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科系统学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现状

莲科系统学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现状

田红丽1,2,周世良1

(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3;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摘要:分析回顾了莲科的系统位置、莲品种分类的现状与问题和莲的遗传多样性。莲科(Nelumbonaceae)植物传统上被归入睡莲科(Nymphaeaceae)。许多研究表明,莲科与睡莲科在形态、细胞、孢粉等方面差异很大,因而建立莲科,置于睡莲目(Nymphaeales)、毛茛目(Ranunculales)或莲目(Nelumbonales)中。分子系统学研究发现,睡莲科为被子植物的基部类群之一,而莲科则是真双子叶植物的基部类群之一,与山龙眼科和悬铃木科有密切关系。莲科含莲(Nelumbo nucifera)和美洲黄莲(N.lutea)两种,间断分布于太平洋的两岸。莲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和广大的栽培面积,栽培品种超过600个。由于杂交和反复回交的原因,品种之间的遗传关系非常复杂。莲的遗传资源的研究还很不充分,尤其是野生类型。对一些栽培品种的研究其实验材料又含有美洲黄莲的遗传组分,因而多高估了莲的遗传多样性。

关键词:莲科;莲属;品种;遗传多样性;系统学

中图分类号:Q949,Q9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3-2700(2006)04-341-08

A Review on Systematics and Genetic Diversity of Nelumbonaceae*

TIAN Hong-Li1,2,ZHOU Shi-Liang1**

(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Botany,Institute of Botan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100093,China;

2G raduate School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100039,China)

Abstract: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recent ideas on(1)the systematics of Nelumbonaceae;(2)the classification of lotus cultivars;and(3)genetic diversity of lotus.The plants of the Nelumbonaceae were formerly grouped in the Ny m-phaeaceae.Evidences from co mparative morphology,cytology,palynology and embryogenesis etc.supported Nelum-bonaceae as a family in Ny mphaeales,Ranunculales or Nelumbonales.Recent phylogenetic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DNA sequence demonstrated that Nelumbonaceae is a basal family of eudicots,closely related to Proteaceae and Planataceae.It is generally accepted and reconfirmed that Nelumbonaceae is consisted of two disjunct species,N.nucifera and N.lutea, though their hybrids are fertile.China has a very long history of cultivation of N.nucifera,over600cultivars are now un-der cultivation.Hybridization between cultivars complicated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cultivars.The genetic variations of lo-tus have not been well understood,especially for wild lotus.Genetic diversity revealed by molecular markers overestimated the actual levels due to lumping together the cultivars of the two species.

Key words:Nelumbonaceae;Nelumbo;Cultivars;Genetic diversity;Systematics

莲科植物是非常古老的植物,根据化石记录,距今约1.35亿年前,在北半球的许多水域都曾有莲的分布(倪学明和赵家荣,1987),它与水杉等孑遗植物一样,是当今地球上幸存的活化石植物。莲是一种集观赏、食用、药用于一身的重要水生经济作物。莲花(荷花)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以其美观的形态、独特的清香而受到人们的喜爱,为水景园林布置中的主题植物;莲

云南植物研究2006,28(4):341~348

Acta Botanica Yunnanica

通讯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E-mail:slzhou@https://www.360docs.net/doc/5619125614.html,

收稿日期:2005-11-14,2006-03-05接受发表

作者简介:田红丽(1979-)女,山东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植物遗传资源研究。E-mail:tianhongli9963@https://www.360docs.net/doc/5619125614.html,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批准号:30121003)

花茶能清暑解热;莲子富含淀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磷脂生物碱、类黄酮等,能清新养神、补脾益肾(郑宝东等,2003);莲藕是一种高营养价值的蔬菜,含淀粉、糖类、维生素、酚类物质等,可食用和药用(许金荣等,2003)。莲还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中国古代民间有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儒家文化中常以荷花喻君子,佛教文化中更是把荷花视为圣洁之物。

莲科植物传统上被归入睡莲科,部分学者持此观点(Hutchinson,1973;王文采和肖培根, 1979)。莲科和睡莲科究竟存在什么样的亲缘关系?莲科仅含莲属(Nelumbo)1属,该属被正式描述的“物种”不少,但有人认为只有1个物种,莲(N.nucifera)(有些文献中称为中国莲或亚洲莲),多数植物学家认为有两个物种,即莲和美洲黄莲(N.lutea)(王其超等,1997b),也有人认为有2~3个种(王其超等,1989)。到底有多少个物种,问题的根源在哪里?莲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品种繁多,随着杂交育种技术的引入,品种数目更是剧增。这些品种来源如何,彼此间存在什么样的亲缘关系,是否存在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问题?另外莲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和东南部湿润地区,在这广大的分布区内究竟存在多大的遗传变异,有多少丰富的遗传资源可供我们使用?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莲系统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迅速积累。因而有必要对上述问题做一总结。

1莲科的系统位置

莲早在1753年就被描述并隶属于睡莲科睡莲属(Nymphaea nelumbo Linn.)(Linnaeus,1753)。考虑到莲与睡莲属其他物种的显著差异,Adanson (1763)将莲从睡莲属中独立出来,建立莲属,以莲原来的种加词为属名,仍隶属于睡莲科。莲属被放在睡莲科,主要是因为莲属与睡莲科的其他属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均为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具根状茎;花单生,两性,辐射对称;萼片和花瓣均为3至多数;雄蕊多数,叶片状;胚珠为双层珠被,厚珠心,胚珠倒生等。然而,莲属与睡莲科的其他属毕竟存在显著的差异,所以Dum ortier(1829)把莲属从睡莲科中独立出来,建立莲科。莲科的建立得到一些学者的认同,被放在毛茛目(Bessey, 1915)或睡莲目中(Cronquist,1981,1988)。形态学、细胞学、孢粉学、胚胎和形态发生等方面的研究表明,莲科和睡莲科在一系列性状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胡光万等,2003,表1)。

表1莲科与睡莲科的差异

Table1Differences between Nelumbonaceae and Nymphaeaceae

性状Character莲科Nelumbonaceae睡莲科Nymphaeaceae

习性Plant habit挺水或浮水Floating or emerging浮水或沉水Floating or submerged

叶形Shape of leaves叶盾状Peltate叶心形、箭形、盾状

Cordate、sagittate、peltate

气孔Stomata单唇型发育,成熟时则属于毛茛型周缘型发育Parietal

Haplocheilic,ranunculaceous at maturity

排水器Hydathode有Present无Absent

吸水器Hydropoten无Absent有Present

腺毛Glandular hairs无Absent有Present

厚壁异细胞Sclerenchymatous idioblast有Present无Absent

星状石细胞Astrosclereid无Absent有Present

花托Receptacles膨大,倒圆锥形Enlarged,obconical杯状Cup-shaped

花原基先端残余Remnant of flower primordium无Absent有Present

萼片原基Sepal primordium两个Two多个Many

雄蕊群环Androecial loop有Present无Absent

心皮Carpel离生Apocarpous离生、合生Apocarpous or symcarpous 花粉Pollen三沟花粉Tricolpate单沟花粉Monocolpate

花粉外壁Pollen exine具明显的柱层状结构Column structure颗粒状Particulate structure

萌发孔形成时期Development of germinal aperture在自由孢子时期形成At free spore stage在四分体时期形成At tetrad stage

果实Fruit坚果Nut坚果、浆果Nut,berry

胚乳的发育Type of endosperm development沼生目型Helobial细胞型、核型、沼生目型

Cellular,nuclear,or helobial

染色体基数Basal number of chromosomes812,14,17,29or36

苄基异喹啉、阿朴啡生物碱有Present无Absent

Benzylisoquinoline and aporphine

243云南植物研究28卷

Li(1955)认为,莲科和睡莲科的相似性是适应水生生长环境而趋同进化的结果,莲科是比较孤立的类群,他因此建立莲目。他的观点被Takhtajan(1980)、Thorne(1983)、Dahlgren (1983)和吴征镒等(2003)所接受。分子系统学研究表明,莲科的系统位置远离睡莲科,莲科为真双子叶植物的基部类群之一,而睡莲科则为被子植物的基部类群之一(Qiu等,1999;Par-kinson等,1999;Barkman等,2000;Mathews and Donoghue,2000;Magallón and Sanderson,2002; Borsch等,2003;Kim等,2004;Cornelia等, 2005)。在The Angionsperm Phylogeny Group(2003)的系统中,睡莲科位于所有被子植物的基部,而莲科与山龙眼科和悬铃木科组成山龙眼目,位于真双子叶植物的基部。所以,连科与睡莲科的相似性是表面的,是趋同演化的结果。但是,花的解剖学和发育特点方面的研究发现,莲科植物的花为多对称性发育方式,有螺旋型起始发育的器官如花瓣,还有同时型轮状发育的器官如雄蕊和心皮(Hayes等,2000),莲科花的这种发育方式和被子植物的基部类群是相同的。

2莲属

莲属除了模式种莲外,被描述过的“物种”还有美洲黄莲(N.lutea Willd.)、美丽莲(N.speciosa Willd.)、印度莲(N.indica Pers.)、里海莲(N.caspica Schipcz.=Nelumbium speciosum sub-sp.caspicum Fisch)、五瓣莲[N.pentapetala(Walter) Fernald(=Nymphaea pentapetala Walt.)]、远东莲(N.komarovii Grossh.)等。学术界对N.speciosa、N.indica等的分类地位没有争议,它们都是N.nucifera的异名。Nelumbo pentapetala虽然发表早,但由于指代不清,被建议废弃(Ward, 1977)。中亚地区和俄罗斯的少数学者认为分布于高加索地区的里海莲和远东地区的远东莲不同于N.nucifera。薛建华等(2005)的研究表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莲与我国东北的莲没有明显的分化。然而,水生植物不同于陆生植物,水生植物遗传上发生很大的分化而形态上不一定表现出来,睡莲科就有这种现象,加上里海莲分布于莲当今分布区的西部边缘地区,其与莲的关系仍有必要深入研究。不仅如此,分布于东南亚和澳洲北部的群体与我国群体的关系也值得进一步澄清。

20世纪90年代莲和美洲黄莲的物种地位受到来自细胞学证据的挑战。黄秀强等(1992)最先质疑美洲黄莲的物种地位。他认为莲和美洲黄莲杂交可以获得能育的后代,不存在生殖隔离,核型相似,因此建议将美洲黄莲作为亚种,Bor-sch and Barthlott(1994)正式将美洲黄莲组合为莲的亚种。然而,人工杂交后代的育性并不能作为归并物种的依据,核型上的相似性受细胞学技术本身和染色体形态的限制,普通的核型分析技术显示核型相似并不意味着核型没有差异。莲和美洲黄莲间断分布于太平洋两岸(图1),形态上的区别是明显的(表2),两者只是由于近来的杂交育种而使界线模糊了。在被子植物中,东亚和北美的物种彼此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的例子不少。例如,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分别分布在东亚和北美,两者杂交完全能育,而分类学者普遍

承认它们为不同的物种。

图1莲(灰色)和美洲黄莲(黑色)的分布

Fig.1Distribution of Nelumbo nucifera(grey)and N.lutea(black)

3莲的品种分类

目前莲的品种已有600多个(王其超和张行言,2005),而且新品种还在不断出现。目前国内没有一个统一的机构来认定品种,新品种的发布者也没有按《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在国际有关机构申请登录,发布时也没有制备凭证标本,仅有形态描述和照片来记录品种。品种发布者常任意给定新名称,甚至给原有品种以新名称,致使品种的名称不符合《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同时造成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现象。解决品种及其命名问题除了需要广泛的收集品种详

343

4期田红丽等:莲科系统学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现状

表2莲和美洲黄莲的差异

Table2Morphological diffencnces between Nelumbo nucifera and N.lutea

性状Character莲Nelumbo nucifera美洲黄莲N.lutea

植株Plant size相对大Large相对小Small

根状茎Rhizo mes节间膨大或否Internode dilated or not节间不膨大Internode not dilated

叶背面的颜色Lower surface colour of leaves浅绿Pale green绿色green

叶柄有无刺状突起Protuberance on petioles有Present无Absent

花托Receptacles倒圆锥状Obconical喇叭状Trump-shaped

花色Colour of flowers粉红色或白色Pink or white黄色Yellow

花药Anthers黄色Yellow深黄Deep yellow

花瓣Petals早落Caducous最外一轮永久存在Outside whorl marcescent 花香Scent of flowers浓Fragrant无Scentless

果实长宽比Length width of fruits大于1.5,呈椭圆形>1.5,ellipsoidal小于1.25,近球形<1.25,spheroidal

表3荷花品种分类的主要依据

Table3Philosophy of lotus cultivar classifications

年代Year 著者

Author

所载文献

Title of the book

分类依据Classification criterion

第一级First第二级Second第三级Third第四级Fourth

1972F.Kitamura and花莲花色花径花型Y.Sakamoto Flowering Lotus Flower colour Flower diameter Flower form

1982王其超、张行言荷花植株大小与花径花型花色Wang QC and Lotus Plant size and flower Flower form Flower colour

Zhang XY diameter

1983倪学明莲的品种分类研究花莲、子莲和藕莲花型花色花径Ni XM Studies on the Classification Flowering,seed-setting Flower form Flower colour Flow er diameter of Chinese Lotus Cultivars and rhizo me-producing lotus

1987倪学明、赵家荣中国莲莲、中美杂交莲花莲、子莲和藕莲花型花色Ni XM and Zhao Chinese Lotus Chinese lotus,interspec-Flowering,seed-setting Flower form Flower colour JR ific hybrid lotus and rhizo me-producing lotus

1989王其超、张行言中国荷花品种图志分类群植株大小与花径花型花色Wang QC and Chinese Lotus Flower Taxon Plant size and flower Flower form Flower colour Zhang XY Cultivars diameter

1990Satomi Watanabe The Fascinating World of花色花型花径

Lotus Flower colour Flower form Flow er diameter

1997邹秀文中国荷花花色花型花茎花态Zou XW Flowering Lotus of China Flower colour Flower form Flow er diameter Flower shape

1999王其超、张行言中国荷花品种图志续志分类群植株大小与花径花型花色Wang QC and Chinese Lotus Flower Taxon Plant size and flower Flower form Flower colour Zhang XY Cultivars Continued diameter

细观察,区别形态特征外,还必须辅之以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品种加以分类,澄清品种间的关系,再根据《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审定原来的名称,作必要的修正。大量的品种没有合适的分类系统和恰当的分类方法是难以想象的。长久以来,许多从事荷花研究的学者在不断探索品种分类的理论和方法,取得了重要的成果。纵观目前主要的分类系统可以发现,品种分类要么根据观赏性状,要么根据品种来源(表3,参考王其超和张行言2005修改)。中国观赏植物品种分类的传统是根据观赏特性,如花型、花色等,而对品种的来源很少关注。随着“科学分类”越来越得到认可,新的分类系统或多或少地考虑品种的来源,使分类系统逐步走向自然。传统上,莲的栽培品种常按用途分为藕莲、子莲、花莲(倪学明,1983)3大类。由于对大部分的品种的起源所知甚少,加上杂交育种技术的应用,3大类的划分并不意味着每类内部的品种具有更高的遗传相似性。近来,美洲黄莲被大量引进国内,并与莲杂交,培育出许多新品种。因此,先按种划

443云南植物研究28卷

分是自然的做法(倪学明和赵家荣,1987;王其超等,1989)。目前我们对形态特征的遗传变异规律的认识还非常有限,一些重要性状(如植株大小和花色等)在品种分类中的作用仍有待于鉴别。例如,“碗莲”常是一类植株非常小的品种的统称,但一些实生苗经“饥饿”处理,同样表现出“碗莲”的特征。然而,当这样的“品种”处于优越的环境中时,与大型品种在植株形态上没有区别。这样的“品种”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品种。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澄清品种关系的同时,对形态特征在品种分类中的作用作深入分析,可望形成既反映品种遗传关系,又实用的品种分类系统。目前,进行过分子标记分析的品种所占的比例很小而且零散,对如此多的品种来说,其作用非常有限。因此,部门之间广泛的合作是产生品种科学分类的前提。

分类方法决定分类结果。要降低传统分类方法对个别鉴别特征的过度加权,选择多性状,采用数量分类方法是有益的尝试。数量分类方法常常提供一些传统方法所忽略的思路,如植株大小与单瓣重瓣的关联,以及立叶前开花等特征所包含的意义(钟扬和张晓艳,1987),有时对区分栽培类型与野生类型也有帮助(柯卫东等, 2000)。然而,数量分类方法也有其致命的缺陷,就是不能区分非同源相似问题。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给品种分类注入了新的活力,RAPD、IS-SR和AFLP等分子标记技术被用来尝试研究莲藕品种的亲缘关系(韩延闯等,2004b;汪岚等, 2004;彭欲率等,2004)。从现有的资料来看,相近地理区域内的材料具有更高的遗传相似性(邹喻苹等,1998)。花莲、藕莲和子莲由于人工选择的原因,在遗传上也有分化(郭宏波等, 2004)。在600多个栽培品种中,品种之间遗传关系有远近之分,从而可利用分子标记有效区分品种。目前,分子标记技术在莲品种分类中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涉及的品种少,代表性低,还没有产生有影响的分类结果。另外,RAPD、ISSR和AFLP等分子标记技术存在重复性问题,其显性遗传特点也限制了区分杂交品种的能力。今后,品种鉴别和品种关系分析,甚至野生遗传资源的分析寄希望于共显性的微卫星(SSR)技术的应用。4莲的遗传多样性

莲在形态上表现出比较丰富的变异,如植株有大型和小型(碗莲)、有的根状茎膨大成莲藕、花色有红色和白色等。宏观形态特征在莲和莲品种的分类上具有重要地位,我们识别它们必须通过观察宏观形态,然而我们对宏观形态的遗传变异却缺乏了解。例如,植株高度和叶片大小是区分株型群的依据,但立叶高50cm,叶径30cm作为区分点是否有足够的统计学基础?许多观赏性状,如花型(单瓣类、半重瓣类、重瓣类、重台类、千瓣类)、花色的变异,并不一定是遗传物质本身存在差异,而是性状不同的表达和调控机制的结果。

莲的细胞学观察都发现为二倍体,染色体数目2n=16,染色体为小型(何子灿和刘士佳, 1983;王宁珠等,1985;黄秀强等,1992)。在个别样品中有少数细胞中出现多倍体或非整倍体现象可能是制片造成的。至于核型方面的差异,如随体数目等,也与染色体所处的分裂期有关。由于莲的染色体较小,测量误差所占的比例偏大,使核型的准确性降低。

莲遗传变异的同工酶分析似乎错过了上个世纪下半叶的鼎盛时代,仅有的个别报道采用基于谱带相似性的分析方法,检测的酶系统只是过氧化物酶(赵可新等,1999)。这类酶系统位点受发育阶段的影响大,而采用谱带数目分析法对杂合体加权,对多聚体的问题更为严重,所以常高估遗传变异。基于DNA的分子标记技术克服了蛋白质分子标记可用位点少和受基因功能制约问题,同时极大地降低了操作难度,在莲的研究中已有报道(郭宏波等,2004;韩延闯等,2004a,b;彭欲率等,2004;汪岚等,2004)。从现有的研究结果看,莲似乎具有比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表4)。但值得指出的是,表4所涉及的实验材料包括美洲黄莲或含美洲黄莲遗传组分的杂交品种,因此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莲的遗传多样性。我们最近对93个莲品种(不含美洲黄莲及其杂交品种)的ISSR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多态位点占63.56% (将另文发表的数据),远低于表4的数据,说明莲的遗传多样性比我们原先预想的低。

有关莲的遗传变异的研究还是非常不充分的,仅有的少数研究也集中在栽培品种上,野生群体的遗传变异资料很少。在我国,由于莲的栽

543

4期田红丽等:莲科系统学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现状

培历史很长,野生莲与栽培莲的界限不是很清楚。目前,比较确切存在野生莲的省份有黑龙江省、河北省、北京市、湖南省、湖北省和西南地区的一些省份。黑龙江省野生的莲与栽培的莲形态上有细微的差异(王其超等,1997a)。从黑龙江流域、松花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采集的49份野生莲和全国各地的27份栽培莲的IS SR和RAPD分析发现,野生莲的遗传多样性低于栽培的莲(薛建华等,2005)。莲是个既行克隆繁殖,又行有性繁殖的物种,其遗传多样性受克隆繁殖特点的制约和传粉媒介的限制。从目前的资料推断,莲的遗传多样性非常有限。因此,全面调查其遗传变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止遗传多样性丢失显得迫切而具有重要意义。

表4莲的遗传多样性

Table4Summary of genetic diversity of lotus revealed recently using molecular markers

遗传标记实验材料数目位点数多态位点数多态位点百分比(%)遗传相似性参考文献

Marker Sample size No.of No.of Percentage of Genetic similarity Source

loci polymorphic loci polymorphic loci

Isozyme2616425—赵可新等,1999(Zhao et al,1999) RAPD3220719393.247.18-15.84郭宏波等,2004(Guo et al,2004)

(Euclidean distance)

RAPD1212810682.810.66-0.96韩延闯等,2004b(Han et al,2004b) ISSR12917582.420.78-0.99汪岚等,2004(Wang et al,2004) AFLP12726488.890.75-0.99彭欲率等,2004(Peng et al,2004)

5总结与展望

虽然莲科曾被认为与睡莲科有密切关系,现在已经清楚睡莲科是被子植物的基部类群之一,而莲科则是真双子叶植物的基部类群之一,且与山龙眼科和悬铃木科组成山龙眼目。毫无疑问,莲科是古老而孤立的类群。莲科是个只有两个物种的单型属,这两个物种(莲和美洲黄莲)的遗传分化和形态区别明显。考虑到莲的古老性、水生生活习性和非常广的分布,在分布区的边缘,某些群体有可能产生分化而形成新物种。莲的栽培品种繁多,揭示这些品种的关系,建立客观科学的分类体系是莲科学研究的当务之急,这需要对莲宏观形态的遗传变异有深入的了解和分子标记技术的引入。纵观各种分子标记技术,前景最看好的是SSR。SSR技术不仅能解决众多品种的关系问题,而且能建立莲品种的指纹数据库,服务于莲品种的DNA指纹鉴定,保护品种培育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鉴于我国的育种工作者习惯用莲品种中文名的拼音作为品种的正式名称,为了国际交流,建议使用意思相近的英文名称为合法名称。杂交育种仍是目前莲品种选育的主要手段,建立品种档案制度,及时发布新品种,并提供其直接的父母本和相应的DNA指纹鉴定报告非常必要。要做到这样,澄清已有品种的关系和建立相关的指纹数据库必须首先实施。在分子生物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只要从事荷花研究的工作者齐心协力,这项工作是不难做到的。

莲的野生类型是湿地的建群物种,是新品种培育的基因库。由于环境变化,野生类型的遗传多样性正面临丧失的严重威胁,加强对野生类型的保护,并开展相关的研究显得非常重要。由于莲的克隆繁殖和种子繁殖双重特性,我们尚不能准确定义“群体”。因此,野生类型的研究必须从克隆结构着手,摸清同一片荷塘无性小株和有性植株的比例,其传播方式和距离。在有性繁殖方面,必须了解莲的传粉媒介,以花粉为基因携带方式的基因散布距离,以便衡量水体隔离的效率。

总之,虽然我们在莲的研究中取得了大量的成绩,培育了大量的品种,但我们对其基本生物学特性仍所知甚少,有大量的科学方面的空白需要填补。通过广泛的合作,包括国际合作,我们能在(1)莲的群体结构、(2)莲的形态变异规律、(3)莲群体的遗传分化、(4)莲的基因散布、(5)莲的指纹数据库和指纹鉴定、(6)莲栽培品种的分类体系、(7)莲的遗传多样性保护等许多方面做出贡献。同时,莲又是文化的载体,从古莲到新近培育的新品种,从土生土长的品种到与美洲黄莲杂交的品种,从中国走向国际,又从国际回归中国,这些科学和文化的双重活动的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尚不为人们所认识。而这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是莲科学研究的新生长点。

643云南植物研究28卷

〔参考文献〕

王其超,张行言,陈俊愉,1989.中国荷花品种图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王其超,张行言,2005.中国荷花品种图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58—60

王文采,肖培根,1979.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 27:1—5

吴征镒,路安民,汤彦承等,2003.中国被子植物科属总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倪学明,赵家荣,1987.中国莲[M].北京:科学出版社Adanson M,1763.Familles des Plantes[M].Paris Vincent,2:76 Barkman TJ,Chenery G,McNeal JR,2000.Independent and com-bined analyses of sequences from all three genomic co mpartments con-verge on the root of flowering plant phylogeny[J].Proceeding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97

(24):13166—13171

Bessey CE,1915.The phylogenetic taxonomy of flowering plants[J].

Annals of the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2:109—164

Borsch T,Barthlott W,1994.Classific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ge-nus Nelumbo Adans.(Nelumbonaceae)[J].Beitr ge Zur Biologie Der Pflanzen,68:421—450

Borsch T,Hilu KW,Quandt D,et al,2003.Noncoding plastid trn T-trn F sequence reveal a well resolved phylogeny of basal angio-sperms[J].Journal of Evolutionary Biology,16:558—576 Corn elia L,Thomas B,2005.Molecular evolution and phylogenetic utility of the petD group II intron:a case study in basal angiosperms [J].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22(2):317—331 Cronquist A,1981.An Integrated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of Flowering Plants[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Cronquist A,1988.The Evolu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Flowering Plants [M].New York:The New York Botanical Garden

Dahlgren R,1983.General aspects of angiosperm evolution and macr-osystematics[J].Nordic Journal of Botany,3(1):119—149 Dumortier BC,1829.Analyse des Familles des Plantes[M].Tournay Guo HB(郭宏波),Ke WD(柯卫东),Li S M(李双梅),et al, 2004.Cluster analysis of Nelumbo accessions based on RAPD mark-ers[J].Journal of Plant Genetic Resourc es(植物遗传资源学报),5(4):328—332

Han YC(韩延闯),Diao Y(刁英),Zhou L(周立),et al, 2004a.Constructing of the DNA fingerprinting in Nelumbo[J].J Wuhan Bot Res(武汉植物学研究),22(3):193—163

Han YC(韩延闯),Zhou L(周立),Teng CZ(腾彩珠),et al, 2004b.Preliminary analysis of DNA polymorphism in lotus(Nelum-bo)accessions[J].Molecular Plant Breeding(分子植物育种), 2(3):380—384

Hayes V,Schneider EL,Carlquist S,2000.Floral development of Nelumbo nucifera(Nelumbonacea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161(6suppl):S183—S191

He ZC(何子灿),Liu SJ(刘士佳),1983.Karyotype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ancient lotus[J].Oceanologla et Limnologia Sinica (海洋与湖泊),14(4):392—395

Hu GW(胡光万),Liu KM(刘克明),Lei LG(雷立公),2003.

Advances in the systematics of Nelumbo Adans.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Nelumbonaceae[J].Acta Laser Biology Sinica(激光生物学报),12(6):415—420

Huang XQ(黄秀强),Chen JY(陈俊愉),Huang GZ(黄国振), 1992.Preliminary studies on biosystema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Nelumbo species[J].Acta Hort Sin(园艺学报),19(2): 164—170

Hutchinson J,1973.The Families of Flowering Plants[M].(3d ed).

Oxford:Clarendon,403—407

Ke WD(柯卫东),Fu XF(傅新发),Huang XF(黄新芳),et al,2000.Systematic cluster analysis of some Nelumbo nucifera Gaertn.germplasm resources and its application on breeding[J].

Acta Hort Sin(园艺学报),27(5):374—376

Kim S,Soltis DE,Soltis PS,et al,2004.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early-diverging eudicots based on four genes:were the eud-icots ancestrally woody?[J].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31:16—30

Li HL,1955.Classification and phylogeny of the Nymphaeaceae and al-lied families[J].Amer Midl Naturalist,54:33—41

Linnaeus Carl von,1753.Species Plantarum[M].Holmi Impensis Laurentii Salvü,511

Magallón S,Sanderson MJ,2002.Relationships among seed plants in-ferred from highly conserved genes:sorting conflicting phylogenetic signals am ong ancient lineages[J].Amer J Bot,89(12): 1991—2006

Mathews S,Donoghue MJ,2000.Basal angiosperm phylogeny inferred from duplicate phytochromes A and C[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161(6Suppl.):S41—S55

Ni XM(倪学明),1983.Studies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Chinese lotus cultivars[J].Acta Hort Sin(园艺学报),10(3):207—210 Parkinson CL,Adams KL,Palmer JD,1999.Multigene analyses iden-tify the three earliest Lineages of extant flowering plants[J].Cur-rent Biology,9:1485—1488

Peng YL(彭欲率),Han YC(韩延闯),Wang L(汪岚),et al, 2004.Genetic diversity in lotus(Nelumbo)accessions revealed by AFLP technique[J].Molecular Plant Breeding(分子植物育种),2(6):823—827

Qiu YL,Lee J,Quadroni F,et al,1999.The earliest angiosperms: evidence from mitochondrial,plastid and nuclear genomes[J].

Nature,402(25):404—407

Takhtajan A,1980.Outline of the classification of flowering plants (Magnoliophyta)[J].Botany Review,46(3):226—267

The 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2003.An update of the 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 classification for the orders and families of flowering plants: APG II[J].Botanical Journal of Linnean Society,141:399—436 Thorne RF,1983.Proposed new realignments in the angiosperms[J].

Nordic Journal of Botany,3(1):85—117

743

4期田红丽等:莲科系统学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现状

Wang L(汪岚),Han YC(韩延闯),Peng YL(彭欲率),et al, 2004.Application of ISSR technique to research of lotus root[J].

Amino Ascids&Biotic Resource(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6

(3):20—22

Wang NZ(王宁珠),Ma FL(马芳莲),Li XL(李细兰),1985.

Analysis of respective chromosome Nelumbo and karyotypes of20 Varieties of genus Nelumbo[J].J Wuhan Bot Res(武汉植物学研究),3(3):309—217

Wang QC(王其超),Chen YD(陈耀东),Xin CD(辛春德),et al,1997a.黑龙江野生荷花资源考察[J].China landscape (中国园林),13(4):39—42

WangQC(王其超),Zhang XY(张行言),Hu CG(胡春根), 1997b.New system for lotus variety classification[J].J Wuhan Bot Res(武汉植物研究),15(1):19—26

Ward DB,1977.Nelumbo lutea,the correct name for American lotus [J].Taxon,26(23):227—234

Xu JR(许金荣),Wang QZ(王清章),He JJ(何建军),et al, 2003.Study on storage and physiology of enlarged rhizome of lotus [J].Amino Ascids&Biotic Resource(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5

(2):4—7

Xue JH(薛建华),Zhuo LH(卓丽环),Zhou SL(周世良), 2005.Genetic diversity and its geographic pattern of wild lotus (Nelumbo nucifera)in Heilongjiang Province[J].Chin Sci Bull (科学通报)

Zhao KX(赵可新),Qian P(钱萍),Sun DR(孙德荣),et al, 1999.Study on the peroxidase isozyme in lotus cultivars[J].J Zhejiang Agric Sci(浙江农业科学),6:288—291

Zheng BD(郑宝东),Zheng JG(郑金贵),Zeng SX(曾绍校), 2003.Analysis of the nutritional compodition in Chinese main lotus seed varieties[J].Acta Nutrimenta Sinica(营养学报),25

(2):153—156

Zhong Y(钟扬),Zhang XY(张晓艳),1987.Study on numerical classification of the cultivars of lotus[J].J Wuhan Bot Res(武汉植物学研究),5(1):49—58

Zou YP(邹喻苹),Cai ML(蔡美琳),Wang XD(王晓东),et al,1998.RAPD analysis of germplasm in ancient“taizi lotus”and m odern Chinese lotus[J].Acta Bot Sin(植物学报),40(2): 163—168

***************

书评

长白山的野生观赏植物色泽艳丽、风姿绰约、香馨四溢,是大自然恩赐给人类一笔巨大的财富和珍贵的遗产,是重要园林观赏植物的种质源。她们有的扎根在悬崖峭壁之上,有的密藏于莽莽的林海之中,有的分布在江河溪流两岸,有的盛开于田野阡陌之间……这里既有本地区的特有植物如:长白松、长白耧斗菜、朝鲜崖柏、白山罂粟、长白金莲花等,又有华北区系的植物如:天女木兰、短果杜鹃、大字杜鹃、照白杜鹃、玉玲花等,还有北极和东西伯利亚地区的植物如:牛皮杜鹃、松毛翠、宽叶仙女木、偃松、西伯利亚刺柏等;可以说:整个长白山就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一个丰富多彩的“观赏植物王国”。

长白山的野生观赏植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每一位到长白山考察过的专家都被盛开在高山冻原带上五颜六色、绚丽多彩、姹紫嫣红的花朵所陶醉,每一位到长白山工作过的学者都被扎根在亚高山上饱经沧桑、古拙苍劲、枝干虬曲的岳桦所震撼,每一位到长白山旅游过的朋友都被生长在二道白河边陲小镇婷婷玉立、风情万种、妩媚动人的长白松所留恋……多年来,许多人都期盼能够尽早见到一部大型系统介绍长白山野生观赏植物的志书,为国内外园林部门的专家、学者、教授提供一些翔实的科学资料,为广大旅游爱好者提供一道丰盛的精神大餐。

吉林省通化师范学院生物系的周繇教授、朱俊义教授,药学系的于俊林教授及中科院植物所的徐克学研究员,为了实现几代人的夙愿,以弘扬宣传长白山和振兴中华民族科研精神为己任;在经济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历经二十五年,充分发扬当代的“愚公精神”,完成了迄今为止第一部反映长白山野生观赏植物的大型志书(100万字,550页,生态照片1248张,收录植物104科、332属、609种、42变种、9变型)。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不仅仅是他们单位和个人的光荣,更重要的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中国长白山观赏植物彩色图志》所介绍的野生观赏植物,是他们多年来在深入调查、整理和总结的基础上,从近千种植物,上万张照片中精选出来的。此书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全书内容详细全面,章节编排合理,设计新颖科学,根据植物具体的园林用途分为了园景树类、行道树类、庭荫树类、垂直绿化类、绿篱类、花坛类、花境类、地被类、水景类、岩生类等。书后还附有精美的观赏植物园林用途和观赏类型汇总表及中文和拉丁文索引,便于广大读者的查阅和使用。全书科学性强、植物名称鉴定正确、文字严谨,系统翔实介绍了每一种植物的中名、拉丁名、别名、形态特征、生境、分布、园林用途、繁殖方法及主要经济价值等。其中有一些植物如:白花点地梅、山西杓兰、三垭乌药等是在长白山区的新发现,有的还是中国植物的新纪录种。全书图片清晰生动(有80余张照片做了《中草药》、《生物学通报》、《中国野生植物资源》等刊物的封面、封底和中间的插页),每种观赏植物既有整体景观,又有重要部位的特写镜头,其中许多还是非常稀有罕见的种类,如:大白花杓兰、白花长白棘豆等。

《中国长白山观赏植物彩色图志》一书图片生动逼真,印刷精美,令人目不暇接、爱不释手,既获得了视觉上美的享受,又掌握了大量长白山观赏植物方面的知识。手捧此书,既可作为国内外研究长白山区野生观赏植物的重要参考文献,又可以作为农林院校的教学用书,还可以作为高等植物野外实习的重要参考资料,同时也可供花卉爱好者收藏。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园艺学会理事长方智远843云南植物研究28卷

_高血压分子遗传学研究现状_高血压分子遗传学研究现状

·学习园地· 高血压分子遗传学研究现状 宋卫华,惠汝太 关键词高血压;基因 高血压的家族聚集性间接证明了遗传因素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由家系研究从而引发了高血压遗传学的研究。而遗传高血压动物模型的成功更进一步支持遗传在高血压发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依据目前国内外研究资料,公认高血压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疾病,遗传因素对高血压的影响占20% 55%[1]。 1单基因高血压 单基因遗传性高血压是由某个基因突变造成的,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又称孟德尔型高血压。目前明确为单基因高血压的至少有6种:糖皮质激素可治疗性醛固酮增多症(GRA)、Liddle氏综合征、类盐皮质激素增多征(AME)、盐皮质激素受体活性突变(MR mu-tations)、Gordon’s综合征(也称为假性低醛固酮血症Ⅱ型)、高血压伴短指畸形(也称Bilginturan综合征)。单基因高血压较为少见,通过基因突变筛查可做出准确的基因诊断,指导治疗。但是对单基因高血压致病基因的研究,拓新了对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理和防治的认识,使高血压发病机制的研究深入到肾脏离子通道基因水平,同时也为依据基因变异不同(基因诊断)个体化抗高血压治疗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2原发性高血压易感基因 原发性高血压是复杂的多基因疾病。基因研究已经表明不同人群间有多个共同的高血压相关基因定位区域,即人类血压相关的数量性状遗传位点(BP-QTLs)。目前正在对定位于这些区域的基因功能以及影响血压变异的功能变异位点进行研究。近年发展的全基因组扫描技术使人们认识到,多个高血压致病基因可能位于传统血压调节通路内外。个体间血压差异约30%是遗传变异造成的,而70%由环境因素及环境与基因的相互作用造成的。目前关于原发高血压相关的易感基因的研究现状:1号染色体位于1p36.1的ECE1基因以及1q42-q43的AGT基因是人类血压调节的候选基因[2]。2号染色体2p25-p24是原发高血压的易感位点[3]。3号染色体位于3q21-q25的AGTR1A基因以及3p14.1-q12.3是与原发高血压相关。4号染色体位于4p16.3的ADD1基因与盐敏感性原发性高血压相关。7号染色体位于7q22.1的CYP3A5基因与盐敏感性原发性高血压相关;位于7q36的NOS3基因与妊娠高血压相关。11号染色体研究提示位于11q的数量性状遗传位点与血压的调节相关[4]。12号染色体位于12p13的GNB3基因是原发性高血压的易感基因[5]。17号染色体位于17cen-q11的NOS2A基因是原发性高血压的易感基因[6]。18号染色体位于18q21的MEX3C基因原发性高血压的易感基因[7]。20号染色体位于20q13的PTGIS基因是人类血压调节的候选基因[8]。 3继发性高血压的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继发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中同样起着关键作用。比如:原发性色素性结节状肾上腺皮质病(PPNAD),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和嗜铬细胞瘤。这些都是少见病,嗜铬细胞瘤只占新发高血压的0.1%。但在难治性高血压和反复看病的高血压人群中,这些疾病的患病率较高。假性嗜铬细胞瘤一种新的继发性高血压,特征是发作性和不稳定性血压升高。 目前已能成功对单基因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进行基因检测,清楚的表明基因研究的进展已有助于高血压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另外,家系筛选和基因筛查正逐渐成为新的临床手段。继发性高血压的遗传研究进展令人鼓舞,有希望将分子生物学和标准临床诊断整合在一起。 4参考文献 [1]Jeanemaitre X,Gimenez-Roqueplo A,Disse-Nicodeme S,et al.Em-ery and rimoin’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medical genetics e-dition principles of medical genetics,5th ed.philadelphia:Churchill Liying- ston Elsevier,2007,283-330. [2]Caulfield M,Lavender P,Farrall M,et al.Linkage of the angio-tensinogen gene to essential hypertension.N Engl J Med,1994,330: 1629-1633. [3]Angius A,Petretto E,Maestrale GB,et al.A new essential hyper-tension susceptibility locus on chromosome2p24-p25,detected by genomewide search.Am J Hum Genet,2002,71:893-905. [4]Rutherford S,Cai G,Lopez-Alvarenga JC,et al.A chromosome11q quantitative-trait locus influences change of blood-pressure measure- ments over time in Mexican Americans of the San Antonio Family Heart Study.Am J Hum Genet,2007,81:744-755. [5]Siffert W,Rosskopf D,Siffert G,et al.Association of a human G-protein beta-3subunit variant with hypertension.Nat Genet,1998,18:45-48. [6]Rutherford S,Johnson MP,Curtain RP,et al.Chromosome17and the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gene in human essential hyperten- sion.Hum Genet,2001,109:408-415. [7]Guzman B,Cormand B,Ribases M,et al.Implication of chromosome 18in hypertension by sibling pair and association analyses:putative in- volvement of the RKHD2gene.Hypertension,2006,48:883-891.[8]Nakayama T,Soma M,Watanabe Y,et al.Splicing mutation of the prostacyclin synthase gene in a family associated with hypertension.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02,297:1135-1139. (收稿日期:2012-02-07) (编辑:常文静) 551 中国循环杂志2012年4月第27卷第2期(总第174期)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April,2012,Vol.27No.2(Serial No.174) 作者单位:100037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高血压诊治中心作者简介:宋卫华副主任医师博士研究方向为高血压临床与基础研究Email:songweihua926@https://www.360docs.net/doc/5619125614.html, 通讯作者:惠汝太hurutai@https://www.360docs.net/doc/5619125614.html, 中图分类号:R5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0-3614(2012)02-0155-01doi:10.3969/j.issn.1000-3614.2012.02.023

构造地质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docx

构造地质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分支学科之一,以岩石圈的各种地质体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组合形式及形成、发育、变形、破坏规律。一般根据其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差异,分为狭义构造地质学和广义构造地质学。狭义构造地质学侧重于对中、小型地质体的研究,主要研究这些构造的几何形态、产状、规模、形成演化等。广义构造地质学的研究范围更加广阔,从地壳演变至岩石圈结构,从重要造山带至板块边界,从显微构造到晶格错位,几乎涵盖了10_8?108cm的所有地质体。近代以来,构造地质学研究获得了空前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来,板块构造理论体系得以建立和完善;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陆构造研究得到了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点研究岩石圈的演化和三维岩石圈的建立;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陆动力学研究兴起。这些研究使得构造地质学在研究深度和研究广度上取得了重要进展。 1.构造解析构造学本质上是对地质体变形和演化的认识,构造地质学强调野外实地观测,其主要研究方法是构造解析法。构造解析是对地质体空间关系和形成规律的分析解释,内容包括对地质体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气几何学解析是指对地质体的产状、规模、组合形式进行研究,进而概化为构造模式。运动学解析主要研究地质体在构造作用中发生的变形和位移。动力学解析是在几何学解析和运动学解析的基础上,反推构造应力的性质、大小、方向,分析和解释该研究区域的构造演化史。 2.研究现状步人20世纪后,构造地质学开始从形态描述逐渐进人对地质体的成因和力学分析研究中,由定性观察转入定量研究,由几何学研究转人运动学、动力学的领域。相关学科的新方法、新思路的引人,使得构造地质学获得了极大地进步,促进了构造地质学和其他学科的交流融合。尤其20世纪60年代后,以板块构造为主的各种新理论的提出,促使构造地质学的发展进入全新阶段。 2.1板块构造理论体系相关研究1968年前后,地质学家归纳了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从全球统一的角度提出了板块构造理论,该理论将固体地球表层在垂向上划分为刚性岩石圈和塑性软

线粒体及其相关疾病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线粒体及其相关疾病的遗传学研究进展(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齐科研相蕾陈静宋玉国霍正浩杨泽 【关键词】线粒体DNA 基因突变疾病 线粒体广泛分布于各种真核细胞中,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呼吸链(电子传递链和氧化磷酸化系统)为细胞活动提供能量,并参与一些重要的代谢通路,维持细胞的钙、铁离子平衡,以及参与其他生命活动的信号传导。 此外,线粒体还与活性氧(reactiveoxygen species,ROS)的产生及细胞凋亡有关[1-3]。组成线粒体的蛋白质有1000多种,除呼吸链复合体蛋白受mtDNA与核基因双重编码,其他蛋白均由核基因编码。mtDNA突变或核基因突变都能引起线粒体功能紊乱[1,4]。早在1963年,Nass等人就发现有遗传物质DNA的存在。1981年,Anderson等发表了人类mtDNA全序列。1988年,Holt和Wallace分别在线粒体脑病和Leber’s遗传性视神经病(LHON)患者的细胞中发现了mtDNA突变,从此开辟了研究mtDNA突变与人类疾病的新领域。随着对mtDNA研究的深入,人们对mtDNA的突变和人类疾病的相关性

日益重视。芬兰的数据显示人群单个点突变(3243A>G)的比率为1∶6000,然而,英国资料表明mtDNA疾病的患病率或易患比率为1∶3500[5]。动物模型和人类研究证据均证明,mtDNA突变是引起人类多因素疾病,部分遗传性疾病以及衰老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mtDNA突变和相关疾病进行阐述。 1 线粒体DNA的遗传学特征 线粒体DNA是存在于线粒体内而独立于细胞核染色体的较小基因组。与核基因相比,线粒体DNA具有一些显著特征。 1.1 母系遗传 Giles等[6]通过对几个欧洲家系线粒体DNA进行了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时,发现mtDNA 分子严格按照母系遗传方式进行传递。母系遗传是指只由母亲将其mtDNA分子传递给下一代,然后再通过女儿传给后代。有研究表明[7],在受精过程中,精子线粒体会被卵子中泛素水解酶特异性识别而降解,这很好地解释为什么父源性mtDNA不能传播给后代。 1.2 异质性和突变负荷 核基因突变所产生的突变体分为纯合子(homozygote,等位基因都发生突变,含量为100%)和杂合子(heterozygote,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发生突变,突变含量为50%)与核基因不同,线粒体基因突

分子遗传学

第一章
公元前4000年,伊拉克 的古代巴比伦石刻上记 载了马头部性状在5个 世代的遗传。
浙江大学


第一节 遗传学研究的对象 和任务
遗传学第一章
1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一章
2
1.遗传学的研究内容: 1.遗传学的研究内容:
(1).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遗传学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有关。 (2).是研究生物体遗传信息和表达规律的科学: 解决问题:物种 代代相传; 性状 遗传。 (3).是研究和了解基因本质的科学: 遗传物质是什么? 遗传物质 性状?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一章 3
∴ 遗传学是一门涉及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理论科学, 同时也是一门密切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科学,直接指导 医学研究和植物、动物、微生物育种。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一章
4
2.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2.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1).遗传(heredity):亲子间的相似现象。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2).变异(variation):个体之间的差异。 “母生九子,九子各别” (3).遗传和变异是一对矛盾。 (4).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 三大因素: 遗传 + 变异 + 自然选择 遗传 + 变异 + 人工选择 形成物种 动、植物品种
自然选择
人工选择
(5).遗传和变异的表现与环境不可分割。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一章 5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一章 6

3.遗传学研究的对象: 3.遗传学研究的对象:
以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
植物和动物以及人类为对象,研究其 遗传变异规律。
4.遗传学研究的任务: 4.遗传学研究的任务:
(1).阐明: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 (2).探索:遗传和变异原因 (3).指导:动植物和微生物育种 表现规律; 物质基础 内在规律;
提高医学水平。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一章
7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一章
8
第二节
遗传学的发展
一、现代遗传学发展前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一章
9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一章
10
1.遗传学起源于育种实践:
人类 生产实践 遗传和变异 选择
2. 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上半叶期间,拉马克和达尔文对
生物界遗传和变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1).拉马克(Lamarck J. B., 1744~1829): ①.环境条件改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原因; ②.用进废退学说和 获得性状遗传学说 如长颈鹿、家鸡翅膀。
育成优良品种。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一章
11
浙江大学
遗传学第一章
12

遗传学发展历史及研究进展(综述)

遗传学发展历史及研究进展 湛江师范学院09生本一班徐意媚2009574111 摘要:遗传学是一门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历程的学科,起源于人类的育种实践,于1910年进入现代遗传学阶段,并依次经历个体遗传学时期、细胞遗传学时期、数量遗传学和群体遗传学时期、细胞水平向分子水平过渡时期、分子遗传学时期。目前遗传学在医学、农牧业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如表遗传学在肿瘤的治疗方面。21世纪将是遗传学迅猛发展的世纪,在经济、微生物、工业、制造业等许多领域都将有重大的突破。 关键词:遗传学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发展前景 1 现代遗传学发展前 1.1遗传学起源于育种实践 人类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驯养动物和栽培植物,渐渐地人们学会了改良动植物品种的方法。写于公元60年左右的《论农作物》和533~544年间中国学者贾思勰在所著的《齐民要术》中均记载了嫁接技术,后者还特别记载了果树的嫁接,树苗的繁殖,家禽、家畜的阉割等技术。[1] 1.2 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上半叶期间 许多人都无法阐明亲代与子代性状之间的遗传规律,直到18世纪下半叶之后,拉马克和达尔文对生物界遗传和变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拉马克通过长颈鹿的颈、家鸡的翅膀等认为环境条件的改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原因,并提出用进废退学说和获得性状遗传学说。达尔文达尔文以博物学家的身份进行了五年的考察工作,广泛研究遗传变异与生物进化关系,终于在1859年发表著作《物种起源》,书中提出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进化学说,认为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低级再到高级逐渐进化的。除此之外,达尔文承认获得性状遗传的一些论点,并提出了“泛生论”假说,但至今未获得科学的证实。 1.3 新达尔文主义 以魏斯曼(Weismann A.,1834-1914) 为代表的等人支持达尔文选择理论否定获得性遗传,魏斯曼等人提出种质连续论,认为种质是世代连续不绝的。他们还通过对老鼠22代的割尾巴试验,否定后天获得性遗传,明确地区分种质和体质,认为种质可以影响体质,而体质不能影响种质,在理论上为遗传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2] 2.现代遗传学的发展阶段

遗传学发展历史及研究进展(黄佳玲)

遗传学发展历史及研究进展 湛江师范学院 09生本3班黄佳玲 2009574310 摘要:自从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的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生物的遗传特性锲而不舍地深入研究。从假设到实验,从宏观到微观,遗传学的羽翼日渐丰满。从遗传因子到基因,从基因的概念到基因的本质、功能,基因的概念逐渐扩展,人们对基因的认识逐渐深化。可以说,基因概念的发展史,就是人们对基因认识的发展史,就是遗传学的发展史。而分子遗传学则主要研究基因的本质、基因的功能以及基因的变化等问题。 关键词:遗传学分子遗传学重组DNA技术 几千年来,人类对生物及人类自身的生殖、变异、遗传等现象的认识不断深入和发展。人类从古代就注意到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并通过人工选择获得所需要的新品种。从19世纪起就对遗传和变异开始作系统的研究。按照不同历史时期的学术水平和工作特点,遗传学的研究进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经典遗传学、生化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基因工程学、基因组学和表观遗传学等数个既彼此相对独立,又前后互相交融的不同发展阶段[1]。这当中,分子遗传学的地位无疑是相当重要的,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的早期研究都用微生物为材料,其形成和发展与微生物遗传学和生物化学也有密切关系。 分子遗传学的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核酸与蛋白质大分子的遗传作为上,重点是从DNA水平探索基因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表达和调节的分子机理等诸多问题。 早在1927年马勒和1928年斯塔德勒就用 X射线等诱发了果蝇和玉米的基因突变,但是在此后一段时间中对基因突变机制的研究进展很慢。直到1944年,美国学者埃弗里等首先在肺炎双球菌中证实了转化因子是脱氧核糖核酸(DNA),从而阐明了遗传的物质基础。1953年,美国分子遗传学家沃森和英国分子生物学家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结构的双螺旋模型,这一发现常被认为是分子遗传学的真正开端,它为有关的科学工作者着手研究构成分子遗传学两大理论支柱,即维系遗传现象分子本质的DNA自我复制和基因与蛋白质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正确的思路,奠定了成功的基础。1955年,美国分子生物学家本泽用基因重组分析方法,研究大肠杆菌的T4噬菌体中的基因精细结构[2],其剖析重组的精细程度达到DNA多核苷酸链上相隔仅三个核苷酸的水平。这一工作在概念上沟通了分子遗传学和经典遗传学。 应该说二十世纪50年代初期至70年代初期,是分子遗传学迅猛发展快速进步的年代。在这短短的二十余年间,许多有关分子遗传学的基本原理[3]相继提出,大量的重要发现不断涌现。其中比较重要的有:1956年,美国科学家科恩伯格在大肠杆菌中发现了DNA聚合酶Ⅰ,这是可以在试管中合成DNA链的头一种核酸酶,从此拉开了DNA合成研究的序幕;1957年,弗伦克尔-康拉特和辛格证实,烟草花叶病毒TMV的遗传物质是RNA,进一步表明RNA同样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1958年梅塞尔森和斯塔尔发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世界银行2000年研究报告《中国:服务业发展和中国经济竞争力》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有4个服务性行业对于提高生产力和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它们是物流服务、商业服务、电子商务和电信。其中,物流服务占1997年服务业产出的42.4%,是比重最大的一类。进入21世纪,中国要实现对WTO缔约国全面开放服务业的承诺,物流服务作为在服务业中所占比例较大的服务门类,肯定会首先遭遇国际物流业的竞争。 物流的配送方式从手工下单、手工核查的方式慢慢转变成现今的物流平台电子信息化管理方式,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使得配送流程管理自动化、一体化。 当今出现一种智能运输系统,即是物流系统的一种,也是我国未来大力研究的方向。它是指采用信息处理、通信、控制、电子等先进技术,使人、车、路更加协调地结合在一起,减少交通事故、阻塞和污染,从而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及生产率的综合系统。我国是从70年代开始注意电子信息技术在公路交通领域的研究及应用工作的,相应建立了电子信息技术、科技情报信息、交通工程、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机构。迄今为止以取得了以道路桥梁自动化检测、道路桥梁数据库、高速公路通信监控系统、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交通与气象数据采

集自动化系统等为代表的一批成果。尽管如此,由于研究的分散以及研究水平所限,形成多数研究项目是针对交通运输的某一局部问题而进得的,缺乏一个综全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项目恰恰是覆盖这些领域的一项综合性技术,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智能运输系统将原来这些互不相干的项目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使公路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等各方面工作在更高的层次上协调发展,使公路交通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1.国内物流产业发展迅速。国内物流产业正处在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阶段。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89.9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4.2倍,年均增长23%;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14%。2008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 5%,占GDP的比重为6. 6%。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国物流产业年均增速保持在15%以上,远远高于美国的10%和加拿大、西欧的9%。 2.物流专业化水平与服务效率不断提高。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 的比例体现了一个国家物流产业专业化水平和服务效率。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例在近年来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十五”期间,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由2000年的19.4%下降到2006年的18. 3%;2007年这一比例则下降到18. 0%,标志着我国物流产业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效率不断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物流

遗传学进展概述(选修课论文)

遗传学进展概述 作者:戴宝生 克隆水稻分蘖的主控基因MOC1 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03年5月23日报道,最近,我国科学家成功分离和克隆了水稻分蘖的主控基因MOC1,该成果是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及其合作者在国内独立完成的。该研究结果已发表在Nature,2003,422:618上,这是我国分子遗传学基础研究领域的第一篇源自国内的Nature文章,标志着我国植物功能基因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分蘖是水稻等禾本科作物在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枝现象,也是一个重要的农艺性状,它直接确定作物的穗数并进而影响产量。虽然对水稻分蘖的形态学、组织学及突变体都有过很多描述,但是控制分蘖的分子机制一直没有弄清。自1996年起,在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的共同资助下,李家洋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水稻研究所的钱前博士等开始进行此方面的研究。经过不懈努力,项目组鉴定了一株分蘖的极端突变体——单杆突变体MOC1。通过遗传图谱定位克隆技术,分离鉴定了在水稻分蘖调控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因MOC1,它的缺失可造成分蘖的停止。进一步的功能分析表明,该基因可编码一个属于GRAS家族的转录因子,该转录因子主要在腋芽中表达,功能是促进分蘖和促进腋芽的生长。对这一重要基因的深入研究,将有望解释禾本科作物分蘖调控的分子机制,对于水稻高产品种的培育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走出“基因决定论”的误区 自从基因一词在20世纪初进入科学家的词汇表以来,它不仅是生物学家最为常用的词汇之一,也成为当今普通大众最为熟悉的科学术语之一。随着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进步,人们不仅知道了基因的化学性质——DNA序列,而且还认识到了基因的功能——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由此,逐渐形成了一种广为流行的“基因决定论”:生命的各种性质和活动都是受基因控制的,甚至人类的精神活动也在基因的控制之下。不久前,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和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某些患有诵读困难的病人中,发现了一种名为“DYXC1”的基因发生了突变。也就是说,人类的阅读可能受到这种“DYXC1”基因的控制。不可否认,基因对生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因的异常通常就会导致生命的异常。但是,作为开放的复杂系统,生命活动从来就不是由一种因素就能完全决定的。当前越来越多的证据,正在向“基因决定论”挑战。科学家正在以一种全新的视野来理解生命现象。 不再是“垃圾” 随着基因组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在多细胞真核生物的基因组中,基因仅是其全部DNA 序列的一小部分。在人类基因组中,全部基因序列只占基因组的2%左右。基因组内的非基因序列曾一度被研究者称为“垃圾DNA”(junk DNA)。这些“垃圾DNA”中至少有一半是

分子遗传学论文

分 子 遗 传 学 论 文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专业 姓名:王光莉 学号:1004114127

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中文摘要】:分子遗传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基因的活动和功能的科学。近年来,分子遗传技术发展极为迅速,并对其它的生物学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开始,分子遗传技术仅应用于一些细菌和病毒,而现在的分子遗传工具却能应用于几乎所有方面。 【英文摘要】:Molecular genetics is the activity of genes at the molecular level and function of science. In recent years, molecular genetic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s very rapid, and has a huge impact on other field of biology. Beginning, molecular genetic technique applies only to some bacteria and viruses, and now the molecular genetic tools can be applied to almost all aspects. 【关键词】:分子遗传学、中心法则、遗传工程、转基因、PCR、人类基因组计划、克隆 遗传学这个名称,最初是由英国科学家贝特森于1906年根据拉丁文延长(Latin genetikos)之意创造的。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学术水平和工作特点,遗传学的研究进程大体上可以分为经典遗传学、生化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基因工程学、基因组学和表观遗传学等数个既彼此相对独立,又前后相对交融的不同发展阶段。这当中,分子遗传学的地位无疑是相当重要的,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等的作用。 遗传学是研究基因的结构、功能、变异、传递和表达规律的学科。分子遗传学是遗传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基因的结构与功能以揭示生物遗传和变异以及表达的分子机制。它研究的范畴包含基因在生命系统中的

细胞遗传学论文

细胞融合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摘要 细胞融合技术作为细胞工程的一项核心技术在农业、医药、环保等领域得到迅速发展和应用,且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本文简述了细胞融合技术技术中的常用方法:仙台病毒(HVJ)诱导法、聚乙二醇(PEG)化学诱导法、电融合诱导法、激光诱导法及此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空间细胞融合技术、离子束细胞融合技术、非对称细胞融合技术等。该技术不仅为核质关系、基因定位、基因调控、遗传互补、细胞免疫、疾病发生、膜蛋白动力学等理论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而且被广泛应用于免疫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在实际应用中特别是在单克隆抗体、抗肿瘤疫苗及动植物远缘杂交育种和微生物茵种选育,绘制基因图谱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细胞融合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细胞融合技术无论在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在实际应用产生的影响将日益显著。 关键词:细胞融合;方法;应用;进展 细胞融合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生物工程技术。所谓细胞融合指在外力(诱导剂或促融剂)作用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异源(种、属间)细胞或原生质体相互接触,从而发生膜融合、胞质融合和核融合,并形成杂种细胞的现象称为细胞融合(cell fusion)或细胞杂交(cell hybridization)[1]。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把来自于不同种生物的单个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这个新细胞(杂合细胞)得到了来自两个细胞的遗传物质(包括细胞核的染色体组合和核外基因),将具有新的遗传学或生物学特性。目前,通过原生质体融合进行体细胞杂交已成为细胞工程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2]。 细胞融合技术不仅为核质相互关系、基因调控、遗传互补、肿瘤发生、基因定位、衰老控制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而且在遗传学、动植物远缘杂交育种、发生生物学、免疫医学以及医药、食品、农业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哺乳动物的克隆以及抗癌疫苗的研发等技术中,细胞融合技术已成为关键技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细胞融合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产生的影响也日益显著。本文就其目前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进行综述。

遗传学发展历史及研究进展

遗传学发展历史及研究进展 【摘要】从1900年孟德尔的遗传学理论被重新发现时,遗传学才被典礼在科学的基础上。本世纪,遗传学已成为生物科学领域中发展最快的一门学科,几乎所有的生物学科都可以与遗传学形成交叉学科。遗传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学科,有其建立、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进程。 【关键词】历史进程发展趋势研究进展 什么是遗传学(Genetics)?遗传学就是研究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科学。遗传是生物的一种属性,是生命世界的一种自然现象。遗传使生物体的特征得以延续,变异造成了生物体间的差别,遗传与变异构成生物进化的基础。与所有的学科一样,遗传学也是在人们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遗传学的建立、发展来看,研究遗传学的意义是十分深刻的。 一、遗传学的历史进程 1.远古时代 在远古时代,祖先们稚嫩的思维认为生物和非生物之间不存在什么区别,所有的东西都认为是活的。但是,祖先们在研究过程中都发现了一个事实——有些东西可以自我繁衍。“龙生龙,凤生凤”之类的俗语,可以算的上是最早的遗传学概念。在生产实践中,产生了实用遗传学,祖先们开始控制种畜的交配,选育优良的种子,淘汰较差的种畜和种子,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2.中世纪 中世纪有一种观念严重地阻碍了科学的发展——自然发生论(Spontaneous Generation)。然而十七世纪一位意大利科学家雷迪用实验成功地否定了自然发生论。接下来,荷兰一位业余的科学家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并发现了细胞、证实了精细胞的存在和了解到多种生物都是拥有性别的。与此同时,科学家威廉·哈维也开始研究女性在生殖过程中的作用。到十九世纪为止,科学家们已发现动物和植物都有性别,自然生长论几近穷途末路。 3.十九世纪 十九世纪是一个不断进步的时代,科学家们和生产实践的工作者们碰到的问题不断地促进了对基因的探索。通过大量努力的探索,遗传规律开始被发现。一位来自奥地利布鲁恩的修道士,他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大量研究遗传问题的育种试验,1866年,他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的论文,揭示了性状分离和独立分配的遗传规律。他就是现代遗传学的创始人——孟德尔。然而,当时的科学家正热衷于研究达尔文的进化论而忽视了这一重大发现。直到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才被重新发现,这也标志着现代遗传学的开端。 二、现代遗传学的发展

机器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机器人发展历史、现状、应用、及发展 趋势 院系: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姓名:王炳乾

机器人发展历史、现状、应用、及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机器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和深化,机器人已成为一种高新技术产业,为工业自动化发挥了巨大作用,将对未来生产和社会发展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机器人的国内国外的发展历史、状况、应用、并对机器人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 关键词:机器人;发展;现状;应用;发展趋势。 1.机器人的发展史 1662年,日本的竹田近江利用钟表技术发明了自动机器玩偶并公开表演。 1738年,法国技师杰克·戴·瓦克逊发明了机器鸭,它会嘎嘎叫、进食和游泳。 1773年,瑞士钟表匠杰克·道罗斯发明了能书写、演奏的玩偶,其体内全是齿轮和发条。它们手执画笔、颜料、墨水瓶,在欧洲很受青睐。 保存至今的、最早的机器人是瑞士的努萨蒂尔历史博物馆里少女形象的玩偶,有200年历史。她可以用风琴演奏。 1893年,在机械实物制造方面,发明家摩尔制造了“蒸汽人”,它靠蒸汽驱动行走。 20世纪以后,机器人的研究与开发情况更好,实用机器人问世。 1927年,美国西屋公司工程师温兹利制造了第一个机器人“电报箱”。它是电动机器人,装有无线电发报机。 1959年第一台可以编程、画坐标的工业机器人在美国诞生。 现代机器人 有关现代机器人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计算机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原子能的开发利用是前提条件。1946年,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问世。随后,计算机大批量生产的需要推动了自动化技术的发展。1952年,数控机床诞生,随后相关研究不断深入;同时,各国原子能实验室需要代替人类处理放射性物质的机械。

细胞遗传学

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染色体原位杂交(chromosome in situ hybridization,CISH)是一种新兴的日趋完善的技术。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1)外源染色质及远缘杂种的鉴定;(2)多倍体起源、非整倍体的鉴定;(3)植物基因工程及基因表达研究;(4)物种进化及亲缘关系的探讨;(5)植物基因物理图谱的构建等。 关键词:染色体原位杂交;植物;细胞遗传学 Abstract: In situ hybridization (chromosome in situ hybridization, CISH) is an emerging maturing technology. Its application in plant research are reviewed as follows: (1) exogenous chromatin and Identification of distant hybrids; (2) polyploid origin, identification of aneuploidy; (3) plant genetic engineering and gene expression studies; (4) the evolution of species and of kinship; (5)physical map construction of plant genes. Keywords: in situ hybridization; plants; cytogenetic 引言 原位杂交技术最早是由Gall和Parue[1]利用标记的rDNA探针与非洲爪蟾细胞核杂交建立起来的。该技术是从Southern和Northern杂交技术衍生而来的,其中染色体原位杂交在原位杂交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是根据核酸分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利用标记的DNA或寡核苷酸等探针同染色体上的DNA进行杂交,从而对染色体的待测核酸进行定位、定性或相对定量分析。 早期的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由于使用的探针为放射性标记,虽然该方法对于组织及染色体样本制备的要求不太高,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它不安全、不稳定、背景不理想,周期长,因而该技术发展较慢;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后,非放射性探针的使用及PCR技术的发明,使得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在动物及人类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迅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植物研究中一直很难有突破性的进展[2,3]。原因主要是由于植物细胞较低的有丝分裂指数和细胞壁的存在。随着植物染色体制备技术的改进,染色体显带技术、荧光标记技术、检测技术及电镜技术的发展和完善,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在植物学研究上展示了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1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中科院分子遗传学试题1997-2003(精)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分子遗传学2003年 一、今年是DNA双螺旋模型发表五十周年。请回答以下问题(20分): 1、在双链DNA分子中A+T/G+C是否等于A+C/G+T ?(4分) 2、DNA双链的两条链中是否含有相同的遗传信息?为什么?(4分) 3、大肠杆菌的基因组DNA的长度约为1100微米。请根据DNA模型估计其基因组的碱基对数目。(4分) 4、如果两种生物基因组DNA在四种碱基的比率上有显著差异,那么预期在它们编码的tRNA、rRNA和mRNA上是否也会在四种碱基的比率上呈现同样的差异?(8分) 二、在一牛群中,外观正常的双亲产生一头矮生的雄犊。请你提出可能导致这种矮生的各种原因,并根据每种原因提出相应的调查研究的提纲(注意整个调查研究工作必须在两个月内完成)。(20分) 三、请给出以下6种分子标记的中文全称、定义、检测方法及其在遗传分析中的特征。(20分) RFLP , microsatellite , STR , SSLP , SNP , InDeL . 四、在普通遗传学中,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有哪几种?请举例说明其中的两种相互作用?请从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对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进行阐述,并举例说明。(20分) 五、有哪些诱变剂可以诱发基因突变?基于突变被辨认的方法,可以将突变分为哪几种类型?哪些类型的突变对功能基因组的研究最有意义?为什么?对一个已完成基因组测序的真核生物,如何构建一个突变体库,以揭示基因组中预测基因的功能?(20分)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分子遗传学2002 年 注:1、A卷考生必须回答下列5题,每题20分。 B、卷考生任选四题回答,每题25分。 一、请举出细胞中的各种RNA分子的名称、特征和功能。如何从RNA出发开展功能基因组的研究。 二、真和生物的基因表达控制(control of gene expression)和信号传导(signal transduction)有密切的关系,请举出一个你熟悉的例子分别说明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及其联系。 三、目前已经有一些现成的软件用来预测基因组全序列中的基因。为了设计这些软件,你觉得哪些关于基因和基因组的分子遗传学知识是必须的?请说明理由。 四、在真核生物中转座子可以分为几种类型?请分述每种类型的结构和特征。如何利用转座子进行分子遗传学的研究和功能基因组的研究。 五、自从克隆的多利羊诞生以来,报界经常传播所谓克隆动物的缺陷,有一种说法是克隆动物会早衰,有人推测早衰的原因可能是:(1)被克隆的体细胞核的染色体端粒变短或(2)被克隆的体细胞核的基因表达程序已经处在发育上成熟的阶段。现在请你从染色体DNA复制的角度作支持第(1)种可能的阐述,并从基因表达调控的角度做反对第(2)中可能的阐述。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分子遗传学2001 年 (A卷考生必须回答下列五题,每题20分;B卷考生任选四题回答,每题25分)

国内外公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1章绪论 1.1我国公路现状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从事运送货物和旅客的社会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行业、先行产业。交通运输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其中,铁路、水运、航空、管道起着“线”的作用,公路则起着“面”的作用,各种运输方式之间通过公路路网联结起来,形成四通八达、遍布城乡的运输网络。改革开放以来,灵活、快捷的公路运输发展迅速,目前,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公路运输客运量、货运量所占比重分别达90%以上和近80%。高速公路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交通运输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设计和建设上,高速公路采取限制出入、分向分车道行驶、汽车专用、全封闭、全立交等较高的技术标准和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为汽车快速、安全、经济、舒适运行创造了条件。与普通公路相比,高速公路具有行车速度快、通行能力大、运输成本低、行车安全、舒适等突出优势,其行车速度比普通公路高出50%以上,通行能力提高了2~6倍,并可降低30%以上的燃油消耗、减少1/3的汽车尾气排放、降低1/3的交通事故率。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60多年的建设,公路建设有了长足发展。2011年初正值“十一五”规划结束,“十二五”规划伊始。“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公路交通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服务水平提升最为显著的时期。经过4年多的发展,公路交通运输紧张状况已实现总体缓解,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运输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保障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一五”前4年,全国累计完成公路建设投资2.93万亿元,年均增长近16%,约为“十一五”预计总投资的1.2倍,也超过了“九五”和“十五”的投资总和。公路建设投资的快速增长,极大地拉动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从公路建设投资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重来看,“十一五”期间基本保持在4.5%左右。 在投资带动下,公路网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09年底,全国公路网总里程达到38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51万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42.52万公里,分别较"十五"末增加36.4万公里、2.5万公里和9.4万公里;全国公路网密度由“十五”末的每百平方公里34.8公里提升至40.2公里。预计到2010年底,全国公路网总里程将达到395万公里,高速公路超过7万公里,分别较“十五”末增加45.3万公里与3万公里。农村公路投资规模年均增长30%,总里程将达到345万公里,实现全国96%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 “十一五”期间公路的快速发展,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2008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高速公路为重点,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十一五”末高速公路里程将达到"十五"末的1.78倍。“十一五”期间全社会高速公路建设累计投资达2万亿元,直接拉动GDP增长约3万亿元,拉动相关行业产出

分子遗传学的发展本科论文

分子遗传学的发展 1. 生化遗传学 摩尔根曾经正确地指出:“种质必须由某种独立的要素组成,正是这些要素我们叫做遗传因子,或者更简单地叫做基因”。尽管由于摩尔根及其学派的广大科学工作者的努力,使基因学说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的承认,然而当时人们对基因本质的认识还相当肤浅,并不知道基因与蛋白质及表型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内在联系。虽然说早在1909年,英国的医生兼生物化学家加罗德(A.Garrod)就己指出,特定酶的表达是由野生型基因控制的假说。而且这个假说在二十世纪30年代,经过众多遗传学家的努力已经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与充实。遗憾的是,由于当时人们掌握的酶分子结构的知识相当贫乏,没有认识到大部份基因的编码产物都是蛋白质,也不知道是否所有的蛋白质都是由基因编码的。在这样的知识背景下,要进一步研究分析基因与蛋白质之间的内在联系,显然是难以做到的。 值得庆幸的是到了二十世纪40年代初期,孟德尔-摩尔根学派的遗传学家便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如果继续沿用经典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体系,是难以有效地揭示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及表型特征的遗传机理。因此他们便广泛地转而使用诸如红色面包霉(Neurospora crassa)和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pniae)等微生物为研究材料,并着力从生物化学的角度,探索基因与蛋白质及表型之间内在联系的分子本质。所以人们称这个阶段的遗传学为生化遗传学(biochemical genetics),或微生物遗传学(microbial genetics)。 由于微生物具有个体小、细胞结构简单、繁殖速度快、世代时间短和容易培养、便于操作等许多优点,因此便极大地加速了生化遗传学的研究,在短短的二三十年间就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的有如下三项。第一,1941年两位美国科学家比德尔(G.Beadle)和塔特姆(E.Tatum),通过对红色面包霉营养突变体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因一种酶”(后来修改为“一种基因一种多肽”)的假说。此后在1957年,这个假说被英国科学家英格拉姆(V.M.Ingram)证明是正确的。从而明确了基因是通过对酶(即蛋白质)合成的控制,实现对生命有机体性状表达的调节作用。第二,1944年微生物学家艾弗里(0.Avery)及其同事证明,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因子是DNA。第三,1952年,赫尔希(A.Hershey)和蔡斯(M.Chase)也在噬菌体感染实验中发现,转化因子的确是DNA而不是蛋白质,肯定了艾弗里的结论。至此基因的分子载体是DNA已是不争的事实。生化遗传学的发展为日后分子遗传学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它上承经典遗传学,下启分子遗传学,是经典遗传学向分子遗传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 2. 分子遗传学 经典遗传学虽然揭示了基因传递的一般规律,甚至还能够绘制出基因在染色体分子上的排列顺序及其相对距离的遗传图,生化遗传学尽管证明了基因的载体是DNA,但它们都不能准确地解释基因究竟是以何种机理、通过什么途径来控制个体的发育分化及表型特征的。确切地说,直到1953年Watson-Crick DNA双螺旋模型提出之前,人们对于基因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初步的阶段。那时的遗传学家不但没有揭示出基因的结构特征,而且也不能解释位于细胞核中的基因,是怎样地控制在细胞质中发生的各种生化过程,以及在细胞繁殖过程中,为何基因可准确地产生自己的复制品。而诸如此类的问题便是属于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范畴。由于长期以来分子遗传学的核心主题一直是围绕着基因展开的,所以也被冠名为基因分子遗传学(molecular genetics of the gene)。 分子遗传学的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核酸与蛋白质大分子的遗传作为上,重点是从DNA 水平探索基因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表达和调节的分子机理等诸多问题。特别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