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知识点(大纲解析)

学前教育学知识点(大纲解析)
学前教育学知识点(大纲解析)

学前教育学

第一章导论

考核知识点:

*1、学前教育是对胎儿至进入小学前的儿童进行的教育、组织的活动和施加的影响。

*2、学前教育学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提示学前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3、学前教育学的学习与研究方法

*(1)调查法:是教师围绕某一教育现象,采用问卷、谈话、座谈等多种形式收集资料,并对所获得的资源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教育建议的一种研究方法。

*(2)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所要研究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和评价的一种方法。

*(3)实验法:是教师根据研究的目的对某些条件加以控制,有计划地改变某种教育因素,从而考察该因素与随之产生的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4)个案研究法:是教师利用观察法、调查法、作品分析法等方法对班级个别儿童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以提示儿童发展的普遍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4、了解学前教育思想的的产生和发展脉络

(1)、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理想国》、《法律篇》

(2)、亚里斯多德(古希腊哲学家):《政治学》、《伦理学》

(3)、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大教学论》、《世界图解》

(4)、卢梭(法国教育家):《爱弥儿》

(5)、裴斯泰洛齐(瑞士教育家):《林哈德和葛多德》、《葛多德是怎样教育他的子女的》、《母亲读物》,

5、熟知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

(1)福禄贝尔:德国学前教育家,1840年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并撰写了《人的教育》、《幼儿园教育学》等著作,系统地提出了幼儿园教育理论,他对于学前教育学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做出了巨大贡献。

(2)《世界图解》是世界上第一本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

(3)蒙台梭利教育法

(4)陶行知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强调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5)陈鹤琴1923年创办南京鼓楼幼稚园,并以此作为幼教实验中心。

6、掌握四位学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A、福禄贝尔:

1、学前教育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2、学前教育要全面

3、教育应当遵循儿童发展之自然。活动是人最重要的本能,主张幼儿园开展各种活动,让儿童的身心都获得发展。

4、强调游戏的教育价值,福禄倍尔是教育史上第一位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人。

(1)他认为幼儿是通过游戏将内在的精神活动表现出来的

(2)他强调游戏对幼儿人格发展、智慧发展有重要意义

(3)他还认为游戏中玩具是必需的。他根据儿童的特点,将玩具、教具、教材融为一体,创造了一种操作物——“恩物”。

5、要加强对学前儿童的指导

*B、蒙台梭利:

1、学前教育必须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观点,心理有吸收力、敏感期

2、儿童有发展的需要,需要通过自由活动、自我控制、自我教育的方式与途径来实现。

3、重视一个有准备的教育环境

(1)自由发展的环境,有助于儿童创造自我和自我实现

(2)有秩序的环境,儿童能在那里安静而有规律的生活

(3)生气勃勃的环境,幼儿在那里充满生气、欢乐和可爱,毫不疲倦的生活,精神饱满的自由活动。(4)一个愉快的环境,几乎所有的东西都为儿童准备,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有吸引力。

4、重视儿童的自我教育,注重感官训练

蒙氏认为3—6岁幼儿的各种感觉先后处于敏感期,因此必须对幼儿进行系统的和多方面的感官训练。因此,她专门设计了教具。

教具的特点是:简单、幼儿能自我纠正错误、教师容易掌握指导时机。

5、教师的作用

在蒙氏教育中,教师不是传统灌输知识的机器,而是一个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

他认为幼儿自由学习的质量是由教师的质量决定的.

C、陶行知: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强调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他提出幼稚园实施和谐的生活教育,反对束缚儿童个性的传统的教学法。

*D、陈鹤琴

(1)他指出学前教育对于儿童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2)他强调学前教育要考虑儿童的特点。

(3)他指出要对儿童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

主张幼稚园“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健康”;二要重视培养儿童的良好道德品质;三要培养儿童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认识、发展艺术才能;四要重视儿童的感觉训练和智力发展,特别是观察力的提高等。

(4)他提出幼儿教育要注意多样性:儿童是在“大自然、大社会”中学习

(5)教师要对幼儿加以指导。

7、了解学前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个体研究法

第二章学前儿童观

考核知识点:

1、*儿童观: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看法、观念和态度的总和。

主要涉及儿童的地位与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特质和能力、儿童生长发展的形式与原因等。

2、*儿童的权利:1989年《儿童权利公约》中指出,儿童具有生存权、发展权、受教育权、受保护权、参与权。

每个儿童拥有的出生权、姓名权、国籍权、生存权、发展权、学习权、游戏权、娱乐权、休息权、教育权等,应得到我们的承认、尊重和保护。

3、理解儿童观发展的历史演变(种类)

(1)、儿童是“小大人”(Miniature Adult)(2)、儿童是“有罪的”(Sinful)

(3)、儿童是“种子”(4)、儿童是“空白板”

(5)、儿童是“成长的植物”(6)、儿童就是“儿童”

(7)、杜威的儿童观:儿童是中心(8)、爱伦凯:“二十世纪是儿童的世纪”

(9)、二十世纪至今,人们在为儿童的世纪做出努力。

4、明确儿童的权力观和发展观

*5、理解掌握科学儿童观的内涵

(正确儿童观的树立)为了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学前教育工作者应认识到以下几点:

1)、儿童有各种合法权利

2)、儿童的成长受制于多种因素

(1)、生物因素是儿童成长的生理基础

(2)、社会因素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条件

3)、儿童发展的潜力要及时挖掘(通过适当的环境和教育)

4)、儿童是连续不断发展的(呈现出阶段性)

5)、儿童的发展具有差异性

(1)、儿童的发展有性别差异(2)、儿童的发展有个别差异(3)、儿童的发展有文化差异

6)、儿童通过活动得到发展(操作活动与交往活动)7)、儿童作为一个整体来发展

第三章学前教育观

考核知识点:

1、托儿所:是对0-3岁儿童进行集体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2、学前教育观:是如何看待、对待学前教育目标、任务、内容、途径、手段、方法等观点的总和,

拥有正确的教育观,是深化学前教育改革的必要前提。

3、了解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1)、促进儿童当时当下的发展

(2)、为入小学作好准备

(3)、为儿童的终身发展打基础

4、了解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一、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

1903年,我国第一个正式的幼教机构湖北武昌创办的“湖北幼稚园”。

二、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三、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

四、社区学前教育的发展

五、网上学前教育的发展

5、明确我国幼儿园的性质: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前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考纲)

幼儿园是对3-6周岁(或7周岁)儿童进行集体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6、理解托儿所与幼儿园的教育与保育目标:

(1)托儿所保教目标:培养小儿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发展,为造就体魄健壮、智力发达、品德良好的社会主义新一代打下基础

(2)幼儿园的保教目标: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

1)、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2)、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3)、萌发幼儿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4)、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7、理解托儿所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异同:

(1)、托儿所在对儿童施以合理教养的同时,更注重儿童的保育工作

而幼儿园在对儿童进行保育的同时,却更侧重于儿童的教育

(2)、托儿所:健康,日常生活活动;幼儿园:全面发展要求水平较高

8、解释我国与其它国家学前教育目标的异同:

相同:都重视全面和谐发展

差异:

(1)我国较关注丰富知识、培养能力

外国较关注培养兴趣和求知欲

(2)我国较注重形成儿童良好习惯

外国较注重儿童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我国较重视儿童的性格

外国较重视儿童读写算的初步技能。

*9、理解并明确现代科学教育观的内涵:

科学学前教育观的树立:

(1)、热爱儿童:1)热爱并公开对待每一个儿童2)关心儿童,爱护儿童

3)对儿童的爱要讲理智,而不应溺爱

*(2)、尊重儿童:(在树立学前教育观的时候,如何尊重儿童?)

1)、要信任儿童 2)、要尊重儿童的隐私 3)、要鼓励儿童,帮助儿童建立自信心

4)、要保护儿童的自尊心 5)、要杜绝体罚儿童

(3)、全面教育儿童:学前儿童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是互相渗透、有机结合,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4)、寓教于活动之中:教师要为儿童提供操作活动、游戏活动、教学活动、劳动活动、观察、散步、娱乐等方面活动的机会

(5)、教育要儿童化

1)、体现在内容的选择上,应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入手,把一些浅显的知识技能传递给儿童

2)、体现在方法的运用上,要尽量注意直观、生动,以激发儿童的兴趣

(6)、多种教育形式结合:集体、小组、个人多种教育组织形式

(7)、因儿童而施教

(8)、争取家庭配合

10、理解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相互关系:

体、智、德、美、四育的关系:

1)体智德美四育在幼儿发展中具有各自独特的作用,具有各自不同的价值,不能相互取代

2)四育各发面的发展与其他发面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不可分割

第四章学前教育的课程

考核知识点:

1、学前教育课程(幼儿园课程):指为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教育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2、潜在的学前教育课程:即隐蔽、非正式的学前教育课程。一般体现在托幼机构和班级环境中,即包括建筑物、设备、器械、游戏材料、玩具等物质环境。也包括活动室的布置、各种活动区的设立、班级的规章制度等文化环境,此外,还包括保教人员之间的关系、教师和儿童之间的关系、儿童同伴之间的关系等人际环境。

3、公开的学前教育课程:即显在的、正式的学前教育课程。它包括学前教育工作者为实现教育目标而精心设计的一切教育活动。

4、了解学前教育课程的种类和内涵:

(1)内涵就是定义

(2)种类:潜在的和公开的学前教育课程

5、熟悉学前教育课程的基本理论流派及其观点:

(1)成熟社会化的理论

理论基础是卢梭的自然主义等理论,其心理学的基石则是由埃里克森和格塞尔等人奠定这种理论的特点是重视儿童社会性的发展,认为学前教育应让儿童的内在潜力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发展。让儿童这个“花蕾”在温暖的、良好的社会环境中生长、开花、结果。

(2)教育训练理论

也称行为主义理论,是以哲学家洛克、心理学家斯金纳和班杜拉等人的思想为基础的。

该理论认为,学前教育是为儿童以后的教育和未来的生活作准备的,必须以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方法,把准备学习的知识、技能、道德观念和社会规则教给儿童。

(3)认知发展理论

创始人是皮亚杰和布鲁纳。这一理论强调儿童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的教育应该z贯穿于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之中,这种相互作用往往是自发产生的,成人不仅要加以承认,而且要给予鼓励。

6、理解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结构与制定依据:

*教育目标:(考纲)

1)、健康:(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会保护自己;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2)、语言:(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3)、社会:(1)、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2)、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5)、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4)、科学:(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运用各种感言,动手动脚,探索问题

(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5)、艺术:(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幼儿园教育目标制定依据:A、学科知识 B、教师的态度、行为及个性特征 C、儿童的行为

a、按时间范围分,

幼儿园具体教育目标分四个层次:每一个学年的教育目标、学期教育目标、

一个月或一周的教育目标,也可以是单元活动目标、

幼儿园活动、

b、按指导范围划分,

幼儿园具体教育目标分四个层次:本园的教育目标、本班的教育目标、

不同活动组的教育目标、每个个体的教育目标、*目标的结构包括以下几点:1)知识(认识) 2)技能和能力 3)情感和态度

7、了解典型的学前教育课程方案及具体内容:

(1)发展儿童认知的课程方案

(2)提高儿童能力的课程方案

(3)陶冶儿童情感的课程方案

(4)训练儿童行为的课程方案

(5)协调家园关系的课程方案

8、理解并掌握设计学前课程需要遵循的原则:

(一)承认儿童年权利

(二)反映民族特色

(三)面向世界

(四)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

(五)挖掘儿童的发展潜力

9、明确学前教育课程内容选择的要求(会分析):

(一)全面性为什么: 1、是实现托幼机构教育任务的需要

2、是儿童整体发展的需要

3、是世界学前教育课程内容发展的需要

怎么做:

1、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发展要全面

2、每一方面的发展要均衡

(二)启蒙性为什么:

1、学前教育的性质决定的(起始阶段)

2、儿童身心发展的水平决定的

3、当前学前教育改革的需要

怎么做:

1、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

2、选择儿童必要的和有效的学习内容

(三)社会性

为什么:“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环境之于人的发展的重要性?

1、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地理环境、气候等都都能增长儿童的知识

2、社会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环境也是独特的内容

3、社会生活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内容。

怎么办:

1、联系幼儿生活的自然与社会

2、内容选择注意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与兴趣

(四)发展性

怎么办:

1、课程内容不断更新,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2、内容要不断扩展扩宽,以适应儿童发展的需要

如何做:

1、课程内容的选择注重时代性、丰富性

2、适合幼儿的能力与发展需要,对幼儿的进一步学习具有挑战性(五)灵活性

为什么:

1、不同的托幼机构课程内容不应完全一致(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条件)

2、不同的教育对象,课程内容也应调整(不同人、不同班、级、不同幼儿园)

怎么办:

1、教师要根据一日生活常规,随机应变。(挖掘教育价值)

2、善于利用偶发事件作为随机教育的素材

3、根据儿童的兴趣爱好和学科内容,灵活选择。

*10、理解教师设计与实施学前教育课程的策略:

(一)为不同的儿童创设不同的学习环境,当班级儿童改变时,儿童兴趣、爱好、能力、需要也随之改变,课程的策略要做相应的调整。

(二)为儿童不断提供新的学习机会,鼓励儿童的自发活动、自由游戏,充分利用周围环境发展自我。(三)为儿童提供多种多样的活动和材料,发展儿童的社会性等等。

(四)鼓励幼儿参加大组活动,也尊重每个儿童的决定,尤其是自由选择。

(五)照顾到特殊儿童的需要。

11、理解学前教育课程评价的形式与要求:

了解课程评价的原则:

(一)评价应有利于改进和发展课程

(二)评价中发挥教师的主体性

(三)评价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四)评价应客观真实

课程四大要素:内容、目标、组织和实施、评价

第五章幼儿园的社会教育

考核新知识点:

1、幼儿社会化: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幼儿逐渐了解社会关系、获得社会经验、掌握社会规范而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是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2、幼儿园社会教育:主要是指对幼儿进行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等方面的教育。具体来讲,它是指帮助幼儿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形成积极的自然情感和社会情感,掌握与人、环境互动的方式,以便使幼儿能有效地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教育。

3、幼儿园社会教育过程:是教师根据幼儿社会教育任务和内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把当代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转化为幼儿道德品质的过程。

4、了解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价值:

(一)有助于幼儿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

(二)有助于幼儿良好情感的陶冶

(三)有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四)有助于加快幼儿的社会化进程

(五)有助于幼儿未来的成长发展

5、明确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任务与内容:

A、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任务:

(一)传授粗浅的社会知识

(二)提高基本的社会能力

(三)培养科学的社会态度

*B、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内容

?1、自我意识

?2、集体感

?3、社会交往能力

?4、遵守行为规则

?5、道德判断水平

?6、了解社会工作的意义:职业、与他人关系

?7、文化意识:如爱家乡、爱祖国等。

6、理解并掌握幼儿社会化的概念与意义:

意义:(1)是个体社会化的第一环节,对未来的继续社会化有着重大的影响

(2)有助于社会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使每个人发展成为该社会所需要的人

7、理解幼儿社会化的基本理论及内涵:

(1) 理论:

(一)统一论

在幼儿社会化进程中,个体与社会是统一的,通过教育传授道德观念、集体意识,使年幼儿童社会化并个性化,以便维持社会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班级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场地,传递社会文化,并使之内化与幼儿。“民主集中制”——班集体统一

(二)冲突论

个体与社会并非和谐统一,而是充满矛盾与冲突的,班级内的师幼关系,是一种制度化了的支配与众属关系,幼儿并不能个性化。如重视集体教育,轻视其它。

(三)互动论

在幼儿社会化的过程中,交往非常重要。交往的模式包括:前喻、并喻、后喻文化

(四)主体论

在幼儿社会化的进程中,幼儿主体地位、主体意识特别重要,教师要站在幼儿的立场,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布置环境,安排活动。

(2) 内容:

道德社会化、认知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政治社会化、职业社会化

8、理解幼儿社会化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1)特点:能动性、强制性、连续性

(2)因素:A、教师及其教育行为1、积极的社会强化 2、模仿与辨认

3、期望和要求

4、特性分类(积极评价)

B、同伴及其相互交往

9、理解并掌握幼儿社会化的内容和策略:

幼儿社会化的策略:

(1)、合理安排幼儿园活动:生活、交往、游戏、教学活动

(2)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

(3)注意挖掘社会潜力

10、理解设计幼儿社会教育活动需要遵循的原则:

(1)、考虑幼儿的现有水平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原则

(2)、兼顾幼儿现实生活和世界未来发展趋势的原则

(3)、有组织的社会教育活动与随机教育相互补充的原则

(4)、班内、园内教育与班外、园外教育相互结合的原则

(5)、幼儿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的发展相互统一原则

(6)、面向全体幼儿与注重幼儿个体差异的原则

11、理解并掌握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要求: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原则:

一、考虑幼儿的现有水平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原则

二、兼顾幼儿现实生活和世界未来发展趋势的原则

三、有组织的社会教育活动与随机教育相互补充的原则

四、班内、园内教育与班外、园外教育相互结合的原则

五、幼儿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的发展相互统一原则

六、面向全体幼儿与注重幼儿个体差异的原则

幼儿园社会教育内容的实施可通过设计正规的社会教育活动和利用非正规的社会教育活动来进行。

1)、正规的社会教育活动特点:

(1)、根据幼儿园社会教育的要求(2)、反映幼儿的知识、经验、技能、能力

(3)、说明幼儿园、社区、城市、国家、世界的特征

(4)、让幼儿认识到人类的知识宝库来源于各种文化资源,并从中得到发展

2)、非正规的社会教育活动特点:潜在性、非预期性

非正规的社会教育活动包括:日常生活活动、各科教育活动、角色游戏活动、交往活动、随机教育和

环境影响

*第六章幼儿园的游戏活动(游戏的特点=概念)

考核知识点:

游戏概念:

游戏是儿童个体发起的活动;是令儿童愉快的、有趣的活动;没有外在目的,其动机来自儿童内部;游戏是儿童自发自愿的活动,没有强制性;游戏产生于儿童熟悉的事物;儿童能够修改游戏规则;游戏需要游戏者主动的参与

1、自发游戏:由儿童自己思考出来、组织发起的,游戏的目的在于游戏本身,充分反映了儿童的自主性

2、规则游戏: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按照一定的目标设计游戏,旨在促进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

3、角色游戏:儿童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的一种游戏

4、结构游戏: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通过手的创作活动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

5、表演游戏:儿童按照故事、童话的内容,分配角色,安排情节,通过动作、表情、语言、姿势等来进行的游戏

6、体育游戏:以发展儿童基本动作,增强儿童体质,促进儿童身体健康为主的游戏

7、智力游戏: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使儿童在愉快的情绪中,丰富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的游戏

8、了解游戏概念的不同界定,明确幼儿游戏的种类:

(1)从教育的作用上分:可分为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体育游戏、智力游戏和音乐游戏(2)从教师的指导上分:可分为幼儿自发游戏和规则游戏

(3)从社会性发展分(美国教育家M.帕顿):非游戏行为、旁观游戏、独立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

(4)从认知的发展上分:练习游戏、象征游戏和规则游戏

9、掌握幼儿游戏的特点,理解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价值:

A、促进幼儿体力的发展:

1)、有利于幼儿小肌肉的发展 2)、有利于幼儿躯干肌肉的发展

3)、有助于幼儿感觉运动技能的提高 4)、有助于幼儿对身体机能的认识

B、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1)、丰富了幼儿的知识 2)、提高了幼儿的感知能力 3)、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

4)、发展了幼儿的思维能力 5)、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能力

C、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1)、为幼儿提供了宽松的心理氛围 2)、催发了幼儿的探索行为

3)、激发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4)、提高了幼儿的创造性水平

D、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1)、使幼儿有机会表现自己的情感 2)、使幼儿充分体验到快乐之情

3)、能帮助幼儿克服恐惧情绪 4)、使幼儿进行情感宣泄

E、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1)、有助于克服幼儿的自我中心 2)、培养了幼儿的合群行为 3)、提高了幼儿的交往技能4)、发展了幼儿遵守规则的能力 5)、锻炼了幼儿顽强的意志

F、发展幼儿的美感:

1)、游戏的设施有利于幼儿领略美 2)、游戏的内容有益于儿童欣赏美

3)、游戏的成果有助于幼儿再现美 4)、游戏的过程有利于幼儿大胆创造美

10、了解教师为幼儿游戏创造的条件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幼儿游戏的准备)

一、设定游戏时间

利用各种时间、力争较长时间、室外游戏的重要、合理安排游戏的组织形式

二、布置游戏空间

维持适当的空间密度、开辟游戏区域、游戏场地有吸引力、游戏场地的安全

三、提供游戏材料

收集废旧材料、变换游戏材料的布置、组织不同的游戏材料单元、鼓励幼儿自由使用材料四、丰富知识经验

注重园内、园外教育资源;调动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

11、理解教师观察游戏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办法:

1)、教师的观察在幼儿园游戏过程中的作用(观察的价值):

1、是游戏准备工作的基础

2、是介入幼儿游戏的前提

3、是观察幼儿个性特点和能力差异的时机

2)、观察的策略(具体办法):

1、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观察

2、在幼儿彼此熟悉以后进行观察

3、对全班幼儿进行观察

4、对个别幼儿进行观察

5、对幼儿反复进行观察

12、理解并掌握教师在幼儿游戏活动中的指导策略:

一、尊重幼儿的游戏

尊重游戏的倾向、对游戏的选择、游戏的创造

二、支持幼儿的游戏

满足幼儿对游戏材料、游戏时间的需求、满足幼儿游戏的意愿、关心幼儿游戏的进程

三、参与幼儿的游戏

教师是幼儿游戏的参与者、幼儿游戏的伙伴、

教师对游戏的参与要适当(适时、适地、适宜)

四、引导幼儿游戏

1、布置游戏场地(有调整、有新意)

2、带领幼儿做其它活动时,引发幼儿的游戏

3、适时提出开放性问题

4、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

5、巧妙扮演游戏中的角色(根据幼儿的特点、根据游戏情节)

五、干预幼儿的游戏:注意消极因素

13、理解幼儿园游戏的评价内容及注意问题:

一、游戏环境的评价

安全性、刺激性、协调性与教育性、适宜发展性

二、游戏活动的评价

目标

组织形式

幼儿表现

游戏材料

游戏开端、过程、结果

三、游戏水平的评价:

1、教师评价

2、幼儿评价

第七章幼儿园家庭教育的指导

考核知识点:

1、榜样示范法:家长为孩子树立各种正面榜样,让孩子进行模仿,引导孩子积极向上

2、家长学校:是对在家庭里承担抚养教育幼儿责任的父母和其他长者进行系统教育和训练的学校

3、家长委员会:是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一座桥梁,家长委员会是园长和教师的得力助手

4、*了解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意义:

有利于一、贯彻幼教法规二、与世界幼教接轨三、发挥幼儿教育的整体功能

(5个)四、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五、幼儿的成长发展

5、理解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目标与任务:

1)、具体目标:(书)是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1、促使家长认识到幼儿园教育的性质、任务、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手段,家幼配合,

协调一致,提高教育质量。

2、帮助家长获得教育孩子的基本知识和经验,掌握教育孩子的科学和艺术,增强教育孩子的

能力,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3、争取家长在经费、物质设施、人力上的支持和援助,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提高办

园的整体水平。

具体目标:(老师整理)

1、使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家园合作

2、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其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

3、争取家长的支持

*2)、任务:

(1)、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2)、帮助家长养成良好的教养态度

(3)、指导家长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4)、支持家长交流家庭教育的经验

(5)、增强家长与幼儿园教育配合的意识(6)、鼓励家长全方位为幼儿园的发展服务

6、了解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

(1)、宣讲现代儿童观和教育观

(2)、说明家庭教育的独特价值

(3)、讲解幼儿身心发展的知识

(4)、讲授家庭教育的具体内容:

1、增进健康

2、开发智力

3、培养品德

4、提高美感

*(5)、讲析家庭教育的重要原则:

1、热爱孩子的原则

2、要求孩子的原则

3、教育一致原则

4、全面发展的原则

5、因材施教的原则

(6)、阐明家庭教育的基本途径:

1、家庭生活结构

2、家庭生活条件

3、家庭人际关系

(7)、阐述家庭教育的若干方法

A、讲解说理法:家长对孩子摆事实、讲道理,提高孩子的认识,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观点。

B、榜样示范法:家长为孩子树立各种正面榜样,让孩子进行模仿,引导孩子积极向上。

C、表扬奖励法:家长对孩子的好思想、好行为作出肯定评价,以激励孩子的发展。

D、批评惩罚法:家长对孩子的不良言行作出否定评价,以纠正孩子的缺点错误。

E、提醒暗示法:家长用含蓄的方式,间接地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施加影响,发挥孩子的主动性、自觉

F、实践活动法:家长有计划地组织各种活动,让孩子接受实际锻炼,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

G、陶冶感染法:家长通过创设、利用有意义、有情趣的环境,对孩子进行感染、熏陶,寓教于情境

之中

(8)、介绍幼儿园的教育概况

(9)、述评孩子的在园表现

(10)、引导家长与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

*7、理解掌握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原则:

一、了解性原则

了解幼儿家长及家庭,利用谈话、家访、问卷、调查等

二、方向性原则

使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需要与国家、幼儿园教育精神一致。

三、科学性原则

使其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幼儿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四、尊重性原则

幼儿园要尊重家长、平等对待各类家长,引导家长在家庭里建立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如平等对待自身条件不同的家长、注意尊重孩子情况不同的家长……

五、协调性原则

经常与家长交流情况,相互沟通、互通有无,协调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六、针对性原则

根据幼儿与家长的不同特点,开展分类型和分层次的指导,注意灵活性。

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家长的具体情况、从家庭教育的具体问题,这三方面出发,进行分类指导;

七、直观性原则

采用一些直观教育、现代化教育手段和讲解相结合,使家庭通过观察和表象,丰富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如物质直观:实验、实物、参观、图片、录像等。语言直观,如形象描述、生动讲解等。

八、艺术性原则

把一些教育的规律、途径、方法巧妙地蕴藏在家园活动之中,融合在亲子活动里面,使家长从亲身的体验中得到教益,自然而然的得到指导。

7、了解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方式与内容:

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基本形式是: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议、家长开放日、家长园地、家庭教育咨询、接送时交流、电话交谈、家园联系本、家庭访问、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等。

第八章幼儿教师

考核知识点:

1、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幼儿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影响和制约着

幼儿教育工作的成败

2、掌握幼儿园教师劳动的特点:

幼稚性、全面性、时代性、复杂性、多样性、地方性

3、了解幼儿教师的地位、权利和义务:

地位:日益增高

权利:教师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

义务:教师依法应尽的责任

*幼儿教师劳动的价值(补充):

(1)、教师是维护幼儿身体健康的保健师(2)、教师是开启幼儿智力之窗的建筑师(3)、教师是塑造幼儿高尚品德的工程师(4)、教师是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美容师4、理解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一)热爱幼儿教育事业(二)热爱幼儿

(三)尊重教师集体和家长(四)关爱自己

5、了解幼儿园教师的知识结构的类型与要求:

(1)幼儿教师的知识结构一般有以下几种:

I型知识结构、一型知识结构、T型知识结构、H型知识结构

(2)、幼儿教师的能力结构应包括: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教育能力、

创造能力、设计能力、交往能力和评价能力。

6、理解幼儿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

(1)观察和了解幼儿的能力(2)教育组织能力

(3)语言表达能力(4)艺术表达能力

(5)设计创造能力(6)交往能力

(7)评价能力

第九章国外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启示

考核知识点

1、美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一、和谐发展的学前教育目标

二、开放多样的学前教育途径

三、千姿百态的学前儿童教师

四、责权并重的学前儿童家长

五、启示及思考

2、英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一、学前教育的机构

二、学前教育的目标

三、学前教育的内容

四、学前教育的途径

五、学前教育的师资

六、学前教育的管理

七、启示与思考

3、新加坡学前教育课程的特点及评析:

一、学前教育课程的目标

二、学前教育课程的方案

三、学前教育课程的领域

四、学前教育课程的途径

五、学前教育课程的师资

4、了解美国、英国学前教育的目标:

A、美国:

(1)、激发儿童的好奇心

(2)、鼓励儿童与别人相互作用

(3)、帮助儿童理解并尊重他们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其他儿童的种族文化

(4)、鼓励儿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发展儿童的社会性和情感

(6)、提高儿童肢体动作的准确性、手眼动作的协调性

(7)、培养儿童学习的技能

(8)、通过游戏丰富儿童的知识经验

B、英国:

(1)、使儿童学会尊重自己和别人

(2)、使儿童感到愉快、有自信心、乐于学习

(3)、培养儿童的独立性

(4)、培养儿童的关爱精神

(5)、培养儿童的宽容心

(6)、培养儿童的好奇心、使儿童喜欢探索

5、了解美国、英国的幼儿园教育途径及其特点:

A、美国:

教育途径:1富多彩的一日活动2缤纷的区角活动

3自在的游戏活动4进社会的时间活动

B、英国:

教育途径:1、日活动2、域活动3、览活动

5、了解家长在美国学前教育机构中的重要作用:

摆正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之间的位置,与家长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尊重家长,并给予他们必要的权利,如孩子个人隐私的保护权,孩子肖像作品的维护权,孩子发展水平的知情权,孩子教育措施的决策权,孩子教育成就的评估权等,使家长能真正地与教师合作,实现家园同步教育。

6、理解美国、英国学前教育改革之于我国教育的启示:

A、美国:(1)、加强儿童的科学技术教育

(2)、重视儿童的多元文化教育

(3)、开展活动区教育的研究

(4)、增强参观和旅行的机会

(5)、给予家长相应的权利

B、英国:

(1)、幼儿班级与编制:从本班实际情况出发,儿童人数多时就按年龄分班,儿童人数少时就实行混龄编班

(2)、幼儿数学教育:英国更加重视幼儿的数学教育

(3)、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共育:让家长签字表示同意让孩子参加园外活动,这样就会减轻教师的心

理压力,与此同时,再邀请家长参与,以降低师幼比率,这样,就

会消除安全隐患了

(4)、幼儿教师学历:不应过分强调教师的学历,在职培训也是如此,要注意建立促进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的机制,从根本上升华教师的业务水平

(5)、幼儿教育收费:破除年龄界限,统一收费标准,

同时不退还幼儿缺席时的餐点费和保教费

7、了解新加坡学前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途径

目标:创造一个温暖的、积极的社会环境,是每个儿童都能受到最好的教育,个性得到和谐充分的发展;创设一个平衡的课程体系,通过引导性学习和非引导性学习,培养儿童终身学习的积极态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内容:(1)、数学(2)、音乐和律动(3)、科学(4)、语言

(5)、艺术和工艺(6)、社会学习(7)、室内外体育活动

途径:半日活动、教学活动、区角活动、游戏活动、主题活动和参观活动

8、理解新加坡学前教育课程实施的特点:

(1)、室内活动较多,室外活动较少

(2)、集体活动较多,个人活动较少

(3)、教学活动较多,游戏活动较少

(4)、自然资源运用得较多,人文资源运用得较少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课程四大要素:

一、内容: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前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二、目标:1)、、健康:

(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会保护自己;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2)、语言:

(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3)、社会:

(1)、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2)、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5)、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4)、科学: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运用各种感言,动手动脚,探索问题

(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5)、艺术:

(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三、组织和实施:

(五)、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遵照本《纲要》第二部分的有关条款进行,同时体现以下原

则:

1、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2、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3、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八)、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1、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

2、幼儿同伴群体及幼儿园教师集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发挥这一资源的作用

3、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

4、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5、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幼儿园同时应为社区的早期教育提供服务

(九)、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

1、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既有利于形成秩序,又能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照顾到个体差异

2、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和间接指导的活动相结合,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保证幼儿的积极参与,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

3、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

4、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

(十)、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1、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

2、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3、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敏感地觉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索式的师生互动

4、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与成功

5、关注幼儿的特殊需要,包括各种发展潜能和不同发展障碍,与家庭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四、评价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通用版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专题一教育与教育学 ◆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 2:教育的概念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称之为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考点 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 1.教育者(主导) 2.受教育者(主体) 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考点 4: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

(3)存在教育的基本三要素。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独立性 ◆考点 5:教育的起源 ※巧记:“本能生利息(西),心源美梦(孟)” ◆考点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无等级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紧密集合;(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考点 7: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1)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2)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3)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4)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 ◆考点 8:20 世纪以后的教育 1.20 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的现代化。 ※巧记:“全民多现终” 2.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第一,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第二,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第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第四,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第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学前教育学专升本大纲

《学前教育学》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必修的基础课程,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升本考试课程。 《学前教育学》课程的考试内容、考核目标和考试命题充分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性质与特点,强调学生对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考试内容的深度与学前教育专科生相应的知识面趋于一致。 Ⅱ、考试内容 总要求: 1、初步掌握有关学前教育学的一般概念、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及主要理论观点和实施原则。 2、运用学前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研究幼儿园教育现象和问题,并具有尝试解决幼儿园教育中新的矛盾和问题的基本能力。 Ⅲ、考试大纲 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及发展 (一)考核知识点: 1.学前教育学和对象和任务 2.学前教育学的发展 (二)考核要求: 1.了解学前教育学学科性质与特点,掌握相关概念。 2.了解学前教育学的学习、研究方法。 3.了解我国幼儿教育基本情况,掌握我国当前学前教育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一)考核知识点: 1.学前社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2.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二)考核要求: 1.了解世界及中国幼儿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掌握有关重大事件及相关幼儿教育家的学说。 2.了解世界幼儿教育的产生的历史背景,掌握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3.了解世界幼儿教育的发展的原因,掌握蒙台梭利、杜威和克鲁普斯卡亚主要的学前教育思想。 4.掌握世界幼儿教育现状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第三章学前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 (一)考核知识点: 1.学前教育和其他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2.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二)考核要求: 1.了解遗传、环境和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2.了解几各教育和发展的理论。 3.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 第四章教育目的与学前教育任务 (一)考核知识点: 1.我国的教育目的

《学前教育学》各章节重点内容

学前教育学课后习题整理 第一章、导论: 1、学前教育是指从出生到入小学前(六岁前)儿童的教育。 2、学前教育学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揭示学前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我国的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条件下对初生至六岁前儿童进行教育的规律的科学。 3、学前教育主要研究的是什么问题,我们该如何研究这些问题?学前教育的研究内容——儿童观的演变与发展;教育观的形成与变革;学前教育的目标与任务;学前教育课程的种类与评价;幼儿游戏的价值与指导;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与原则;幼儿教师的素养与培养。研究方法: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 5、福禄培尔对学前教育的贡献:1.建立了学前教育机构;2.设计了一套游戏与作业材料,并研究了已有的学前教育思想和理论;3.系统地阐明了幼儿园的基本原理和教学方法;4.培训了第一批幼儿园教师;他对学前教育的贡献,推动了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主要的学前教育思想有以下各点:(1.教育应当适应儿童的发展,他认为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实现儿童的天然禀赋。(2.教育是以儿童的自我活动为基础。(3.游戏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福禄贝尔某些教育思想,如强调儿童的自我发展,实现自然禀赋,忽视教育的作用,是不够正确的,但他对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6、蒙台梭利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述评: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1.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教师的任务在于提供一个环

境。合适的环境要具备以下要素:(1)自由的气氛(2)结构和秩序(3)丰富的感觉刺激(4)拥有符合儿童身心发展需要,体现对儿童的教育要求,包含有丰富教育内容的教具材料。2.注重感官训练,并设计发展感官的教学材料(重视感觉教育)。3.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和自我教育4.教师的作用。评价: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也受到不少批评,主要是指责她的教育偏重智能而较忽视幼儿情感的陶冶,忽视幼儿的社会化活动;其感觉教育教具脱离幼儿的实际生活,过于狭隘、呆板,操作法过于机械等。然而,尽管如此,蒙台梭利教育的伟大功绩、对世界幼儿教育的巨大贡献是不可否认的,她的理论的基本精神,特别是重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重视幼儿的自主性和自我学习,重视环境的作用,以及她对教师作用的观点等等,无论在蒙泰梭利时代还是今天,都具有不衰的生命力。7、陈鹤琴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现实意义:他的主张:(1)他主张幼稚园要注意儿童的健康,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2)主张幼稚园应有充分而适当的设备,并与家庭合作教育儿童;(3)主张幼稚园的课程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实施单元教学,采用游戏方法,游戏符合幼儿年龄特征;(4)主张多在户外活动。 第二章、学前儿童观 1、儿童观是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的总和,涉及儿童的特点与能力、地位与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生长发展的形式和成因、教育同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2、儿童观主要有哪几种?(7种)

教育心理学复习章节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1、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学习:就是个体由于与外界环境的互动经验而产生的行为表现或心理的持久变化。 3、学习理论就是教育心理学最核心的研究内容。 4、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就是当前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两种基本范式。 5、几种具体的研究方法:问卷法,实验法,观察法,访谈法,微观发生法。 6、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 第四章 1、学习:就是指基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一致变化的过程 2、学习的作用:(1)学习就是有机体与环境取得平衡的条件。(2)学习可以影响成熟。(3)学习能激发人脑潜能。 3、按学习主体分类:动物学习与人类学习 4、加涅的学习水平分类:(1)信号学习。(2)刺激-反应学习。(3)连锁学习。(4)言语联想学习。(5)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7)规则的学习。(8)解决问题的学习。

5、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1)言语信息。(2)智力技能。(3)认知策略。 (4)态度。(5)动作技能。 6、学习性质与形式分类:(1)据学习方式分为接受的与发现的。(2)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分为机械的与有意义的。 7、学习的意识水平分类:(1)内隐学习:个体不知不觉的获得经验,并引起相应行为变化的学习。(2)外显学习:指有意识的、需要付出心理努力并需按照规则做出反应的学习。 8、(1)外显记忆:长时记忆中能够在意识水平上加以回想与思考的知识。(2)内隐记忆:无法在意识水平上加以回想,但不知不觉地影响着行为与思维的学习。 9、学习的相关概念:(1)终身学习。(2)远程学习。(3)机器学习。(4)学习科学。 10、学习理论的发展:(1)两种倾向学习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初步发展:行为主义学派与德国的格式塔学派。(2)行为、认知倾向学习理论的相互吸收。(3)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出现。(4)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 11、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记忆遵循三条联想律:相似律、相对律与邻近律。 12、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1)无条件刺激:本来就能引起某种固定反应的刺激。(2)无条件反应:指由无条件刺激原本就可以引起的固定反应。(3)中性刺激:给狗呈现刺激如铃声,狗不会产生唾液分泌的反应,铃声被称为中性刺激。(4)条件刺激:原来的中性刺激,它并不能引起无条件反应,但与无条件刺激多次在时间上

学前教育学大纲

《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理论类) 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数: 32 学分: 一、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总体应该了解和掌握的基本知识或技能是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基本观点、原则、方法和政策等。 二、教学学时分配 三、教学内容 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学前教育学的发展。 2.理解学前教育学的含义、任务。 3.领会学习和研究学前教育学的意义。 教学内容: 一、学前教育的含义 二、学前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三、学前教育学的任务和意义 四、本书结构 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学前教育的类型。 2.理解学前教育的含义、特点和任务。 3.运用学前教育的原则。 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前教育的含义、要素、类型与发展趋势 一、学前教育的含义 二、学前教育的三个组成要素 三、学前教育的类型 四、当代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学前教育的特点、原则和任务 一、学前教育的特点 二、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 三、学前教育的基本任务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儿童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特点;儿童观的演变过程。 2.理解儿童发展和科学儿童观的内涵。

3.分析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前教育和儿童关系概述 一、儿童发展概述 二、学前教育影响学前儿童的发展 三、学前教育要受学前儿童发展的制约 第二节:儿童观的演变与建构 一、儿童观概述 二、儿童观的演变 三、科学儿童观的内涵 第三章学前教育与社会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含义。 2.理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与学前教育发展的相互影响。 3.分析应用学前教育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分析学前教育的热点问题。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前教育受社会的影响和制约 一、经济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二、政治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三、文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第二节:学前教育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一、学前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学前教育的政治发展的影响 三、学前教育对文化的影响 第四章幼儿园教师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幼儿园教师的类型及其主要特点。

学前教育学知识点

第八章学前教育的十大基本方法名词解释: 1、直观形象法: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即教师采用直观教具或各种电化教育手段等,组织儿童开展观察(物体和现象)、欣赏、演示、示范和范例等活动,以达到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这种方法符合直观性教学原则和儿童思维的特点。P161 2、观察法:观察法是教育教学直观形象法之一,运用观察活动进行教学的方法。P162 3、演示法:是教育教学直观形象法之一,即教师在教学中出示实物或教具,进行示范性操作。P162 4、示范法:是直观教学方法之一,指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或教学表演,为儿童提供具体模仿的范例。P163 5、范例法:也是直观形象法之一,指采用具有教育意义的典型事例,供儿童直接模仿和学习。P163(注:此知识点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6、参观法:参观法是与直观形象法有关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它是为受教育者提供真人真事真实场合作为教育环境的一种现场学习法。P164 7、教育活动游戏化: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利用儿童对游戏的本能偏爱,满足儿童爱玩、好玩的天性,以游戏的形式和方式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P166(注:此知识点还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8、语言法:是儿童教师最常用的和最普遍使用的教育教学方法,即教师以语言为主要工具对儿童进行说教、指导、劝说等,以达到相应的教育目的。P168 9、故事法:是指幼儿园运用故事这种首都向儿童进行教育的方法。P168 10、讨论法:是儿童自我教育的一种方法。讨论法主要是儿童通过

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一些不了解的问题、认识模糊不清的问题、困难的问题、相互关系中矛盾的问题,甚至有错误看法的问题等,发表意见、共同议论商讨、相互启发和补充,从而获得正确、统一的认识。P169 11、移情法:强调认知——情绪系统的交互作用,综合运用认知提示、情感换位、巩固深化和情境表演等技术,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地展开儿童认知和行为的教育。 P172 12、角色扮演法:是指模拟现实社会中的某些情景,让儿童扮演其中的角色,尝试从该角色的立场上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体验情感,并通过及时的反馈和教师指导,了解他人的需求和感受,从而更好地掌握与角色相适应的行为及规范。P175(注:此知识点还以选择题形式出现)13、环境体验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或教育要求,创设相应的环境条件,让儿童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甚至在体验环境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和发展。P181 14、行动操练法:是指组织儿童反复练习一定的动作或活动方式,从而巩固其知识经验、形成简单技能和行为习惯的方法。P184 15、发泄法:是指教师为儿童提供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儿童通过自身的动作或活动,去发泄体内积聚的生理或心理能量以达到生理或心理方面新的平衡。P187 表扬鼓励法:是指对儿童的正确行为予以肯定和奖励,从而使儿童的正确行为得到强化的方法。 P189 16、批评法:是指对儿童行为表现给予否定性评价,即对儿童不良行为或习惯表示不满意,并使他们明辨是非,知道怎

幼儿教育学复习习题文档

《幼儿教育学》第一章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学前教育理论以独立的学科出现在欧洲的时间是() 19世纪初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20世纪末 2、被誉为“幼儿园之父”的教育家是() 行知福禄贝尔卢梭蒙台梭利 3、被誉为20世纪初的“幼儿园改革家”的是() 马卡连柯卢梭福禄贝尔蒙台梭利 4、20世纪30年代,我国幼教界有“南北”之称,即指有鹤琴,有() 汉良之洞雪门宗林 5、我国幼儿园是对()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6 2 3 4 6、1903年中国第一个幼儿社会教育机构在()成立 武昌 7、在蒙台梭利学校里任教的教师有三个教学任务,分别为() 观察指导、示、准备 观察指导、准备教具、创设环境 制定教育目标、准备教具、示 制定教育目标、创设环境、示 8“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是()提出的。 皮亚杰鹤琴行知杜威 9、皮亚杰把儿童智力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它们依次是() 前运算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 前运算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 10、()提出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一切观念都来自后天的经验,而不存在什么天赋 夸美纽斯卢梭洛克福禄贝尔

二、名词解释 1、幼儿教育 2、白板说 3、教育 三、简答题 1、简述皮亚杰的儿童认识发展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2、简述幼儿教育的意义 3、行知认为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他主的“六大解放“包含哪些容? 4、如何看待幼儿教师的体罚行为? 5、比较福禄贝尔与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异同 《幼儿教育学》第二章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是我国一贯的教育方针 重点发展全面发展局部发展智力发展 2、()是教育目的在学龄前儿童阶段的具体化。 学前教育目标学前教育手段学前教育启蒙学前教育容 3、学前教育的实质就是() 综合教育启蒙教育独立性教育适宜性教育 4、我国幼儿园通常不要求在学前阶段教孩子写字这符合() 独立自主性原则发展适宜性原则保教结合原则综合性原则 5、活动性原则要求学前教育以活动为主,并以活动贯穿整个教育过程,这里的活动主 要指() 教师设计和指导的活动儿童主动积极的活动儿童的自选活动儿童的游戏活 动 6、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茶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 知识,发展智力的唯一途径,不注意利用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的原则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原则 尊重儿童原则实践性原则 7、幼儿园教育的任务是()

学前心理学具体知识点整理

《学前心理学》具体知识点整理 1.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普莱尔的《儿童的心理》,标志着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2.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3.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类型以研究实践为标准,可以分为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以研究范围为标准,可以分为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以研究课题为标准,可以分为差异研究、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双生子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说明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如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试验。跨文化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早期隔离或剥夺试验,是研究环境对心理发展作用的方法之一。 4.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的基本方法。日记发或传记法是一种长期而全面地观察。 5.实验室试验法在研究出生头几个月的婴儿时广泛运用,如吉布森为研婴儿的深度知觉设计的视崖实验。 6.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去了解儿童的心理。如“绘人测验”。 7.婴儿期是儿童心理开始发生和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阶段,也是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时期。先学前期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是各种心理活动发展齐全的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转折期,又有人称作第一个反抗期或危机期。幼儿期是心理活动系统的奠基时期,是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 8.新生儿(0-1个月)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适应新生活而展开的,柔弱、娇嫩是新生儿解剖生理上的特点,他们依靠各种无条件反射来适应新生活。如:吮吸反射、觅食反射、怀抱反射、抓握反射(达尔文反射)、眨眼反射等等。9.条件反射的出现就是心理的发生。最早出现的自然条件反射,是对喂奶姿势的吮吸反射。 10.视觉和听觉的集中,是注意发生的标志。 11.4-5个月,手眼协调动作发生了,它是用手的动作区有目的的认识世界和摆弄物体的萌芽,是儿童的收成为认识器官和劳动器官的开端。眼手(视触)协调的出现的主要标志是伸手能够抓住东西。 12.5-6个月的孩子开始认生。6-12个月,五指分工出现。 13.母子之间的交往,是婴儿心理发展的首要条件。新生儿末期,明显的交往行为——“天真活跃反应”出现了。 14.人类特有的语言、想象和思维活动,是在2岁左右形成的。 15.4-5岁是坚持性行为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大约2岁左右,孩子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其突出的表现在独立行动的愿望很强烈。 16.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2岁以前儿童依靠感知觉认识世界。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分析综合水平的提高和感知过程主动性的增强上。 17.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视觉敏度的发展和颜色视觉的发展。新生儿相当于具有20/150的视力,也就是说新生儿在20英尺处才能看到视

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二、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文):学前教育学 课程名称(英文):Preschool Pedagogy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实践性环节 课程类别*:■学术知识类□方法技能类□研究探索类□实践体验类 培养的核心能力和素养(多选): ■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发展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国际素养□信息素养□领导力素养 课程代码: 周学时:4 总学时:72 学分: 4 先修课程:学前教育史、学前心理学 开设专业:学前教育 三、课程简介 本课程属于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专业必修基础课程,该课程旨在系统学习和掌握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与功能、目标与内容、课程与教学、幼儿与教师以及游戏、环境创设、幼儿园管理、家园合作等问题,基本涵盖了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全部内容。同时,该课程将着重阐释幼儿教育的宏观指导理论及其一般教育教学活动的规律、方法、原则等,力图体现幼儿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规律性。 四、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学前教育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了解幼儿教育的实质,学会审视、分析当前幼儿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学习能力,以此奠定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为今后进入托幼机构从事教育和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具体目标如下: 1.专业知识方面: ?掌握学前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观念;

?熟悉国家的幼教方针、政策、法规和幼儿园保教工作主要内容; ?了解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 2.专业能力方面: ?掌握设计幼儿园教学、游戏、环境创设、区域活动的基本技能; ?具备与幼儿以及幼儿家长沟通的基本技能。 3.专业情感方面: ?具有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和教师观; ?具有较强的专业认同感。 4.综合素养方面: ?能正确认识和分析各种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能运用科学的评价指标对幼儿园课程、教学方案、幼儿的发展水平、幼儿教师自身的各项工作做出恰当评价。 ?能合理分工,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具备搜集、查阅、整理信息的基本能力。 五、课程内容与进度安排

中国学前教育史知识点及各章练习

第一章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 考核知识点 (一)原始社会儿童的社会公育(二)古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三)古代宫廷的儿童教育(四)古代的胎教(五)古代儿童教材 考核要求 (一)原始社会儿童的社会公育1.识记: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主要内容2.领会: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形式是儿童公育 (二)古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1.识记:(1)家庭教育的内容(2)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2.领会: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家庭教育 3.应用:分析总结我国古代学前家庭教育的主要经验和局限 (三)古代宫廷的儿童教育 1.识记:保傅制度与三母制度 2.领会:宫廷儿童教育的意义(四)古代的胎教1.识记:胎教的内容和方法2.领会:中国古代胎教的作用与目的 3.应用:对中国古代胎教学说的评价 (五)古代儿童教材 1.识记:古代幼儿诗歌的类型和特点2领会:古代幼儿故事、歌舞和游戏教材的内容及特点 主要知识点汇总: 第一节原始社会儿童的社会公育 一、远古时期儿童社会公育的实施 1、在原始社会,对儿童的教育也是由整个群落承担的,对儿童实施社会公育成为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的基本形式。 2、在原始社会,对儿童实施社会公育,其教育内容均与儿童今后将要参加的集团内共同的生产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除生活教育、劳动教育和美育外,原始社会对儿童的公育内容还包括思想教育,主要是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 二、原始社会后期儿童公育机构的产生 1、在原始社会会后期,确切的说大约在五帝时期,我国原始社会进入了部落联盟与军事民主制阶段,历史即将跨入阶级社会的门槛,这是产生了名为“庠”的

教育机构。 据史料记载,“庠”是虞舜时代的学校名称,从严格意义上讲,“庠”还只能说是学校的雏型,是原始社会养老和实施儿童公寓的机构或场所。 2、在原始社会,教养新生一代的任务通常主要是由老年人承担,因此,庠后来又具有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养的功能。并且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这种功能越来越占据主要地位,使它成为学校的萌芽,或成为对儿童实施社会公育的专门机构。 3、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特点: (1)对儿童实施社会公育; (2)原始群落的老人是原始社会儿童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 (3)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是与儿童日后将要进行的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 (4)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方法,主要是采取口耳相传,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教育的方法。 第二节奴隶社会儿童的学前教育 在社会发展的这一历史阶段,由于生产力发展,国家机构的建立,文字的出现,学校开始产生。 一、奴隶社会学前教育计划的制定 1、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是奴隶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奴隶社会学前 教育实施的较成熟时期。在当时,人们甚至已经能够按照婴幼儿年龄大小来制定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实施学前教育的计划。 2、《礼记·内则》中记载的学前教育计划作为我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关于学前教 育的记录,不仅是当时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个标志,而且对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实施产生过一定影响。 二、奴隶社会天子宫廷内的学前教育 1、宫廷学前教育的含义: 宫廷学前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以处于学前年龄的世子为教养的对象,由朝廷委任德高望重的官员担任教师,在宫廷内实施的教育。从广义上讲,它包括实施于天子宫廷内的学前教育和实施于各诸侯王宫内的学前教育。不过通常所言的宫廷学前教育,是指针对太子实施于天子宫廷内的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学》(刘晓东版本)知识重点

《学前教育学》(刘晓东版本)知识重点 第一章百年中国学前教育 1、识记: (1)西方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 1816年,英国欧文在苏格兰纽兰纳克创办了欧洲最早的幼儿教育机构 1837年,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在勃兰根堡开办了“儿童花园” (2)对学前教育产生影响的西方教育家: 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著有《大教学论》、《母育学校》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集中体现其学前教育思想; 卢梭: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爱弥儿》中,对儿童教育的贡献首先是“儿童的发现”,其次是强调教育应尊重自然,反对揠苗助长。还提倡“否定教育”,主张教育要与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一至,首要的目的就是保护儿童的本性。 福禄贝尔:德国著名幼儿教育家,幼儿园的创始人,是历史上第一个建立一套较为完备的幼儿教育理论体系的人。认为为了发展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幼儿教育应当使用游戏、作业和练习。“恩物”是幼儿园里玩游戏和做作业使用的玩具和材料,“作业”是“恩物”的发展,是为儿童设计的各种制作活动。 杜威:美国教育家——儿童中心论者。他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提倡“做中学”,即从做事情而获得各种知识和技能,即“作业”。 蒙台梭利:意大利幼儿教育家,创办了“儿童之家”。主要著作有《适用于儿童之家的幼儿教育的科学方法》、《童年的秘密》和《有吸引力的心智》。 (3)癸卯学制:即《奏定学堂章程》,1903年制订并在全国范围内颁行。它第一次以国家学制的形式,将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确定了下来,但没有女子教育的地位。⑷学前教育学是探讨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基本命题、基本历史及基本理论框架的一门学科。 2、领会中国近代学前教育产生的原因:1、清末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呼唤着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2、鸦片战争后,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觉察到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所显示的优越性,他们要求向西方学习,要求对传统教育进行改良; 3、在华传教士积极倡导幼儿教育。 (2)新文化运动与儿童观、教育观的变革: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认为中国今后应当重视儿童,尊重儿童,提高儿童的地位,《狂人日记》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在中国教育界产生了重大实际影响的当属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 (3)学前教育科学化与本土化的努力:“南陈”陈鹤琴是我国幼儿教育研究的重要开创者,1928年在南京起草《幼稚园课程标准》,观点“课程中心制”—单元教学法;“北张”张雪门在北京等地开展幼教研究和幼教师资培训工作。1926年陶行知发表《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以及《幼稚园之新大陆》,发动了幼儿教育的平民化运动。 (4)新中国的学前教育历程。 第二章儿童观 1、识记: (1)儿童是历史之子,指儿童或童年是历史的产物,是生命进化的结果。 (2)儿童福利与权益保护:1925年,国际儿童促进会发表了《日内瓦儿童保护宣言》;1959年,联合国通过《儿童权利宣言》;1989年,缔结《儿童权利公约》。

教育心理学第六章知识点整理

第六章知识学习 第一节知识学习概述 知识是信息的表征。 按照所表征的信息类型与表征方式的不同,分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两类。 陈述性知识:能够描述或者识别客体、事件、观念等,是指人类心智表征事实、观念与概念的方式,由于能够用口头或书面语言的方式来陈述这种知识,故而得名。 时间序列储存的是个体对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的知觉; 表象是表征物体物理特征与空间结构的信息组块; 命题是表征观念及概念间有意义联系的信息组块,是一种基于语言的表征; 陈述性知识的整合与组织机制主要是图式或陈述性知识网络一一 图式:是个体在特定领域中拥有的有组织和内在联系的陈述性知识的记忆结构; 陈述性知识网络:是陈述性知识的组块被表征为相互联系的节点,从而形成由时间序列、表 象及命题形成的网络; 程序性知识:是指导个体如何执行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所表征的技能有 一个重要特点一一自动化。 条件部分储存了能够激发行为的环境条件和心理条件的相关信息; 行动部分储存了指导心智和身体行动的信息; 程序性知识的整合与组织机制主要是产生式系统一一 产生式系统包含一系列产生式,它们逐个被激活从而完成一个复杂的行为。也就是说,产生 式系统的激活会使一系列离散的行为形成一个连锁,并且以顺畅且相对自动化的方式运行,知道达到主要目标。 知识分类的教学含义? 区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非常重要,如物理中的一些概念和事 实可以被学生表征为陈述性知识,而一些实验所需的技能则可被学生表征为程序性知识,教师需要理解两种知识的性质、表征方式及它们是如何被学习的,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有效教 学。 符号学习:是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奥苏伯尔称之为“表征学习”。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 概念学习:是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的过程,实质上是通过学习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 特征和本质属性。 概念同化:用定义的方式,让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来理解新的概念。是学生学习概念的主要方式。 奥苏伯尔指出,概念学习一般说来要经过概念形成和概念名称学习,但也可以用定义的方式, 让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来理解新概念,这种获得概念的方式,叫做概念同 化。一般说来,概念学习是通过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两种方式同时进行的,但概念同化是学 生学习概念的主要方式。 命题学习:命题是由句子来表述的,句子是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命题学习就是学习若干概念 之间的关系,掌握句子表述的意义。 下位学习:就是把新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原有的上下位观念之下,并使之联系起来,从而获 得新观念意义的过程。学习者原有的观念总是带有总体性上位观念,新学习的观念是它的下位类

(完整版)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1.《学前教育学》课程性质: 《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之一,它涵盖了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全部内容,偏重于研究幼儿教育的宏观指导理论及其一般教育活动规律等问题,在完成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中起着核心作用。 2.《学前教育学》课程作用: 本课程的学习在帮助学生掌握学前教育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幼儿教育实际,学会审视、分析当前幼儿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同时,注重促进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为今后进入托幼机构从事教育和研究工作以及学前教育学专业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学习目标 (1)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热爱幼儿、热爱幼教事业的精神;具有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和教师观,有较强的奉献精神和较高的个性修养。 (2)知识获得目标:掌握学前教育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观念;熟悉国家和地方幼教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学前教育学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 (3)教育技能培养目标:具备观察了解幼儿的技能;与幼儿家长沟通的技能;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的技能;创设与课程目标相适应的环境的技能;设计与组织幼儿园教学、游戏、活动、娱乐等活动的技能。 (4)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目标:能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特点制订班级各类教育计划;能科学合理编制幼儿园课程,选择和运用适合的教学组织形式、指导方式和教学方法;能正确认识和分析各种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能运用科学的评价指标对幼儿园课程方案、幼儿的发展水平、幼儿教师自身的各项工作做出恰当评价。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及主要流派 学前教育的年龄对象;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现代学前教育的主要理论流派 第二章、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分析 环境与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政治与学前教育;文化与学前教育;人口与学前教育;社会基本群体与学前教育 第三章、现代社会与学前教育 现代社会特点;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学前教;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比较 第四章、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学前教育学必记知识点(一)

第一章学前教育及其发展 第一节学前教育的内涵 一、学前教育的概念 学前教育主要是指对0~6岁年龄阶段的儿童所实施的教育,学前教育包括0~3岁的早期教育和3~6岁的幼儿教育。 广义的学前教育:能够影响和促进儿童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意志、性格和行为等方面发展的活动。 狭义的学前教育:指学前教育工作者整合儿童周围的资源,对0~6岁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施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活动。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 二、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 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分为学前家庭教育和学前社会教育(也叫学前公共教育)。 学前家庭教育的特点:领先性,长久性,单独性,随意性,随机性。 学前社会教育的特点:群体性,目标性,计划性,多样性,专业性。 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 一、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 1816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苏格兰的纽兰纳克创办了一所幼儿学校,以教育为主要任务。也是历史上第一所为工人阶级子女创办的学前教育机构。 1837年,福禄贝尔在德国勃兰根堡开办了一所招收1~7岁儿童的教育机构,1840年正式命名为“幼儿园”(原意为“儿童的花园”),他被称为“学前教育之父”。福禄贝尔创办的幼儿园时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幼儿教育机构。 二、国外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 1、学前教育机构的规模化 2、学前教育机构多样化 3、教育质量的提高 4、学前教育手段现代化 三、我国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 (一)我国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的诞生 我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是1903年张之洞在湖北武昌创办的湖北幼稚园(1904年清政府将其改为武昌蒙养院)。 (二)旧中国的幼儿教育 陶行知——南京燕子矶乡村儿童团(抨击旧中国的幼儿园害了三病: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提倡“生活化,平民化”的教育)。 张雪门——北平香山慈幼院 (三)新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1、历史的转折

学前教育原理重点章节复习题

学前教育原理重点章节复习题 姓名学号 成绩 1.现代优质师幼关系应体现( ) A.互主动性 B.互主体性 C.互依附性 D.互隶属性 2.创办燕子矶幼稚园,著有《幼稚园之新大陆》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 B.陈鹤琴 C.张宗麟 D.张雪门 3.学前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的基本来源是( ) A.自然、社会、生活 B.自然、社会、教育 C.自然、社会、家庭 D.自然、社会、自我 4.意大利瑞吉欧教育在教学方面的特色是( ) A.直接教学 B.间接教学 C.支架式教学 D.合作教学 5.因人施教的理论基础是( ) A.“个别差异” B.“智力差异” C.“兴趣差异” D.“气质差异” 6.混龄编班具有同龄班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是( )。 A.节约教师资源 B.真正实现因人施教 C.节约活动场地 D.节约经费开支 7.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是( )。 A.榜样 B.表扬 C.惩罚 D.训诫 8.表现为爱生气、不宁静、敢作敢为、易兴奋、易变动、爱冲动、乐观主义、有活力等特征的是( ) A.稳定的内倾型 B.稳定的外倾型 C.不稳定的内倾型 D.不稳定的外倾型 9.下面关于园舍内部建筑设计应 用色彩的原则的叙述中,不合理 的是( ) A.使用的色彩应是幼儿喜欢 的 B.色彩的使用应考虑采光 C.色彩要纷繁多样 D.充分运用色彩所具有的空 间导向、空间识别和安全标志等 作用 10.获得师幼交往、教育活动、物 质环境的使用情况等资料的最 基本方法是( ) A.与幼教人员交谈 B.向幼教人员发放问卷 C.在活动室进行观察 D.查阅托幼机构保存的材料 11.某些幼儿不能很好地与人相 处,教师要求幼儿设身处地地为 别人考虑一下:“如果他们这样 对待你,你有什么感受?”教师 用的是( )。 A.自然后果法 B.移情训练法 C.生活锻炼法 D.同 伴交往法 12.在家庭教育中,有时会出现 “妈妈打,爸爸骂,爷爷奶奶来 护驾”的情况,说明家庭教育缺 乏( )。 A.一致性 B.权威性 C.情感性 D.说服性 13.我国古代的课程有( )。 A.礼、乐、射、御、书、数 B.礼、乐、射、琴、书、数 C.琴、棋、书、画、数、射 D.礼、棋、射、画、书、数 14.现代优质师幼关系的特征是 ( )。 A.主体性 B.民主性 C.权威性 D.主导性 15.在课程理论与实践中,个人本 位最典型的是( )。 A.柏拉图 B.卢梭 C.亚里士多德 D.洛 克 16.B-E方案课程体现的是 ( )。 A.社会学习理论 B.认知发展理论 C.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D.多元智慧 理论 17.“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 ( )。 A.“最近发展区”理论 B.多元智慧理论 C.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D.社会学习理论 18.B-E方案课程体现的是 ( )。 A.社会学习理论 B.认知发展理论 C.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D.多元智慧理论 19.“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 ( )。 A.“最近发展区”理论 B.多元智慧理论 C.行为主义学习理 D.社会学习理论 20.认为幼儿教师应当是幼儿学 习环境的创设者,幼儿学习的支 持者、观察者和研究者。这是哪 种理论关于幼儿教师角色的观 点?( ) A.成熟主义理论 B.精神分析理论 C.行为主义理论 D.建构主义理论 21.社会本位的课程思想改革,最 早比较系统化地反映在( ) A.《爱弥儿》 B.《教育论》 C.《教育漫话》 D.《理想国 22.有关调查表明,对幼儿认知发 展的影响居第一位的是( )。 A.幼儿园教育 B.社会教

《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大纲汇总

《学前教育》实践教学大纲 一、专业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学前教育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教育学 总学时|总学分:2992学时|194学分 二、社会实践大纲 (一)实践目的 社会实践环节的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实现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做好社会实践环节教学工作对保证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是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过程。要坚持3个原则: 1.坚持育人为本,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思想,把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作为首要任务。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3.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参加社会调查实践,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社会实践的全过程。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逐步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体验社会,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二)实践要求 实习由各专业负责,实习前,系领导或带队教师对学生进行认真的动员,向学生提出实习目标和要求,宣布学生在实习期间的纪律,讲清楚学生实习期间该的注意事项。实习指导小组和带队教师要定期监督检查。 (三)实践安排 根据教学计划规定,社会实践在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第五学期、第六学期的假期中间进行,时间为五周。采取分散形式进行社会实践实习,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须认真的认真做好日志工作,撰写社会实践总结。学生社会实践结束后,须有实践单位的实习证明,对实践工作予以评价并加盖实习单位的行政公章,并及时递交相关实习材料。 (四)实践内容 1 1.社会实践的内容应结合本专业的学科特点,使学生通过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向社会各界学习。通过深入接触社会和生产第一线,在与社会的接触中,锻炼学生的吃苦精神; 2.运用所学知识,为社会和群众服务。在社会实践中,要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文化知识为社会和广大群众服务,并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增强劳动观念。 (五)考核方式及评分办法 1.社会实践考核成绩采用考查方式。分数采用百分制或五级记分制(五级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二者相互对应为:优秀(100-90分)、良好(89-80分)、中等(79-70分)、及格(69-60分)、不及格(59分以下)。学生按照《实习教学计划》完成各类实习教学任务,经考核合格者,给予相应学分。 2.学生社会实践成绩评定原则上应呈正态分布,严格控制优秀成绩的比例。 3.学生在实践期间应自觉遵守学校相关规定和实习单位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实习现场规章、保密及安全制度。对违反实习纪律的学生,经多方教育无效或情节特别严重者,可暂停其实习,并按照校纪校规作相应处理。

学前教育学各章知识点

第一章学前教育的对象、任务及发展 一、填空 1.教育是人类为了,使之能够通过学习,掌握生存的知识和技能,适应的一种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 2.这种贯穿人的一生和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的教育称为教育。 3.学前教育的价值,它具有性,性,性。 4.学前教育的性质是、、三者的整合。 5.学前教育泛指至6岁前儿童的教育,包括教育、教育和教育。 6.我国古代就有一些思想家总结了儿童出生后家庭教育的实践经验,如著的《》。 7.世界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的作者是。 8.对0~3岁儿童的教育称为教育,3~6岁儿童的教育称为教育。 9.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是以她的为依据的。她认为儿童自身具有发展的能力,教师的任务在于提供一个适宜的。 10.创办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的教育家是。 11.著有《新幼稚教育》的幼儿教育家,曾在北平主办。 12.学前教育是从德国教育家开始创立的。 13.古罗马教育家,提出人的教育应从摇篮里开始。 二、选择 1.世界上第一次提出学前公共教育主张的是()。 A.柏拉图 B.孔子 C.亚里士多德 D.康有为 2.世界上第一个做出年龄分期尝试的思想家是()。 A.柏拉图 B.孔子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3. 世界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是()。 A.《学记》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母育学校》 D.《三字经》 4.在我国第一次提出实施公共学前教育的人是()。 A.陈鹤琴 B.孔子 C.蔡元培 D.康有为 5.主张“教育即生活”,“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陶行知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三、辨析 1.花钱让孩子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可算是一种有利的投资。 2. 儿童早期既有学习的需要,而且也有学习的能力。 四、名词 1.学前教育学 2.教育 五、简答 1.简述福禄培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2.简述蒙台梭利关于学前教育的基本观点。 3.简述陈鹤琴对我国学前教育的主要贡献。 六、论述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一、填空 1.1816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新拉纳克创立,这是他在历史上为式人阶级创办的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