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佛教宗派

八大佛教宗派
八大佛教宗派

中国汉传佛教八大宗派的特点浅谈??

八大宗派的特点可以用一偈浅而概之:密富禅贫方便净,唯识耐烦嘉祥空。传统华严修身律,义理组织天台宗。

首先:“密富禅贫方便净”这句中说明了三大宗派的修持特点。“密富”告诉我们,在八个宗派里面,如果要学密宗的话,在经济上必须是富有的。密宗也称为“密教”“秘密教”“真言乘”“金刚乘”等。由于自称授法身佛大日如来深奥秘密教旨的传授,为真实言教,这种真言奥秘,若不经灌顶和秘密传授,不得任意传习,及显现于人,因而得名。又由于他修习在密想应,又称“瑜伽密教”。密教本是公元七世纪以后,印度大乘佛教的一些派别(中观,瑜伽)与婆罗门教——印度教相结合的产物,很快就传入中国,成为中国佛教的一个宗派。那为何称为“密富”呢?因为密宗的坛场要布置的非常精致庄严,道具的打造材料非金即银,或者是铜质的铸造,样式很多,并且要样样齐全。修持作法,每次都要花相当的时间,对于上师更要有优厚的供养,所以要如法学密,经济上必须富裕,时间上相当空闲的人才好修学。 “禅贫”是不是说禅很贫穷呢?非也。禅宗是中国化最为典型的中国佛教宗派。主张用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而得名。又由于自称传佛心印,以觉悟众生心性的本原佛性为主旨,故又称为“佛心宗”。他渊源于印度佛教,而形成于传统文化之中,于隋唐时正式创立,到唐未五代时达极盛,宋元以后仍继续流传发展。那什么叫“禅贫”呢?如果你想学禅宗,没钱不要紧,因为禅者的修行生活,无论山林,水边,茅蓬,只在双腿一盘,就可参禅了。古代禅宗祖师大德们,有的常年居住在山林里,吃的是野菜杂果,穿提粗布麻衣,虽然生活是这样的清贫淡泊,但是他们的禅定之乐是无穷的。

“方便净”讲的是净土宗的修持特点。净土宗因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而得名。该宗倡导简易的念佛法门,故又有“念佛宗”之称。相传东晋慧远大师曾在庐山邀集僧俗成立白莲社,发愿往生西方净土,慧远大师因此而被奉为净土宗“初祖”,净土宗也因此而称“莲宗”。而一般认为净土宗的实际创史人应该是唐代的善导大师,其先驱可上溯到昙鸾大师与道绰大师。而之所以说是“方便净”是说修行净土宗的念佛法门,不管什么行业,身分,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修持的,所以最方便的修持方法,非净土宗莫属了。

其次“唯识耐烦嘉祥空”是讲唯识宗和嘉祥宗的特点。

“唯识耐烦”就是说学法相唯识的人必须要有耐烦的心。法相唯识宗因通过分析法相而得出万法唯识的结论故得名,也称“法相宗”或“唯识宗”由于该宗的创史人玄奘大师和窥基大师长住慈恩寺,窥基大师还有“慈恩大师”之称,因此又称“慈恩宗”,又由于《瑜伽师地论》为该宗的根本经典,故也有称之为“瑜伽宗”。此宗为什么要有耐烦的心呢?因为法相唯识宗里面的名相很烦琐,义理层次比较复杂,你如果不耐烦就无法把他的头绪搞清楚,一进入法相唯识宗里如堕云里雾中。所以学唯识必须象学数学一样,要耐得住烦,才能学得通。 “嘉祥空”讲的就是三论宗的特点。三论宗因以龙树菩萨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菩萨的《百论》为主要典籍而得名。又因主张“诸法性空”也称“法性宗”。为了区别也称法性宗的天台宗和华严宗,又称为“空宗”。此宗自罗什大师译出三论以来,研究三论者代不乏人。至隋吉藏大师而集大成,正式创立了“三论宗”。之所以说“嘉祥空”是因为三论宗的吉藏大师在研究三论时,住在嘉祥寺,故把他称为“嘉祥大师”,又因为他是三论宗的集大成者,故又名嘉祥宗。而此宗所依据的《中论》等三论的内容完全是阐明缘起性空的般若智慧,所以称他为“嘉祥空”。

接下第三句是“传统华严修身律”讲的是华严宗和律宗的特点。

“传统华严”是在说明华严宗的特点。华严宗因奉《华严经》为主要经典而得名;又因其实际创史人法藏大师,被武则天赐号“贤首”,后人称法藏大师为“贤首大师”故又称“贤首宗”;该宗主要发掘”法界缘起”的旨趣,因而又有“法界宗”之名。而所谓的“传统华严”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知道中国号称是大乘佛教的国家,中国佛教的大乘思想就是以华严宗为

中心的。如近代的佛教领袖——太虚大师,虽然主张八宗兼弘,但以华严思想作为他信仰的根据。《华严经》起源于印度,传到中国之后,经过中国祖师大德的智慧的融合,将华严法界缘起的思想发挥得最圆融最究竟,并提出种种的观法,寓哲理于实践中。由于历代大德对华严思想所作的创新与发明,使华严哲学在中国佛教史上开出了奇葩,而成为中国佛教的传统信仰。

“修身律”开示了律宗的特色。律宗以研习及传持戒律而得名。因其所依据的是五部律中的《四分律》,故又称为“四分律宗”;又因创宗人道富律师常住终南山,而又名为“南山宗”或“南山律宗”。佛教的律宗是讲究修身作人的。如太虚大师云:“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因为人格完成了才能成佛。把人作好,修身完成才能进来步开发内心的光明智慧,而证悟最高的真理。这是律宗给予我们的指示,所以称为“修身律”。 最后一句是“义理组织天台宗”显示了天台宗的特色。天台宗是中国佛教史上创立最早的一个宗派,他渊源于南北朝,初创于隋兴盛于唐。因其实际创始人智凯大师常期住在天台山而得名“天台宗”;又由于此宗奉《法华经》为主要经典,由此也称为“法华宗”。在各宗派之中,对佛学义理,能建立严密的组织,有系统的加以阐发的当推天台法华为第一。天台的智者大师将佛陀一代圣教分为五时,并按其所摄受的对象分为:顿,渐,密秘,不定等化仪四教,以及藏,通,别,圆等化法四教。以科学的方式将三藏十二部经典,分门别类的归纳于不同根性的众生,并将修行的方式与证果的等次,一一加以分析比较,所以说到义理的组织方面,天台宗是最严密最有系统的。

以上概略的介绍了中国佛教八大宗派的各大特点。同时此八宗不但同时兴盛于隋唐的盛世,并且都发挥了中国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和隋唐的治世昌隆相益成彰,为中国佛教史上的黄金时代。但是盛极一时的大乘八宗到了今天,有的已趋于衰落,有的虽然继续弘扬于世,然而已经比不上隋唐时代的盛况了。

中国佛教三大派别的起源

一、汉地佛教的起源 自从西汉末东汉初佛教传入中国,随着佛经译介的发展,佛教越来越被更多的中国人所理解与接受。到了南北朝时期(420-589),由于佛经的大量翻译,出现了诸多的佛教学派。这些佛教学派各自以研究一部分佛典佛经为宗旨,独尊一经一论,各学派分别以大小乘佛教的佛典佛经中的某一部为研习对象,进行不同的阐释,互相辩论、争鸣。佛教学派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并为佛教宗派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到了隋唐时期(589-907),为了满足各个阶层广大佛教徒对教义、教规和修持的要求,以适应佛教的发展,同时,也是为了各个佛教寺院的经济利益,从印度传入的“判教”(也称教相判释)得以广泛流行。佛教各宗派为了树立自家的理论权威和地位,对佛教的经典著作和各派教义作出了不同的综合分类,判别浅、深、大、小、权、实、偏、圆等,判定哪一部佛经、哪一种教义是佛祖的最终和最圆满的说法,同时把自家的阐述理论摆在最高地位,以此作为立宗的依据,这就是“判教”。这样,中国佛教宗派产生了,其中影响最大的有八大宗派。 二、藏传佛教的起源 藏传佛教的经典以藏文为主,因主要在西藏形成和流行,故得名。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喇嘛为藏语,是上师的意思。 7世纪,西藏赞普松赞干布在他的两个妻子尼泊尔公主布丽库蒂(一译墀尊)和唐代文成公主的影响下,信奉了佛教,他还专门为两位公主建造了惹摩伽寺和大昭寺,用以供奉佛像。松赞干布积极支持佛教在西藏的传播,组织人员将佛经翻译成藏文。650年,松赞干布去世,西藏佛教发展陷入缓慢时期。8世纪时,天竺僧人寂护、莲华生等到西藏传播显、密两系宗教。9世纪,赞普朗达玛禁止佛教流行,使得佛教传播在西藏中断了一百多年。10世纪末期,在新兴封建领主阶级的支持下,佛教以喇嘛教的形式得以复兴。喇嘛教是佛教与西藏原有的本教(又称笨教)长期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产物。13世纪后期,由于元朝统治阶级的支持,上层喇嘛开始掌握政权,逐步形成政教合一的局面,并将该教传入蒙古和中原等地区。 藏传佛教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众多的教派,主要有七大宗派。 三、云南上座部佛教的起源 古印度原始佛教分化以后,形成了上座部和大众部两个派别。据史载说,释迦牟尼逝世后二百年,阿育王举行佛教第三次结集后,派传教师向周围国家和地区传播上座部佛教,其王子摩哂等比丘被派往今斯里兰卡创立以大寺为中心的上座部佛教僧团。约公元前1世纪,在斯里兰卡举行上座部佛教第四次结集,首次用巴利文将上座部佛教三藏记录成册。11-14世纪,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确立上座部佛教为国教。国为最初到南亚、东南亚一带传播佛教的比丘属于上座部,所以南传佛教徒便称它为南传上座部佛教;又因为南传佛教使用的经典属于巴利文语系,所以又称巴利佛教。目前,南传佛教传播的地区包括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以及我国云南地区。 云南上座部佛教属于中国三大佛教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思茅地区、临沧地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保山地区的傣族、布朗族、阿昌族和部分佤族以及其他民族部分民众之中。由于信徒以傣族居多,所以又称傣族佛教。在6-7世纪时缅甸系佛教曾传入云南,后由于战争等原因而绝灭;8世纪以后治地佛教也曾影响这一地区;12世纪,泰国佛教传入西双版纳地区,紧接着缅甸佛教再次传入;15世纪后有了很大的发展,直至今天。 云南上座部佛教的教义较多地保持原始佛教精神,它尊崇释迦牟尼为唯一的教主,不承认释迦牟尼以外还有其他诸佛、菩萨的存在,因此佛寺中普遍仅供奉释迦牟尼佛像,只使用巴利文佛经;注重“自度”,通过个人努力,以期达到阿罗汉最高果位;以四谛、八正道、十

中国佛教宗派简表

汉语系佛教宗派简表 藏语系佛教宗派简表

世界佛教论坛由两岸三地佛教界发起于2005年,其宗旨是为世界佛教徒搭建一个交流、合作、对话的高层次平台,为中华佛教界提供一个宽阔的大有作为的舞台,更为海峡两岸佛教交流提供良好契机。 宗旨:为热爱世界、关爱生命、护持佛教、慈悲为怀的有识之士,搭建一个平等、多元、开放的高层次对话、交流、合作的平台。 原则:遵循佛陀的伟大教诲,无论南传北传、出家在家、教内教外,皆可平等参与;无论显教密教、真谛俗谛、世出世法,皆圆融无碍。 理念:一粒种子可以长出一片森林.一种观念可以唤醒一群迷惘的心灵一个论坛则可以播撒无数的种子与观念。人心安宁、世界和平.就在我们的心念之间。 目标:面对这个并不安宁的世界,"世界佛教论坛"要为全球吹来一股和风、带来一团和气。"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就是要争取人类的一个"新六和"的愿景.即"人心和善,家庭和睦,人际和顺,社会和谐,人间和美,世界和平,最终共同致力于一个和谐的世界。" 宣言:时惟佛诞吉日,普天同庆。各国大德群贤,云集香江;赏紫荆之幽香,品文化之多元。秉承佛陀遗教,广开法筵;再启佛教论坛,共沾法益。 万物莫不仗缘而生,世界咸依共业所感。当今时代,世有不平,生态失衡;人有不和,行止乏仪;心有不安,贪欲不止。故和谐世界之建设,须从心开始,和合众缘,当同愿同行。 虚空有尽,行愿无穷;随愿所成,行愿合一。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故与会大德同发六愿,共倡六行: 愿人心和善,惜缘护生,同行感恩。 愿家庭和乐,亲情稳固,同行奉献。 愿人际和顺,沟通互助,同行结缘。 愿社会和睦,各得其所,同行包容。 愿文明和谐,彼此欣赏,同行尊重。 愿世界和平,化怨为友,同行分享。 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和合众缘,同愿同行。

西安到阆中旅游攻略

西安到阆中旅游攻略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西安到阆中旅游攻略》的内容,具体内容:西安和阆中都是闻名胜地,今天我给大家带来西安到阆中的旅游攻略,希望大家会喜欢。西安,一座秦岭脚下、渭水之滨的千年古都。俗话说"陕西的黄土埋皇帝清雅恬静,与宽阔大街并存的僻巷小径;巍峨壮丽,耸入云端的古建高塔;松柏掩影,庄严肃穆的名刹古寺;从宋代开始建置的中国古代碑石精华荟萃之处碑林;明代的钟鼓楼;明代古城墙等众多 的风景名胜构成了西安古都旅游区以及文化古迹的旅游特色。陕西旅游团/陕西西安旅游 (二)骊山风景名胜旅游区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西安市东30公里的临潼县,由骊山、华清池、秦始皇陵、秦兵马桶博物馆一、二、三号坑、秦陵地宫模拟馆、临潼博物馆、鸿门宴遗址等游览点组成。旅游区内的秦始皇兵马俑制作于2000 多年前的秦代。以体型高、制作精细、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年代久远、雄伟壮观而闻名国内外。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成为中国十大名胜之一,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内还开展了文物考古旅游、温泉疗养旅游和休闲度假游。 (三)长安古寺庙旅游区 位于西安市长安县境内,以名刹古寺众多而闻名。佛教八大宗派中的法相、净土、律宗、华严四大宗派的开山祖师和发展地都在长安。区内有佛教寺院40多座,著名的有唐玄奘墓地兴教寺,中国佛较净土宗发源地香

积寺,中国佛教密宗发源地大兴善寺和对日本佛教颇有影响的青龙寺等寺院。 (四)华山旅游区 西岳华山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西安东120公里的华阴市南。北濒黄河、南依秦岭,奇峰突兀、巍峨壮丽,以"险、奇、峻、绝、幽"而名冠天下。旅游区内著名的景观点有玉泉院、青柯坪、回心石、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长空栈道和东、西、南、北峰。东峰观日出已成为旅游者所喜爱的观光游览活动。 阆中 阆中,不过弹丸之地,既没有极具现代气韵的通衢大道,也未能挥洒出现代都市宏大朗阔的气象,抑或不具备一座城市现代性象征的理性内涵。但就是这样一座偏居西南丘陵深处并不奢华的小城,你一走进它的怀抱,立刻便被它独特的历史气象和深蕴于这种气象中的文化韵致所浸润。这里不仅有三国猛将张飞镇守一方的英勇故事流传千古和保宁醋的盛名,更重要的是由于它特有的部分古代建筑完好无损地保存至今。这无疑是一份甚为厚重的文化遗产,也是阆中因此荣耀并为外界称道的关键所在。 1、坐黄包车游古城,邂逅那股浓浓的复古情怀 长长的青石板路通向远处,两旁街铺的店铺上飘动着蓝色的酒幡,深巷里大户人家厚重的木门上挂着红灯笼......阆中老城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像是电影里民末清初的情景再现,走在这里总让人产生时空倒错的感觉。古街上跑来跑去人力三轮车就是黄包车,坐在黄包车上,感觉自己是穿着青衣长衫的儒雅先生,或是穿着旗袍的纤秀女子,两旁的街景掠过眼前,

佛教的特点

世界现存的三大佛教派别分别为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巴利语系佛教三大佛教,均在我国有所流传。其中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完全是在我国成长起来的,并传播到其它国家,所以中国又称为佛教的“第二故乡”。两千年年前传入中国的异邦宗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互影响,即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化,又让佛教有了新的变化。正是这样,外来的佛教,逐渐演变为与中国传统文化精密契合的中国佛教,并于儒、道教在一起,成为支撑着中国传统文化之鼎的支柱。而中国佛教也以它独特方式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的人们。 1 中国佛教的融摄性 中国佛教的融摄性反映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融摄,其次是对佛教内部各种思想学说的融摄[1]。在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方面,不少研究者已经指出,佛教初传时期,曾经有一个依附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阶段。由于印度佛教本身并不同意,随着历史的发展又出现不同的派别,各种学说歧义颇大。在印度,各种不同派别斗争激烈,有时为了某种学术胜负,不惜生命代价。但中国佛教宁愿用理性方式,把各种不同的观点融合在一起,排定逻辑的次序,消除矛盾,达到高度和谐。其后出现宗派,但当个各宗派之间纷纷不已的时候,总是会有相应的机构出现做会融工作。我认为中国佛教发展在一种有选择地融摄与积极地协调。 在事务发展的过程中,矛盾的产生是绝对的。但中国佛教总是一种力量,力图融摄诸种异质因子,使之趋于和谐。这就是中国佛教融摄性之所在。 2 中国佛教的创造性 中国佛教不仅具有融摄教内外诸种异质因素的能力,并且具有在融摄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学说或理论,从而使自己提升或者推进一步的能力。这就是中国佛教能够长时间保持生机勃勃的原因。 最典型地反映中国佛教的创造性的是中国佛教宗派的出现。禅宗虽然以“禅”命名,但他们所谓的“禅”与印度佛教的禅定已经完全是两回事。相当多的一批僧人平时不读经,又不坐禅,只是直截了当地在建立佛教世界观的上下工夫。他们这种修行方式与印度佛教大相径庭,实际上是传承了中国儒家的个人修养。正因为禅宗立足于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对印度佛教做了一大创造,所以他成为中国佛教影响最大的佛教宗派。

偈语[词语]

偈语[词语] 偈语,jì yǔ,佛经中的唱词Budhist's chant or hymn。 偈陀之省。 偈语如:偈颂(偈文,偈句,偈言,偈语,偈诵。 均为梵语偈佗。 即佛经中的唱颂词)。 著名偈语有唐代高僧惠能大师《无相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等等。 佛家偈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六祖得法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缘起偈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 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戒香定香解脱香,光明云台遍法界。 供养十方无量佛,见闻普熏证寂灭。

以我功德力,如来加持力,及与法界力,周遍众生界。 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本有今无,本无今有。 三世有法,无有是处。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消除宿业障,同登无上觉。 能施所施及施物,于三世中无所得。 我今安住最胜心,供养一切十方佛。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今兹而往,生分已尽。 此日已过,命即衰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白众等听说,初夜无常偈;烦恼深无底,生死海无边;度苦船未立,云何乐睡眠?勇猛能精进,摄心常在禅。 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亲,涅槃第一乐。 虽得积珍宝,嵩高至于天。 如是满世间,不如见道迹。 不善像如善,爱而似无爱。 以苦为乐像,狂夫之听厌。 常当摄身行,而不杀盗淫,不两舌恶口,不妄言绮语,心不贪邪

欲,无恚不毒想,舍离诸邪见,是为菩萨行。 常行于慈心,去除怨恨想;大悲感众生,悲惜化泪雨。 修行大喜心,同已所得法;拥护以道意,乃应菩萨行。 当速求方便,于此佛法众,当除生死患,如象食竹叶,若于此佛法,修诸无欲业,已除诸尘劳,亦尽若源本。 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 吾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所行非常,谓法兴衰;夫生辄死,此灭为乐。 持戒清净人所奉,恭敬随时以施粥。 十利饶益于行者,色力寿乐辞清辩。 宿食风除饥渴消,是名为药佛所说。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作福不作恶,皆由宿行法,终不畏死经,如船截流渡。 趣求诸欲人,常起于希望。 诸欲若不遂,恼坏如箭中。 勇者入定观,身心所与尘,见已生秽恶,如彼彩画瓶。 此诸痴猕猴,为彼愚导师。 悉堕于井中,救月而溺死!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

佛教与中国寺庙

佛教于中国寺庙 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专业班级旅升本12—2 姓名XXX

佛教与中国寺庙 一、佛教的产生与发展 佛教的创始人悉达多,姓乔达摩。约生于公元前六世纪中叶。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君主净饭王之子,母亲摩耶是天臂国国王的女儿。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译为“释迦族的圣人”。 按照当时的风俗习惯,摩耶临产前,要回娘家。行至国都外蓝毗尼花园,在一株婆罗树下小憩时,生下了悉达多。产后7天,摩耶去世,悉达多由姨母养育长大。 悉达多少年时代,时常流露出悲天悯人的情绪。他看到世人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受到病、老、死的痛苦折磨、就深深地陷入沉思之中,思索如何解脱人生痛苦这一命题。有一天,他从一位沙门(出家修道者)那儿听到出家修道可以摆脱生、老、病、死的道理,便萌发了出家修道的想法。悉达多的表现引起了净饭王的不安。17岁一说16岁)时,净饭王让他和邻国善觉王之女耶输陀罗成亲,并且修建及其奢华的寒、暑、温三时宫殿,挑选了一批美女侍奉,企图拴住他的心。 但是,净饭王这些做法丝毫动摇不了悉达多出家修行的决心。29岁(一说19岁)那年,他毅然抛弃了王位和财富,离别了妻儿,前往深山旷野寻师问道。可是,那些学者的学说,都满足不了悉达多的要求。 失望的悉达多放弃了参学生活,独自在迦耶山选择了苦行生涯,希望通过这条途径获得自身的解脱和觉悟。 经过六年坚持不懈的苦行生活,结果仍是一无所获。他认真的进行反思,领悟到苦行无益,决定另行寻觅一条能过获得解脱、澈悟人生真谛的道路。他来到附近的尼连禅河,用河水冲洗干净满身的积垢。喝了一位牧家少女贡献的鹿奶,恢复了体力。在附近的毕钵罗树(后称菩提树)下,沉思静虑。并且立下誓言:“我若不证得正觉,终不起此座。”经过7天7夜(一说是49天)的冥思苦想,终于廓然觉悟,洞彻了宇宙和人生的真谛。是年,释迦牟尼35岁(一说是30岁)。 释迦牟尼首先在波罗奈斯城的鹿野苑,为桥陈如、阿舍婆誓、摩诃跋提、十力迦叶、摩男俱利等5人布道说法,这就是佛经所指的“初转法轮”。陈桥如等五人成为释迦牟尼最早济度的僧侣,佛教的第一个僧迦集团也随之产生。 为了实践悟道后立下的志愿,此后的数十年间,释迦牟尼席不暇暖,沿着古印度商道传教说法。足迹踏遍恒河两岸,把佛教的种子洒遍印度各地。 释迦牟尼80岁涅槃于印度拘尸那拉城外。 释迦牟尼说法时,由于没有文字的记录,佛教教义只能依靠他的弟子们记忆、背诵,耳口相传。因此,当释迦牟尼涅槃后,哪些是他直接的口述,僧侣们意见相左,时有争论。为了防止佛的遗教失传,释迦牟尼的弟子迦叶在王舍城灵鹫山七叶窟召集了500阿罗汉参加,历时7个月的结集佛经大会。由阿难诵出诸经,优婆离诵出戒律。这是佛教史上第一次大结集。 释迦牟尼实施100多年以后,王舍城的长老耶舍在巡视东印度毗舍离城时,认为当地僧侣求施金钱等做法违反了佛教的教义,于是,在毗舍离城召集了700余名僧侣举行辩论大会。这次大会,史称佛教第二次结集。参加者大部分是有地位的上座部长老,通过了僧侣求施金钱、储存多余食品等十件细微末节的小事为非法。这次结集活动遭到毗舍离城僧侣的一致抵制,他们组织有上万人参加的结

中国思想史重点

1、《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该书编定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记》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丰富的哲学思想。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实际上,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最早的封建礼制教科书 2、《四书集注》即四书章句集注。作者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是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与“五经”于一体的巨作,是一部儒家理学的名著,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为宋代朱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其内容分为《大学章句》(1卷)、《中庸章句》(1卷)、《论语集注》(10卷)以及《孟子集注》(14卷)。朱熹首次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认为《大学》中“经”的部分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的部分是“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而由“子思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四者上下连贯传承而为一体。《大学》、《中庸》中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中的注释集合了众人说法,称为“集注”。后人合称其为“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被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推崇宋以后,元、明、清三朝都以《四书集注》为学官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占据着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而《四书集注》作为理学的重要著作,也被统治者捧到了一句一字皆为真理的高度,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思想产生了深远、巨大的影响。 3、《读通鉴论》《读通鉴论》是王夫之毕其一生心血,从69岁开始动笔写作在其逝世前才完成的一部史论。借引司马光《资治通鉴》所载史实系统地评论自秦至五代之间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分析历代成败兴亡,盛哀得失,臧否人物,总结经验引古鉴今探求历史发展进化规律,寻求汉族复兴的大道。全书约60余万字,分为50卷,每卷之中以朝代为别;每代之中以帝王之号为目,共30目;目下又分作一个个专题;另在卷末附有叙论四篇。该书文采飞扬,议论纵横,新见选出,论点精到,堪称传统史论中最系统最精彩的杰作,同时也全面地反映王夫之进步的历史观和政治思想倾向。它既折射了明清之际那段血与火的历史之光,又积淀了一个当时心境极为痛苦与矛盾的思想家的深邃反思。所以,总体水平远超出一般史书。全书内容丰富,集中表现了作者发展进化的历史观。他痕恨明王朝的腐败政治,主张改革;反对分裂,主张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压迫;还以朴素的唯物主义对宋明以来的唯心主义道学进行了批判。作者有意识地把评史与论政治结合起来。他认为“读古人之书”必须“揣当今之争”,才能“为治之资”。因此王夫之的史论著作不仅贯穿着他的史学思想理论,也渗透了他的政治思想理论。 4、《天演论》清朝末年,甲午海战的惨败,再次将中华民族推到了危亡的关头。此时,严复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并于1897年12月在天津出版的《国闻汇编》刊出。该书问世产生了严复始料未及的巨大社会反响,维新派领袖康有为见此译稿后,发出“眼中未见有此等人”的赞叹,称严复“译《天演论》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天演论》出版之后,不上几年,便风行到全国,

选修作业:隋唐时期中国佛教宗派的形成

隋唐时期中国佛教宗派的形成 13级教师教育学院心理学本科班李珂2013100186 佛教自西汉末年、东汉初年传入中国后,经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酝酿和发展,到隋唐时期达到了鼎盛时期。由于唐代独特的社会人文背景为佛教发展提供了“前无古人”的契机,使其很快风靡于社会的各个阶层,不再局限于贵族和士大夫阶层,并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亦达到了它的辉煌。 既然谈到我国佛教宗派在隋唐时期的发展,那就先来谈一下佛教在隋唐时期发展到辉煌程度的原因。其一隋文帝自幼长在佛寺,自然就对佛教有特殊的感情。他认为“我兴由佛法”,所以一生热心兴办佛教事业。在隋朝两代帝王支持下,隋代佛寺有3985所,僧尼236,200人,并形成了天台宗、三论宗和三阶教等宗派。其二唐代大多数帝王自觉扶植佛教。唐太宗虽讲“至于佛教,非意所遵”,表明他个人并不信仰佛教,但他非常重视利用佛教维护自己的统治,特别积极支持玄奘的译经事业。武则天利用佛教为自己改唐建周造舆论,诏令“释教宜在道法之上,瑙服处黄冠之前”,抬高了佛教在三教中的地位。到唐玄宗时,佛教相继形成了法相、律宗、净土、华严、禅宗和密宗等宗派。其三唐代社会各阶层举办诸种法会有流行之势,有些佛教礼仪是印度佛教或西域佛教所没有的。随着佛教在民间的传播,中唐以后出现专为俗人讲经的活动——“俗讲”。另外,还有民间的传教资料——“变文”不断增加。其实,我认为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一个原因是隋朝统一全国,南北两地社会的发展渐趋一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沟通。于是佛教南北各家师说也逐渐出现了综合调和、融会贯通的趋势。这就为建立融摄各家之长的佛教宗派提供了条件。同时,原来的佛教学派在安定的社会里有可

佛教知识

青庙和黄庙的区别——青庙住和尚,黄庙住喇嘛。青庙是汉传佛教,黄庙是藏传佛教。例如禅 宗、密宗等都称青教,藏传的称为黄教。 五台山十大青庙:显通寺、塔院寺、殊像寺、广宗寺、圆照寺、碧山寺、南山寺、金阁寺、永安寺、灵境寺。 五台山十大黄庙:罗喉寺、台麓寺、寿亍寺、三泉寺、万寿寺(玉花池)、七佛寺、般若寺(金刚窟)、善财洞、普庵寺、涌泉寺。 佛教禅宗六祖 初祖菩提达摩 菩提达摩,天竺(印度)人。梁大通元年(527年)从广州登陆,到中国传播佛教。达摩渡长江入北魏境,先游历了洛阳,后到少林寺,在五乳峰上一个石洞里面壁静修,时间长达九年。他依据大乘派教义,融汇中国精神,开创了中国佛教禅宗,被尊为初祖。在众多求教者中,达摩选择将衣钵传给了慧可。东魏天平三年(536年)达摩圆寂,葬于熊耳山,立塔于定林寺。 二祖慧可(487—593) 慧可,一名僧可,是中国禅宗的第二祖。俗姓姬,虎牢人(今河南荣阳县)。他少为儒生时,博览群书,通达老庄易学。出家以后,精研三藏内典。年约四十岁时,遇天竺沙门菩提达摩在嵩洛(今河南嵩山—洛阳)游化,即礼他为师。慧可从达摩学了六年,精究一乘的宗旨。达摩寂后,他即在黄河近边一带韬光晦迹;但因早年已名驰京畿,许多道俗前访问道,请为师范,他随时为众开示心要,因而道誉甚广。 三祖僧璨(?-606) 亦作僧粲、僧璨等。隋代禅僧 三祖僧璨大师者,不知何许人也。初以白衣谒二祖,既受度传法,隐于舒州之皖公山。属后周武帝破灭佛法,祖往来太湖县司空山,居无常处,积十余载,时人无能知者。至隋开皇十二年壬子岁,传法道信。后适罗浮山,优游二载,却还旧址。逾月士民奔趋,大设檀供。祖为四众广宣心要讫,于法会大树下合掌立终。即隋炀帝大业二年丙寅十月十五日也。唐玄宗谥鉴智禅师、觉寂之塔。出家前曾得风疾,后虽治愈,然头发脱落殆尽,未能复元。故舒州人称其为赤头璨。着有《信心铭》传 四祖道信( 580-651 ) 俗姓司马,河内(治所在河南沁阳)人,少年出家,以僧璨为师,隋大业十三年( 617 )领徒众抵吉州(治所在今江西吉安),后至蕲州黄梅(今湖北黄梅西北)破头山(后改名双峰山)大弘达摩禅法,并创立自家门风。曾多次力辞唐王朝的召请,安居山中传法三十余年,门徒达五百余人。付法于弘忍,开东山法门,另有金陵牛头禅法融一系旁出于道信门下。达摩一系的禅法传至道信,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禅法的思想也有相当的发展,达摩所籍之教为《楞伽》的心性说,同时融入了《般若》的离言扫相,但达摩未对此作理论上的论证,道信则进一步从理论上对般若与楞伽的结合作了论述和发挥,他提出的随心自在,无碍纵横,成为中国禅宗修行生活的基本态度。 弘忍(601—674) 弘忍,俗姓周,湖北黄梅人,生于隋仁寿元年(601)。七岁时,从四祖道信(580—651)出家,年十三,正式剃度为僧。他在道信门下,日间从事劳动,夜间静坐习禅。道信常以禅宗顿渐宗旨考验他,他触事解悟,尽得道信的禅法。永徽三年(651)道信付法传衣给他。同年九月道信圆寂,由他继承法席,后世称他为禅宗第五祖。因为四方来学的人日多,便在双峰山的东面冯茂山另建道

佛教中的段子手---禅宗

佛教中的段子手---禅宗 禅宗创立以来已有千年,却能在佛教已经式微的今天,至今长盛不衰,甚至连苹果教父乔布斯大爷都修习禅宗,足见其魅力所在。那么其魅力究竟在何处呢?禅宗是佛教的世俗化,也是佛教的中国化。季羡林先生是这么说的:“首先,一部分禅宗大师,比如百丈怀海,规定和尚必须参加生产劳动,认为“担水砍柴,无非妙道”。印度佛教本来是不让和尚劳动的。这种做法脱离群众,引起非议。中国禅宗一改,与信徒群众的隔阂就除掉了。这也符合宗教发展的规律。因此,在众多的佛教宗派中,禅宗的寿命独长。别的宗派几乎都销声匿迹,而禅宗巍然犹在。其次——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禅宗越向前发展,越脱离印度的传统,以至完全为中国所同化,有的学者简直就说,禅宗是中国的创造,话虽过点分,却也不无道理。有的禅宗大师实际上是向印度佛教的对立面发展,他们呵佛骂祖,比如道鉴(慧能六世法孙,唐末865年死)教门徒不要求佛告祖(达摩等),说:“我这里佛也无,祖也无,达摩是老臊胡,十地菩萨是担屎汉,等妙二觉(指佛)是破戒凡夫,菩提涅架是系驴橛,十二分数(十二部大经)是鬼神簿,拭疮疣纸,初心十地(菩萨)是守古冢鬼,自救得也无。佛是老胡屎橛。”又说:“仁者莫求佛,佛是大杀人贼,赚多少人人淫魔坑。莫求文殊普贤,是田库奴。可惜

一个堂堂丈夫儿,吃他毒药了。”这样咒骂还可以找到不少。这简直比佛教最狠毒的敌人咒骂还要狠毒,咬牙切齿之声,宛然可闻。说它是向佛教的对立面发展,难道有一丝一毫的歪曲吗?这哪里还有一点印度佛教的影子?说它已为中国思想所同化,不正是恰如其分吗?”季先生说了两点原因,第一个讲的就是世俗化,第二个讲的是中国化。季先生说的很好,最关键的是这句话,禅宗的寿命独长。这句话刨到根儿上去了。对于宗教而言,它最可怕的敌人不是异教,而是异端。何谓异端,就是不同于正统教义的新教义。各教对异端都是最不留情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基督教本身就是犹太教的异端,耶稣的下场大家都知道,被钉死在十字架了;天主教的宗教裁判所,主要烧死的也都是异端;今天,逊尼派和什叶派互相视为异端,还是水火不容。他们都深知,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佛教徒一向给人的形象一直是温和的,那么对异端的态度呢,既然说禅宗,禅宗最出名的六祖慧能不得不说。禅宗流传到后来的主要是惠能的南宗。当初禅宗的五祖弘忍要传衣钵,让命诸弟子作偈以呈,以神秀的偈子水平最高,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当时六祖惠能不识字,在寺内舂米,亦诵一偈,请人题于壁上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见后,惊为天人,并传衣钵,定为传人。这是大家熟悉的故事,一般故事讲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故

佛教分类

1.大约公元1世纪左右,佛教分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乘,是承载或道路的意思,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对佛教教义的解释和理解有分歧。 小乘,保持原来的教义,以释迦牟尼为教主,以《阿含经》为主要经典; 大乘,则对原来的教义有所修改和发展,认为三世十方有无数的佛,并已《般若经》《维摩经》《法华经》《华严经》《无量寿经》等为主要经典,小乘派认为自己是正统,大乘派则认为自己有创新。 2.(1)佛的含义 佛,佛陀的简称,意思是觉,觉者,和知者。佛教认为,觉有三种涵义:自觉,觉他(使众生顿悟),和觉行圆满。其中,觉行圆满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佛就是达到这种最高境界的觉者。另外,小乘佛教所说的佛,一般是专用做对释迦牟尼的尊称;而大乘佛教除指释迦牟尼外,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 (2)佛分类 A.释迦牟尼三身佛,法身佛,居中;报身佛,居左;应身佛,居右。 B.三世佛,佛教的说法,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 横三世佛(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居左,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居中,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居右),竖三世佛(现在佛释迦牟

尼佛,过去佛燃灯佛,未来佛弥勒佛)之分。 注:1.佛释迦牟尼佛左胁侍文殊菩萨,右胁侍普贤菩萨,此三者合称“释家三尊” 2.药师佛左胁侍日光菩萨,右胁侍月光菩萨,此三者合称“东方三圣”或“药师三尊” 3.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左胁侍观音菩萨,右胁侍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或“阿弥陀三尊” 3.菩萨 是只达到自觉和觉他两个境界,尚未达到觉行圆满需到未来成就佛果的修行者,寺院中常供奉的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大势至菩萨。 4.罗汉 全称阿罗汉,即自觉者,在大乘佛教中罗汉低于佛,菩萨,为第三等,而在小乘佛教中罗汉则是修行所能达到的最高果位。佛教认为,获得罗汉这一果位即断尽一切烦恼,应受天人的供应,不再生死轮回。===================== 1、阿弥陀佛,药师佛,释迦牟尼佛:

孟浩然与王维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

孟浩然与王维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世称“王孟”。 王维 是诗佛这种称谓除了有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之外,也表达 了后人对王维在唐代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 王维(701-761),字摩诘,祖籍太原,开元九年(721)进士。任太乐丞,后转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王维前期的诗大都反映了现实,有着较进步的政治倾向。后期则多是描绘田园山水,鲜明的反映了他逃避现实的消极情绪。王维是唐代具有多方面艺术才能的杰出诗人,他工诗善画,又精通音乐,并能以画、乐之理融会于诗中。 王昌龄 是诗家夫子七绝圣手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夫子”。李白 是诗仙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 杜甫 是诗圣其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人称为“诗圣”。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地主家庭。杜甫是一个创作天地很广阔的诗人。现存诗一千四百多首。他善于表现重大的主题,也善于描写细小的事物,题材是多方面的。无论五言、七言、古体、近体,都特别出色,又能融合前人艺术的各种长处,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杜甫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所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他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 贾岛 是诗奴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 李贺 是诗鬼其诗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璀璨多彩的鲜明形象,故称其为“诗鬼”。 白居易 是诗魔他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陕西渭南人。白居易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并将这一主张付诸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他的早期政治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寄予了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用辞尖锐,主题鲜明。其代表作《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影响尤大。 柳宗元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字子厚,世称“柳河东”,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山西运城人,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汉族,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运城、芮城一带),[1]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佛学与人生

佛学与人生 ■主讲人:王雷泉 佛学自印度传入中国以来经历过长久年月累积。近日,由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主办的“人文智慧”系列讲座特邀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王雷泉来帮助大家系统全面地了解佛教及佛学。在王雷泉教授的引领下,我们将获得对中国佛学更深一层次的了解,从而进一步感受中国佛学的圆融精神,以达到进退自如的人生境界。深入经典,使我们得以学习佛学智慧,体味“觉悟”,感触“顿悟”,重新认知生命与死亡,捕捉信仰的深意。 王雷泉: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上海宗教学会副会长,中国宗教学会理事。 主要著译:《摩诃止观释译》、《中国大陆宗教文章索引》、《中国学术名著提要·宗教卷》、《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宗教卷》、《禅与西方思想》、《禅宗与精神分析》、《中国佛教的复兴》等,目前主持编撰《佛教名篇鉴赏辞典》。 所谓和谐,本来就是佛教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对佛教来说,造成不和谐的根源在于人内心的污染,所以佛教有“六和敬”的思想,即人心和善、家庭和乐、人际和顺、社会和睦、文明和谐、世界和平,大大吸取了佛教思想里的精华。 所谓“从心开始”,有三个方面:心净国土净,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心安众生安,解决人与社会的关系;心平天下平,解决人与世界的关系。虽然从最本源的方面讲,心与物一元不二,但从道德实践层面来讲,心起关键作用,是我们生命升堕的枢纽,而我们心的崇高和堕落,决定世界的清静和污染。就环境的污染而言,就是因为人的心地肮脏而造成的,只有克制我们的贪婪之心和短期行为,我们才可以真正把这个世界变成清静的国土。 关于佛教、禅、悟、人生、圣 我想先对佛教、禅、悟、人生、圣这五个概念作一简短说明。 我们都知道,“佛教”是一个觉悟的宗教,它来自佛内心的觉悟,这是我们对佛教定义的理解。“佛陀”的梵文意思就是觉悟者,他把自己觉悟到的境界,用我们听得懂的语言和文字加以言说,并通过佛弟子们去传承和弘扬,这就是佛法。对佛法的学习和实践,就是佛学。在社会中结成一定组织形式推广佛法,就是佛教,即包括经典、仪式、习惯、教团组织等组成部分的广义上的宗教。 “禅”是一种宗教修行方法,也是中国佛教一个派别禅宗的意思。但是禅又跳出宗教的范畴,成为一种活泼的、能够自由开放人的心灵的教学方法和生活态度。所以历来为各个时代

初心

初心 作者:鄯爱红 来源:《求知》 2018年第1期 三世一切诸如来,靡不护念初发心。……如菩萨初心,不与后心俱。——《华严经》 【释义】十方三世所有的佛,都会来护念这个初发心的菩萨。世间、出世间任何一个法门,都强调时时护念和坚持初发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俗语即来自此句。 【作者简介】《华严经》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禅定中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上乘菩 萨解释无尽法界时所宣讲,以座下十大弟子之一阿难口述记录的。现广为流传的一共有80卷,为唐朝实叉难陀翻译,这部佛经在汉传佛教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写作背景】《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是大乘佛教修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被大乘诸宗奉为宣讲圆满顿教的“经中之王”,被认为是佛教最完整世界观的介绍。唐朝时, 对《华严经》的传播和研究空前地兴盛起来,“华严宗”成为汉地八大宗派之一,延续至今。 【现实意义】初发心是佛教用语,指人们踏入佛门之始,心中秉持的成佛利生之心和真诚 质朴的求法向道之愿。初心最为稳固珍贵,有了初心,人们才能开始成佛之路,怀着初心,就 能成为真正同心同愿的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初心。初心纯洁、美好,是我们人生起点的希冀与梦想,年少时笔记本 扉页上的理想,是我们事业开端的承诺与信念,迷途困挫中的恪守与坚持。初心是一种理想, 也是一种情怀。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一个人都有初心。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的初心,就是党 旗下的誓言,是融入血脉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 复兴的伟大使命与梦想。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征途漫漫,上下求索。实现梦想的路总是充满困难与诱惑。诗人纪 伯伦在《先知》里说:“我们已经走得很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出发。”一些人或因身心疲 劳而寻求安逸,或因路况复杂而迷失方向,忘记了为什么出发,就会找不到回家的路。列宁曾 发出忠告:“共产党员成了官僚主义者。如果说有什么东西把我们毁掉的话,那就是这个。”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四种危险”“四大考验”摆在全党面前,在变革的时代,忘记初心就会耐不住清贫、守不住寂寞、经不起诱惑以至于蜕化变节。很 多在反腐败浪潮中落马的贪官都曾是奋进的青年,也有美好而纯洁的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但随 着职位的升迁和权力的增大,放松了警惕、迷失了自我、背弃了誓言,忘记了初心,最终滑向 罪恶深渊。 作者系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工商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朱健

佛教的四个境界

境界: 1. 声闻小乘境 在佛陀住世时期,能够听闻佛陀所教导的法义,而证得果智,称为佛陀的声闻圣弟子。后把明悟“四谛”道理(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断除“见思烦恼”,叫“声闻” 声闻指的是罗汉,罗汉有四果,第四果罗汉出离了生死轮回,也就是了了分段生死,开始了变异生死的人,是小乘佛教最高果位、大乘佛教里最低果位的人。 称闻佛言教悟苦、集、灭、道四谛之真理而得道者。 四谛的教法,能令人断除见惑(我见、常见、断见等错误见解)和思惑(对世间事物而起的贪嗔痴等迷情),证得涅槃(出离了生死轮回,也就是了了分段生死,),叫做声闻乘。 声闻乘是依四圣谛之理而起修 声闻乘的果位名,梵语叫做斯陀含,华译为一来,意思是修到了此果位的人,死後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们这个世界来一次,就不再来欲界受生死了。 四果 一.须陀洹果 梵语须陀洹。华言入流。又名预流。即初果也。谓此人断三界见惑尽。预入圣道法流。故名入流。(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斯陀含果 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即第二果也。谓此人于欲界九品思惑中。断前六品尽。后三品犹在。须更来欲界一番受生。故名一来。(思惑者。谓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心起贪受。迷惑不了也。九品得。于上中下三品中又各分三品也。) 三.阿那含果 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即第三果也。谓此人断欲界后三品思惑尽。更不来欲界受生。故名不来。 四.阿罗汉 果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即第四果也。谓此人断色界无色界思惑尽。四智已圆。已出三界。已证涅盘。无法可学。(四智睹。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也。梵语涅盘。华言灭度。) 2 .缘觉中乘境 也称辟支佛、独觉。在无佛住世的时候,独自修行,观“十二因缘”之理,觉悟无常,断烦恼,证真理,从缘得觉,故叫“缘觉”,也称“辟支佛”。 缘觉指的是辟支佛,是属于中乘,比第四果罗汉略高,还没到大乘菩萨。 而缘觉乘,则是依十二因缘之理而起修 十二因缘是缘觉所修的法门。缘觉乘圣人比声闻乘利根,声闻乘闻佛说四谛法,从苦谛上悟入,而缘觉由集谛上悟入,故较声闻乘为深。缘觉由集谛之无明,观十二因缘之缘起,无须听法,即依自力得觉悟,又称为独觉,即是辟支佛。因此缘觉乘也叫做独觉乘,或辟支佛乘,又因较声闻乘为高深,称为中乘,而下于佛乘及菩萨乘。 十二因缘又名十二缘起。这十二缘起是说明人生的经过,换句话说,是有情生死流转的说明。一切众生界,乃至自然界,都是缘起互相依存的。阿含经说:“此有故彼有,此

禅宗思想与日本家具设计

禅宗思想与日本家具设计 Zen Thought and Japanese Furniture Design ■匡富春1 吴智慧2 Kuang Fuchun1 & Wu Zhihui2 (1.2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南京 210037) 摘 要:禅宗思想自镰仓时代传入日本,对日本的家具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一种空灵、清淡、静谧的意境。本文探讨了禅宗思想在日本发展过程中,逐渐渗透到美学、建筑、文化等领域,成为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通过对日本传统与近现代家具设计的比较,进一步分析了禅宗思想在日本家具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最终得出了禅宗思想对现代家具设计的启示。 关键词:禅宗;禅宗美学;日本家具设计;日本文化 中图分类号:TS664.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260(2012)04-0011-03 Abstract: Since Zen thought spread to Japan in the Kamakura period, it has had an important effect on Japanese furniture design and formed an artistic conception of spaciousness, insipidness and silenc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d Zen thought gradually in? ltrates into the areas of aesthetics, architecture and culture and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Japanese culture in its development progress, analyzed the success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Zen in Japanese furniture design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raditional and contemporary furniture design, ? nally concluded the enlightenment of Zen thought for modern furniture design . KeyWords: Zen; Zen Aesthetic; Japanese Furniture Design; Japanese Culture 1禅宗思想概述 1.1禅宗思想的起源 佛教诞生于古印度,公元67年左右传入中国。在其发展过程中,佛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不仅将天竺佛国绳床等高坐家具传入汉土,使中国的生活形态逐渐由低姿转向高坐;而且还与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禅宗。 作为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禅宗,其原形在释迦牟尼时代就有,主要指僧人和佛教徒“结跏跌坐”的修炼方式,这种闭目沉思的修炼方式也被称作“坐禅”。希望修炼者通过坐禅的形式安静而止息杂虑,将精神集中于一处,获得清净寂定的心境,久而久之达到“静心思虑”的一种状态。在佛教里,一般将这种状态称为“禅定”。但是与佛教最初“禅”的内涵相比较,以“禅”命宗的中国禅宗其内涵已不是单指这种僧人“四禅入定”的修炼方式,而是将“禅”视为众生之本性。[1] 禅宗与天台、华严等以精通佛法为教义的宗派相比,有所不同。首先,禅宗自始至终就带有强烈的批判性,它颠覆教条,排斥对于神和经典的崇拜,甚至于“毁佛骂祖”;其次,禅宗将“心性论”作为成佛的基础,提倡的“自性体悟”的修炼方式与传统的诵读经文的修炼方式相比,扩大了修炼方式的范围,其认为应该随时在生活中感悟心性,追求精神的自由与心灵的安宁。第三,禅宗强调修炼者思想的“顿悟”,讲求“顿”与“悟”的双重境界。因此,禅宗正是由于具有这种不断创新的能力才使得其能够不断发展,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2禅宗思想在日本的发展 中日之间隔海相望,早在奈良时代(公 元前710-公元前784年),中国的部分禅宗思想 已经传至日本,但由于受到日本旧佛统治的打 压,始终作为附宗、寓宗的形态而存在,未能 形成独立的宗派。随着镰仓时代(公元1192- 1333年)日本否定繁琐教学,注重内心信仰潮 流的出现,旧佛逐渐丧失了统治地位,禅宗凭 借其所提倡“不立文字,自性体悟,见性成佛” 这种简单易行的修行方式,在日本广泛传播。 与此同时,从中国求法归来的僧人荣西和道 元也将中国临济宗和曹洞宗传入日本,形成了 日本禅宗的两个宗派。在此后的数百年中,自 身体系逐渐完备的禅宗思想也由各个宗派不 断传入日本,与日本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 新的“日本禅”。禅宗佛教这种新的形式不仅 吸引了日本的武士阶层,成为武士们简朴的象 征;而且并对日本的美学思想、茶道、绘画、建 筑等诸多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可以说禅即是 日本的灵魂。[2] 禅宗思想之所以能够在日本得到迅速的 发展,这与其思想与日本独特的客观环境和 民族心理密不可分。首先,禅宗主张“坐禅”这 种简单易行的修炼方式与日本跪坐式的生活 方式相似,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其次,禅宗所 提倡“不立文字”、“不设言句”的修炼方式与 佛教晦涩难懂的经文相比,更能够被普通百 姓所理解;第三,禅宗主张通过坐禅的方式来 达到“静心思虑”的心境,获得人与自然相互 融合的境界,这与日本本土神道教的"天人合 一“观有共通之处;第四,禅宗思想在日本化 过程中,与日本“茶道”、“花道”等“道”的形 式相互融合,将禅宗思想渗透到了百姓的日常 生活当中。 1.3禅宗美学与日本美学 禅宗的美学思想是随着禅宗的起源与发 展而形成的一种审美经验,其重视人性内在 的纯净之美,追求人与外在自然的和谐之美, 崇尚存在的空灵之美。禅宗美学的出现不仅 对魏晋以后中国士人的审美心理与艺术创作 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标志着诞生于儒家美学、 道家美学的中国美学思想逐渐走向一种将审 美活动与自由之为完全等同起来的成熟阶段; 而且随着其在日本的广泛传播,也逐渐使日本 美学呈现出一种返璞归真的趋势,即在佛教 和中国唐代的家具、建筑影响下形成的繁复 奢华,浓艳辉煌的审美观逐渐回到远古时期 的素简清淡,崇尚自然。并最终形成了一种幽 寂、深邃、玄奥、清淡、静谧和伤感的美学思 想。[3] 在禅宗美学这种追求“清淡、静谧”的 影响下,日本的建筑、家具、景观等领域也逐 渐开始追求一种素简、淡泊,排斥奢华浓艳的 精神内涵。例如,独具特色的日本枯山水景观 设计就深刻体现了禅宗美学思想的精髓所在 (图1)。这种常见于静谧、深邃禅宗寺院中的 微缩式景观与传统景观的造园方式相比,其 摒弃所有诸如喷泉、植物等动态景观的基本 元素,转而以岩石、白沙和苔藓等静止不变的 元素,通过象征的设计手法突出了自然与生命 主体,营造出一种自然、空灵、伤感的静止景 观氛围。一座小小的庭院仿佛有种使时间瞬 刻凝固的力量,使人们不由自主的产生“无欲 而凝噎”的伤感。[4] F+ID 2012/04 家具与室内装饰 DOI:10.16771/https://www.360docs.net/doc/61814331.html,43-1247/ts.2012.04.035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