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中国文化

佛教与中国文化
佛教与中国文化

佛教与中国文化(赖永海教授的讲课)

佛教与中国文化

一、佛教与一般宗教

同:了脱生死:解决人生的烦恼,探讨死后的问题。

异:不纯靠信仰(强调“慧解脱”)

二、佛教与缘起论

1、缘起论是佛法的理论基石

悉达多之成为释迦牟尼,不纯靠信仰,也不靠苦修,而是靠“悟”:他在菩提树下逆观十二因缘,悟到人生是一个念念不住的过程。此中,把人生是视为一个因缘而起,缘尽而灭的过程,乃是悉达多变为“释迦牟尼”的关键所在。

人生亦然,阴阳和合,五蕴会聚,即有人生;四大失调,五蕴离散,人即死亡,人生与宇宙万象一样,都是一个缘聚即生起,缘尽即失灭的自然过程,没有什么造物主和主宰者存在。

三、佛法与辩证法

辩证法基本观点有二:一事物是普遍联系、不断发展变化的,二这种发展变化是有条件的。缘起论的基本思想也认为一切万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念念不住的过程,而一切变化都是因缘而起的,缘即条件。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就很推崇佛教中的辩证法,马克思也说辩证法在古希腊人和佛教徒那里已发展到相当精致的程度,恩格斯也很重视佛教中的辩证思维,认为,对人的理论思辨的训练,学习古代哲学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其中包含学习佛教哲学。

四、佛教的基本教义

1、四谛法:苦、集、灭、道

四谛法实际上运用缘起理论去看人生,把人生看成是一个由四大会聚、五蕴和合而成的假相、幻影。而世俗之人把这假相视为一个实体,故有主客对待,因之追求、执著及由之而来的求不得等种种烦恼、痛苦,而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目的就是为了灭除人的种种烦恼而求得解脱。

苦:人生皆苦,如八苦:生、老、病、

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

爱别离苦、五取蕴苦。

五蕴:色、受、想、行、识。

集:苦的原因(烦恼):贪、瞋、痴

灭:涅槃(最高境界)

道:求得解脱的道路、方法(三学、

八正道等)

2、十二因缘

无明‖ 过去世二因

行‖

识‖现在世五果

名色‖

六入‖

触‖

受‖

爱‖现在世三因

取‖

有‖

生‖未来世二果

老死‖

十二因缘是从纵的角度去看待人生,把人生看成是一个不断从无明到老死念念不住的往复流转的过程。

五、小乘与大乘

小乘大乘

1、自利利他

2、修习三学六度

3、视释迦为圣人把释迦神化

4、最高果位罗汉佛、菩萨

5、人无我法无我

6、三法印一实相印

六、空宗与有宗

1、空宗

一言以蔽之:空

以因缘无自性说空,非一无所有之空。经典定义:三是偈

“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金刚经》:“扫相破执”。

扫相:“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就作如是观。”

破执:“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

《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五蕴皆空,当体空(扫相)。

“心无罡碍”(破执)。

2、有宗

A、中心思想:外境非有、内识非无。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B、八识说:眼、耳、鼻、舌、身、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C、主要经论:《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

七、佛教的中国化与中国化佛教

无神论的佛教与“神不灭”义

1、佛教的缘起论是彻底的无神论

2、汉魏佛教的根本教义:神不灭

业报轮回与善恶报应

1、佛教无主体之业报轮回

2、以灵魂不灭为依托的中国传统的善恶报应说

3、慧远的“三报论”(现报、生报、后报)

八、中国佛教的代表----禅宗

六祖慧能把印度佛教变为中国佛教

六祖革命内容:

1、即心即佛

2、顿悟成佛

3、把出世的佛教变成入世的佛教

1.心即是佛

慧能在《壇經》中说::

“自心是佛,外無一物而能建立。”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

“佛知見者,只汝自心,更無別。”

“佛是自性,莫向身外求。”

佛經也屢屢言及:

“心佛與衆生,是三無差別”,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法滅”。

爲什麽獨有慧能南宗之倡“即心即佛”稱得上“革命”呢?

慧能所說的“心性”與傳統佛教所說的“心性”內涵不同:

“內調心性,外敬他人,是自歸依也。”

“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

“法無四乘,人心自有等差。”

“自歸依者,除卻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貢高心,及一切時中不善之

行,常自見己過。”

2.由佛度师度而自性自度

慧海在《頓悟入道要門論》中說:“衆生自度,佛不能度,若佛能度,過去諸佛,如微塵數,一切衆生總應該度盡,何故我等至今,流浪

生死,不得成佛。當知衆生自度,佛不能度”。

黃檗禪師希運:衆生心本是佛,佛即是衆生心,衆生即佛,佛即衆生,衆生與佛,元同一體,“何處有佛度衆生,何處有衆生受佛度?”

3.變修禪靜坐爲道由心悟

印度佛教講曆劫苦修,禪宗的前幾祖,也都講“藉教悟宗”,強調“拂塵看淨,方便通經”。神秀教他們“住心觀靜,長坐不臥。”慧能聽後即答道:“住心觀靜,是病非禪;長坐拘身,于理何益?!”,並作了一偈,曰:“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一具臭骨頭,何爲立功課。”

慧能所谓坐禅:

“何名坐禅: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一本《壇經》幾乎都在講“道由心悟”、“迷凡悟聖”的道理。例如慧能一再強調:“前念迷即凡,後念悟則佛。”“不悟,即佛是衆生;一念悟,衆生是佛。”“自性迷即是衆生,自性覺即是佛。”“道由心悟,豈在坐哉?!”

4.變依教修行爲不立文字

杨亿在《〈景德傳燈錄〉序》中所說的:真正提倡不立文字,直指心源,不踐階梯,徑登佛地的,始自於慧能。

“諸佛妙理,非關文字。”“若取文字,非佛意。”

“莫向言語紙墨上討意度。”

“愚人向文字中求,悟人向心而覺。”

“经是佛语,禅是佛意。”

“得意者越於浮言,悟理者超於文字。”

5. 把出世与入世统一起来

慧能把佛性直接訴諸現實心性、人性的結果,是把以禪宗爲代表的中國佛教逐漸引上把出世与入世统一起来的道路了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永嘉证道歌》所说的“游江海,涉山川,寻师访道为参禅,自从认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关。”

6.慧能的南宗禅为什么会成为中国佛教的代表?

南宗的最大特点是儒学化(心性化、人性化);深得儒学之精神与底蕴。

儒学是宗法社会的产物,适应当时的社会需要。

儒家是一種倫理哲學,注重人生、人性和心性

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

孟子:進一步探討人性、心性,並把心性與“天”聯繫起來曰:“盡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則知天。”

《中庸》講“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大學》則講“正心”、“誠意”、“修齊治平”,人性、心性一直是傳家思想的重心所在。這種心性、人性理論對慧能的思想産生了深刻的影響。

總之,儒家學說在相當程度上是一種關於人的學問,是關於人與人相互關係的學說,是一種以人爲本的人生哲學。這一點對於今日的學術界,也許幾成共識。

九.中國佛教對中國古代學術、文化的影響

(一)古代哲學:先秦子學、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二)佛教與詩歌

1.魏晉玄言詩

玄言詩又可分爲兩個階段:一以士大夫注解老莊形成的玄言詩,二是以支遁、王蒙、謝安、王羲之等名流高僧所形成的“蘭亭詩”。蘭亭詩爲玄言詩的又一高峰,也是中國歷史上詩人與名僧交遊之先聲,而影響此種詩的即是佛教的般若學。

2.南北朝的山水詩

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所說的:“宋初文詠,體有因革,莊老告退,而山水方滋。”而山水詩之集大成者,當推晉宋之際的謝靈運,此正如清代詩人沈曾植所說的:“康樂總山水老莊之大成,而開其先者支道林。”

按唐代詩僧皎然的說法,是“康樂公早歲能文,及通內典,心地更精,故所作詩,發皆造極,得非空王之助邪?!”

3. 唐诗

李白耽道,但又傳有“宴坐寂不動,大千入毫髮”之句;

杜甫崇儒,卻也有“身許雙峰寺,門求七祖禪”之詠。

白居易則佛道兼修,以“香山居士”自許,正如他在《贈杓直》詩中所說:“早年以身代,直赴逍遙篇;近歲將心地,回向南宗禪”。

白居易與鳥巢禪師。向禪師請教:“如何是佛法大意?”禪師回答說:“諸惡莫作,衆善奉行。”白居易對這一回答頗感失望,認爲這是三歲小孩也民選的道理,

禪師便說:“三歲小孩雖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白居易便作一偈請教禪師:

特入空門問苦空,敢將禪事問禪翁;爲當夢是浮生事,爲複浮生是夢中?

禪師也以偈回答:

來時無迹去無蹤,去與來時事一同;何須更問浮生事,只此浮生是夢中。

王維,以“摩詰”爲號。留下了許多富有禪意,影響深遠的禪詩。其中最有名的當推《終南別業》和《過香積寺》,被視爲是禪詩的代表作。

《終南別業》:“中歲颇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後二聯是此詩是禪意所在。“行到水窮處”,一般的人可能要興闌而返,或大爲掃興,王維則不然,“水窮”則坐下來“看雲”,並因此“一窮”而擾亂心中的自在平靜,也就是說,一切都不在意,任運自然,隨遇而安。

阮籍也常常“率意獨駕,不由徑路,車轍所窮輒慟哭而返。”王維與阮籍所取的態度迥然有異:一是“坐下來看雲”,一是“慟哭而返”。

可見,阮籍雖言寄情于自然、山水,但心中的世情卻時時放不下,一遇行路不通,便觸發“世路維艱”之感慨,不由“慟哭而返”。王維呢?“水窮”則坐下來“看雲”心中無所滯礙,真正寄逸興于山水,一任聽其自然。

徐增在《唐詩解讀》卷五中說:“行到水窮處,去不得處,我亦便止。倘有雲起,我便坐下來看雲;坐久當還,偶值林叟,便與談論山間水邊之事,相與留連,則不能定還期矣。於佛法看來,總是個無我,行無所事。行到是大死,坐起是得活,偶然是任運,此真是好道人行履,謂之好道不虛也。”

王維的其他很多詩,所寫的多是空山日色、青松翠竹、鳥啼花笑、流水鐘聲,但所表現的多是一種圓滿自在、空靈和諧的真如境界。這類詩的特點,是不以文字、議論、才學爲詩,而是以“但睹性情,不立文字”爲宗旨,既含蓄雋永,神韻超然,又平淡自然,深入人心,如花落香浮,月印水底,非有妙悟,難以領略。

蘇東坡評其詩畫:

“味摩詰之詩,詩中有有畫,觀詰之畫,畫中有詩。”

4. 宋词

蘇東坡。據蘇自己說,吳越一帶的名僧,與他交往的十有八九。

“北宋以後,文之通釋教者,以子瞻爲極則。”

“三百六十寺,處處題清詩。”

“溪聲儘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

蘇東坡與了元佛印之“逗機峰”: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八風:稱譏毀譽利衰苦樂)

趙州當年少謙光,不出山門見趙王,爭似金山無量相,大千本是一禪床。

5. 禅与诗的关系

正如元好问所说:

“詩爲禪客添花錦,禪爲詩家切玉刀。

诗言志、言情,重言外之意,忌平铺直叙,与禅遥相契合。湯顯祖說:

“詩乎,機與禪言通,以若有若無爲美。”

唐宋詩客大談“韻外之致”、“味外之旨”、“超以象外,得其環中”、“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也是這個意思;

宋人梅堯臣主張詩要“含不盡之意,見之於言外”仍是這個意思。

诗另外一个特点是重悟,诗论家严羽《沧浪诗话》把悟作为为诗的第一要素,认为孟浩然的诗“一味妙悟而已”。“唯悟乃是当行,乃为本色”。

清王士这样评价唐代禅诗:“唐人五言绝句,往往入禅,有得意忘言之妙,与净名默然,达磨得髓,同一关捩。”“王、裴《辋川绝句》,字字入禅,妙谛微言,与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等无差别。

禅偈之“翻進法”,如神秀作偈“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慧能則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此爲後來被詩人們採用,謂爲“翻案法”,如白居易《寄韜光禪師》曰:“東澗水流西澗水,南山雲起北山雲。”蘇東坡在《遊西菩寺》中則略翻其意,曰:“白雲自占東西嶺,明月誰分上下池。”

6. 禅与书画

书圣王羲之與佛教交誼甚深,曾爲印度來華之達摩多羅舍宅建歸宗寺;狂草懷素本身就是佛教徒。此後,釋門之中,多有善書之人。釋貫休,工草隸,時人比之懷素,釋鞏光亦善書,陸其聲謂其“筆下龍蛇似有神”,釋夢龜,作顛草,奇怪百出,釋景雲善草書,學張旭有意外之妙,釋文梵善草書,學智永有自得之趣。

宋元明清各代緇流能書者益衆。如宋之言法華,蘇軾賞其放逸,政禪師,秦觀歎其純美,無雪庵善直行草隸,尤工榜書,一時禁匾皆出其手,釋覺隱喜作狂草,極雄宕之致,明釋雪峰,灑翰作草,龍掀鳳舞,時人譽爲詩禪草聖,清代之八大山人、石濤、石浪,既是一代名僧,又是著名的書畫家。

佛法无出戒定慧三学,戒:收入束身心,定:专志凝神,智:穷巧极妙,三者均与书法之道相通。

蔡邕说:“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

王羲之说:“夫欲书者,先凝神静思,预想字形,令意在笔前,然后作字。”柳公权说:“用笔在心,心正字正。”

这些议论,都深契佛家禅观之旨。

畫家涉足佛教者更多,從歷史上看,從東吳之曹不興、西晉的衛協、顧愷之、南朝之張僧遙到唐之吳道子、貫休,宋之關仝、巨然、董其昌等等,都與佛教有十分密切的關係,或者本身就是佛教徒,或者所作多爲佛畫,或者以佛教爲題材,總之,所作多離不開佛教。

王維所開創的禪意畫。例如他的名作《輞川圖》,就十分超然灑脫,淡遠而空靈,而他的另一幅《袁安臥雪圖》則更富禪意,雪中有芭蕉,似與常理不合,卻與禪宗跳躍式思維相符契。他的畫還常常桃、杏、蓮花、芙蓉同入一畫,也有禪宗“一念包九世”之意蘊。後人論王維的畫是“意在塵外,怪生筆端”“得心應手,意到便成。”

沈灝在《畫塵》中說:“禪與畫俱有南北宗,分亦同時。南則王摩詰,爲文人開山,荊浩、關仝、巨然、米芾、董其昌等,慧燈無盡,北則李思訓,趙幹、馬遠、戴文進、吳小仙等,日就狐禪,衣缽塵土。”

陳眉公指出:“李派樸細,無士氣,王派虛和蕭散,此又惠能之禪非神秀所及也。”南宗巨子董其昌更說:“行年五十,方知此一派(北宗)畫殊不可學,譬之禪定,積劫方成菩薩,非如董、巨、米三家,可一超直入如來地。”

中國畫有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注重意境、傳神,畫論家在評宋代的繪畫時,就說:“宋代佛教對繪畫之另一貢獻,則禪的心物合一境界與禪的空靈境界,使畫家畫家不僅知寫實、傳神,且知妙悟,即所謂‘超以象外’。”“論畫者,喜言唐畫尚法,宋畫尚理。所謂理者,應爲禪家之理,亦即畫家所謂氣韻。”

清初著名畫家石濤和尚所說的:“不可畫鑿,不可沈泥,不可脫節,不可無理,在墨海中立定精神,筆鋒下決出生活,尺幅上換去毛骨,混沌裏放出光明。縱使筆不筆,墨不墨,畫不畫,自有我在。”

通過“明心見性”來“發現自我本來面目”,而唐宋繪畫中的境界、氣韻,正是文人畫家明心見性修養的體現。

7.佛教與小說等文化形式的關係

《漢書·藝文志》曾這樣談到小說:“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議,道聽途說者之所造。”

孔子也說:“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弗爲也。”

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還有一種助六朝人志怪思想發展的,便是印度思想的傳入,因爲晉、宋、齊、梁四朝,佛教大行,當時所譯的佛經很多,而同時鬼神奇異之說雜出,所以當時合中印兩國的鬼怪到小說裏,使它更加發達起來。”

嚴格意義上小說,是到唐代才出現的。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始有意爲小說,胡應麟云:‘變異之談,盛於六朝,然多是傳錄桀訛,未必盡幻設語,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說以寄筆端。’其云‘作意’、‘幻設’者,則即意識之創造矣。”此即唐代的“傳奇”。

到了宋代出现“話本”。所謂“話本”又稱白話小說。“其源蓋出於六朝佛教之“唱導”和唐代佛教之“俗講”和“變文”。

所謂“唱導”,《高僧傳》曰:“唱導者,蓋以宣唱法理,開導衆心也。昔佛法

初傳,於時齋集,止宣唱佛名,依文教禮。至中宵疲極,事資啓悟,乃別請宿德升座說法,或雜序因緣,或傍引譬喻。”

就其內容而言,《高僧傳》指出:“談無常則令心形戰慄,語地獄則布淚交零,徵昔因則如見往業,核當果則已示來報,談怡樂則情抱暢悅,敘衷戚則淚灑含酸。於是合衆傾心,舉堂惻愴,五體輸席,碎首陳衷,各各彈指,人人唱佛。”

“唱導”的傳教方式,到唐代發展爲“俗講”、“變文”。

所謂“俗講”,就是以通俗的方式宣講佛教的義理和各種佛經故事。

這種“俗講”一般都有話本,其話本,後來則進一步發展爲“變文”。

孫楷第先生在《中國通俗小說書目》中說:“若乃通俗小說,遠出唐代之俗講,近出宋人之說話,其初不過是僧俗演說,附會佛經及世間故事,寫梵唄之音以及俗部新聲,賣券喻衆,有類俳優。”

鄭振鐸先生在其《中國俗文學史》中對此說得更清楚,曰:“在敦煌發現的許多重要的中國文書裏,最重要的要算是‘變文’了。在‘變文’沒有發現以前,我們簡直不知道,‘平話’怎麽會突然在宋代産生出來?‘諸宮調’的來歷是怎麽樣的?盛於明清二代的寶卷、彈詞及鼓詞,到底是近代的産物呢?還是‘古已有之’的?許多文學史上的重要問題,都成爲疑案而難於有確定的回答。但自從三十年前史坦因把敦煌寶庫打開了而發現了變文的一種文體之後,一切的疑問,我們才漸漸的可以得到解決了。”

章回小說與佛教也有著密切的關係。著名歷史學家陳寅恪在《敦煌維摩詰經文殊師利問疾品演義跋》中曾說:“案佛典體裁長行與偈頌相间,演說經義自然仿效之,故爲散文與詩歌互用之體,後世衍變既久,其散文體中偶雜以詩歌者,遂成今日章回小說。今取此篇與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原文互勘之,益可推見演義小說文體原始之形式,及其嬗變之流別,故爲中國文學史絕佳資料。”

从形式上讲,章回小说重故事情节,故以散文体为主,但几乎所有的小说在适当的时候都来个“词曰”或“有诗为证”,明显带有散韵结合的痕迹。有些小说则常常带子有这样一条尾巴:“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这无疑是受到“俗讲”、“说话”的影响。

《三國演義》一開頭一首詞曰:“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後半厥最後二句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紅樓夢》戚本第一回說:“因毫不干涉時世,方從頭至尾,抄錄回來,問世傳奇,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爲情僧,改‘石頭記’爲‘情僧錄’”。

《西遊記》則直接取自佛教之玄奘西行求法,《說岳全傳》《封神演義》等也都受到佛教的多方面的影響。

武俠小說,其源更出自佛教。武俠小說最早出自唐人之傳奇。最早而又最大精彩之武俠小說當推《聶隱娘》。據清人沈曾植考證,武俠小說中之劍法,實乃佛教

密宗劍法之別支。

8.雕塑建築、語言文字等也深受佛教的影響

因緣、公案、方便、究竟、煩惱、解脫、天女散花、天龍八部、三頭六擘、五體投地、六根清淨、心猿意馬、功德圓滿、立地成佛等等。

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内容摘要:佛教对中国文化有着十分深刻和广泛的影响。佛教传来中国近两千年,思想体系发展演变成十多个派别,可谓是学术成果灿烂辉煌,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以后,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壤上,经过“嫁接”生根、成长、产生了自己的独特结构,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宗派体系,呈现出可谓中国的气象和特质,对中国文化有着深远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键词:佛教;中国文化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后,经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吸收与消纳,渐渐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至隋唐之际,已大肆开花结果,其时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面目,已无法再分,尤其在一般国民心中,佛教的观念,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的价值支柱,喻之为水乳交融,或骨肉连体,已不足以形容,简直就如灵魂与肉体一般,不可分离。佛教作为外来的宗教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始终受到儒、道为代表的高度发达的本土传统文化的影响,正是在与儒、道的交融互动的过程中,最终形成了一种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化佛教。 一、佛教的传入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可以沿着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了解到,公元前一世纪时,传入中亚和中国。其传入先是通过商人,以后又靠印度佛教士和中国皈依者。中国皈依者最为得力,他们在印度研习佛教,然后回国努力说服国内同胞信奉佛教,到6世纪时,中国南部也跟着信奉了。接着,佛教又从中国进一步向其他地方传播。 从两汉到魏晋南北朝,是汉传佛教的形成时期,佛教大约在两汉之际经由陆路和海路两条路传入中国内地,它主要分布于以长安为中心的西北地区和以建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魏晋时期动荡的社会形势,玄学的兴盛,战乱频繁的社会形势促使广大民众希冀在求神拜佛中解脱苦难,加上佛教经典的大规模移译等,促成了佛教在中国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在南北朝时期进一步发展,到隋唐时期融合佛教内部各派义学思想以及南北各地佛教各自的特点,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儒、道两家的综合融合,形成了隋唐中国佛教的繁荣局面,在五代两宋以后虽一度有所减弱以及在明清时期几经波折,时起时落,直到今天,现代中国佛教全面进入学术界,佛学研究成为现代学术成就最丰富的领域之一。胡适、冯友兰等将佛教纳入了中国哲学的范围,对佛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的拓展作出极大贡献。 二、佛教传入的原因 简单说来,佛教传入中国有五个主要原因:第一,是佛教发源地的推动,印度高僧梯山航海的传教热忱。第二,文化本来就是学来学去,有高度传染性的。西域人向印度学,中国人向西域学,接着又直接向印度学,佛教就像天马、葡萄、胡服骑射一样,传到中国来了。第三,张骞班超通西域,架起中印之间的桥梁,文化交流比较方便。第四,五胡南移,元魏入主北中国,更带进大批信佛的胡人,与汉人杂居。第五,秦汉以来,中国民族灵性上的需要,已非儒道两家所能供给。对于大家急须知道的生死问题,儒家不提答案,说“未知生,焉知死?”道家飞升的仙人都跌死了,吃仙丹的人,有一些人毒死了,不毒死的,还是逃不了寿终正寝。在大家失望的时候,佛教提出了前世前世现世来世的人生观,追根究底的因果关系,和不生不灭,西方极乐世界的希望,这种想象丰富,系统严密,仪式隆重的新宗教,正好填补了当时的思想真空,慰藉了正感苦闷的中国人。 三佛教与中国文化 佛教在中国的学术成果辉煌,对中国思想文化起了重大的影响和作用。在文学方面,从对我国文学发展的影响来看:数千卷由梵文翻译过来的经典,其中一部分本身就是雅典、瑰丽的文学作品。如《维摩诘经》、《法华经》、《楞严经》特别为历代文人所喜爱,被人们作为纯粹的文学作品来研读。佛教还为中国的文学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命意遣词方法。《法华经》、《维摩诘经》、《百喻经》等鼓舞了晋唐小说的创作。般若和禅宗的思想影响了陶渊明、王维、白居易、王安石、苏轼等大文学家的诗歌创作。再从佛教对我国文体变化

浅谈儒道佛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浅谈儒道佛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内容摘要:对于我国文化及其整个社会有着重大影响的主要有儒家、道家、佛家。人类文化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不可能完全割断。我们要汲取传统文化中一切有价值的精华来充实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新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也包括佛教文化在内。现在有一种偏见,一提中国传统文化似乎只是儒家文化一家,完全抹煞了佛教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抹煞了佛教徒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其实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已不再是纯粹的儒家文化,而是儒佛道三家汇合而成的文化形态。中国文化在悠悠五千的历史长河中得到了卓越的进步与完善,中国古典文学更是文人的智慧的体现,优秀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灵魂,推动着社会的常卓发展。 关键词:儒学;道学;佛学;文化;历史;影响 一、儒学 孔孟荀是主要代表人物,是作为诸子百家中的一派而出现的。西汉董仲舒批判吸收了先秦秦汉其余诸家学说,使儒学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主要表现形式是经学。理学家出入佛老,返归六经,创建了宋明理学,主要表现形式即为理学从梁漱溟到杜维明,他们的时代课题是回应西方文化的挑战,复兴儒家文化传统,希望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乃至全球文明中继续发挥她应有的作用与影响。 中国的儒学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这对中国的文化和文学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由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仁、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儒家学说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以及孔子后学的发展和传承,使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的修身、治国、平天下之理论贯穿于整个思想之中,万事以人为中心强调了人的主观动能性。儒家文化是中国的主流文化体系,它的目的是使人达到一种高度社会化的人格境界,这是通过“修齐治平”的过程实现的,最终达到“君子”、“圣人”的境界,儒家文化是包含了一套行为规范和伦理、道德规范在内的庞大的体系。 儒家的思想所传授的不外都是“四书”“五经”,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者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儒家经典不仅只是思想统治工具,同时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体,儒家学说不止是在中国,在东南亚世界也是占有重要的地位。儒学和汉字、律令以及佛教一样,很早就传播到了周围的国家,并对那里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例如,在韩国和日本,伦理和礼仪大多都受到了儒家的仁、义、礼等观点的影响,到了至今都还是很明显的儒学的历史发展。 二、道学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具有包容性、开放性等特点,这使得道教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古人所谓“杂而多端”。在包罗万象的文化体系中,神仙理论(或生死观)可以说是道教的核心内容。但在道教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对长生成仙或者说对解脱生死的看法是有所变化的。大体而言,可分为从汉魏时期重视肉体成仙到隋唐偏重精神解脱,再到宋元时期的性命双修理论。 道家哲学首先摆脱了儒家社会哲学的道路,直接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侧面切入,开展了以自然义、中性义为主的"道"的哲学。天道运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

论中国佛教与政治的关系

论中国佛教与政治的关系 论中国佛教与政治的关系 佛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相传佛教发源于公元前1500多年的古代印度。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这个名号是印度梵语音译过来的,释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寂默的意思,寂默也就是清净的意思,佛是觉悟。释迦牟尼是北印度人,他的故乡位于现在的尼泊尔境内。佛教的思想,吸收了婆罗门教生生轮回和因果报应的思想,但是它反对人依照出生种姓等级而认定命运,而是相信人人都可以通过自身的修养来达到成佛,意为达到觉悟的人。所以佛教在培养人的社会性上比其他宗教更加注重自己的修养,比较适应于东方的天人协调的哲学思想,所以在东方世界得到广泛的传播。佛教认为世间充满了痛苦,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它宣扬自我牺牲的精神。提倡众生平等,认为任何人只要依照佛教教义修行就能获得解脱。 佛教发源于印度,正式传入中国是汉朝,非正式更早一些。有说法说,佛教正是传入实在后汉的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在中国已经有一千九百多年历史。而最初的佛寺的名称是白马寺。佛教传到中国后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互相影响、吸收,发展为中国的民族宗教之一,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对哲学、文学、艺术等其他文化形态,都发生了深远的多方面的影响。自汉代至今,佛教的传入已近2000年。它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的传统思想和文化。佛教一直与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各种哲学思想,民间的风俗习惯,社会道德乃至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结合任一起。中国佛教虽源于印度,但传入中国后,就逐步结合中国社会历史的特点,接受着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和改造,才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并产生了大量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精神和新面貌。 历史上,宗教与国家的政治经济一向息息相关,佛教也不例外。 佛教传入是在汉代,此期佛教刚传人中国,以佛经翻译、解说、介绍为主,人们把佛教看成是黄老之学的同类,禅学被看作是学道成仙的方术之一,佛教是在与道教方士思想结合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在这一段时期内,佛教主要是被统治者用来追求长生不老,成佛成仙,并期望以达到自己的统治的永恒,而其在社会上还未产生强大的影响。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被大量翻译,中国僧侣佛学论著纷纷问世,般若学出现了不同学派,民间信仰日益广泛和深入。著名大师有道安、慧远、鸠摩罗什和僧肇等。此期,佛学受到了当时玄学的影响。所以,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佛玄时期。此时期各族统治者大都以佛教为其加强统治的工具(例)。虽然如此,但这个时期也发生了运用政权毁灭佛教的事件。中古史上著名的三武一宗四次大规模灭佛的前二次就发生在此时期的北朝。引起北朝二武灭佛的主要原因是佛教势力膨胀,影响政府的兵源、财税收入、土地和劳力。灭佛导致了佛教在短时期内出现极大萎缩。 唐代也很重视对于佛教的整顿和利用。唐高祖武德二年,就在京师聚集高僧,管理一般僧尼。太宗即位之后,重兴译经的事业,使波罗颇迦罗蜜多罗主持,又度僧三千人,并在旧战场各地建造寺院。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佛像、佛经等,使汉地佛教深入藏地。贞观十九年,玄奘从印度求法回来,朝廷为他组织了大规模的译场。佛教的兴盛武则天利用佛教徒怀义等伪造《大云经》,她将夺取政权说成符合弥勒的授记,随后在全国各州建造了大云寺,又造了白司马坂的大铜佛像,并封沙门法朗等为县公,又授怀义为行军总管等,这使佛教和政治的关系益加密切。其后,玄宗时,虽曾一度沙汰僧尼,但由于善无畏、金刚智等传入密教,有助于巩固统治政权,得到帝王的信任,又促使密宗的形成。当时佛教发展达于极盛,寺院之数比较唐初几乎增加一半。佛教的广为传播,使百姓的生活有了精神的依靠,因而造就了唐代的盛世之景。同时,在文化上,佛教也丰富了唐代的人们的精神生活。文化的多元性,也造就了唐诗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不过不久之后,安史之乱起,禅家的南宗由于神会的努力,渐在北方取得地位。神会又帮助政府征收度僧税钱,以为军费的补助,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1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佛教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中国哲学从它产生以后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无神论和有神论相互斗争的历史。但从佛教传入中国之后,这两种认识论和思想体系的斗争就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局面。佛教哲学的基本点是否认现实世界的存在而设想出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西方极乐世界”。佛教各派都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证据来论证客观世界的虚幻性,同时又千方百计地论证主观精神世界的绝对性,因此佛教哲学属于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只不过禅宗所主张的“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是进一步否定了佛教所设想的“西方极乐世界”,只承认主观精神世界的绝对存在罢了。这样,禅宗就把佛教哲学的客观唯心主义转化为主观唯心主义。在这个过程中,儒`佛`道三家,互相排斥又互相影响,互相斗争又互相吸收,在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中结为一体。宋明理学,在思维模式、修行方法等方面,受到佛教的影响十分明显,宋代以来的唯心主义思想几乎都从佛教哲学中吸取营养。程颐`朱熹的程朱理学借用了华严宗的某些命题,陆九渊和王守仁的陆王心学则吸收了禅宗的某些思想,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懂得佛教的本体论思维模式和“明心见性”的修行方法,对于理学就如同隔岸观火。而无神论和唯物主义思想也是在批判佛教哲学的斗争中不断成长和发展起来,到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发展到较高的水平。我们说汉唐以后的中国哲学史,根本就离不开佛教思想史,而且成为中国哲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二、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以题材而论,历代描写佛教的诗文不计其数。从全唐诗来看,共唐诗约五万首,其中与佛教有关的诗占了近十分之一。这些诗,赞美佛寺风光,歌颂僧俗有宜,有不少写得相当精彩和生动。唐宋以来,名僧的社会地位很高,文人纷纷为他们树碑立传,留下许多渗透佛理的散文。其次,以艺术风格而论,由于佛教追求自我解脱,主张离尘出世,至禅宗而而宣扬心中求佛,使文学界形成一种清淡悠远的艺术流派。如唐代诗人王维、韦应物奉佛最盛,如王维大约在四十岁以后就开始过着一种亦官亦隐的生活,最初隐居终南别业,后在宋之问的别墅,优闲自在,吃斋奉佛,(2)“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3)这种风格也体现得最盛,即使是其他流派的的作家,其世界观和创作实践都不同程度地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如唐代白居易、宋代的苏轼等。第三,以诗歌理论而言,唐宋以后,主张“以禅论诗”,讲究诗歌创作要“物象超然”、“意境空蒙”,认为“说禅作诗,本无差别”。最后,以创作队伍而论,在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不少和尚诗人,史书上称作“诗僧”。著名的如唐代诗僧寒山、皎然、齐己、贯休,都有诗集留传后世。宋朝重显、文莹、祖可及至清代八指头陀、近代苏曼殊等等都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三、佛教对中国艺术的影响。尤其是绘画和雕塑更能显示出佛教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印度以及西域的石窟艺术也跟着传入。人们知道,古印度的佛教佛教艺术主要就是石窟壁画和雕塑,以犍陀罗(今巴基斯坦白沙瓦一带)和阿旃陀(在

中国佛教文化论文

论中国佛教文化 摘要:国父孙中山曾说:“佛教乃救世之人,佛教是哲学之母,学习佛学可佐科学之偏。国民不可无宗教思想,盖教有辅政之功,政有护教之力,政以治身,教以治心,相得益彰,并行不悖。” 一代领袖毛泽东也曾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主张普度众生,是代表受压迫的人讲话。” 近代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提到“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关键词:佛教,文化,丰富性,影响,作用价值 正文: 一、佛教的简介: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最古老的宗教。“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佛教原产于古印度,于东汉永平十年,即公元67年传入中国,迄今已经有1935年的历史了,佛教在印度本土的流行约有1800年历史。佛教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期:前六百年,为部派佛教形成时期;中六百年,为显教大乘时期;后六百年,为秘密佛教流行时期。初期佛教以上座、大众为两部分为主,三四百年中分化为十余种部派。其中上座部,分为南北二转。中期的大乘佛教,于公元二世纪中传入中国汉地,公元七世纪起又自汉地和印度传入西藏。公元十一世纪起,印度后期逐渐盛行的秘密佛教,又大量传入西藏。印度后二期的佛教,又在中国形成汉语系和藏语系两大系的佛教。二、中国佛教的丰富性: 中国佛教的丰富性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为典籍的浩瀚,二为宗教派别繁多。一在汉语系的佛教中,现存译典一千四百八十二部,五千七百零二卷,除去重译本约有四千四百卷,其中声闻乘三藏约一千四百卷,大乘经论约为三千卷,全部约合梵文二百五十万颂。另外有历代汉文著述一万余卷,折合梵文七、八百万颂。合计约为一千万颂。藏文《甘珠尔》及《丹珠尔》两部共收译典五千块九百六十二部,为和梵文三百万颂,藏文著述数量亦极庞大。二在大乘佛教传入中国后,在汉地由于长期对教义进行钻研和辨析,逐渐形成许多宗派。如地论师、摄论师、天台宗、三论宗、律宗、密宗、净土宗、三阶教等,禅宗后来又分为七宗。西藏语系佛教也分为宁玛派、格鲁派、觉宇派、夏鲁派、郭扎派等。傣族巴利语系佛教也分为分润派、摆庄派等。佛教在中国所形成的这种百家争鸣的局面,是中国佛教内容丰富的体现。 三、佛教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一)、建筑风格:中国禅宗丛林制度实施后大大影响了佛教在中国社会和民众心中的形象,也促进了禅宗的自身发展。近千年来,大小丛林在全国星罗密布,遍及城乡。丛林的建筑风格一般呈对称,轴对称式。肃穆的山门、巍峨的大殿、宽敞的禅堂等等,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建筑风格。也有的丛林建筑精巧别致,依山傍水,古朴典雅,与大自然和谐共存,浑为一体,中国古典建筑,尤其是园林建筑风格,与其极为相似。这些美轮美奂的丛林建筑,给全国的山水风光增添了无限的诗情画意,充分表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的风格。 (二)、教育及教育体制:禅宗的丛林制度及其同修互助的团体生活方式对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宋代以来我国普遍实行的书院制,就是借鉴佛教的丛林制度建立起来的。一度对佛教持排斥的态度的儒家学

简述佛教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和佛教艺术的主要形式和特征

简述佛教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和佛教艺术的主要形式和特征? 佛教传入中国内地时,中国本土文化已十分繁荣,儒、道等思想体系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并积淀为社会心理和民族心理。佛教与儒、道等本土文化,是宗教与非宗教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在理论思维上互有高下。一般说来,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以及两者的文化元素之间具有相通不相通、兼容不兼容、互补互斥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佛教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撞击、交涉过程中,与中国文化发生联系的机制主要是佛教思维,其内容和形式就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这是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发生交涉的重要根源,也是佛教渗透、转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重要原因。 佛教价值观念的主要内容是人生解脱论。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多种原因和条件构成,并处于不断变化、流动的过程中。人生也是如此。人有生老病死的自然变化,有对自由、幸福、永恒的强烈追求,有从自我出发的无穷欲念。由于与不断变化的客观现实相矛盾、相冲突而不能得到满足,因此人生是痛苦的。中国僧人说,人的脸形就是「苦」字形,是一副苦相:眼眉是草字头,两眼和鼻子合成十字,嘴就是口字。佛教还认为,人要根据生前的行为、表现,死后转生为相应的生命体,这叫做「生死轮回」,轮回是无休止的。这样人就陷于不断的生死轮回的痛苦深渊中。佛教认为,人的理想、目标是解除痛苦、超脱生死轮回,就是「解脱」。解脱的境界称为「涅盘」,涅盘梵语原意为「火的息灭」。涅盘作为佛教所追求的一种解脱境界,是通过佛教修持,息灭、超越一切欲念、烦恼、痛苦和生死轮回而达到的理想境界。人生现实是痛苦的,这是现实性,人生理想是涅盘,这是超越性,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又要超越现实生活求得解脱,就是要由现实性转化为超越性,从而达到更高的主体性--理想人格。 应当承认,佛教对人生所作的价值判断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人生确有欢乐的一面,但也有痛苦的一面,佛教看到了人生的痛苦,是符合现实的。佛教强调人生是痛苦,这是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映,表达了人的心灵深处的基本忧虑,这也是人的一种觉醒、自觉,对于人们清醒认识人生是有一定意义的。特别是对于在人生历程中遇到困难、挫折、磨难、不幸的人,更会引起他们的赞同与共鸣。佛教的价值观念表现了人生的内容,人们在赞同佛教价值观念后,

佛教与中国文化

草草整理,疏漏之处,有待增改。文中所及,代表的是一种观点,未可尽信,对儒释道的认识,还是要身体力行。可以肯定的是,儒家和佛教都十分重视“行”的哲学。至于宗教是否可以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或者说宗教是否是传统文化的唯一载体,仍需探索。 楼宇烈:佛教与当代中国文化 (录音整理 by minxin) 佛教,在中国是一种宗教。提到宗教的问题,可能会引起大家很多遐想。长期以来,除了宗教学系或者哲学系的学生有宗教学习之外,我们没有进行任何宗教方面尝试性的教育,因此大家对宗教的了解会有很多盲点,会有遐想。 宗教,这几年在国内有很大的发展,影响也是在不断的扩大,包括佛教也是这样,在南方,东南沿海地区,佛教这几年的发展尤其迅速。这是党和政府落实了宗教信仰自由之后的变化结果。长期以来,我们对宗教的认识,认为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有它的社会根源和认识的根源。比如说,人对自然界的变化无法掌握,对人的生存带来很多不可知的因素,于是产生对神灵的信仰;很多被压迫阶级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样的一些原因产生了宗教信仰,当然宗教也有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如果产生宗教根源消失了,宗教也就消失了。 现在看来,这样的认识是片面的。幻想宗教会消失,是不现实的。世界是无限的,而人的认识是有限的,世界的无限性和人的认识

的有限性这对矛盾是永远存在的,这就有可能导致宗教是永远存在的。必然的事情一定是通过许许多多的偶然事件构成的。偶然性事先是不能把握的,如果事先可以把握就是偶然,偶然就带来很多不可知。 举例:飞鸟飞过,恰巧落了鸟屎路在人身上:落在佛陀身上,落在他人身上,或者落在自己身上,-会有不同的说法。 为什么有的人生来富贵,有的人生来贫贱。佛教说,前世因,后世果。唯物主义不承认命运决定论,认为一切都是偶然,例如树上美丽的花被风吹过,有的落在路上,有的落在厕所里,人的命运就像这花,落在路上(富贵人家)和落在厕所(贫贱)都是偶然。这显然是变了样子的宿命论说法。必然和偶然这对哲学矛盾,纠缠不清,也是导致宗教存在的原因。 科学发展了,或者社会变革了,人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了,宗教就会消亡?这是不是这么简单的。认识了必然和偶然,就了解,宗教的存在是有根源的。 正常的人都是不满足自己的现状(精神和心灵现状),都希望不断的有所提升,有所超越,都对一种神圣的东西有向往,在自己有困难的时候,也希望有依靠依赖,有这么一种力量的支撑,对超自我力量的情感寄托,都是产生宗教信仰的一种根源,不是必然会产生,但是至少是一种根源。 事实证明,不是科技的发展,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科技的发展没有完全取代宗教,反而在某些方面激发了对宗教的需求。在这样一个高科技的环境,人们的身心被弄的疲惫不堪,现代社会追求精神上

佛学与中国文化论文

本科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佛学与儒家生死观念的相互影响课程名称:佛学与中国文化 任课教师:付优 专业:戏剧影视文学 班级:戏剧影视文学 学号:222013308022019 姓名:尹楚文 2014年12月20日 佛学与儒家生死观念的相互影响

一、以佛教的生死轮回说来补充,充当儒家道德教化的新佐证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能在中国生根发芽,流传千年,与其理论的深刻精致是分不开的。严格来说,它所探讨的主要是人死后的问题,关于死后的世界的描述吸引了芸芸众生。佛教的许多观念与儒家倡导是孑然对立的,如佛教宣称人生虚幻,鼓励人出家修行,这在倡导以孝为先,积极面对人生责任义务的儒家看来简直是大逆不道。所以,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史上一直是佛家和儒家思想的争斗。但是,佛教的很多理论,日渐深入人心,这些理论恰恰又能为儒家的很多主张提供佐证。因此,在世俗层面,在对社会人生的理解上就存在儒佛并存混用的局面。尤其是佛教的业报轮回观念。 (一)佛教的生死轮回理论,为个体“行善从德”提供了功利性依据佛教的生死轮回理论认为:人的生命并不是只有一次,而是有新一轮生命的继起。但是来世并不一定是人,要在六道也即天、人、阿修罗、恶鬼、畜生、地狱中轮回。这种轮回是无休止的。也没有规律可循,到底在哪一道中重新轮回。佛教认为,一个生命死后来生要生于何道,不是命定的,也不是偶然的,而是由做人是的行为决定的。做人时多行善事,死后会生于善道,做人时多行恶事,死后会生于恶道。要看你今生的所作所为,即佛家讲的“业”。 这种由生前行为的善恶决定下世生于何处的理论叫做“因果报应”。轮回也是因果报应的结果。 从佛教的立场看,生命是为了受报和还愿而存在的。过去许的愿,一定要实践承诺;过去造的业,必须要受报。因此,生命是因为因果的事实而存在。 佛教的这一理论,是对儒家学说的补充。儒家把人的贫富、贵贱、寿夭归结为气秉不同,与任梦在现世的作为无关。儒家只是让人们按照人的本性去做,不计得失,而佛教从另一个角度则看到了人们造善业的功利性结果:我今天的积德行善是会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会在下一阶段的人生正落得好的去处。即一定会有好报。元代的《三教平心论》中极力阐述了佛教的这种影响他说“释氏社教,非与儒相背驰,故释氏化人,亦与儒者无差等。儒者阐释诗书礼义之教,辅之以行政威福之劝,不过欲天下迁善而远罪耳。固然而又赏之而不劝,罚之而不惩,耳提面命,而终不率教者。及闻佛说为善有福,为恶有罪,则莫不舍恶而趋于善,是释者之教,亦何殊于儒者之教哉?”在他看来,尽管儒佛均劝善止恶,有益于社会的治化,但佛教在某种意义上比儒家更有效。因为“小人不畏刑,而畏地狱。若使天下之人,事无大小,以有因果不敢自欺其心,无侵陵争夺之风,则岂不刑措而为极治之世乎?” (二)佛教的业报轮回理论,为现实社会“义命不符”提供了前世姻缘儒家高举道德的旗帜,让人行善积德,宣称德福一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但现实生活中,好人不得好报,坏人、做恶之人飞黄腾达的现象随处可见。儒家在这个问题上的回应就非常无力,有的学者就把这种情况归结为某些人天生的命好,秉受的是代表富贵的精而良的气。而佛教的这一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理论,就给现实生活中的福德不一致以较好的解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一定的因,必定带来一定的果,所造的业,必然有果报。当时没有表现出来,会在下一阶段的轮回中体现出来,人要想未来有好的结果,就要在现世努力造善业,这个善业也是儒家一直倡导的。佛教的这一理论就给现世中许多德福不一致的现象找到原因,即这些人在前世做了善业,所以在今生得到了好的果报。这是一个较有说服力的解释。佛教的一整套关于轮回报应的理论虽然没

佛教传入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有着久远而辉煌的历史,是最早的世界性宗教,所以中华自古以来,就有信奉佛教的记载。佛教创始者为印度的迦毗罗卫国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即释迦牟尼。知错就改,随时改变错误的信仰,即是佛教。不脱离实际的、发展的、辩证的思维,是佛教徒的思维。所以,佛教的特点是:既自由思想,又理性科学。 根据查阅相关资料得知,佛教最初传入中国的年代,是有不同说法的。其中大家公认的是汉明帝遣使西域求佛之说。也有学者考证,秦始皇也曾派使者前往印度取经,佛学因此传入中国。所以应该说,佛教最早传入中国是在秦朝而盛行于汉代。 佛教传入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可谓是深刻而久远的。 首先是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包括中国文人、中国文学语言、中国文学体裁、和中国文学思想。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文人的影响上。进而才有了对其余各项的影响,实际上是一个“因果”关系。我所知道的,受佛教影响的文人有王维、王羲之、白居易、苏轼和冰心等人,当然,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受佛教影响的文人不计其数。这些文人之所以与佛教结下缘分,主要有涉足了佛教或者结交了名僧。他们因与佛教结缘,为中国文坛留下了许多不朽的篇章。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学语言的影响,在于为中国文学语言增添了大量新的词汇。我们大家都熟知的有“当头一棒”、“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心心相印”、“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清规戒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恍然大悟”、“临时抱佛脚”、菩萨心肠”……在文学创作上面,增添了生动形象的一笔。 然后就是,佛教文化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佛教经典中有许多故事与传说,随着佛经的翻译传入中国,并且流传到民间,它们为中国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比如我喜欢看的电视剧《搜神传》,就讲述了很多有关佛教的神话故事。介绍了诸如“六道轮回”、“十八层地狱”和“修炼成仙”一类的佛学典故。而且,中国四大名著和《儒林外史》,这些旷世之作,可以说或多或少,与佛教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取材。尤其是《西游记》贯穿全篇的线索就是佛教的取经活动。可以这样说,佛经故事为中国文学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再就是对中国艺术的影响:主要有书法、绘画和雕塑。与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大致相同,基本上,艺术作品的取材和创作元素都来自佛教。我们家乡的桃雕艺术,大部分的创作题材都是来自佛教,比如“十八罗汉”和“弥勒佛”。佛教够在东方地区好多国家广泛流传至今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佛教本身的宗教思想与东方文化的吻合。

佛教与中国文化

饮食对于一切生命来说,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需要之一。对于一般动物而言,饮食不过是一种本能的需求——填饱肚子而已,但对于人——有着独立的双手、发明了火和工具、具有高度社会文明——这种高等动物来说,饮食就不限于填饱肚子了,虽然它仍是第一需要。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使饮食不仅在数量、质量上有了极大的飞跃,而且已形成了特有的饮食观念,被赋予了重要的社会职能,升华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很早就进入农耕时代,数千年来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饮食文化。随着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中国的饮食文化在世界各国大放异彩,一直享有盛誉,这是值得千百万炎黄子孙引为骄傲的。如果我们回顾历史,对饮食文化稍作研究,就会发现,佛教传入我国两千年来,给予了中国的饮食文化以很大的影响。笔者拟就这个问题略作探讨,希望有助于认识和光大佛教的饮食文化和中国的饮食文化。 一、中国固有的饮食文化 在蛮荒时代,人类山居野处,与一般灵长类动物没有什么区别。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食物丰富了,人们开始讲究饮食的质量、品味。而氏族社会乃至阶级和国家的形成以及敬鬼神祭祖先的需要,饮食更被赋予了社会的功能和宗教的意义,由此构成了人类早期的饮食文化。例如公元前2200年至公元前1100年我国的夏、商时期,考古发现当时已出现五谷、家畜,已能酿酒,已能生产一些陶瓷器皿和青铜酒具等,它们既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又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礼记》认为:“礼制的产生是从饮食开始的。”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此时的饮食文化可以说已相当发达,并出现了许多重要的饮食理论。例如《论语》有“食不言,寝不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强调“吃饭不可过饱”,饮酒须有节制,不可喝到神志昏乱。儒家充分肯定食欲的客观性:“食色,性也,人之大欲存焉”(《孟子·告子上》),同时又要求有所节制,要合乎礼:“欲虽不可尽,求者犹近尽;欲虽不可尽,求可节也。”(《荀子》)。这些论述充分表明儒家的饮食观是节欲合礼型讲求实际的饮食观。汉代以后随着儒家正统地位的确立,上述饮食观构成了我国饮食观念的主流。 又如伟大的哲学家老子、庄子主张清净无为、修身养性,对我国饮食理论的形成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其饮食观在顺乎自然,达到果腹、怡神、延寿的目的。道家的饮食观属于寡欲养生型的饮食观,它对于后世道教饮食文化的形成及方士、医家对饮食理论的研究起到了奠基和指导性的作用。那么佛教传入之后,带有印度和西域特点的佛教的饮食文化与我国的饮食文化发生了什么样的联系,对其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让我们首先来看一看什么是佛教的饮食文化。 二、佛教的饮食文化及其特点 佛教产生于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古印度,它作为一种宗教的哲学体系,对人的食欲以及饮食与修行、传教的关系有着许多独到的研究和规定。佛陀为沙弥说十数法,第一句即“一切众生皆依食住。”住有生存、安住之义,也就是说,一切众生必需依食而得生存。佛教将食从欲望、摄取、执着的角度分为四种:

中国宗教文化论文

暨南大学 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藏族对自然崇拜和信仰 学院:医学院 学系:口腔医学系 专业:口腔医学 课程名称:中国宗教与文化 学生姓名:尤强 学号: 2005054695 指导教师:陈广恩 2009年 6 月 10 日

藏族对自然的崇拜和信仰 分析对山神的民间信仰和崇拜 [摘要] 藏族神山圣湖崇拜信仰主要起源于他们对原始的自然的崇拜。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无论信仰藏族原始宗教、还是藏传佛教信奉者,一般都认为神灵是聚族而居,且多在高山,由此而形成这种有民族特色的民间习俗。藏族的对自然的崇拜主要表现在对“白色崇拜”,“火的崇拜”,“白石崇拜”,“朝拜山神”和“圣湖崇拜”等方面。在藏族的原始自然崇拜中,对山神和圣湖的崇拜是特别突出的。所以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藏族古老的神山自然崇拜信仰的起源、形成、发展、信仰、藏区著名山神,神山朝拜方式(转山朝圣)等方面作初步的论述。 [关键词] 自然崇拜;民间习俗;神山;转山朝圣

每个民族都有他们自己独有的民族特色的信仰,这些信仰主要由他们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地理位置及特点,生活习俗和原始的信仰所逐渐演变而形成。所以藏族这个少数民族也不例外,佛教早在公元7世纪就传入了西藏并形成了“藏传佛教”,大多数藏民也信奉藏传佛教。但藏族里无论是信奉原始宗教的还是信奉藏传佛教的,他们都一致认为藏区内高山都有神灵居住。大山有大山神,小山有小山神而藏区境内的高山便成了神话中山神的住处。这些山神不仅各有各的来历,而且还各有各的形象和作用。有人说山神之所以能受到藏族的崇拜,是因为它能呼风唤雨,下雪和冰雹,能够带给藏族人民平安健康,牲畜兴旺,同时也能降灾降难,危害他们。他们认为膜拜与供奉它,它就能让你心想事成,全家平安,长者健康长寿、男孩子长得更帅、女孩子且更美丽、放牧者牛羊成群、务农者每年都丰收。 崇拜的起源和形成 本人认为他们对神山的信仰主要起源于西藏这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他们对自然的崇拜(白色的崇拜)等因素逐渐形成的。青藏这个雪域高原,群山围绕而湖泊也成“满天星”式的分布形成了一片独特而神奇的土地。喜玛拉雅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喀喇昆仑山、唐古拉山、昆仑山、横断山等群山在这个地区汇集。而且西藏境内就有大小湖泊1500多个,湖泊的总面积达到了30000平方公里。这些高山、湖泊将青藏高原造就成一个较封闭而独特的自然环境。而且西藏地区比平原地区气候严寒、人烟稀少、使它拥有无穷的奥秘。面对如此神秘土地,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拥有无限神奇的大地上的藏族祖先们相信这个大地上的每座山、每条河、每个湖泊、以至每片森林草丛中都有神灵的居住,而他们主宰着这个世界上人类的生老病死、祸福丰欠和一切一切。除此之外还与大自然的环境也有较大的关联如: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冰雹雪崩、地震天火、瘟疫灾害等。他们在这些自然的现象和灾害面前完全束手无策,所以他们就开始相信这些现象是由高山上的神灵所显示的超人的神奇力量。从而渐渐对这些高山产生了敬畏和崇拜心理,逐渐变化成为一种古老的原始宗教信仰。另一方面原始的游牧民族(古羌民)依赖白色卵石敲击而获得了火种,这使他们对白石产生了崇拜。再之在古代冬季的西藏高原上,每年都有从天而降的白雪使这片大地一片苍茫,这个时候生命经历着严酷的考验,因为这些种种原因白色使人们产生敬畏而演变成今天对白色的一种依赖。而白色恰恰是正是雪山的颜色,所以无数雪山多被信仰为神山而被朝拜。 藏区著名的山神 对于藏区的神山,民间流传着许多各异的说法。而且目前为止,人们对神山的了解和认知还很有限。但根据藏族古老的传统信仰,认为藏地有四大神山:卫藏地区的神山雅拉香波;北方羌塘的神山念青唐拉(即念青唐古拉);南方神山库拉日杰;东方神山沃德巩甲。虽然现在民间对藏区的神山有很多不同的看法,这四座神山是藏区传统的古老信仰中的神山,是佛教进入以前藏族原始信仰中崇拜的山神。然后四大山神与其它五座著名山神组合在一起,称为“世界形成之九神”。九位山神是沃德巩甲、雅拉香波、念青唐拉、玛卿伯姆热(即阿尼玛卿山)、蛟卿顿日,冈巴拉杰、雪拉居保、觉沃月甲、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张腾斌)

学年学期:2013-2014第二学期科目名称:佛教与中国文化 院系:化学与环境学院 任课教师:李宜静 年级班级:化学(师范)6班 学生姓名:张腾斌 学号: 20112401025 专业:化学(师范)

读?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探讨佛教流传与在中国社会的发展及影响 【摘要】?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学养最深和最受尊敬的佛教学者方立天教授的大作,也是“当代中国人文大系”系列丛书之一。自从印度佛教东传至中国之后,便拉开了佛教在各个朝代发展的篇章,而佛教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书从佛教东传概况、佛教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入手,呈现对佛教各方面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佛教东传发展政治伦理 佛教相关问题一直以来就是学术史上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人熟知的著作,如聂静洁的?20世纪西域佛教史若干问题研究述评?、杨明的?佛教伦理及其中国化发展?等,都对佛教东传及由于中国本土化而产生的一些文化现象有过一定的研究,但在佛教与中国政治的关系上相关学术研究占比例较小。 “本书如果能够对于宗教学工作者、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外交统战工作者,以及导游和旅游者,提供各自需要的某些佛教知识,这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安慰了。”可见,作者撰写这本书,是为读者了解“中国佛教文化与传统文化”提供基础知识。作者也明确表明,我们应当借助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理性根据,克服、消除宗教心理来推倒神的虚构威严。这充分表现了作者虽是在研究宗教学,但其自身秉承无神论和唯物主义的观点,研究“神”的存在根本上是要树立人的尊严。因本人对宗教史的知识较为感兴趣,我挑选了?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这本书作为阅读书目且参考了部分学术文献,本篇文章将从印度佛教东传概况、佛教在中国各朝代发展情况及佛教与中国社会各方面互相影响的角度出发,梳理佛教与传统文化的知识线索,并提出个人对部分观点的看法和体会。 一、印度佛教东传概况

佛教与中国文化(上)

佛教与中国文化(上) 楼宇烈 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 课程前言 佛教是一种外来文化,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认为人们痛苦的根源是由于在面对世间的种种现象时有分别心,因为分别而产生执着,随之产生烦恼,要消除这种痛苦,就必须认识到一切现象都是各种各件聚合而生的,并不真实。这就是“空”的思想。 各位下午好,今天要给大家讲的就是关于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这样一个关系问题了,我想关于佛教本身应该也是很复杂的一个问题,我对佛教本身我只能做一个很简略的介绍,主要是讲佛教跟中国文化在互动中间怎么样相互地影响,但是因为佛教是一个外来的文化了,那么这种外来文化就对中国的文化是有极大的影响,有的学者就曾经这样讲过了,如果没有佛教文化的传入,中国现在的文化可能不是这样的面貌,那样一个情况,那么我首先讲讲,简单地回顾一下佛教的创立、发展和佛教的主要的一些教义和理论。 一、佛教的创立、发展与佛教的主要思想 (一)佛教概说 那么佛教是创立于公元前六世经的古印度,它的创始人是释迦摩尼,释迦摩尼大约生活在公元前的566年到486年,对释迦摩尼生卒年代学术界是有很多的不同的一个说法,因为没有非常确切的一种史料来加以说明,所以大概也就是那么一个时期,他创立佛教在当时印度来讲,是针对了当时印度的一些占主导地位的宗教和学术来讲的,因为印度最古老的他们本土的宗教是婆罗门教,那么婆罗门教是很有古老的传统的,到了公元前六世纪的时候,婆罗门教本身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所以那个时候出现了一股思潮,在印度史上叫做沙门思潮,所谓沙门思潮这个里面就是说有很多对婆罗门教的教义和它的一些修行的方式提出了一种不同的看法,那么这个沙门思潮里面大概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佛教。 它主要是针对当时婆罗门教强调我们的天地万物都是由梵,大梵天那中间流转出来的,所以每个生命其实也就是大梵天的一个可以说是一部分,那么最终他是要跟梵天去合一的,所谓的梵我合一,那么这样也就有点由梵天来决定一切的生命,那么佛教就认为这样一种对生命的产生、万物的产生这样一种解释是不正确的、不准确的,所以它就提出了一种因果的理论来说明万物的生成,特别是生命体的生成,生命体在佛教里面就称之为有情众生,那么

佛教文化概论论文

“佛教文化概论”心得感悟 今天,我想向大家说说我最喜欢的,最有感触的一门课——佛教文化概论。我当初选这个课,并不是因为喜欢,因为我对它一点都不了解,只是当时只有几个不多的选择了,这个最合我眼缘。当时我觉得佛教对人是一种信仰,而我是学心理学的,研究研究这个对我应该挺有用的。所以说,我跟这门课真不是一般的因缘。 第一节课时,我怀着好奇的忐忑的心情来到教室,担心接触的是一堂无趣的,难以理解的课程。一开始时,老师说:“我们从今天开始,要接受的是佛教文化。我们将要接受一种教育,这个教育的名称叫做‘佛陀教育’。”我当时听到‘佛陀’二字,就想:难道是要我们清心寡欲,一切为善。之后老师解释了它,佛陀就是圆满觉悟的意思,圆满的觉悟,或者说圆满觉悟的人,而佛教是一种教育,它不是一种仪式,它是一种教育。我想:要是我的一生真的达到圆满,思想透彻觉悟那这一生真的美满的啊。自此,我决定好好学习这门课,深入的领悟它,修身养性。 经过学习这门课,我知道了许多之前不知道的知识。例如,九法界、诸法实相、三法印、了义说、涅槃寂静、八正道等。 首先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三法印”。第一是“诸行无常”,就是万事万物都是在运动变化当中,它没有片刻的停留,辩证法的思想它也是这样认为。第二叫“诸法无我”。诸法就是指万事万物。无我就是它没有自性。“诸法无我”,就是万事万物没有自性。最后是“涅槃寂静”,涅槃就是我们的心彻底的清净,断除了一切的烦恼,这就叫涅槃。寂静就是指的身心安稳,就是一切自在,自在到了不能再自在。 “三法印”就是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什么,我们的苦是苦在什么地方。我们的苦呢,实际上就是苦在我们对真相不了解,所以妄念就很多,苦是苦在这里。为什么我们会有生苦呢?也是因为这个。 接着,我想说说佛法的另一重要内容——八正道。首先知见要正,见解不正,知见不正,什么都谈不上。有了正见,还要有正思维。有了正见、正思维,

中国玉文化与佛教教学内容

中国玉文化与佛教

中国玉文化与佛教 佛教从古代印度的传入,是中外文化史上大规模外来文化输入中国的第一次,传入中国后曾经受到以正统文化自居的儒家和道教的排斥的冲击。但这种排挤和冲击,却刺激了佛教的发展,加速了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以灵活的自我调节意识,投合中华民族的信仰和思维习惯,按中华文化的特点广泛传播。 魏晋以后,统治阶级在全国各地开凿石窟,修建寺庙,雕塑佛像,同时,也根据中国人的尚玉观点,用玉石雕刻佛像、飞天,雕刻与佛教典故有关的莲花生子、持荷童子等宗教人物形象,促使佛教越来越向着和世俗结合的方向发展。在以玉造像之风气贯穿北魏至唐代的四百多年间,统治阶级以玉材为佛造像多得不可胜数,民间僧庶信徒买不起珍贵玉料的,即以价廉的汉白玉等彩石来为佛造像,也称玉佛。据《续通考》记载,元丞相伯颜曾凿井得玉佛,高三四尺,颜色像切开的脂肪,照之可见筋骨脉络。此外,唐代盛行的玉飞天,宋代的玉观音、玉持荷童子等,也是佛教和中国玉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只不过是随着佛教的世俗化,其形象更贴近当人的生活风貌而已。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的文化思想和道德观念,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观念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佛教倡导与人为善,死后才能升入极乐世界,而这极乐世界是由黄金、白银、青玉、玛瑙、珊瑚、琥珀等铺成的,也即佛教中的七宝,其中许多就是今天的玉石。 在中国文化中,有许多用佛教来解释玉石成因的描述和民间传说,南京雨花石的成因就是一典型例子。传说,在南京中华门外,有一座满是砾石的小山岗。相传在1400 多年的梁朝,有一位和尚叫云光的在这里讲经说法,他佛法高深,直讲得顽石点头,落花如雨,从此这里就有了很多的花纹美丽、色彩鲜艳的小圆石子。人们认为这是天上降下的雨花,因此,把这一带叫做雨花台,同时,把这些美丽的石子称为

佛教论文

中国佛教与朱熹 摘要:佛学,一个妇孺皆知的教派,其在中国的深远影响大家有目共睹。在本文中,本人将为大家介绍一下佛教对朱熹的影响,因为在朱熹的一生中,佛学一直扮演一个难以忽略的角色。 关键词:朱熹;佛学;佛教;影响 朱熹(1130.9.15~1200.3.9)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 汉族,南宋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省婺源县)人。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作为大师级别的人物,朱熹不仅仅精通儒学方面的知识,他还广泛涉猎其他方面的知识,如道教的、文学的、乐律的、法学的、佛学的等等,这里,我为大家粗略介绍一下朱熹与佛学的渊源以及佛教对其作品的影响。 很显然,要想成为一位博闻强识的大师,他必须得从小开始学习,因此,家庭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而恰巧的是朱熹的家庭就是这么一个注重教育的家庭。朱熹的家庭是一个儒学世家,其父朱松朱松从小便饱读儒典,深受儒学熏染,后任官于福建、浙江等地,虽然如此,朱松却也耽好佛典,曾与净悟、大智禅师交往甚密,平日为官之外,在家便诵经参禅。同时,朱熹家人也多虔诚信佛,其中有朱熹的母亲、外祖父、舅舅等人。因此,朱熹自幼便是在一个儒、佛两种文化相互交融的家庭氛围中成长,对他日后的思想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他与佛教解下了不浅的缘分。 可是好景不长(个人感觉那些后来流芳百世的大师不是在幼年丧母就是丧父的),同时也反映了少年多磨难这句话啊!在朱熹十四岁时,即绍兴十三年(1143)其父朱松病死于福建建瓯,临终之前,朱松将家事托付于好友刘子羽,并儿子的学业交于刘子翠、刘勉之、胡宪几位好友,这四位友人都是武夷一带的儒学名家,却都喜好佛学,可谓是儒佛兼修的名士。这几位名士都好交往于僧人,时常便会带上朱熹同行,这使得朱熹对佛学耳濡目染,对佛学开始产生极大兴趣,同时他也随之结交了许多僧人。可以说在朱熹访李侗于南平之前,朱熹是沉于佛学的研习之中的。 据说在绍兴十七年(1147年),十八的朱熹参加乡贡,他就是以佛学禅宗的学说被录取的。主考官蔡兹还对人说:“吾取一后生,三策皆欲为朝廷措置大事,他日必非常人。”由此可见佛教在短时间内就对朱熹有了初步的影响,可知在将来佛教的影响会更加的深刻。 而朱熹出佛入儒的转机应是在见到其师李侗之后。初见李侗于南平,李侗便指出儒佛之不同,评价朱熹所学落于悬空,朱熹再三辩驳,但李侗却没有给予更多的回答,“只教看圣贤言语”(《朱子语类》卷104)于是朱熹便“将那禅来权倚阁起,意中道,禅亦自在,且将圣人书来读来。读来读去,一日复一日。觉得圣贤言语渐渐有味。”(《朱子语类》卷104)因此朱熹再访李侗时,便相谈甚契,后便拜李侗为师,后朱熹题于西林寺的诗为证:“古寺重来感慨深,小轩仍是旧窥临。向来妙处今遗恨,万古长空一片心。”此诗为朱熹访李侗住宿于西林寺时所题。“向来妙处今遗恨”说明朱熹已开始由佛转儒,完成将生命价值安顿于儒家的抉择。 下面是本人挑选的几首朱熹所作的诗和词,其中的诗句以及词句中思想或多或少都有佛学的影子。 观书有感二首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