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虚词研究

开题报告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20世纪以来,从事《山海经》研究的学者逐渐增多,成果迭出。据不完全

统计,20世纪(截至各正式学刊发表论题含有“山海经",或其篇目名的)学术论文就有400多篇,其中不乏外国学者,如早年卫聚贤先生的《古史研究》、凌纯声先生的《中国边疆民族与环太平洋文化·昆仑丘与西王母》、法国学者维宁的《无名的哥伦布或慧深和尚于五世纪发现美洲之证据》,美国学者亨莉蒂·默茨的《几近退色的记录》、日本学者伊滕清司的《<山海经>中的鬼神世界》、竹野忠生先生的《南西诸岛异闻》等等。这说明《山海经》已成一世界性课题。

二、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关于《山海经》语言文字的研究,主要论文有李无未、吕朋林《<山海经>动植物名词形义不一致现象分析》(《淮阴师范学院报》1994年第1期)、谭宏娇,张立成《<山海经>植物名的构词特点》(《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王建军《由存在旬再论(《山海经》)的成书》(《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

2期)。从以上的情况看来,除了李无未,谭宏娇等曾对《山海经》的动植物名词进行过研究之外,很少有人专门从语言文字的角度研究《山海经》,探讨《山海经》在上古时期的词汇、语法价值。本文试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山海经》的虚词系统进行研究。相信通过这一初步研究,可以对上古时期的虚词有一个初步地认识,这也将有益于汉语语法史的研究和辞书编纂的完善。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可行性分析

本文试图从语言文字的角度研究《山海经》的虚词系统。虚词在汉语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了虚词研究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重要地位。虚词是相对于实词来说的,就数量而言,虚词要比实词少得多,但就其重要性而言,不亚于实词。因为虚词虽然比实词少,但它表示的是抽象的语法意义,比实词虚得多,不易捉摸;它的用法比实词复杂得多,不易掌握;它的个性也比实词强得多。而汉语的语法特点又使得虚词在语法意义的表达和语法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充任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可以这样断言:离开了虚词,汉语寸步难行。因此,无论是从理论上看,还是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我们都应该重视对虚词的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平面描写,对《山海经》中出现的虚词进行穷尽性地分析,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每个虚词分布、语用、出现次数进行考察、分析。运用共时描写与历时比较的方法,以共时描写为主,通过对《山海经》中出现的虚词进行穷尽性的分析和历时比较,揭示出《山海经》中虚词的实际状况,以及与先秦虚词的传承关系。

五、参考文献:

1、《山海经》上海古籍出版社,郭璞著,1989年版

2、《上古汉语语法研究》:巴蜀书社出版社,喻遂生,汪启明著,2002年版

3、《中国<山海经>研究述略》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胡远鹏著,2006年版

4、《古代汉语虚词通释》北京出版社,何乐士等,1985年版

5、《王力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王力著,2003年版

6、《中国古代语法学探究》商务印书馆,孙良明著,2002年版

7、《<晏子春秋>词类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姚振武著2005年版

《山海经》虚词研究

摘要:虚词研究是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本书虚词作的研究,可以窥见一个时期的虚词面貌。《山海经》是先秦重要的文献典籍,其使用的词汇对于中国古代语言有显著的影响。以往学者对于《山海经》主要局限于对该书的性质、地理价值、“巫书说”、篇目与版本、作者、成书时代、地理范围等的研究,很少有人专门从语言文字的角度探讨《山海经》在上古时期的语法及词汇价值。这是本文选取《山海经》虚词为研究对象,并尝试从语法的角度进行研究的动因。本文主要采用平面描写,对《山海经》中出现的虚词进行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对每个虚词分布、语用、出现次数进行考察、分析。通过对《山海经》中出现的虚词进行的分析和历时比较,揭示出《山海经》中虚词的实际状况,以及与先秦虚词的传承关系,并用列表来直观展现虚词词类及其在《山海经》十八卷中的分布情况,为汉语史的研究提供了材料。

关键词:《山海经》虚词

一、代词

代词是起替代、指示作用的词。代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无定代词、特殊代词等五类。《山海经》中的代词有“其”、“之”、“是纾、“此一、“或”、“彼”

“其”字“专用于承指”。这基本上概括了“其”的用法,《山海经》中也是这样。在《山海经》中“其”出现了1509次。“其”用于承指,一般是作领属性定语,领属者就是“其”所承指的前词。

“之”在《山海经》中的主要功能是作宾语,承指上文提到的前词。“之”作宾语,指代受事一方,在《山海经》中出现了204次。

“是”在《山海经》中作代词出现了144次。

“此”作代词,表示近指,可代人或事物,在《山海经》中出现了25次。

“或”作无定代词,是肯定性的,一般用来指人,义即“有人修、“有的人”等,在《山海经》有5例。

“彼”指示作用,属远指代词,表示“那”。在《山海经》中仅有1例。二、副词

副词是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行为动作,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可能性和否定等作用的词。副词可分为:范围副词、时间副词、程度副词、否定副词、肯定副词、频率副词、关联副词等。《山海经》中的副词有:“皆”、“毕”、“尽”、“并”、“相”、“凡”、“唯”、“始”、“方”、“将”、“即”、“常”、“恒”、“故”、“卒”、“未”、“甚”、“不”、“莫”、“非”、“必”、“实”、“又”、“复”、“乃”、“辄”、“遂”、“亦”等。

1、范围副词

“皆”作范围副词,用于主语之后,谓语之前,作状语,语义大部分指向主语,标志句子的主语是复数。在《山海经》中有62例。

“毕”作范围副词,用于主语之后,谓语之前,“毕”所表示的复数范围指

向主语。在《山海经》中有仅1例。

“尽”作范围副词,表示“全部”,语义指向主语。在《山海经》中有7例。

“并”作范围副词,表示主语的复数范围,指两个以上的对象一起发出共同的动作行为。在《山海经》中仅有1例。

“相”作范围副词,在《山海经》中有10例。用在主语之后,动词谓语之前,表示施事双方相互进行同一动作行为,“相”指向主语。

“凡”作范围副词,用在复句之首,或用在后面分句之首,表总括。“凡”有标志句子主题的作用。在《山海经》中有58例。

“唯”作限定的范围副词,义为“只有”、“仅”、“独”。在《山海经》中仅有1例。

2、时间副词

“始”作时间副词,表示动作或行为的起始,在《山海经》中有17例。

“方”作时间副词,用在动词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即将发生,或刚刚发生。在《山海经》中有13例。

“将”作时间副词,用于动词谓语之前,表示动作行为在叙说时还没有发生,而将要发生。在《山海经》中有2例。

“即”作时间副词,义为“就”、“立刻”、“马上”。在《山海经》中有7例。

“常”作时间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经常发生。在《山海经》中有8次例。

“恒”是一个表时间的非限制性副词,表时间长久。在《山海经》中有5例。

“故”作时间副词,表示“从前”、“过去”。在《山海经》中有2例。

“卒”作时间副词,义为“最终”、“最后”。在《山海经》中仅有1例。

“未”作时间副词,表示动作行为、事件、状态尚未发生或尚未出现。在《山海经》中有3例。

3、程度副词

“甚”作程度副词,用在动词、形容词之前,修饰谓词性成分义为“很”,在《山海经》中有4例。

4、否定副词

“不”作副词,表否定,否定现实事物和动作行为、性质或状态。在《山海经》中有120例。

“莫”作否定副词,表示陈述的对象毫无例外地不能从事某种动作行为。在《山海经》中有4例。

“非”作否定副词,“非”否定的不只是它后面的动词,而是后面的整个谓语,并经常用于对判断的否定,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不是”。在《山海经》中有1例。

5、肯定副词

“必”作肯定副词,义即“一定”、“必定”。在《山海经》中有5例。

“实”作肯定副词,在《山海经》中有8例,其作用是确认后面的事物为事实。

6、频率副词

“又”作频率副词,表示事物出现的频次。在《山海经》中有311例。

“复”作频率副词,义为“再”、“又”,在《山海经》中有7例。

7、关联副词

“乃”作关联副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起关联作用。在《山海经》中有

“辄”作关联副词,用在动词之前,起关联作用,表示两个动作在时间上的相续关系。在《山海经》中有2例。

“遂”在《山海经》中仅出现了1次,作关联副词,义为“就”。

“亦”作关联副词,表示两种动作行为相继发生或两种情况相继出现,义即“也”、“又”。在《山海经》中有6例。

三、介词

介词是把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介绍给动词、形容词,以表示与之有关的处所、时间、方式、原因、对象等的词。介词不能单独使用,它一定与所带的宾语组成介宾词组来修饰或补充说明动词、形容词,作句子的状语或补语。介词可根据功用分表处所的、表时间的、表原因的、表对象的、表凭借的、表被动的等六种。《山海经》中介词有:“于”、“以”、“自”、“从”等。

“于”作介词,在《山海经》中主要介引行为动作的处所、方位,有373例。

“以”作介词在(Lb海经》中出现了129次。“以”作介词,介引动作行为

的受事、与事等,其后常宾语省略,有93例。“以”作介词,在句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依凭等。在《山海经》中有34例。

“自”作介词,相当于“从”,与后面的宾语一起作状语,其根本作用是介引动作行为的始点,有时有一个终点与之相呼应。在《山海经》中有33例。

“从”作介词,也是介引动作行为的起点,在《山海经》有5例。

四、连词

连词是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词组或句子表示它们之间的某种关系的词,其本身无实在意义,但它可帮助我们认识句子的语法结构和逻辑关系,更准确地理解句意,连词可按其所表示的结构、逻辑关系进行归类,如:并列、顺承、转折、选择、假设等,连词加在其中,起强化、突显这种语义关系的作用。《山海经》中连词有:“乃”、“而”、“则”、“与”、“及”、“故”等。

“乃”作因果连词,连接的两项前后相承,前一项表原因,后一项是前一项引起的动作行为。在《山海经》中有14例。

“而”作连词,在《山海经》中有461例。“而”在句中,表平列,有238例。“而”连接词组或分句表顺承。有197例。“而”连接两个句子,表转折。在《山海经》中有26例。

“则”作假设连词。表假设关系的复句,前一分句表示某种假设,后一分句表示在这种假设下的某种结果,连词“则”用在后一分句的前面。在《山海经》中有78例。

“与”作连词,只能连接名词性成分,因此,所连接的两项之间也只能是并列关系,在《山海经》中有9例。

“及”作连词,也连接名词性成分与“与”同。在《山海经》中有7例。

“故”作连词,用于因果复句的后一分句,表示结果,义即“所以”。在《山海经》中出现了3次。

助词是古代汉语中不能单独使用,也不能充当句子成份,只在句中起结构、语气等辅助作用的词。《山海经》中的助词有“之”、““是”、“也”、“者”、“所”、“焉”等。

“之”作助词,在《山海经》中出现了894次。“之”作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使二者组成偏正词组,以标示二者的语法语义关系。在《山海经》中有890例。“之”用在主谓结构结构的主谓间取消其单独成句的功能。在《山海经》中有4例。

“是”作助词,作提前宾语的标志语法作用。在《山海经》中有7例。

“也”作语气助词,在《山海经》中有85例。其意义和用法,可以从出现的位置和所表达的语气这两方面来说明。“也”最常见的用法是出现在句末,大致可表如下几种语气。“也”用在各种判断句末,表判断语气。“也”用在叙述句末,表叙述的语气。“也”在句中,用在各类主语后面,表示对主语的强调。“也”用于分句后面或句中,表示停顿。在分句后时既可用于前一分句,也可用于后一分句。

“者”作助词在《山海经》中共出现了71次。“者”作结构助词,它的主要作用是把动词、动词短语加“者”后,变为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者”字结构在《山海经》中较为发达,“者”前的成分为动词或动词短语,在句子中作主语,在《山海经》有37例。“者”用于名词性词语后,起加强自指的作用。在《山海经》中有34例。

“所”作结构助词,在《山海经》中共出现了69次。“所”作为结构助词的用法是与动词或动词短语组成“所+动(宾)”结构,“所”在其中的作用是改变动词或动词结构的性质,使它具有名词的功能。“所”字结构作主语,在《山海经》有7例。“所”字结构作名词性谓语,在《山海经》有57例。“所”作定语,在《山海经》有3例。“所”先和介词“以”结合,再和动词结合,组成名词性短语,即“所+介词+动(宾)”结构,作名词性谓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在《山海经》有2例。

“焉”作助词,在《山海经》中出现了203次。“焉”作语气助词,用于前一分句后,表示停顿,有198例。“焉”作语气助词,用于叙述句后,表叙述的语气,有3例。“焉”作助词,用于句中,表停顿,有3例。

结语

通过以上对《山海经》虚词的考察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山海经》虚词的语法、语用功能与同时期文献中的虚词功用是一致的。关于虚词分类,本文也遵传统,有争议的是代词,有学者认为是实词,本文主虚词说。《山海经》代词只有“其”、“焉”、“之”、“是”、“此”、“或”、“彼”几个,其语法作用也和它们在同时期的表现没有差别。副词可分类次较多,由于该书叙述性较强,反映人物动作情态的没有找到一例,用例较多当数否定副词“不”,而与“不”相对而用的“弗”也无用例。介词有“于”、“以”、“自”、“从”四个,“于”用例最多,几乎全是介引处所的,这与该书介绍地理的性质有关,颇有专利色彩。连词有“乃”、“而”、“则”、“与”、“及”、“故”,主要表顺承、并列和转折,表选择、假设等未见,显得单薄。助词只有“之”、“是”、“也”、“者”、“所”、“焉”几个,也不

丰富。“焉”、“也”是语气助词,表叙述语气。“焉”的数量最多,有457例,这是该书喜用“焉”的一个特点。

总之,《山海经》的虚词不是很丰富,其用法也有空缺。但该书虚词也有其特点,使人有少而精的感觉。一个虚词所具有的功用,该书中虚词也具有。因此,《山海经》为先秦语料是不可或缺的,研究《山海经》虚词可以丰富先秦虚词提供虚词用法的用例,对汉语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山海经》上海古籍出版社,郭璞著,1989年版

2、《上古汉语语法研究》巴蜀书社出版社,喻遂生,汪启明著,2002年版

3、《中国<山海经>研究述略》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胡远鹏著,2006年版

4、《古代汉语虚词通释》北京出版社,何乐士等,1985年版

5、《王力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王力著,2003年版

6、《中国古代语法学探究》商务印书馆,孙良明著,2002年版

7、《<晏子春秋>词类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姚振武著2005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