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学》教案

学时数:64

目录

第一章总论 (2)

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7)

第三章复式记账 (11)

第四章会计凭证与账簿 (14)

第五章主要经济业务核算 (18)

第六章期末账项调整与结转 (27)

第七章财产清查 (28)

第八章会计报表 (31)

第九章会计核算形式 (35)

第十章会计工作的组织 (38)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

会计的概念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理解会计的职能和特点。掌握会计的目标和概念。使学生对会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二、教学方法

归纳讲授法,从会计产生的原因、条件,会计发展的过程,会计发展到现在所具备的特点、职能归纳出会计的概念

图示法,以图表示会计的产生及会计概念的归纳。

三、重点难点

1、理解会计的目标

2、掌握会计的概念

四、课时安排

一次课(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本节分别阐述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特点、会计的目标和会计的概念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介绍会计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学习方法、学习要求,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以多媒体展示会计产生发展的历史阶段图,并进行讲授说明。

3、由马克思的资本论引出会计的两个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并介绍会计多职能论观点,

4、结合市场经济发展和货币的职能,讲授会计的四大特点和目标。

5、利用归纳法对以上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归纳出会计的概念。

(三)总结扩展。通过本次课我们学习了会计的重要性、会计的产生与发展、职能、目标、特点和概念。陈云同志说:“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你是如何理解的?

(四)作业布置

第一章课后习题一

七、板书设计

剩余产品的出现

会计会计产生条件

产生文字的产生

发展中国:会计名词出现、账簿、四柱清册结账法、龙门账

会计的发展

西方:复式记账

会计职能

(核算、监督)

会计的特点会计的概念

会计的目标

第二节

会计的对象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理解会计对象的概念、企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掌握会计六要素的概念、分类和六要素之间的关系。为今后学习会计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和理论基础。

二、教学方法

演绎法,由会计对象的一般表述,具体化为会计六要素,再到会计要素项目。

图示法,划图表示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

三、重点难点

重点:1、会计对象的一般表述。

2、企业的资金运动。

3、会计六要素的划分。

4、会计六要素的概念、分类、要素之间的关系。

难点:1、企业的资金运动

2、会计六要素的划分

四、课时安排

2次课(4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资金运动图的挂图

2、多媒体

六、教学步骤

第一次课(2课时)

(一)明确目标

本节讲授会计对象的一般表述,企业的资金运动,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会计对象的具体化会计六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二)教学过程

1、复习上次的内容

2、提问

(1)会计有哪些基本职能?

(2)会计的目标是什么?

(3)会计的概念

3、由会计的概念、职能导入本次课的内容——会计的对象

经济业务

4、讲授会计对象的一般表述资金运动

交易和事项——会计法的表述

讲清楚三种表述的本质相同性和表达角度的不同性

5、通过企业资金运动挂图或多媒体课件展示和分析企业资金运动的情况。

6、要求学生自己绘制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运动情况图。

7、分析企业和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图,并引出会计六要素。

8、从会计的方法论重点分析六要素是如何划分的,强调会计问题的两点论。

(三)总结扩展

本次课学习了会计对象的一般表述、企业的会计对象、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对象,并由企业的会计对象引出企业会计的六要素。让学生思考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与企业资金运动的不同,并要求查阅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对象。

(四)作业布置

第一章课后习题三

第二次课(2课时)

(一)明确目标

学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要素的概念、分类和具体项目。

(二)教学过程

1、展示企业资金循环图,指定学生解释图中所示资金运动情况。

2、提问

(1)会计对象的一般表述是什么?

(2)思考企业会计对象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对象的异同

(3)会计要素的概念,会计有哪六要素?

3、资产的概念、特点。

4、资产的分类和项目,讲清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含义及分类。

5、以图表示资产的分类和项目。说明资产是会计六要素的中心要素。

6、负债的概念和特点,剖析负债与资产的关系。要求学生理解资产与负债是同两个角度观察同一事

物得出的不同结论的论断

7、负债的分类和项目,讲清流动负债、长期负债的概念和种类

8、以图示负债的分类和项目

9、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和特点

10、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内容

11、收入的概念和特点,收入要么增加资产,要么减少负债,但必然增加所有者权益

12、收入的种类,请学生体会那些是主营业务,哪些是其他业务

13、费用的概念和特点,请学生结合收入特点总结费用的特点。

14、利润的概念和构成

15、总结六要素是如何以资产为中心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反映企业经营活动情况和结果的。

(三)总结扩展

会计要素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因素,是会计学基础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基础。掌握并理解会计六要素的概念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学好基础会计的前提,要求学生必须下工夫理解和记忆这些基本概念和分类及内容。学生应思考为什么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称为静态要素,把收入、费用和利润称为动态要素。

(四)作业布置

第一章课后习题三、四

七、板书设计

会计职能核算和监督核算监督的内容资金运动(又称经济业务或交易和事项)

静态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财务状况

会计对象会计要素

动态要素:收入、费用、利润经营成果

流动资产:货币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款项、存货

长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

资产固定资产: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资产。

无形资产:专利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等

其他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其他资产

流动负债

负债长期负债

实收资本

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主营业务收入

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直接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

生产费用

间接费用制造费用

费用管理费用

期间费用销售费用记入“本年利润”

财务费用

营业利润

利润利润总额

净利润

第三节第四节

会计准则会计核算的方法和程序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了解会计准则的意义和我国已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情况,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掌握会计基本准则中所规定的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含义、作用;掌握会计的信息质量要求及其应用。会计核算的前提是会计学的公理,本次课内容的学习对学生理解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非常重要。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述会计准则的意义,我国已发布的会计准则情况,重点介绍了企业会计基本准则的总则部分关于会计的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例证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讲授较深的会计公认原理

图示法,绘图表示会计核算的七种方法是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

二、重点难点

重点:1、会计假设的含义及作用

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内容

难点:1、会计假设中的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的理解和应用

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可靠性、可比性、谨慎性、实质重于形式要求的含义、应用。

三、课时安排

一次课(2课时)

四、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会计核算方法关系图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本节讲述了会计准则的意义,我国已发布的会计准则情况,重点介绍了企业会计基本准则的总则部分关于会计的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介绍了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会计处理的基本程序,会计核算的七种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加以使用,是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会计处理的基本程序介绍了实际工作中会计处理的一般程序,学生应结合实际工作进行理解。

(二)教学过程

1、提问(1)什么是资产?资产分哪几类?

(2)会计要素的静态要素是哪些?

(3)会计要素的动态要素是哪些?

2、从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局限性,说明会计领域还有许多未知领域或在现有技术下难以把握的事项,

需要我们对一些事项作出估计,即进行会计假设。

3、结合生活中的一些经济现象,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办法,引起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探讨兴

趣。

4、分析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教师指出解决办法,向学生讲明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

计量假设的含义和所解决的疑难问题,以及对现代会计理论和实务的重大影响。

5、会计工作必须进行规范,说明会计准则的地位和作用,

6、关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先让学生阅读理解会计质量信息要求的内容,然后结合经济生活对会计

信息的质量要求的实际,向学生讲授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的含义及要求。

7、讲授会计核算的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关系

8、联系实际工作,说明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

(一)总结扩展

本次课学习的会计核算基本假设是会计学的公理,对以后会计课程的学习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作用,学生必须认真掌握。建议学生查阅会计法规体系中,除会计准则外,还有哪些?

(二)布置作业 第一章课后习题六 六、 板书设计

会计主体 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会计 持续经营 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假设 会计分期 持续经营假设的补充 货币计量 币值不变

可靠性 相关性

可理解性 可比性 实质重于形式 重要性

谨慎性 及时性

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

第一节 第二节 会计科目 会计恒等式

一、 教学目的

本章论述了会计七种核算方法的第一种——设置账户,学生通过学习应掌握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种类,账户的设置、掌握会计恒等式的的内容,以及会计恒等式在会计理论中的重要地位。

会计信息质量要 求

二、教学方法

归纳推理法,由会计六要素的概念归纳推出会计恒等式。

例证法,由实例总结经济业务的基本类型。

二、重点难点

重点:1、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2、会计科目的种类。

3、会计平衡式的恒等关系。

4、会计恒等式的应用。

难点:1、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与实际工作应用的结合。

2、会计恒等式恒等原因的理解。

3、经济业务的基本类型

三、课时安排

1次课(2课时)

四、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会计科目表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本节讲授会计科目的概念,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和种类,会计恒等式的恒等关系,会计恒等式的理论意义。这些内容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以及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方法的基础。

(二)教学过程

1、提问上次课的内容

(1)会计核算的四个前提是什么?每个前提分别解决什么问题?

(2)权责发生制的概念、应用。

(3)谨慎性的典型应用。

2、带领学生复习第一章第二节会计对象的内容,因为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形成会计六要素,对会计要素的基本分类称会计科目,从而导入本次课的内容

基本分类进一步分类

3、按照: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的逻辑关系,讲授会计科目的概念、意义

4、让学生体会会计信息可比性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学习把握国家为什么对总分类科目要通过会计制度实行统一的会计科目,来理解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

5、讲授会计科目分类的内容和意义。

6、采用联想法回忆会计六要素的概念和关系,推倒出会计恒等式。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利润=收入-费用

7、利用多媒体的图示,学习经济业务的基本类型及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8、由会计等式和经济业务类型的分析,说明会计等式的重大理论意义。

(三)总结扩展

本次课学习了会计科目的概念设置原则和种类,会计恒等式的恒等关系及理论意义。学生课下应思考如何建账,假定学生被任命为某新建企业的会计负责人,他应如何按国家规定和本单位的业务实际建立一套适合本单位需要的会计科目体系。

(四)布置作业

习题集,第一章的单选、多选和判断

七、板书设计

1、会计科目的概念和分类

2、经济业务发生的基本类型

第三节

会计账户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账户的概念和意义,掌握会计账户的结构、使用和分类,掌握建账工作的方法和原则,学会如何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和管理的需要建账。

二、教学方法

讲授推理法,由会计的对象——经济业务——会计六要素——会计科目——设置账户。

图示法,以图示直观的讲授账户的基本结构。

三、重点难点

重点:1、账户的结构。

2、账户的种类。

3、不同种类下的账户的应用。

4、账户按用途结构分类的运用

难点:不同种类下的账户的应用。

四、课时安排

二次课(4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手工账簿

六、教学步骤

第1次课(2课时)

(一)明确目标

学习如何根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账户的基本结构,账户的分类以及不同种类的账户的应用。

(二)教学过程

1、复习上次课的内容

带领学生复习上次课从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的逻辑关系。

2、在复习的基础上,讲授会计科目的局限性,会计科目只是对会计要素进行的基本分类,还无法解决对会计要素进行记录和计量的要求,推倒出设置账户的必要性,导入本次课。

3、从会计科目的局限性讲起,阐述设置账户的意义。

4、讲授账户的基本结构。

5、由账户的基本结构引申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成本类”和“收入类损益类““费

用类损益类”账户的结构、内容和用法。在讲课时,应注意举一反三,只需讲清楚资产类和负债类两类账户的用法,其他账户主要由学生自学。

6、讲授账户按用途结构分类的目的、用途。重点讲授“结算类”、“调整类”、“集合分配类”账户的使用方法。

第二次课(2课时)

(一)明确目标

讲授不同账户的结构,要求学生熟练应用各类账户反映经济业务的发生。

(二)教学过程

1、复习上次课的内容

(1)资产账户的结构

(2)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

(3)账户按经济内容分哪几类

2、说明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只是账户的基本分类,账户还有按用途结构分类,导入本次课的内容。

3、说明账户按用途结构分类是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的补充。

4、盘存类账户的含义、结构、典型账户举例。

5、资本类账户的含义、结构、典型账户举例。

6、结算类账户的含义、结构、典型账户举例。

7、调整类账户的含义、结构、典型账户举例。

8、其他类账户的含义、结构、典型账户举例。

(三)总结扩展

本节课重点讲授了账户的设置、分类和应用,详细学习了账户在不同条件下的分类,及各类下的特点和使用,学习了设置账户这一会计处理的专门方法。学生在学习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体会如何根据账户的设置,在账簿中建账。

(四)布置作业

第二章习题一、二,习题集中第二章习题

七、板书设计

1、资产类账户基本结构

借账户名称贷

期初余额

*** ***

增加数*** 减少数***

*** ***

本期发生额*** 本期发生额***

期末余额 ***

2、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基本结构

借账户名称贷

期初余额 ***

***

减少数*** 增加数***

*** ***

本期发生额*** 本期发生额***

期末余额 ***

资产类

负债类

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所有者权益类

成本类反映收入的损益账

损益类

反映费用的损益账

盘存类

账户分类结算类

资本类

账户按用途结构分类集合分配类

跨期摊提类

成本计算类

损益类

财务成果类

第三章复式记账

第一节

复式记账的原理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会计史上两种不同的记账方法,理解复式记账法的原理和特点,掌握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和账户结构。

二、教学方法

比较分析法,比较单式记账和复式记账的差别,得出复式记账的特点。

例证法,由实例解释借和贷的含义

三、重点难点

重点:1、复式记账的原理

2、复式记账的特点

3、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4、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律

难点:1、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律

2、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四、课时安排

一次课(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学习复式记账法,掌握复式记账法的出现是现代会计产生的标志,掌握复式记账法的特点。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借”和“贷”的含义。

(二)教学过程

1、完成课堂练习

2、提问

(1)盘存类账户的结构

(2)结算类账户的分类和结构

(3)调整类账户的分类和结构

3、账户只是解决了记账的位置,还没有解决记账的方法,本次课开始学习记账方法。

4、介绍单式记账方法。

5、讲授复式记账的方法及特征。

6、带领学生思考单式记账和复式记账的区别及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

7、借贷记账法的概念、由来。

8、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和账户结构。

(三)总结扩展

复式记账法是现代会计的标志,借贷记账法是世界通行的记账方法,本次课重点学习了复式记账法的原理和借贷记账的概念、由来以及借和贷的含义。学生应查阅有关会计发展史,了解我国是否也产生过复式记账法,为什么我国的复式记账法没有得到应用和推广。

(四)布置作业

第三章课后习题一、二

七、板书设计

单式记账法

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法

资产、成本、费用的增加

“借”表示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的减少

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成本、费用的减少

“贷”表示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的增加

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学会应用借贷记账法进行账务处理,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和试算平衡表的编制。

二、教学方法

演绎推理法,由借和贷的含义、账户的结构推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律

例证法,以经济业务的实例练习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律和试算平衡

三、重点难点

重点:1、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2、借贷记账法下会计分录的编制。

3、借贷记账法下的试算平衡

难点:1、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2、会计分录的编制,账务处理的举例

四、课时安排

一次课(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学习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对应关系和试算平衡,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及应用举例。

(二)教学过程

1、复习上一次课的内容,留出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重点复习所学借和贷的含义。

2、复习上一章所学账户的基本结构,为本次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导入本次课的学习。

3、复述“借”和“贷”的含义。

4、根据借和贷的含义及账户的基本结构,推理讲授“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律

5、根据记账规律阐述账户的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

6、讲授试算平衡的原理及平衡方法。

7、进行业务举例练习会计分录的编制和试算平衡表的编制。

(三)总结扩展

本次课的内容非常重要,学习了世界通行的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应用,学生课下必须认真复习和做练习,把这部分内容学深、学透。课下思考实际工作中如何应用借贷记账法进行有关业务处理。

(四)布置作业

第三章习题集中的习题

七、板书设计

借资产账贷借资产账贷

(1)

(3)(4)

借负债(权益)贷借负债(权益)贷

(2)

第四章会计凭证与账簿

第一节

会计凭证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理解会计凭证的概念、作用和分类,掌握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方法,掌握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方法,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的有关程序、手段等。

二、教学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带领学生参观模拟实验室,认识会计凭证及其传递和保管程序和方法。

三、重点难点

重点:1、会计凭证的概念和分类。

2、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方法及内容。

3、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方法及内容。

难点:1、原始凭证的审核

2、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四、课时安排

二次课(4学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用支票、发票、收据、收料单每人1份;教学用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及凭证封面每人1份

第1次课(2学时)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学习会计凭证的概念、作用,会计凭证的分类,原始凭证的概念、分类和作用,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方法,记账凭证的概念、分类和作用,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方法。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程序及有关规定。

(二)教学过程

1、复习上次课的内容。

2、结合第一章会计的七种方法,介绍我们已经学习了设置账户和复式记账,本次课开始我们将

学习填制审核会计凭证和登记账簿的方法,导入本次课。

3、从会计工作的始点说明填制审核会计凭证在会计工作的重要地位。

4、会计凭证的概念。

5、会计凭证的作用。

6、会计凭证的种类,展示实际工作中常用的若干种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帮助学生认识和学习

有关凭证。

7、学习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程序及方法。

第2次课(2学时)

(一)明确目标

学习记账凭证的编制依据和方法,练习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二)教学过程

1、提问,复习上次课的内容。

(1)什么是会计凭证?会计凭证在会计核算程序中的地位。

(2)会计凭证按填制程序和用途不同分那几类?

(3)原始凭证的填制依据?

2、由原始凭证只能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而无法表明经济业务应记入的账户、方向的局限性说明编制记账凭证的必要性,导入本次课的内容——记账凭证的编制和审核。

3、记账凭证的概念。

4、记账凭证的种类。

5、记账凭证的填制依据和填制方法。带领学生填制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由学生自己练习填制。

6、结合模拟实验室关于会计人员的岗位分工讲授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三)总结扩展

本节讲授了会计凭证的概念、种类、作用,学习了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方法,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方法,以及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学生在学习时要特别注重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学生课下练习人民币金额大写和小写的正确、规范写法,以确保原始凭证的正确填制。学生要查阅《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了解会计凭证的保管。到模拟实验室进行实验,练习记账凭证的填制。

(四)布置作业

第四章课后习题一

七、板书设计

原始凭证

会计凭证分类会计凭证

记账凭证

外来凭证

按来源不同分

原始凭证自制凭证

一次凭证

按填制方法分累计凭证

汇总凭证

收款凭证

按用途不同分付款凭证

记账凭证转账凭证

按反映业务的单项凭证

数量不同分汇总凭证

第二节

会计账簿

一、教学目标

为什么要设置会计账簿,设置哪些账簿,掌握账簿设置,登记方法,理解总账与明细账平行登记的要点。

二、教学方法

在预习教材的基础上,比较凭证与账簿的联系与区别,研讨账簿的作用,账簿的种类、介绍账簿设置和登记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

重点: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方法,可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模拟实习来完成分类账、日记账的区别。

难点:总账与明细账的平衡登记,需要老师进行详细讲解。

四、课时安排

6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会计凭证、会计账簿。

六、教学步骤

第1次课(2课时)

(一)明确目标

研讨账簿的定义、作用和分类,理解账簿的含义和设置原则。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会计凭证的作用、种类及填制要求。

2.研讨会计账簿的定义,理解设置和登记会计账簿与其他会计核算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3.研讨会计账簿的设置,明确账簿的作用和设置原则。

4.研讨账簿的种类,明确各种账簿的功能和作用,了解各种不同账簿之间的联系。

(三)总结扩展

在本次课中,我们主要研讨了三部分内容,对重点内容进行详细介绍,逐步加深了对会计账簿的认识。课后思考:为什么要设置和登记会计账簿?设置哪些会计账簿。

(四)布置作业

思考习题第三题

第2次课(2课时)

(一)明确目标

研讨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方法,明确序时账簿及分类账簿的结构、格式、记账的依据和登记方法。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会计账簿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2.研讨序时账簿,明确序时账的结构、栏式及登记方法。

3.研讨分类账簿

(1)掌握总分类账的格式及登记方法。

(2)掌握明细分类账的种类、格式及登记方法

(3)研讨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理解总账与明细账的关系,掌握总账与明细账平行登记的要点。

(三)总结扩展

在本次课中,研讨了三部分内容,对重点内容通过图表的格式进行了分析,初步掌握了账簿设置和登记的方法。

(四)布置作业

第2次课思考第四、五题

第3次课(2课时)

(一)明确目标

理解登记账簿的规则,模拟练习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的登记。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明细分类账簿的格式有哪几种?总账与明细账平行登记应注意哪几点?

2.讲授账簿启用的规则

(1)目标:保证会计账簿的合法性,明确记账责任

(2)账簿启用的规则

(3)账簿更换的规则

3.讲授账簿登记的规则

(1)目标:为了使账簿记录保持清晰、耐久便于长期查考使用。

(2)具体规则

4.讲授错账更正的方法

(1)划线更正法的适用范围及更正方法

(2)红字更正法的适用范围及更正方法

(3)补充登记法的适用范围及更正方法

5.了解错账的查找方法

6.学生自己动手根据已编制的记账凭单模拟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总分类账及有关日记账。

(三)总结扩展

本次课在学生掌握账簿启用规则和账簿登记规则的基础,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模拟练习。

(四)布置作业

第三次课思考第六题

书面完成练习题习题一

七、板书设计

普通日记账

序时账簿

特种日记账

总分类账

账簿按用途或记录的方式分分类账簿

明细分类账

备查账簿

第五章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第一节

筹集资金的核算

一、教学目的

明确工业企业筹集资金业务的主要内容,掌握所涉及账户的核算内容、性质和结构,并根据设定的经济业务进行账务处理。

二、教学方法

首先让学生明确企业筹集资金的两个来源渠道,指出在企业筹集资金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经济业务,研讨涉及账户的核算内容、性质和结构,进而掌握企业筹集资金业务的账务处理方法。

三、重点、难点

重点:资本金制度及资本金的账务处理是本节学习的重点。

难点:资本公积,借款利息的账务处理是本节的难点,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重点介绍。

四、课时安排

一次课(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会计凭证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指出企业筹集资金的两个来源渠道,在研讨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动手编制涉及实收资本。短期借款的会计分录,并给予指导。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理解复式记账原理,掌握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2.指出企业在筹集资金过程中的主要经济业务,引出本节的内容。

3.投入资本的核算

(1)进行投入资本核算涉及到的账户,账户的核算内容性质及结构

(2)实例说明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的一般账务处理方法

4.借入资金的核算

(1)借款按偿还时间的长短,分为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

(2)核算借入资金涉及到的账户,账户的核算内容、性质及结构。

(3)举例说明借入资金的一般账务处理方法。

(三)总结、扩展

本次课主要研讨了企业筹集资金的来源渠道,筹集资金中发生的主要经济业务,涉及到的账户,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方法。

(四)布置作业

思考一、二题

七、板书设计

筹集资金的核算投入资本

筹集资金的两个来源渠道

借入资金

一、投入资本的核算

(一)总账账户设置

(二)核算举例

二、借入资金的核算

(一)总账账户设置

(二)核算举例

第二节

供应过程的核算

一、教学目的

明确供应过程的主要经济业务,学习正确计算材料物资的采购成本,掌握所涉及账户的核算内容、性质及结构,根据设定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二、教学方法

联系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认识供应过程经济业务的重要性,指出供应过程的主要经济业务及涉及的账户,解释账户的核算内容、性质及结构。以实例说明账务处理方法。

三、重点、难点

重点:材料采购的账务处理是本节课的重点。

难点:增值税的账务处理是本节课的难点,应结合增值税条例,进行讲解。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会计凭证、多媒体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教学目标

让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联系实际学习在供应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经济业务,掌握供应过程核算需要设置

的账户以及账务处理。

(二)教学过程

1.供应过程的主要经济业务

2.材料物资采购成本的计算

3.增值税的原理及计算

4.涉及到的主要账户,账户的核算内容、性质及结构。

5.实例说明账务处理方法

(1)钱货两清

(2)货到款未付

(3)款付货未到

(4)以预付款购货

(三)总结、扩展

本节主要研讨了三部分内容,对重点内容进行了详细解释,并举例说明。学生根据材料物资采购业务,应能扩展到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等周转材料的采购业务。

(四)布置作业

根据练习题1—14题编制会计分录,填制记账凭证。

七、板书设计

供应过程的主要经济业务

设置的账户

供应过程的核算

核算举例

第三节

生产过程的核算

一、教学目标

明确生产过程核算的内容,掌握所涉及账户的核算内容、性质、结构,根据给定例题中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能运用“品种法”进行完工产品、在产品成本的计算。

二、教学方法

指出产品生产的过程,也是费用发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要核算生产费用的发生与归集,

基础会计学基本账务处理汇总

基础会计学基本账务处理汇总

企业的基本经济业务可以分为: 一、筹集资金(债务资金和权益资金); 二、生产准备(购买机器设备、原材料); 三、产品生产(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应承担的制造费用); 四、销售(确认销售收入,结转销售成本); 五、财产清查(清查内容: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存货、固定资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 (清查结果处理分批准前和批准后分别处理) 六、利润结转和分配。 一:筹集资金 ?接受投资(若是股份有限公司计入“股本”,其他公司计入“实收资本”) 借: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固定资产 贷:实收资本(计入注册资本部分)/股本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实收资本(计入注册资本部分)/股本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借款(分四个环节:取得借款,计算利息,支付利息,归还本金) ①取得借款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长期借款 ②计算每月利息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③付息月支付利息(假设3个月支付一次利息) 借:财务费用一个月的利息费用 贷:应付利息一个月的利息费用 借:应付利息三个月的利息费用 贷:银行存款三个月的利息费用 或者写一笔复合会计分录 借:财务费用一个月的利息费用 应付利息两个月的利息费用 贷:银行存款三个月的利息费用

④最后一个月还本付息(可以分开写3笔会计分录,能写两笔复合会计分录,也能写一笔)写三笔分录 借:财务费用一个月的利息费用 贷:应付利息一个月的利息费用 借:应付利息三个月的利息费用 贷:银行存款三个月的利息费用 借:长期借款/短期借款本金 贷:银行存款本金 或者写一笔分录 借:财务费用一个月的利息费用 应付利息两个月的利息费用 长期借款/短期借款本金 贷:银行存款三个月利息费用+本金 二、生产准备 ?购买机器设备(区别是否需要安装) (1)不需要安装 借:固定资产买价+相关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买价*17%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 (2)需要安装 借:工程物资买价+相关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买价*17%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 借:在建工程 贷:工程物资 银行存款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购买原材料(区别是否验收入库) (1)已经验收入库 借:在途物资----甲材料买价+相关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买价*17%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 借:原材料——甲材料 贷:在途物资——甲材料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

. 基础会计教案 一、课程容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也是财务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对于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习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它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包括对会计的定义、会计核算的职能、会计核算的对象、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性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的讲解;详细阐述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复式记账原理、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工作组织等基本核算方法;全面介绍了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基本技能。 二、教学方式方法 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会计实务操作性强的特点,决定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关的实验教学;如《基础会计》中的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章节,如果只在课堂上讲理论既费时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将各种单据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各个单据和整个填制过程完整地展示给学生既形象又生动,然后再进行配套的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真正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将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定为3:1,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其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 三、配套实践性教学容 《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行实验以增加感性认识。为此我校专门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验,指导学生填制会计凭证(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我们对《基础会计》这门课的教学,实现了实验场地的现场化、实验资料的标准化、实验手段的规化。会计模拟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深化课堂的理论教学,强化了实际操作技能,大大缩短了理论与实际的距离,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本课程的总要求 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够应用复式记账原理熟练处理经济业务,能根据提供的实物单据准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模拟实训教案

会计模拟实训教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会计基础模拟实训》教案 一.会计基础模拟实训目的 本试验按照会计核算基本步骤,以某企业1月份经济业务为例,分环节安排了整个会计循环过程模拟试验操作,设计了从建账、制证登账到编制会计报表全部过程的会计资料,体现了一个综合完整的会计循坏过程。通过学生仿真练习与实际操作,不仅能掌握会计书写基本规范,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帐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的全部会计工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而且能以切身体会初步尝试出纳员、记账员等不同会计岗位的具体工作,从而对企业会计核算全过程有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认识,达到加强对所学会计理论知识的理解、基本方法的运用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的目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技能。 二,模拟实训的内容 1.原始凭证的填制 2.原始凭证的审核 3.记账凭证的填制 4.记账凭证的审核 5.记帐凭证的汇总、整理与装订

6.材料采购成本的核算 7.产品生产成本的核算 8.主营业务成本的核算 9.账簿的启用、更换、交接与保管 10.账簿的设置与登记 11.对帐和结帐 12.错账更正 13.现金、银行存款、存货的清查 14.资产负债表编制 15.利润表编制 16.会计凭证装订与保管 三,模拟实训考核办法 为了使实训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加强对实训教学质量的评价与考核,对学生实训成绩和教师工作量要进行严格考核并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实训教学由学生和教师共同进行,为全面公正地评价其效果,必须从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两方面双向考核,即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学生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考核着重对技能整体水平的评估.

常用会计科目表-会计基础

会计科目表(节选) 顺序号编号会计科目名称账户主要核算内容(注意科目与账户区别----账户有结构)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借增贷减借减贷增 一、资产类(一般借增贷减) 1 1001库存现金(有关现金收支的业务) 2 1002 银行存款(有关银行收支的业务) 3 1012 其他货币资金(除现金和银行存款以外的其他各种货币资金,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证存款和在途货币资金等) 4 1101 交易性金融资产(以近期出售、赚取差价为目的从证券市场购买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和基金投资) 5 1121应收票据(企业销售产品、商品/提供劳务等收到的购货客户/接受劳务客户开具的商业汇票,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6 1122应收账款(企业因销售产品、商品/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客户/接受劳务客户收取的款项或代垫运费) 7 1123预付账款(预先支付给供货单位的货款,可计入“应付账款”借方) 8 1131应收股利(企业股票实际支付的款项中所包括的已宣告发放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和企业对外投资应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等,但不包括应收的股票股利) 9 1231其他应收款(赔款、罚金、保证金、备用金、预支差旅费等) 10 1241坏账准备(借减贷增)(指对应收账款预提的,对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用来抵销,是应收账款的备抵账户) 11 1401 材料采购(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采购过程中货款已付但尚未验收入库的在运输过程中的材物) 12 1402在途物资(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采购过程中货款已付但尚未验收入库的在运输过程中的材物) 13 1403原材料(直接用于生产产品并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主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品备件和燃料包装) 14 1404 材料成本差异(借记超支额;贷记节约额)(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采购过程中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 15 1406库存商品(企业制造完工入库并可供销售的产品) 16 1531 长期应收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产生的应收款项) 17 1601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长期发挥作用,长期保持原有的实物形态,但其价值则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逐渐地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并构成产品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18 1602累计折旧(借减贷增)(固定资产备抵账户,记录固定资产因使用而磨损的价值,折旧方法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 19 1603 固定资产清理(借记清理成本;贷记清理收入) 20 1604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在安装、自行建造或改扩建过程的实际支出)

基础会计第四版教案

第一章概述 学习目标 ◆ 了解会计的概念。 ◆ 能说出会计的对象。 ◆ 能解释会计的基本职能及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 了解我国现阶段会计管理体制结构。 ◆ 能区分集中核算与非集中核算的关系。 ◆ 能举例说明会计机构的内部牵制制度。 ◆ 能说出会计岗位的划分。 ◆ 了解会计法规的组成,能说出会计法的基本内容。 ◆能解释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学习时数 ◆讲授:4学时。 第一节会计的概述 什么是会计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运用专门的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任何社会的经济管理活动,都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管理越要加强,会计就越重要。 会计是一门经济管理科学,它的理论与方法体系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和创新。

会计学科的分类

会计的核算职能 会计管理是通过会计的职能来实现的。会计的职能就是会计在经济管理中固有的、内在的客观功能。 会计的核算职能亦称会计的反映职能。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从核算的时间看,它既包括事后的核算,也包括事前、事中的核算;从核算的内容看,它既包括记账、算账、报账,又包括预测、分析和考核。 会计的基本职能可归结为核算和监督两个方面。

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就是会计人员通过会计工作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监督的核心就是要干预经济活动,使之遵守国家法令、法规,保证财经制度的贯彻执行,同时还要从本单位的经济效益出发,对每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有效性进行事前、事中监督,以防止损失浪费。会计监督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项:第一,以国家的财经政策、财经制度和财经纪律为准绳,对即将进行或已经进行的经济活动的合理性进行监督。 第二,从单位内部提高经济效益出发,将监督贯穿于经济活动全过程,以评价各项经济活动是否有效,能否提高经济效益。 第三,对贪污盗窃、营私舞弊等违法犯罪活动进行监督,以保护国家财产的安全完整。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项职能关 系十分密切,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核 算是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就无法进 行监督,只有正确地核算,监督才有 真实可靠的依据。而监督则是核算的 继续,如果只有核算而不进行监督, 就不能发挥会计应有的作用,只有严 格地进行监督,核算所提供的数据资 料,才能在经济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 用。

基础会计学试题及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马克思指出:会计是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这表明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 1)生产职能 2)反映监督职能 3)生产职能和管理职能的统一 4)主要是管理职能兼生产职能 2.传统的会计主要是( ) 1)记帐算帐报帐 2)记帐预测分析 3)记帐算帐查帐 4)记帐报帐查帐 3.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不是( ) 1)设置帐户的理论依据 2)复式记帐的理论依据 3)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 4)总分类帐户与明细分类帐户平行登记的理论依据 4.对应收帐款可按规定的标准计提坏帐准备金,其根据是( ) 1)历史成本原则 2)权责发生制原则 3)配比原则 4)谨慎原则 5.会计报表编制的根据是( ) 1)原始凭证 2)记帐凭证 3)汇总记帐凭证 4)帐簿记录 6.引起资产内部一个项目增加,另一个项目减少,而资产总额不变的经济业务是( )

1)用银行存款偿还短期借款 2)收到投资者投入的机器一台 3)收到外单位前欠货款 4)收到国家拨入特准储备物资 7.对于大堆,笨重的材料物资实存数的确定,一般采用( ) 1)实地盘点 2)抽查检验 3)查询核对 4)技术推算盘点 8.盘存帐户月终如果有余额应在帐户的( ) 1)借方 2)贷方 3)借方或贷方 4)无余额 9.盘存表是一张反映企业资产物资实有数所( ) 1)外来原始凭证 2)自制原始凭证 3)记帐凭证 4)转帐凭证 10.目前实际工作中使用的现金日记帐,银行存款日记帐属于( ) 1)特种日记帐 2)普通日记帐 3)专栏日记帐 4)分录簿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分,共15分。) 11.复式记帐法的优点是( ) 1)帐户对应关系清楚,能全面,清晰地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 2)适用性强 3)能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和经营成果

基础会计教案—会计要素

第二章第一节会计要素 【教学重点、难点】 会计六要素的概念、特点、包含的内容。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配以相应的习题进行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给大家介绍了企业的经济活动以及会计的对象,那么,会计究竟核算些什么呢?可以说形形色色,名目繁多,但归纳起来,就是六大类,即我们今天将给大家讲解的会计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新课讲授: 一、会计要素(重点/难点) 会计要素就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基本分类,它是会计对象的组成部分,是会计报表内容的基本框架,也是账户的归并和概括。 企业会计的基本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一)资产 1、概念:资产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资产的特征。 第一,资产必须是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经济资源。 第二,资产作为一项资源,它必须具有能力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能力。 第三,作为一项资产,应当能以货币计量其价值。 3资产的内容: 资产按照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1)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货币资金:指货币资金存在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其它货币资金等。 ②短期投资:指各种能够随时变现、持有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有价证券以及不超过一年的其它投 资。 ③应收及预付款项:指应收而尚未收回的账款和预付的购货款,属于短期债权。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它应收款等。 ④存货: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存的各种资产,包括商品、产成品 半成品、在产品以及各种材料、燃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 (2)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长期投资:指不准备在一年以内变现的投资,包括股票投资、债权投资和其它投资。 ②固定资产: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和工具器具等。 ③无形资产:指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和商誉。 (二)负债 1、负债的概念: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履行该义务回导致经济 利益流出企业。 2、负债的特征: 第一,负债的本质是一种现时经济义务。 第二,负债对债务人的资产具有要求权。 第三,负债必须有能力用货币确切计量或合理预计的金额。 第四,负债的偿还的方式有:以资产偿还;以提供劳务偿还;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3、负债的内容 负债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1)流动负债:指将在一年( 含一年) 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

《基础会计学》(含实训)教案:12、综合模拟实训 教案

基础会计学综合模拟实训一、教学时间安排 节次课堂 讲授学生 实操 学时 合计 1、实训动员、实训材料分发及建账0.5 1.5 2 2、上半月(1—15日)日常会计交易或事项的账务处理 1 4 5 3、下半月(16—31日)日常会计交易或事项的账务处理0.5 2.5 3 4、期末成本计算及有关会计事项调整的账务处理 2 4 6 5、期末对账与结账,会计报表的编制,会计档案的整理 1 3 4 合计 5 15 20 二、学习目标 基础会计模拟实训是在会计模拟实验室进行的会计实践性教学课,它是以学生动手做为主,教师传授、指导为辅。?学生通过对原始凭证的识别、审核到填制记账凭证、登账、算账、结账、对账、编制报表等一系列具体操作来印证理论教学课的相关知识,将书本知识溶于实践中。?使纸上谈兵、抽象空洞的凭证、账簿、账务处理程序、报表等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学生亲手经历的模拟“做账”,会计工作对学生就不再仅仅是抽象的理论概念,供、产、销过程的资金运动在学生头脑中更加直观、明确。?通过手脑并用, 1

将理论与实践、感性与理性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非常有利。 三、重点难点内容 1、识读原始凭证,了解每一张原始凭证的作用以及同一笔业务不同原始凭证执念的关系,将原始凭证转化为会计交易或事项的具体内容并用文字描述。 2、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并根据记账凭证参考原始凭证登记日记账和有关明细账。 3、期末成本计算及账项调整有关原始凭证的填制。 4、根据记账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 5、根据记账凭证编制“总分类账户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表”。 6、根据账簿记录编制会计报表。 7、会计凭证的装订方法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统一部署。担任模拟实训教学的教师由于实践经验参差不齐,为了使各个教学班在实践环节中尽可能的规范,应将各班学生集中起来,由理论及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统一部署,阐明实践课的目的、准备工作、实践内容、过程控制,并做一些内容适当的演示。通过统一部署、规范,使各班实践环节达到统一、既定的目标。 2、教会学生解读原始凭证。学生在进行实践环节时,第一道难关就是面对眼前一张张陌生的原始凭证无从下手,无所适从。因而基础会计实践课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引导学生解读 2

《基础会计》完整版优质教学教案

一、个人简介 经济管理学院 二、课程要求 会计学科体系简介 “会计”这个词,早在我国西周时代(约在公元前1 100年到770年之间)就已经出现。但是,会计作为一种专业知识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不过是最近一、二百年的事。 会计学的分支: 从应用范围上看,可分为: 1.宏观会计学 反映和监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运行情况。 2.微观会计学 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或组织的经济活动情况。 微观会计学,按照其所服务主体的性质,可以分为: 1.预算会计(也叫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会计) 反映和监督政府的财政收支以及非营利组织的业务活动。 2.企业会计(也叫营利组织会计) 反映和监督企业经济活动情况。 企业会计,按照其服务对象,可以分为: 1.管理会计 提供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的、关于未来的经济信息。 2.财务会计 提供为企业外部利害关系人服务的、关于过去的经济信息。 财务会计,按照其所应用的行业,可以分为: 工业企业会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金融企业会计、交通运输企业会计、农业企业会计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等等。 会计学基础在会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 第一章总论(绪论) 一、会计的含义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管理活动论,信息系统论。

二、会计的职能 (一)基本职能: 1. 核算 2. 监督 核算是基础,监督是保证 (二)其他职能 预测经济前景 参与经济决策 评价经营业绩等 三、会计对象 特定主体可以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四、会计目标 受托责任观 决策有用观 五、会计基本假设 1. 会计主体 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 界定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 2. 持续经营 3. 会计分期 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 4.货币计量 记账本位币 六、会计基础 权责发生制 收付实现制 七、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可靠性 相关性 可理解性 可比性 实质重于形式

《会计基础》常用会计科目表

会计常用会计科目表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财务状况) 收入=费用+利润(经营成果) 资产+成本+费用=收入+负债+所有者权益 (一)资产类(借:增加,贷减少。借方余额) 库存现,银存款,坏帐准备预付款(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坏帐准备,预付账款), 四应收,四存货,跌价准备长收款(应收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原材料,库存商品,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存贷跌价准备,长期应收款), 长股权,长待摊,持有到期投资款(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待摊费用,持有至到期投资),固定资产累折旧,在建工程固清理(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累摊销,工程物资待处理(无形资产,累计摊销,工程物资,待处理财产损溢)。 库存现金:是核算企业现金(备用金)增减变动情况和结余的科目;按币种设置明细账,由出纳员记账,且必须设置库存现金日记账。 银行存款:是核算企业银行存款账户增减变动情况和结余的科目;按不同银行账户设置明细账,由出纳员记账,且必须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 其他货币资金:核算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等其他货币资金的科目。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核算企业对外进行的具有交易性(赚取差价)为目的股权、债券、基金等短期投资性科目。 应收票据:是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向客户收取的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按照票据总类设置明细账。 应收账款:是核算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而应收未收的款项,按债务人名称设置明细科目。 其他应收款:是核算企业除了应收票据、应收账款以外的其他应收、暂付的款项,包括:预支差旅费、支付押金和应收租金等。 坏账准备:是应收账款的备抵账户。 预付账款:是核算企业因采购货物或接受劳务以及其他原因,按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按供货方的名称或预付费用的种类设置明细科目。 在途物资:核算企业购入材料物质,但尚未运达企业或未验收入库,按材料物资的品名、种类设置明细账。 原材料:核算企业库存材料物资的收、发、存情况的账户,按材料物资的品名、种类设置明细账。库存商品:是核算企业库存产成品或商品的收、发、存情况的账户,按产品或商品品种、规格设置明细账。 长期股权投资:是核算企业对外进行的股权性质的投资,期限在一年以上。 固定资产: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情况的账户。该账户反映的是原价,也就是原始价值。累计折旧:是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磨损(消耗)价值(会计上称之为折旧)是固定资产的备抵账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 在建工程:是核算企业自行建造或安装固定资产过程中的建造安装成本科目。

基础会计情景模拟教学设计

《基础会计》 情景教学整体教学设计(2014~ 2015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基础会计学 所属系部:经济管理系 制定人:马帅 制定时间: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情景设计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基础会计》课程改革目的、任务、目标 《基础会计》是高职会计专业一门极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如何将学生带进专业大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并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各种专业会计和有关管理课程奠定基础,应是《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其教学过程大致可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阶段。理论教学的目的在于向学生传授基本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好地将理论用于实践,这也是《基础会计》课程改革的两个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为其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习理论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通过基础会计实习,将会计核算理论运用于实践,按照企业会计核算的实际情况进行训练,使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使学生能够从企业和社会角度出发,根据不同的经济环境灵活应用所学知识,为将来就业创造条件。 三.教学实施的基本思路 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体现职业岗位的特征,学生完成学习是一个“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的过程。学生同时扮演学徒工的角色,教师同

时扮演师傅的角色,实训室既是学生学习的教室,同时也是完成工作任务的部门。 课堂的组织和管理按照教学讲授和工作实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讲解基本方法知识点—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工作过程管理—工作质量控制—工作效果评价。注重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如岗位的划分可锻炼学生的分工与合作的团队意识,会计工作的过程要自觉遵守,学生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每一个工作任务必须实现预期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学生充分体会和感悟,在深刻理解基本规律的同时,取得实际的经验,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教学的过程要照顾到不同能力的学生,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在练习的时间安排上有一定的弹性,充分照顾到能力差的学生,使其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保证每一个学生在自己努力的前提下能够获得成功,逐步建立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特别是实做项目的完成,是通过他个人的努力,看到了某一会计工作过程的实现,这样的成功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究的极大热情。 教学活动的时间安排有一定的灵活性,根据内容制定详细的计划,课时可分散可集中使用,在开学初教师、学生、场地管理教师、教学督导部门都能够拿到本门课程的学期教学计划,并严格贯彻执行。 四.教学环境的整体设计 教学场地主要集中在教师和实训室,实训室的文化氛围体现办公室的特征: (1)手工会计实训室内集中办公用桌凳45套,安装投影,配备配套的办公用品:尺子、算盘、印章、装订机等,学生具有完成学习和实际操作任务的活动空间。 (2)墙壁悬挂有关会计工作流程、会计岗位职责、实训室安全要求等图表。 (3)学生教师统一在实训室完成岗位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提出建议和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简单的质量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基础会计学名词解释

【会计】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旨在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 【会计核算职能】也称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会计核算方法,从价值量上反映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情况的经济活动,为经济管理提供完整、连续和系统的会计信息。 【会计监督职能】也称会计的控制职能,是指会计通过专门的方法,利用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信息,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其按照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目的。 【会计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会计要素】又称财务报表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按照其经济特征所做的具体分类。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地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会计假设】是人们在会计实践中长期奉行的、根据客观情况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做出的合理设定。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以及既定的目标持续不断地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会计分期】是指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及时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对其经营活动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历史成本】又称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特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金额。 【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香槟酒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须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值。 【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的一种计量属性。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总分类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核算指标的会计科目,又称总账科目、一级科目。 【明细分类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做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更具体的核算指标的会计科目。 【账户】是指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结构格式,用来分类记录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记账方法】是指将经济业务引起会计要素变动的发生额登记在相关账户中所使用的方法。

基础会计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会计的概述(一) 【授课教师】 阚龙彪。 【授课班级】 20XX级财会一班。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会计的概念、特点、职能;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2.能力目标:围绕会计概念这个中心,了解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加深对会计概念及其涵义的理解。 3、德育目标:围绕会计概念、职能这个中心,教育引导学生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账;不做假账。 【教学重点、难点】 参见配套教学用书《基础会计教学参考书》P1 1.教学重点:会计的概念、职能。 2.教学难点:会计的概念和两大职能。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财会专业课的第一堂课,本节课影响整个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学生对企业、对会计都比较抽象。对会计的学习比较茫然,所以本节课用了四分之一的时间进行引导,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树立会计职业道德观。 【教学媒体】 配套多媒体课件《基础会计》第一章第一节。 【课时安排】 1课时(45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给学生看一些关于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图片。 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有满足衣、食、住、行等需要的物质资料,因而就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这时人们有个良好的愿望:希望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尽可能节省的劳动占用,来取得尽可能大的劳动成果,为此,就必须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对生产活动加强管理。当社会再生产活动日益复杂,人们单凭头脑记忆来管理生产活动已不能适应客观需要时,在人类社会中就首先产生了原

始计量、记录行为,继而产生了会计。 会计最初只是“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即在“生产时间之外附带地把收支、支付日等等记录下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剩余产品的大量出现,会计才逐渐地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职能。 经济越发达,会计越重要。举例……,所以我们要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账;不做假账。 二、新授课 (一)什么是会计 1.会计的产生和发展(7分钟) 学生自学,教师归纳: (1)会计的产生 会计是适应人类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并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而发展。 使用配套光盘——第一章第一节,学生看演示: 从开始的堆积石块、刻木记事、结绳记数到刻契记数一步步向前发展。 (2)会计的发展 会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起源于生产实践,是为管理生产活动而产生的。 会计在中国的发展 西周——出现“司会”官职 西汉——出现“计簿、薄书”的账册 宋代——官厅会计(四柱清册) 明末清初——龙门账 资本主义萌芽阶段——四脚账 清后期——借贷记账法 二十世纪——电算化会计 会计在世界的发展 远古——印度的农业记账员 1494年——意大利的复式记账法 二战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分化

会计岗位综合实训-基础会计学:电子教案7第七章 财产清查

会计岗位综合实训-基础会计学:电子教案7第七章财产清查

第七章财产清查 【教学课题】财产清查的作用和范围 【教学时间】 【教学地点】:25#106 【教学班级】: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财产清查的范围,理解财产清查的概念、作用、种类 【教学重点和难点】财产清查的作用和种类 【教学方式手段】启发式和多媒体教学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 【参考资料】: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葛军主编《会计学原理》参考资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樊行健主编《基础会计》 新会计准则网https://www.360docs.net/doc/5218491569.html,/ 中国会计网https://www.360docs.net/doc/5218491569.html,/ 无忧会计网https://www.360docs.net/doc/5218491569.html,/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第七章财产清查中,大家将会详细地了解财产清查的作用和种类、财产清查的具体方法和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财产清查这一会计核算方法在整个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关系到下一个环节—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质量。同时,大家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也会经常用到财产清查的相关知识。所以大家要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以便为下一步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回顾:对账的内容是什么?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的要求是什么? 提问学生:对账的内容是什么?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的要求是什么?并分别请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对账的内容是我们在第六章中学习的。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账证核对、账账核对和账实核对。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是我们在第一章总

论中给大家介绍的。它要求我们提供的会计信息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项目完整、资料可靠。我们知道一切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财产物资都必须通过账簿记录来反映其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通过对账中的账证核对和账账核对工作,我们能够保证账簿记录的正确和完整,但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要求我们提供的会计信息不但要正确完整而且要真实可靠。账簿记录的正确完整并不等于账簿记录的真实可靠。因为现实工作中有各种原因可能使各项财产的账面数额与实际结存数额发生差异,即账实不符。所以在结帐前我们除了要进行账证核对和账账核对外,还要进行账实核对。怎样进行账实核对呢?账实核对一般通过财产清查的方法进行。 引出:财产清查的概念:财产清查就是通过对会计核算单位的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债权、债务、有价证券等的盘点或核对,查明其实有数与账存数是否相符,并查明账实不符的原因的一种会计核算方法。 下面我们来看看财产清查具有哪些作用,有哪些种类以及财产清查的范围。 [讲授正文]: 一、财产清查的作用 在介绍财产清查的作用之前,先让学生 思考实际工作中有哪些原因可能导致 财产物资的账面数与实际结存数不一 致。可采用引导式提问启发学生从人为 和自然两方面因素考虑,然后由教师总 结。造成账实不相符的主要原因有:

基础会计学会计科目解释

常用会计科目表解释 (一)资产类(借:增加、贷减少、借方余额) 库存现金:是核算企业现金(备用金)增减变动情况和结余的科目;按币种设置明细账,由出纳员记账,且必须设置库存现金日记账。 银行存款:是核算企业银行存款账户增减变动情况和结余的科目;按不同银行账户设置明细账,由出纳员记账,且必须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 其他货币资金:是核算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等其他货币资金的科目。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核算企业对外进行的具有交易性(赚取差价)为目的股权、债券、基金等短期投资性科目。 应收票据:是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向客户收取的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按照票据总类设置明细账。 应收账款:是核算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而应收未收的款项,按债务人名称设置明细科目。 其他应收款:是核算企业除了应收票据、应收账款以外的其他应收、暂付的款项,包括:预支差旅费、支付押金和应收租金等。 坏账准备:是应收账款的备抵账户。 预付账款:是核算企业因采购货物或接受劳务以及其他原因,按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按供货方的名称或预付费用的种类设置明细科目。 在途物资:核算企业购入材料物质,但尚未运达企业或未验收入库,按材料物资的品名、种类设置明细账。

原材料:是核算企业库存材料物资的收、发、存情况的账户,按材料物资的品名、种类设置明细账。 库存商品:是核算企业库存产成品或商品的收、发、存情况的账户,按产品或商品品种、规格设置明细账。 长期股权投资:是核算企业对外进行的股权性质的投资,期限在一年以上。 固定资产:是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情况的账户。该账户反映的是原价,也就是原始价值。 累计折旧:是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磨损(消耗)价值(会计上称之为折旧)是固定资产的备抵账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 在建工程:是核算企业自行建造或安装固定资产过程中的建造安装成本科目。 工程物资:是核算企业购入用于工程项目建造或大型设备按装的专项工程物资科目。 固定资产清理:是核算企业因出售、报废和毁损固定资产等原因,而发生清理费用或清理收益。 无形资产:是核算企业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商标权、商誉等非货币性资产。累计摊销:是无形资产的备抵账户,是核算无形资产的摊销账户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设计

基础会计教案 课程责任教师刘晓菲- 一、课程内容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也是财务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对于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习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它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包括对会计的定义、会计核算的职能、会计核算的对象、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性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的讲解;详细阐述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复式记账原理、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工作组织等基本核算方法;全面介绍了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基本技能。 二、教学方式方法 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会计实务操作性强的特点,决定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关的实验教学;如《基础会计》中的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章节,如果只在课堂上讲理论既费时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将各种单据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各个单据和整个填制过程完整地展示给学生既形象又生动,然后再进行配套的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真正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将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定为3:1,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其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 三、配套实践性教学内容 《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行实验以增加感性认识。为此我校专门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验,指导学生填制会计凭证(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我们对《基础会计》这门课的教学,实现了实验场地的现场化、实验资料的标准化、实验手段的规范化。会计模拟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深化课堂的理论教学,强化了实际操作技能,大大缩短了理论与实际的距离,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本课程的总要求 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够应用复式记账原理熟练处理经济业务,能根据提供的实物单据准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五、本课程总课时:总学时72学时,4学分,一学期开设。 第一章总论

(完整版)基础会计综合实训教案

基础会计综合实训教案 一.基础会计模拟实训目的 本试验按照会计核算基本步骤,以某企业9月份经济业务为例,分环节安排了整个会计循环过程模拟试验操作,设计了从建账、制证登账到编制会计报表全部过程的会计资料,体现了一个综合完整的会计循坏过程。通过学生仿真练习与实际操作,不仅能掌握会计书写基本规范,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帐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的全部会计工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而且能以切身体会初步尝试出纳员、记账员等不同会计岗位的具体工作,从而对企业会计核算全过程有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认识,达到加强对所学会计理论知识的理解、基本方法的运用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的目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技能。 二,模拟实训的内容 1. 原始凭证的填制 2. 原始凭证的审核 3. .记账凭证的填制 4.记账凭证的审核 5.日记账的设置与登记 6.明细分类账的设置与登记 7.科目汇总表编制和总账登记 8. 对账与结账 9. 资产负债表模拟 10.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模拟 11.会计凭证装订与保管 三,模拟实训考核办法 为了使实训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加强对实训教学质量的评价与考核,对学生实训成绩和教师工作量要进行严格考核并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实训教学由学生和教师共同进行,为全面公正地评价其效果,必须从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两方面双向考核,即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学生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考核着重对技能整体水平的评估. 在实训教学中对学生的考核要求是:态度端正,实训认真,掌握实训方法,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教师的考核要求是:教学态度好,耐心指导学生,具有指导学生实训的能力,能够执行实训计划. 以下是对学生考核的具体方法: 1.日常操作情况占总成绩20%,由指导教师不定时对学生的操作情况进行 检查评定出成绩. 2.凭证,账簿,报表完成情况占总成绩50%,指导教师检查凭证,账簿,报表完 成情况并进行成绩评定,检查时应注意这些实训资料的正确性,及时性,和规范性等. 3.出勤占总成绩的20%,按学生的实际出勤情况进行成绩评定. 4.实训报告占10%,通过批阅学生的实训报告,了解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并评定出成绩.

基础会计教学教案(1.1)

基础会计教学教案(第一节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产生 在原始社会,对生产活动的计算和计量仅凭部落首领的头脑记忆即可。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生产活动频繁,劳动产品增加,剩余产品出现,单凭头脑计算和记忆已远远不够,于是产生了“结绳记事”、“刻竹作书”等记录和计算方法。这是会计的萌芽。 由此可以看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会计的产生是由社会环境所决定和制约的。我国会计产生于西周,发展于唐朝,从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会计的产生是由社会环境所决定和制约的,其中与社会生产的发展更是密切相关。 二、会计的发展 (一)国内发展 1、原始社会:结绳记事、刻木记事。 2、周朝:“ 会计” 一词开始使用。 3、西周时期:有“司会”专管朝廷财务和税赋,对财务的收支进行“月计岁会” 会,总和计算,岁会记账、算账 计,零星计算,月计 4、西汉与东汉:账簿产生,如,“ 草流” 和“ 誊清簿” ,设“ 钱谷账” 。 5、唐宋时期:官厅会计把钱粮的收支分为四个部分“ 原管、新收、已支、现在” 来反映财产的增减变化。“四柱”(旧管+ 新收= 开除+ 实在)式会计方法的应用,根据四柱结算法编造的账簿称为“四柱清册”。 四柱: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本期结存 6、明末清初:“ 龙门账” 的产生,把全部账目分为四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进

- 缴= 存- 该” ,分别相当于现代会计的收入、支出、资产和负债,期末编制“ 进缴表” (资产负债表)和“ 存该表” (利润表)。 进-缴=存-该 全部收入全部支出全部资产全部负债及业主投资 进缴表存该表 合龙门 7、我国在清朝后期从国外引进了借贷复式记账法。 8、会计科学在20世纪30年代逐步形成了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信息的管理会计体系,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从此,现代会计形成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 (二)会计在世界的发展 远古——印度的农业记账员 1494年——意大利的复式记账法 二战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分化 二十世纪——计算机应用于会计 (三)会计发展历程 (1)古代会计 一般意义上讲,古代会计记账、算账 时期:旧石器时代封建社会末期 原始计量记录 运用的技术方法单式簿记 初创形态的复式记账 这一时期,会计从生产职能中分离,称为特殊的独立的职能会计产生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