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攻击性行为的几种有效策略

矫正攻击性行为的几种有效策略
矫正攻击性行为的几种有效策略

矫正攻击性行为的几种有效策略

赵卉

在平常的工作中,我们会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有的小孩子推人、打人、踢人、有的咬人等,这些都属于攻击性行为,对于他们的这种行为要进行矫正。

下面,我们介绍矫正攻击性行为的几种有效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减少儿童生活中的挫折

因为挫折很有可能导致攻击性行为,所以它的减少会引起攻击时间的相应减少。

二、对父母教养方式的训练

研究证明,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儿童的攻击行为有关,所以对父母训练是矫正攻击行为的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之一。运用行为矫正的原理,训练父母用更有效的方式与儿童交往。父母要学会减少消极评论的使用,例如威胁和命令。引导他们使用积极的评论和亲社会行为的口头赞许。

三、宣泄

人们曾认为攻击就是“释放能量”的一种方式,这样可以通过让攻击性儿童能量疏导到其他行为上或经历替代攻击来防止攻击行为和仇恨倾向。

四、帮助儿童识别无意性攻击行为

被无意攻击的受害者常常把它看作是有意的攻击行

为来做出反应。为儿童提供充分准确的信息来使之改变对行为目的的认识,可以减少报复行为的发生。成人通过表达自己对受害者情感反应的理解并向他澄清事件的意外性来消除紧张状况。例如:“你被球打到的时候吓了一跳吧,我知道你很疼,但是他不是有意要伤害你,他只是想控制住球。”或者“你看上去很生气,但它不是有意要骂你,他今天不舒服”

五、童攻击对象

踢、打、摔、砸,在安全范围内对儿童来说是适当的身体行为,儿童通过使劲踢球、拍打桌子或砸倒他们自己搭建的东西等方式以支配环境和自己的行为来获得满足感。

六、帮助儿童减少潜在攻击行为的升级

以积极的社会互动性质开始的游戏往往会以出乎儿童的意愿或预料的速度和方式升级,这竟导致意外的攻击行为,继而转化为愤怒的对抗。成人可以通过留意儿童的游戏和早期的问题迹象来阻止攻击性行为的发展。当孩子们笑声停止、声调变高或发出抱怨时,当脸部出现害怕、愤怒或痛苦的表情时,当语言的假装恐吓变为真正的威胁时,攻击性行为就要产生了。如果发现这样的信号,成人就要立即干预进来,帮助儿童重新组织游戏或者自己加入到儿童的游戏中。例如:在追逐的游戏中,如果一个孩子对追她的人表现

出气愤,那么成人就会很自然的笑着加入游戏成为追逐的目标,从而消除可能发生的攻击性行为。

七、明确攻击性行为是不允许的

当身体或语言攻击发生时,成人必须在儿童体验到这种通过消极否定的途径获得的满足感之前进行干预。

而且对于成人来说,这也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可以用来帮助儿童认清并采取合适的行为来达到他们的目标。成人可以让儿童认识到无法通过攻击性行为或的奖赏,从而在儿童中确立起攻击性行为是不允许的观念,这样即使在成人没有立即出现的情况下,暴力事件也会减少。

八、指导儿童游戏的规则

九、指导儿童应对攻击的策略

许多儿童遭受挫折是因为当他们被别人嘲笑、伤害、辱骂时不知道如何应对。他们或者向攻击者屈服或者进行反击,两种策略都不是理想的,都会导致进一步的攻击性行为。如果成人认真对待儿童对攻击性行为的抱怨,直接干预进来,指导儿童适当地处理这类问题,就会减少年幼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十、指导儿童解决问题的替代方法

十一、利用冲突的有利一面

十二、对非攻击性行为给与奖励

十三、环境资源的改善

初探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成因及矫正措施

初探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措施 平水镇中心幼儿园王浙丽 一、问题的描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生育政策的实施,现在的家庭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自我为中心。往往家中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小孩转,可谓是家中的“小皇帝”。在这几年的工作中,我发现有些家长经常埋怨自己的孩子,特别是男孩子好斗,喜欢和小朋友打架,甚至闯祸。在幼儿园里,老师们也有同感,总能发现有些幼儿会对别人拳打脚踢,会抢夺别人的玩具。由于父母的过分溺爱,现在有些孩子的性格奇怪,常常做出一些不良行为,特别是对他人的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对攻击者或者被攻击者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有许多不良的影响。那么,到底什么是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呢?他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二、原因的分析: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攻击性行为?心理学把攻击性定义旨在导致他人身体上或心理上的痛苦的有意伤害行为。这种有意伤害行为包括直接的身体伤害(打人)、语言伤害(骂人、嘲笑人)和间接的、心理上的伤害(如背后说坏话、造谣诬蔑)。攻击性行为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身上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表现,它一般表现为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等。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 1、中班幼儿的特点 中班幼儿逐步建立起稳定的朋友关系,两两之间的互选朋友数开始比小班增多,基本上的幼儿都能在班内找到自己的好朋友。这说明幼儿已经有了交往意识。幼儿选择同伴的标准越来越明确,喜欢同伴的理由是他(她)能陪伴自己一起活动,即一起玩、一起坐、一起吃饭、他对我好等.而不喜欢同伴的理由往往是那些消极的交往行为,即“他打我”“他骂我”“他批评我”等。中班幼儿的交往冲突明显增多,同伴地位的分化也很明显。从不喜欢同伴的理由来看,中班幼儿的冲突性质发生了变化,往往与自尊相关,如幼儿不喜欢同伴批评自己,不喜欢被有意和当众欺负,而不再像小班幼儿那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展及矫正策略 幼儿攻击性行为,指的是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时,幼儿出现的身体上的进攻,言语上的攻击等侵犯性行为。主要表现为:打,踢,咬,大声叫嚷,叫喊名字,骂人,暴力,抢走别人的东西等。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发展的特点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种类 依据不同的角度,人们对攻击行为提出了不同的分类,得到了较广泛认可的是把攻击性行为分为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工具性攻击是指孩子为了获得某个物品所作出的抢夺、推搡等动作。这类攻击本身指向于一个主要的目标或某一物品的获取。敌意性攻击则是以人为指向目的,其目的在于打击、伤害他人。(二)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幼儿期攻击性行为存在如下特点: 1、幼儿攻击行为的发生 2、幼儿攻击行为方式的改变。幼儿更多依靠身体上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攻击性行为呈现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转化的趋势。 3、幼儿攻击行为存在性别差异。在幼儿园里,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卷入攻击性事 件中。 二、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 (一)父母的因素 父母对待儿童的态度、父母的教育方式会直接影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父母经常使用暴力及攻击性言行,为孩子树立了一个模仿的对象。儿童往往不是在惩罚中受教育,而是学会了如何使用攻击性行为。儿童的侵犯性行为极大地依赖着他们的父母如何对待他们和父母自己如何表现。一个在家里因侵犯性行为而受到严厉惩罚的孩子,在外边往往有更大的侵犯性。惩罚使孩子在家里限制了侵犯行为,但却等于鼓励了他在外面的侵犯行为,因为孩子模仿的是父母的侵犯行为。惩罚教育孩子在家里要老老实实,等于告诉他们,如果干了坏事不被发觉是不会被惩罚的,这样使儿童不是减少了侵犯行为,而是加剧了这一行为。 另外,经常在孩子面前暴露矛盾,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放纵、宽容和无所谓的态度,也能使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得到强化而增强攻击频率。可见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待儿童的态度,是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二)榜样的作用 电视上的攻击性榜样会增加儿童以后的攻击性行为。过多的电视暴力还能影响儿

初中生暴力行为心理分析

初中生暴力行为的心理成因 小骞,14岁,性格外向,爱交友,好胜心强。初一上学期学习成绩很好,被选为班长,对班级管理起到了一定作用。下学期成绩开始下滑,并结识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学会了抽烟,还和别人合伙“拿”了别人的钱。因此经常被老师批评,同学们都认为他不宜再当班长了,最后班主任撤销了他的班长职务。从那以后他开始恨老师,认为老师对他有成见,因此经常犯些小错误,对学习也是应付了事。到初二这种现象更加严重,上课不仅不爱听讲,还故意接老师的话荐,甚至顶撞老师。同时在同学之间也加强自己的“形象”树立,拉帮结伙,让同学给他做各种各样的事情,随便动同学的东西,随意骂同学,同学们都对他敢怒不敢言。初二上学期11月,他带了一把水果刀到学校,同学发现后告诉了班主任,经了解,他说是为了吓唬老师的,因为老师对他太不公平,总是找他的“茬”,对他有成见,总是讽刺、挖苦他,不让同学和他在一起玩。 看了这个案例老师们可能都会觉得震惊,学生怎么会有这样大的转变呢?通过这个案例是否还应该引起我们进一步的思考: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是老师的错误还是学生的错误? 暴力行为是指由在校学生以口头或身体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财务、身体进行侵犯的攻击性行为。现在学生的暴力行为广泛存在,不仅仅是对老师的,更主要的是同学间冲突的升级,而且不再是“后进生”特有的。因此,我们不能把学生的暴力行为仅仅看成是“不遵守纪律”,把学生对老师的暴力行为看成是“对老师的不尊重”,

而应该深入分析其心理成因。 学生暴力行为的成因: 一、主观原因 1、身心发展的不和谐和不平衡 从上面的案例来看,小骞,14岁,初二,正是青春发育期,这个时期是人生命过程中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生理发育加速,提早进入成熟状态,但是心理发展速度却相对缓慢。由于身心发展的不和谐和不平衡,引起了心理发展上的种种矛盾: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在精神上想摆脱成人的束缚但又希望得到成人的支持和保护的矛盾;心理闭锁性与需要理解、交流的矛盾;要求独立自主与依赖之间的矛盾;自以为是与常常出现自卑感之间的矛盾。这一切都可能导致学生在情绪、情感,行为表现等方面出现问题,在情绪、情感上容易出现很大的波动,心理学家把这一时期的情绪比喻为“疾风怒涛”;在情绪上还容易产生迁怒和移情,在行为趋向上有一定的危险性,往往引发暴力行为。 2、缺乏自制力和情绪调控能力 缺乏自制力的学生,当遇到外界刺激时有可能引发其暴力欲望。缺乏自制力的学生大都是校园内学业的失败者,他们不被校园主体文化所接纳,而内心又充满出人头地的冲动,这种矛盾容易引起暴力行为的发生。小骞因为父母忙于工作而忽视了对他的教育,因此他缺乏自制力,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发生了暴力倾向的举动。3、自我概念建立的不清晰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矫治和预防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也称儿童的侵犯性行为,是指欲望得不到满足,采取有害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3-6岁是攻击性行为出现频率最高的时期,儿童攻击性行为常常表现为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等。儿童攻击性行为不仅对个体的健康发展不利,而且阻碍儿童社会性、个性和认知的发展,也影响教师教育工作的正常实施。如果攻击性行为升级,并延续到青少年时期,就容易产生攻击性人格障碍,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社交困难等。因此,矫治和预防儿童攻击性行为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是极其必要的。 学前儿童的情感由情绪刺激引起情感体验,具有直觉性、易外露、不稳定、易受感染、易受暗示等特点,行为受情感直接指导调控,加上幼儿认知水平有限,模仿性又特强,都直接导致了攻击性行为的发生。而家庭的溺爱、幼儿园玩具数量、活动空间密度的影响,也使攻击性行为更易出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综合考虑儿童的社会性、情感与个性全面发展,从环境、情感着手,通过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引导孩子体验情感、宣泄情绪来保持自身心理和谐,从而防止和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出现。 一、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 首先,为儿童创设适宜的活动空间。我们曾对100多例攻击性行为进行分析,出现80%左右的攻击性行为发生在室内,20%左右发生在室外。。而幼儿园的经费问题又通常不能满足对活动材料投放数量上的要求。在实践中发现“自带玩具”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法,一方面可以弥补幼儿园活动材料不充足的缺点,另一方面通过交换玩具可以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使孩子学会分享并掌握与人交往的技巧,从而有效的减少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出现。 二、提高幼儿认知水平 幼儿攻击性行为多与其认知水平较低有着直接的关系,幼儿往往对来自同龄伙伴的信息以自我为中心做出判断。如果一个儿童对别人的行为判断是敌意的,他的行为就会表现出攻击性。幼儿中很多攻击现象的产生都是因为彼此间没有搞清楚对方行为的动机是什么,而用敌意去判断别人的动机。另外,幼儿之间很容易产生行为上的相互模仿,一个不善攻击的幼儿在一个相互攻击的群体中,很快也会以攻击的形式对付其他幼儿。因此,我们必须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教育幼儿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同伴。在儿童出现攻击行为后,应该心平气和地让他说出事情发生的全过程,这样会避免全盘否定他而导致其心里不服,因为儿童在攻击他人时总是自认为有理的。我们可以肯定其合理的部分,然后及时让他了解别人的动机是什么,接着讨论其行为的效果怎样?是否有更好的解决冲突的办法?什么样的行为更受欢迎,以及攻击行为发生后如何妥善处理?如何从现在开始做一个好孩子?等等。我们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讲故事等形式激发幼儿对攻击性行为产生否定情绪。此外,教师对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要积极关注:(1)点名表扬:在平时活动中只要发现一点友善行为,都及时给予正面鼓励-点名表扬。(2)游戏奖励:若他们出现较多或强度较大的友善行为,在自由游戏时间任其选一项自己喜欢的游戏内容进行奖励,并引导全班幼儿认识为什么要这样做。(3)物质奖励:让全班小朋友对他们一周的行为表现进行评定,由老师结合点名表扬、游戏奖励的情况综合确定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如:累积几个五角星就能换一个小奖品(手工作品、自制小玩具等)。通过以上一些方法可以有效帮助幼儿提高认知水平,逐步树立良好的行为规范,从而防止和减少攻击性行为的产生。 三、注重体验,激起情感共鸣 幼儿期(3-6岁)是孩子情感发展和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时期。特别是幼儿的活动和行为的情绪色彩非常浓厚,情绪直接指导、调控着儿童的行为。根据情感的本质特征及幼儿情感的发展特点规律,我们从“情感体验”、“表情表达”、“替代想象”、“自我调节”几个方面人手来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1、情感体验。依据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幼儿在创设的环境中进行体验,从此达到情感教育的目标。为此教师要注重创设典型情景。如:让爱打架的小朋友在角色游戏中扮演挨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及矫正个案研究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及矫正个案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问题研究,探讨解决个别孩子具有攻击性行为的方法,让广大的教师和家长汲取经验和教训,正确的教育学生促进其发展。矫正学生的攻击性行为,需要教师仔细研究并运用“爱心+耐心”的灵活方法,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尽心尽力的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矫正,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矫正个案研究 一、前言 小学生中个别孩子具有攻击性行为,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学生的习惯养成培养不到位,其次是教师对学生关注不够造成的,当然也与家庭教育方法粗暴分不开。小学生攻击性行为很容易造成学生自身不良的发展,如学习不刻苦、上课精力不集中、好斗等;还容易造成班级秩序的混乱,引起躁动,特别不利于班级良好的班风的形成,还可能影响到在社会上的声誉;有时还可能造成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矛盾,引起不必要的冲突,影响家庭与学校的交往和联系等等。矫正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教师需要关心、耐心、爱心,积极和家庭联系,达成共识,使用适当的方法,用心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正确的调整其心理因素,让学生重新回到正确的轨道,正常发展。为培养优秀的公民和新一代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本文在完成过程中,运用的主要方法有调查法、统计法、观察法、分析法、讨论法等。 二、研究对象的状况描述 周刚,男孩,1996年10月出生,是家中的独子。现在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一、二年级时稍微调皮,但不是老师和同学关注的主要目标。上三年级时,上课经常爱插嘴,言语带有取乐性质,脑筋灵活,但是就是喜欢捉弄同学,表现出脾气暴躁,好打架。尤其是四年级的时候,下课后,经常在走廊上奔跑,一会儿在楼梯上跳上跳下,一会儿死命抱住其它男孩搞恶作剧,一会儿又挥拳欺侮小同学,有时还跑到其它班级去惹是生非,几乎天天都有受他欺侮的学生来办公室告状。由于他的不良行为,同学们都挺怕他的,没人愿意理睬他,更没人愿意和他一起玩。 周刚的原班主任一提起周刚就连连摇头,对他没有好办法,有效的办法也只能让他安静一天、半天。据周刚自己说,爷爷和爸爸脾气都很急躁,易怒,不容易克制自己的情绪。据同学反映,周刚爸爸很凶,如果不听话,首先是“屁股伺候”。与其父交谈,其父显得力不从心,向我诉苦:“这个孩子我也不知道该如何管教了,打也打,骂也骂,可就是……只能靠你们老师了……”通过五年级一学年的转化和这学期近几周的养成教育和观察,周刚有了较大的变化,现在是班上的纪律委员。

论中学生“攻击性行为”形成的主要因素

论中学生“攻击性行为”形成的主要因素 【摘要】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初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上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身体的变化,精力和体力异常旺盛,很多外显性的问题也在这一时期凸显了出来。攻击性行为是目前青少年中最为普遍的一种问题行为。攻击性的发展状况既影响具有攻击性的青少年人格和品德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到被攻击方的人格的发展,有现象表明,初中生的攻击性行为不仅分类不同,而且引起攻击的原因也不同,本文主要从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和社会因素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学生攻击性行为;主要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社会因素;帮助恢复;矫治 所谓攻击性行为是专门指出于品行、习惯和非理性冲动而产生的旨在伤害他人的行为。在此,攻击性行为不是为了报复,也不是为了财富,仅仅是满足一种不健康的心理需要。攻击性行为的特征为经常打架骂人,无缘无故欺侮他人,比如逆反与反抗行为。 关于攻击性行为,有人认为是出于人的攻击本能(如弗洛伊德、洛伦兹),也有人认为是因为受到了挫折才发生(如多拉德)。班杜拉则明确指出,人类并不是生来就带着一个行为库的,人的一切行为方式都是后天学习的结果。攻击性行为也是社会学习的结果。 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不是天生的,需要通过后天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经过儿童自己的实践活动和积极主动性才逐渐形成的。中小学阶段是性格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反映着人的整个生活经历。 1 家庭因素对性格的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个体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家庭因素对性格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因素种要有: 家庭收入状况,家庭成员的职业, 家庭气氛, 家中孩子的数量, 孩子在家中的作用与地位, 父母的教养方式, 家庭结构的完整性等。如果父母处境不顺, 困难, 表情苦闷,言语忧抑, 容易使孩子形成沉默寡言的性格特征,甚至玩世不恭,消极悲观,要么就比别的孩子要早熟,坚强。父母的教养方式很重要,如果父母对孩子是采取宽容,理解, 民主,保护, 非干涉性, 合理的态度的话,儿童就容易形成领导风格,活泼好交际,态度友好,积极,情绪安定等性格特征;如果父母对孩子干涉,专制, 溺爱,支配,压迫,独裁等就会使儿童产生抑郁,任性,适应力差,胆怯,执拗,情绪不安定等性格特征。在教养态度与儿童性格形成的关系中,应注意亲子关系,孩子对父母态度与行为方式的影响会使父母产生新的行为方式,从而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环境. 家庭是儿童出生后最初的生活环境,是儿童社会化发展和心理发展的第一课堂。家庭家养方式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也是众多学者关注学龄前儿童父母教养方式的原因。许多学者经广泛地研究得出父母的教养态度、方式和行为

幼儿攻击性行为发展的分类

幼儿攻击性行为发展的分类 从研究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角度分析,教育研究方面对幼儿攻击性发展的特点有了不同的分类标准,学者比较广泛认可的是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两种不同的类型。工具性攻击主要是指幼儿为了获得一些自己喜欢的物品而作出的抢、夺、推、摔等动作,以毁坏物品为目的。而敌意性的攻击是指以身边的人为对象作出的打、踹、骂、咬等行为动作,伤害他人,有报复性、嫉妒性和迁怒性攻击行为。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及危害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1、幼儿攻击性行为频繁发生,容易形成习惯。主要是幼儿处于年龄小,与他人的交流接触缺少一定的社会经验,加上长辈的溺爱导致幼儿以自我为中心,因此对心中的不满会体现出攻击性行为,比如争抢玩具零食,破坏物品,踢打长辈等来表现。孩子的精力充沛,总是喜欢制造一些小麻烦,一下打人,一下推人,行为控制能力差,家长、教师也非常头疼,讲道理时好像很明白,保证不再犯错,结果“屡教不改”,时常发生。 2、幼儿攻击性行为语言攻击较少,大多依靠身体的攻击来表现。幼儿的语言能力尚未发育完全,因此在表现方式上更多是用抓、打、踹、咬等肢体语言来表达。在幼儿园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孩子回家跟父母告状,说被谁咬了,打了之类的,幼儿的是非观念模糊,很多都是无意识的行为,只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就行,不明白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什么后果。 3、幼儿攻击性行为存在性别差异。通过平时的观察和数据表明,男孩子的攻击性倾向比女孩子的更为突出,由于生理雄性激素水平的原因,男孩子身体强壮、性格易怒,所以更加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危害 幼儿攻击性行为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不但会给同伴、家长造成危害,更会影响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对社会的认知。一般而言,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的人际关系较差,不受大家的欢迎,甚至对其避而远之。在幼儿

攻击性行为及矫正个案研究

攻击性行为及矫正个案研究 舒城县实验小学西校区赵永霞 摘要:本文通过对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问题研究,探讨解决个别孩子具有攻击性行为的方法,积累一些经验,教育学生促进其发展。矫正学生的攻击性行为,需要教师抛开心理偏见,正确平等地看待这个孩子的优缺点,运用“爱心+耐心”的灵活方法,尽心尽力,长期坚持,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攻击性行为矫正个案研究 前言: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中个别孩子具有攻击性行为,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问题。其次是教师对学生关注不够,学生想引起老师的注意。攻击性行为会造成孩子很多不良的发展,如学习散漫,不关心他人,好斗等;在班级中造成很不好的影响,也可能造成严重的校园安全隐患。矫正这种攻击性行为,教师应放正心态,耐心、细致,积极地走进家庭,走进孩子的心灵,真正改变孩子的思想意识,明白今后努力的方向。从根本上解决,为建设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本文在完成过程中,运用的主要方法有调查法、统计法、观察法、分析法、讨论法等。

一、研究对象的状况描述 周剑,男孩,2005年11月出生,是家中的独子。现在是本班三年级的学生。一年级刚入学时,在课上课下都显得比别的孩子要调皮,很多孩子刚上学,对老师多少有点“害怕”,可该同学第一节课,就在班里跑来跑去,不仅坐不住板凳,还在前面的女同学马尾辫里放了一条虫子,很是调皮。 下课了,经常在走廊上奔跑,一会儿在楼梯上跳上跳下,一会儿死命抱住其他男孩搞恶作,有时甚至跑到其它班级去惹是生非,几乎天天都有学生来办公室告状。由于他的不良行为,同学们都不喜欢他,没人愿意理睬他,更没人愿意和他一起玩。数学老师一提起周剑就连连摇头,对他没有好办法,有效的办法也只能是找同学看着他,叫他安静一会。据周剑自己说,爸爸和奶奶脾气都很急躁,容易发火。据同学反映,周剑爸爸很凶,如果考试没考好,首先是一顿打。与其父交谈,他爸爸也知道打骂不对,很苦恼不知该如何管教孩子,重复一句“只能靠你们老师了”。通过二年级一学年转化和这学期近几周的养成教育和观察,周剑有了较大的变化,现在是班上的纪律委员。 二、分析与讨论 根据心理学理论中有关攻击性行为的定义,攻击性行为是指他人不愿接受的出于故意或工具性目的伤害行为,这种有意伤害包括直接的身体伤害(打人)、语言伤害(骂人、嘲笑人)和间接的心理上的伤害(如背后说坏主知、造谣诬蔑)。

中学生常见心理行为表现

一、逆反心理 这是个体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中学生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听话、不受教、专与家长和老师对着干、顶牛的个体,这就是逆反心理在作怪。其行为表现为: 1、对正面教育不认同、不信任,认为老师、家长总像小时候一般讲故事骗人; 2、对先进人物进行无端怀疑,甚至根本否定; 3、对一些不良行为倾向则持欣赏、赞同态度。 中学生产生这种心理的主要原因有: 1、个体内在的成人自我常主导个体对任何人和事物持批评态度; 2、教育的可信任程度不高或者是教育方法、手段、地点出现失误而带来消极后果。 二、焦虑症 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中学生情绪障碍的一种,其表现主要有: 1、对自己身体的一些变化如第二性征的出现感到惶惑不安或因此四处求医问诊; 2、怕与某人或心爱的人和物分离、担心意外会降临其身上; 3、常对未来的事情出现毫无根据的担扰,在生人和陌生环境中坐立不安、浑身冒汗甚 至颤抖等。 中学生焦虑症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父母的影响 父母亲某方的焦虑性倾向往往会直接“传染”给孩子们; 2、家庭环境不良 家庭成员间关系不和睦、多争吵、亲人生病或死亡等; 3、教育方法不当 如过分溺爱导致个体独立性差、面对复杂的社会冲突时束手无策导 致焦虑、或简单粗暴的方式让个体高度紧张、对任何人都觉得胆战心惊; 4、对自己期望过高 如总对自己的学习和其他生活、社交行为表现不满而产生焦虑; 5、对自身身体的发展变化不理解而产生焦虑。 三、抑郁症 又称抑郁性神经症,是由个体心理因素引发的心理疾病;其临床表现为: 1、典型特征是不愿与人交往 孤独离群 对身边的人和事表现得十分淡漠 2、自我责备、自我贬低 一些病案个体总认为自己笨 同时又十分敏感 总将老师或 他人对第三者的批评揽上自身 久而久之悲观低落情绪缠绕心头而失去进取心 3、具周期易发性 个别患者会表现得固执、烦躁不安易发脾气 具有周期的喜怒无常 且发作前无先兆 有时甚至伴有挑衅行为和破坏性 攻击性 行为倾向 4、各种伴随身体症状 如头疼、腹痛、失眠、食欲不振、消瘦、全身游走性瘙痒或疼 痛等。 中学生抑郁症的成因主要有 1、感情上受到巨大打击:如亲人过世、父母关系紧张、好友离去等带来的情感负担过重 2、自尊心自信心受挫:如学业不好,特别是在关键考试中(如开学考试失利)或者有生理缺陷等; 3、不良性格的影响:如过于内向、孤僻 4、家长“传染”:患抑郁症的父母会直接将病症“传染”给孩子 5、攻击性的内抑转化:一些患者失去自尊自信后的攻击倾向不能转化为行为而只能郁积在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矫正策略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矫正策略 摘要:攻击性行为是幼儿期孩子比较容易出现的一种问题行为,是一种不受欢 迎却经常发生的行为。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不但会对他人或集体造成危害,也阻碍 儿童社会性、个性和认知的发展。 关键词:攻击性幼儿矫正对策 攻击性行为是幼儿期孩子比较容易出现的一种问题行为,特别是小班幼儿常 见的一种不良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却经常发生的行为。年龄越小的儿童攻击性 行为越强(为了玩具和其他物品)。凡带过小班的教师都有同感,小班家长找老 师告状的最多,大多数是因为孩子被咬了手指、被人推了等等。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危害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不但会对他人或集体造成危害,对其个体的健康发展也是 很不利的,而且也阻碍儿童社会性、个性和认知的发展。大量研究表明,有攻击 性行为的孩子,其同伴关系一般较差。大多数同龄小朋友会对其持拒绝态度,一 般会说:“我不爱跟他玩,因为他老是打人。”“我不喜欢××。因为他欺负别人,把 人家弄哭了。”在小班,由于一些攻击性行为较强的幼儿的影响,常常导致受其欺负的小朋友产生心理恐惧,甚至不愿上幼儿园。使得老师对家长的工作难做。而 且由于他爱惹事生非,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故而也不易受老师的欢迎。可想而知,孩子在这种消极、否定的环境中成长。久而久之,各方面的发展必然受到很 大的限制。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矫正对策 1.减少环境中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刺激 西方人本主义代表人物马斯洛认为:“人的天性需要在环境条件下能发展成现 实的人格或心理品质”。如果环境不对的,小朋友、老师和家长不喜欢,幼儿一般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为此,我们可以通过角色的扮演等途径,让孩子认 识到他人对其攻击性行为的不满,从而使其对自己的攻击性行为产生否定的情绪。比如通过讲故事、情景表演等形式给孩子呈现一个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形象,与 其讨论这一儿童的表现及危害,使其意识到这样的儿童是不受人欢迎的,更为重 要的是一定要进一步与其共同设想受欢迎的儿童形象,增强孩子的榜样学习的愿望,从而减少攻击性行为。 2.直接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 有些儿童之所以在解决冲突或人际交往中出现攻击性行为,主要是因为这些 孩子所能得到的解决冲突或进行沟通的方法少于一般儿童。对于这一类孩子,父母、老师要给予榜样示范或直接教给其正确方法。这就要求家长一方面要加强自 身修养,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打架或恶意攻击;另一方面,也要及时对孩 子的行为进行纠正,即使孩子的动机可能是善意的,如“打抱不平”等,也要教会 孩子用正确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3.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念 幼儿攻击他人后如果尝到“甜头”,如得到所需物品或受到家长的夸奖,攻击 性行为就会“定型”或加剧。家长的抚养方式研究和事实证明:冷漠的家长常会反 复无常地惩罚孩子,并且允许孩子表现攻击性冲动,他们更容易培养出具有攻击 性的儿童。这些冷漠的父母总是挫伤孩子的情感需要。当孩子表现出攻击性时, 他们往往采取不管不问的态度,这就使孩子失去了控制自己攻击性冲动的机会。 值得重视的是,当他们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无法忍受时,就会惩罚孩子:打屁股,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矫正策略

儿童攻击性行为得矫正策略 摘要:儿童得攻击性行为就是儿童在同伴交往中比较常见得社会性行为,也就是个体社会性发展得一个重要得方面。它阻碍了儿童得社会性、个性以及认知得发展,严重影响儿童心理得健康发展,同时它还影响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得正常开展与教学质量得提高。儿童攻击行为得产生受个体自身以及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得影响,本研究立足于攻击行为得影响因素,提出矫正策略,从而促进儿童社会得健康发展。 关键词:攻击性行为;影响成因;矫正策略 一、问题提出 一些心理学工作者在大量得观察、实验得基础上将攻击性行为分为外部攻击与关系攻击。外部攻击就是指在挑衅者与受欺者之间用身体攻击与言语攻击进行公开、直接得对峙。如:同伴之间得冲突与物品抢夺而引起打、骂。关系攻击就是指故意操纵与破坏她人得同伴关系从而伤害她人得行为。如散布谣言、排斥同伴、中止友谊关系等、儿童得攻击性行为就是儿童在同伴交往中比较常见得社会性行为,也就是个体社会性发展得一个重要得方面。它阻碍了儿童得社会性、个性以及认知得发展,严重影响儿童心理得健康发展,同时它还影响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得正常开展与教学质量得提高、本文在对儿童得观察、调查以及参考大量相关文献得基础上,分析儿童攻击性行为得表现特征及影响因素,总结出在家庭、学校、社会对儿童攻击性行为进行矫正得策略,为有效得矫正与防止儿童得攻击性行为提供建议,从而促进儿童社会得健康发展。 二、儿童攻击性行为得影响因素 一)、社会学习因素 不论行为适当与否,都就是儿童对其周围环境及人得反应而习得;儿童在与伙伴及成人互动时,学会在社会情境中反应、表现方式,也得知她人会如何反应或应对我们得行为。儿童得攻击行为就是由于其过去习惯或社会经验受限得无知所造成得、 二)、可改变得因素 1、物得环境 环境会助长或抑制攻击行为视为发生。空旷得教室没有间隔易使儿童相互追逐,室内走道穿越经活动区易造成破坏行为、攻击行为。空间安排也很重要:围坐适合讲故事,排队适合上厕所。若挤在一起会有推挤、攻击等行为。环境中得器材不够会造成争执与攻击,要根据儿童得发展经常评估环境对儿童得影响。需要改变得常常不就是儿童,而就是物得环境、

体育心理学题库(与课本配套复习资料)第十七章

第十七章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 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 1. 攻击性行为包括活动和行动两种。前者主要是通过对他人进行的攻击;后者主要是使用一些部位以及利用武器对他人进行攻击。 2. 根据攻击时是否有愤怒的情绪表现,可以将攻击性分为攻击和 攻击两大类。 3. 根据个体的人格(个性)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攻击性行为分为____ _____攻击和攻击两种。 4. 影响运动攻击性行为的内部因素有、 和。 5.影响运动攻击性行为的外部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和这八类因素。 6. 减少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主要必须从______________与 ___________两个方面来考虑。 7.道德__________是道德的能动作用,它是个体按照一定的道德,拟定和执行行动计划,并表现为为实现目标而自觉地的过程。 8. 道德是衡量个体道德品质的重要。 9. 本能论的代表人物有,挫折-攻击理论的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 ___和,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有。 10.原始的挫折-攻击性理论由_______________等人提出,后来, _______________针对原始的挫折—攻击假设的弱点,提出了修正意见。11.攻击性行为与果断性行为的区别在于前者的意图,后者

的意图,这两者包含的领域,对它们进行区分。 12.攻击性行为的理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 13.Bandura分析的观察学习的五种效应是效应、和_____________效应、效应、效应和功能。 14.个体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包括道德、道德、道德和道德 的形成和发展几个部分。 15. 道德认识由道德、道德和道德几个方面组成。 16.对个体社会学习起重要作用的有的力量、的 力度、的有效性。 二、单项选择题(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的一个代码写在题后括号内)1.道德是道德认识的能动作用,它是个体按照一定的道德要求,拟定和执行行动计划,并表现为为实现目标而自觉地克服困难的过程。 () A.情感 B.知识 C .意志 D.评价2.道德是衡量个体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A.评价 B.行为 C.信念 D.意志 3. 本能论起源于。() A.Freud B.Dollard C.Berkowitz D. Bandura 4.修正的挫折-攻击性理论是由提出的。()A.Bandura B. Berkowitz C.Freud D.Dollard 5.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Dollard B.Freud C.Berkowitz D.Bandura 6. 根据社会学习理论,Bandura分析了观察学习的种效应。

2021年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矫正策略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矫正策略 欧阳光明(2021.03.07) 摘要: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儿童在同伴交往中比较常见的社会性行为,也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它阻碍了儿童的社会性、个性以及认知的发展,严重影响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同时它还影响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儿童攻击行为的产生受个体自身以及外部环境两个方面的影响,本研究立足于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提出矫正策略,从而促进儿童社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攻击性行为;影响成因;矫正策略 一、问题提出 一些心理学工作者在大量的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将攻击性行为分为外部攻击和关系攻击。外部攻击是指在挑衅者和受欺者之间用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进行公开、直接的对峙。如:同伴之间的冲突和物品抢夺而引起打、骂。关系攻击是指故意操纵和破坏他人的同伴关系从而伤害他人的行为。如散布谣言、排斥同伴、中止友谊关系等。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儿童在同伴交往中比较常见的社会性行为,也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它阻碍了儿童的社会性、个性以及认知的发展,严重影响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同时它还影响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在对儿童的观察、调查以及参考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

上,分析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表现特征及影响因素,总结出在家庭、学校、社会对儿童攻击性行为进行矫正的策略,为有效的矫正和防止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提供建议,从而促进儿童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学习因素 不论行为适当与否,都是儿童对其周围环境及人的反应而习得;儿童在与伙伴及成人互动时,学会在社会情境中反应、表现方式,也得知他人会如何反应或应对我们的行为。儿童的攻击行为是由于其过去习惯或社会经验受限的无知所造成的。 二)、可改变的因素 1、物的环境 环境会助长或抑制攻击行为视为发生。空旷的教室没有间隔易使儿童相互追逐,室内走道穿越经活动区易造成破坏行为、攻击行为。空间安排也很重要:围坐适合讲故事,排队适合上厕所。若挤在一起会有推挤、攻击等行为。环境中的器材不够会造成争执和攻击,要根据儿童的发展经常评估环境对儿童的影响。需要改变的常常不是儿童,而是物的环境。 2、对刺激过于敏感 学前阶段教学常是紧凑的、规律的、活动的、多姿多彩的,大多儿童适与此环境的刺激;但另一些儿童(如:自闭症儿童)可能因过度的颜色、噪音、活动量、运动量等刺激负荷不了而有攻

初中学生攻击行为的主要心理特征问卷

初中学生攻击行为的主要心理特征问卷 The questionnaire of major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ggressive student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s 攻击性行为,又称侵犯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就青少年来说,攻击行为易招同伴的排斥,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和交往困难,影响学习与技能习得。由于经常与人发生冲突,在校往往受到批评,在家受父母责骂、惩罚,易引起自卑或产生强烈的愤恨与逆反情绪,影响人格的正常发展,可能导致将来社会适应不良、人际交往障碍,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这里对具有高度攻击性的初中学生的操作(作者在逗我?)定义为,在日常行为与交往中,具有明显的有意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的初中学生。 本问卷由郑全全、陈秋燕,在参考Buss AH等人1957年编制的敌意问卷(the hostility Inventory)和(1992年)建构的攻击性问卷(the aggressive questionnaire),以及Dodge KA 等人于1987年编制用于鉴别反应性与前摄攻击性儿童的教师评价量表的基础上,经调查研究,于2002年独立编制而成。目的是为了探讨初中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心理特征及其指标,为及早防止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为诊断、矫治具有严重攻击性行为的学生提供教育和心理干预的科学依据。 内容及施测方法 本问卷为他评问卷,包括4个维度:行为、认知、情绪、言语,共23个条目,采用1~4四级评分,即1分=很不符合,2分=基本不符合,3分=基本符合,4分=很符合。 他评问卷,应由熟悉学生至少1年以上的班主任、任课教师或学校行政管理者填写。信效度 行为、认知、情绪、言语α系数分别为0.844、0.737、0.575、0.568,问卷总的为0.865。 评价效度时,可与学生平时操行记录做对比,同班同学评价,或学生自我评价。 结果分析与应用 维度构成项目: 1行为:包括6、8、9、12、14、16、18、21共8条,反映具有典型攻击性行为的初中学生的外显表现。 2认知:包括3、7、10、17、19、20、23共7条,反映认知倾向。 3情绪:2、5、13、15、22共5条,反映情绪表现。 4言语:包括1、4、11共3条,反映言语表现。 第9、16项反向计分。 23项得分之和即为总分,反映被测者总状况。 初中学生攻击行为的主要心理特征问卷 指导语: 本问卷用于探究初中具有高度攻击行为学生的主要特征与表现特点。攻击性行为指以身体、言语或利用其它物体有意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任何行为,如:言语上威胁他人,打人,欺负伙伴,粗暴的干扰他人。请你仔细阅读问卷题目,对照现实中耳闻目睹的真实情况评定题目所述内容是否符合真实情况,然后用圈“Ο”将适当的评定项目于对应的数字圈出,1

体育攻击性

攻击性是指具有对他人有意挑衅、侵犯或对事物有意损毁、破坏等心理倾向和行为的人格表现缺陷。在心理学中,攻击性是指人发起攻击的心理特征,即人格中所具有的产生攻击的内在可能性。 攻击性是指倾向于毁坏财产或伤害其他人的行为,或者指建立在完全不顾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基础上的行为;攻击行为的后果可能是身体上的,也可能是精神上的。暴力是指基于完全不顾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基础上的身体攻击,或者是倾向于伤害其他人或毁伤财产的身体攻击。 体育运动确实能使人们暂时远离挫折 攻击性与挫折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学家认为攻击性有挫折导致的结果。一个人进行运动后,伤害的意图或者殴打别人致伤的可能性就会降低许多,因为任何紧张的活动都能够使个人暂时偏离其生活和工作中的挫折情境中。在这些时间中,人们能够使自己平静下来或列出理性的非侵犯性对策有效地处理生活中的挫折来源 运动参与的环境良好可以减少攻击性 在多数情况下即使参加武术或拳术这类攻击性的体育运动项目,一样可以鼓励参与者控制他们的攻击性。但是这种控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运动参与所发生的环境。如果体育运动周围所形成的社会世界促成理性,强调一种非暴力、自我控制、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身体健康、耐心和责任的文化,那么运动员可能会学会如何控制攻击性行为。运动员通过参加运动学会了控制侵犯行为的表达,这大部分是因为当运动员在场上表现出控制时,他们的行为更多地建立在对赢得比赛的关注上,而较少触犯规则。 对运动中攻击性行为的理论分析 通常将攻击性定义为有目的地伤害其他人的行为。这是许多力量在同一时间内作用的结果。 这些力量包括: (l)鼓动性一趋向于攻击性行为的驱力与动机。 (2)抑制性一个体反对攻击、或是朝向某些正的、非攻击性的行为。 (3)情境因素一易化或抑制攻击性的瞬时环境因素 对上述定义,要与动机与身体接触两个概念相区分。在某些公众的观念中,一个有强烈取胜动机的运动员是一个“攻击性运动员”。然而,除非是有目的地伤害,否则高水平的动机本身并不具有攻击性特征。强有力的身体接触也不能被视为攻击性行为。实际上,所有的运动都有规则限制身体接触,并且,不仅惩罚有意犯规者,而且还惩罚无意犯规者。对攻丢性和运动的分析显然能够说明这些差异。 传统上,对体育运动中攻击性行为的解释有本能论、挫折一一攻击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本能论认为运动是一种宣泄,通过运动,攻击性行为可以以一种无害的方式疏导出来,结果是那些强调竞争、包含强有力身体接触的大众体育运动被认为能够十分合适地满足社会的要求,并且,观看这样的比赛,通过移情作用,也能够产生相同的结果。这样,就认为事件越有攻击性,它给人们带

如何预防和矫正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

如何预防和矫正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 摘要:学前是儿童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从学前便有所表现,对其发展规律和形成的因素的研究对幼儿教育工作有很强的现实和指导意义。(摘自《大众文艺》2011年24期《学琴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为影响其社会化与今后个性与行为的发展,一直备受教育界的关注。所以,对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预防和矫正对于幼儿今后发展十分重要。 关键词:攻击性行为原因预防和矫正对策 通过几次在幼儿园的见习,我发现攻击性行为不论是在大、中、小班都十分常见,并且如果没有及时矫正很有可能伴随孩子一生。每个孩子攻击性行为的程度都不同。学前儿童正是出于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也容易受到外界的各种影响,情绪波动比较大,所做出的反应完全是心理活动的直接反应,对某个小朋友不满意就会抢夺他的玩具或者一些其他物品,或是说出一些不好的话语,严重的就会打人、踢人、咬人,以此来发泄自己紧张不安或者焦虑愤怒的情绪。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对于幼儿性格的养成是有一定影响的,若是孩子在幼儿园期间没有养成控制自己情绪和一些带有攻击性的行为,那么对于孩子将来性格的发展十分的不利,更有甚者会让孩子误入歧途,对他人的生命造成威胁。 攻击性行为,是指有意想伤害他人身体或心理的行为。通常表现为:受到挫折时,采取打人、踢人、咬人、扔东西、夺取别人东西等类似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紧张的情绪,以引起与别人的对立和争斗。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多见于男幼儿。在学龄前儿童期,男孩和女孩攻击性的发展过程截然不同,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卷入攻击性行为事件,他们在受到攻击之后还击的可能性更多,自学龄前儿童期起,

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每个孩子在发展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是个体发展的一种不良倾向,往往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不利于形成人际间的良好关系。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很多,通过观察、了解、分析,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日活动安排不科学、不合理。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一日活动的组织应动静交替......” 这是根据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易疲劳特点决定。而有时在幼儿园却看到这种现象,由于种种原因,孩子常趴在桌上静息或长时间在户外“放羊”,这种长时间的抑制和长时间的兴奋,使孩子的情绪极为不稳定并出现了较多的攻击性行为,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六一”前的节目排练,班里没有节目的孩子终日无事可做,便以打闹等各种不良方式发泄其烦燥的消极情绪。 二、祖辈过度溺爱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往往是家庭的中心,更是祖辈眼中的“小皇帝”。由于父母工作忙,孩子从小基本由爷爷姥爷两家老人带,此时正是幼儿个体社会化的初始阶段,是个性形式的奠基时期。而老人带孩子常常有这样的传统,当小孩子不小心摔跤,老人便赶忙说:“都是这条路不好,把我孙子摔倒了,”甚至还踩踩石头说“石子不好,谁让你把我孙子摔倒的!”采用这种方法,当时还真能奏效,小孩不会更哭泣,因为他的注意转移了,但时间一久,就养成了一种习惯,无论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则易怒、发脾气,觉得什么都是别人的不对,没有自己不对的。到了幼儿园,与同伴有了纠纷时,总责怪别人,不能协商解决问题时,攻击性行为就产生了,此时如果被欺负者退缩,则更助长了他的攻击性行为。 三、教育误导 家庭对独苗过多关注,顺从多、宠爱多,要求少、教育少,常常是爸爸“得罪”了孩子,妈妈出来“赔礼”,妈妈批评几句,爷爷姥爷都成了孩子的“后台”,这就造成孩子骄横、任性、自私、事事“唯我独尊”以致养成孩子独占,独霸的习惯,在家什么好东西都是他一人的,容不得别人,他要什么,就得给他,不许别人有,也不会与别人分享,在幼儿园常发生争玩具,抢座位等现象,不讲道理,也不会讲道理。有的父母对孩子攻击性行为不仅不制止,还听之任之,甚至有助长苗头。他们认为,未来社会充满竞争,要使孩子将来在社会上站得住脚,从小就应培养孩子不能吃亏的意识,有时还教孩子:“别人攻击你,你一定要还击”,使孩子从“以牙还牙”发展到欺负弱小。有的家长要求孩子“出人头地”,对孩子的任性,粗暴表现视而不见不加以约束,以致出现了错误引导。 在幼儿园,有的教师也缺乏对孩子基本的尊重和理解,经常用严厉、强硬的态度来要求他们,孩子一出问题,轻则批评、否定,重则训斥、指责,甚至讽刺,挖苦、恐吓,长期处于这种缺少接纳、关爱、赞扬和肯定的环境中,幼儿怀疑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心,产生自

攻击性行为论文:中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注意偏向与冲动控制特征

攻击性行为论文:中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注意偏向与冲动控制 特征 摘要:通过注意偏向实验、bpaq攻击问卷与barratt 冲动量表的施测,探讨中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注意偏向与冲动控制特征。研究结果发现,中学生攻击性行为及冲动控制性别差异不显著;低攻击性与高攻击性中学生表现出对攻击性刺激的注意偏向特征,在冲动控制上差异也极其显著;中学生攻击性行为与注意偏向、冲动控制总体上呈显著正相关;攻击词注意偏向与冲动控制对中学生攻击性行为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关键词:攻击性行为;注意偏向;冲动控制 1 前言 攻击性心理和行为的发展,不仅严重影响中学生自身的身心健康、人格发展、学业进步和社会交往,也关系到周围人的身心安全及学校和谐环境的建设,同时也是个体社会化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1]。以往研究表明,攻击性行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认知心理学家anderson等人提出了关于攻击性行为研究的一般攻击模型(the general aggression model),即gam模型[2],从社会认知的视角探讨了不同人格特质或刺激情境下个体攻击性行为的特征,揭示个体对身边情境的关注及其人格特质可能会对其攻击性

行为产生影响。攻击性行为作为一种具有消极影响的社会行为,常常发生在具有挑衅或威胁信息的情境中,并伴随着负性情绪信息。dolan r j[3],matthews g和wells a[4]等人的研究指出:情绪信息对注意会产生特殊影响。与不带情绪色彩的刺激相比,包含情绪意义的刺激更易引起个体注意或占用更多的注意资源。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研究者开始探索注意偏向的特征及其变化,点探测范式、cue实验范式等实验范式也被广泛运用于相关研究之中。而情绪stroop范式是注意偏向研究中使用最早、最普遍的实验范式。中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情境是学校和家庭,学生生活的情境中存在各种各样的信息,但不同学生对情境信息的注意特征可能是不同的。相对于一般中学生,具有攻击倾向的中学生可能会对环境中的部分信息更加关注,表现出对这些刺激的注意偏向特征。 基于anderson的一般攻击模型,冲动性作为一种人格特质,影响着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控制[5]。当前国内关于冲动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冲动性购买行为方面,seagate和zhou(2007)把冲动性消费行为定义为“感受到一种突然意外的冲动,以一种取乐的方式行动,这种行动方式基于冲动,没有仔细考虑随后的不良后果,但该行动能带来立即的满足”[6]。也有研究指出,冲动性与人们的社会行为存在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