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第四章基础知识[1]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第四章基础知识[1]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第四章基础知识[1]

九上科学 第四章基础知识

第一节 食物与摄食

1.有机物在体内氧化时所产生的能量与在体外燃烧时产生的热量 (填“相同”、“不同”)的。每克营养物质在体内 时所产生的 叫热量价。不同物质的热量价是不同的,蛋白质为 千焦,糖类为 千焦,脂肪为 干焦。在下列食物中:玉米、食物油、黄豆、苹果、花生。你认为热量价比较大的是 。

2.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 、 、 、 、 、 和 等 大类。

3

4. 蝇类 蚊类 ; 蜂类 ; 蝗虫 。

5.人的一生共有 (20颗)和 (28颗)两组牙齿, 根据牙的结构示意图: ①从牙外部观察,整个牙的结构由一: ;二: ; 三: 组成, ②构成牙齿的主要物质是[ ] ;

③[ ] 是人体结构中最 的物质,损坏后 再生.

④人得了龋齿发生疼痛,是由于 已侵入[ ] ,其中 含

有 ; ⑤保护牙齿要做到 , 。

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 和 。食物在由消化腺分泌的 作

用下消化。

①消化道依次包括: 、 、 、 、 、 、 。 2脂肪必须经过消化的原因是 它们在 作用下,最终分别被分解成 、 和 等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均被吸收

3. 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原因是其内壁的皱襞上有大量的 ,且含有丰富的

4.消化包括 和 。 是主要通过牙齿的咀嚼和胃肠的蠕动的消化, 是利用消化酶使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过化学变化可吸收的物质。

5.酶是生物体所产生的具有 的 。特点是 、 、 ,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有 、 等。

第三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

1.血液包括 (55%)和 (45%)。血浆的作用是 。

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 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 。一 二 三

3.红骨髓担负血细胞的再生任务。

4. 心脏的结构,写出图中编号的结构名称:

①,②,③,④,⑤,

⑥,⑦。

A ,

B ,

C ,

D 。

5.血液循环的途径:

①体循环:左心室→→→毛细血管网→→

→。

②肺循环:右心室→→肺毛细血管→→。

体循环由血变成血,肺循环由血变成

血;体动脉、肺静脉里流的是血,体静脉、肺动脉里流的是

血。

6.血管:分、和。血流方向由→→。

动脉的特点是管壁,富有;静脉的特点是管壁,弹性,内有,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壁极细,管壁仅由一层组成,近容一个通过。

7.心自主地节律性收缩舒张保证血液朝一个方向流动

8.血压与脉搏。

①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成年人安静时心率为次/分。正常范围次/分。

②脉搏:心脏每次收缩都会产生很大的压力,这个压力会沿动脉向前推动血液,使所有的动脉受

到压力,形成脉搏。脉搏与是相同的。测脉搏方法:把手指按放在腕部的处触摸。

③血压: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强。

当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达到最高值叫;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到最低的值

叫。一般用分式表示人体血压.如16/10.7干帕,表示收缩压16千帕,舒张压10.7千帕。

血压正常范围:收缩压 12~18.7干帕;舒张压 8~12 千帕.

高血压:舒张压经常超过干帕;低血压:收缩压经常低于于帕。

9. 人体血细胞数量变化及症状: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若数目减少,就是;白细胞若数目增多,

就是身体有;血小板若数目减少,不能。

第四节能量的获得

1.一般情况下,人体每天进行各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多数来源于 ,也有一部分来源于 ,极少数来源于。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2.根据是否需要氧气,把细胞的呼吸作用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糖类 + 氧 ---→ + +

无氧呼吸:葡萄糖---→ + (少量)

3.鱼类用呼吸,两栖类用兼用呼吸,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用,蚱蜢、蝗虫用呼吸。

第五节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1.血糖是血液中的,正常成年人含量维持在。

2.体内能量的获得。获得的能量 = 十。

3.体内食物的主要排泄途径。

以汗液形式排出——;以气体形式排出——;

以尿的形式排出——。

4.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产生尿液;运送尿液到膀胱的细管;暂存尿液。5.是人体最主要的排泄器官,是的器官。

6.新陈代谢包括和,是生物生存的,也是生命的。

第六节代谢的多样性

1.植物能通过作用自己制造并贮存的营养方式称为。人和动物等通过来获取营养的方式称为。

2.微生物指自然界的、和。

3.新陈代谢的营养方式分为和,异养又包括和两类。

4.微生物的营养方式属于,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为。

九上科学第四章复习练习

第一节食物与摄食

1.每种营养物质都有其重要的作用,其中能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能源物质或需要消化才能

被人体吸收营养物质有、和,重要能源物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贮存能量的物质;不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是、、、,其中、和不需要消化就人体吸收,既不能消化也不能被人体吸收。

2.一天膳食的总能量摄入中,最多的应是()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水

3.下列食物中,含脂肪最多的是()A、马铃薯 C青菜 D.花生 D、鲫鱼

4.请用线段将维生素种类与其相应的缺乏症连接起来。

5.请用线段将几种无机盐的种类和其对应的缺乏症连接起来。

(1)维生素A a.坏血病 (1)含钙的无机盐 a.厌食、贫血

(2)维生素B1 b.夜盲症 (2)含磷的无机盐 b.缺铁性贫

(3)维生素C C.佝偻病 (3)含铁的无机盐 c.地方性甲状腺肿

(4)维生素D d.神经病 (4)含碘的无机盐 d.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

(5)含锌的无机盐 e.儿童易患佝偻病

6.长期在海上航行的水手常常牙龈出血,他们应多吃( )A.蛋B.肉 C.牛奶D.新鲜蔬菜、水果

7.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需要摄人大量的蛋白质,为了补充大量的蛋白质,他们应多吃( )

A.水果 B.米饭 C.瘦肉 D.馒头

8.下列营养物质中,能氧化分解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一组物质是( )①蛋白质;②糖类;③脂

肪;④水;⑤无机盐;⑥维生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9.人在过度劳累时,常需要补充的物质是( ) A.无机盐 B.蛋白质 C.脂肪 D.糖类

10.患蛀牙后,遇冷热刺激会很痛,这是因为牙髓腔中有( )A.牙髓 B.血管 C.神经牙本质

11.在保证正常膳食平衡的前提下,青少年还应该多吃一些()

A.含蛋白质、脂肪多的食物 B.含淀粉、维生素多的食物

C.含糖类、食盐较多的食物

D.含蛋白质、钙、磷多的食物

12.从地震废墟中解救出来的人都非常消瘦,他们在被解救出来之前主要依靠分解体内的什么来提供能量维持生()

A.蛋白质

B.脂肪

C.维生素

D.淀粉

13.右图甲是成年人上颚牙的排列意图,这组牙

可以统称为 .图中A是,D

是 ,右图乙显示了牙的哪些结构已经受

到破坏,指出图中的标号并写出名

称:[ ] ,这种牙齿称

为。

14.第二节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15.(1)人体消化系统不能被消化的食物是 ;

(2)在食物的营养成分中,可以由消化道壁直接吸收的是 ;

(3)蛋白质、淀粉、脂肪在消化道中起初消化部位分别是、、;

(4)消化道内的消化液种类最多的是;

(5)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16.试管内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后,置人37℃的温水中,—段时间后植物

油不见了,配制的消化液最合理的一组是………………………………………………( ) A.唾液、胃液、肠液 B,胃液、胆汁 C.胰液、肠液、胆汁 D.肠液、胰液、胃液

17.水、无机盐、葡蓟糖等营养物质进入血液的过程是( )A.消化 B.吸收 C.运输 D.分泌

18.人体消化道各段的吸收力不同,胃能吸收的物质主要有( )

A.葡萄糖、酒精 B.水、酒精 C.无机盐、酒精 D.氨基酸、酒精食道

18.右图为消化系统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既无消化功能,又无吸收功能的是( )

A.② B.⑦ C.⑧ D. ④

(2)食物的物理性消化开始于[ ]

(3) 若⑤中发生病变,主要影响化学性消化的营养物质是·

A.糖类 B.蛋白质 C.核酸 D.脂肪

(4) 消化道内,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消化酶种类最多的器官是

A.① B.⑤ C.⑨ D.⑩

(5) 能分泌消化液,但消化液不含消化酶的器官是( )

A.① B.⑤ C.⑧ D.⑨

19.如图表示食物中蛋白质、淀粉、脂肪(用甲、乙、丙表示)经过人

体消化道各种器官时被消化的情况,据图回答:

(1)甲、乙、丙分别代表什么成分的消化过程:

甲、乙、丙

(2)食物成分经过小肠时都急骤下降说明了

.

(3)从图可知,甲、乙、丙在消化道内开始消化的先后顺序

是。

20.唾液中的酶不能分解蛋白质和脂肪,这是因为酶具有;发高烧:引起新陈代谢紊乱,

这是因为酶的活性受条件的影响;唾液淀粉酶进入胃后,对淀粉的分解作用大大降低,这是因为此酶在条件下,其催化作用发挥得最好。

21.下表是进行某实验时的不同处理,据表作答:

(1)完成表中各项处理后,再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碘液,将出现蓝色的试管是二号,其原因是。

(2)另一支试管不出现蓝色,说明其中的淀粉已被——酶消化,本实验中,设置1号试管的目

的是。

22.人体发高烧时,常常没有食欲,最根本的原因是()

A.所持的食物不能被消化 B.胃肠的蠕动减慢

C.体内食物残渣排出受阻 D.体温超过37℃,消化酶的活动受到影响

23.“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的实验结果如下表,该实验结果表明酶的催化作用( )

A.需要适宜的温度 B.具有专一性 C.需要适宜的pH值 D.具有高效性

24.果子酒放久了易产生沉淀,只要加少量蛋白酶就可使沉淀消失,而加入其他酶则无济于事,这说明( )

A.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B.酶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C.酶的催化作用受环境影响 D.酒中的这种沉淀是氨基酸

25.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活细胞产生的 B.酶和激素的作用相同

C.酶的产生受遗传物质控制 D.在催化过程中不断被消耗

26.右图说明

A.人温度越高,酶的催化能力越强

B.温度越高,酶的催化能力越高

C.接近人体温度,酶的催化能力最强

D.酶的催化能力与温度无关

27.人体中有许多化学反应,都能由不同的酶进行催化,这说明了酶具有……………………( ) A.多样性 B.专一性 C.高效性 D以上都正确

28.酶是生物催化剂,下图表示外界条件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其中图甲说明酶只能在一定的

范围内活动,图乙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受的影响。

第三节体内物质的运输

29.右图上心脏的示意图.根据图回答问题:

30.

31.

32.

33.在病人上臂抽血、滴注生理盐水,选用的血管依次是()

A 动脉、动脉

B 动脉、静脉

C 静脉、动脉D静脉、静脉

34.观察心脏内部结构时,看到心脏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放,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A.心房→心室→静脉B.心房→心室→动脉 C.心室→心房→动脉 D.静脉→心室→心房

35. 血液在完成一次完整的循环过程中,要经过心脏和肺的次数分别为( )

A 、一次、一次

B 、一次、两次

C 、两次、一次

D 、两次、两次

36. 右图所示曲线分别表示人体血液中O 2和CO 2含量的变化情况。

若横轴中的A 段为组织内毛细血管,则b 为 含

量的变化曲线。曲线b 所表示的气体在C 段血管处迅速升高

的原因是 。

37. 下表是某人的血液常规检验单,请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填空:

由该报告单可以判断此人可能患有_______ ____(填病症名);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

第四节 能量的获得

39. 在激烈的篮球比赛中,人体骨骼肌细胞获取能量的方式是( )

A .只有无氧呼吸

B .主要是无氧呼吸

C .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并重

D .主要是有氧呼吸

40. 徒手登山运动员,当他在海拔4000米以上继续攀登时,尽管经过充足的休息后再爬,但越往

上,越感到乏力,其主要原因是( )

A 组织细胞内氧气含量降低

B 血液中二氧化碳增多

C 呼吸越来越急促

D 山地更加陡峭

41. 进入西藏的浙江援藏干部,对高原缺氧的环境所产生的生理性反应是( )

①造血功能增强,红细胞数目增多 ②呼吸频率加快 ③细胞大多以无氧呼吸获得能量 ④心率加快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②④

42. 右图能够说明运动员在短跑过程中和跑步结束后血液 中乳酸浓度变化的是( )

A 曲线a

B 曲线b

C 曲线c

D 曲线d

跑步过程中 跑步结束后

液中乳酸浓

第五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一.探究分析题

40.下表是某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的样品中主要物质的浓度比较表,根据此表回答问题:

(1)样品A 是___________,

B 是___________,

C 是____________;

(2)样品A 和样品C 比较,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请分析下图并回答问题:

(1)B 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中, 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这种物质是在 (器官)中被吸收的。

(2)F 的形成主要包括 和 两个生理过程。若发现F 中含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则可能是 发生了病变。

(3)与C 1相比,C 2中的 气体增多。请自选材料用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

44.右图是肾单位及其周围的毛细血管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肾单位是由[ ] 、[ ] .和[ ] 构成。

(2)图中A 、B 两处所表示的生理过程,A 是 ,B 是

(3)①②中流的血液分别是 血和 血。从⑥中流出的

液体是

第43题 第44题

第六节 代谢的多样性

43. 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的根本区别是( )

A 是否含有叶绿体

B 是否能进行光合作用 B 动物还是植物 D 能否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44. 医学上用氧气驱赶蛔虫的原理是( )

A 促进有氧呼吸

B 抑制有氧呼吸

C 促进无氧呼吸

D 抑制无氧呼吸

45. 在受到严重污染的河流段,高等生物全部死亡,河水发黑发臭,但仍有一些细菌生存着。这些

细菌的代谢类型是( )

A 自养需氧型

B 自养厌氧型

C 异养需氧型

D 异养厌氧型

46. 下列属于自养生物的是( )

A 紫菜

B 蝗虫

C 青霉

D 酵母菌

九上科学第四章基础知识答案

第一节食物与摄食

1.相同氧化热量 16.7 16.7 37.7 食物油花生

2. 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粗纤维七

3

4.虹吸式舐吸式刺吸式嚼吸式咀嚼式 5.乳牙恒牙(1)牙冠牙颈牙根② [ 2 ] 牙本质③[ 1 ] 牙釉质硬不能④病菌 [ 3 ] 牙髓腔⑤饭后漱口,早晚刷牙

第二节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1

2.都是大分子物质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

3.小肠绒毛毛细血管 4.物理消化化学消化物理消化物理消化

5. 催化能力蛋白质专一性高效性多样性 PH 温度

第三节体内物质的运输

2.结合分离 3.红骨髓 4.①主动脉②肺动脉③肺静脉④上腔静脉⑤下腔静脉⑥瓣膜⑦瓣膜 A 左心房 B左心室 C 右心房 D 左心室

5.①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体动脉→毛细血管网→体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②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动脉血静脉血静脉血动脉血动脉血静脉血6.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厚弹性薄小静脉瓣上皮细胞红细胞单行

7.心脏自主地节律性收缩舒张保证血液朝一个方向流动

8.① 75 60~l00 ②心率桡动脉③收缩压舒张压 12 12 9.贫血炎症凝血

第四节能量的获得

1.糖类脂肪蛋白质

2.二氧化碳水能量乳酸能量

3.鳃肺皮肤肺气管

第五节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1.葡萄糖 0.1% 2.消耗的能量贮存的能量 3.皮肤呼吸系统泌尿系统

4.肾脏输尿管膀胱 5.肾脏形成尿液

6.同化作用异化作用基本条件基本特征

第六节代谢的多样性

1.光合有机物能量自养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异养

2.细菌真菌病毒3.自养异养腐生寄生腐生发酵

九年级上科学(浙教版)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九上科学期中试卷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Na:23 Fe:56 Ag:108 N:14 S:32 Cu:64 Mg:24 Zn:65)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我们每天都要喝水,都要用水,纯净的水是一种( A ) A 、氧化物B、非金属C、元素D、混合物 2、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一致的是( D ) A.水银Ag B.纯碱NaHCO3C.胆矾 CuSO4D.烧碱NaOH 3、下列生活用品中,哪个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 ) A、铁锅 B、塑料盆 C、玻璃杯 D、砖块 4、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烯烃反应领域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下面是他们研究烯烃 反应的示意图: 该反应属于四种反应类型中的( D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5、市面上出售一种装有太阳能电扇的帽子(如图所示)。在阳光的照射下,小电扇快速转动,能给炎热的夏季带来一 丝凉意。该装置的能量转化情况是( A ) A.太阳能→电能→机械能 B.太阳能→机械能→电能 C.电能→太阳能→机械能 D.机械能→太阳能→电能 6、x、y、z三种金属中,只有z能和稀硫酸反应,当把y放入x的盐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则x、y、z三种金属 的活动性顺序为( C ) A.x>z>y B.y>x>z C.z>y>x D.y>z>x 7、下列两种物质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反应前后溶液的总质量增加的是(B) A.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 B. 锌和硫酸铜溶液 C. 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D. 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 8、关于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B、做功时间越长,功率越小 C、功率越大,做功越多 9、将混有少量氧化铜粉末的铁粉,放入盛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有部分铁剩余,过滤,滤液中含有溶质的是 ( B ) A、只有FeSO4 B、有CuSO4和FeSO4 C、有H2SO4和FeSO4 D、有H2SO4 10、在下图所示的实例中,其中没有做功的是() 11、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为:①NaOH、②CuSO4、③MgCl2、④Na2SO4,不用其他任何试剂而要将它们一一检验出 来的正确顺序是(C ) A、③①②④ B、②③④①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 12、下列化学知识运用错误的是( B ) A、施加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 B、用氢氧化钠溶液清除餐具上的油污 C、用活性炭可除去冰箱异味 D、被雨淋湿的自行车应立即擦干以防生锈 13、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Na+、Ba2+ 、Cl-、SO42- 、CO32-。现取200ml溶液 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得沉淀质量为2.33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对混合物的水溶液说法正确的是(B ), A、一定含SO42-和Na+,一定不含Ba2+和CO32-,可能含Cl- B、一定含CO32-和SO42-,一定不含Ba2+和Na+,可能含Cl- C、一定含CO32- 、SO42-和Na+,一定不含Ba2+,可能含Cl-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科学》九年级上学期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变化 物理化学 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新物质的产生 实质分子间的距离发生改变构成物质的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 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颜色;气味;软硬;物质的溶解性;液体的 沸点;晶体的熔点 只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酸碱性;可燃性 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来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物质变化的证据: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温度变化、性质变化、发光发热、PH 变化、状态变化等。 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根据物质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推测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寻找未知物质、建立物质变化模型等。 第二节物质的酸碱性 一、一些物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叫电离; 酸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 H+;产生的阴离子叫这种酸的酸根离子。 二、酸:酸是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H+)这一种粒子的一类物质 酸的共同特点——电离产生的阳离子都只有H+ 三、酸碱指示剂 1) 定义: 在酸或碱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作酸碱指示剂. 2)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 3) 作用:可以定性地测量溶液的酸碱性. 4) 指示剂酸性溶液(PH<7) 碱性溶液(PH>7) 石蕊试液(紫色)红色蓝色 酚酞试液(无色)无色红色 蓝色石蕊试纸红色不变色 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蓝色

3 3 4 3 4 4 结论:①pH 试纸能显示酸性的强弱,而酸碱指示剂则只能指示溶液是否显酸性。 ②酸能使指示剂变色,其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四、酸的共性(通性). ①酸能使紫色的石蕊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 ②酸+金属=盐+氢气 ③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④酸+碱= 盐+水 ⑤酸+盐 =新盐+新酸 五、CO 2-的检验:加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 Ca(OH)2 + CO 2 = CaCO 3 ↓ + H 2O 六、SO 42-的检验方法:滴加硝酸钡(Ba(NO 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硫酸钡(BaSO 4), 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Cl -的检验方法:滴加硝酸银 AgNO 3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氯化银 AgCl ,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检验 Cl -和 SO 2-时,要加几滴稀硝酸,目的是除去 CO 2—等杂质离子的干扰。因为CO 2—与 AgNO 3 或 BaCl 2 溶液接触时,也有白色沉淀 Ag 2CO 3、BaCO 3 生成,但这些沉淀都溶于稀硝酸。 七、溶液有可能同时存在 Cl -和 SO 2-时,应该先检验 SO 2-,而且用 Ba (NO 3)2 溶液和 稀硝酸代替 BaCl 2 溶液和盐酸作试剂。且需将 BaSO 4 沉淀滤去,再往滤液中加AgNO 3 溶液和稀硝酸检验 Cl -。 因为硫酸银微溶于水,如果溶液中 SO 42-浓度较大, 先检验 Cl -,加入 AgNO 3 溶液时,会生成 Ag 2SO 4(微溶)沉淀,而干扰 Cl -的检验。 八、盐酸(氯化氢溶液) ①重要的物理性质:a. 纯净盐酸是无色液体(工业盐酸由于混有 Fe 3+而呈黄色), 有刺激性气味,有酸味。 b. 易挥发,浓盐酸在空气中形成白雾(原因是:浓盐酸挥发出的 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水蒸气接触,形成的盐酸的小液滴)。 九、硫酸 H 2SO 4 ①物理性质:无色、油状、粘稠液体、不易挥发。 ②稀 H 2SO 4 有类似稀 HCl 的化学性质。 ③浓 H 2SO 4 的特性 a . 吸水性:可吸收气体含有的水分。常用作不与它反应气体的干燥剂,如 CO 2 等 b . 脱水性:能把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的氢、氧元素按 2:1 的比例从上述化合物中夺取出来,使之发生碳化现象。 c . 氧化性:浓 H 2SO 4 的氧化性很强,它与金属起反应时,一般生成水。 d . 浓 H 2SO 4 稀释要放出大量的热。 注意实验操作: 把浓 H 2SO 4 沿着容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倒进浓 H 2SO 4 里(危险!)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第一章

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满分为18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共6页,有4大题,39小题。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班级、姓名、学号分别填写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 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0-16 CI-35.5 N-14 Ca-40 H-1 Zn-65 Mg-24 Na-23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1-10每小题3分,11-20每小题4分,共7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 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古代“山顶洞人”从事的生产活动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采集野果 B 、钻木取火C、狩猎捕鱼D、缝制衣服 2、下表列出了部分食物的pH,其中显碱性的是▲ A、古代湿法炼铜:Fe+CuSO== FeSO4+Cu B 金属去锈:Fe2Q+6HCI== 2FeCl 3+3H2O C用氢氧化钠除去大气中的二氧化硫:2NaOH+SO=NaSQ+HO D 实验室制取氢气:Zn+ H2SQ== ZnS04+ H 2 f 5、自来水生产中常通入适量氯气进行杀菌消毒,氯气与水反应如下:Cl 2+H>0=HCI+HCI0 , 市场上有一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蒸馏水)出售。你能用来鉴别 纯净水真伪的试剂是▲ A、酚酞试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硝酸银溶液 D、氯化钡溶液 6、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够共存的是▲ A、盐酸和硝酸银 B、硫酸和硝酸钡 C、盐酸和氯化钡 D、铁和稀盐酸 7、下列气体在收集时不能用氢氧化钠做干燥剂的是▲ A、氢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8、下列各组物质中,主要成分的名称和化学式表示的不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A、苛性钠、氢氧化钠、NaOH B、盐酸、氯化氢水溶液、HCI C 烧碱、碳酸钠、Na2CO D 、食盐、氯化钠、NaCI 9、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会发生反应且质量增加的是▲ A、浓盐酸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 D、碳酸钠晶体 10、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备课本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 一、指导思想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 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合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实验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科学》是一门综合理科课程。科学课程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养成学生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1)和(14)班的科学教学工作。上个学期的学习情况及多次的考试成绩来看(1)班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还不够。这个班的男生多虽然很聪明,但是很爱偷懒,学习科学也有较浓厚的兴趣上课纪律也较好。所以总体表现还不错,但是个别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些问题,需要特别关注,督促其认真学习。(14)班的学生对基本的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掌握,但对于部分知识点少数同学理解不透。往往对具体的问题束手无策,有待进一步提高实验动手操作能力有男孩强于女孩的现象。女生动手操作能力待进一步提高。且学生的的基础参差较大。 学生学习态度及习惯分析,大部分同学能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认真,发言积极,课后能即使反馈课堂中不能弄清的问题。

学习自觉性教强,但也有个别同学的依赖性较强。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作业敷衍之事时有发生,对科学缺乏兴趣。基于这班学生的这种学习状况,我想我的教学仍然以基础知识为主,加强引导和注意鼓励相结合,努力鞭策和有效疏通相结合。而这个学期的科学知识较上个学期相比又明显困难了一些要想让我的教学效果更好。我想我必须做到提高学生动手意识地同时,提高学生等的动手能力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实际化、生活化。 三、教材分析 教材的概貌九年级上共4 4章以“转化和平衡”这一统一的科学概念进行整合。第1、2两章的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它们与八年级下教科书中的“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 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是在八年级下册基本掌握了分子和原子的构成、元素与元素符号、化学式、相对分子量的计算、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 学习物质分类打下基础。 第2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37教案

(一)引入新课 出示图片(电饭煲、电热壶等),生活中的部分家电在使用中会发热,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二)新课教学 1、电流的热效应 提问:电热器的工作时能量是如何转化的?你还能再举其它利用电流热效应的电器吗?电热水器、电热毯、电烘箱、热的快、电取暖器等等… 电热器:用来加热的设备。主要元件是发热体,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电阻丝绕在绝缘体上制成的。、 2、电流热效应的利与弊 学生讨论:热效应的利与弊。 优点:无污染、热效率高、方便控制和调节温度 缺点:①在家庭电路中,由于长期的电流热效应,导线外的绝缘层会加速老化,甚至会烧毁绝缘层而引发火灾; ②同时,由于电流热效应,会影响家电的使用性能和寿命。 防止措施:加装散热系统(如散热电扇)或为了更好散热而特别设计的结构(散热窗)。(学生讨论举例) 3、电热的计算 探究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 (1)提出问题: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2)学生猜想:可结合生活经验,并说明简单的理由 (3)设计实验:出示实验装置,思考采用什么方法和如何利用实验仪器来进行实验。 注意控制变量法的使用: ①控制t、I相同,研究电阻与热效应的关系 ②控制t、R相同,研究电流与热效应的关系 ③控制I、R相同,研究时间与热效应的关系 (4)进行实验:略 (5)获得结论:当电流相等时,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当电阻相等时,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就越多; 通电的时间越长,电流产生的热量就越多。 (三)布置作业 1、课本P109第一、二题。 2、作业本第7节第一部分。 第周第课时上课时间月日(星期)本学期累计教案 39 个

第周第课时上课时间月日(星期)本学期累计教案 40 个

最新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化学部分知识点

九上第一章基础知识归纳 一、概念: 1、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 2、碱的组成——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 3、盐的组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 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 解反应。AB+CD=AD+CB 5、稀释浓硫酸的方法——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 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6、中和反应——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二、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口诀: (正价)一氢钾钠银,二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氮磷。 (负价)负一价:氟、氯、溴、碘; 负二价:氧和硫。 (可变正价):一二铜汞,二三铁,二四碳,四六硫。 (原子团的化合价 负一价:氢氧根(OH),硝酸根(NO3),氯酸根(ClO3),高锰酸根(MnO4); 负二价:硫酸根(SO4),碳酸根(CO3),亚硫酸根(SO3),锰酸根(MnO4); 负三价:磷酸根(PO4); 正一价:铵根(NH4)。 三、熟记下列反应方程式: (一)酸的性质(1)与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酸+碱=盐+水。 (3)酸+某些金属氧化物=盐+水。 (4)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5)酸+盐=新盐+新酸。 1、锌跟稀盐酸反应:Zn + 2HCl = ZnCl2 + H2 ↑有气泡产生,锌粒逐渐减少。 2、锌跟稀硫酸反应:Zn + H2SO4 = ZnSO4 + H2↑ 3、铁跟稀盐酸反应:Fe + 2HCl = FeCl2 + H2 ↑有气泡产生,铁逐渐减少, 4、铁跟稀硫酸反应:Fe + H2SO4 =FeSO4 + H2↑溶液变成浅绿色。 5、铁锈跟稀盐酸反应:Fe2O3 +6HCl = 2FeCl3 + 3H2O 红色铁锈逐渐消失, 6、铁锈跟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溶液变成黄色 7、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H2O 黑色氧化铜逐渐消失, 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应:CuO +H2SO4 = CuSO4 + H2O 溶液变成蓝色。 (二)碱的性质:(1)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碱+多数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3)碱+酸=盐+水 (4)碱+某些盐=另一种盐+另一种碱 1、氢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反应:2NaOH + CO2 = Na2CO3 + H2O 2、氢氧化钠跟二氧化硫反应:2NaOH + SO2 = Na2SO3 +H2O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期末试卷答案

九年级(上)科学试卷 满分:200分时间:120分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H一1 C一12 O一16 Ca—40 Na一23 卷一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生物体内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均在酶的参与下才能完成。以下有关酶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 ) A.酶只能在细胞内起作用 B.一种酶只能催化某一种或某一类化学反应 C.酶的催化作用受到温度、pH的影响 D.酶是生物体细胞制造的一种蛋白质 2.下列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 3. 核电站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 ▲ ) A.核能→机械能→内能→电能 B.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C.机械能→核能→内能→电能 D.核能→电能→内能→机械能 4. 科学课本上“食物与能量”的教学内容中,为了比较体内不同种类的有机物在呼吸作用中释放 的能量多少,通过分别燃烧等量的花生仁、大米、牛肉干来加热试管中的水,并比较水的温度 变化的实验来推测三种食物所含能量的高低。下列选项与这个实验的科学原理、方法无直接关 ....系.的( ▲) A.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B.变量控制C.氧化反应程度D.同化作用 5. 食盐、食醋、纯碱、鸡蛋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见的物质,小明同学欲利用这些物质进行下列实 验,你能完成的实验是( ▲ ) 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氯离子②鉴别食盐和纯碱 ③制取少量二氧化碳④制取少量氢气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6. 为了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材中设计了“小钢球撞木块”的实验(如下图所示), 让静止的小钢球从斜面滚下,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错误 ..的是( ▲ ) A.该实验的没计思路是采用转换法,用木块移动的距离来表示动能的大小 B.该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如分别控制小球滚下的高度、小球的质量等 C.在实验器材的选择时,可以不考虑斜面的光滑程度,被撞术块的质量和软硬等因素 D.实验过程中,让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滚下,目的是为了让小球获得不同的运动速度 7.下列各组气体中均混有水蒸气,其中可以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 ) 、H2、HCl 、CO2、HCl 、O2、N2、H2、CO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变化 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通过观察与实验等来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物质变化的证据: 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温度变化、性质变化、发光发热、PH变化、状态变化等。 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根据物质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推测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寻找未知物质、建立物质变化模型等。 第二节探索酸的性质 一、一些物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叫电离; 酸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H+;产生的阴离子叫这种酸的酸根离子。 二、酸:酸就是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就是(H+)这一种粒子的一类物质 酸的共同特点——电离产生的阳离子都只有H+ 三、酸碱指示剂 1)定义: 在酸或碱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作酸碱指示剂、 2)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 紫色石蕊试液与无色酚酞试液、 3)作用:可以定性地测量溶液的酸碱性、 4) 结论:①pH试纸能显示酸性的强弱,而酸碱指示剂则只能指示溶液就是否显酸性。 ②酸能使指示剂变色,其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四、酸的共性(通性)、①酸能使紫色的石蕊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

②酸+金属=盐+氢气 ③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④酸+碱=盐+水 ⑤酸+盐=新盐+新酸 五、CO32-的检验:加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 Ca(OH)2+ CO2=CaCO3↓+H2O 六、SO42-的检验方法:滴加硝酸钡(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硫酸钡(BaSO4), 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Cl-的检验方法:滴加硝酸银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氯化银AgCl,再滴入稀 硝酸,沉淀不溶解。 检验Cl-与SO42-时,要加几滴稀硝酸,目的就是除去CO32—等杂质离子的干扰。因为CO32—与AgNO3或BaCl2溶液接触时,也有白色沉淀Ag2CO3、BaCO3生成,但这 些沉淀都溶于稀硝酸。 七、溶液有可能同时存在Cl-与SO42-时,应该先检验SO42-,而且用Ba(NO3)2溶液 与稀硝酸代替BaCl2溶液与盐酸作试剂。且需将BaSO4沉淀滤去,再往滤液中加 AgNO3溶液与稀硝酸检验Cl-。因为硫酸银微溶于水,如果溶液中SO42-浓度较大, 先检验Cl-,加入AgNO3溶液时,会生成Ag2SO4(微溶)沉淀,而干扰Cl-的检验。 八、盐酸(氯化氢溶液) ①重要的物理性质:a、纯净盐酸就是无色液体(工业盐酸由于混有Fe3+而呈黄色), 有刺激性气味,有酸味。 b、易挥发,浓盐酸在空气中形成白雾(原因就是: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水蒸气接触,形成的盐酸的小液滴)。 九、硫酸H2SO4 ①物理性质:无色、油状、粘稠液体、不易挥发。 ②稀H2SO4有类似稀HCl的化学性质。 ③浓H2SO4的特性 a、吸水性:可吸收气体含有的水分。常用作不与它反应气体的干燥剂,如CO2等 b、脱水性:能把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的氢、氧元素按2:1的比例 从上述化合物中夺取出来,使之发生碳化现象。 c、氧化性:浓H2SO4的氧化性很强,它与金属起反应时,一般生成水。 d、浓H2SO4稀释要放出大量的热。 注意实验操作: 把浓H2SO4沿着容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倒进浓H2SO4里(危险!) 十、硝酸HNO3 ①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液体,易挥发;能在空气中形成硝酸小液滴而成 白雾。 ②硝酸也有类似盐酸的化学性质。 ③硝酸的特性: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不产生H2,而就是水,能强烈腐蚀衣服与皮肤,使用时小心。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常考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 第1节、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有没产生新的物质。有新物质产生的属于化学变化。注意: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爆炸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如:气球或轮胎爆炸是物理变化。 2、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加热变成白色的硫酸铜、以及白色硫酸铜遇水变成蓝色都属于化学变化。 3、鸡蛋清(蛋白质)遇到硫酸铜会凝固,利用这性质可以用硫酸铜检验蛋白质的存在。(考点:重金属铜、铬或铅中毒可以喝牛奶、豆浆或鸡蛋清缓解) 第2节、探索酸的性质 1、酸的定义: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H+) 2、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注意:紫色石蕊遇中性溶液是紫色而不是无色。酚酞遇中性溶液是无色,因此不能用酚酞区分酸溶液和中性溶液) 3、酸+ 碱--- 盐+ 水(复分解反应) ①用胃舒平(氢氧化铝)中和过多胃酸 3HCl + Al(OH)3==== AlCl3+ 3H2O 。 ②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Cu(OH)2+ H2SO4 === CuSO4+ 2H2O。 4、金属氧化物+酸---- 盐+ 水(复分解反应) ①用盐酸除铁锈Fe2O3+ 6HCl === 2FeCl3+ 3H2O ②变黑的铜丝和稀硫酸反应 CuO + H2SO4==== CuSO4+ H2O 5、金属单质+ 酸---- 盐+ 氢气(置换反应) ①铁钉在足量盐酸中产生气泡Fe + H2SO4= FeSO4+ H2↑(注意:铁不管是与盐酸还是硫酸或者硫酸铜反应生成的都是+2价的亚铁,不是+3价的铁!) ②实验室制氢气 Zn + H2SO4= ZnSO4+ H2↑ 6、酸+ 盐----- 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 ①检验氢氧化钠已变质(加盐酸)Na2CO3+ 2HCl === 2NaCl + H2O + CO2↑,(氢氧化钠变质是吸收空气中的CO2变成了碳酸钠和水,质量会增加,检验是否变质的实质就是检验氢氧化钠中有无CO32+离子,可以使用酸、BaCl2、或者CaCl2等) ②检验盐酸中的氯离子HCl + AgNO3=== AgCl↓+ HNO3(AgCl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③检验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H2SO4+ BaCl2==== BaSO4↓+ 2HCl(BaSO4也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但是碳酸钙和碳酸钡都会溶解在稀硝酸里) (注意:某溶液加入BaCl2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不能证明该溶液一定含有SO42-,因为也可能溶液中有银离子产生的沉淀是AgCl,只能说该溶液可能含有SO42-离子或Ag+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一、酸的通性 1、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2、酸+ 碱--- 盐+ 水(复分解反应) ①用胃舒平中和过多胃酸 3HCl + Al(OH)3==== AlCl3+ 3H2O 。 ②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Cu(OH)2+ H2SO4 === CuSO4+ 2H2O。 3、金属氧化物+酸---- 盐+ 水(复分解反应) ①用盐酸除铁锈Fe2O3+ 6HCl === 2FeCl3+ 3H2O ②变黑的铜丝和稀硫酸反应 CuO + H2SO4==== CuSO4+ H2O 4、金属单质+ 酸---- 盐+ 氢气(置换反应) ①生锈铁钉在足量盐酸中产生气泡Fe + H2SO4= FeSO4+ H2↑ ②实验室制氢气 Zn + H2SO4= ZnSO4+ H2↑ 5、酸+ 盐----- 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 ①检验氢氧化钠已变质(加盐酸)Na2CO3+ 2HCl === 2NaCl + H2O + CO2↑ ②检验盐酸中的氯离子HCl + AgNO3=== AgCl↓+ HNO3 ③检验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H2SO4+ BaCl2==== BaSO4↓+ 2HCl 二、碱的通性 1、碱能使紫色石蕊变蓝色,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2、酸+ 碱-----盐+ 水(复分解反应) ①用烧碱中和石油中的硫酸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3、非金属氧化物+碱--- 盐+ 水 ①氢氧化钠放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Na2CO3+ H2O ②用烧碱溶液吸收工厂二氧化硫2NaOH + SO2== Na2SO3+ H2O 4、碱+ 盐----另一种碱+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 ①配制的波尔多液农药不能久置Ca(OH)2+ CuSO4==== Cu(OH)2↓+ CaSO4 ②氯化铁与烧碱反应3NaOH + FeCl3==== Fe(OH)3↓+ 3NaCl 三、金属的性质 1、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2、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

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知识点 一、物质的分类方法: (一)根据纯净物的物理性质不同。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溶解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根据纯净物的化学性质不同,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三)根据纯净物的组成、用途的不同,可将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常见物质的分类: (一)、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3.纯净物和混合物判断的依据:物质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 (二)、纯净物根据元素组成不同,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1.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氧气、氮气、铁、硫等。 注意: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 1.1单质按性质不同分金属和非金属: 金属如铁,铜、镁等;非金属如:氧气、碳、硫等。

注意:金属的导电性强弱顺序为:银>铜>铝>铁。 2.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水、硫酸、烧碱、食盐等。 化合物可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2.1有机化合物:含碳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注意:a.有机化合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例如CO、CO2、H2CO3、Na2CO3等碳酸盐就属于无机化合 物。 b.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 2.2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包括CO、CO2、H2CO3、Na2CO3等碳酸盐。 (三)、无机化合物可分为:氧化物、酸、碱和盐。 1.1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二元一氧”。 氧化物可分为:氧化物按元素组成分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如CuO、Fe2O3、CaO、MgO等。非金属氧化物如CO、CO2、H2O、SO2等。 1.2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1.3碱:电解质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1.4盐:由金属(或铵根)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总复习

2016年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总复习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一、物质得变化 1、物质就是在不断变化着得 2、探究物质变化得方法 通过观察与实验等来寻找物质变化得证据。 物质变化得证据: 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温度变化、性质变化、发光发热、PH 变化、状态变化等。 物质变化规律得应用 ――根据物质得变化规律,我们可以推测物质得性质与用途。 ――寻找未知物质、建立物质变化模型等。 二、酸及酸得性质 1、一些物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得过程叫电离; 酸在水中电离时生成得阳离子只有氢离子H+;产生得阴离子叫这种酸得酸根离子。 2、酸:酸就是在水中电离时,生成得阳离子都就是(H+)这一种粒子得一类物质 酸得共同特点——电离产生得阳离子都只有H+ 3、酸碱指示剂 1)定义: 在酸或碱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得物质叫作酸碱指示剂、 2)常见得酸碱指示剂有: 紫色石蕊试液与无色酚酞试液、 3)作用:可以定性地测量溶液得酸碱性、 4)常见得酸碱指示剂变色情况

②酸能使指示剂变色,其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4、酸得共性(通性)、①酸能使紫色得石蕊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②酸+金属=盐+氢气 ③酸+金属氧化物=盐+水④酸+碱=盐+水⑤酸+盐=新盐+新酸 5、CO32-得检验:加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得气体(二氧化碳) Ca(OH)2 + CO2= CaCO3↓+ H2O 6、SO42-得检验方法:滴加硝酸钡(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硫酸钡(BaSO4), 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Cl-得检验方法:滴加硝酸银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氯化银AgCl,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检验Cl-与SO42-时,要加几滴稀硝酸,目得就是除去CO32—等杂质离子得干扰。因为CO32—与AgNO3或BaCl2溶液接触时,也有白色沉淀Ag2CO3、BaCO3生成,但这些沉淀都溶于稀硝酸。 7、溶液有可能同时存在Cl-与SO42-时,应该先检验SO42-,而且用Ba(NO3)2溶液与稀硝酸代替BaCl2溶液与盐酸作试剂。且需将BaSO4沉淀滤去,再往滤液中加AgNO3溶液与稀硝酸检验Cl -。因为硫酸银微溶于水,如果溶液中SO 42-浓度较大, 先检验Cl-,加入AgNO 3溶液时,会生 成Ag2SO4(微溶)沉淀,而干扰Cl-得检验。 8、盐酸(氯化氢溶液) ①重要得物理性质:a、纯净盐酸就是无色液体(工业盐酸由于混有Fe3+而呈黄色),有刺激性气味,有酸味。 b、易挥发,浓盐酸在空气中形成白雾(原因就是:浓盐酸挥发出得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水蒸气接触,形成得盐酸得小液滴)。 9、硫酸H2SO4 ①物理性质:无色、油状、粘稠液体、不易挥发。②稀H2SO4有类似稀HCl得化学性质。 ③浓H2SO4得特性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

九上第一章熟记知识点 一、概念: 1、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 2、碱的组成——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 3、盐的组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酸根离子 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 分解反应。A+B-+C+D-=A+D-+C+B- 5、稀释浓硫酸的方法——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 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6、中和反应——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二、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口诀: 钾钠银氢正一价负三、正五氮 氟氯溴碘负一价负二正四正六硫 钙镁钡锌正二价碳正二四磷正五 铜正一二铝正三锰有正四六七价 铁正二三硅正四通常氧为负二价 单质元素为零价 原子团的化合价: 负一价:氢氧根(OH--),硝酸根(NO3--),氯酸根(ClO3--); 负二价:硫酸根(SO42--),碳酸根(CO32--),亚硫酸根(SO32--); 负三价:磷酸根(PO43--); 正一价:铵根(NH4+) 三、熟记下列反应方程式: (一)酸的性质(1)与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3)酸+某些金属氧化物=盐+水。 (4)酸+碱=盐+水。 (5)酸+盐=新盐+新酸。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做干燥剂。溶于水放热。△浓盐酸、浓硝酸:具有挥发性酸与活泼金属反应: 锌跟稀盐酸反应:Zn + 2HCl == ZnCl2 + H2 ↑[金属溶解,有气泡放出] 锌跟稀硫酸反应:Zn + H2SO4 == ZnSO4 + H2↑[金属溶解,有气泡放出] 铁跟稀盐酸反应:Fe + 2HCl == FeCl2 + H2↑[金属溶解,有气泡放出,溶液变浅绿色]铁跟稀硫酸反应:Fe + H2SO4 == FeSO4 + H2↑[金属溶解,有气泡放出,溶液变浅绿色] 镁跟稀盐酸反应:Mg + 2HCl = MgCl2 + H2↑[金属溶解,有气泡放出] 镁跟稀硫酸反应:Mg + H2SO4 = MgSO4 + H2↑[金属溶解,有气泡放出] 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铁锈跟稀盐酸反应:Fe2O3 +6HCl = 2FeCl3 + 3H2O 红色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变成黄色 铁锈跟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H2O 黑色氧化铜逐渐消失,溶液变成蓝色。 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应:CuO +H2SO4 = CuSO4 + H2O 酸与四种碱反应---------[中和反应]: HCl + NaOH ==NaCl + H2O [没有明显现象,要加酸碱指示剂才可判是否反应] 2HCl + Ca(OH)2 ===CaCl2 + 2H2O [没有明显现象,要加酸碱指示剂才可判是否反应]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没有明显现象,要加酸碱指示剂才可判是否反应] H2SO4 + Ca(OH)2 ==CaSO4 + 2H2O[没有明显现象,要加酸碱指示剂才可判是否反应] 2HCl + Cu(OH)2 ==CuCl2 + 2H2O [蓝色絮状沉淀溶解,变成蓝色溶液] 3HCl + Fe(OH)3 ===FeCl3 + 3H2O [红褐色絮状沉淀溶解,变成黄色溶液] H2SO4 + Cu(OH)2==CuSO4 + 2H2O[蓝色絮状沉淀溶解,变成蓝色溶液]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1-1物质的变化 一、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物理变化:变化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 化学变化: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 【思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的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 而物理变化的实质:分子间的距离发生改变。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只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来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物质变化的证据: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温度变化、性质变化、发光发热、PH 变化、状态变化等。 演示实验:硫酸铜晶体的变化 1、 取1块硫酸铜晶体,观察形状、颜色。___蓝色固体 2、 向盛有硫酸铜晶体的试管中加水,观察晶体能否溶解,水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能溶解,形成蓝色溶液。 3、 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溶液有什么变化。(写出化学方程式) 形成蓝色絮状沉淀 2NaOH +CuSO 4= Na 2SO 4 +Cu(OH)2↓ 4、 另取1块硫酸铜晶体,将它放在大试管中加热,观察硫酸铜晶体有什么变化。(写出 化学方程式)蓝色固体逐渐变白 CuSO 4·5H 2O = CuSO 4 + 5H 2O 5、 实验完成后,熄灭酒精灯,冷却大试管,再在冷却后的硫酸铜白色粉末中逐滴加水, 观察有什么现象产生(写出化学方程式) 白色固体逐渐变蓝 CuSO 4 + 5H 2O = CuSO 4·5H 2O 根据现象,进行分析: 有颜色变化的实验是2、3、 4 、5,原因是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有沉淀产生的实验是3,原因是发生化学变化; 有状态变化的实验是2、3、4、5,原因是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并总结出硫酸铜晶体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蓝色晶体、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絮状沉淀 小结:根据物质变化中所获得的信息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推测的方法,是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软硬 物质的溶解性 液体的沸点 晶体的熔点 酸碱性可燃性 化学性质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九上第一章基础知识归纳 、概念: 1、 酸的组成 一一氢离子+酸根离子 2、 碱的组成 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 3 盐的组成 一一金属离子+酸根离子 4、复分解反应 -------- 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 解反应。AB+CD=AD+CB 5 稀释浓硫酸的方法 一一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 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6 中和反应 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二、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口诀: (正价)一氢钾钠银,二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氮磷。 (负价)负一价:氟、氯、溴、碘; 负二价:氧和硫。 (可变正价):一二铜汞,二三铁,二四碳,四六硫。 (原子团的化合价 负一价: 氢氧根( OH ,硝酸根( NQ ),氯酸根( CIQ ,高锰酸根( MnQ) 负二价: 硫酸根( SQ ,碳酸根( CO ),亚硫酸根( SQ ),锰酸根( MnQ) 负三价: 磷酸根( PQ ; O 铵根(NH ) 正一价: 三、熟记下列反应方程式: (一)酸的性质(1) (2) 酸 + 碱=盐 + (3) 酸 + 某些金属氧化物 (4) 酸 + 活泼金属 = (5) 酸 + 盐=新盐 -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水。 + 水。 氢气。 1、 2、 锌跟稀盐酸反应: 锌跟稀硫酸反应: Zn + 2HCl = ZnCI+ H 2 T Zn + HSO = ZnSO+ H 2 f 3、 4、 铁跟稀盐酸反应: 铁跟稀硫酸反应: Fe + 2HCI = FeOl + H 2 T H 2SO =FeSO+ H 2 f Fe + 5、 6、 铁锈跟稀盐酸反应: 铁锈跟稀硫酸反应: FeO 3 +6HCI= 2FeCI+ 3HO 有气泡产生,锌粒逐渐减少。 有气泡产生,铁逐渐减少, 溶液变成浅绿色。 + 3HSQ = Fe(SO 3 + 3H0 红色铁锈逐渐消失, 溶液变成黄色 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应: 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应: (二) 7、 CuO+ 2HCI =CuCI+HO CuO+ H 2SQ = CuSO+ H 2O 碱的性质:( 1)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黑色氧化铜逐渐消失, 溶液变成蓝色。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与指示剂反应 盐+ -新酸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九 年 级 科 学 / 上 册 教 案 浙教版(

第一章 第1节物质的变化 教学目标:1、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不同 ! 2、学会通过实验来探究物质的变化 重点难点: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物质的变化 药品器材:硫酸铜、氢氧化钠溶液、鸡蛋清、试管、酒精灯、铁架台、滴管 教学过程: 引入:什么是化学变化什么是物理变化举例说明。 -物理变化:变化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 -化学变化: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 《 结合课本第2页图说明它们分别属于何种变化 提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 一、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来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举例:硝酸铅和碘化钾反应、绿叶的变化、钢铁的熔化、铁丝的形变、水的电解等。 演示实验:硫酸铜晶体的变化 ) 1、观察形状、颜色 2、晶体的溶解 3、和氢氧化钠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4、晶体受热分解(写出化学方程式) 5、硫酸铜粉末逐滴加水(写出化学方程式) 提问:实验中,哪些实验有颜色变化有沉淀产生有状态的改变 并总结出硫酸铜晶体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蓝色晶体、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絮状沉淀 @ 小结:根据物质变化中所获得的信息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推测的方法是探索物质变化规律的基本方法。 二、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1、演示实验:鸡蛋清与硫酸铜的作用 ――利用硫酸铜可以检验蛋白质的存在 2、演示实验:白色硫酸铜粉末加水 ――利用这一性质可以检验水的存在 课堂练习:课本第5页练习1-3题 作业:作业本 : 反思:在实验除了要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外,更应该要引导学生从原理上理解实验。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科学第五册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一、酸 1.认识酸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盐酸硫酸硝酸碳酸 (2)以上物质电离时产生的全部是,所以它们都是。 (3)酸的pH值 7,酸溶液中加入石蕊试液,变色,加入酚酞试液,变色。 2.将生锈铁钉投入稀盐酸中,可以观察到______ _____色固体消失,溶液变成______色; 除了铁锈消失外,还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 盐酸与________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酸的个性 (1)浓盐酸、浓硝酸均具有性,浓盐酸有气味,浓盐酸打开瓶盖,瓶口 有。浓硫酸具有性,可作干燥剂;具有性,能使物质发 生碳化、变黑。浓硫酸易溶于水,同时放出大量热,所以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是:稀释浓 硫酸的方法——一定要把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里,并不断,使产生的 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倒入里. 不慎将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处理方法是: 。 (2)在表格中填写“变大”、“变小”或“不变” 4.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电镀前用盐酸清洗钢铁表面的铁锈。 (2)用盐酸清除锅炉中的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和Mg(OH)2] (3) 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中和胃酸

1、写出下列碱的化学式: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氢氧化铁氢氧化铜 2、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电离时生成的全部是它们都属于类。 3、在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试液,溶液显色,加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显色。溶液的pH 7(<、>、=)。 4、氢氧化钠有较强的腐蚀性,俗称、、,它在空气中极易吸收,还能跟起反应,故应保存。 5、在色的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是。 6、在色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是。 7、氢氧化钙俗称、,水溶液是石灰水,有腐蚀性。把一瓶石灰水放到空气中,瓶壁和表面有一层白色物质,形成原因是(用方程式表示)。 8、要把装石灰水的瓶子洗干净,先加入少量,原因是(用方程式表示):,再用水洗干净。 9、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都有吸水性,是常用的干燥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每种物质只能使用一次): (1)如果实验室干燥二氧化硫气体,选用。 (2)如果工业上用90%的酒精溶液制取无水酒精,选用。 (3)适宜作保存饼干等食品的干燥剂。 10、用化学式填写: 在熟石灰、稀盐酸、干冰、烧碱中,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用于制肥皂的是,用于除铁锈的是,用于改良土壤酸性的是。 11.实验室用熟石灰检验CO2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2的化学方程式 工业上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SO2的化学方程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