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浅谈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浅谈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关键词

反映论实践认识真理价值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不但揭示了客观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在批判继承前人认识论成果的基础上,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认识的产生和发展规律问题,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本节教学目的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明确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把握人类认识运动中的辩证过程及其意义,为进一步学习真理的有关内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奠定理论基础。

本节教学要点及其重点

·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认识过程的二次飞跃

·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本节分三个内容来讲: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认识是人类独有的现象,科学地改造世界需要以正确的认识世界为基础。而要正确认识世界,则必须首先弄清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问题的导出:

什么是认识?

人类能否认识世界和怎样认识世界?

对此,不同的哲学派别有不同的理解。先验论者柏拉图认为,知识是?不死的灵魂对理念世界的回忆?。孔子则说有?生而知之?的圣人存在。不可知论的代表任务休谟和康德则断言?世界是不可认识的?。在唯心主义贝克莱看来,?存在就是被感知?。就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则把认识理解为?人对对象的感性直觉?。马克思、恩格斯则科学地说到,?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为什么会有以上的分歧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对认识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与否。由此,我们引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

引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它把科学的实践观点引入到了认识论,

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认识的产生和发展规律问题,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也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可以这么说:实践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征。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的反映论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

列宁说,?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为了正确理解认识的基础和来源,那么我们必须首先考察人类的实践活动,了解实践的科学含义、特点、形式及其对认识的作用。

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性的活动。这是马克思主义对实践概念的科学定义。要深刻理解其含义,还需要对以往的实践观点做一番梳理。对于实践,历代的哲学家们曾有过不同的解释。历史上的唯心主义曾这样或那样地谈到过实践,但都把实践归结为纯粹精神的活动。中国古代的王守仁主张知行合一,认为?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近代德国费希特认为,实践是精神性的?自我?产生?非我?(即客观世界)的行动。黑格尔虽然正确地看到了实践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但在黑格尔那里,实践只不过是他虚构的?绝对理念?而已,只是一种精神性的活动。再看旧唯物主义的认识,17世纪英国的旧唯物主义者培根就曾十分重视实践中的技术操作对科学发展的作用。培根认为,有许多科学原理是蕴藏在工匠的日常操作之中的,这些操作方法是科学知识的可贵源泉。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狄德罗认为观察、思考和实验是我们认识自然的三种方法,他说:?观察搜集事实;思考把它们组合起来;实验则来证实组合的结果。?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旧唯物主义者对实践的理解是片面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地分析了实践的矛盾本性,认为必须从主观与客观、人与世界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去把握实践。毛泽东对此做了精辟的概括,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这里我们要进一步阐述的是,实践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在主体意识的支配下既能动地变革着客观世界,也能动地改造着自身的活动能力。要深入了解实践还必须深入地了解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换言之,还首先要从实践的主体和客体讲起。接下来,我们来看实践的主体。

(一)实践的主体与客体

⒈实践的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在实践过程中其处于主导和中心地位。表现为主体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制,提升自身的能力,同时也使客体不断地得到改造和完善,以满足主体不断增长的需要。

⒉实践的客体——是指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并成为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的客观事物。认识的客体和客观事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客观事物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切事物,而当客观事物尚未进入到人的认识领域时,那它只是自在的客观实在,因此只有与主体发生一定的认识关系,这时客观事物才具有认识客体的实际意义。

⒊实践的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包括人的肢体、体能及智力的延伸与放大。在认识过程中,中介系统使实践主体和客体相互联系起来。或者说,其为认识的产生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实践过程中,主体和客体有什么样的相互关系呢?这些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⒋实践过程中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

⑴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这也就是改造关系,表现为主体在物质形式上把握和作用了客体。反过来说,客体被主体把握和作用的关系。

⑵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

这也就是认识关系,表现为主体在观念形式上把握和反映了客体,以及客体在观念上被主体所把握和反映的关系。

⑶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关系

即价值关系,表现为主体在目的和价值意义上指向了客体,以及客体在目的和价值意义上满足了主体的关系。也就是说,主体认识改造客体的过程及目的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获得一定的价值。

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首先是主体改造和变革客体的过程。认识过程,实际上就是人们在改造对象的实践中辩证地反映对象的过程。同时,这也是实现价值的过程。因此,从根本上来说,二者的关系是实践关系。即主客体关系中实践关系是最基本的、最首要的关系。

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实践关系、价值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首先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首先是主体改造、变革客体的过程。所谓认识过程,就是人们在改造对象的实践中反映对象的过程。主体的这种认识、改造客体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获得一定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主体和客体之间是一种创造者与被创造者的关系。其中,主体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处于主导和中心地位。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打破客体的限制,超越现实客体,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同时也使客体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还需要阐明的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有一些具体的环节。主要包括以下环节:一是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践目的是指实践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对实践客体的认识而对实践结果的构想,是实践主体对未来的实践结果的预测、预见。实践方案是指人们为实现实践目的而制定的实践活动的规则、程序和步骤。二是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际地作用于实践客体,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三是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总之,实践活动过程在主体的自觉意识支配下,既能动地变革着客观世界,也能动地改造着自身的实践能力。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可以说,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生产实践推动科技发展。而社会的实践的需要始终又是推动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下面通过一个短片,我们来看社会实践与认识发展之间的关系。短片:社会生产实践推动科技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1]当然,科学家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理论兴趣等也对科学认识的发展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心理的因素始终是第二性的。这些因素只有与社会的实践需要相适应时,才能真正成为推动科学认识发展的因素。

★实践为认识的产生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及手段。

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及手段,从而也使人们的认识能够不断地发展。如果没有天文望远镜,伽利略就不可能在1608年认识到银河是由许多星星聚合而成的;如果没有显微镜,胡克就不可能在1665年看到了细胞,从而为细胞学说的产生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当然也就不可能出现施来登和施旺的细胞学说;同样,如果没有粒子加速器,人类就不可能深入认识原子核内部结构并发现新的粒子从而建立核物理学。正由于现代相应工具的出现,才让人们能够研究到物质的内部结构,发现“夸克”。短片:欧洲高能粒子加速器(建立在西班牙,目前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粒子加速器,轨道周长有40公里,庞大而先进,科学家们借用和利用这个先进的科研设备和手段不仅探索了更细小层次的物质结构,而且已经颇有成就地发现了六种新的“夸克”层次的微观粒子)。因此,实践所创造出的这样重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极大地促进了人的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请看屏幕上的两句话。在中国毛泽东同志曾指出:

无独有偶,西方也有同样的一句谚语,?如果想知道布丁是什么,那你就吃一吃。?(英国谚语)其实,就是那句名言?布丁之证明在于吃?。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两句话揭示出了一种什么样的观点呢?这就是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对此,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古往今来,认识的产生和发展无不是为了满足人类实践的需要。古代数学的产生满足了丈量土地等生产实践的需要;近代蒸汽机技术及电磁理论的出现尤其是导致出的蒸汽机和电动机的广泛应用,使工业化的大生产有了强大的动力保证。让我们来看一看蒸汽机产生的过程。短片:蒸汽机的诞生。(纽考门这个机子出来以后……)。现代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更将人类社会的实践惊人地推向了新的天地。理论认识转化为生产实践: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式E=MC2最终物化为人类第一座商业运营的核电站。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肯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决不意味着认识无足轻重。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理论是认识的高级形式,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理论的指导作用愈益明显,它往往走在实践的前面,指导着实践活动的进程。在社会历史运动中,科学理论对实践的直指导作用更为显著。

由此可见,认识的产生和发展,是一点都离不开实践的,也正因为这样,马克思主义才把实践看成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是什么?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要深刻理解这一问题,我们还必须分析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对立及其区别。换言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同唯心主义先验论、不可知论是根本对立的,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原则的区别。

(一)对立——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理解的完全不同

⒈两条完全对立的认识路线: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相对应的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认为认识是先于物质和实践经验的东西。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虽然它们的说法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本质上并没有差别,都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如英国主观唯心主义者贝克莱说,?物是感觉的复合?。中国南宋时期的唯心主义者?心学?的代表人物陆九渊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这两者的观点其实都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先验论。所谓唯心主义先验论就是认为人的认识和认识能力是先于感觉经验的,先于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孔子的?生而知之?的思想,孟子的?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认识,康德的?知识是人本身所固有的认识能力,并独立于一切经验?的观点,这些都是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突出体现。

★对立一: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是根本对立的,认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认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世界,认识的本质是反映。反映论就是确认认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的这样一种认识论原则。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还引申出唯物主义反映论与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

★对立二:唯物主义反映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所谓不可知论,就是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怀疑世界的客观存在和人类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否定科学认识世界的客观可靠性的哲学观点。比如,休谟认为,我们所能知道的的只限于我们自己的感觉,至于我们感觉之外是否存在一个客观世界呢,这是一个既不能加以肯定也不能加以否定的完全不可知的问题。不可知论的错误在于夸大了感觉的主观性和相对性,把感觉当成了人的意识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屏障,从而也从根本上隔离了人与世界的关系。

唯物主义反映论是可知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对外界世界的反映,认识能够达到同它反映的对象相符合,从而肯定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费而巴哈指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颜色、声音等感觉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可以同客观存在相符合?。从实质上说,这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世界观在认识论上的各自体现,是在认识路线上的根本对立。

⒉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

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相对立的焦点在哪里呢?就是承不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问题。因此,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就是要在根本上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则。我们说,仅仅看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认识问题上的对立还不够,尚需通过进一步的分析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在认识问题上的本质区别来深化对认识问题的理解。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本质区别

接下来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

然都坚持反映论,也都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是两者之间又有本质上的区别。

⒈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直观、消极被动的反映论

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它的缺陷是很明显的: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结症在于:1)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2)不了解认识的辩证过程和本性,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能把认识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具体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就完成的。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由于不了解实践及其社会性和历史性,因而把作为主体的人简单地看成是生物个体,只是在消极被动地适应着我们的环境,如同照镜子一样。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上,旧唯物主义反映论只看到了反映与被反映,没有看到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不了解实践的能动性。从而抹杀了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对此,马克思说道,?从前的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列宁也指出,?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就是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认识的过程和发展。?(《列宁全集》)与此对应,我们引出下一个问题。

⒉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强调主客体双向互动的反映论

表现:将认识看成是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双向互动过程。从历史看,是实践使人类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同时,又是由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才使人们的主观意识能够反映客观物质世界,并改造客观物质世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高度重视认识活动中的主体能动性,充分肯定人的认识总是表现为主体用现有的认识结构去同化外部事物的过程,认为这种认识结构是人类实践活动及其结构在人的大脑中的观念内化的结果。通过同化与内化又使人类有能力在尊重客观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而作用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根由:把实践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

实质:揭示了认识主体和客体在实践基础上存在辩证统一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以实践观点为基础,强调主体是为了实现一定的认识目的而自觉地、主动地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反映世界的。人对世界的反映能力也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历史的而变化发展着的。是由不知到知,由只少到知多,右浅知到深知能动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客体主体化与主体客体化的双向互动过程,是一个认识主体能动地改造、创造和认识客体的过程。由此,我们看到了飞跃。

㈢飞跃——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⒈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对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能动反映?这个概念,我们还必须从摹写和创造两个方面来把握。

首先,反映具有摹写性。这个摹写性表现为在实践和改造的基础上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在头脑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既然是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因此,反映的摹写性也就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

其次,反映具有创造性。表现为在实践基础上对认识对象信息的分析、选择、运用、重组、整合、建构和虚拟。下面我们以徐悲鸿画马讲究的是神似,文与可画竹讲究的是成竹在胸为例

加以分析论证。兼采中西艺术之长的现代绘画大师徐悲鸿很擅长画马,其所画之马不仅形似更是神似,因此也最能反映徐悲鸿的个性,表达他的思想情感。他对马的肌肉、骨骼以及神情、动态都作过长期的研究观察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联想与创新,以马喻人,托物抒怀。其所画之马可谓是出于马而胜于马。让我们再看看文与可画竹。大家都知道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所讲的就是北宋著名书画家文与可的故事。文与可拓本擅长画竹子,他画的竹子可谓是栩栩如生,清秀逼真,非常出色。文与可学画竹相当认真,为了画好竹子,他在窗前种了许多青竹,每天还要抽时间到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情况。尤其是了解竹子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条件下的变化。经过长期的种竹实践和观察揣摩,他不仅对竹子的结构、造型及特性了若指掌,而且在脑海里形成了各种各样竹子的形象。正因为如此,他在动笔作画之前,他所要什么样的竹子,怎么样构图,怎么样着墨,他心中早已有了轮廓,不必费尽心思,因而能一挥而就,挥洒自如。也难怪元代书画家柯九思赞美道;

题文与可画竹

柯九思【元】

湖州放笔夺造化,此事世人那得知。

跫然何处见生气?仿佛空庭月落时。

他的朋友也赞扬他说,“与可画竹时,胸有成竹。”意思是说,文与可在画竹子的时候,完美的竹子形象早已在心中构思好了,并创造性地展现出来。文与可画竹之所以能够挥毫泼墨自如,一方面是由于他自身的国画功底,另一方面是他长期的观察和实践。这里面也就体现着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是必然向自由的发展。两个事例也都说明:在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中,摹写是创造性的摹写,而不是机械的镜面式的摹写。如果把人对于对象的反映过程看作是一种信息活动过程的话,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就不仅有对认识对象信息的接受,更有对认识对象信息的分析、选择、加工和创造性的利用。同样,创造是以摹写为基础的创造,而不是主观随意的创造。反映的创造性表现在在尊重和反映客观实际的基础上,通过人的思维对感性材料的加工与制作,在新的高度再现客观事物,并在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基础上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总之,反映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其既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

客观反映在人脑中形成观念的映象,主体也就在观念形式上把握和改造了客体。所以,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过程中,主体通过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会出现如下结果。

⒉能动反映的结果

1)反映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反映事物的现在,揭示事物的过去和未来。

3)反映现实的事物,塑造非现实的事物。

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列宁也说道,“人的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世界,而且能够创造世界”。

还应当注意的是,认识能动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产生正确的认识和扭曲的认识。因此,需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马克思主义以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不仅驳倒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

论,而且在进一层的基础上,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缺陷,体现出了科学性、能动性。由此也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1)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2)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由此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对此,列宁生动地指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3] 毛泽东对此也说道,?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在认识的循环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次能动的飞跃,并由此使认识得到升华。认识发展过程中的这两次飞跃,同时也是我们本节课的一个教学重点。

(一)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能动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也就是从实践到认识过程中的感性到理性认识,为此,我们通过一个案例导出我们所要讲述的内容。

【案例分析】

1912年奥地利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震动了当时的世界地学界。后来地质古生物学家、地质古气候学家和地质古地磁学家都从不同方面证实了这个学说。这由此成为了一个又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之飞跃的生动史例。

魏格纳提出这个学说的经过是这样的:他有一次生病住院时,有一天病房墙壁上的世界地图深深地吸引住了他的视线。他直观地发现,大西洋两岸大陆的海岸线的凸凹恰恰相反。越看越觉得欧洲、非洲、南美洲东海岸简直就像一张撕成两半的报纸。这是为什么?出院以后,他查阅了大量的书籍,做了大量的调研和考证,逐渐形成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南美洲、非洲原来是聚合在南极周围连成一片的古大陆,由于某种驱动力的产生作用和影响,使原来连在一起的非洲和南美洲两块大陆分裂开来。

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过程在这里说明了人的认识是从生动直观开始的,进而达到抽象的思维。(从生动直观→达到抽象思维)这也就是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展的过程。

⒈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

认识运动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发展的过程,可以说,这也是一个首先经历的过程。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下面我们的话题自然就要引向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⑴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片面的认识。由此,可以看出还没有深入到事物的内部,所以它就表现出如下的特征:感性认识是一种?生动的直观?。换言之,它就是用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直接反映外部世界,以事物的现象即外部联系为主要内容,因而它也就尚未深入到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正因为如此,感性认识它只是认识的一个初级阶段。由此,直接性、表浅性就成为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接下来我们看感性认识是怎么构成的,有哪些形式。

概括起来说,感性认识包括三种形式:感觉(认识的其始环节)→知觉(在感觉基础上形

成的)→表象(感性认识的高级阶段)

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我们说感觉是感性认识乃至整个认识的起点,而知觉则是对感觉的综合。最后再来看表象,表象是具有一定概括性的感性形象。通俗地说,就是当你闭上眼睛还能再现?火?、?火?的形象、?火?的燃烧过程,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表象。可以说,概括起来,感性认识就是整个认识的一个初级阶段。而表象又是感性认识的高级阶段。由感性认识必然就引出了理性认识。

⑵理性认识

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借助抽象思维,通过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可以说,这是一个深入的过程,深入到了内部。由此,它也就表现出这样的特征:理性认识是一种?抽象的思维?。对比刚才所说的,感性认识是?生动的直观?,这里是?抽象的思维?。理性认识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因而它是深刻的。理性认识也因此具有了显著的抽象性、间接性,这也是感性认识所不具备的特点。那么理性认识由什么构成呢?有哪些形式呢?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概念(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判断(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关系)→推理(判断之间的联系和关系)

分别是概念、判断和推理。其中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而判断是用概念对事物的性状作出肯定或者否定的断定的思维方式。推理则是由已知合乎规律地推演出未知的思维形式。同时,推理也是引出新的判断的过程。概念构成判断,判断组成推理,从而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相对感性认识,我们可以这么说,理性认识是整个认识的高级阶段。那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什么关系呢,是一种什么关系?

⑶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没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讲究失去了赖以产生的基础和得以实现的手段。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并由此体现出认识过程的唯物主义性质。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如果没有理性认识,那么最多只能产生动物式的被动感知,而不会有人的真正感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因此,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并由此体现出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再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表现为感性认识的结果需要借助于理性认识来描述,感性经验也只有通过理论解释才能成为人类知识的构成要素。人们对感性材料和感性经验进行描述的过程也就是理论解释的过程。同样,理性认识是以感性认识的丰富内容为给养的,并且,理性认识虽然总是以一定的语言、符号等作为形式和手段,但其中渗透着性认识发色彩。如果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就会犯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哲学史上,笛卡尔就是唯理论的代表人物,其片面夸大理性在认识中的作用,否认感性的重要性。笛卡尔认为感性是骗人的,对它不要完全相信。经验论者则片面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否认理性认识在认识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如经验论者洛克则断言,凡是在理性中所有的最初无不在感觉之中,从而认为人的认识仅仅来源于感觉经验。

认识上:唯理论经验论

↓↓

行动上: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说到底就是违背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的极端化表现。教条主义者片面夸大书本知识的作用,而经验主义者则片面强调感性经验的作用,轻视科学理论,甚至把局部经验当作普遍的真理。因此,避免走向经验论和唯理论,防止在实际工作中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是我们应当特别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同学们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所要掌握的一个基本的原则。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什么使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联系起来的呢?这就是实践。

⒉实践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

实践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联系起来,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辨证的统一。

在实践基础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得以产生并彼此渗透,也就是说,实践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得以太阳的基础。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辨证的统一。接下来要说的是,实现认识的第一次扉页是有条件的。

⒊实现第一次飞跃的条件

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⑴深入调查、勇于实践,获取合乎实际的丰富感性材料。这是实现感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理性认识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充分了解和把握了事物复杂的外部现象和偶然事件才有可能使人达到对事物内在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为此,人们必须深入实践,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尽可能地全面地收集和占有关于客体的感性材料,为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作好准备。

⑵用抽象的理性思考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和处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丰富的感性材料那还只是为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提供了一种可能,饿日要使这一扉页得到实现,人们还不能局限于单纯地描述事实,饿日必须发挥理论思维的抽象概括作用。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加工与制作,逐步提炼和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也就是说,必须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才能获得真正的认识。

有一点请大家注意,这就是在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中,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不可忽视。

⒋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什么是非理性因素?所谓非理性因素,它是相对于理性因素而言。从内容上说,主要有认识主体的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念、习惯等意识形式。广义的讲,非理性因素还包括非逻辑思维。比如,直觉、灵感、顿悟等思维形式。它们决不是现代某些西方哲学家所说的那样神秘而不可捉摸的,而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人的认识过程常常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协同起作用的结果。非理性因素发生作用,是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的一个重要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具有两面性,因此应当:

⑴充分发挥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

健康的意志、情感等因素对主体能动性可产生激活、驱动和控制的作用。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里就不再赘述。

需要强调的是主体常能够以直觉、灵感等非逻辑的形式达到对客体本质的直接领悟和深刻

认识。

【案例分析】:

阿基米德浮力定律的诞生

曾经说过,?给我支点,我能够撬起地球?的古希腊著名科学家阿基米德。他曾领命解决一个难题,也就是去鉴别一个皇冠的真伪,弄清楚是否是黄金所做的。这可难住了当时大名鼎鼎的阿基米德。因为要解决这个难题,必须要测得两个重要的参数。一个是皇冠的重量,这个很好测量,关键是第二格外参数,要测得皇冠的体积。如果得到两个参数,重量除上体积就是比重,再对照黄金的比重,就可以鉴别真伪。如何测得体积,阿基米德为此可说是绞尽脑汁仍百思不得其解啊,困乏之时,干脆决定去洗个澡,放松放松。没想到,这一洗呀就洗出了答案。他突然顿悟到可不可以用浴缸排水的方法来测出皇冠的体积呢?结果成功了。他不仅由此解决了这个难题,而且还在继续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著名的浮力定律。可见,顿悟在其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⑵正确辨析并有效防控非理性因素的消极、干扰作用

刚才我们说过非理性因素还有负作用的一面。正因为如此,它要求我们要正确辨析并有效防控非理性因素的消极、干扰作用。有些非理性因素对认识起着消极作用,比如,不健康的情感、习惯、观念如此等等常会在认识过程中制约认识的发展。另外,一味强调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容易导致非理性主义。所谓的非理性主义就是片面地强调非理性因素在人类认识中的作用。这样往往并走向反理性、反科学的神秘主义。比如,曾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永动机之争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企图制造永动机,实际上是违背了能量守恒的这一科学理论的错误认识和行为。至于在社会上还有相当市场的?算命、看风水?,那更是背离科学的迷信行为。对此,同学们应有清醒的辨析能力。

(二)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飞跃——从认识到实践

⒈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认识本身不是目的,而仅仅是手段。正确认识世界是为了科学改造世界。人类也只有在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下,才能自觉地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

下面我们以农业技术的进步推动农业生产实践的发展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短片:百年科技启示录之六耕耘大地。

看过这个短片后,同学们恐怕会有这样的感受:科技的进步,认识的发展,最终都是为了改造世界,都是为了推动社会发展。

⒉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更为重要

可以说这也是我们这一部分内容的重要部分。为什么说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相比第一次飞跃而言更为重要呢?有这么两点理由。首先要说的是,第一次飞跃解决的是认识世界形成思想的问题,第二次飞跃主要解决的是改造世界实践思想的问题。

⑴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并由此显示出理论的作用。毕竟理论本身不能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比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伟大的指导作用,那也是通过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而实现的。

⑵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通过实践的检验,正确的理论可以得到证实,错误的理论能够及时被纠正,并由此得到发展。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一过程,那么人类对事物的认识也句没有完成。

⒊实现第二次飞跃的条件

实现第二次飞跃同实现第一次飞跃一样是有条件的。

1)要从实际除非,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理论要真正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使理论变为现实,就一定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理论要回到实践,需要经过路线、方针、政策等中介,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在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中,人们即使在理论上认识了某一社会规律,并构想出了社会变革的理想蓝图,但如果没有相应的实施计划和行动方案的话,没有有效的实践手段,也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方法是理论的具体化,因此理论只有转化为具体的政策和实践计划,才能为群众所理解、所掌握,并通过采取正确的实践方法最终转化为强大的群众力量。

3)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充分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也是使理念及观念转化为现实的实践结果的决定性因素。理论只有为人民群众接受和掌握,理论才能真正回到实践中去,才能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4)还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概括的说,第一次飞跃是第二次飞跃的基础,第二次飞跃是第一次飞跃的归宿。

在了解了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我们来看最后一个问题。

(三)认识辩证运动的总过程——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的一般规律。

下面我们从认识的循环与发展讲起。

⒈认识的循环与发展

认识过程是由无数个循环构成的,并表现出反复性、发展性和无限性。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形式上表现为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内容上是推进认识的深化与提高,本质上体现了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对此,我们可借助于图表形象地展示出来。屏幕:(略)

人们要全面的认识事物,只能逐步地从事物的外部进到内部,从事物的现象深入到本质,从事物的不甚深刻的本质深入到深刻的本质。这就决定了人的认识必然表现为一个辩证运动的过程。例如,40多年来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就曾经历了这样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但也有过重大的挫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开始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从而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深入,更加符合实际,而这一理论还将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完善和发展。毛泽东同志讲得非常好,?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正确把握认识辩证运动过程具有很大的方法论意义,它既是一条科学的认识路线,也是一条科学的工作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认识方法、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地运用于实践的光辉范例。接下来回答,为什么在认识过程中会出现反复性和无限性呢?

⒉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

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

⑴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因受主客观条件(如主观认识能力、客观形态的物质条件与手段等等)的限制而往往无法一次完成。

从主观方面说,人们总是受到自己认识能力和实践活动范围的限制。从客观方面说,受到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及客观过程的发展和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事物的本质有一个显露的过程,人的认识也就需要一个过程。

恩格斯曾经指出:?从历史的观点来看,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下面举例来说,譬如哥白尼?日心说?推翻了托勒密的?地心说?,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哥白尼1543年出版了不朽名著《天体运行论》,也系统地提出了?日心说?,从而纠正了流行长达一千四百多年的托勒密的?地心说?的错误观点。染然而,他的这一学说又经过了将近300年的时间才最终得以证实。这其中也凝聚了开普勒、伽利略、第谷等众多天文学家的不朽功绩。这也足见这一过程的艰辛,漫长和不断深入。再如,回顾近现代科技发展史,我们知道牛顿经典力学曾一统天下,甚至当时有人说物理学已经被牛顿研究到了尽头。然而19世纪物理学晴朗的天空中两朵乌云的出现,这就是?莫雷实验?(?以太?学说的破灭)和?紫外灾难?,不仅对牛顿经典力学的理论体系提出了挑战,而且还引发了物理学向纵深发展,开启了量子力学的大门。随着量子力学理论的丰富与完善,人类的认识也得到了深化与发展。

⑵物质世界及其发展的无限性,决定了认识发展的反复性及无限性。

客观事物是永恒运动发展的,而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因此,随着物质世界及客观事物的不断变化与发展,人类认识也只可能随之变化而变化,随之发展而发展。

讨论:是否存在?永恒真理?、?终极真理??力求通过讨论引导同学们的出这样一个结论?把握认识的关键是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⒊把握认识的关键——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毛泽东曾说,?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⑴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统一

所谓具体的,是指主观认识要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相一致。下面我们以中国革命的“农村包围城市”这样成功的革命道路为例子进行分析和论证。

【案例分析】: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共产国际不顾中国国情,不了解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用俄国“城市中心”的“十月革命”的模式来指导中国革命,致使中国革命蒙受了巨大的挫折和损失,更使我们在白区的革命力量损失了90%。以毛泽东为首的我党的许多杰出的领袖,冲

破了教条主义的束缚,在探索革命新道路的斗争中,开始从中国特殊国情出发,把党的工作中心由城市转入农村,并在农村成功地保存、恢复和发展了革命的力量。1930年5月,毛泽东撰写的《反对本本主义》尖锐地批判了教条主义,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应当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事实证明,这条道路的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⑵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是历史的统一

所谓历史的,是指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如前所述,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转变到另一个具体过程的时候,主观认识就必须应当随之正确即时地发生转变,否则认识就将脱离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实际。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就要?保守?的或者?冒进?的错误。在此,我们以?社会主义初级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实践为例来分析和阐释在认识过程中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案例分析】:

*初级阶段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我们略加回顾,就不难发现,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至上个世纪末以来,发生奇迹般的变化和发展。从根本上说,缘于正确地认识到了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于形成了体现这一阶段发展实际的指导理论。并由此制定和贯彻了符合这一阶段实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邓小平同志基于我们国家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指出:一切都要从社会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出发。因而能够很好地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而在我国认识史上实现了又一次伟大的飞跃。1992年,党的十四大比较完整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共有九个方面,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党的十五大及十六大又进一步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系统阐明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运行的具体模式和所有制、分配制等具体实现形式,建构起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的总体框架等等,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只个实例具体生动地体现出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是历史的统一,其实质在于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于坚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短片: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基本结论:由于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所以,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

本节小结:

*实践是认识产生的现实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是认识的来源、发展的动力,为认识的产生上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上认识的最终目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认识上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在认识论上,要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唯心主义认识论、不可知论,要能够辨析和扬弃旧唯物主义认识论。

*认识过程经历两次飞跃,第二次飞跃更为重要。

*人类认识运动是一个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辩证过程。

*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本节复习思考题

⒈试述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⒉为什么说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⒊正确理解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有和现实意义?

下节预习内容;

⒈真理的特性

⒉真理与谬误

⒊真理的检验标准

第二节真理与价值

在这一节里,我们学习关于辩证唯物主义真理、真理的特点和检验标准的理论,为树立尊重科学,坚持真理的价值观打下理论基础。我们还要学习价值及其特点的学说,正确认识价值认识尤其是价值观的社会作用。同时,还要掌握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从而了解树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理论根据。真理和价值的问题以及二者的关系,实际上是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提出来的。这是因为任何实践活动都需要在实践中遵循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那么,什么是实践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呢?

实践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

所谓真理尺度:指制约人们实践活动的外部事物的本质、客观规律和规定性。其实它的内容就是真理。

所谓价值尺度:指制约人们实践活动的主体即人的本质、客观规律和规定性,具体表现为人的各种客观的需要和要求。

那么,我们可以的出这样的结论: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了真理尺度,又遵循了价值尺度,并且实现了二者的辩证统一。如果做不到这种统一,那么实践就不能获得成功。例如,三峡大坝的建设就必须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那么三峡大坝建设的真理尺度实际上是关于三峡大坝的建设、环境、经济、交通、移民安置等问题的认识。那么三峡大坝建设的价值尺度呢?实际上是指关于解决生态、效益、灾害防治、地区社会发展、文物保护等问题的全面考量和综合评价。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认识活动对于实践的重要意义。由于实践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都是由认识活动过的,也就是说,没有认识的正确指导也就不能保证实践的成功。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认识活动对于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在上述中的重要作用,于是真理和价值及二者的关系就成为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人们需要研究的相关问题是:

什么是真理?

真理的特点是什么?

什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什么是价值?

价值的特点是什么?

怎样认识价值现象?

真理和价值、价值认识的关系怎样?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等

这些问题都是我们由此而升发出来的。以上就是我们要在这一节讨论的问题。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什么是真理呢?

真理:是人们的主观对客观事物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人类的全部认识活动都是为了获得真理,并用真理指导实践,以取得实践的成功。

关于真理的概念,我们可以把握这样几点:

⒈真理是一种精神性的现象,是人们认识活动的结果。

⒉真理是在人们的实践中可以指导的、引导实践到预期目的的正确认识。

⒊真理是一种正确的认识,是指这种认识与客观事物的状态、本质和规律具有一致性;但是,这种一致性只能通过看它能否使特定的实践获得成功来鉴别,而没有其他标志。例如,中国科学家关于宇航技术的认识之所以是真理,就因为它是一种能够指导宇航实践获得成功的认识。大家知道宇宙飞船神5神6的发射成功,实际上正说明了这一点。当然,如果人们在特定的理论指导下实践没有获得成功,那么就应该对导致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如果不是由于条件、经验、操作技术水平上的问题,那么通常就是表明这种理论是不正确的或不精确,因而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一)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具有客观性。或者说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这是因为:

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它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

其次,真理的思想内容是客观的。它与认识对象的状态、本质和规律具有一致性。这是真理的根本特点。我们说任何真理之所以被称为真理,其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它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那么在内容上必须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具有一致性;任何被称为真理的认识或者理论本质上都市不应该包括与客观事物的状态、本质和规律不一致的,带有主观臆断的思想内容,否则它就不是真理。然而在现实中,由于任何具体的真理总是有待完善的、总是有待发展的,所以,人们通常称之为真理的理论观点,总是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不完善、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因素、方面或者内容。但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真理也可以是错误的,也可以与客观事物的状态、本质和规律不一致的那种思想或者理论。因为人们发现真理、发展真理的全部努力都是最终为了使真理与客观事物的状态、本质和规律完全一致起来。例如,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就不断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理论。这既是一个对社会主义制度真理性认

识的不断发展、深化、完善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纠正过去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够深刻、不够准确的方面内容的过程。因而,这也是我们关于社会主义真理性的认识,不断与社会应有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的过程。

最后,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人们的客观性的实践活动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正如列宁所说:?认为我们的感觉是外部世界的映象;承认客观真理;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这都是一回事。?[5]——也就是说,只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就必须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原理。唯物主义之所以承认真理是客观的,因为它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这个最基本的哲学前提。从这一前提出发,就必须承认人们认识的内容是来自客观世界的,是能够和客观相符合、相一致的,承认了这一点,也就等于承认了客观真理。

真理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却是主观的。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这个我们要从以下两方面来认识:

其一,真理在形态上是一种精神性现象,它与它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外部事物具有本质上的不同。那么构成真理的客观存在的外部事物既包括物质性的事物,如自然、人和社会的各种事物,也包括各种物质性的介质,凝固起来的精神性的事物,比如科学知识、思想理论等。这些事物作为认识对象,它们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而特定的真理则是与其认识对象不同,它是人们头脑中关于外部事物的认识,是一种精神现象,而不具与客观事物相同的客观实在性。对这一点,我们应对二者作一个区分。

其二,真理在结构上是用概念、判断、推理等主观的思维形式组织起来的思想观念或理论。

我们知道概念、判断、推理等都是主观性的思维形式。真理是通过这些主观性的思维形式去把握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所以,可以这么说,真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认识?真理在内容上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其意义在于:

一方面,必须把真理在内容上的客观性与作为认识对象的外部客观事物客观性区别开来。

另一方面,必须反对唯心主义认识论否定真理内容客观性的观点。

真理形式的主观性要求人们必须意识到,真理同它所反映、认识的客观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我们既不能把真理思想内容的客观性等同于客观对象的客观性,把真理当作客观实在,又要反对唯心主义否认客观真理的错误观点。有些唯心主义的观点,从真理形式上具有主观性这一点出发,把真理的内容也说成是主观的。从而否认了真理在内容的客观性。比如,实用主义,他们把真理说成是面对生活问题时临时想起来或者随手找到的一种有效的工具,如一种由人们的主观思想确定的方式或者行动方式,在他们看来其间并没有什么客观性的内容。因而,实用主义认为?有用的就是真理?。在实用主义看来,真理就像一艘摆渡船或者是一件衣服,人们重要用来过河或者御寒,一旦用过或者问题解决了就可以随手丢掉。这样一来,实用主义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一种碰运气、赌博式的形式。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杜威就甚至认为,人生就像是一种类似轮盘赌式的活动历程,实用主义的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这是因为,被称之为真理的知识或者思想之所以能够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最重要的就在于,这种知识

和思想中具有正确的反映了事物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的内容。也就是说,具有客观性的内容,否则是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的。我们之所以主张根据科学的认识来进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这是因为我们相信,只有具有客观性内容的科学真理才能指导人们的实践获得成功。下面我们再来谈一下关于真理的一元性问题。

真理是一元性的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由于特定的认识对象只有一个,所以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事实上只有一种认识能与特定的客观的认识对象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而只有这样的认识才是真理。所以真理是一元性的。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虽然由于主体认识角度和立场、观点、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人们关于同一客体的认识结果往往会有所不同,有时甚至截然相反。但是,这并不表明观点不同的每个人都拥有真理。在任何情况下,对于特定实践活动中的特定的认识对象来说,只能有一种认识是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的,这种认识就是真理。例如,盲人摸象。虽然不同的盲人从各自的认识角度出发,得出了大象像蛇、像柱子、像扇子、像墙壁等结论,然而他们由于各自认识上的局限性都没有把握到真理。因为,真正的大象的整体形象即真理只有一个,并不以他们各自的片面认识为转移。由此可见,我们只有把握那种真正于客观事物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的知识或者思想才是把握了真理,才真正地起到保障实践成功的真理尺度的作用。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从真理的根本性质来看,承认真理内容的客观性,这是坚持了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而从真理发展的过程和人们对真理的具体把握程度来看,真理又是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而承认着一点,则是坚持了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实际上,任何真理都是客观的,又是具有开掘对性和相对性的。只有这样去认识真理,才是对真理的唯物辩证理解。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否则,就不成其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正如列宁所说:?当一个唯物主义者,就要承认感官给我们揭示的客观真理。承认客观的即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真理,也就是这样或那样地承认绝对真理。?[6]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因此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正如恩格斯所说:?对自然界的一切真实的认识,都是对永恒的东西、对无限的东西的认识,因而本质上是绝对的。?[7]

真理的相对性即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

首先,任何特定的真理在反映客观对象时其认识范围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真理由于都会受到人类实践水平和范围以及认识能力的限制,因而它在反映客观对象时是有条件的、有限制的。也就是说,它只能是对无限的物质世界发展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认识,

而不可能是对物质世界的整体认识,因而是条件的、有限的。这是真理在把握客观事物在广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其次,任何特定的真理在反映客观对象时其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特定的真理不仅所反映的对象在范围上是有限的,而且其正确程度也是有限的。虽然,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但是由于条件的限制,任何特定真理对认识对象的反映只能是相对正确的,即在认识的深刻程度上、精确度上都是有限的,或者是近似性的。这是真理在把握客观事物在深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关于这点,正如列宁所说:?人不能完全地把握=反映=描绘整个自然界、它的‘直接的总体’,人只能通过创立抽象、概念、规律、科学的世界图景等等永远地接近于这一点。?[8]——这里指的就是任何特定的真理都具有相对性,都是一个不断深化、发展着的?过程?。也就是说,任何真理都只能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即相对正确的反映。

我们可以以牛顿力学为例来说明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人们对物理学的真理的认识,牛顿力学作为真理就是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牛顿力学作为真理其绝对性在于:其一,其中包含着世界运动规律的正确认识的成分;其二,它是人们彻底认识世界运动规律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阶段、环节,这些都是无条件的、无限的。牛顿力学作为真理其相对性在于:其一,他是人们关于世界运动规律的某个方面的认识和阶段性的认识,因为它仅仅考察了宏观低速运动,却把认识结果说成是整个世界运动中的普遍规律,这是它在认识范围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其二,它只是人们关于整个世界运动规律的相对正确的认识,因为它的认识结果只适合宏观低速运动,而不适合宏观高速运动和微观高速运动,因而它在深度上是有条件的、有限的。这些都上一牛顿力学作为真理的相对性的表现。后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对牛顿学说的发展和深化。其实,所有的真理都同牛顿力学一样,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是辩证统一的

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虽然是两个不同的、相互对立的概念,但是,它们之间并没有固定不移的界限,而是辩证统一的。关于这点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把握:第一,任何特定的真理都既包含绝对性方面,又包含相对性方面。

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社会主义问题的真理性认识,其中必然包含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具有绝对性,这是它之所以被称为真理的原因。但是在认识广度和深度上都有待于发展,因而它也同时具有相对性。

第二,任何特定的真理都是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发展的过程。

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必然要随着实践和认识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地发展,也就是从具有相对性的真理走向绝对性的真理的过程。当然,这种从相对走向绝对的过程是一个永远不会完结的过程。

(三)真理与谬误

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也是真理发展的规律。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相符合、相一致。相符合、相一致就是真理,反之就是谬误。

真理与谬误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在特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有本质区别,二者不能混淆。(即

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

其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真理是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真理也就无所谓谬误,反之亦然。

再次,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真理的每一个进步都意味着谬误被批驳、被放弃、被真理所取代。

最后,真理和谬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超出这个条件,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和对立并不是绝对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才能够成立,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失去了特定条件,它就会变成谬误。例如,牛顿力学作为真理是以物体宏观低速运动为其成立的范围和条件的,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和条件,它就不再适用。又如,马克思恩格斯的有些论断是在特定条件下提出的,如果不顾条件的变化加以运用,就会产生错误。关于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这一点,我们可以用列宁的话来说:?任何真理,如果把它说得‘过火’……加以夸大,把它运用到实际适用的范围之外,便可以弄到荒谬绝伦的地步,而且在这种情形下,甚至必然会变成荒谬绝伦的东西。?[10]例如,关于真理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谬误,我们可以这样认识。如果我们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存在对立和斗争这样一个真理无条件地说成这种对立和斗争是绝对的对立,那么我们就会失去向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借鉴的自觉性,就会不注意与资本主义国家交往的策略性,于是我们就会犯错误,就会有害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当然,谬误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变为真理。

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一种情况是,如果把超越了条件、转化为谬误的真理,重新摆在它所适合的条件下,那么它就会重新成为真理;另外一种情况是,人们犯错误常常是获得真理的先导,即所谓的?失败乃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对自己所犯的错误的认真总结,是发现真理的最好办法。

总之,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原理告诉我们,要想做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我们就应该在实践中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树立终生为真理而奋斗的理想信念,准备随时为真理而献身,从而保证我们的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成功。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在认识外部客观事物时,当获得了一定的认识之后,认识过程并没有结束。这是因为还存在着一个对认识结果加以判定、鉴别,看其是否是正确的过程。不经过这一真理的检验过程,人们的认识还是不确定的,不可靠的,未完成的,因而也是无法运用于实践的。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有一段话深刻地说明了这个问题。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gegenst?dliche]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11] ——说明了认识对实践的依赖性,同时也揭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辩证唯物主义原理。

实践为什么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呢?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小议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小议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内容提要:在认识活动中,人的理智、情感、意志是融合在一起的。认识过程主要是理性思维的过程,但同时也包含非理性因素的参与。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共同促成认识由感性认识向理性、由现象向本质飞跃。我们在认识过程中,既要看到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也要看到它的消极作用,要在理性因素的主导下发挥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最终促进认识活动的发展。 关键词: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积极作用消极作用 在人的认识过程中,并非只有理性、理智和逻辑的因素起作用。不可否认,理性因素在人的认识活动、认识过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要否认人的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恰恰相反,非理性因素在人的认识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也十分重要,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是一个有意志、有情感并有认知能力的统一整体,人的任何心理因素,包括非理性因素必然会参与到认识活动中,对认识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一、非理性因素的内涵 (一)关于理性因素的内涵 对于理性的界定,学界中有着不同看法,不过比较普遍的界定方式,是把理性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理性是指认识运动过程中的感性反映形式和理性反映形式,包括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等认识形式;狭义的理性仅指概念判断、推理等抽象逻辑思维形式。而理性因素则是指认识主体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能力,指认知性的意识,包括人的理智、思维和逻辑等因素。 (二)关于非理性因素的内涵 所谓非理性因素是指那些与理性因素相对的,理性思维所不能理解、逻辑概念所不能表达的主体心理形式。而非理性因素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说,在人的知、情、意这三大类意识要素中,“知”包括主体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属于人的理性因素;“情”和“意”包括动机、欲望、信仰、习惯、本能等,这些精神要素一般不以理性思维为基础,在主体结构中属于非理智、非认知的方面,因而被称为“非理性”的因素。广义的看,“非理性”因素还包括认识能力中不能被逻辑思维的概念所包含的主体心理形式,如幻想、想象、猜测、顿悟、直觉、灵感等,也包含在人的“非理性”当中。因此,非理性性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人的非理性因素分为两类,前一类——情感与意志——不属于人的认识能力,而是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渗透到主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并对其发生影响;后一类——形象思维与直觉思维——虽然属于人的认识能力,但它同逻辑的、自觉的理性思维相比,具有不自觉的、非逻辑等特点,因而在广义上也属于“非理性”因素。 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马克思参考答案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到,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理论基础。 4、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5、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意义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6、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是具体的、特殊的,各具特点。二者的辩证关系是:一是二者相互联结,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普遍性。二是二者相互区别,普遍性是共性、一般,特殊性是个性、个别,共性指包含个别事物共同本性的东西,并不包含个别事物的全部内容和特点。 8、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

环境生态学导论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 1.阐述你对生态圈各圈层关系的认识 生态圈由生物圈和生命支持系统组成,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能量。大气圈是动植物最直接的生命系统,没有大气圈提供氧气和CO2,无法进行氧循环和碳循环;水循环通过大气圈运动而实现的,大气环流还调节了气候,使之较适合生物生存。水圈中水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水循环保证地球水量的动态平衡。岩石圈的表层即土壤层,是一个特殊的生命子系统,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初级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2.举例说明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两者关系的看法 参考: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主要特征的环境问题,呈现出形势继续严峻与人类社会的努力不断增强相交织攀升的状态。一方面,资源利用与环境保育的矛盾仍然是制约世界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难点,长期积累的诸多全球性环境问题,如资源枯竭、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生态系统功能退化以及突发性环境和生态灾害频发等还在继续发展;另一方面,人类正在用智慧,通过技术、管理和行为三个层面的整合,加大了解决自身生存、经济发展和环境保育三者间诸多矛盾的力度。 举例的话,就拿那些环境问题好了。比如,全球气候变暖。 3.你认为环境生态学与经典生态学有何不同? 4.简述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 研究生物圈系统和各支持系统在人类活动干扰下的演变过程、相互作用的机制和规律以及变化效应及危害,寻求受损生态系统和环境要素修复或重建的各种生态学措施。

第二章 3.你对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学意义是如何理解的? ①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形成;②土壤结构、养分代谢和分解过程;③系统中水分的分布、循环和平衡;④景观结构与性质;⑤系统中物种的相互作用与关系。 5.请举例说明“有效积温法则”在农业生产和虫害防治中的作用? 有效积温法则: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某一特定的生物类别各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 8.环境因子生态作用的一般规律包括哪几个方面。 (一)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生态因子和环境因子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环境因子具有综合性和可调剂性,它包括生物有机体以外所有的环境要素。而生态因子更侧重于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部分。 (二)环境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①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②主导因子及特点;③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④环境因子作用的阶段性;⑤环境因子的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 (三)环境因子的限制性作用。

非智力因素

注重高中学生数学学习的非智力因素 浙江省平湖中学陈杰 314200 【论文摘要】 本文从笔者所任教的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影响学生提高自己数学成绩的三个非智力因素: 1、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 2、数学学习意志薄弱,持久性差; 3、自卑感强,自暴自弃。 并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六条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1、阐述数学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 2、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 3、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4、培养学生坚强的学习意志; 5、给予学生最大的信任,表扬进步,鼓励成功,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6、注重个别辅导。 【关键字】 非智力因素数学教学教学对策学习动机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提供合适的环境、足够的学习时间和适当的帮助,95%的学生能够学好每一门功课,达到确定的教学目标。我校目前在校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数学学科成绩不理想。根据布卢姆的理论,笔者认为,学生数学成绩差的原因并不在智力上,而是在非智力因素上。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成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现代心理学认为智力因素通常是指记忆力、观察力、思维能力、注意力、想象力等,即认识能力的总和。它是人们在对事物的认识中表现出的心理牲,是认识活动的操作系统。而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它对人的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的作用。其中主要包括兴趣、情绪、情感、意志、性格等。从人类智慧行为的心理结构看,非智力因素属于非认知性心理机能系统,即认识活动的动力系统,在学习上发挥着动力、定向、强化和创造等方面的功能。可以这么说,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除了与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有关外,还在很大程度上与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有关。所以,我们在重视学生智力发展的同时,也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催化”作用。下面结合我校教学实践,拟分析我校数学学习困难生的非智力因素状况,谈谈在教学中充分调动非智力因素的几个策略,并提出教学对策。 一、造成数学成绩落后的非智力因素 1、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较差,往往是课上听课、课后完成作业了事,他们往往不注重理解,偏重于课本上的定义、公式、定理,甚至有时题目条件稍一变化,便无能为力。对于所学的知识尚不会比较,不善于整理归纳,数学知识掌握显得松散零乱、理解不深。在学习上,他们没有形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努力寻求最优解答,解题后进行总结、归纳、推广和引伸等科学的学习方法。 2、数学学习意志薄弱,持久性差。有些学生甚至是最优秀的学生,一遇到计算量比较大、计算步骤比较繁琐题目,或者是一次尝试失败,甚至一听是难题或一看题目较长就产生畏难情绪,缺乏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坚韧意志和信心。他们还常经不起诱惑,贪玩厌学,不能自制。 3、自卑感强,自暴自弃。有些差生在未接触到一些数学知识之前,就对它产生了畏惧心理。一旦接触到这些知识,稍有困难,便自暴自弃,认为数学不是他能学好的,最终放弃了对学好数学的信心。比如,解析几何、函数,常使一部分学生因畏难而放弃学习。 二、分析了上述数学困难生非智力因素状况,根据教学实践,提出如下几种教学对策: 1、阐述数学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 从小学到高中,年年都有数学课。世界各国都把数学列为中小学的主干课程。为什么大家都这么重视数学呢?笔者认为原因有三:首先,数学和语文、英语一样,也是语言。数学是科学的语言,他用数字、公式、符号、图像、概念、命题、和论证等各种手段,十分精确而简练的表达世界万物间的数量关系,以及在空间的位置关系。不懂数学,就不能理解科学。其次,数学能够发展人的理性思维。如果说语文能用来表示人的感情、愿望、意志,进行形象思维,那么数学主要用来进行抽象、概括、推断和论证等理性思维。数学推理一是一,二是二,准确无误,用以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十分有益。最后,数学的用途广泛。小至上街买东西,大至设计火箭外形、控制卫星运行,全靠数学计算。 我们知道学习动机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是学习活动的强大动力。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达到学习目的的内驱力,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古今中外,许多教育理论家都阐述了兴趣和动机对学习过程的重要作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育学家乌申斯基也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我们现代的教育实践也充分说明,培养良好的兴趣是减轻学生的负担、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环节。反过来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但兴趣的产生,往往要靠外界的刺激和诱发。这就要求教师经常全面、细致地观

2015自然辩证法习题解答

2015自然辩证法习题解答 1.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当如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如何走? 1)牢固树立人口意识和环境意识 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两项基本国策, 是可持续发展中最为基本的战略。计划生育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社会基础的核心; 环境保护(包括控制污染和改善生态)则是保证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基本国策所规定的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全民族的觉悟和共同的努力奋斗。 (2)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 建立适合国情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统一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 实行全面节约的战略, 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低产出, 高消耗、低效益的局面。选择资源节约型、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的发展方式, 把经济建设、资源利用、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有机结合起来。 (3)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和协调管理机制 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完成的。只有依靠完善的法律体系、政策体系和强有力的执法监督,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和协调管理机制, 才能使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贯彻和落实。 (4)充分发挥我国智力和人力资源优势 我国各种人均资源占有量在世界上几乎都处于劣势, 只有智力和人力资源具有相当的优势。几十年来, 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 独立地发展了自己的高新技术。在走向21世纪之际, 这是我国主要的可依赖的优势条件。 (5)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世界经济正在日益形成一种互相依赖的格局, 全球性环境问题将整个人类的命运连在一起。从环境保护正在促进产业技术和工艺发生根本性变革这一点出发, 国际环境合作有可能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成为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突破口。 2.什么是技术悲观主义?谈谈你对技术悲观主义的看法?

环境卫生学题库及答案

环境卫生学——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环境介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2.环境卫生学研究的环境包括______和______。 3.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按其属性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4.根据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情况,可将其分为______和______。 5.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大气;水;土壤 2.自然环境;生活环境 3.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4.原生环境;次生环境 5.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二、名词解释 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三、选择题 1.环境卫生学主要研究() A.自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B.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C.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D.生活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E.自然环境、生活居住环境、工作学习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2.学习环境卫生学的主要目的是使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 A.提高诊断疾病的本领 B.认识疾病在人群中流行的原因

C.了解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规律 D.认识全球环境问题 E.认识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3.具体地讲,环境介质是指()A.空气、水、土壤(岩石) B.空气、水、土壤(岩石)和生物体 C.空气、水、土壤(岩石)和食物 D.空气、水、食物、生物体 E.空气、水以及各种固态物质 4.环境卫生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是()A.环境因素的调查与监测 B.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与转归 C.环境污染治理 D.环境因素的健康效应 E.环境质量评价5.环境卫生工作中常见的二次污染物如()A.二氧化硫和颗粒物 B.铅、镉、汞、酚 C.甲基汞、光化学烟雾 D.氮氧化物、碳氢化物 E.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6.原生环境是指() A.受动物活动影响的天然环境 B.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天然环境 C.无动植物生存而仅有少量微生物存在的环境D.受人为活动影响的环境 E.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 7.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A.人体摄入微量元素过多所致 B.人体摄入微量元素过少所致

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动力作用

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动力作用绥滨县第二中学:蒋海峰

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动力作用 绥滨县第二中学:蒋海峰 非智力因素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以很好的发展,往往不会有太多的成就。相反,一个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的发展,就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中学生学习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要提高学习成绩,不仅需要学生的智劙因素的积极参与,同时也需要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智?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如果用A表示学习的成功,x代表智力因素,y 代表非晲力因素,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A = P(x、y),即学习的成功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函数,由此可见,智力因素在学习中固然重要,但非智力因素也是不可低估的。 浓厚的学习兴趣,愉快的情感、坚定的的意志和顽强的性格,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动劋,而且在学生成长的辇程中始终起着定向、参与、调节、强化等一类列相互的作用。 一般地,多数人的智力水平是差不多的,即人的智力水平高低是符合正态分布的,而非智力因素直接关系到学习活动的效率,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两者缺一不可。 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功能看,智力的基本功能是认识功能,

主要解决知不知,懂不懂的问题,而非智力因素的基本功能概括起来有以下六个作用: (一)动力作用 非智力因素是中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学习积极的心理机制。它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健康发展,学习积极性高,态度正确,求知欲旺盛,注意力集中,自制能力强,有助于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促使智能的发展和发挥。反之,非智力因素发展不良的学生,其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自觉性,注意力涣散,情绪不稳定,缺乏毅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不断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定向作用 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定向作用,它把学生的认识和行为统一起来,用于记忆、想象和思维所观察的事物和所学习的内容上。有些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不是由于智力差,而是学习积极性不高,自控力差,学习精力不集中所造成。 (三)巩固作用 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要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坚韧性和克服困难的精神,使他们经常保持勤奋向上的情绪和刻苦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才能不断前进。反之,娇气、任性、

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

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 内容摘要: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非理性因素起到了积极地作用。中共志愿军用他们坚韧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克服了武器,后勤上的种种困难,最终取得胜利。是我深刻认识到,非理性因素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关键词:抗美援朝,非理性因素,坚韧的意志,信念,积极 看了《绝地反击》的视频后。我对于抗美援朝的胜利深有感悟。从中,我 还将它与我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上学到的知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 识是辩证统一的——联系在一起。让我对于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之间的协同 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下面,我就来谈谈,我的小小见解。 《绝地反击》这个视频主要讲的是抗美援朝。抗美援朝发生与1950年,当时中国的美国的武器装备与美国的武器装备悬殊太大。当时美国的作战武器有 步枪,机枪,冲锋枪还有重型坦克和轻型坦克,空军战机,而我们中共军队使 用的是步枪和机枪,而且,这些步枪和机枪又是从国民党手中缴获的,有的则 是在二战结束时缴获打的日本制造的武器。从武器上,我们理性的分析下,我 们中国军队是不可能打败美军。然而,事实上是,中共军队充其量只有迫击炮,却在朝鲜打败了全世界军队中火力最强,又完全拥有制空权的美国军队。我们 是胜利的一方。在这场战争中,非理性因素发挥出了它的重要作用。 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认识主体的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念、习惯、 本能等意识形式。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中国出兵就朝鲜也是为了我们自己国 家的安全着想士兵们,都有着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中共志愿军有种很强大 的非理性的因素在里面。他们有着坚韧的意志,坚定的信念。这些非理性因素 调动了中共志愿军的主体精神力量,努力奋战。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共志愿军之所以勇敢,不怕牺牲。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一种很强的信念, 他们不想做亡国奴。他们心中有着坚强不屈的信念。我们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 唯一标准。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使认识得以 产生和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的真实性的唯一标准。所以中共志愿军就 真的用实践去证实他们心中所想,那是他们的认识。他们英勇奋战,他们克服 一切困难。不管是武器上的落后,还有后勤上的供应不足。两三个吃土豆,而 且冻得很硬,咬都咬不动。还有天气寒冷的时候,士兵的衣物也供应不足,冻 得发抖。可就要有这些种种的困难。中共志愿军也凭着坚定地信念,坚韧的意 志去实践。通过实践,检验出了他们的认识是正确的。我们的结果是胜利的。 由此,我深深感悟到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所以,在认识辩证运动过程中,我们既要注重理性因素的作用,同时也不可忽视非理性因素的重要因素。 在朝鲜战场上的非理性因素起到了积极地作用,但是,也有些非理性因素对认 识起着消极的作用。比如,懒散的心情,不屑的态度等。所以,我们应该以正 确的理性认识去指导和调控非理性因素的作用。让非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发 挥积极的作用。在我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也会用积极的非理性因素调动我 的精神力量去努力实现认识的目标。

环境科学概论含答案

一、填空题 1、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 卡逊在研究了美国使用杀虫剂所产生的危 害之后,出版了《寂静的春天》。 2、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 3、影响近地层空气质量的因子主要包括:污染源因子、气象因子和地形 因子。 4、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类 群。 5、按监测目的分,环境监测分为:监视性监测、特定目的的检测和研究 性检测。 6、典型物理污染包括:噪声污染、电磁辐射、光污染、放射性污染和 热污染。 7、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环境先恶化后改善的情况,称为环 境库兹涅兹曲线。 8、按照处理原理除尘装置主要分为机械除尘、湿式除尘、过滤除尘和电除 尘。 9、根据不同的原则,环境划分也不同。按环境主体,环境可分为_人类环境__和__ 生物环境__。 10、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数量逐级__ 递减_;二是能量流动是___不循环____的,__不可逆_____的。 11、根据大气的物理性质差异和垂直运动状况,可将大气圈分为五层,分别是__

对流层______、__平流层_____、__中间层____、___热成层_____和____逸散层___。 12、大气是由多种气体、水汽、__液体颗粒______和__悬浮固体杂质______组成 的混合物。其组分可分为___稳定组分_____和___不稳定组分____。 13、人工环境根据空间分布特点可分为___点状环境_、___面状环境__和___线状 环境___。 14、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包括_引起呼吸道疾病_、____致癌____、_传染 病暴发流行____和_损伤遗传物质_。 15、水中所含的杂质,按其在水中的存在状态可分为三类:_悬浮物____、__胶 体__、___溶解物_____。 16、水体中的污染物按其种类和性质一般可以分为四大类,即__无机无毒物_、_ 无机有毒物____、__有机无毒物__和___有机有毒物___。 17、土地退化包括_土地荒漠化_______、__土地盐碱化______、___土壤污染 _____三种形式。 18、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是追求__、质量和效率_____;生态—环境—资源目 标是强调为使系统达到良性循环,发展必须有限制,要与__自身承载力_____相协调;社会目标是实现__社会公平_,人口适度增长。 19、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的__公平性原则_____、__可持续性原则___、__共同性 原则___和_需求性原则_____原则。

对非理性因素的再认识

对非理性因素的再认识 作者:权立枝 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文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刊名: 理论探索 英文刊名:THEORETICAL EXPLORATION 年,卷(期):2004(2) 被引用次数:5次 本文读者也读过(9条) 1.张长明.Zhang Changming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期刊论文]-广东社会科学2008(1) 2.郭正红.GUO Zheng-hong主体实践活动中理性和非理性因素作用解读[期刊论文]-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9(5) 3.黎学军.LI Xue-jun论非理性因素对主体认识的影响[期刊论文]-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5,26(2) 4.孙琳.SUN Lin崩溃的理性帝国主义:论理解的绝对性——非控制行为与非语境话语[期刊论文]-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4) 5.杨明媚.谯亚军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期刊论文]-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 6.白雪晖.BAI Xue-hui非理性主义在认识论中的合理性[期刊论文]-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6) 7.刘晶晶浅析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期刊论文]-考试周刊2009(33) 8.武赢论非理性因素的整合[学位论文]2010 9.王埃亮.刘海池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期刊论文]-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8(1)引证文献(5条) 1.郭文理.李维维地方政府决策中的非理性因素分析[期刊论文]-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7(2) 2.杨福荣创造性思维中的非理性因素[期刊论文]-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4) 3.司海燕非理性因素在行政执行中的作用探究[期刊论文]-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2(5) 4.文顺好德育中非理性因素的作用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5.李远证券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5e18471362.html,/Periodical_llts200402008.aspx

2017考研政治分析题答题模板:理性与非理性因素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第 1 页 共 1 页 2017考研政治分析题答题模板:理性与 非理性因素 考研政治分析题考察不同的知识点,答案的组织和要点侧重也不相同,因此,凯程网考研频道整合了分析题涉及较热的不同知识点时的答题模板,考生可以参考。下面是涉及独立理性与非理性因素答题模板。 2017考研政治分析题答题模板:理性与非理性因素 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 一、是什么? 理性因素vs 非理性因素 ①定义: 情感、意志(冲动、欲望、想像、直觉、灵感) ②作用: 理性因素:指导、解释、预见 非理性因素:动力、作用、诱发 ③两者关系: 理性因素是主导,理性因素制约非理性因素,但也承认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 二、怎么讲 带入材料。 三、怎么干 创新 科学的创新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合力; 理性分析、严密论证+自信、意志力、发散思维、怀疑精神; 在工作中敢于打破成规,勇于探索,突破前人,创建全新的工作方法; 材料特点:两种不同学科或者不同人的对比; 例题: ①既然在数学领域2+5=7是颠扑不破的,为什么在艺术领域2+5=10000也是可能的? 是什么:理性因素是理智,非理性因素是冲动、欲望、想像、直觉、灵感。理性因素的功能是指导、解释、预见,非理性因素的功能是动力、作用、诱发。理性因素是主导,理性因素制约非理性因素,但也承认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 怎么讲:在数学领域里偏重计算,以严格的论证、定理、推倒为鲜明特色,所以答案往往是唯一的。因此在数学领域里2+5必须等于7;与之相反,在艺术领域中,更多的是以灵感、联想和发散思维作为主要手段,没有固定答案有广阔的可能性,所以2+5可能等于10000。 ②在认识活动中,正确处理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对科学创新有何重要意义? 怎么干:科学创新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合理,要求我们把理性分析、严密论证+自信、意志力、发散思维、怀疑精神结合,在工作中敢于打破成规,勇于探索,突破前人,创建全新的工作方法。

环境生态学题库

环境生态学题库 一、简答题 1、毒性试验中,如何选择受试生物? 答:(1)该生物是重要的生态类群的代表,在人类或其它重要物种的食物链中占有一定地位;(2)分布广泛,经得起实验检验,易饲养、遗传稳定,因而有均匀群体和足够数量供试验用;(3)该生物拥有相当丰富的背景资料(即生物学、遗传学、分类学及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等);(4)试验终点反应容易鉴别; (5)对毒物反应的敏感性强,但又要具有不易生病、不易被寄生等特点。 2、生态监测有何特点? 答:(1)能综合地反映环境质量状况,环境问题是相当复杂的,某一生态效应常是几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具有连续监测功能,用理化监测方法可快速而精确测得某空间内许多环境因素的瞬时变化,但却不能以此来确定这种环境质量对长期生活于这一空间的生命系统影响的真实情况。 (3)具有多功能性:通常,理化监测仪器的专一性很强,测量O3的仪器不能兼测SO2,测SO2的也不能兼得S2H4。 (4)监测灵敏度高,生态监测灵敏度高包含着两种含义。 3、固体废物对人类环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侵占土地:固体废弃物不加利用就需占地堆放,堆积量越大,占地越多,据估算,每堆积一万吨渣,约需占地一亩。 (2)污染土壤:废物堆置,其中的有害组成容易污染土壤; (3)污染水体:固体废物随天然降水径流进入河流、湖泊,或因较小颗粒随风飘迁、落入河流、湖泊,造成地面水的被污染,固体废物随渗沥水渗到土壤中,进入地下水,使地下水受污染,废渣直接排入河流、湖泊或海洋,会造成上述水体的污染。 (4)污染大气:固体废物一般通过下列途径可使大气受到污染——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某些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释放出有害气体;细粒、粉末受到风吹日晒可以加重大气的粉尘污染,如粉煤灰堆遇到四级以上风力,可被剥离1—1.5厘米,灰尘飞扬可高达20—50米;有些煤矸石堆积过多会发生自燃,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采用焚烧法处理固体废物也会使大气污染。 4、森林生态系统在结构上和功能上有何特点? 答:(1)生物种类多、结构复杂:森林的垂直成层现象形成的各种小生境,发展了种类繁多的动物群落和其他生物群落。 (2)系统稳定性高:森林生态系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各类生物群落之间协同进化,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在人成长中的作用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在人成长中的作用 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班里成绩最好的,并不是大家认为的最聪明的孩子;学校读书时曾被认为是智力出众的学生,毕业后却没有什么作为。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一个人的成长是个漫长又复杂的过程,智力仅仅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因素,而不是全部,只强调智力因素的作用,不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显然是难以达到成才的彼岸。如果把智力因素比作种子,把非智力因素比作土壤,那么优良的种子只有播在肥沃的土壤里才能茁壮成长。 所谓智力因素,包括六个方面: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创造力。而非智力因素,顾名思义是相对智力因素来说的,指与理解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这些非智力因素,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往往不会有太多的成就。相反,一个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的发展,就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做出较大的贡献。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张广厚(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他在小学、中学读书时智力水平并不出众,他的成功与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相关。他曾说:"搞数学不需太聪明,中等天分就能够,主要是毅力和钻劲。"达尔文也曾说过:“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我对科学的热爱,对长期探索的坚韧,对观察的搜索,加上对事业的勤奋。”从心理学上讲,感情、意志、兴趣、性格、需要、目标、抱负、世界观等,是智力发展的内在因素。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发展不但有助于智力因素的充分发展,还可补充其他方面的不足。反之,如果人缺乏意志,贪图安逸,势必影响其智力的发展。 资料袋 勤奋出天才 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广厚,是一位年轻的数学家。他的祖先,没有遗传给他什么"数学细胞",家里也没有一个搞数理化的人。张广厚的父亲是开滦煤矿的矿工。解放前,井下发生了一次事故,父亲的右手伤残了,家里生活更加艰难,经常揭不开锅。没法子,七岁的小广厚,只好跟上堂哥哥广智去捡煤矸石。每天,天还没亮,广厚就背上小筐,顶着寒风,朝煤场奔去。精薄的空心棉袄棉裤,怎么抵得住寒风的袭击?小广厚觉得,狂风简直要撕破他的皮,刮透他的心似的。小广厚用冻得红肿的小手,不停地捡着煤矸石,累得汗水浸湿了棉袄,手上的裂口迸出了鲜血,他还是不顾一切地往筐里扔着:一块,两块,三块......多捡一块,家里就多一点烧的,就多一口呼气;一天不捡,一天就没得烧。这样拼命干,一回也只能捡两三簸箕煤。但是,付出这样艰辛劳动,日子还是过不下去。广厚九岁,便跟上邻居大爷,到矿上的柱子厂去做工。有一天,厂里让他们去卸面袋。小广厚扛着四十斤重的一袋面粉,颤颤巍巍地爬上了高高的跳板。沉重的面袋压得他喘不上气来。小广厚觉得,这袋面简直比座大山还重,这跳板怎么那么高,那么长,老也走不到头啊?!他拼上全身力气刚刚走到面房,一筋斗便摔倒在地,沉重的面袋压在他的身上。这个块、

非理性主义

非理性主义 非理性主义往往将理性同直观、直觉、本能等对立起来 非理性主义在现代资产阶级哲学和伦理学中流传颇广。如信仰主义者的非理性主义宣扬盲目的信仰;叔本华宣扬无意识的意志,断言理性和科学不适用于道德范围;尼采宣扬“权力意志”论,鼓吹非道德主义;柏格森宣扬直觉;存在主义宣扬存在不是客体而是主体,“存在先于本质”(萨特),否认道德规律的客观性,等等。这些都是非理性主义的表现。 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强调人的精神生活的各种非理性因素,同时夸大理性的局限和缺陷,它否认理性具有认识世界的能力,同时指出存在本身就具有非理性和非逻辑的性质。非理性主义在本体论上否认世界是一个合乎理性的和谐的整体,把世界看作是一个无序的、偶然的、不可理解、甚至荒诞的世界。 从20 世纪开始,非理性主义成了风靡西方的思潮,在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政治等领域广泛流传。 至少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非理性主义随着西方文化思潮的涌入,就进入了国内文学及其研究现场,并且受到某些学者的大力推崇。这种文学倾向发展到极致,就是④以本能与身体为核心,鼓吹野性和纵欲,反对道德伦理、亵渎崇高、消解历史。 进入21世纪以来,非理性主义思潮再次在国内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中掀起波澜,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最近一两年,这一现象有增无减。甚至到了严重危及文学健康发展的地步 党圣元等学者尖锐地指出,除了热衷于本能癫狂,沉溺在下半身狂欢,迷恋于丛林法则外,⑤叙事空转、语言粗鄙、逻辑混乱、意义悬空和叙述失禁等,也是当下文学领域非理性主义的另一副面孔,而肆意篡改历史与亵渎崇高则是当下文学领域非理性主义的显著特征。 2004年的《狼图腾》、2005年的《藏獒》以及2007年的《刺猬歌》,都是推崇、讴歌动物兽性,鼓吹“动物哲学”的代表性作品。 重新呼唤道德在文学中的回归,③文学是作用于人的心灵和精神、关怀人生价值和提升精神境界的,因此必然肩负一定的道德理想。应该重视文艺道德在影响作品生产、作品传播中的作用,重视文学中的道德理想对文学作品内涵和格调的影响,我们很需要“具有道德激情的 中国作家协会雷达指出:现代性充满了运动、变化,是与进步、发展相关联的一个概念,但同时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概念,一方面它代表了理性,另一方面,它把精神焦虑植入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但是据此认为20世纪的中国文学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文学则是荒谬的,如果人的觉醒与反封建不算现代性,人道主义不算现代性,工具理性与人文理性不算现代性,那么现代性到底是什么?那种认为非理性主义居于主导地位的文学才能叫具有现代性的文学的观点显然是有失偏颇的。 时下一些戏说历史的作品中,出现了一些完全不顾史实的改编,这些作品以娱乐性、时尚性、消费性、世俗性消解了历史内容和思想深度。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05-06 A卷

武汉大学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 题 一、在下面各题的4个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有多少选多少,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 1、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与实用主义真理观的根本分歧在于( )A.真理是否有用B.真理是不是客观事物本身C.是否承认真理的客观性 D.真理的形式是不是主观的 2、在检验真理的过程中,实践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一观点是( ) A.诡辩论的观点 B.折衷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唯物辩证法的 观点 3、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A.劳动者 B.劳动对象 C.科学技术 D.管理方式 4、划分阶级的标准是( )A.以人们在政治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为依据,即政治标准B.以人们在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为依据,即经济标准C.以人们的思想进步为依据,即思想标准D.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即生产力标准 5、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 ) A.艺术、道德、哲学、宗教 B.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 C.社会心理 D.政治法律思想 6、意识形态诸形式中依靠社会舆论发挥作用的是( )A.哲学 B.艺术 C.宗教 D.道德 7、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犯了( ) A.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B.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C.类似不可知论的错误 D.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 8、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9、逻辑证明不能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原因是( )A.逻辑证明本身是一种认识,没有跳出思维的范围B.逻辑证明在检验真理的过程中不起作用C.逻辑证明的前提、方法和结论的正确与否归根结底是由实践来检验 D.逻辑证明没有为广大群众所接受 10、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 )A.社会意识发展的历史继承性 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C.社会意识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11、社会政治结构的一般特征有( )A.强制性 B.阶级性 C.相对独立性 D.主观随意性 12、在社会生活中,人( )A.既是目的,又是手段 B.既是价值主体又是价值客体 C.既尽义务,又享受权利 D.既为他人服务又接受他人服务

环境生态学试题集

《环境生态学》综合练习 一、名词解释 1.环境生态学: 2.生态规划(广义): 3.群落的水平结构: 4.土壤肥力: 5.r-选择: 6.能量流动: 7.生态因子的不可替代性 8.K-选择: 9.须氧污染物: 10.生物种群环境容量: 11.污染物质环境容量 12.生态因子: 13.群落的垂直结构: 14.物质循环: 15.酸雨: 16.生态因子的直接作用规律: 17.生物多样性: 18.湿地生态系统: 19.光饱和点: 20.生态型工业: 21.间接生态因子: 22.生态监测: 23.光补偿点: 24.群落的交错区: 25.功能区划: 26.食物链加环延长: 27.生物种群: 28.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规律: 29.人为干扰: 30.平行食物链相接: 31.限制因子: 32.协同进化:33.群落: 34.环境质量的生态评价: 35.光周期性: 36.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37.物质循环再生利用规律: 38.生态破坏: 39.谢尔福德耐性定律: 40.动态平衡规律: 41.边缘效应: 42.温度三基点: 43.耐性限度: 44.反馈调节规律: 45.生态位: 46.自然保护: 47.环境资源有效极限规律: 48.温室效应: 49.优势种: 50.生态工程: 51.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52.正反馈: 53.互利共生: 54.负反馈: 55.食物链: 56.沉积循环: 57.生态幅: 58.食物网: 59.初级生产: 60.环境污染: 61.主导因子定律: 62.生态金字塔: 63.系统功能综合性: 64.生态因子相互作用定律: 65.群落的演替:

66.生态平衡: 67.生态因子综合作用定律: 68.顶级群落: 69.生态失调: 70.间接生态因子: 71.次生演替: 72.能量流动: 73.农林牧复合生态工程: 74.指示生物 75.平行食物链连接 76.食物链加环 77.光补偿点 78.光饱和点 79.光周期性 80.温周期现象 81.物候82.物候期 83.限制因子 84.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85.耐性限度 86.生态幅 87.主导因子 88.主导因子定律 89.协同作用 90.不可替代性 91.综合作用规律 92.DO 93.COD 94.BOD 95.治污生态工程 96. 二、选择题 1.红橙光的主要生态效应是。 A.光合作用 B.蛋白质合成 C.伤害作用 D.抑制植物伸长 2.蓝光的主要生态效应是。 A.光合作用 B.引起基因突变 C.促进植物茎伸长 D.促进种子萌发 3.紫外光的主要生态效应是。 B.光合作用 B.蛋白质合成 C.伤害作用 D.抑制植物伸长 4.红外光的主要生态效应是。 C.光合作用 B.蛋白质合成 C.提高温度,促进植物茎伸长、种子萌发 D.抑制植物伸长 5.对喜光植物命题正确的是。 A.光补偿点高、饱和点高 B. 光补偿点高、饱和点低 B.光补偿点低、饱和点高 D. 光补偿点低、饱和点低 6. 对耐荫植物命题正确的是。 C.光补偿点高、饱和点高 B. 光补偿点高、饱和点低 D.光补偿点低、饱和点高 D. 光补偿点低、饱和点低 7.对长日照植物花芽分化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日照时间大于14小时 B.日照时间小于10小时 C.日照短引起的低温 D.日照长引起的高温

非智力因素与学习1

学习的原理与方法:非智力因素与学习 在教育实践中,人们逐渐发现:个人成才或学生的学业成就,既需要聪明才智或学习能力等智力因素,更需要正确而适度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饱满的学习热情、坚强的学习毅力以及完美的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在发展智力因素的同时,注重非智力因素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非智力因素的定义 韦克斯勒经过多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从智力和智慧行为的心理结构方面,对非智力因素的含义做了如下概括: 1、从简单到复杂的各智力水平都反应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2、非智力因素是智慧行为的必要组成部分; 3、非智力因素不能代替智力因素的各种基本能力,但对智力起着制约作用。 尽管韦克斯勒对非智力因素的内涵做了如上概括,但目前学术界对非智力因素的定义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国内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1.燕国材教授把非智力因素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广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而言:第二个层次为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它主要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五种心理因素组成;第三个层次为具体的非智力因素,它的组成因素主要有12种: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自制性、坚持性、独立性。 2.林崇德教授认为非智力(或非认知)因素是指除了与能力以外的又同智力活动效益发生相互作用的一切心理因素。 一般认为,广义的非智力因素包括智力以外的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以及道德品质等。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则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 智力因素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就是说在认识过程中,非智力因素不直接承担对机体内、外信息的接收、加工、处理等任务。非智力因素对认识过程的直接制约表现在它对认识过程的动力作用和调节作用中。在心理学研究中所涉及的非智力因素概念是相对于智力因素而言的,故多指狭义的非智力因素 二、非智力因素的结构要素(1)--情感 在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中,一般认为,情感是一种对智力与能力活动有显著影响的非智力因素。所以,在增进智力与能力的同时,必须提高情感的稳定性,抑制冲动性,否则提高智力与能力是有困难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