角,从空间上对公共设施的配套布局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国外开展公共设施空间研究的时间较长,研究成果也颇丰,其研究的核心内容主要在于

探讨公共设施配置的空间合理性,而评价公共设施分布的空间可达性与公平性正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世界各国的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城市的空间结构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的深刻变动。在此过程中,城市公共设施的配套与公众需求之间的不适应状况愈加突出;与此同时,西方人权运动和城市社会科学的深入发展,使得全社会对于城市弱势群体的关注不断加强,而城市公共设施作为重要的社会福利资源,自然成了学者研究的热点。在这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城市公共设施的可达性与公平性研究日益成为公共设施空间研究中的重要领域。 1.公共设施的可达性研究 城市公共设施可达性研究由来以久,在古典区位理论中即蕴含了丰富的可达性的含义。1959年,美国学者汉森(Hansen)在用重力方法研究城市土地利用时首次正式提出了可达性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交通网络中各节点相互作用的机会大小。此后,可达性研究便受到了来自城市地理、城市规划、交通地理等众多学科的关注,并被引入到公共设施的空间布局研究中。 所谓公共设施的空间可达性,主要是指拥有相应需求的人群通过某种交通方式从某一给定区位到达目标设施的便捷程度。换言之,即当人们在到达设施供应地进行对自己比较重要的活动时,其所需花费的成本大小。可见,它所反映的是不同地区的群体对特定社会服务的接近度是否公平,由此确定那些缺乏相应设施而应该加以关注的区域。 目前,对于城市公共设施空间可达性的研究,国外学者已开展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其研究内容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公共设施门类,甚至包括一些门类重要的亚类,如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商业服务设施、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消防设施、体育设施与运动场、药店、投票箱、公共开敞空间等。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如埃克(Eck)等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

arcgis空间句法插件教程

Axwoman 4.0 Extension for ArcGIS 9.2 User’s Guide

Disclaimer Axwoman 4.0 Extension may be freely used and redistributed for academic uses. It is provided "as is", without warranty of any kind, expressed or implied, by statute or otherwise. The author does not warrant that the operation of the extension shall be uninterrupted or error free. The user bears all risk as to the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of the extension. Technical support is not available. The author appreciates any feedback regarding bug reports or suggestions for future improvement. Bin Jiang Department of Land Surveying and Geo-informatics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ung Hom, Kowloon, Hong Kong E-mail: bin.jiang@https://www.360docs.net/doc/5d17657934.html,.hk

再论“空间句法”(图文整理详细版)

再论“空间句法”(图文整理详细版) 作者:张愚王建国 国内建筑界对空间句法的了解,多数仅限于由赵冰翻译的《空间句法——城市新见》一文[1]。发表于1985年第一期《新建筑》上的这篇文章,简要介绍了早期的空间句法方法在城市空间形态研究方面的应用,但未全面介绍其方法背景、原理和其他应用,因此,至今很多人仍颇有不解或“持保留态度”[2]。多年来,空间句法在各方面已有长足发展,国内杂志却鲜有论及。本文试图比较清晰地介绍和评析空间句法的理论、方法、实践及其最新研究进展。 简单地说,空间句法是一种通过对包括建筑、聚落、城市甚至景观在内的人居空间结构的量化描述,来研究空间组织与人类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论和方法(Bafna, 2003)。它是由伦敦大学巴利特学院的比尔•希列尔(Bill Hillier)、朱利安妮•汉森(Julienne Hanson)等人发明的。早在1974年,希列尔就用“句法”一词来代指某种法则,以解释基本的但又是根本不同的空间安排如何产生[3]。到1977 年,空间句法研究则略具雏形。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空间句法理论已经深入到对建筑和城市的空间本质与功能的细致研究之中,并得到不断完善;由此开发出的一整套计算机软件,可用于建成环境各个尺度的空间分析;而且在建筑和城市设计中进行了广泛的应用。如今,空间句法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展开。 1997年,首届世界性的空间句法研讨会在伦敦举行;其后于1999年和2001年又在巴西利亚和亚特兰大举行了第二和第三届。2003年6月,在伦敦刚刚举行的第四届研讨会上,来自世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82篇论文,从不同角度对空间句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另外,日趋成熟的空间句法分析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商业咨询。理查德•罗杰斯、诺曼•福斯特、泰瑞•法雷尔等知名事务所,在众多建筑和城市设计项目中雇请空间句法咨询公司进行空间分析,为其设计提供了有力的引导和支持。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以解释构形概念为主线,重点从空间知觉的角度简析空间句法的方法原理,使读者能真正理解并实际运用它;而对于空间句法的理论概念和具体应用成果仅作扼要介绍。 1. 构形与建筑学 1.1 构形的含义 构形(configuration),从字面上看,是指“轮廓由其各部分或元素配置决定的外形”(据美国传统辞典)。希列尔将构形定义为“一组相互独立的关

空间句法的简易应用

空间句法的简易演示 1、研究方法 空间句法主要有三种研究方法:凸多边形法、轴线底图法、视区分割法,建筑和城市研究多采用前两种方法,本演示说明只针对前两种方法进行简单演示。 凸多边形法: 凸空间定义:假设一个空间内部,任意两点之间可以相互看见(all see all)(如图)。 凸多边形法:适用于将建筑空间转换为二维平面图,进而计算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准确描述空间结构,来观察人的行为和社会活动,反作用于研究建筑空间的合理性和功能性。 左边空间为凸空间,右边空间由于部分点之间视线遮挡,不能定位为凸空间。 轴线底图法适用于城市范围内的空间和道路空间可达性的研究。 2、软件应用 (1)凸多边形法演示——以单层建筑平面为例 在网络上下载UCL 的Depthmap10进行安装,并打开软件。 Ctrl+N,新建一个graph文件。

在此之前,我们按照建筑平面进行凸空间整理,以下图空间为例,首先在CAD里 进行凸空间绘制。 绘制完成后将CAD文件另存为“dxf”文件,用于导入Depthmap中。 按Ctrl+I,导入Depthmap中,并将文件转化为“Convex Map”(凸空间模型,转为Convex Map;轴线模型,转为Axial Map;线段模型,转为Segment Map。), 软件才可以进行凸空间运算。 运算完成后,得到有颜色的结果,对于有数值的,空间句法采用是颜色级别显示 策略,如果一个元素是灰色的,说明这个元素是没有数值的,需要在CAD里重新绘制。 然后设定空间之间的连接关系,常用按钮为Link和Unlink,。 点击“Select”退出编辑,然后进行运算。 在Depth Map→Axial/Convex/Pesh→Run Graph Analysis,弹出对话框。 对话框中的参数设置,最上面为Rdius,设置计算半径,数值选择有“n, 3,5,7,9,11”,以任意一个空间元素为中心,再以“全系统”、“半径3”、“半径5”、“半径7”等以此类推为限制条件,分别进行某个算法的计算。每一项都要打上勾,最后一项的意思是“以什么为权重”,凸空间模型一般选择“Connectivity”, 在研究城市课题的空间句法模型中,经常需要考虑“米制距离”,一般是在轴线模型中,这时应选择weight by“Length”。 点击“OK”后,就会出现软件计算完成的结果,窗口左侧出现了参数选择栏,可 拖动参数选择栏右边的滚动条进行上下浏览,不宜用鼠标滚轮,滚轮一动,易造成右 侧图形的消失,这时可以用“Recenter” 这个命令,将图形最大化显示。 至此,凸空间模型的软件操作已经告一段落,接下来即是结合建筑与城市规划的 知识进行读图分析。 (2)轴线底图法——以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轴线模型,进行道路可达性分析 操作演示。

成都市商业区形成与演变的空间句法研究

四川建筑 第30卷1期 2010.02 成都市商业区形成与演变的空间句法研究 黄 涛,李 异,胡应红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摘 要】 空间句法理论作为新兴的城市形态量化分析的辅助手段,在国内城市研究中较少。文中利 用空间句法理论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成都市商业区的形成和演变过程,总结了圈层式扩展城市的商业区发展的特征,为空间句法理论在中国城市的应用提供了实例。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商业中心区; 空间句法; 成都 【中图分类号】 T U98412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2009-03-30 [作者简介]黄涛,男,硕士,研究方向:城市设计;李异,男,副教授,研究方向:城市设计;胡应红,女,硕士,研究方向:乡土建筑。 1 理论简介和主要观点 “空间句法” (Space syntax )是进行城市形态分析的一种工具,研究的对象是城市空间本身的结构特性,也就是对街道系统构成城市空间方式的研究。空间句法分析过程是利用数学模型作量化研究,因此该理论可以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之初,定量分析和预测城市中各街道的人、车流量。表现在具体参数上,就是集成度(I ntegrati on Value )概念,它反映城市轴网或由轴网围合的地块与周边的集聚程度,比较城市不同地块可达性与可渗透性的优劣,进而标志单纯因街道网络 结构而形成的城市的活力区。 图1 街道图解示意 人们使用街道的先决条件是感知并到达街道,使用者到达程度的难易会影响街道的使用频率,因此,街道的等级分化并不完全依赖于自身的长度或其它自然属性,而是它与其它街道间的连接组织关系。在这一系统中,任一对象都会影 响到其它关联或受到其他关联的影响。空间句法理论认为街道本身是作为线性空间通过街口和转折与其它对象(街道)关联的。这可以通过图解分析,计算从某一街道到达其它各街道所要经过的街的数量。如图1所示,从不同的街道出发到达其它街道的总步数是不同的,这个总数反过来也可以表达其它街道到达这一街道的难易程度。对于已经给定的街道网,利用上述图解方法可以得到不同街段的集成度信息,这种集成度就表示了街道可达性的高低(图2)。它反映了城市街道聚集城市功能的原动力,这种动力为城市业态的 分布奠定了基础。 图2 街道集成度图示 在早期,理论提出者希列尔教授和他的工作组分别研究了亚特兰大、伦敦、东京和曼彻斯特等东西方不规则自由网格城市的街道轴线,从中总结出集成度与零售点分布的内在联系———街道活力的本质来源 于街道结构,高集成度的街道具有 较好的可达性,进而吸引商业及服务设施的聚集。本世纪初,国内学者开始关注空间句法理论,以中国城市作为实例验证理论的适用性(其中主要有朱东风的《基于空间句法分析的城市内部中心性研究》.2006,何子张等人的《基于空间句法分析的厦门城市形态发展研究》.2006,鲁海军等人的《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道路网可达性分析》.2007等)。在以上的研究基础上,笔者选取成都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商业中心区的形成演变与街道格局的关系。 2 成都市街道与商业区演变的研究 本文对街道网结构研究的时间跨度为从1949到2007年,选取这个时间段的原因有二:首先,成都历经多朝兴衰毁建,街道结构变化较大,现有的城市路网基本上是在清初至清中期确定并保留至今的;其次,直至上世纪50年代,成都市内的府南河、金河等一直是重要的水运通道,河道与支流构成的水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城市业态的聚集,这对街道网络的研究会造成一定干扰,而上世纪50年代后,水运逐步衰退,现有河道已不再通航,此时的研究可将干扰降至最低。 基于以上原因,笔者对成都进行了1950年、1975年、1985年、1993年和2007年城市轴线地图的构建工作(图4、图5),除2007年以电子地图为基础外,其他各时期均以成都市地图出版社提供的当年城市地图为准,通过对城市轴线地 2?城乡规划与环境建设?

038、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历史街区的功能优化——以哈尔滨市道外传统商市风貌保护区为例

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历史街区的功能优化 ——以哈尔滨市道外传统商市风貌保护区为例 周慧 摘要:历史街区的功能优化应遵循保护和更新相结合的原则,无视于原有居民改善生活环境需求的历史街区保护违背了“发展”的本质内涵。本文旨在基于空间句法理论基础上,以哈尔滨市道外传统商市风貌保护区为例,通过模拟历史街区的整体布局特征、街区组织特征和视觉效果,解析道外商市功能布局的特征规律,包括功能类型选择与句法整合度、街区利用潜力与空间可识别性、商业活力分布与拓扑距离的关联分析,进而提出历史街区的功能优化设计策略,包括调节街区核心街道的功能、根据空间可识别性挖掘街道利用潜力、根据街区活力分布建立公共节点,并在此基础上从功能类型选择、街区利用潜力、街区活力分布三个层面归纳一些风貌保护区的控制与引导对策。从而,探索以空间句法模拟分析研究城市历史街区功能优化的技术路径。 关键词:功能优化、历史街区、商市风貌、空间句法 1道外传统商市风貌保护区概述 1.1区位信息 道外区地处哈尔滨市区中东部,是历史悠久的老城区,地域广阔,位置适中,是全市八区十县(市)的区位中心,与呼兰、松北两个行政区隔江相望,与道里、南岗、香坊、阿城四个行政区接壤,南与香坊区幸福乡、城高镇接壤,东与香坊区向阳乡、阿城区毗邻,北与呼兰区隔江相望。(见图1) 图1:道外区的区域地理位置

1.2历史沿革 道外区是哈尔滨市的老城区,旧称傅家甸,地处哈尔滨市区中东部,北临松花江,作为哈尔滨市的开埠地,1736年(清乾隆元年)这里就已有人烟生息,1907年光绪帝在此设立行政厅,1929年建立滨江市,1956年改称道外区。数百年的历史沉淀了道外区独特的中华巴洛克建筑文化——欧式立面、清水砖墙、雕花围檐、砖木结构。来自商贾云集,街景繁华,257个传统大院在此形成了全国面积最大的“中华巴洛克”建筑街区。(见图2、图3) 图2:哈尔滨近代建筑发展阶段 为保护其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政府于2003年划定哈尔滨道外传统商市历史文化街区,占地53.11公顷。截至目前,已有5.4%的街区基本完成改造,94.6%处于待改造阶段。此次研究针对已改造和待改造街区分别进行。作为哈尔滨的发源地,历史街区内至今仍保存大量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地段,形成了以中华巴洛克为主兼容古典主义、文艺复兴和新艺术运动等时期的建筑风格,它们都是哈尔滨近代发展史的见证。区内有些建筑属国家级保护建筑,而且大多数保存完好,这是改造和更新历史街区的触媒点,也是人们文化和娱乐休闲旅游的吸引点。 图3:哈尔滨市与道外区历史发展沿革各阶段

空间句法的简易应用

空间句法的简易应用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空间句法的简易演示 1、研究方法 空间句法主要有三种研究方法:凸多边形法、轴线底图法、视区分割法,建筑和城市研究多采用前两种方法,本演示说明只针对前两种方法进行简单演示。 凸多边形法: 凸空间定义:假设一个空间内部,任意两点之间可以相互看见(all see all)(如图)。 凸多边形法:适用于将建筑空间转换为二维平面图,进而计算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准确描述空间结构,来观察人的行为和社会活动,反作用于研究建筑空间的合理性和功能性。 左边空间为凸空间,右边空间由于部分点之间视线遮挡,不能定位为凸空间。 轴线底图法适用于城市范围内的空间和道路空间可达性的研究。 2、软件应用 (1)凸多边形法演示——以单层建筑平面为例 在网络上下载UCL 的Depthmap10进行安装,并打开软件。 Ctrl+N,新建一个graph文件。 在此之前,我们按照建筑平面进行凸空间整理,以下图空间为例,首先在CAD里进行凸空间绘制。 绘制完成后将CAD文件另存为“dxf”文件,用于导入Depthmap中。 按Ctrl+I,导入Depthmap中,并将文件转化为“Convex Map”(凸空间模型,转为Convex Map;轴线模型,转为Axial Map;线段模型,转为Segment Map。),软件才可以进行凸空间运算。

运算完成后,得到有颜色的结果,对于有数值的,空间句法采用是颜色级别显示策略,如果一个元素是灰色的,说明这个元素是没有数值的,需要在CAD里重新绘制。 然后设定空间之间的连接关系,常用按钮为Link和Unlink,。 点击“Select”退出编辑,然后进行运算。 在Depth Map→Axial/Convex/Pesh→Run Graph Analysis,弹出对话框。 对话框中的参数设置,最上面为Rdius,设置计算半径,数值选择有“n, 3,5,7,9,11”,以任意一个空间元素为中心,再以“全系统”、“半径3”、“半径5”、“半径7”等以此类推为限制条件,分别进行某个算法的计算。每一项都要打上勾,最后一项的意思是“以什么为权重”,凸空间模型一般选择“Connectivity”,在研究城市课题的空间句法模型中,经常需要考虑“米制距离”,一般是在轴线模型中,这时应选择weight by“Length”。 点击“OK”后,就会出现软件计算完成的结果,窗口左侧出现了参数选择栏,可拖动参数选择栏右边的滚动条进行上下浏览,不宜用鼠标滚轮,滚轮一动,易造成右侧图形的消失,这时可以用“Recenter” 这个命令,将图形最大化显示。 至此,凸空间模型的软件操作已经告一段落,接下来即是结合建筑与城市规划的知识进行读图分析。 (2)轴线底图法——以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轴线模型,进行道路可达性分析操作演示。 主要分析流程 选择研究范围:可以以环城高速作为边界,或者选择规划边界作为研究边界,并设置一个足够大的缓冲区。 在CAD里进行轴线绘制,注意要点如下: (1)交接处要稍微出头,确保连接关系的正确表达; (2)对空间的概括要准确,尽量按照“最长也最少”的原则选择更简化、更合理的表达方式。 S形街道的轴线绘制示例交通转盘的轴线绘制示例

空间句法

开栏语:空间句法是建筑学理论中一支成熟的学派,它从整体论与系统论的角度研究建筑与城市空间形态,并发现各个空间之间的复杂关系暗合了人类社会认知与组织空间的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吻合社会经济文化的空间分布,从空间的角度回答了形式与功能的问题。同时空间句法的理论与方法在西方的实际工程中得以广泛应用。笔者一直在伦敦学习并研究该理论及其实践,借《北京规划建设》这个难得的平台与大家交流探讨。 作者简介: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巴特雷特学院(The Bartlett)博士生、助理研究员,现师从空间句法创始人比尔?希列尔(Bill Hillier)教授研究大规模城市更新与城市空间网络的聚集效应,并协助希列尔教授完成了第六届空间句法国际会议主旨报告,同时参与讲授空间句法硕士课程;美国《环境心理期刊》审稿人;近期加入中英国际研究网络(城市历史与多尺度的空间整体规划)的筹建工作;曾在空间句法有限公司从事咨询工作;曾师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朱文一教授从城市空间的角度研究北京街头零散商摊。t.yang@https://www.360docs.net/doc/5d17657934.html, 说文解字:空间句法 Looking Inside …Space Syntax? 摘要:近期,空间句法的理论与方法论被介绍到中国,也得到学术界及规划设计单位的关注。然而,很多专家感觉“空间句法”这个词语翻译得较为晦涩,不利于空间句法理论的理解。本文试图明晰“空间句法”这个词组,并解释为什么这个词组可以概括空间句法理论的基本思想,也希望借此激发更多的讨论。 Abstract: The space syntax theory and methodologies, in general, have been introduced to China recently, which draws attention to both academic and practice fields. However, many Chinese professionals have doubts about the translation of the words of …space syntax? because this seems to set a barrier for Chinese to understand the theory of space syntax. This paper tries to clarify the words of …space syntax?, and explaining the reason why these two words can summarize the basic ideas in the theory of space syntax. Through which, the …thinking aloud? has been expected in the future. 上世纪60、70年代,比尔?希列尔研究了空间与社会这个课题,认为抽象性的社会结构中应该考虑空间因素,而物质性的空间结构中应该考虑社会因素,开创性地提出空间结构中的社会逻辑、以及其中的空间法则,并于1984年与其同事朱莉安·汉森合著《空间的社会逻辑》(Hillier & Hanson,1984)。同年,社会学大师安东尼?吉登斯也在《社会的构成》中首次提出物质空间在社会结构的形成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Giddens,1984)。可以说,希列尔在建筑学方面的研究与吉登斯在社会学方面的研究形成一定的交集,即明确了空间因素在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他们各自在空间研究的学术地位。此后,希列尔重点研究建筑和城市中形态与功能的永恒课题,认为空间结构是其联系的纽带,这些研究成果最终总结为1996年的《空间是机器》,开辟了建筑与城市理论的新方向,形成研究空间形态的新学派,也从实证与自组织的角度重新定义建筑与城市研究范式,批判了规范性的建筑学理论,呼吁分析性的建筑学理论,而且从理性和以人为本的角度推翻了城市规划中很多古典原则,被西方学者戏称为“数字化的简?雅各布斯主义”。于是,希列尔也成为建筑与城市形态学以及复杂科学方面的学术大师。

空间句法理论与建筑空间的研究

空间句法理论与建筑空间的研究 摘要:空间是建筑师永恒的命题。建筑师设计的是空间的形式,现实中需要满 足的却是功能的需求,从形式到功能的预测因此成为设计难点,关于空间形式与 功能的争论从未停止,然而只有在已有的建筑中,功能和形式才是真正同时可见的。对已有的建筑空间进行准确的分析是对建筑设计初衷最有力的反馈。空间句 法是在空间与空间关系的组构理论基础上建立的一种对空间进行客观量化评价的 工具,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成熟的方法论、以及专门的空间分析软件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描述建筑与城市空间模式的语言,其基本思想是对空间进行尺 度划分和空间分割,分析其复杂的内在联系。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空间句法理论 与建筑空间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空间句法理论;建筑空间;研究 前言 空间句法理论是研究空间本体的重要理论,其对空间本体及社会逻辑之关系 的探索可为地理学人地关系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具有异质性、多元化、复杂性、地方性与尺度性等特征,因此,可以从不同视角进行透视。建 筑空间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空间类型,对建筑空间研究的归纳总结可为 城市规划中如何更加理性地看待空间与社会的关联性提供有益的启示。 1、渗透与隔离 空间句法创始人之一J.Hanson在社会文化与建筑空间关系方面进行 了长期的研究,通过对大量跨文化住宅平面样本的分析,展开了颇有成效的社会 学维度的讨论,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种通过空间组构推断家居空间对家庭生 活和组织的各种支持方式的研究,被称为“空间考古学”(spacearcha eology),它揭示出潜藏于表面形式下的社会文化模式。住宅是一类持久 性的聚类要素,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因此,家庭空间研究一直是空间句法理 论关注的核心空间之一,而在此类空间的研究中“渗透与隔离”往往成为重要的话题,同时,空间句法中“基因型”(genotype)的概念最早也主要归功于 对此类空间的分析。 总之,家庭空间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空间,是建筑空间句法研 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房屋空间通过渗透与隔离而使得空间适应了人们的日常行为 模式及社会文化,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渗透到建筑师设计的思维中,并促使建筑师 去探索家庭建筑的“基因型”,以指导住宅建筑的设计与建造。家庭是现代文明社 会的基本细胞,其空间组构与地方文化、自然人文环境息息相关。因此,家庭空 间研究可与许多话题相结合,如家庭空间中的性别话题、阶层话题、决策话题、 人际交流话题等,此类研究的积累为城市形态学与其他学科的交融提供了基础, 启示人们在空间过程的研究中亦应重视对社会过程的研究。在中国特定的文化背 景下产生的特定建筑类型,如体现中国特定族群关系的地方祠堂等,对理解中国 基层社会建构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句法理论与方法对探讨地方建筑的空间过程 和社会文化过程非常重要。 2、引导与暗示 公共性的场所是城市社会中重要的场所,在公共性的空间内,由于空间规模 和人流规模较大,公共空间组织的引导性与暗示性就显得非常重要,以保证人群

空间可达性对于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基于空间可达性的城市经济发展研究 ——以扬中市为例 摘要:本文通过首先从理论角度分析了空间可达性的变化对于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而以扬中市为例,利用Arcgis空间分析软件分析过江通道建设后空间可达性的变化,并观察其对扬中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引导扬中市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空间可达性Arcgis空间分析软件扬中市经济发展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这是自古以来留下来的真理,亘古未变。城市产生以来,历经几千年的演变,城市从小到大、由少到多,功能和形态也日趋复杂。在它的演进过程中有很多相关因素的作用,如地理、人文、经济、科技等。其中,城市交通就象影子一样时刻相随,城市的发展与演进的过程中随处可见到城市交通变化的情况,交通在社会经济发展与人类文明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交通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促进或阻碍着城市的健康发展。而交通对城市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影响表现在对其空间可达性的影响。因而,研究地域空间可达性对于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对于正确的对城市经济进行合理的规划,制定合理的经济发展对策,引导城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二、空间可达性对于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所谓地域空间可达性,是指某地域利用一种特定的交通系统从某一给定区位到达活动地点的便利程度。可达性反映了区域与其他有关地区相接触进行社会经济和技术交流的机会与潜力[1]。 城市交通和空间可达性是相互依存、彼此依赖的。交通的发展进步,不断提高着城市的空间可达性,进而促进经济的不断发展。总的来说,空间可达性对于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空间可达性对于城市内部经济发展重心的影响 在某一特定时间, 交通网络的结构和能力影响了城区内部交流的便易程度, 即交通系统本性决定了遍及市区的空间可达性。新的、重要的交通路线的规划建设,将使得城市内部的经济发展重心的转移,经济中心将转移到型的交通路线极其重要的影响区域。 2、空间可达性对于城市内部土地利用的影响 空间可达性表现在出行费用和出行时间两个方面, 当空间可达性提高时, 区位联系的倾向随之增长, 提供给人群和产业部门的出行机会和出行模式也将随之增加[2]。某一城市空间可达性的变化对该地区的土地利用具有直接影响。反映土地价格的地租曲线是个随距离变化的减函数、随空间可达性变化的增函数。某一特定区位的土地潜在使用能力将随其空间可达性的变化而变化。土地价格的改变将直接影响到众多城市活动对此区位的竞争行为,在一定时段内, 某一城区空间可达性的发生变化将导致土地使用方式经历相应的变化。从而使得此区位的土地资源得到更高效率的充分利用。 3、空间可达性对于城市人流、物流的影响 城市经济的发展在于城市“多.快、好、省、优”地创造财富,要创造财富首先就要优化资源的配置、加工、吸引、输出,这就需要空间上的流动,没有交通这一环,所有的生产过程、运输过程都不可能成功。这一环如果不顺畅,会影响到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最终影响到城市创造财富的能力[3]。空间可达性的提高,将使得某一地区的对外联系更为便捷,交通更为顺畅,城市经济发展资本的流入流出更为高效,进而不断的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