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原生动物

第一章原生动物
第一章原生动物

第一章原生动物

教学目的

1.了解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特点。

2.了解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3.了解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4.继续培养学生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动物的特征。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2.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1.使用显微镜观察活的草履虫。

2.草履虫的呼吸、食物泡的形成、养料的吸收和废物的排泄。

知识总结

原生动物形体微小,结构简单,身体一般只由一个细胞组成。

草履虫的整个身体就是一个细胞。它的形状像倒转的草鞋,身体长圆形,在载玻片上靠近草履虫培养液的一端滴一滴清水,用解剖针把培养液和清水沟通起来。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聚集在哪一边?由是可知道草履虫具有应激性。而植物并不具备这样的特性。

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看到草履虫后再转换高倍镜观察。对照挂图或课本上的草履虫结构图辨认:草履虫的纤毛、口沟、大核、小核、伸缩泡等结构。

1.运动:依靠纤毛摆动,旋转前进。除极少数低等藻类外(如衣藻),一般2.消化:从外界环境摄取食物,由口沟进入体内,在细胞质内形成食物泡,并随细胞质的流动而

滚动,其中的食物逐渐被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出体外。这种消化方式属于细胞内消化。(植物有叶绿素能制造有机养料)

3.呼吸:通过表膜进行呼吸。水中氧气通过表膜进入细胞质,体内有机物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从表膜排出,释放的能量4.排泄:前后两个伸缩5、草履虫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第二章腔肠动物

教学目的

1.了解水螅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了解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认识腔肠动物是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3.了解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4.了解水螅的采集和观察方法,掌握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水螅的基本技能。

教学重点

1.水螅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1.水螅的细胞内消化和细胞外消化。

2.水螅神经网的无定向传导。

知识讲解

一、水螅

让学生对照水螅结构图叙述。要求按从上到下、从外向内的顺序说出水螅的形态和结构特点。教师总结时指出:水螅的身体是辐射对称的。如果将水螅的身体以其口到基盘为中轴,

通过中轴可任意分切成两个相等的部分。腔肠动物的身体都是辐射对称的。辐射对称是比较原始而低级的体型,这是腔肠动物对水中固着或漂浮生活的一种适应。

水螅是多细胞动物,体壁由外胚层、内胚层两层细胞构成,中间胶质层没有细胞结构,千万不要认为是三层。水螅已有了细胞分化。外胚层有刺细胞,神经细胞,内胚层有腺细胞……等细胞的分化,各有自己的功能,相互配合,比原生动物进化。

内胚层细胞包围成的空腔叫消化腔,可以消化食物。只有一个口通外界,食物进入和残渣排出都经过这个口。无肛门。

二、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生活环境:水中。

2.体型:辐射对称。

3.身体结构:体壁由内、外两个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让学生思考水螅比原生动物复杂高级的地方,用进化观点进行归纳。

第三章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猪肉绦虫适于寄生生活的主要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使学生理解寄生、寄生虫和宿主的概念。

3.使学生理解猪肉绦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对宿主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

4.了解其他扁形动物——血吸虫对人的危害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

5.理解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教学重点

1.猪肉绦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猪肉绦虫的生活史。

知识讲解

在动物进化过程中,从扁形动物开始,动物的身体一般是两侧对称型。两侧对称型的出现,也伴随着出现了中胚层,动物的结构和功能也进一步复杂化,强化了运动能力和对环境适应的能力。如由腔肠动物的辐射对称型,适于固着、漂浮的本章教材以与人类关系密切的、营寄生生活的猪肉绦虫为代表,讲述扁形动物门的基础知识。同时也介绍了另一种寄生虫——血吸虫和营自由生活的涡虫。

教学目的

1.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理解蛔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和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

3.了解其他线形动物——钩虫、蛲虫对人类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4.理解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教学重点

1.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1.蛔虫的生活史。

2.钩虫的生活史。

知识讲解

线形动物在体内的消化道与体壁之间,有一个空腔——原始体腔。腔中充满了体腔液,可以使内脏器官自由运动,为内脏器官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能更有效地完成体内物质的循环和运输,更有效地调节和维持体内的水分平衡。这些都说明原始体腔动物比无体腔的扁形动物进化。

线形动物出现了完整的消化道,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许多种类还出现了雌雄异体和异形。如蛔虫、蛲虫等。

线形动物约有1万多种,分布极广泛,从热带到两极,从高山到深海,总之,在海水、淡水、土壤和动植物体内都有分布。许多种类还是人、动物和植物体内的主要寄生虫。

第四章环节动物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蚯蚓的形态结构适于穴居生活的主要特征。

2.学会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运动和应激性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蚯蚓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

2.学会观察蚯蚓的方法。

教学难点

蚯蚓的运动。

知识讲解

环节动物门的动物约有8700种。最主要的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具有

真体腔。

分节现象是无脊椎动物在进化过程中由低级发展到高级的一个极重要的标志。

分节不仅表现在体外,内部结构也分节排列,如神经节、排泄器官等。环节动物的

分节现象比较原始,属同律分节。

环节动物的体腔是中胚层之间的腔,蚯蚓是学生常见的小动物,又是环节动物

门的较为典型的代表动物,对人类有着许多的益处。

教材突出强调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的适应,结构与生理功能的统一。本章出现了“系统”这一概念。蚯蚓的循环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结构较复杂,又是今后学习其他动物的重要基础知识,但不宜展开,在教学中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讲解,尽量利用各种媒体加强直观来突出重点和解决难点。最后通过蚯蚓、水蛭和沙蚕3种动物的比较,理解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第五章软体动物

教学目的

1.了解河蚌的主要特征。

2.了解蜗牛和乌贼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特征。

3.了解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点

1.河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河蚌的结构和生理。

知识讲解

本章讲述的主要动物是河蚌、蜗牛和乌贼。河蚌是软体动物的代表。从其生活在淡水泥沙的习性为认识的起点,由外到内,讲述了河蚌的外部形态(贝壳、本章的第二部

分为观察内容。要求认识当地常见的软体动物,并以河蚌或其他当地软体动物为代表,观察软体动物的运动方式和应激性。

巩固教学内容:填写下表,比较河蚌、蜗牛和乌贼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第六章节肢动物

第一节蝗虫

教学目的:

(1)理解蝗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理解蝗虫的发育(不完全变态和世代的概念)。

(2)掌握昆虫的主要特征。

(3)知道蝗虫对农作物的危害。

知识讲解

蝗虫是昆虫的典型代表动物,其形态结构和生理知识是学生学习昆虫的基础,也是学习其他节肢动物的基础。通过蝗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的学习,对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也就迎刃而解了。同时蝗虫又是曾在我国历史上造成严重灾害的农业害虫,人们对蝗虫的研究,比较清楚。

蝗虫的发育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其一是幼虫的“龄”,即“龄虫”,对于初昆虫的主要特征也是本课的重点。运用昆虫三个共同特征来判断哪些节肢动物是昆虫,哪些节肢动物不是昆虫。

蝗虫的口器和呼吸是本课的另一难点,各种昆虫因食性和取食方式不同,口器的形式各不相同,有咀嚼式、嚼吸式、刺吸式和虹吸式等不同的类型。其

中咀嚼式是最原始的,其他类型都是由咀嚼式演化而来。观察蝗虫的口器的顺序不能搞乱。

第二节昆虫的多样性

第2章 原生动物门

第二章原生动物门 1.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如何理解它是动物界里最原始、最低等的一 类动物?原生动物群体与多细胞动物有何区别? 答:①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由单个细胞构成,因此称之为单细胞动物。②它们虽然在形态结构上有的比较复杂,但只是一个细胞本身的分化。 它们之中虽然也有群体,但是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细胞一般还是独立生活,彼此间的联系并不密切,因此,在发展上它们是处于低级的、原始阶段的动物。 ③原生动物除单细胞的个体外,也有由几个以上的个体聚合形成的群体,很 像多细胞动物,但是它又不同于多细胞动物,这主要在于细胞分化程度的不同。多细胞动物体内的细胞一般分化成为组织,或再进一步形成器官、系统,协调活动成为统一的整体,组成群体的各个个体,细胞一般没有分化,最多只有体细胞与生殖细胞的分化。体细胞没有什么分化,而且群体内的各个个体各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2.原生动物门有哪几个重要纲?划分的主要根据是什么? 答:原生动物门有4个纲: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和纤毛纲。大量的工作证明,细胞器类型及其微管带的类型为分类依据。 3.掌握眼虫、变形虫和草履虫的主要形态结构与机能特点,并通过它们理解和 掌握鞭毛纲、肉足纲和纤毛纲的主要特征,并初步了解这些动物在科学或实践上的价值。 答:①眼虫体呈绿色,梭形,长约60μm,前端钝圆,后端尖。在虫体中部稍后有一个大而圆的核,生活时是透明的。体表覆以具弹性的、带斜纹的表膜。表膜是由许多螺旋状的条纹联结而成。眼虫必须借呼吸作用产生能量来维持各种生命活动,因此需要不断供给游离氧及不断排出二氧化碳。眼虫在有光的条件下,利用光合作用所放出的氧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又被利用来进行光合作用。在无光的条件下,通过体表吸收水中的氧,排出二氧化碳。鞭毛纲的主要特征:一般身体具鞭毛。以鞭毛为运动器。鞭毛通常有1~4条或稍多。少数种类具有较多的鞭毛。营养方式分为自养型(光合营养)和异养型(渗透营养和吞噬营养)。繁殖:无性繁殖一般为纵二分裂,有性繁殖为配子结合或整个个体结合。在环境不良的条件下一般能形成包囊。近年来,用眼虫作为有机物污染环境的生物指标,用以确定有机污染的程度。由于眼虫有耐放射性的能力,因此其对进化水的放射性物质也有作用。②变形虫体形不断地改变,结构简单。体表为一层极薄的质膜。 在质膜之下为一层无颗粒、均质透明的外质。外质之类为内质,内质流动,具颗粒,其中有扁盘形的细胞核、伸缩泡、食物泡及处在不同消化程度的食物颗粒等。内质又分为处于外层相对固态的凝胶质和处于内部呈液态的溶胶质。变形虫具有吞噬作用和胞饮作用。肉足纲的主要特征:以伪足为运动器,伪足有运动和摄食的机能。根据伪足形态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叶状伪足、丝状伪足、根状伪足、轴伪足。体表没有坚韧的表膜,仅有极薄的细胞质膜。 细胞常分化为明显的外质与内质,内质包括凝胶质和溶胶质。虫体有的为裸露的,有的种类具石灰质或几丁质的外壳。繁殖,二分裂,有的种类具有性繁殖,形成包囊者极为普遍。生活于淡水、海水,也有寄生的。变形虫易培养,用于科学实验的研究材料。③草履虫形似草鞋,全身长满了纵行排列的纤毛。虫体的表面为表膜,其内的细胞质分化为内质与外质。表膜由3层膜

1-1绪论、第一章和原生动物复习题

绪论 一、填空题 1.动物学的研究方法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法。 2.生物的主要分类阶元由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门、_______、目、_______、属、_______。 3.三名法依次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定名人的姓氏缩写构成的。 4.自然分类系统是以动物的形态结构为基础,根据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上的许多证据进行分类,基本上能反映出动物界的自然演化过程及动物之间的_______。 二、判断题 ( )1.动物学是研究动物体的形态结构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 )2.动物分类上各个阶元均具客观性和主观性特点。 ( )3.品种也是一个分类阶元,相当于亚种。 三、名词解释 1.双名法 2.物种 3.分类阶元 四、问答题 1.什么是动物学? 2.何为物种、品种、杂种?双名法是如何给动物命名的? 第一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 一、填空题 1.高等动物的组织有四种基本类型,分别是( )、( )、( )和( )。 2.结缔组织主要有( )、( )、网状结缔组织、脂肪组织、软骨组织、( )和( )七类。 3.肌肉组织有( )、( )、( )和( )四类。 4.横纹肌、心肌、平滑肌的肌细胞分别是( )状、( )状和( )状,其中心肌还具有对兴奋传导有重要作用的结构即( )。 5.神经组织由( )和( )细胞组成,二者均包括( )和( )两部分。 6.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 ),在电镜下呈( )状,主要是由许多( )组成,其主要功能是与( )有关。 二、判断题 ()6.动物的上皮组织是由许多排列紧密的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所组成。 ()7.结缔组织具有连接、支持、营养、修复、保护、分泌、感觉等功能。 ()8.横纹肌受意志支配又称为随意肌。 ()9.血液也是一种结缔组织。 ()11.组织是由结构相似、机能相关的细胞,依靠细胞间质结合起来,共同完成一定生理机能的细胞群。()12.器官是由不同类型的组织联合形成的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一定生理机能的结构。 ()13.系统是由器官或组织联合起来形成的结构。 ()15.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第一次分裂时染色体数目不变,第二次分裂时染色体数目减半。 ()16.动物细胞内的所有细胞器都是由膜构成的。 ()17.中心粒对动物无丝分裂具有重要作用。 ()19.上皮组织仅覆盖在动物体表。 ()20.上皮组织一面向着外界或腔隙,一面借基膜与结缔组织相连,故上皮细胞具有极性。 ()22.结缔组织的特点是细胞种类多、数量少、细胞间质发达。 ()25.肌细胞一般细长,呈纤维状,故称肌纤维。 ()26.斜纹肌广泛存在于高等脊椎动物体内。 ()27.平滑肌细胞中肌原纤维一般不见横纹,其超微结构与横纹肌也不相同。 三、名词解释 1.细胞器 2.组织 3.器官 4.哈氏管 四、问答题

第一章原生动物习题精选一

第一章原生动物习题精选一 第一章原生动物习题精选一 第一章原生动物习题精选一 1、原生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A、体表有纤毛 B、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 C、有口沟 D、生活在水中 解析:原生动物的整个身体就是一个细胞,表膜就是细胞膜,体内有细胞质和细胞膜,身体结构虽然简单,却有动物的共有特征,如摄食、自由运动等。除了水中的原生动物,还有一些原生动物生活在土壤中,或寄生在植物、动物、人体内。 答案:B。 2、制作临时装片观察草履虫过程中,需要在载玻片上的培养液中放几条棉花纤维,其目的是() A.为了观察草履虫沿着棉花纤维运动状态 B.为了使棉花纤维缠绕草履虫,便于观察 C.为了限制草履虫的运动,便于观察 D.为了同时观察棉花纤维的结构 解析:本题通过分析观察草履虫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科学精神。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运动着的草履虫,如果没有限制措施,它们会很快逃出视野,它们的游动又是漫无目的的,不容易追上,为了更清楚地观察其结构,故采用在载玻片上的培养液中放棉花纤维的措施来限制草履虫的运动。 答案:C。 3、草履虫消化食物的场所是()。 A.细胞壁; B.细胞质; C.食物泡; D.伸缩泡。 解析:食物从草履虫的口沟进入体内,在细胞质内形成食物泡,然后食物泡随着细胞质流动,其中的食物逐渐被消化和吸收,营养进入细胞质。因此食物泡是草履虫消化食物的场所。 答案:C。

4、如图所示,在载玻片上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左侧滴一滴清水,右侧滴一滴浓盐水,将这三滴液体连通,在放大镜下观察草履虫变化。草履虫可能的运动方向及原因是() A.游向盐水;趋有利刺激 B.停留在原来的培养液中;运动能力不强 C.游向清水;逃避有害刺激 D.游向清水;趋向有利刺激 解析: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即草履虫能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因为盐水是有害刺激,草履虫游向清水来逃避盐水的有害刺激。 答案:C。

原生动物门

第一章原生动物门 教学目标 1.了解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了解原生动物门的特征和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2.通过组织学生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结构,以及做草履虫应激性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分析解释实验结果的能力。 3.通过学习原生动物门的特征,向学生渗透进化论的思想;通过了解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 1.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因为: (1)本章的内容是学生第一次从书本上学习到动物学的知识。接着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原生动物是动物界中最原始、最简单、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通过讲解原生动物的代表——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点,使学生了解最原始的动物所具有的特征,可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通过重点内容的讲解,还可以使学生了解到:细胞不仅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也是构成动物体的基本单位。但是动物细胞是有别于植物细胞的。对比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加深对细胞结构的了解,使学生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3)草履虫虽然是低等动物,但它有着与高等动物一样的营养方式——异养。通过实验观察还可以知道,草履虫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总结草履虫生理活动特点,对比植物体的生理活动特点,可以加深学生对动物与植物本质特征的理解。 2.草履虫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终产物的排出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因为: (1)动物的营养方式与植物的营养方式不一样。动物必须从外界摄取现成的有机物。草履虫的食物主要是:水中的细菌及其它小的生物和腐烂的有机物。这些食物靠草履虫口沟处纤毛的摆动,汇集到口沟处的胞口,由胞口进入管状的胞咽,在胞咽的末端逐渐形成食物泡。 当食物泡足够大时,就从胞咽处脱落,落人草履虫的细胞质中。 食物泡随着细胞质的流动,在体内沿一定的方向运行着。最初从草履虫身体的后端向前移动,再从前端向后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草履虫体内的酶,把食物泡内的食物逐渐消化,经消化的食物可以被细胞质吸收,这时食物泡也逐渐地变小。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仍在食物泡内,顺着细胞质的移动,由身体后端的胞肛排出体外。 由此看来,草履虫整个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与植物体是截然不同的。教师要在讲清草履虫形态、结构的基础上,讲解草履虫营养物质的摄入、消化、吸收及残渣排出的过程。这些内容对刚刚接触动物学的学生讲,是显得繁琐。特别是在一节课上,既要记住一系列名词,又要理解一套套新的生理过程,确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能在要求的范围内,深入浅出地讲明其中的概念、特点。 (2)草履虫代谢废物的排出也是学生难理解的内容。对草履虫体内的两个伸缩泡和它周围的收集管的认识,一些学生容易理解成平面的结构。教师可以惜助于模型或看录像片进行讲解,说明伸缩泡是一种泡状的结构,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它可以伸缩。当收集管收集了细胞内的代谢废物(多余的水、少量氨和尿素)送到伸缩泡后,伸缩泡逐渐涨大,到一定程度后,经过表膜小孔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教师在讲课中一定要使学生分清:代谢废物排出体外叫“排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叫“排遗”。学生很容易将“排泄”和“排遗”相混淆。教师可以进一步讲明:排泄是将细胞内的参与代谢过程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而排遗是将食物泡中的消化不了的残渣排出体外,这些残渣没有进入细胞内参与代谢的过程。 3.在显微镜下找到草履虫,并能认识相应的结构,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因为:

动物学(无脊椎动物)总结共6页文档

一、体质 不对称(多孔动物) 对称(辐射对称【某些原生动物、腔肠动物】→两辐对称【珊瑚纲】→ 两侧对称 【扁形动 物】) 两个例外:软体动物腹足纲:次生性左右不对称 棘皮动物:次生性辐射对称 二、体节 原生动物 多孔动物 腔肠动物不分节或假分节 扁形动物 假体腔动物 环节动物:周律分节 节肢动物:异律分节 三、细胞和胚层 原生动物:单细胞动物、少数多细胞群体 多孔动物:两层细胞(皮层或胃层)、逆转 腔肠动物:真正的两胚层(外胚层和内胚层) 扁形动物 假体腔动物 环节动物三胚层 软体动物 节肢动物 四、体表和骨骼 原生动物:细胞膜(质膜、表膜、外壳)

多孔动物:两层细胞(皮层或胃层)、骨针或海绵丝 腔肠动物:外胚层、内胚层、中胶层、珊瑚纲的外骨骼 扁形动物 假体腔动物皮肤肌肉囊比较涡虫、蛔虫和换毛蚓体壁的组成? 环节动物 软体动物:外套膜+贝壳 表皮(角质膜、外骨骼)①外骨骼的组成?②外骨骼的意义? 节肢动物上皮 基膜 棘皮动物:来源于中胚层的内骨骼、体表的三种突起 五、肌肉和运动 原生动物:运动细胞器(鞭毛、伪足和纤毛) 多孔动物:固着生活 腔肠动物:固着或漂浮生活、上皮和肌肉组织尚未分开(内、外皮肌细胞) 扁形动物:开始出现肌肉细胞(中胚层形成)、自由或寄生 假体腔动物:只有纵肌,无环肌 环节动物:疣足和刚毛 软体动物:足 节肢动物:①附肢分节②独立肌肉束、横纹肌 棘皮动物:管足 六、体腔 多孔动物:中央腔 腔肠动物:消化循环腔 真正胚与假体腔动物的区别?

扁形动物:无体腔、实质填空(中胚层形成)真体腔的 意义? 假体腔动物:初生体腔(原体腔)体 腔和中胚层形成的两种方法? 环节动物:次生体腔(真体腔) 软体动物:真体腔缩小,仅留围心腔、生殖器官和排泄器官的内腔 节肢动物:混合体腔(血腔) 棘皮动物:真体腔发达,分为围脏腔、水管系统和围血系统 七、消化系统 原生动物:3种消化方式(光合、渗透和吞噬) 多孔动物:细胞内消化(领细胞) 肠腔动物:消化循环腔,细胞内消化(内皮肌细胞)和细胞外消化 扁形动物:不完全消化 假体腔动物 环节动物 软体动物完全消化道 节肢动物蚯蚓、河蚌、乌贼、蜘蛛、绦虫消化道德结构? 棘皮动物 八、呼吸 原生动物 多孔动物 腔肠动物体表渗透 扁形动物 假体腔动物 环节动物:体表保持湿润 软体动物:鳃(鳃瓣、栉鳃、楯鳃)、外套膜或肺

【免费下载】第一章 原生动物部分课后练习题

第一章原生动物部分课后练习题 选择题: 1.原生动物伸缩泡的主要功能是() A.排除代谢废物 B.排除多余水分 C.气体交换 D.吸收营养 2.衣滴虫的有性生殖为() A.配子生殖 B.接合生殖 C.复裂生殖 D.出芽生殖 3.大草履虫生活的环境为() A.洁净、缓流的淡水中 B.有机质丰富、缓流的淡水中 C.有机质丰富、水流急的淡水中 D.洁净、水流急的淡水中 4.痢疾内变形虫侵入人体的形态为() A.小滋养体 B.大滋养体 C.四核包囊 D.鞭毛体 5.间日疟原虫侵入人体的形态为() A.动合子 B.裂殖子 C. 子孢子 D.大滋养体 6.多核大球型有孔虫的生殖为() A.孢子生殖 B.二裂生殖 C.配子生殖 D.复裂生殖 7.原生动物完成呼吸作用的细胞器为() A.纤毛与鞭毛 B.表膜 C.伸缩泡 D.溶酶体 8.下列原生动物中无性生殖为出芽生殖的是() A.大草履虫 B.足管虫 C.疟原虫 D.绿眼虫 9 .下列哪一项是原生动物的共有特征( ) A.身体微小,全部营寄生生活的单细胞动物 B.身体微小,全部水生的单细胞动物,营养方式多样化 C.身体微小,分布广泛的单细胞动物,营养方式多样化 D.身体微小,全部自由生活的单细胞动物,营养方式多样化 填空题 10.原生动物的身体是由_______构成的。它们靠_____进行呼吸和排泄,以_____和 ______来完成消化功能,由于这些细胞器具有多细胞动物_____的类似作用,故称这些细胞器为 ____。 11.绿眼虫、变形虫和草履虫的运动细胞器分别为____、____和____。 12.草履虫的大核又称___核,它控制细胞的_____。小核又称___核,它控制细胞的_______。 13.原生动物的营养方式多样,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营养。大变形虫属于_______营养。 14 .间日疟原虫有两个宿主,在人体内进行_____和____生殖前期,在按蚊体内进行____和____生殖,一般认为,____是疟原虫的终末宿主。 15.人感染了利什曼原虫会患___病,它是通过___媒介传染的。原虫由___体形态侵入人体并进入内脏器官,随后侵入_____变成____。

原生动物复习题

第二章原生动物门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指示生物; 2. 赤潮; 3. 吞噬作用。 4. 胞饮作用; 5. 细胞内消化; 6. 共栖;共生;8. 滋养体;9. 保虫宿主;10. 中间宿主;11. 终末宿主;12. 裂体生殖;13. 孢子生殖;14. 接合生殖;15. 动纤系统;16. 刺丝泡;1 7. 应激性。 二、填空题 1. 原生动物的分类体系争议较大,但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有、、 和等4大类群。 2. 眼虫具有趋光性是由于其有和。 3. 眼虫通过在有光的条件下利用光能进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这种营养方式称为。 4. 在无光的条件下,眼虫也可通过吸收溶解于水中的有机物质,这种营养方式称为。 5. 眼虫在有光的条件下,利用所释放出的氧进行呼吸作用,无光的条件下则通过吸收水中的溶解氧。 6. 形成是眼虫对水池干涸等不良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 7. 根据营养方式的不同,可将鞭毛钢分为和两个亚钢。 8. 植鞭亚钢最显著的特征是和。 9. 常见的植鞭毛虫有、、、和。 10. 寄生于动物和人体的鞭毛虫有、和。 11. 动鞭亚钢最显著的特征是和。 12. 有一种只用生活的鞭毛虫既有鞭毛又有伪足,特称为;这类动物对探讨与的亲缘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13. 变形虫在运动是,由体表任何不为形成临时性的细胞质突起,称为。 14. 变形虫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通过质膜排出体外的现象称为。 15. 变形虫结构简单,容易培养,是研究生命科学的好材料,经常用来探讨、 和等问题。 16. 根据伪足形态的不同可将肉足纲分为和。 17. 寄生于人体的重要变形虫有。 18. 痢疾内变形虫的形态按其生活过程可分、和3种类型。 19. 是痢疾内变形虫的致病阶段。 20. 是痢疾内变形虫的感染阶段。

普通动物学第二章 原生动物门

第二章原生动物门(Protozoa) 第一节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原生动物是动物界里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它们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由单个细胞构成的,因此也称为单细胞动物。 构成原生动物体的单个细胞,既具有一般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又具有一般动物所表现的各种生活机能,如运动、消化、呼吸、排泄、感应、生殖等。因此它和高等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不同,而和整个高等动物体相当,是一个能营独立生活的有机体。它没有像高等动物那样的器官、系统,而是由细胞分化出不同的部分来完成各种生活机能。如有些种类分化出鞭毛或纤毛完成运动的机能,有些种类分化出胞口、胞咽,摄取食物后,在体内形成食物泡进行消化,完成营养的机能等。完成这些机能的部分和高等动物体内的器官相当,因此称为细胞的器官,简称为细胞器(organelle)。 原生动物除单细胞的个体外,也有由几个以上的个体聚合形成的群体,很像多细胞动物,但是它又不同于多细胞动物,这主要在于细胞分化程度不同。多细胞动物体内的细胞一般分化成为组织,或再进一步形成器官、系统,协调活动成为统一的整体,组成群体的各个个体,细胞一般没有分化,最多只有体细胞与生殖细胞的分化。体细胞没有什么分化,而且群体内的各个个体各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原生动物的身体微小,一般必需用显微镜才能看见。这类动物分布很广,生活在淡水、海水以及潮湿的土壤中,也有不少种类是寄生的。一般认为约有30 000种。也有人认为有 44 000多种(其中化石种类20 000种,营自由生活的17 000多种;寄生的约6 800种)。 原生动物的分类较为复杂,近些年来在一些教科书和专著中意见颇不一致。自60年代以来,在国际上不断地出现一些专家集体参与修订原生动物分类系统。1964年以B.M.Honigberg为首的原生动物学家协会分类学及分类学问题委员会11名委员对原生动物分类进行修正,这一修正系统仍视原生动物为动物界的一门,下设4个亚门(肉足鞭毛亚门、孢子亚门、丝孢子亚门和纤毛亚门),其下又分若干总纲和纲。1980年以N.D.Levine为首的原生动物学家协会进化分类学委员会的16名委员,基于1964年以后的研究进展和新的发现,又对原生动物分类加以修正,这次修正,视原生动物为一亚界,按生物三界系统应属于动物界的一个亚界,按五界系统应属于原生生物界的一个亚界。分为7个门(肉足鞭毛门、盘蜷门、顶复体门、微孢子门、精细孢子门、腹虫门和纤毛门),其下又设若干亚门、总纲及纲、亚纲等。1985年,由于几年来对原生动物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超微结构和分子分类方面的研究,J.J.Lee等3人主编的由5个国家23名原生动物学家合著的《原生动物图解指南》(An Illustrated Guide to the Protozoa)一书,分为6个门,其中有5个门与1980年的分类系统相同,只是去掉了精细孢子门,因该门下属的类群归属一直有争议而未被纳入。但对纤毛门动物,由于近年对其超微结构研究较细,电镜证实各类纤毛虫的纤毛毛基体(动体)存在3种形式(单动胞器、双动胞器、复动胞器),大量工作证明,动胞器类型及其微管带的类型为分类依据,对纤毛虫的系统发生关系有了全新的看法,这次修正在亚门水平有较大变动。 对原生动物的系统分类,尽管有上述学者们集体的见解,但在一些专著和教材中仍程度不同的存在着不一致的分类系统,有的仍将原生动物视为动物界中的一门,其下分为4个纲:鞭毛、肉足、孢子和纤毛纲,这四大类群可以说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作为基础课的教学,为了便于学习和掌握,我们仍以这四类动物为重点学习内容。 第二节鞭毛纲(Mastigophora) 一、代表动物——眼虫(Euglena) 生活在有机物质丰富的水沟、池沼或缓流中。温暖季节可大量繁殖,常使水呈绿色。 眼虫(图2-1)体呈绿色,梭形,长约60μm,前端钝圆,后端尖。在虫体中部稍后有

普通动物学【刘凌云】名词解释总结说课讲解

动物生物学名词解释复习题 滋养体:一般指原生动物摄取营养阶段,能活动、提供养料、生长和繁殖,是寄生原虫的寄生阶段。 包囊:不良环境下,原生动物虫体会分泌一种保护性胶质将自己包裹起来,形成包囊,对原生动物度过不良环境是一种很好的适应。 生物发生律: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育史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系统发育通过遗传决定个体发育,个体发育不仅简单重演系统发育,而且又能补充和丰富系统发育。 卵裂:卵裂是指受精卵的早期分裂。卵裂期内一个细胞或细胞核不断的快速分裂,将体积大的卵子细胞质分割成许多小的有核细胞的过程叫做卵裂。分为完全卵裂和不完全卵裂。 囊胚:卵裂的结果,分裂球行程中空的球状胚,称为囊胚。 原肠胚:胚胎由囊胚继续发育,由原始的单胚层细胞发展成具有双胚层或三胚层结构的胚胎,称原肠胚。 接合生殖:某些原生动物进行有性生殖时,两个细胞互相靠拢形成接合部位,并发生原生质融合而生成接合子,由接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称为接合生殖。接合生殖后,两个亲代虫体各形成四个子代虫体。 裂体生殖:发生在原生动物的孢子纲动物内,即核首先分裂成很多个,称为裂殖体,然后细胞质随着核而分裂,包在每个核的外边,形成很多小个体,每个小个体就称为裂殖子。为无性生殖。 孤雌生殖:雌虫产的卵不需受精,成熟时不经减数分裂,染色体为二倍体,即可直接发育成雌性个体。 孢子生殖:孢子是某些原生动物产生的一种有繁殖或休眠作用的生殖细胞。利用孢子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孢子生殖。 出芽生殖:母体体壁向外突出,逐渐长大,形成芽体,芽体的消化循环腔与母体相连,芽体最后基部收缩与母体脱离,附于他处营独立生活是一种无性生殖。 刺细胞:腔肠动物特有的一种攻击及防卫性细胞。 领细胞:海绵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外层细胞扁平,内层细胞生有鞭

最新-第一章原生动物 精品

第一章原生动物习题精选二 1.与植物细胞相比,草履虫的细胞没有[ ] A.细胞核 B.细胞膜 C.细胞壁 D.大液泡 2.颧履虫排泄代谢废物的结构是[ ] A.表膜 B.食物泡 C.口沟 D.胞肛 3.制作草履虫临时装片时要放几条棉花纤维的作用是[ ] A.棉花纤维对草履虫是个伤害性刺激 B.棉花纤维对草履虫有营养作用 C.限制草履虫运动速度 D.引导草履虫快速运动 4.担轮虫是一种原生动物,它可能具有的特征是[ ] ①简单结构 ②生活在液体环境 ③身体由多个细胞构成 ④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 ⑤结构复杂 ⑥细胞内含有叶绿素 A.③⑤⑥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①②③ 5.草履虫进行分裂生殖的顺序是[ ] ①草履虫身体中部向内凹陷; ②大、小细胞核各分裂成2个; ③大、小核逐渐延长;④横裂为2个新个体。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①、②、④ D.④、①、②、③ 6.在整个动物界中,最低等、最原始的动物类群是[ ] A.原生动物 B.腔肠动物 C.扁形动物 D.线形动物 7.草履虫的呼吸是通过()进行的。[ ] A.表膜 B.胞口 C.伸缩泡 D.纤毛 8.草履虫体内过多的水分及部分含氮废物的排泄,是通过()进行的。[ ] A.口沟

B.胞肛 C.伸缩泡 D.胞口 9.草履虫的细胞质里有()个食物泡。 [ ] A.1个 B.2个 C.3个 D.多个 10.观察草履虫时,要用吸管在草履虫培养液的()吸取培养液。[ ] A.表层 B.中层 C.底层 D.都可以 参考答案:1.与植物细胞相比,草履虫的细胞没有[ C ] A.细胞核 B.细胞膜 C.细胞壁 D.大液泡 2.颧履虫排泄代谢废物的结构是[ A ] A.表膜 B.食物泡 C.口沟 D.胞肛 3.制作草履虫临时装片时要放几条棉花纤维的作用是[ C ] A.棉花纤维对草履虫是个伤害性刺激 B.棉花纤维对草履虫有营养作用 C.限制草履虫运动速度 D.引导草履虫快速运动 4.担轮虫是一种原生动物,它可能具有的特征是[ B ] ①简单结构 ②生活在液体环境 ③身体由多个细胞构成 ④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 ⑤结构复杂 ⑥细胞内含有叶绿素 A.③⑤⑥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①②③ 5.草履虫进行分裂生殖的顺序是[ C ] ①草履虫身体中部向内凹陷; ②大、小细胞核各分裂成2个; ③大、小核逐渐延长;④横裂为2个新个体。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①、②、④ D.④、①、②、③

(七年级生物教案)第一章原生动物门

第一章原生动物门 七年级生物教案 第一章原生动物门 教学目标 1.了解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了解原生动物门的特征和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通过组织学生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结构,以及做草履虫应激性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分析解释实验结果的能力。 3.通过学习原生动物门的特征,向学生渗透进化论的思想;通过了解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 1.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因为: (1)本章的内容是学生第一次从书本上学习到动物学的知识。按着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原生动物是动物界中最原始、最简单、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通过讲解原生动物的代表——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点,使学生了解最原始的动物所具有的特征,可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通过重点内容的讲解,还可以使学生了解到:细胞不仅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也是构成动物体的基本单位。但是动物细胞是有别于植物细胞的。对比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加深对细胞结构的了解,使学生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3)草履虫虽然是低等动物,但它有着与高等动物一样的营养方式——异养。通过实验观察还可以知道,草履虫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总结草履虫生理活动特点,对比植物体的生理活动特点,可以加深学生对动物与植物本质特征的理解。 2.草履虫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终产物的排出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因为: (1)动物的营养方式与植物的营养方式不一样。动物必须从外界摄取现成的有机物。草履虫的食物主要是:水中的细菌及其它小的生物和腐烂的有机物。这些食物靠草履虫口沟处纤毛的摆动,汇集到口沟处的胞口,由胞口进入管状的胞咽,在胞咽的末端逐渐形成食物泡。当食物泡足够大时,就从胞咽处脱落,落入草履虫的细胞质中。 食物泡随着细胞质的流动,在体内沿一定的方向运行着。最初从草履虫身体的后端向前移动,再从前端向后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草履虫体内的酶,把食物泡内的食物逐渐消化,经消化的食物可以被细胞质吸收,这时食物泡也逐渐地变小。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仍在食物泡内,顺着细胞质的移动,由身体后端的胞肛排出体外。

原生动物门

第二章原生动物门(Protozoa) (一)名词解释 原生动物、食物泡、鞭毛、纤毛、伪足、包囊、刺丝囊、刺丝囊和刺细胞、、胞饮作用、渗透营养、光合营养、吞噬营养、排遗、芽球、卵裂、螺旋卵裂、盘裂、世代交替、接合生殖、裂体生殖、孢子生殖、孤雌生殖、出芽生殖、赤潮 (二)填空 1、疟疾是由引起的,黑热病是由引起的。 2、淡水原生动物水分调解和排泄的主要胞器是;运动方式有运动和运 动。 3、草履虫的无性生殖为___分裂,绿眼虫的生殖为___分裂。 4、原生动物的营养方式有三种,分别是___营养、___营养和___营养。 5、草履虫的有性繁殖方式为___生殖,无性繁殖方式为___。 6、绿眼虫在有光的情况下可进行___营养,在无光的情况下可进行___营养。 7、绿眼虫、大变形虫和草履虫分别以___、___和___为运动胞器。 8、鞭毛纲动物的营养方式有___营养、___营养和___营养。 9、在草履虫身体的前后各有一个___,二者交替收缩不断排出体内以调节。 10、间日疟原虫一生中需经历和两个宿主。 11、原生动物的呼吸与排泄主要通过进行。 12、原生动物的无性生殖方式一般有分裂生殖,裂体生殖,出芽生殖。当环境适宜时,草履 虫行,环境条件不适宜时行。 (三)判断 1、间日疟原虫在人体内进行孢子生殖。() 2、刺细胞是大草履虫的防御武器。() 3、原生动物是指具有原核的动物。() (四)单项选择 1、间日疟原虫的中间寄主为() A 钉螺 B 沼螺 C 按蚊 D 伊蚊 2、接合生殖属于下列哪种生殖类型() A 孤雌生殖 B 有性生殖 C无性生殖 D孢子生殖 3、团藻在动物演化上有重要意义,其分类地位是()。 A 海绵动物门 B 原生动物门 C 腔肠动物门 D 扁形动物门 4、间日疟原虫的中间寄主为()。 A 钉螺 B 沼螺 C 按蚊 D 伊蚊 5、具有胞饮作用的动物是()。 A眼虫 B夜光虫 C草履虫 D变形虫 6、伸缩泡的主要功能是()。 A消化作用 B调节水分平衡 C呼吸作用 D运动作用 7、接合生殖属于下列哪种生殖类型()。 A孤雌生殖 B有性生殖 C无性生殖 D孢子生殖 8、黑热病由下列哪种动物引起()。 A日本血吸虫 B中华枝睾吸虫 C利什曼原虫 D锥虫

原生动物一

第一章:原生动物 一.单选题 1. 下列哪项不是草履虫表膜的生理作用?[. D ]A.保护 B.气体交换 C.排出含氮废物 D.排出食物残渣 2. 大多数原生动物的生殖方式为[ D ]A.营养生殖 B.出芽生殖 C.孢子生殖 D.分裂生殖 3. 草履虫生活在下列哪种环境中[B ] A.清彻的小水沟中B.有机物丰富的水池、水沟中C.潮湿的土壤中D.江河、湖泊中 4. 草履虫的排泄功能通过下列哪一组结构完成?[ B ] A.食物泡、表膜、纤毛B.收集管、伸缩泡、表膜C.收集管、伸缩泡、胞肛D.胞咽、胞口、胞肛 5. 下列哪一项是动物、植物共有的特征?[ C ] A.能自由运动B.细胞具有细胞壁C.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应激性D.只能吸收现成有机物为营养 6. 下列哪项不是草履虫表膜的作用[ B ] A.排出含氮废物B.排出食物残渣C.保护D.吸入氧,排出二氧化碳 7. 疟原虫是下列哪种疾病的病原体?[ C ]A.痢疾B.伤寒C.疟疾D.结核 8. 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在于[ C ] ①无细胞壁②有细胞膜③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④以无机物为食⑤以有机物为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9. 草履虫在水中运动是依靠[ B ] A.鞭毛 B.纤毛 C.肌肉 D.伸缩泡 10. 草履虫吞食细菌的能力很可观,一只草履虫每小时能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约含30个细菌,据此下列关于草履虫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净化污水 B.清除垃圾 C.清洁空气 D.清毒杀菌 11. 巴贝斯虫是引起我国牧区重要寄生虫病之一,它寄生在牛、羊、马等家畜的红细胞里。根据它的寄生部位,请判断这种寄生虫应属于哪类动物?[ C ]A.扁形动物B.线形动物C.原生动物D.节肢动物12. 草履虫的收集管和伸缩泡的主要功能是[B ] A.收集体内多余的水和含氮废物B.收集和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和含氮废物 C.收集和排出消化不了的食物残渣D.消化食物 13. 草履虫纤毛摆动需要的能量来自[ C ]A.太阳 B.水温 C.体内有机物分解 D.水的流动 14. 下列关于原生动物的叙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D ] A.都是单细胞的B.结构都很简单C.动物界中最低等最原始的类群D.都生活在水中 15. 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在于动物 [ D ] ①细胞无细胞壁②细胞有细胞膜③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④以无机物为食物 ⑤以有机物为食物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16. 关于草履虫身体最外层的结构的名称,下列正确的一组是[ A ] A.细胞膜或表膜B.细胞壁或表膜C.细胞膜或体壁D.表膜或体壁 17.下列哪一项不是原生动物的共同特征[ C ] A.都是单细胞的 B.结构都很简单 C.都生活在水中 D.动物界中最低等原始的类群 18. 草履虫纤毛摆动时所需要的能量来自[ C ] A.太阳照射B.水温C.草履虫呼吸时释放的能量D.食物消化时放出的能量 19. 如图所示在载玻片上滴三种液体,甲为清水,乙为草履虫及其培养液,丙是盐水,先将甲乙两滴沟通,观察后再将乙和丙两滴沟通,前后所观察到的草履虫的反应依次是[ B ] A.大多先向甲移动,而后陆续向乙移动 B.大多留在乙,而后陆续向甲移动 C.留在乙,向丙移动 D.向甲移动,向丙移动 20. 显微镜下看到的草履虫的运动方式是[ C ] A.身体在一个位置上旋转B.浮游于水中C.身体旋转着向前行进D.直线前进

初中生物 第一章原生动物门

第一章原生动物门 第一章原生动物门 教学目标 1.了解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了解原生动物门的特征和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通过组织学生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结构,以及做草履虫应激性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分析解释实验结果的能力。 3.通过学习原生动物门的特征,向学生渗透进化论的思想;通过了解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 1.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因为: (1)本章的内容是学生第一次从书本上学习到动物学的知识。按着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原生动物是动物界中最原始、最简单、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通过讲解原生动物的代表——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点,使学生了解最原始的动物所具有的特征,可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通过重点内容的讲解,还可以使学生了解到:细胞不仅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也是构成动物体的基本单位。但是动物细胞是有别于植物细胞的。对比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加深对细胞结构的了解,使学生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3)草履虫虽然是低等动物,但它有着与高等动物一样的营养方式——异养。通过实验观察还可以知道,草履虫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总结草履虫生理活动特点,对比植物体的生理活动特点,可以加深学生对动物与植物本质特征的理解。 2.草履虫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终产物的排出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因为: (1)动物的营养方式与植物的营养方式不一样。动物必须从外界摄取现成的有机物。草履虫的食物主要是:水中的细菌及其它小的生物和腐烂的有机物。这些食物靠草履虫口沟处纤毛的摆动,汇集到口沟处的胞口,由胞口进入管状的胞咽,在胞咽的末端逐渐形成食物泡。当食物泡足够大时,就从胞咽处脱落,落入草履虫的细胞质中。 食物泡随着细胞质的流动,在体内沿一定的方向运行着。最初从草履虫身体的后端向前移动,再从前端向后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草履虫体内的酶,把食物泡内的食物逐渐消化,经消化的食物可以被细胞质吸收,这时食物泡也逐渐地变小。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仍在食物泡内,顺着细胞质的移动,由身体后端的胞肛排出体外。

第一章原生动物

第一章原生动物 教学目的 1.了解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特点。 2.了解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3.了解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4.继续培养学生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动物的特征。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2.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1.使用显微镜观察活的草履虫。 2.草履虫的呼吸、食物泡的形成、养料的吸收和废物的排泄。 知识总结 原生动物形体微小,结构简单,身体一般只由一个细胞组成。 草履虫的整个身体就是一个细胞。它的形状像倒转的草鞋,身体长圆形,在载玻片上靠近草履虫培养液的一端滴一滴清水,用解剖针把培养液和清水沟通起来。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聚集在哪一边?由是可知道草履虫具有应激性。而植物并不具备这样的特性。 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看到草履虫后再转换高倍镜观察。对照挂图或课本上的草履虫结构图辨认:草履虫的纤毛、口沟、大核、小核、伸缩泡等结构。 1.运动:依靠纤毛摆动,旋转前进。除极少数低等藻类外(如衣藻),一般2.消化:从外界环境摄取食物,由口沟进入体内,在细胞质内形成食物泡,并随细胞质的流动而

滚动,其中的食物逐渐被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出体外。这种消化方式属于细胞内消化。(植物有叶绿素能制造有机养料) 3.呼吸:通过表膜进行呼吸。水中氧气通过表膜进入细胞质,体内有机物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从表膜排出,释放的能量4.排泄:前后两个伸缩5、草履虫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第二章腔肠动物 教学目的 1.了解水螅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了解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认识腔肠动物是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3.了解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4.了解水螅的采集和观察方法,掌握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水螅的基本技能。 教学重点 1.水螅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1.水螅的细胞内消化和细胞外消化。 2.水螅神经网的无定向传导。 知识讲解 一、水螅 让学生对照水螅结构图叙述。要求按从上到下、从外向内的顺序说出水螅的形态和结构特点。教师总结时指出:水螅的身体是辐射对称的。如果将水螅的身体以其口到基盘为中轴,

第一章 原生动物门和腔肠动物门 教案

第一章原生动物门和腔肠动物门教案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本节课--原生动物门和腔肠动物门,在上学期已经学习了植 物,特别是被子植物的六大器官,本节课是前面学习的进一 步深入,又为后面更高等动物,如环形动物,节肢动物及脊 椎动物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主要内容:1、草履虫和水螅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草履虫和水螅的消化、吸收、呼吸、排泄、生殖等特点; 3、原生动物和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二、学情分析 (1)年龄特点: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十六七岁,对动物也比较感兴趣,更喜欢形象直观的教学,而且学生所开课程较多,内 容要简化一些,学生能够接受,所以,在上课时可以多展示一 些图片和例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知识基础:学生在初中的时候已经接触过原生动物,腔肠动物,也并不陌生,比如草履虫,学生还能记得倒置的鞋底形状,但是关于原生 动物和腔肠动物的生命活动不太容易理解,或者说时间长了忘记 了,所以需要教师认真引导,深入浅出。 (3)能力基础: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的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草履虫、水螅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懂得原生动物门和腔肠动物门的特点和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能力目标:能够将所学到的有关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原生动物门的特点,向学生渗透进化论的思想; 通过懂得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原生动物和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草履虫和水螅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本章的内容,按着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原生动物是动物界中最原 始、最简单、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通过讲解原生动物的代表——草履虫的 形态结构及生理特点,使学生懂得最原始的动物所具有的特点,可为后续知 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重点内容的讲解,还能够使学生懂得到:细 胞不仅是构成植物体的基础单位,也是构成动物体的基础单位。然而动物细 胞是有别于植物细胞的。对照两者的雷同点和不同点,能够加深对细胞结构 的懂得,使学生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2)难点:草履虫和水螅的消化、吸收、呼吸、排泄、生殖等特点。 五、教学策略

动物学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动物学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原生动物: 一、章节关键词:渗透营养(腐生性营养)吞噬营养细胞内消化伪足包囊适应性应激性共生赤潮有(无)性生殖 二、关键词解释:l 无性繁殖:凡不涉及细胞之间遗传物质(或信息)的交换、重组的繁殖方式l 有性繁殖:凡涉及细胞之间遗传物质的交换、重组的繁殖方式l 适应性:生物体通过调整自身结构与功能活动,重新取得与改变了的环境协调一致的能力,称适应性。l 应激性:生物有机体所具有的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的能力,l 共生:两种生物依附在一起生活,两者在生理、代谢方面互利互依l 包囊:当环境恶化时,原生动物分泌胶质厚壳把自身包裹起来,以渡过不良环境,这样的结构即称包囊。l 伪足:做变形运动的原生动物或细胞所形成的临时性细胞突起,称为伪足。l 赤潮:近海地区常因大量的氮、磷排放而导致海水富营养化,在一定条件下,一些所谓的赤潮生物会大量繁殖,因其大多含有赤红色色素,故常使得一大片海面呈现为赤红色,人们将此现象称为赤潮。l 渗透营养(腐生性营养):通过体表的透过作用,摄取简单有机物为食物的营养方式,称为渗透营养。见于腐生生物、寄生虫等。l 吞噬营养:动物通过细胞内吞作用,摄取固体有机颗粒为食物的营养方式,称为…l 细胞内消化:细胞内吞作用形成的食物泡,先与溶酶体结合成消化泡。然

后,来自于溶酶体的水解酶便将其中的有机颗粒降解为可利用的物质。不能消化利用的残渣,则通过外排作用排出胞外。这一过程称为… 三、复习思考题解答: 1、原生动物的原始性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答:①形态上:仅由一个细胞组成,为单细胞动物② 2、原生动物有几种主要的运动方式?营养方式?运动方式: ①鞭毛、纤毛的摆动眼虫、衣藻、团藻的运动②伪足的变形运动变形虫营养方式:①植物性营养(自养)植鞭亚纲:眼虫、团藻②动物性营养(异养)动鞭亚纲、肉足亚纲、纤毛亚纲③腐生性营养(渗透性营养)大多数寄生虫 3、举例说明原生动物的适应性和应激性。适应性:形成包囊、卵囊应激性:绿色鞭毛虫感知光源、草履虫向前 4、伸缩泡有何功能?海生种类为何普遍缺少?伸缩泡:调节渗透压、排除体内多余水分,顺带排出可溶性废物(结构特点:由质膜组成的泡状结构,废物通过体表的微孔排出体外)海洋种类的原生动物没有伸缩泡,其原因为体内和外界环境等渗,渗透压平衡下降,故不需要伸缩泡调节。 5、为何说团藻是单细胞动物向多细胞动物进化过程中的过渡类型?①形态上:有多个细胞构成②运动上:多个细胞间有运动上的调节③生殖上:有生殖细胞的分化作为一个整体,团藻为单细胞群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