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广东数学教学优秀论文——河源高中

09年广东数学教学优秀论文——河源高中
09年广东数学教学优秀论文——河源高中

变教为导

龙川县实验中学 杨丽红

摘 要: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迫切要求教育应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品质,这就要求教师的角色和教学方式必须转变:从以知识为目标转移到以活生生的学生本人为目标。通过恰当的“导”,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促进学生主体认知结构的完善形成。本文几个具体案例是变教为导在教学中的实施。实践证明:变教为导让学生受益匪浅。

关键词:变教为导 引导 主体性品质 尊重探究

一、变教为导的现实意义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教育就把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主体能力的培养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迫切要求教学活动应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品质。教学活动对人的发展从而对社会的发展所起作用的大小,基本上取决于它在多大程度上培养出主体性的人来。所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品质成为了我国当前教学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我国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与实验的主题。

二、变教为导是教育本身的内在规定性,亦是对学生的尊重。

受教育者是有自由意志和人格尊严的、具体的、现实的个体,“引导”区别于“宰制”、“驱使”、“奴役”、“灌输”和“愚弄”。尊重学生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不仅是真正教育的条件,而且是教育本身的内在规定性。变教为导是对学生的尊重。尊重学生,意味着尊重学生的探究、获得新的体验、获得认可与欣赏、责任承担的需要。正如学生所言: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只是演示给我看,我会记住;如果让我参与其中,我会明白。

三、教师的角色和教学方式的要求

教师的角色和教学方式必须转变: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现代教学观念,尊重、鼓励学生的各种自由、自主的活动,不仅要为学生的各种活动创造、提供适宜的机会、条件、场所和更多的选择可能性,而且要组织和亲自参与、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课堂上变“教”为“导”,正确引导学生去学、去探索、去实践、去接受各种挑战,激发他们的内心动力,让兴趣和自信心引发学生内在潜力。现在提倡的“导”比以前的“教”

还要辛苦:教什么、怎么教、什么时间教得把握好,要合理化、科学化安排,因为“导”比单纯的“教”更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消化接受能力。同时,老师应很清楚知道每位学生的知识水平,知道在课堂上什么时候可以一带而过,什么时候要重点强调,做到有的放矢,确实有效提高课堂效率,落实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每一位学生均有收获,真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品质。

四、变教为导在教学中的实施及案例

(一)、改变教法,引导学生去读书。

教材编排就好像教案,主线:实际理论、背景?引出问题?通过学生思考、探究、实验、猜测、推理、交流、表达、类比、反思等理性思维的基本过程?获得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小结、归纳形成知识体系和能力?推上高一层次或拓广到更大的范围。

为此,教师的工作就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教书,应改变为导书,即指导学生去读书,在指导学生学习的同时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解难析疑,指导学生形成知识体系与思想方法,亦即将教法向导法转变。

例1:关于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1)首先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

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根与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的图像有什么关系?

(2)要解决上述问题还得先确定探索的方法,由特殊到一般,即通过具体的函数与方程来讨论。

(3)分组实施。

(4)交流汇报结果。

(5)老师精点。

(6)引导猜想。

方程()0f x =有实根?函数()y f x =的图像与x 轴有交点?函数()y f x =有零点,从而定义函数的零点。

(7)引导学生总结出:函数()y f x =有零点的特征。

(8)应用。

学生完成相应练习。

(9)小结:

①探究问题的方法;

②得到的结果;

③能解决什么问题;

④解决问题的步骤。

(二)、引导学生去探究

探究能力是各种能力中的较高层次的能力,它要求学生会对问题或资料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并能准确、清晰、有条理地进行表述。因而探究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所以应该把探究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如何培养呢,我认为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暴露思维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下面以一道例题的教学为例,说说我在教学中的做法。 例2:用总长 14.8m 的钢条制作一个长方体容器的框架,如果所制作容器的底面一边比另一边长0.5m,那么高为多少的时候,容器的容积最大?并求它的最大容积。(这是一道有相当难度的应用题)

1、问题初探

大多数学生对问题作如下解答:

设底面较短的一边长为 x 米,容器的容积为V,则有

(0.5)(3.22)V x x x =+? (0,1.6)x ∈

而后利用均值不等式求其最值,却发现均值不等式的使用条件并不满足。

2、问题再探

师生共同分析,均值不等式在本题无法直接使用的原因 0.5x x ≠+。那么能否避开这个问题呢? 甲学生(经过一番思考):

(21)(85)3(21)(85)(0.5)(3.22)515

x x x x x x V x x x +?+?=+?== 从而当 32185x x x =+=?,即1x =时V 取得最大值。

此时,全班学生大为振奋,认为是一种很了不得的做法。

师:首先应该表扬这位同学,但是请你回答这个问题:

从 (21)(85)3(21)(85)515

x x x x x x +?+?=,你是怎样分析得知分子分母应同乘以3,请你向同学们传授传授。

甲同学(愣了一下,想不出解释这个问题的方法):我承认自己只是灵机一动,纯属巧合。

师:他虽然只是灵机一动,但这种做法值得赞许,有没有同学能对这种做法给出合理的解释?

乙学生:这不是巧合,其实我们只需从 2185x x +=?求得1x =,而此时

21853x x +=?=,要让V 取得最大值,当然只需对x 乘以3。

以上的发现让学生们兴奋不已,但就在这时,丙同学提出疑问。

丙同学:若是如此,我们在求(0.5)(3.22)V x x x =+?的最值中直接仿照以上做法岂不更加简单?

3、问题三探

师:丙同学的想法很有自己的见解,但到底可不可行呢?请大家动手试一下。 探讨的结果如下:

由0.5 3.22x x +=? 得 x=0.9

0.5 3.22 1.4x x +=?=。

149(0.5)(3.22)914

V x x x ??∴=+?×???? 由此求得的结果与甲同学不一致。这样,更增加了本题的神秘色彩。

4、教师点拨

这时候,考虑到往下的探索已非学生可以独立完成。我给予以下点拨:

①在(0.5)(3.22)V x x x =+?基础上不能直接利用均值不等式进行求解的原因是什么?(答:无法寻求这样的x,使得0.5x x =+)

②甲同学能够利用均值不等式求解最值的原因又是什么?(答:他巧妙地利用了式子的变形)

③他的变形主要是对 x,0.5x +,3.22x ?配上了系数,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用通法求得这些系数呢?

经过一番思考,同学们总结出待定系数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通法。

我认为上述的做法,有助于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由表及内、由浅入深的探讨,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引导学生站在系统的高度把握知识。

教师要引导学生站在系统的高度把握知识,让知识总是以“系统中的知识”的面目出现。教师要着眼于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使学生从系统的高度进行思考,做到八方联系,浑然一体,达到浮想联翩、思潮如涌的思维状态。

例3: 正比例函数y kx =,二次函数2y ax =,幂函数a y x =,指函数x y a =,

对数函数log x y a =,比较它们的解析式中的常数k 、a 、a 对于函数曲线的影响。

分析,这5个函数是分散在初三和高一的不同时期学习,除了它们都是函数这个共同点以外,它们完全是不同类的,在教材里,它们分别写在不同的章节内。 但深入探讨后发现,它们的解析式中的常数k 、a 、a 对函数曲线的影响,十分

相似,如出一辙。

那就是,常数在它允许的范围内跑遍时,函数曲线扫遍某个区域;当常数在它允许取值的范围内游走时,都是0、1、-1,这些点起到了“分水岭”的关键性作用。

对于正比例函数(0)y kx k =≠,k 决定着函数图像直线的位置。在这里.k 的符号(实质是“0”这个点),决定着直线所在象限的位置,k>0时,直线通过I 、

Ⅲ象限,k<0时,直线通过Ⅱ、Ⅳ象限;

k 则决定着直线的向上方向与y 轴正向

的夹角大小.而当k 值遍取(-∞,+∞)

上的全体实数时,直线绕原点旋转扫遍

除y 轴而外的整个坐标平面(这里要允

许k=0,否则,也不包括x 轴)如图1

所示:

对于二次函数2y ax =,与一次函数相同,a 的符号(实质也是“0”这个点),决定着曲线所在的象限位置,a >0时,抛物线通过I 、Ⅱ象限(即开口向上),a <0时,抛物线通过Ⅲ、Ⅳ象限(即开口向下);a 也决定着曲线与y 轴的相对位置状

况,a 越大,抛物线越贴近y 轴(抛物线愈瘦),a 越小,抛物线越疏远y 轴(抛

物线愈胖),当a 值跑遍在(-∞,+∞)上的全体实数

时,曲线2y ax =也是扫过除y 轴而外的整个坐标平

面(这里也要允许0a =,否则,也不包括x 轴)如图

2所示:

对幂函数a y x =,仍是常数决定着曲线的位置

和形状。当然,由于常数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从自

变量x 的系数位置,转移到了自变量x 的指数位置,那么常数a 的符号,已不再决定曲线所在的象限的位置,而是决定曲线是通过(0,0)点及(1,1)点(a>0时),还是只通过(1,1)点,不通过(0,0)点(a<0时);a 决定着曲线在各点的曲率情况,但与前面两种函数共同的,是a 跑遍在(-∞,+∞)上的实数时,曲线扫过除直线x=1(不包括点(0,1)而外的整个第一象限(这里也要允许a =0,否则不包括直线y=1),如图3所示:

对于指数函数x y a =(a >0并且a ≠1),

由于a 的范围是(0,+∞),使我们以“l ”为

分界点,当a >1时,曲线从左向右呈上升状

态,当0

也起着影响曲线与y 轴正向的相对位置及曲率的作用,与前面共同的是,

a 跑遍(0,+∞)上的全体实数时,曲线扫过除y 轴正半

轴(不包括点(0,1)而外的整个第1、Ⅱ象限坐标平面(这里要允许a =1,否则,不包括直线y=1),如图4所示:

对于对数函数log x y a =(a >0,并且a ≠1)

的情况的讨论,与对于上述指数函数的讨论十

分相似。

对上述5个函数的深入探讨所发现的,它们的解析式中的常数在其所允许的范围内跑遍

时,影响着它的曲线扫遍某整个区域这个事实,这个惊人的相似(并且包括都是0、1、-l 这些点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启示我们,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是我们深入探寻事物本质的一个途径,它也是一种系统。

事实上,这个比较和归纳,远没有完结,就是说,某个量的数值跑遍某个范围,可以影响一条曲线扫遍某个区域,也可以影响一个点跑遍某条曲线,如此等等。

(四)、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发现一般规律。

归纳是通过认识个别现象达到认识普遍规律的重要思维形式。不仅在数学归纳法的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归纳法,在平时的每个问题中都要让学生去归纳,发现一般规律,一般的归纳是离散的,如果应用函数思想,连续运动的思想进一步去分析,可得到更深刻的结论。

例4:在学习课本例题:写出集合{a,b}的所有子集,后让学生归纳以下问题。

(1) 3元集的子集有几个?n 元集的子集有多少个?

(2) n 元素的子集中含k 个元素的子集有多少个?

(3)集合增加一个元素、其子集增加多少个?减少一个元素呢?

由以上问题的探讨可发现排列组合问题与二项式定理以及概率问题。在二项式定理中,将()n a b +及展开式看成一种形式,让n 连续取实数,如12

n =时,这个关系式如何呢?这就得到了牛顿二项式定理。

(五)、引导学生写小论文

学生论文的写作过程是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过程。认知水平较高的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会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并形成自己的认识,但一般不够深入,鼓励他们及时归纳总结并形成文字,这个过程就是他们对问题进行深入再探讨的过程,他们必须经过认真观察、阅读相关材料、比较分析、演绎归纳等步骤才能进一步论证自己的论点。而把这些材料形成文字又能使他们表达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所以学生论文写作对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要让学生学习写作论文,就应该强调对材料的积累。它可以来源于课堂,也可以是课外学习的心得感想。在学完了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性质之后,我班有一位同学提出了这样的命题:

1、设{}n a 是等差数列,,,m n p N ∈,若 1212n n m m m p p p +++=+++L L ,

则 1212n n m m m p p p a a a a a a +++=+++L L 。

2、设{}n a 是等比数列,,,m n p N ∈,若1212n n m m m p p p +++=+++L L ,

则 1212n n m m m p p p a a a a a a +++=+++L L 。

这位同学把这两个命题交给我,让我给他论证命题的真假。我让他自己先举出具体例子进行验证,而后考虑如何从理论上对这两个命题进行证明,如果必要可以查阅相关的课外参考书。最后这位同学完成了对命题的严格证明,同时给出了它们在解题中的应用。这篇文章在校级教研刊物发表以后,对全体学生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五、变教为导实践阶段性成果

变教为导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变被动学习数学为喜爱、主动学习数学,使学生整体以及每个成员,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知识、能力、个性品质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主体的认知结构完善形成,从而逐步实现优秀生拔尖,中等生优化,后进生转化,使整体都有所进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孙维刚 《孙维刚谈全班55%怎样考上北大考上清华》 北京妇女儿童出版社

2000.5

[2]吴惟粤 《高中新课程数学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3 [3]钟启泉 崔允郭 张华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华东师范大

学出版社 2003.7

[4]肖成全 《有效教学》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6 [5]陆志平 辜伟节 《新课程:我们怎样上课》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7 [6]肖川等著 《造就自主发展的人》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6.11

★★★★★★★★★★★★★★★★★★★★★★★★★★★★★★★★★★★★★★★

浅谈圆锥曲线综合题中减少运算量的思想与方法

龙川县第一中学 张建毕

在讲解训练解析几何综合题时,我们会发现,一般情况下解析几何题比代数题运算篇幅更长,运算量更大,并且解决一个问题的途径或方法较多,因此在解决问题时要形成简便运算,合理设计算法的原则.本文结合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和自己的解题教学体会浅谈如何简化或减少圆锥曲线综合题中的运算量.

一、巧用整体思想,设而不求简化运算

例1、已知椭圆22

143

x y +=试确定m 的值,使得在此椭圆上存在不同两点关于直线43y x m =+对称.

解:设A ()11,x y ,B ()22,x y ,AB 中点M ()00,x y ,2121

14AB y y k x x ?=

=??. 将A、B两点坐标代入椭圆方程得 ()(){221122223412

134122x y x y +=+=.

由(1)-(2)得()()22222121340x x y y ?+?=

即()12123y y x x +=+

0000334y x x x m ∴==+,.

00,3x m y m ∴=?=?.

Q M ()00,x y 在椭圆内部

则2291431313

m m m +

二、巧用圆锥曲线定义、向量和平面几何性质解题

(1)巧用圆锥曲线定义法

例2、(1999年全国高考题)设椭圆()22

2210x y a b a b

+=>>的右焦点为1F ,右准线为1l ;若过1F 且垂直于x 轴的弦的长等于1F 点到1l 的距离,则椭圆的离心率

是_____________.

分析:若想先求出a 、c 的值,再求离心率是相当

麻烦的,而依据椭圆的第二定义,运用数形结合思想

便可迅速获解.

解:作1PK l ⊥,K 是垂足,1PF x ⊥轴,且与椭

圆交于Q 点,11F R l ⊥,R 是垂足,1111122.2PQ PQ PF e PK FR PQ ==== 评注:与焦点有关的圆锥曲线问题一般先考虑直接利用其定义和数形结合法解题,可起到简化运算作用.

(2)巧用圆锥曲线定义与平面几何性质结合法

例3、(2001年广东、河南21)已知椭圆2

212

x y +=的右准线l 与x 轴相交于点E ,过椭圆右焦点F 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A 、B 两点,点C 在右准线上,且BC x 轴.求证:直线AC 经过线段EF 中点.

分析:本题若用常规方法即是证A 、C 与EF 中点

N 三点共线问题,因此可求出AN K 与CN K ,则较繁.若能巧用圆锥曲线定义与平面几何性质,则会有事半功

倍之感.

如图:设直线AC 与x 轴交点为N ,过点A 作,AD l ⊥点D 是垂足,因为点F 是椭圆的右焦点,直线l 是右准线,BC 平行x 轴,即BC l ⊥,根据椭圆几何性质,得AF BF e AD BC

== (e 是椭圆离心率) AD EF BC Q

EN CN BF AD CA AB

∴==,FN AF BC AB = 即AD BF AD BC AF BC EN e FN AB AB AB ???=

=== N ∴为EF 中点,即AC 经过线段EF 的中点.

评注:巧用圆锥曲线定义与平面几何性质结合法是解决圆锥曲线焦点、准线问题的常用方法.

(3)巧用圆锥曲线定义与向量性质法

例4、已知直角坐标系中,点()()125,0,5,0F F ?,M 是第一象限内一动点.

(1) 若128MF MF ?=uuuu r uuuu r .求M 的轨迹方程.

(2) 若A ,B ,C 是M 的轨迹上任意不同三点,求证:ABC 为钝角三角形.

分析:由1F 和2F 是关于原点对称,且128MF MF ?=uuuu r uuuu r 可联想圆锥曲线定义简

化运算求M 的轨迹方程. 解:因为128MF MF ?=,所以设M (),x y ,则由双曲线定义可知,上式表示动点(),M x y 到两定点()()125,0,5,0F F ?的距离之差为常数8()1210F F =,所以M 的轨迹为双曲线在第一象限的部分,则易得28,210a c ==,4,3a b ∴==

M ∴轨迹方程为()22

14,0169

x y x y ?=>> ()2因为A ,B ,C 三点各不相同,不妨设 ()()()112233,,,,,A x y B x y C x y ,

且1234x x x <<<,1230y y y <<<.则()1212,BA x x y y =??uuu r ,()3232,BC x x y y =??uuu r .

()()()()12321232BA BC x x x x y y y y ?=??+??uuu r uuu r

()()12320x x x x ??

ABC ∴∠为钝角,∴△ABC 为钝角三角形.

评注:巧用圆锥曲线定义与向量性质法能很好地解决圆锥曲线与向量三角综合的题型.

三、巧用参数法减少运算量

在数学中(特别是解析几何中)参数的引用十分广泛.从广义上来理解,引进参数,一是便于问题的符号化;二是以参数为媒介便于揭示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发现问题中存在的客观规律.它在解析几何中体现的特别突出,尤其是在轨迹问题中充分展示运动变化思想的特色.常见参数的选取是以角度、斜率、截距、线段等为参数,或直接用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进行简化运算.

(1) 巧用角度为参数简化运算

例5、

在同一平面上是否存在周长均为6+的两个三角形△P AB 和△QAB ,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

)1AB

=; ()2OP OQ =,90POQ ∠=°(其中O 为线段AB 的中点);

()3△POQ 的面积为910

; 如果存在,求出此△P AB 与△QAB 的面积,否则请说明理由.

分析:由︱AB︱=42,△P AB 与△QAB 的周长都是6+42,∴︱PA︱+︱PB︱=︱QA︱+︱QB︱=6可知P 、Q 都在以AB 为焦点,长轴长为6的椭圆上,同时还满足90DOQ ∠=°.且△POQ 的面积为910

,为便于利用条件,可设P ,Q 两点坐标分别为:

()()cos sin sin cos ραραραρα,,,,引入角度参数简化运算。

解:取AB 所在直线为x 轴,AB 中点O 为原点,

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

按题设条件知点P 、Q 在以A ,B 为焦点,以6为长轴的椭圆上,椭圆方程为:2

219x y +=()1

如果90POQ ∠=°,

则P ,Q 坐标分别为:()cos ,sin P ρθρθ,()sin ,cos Q ρθρθ.

P Q 、Q 在椭圆上,

()22222222c o s s in 19s in c o s 19 2ρθρθρθρθ??∴???+=+= 又910

PO Q S ?=Q ()22219cos sin 210ρθθ∴+=(3)

ρ∴ 由(1)与(2)得()()222222c o s

s in s in c o s 09ρ

θθρθθ-+-= cos 204

π

θθ∴∴==. ∴同时满足用三个已知条件的点P 、Q 存在,其坐标分别为

:P

,Q . 此时PAB Q AB S S =

=12×=

评注:这里选用P 、Q 的坐标是为了应用已知90POQ ∠=°,从而简化了解题过程,若用椭圆参数方程或选用OP 的斜率k 为参数便能获解,但运算量稍有增加.

(2) 巧用y 轴截距作为参数简化运算

例6、已知抛物线2y x =上一点到直线5y x =?的距离最小值. 分析:此题方法较多,其中根据条件引入直线在y 轴截距作为参数的方法较为简单.

解:设直线y x b =+,且设当y x b =+与2y x =相切时的切点为P ,则y x b =+与5y x =?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即为P 到5y x =?的距离最小值d.又'2 1.y x ==12x ∴=.将12x ∴=代入抛物线方程解得14

y =.再将P(41,21)代入y x b =+解得14b =?

,则d =. 评注:此题引入直线截距形式,并结合导数知识,让人感觉解法清新,运算

简单明了,算法设计合理.

(3) 巧用圆锥曲线参数方程和整体思想,设而不求减少运算量

例7、抛物线()220y px p =>上两动点Q 、R ,O

为抛物线的顶点,若0OQ OR ?=uuu r uuu r .试求以OQ 、OR 为

直径之两圆的交点P 的轨迹.

分析:本题涉及两动点Q 、R ,故在引入参数时,

尽量减少参数个数,因此根据题意可设Q 、R 两点坐

标分别为()2112,2pt pt ,()2222,2pt pt .以OQ ,OR 为

直径的圆方程分别为

()()()()

()(){211222220

1220

2x x pt y y pt x x pt y y pt ?+?=?+?=

从()()12可知12,t t 是关于t 的方程:()222220pxt pyt x y +?+=的两根. 由韦达定理可得()22

12 32x y t t px

+=? OQ OR ⊥Q .122212

22122pt pt pt pt ∴?=?,即()12 1 4t t =? 由()()34可得2220x y px +?=即是所求点P 的轨迹方程.

评注:此题选用一般方法建系设点列式的方法比较麻烦,但若能用参数利用系数法消参便是一个好的解法.

当然,对于圆锥曲线综合题的运算问题,我们还要根据题目的实际情况,结合所学内容进行求解,在这里就不再一一叙述.通过这些思想方法训练,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2008年10月8日

★★★★★★★★★★★★★★★★★★★★★★★★★★★★★★★★★★★★★★★

有关几何概型的几个有教学价值的问题

河源市源城区教育局教研室付雪芹

几何概型是课程标准新增的内容。对于几何概型教学中的一些有教学功能和教学价值的问题,许多师生容易忽略,有的甚至在认识和理解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本文试图对几个这样的问题加以整理,供大家参考。

1、从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到贝特朗悖论

问题1:如图1,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过点A作一射线,交BC于点D,求使AB>BD的概率。 [1]

上述问题存在两种有代表性的解法。

解法一:以点B为圆心BA为半径作弧,交

BC于点M,不妨设BA=a,则BC=a2,如图2,

当D、B两点位于点M同一侧时,有AB>BD成立,

因为点D在线段BC上的是等可能出现的,故所求

的概率为:

2

BM

BC

==

解法二:以点B为圆心BA为半径作弧,交

BC于点M,连接AM,则0

67.5

BAM

∠=,如图2,

当射线AD位于BAM

∠内部时,有AB>BD成立,

因为射线AD在BAC

∠内部是等可能出现的,故所

求的概率为:

67.53

904

BAM

BAC

==

上述两种解法争议的焦点在于“把什么看作一次试验”,若把“在线段BC 上任取一点D”看作一次试验,则解法一正确;若把“在BAC

∠内任作一射线AD”看作一次试验,则解法二正确。还有人认为“在线段BC上任取一点D”和“在BAC

∠内任作一射线AD”可以建立一一对应,故上述两种试验应该是等价的,然而两种解法的结果不同,从而对几何概率的逻辑严密性产生怀疑。事实

图1

图2

B

C

B

C

上,类似的争议历史上也曾有过。1899年法国学者贝特朗提出过一个关于几何概率的悖论:“在圆内任作一弦,求其长超过圆内接正三边形边长的概率 [2]”。他自己给出了三种答案完全不同的解法。

问题1及贝特朗悖论之所以有不同解答,是因为当一个随机试验有无穷多个可能结果时,有时很难客观地规定“等可能”这一概念。这反映了几何概率的逻辑基础是不够严密的。但在高中阶段教师不可能跟学生介绍概率的公理化系统,当碰到喜欢“刨根问底”的学生时,还真的不好应付。因此,笔者认为类似问题大可不必在课堂上讲,但不可否认这又是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好素材,具有不容忽视的教学价值,因此可以鼓励有能力的学生自主探究。

2、从古典概型到几何概型

从古典概型到几何概型实际上是从有限到无限的延伸,伴随而来的是一系列有趣的问题。

问题2:不可能事件概率为0,反过来,概率为0的事件一定是不可能事件吗?类似地,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概率为1的事件一定是必然事件吗?

在古典概型的试验里,概率为0的事件是不可能事件,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但在几何概型的试验里情况就不一样了。例如,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含边界)

中任取一点,所取的点在正方形的对角线上的概率P=两对角线的面积之和

正方形的面积

1

=

=,但很显然“所取的点在对角线上”并非不可能。所以 概率为0的事件不一定是不可能事件。类似地,我们有:概率为1的事件不一定是必然事件。

问题3:在[]

0,1内任取一实数,求所取到的数为有理数的概率。

这个问题很容易列出式子,()[] [] 0,1 0,1

P=内有理数的个数

所取的数为有理数

内实数的个数

,但出现了“无穷比无穷”的情况。这个比值到底等于多少?当教师告诉学生这个比值等于0时,许多学生惊呆了。在无限的世界里有很多奇妙的现象,而这些现象又是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的良药。

问题4:连接圆周上任意三点,得到锐角三角形的概率是多少?

我们先考虑以下问题:圆周上有均匀分布的2(2)n n >个点,任意连接其中的三个点,求得到锐角三角形的概率。

如图3,给2n 个点依次编号为12n A A 至,由对

称性,可预先固定三角形的一个顶点1A 。在直径

11n A A +的一侧任取一点k A 作为三角形的第二个顶点,则三角形的第三个顶点在弧11n k A A ++(不含端

点)之间时,可得到锐角三角形。故所有锐角三角

形的个数为()123+++…+n-2=()()212n n ??,所有以1A 为顶点的三角形的个数为

()()()()22121222112n n n C n n ???==??。所求概率为:()()

()()212221142n n n P n n n ???==???。 现在,我们让n →∞,则问题4所求的概率为14

。 文[3]和文[4]对问题4分别给出了漂亮的解答,但上述解法所体现的从有限到无限的极限思想,却是数学的一块瑰宝。

3、从几何概型到随机模拟方法

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度量,它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一个常用词汇。用什么样方法来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呢?随机模拟的方法常常会被怱略。

问题5:假设你家订了一份报纸,送报人可能在早上6:30-7:30之间把报纸送到你家,你父亲离开家去工作的时间在早上7:00-8:00之间,问你父亲离开家前能得到报纸(称为事件A)的概率是多少?

这是教材中的一道例题,教材分别利用几何概型公式和随机模拟两种方法给予解答。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重前者而轻后者。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产生随机数来代替大量重复的试验结果,用样本的频率来估计概率是几何概型这一节也是概率这一章的主要思想方法。为此,教材在几何概型的教学中特别引入了“均

1A 2 A n+1

图3

匀随机数的产生”这一教学内容,教材的设计意图无疑是好的,希望学生借助这节内容的学习来加深对随机模拟思想的理解。但在实践的层面,许多教师会因为操作的困难而放弃,而是反复强调能得到“精确”答案的解决方法。诚然,用随机模拟方法得到得只是近似结果,但形式化的技巧跟深遂优美的数学思想、方法和精神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

关于古典概型的几点教学体会

河源市源城区啸仙中学 张利辉

古典概型是最基本的概率模型,是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素材。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笔者在古典概型教学中的实践与认识。

一、教学中应把握好重点,避免在“如何计数”问题上纠缠不清 现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大多把“古典概型”的教学编排在必修Ⅲ进行,先于“排列组合”出现。许多一线教师对这样的编排颇为不解,纷纷表示这样的编排“无法教”。由于古典概型的习题大量地使用到排列组合的处理方法,使有关概率的计算与排列组合的计算似乎成了一回事。事实上,这样的理解是片面的。让我们重温一下课标的要求吧。《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关于古典概型的教学要求是这样阐述的:“古典概型的教学应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古典概型的特征:实验结果的有限性和每一个实验结果出现的等可能性。应让学生初步把一些实际问题化为古典概型,教学中不要把重点放在‘如何计数’上。”

计数本身只是方法与策略问题,在具体的模型中,有很多特殊的计数方法,这些不应成为教学的重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这个“度”,不要让“如何计数”问题喧宾夺主。

例1:某人有4把钥匙,其中有一把是办公桌的抽屉钥匙,但他忘了是哪一把,于是他将四把钥匙逐把不重复地试开。求恰好第二次试开时打开抽屉的概率。

解法一:将4把钥匙依次编号为a,b,c,d ,不妨设a 是办公桌的抽屉钥匙。这

实际上是a,b,c,d 四个元素的排列问题。所有的排法有2444=A 种,其中a 排第2

位的排法有633=A 种,考虑到a 排四个位置的等可能性,故恰好在第二次试开时打开抽屉的概率为4

14433=A A 。

也有不同的意见。解法二:既然是逐把钥匙不重复试开,如果第二次试开已经打开了抽屉,那么第三、四次试开就没必要了。故所求的概率为8

14413=A A 。 我们可以用树状图分析一下上述两种解法。

若考虑全部4次试开,如图1,所有的基本事件数为24,其中事件“第二次

试开时打开抽屉”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为6,故所求的概率为41 c ——d c ——d b a d ——c d ——c b ——d a ——d a c b c d ——b d ——a b ——c a ——c d d c ——b c ——a b ——d b ——c a a d ——b d ——c a ——d a ——c c b d b d ——a c ——a b ——a a ——b d c a ——b b ——a

图1

若只考虑前两次试开。如图2,则所有的基本事件数为12,其中事件“第二

次试开时打开抽屉”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为3,所求的概率仍为4

1。 b a a a

a c

b

c c b

d b

d d d c

图2

由此可见,用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处理古典概型问题不但不容易出错,而且思路清晰直观。这才是概率问题中所要体现的思想方法。

二、教学中应淡化形式,重视实质

古典概型“有限,等可能”的基本特征及其计算公式()n

m A P =看起来容易理解,但在具体的问题中却容易产生混淆。上述解法二的错误就是一个例子。

事实上,在公式()n

m A P =中,n 指的是一次试验中所有的基本事件数,m 则是事件A 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若在一次试验中,“所有的基本事件”构成一个集合I ,“事件A 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构成集合M ,则必有I M ?。故()()()

I card M card n m A P ==,(其中()card M 表示集合M 的元素个数)。 根据上述的分析,我们就不难发现解法二的错误所在了。在解法二中,{}L ,,,adbc acbd abcd I =,而{}L ,,,da ca ba M =,显然I M ?,所以是错误的。

但若强调“第二次试开”的情景,将“一次试验”确定为前两次试开,则所

有的基本事件构成的集合{}L ,,,,,,bd bc ba ad ac ab I =,()1224

==A I card ,而事件A 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构成的集合{}L ,,,da ca ba M =,有I M ?,

()()()4

12413===A A I card M card A P 。 解法二的错误表明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中对公式的表象给予了太多关注,而把公式的实质忽视了,即“重视了形式, 淡化了实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只强调公式本身,更要揭示公式背后隐藏的深刻内容。我们反对机械地教与学,提倡对公式进行有效的重建。

三、教学中应让学生体会建立适当的概率模型是解决古典概型问题的关键

一般来说,在建立概率模型时,把什么看作是一个基本事件是人为规定的。例如,在对例1的分析中,根据问题的需要我们可以考虑全部四次试开,把a,b,c,d

四个元素的任意一种排列视为一个结果,则有44

A 个试验结果,也可以只考虑前两次试开,把从a,b,c,d 四个元素中任取两个元素的排列视为一个结果,则有24A 个

试验结果。我们甚至还可以单独考虑第二次试开,则只有14A 个试验结果。只要

每次试验有且只有一个结果出现,并且每个试验结果的出现是等可能的,就是古

广东省河源市2021届新高考地理一模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河源市2021届新高考地理一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图为"某日地球局部光照图(阴影部分为黑夜)"。该日,甲、乙两地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 A.甲地日出时间比乙地早 B.甲地日落时间比乙地晚 C.乙地昼比甲地短 D.乙地地方时早于甲地 【答案】D 【解析】 【详解】 从图中的昼夜半球分布分析,晨昏线和北极圈相切,北极圈以北为极昼,该日为北半球夏至日。甲地位于赤道,昼夜等长,地方时6点日出,18点日落。乙地位于北极圈附近,昼长夜短,地方时6点前日出,18点后日落,所以甲地日出时间比乙地晚,甲地日落时间比乙地早,乙地昼比甲地长,ABC错误。乙地经线位于甲地经线东30o,所以乙地地方时早于甲地两个小时,D正确。故选D。 2.河流下切是指河流向下切割侵蚀的自然现象。下图为地质时期祁连山某河流下切速度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貌的形成,与河流下切直接相关的是 A.角峰B.冲积扇 C.河漫滩D.河谷阶地 2.地质时期,影响该河流下切速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①地壳运动②山坡朝向③河流流量④人类活动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1.D 2.C

【分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角峰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与河流下切无关,A不符合题意;冲积扇是流水沉积形成,与河流下切无关,B不符合题意;河漫滩是流水沉积形成,与河流下切无关,C不符合题意;大部分河流由于水流的冲刷作用,河床是不断下切的,就会形成在河床与河的两岸形成类似阶梯状的阶地,河谷阶地就是由于河床的下切作用而形成的阶地,D符合题意。故选D。 2.下切侵蚀指流水对河床垂向的侵蚀切割作用,河流上游来沙量小于水流挟沙力时,则水流垂向侵蚀切割作用强,使河床高程逐渐降低。随着河流水量的增多动能增强,或新构造抬升都会加强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因此河流下切速度与河流流量、地壳运动密切,①、③符合题意;在地质时期,该河流流域的山坡朝向并没有明显变化,②不符合题意;地质时期,人类还没有诞生或人类活动影响很小,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3.图甲示意黑龙江省多年平均秋季初降雪实际日期减去9月1日的差值分布,图乙示意黑龙江省多年平均春季终降雪实际日期减去2月1日的差值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M地多年平均积雪日数可能为 A.127日B.163日 C.188日D.275日 2.影响黑龙江省积雪日数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D.地形地势 【答案】1.C 2.A 【解析】

广东省【小升初】小升初数学试卷附答案(有难度)

小升初数学考试题 一、填空(每题4分,共40分) 3用循环小数表示,小数点后第2012位上的数字是。 1、2 7 2、有一个数,被3除余2,被4除余1,那么这个数除以12余。 3、一个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相差102,若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 1,这个真分数是。 加上23,所得的新分数约分后得 4 4、4时10分,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度。 5、从1开始2012个连续自然数的积的末尾有个连续的零。 11,如果从甲筐取出7.5千克放入乙6、有两筐苹果,甲筐占总数的 20 3,甲筐原来有千克苹果。 筐,这时乙筐占总数的 5 7、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比为1:2:3,则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1 8、蕾蕾读一本252页的书,已读的页数等于还没有读过页数的2 2倍,蕾蕾读过页。 9、2个篮球的价钱可以买6个排球,6个足球的价钱可以买3个篮球,买排球、足球、网球各1个的价钱可以买1个篮球,那么,买1个篮球的价钱可以买个网球。 10、某班有60人,他们着装白色或黑色上衣,黑色或蓝色裤子,其中有12人穿白色上衣蓝裤子,有34人穿黑裤子,29人穿黑上衣,那么穿黑上衣黑裤子的有人?

二、计算题(每题5分,共20分) 1、0.125×7.37+8 1×3.63-12.5×0.1 2、1174 ×(232-43)+1211÷21 17 3、713131 4268161674 ??-+÷? ??? 4、345345345345246123123123123? 三、应用题(每题8分,共40分) 1、果果和妈妈一起去超市,买洗漱用品花了总钱数的5 1多100元,买小食品花了余下的3 1 少20元,又买了一个600元的饮水机,正好花完所带的钱,果果妈妈一共带了多少钱? 2、甲、乙两人同时从山脚开始爬山,到达山顶后就立即下山,他们两人的下山的速度是各自上山速度的1.5倍。而且甲比乙速度快,甲到达山顶时,乙离山顶180米,当乙到达山顶时,甲恰好下到半山腰,那么山脚到山顶多少米?

2020年广东小升初数学试卷

2020年广东小升初数学试卷 一、填空(20分) 1、一个数由4个百,7个一,5个,3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数 是()。 2、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单位。 3、把5米的铁丝平均分成9段,每段是这根铁丝的(),每段长()米。 4、千米=()米2小时30分=()小时 5、甲是乙的25%,甲和乙最简比是(),比值是()。 6、用0、1、2、8组成一个能被5整除的最小四位数是()。 7、==()︰2=()%。 8、找规律:1、8、27、()、125、……,这棑数的第9个数是()。 9、甲=3×2×5乙=2×5×7甲乙两数的最大公约数是()。 10、一辆车从甲地到乙地,速度提高25%,时间减少()%。 11、长方形周长30厘米,长是宽的2倍,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把棱长4分米的正方体削成一个圆柱体,这个圆柱体最大体积 是()立方厘米。 12、将一个正方体切成8个相等的小正方体后,表面积增加54 平方厘米,原来正方体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5分) 1、因8和9是互质数,所以8和9没有公约数。() 2、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一样大。()

3、大小两个不同的圆,大圆周长与它半径的比值和小圆周长与它的半径的比值相等。() 4、做同一种零件,甲做一个用小时,乙做一个用小时,甲比乙做得快。()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下面几种图形中,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半圆 B、长方形 C、三角形 2、圆的面积和半径()。 A、成正比例 B、不成比例 C、成反比例 3、一个圆柱体和圆锥体体积相等,高也相等,那么圆柱的底面积是圆锥体底面积的()。 A、3倍 B、2倍 C、 4、小圆半径是大圆半径的,小圆面积是大圆面积的()。 A、25% B、80% C、50% 5、把甲的给乙,这时甲乙相等地,原来甲乙的比是()。 A、1︰7 B、7︰1 C、7︰5 四、计算(42分) 1、直接写出结果(10分) 2、解方程或比例(6分) 3、用简便方法(10分,1-2各2分,3-4各3分) 4、脱式计算(12分) 5、只列式,不计算(4分) (1)一个数的80%减去30等于12,求这个数是多少

广东省河源市私人汽车拥有量综合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广东省河源市私人汽车拥有量综合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 版

前言 河源市私人汽车拥有量综合情况数据分析报告围绕核心要素私人汽车总数量,载客汽车数量,轿车数量,载货汽车数量,其他私人汽车数量等展开深入分析,深度剖析了河源市私人汽车拥有量综合情况的现状及发展脉络。河源市私人汽车拥有量综合情况分析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协会、相关科研机构等权威部门,通过整理和清洗等方法分析得出,具备权威性、严谨性、科学性。 本报告从多维角度借助数据全面解读河源市私人汽车拥有量综合情况现状及发展态势,客观反映当前河源市私人汽车拥有量综合情况真实状况,趋势、规律以及发展脉络,河源市私人汽车拥有量综合情况数据分析报告必能为大众提供有价值的指引及参考,提供更快速的效能转化。 河源市私人汽车拥有量综合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目录 第一节河源市私人汽车拥有量综合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河源市私人汽车总数量指标分析 (3) 一、河源市私人汽车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省私人汽车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三、河源市私人汽车总数量占全省私人汽车总数量比重统计 (3) 四、河源市私人汽车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河源市私人汽车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私人汽车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私人汽车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河源市私人汽车总数量同全省私人汽车总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河源市载客汽车数量指标分析(均指私人汽车) (7) 一、河源市载客汽车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省载客汽车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河源市载客汽车数量占全省载客汽车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河源市载客汽车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河源市载客汽车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省载客汽车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推荐】2019最新广东省小升初数学试卷

【精品】2019最新广东省小升初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2分)(2015?广东)不计算,下面四个算式中谁的结果最大(a 是不为零的自然数)() A .a﹣ B . a× C . a÷ D . 不能确定 2.(2分)(2015?广东)周长都相等的圆、正方形和长方形,它们的 面积() A .圆最大B . 正方形最大C . 长方形最大D . 一样大 3.(2分)(2015?广东)如图,E是梯形ABCD下底BC的中点,则图中与阴影部分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共有() A .1个B . 2个C . 3个D . 4个 4.(2分)(2015?广东)白菜2元一斤,菜心3元一斤,小亮有10 元钱,则他可以买() A .1斤白菜3斤菜 心 B . 2斤白菜2斤菜 心 C .2斤白菜3斤菜 心 D . 4斤白菜1斤菜 心 5.(2分)(2015?广东)下面各数,在读数时一个“零”也不读的是 () A .620080000 B . 35009000 C . 700200600 D . 80500000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6.(2分)(2015?广东)一项工程,20人去做,15天完成;如果30人去做,10天就可以完成.(判断对错)

7.(2分)(2015?广东)化成小数后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 数.(判断对错) 8.(2分)(2005?惠山区)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都增加5厘米,它的面积增加25平方厘米..(判断对错) 9.(2分)(2015?广东)把一个不为零的数扩大100倍,只需要在这个数的末尾添上两个零..(判断对错)10.(2分)(2015?广东)已知一刀可以把一个平面切成2块,两刀最多可以把一个平面切成4块,三刀最多可以切成7块…,由此可以推测,五刀最多可以切成16块.(判断对错)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2分)(2015?广东)数102.6连续减去个1.9, 结果是0. 12.(2分)(2008?高邮市)2000名学生排成一排按1、2、3、4、5、6、7、6、5、4、3、2、1、1、2、3、4、5、6、7、6、5、4,、3,、2、 1、…循环报数,则第2000名学生所报的数是. 13.(2分)(2015?广东)如果a※b表示,那么5※(4※8) = . 14.(2分)(2015?广东)把一个长8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如图所示折一折,得到右面图形,则阴影部分四个三角形的周长之和是 厘米. 15.(2分)(2015?广东)甲、乙、丙三人到图书馆去借书.甲每6天去一次,乙每8天去一次,丙每9天去一次.如果2015年1月5

广东省河源市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动力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广东省河源市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动力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影响广东省河源市产生和发展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进行总结、对其发展动力因素包括自然资源、区位优势和政府政策的方面进行分析,得出河源市未来发展趋势应以重视交通网络的建设,致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工业园、走新型化工业道路、建设绿色宜居城市为先。 关键词:河源市;产生与发展;动力因素;发展趋势 1 广东省河源市简介 河源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上游,处于东江流域与韩江流域。其范围是东经114度14分至115度36分,北纬23度10分至24度27分。东接梅州市、汕尾市,南邻惠州市,西连韶关市、惠州市,北与江西省交界。如图1所示,河源市共分为一区五县。一区是源城区,五县分别是连平县、和平县、龙川县、东源县和紫金县。全市面积1.58万平方公里。河源境内以山地丘陵为主,北回归线在境内南部通过,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21℃,平均降雨量1881.8毫米,全年温暖湿润。中原文化与南粤文化在这里融生,使其积淀了底蕴丰富的东江客家文化。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河源由粤东北最封闭的山镇,变成了具有现代气息的新兴城市,由珠三角北部最落后的小城,变成了独具客家特色的“东江明珠”。并获得众多荣誉:“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治理先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港澳及海外华人心目中最适宜居住和创业的城市”、“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最佳范例”、“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广东省文明城市”等。 图1.

2 河源市产生和发展过程概述 2.1 自然因素 适宜的气候。河源市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20℃-21℃,平均降雨量1881.8毫米,雨量充沛。如此温暖的气候很适宜人类生存。 丰富的水资源。俗话说,有水就有生命。河源地区地处东江中上游、韩江上游和北江上游。全市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其中东江流域占81.6%,韩江流域占10.4%,北江流域占2%。全市区域内河流众多,河网密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保障。 丰富的矿产资源。河源市的矿产主要有铁、钨、铅、锌、锡、钛、铀、萤石、石英石、水泥用灰岩、陶瓷土、稀土、建筑用砂、地热水、矿泉水等矿种。其具有种类多、分布广的特点。 动植物种类繁多。河源地区大多属山地,拥有大面积的森林。林中约有野生植物280科、1645属、7055种;栽培植物633种,分隶于111科、361属;有真菌1959种,其中食用菌185种,药用真菌97种。众多的动植物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 2.2 人为因素 河源,上古属扬州南境,战国属楚,秦于龙川置县。南朝齐永明元年(483年),龙川析地置河源县,属南海郡。南梁天监二年(503年)属梁化郡,隋唐属循州,南汉乾亨元年(917年)析循州分置祯州、循州,河源地区属循州。宋天禧五年(1021年)改祯州为惠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循州并入惠州,河源地区在1913年属广东省都督府潮循道,后直属广东省革命政府东江行政委员会。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属东江行政委员会、东江行政专员公署、粤东行政公署、韶关地区、惠阳地区等。1988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河源县,设立河源市,辖源城区、郊区、龙川县、紫金县、连平县、和平县;1988年3月2日市委、市政府正式挂牌办公。1992年8月河源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区,成为既可享受山区优惠政策,又可享受沿海开放区优惠政策的地区。1993年11月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河源市郊区,设立东源县,县委、县政府驻仙塘木京。 3 河源市发展动力 3.1 自然资源丰富 河源市自然资源丰富,人均矿产、森林、水资源和土地均居广东第一。 3.1.1 矿产资源

广东省小升初数学模拟试题与答案

xxxx数学模拟试题与答案 一、填空题(20分) 1.一个数由5个千万,4个十万,8个千,3个百和7个十组成,这个数写作( ),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四舍五入到万位约为( )万。 2.480平方分米=( )平方米2.6升=( )升( )毫升 3.最小质数占最大的两位偶数的( )。 4.5.4:1的比值是(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5.李婷在1:8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北京到南京的距离约为15厘米,两地实际距离约为( )千米。 6.在,0.,83%和0.8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7.用500粒种子做发芽实验,有10粒没有发芽,发芽率是( ))%。 8.甲、乙两个圆柱的体积相等,底面面积之比为3:4,则这两个圆柱体的高的比是( )。 9.( )比200多20%,20比( )少20%。 10.把4个棱长为2分米的正方体拼成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可能是( )平方分米,也可能是( )平方分米。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5分) 1.在比例中,如果两内项互为倒数,那么两外项也互为倒数。( ) 2.求8个与8的列式一样,意义也一样。( ) 3.有2,4,8,16四个数,它们都是合数。( ) 4.互质的两个数一定是互质数。( ) 5.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5分) 1.如果a×b=0,那么( )。A.a一定为0 B.b一定为0 C.a、b一定均为0 D.a、b中一定有一个为0 2.下列各数中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是( )。 A. B. C. 3.下列各数精确到0.01的是( ) A.0.6925≈0.693 B.8.029≈8.0 C.4.1974≈4.20 4.把两个棱长都是2分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减少了( )平方分米。A.4 B.8 C.16 5.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从第一根上截去它的,从另一根上截去米,余下部分( )。A.第一根长B.第二根长C.长度相等D.无法比较 四、计算题(35分) 1.直接写出得数:(5分) 225+475=19.3-2.7=1 ÷1.75= 5.1÷0.01=8.1-6 = 4.1+1÷2=(3.5%-0.035)÷2 = 2.简算:(4分) ①②102.31×59 ③57.5-14.25-15④×102.31+40 ×102.31 3.脱式计算:(12分) 6760÷13+17×254.82-5.2÷0.8×0.6+2 )÷(2+3 )( ×10.68+8.52×)÷1 4.xx(5分)

广东省汕尾市小升初数学试卷(A卷)

广东省汕尾市小升初数学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 (2分)面积是1 2.56 cm2的图形是()。 A . B . C . D . 2. (2分)如图是某小区住宅楼,若从A点经楼间的通道到达F点,可以达到的路的条数为() A . 8

B . 9 C . 10 D . 11 3. (2分)水果店有10筐苹果和8筐梨,每筐苹果重40千克,每筐梨重42千克.水果店的苹果比梨多() A . 50千克 B . 60千克 C . 46千克 D . 64千克 4. (2分)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调制了一杯蜂蜜水。甲调制时用了30毫升蜂蜜,150毫升水;乙调制时用了4小杯蜂蜜,16小杯水;丙调制时用的水是蜂蜜的6倍。()调制的蜂蜜水最甜。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无法判断 5. (2分)池塘里某种水草生长极快,当天的水草数量是它前一天的2倍,又知10天长满池塘,()天长了池塘的? A . 6 B . 7 C . 8 D . 9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23分) 6. (2分) 3.25小时=________小时________分.

7. (5分)________÷8=________(填分数)=0.62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1分)(2012·东莞) 一种定义新运算:已知1※3=1×2×3,4※5=4×5×6×7×8,则(6※4)÷(3※4)=________ 9. (4分)在24和72、0.9和3、28和0.7、51和17这四组数中: (1)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的有________和________. (2)第二个数能被第一个数整除的有________和________. 10. (1分)有一个数,被3除余2,被4除余1,那么这个数除以12余________。 11. (1分)小丁丁点豆子 这堆豆子有________ 粒. 12. (1分)甲、乙两列火车从相距480千米的两城同时相向而行,甲火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火车每小时行42千米,5小时后两车还相距________千米 13. (4分)(2010·安徽) 如图1,长为20厘米、宽为2厘米的长方形沿箭头方向以一定的速度从正方形的左边运行到右边,图2是运行过程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重叠面积与运行时间关系图的一部分.

广东省河源市高考数学模拟试卷(文科)

广东省河源市高考数学模拟试卷(文科)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设复数,则的共轭复数是() A . B . C . D . 2. (2分) (2016高三上·呼和浩特期中) 设集合A={x|x2﹣4x+3>0},B={x|2x﹣3>0},则A∩B=() A . B . (﹣3,+∞) C . (3,+∞) D . 3. (2分) (2020高二下·商丘期末) 若函数有两个零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A . B . C . D . 4. (2分)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则双曲线的一个焦点F到渐近线的距离为() A . 2

B . C . D . 5. (2分) (2017高二下·吉林期末) 已知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且在区间上单调递增。若实数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 A . B . C . D . 6. (2分)(2018·衡水模拟) 规定:对任意的各位数字不全相同的三位数,若将各位数字按照从大到小、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得到的三位数,称为原三位数的“和谐数”;若将各位数字按照从小到大、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得到的三位数,称为原三位数的“新时代数”.如图,若输入的,则输出的为() A . 2

B . 3 C . 4 D . 5 7. (2分) (2018高二上·湘西月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命题“若,则”的否命题为“若,则”; B . 命题“ ”的否定是“ ”; C . 命题“若x=y,则”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 D . “ ” 是“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8. (2分)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表达() A . B . C . D . 9. (2分)(2018·郑州模拟) 我市某高中从高三年级甲、乙两个班中各选出7名学生参加2018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河南初赛),他们取得的成绩(满分140分)的茎叶图如图所示,其中甲班学生成绩的中位数是81,乙班学生成绩的平均数是86,若正实数满足成等差数列且成等比数列,则的最小值为()

广东省惠州市小升初数学试卷

广东省惠州市小升初数学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填空题 (共11题;共22分) 1. (2分) (2017六上·单县月考) 填上“>”“<”或“=”。 ×4________ 9× ________ ×9× ________ ×0.5________ 0.9× ________ ×90.8× ________0.5 2. (2分) (2019六上·梁山月考) 与的差的倒数是________;最小合数的倒数是________。 3. (2分)(2011·深圳) 0.4米:25厘米化成最简比是________,比值是________. 4. (2分) (2020六上·十堰期末) :3的比值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________:________。 5. (1分) (2020六上·汉中期末) 科学实验课,老师用黄豆做发芽试验,结果48粒发芽,12粒没有发芽,这次试验黄豆的发芽率是________%。 6. (2分)某公司七月份的利润是20万元,如果以后每个月的利润都能比上一个月增加20%,那么这个公司十月份的利润应该是________元? 7. (2分) (2018六上·盐田期末) 甲、乙两数的和是36,甲、乙两数的比是5:7,甲、乙两数的差是________。 8. (2分) (2019六上·石林期中) 如图,正方形的面积10m2 ,那么圆的面积是________ m2。 9. (2分)甲数和乙数的比是5:8,甲数比乙数少________ %,乙数比甲数多________%。

【小升初全真试题】2020小升初数学真题卷 (广东)

小升初升级考试复习专用试卷 2017-2019年小升初数学考试真题卷 一、选择题 1.(2017·湖南小升初真题)一项工程,甲独做小时完成,乙独做小时完成,甲、乙两人工作效率之比是() A.3∶4B.4∶3C.∶ 2.(2016·福建小升初真题)五年(1)班有40名学生,参加竞选班长投票,限定每人有且只能投票一次,结果的得票数为:小明20票,小何10票,小阳6票,小新4票。下列四幅图中, ()图能准确地表达这一投票结果。 A. B. C. D. 3.(2019·河南六年级期末)从一张半径是5厘米的圆形纸片上剪

一个面积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为()平方厘米。A.60 B.55 C.50 4.(2018·河北六年级期末)王阿姨看中一套标价950元的衣服,现在商场八折酬宾。王阿姨凭贵宾卡在打折的基础上又享受5%的优惠,王阿姨买这套衣服实际付费(______)元。 5.(2017·天津小升初真题)下面四个钟面,时针和分针形成平角的是(). A.B.C.D. 6.(2017·天津小升初真题)李阿姨的月工资是4800元,扣除3500元个税免征额后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计算她每月应缴个人所得税多少元的正确列式是(). -? A.48003% ?B.(48003500)3% -?- C.35003% ?D.(48003500)(13%) 二、填空题 7.(2018·天津小升初真题)如果一个圆的半径是a厘米,且2:a=a:3,则这个圆的面积是(_____)平方厘米。 8.(2016·北京小升初真题)907836457812 ÷?÷?÷=_______. 9.(2016·福建小升初真题)把14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13段,每

广东省河源市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理)

广东省河源市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理)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共21题;共70分) 1. (4分) (2020高一下·大庆月考) 下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信息反映出() A . 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 B . 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 C . 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 D . 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 (2)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A . 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B . 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 . 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D . 表明25~5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 2. (2分)(2020·宁波模拟) 下图为2011-2017年我国某两市女性平均初婚年龄变化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两市女性初婚年龄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 . 女性学历教育水平提高 B . 女性工作收入不断增加 C . 家庭经济负担不断加重 D . 人均住房面积不断减少 (2)女性平均初婚年龄的变化会导致该地区人口() A . 死亡率上升 B . 迁移率降低 C . 性别比增加 D . 生育率下降 3. (4分)读“叶尼塞河和鄂毕河局部地区人口与城市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该区域人口分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 矿产 B . 水源 C . 经济发展水平 D . 气候 (2) 21世纪以来,该地区出现人口向北迁移的趋势,主要原因是() A . 人口分布格局 B . 开发资源 C . 交通条件改善 D . 城市化 4. (4分)在“人类与环境关系协调发展示意图”中,数码①—④表示的含义依次是()

_广东省东莞市2018年小升初数学试卷 (含答案解析)

第1页,总21页 …………○…………外…………○…………装…………○…………订…………○…………线…………○………… 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内…………○…………装…………○…………订…………○…………线…………○………… 广东省东莞市2018年小升初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分钟 满分:**分 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核分人 得分 注意 事项 : 1、 填 写 答 题 卡 的 内 容 用 2B 铅 笔 填 写 2、提前 15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共10题) )天。 A . 89 B . 90 C . 91 D . 92 2. 要统计东莞近五年降水量的变化情况,选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 A . 条形 B . 折线 C . 扇形 D . 不确定 3. 在一座桥梁旁,有一块限重的交通标志(如图),被污渍遮挡住的字母应当是( )。 A . km B . kg C . t D . L 4. 从前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形状都是三个正方形的图形是( )。 A . B . C . D . 5. 下列集合圈中,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第2页,总21页 ………○…………外…………○…………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 6. 从8:00到12:00,时针在钟面上转过的角度是( )。 A . 直角 B . 钝角 C . 平角 D . 周角 7. 下图是正方体的展开图,与字母A 相对的面上的数字是( )。 A . 1 B . 2 C . 4 D . 5 8. 下面四个算式的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 A . 77×(1+ ) B . 77÷(1- ) C . 77÷(1+ ) D . 77×(1- ) 9. 一个内部长6dm ,宽3dm 的长方体鱼缸内养了10条金鱼,水面高2.5dm 。强强把金鱼捞出来准备清洗鱼缸,发现水的高度降低到2.4dm 。10条金鱼的体积约是( )cm 3。 A . 1800 B . 180 C . 45 D . 18 10. 把2块棱长为15cm 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cm 2。 A . 450 B . 1350 C . 2250 D . 2700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评卷人 得分 一、填空题(共9题) 1. 8÷ = =4: = %=四成

广东省2020年小升初数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广东省2020年小升初数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一填。(每小题2分,共20分) 1.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30颗米粒大约重1 ;小明的体重是25 ; 2. 0.08立方米=________升; 35分=________时 3. 最小的合数是最小的质数的( )%。 4.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是1050 km,在这幅地图上的距离是( )cm。 5. 六(1)班女生人数是男生的4 5 ,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女生比男生人 数少()%。 6. 零钱罐里1元和5角的硬币一共有20枚,共16元,1元有______枚,5角有______ 枚。 7. 2.36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一位,在向右移动三位,结果是________. 8. 在2个盒子里放入11块橡皮,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放进________块橡皮。 9. 梯形上底与下底的比是2:3,阴影三角的面积为18平方厘米。空白三角形的面积 是()平方厘米。 10.一条公路已经修了40%,还剩________%没有修,已修的与未修的比是________。 二、选择:(每题2分,共12分) 2. 甲班人数的60%与乙班人数的相等,两班人数相比()。 A.甲班人多B.乙班人多C.两班人数相等D.无法确定 3.地面上有一个路灯,位置A离路灯3米,位置B离这个路灯5米.晚上淘气站在位置A的影长和站在位置B的影长相比()

A.在A 处影子长些 B.在B 处影子长些 C.一样长 D.无法确定 4. 把28.26立方米的沙子堆成高是3米的圆锥形沙堆,沙堆的底面积是( )平方 米。 A.6.28 B.28.26 C.12.56 D.9.42 5. 已知χ×34=y ×56=z ×7 8,比较χ、y 、z 的大小( )。 A.z y x >> B. y z x >> C. x z y >> D. x y z >> 6. 一个钟表的分针长10cm ,从2时走到4时,分针的顶点走过 )cm 。(π取3.14) A.3.14 B.125.6 C.314 D.628 三、算一算。(共35分) 1. 直接写出得数。(8分) 3.62+0.7+0.38= 2.5×6×8= 50.1×10.1-5.01= 2.4×83= 360÷6 = ﹙127-31﹚×7 2 = 5×(51-61)×6 = 9 4444×1.25= 2. 能简算的要简算。(12 分) (1)16+4÷( - ) (2)4.8×3.9+6.1×4.8 (3) [()×12+6] 3. 求未知数的值。(9分) (1)x ×( 65+85)=20 7 (2)6x -4.6 = 8 (3) x + 20%x = 40

广东省河源市荔枝种植面积及产量基本情况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广东省河源市荔枝种植面积及产量基本情况数据专题报告 2019版

前言 本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年报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河源市荔枝种植面积及产量基本情况现状及趋势。河源市荔枝种植面积及产量基本情况数据专题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河源市荔枝种植面积及产量基本情况数据专题报告深度解读河源市荔枝种植面积及产量基本情况核心指标从水果年末总面积,水果总产量,荔枝年末面积,荔枝总产量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河源市荔枝种植面积及产量基本情况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河源市荔枝种植面积及产量基本情况价值信息,帮助需求者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 第一节河源市荔枝种植面积及产量基本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河源市水果年末总面积指标分析 (3) 一、河源市水果年末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二、全省水果年末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三、河源市水果年末总面积占全省水果年末总面积比重统计 (3) 四、河源市水果年末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河源市水果年末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水果年末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水果年末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河源市水果年末总面积同全省水果年末总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河源市水果总产量指标分析 (7) 一、河源市水果总产量现状统计 (7) 二、全省水果总产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河源市水果总产量占全省水果总产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河源市水果总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河源市水果总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省水果总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广东省广州市小升初数学试卷

广东省广州市小升初数学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看清算式,巧思妙算。(共21分) (共3题;共21分) 1. (5分)(2018·聊城) 直接写出得数。 1 ÷0.15= 4.6+4= 3- = 2013+67= 63= 10.1-1= = ×2÷ ×2= 2. (10分)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①3.45×102 ②0.47×0.5×0.8 ③3.17+0.83×1.6 ④7.2×1.25 ⑤0.46×1.9+0.54×1.9 ⑥0.125×3.2×2.5 3. (6分)解方程: (1) 0.75:x= (2) 2x+30%x=9.2 二、用心思考,正确填写。(共28分) (共15题;共28分) 4. (3分) (2018四上·山东月考) 要使20□710≈21万,□里最小应填________。

5. (2分) (2019六上·龙华) 请在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 分数 小数0.625 百分数35% 2.4% 6. (1分) (2020五上·邛崃期末) =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1分)在横线上填上“>”“<”或“=”。 ÷4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1 ÷5________ × 8÷ ________8× ÷1________ 8. (2分) (2020五上·嘉陵期末)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是12cm,高是2.5cm,这个等边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___cm2;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________cm2。 9. (3分)(2019五下·单县期末) 4500mL=________L 780dm2=________m2 8.6L=________cm3 10. (2分) (2018五下·云南期末) 比较大小。 3.87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1. (1分) (2020六上·天峨期末) 甲、乙两个数的比是3:5,甲数占两个数和的________%,乙数比甲数大________%. 12. (2分)化简. 18x-9x-8=________ 13. (1分)有8只篮球队参加比赛,比赛以单场淘汰制进行。一共要进行________场比赛后才能产生冠军。 14. (2分)下面是英语听力成绩的统计图。

广东省河源市气象部门2019年部门预算

广东省河源市气象部门2019年部门预算 编制说明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单位情况 我市纳入2019年度中央部门预算编制的单位共5个,即广东省河源市气象局(本级)、广东省连平县气象局(含地方事业单位)、广东省和平县气象局(含地方事业单位)、广东省龙川县气象局(含地方事业单位)、广东省紫金县气象局(含地方事业单位)。 (二)部门职责 1.制定地方气象事业发展规划、计划,并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气象事业发展规划、计划及气象业务建设的组织实施;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重要气象设施建设项目的审查;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活动进行指导、监督和行业管理。 2.按照职责权限审批气象台站调整计划;组织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气象探测资料的收集、处理;依法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气象标准化工作和涉外气象活动。 3.负责市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日常工作;负责气象社会管理,承担防总、减灾委、应急委、安委会、规委会等部门赋予气象部门的工作任务。 4.在本行政区域内组织对重大灾害性天气跨地区、跨部门的

联合监测、预报工作,及时提出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并对重大气象灾害做出评估,为本级人民政府组织防御气象灾害提供决策依据;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气象公共服务工作,负责气象公共服务行业自律和气象服务市场活动的监督管理,组织服务效益和满意度评估;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以及农业气象预报、城市环境气象预报、海洋气象预报、火险气象等级预报等各类专业专项气象预报的发布。 5.健全防灾减灾体制,组织制订和实施本行政区域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组织本行政区域内气象灾害防御应急管理工作;承担市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的管理工作;组织突发公共事件气象保障应急服务。 6.制定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方案,并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协调下,管理、指导和组织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组织管理雷电灾害防御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对可能遭受袭击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它设施安装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的检测工作;组织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承担雷电防护重点区域安全生产、公共场所气象灾害防御设施建设和防御措施落实情况的监察。 7.规划气象资源开发利用,负责向本级人民政府和同级有关部门提出利用、保护气象资源和推广应用气候资源区划等成果的建议;组织管理本行政区域气象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工

广东省梅州市小升初数学试卷(A卷)

广东省梅州市小升初数学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 (2分)如果一个扇形的圆心角扩大为原来的2倍,半径缩小为原来的一半,那么所得的扇形面积与原来的扇形面积的比值为()。 A . 1 B . 2 C . 4 D . 2. (2分)有两名士官和四名士兵,从中任选一名士官和一名士兵搭配值勤,有()种选择. A . 2 B . 4 C . 8 3. (2分)饲养场养鹅1258只,养鸭的总数是鹅的3倍,共养鸭多少只?养的鸭比鹅多多少只?正确的是() A . 共养鸭4737只,鸭比鹅多3479只 B . 共养鸭3774只,鸭比鹅多2516只 C . 共养鸭4377只,鸭比鹅多3119只 D . 共养鸭3477只,鸭比鹅多2219只 4. (2分)一个三角形中,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1:3,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 . 钝角三角形

B . 直角三角形 C . 锐角三角形 D . 等边三角形 5. (2分)红红在计算□﹣40÷4时,先算减法,后算除法,结果得到20,正确的结果是() A . 80 B . 110 C . 120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24分) 6. (1分)填上“>”、“<”或“=” 180分________3时 7. (3分)24:________=15÷25=________%=________(填小数)。 8. (1分)(2011·深圳) 定义新运算: =ad﹣bc,,则x=________. 9. (4分)在24和72、0.9和3、28和0.7、51和17这四组数中: (1)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的有________和________. (2)第二个数能被第一个数整除的有________和________. 10. (1分)有一个数,被3除余2,被4除余1,那么这个数除以12余________。 11. (6分)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再回答问题. 9和15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 2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 5和25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 2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