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N基材料及其外延生长技术研究01

GaN基材料及其外延生长技术研究01
GaN基材料及其外延生长技术研究01

裴立宅等:锗纳米线的性能与应用

GaN基材料及其外延生长技术研究

刘一兵1,2,黄新民1,2,刘国华1,

(1.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长沙

410082;2.邵阳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湖南邵阳

422000)

摘要:介绍了GaN基材料的基本特性、三种主要外延生长技术(MOCVD、MBE、HVPE)、衬底材料的选择及缓冲层技术;分析得出目前存在的GaN体单晶技术不完善、外延成本高、衬底缺陷及接触电阻大等主要问题制约了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指出今后的研究重点是完善GaN体单晶材料的生长工艺,以利于深入研究GaN的物理特性及有效地解决衬底问题,研究缓冲层的材料、厚度、组分等以提高GaN薄膜质量。

关键词:氮化镓;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分子束外延;氢化物气相外延;缓冲层

中图分类号:TN304.23;TN304.0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776(2008)03-0153-05

ResearchforGaN-BasedMaterialsand

EpitaxyGrowthTechnologies

LiuYibing1,2,HuangXinmin1,2,LiuGuohua1,

(1.CollegeofElectricalandInformationEngineering,HunanUniversity,Changsha410082,China;2.Departmentof

MechanicalandElectricalEngineering,ShaoyangProfessional-TechnologyCollege,shaoyang422000,China)

Abstract:ThebasicpropertiesofGaN-basedmaterials,threemainlyepitaxygrowthtechnologies(MOCVD,MBE,HVPE),substratematerialsandbufferlayersareintroduced.ThemainlyremainingproblemsarethefaultyGaNbulkcrystaltechnology,highepitaxycost,lowyieldrate,moredefect,largecontactresistanceandsoon,whichinfluencetheresearchprogressdeeply.ThefurtherresearchfocusistoimproveGaNbulkcrystalgrowthmethodforstudyingGaNphysicalproperties,tosolvesubstrateproblemseffectively,tostudythematerial,thicknessandcompositionofbufferlayersforimprovingGaNfilmquality.

Keywords:GaN;metalorganicchemicalvapordeposition(MOCVD);molecularbeamepitaxy(MBE);hydridevaporphaseepitaxy(HVPE);bufferlayersEEACC:7280E;6855

收稿日期:2007-11-30

E-mail:liuyibing0602@126.com

纳米材料与结构

Nanomaterial&Structure

引言

GaN材料是指GaN、InN、AlN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多元合金材料(如InxGa1-xN,AlxGa1-xN),属

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通过调整合金成分,可以获得1.9~6.2eV的连续可调的带隙能,因此GaN基材料能覆盖从紫外(200nm)到红光(650nm)

的频谱,从而成为短波长光电子器件及高频、高压、高温微电子器件制备的最优选材料,被誉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GaN材料由于难于获得合适的衬底材料、位错密度较大、难以得到p型材料等问题而研究进展缓慢,直到90年代后随着材料生长和器件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缓冲层技术的采用和

刘一兵等:GaN基材料及其外延生长技术研究

p型掺杂技术的突破,才使GaN基材料及其外延生长的研究变得空前活跃,成为目前全球半导体领域研究和投资的热点。本文介绍了GaN基材料的基本特性,对三种主要外延生长技术(MOCVD、MBE、HVPE)的外延过程及优缺点进行了对比,综述了几种常用的衬底材料及缓冲层技术,最后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1GaN基材料的基本特性

1.1结构特性

GaN材料是一种坚硬的高熔点材料(熔点约为1700℃),一般情况下以六方对称性的纤锌矿2H结构存在,沿<111>晶向原子层的堆垛次序为ABABAB……,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以立方对称性的闪锌矿3C结构存在,具有ABCABC……的堆垛次序。外延生长闪锌矿GaN较为困难,目前广泛研究和应用的是纤锌矿结构的GaN。

1.2电学特性

非故意掺杂GaN均为n型,由于存在N空位,衬底载流子浓度在1016~1018cm-3,使得制造p型GaN比较困难而制约了GaN基材料的应用。直到1989年H.Amano等人[1]取得了p型掺杂的重大突破,利用低能电子束辐射(LEEBI)外延处理掺Mg的GaN得到了低阻p型GaN样品。1991年,NaKamura等人[2]采用快速热退火法(RTA)获得了更为均匀的p型低阻薄膜,发现了Mg—H络化物补偿问题。由于络化物结合能不是很大,可通过低能电子束辐照或中温退火破坏Mg—H络合体,激活受主,实现高浓度的p型掺杂,但空穴浓度仍小于1018cm-3。最近几年对掺杂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p型掺杂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S.W.Kim等人[3]在传统快速热退火工艺后进行等离子N

处理,提高了表面的p型电导率,在减小欧姆接触电阻上有实际应用。K.S.Ahn等人[4]采用两步快速热退火工艺,即先在较低温度(600℃)下退火5min,再在高温(900℃)下退火1min,使得GaN的电学性质、晶体质量和表面平整度都有了明显的提高。I.Waki等人[5]在掺Mg的GaN上用UHCVD

镀上一层1.5nm厚的Ni,然后在N

气氛下退火,SIMS显示H已经有效地被驱除,Ni显著地提高了H的吸收。Z.Y.Fan等人[6]在AlGaN/GaN异质结场效应管结构的叠区采用Si的δ掺杂方法,提高了异质结场效应管的直流特性。1.3GaN化学特性

GaN具有强硬度、抗常规湿法腐蚀的特点,室温下不溶于水、酸和碱,但能缓慢溶于热碱溶液,尚没有一种合适可靠的化学腐蚀方法刻蚀GaN,目前使用最多的是电感应耦合等离子(ICP)干法刻蚀技术,也是目前共面电极(即p、n电极位于芯片同一侧)结构LED制作n电极的主要技术。

2GaN基材料的制备

2.1材料生长方法

目前制备GaN外延生长的主要方法是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分子束外延(MBE)、氢化物气相外延(HVPE)三种,而MOCVD是使用最多、材料和器件质量最高的生长方法,HVPE只是MBE和MOCVD的辅助方法。这三种外延生长方法的外延过程及优缺点的比较如表1所示。

表1制备GaN主要方法的比较

Tab.1ComparisonsofseveralmaintechnologiestoprepareGaN方法外延过程

影响纯

度因素

优点缺点

金属

有机

化学

气相

沉积

含外延膜成分的气

体被气相输运到加

热的衬底或外延表

面上,通过气体分

子热分解、扩散及

在衬底或外延表面

上的化学反应构成

外延膜的原子沉积

在衬底或外延膜

上,并按一定晶体

结构排列形成薄膜

有机金

属源、

污染、

泄漏

可用激光监测系

统实时监测表面

状况,能大批量

生产光电子产品

(LEDS和LDS)

C污染、In

问题、Ga

问题、原材

料消耗大

分子

束外

在真空中,构成

外延膜的一种或

多种原子,以原

子束或分子束形

式像流星雨般落

到衬底或外延面

上,一部分经过

物理-化学过程,

在该面上按一定

结构有序排列,

形成晶体薄膜

真空

系统、

真空

生产反应过程简

单,生长温度

低,有利于GaN

的亚稳态生长,

利于制造激光器

价高、生长

速度慢、P

问题、成本

问题

氢化

物气

相外

HCl在金属Ga上

流过,形成GaCl

蒸气;GaCl与衬

底或外延面上与

NH3反应,沉积形

成GaN

气体、

泄漏、

反应

室材

生长速率快、制

造成本低、生长

膜厚、可避免C

污染

很难精确控

制膜厚,反

应气体对设

备有腐蚀

性,难以制

作AlGaN或

其他异质结

为了解决采用异质外延生长GaN晶体缺陷密度较大的问题,还开发出侧向、悬空外延技术和横向外延过生长技术,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2.2衬底材料

2.2.1常用的衬底材料

选择衬底应尽量选用同一种材料,其晶格失配小、热膨胀系数低,但由于GaN基材料具有极高的熔点和非常大的氮气饱和蒸汽压,难以获得大面积,高质量的GaN衬底,只能采用存在晶格失配和热膨胀系数失配的异质衬底进行外延生长。GaN常用的衬底材料有蓝宝石(Al

O3)、SiC、AlN、ZnO、Si和GaAs等。这向种衬底材料的优缺点如表2所示。

在以上各种衬底材料中,蓝宝石用途最高,而ZnO、Si材料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2.2.2GaN衬底

异质外延会导致外延层高密度位错,影响外延层生长质量,理论和实验表明,采用GaN作衬底,同质外延器件结构,器件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因此制造GaN衬底成为研究热点。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利用HVPE技术在蓝宝石或其他材料衬底上,快速生长成厚GaN膜(大于300μm),然后采用机械抛光或激光技术剥离掉衬底,形成GaN准衬底,HVPE法外延GaN层的位错密度随外延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少,因此只要GaN膜厚达一定值,晶体质量就能得到提高,一些研究机构采用这种衬底已制备出高性能的激光二极管和紫外发光二极管[7]。M.Kensaku等人[8]利用ELOG技术,采用GaAs作衬底、SiO2作掩膜,制备出直径2英寸(5cm),缺陷密度约为2×105cm-3的GaN衬底,Yoshinao等人[9]采用MOCVD——

—GaN/Al2O3作模板,先在模板上制备出网状TiN薄膜,然后在HVPE系统中生长GaN厚膜,制备出位错密度5×106cm-3、厚度300μmGaN衬底。这种技术由于采用多孔网状TiN掩模,使得位错集中于微空洞并使GaN横向生长,降低了位错密度,也容易剥离。X.P.Xu等人[10]采用HVPE技术直接生长厚度达10μm的GaN膜,形成准体单晶。经过切割、研磨抛光形成GaN衬底,制备的体单晶位错密度随膜厚增加大幅减少。2.2.3图形化蓝宝石衬底

为改善GaN外延层性能,I.Wang等人[11]在C面蓝宝石衬底刻出沿〈1010〉或〈1120〉方向2~3μm的条宽,间距4~8μm,深60nm~1.4μm的周期性结构,再在其上生长常规结构的外延层,发现这种开槽蓝宝石衬底所生长的外延片侧向外延,使得位错密度降低,提高了外延层的晶体品质,相应的光学、电学性能也得到改善。国内也有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彭冬生等人[12]采用化学方法腐蚀C面蓝宝石衬底形成一定的图案,利用LP-MOCVD在经过表面处理的蓝宝石衬底上和常规C面蓝宝石衬底上外延生长GaN薄膜。分析表明:采用化学方法腐蚀蓝宝石衬底,形成一定图案,提供横向外延基底,通过横向外延生长,使两翼在腐蚀坑处聚合生长,可大大降低位错密度,同时腐蚀坑的中空结构可以释放应力,提高外延层质量。

2.3缓冲层技术

异质衬底与GaN存在程度不同的晶格失配和热失配,导致外延产生高密度位错,影响到GaN外延层的质量。直到1986年,I.Akasaki等人[13]在蓝宝石上用MOCVD方法及AlN缓冲层技术得到了高质量的GaN,随后S.Nakamura[14]用低温GaN缓冲层也得到相似的结果。低温缓冲层的作用在于:它解决了大失配外延体系中外延层与衬底互不浸润的问题,为高温下的外层生长提供了成核中心,同时它也是应力释放中心。与没有用缓冲层相比,背景电子浓度下降了2个数量级,电子迁移率上升了10倍,带边发射PL谱强度提高了2个数量级,X射

表2常用衬底材料的比较

Tab.2Comparisonofcommonlyusedsubstratematerials名称优点缺点

蓝宝石(Al2O3)具有与纤锌矿结构相同的六方对

称性,制备工艺成熟,价格适当,

易于清洗和处理,高温稳定性好,

可大尺寸稳定生产

本身不导电,不能

制作电极,散热性

差,解理困难,晶

格常数与GaN相差

16%,热膨胀系数与

GaN材料相差较大

SiC本身具蓝光发光特性,电阻率低,

可以制作电极,晶格常数和材料热

膨胀系数与GaN更为接近,易解理

价格昂贵

AlN与GaN材料属于同一材料体系,

晶格失配只有2%,热膨胀系数相

目前获得的AlN单

晶材料尺寸太小,

只能作缓冲层使用

ZnO与GaN材料晶格失配小,易被酸

刻蚀,在其上生长的GaN材料易

实现和衬底分离

目前对性能的研究

尚不充分

Si

价格便宜,易解理,优良的n型

及p型电导,高热导率,易获得

大尺寸材料,有可能实现GaN器

件与Si电路的混合光电集成

与GaN的晶格匹配

(16.9%)和热匹配

(54%)大,引起薄

膜开裂,位错密度

大,表面形貌不平整刘一兵等:GaN基材料及其外延生长技术研究

线双晶衍射半高宽下降到原来的1/4。目前,采用

低温缓冲层的两步生长工艺已成为外延生长优质GaN薄膜的经典技术方案。

两步生长工艺为:首先在较低的温度下(500~600℃)生长一层很薄的GaN或AlN作为缓冲层,再将温度调整到较高值生长GaN外延层。目前对各种缓冲层工艺如生长温度、缓冲层厚度、热处理等进行研究和优化。如S.Sakai等人[15]研究发现缓冲层厚度对GaN薄膜的电学性能和表面形貌都有影响,但表面粗糙度小的GaN薄膜,其电学性质并不是最好。Y.Kim等人[16]发现降低V/Ⅲ能提高Hall迁移率和减少位错密度,M.Sumiya等人[17]研究衬底的表面状态对GaN缓冲层生长的影响。M.Mosca等人[18]研究了GaN缓冲层和AlN缓冲层对AlGaN紫外探测器性能的影响。国内学者对缓冲层也进行了研究。陆敏等人[19]采用多低温缓冲层法和高低温联合缓冲层法在MOCVD系统上生长GaN外延膜,与常规单低温缓冲层制备的薄膜相比,改进的缓冲层法能提高MOCVD生长的氮化镓外延膜晶体质量。吴洁君等人[20]研究了低温GaN缓冲层表面形貌,随厚度的变化规律及对随着生长GaN外延膜各项性能的影响。发现随着厚度增加,其表面由疏松、粗糙变得致密平整,六角GaN小晶粒的数量减少,且取向较为一致。X双晶衍射(XRD)的半高宽FWHM

增大,表面粗糙度先减小后略增,背底载流子浓度减小,迁移率变化不明显,并确认最优的生长时间为4min,缓冲层厚度约为25nm。3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伴随着全球对GaN基材料的研究,其晶体质量不断提高,GaN基器件如高亮度蓝光LEDs、长

寿命蓝光LD

、光电导UV探测器等已实现商品化,并预示着诱人的前景。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如GaN的能带结构、膜层生长动力学、表面形貌与表面再构、电子输运特性、杂质掺杂控制、杂质缺陷机理及相互作用均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在研究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①生长大块GaN体单晶技术尚未完善,导致许多GaN物理特性的解释不成熟,制约了光电器件研究的进一步发展;②外延GaN膜大部分采用MOCVD、MBE等方法,而Ga源材料昂贵、消耗大,导致成本高;③GaN的杂质浓度高、纯度低、晶格完整性差,使得生产的器件成品率低;④目前p型掺杂工艺大多采用掺Mg,工艺复杂,设备昂贵,且难以操作;⑤GaN材料及三元合金中电子和空穴的电离系数及完整能带结构,深能级起源及特性等理论问题还不清楚,GaN中的很多缺陷有待进一步研究;⑥欧姆接触的接触电阻还比较大,影响了器件的性能。为此,本文认为,在对GaN基材料研究应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完善GaN体单晶材料的生长工艺,这将有利于GaN物理特性的深入研究并推进GaN基光电子器件的发展;②研究与外延层晶格匹配和热匹配更好的衬底材料,以更大限度地降低材料中的位错密度,使用ZnO、Si及GaN材料具有更大的潜力,而GaN体单晶材料的生长是解决衬底问题的最佳途径;③研究缓冲层生长工艺中缓冲层的材料、厚度、组分等以及采用多缓冲层技术对生长的影响,以有效过渡晶格失配、限制晶格失配诱发的缺陷,提高GaN薄膜质量。

尽管还有诸多问题和工艺技术有待解决,但由于GaN基材料诱人的应用前景,并伴随大量的科研投入,这些问题将会逐步得到解决并将有力推动微电子及光电子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AMANOH,KITOM,HIRAMATSNK.p-typeconductioninMg-dopedGaNtreatedwithlowengergyelectronbeamirradiation(LEEBI)[J].JApplPhys,1989,66(28):2112-2114.

[2]NAKAMURAS,ISAWAN,SENOM.Holecompensationmecha-nismofp-typeGaNfilms[J].JApplPhys,1992,72(31):12587-12589.

[3]KIMSW,LEEJM,HUHC.CriticalMgdopingonthebluelightemissioninp-typeGaNfilmgrown[J].ApplPhysLett,2000,76(3):3079-3081.

[4]AHNKS,KIMDJ,MOONYT.Rapidtheimdannealingmethodofp-GaNthinfilmgrowth[J].JVacSciTechnol,2001,B19(1):215-217.

[5]WAKII,FUJIOKAH,OSHIMAM.DopingMgonUHCVDaddNiresearch[J].ApplPhysLett,2001,78(4):2899-2900.[6]FANZY,LIJ,LINJY.Mg-delta-dopingmethodonAlGaN/GaNjunctionfieldeffecttransistor[J].ApplPhysLett,2002,81(22):464-466.

[7]YASANA,MCCLINTOCKR,MAYESKG.280nmUVLEDsgrownonHVPEGaNsubstrate[J].Opto-ElectronicsReview,2002,10(4):287-289.

[8]KENSAKUM,TAKUJID.Growthandcharacterizationoffreestand-ingGaNsubstrates[J].JCrystalGrowth,2002,212(3):237-239.[9]YSHINAOK,HISASHIM,HISASHIS.Thickandhigh-qualityGaNgrowthonGaAs(111)substratesforpreparationoffree-standingGaN[J].JCrystalGrowth,2002,246(2):215-222.[10]XUXP,VAUDORP,LORIAC.FabricationofGaNwaferforelectronicandopticalelectronicdevices[J].JCrystalGrowth,刘一兵等:GaN基材料及其外延生长技术研究

[17]TSERKOVNYAKY,BRATAASA,BAUERGEW.Enhanced

gilbertdampinginthinferromagneticfilms[J].PhysRevLett,2002,88(11):117601-1-117601-4.

[18]KITTELC.Onthetheoryofferromagneticresonanceabsorption

[J].PhysRev,1948,73(2):155-161.

[19]BAIBICHMN,BROTOJM,FERTA,etal.Giantmagne-

toresistanceof(001)Fe/(001)Crmagneticsuperlattices[J].PhysRevLett,1988,61(21):2472-2475.[20]BINASCHG,

GRUNBERGP,

SAURENBACHF,

etal.

Enhancedmagnetoresistanceinlayeredmagneticstructureswithantiferromagneticinterlayerexchange[J].PhysRevB,1989,39(7):4828-4830.

[21]DENNISCL,BORGESRP,BUDALD,etal.Thedefining

lengthscalesofmesomagnetism:areview[J].JPhys:CondensMatter,2002,14(49):R1175-R1262.

[22]KISELEVSI,SANKEYJC,KRIVOROTOVIN,etal.Microwave

oscillationsofananomagnetdrivenbyaspin-polarizedcurrent[J].Nature,2003,425(6956):380-383.

[23]TSOIM,JANSENAGM,BASSJ,etal.Excitationofamagnetic

multilayerbyanelectriccurrent[J].PhysRevLett,1998,80(19):4281-4284.

[24]TSOIM,JANSENAGM,BASSJ,etal.Generationanddetection

ofphase-coherentcurrent-drivenmagnonsinmagneticmultilayers[J].Nature,2000,406(6791):46-48.

[25]MYERSEB,RALPHDC,KATINEJA,etal.Current-induced

switchingofdomainsinmagneticmultilayerdevices[J].Science,1999,285(5249):867-870.

[26]RIPPARDWH,PUFALLMR,KAKAS,etal.Direct-current

induceddynamicsinCo90Fe10/Ni80Fe20pointcontacts[J].PhysRevLett,2004,92(2):027201-1-027201-4.

[27]KATINEJA,ALBERTFJ,BUHRMANRA,etal.Current-

drivenmagnetizationreversalandspin-waveexcitationsinCo/Cu/Copillars[J].PhysRevLett,2000,84(14):3149-3152.[28]JIY,CHIENCL,STILESMD.Current-inducedspin-waveexcitations

inasingleferromagneticlayer[J].PhysRevLett,2003,90(10):106601-1-106601-4.

[29]MISTRALQ,KIMJ,DEVOLDERT,etal.Current-drivenmicrowave

oscillationsincurrentperpendicular-to-planespin-valvenanopillars[J].ApplPhysLett,2006,88(19):192507-1-192507-3.

[30]DEVOLDERT,MEFTAHA,ITOK,etal.Spintransferoscillators

emittingmicrowaveinzeroappliedmagneticfield[J].JApplPhys,2007,101(6):063916-1-063915-5.

[31]KISELEVSI,SANKEYJC,KRIVOROTOVIN,etal.Current-

inducednanomagnetdynamicsformagneticfieldsperpendiculartothesampleplane[J].PhysRevLett,2004,93(3):036601-1-036601-4.

[32]GROLLIERJ,CROSV,FERTA.Synchronizationofspin-transfer

oscillatorsdrivenbystimulatedmicrowavecurrents[J].PhysRev:B,2006,73(6):060409-1-060409-4.

胡九宁(1984—),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是自旋电子学和纳米器件。

作者简介:

陈培毅

(1944—),男,江苏人,教

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SiGe器件研究,目前的研究方向为纳电子学、自旋电子学和纳米器件;

!!!!!!!!!!!!!!!!!!!!!!!!!!!!!!!!!!!!!!!!!!!!!!(上接第130页)

2002,246(3):223-231.

[11]WANGI,GUOLW,JIAHQ.Patternedsapphiresubstratela-

teralepitaxialovergrownGaNfilm[J].JCrystalGrowth,2006,290(6):398-400.

[12]彭冬生,冯玉春,王文欣,等.一种外延生长高质量GaN薄膜

的新方法[J].物理学报,2006,55(7):3606-3610.

[13]AMANOH,SAWAKIN,AKASAKII.MOCVDgrownofahigh

qualityGaNfilmusingAlNbufferlayer[J].ApplPhysLett,1986,48(11):353-358.

[14]NAKAMURAS.Highpowerp-njunctionblueLED[J].JAppl

Phys,1991,69(30):1705-1706.

[15]WANGT,SHIRAHANAT,SUNHB,etal.Influenceofbuffer

layerandgrowthtemperatureonthepropertiesofonundopedGaNlayergrownonsapphiresubstratebymetalorganicchemicalvapordeposition[J].ApplPhysLett,2000,76(7):2220-2225.[16]KIMY,SUBRAMANYASG,SIEGLEH,etal.GaNthinfilms

bygrowthonGa-RichGaNbufferlayers[J].JApplPhys,2000,88(2):6032-6035.

[17]SUMIYAM,OGUSUN,YOTSUDAY,etal.FukeS,System-

aticanalysisandcontroloflow-temperatureGaNbufferlayersonsapphiresubstrate[J].JApplPhys,2003,93(12):1311-1314.[18]MOSCAM,REVERCHONJL,OMNEF,etal.Effectsofthe

bufferlayersontheperformanceof(Al,Ga)NUltravioletpho-todetectors[J].JApplPhys,2004,95(8):4367-4370.[19]陆敏,方慧智,黎子兰,等.多缓冲层对MOCVD生长的GaN

性能影响[J].半导体学报,2004,25(5):526-528.

[20]吴洁君,韩修训,李杰民,等.缓冲层厚度对MOCVD法生长

GaN外延薄膜性能的影响[J].人工晶体学报,2005,34(3):466-469.

刘一兵等:GaN基材料及其外延生长技术研究

作者简介:

刘一兵

(1964—),男,湖南邵东人,

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半导体器件制造工艺及设计

第五章 硅的外延薄膜的生长

第五章 硅的外延薄膜的生长 外延生长工艺是一种在单晶衬底的表面上淀积一个单晶薄层(0.5~20微米)的方法。如果薄膜与衬底是同一种材料该工艺被称为同质外延,但常常就被简单地称为外延。在硅衬底上淀积硅是同质外延最重要的在技术上的应用,并且是本章的基本主题。在另一方面,如果在化学成分不同的衬底上进行淀积,则称为异质外延。这种工艺已在被称为SOS的在蓝宝石(Al2O3)上淀积硅的工艺中得到应用。外延起源于两个希腊字,意思是整理安排。 外延生长可以从气相(VPE)、液相(LPE)或固相(SPE)中获得。在硅工艺中,气相外延得到了最广泛的接受,因为它对杂质浓度有良好的控制以及能获得晶体的完整性。液相淀积在制造Ⅲ?Ⅴ族化合物外延层时得到广泛使用。正如在第九章“非晶层损伤的退火”中讲到的,固相外延可用于离子注入的非晶层的再结晶。 发展硅外延的主要动机是为了改善双极型晶体管及后来的双极型集成电路的性能。通过在重掺杂的硅衬底上生长一层轻掺杂的外延层,双极型器件得到优化:在维持低集电区电阻的同时,获得高的集电极-衬底击穿电压。低的集电区电阻提供了在中等电流时的高的器件工作速度。最近外延工艺已被用于制造先进的CMOS大规模集成电路。这些电路中,器件被做在重掺杂的衬底上的一层很薄的(3~7微米)轻掺杂的外延层中。这种结构减少了在功率增加或在遭到辐射脉冲时CMOS电路可能经受的闩锁效应。在外延层中制造器件(双极型和MOS)的其他优点还有:器件掺杂浓度的精确控制,并且这层中可以不含氧和碳。但外延工艺并不是没有缺点,包括:a)增加了工艺复杂性和硅片成本;b)在外延层中产生缺陷;c)自掺杂以及d)图形改变和冲坏。 在这一章中,我们介绍了:a)外延淀积基础;b)外延层的掺杂;c)外延膜中的缺陷;d)对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外延淀积的工艺考虑;e)外延淀积设备;f)外延膜的表征;g)硅外延的选择性淀积;和h)硅的分子束外延。 外延淀积基础 这部分讨论了用于硅的气相外延的化学气相淀积(CVD)工艺的基础理论。包括了反应物和产物的通过边界层的传输以及它们在衬底上的化学反应。 Grove外延膜生长模型 外延淀积是一个化学气相淀积的过程。以下五个步骤对于所有的化学气相淀积是基本的:1)反应物被运输到衬底上;2)反应物被吸附在衬底表面上;3)在表面发生化学反应以生成薄膜和反应产物;4)反应产物从表面被放出;和5)反应产物从表面被运走。在某些情况下,在步骤1之前先进行一个气相反应以形成薄膜的前身(反应物)。 甚至直到现在,针对全部五个步骤 而发展出一个数学关系式仍是困难的。 Grove1基于一个只适用于步骤1和3(反 应物的运输和化学反应)的假设而研发 出一个模型。尽管这些假设具有局限性, 该模型还是解释了许多在外延淀积工艺 中观察到的现象。 图1是关于这个模型的本质的图解。它显示了反应气体的浓度分布和从气体的主体到正在生长的薄膜表面的流量F1(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原子或分子的数量,原子/厘米2秒)。它还显示了另一个代表反应气体消耗的流量F2。用于硅外延的反应气体可以是下列气体中的任何一种:SiH4、SiHCl3、SiH2Cl2、

GaN外延片的主要生长方法

2008-1-14 外延技术与设备是外延片制造技术的关键所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Metal-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简称MOCVD)技术生长III-V族,II-VI族化合物及合金的薄层单晶的主要方法。II、III族金属有机化合物通常为甲基或乙基化合物,如:Ga(CH3)3,In(CH3)3,Al(CH3)3,Ga(C2H5)3,Zn(C2H5)3等,它们大多数是高蒸汽压的液体或固体。用氢气或氮气作为载气,通入液体中携带出蒸汽,与V族的氢化物(如NH3,PH3,AsH3)混合,再通入反应室,在加热的衬底表面发生反应,外延生长化合物晶体薄膜。 MOCVD具有以下优点: 用来生长化合物晶体的各组份和掺杂剂都可以以气态方式通入反应室中,可以通过控制各种气体的流量来控制外延层的组分,导电类型,载流子浓度,厚度等特性。 因有抽气装置,反应室中气体流速快,对于异质外延时,反应气体切换很快,可以得到陡峭的界面。 外延发生在加热的衬底的表面上,通过监控衬底的温度可以控制反应过程。 在一定条件下,外延层的生长速度与金属有机源的供应量成正比。 MOCVD及相关设备技术发展现状: MOCVD 技术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首先提出以来,经过七十至八十年代的发展,九十年代已经成为砷化镓、磷化铟等光电子材料外延片制备的核心生长技术。目前已经在砷化镓、磷化铟等光电子材料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日本科学家Nakamura将MOCVD应用氮化镓材料制备,利用他自己研制的MOCVD设备(一种非常特殊的反应室结构),于1994年首先生产出高亮度蓝光和绿光发光二极管,1998年实现了室温下连续激射10,000小时,取得了划时代的进展。到目前为止,MOCVD是制备氮化镓发光二极管和激光器外延片的主流方法,从生长的氮化镓外延片和器件的性能以及生产成本等主要指标来看,还没有其它方法能与之相比。 国际上MOCVD设备制造商主要有三家:德国的AIXTRON公司、美国的EMCORE公司(Veeco)、英国的Thomas Swan 公司(目前Thomas Swan公司被AIXTRON公司收购),这三家公司产品的主要区别在于反应室。 这些公司生产MOCVD设备都有较长的历史,但对氮化镓基材料而言,由于材料本身研究时间不长,对材料生长的一些物理化学过程还有待认识,因此目前对适合氮化镓基材料的MOCVD设备还在完善和发展之中。国际上这些设备商也只是1994年以后才开始生产适合氮化镓的MOCVD设备。目前生产氮化镓中最大MOCVD设备一次生长24片(AIXTRON公司产品)。国际上对氮化镓研究得最成功的单位是日本日亚公司和丰田合成,恰恰这些公司不出售氮化镓生产的 MOCVD设备。日本酸素公司生产的氮化镓-MOCVD设备性能优良,但该公司的设备只在日本出售。 MOCVD设备的发展趋势: 研制大型化的MOCVD设备。为了满足大规模生产的要求,MOCVD设备更大型化。目前一次生产24片2英寸外延片的设备已经有商品出售,以后将会生产更大规模的设备,不过这些设备一般只能生产中低档产品;研制有自己特色的专用MOCVD设备。这些设备一般只能一次生产1片2英寸外延片,但其外延片质量很高。目前高档产品主要由这些设备生产,不过这些设备一般不出售。 1)InGaAlP

硅外延中的化学原理

硅外延中的化学原理 一氢气的纯化原理 1 分子筛:他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高效硅铝酸盐,具有微孔结构的晶体,脱水后的分子筛产 生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大小相同的孔洞,具有很强的吸附力,能把小于孔洞的分子吸进孔洞而被吸附,大于孔洞的分子挡在孔外,从分子筛小晶粒间通过.此外,是否被吸附还与物质分子的极性有关,一般来说对极性强的,不饱和性大的分子有优先被吸附的能力.如优先吸附水,氨,硫化氢等极性分子,而对氢,甲烷等非极性分子不吸附. 分子筛分A,X,Y型,具有以下特性: ①分子筛可以用来选择性吸附水分. ②气体相对湿度低时具有良好的吸附容量,而且不会被液态水损坏. ③具有热稳定性,低高温都可使用. ④再生可连续使用,吸收的水分可在350—500℃下加热除去. 2 脱氧剂 又称C-05催化剂,是含0.03﹪钯的分子筛.工作原理:在常温下氢气通过其表面时,氢气中的氧和氢化合生成水,反应如下: 2H 2+O 2 →2H 2 O+Q 催化反应在催化剂的表面进行,如果原料氢中的含氧量过高,放热反应使催化剂表面的温度很高,如含氧量大于5﹪则催化剂的表面温度可达800-1000℃,高的温度将使通过的氢被加热,使吸附效率下降,并会使催化剂的稳定性变坏而失去催化作用(在550℃以下较为稳定),所以允许通过的氢含氧量为2.5﹪. 3 钯管的纯化原理 其他的方法只能除水和氧气,但氢气中的氮,碳氢化合物,二氧化碳等就难以除去,而采用钯管纯化氢气则可同时除去上述有害气体.钯管又称钯合金膜管,是一个通过气体扩散的方法来制取高纯氢的装置,氢气的纯度可达8个9,是最好的一种方法.其原理如下:金属钯在一定催化条件下有选择的吸附,溶进和渗透氢气的性质.加热到450℃左右时,由于钯的催化作用,氢分子在合金膜表面离解为氢原子,并进一步离解为氢离子和电子,由于钯的晶格常数为3.88埃,而氢离子的半径仅1.5×10-5埃,所以在催化状态下可以通过,然后又合成氢原子,氢原子再合成氢分子.从而达到氢气有高浓度向低浓度的方向扩散. 4 二氧化硅的结构 二氧化硅晶体:每个硅原子和周围的四个氧原子构成共价键,叫硅氧桥结构. 无定形硅:除存在硅桥结构外,也存在由SIO 4 组成的四面体,氧化工艺中得到的是无定形二氧化硅.湿氧氧化时,还会有非桥键的基(-OH),即硅醇存在.硅桥结构越少,氧化层越疏松.由于硅醇中基的亲水性,易于吸附水,所以湿氧氧化后表面总存留一些水分子不易除尽,这就是疏水的由来. 二氧化硅极易被钠离子污染,使器件漏电增大. 5 硅P-N结显示的化学原理: 3-7﹪的硫酸铜溶液,加几滴氢氟酸,硅可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来, SI+2CUSO 4+HF→2CU↓+H 2 【SIF 6 】+2H 2 SO 4 由于N型硅较P型硅易失去电子,容易发生置换反应,所以在N型硅上有铜析出,从而出现一条明显的分界线.

外延生长技术概述

外延生长技术概述 由 LED 工作原理可知,外延材料是LED的核心部分,事实上,LED的波长、亮度、正向电压等主要光电参数基本上取决于外延材料。发光二极管对外延片的技术主要有以下四条: ①禁带宽度适合。 ②可获得电导率高的P型和N型材料。 ③可获得完整性好的优质晶体。 ④发光复合几率大。 外延技术与设备是外延片制造技术的关键所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Metal-Organic Chemical VaporDeposition,简称MOCVD)技术生长III-V族,II-VI族化合物及合金的薄层单晶的主要方法。II、III族金属有机化合物通常为甲基或乙基化合物,如:Ga(CH3)3,In(CH3)3,Al(CH3)3,Ga(C2H5)3,Zn(C2H5)3等,它们大多数是高蒸汽压的液体或固体。用氢气或氮气作为载气,通入液体中携带出蒸汽,与V族的氢化物(如NH3,PH3,AsH3)混合,再通入反应室,在加热的衬底表面发生反应,外延生长化合物晶体薄膜。 MOCVD具有以下优点: 用来生长化合物晶体的各组份和掺杂剂都可以以气态方式通入反应室中,可以通过控制各种气体的流量来控制外延层的组分,导电类型,载流子浓度,厚度等特性。 因有抽气装置,反应室中气体流速快,对于异质外延时,反应气体切换很快,可以得到陡峭的界面。 外延发生在加热的衬底的表面上,通过监控衬底的温度可以控制反应过程。 在一定条件下,外延层的生长速度与金属有机源的供应量成正比。 MOCVD及相关设备技术发展现状: MOCVD技术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首先提出以来,经过七十至八十年代的发展,九十年代已经成为砷化镓、磷化铟等光电子材料外延片制备的核心生长技术。目前已经在砷化镓、磷化铟等光电子材料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日本科学家Nakamura将MOCVD应用氮化镓材料制备,利用他自己研制的MOCVD设备(一种非常特殊的反应室结构),于1994年首先生产出高亮度蓝光和绿光发光二极管 ,1998年实现了室温下连续激射10,000小时,取得了划时代的进展。到目前为止,MOCVD是制备氮化镓发光二极管和激光器外延片的主流方法,从生长的氮化镓外延片和器件的性能以及生产成本等主要指标来看,还没有其它方法能与之相比。 国际上MOCVD设备制造商主要有三家:德国的AIXTRON公司、美国的EMCORE公司(Veeco)、英国的ThomasSwan 公司(目前Thomas Swan公司被AIXTRON公司收购),这三家公司产品的主要区别在于反应室。 这些公司生产MOCVD设备都有较长的历史,但对氮化镓基材料而言,由于材料本身研究时间不长,对材料生长的一些物理化学过程还有待认识,因此目前对适合氮化镓基材料的MOCVD设备还在完善和发展之中。国际上这些设备商也只是1994年以后才开始生产适

外延生长的基本原理与应用领域

外延生长的基本原理与应用领域 外延生长的基本原理是,在一块加热至适当温度的衬底基片(主要有蓝宝石和 SiC,Si)上,气态物质In,Ga,Al,P有控制的输送到衬底 表面,生长出特定单晶薄膜。目前LED外延片生长技术主要采用有机金属化学气相沉积方法。 MOCVD 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Metal-OrganicChemicalVaporDeposition,简称MOCVD),1968 年由美国洛克威尔公司提出来的一项制 备化合物半导体单品薄膜的新技术。该设备集精密机械、半导体材料、真空电子、流体力学、光学、化学、计算机多学科为一体,是 一种自动化程度高、价格昂贵、技术集成度高的尖端光电子专用设备,主要用于 GaN(氮化镓)系半导体材料的外延生长和蓝色、绿色 或紫外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制造,也是光电子行业最有发展前途的专用设备之一。 日亚化工(株) 日亚化工是GaN系的开拓者,在LED和激光领域居世界首位。在蓝色、白色LED市场遥遥领先于其他同类企业。它以蓝色LED的开发而闻 名于全球,与此同时,它又是以荧光粉为主要产品的规模最大的精细化工厂商。它的荧光粉生产在日本国内市场占据70%的比例,在 全球则占据36%的市场份额。荧光粉除了灯具专用的以外,还有CRT 专用、PDP 专用、X 光专用等类型,这成为日亚化工扩大LED事业的 坚实基础。除此以外,日亚化工还生产磁性材料、电池材料以及薄膜材料等精细化工制品,广泛地涉足于光的各个领域。 在该公司LED 的生产当中,70%是白色LED,主要有单色芯片型和RGB三色型两大 类型。此外,该公司是世界上唯一一家可以同时量产蓝

色LED和紫外线LED两种产品的厂商。以此为基础,日亚化工不断开发出新产品,特别是在SMD(表面封装)型的高能LED方面,新品层 出不穷。 2004 年10月,日亚化工开发出了发光效率为50lm/W的高能白色LED。该产品成功地将之前量产产品约20lm/W的发光效率提高了2.5 倍。 同月底,日亚化工开始向特定客户提供这种产品的样品,并计划在2005年夏季之前使其月产量达到100万个。新LED主要针对车载专用 前灯和照明市场。它的光亮度胜过HID光源,因此对目前占据15%车前灯市场的HID 光源(High Intensity Cischarge)构成了很大的 威胁。日亚化工计划于2006年上半年正式批量生产该产品,并计划于2007年,以与HID 同样的价格正式销售这种更明亮的产品。 以蓝色、白色LED市场的扩大为起爆剂,日亚化工的总销售额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势头,由1996年的290亿日元增长到2003年的1810 亿 日元。这期间,荧光粉的销售额每年基本稳定在300亿日元左右。到2003年,LED相关产品的销售额已经占了总销售额的85.1%,为 1540 亿日元。2003年全球LED市场约为6000亿日元,因此,日亚化工占据了约25%的全球市场份额。 目前日亚化学的紫外460nmLED,外部量子效率达到36%,白色发光效率达到60 lm/W。 丰田合成(株) 如果将LED比喻为汽车,那么可以说,日亚化工提出了车轮和发动机的概念,而丰田合成则提出了车体和轮胎的概念。1986年,受名 誉教授赤崎先生的委托,丰田合成利用自身在汽车零部件薄膜技术方面的积累,开始展开LED方面的研发工作。1987年,受科学技术振

半材第5章总结

第五章硅外延生长 1、解释名词: ①*自掺杂:外延生长时由衬底、基座和系统等带来的杂质进入到外延层中的 非人为控制的掺杂称为自掺杂。 ②外扩散:在外延生长中,由于是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的,衬底中的杂质会扩 散进入外延层致使外延层和衬底之间界面处的杂质浓度梯度变平的现象。 ③外延夹层:外延层和衬底界面附近出现的高阻层或反形层。 ④双掺杂技术:在外延生长或扩散时,同时引入两种杂质。因为原子半径不 同而产生的应变正好相反。当两种杂质原子掺入比例适当时,可以使应力互相得到补偿,减少或避免发生晶格畸变,从而消除失配位错的产生。这种方法叫作双掺杂技术。 ⑤SOS技术:在蓝宝石或者尖晶石衬底上外延生长硅。 ⑥SOI技术:把器件制作在绝缘衬底上生长的硅单晶层上。(当器件尺寸缩小 到亚微米范围以内时,常规结构就不适应了,导致了SOI结构的发展) ⑦SIMOX:氧注入隔离,通过氧离子注入到硅片,再经高温退火过程消除注入 缺陷而成。 ⑧SDB&BE:直接键合与背面腐蚀技术。将两片硅片通过表面的S i O2层键合在 一起,再把背面用腐蚀等方法减薄来获得SOI结构。 ⑨ELTRAN:外延层转移,在多孔硅表面上可生长平整的外延层,并能以合理 的速率将多孔硅区域彻底刻蚀掉,该技术保留了外延层所具有的原子平整性,在晶体形成过程中也不产生颗粒堆积或凹坑,因此具有比其它SOI技术更为优越的性能。 ⑩Smart-Cut:利用H+注入Si片中形成气泡层,将注氢片与另一片支撑片键合,经适当的热处理,使注氢片从气泡层完整剥离形成SOI结构。 2、*(简述)详述影响硅外延生长速率的因素。 答:①S i CL4浓度:生长速率随浓度的增加增大并达到一个最大值,以后由于 腐蚀作用增大,生长速率反而降低。 ②*温度:当温度较低时,生长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呈指数变化,在较高温 度区,生长速率随温度变化比较平缓,并且晶体完整性比较好。 ③气流速度:在反应物浓度和生长温度一定时,生长速率与总氢气流速 平方根成比例关系,但到极限时不在增加。 ④衬底晶向:不同的晶向的衬底其表面原子排列不同,因此外延生长速 率也不相同。 3、用外延生长的Grove模型解释高温区、低温区温度与生长速度的关系。 答:外延生长的Grove模型: ①当Y一定时,, Ea为活化能,k为玻尔兹曼常数,T为绝对温度。所以生长速率按指 数关系变化,这与低温情况是相符的。

硅基锗材料的外延生长及其应用

硅基锗材料的外延生长及其应用 摘要:硅是最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在信息产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硅材料也有一些物理局限性,比如它是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它的载流子迁移率低,所以硅材料的发光效率很低,器件速度比较慢。在硅衬底上外延生长其它半导体材料,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弥补硅材料的不足。本文介绍了硅衬底上的锗材料外延生长技术进展,讨论了该材料在微电子和光电子等方面的可能应用,重点介绍了它在硅基高速长波长光电探测器研制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硅基;锗,外延;光电探测器 Epitaxy and application of Ge layer on Silicon substrate Huiwen Nie1, Buwen Cheng2 (1.Hunan Chemical Engineering Machinery School, Hunan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llege 2.State Key Laboratory on Integrated Optoelectronics, Institute of Semiconductor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3)

Abstract: Silic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semiconductor material and it is irreplaceable in the information industry. But Silicon also has some shortcomings, such as very low luminescence efficiency and low device speed due to the indirect bandgap and low carrier mobility. Growing other semiconductors on Si substrate can take the advantages of the different semiconductors and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i-based devices and integrated circuits. The progress of Ge growth on Si was introduced in the pape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based Ge epitaxy layer was discussed, especially the application on Si-based high speed photodetectors operating at long wavelength. Key words: Si-based, Germanium, Epitaxy, Photodetector 1引言 硅基光电集成将微电子技术和光子学技术进行融合,是 微电子技术的继承和发展,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前沿研究 领域。其研究内容包括硅基高效光源、硅基高速光电探测器、硅基高速光调制器、低损耗光波导器件等。硅衬底上外延生长的锗(Ge)材料是硅基高速长波长光电探测器的首选材料

MOCVD外延生长技术简介

MOCVD外延生长技术简介 摘要:MOCVD外延技术是国内目前刚起步的技术,本文主要介绍外延的基本原理以及目前世界上主要外延生产系统的设计原理及基本构造。 外延生长的基本原理是,在一块加热至适当温度的衬底基片(主要有红宝石和SiC两种)上,气态物质In,Ga,Al,P有控制的输送到衬底表面,生长出特定单晶薄膜。目前LED外延片生长技术主要采用有机金属化学气相沉积方法。 MOCVD 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Metal-OrganicChemicalVaporDeposition,简称MOCVD),1968年由美国洛克威尔公司提出来的一项制备化合物半导体单品薄膜的新技术。该设备集精密机械、半导体材料、真空电子、流体力学、光学、化学、计算机多学科为一体,是一种自动化程度高、价格昂贵、技术集成度高的尖端光电子专用设备,主要用于GaN(氮化镓)系半导体材料的外延生长和蓝色、绿色或紫外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制造,也是光电子行业最有发展前途的专用设备之一。 第一章外延在光电产业角色 近十几年来为了开发蓝色高亮度发光二极管,世界各地相关研究的人员无不全力投入。而商业化的产品如蓝光及绿光发光二级管LED及激光二级管LD的应用无不说明了Ⅲ-Ⅴ族元素所蕴藏的潜能,表 1-1 为目前商品化LED之材料及其外延技术,红色及绿色发光二极管之外延技术大多为液相外延成长法为主,而黄色、橙色发光二极管目前仍以气相外延成长法成长磷砷化镓 GaAsP 材料为主。MOCVD机台是众多机台中最常被使用来制造LED之机台。而LED或是LD亮度及特性的好坏主要是在于其发光层品质及材料的好坏,发光层主要的组成不外乎是单层的InGaN/GaN量子井 Singl eQuantumWell 或是多层的量子井 MultipleQuantu mWell ,而尽管制造LED的技术一直在进步但其发光层 MQW 的品质并没有成正比成长,其原是发光层中铟 Indium 的高挥发性和氨 NH3 的热裂解效率低是MOCVD机台所难于克服的难题,氨气NH3与铟Indium的裂解须要很高的裂解温度和极佳的方向性才能顺利的沉积在InGaN的表面。但要如何来设计适当的MOCVD机台为一首要的问题而解决此问题须要考虑下列因素: 1 要能克服GaN成长所须的高温 2 要能避免MOGas金属有机蒸发源与NH3在预热区就先进行反应 3 进料流速与薄膜长成厚度均。 一般来说GaN的成长须要很高的温度来打断NH3之N-H的键解,另外一方面由动力学仿真也得知NH3和MOGas会进行反应产生没有挥发性的副产物。了解这些问题之后要设计适当的MOCVD外延机台的最主要前题是要先了解GaN的成长机构,且又能降低生产成本为一重要发展趋势。

硅材料(考试)

第一章 1.原子密度: 2.硅在300K 时的晶格常数a 为5.43?。请计算出每立方厘米体积中的硅原子数 及常温下的硅原子密度。 解: 每个晶胞中有8个原子,晶胞体积为a3,每个原子所占的空间体积为a3/8, 因此每立方厘米体积中的硅原子数为: 8/a3=8/(5.43×108)3=5×1022(个原子/cm3) 密度=每立方厘米中的原子数×每摩尔原子质量/阿伏伽德罗常数 =5×1022×28.09/(6.02×1023)g/cm3=2.33g/cm3 2.晶体内部的空隙: 假使硅晶胞中的原子像圆球一样处在一体心立方晶格中, 并使中心圆球与立方体八个角落的圆球紧密接触,试计算出这些圆球占此体心立方晶胞的空间比率。 圆 球半径定义为晶体中最小原子间距的一半,即 。 3.体心立方堆积: 假使将圆球放入一体心立方晶格中,并使中心圆球与立方体八个角落的圆球紧密 接触,试计算出这些圆球占此体心立方单胞的空间比率。 解:每单胞中的圆球(原子)数为=(1/8)×8(角落)+1(中心)=2;相邻两原子距离[沿 图中立方体的对角线]=;每个圆球半径=;每个圆球体积= ;单胞中所能填的最 大空间比率=圆球数×每个圆球体积/每个单胞总体积=因此整个体心立方单胞有 68%为圆球所占据,32%的体积是空的。 4.硅的基本性质: 属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IV4族,原子序数14,原子量28.085 。有无定形硅和 晶体两种同素异形体。硅原子的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2, 原子价主要为 4 价,其次为2价,因而硅的化合物有二价化合物和四价化合物两种,四价化合物 比较稳定。熔点1420℃ 5.所谓硅的化学提纯是: 1.将硅用化学方法转化为中间化合物, 2.再将中间化合物提纯至所需的纯度, 3.然后再还原成高纯硅。 6.固体能带理论的两个近似,并简要说明之 1.绝热近似:由于原子实的质量是电子质量的103~105倍,所以原子实的运动 要比价电子的运动缓慢得多,于是可以忽略原子实的运动,把问题简化为n 个价 电子在N 个固定不动的周期排列的原子实的势场中运动,即把多体问题简化为 多电子问题。 2.单电子近似:原子实势场中的n 个电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晶体中的任一电 子都可视为是处在原子实周期势场和其它(n -1)个电子所产生的平均势场中的 电子。即把多电子问题简化为单电子问题。 7.计算硅中(100),(110),(111)三平面上每平方厘米的原子数。 a 从(100)面上看,每个单胞侧面上有 个原子,所以,每平方厘 8/3a 21441=+?2 1441=+?

(整理)半导体材料复习资料.

半导体材料 绪论 1、半导体的主要特征 (1)电阻率大体在~Ω·范围 (2)电阻率的温度系数是负的 (3)通常具有很高的热电热 (4)具有整流效应 (5)对光具有敏感性,能产生光伏效应或光电效应 2、三代半导体材料的主要代表 第一代:Si 第二代:GaAs 第三代:GaN 3、纯度及其表示方法 纯度:表征半导体材料中杂质含量多少的一个物理量表示方法: ppm:1个ppm相当于百万分之一 m(million) ppb:1个ppb相当于十亿分之一 b(billion) 4、半导体材料的分类 第一章硅和锗的化学制备 1、高纯硅的制备方法 (1)三氯氢硅氢还原法 (2)硅烷法 2、硅烷法制备高纯硅的优点

(1)制取硅烷时,硅烷中的杂质容易去除 (2)硅烷无腐蚀性,分解后也无卤素及卤化氢产生,降低对设备的玷污 (3)硅烷热分解温度低,不使用还原剂,有利于提高纯度 (4)制备的高纯多晶硅的金属杂质含量很低 (5)用硅烷外延生长时,自掺杂低,便于生长薄的外延层 第二章区熔提纯 1、分凝现象与区熔提纯 将含有杂质的晶态物质熔化后再结晶时,杂质在结晶的固体和未结晶的液体中浓度是不同的,这种现象叫分凝现象 区熔提纯是利用分凝现象将物料局部熔化形成狭窄的熔区,并令其沿锭长从一端缓慢地移动到另一端,重复多次使杂质尽量被集中在尾部或头部,进而达到使中部材料被提纯的技术 2、平衡分凝系数与有效分凝系数 杂质在固相与液相接近平衡时,固相中杂质浓度为C S,液相中杂质浓度为C L,它们的比值称为有效分凝系数K0,即 为了描述界面处薄层中杂质浓度偏离对固相中杂质浓度的影响,通常把固相杂质浓度C S 与熔体内部的杂质浓度C L0的比值定义为有效分凝系数K eff,即 3、正常凝固和区熔法中的杂质分布情况 (1)对于K<1的杂质,其浓度越接近尾部越大,向尾部集中 (2)对于K>1的杂质,其浓度越接近头部越大,向头部集中 (3)对于K≈1的杂质,基本保持原有的均匀分布的方式 4、能否无限区熔提纯 不能经过多次区熔提纯后,杂质分布状态将达到一个相对稳定且不再改变的状态,把这种极限状态叫做极限分布或最终分布 5、熔区长度 在实际区熔时,最初几次应该用大熔区,后几次用小熔区的工艺条件 第三章晶体生长 1、晶体生长的热力学条件 系统处于过冷状态,体系自由能ΔG<0时,才可能进行相转变生长晶体 2、均匀成核与非均匀成核 均匀成核:在一定的过饱和度、过冷度的条件下,由体系中直接形成晶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