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代名中医脾胃学说的探讨

对古代名中医脾胃学说的探讨
对古代名中医脾胃学说的探讨

对古代名中医脾胃学说的探讨

龚旭琴黄娜蔡敏陈梦亚陈楚欣

摘要:本文搜集了古代名中医关于脾胃学说的理论,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学者更好地理解古代名中医的脾胃学说。

关键词:古代名中医(张仲景李杲叶天士张锡纯等)脾胃学说

1.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初创脾胃病辩证体系

主要探讨张仲景“顾胃存津”、“四季脾旺不受邪”、“实脾”等顾护脾胃的思想。

1.1 《伤寒论》“顾胃存津”思想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病辨证论治的经典著作。然而,仲景的“顾胃存津”思想却贯穿于该书的始终。张仲景认为脾胃六经病的发生,必因正气虚弱而引起。而正气虚弱原因当中,胃气虚损、津液受伤是主要因素。胃强津伤,病从热化;胃气虚弱,阳气受伤,病从寒化。胃气强弱对伤寒六经病的发展及传变起关键用。胃气存亡与疾病的预后有密切关系,胃气强或胃气得以恢复则预后佳。正因脾胃对外感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着重要意义,所以《伤寒论》以“顾胃存津”为其立法施治之本。

1.2 《金匮要略》的“四季脾旺不受邪”思想

“四季脾旺不受邪”的古代论述《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明确提出“四季脾脏不受邪”的观点。强调脾气健旺是人体抗病的基础,只有脾气健旺,外邪才不能侵入人体为病。这实际上是指出脾胃功能旺盛在养生中的作用。倘若脾胃功能失职,则可产生多种疾病。如脾胃运化失司可导致水饮停滞,随处留积,在肠胃为“痰饮”,在胁下为悬饮”,溢于肌肤为“溢饮”,上迫胸肺为“支饮”,走肠道为“泄泻”,更可导致“腹满”、“宿食”、“水气病”、“呕吐”、“下利”等病证出现。六经病发生的内因就是以胃气虚损,津液受损为主。后世李杲“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与张仲景“四季脾旺不受邪”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

1.3 “实脾”治未病

如果说“四季脾旺不受邪”仅从病因上阐述脾胃的重要性,那么,“治未病”思想则明确指出“实脾”是有防病养生的作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云“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里“治未病”含义有二,一是对于未病而言,要做到未病先防,实际就是养生防病;二是对已病而言,要有病早治,既病防变。笔者认为张仲景“治未病”中“肝病实脾”例子的引用并非偶然,而是在于他对脾胃功能旺盛可防止疾病发生的认识。故张仲景引用“肝病实脾”例子而不引用其他脏腑传变例子有其深刻意义。[1]

2.李杲《脾胃论》:开创脾胃病学派(重脾阳)

李东垣注重调理脾胃,开创了中医脾胃学说之先河,认为“治未病”始终要重视脾胃的调养,以扶助正气,抵抗邪气。他在张元素的脏腑辨证思想影响下, 总结《内经》、《难经》等古典医著和仲景、元素、钱乙等前辈医学的经验,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 提出了“内伤脾胃, 百病由生”的著名论点, 创立了脾胃学说, 并充实、发展了中医学, 其代表作《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等。

2.1其学术思想体系为:

2.1.1创论脾胃, 强调升发

2.1.2脾胃气充, 元足体强

2.1.3人赖阳生, 阳源脾胃

2.1.4人赖精奉, 精源脾胃

2.1.5人赖营养, 营源脾胃

2.1.6人赖阴长, 阴源脾胃

2.1.7脾胃健运, 元气充沛

2.2.1精气升降, 脾胃为枢

2.2.2精气升降, 长夏为枢

2.2.3精气升降, 脾胃为枢

2.2.4内伤脾胃, 百病由生

2.2.5脾病及胃, 胃病及脾

2.2.6脾胃气衰, 心火独盛

2.2.7脾所不胜, 病及肝胆

2.2.8脾胃虚弱, 肺金受邪

2.2.9脾胃虚弱, 肾水泛滥

2.2.10脾胃虚弱, 九窍不通

2.2.11强调升发, 喜用升柴

因论述较长,这里不予叙述,有需要者请参看:谢文英?《李杲<脾胃论>浅析》[2]。

2.2其学术成就有:

2.2.1.内因脾胃为主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2.2.2.相火为元气之贼说;

2.2.

3.升发脾胃阳说;

2.2.4.甘温除大热说;

2.2.5.创立不少有效新方(如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等系列名方)[3]

3.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对脾胃思想的创新阐发

脾胃作为“后天之本”,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积极的临床价值。脾胃学说是中医学术体系的精华部分之一,它的形成是历代医家不断努力,经过临床实践进行总结升华的结果。仲景脾胃学说论述了脾胃分治观、阳明胃腑宜通宜降、时时顾护胃气、脾无阳不运、注意保存胃津、土虚木乘论、胃气资助营卫、药后饮食调摄等诸多理论,这些理论对后世影响很大,对脾胃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起着承前启

后的重要作用。从《内经》中提出“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人以胃气为本”的基本脾胃理论,至仲景《伤寒论》形成其雏形,再到李东垣《脾胃论》形成较完整的体系,再到叶天士以其对前人脾胃观点继承的全面性和对胃阴学说的创新阐发,形成了完整的中医脾胃学说理论体系。

综观《临证指南医案》中对内伤杂病的辨治,可以发现叶天士对《脾胃论》推崇备至,提出“脾胃为病,最详东垣”、“内伤必取法乎东垣”。对脾阳不足之证,他继承了东垣补脾升阳之法,善用东垣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加减化裁,并在此基础上发挥了通补胃阳说。鉴于东垣详于治脾、略于治胃,重在温补、养阴不足,根据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创立了胃阴辨证论治理论,并以胃阴辨证论治理论为核心,提出了脾胃分治、胃分阴阳的观点,从而完善和丰富了中医脾胃理论。其脾胃理论之精髓具体体现在脾胃异治、胃阴虚、护胃阳三个方面。

3. 1 脾胃异治

叶天士认为,脾与胃虽同属中土,但其功能有别,喜恶不同,故提出了“胃喜润恶燥”的观点。他指出: “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不仅指

出了脾与胃的不同特性,弥补了东垣温补脾阳学说之不足,而且为创制养胃阴一法奠定了理论基础。他认为东垣升降之法,常用四君、异功、补中益气汤等是针对脾气虚所设,对胃腑而言,提出“腑宜通即是补,甘濡润,胃气下行,则有效验”。如《医案·脾胃》陈案曰:

“知饥少纳,胃阴伤也。宜麦冬、川石斛、桑叶、茯苓神、蔗浆以养胃阴。”强调治胃不可采用温燥治脾之法。因此,脾胃应该异治。3. 2 胃阴虚

叶天士在临床中发现口干口苦、纳运不良、津枯肠燥、大便干结,尤其是饥不纳食、胃中灼热、时有烧灼感、干呕呃逆、渴欲饮冷及形体消瘦等症状实为胃阴损伤所致。因胃阴受伤,津液不能上承则口干口苦,津液不能下行则大便干结;胃阴不足,功能失常,则不饥或饥不欲食; 胃气上逆则干呕呃逆。对此,叶氏反对概用升补脾阳之法,倡导保护胃阴,运用甘平或甘凉濡润之品以濡养胃阴。《医案·脾胃》华案曰: “所谓胃宜降则和者,非用辛开苦降,亦非苦寒下夺以损胃气,不过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则津液来复,使之通降而已矣。”以张仲景的麦门冬汤之意化裁用药,常用麦冬、沙参、石斛、蔗汁等甘平、甘凉濡润之品濡养胃阴。叶氏所创胃阴虚的理论和治法,弥补了东垣脾胃理论之不足。

3. 3 护胃阳

叶天士在继承李东垣重视脾阳观点的同时,也突出胃阳在人体中的重要性。他在东垣升发脾气的理论基础上又有所发挥,提出“食谷不化,胃火衰也”、“阳腑之阳非通不阖,胃中阳伤,法当温阳”、“用刚远柔,通补胃阳”。认为胃阳在消化食物、开合纳谷、镇逆降气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如《医案·呕吐》所载属胃阳虚或与胃阳虚相关的病案有20 个,常用附子、干姜、吴茱萸、半夏、益智仁、茯苓、人参等辛温通阳,使胃中阳气升而浊阴降,行使纳谷化食之功效。[4]

4.张锡纯:对脾胃学说的继承与创新

张锡纯兼采李杲和叶天士两家之长, 将扶脾阳与益胃阴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治法和方药上创造性地发展了脾胃学说, 在中医脾胃学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4.1 倡导“淡以养脾”

张锡纯认为: 脾为太阴, 乃三阴之长, 故治阴虚者, 当以滋脾阴为主, 脾阴足, 自能灌溉脏腑, 治宜淡以养脾。张氏认为“淡以养脾”包括煎煮方法和药物性味两方面。药取次煎, 淡以养脾。张氏说: “慎柔和尚治阴虚劳热, 专取次煎。取次煎味淡, 善能养脾阴也。夫淡气归胃, 《内经》曾言之。淡能养脾阴之义, 原自淡气归胃悟出, 而其所以然之故, 人仍多不解,土爰稼穑, 稼穑作甘。盖土本无味, 借稼穑之味以为味。夫无味即是淡, 故入脾胃属土, 凡味之淡者皆能入脾胃也。”

药取淡味, 以养脾阴。张氏指出: “白虎汤中用粳米, 古方生用。今人亦生用, 至谓薏米、芡实、山药之类, 犹粳米也,,盖生者汁浆稠粘, 可以留恋肠胃,至于用以滋阴, 用以淡渗, 则不宜炒熟, 尤彰彰明也。”张氏“淡以养脾”的观点实际上为后世的“甘淡滋脾”理论以及“脾阴学说”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4.2 调补脾胃以治他脏之病

张锡纯认为: “人之脾胃属土, 即一身之坤也, 故亦能资生一身, 脾胃健壮, 多能消化食物, 则全身自然健壮。”他重用补脾药, 如山

药、白术、黄芪等, 并将调补脾胃之法广泛地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中, 尤其是劳瘵、经闭、膈食、久泄等慢性虚弱性疾病, 其症候错综复杂, 气血阴阳都有亏损, 单纯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等补偏救弊方法很难奏效, 惟有从调补脾胃, 重建中气入手, 方能缓缓见效。如他在“治喘息方”内写道: “痰郁肺窍则作喘, 肾虚不纳气亦作喘。是以论喘者恒责之肺肾二脏, 未有责之于脾胃者。不知胃气宜息息下行, 有时不下行而转上逆, 并迫肺气亦上逆即可作喘。脾体中空, 能容纳诸回血管之血, 运化中焦之气, 以为气血宽闲之地, 有时失去中空之体, 或变为紧缩, 或变为胀大, 以致壅激气血上逆迫肺, 亦可作喘。且脾脉缓大, 为太阴湿土之正象, 虚劳喘嗽者, 脉多弦数, 与缓大之脉反对, 乃脾土之病脉也。故重用山药以滋脾之阴, 佐以于术以理脾之阳, 脾脏之阴阳调和, 自无或紧缩或胀大之虞。”据此他创制了滋脾土以生肺金的“滋培汤”, 用治“虚劳喘逆, 饮食减少, 或兼咳喘, 并治一切阴虚羸弱诸证”。张氏通过调补脾胃以治他脏之病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脾胃学说理论, 提高了其临床指导意义。

理脾胃与治肝胆相结合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 脾胃升降正常方能受纳、腐熟、运化水谷, 传糟粕于体外。张锡纯根据《素问?六微旨大论》中所说“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创制了升降汤, 以调其中气, 使之和平。所谓调中气者, 即升降脾胃之气也。方中用野党参、生黄芪、白术健中理脾, 广陈皮、川厚朴、生鸡内金、生姜和中健胃, 知母反佐川芎舒肝以助脾升, 白芍敛阴以助胃降, 桂枝具有“善和脾胃, 使脾气之陷者上升, 胃气之逆者下降”的双向作用, 此实为升

降并用之良方。另张氏引黄坤载之言: “肝气宜升, 胆气宜降, 然非脾气之上行, 则肝气不升, 非胃气之下行, 则胆气不降,由斯观之, 欲治肝者, 原当升降脾胃, 培养中宫, 俾中宫气化敦厚, 以听肝木之自理, 即有时少用理肝之药, 亦不过为调理剂中辅佐之品。”阐明了他将理脾胃与治肝胆相结合, 升脾者亦补肝气, 降胃者亦疏胆气的独特观点。

综上所述, 张锡纯尊崇经典, 博采众长, 治疗疾病独重脾胃, 并秉承东垣、叶天士脾胃思想之精髓,对中医脾胃学说有独特的理论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对于后世医家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值得认真研讨。[5]

5.戴思恭

5.1主要学术思想:

5.1.1气动作火论指出治虚火主要责之脾肾,再从阴阳水火分辨以治之。治实火则分五脏。

5.1.2血难成易亏论指出营血的生成及运行有赖于五脏的正常运行,而脏腑的功能及人体的视听言行又必须营血的濡润资助方能无碍。5.2其治病强调时时顾护胃气的学术思想:

5.2.1胃气偏瘫养胃气以束宗筋

5.2.2疟缘胃虚壮胃气可驱疟邪

5.2.3痰饮内滞健脾胃取其分消[6]

5.3思想体现:

5.3.1“胃行气于三阳脾行气于三阴”说

5.3.2在各病证论治中重视脾胃[7]

6.龚廷贤:善用药者必以胃药助之

龚廷贤精研《内经》、《难经》的经旨,取法金元诸名家学说,并有所发挥。如他在《寿世保元》中专立脾胃论云:“古今论脾胃及内外伤辨,惟东垣老人用心矣,但繁文衍义,卒难措用”。因而删繁就简,结合个人的经验总汇为三点,使后学者把握其精义。

6.1食劳倦即伤脾

“盖内伤之要有三致焉,一曰饮食劳倦即伤脾,此常人之患也,因而气血不足,胃脘之阳不举,宜补中益气汤主之。

6.2嗜欲而伤脾

二曰嗜欲而伤脾,此富贵之患也,恣以厚味则生痰而泥膈,纵其情欲,则耗精而散气。……故吞酸而艰难,胸膈渐觉不舒爽,宜加味六君子汤加红花三分,知母盐炒一钱主之。

6.3饮食自倍

三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者,藜藿人之患也,宜保和丸、三因和中丸权之”。在治疗上,则强调以养心、健脾、疏肝为治本之要,因为“心气和则脾土荣昌,疏肝则胃气畅”。并指出世俗善用香燥耗气,及之服枳术丸以为健脾胃之要药,而不知其剥削真气等肤略之见,倡家传之三因和中健脾丸,为调护脾胃通用之剂。

龚氏脾胃论的核心,强调安危全在胃气,“运食者元气也,生血气者饮食也”,“胃气亏则五脏六腑之气亦馁矣”,提出“善用药者,必以胃药助之”的论断。[7]

7.唐容川《血症论》:善用活血化瘀法,尤创脾阴论

唐宗海, 字容川。四川彭县人。清代著名血证医家, 其代表作《血证论》突出了治血理脾胃的学术思想。认为中焦脾胃在阴、阳、气、血、水、火诸血症病机中, 有驾驭平衡, 间运上下的作用。观其治血施方用药, 皆以调理脾胃为理, 以止血、消瘀、宁血、补血为法, 以运脾健胃壮化源善后。治血独具匠心, 值得后世效法, 兹将唐氏治血理脾胃学术思想研究浅探析如下:

7.1 治血凉血, 独取阳明

唐氏认为, “血之归属在于血海, 冲为血海, 冲脉隶于阳明, 故血证之热, 责于阳明者尤多, 未有冲气不逆上而血逆上者”生理上阳明之气以下降为顺, 阳土喜润恶燥。病理上若阳明燥热津伤则血液沸腾而外越见崩露下血等证, 若阳明之气实逆上则血亦随气上行而外逆而见吐血、呕血等证。说明了阳明之气上逆, 阳土燥热津伤与血海不安、不静、不藏是有直接关系的。唐氏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总结出“泻胃夺实、凉胃润燥”是治血凉血的一大法则, 明确提出“治胃治阳明即治冲也”的学术观点。临床上唐氏将平冲降逆、清泻阳明之法广泛用于多种血证, 均取得了较好疗效。例如: ( 1) 论: “吐

血”谓: “血之所以逆而上越, 实乃阳明之气失其下行之令, 使血不循常道溢于肠胃间随气上越, 故治应急调其胃, 丞夺其实, 釜底抽薪之义也“使阳明之气下行, 斯气顺而血不奔脱矣。用降气止逆法, 仲景泻心汤主之。( 2) 论: “咳血”谓: “胃中燥热, 火盛乘金, 气上而咳, 血从气道出”治疗上主张以泻胃为主或泻胃与清肺并进, 用清胃散、泻白散主之。( 3) 论:“衄血”认为“阳明之脉起于鼻旁, 上挟鼻孔, 阳明主阖,”。若燥火伤络, 热气浮越, 阳明失其主阖之令, 则血上逆阳明之络而为衄也, 又阳明本属燥土, 衄血之人阳明之经无不化燥化热。故治疗当以泻心汤加生地、茅根、童便治之, 待火降以后, 可用甘露饮润之。( 4) 论: “呕血”言“血从呕出, 实乃肝胃之气皆逆, 盖肝木之气主疏泄而少阳春生之气又寄在胃中,胃热木逆血自从上而呕也。治宜凉肝血与调胃气并进, 使中焦气机升降得通, 津液得行, 胃气因和, 呕逆自止, 血自安宁而不上潮矣。药用犀角地黄汤加逍遥散等。观其治疗步骤,虽有一泻一滋三调养, 然究其病位, 皆治在阳明之脉、之经、之腑。从唐氏治血平冲降逆所用药物来看, 皆是从治疗阳明胃肠着手, 这对止血、宁血无疑具有积极作用。

7.2 治血摄血, 首理脾土

唐氏曰: “脾能统主五脏, 而为阴之守也, 其气上输心肺,下达肝肾, 外灌溉四旁, 充溢肌肉所谓居中央畅四方是也。血既随之逆行不息, 所谓脾不统血者是也。”盖血之运行上下,全赖脾气统摄, 因此治血摄血, 首理脾土为治疗血证的又一法则。例论: ( 1) “唾血”谓:

“血走泄胃中, 为唾而出, 盖脾为宁血之器, 若脾经火重干燥或思忧过度伤脾, 使脾之阴伤受病而失统血之常”据此提出本证该当从脾论治, 在辨治上提出, 忧思虑伤脾, 脾不统血者, 宜用归脾汤养之益之。若系脾经实火,宜用泻心汤加生地、白芍清之凉之。若系脾经阴火, 津枯血乱者,宜用麦冬、花粉润之, 甲已化土汤治之。论: ( 2) “血崩”指出: “血乃中州脾土所统摄, 脾不摄血是以崩溃”。名曰“崩中”示人治崩必治中州也。又谓: “月经名曰信水, 以五行唯土主信, 土虚则失信而漏下, 甚则崩中也。”治法总以治脾为主, 待脾气健, 则五脏气旺自能摄血统血也, 宜用归脾汤酌加阿胶。若脾虚之甚沦为阳虚, 则土寒亦使统血无权, 对这种血证宜以益脾温脾收功, 方用归脾汤加艾叶、鹿角霜、灶心土治之。若脾虚又挟肝经贼火克之而血不宁者, 宜用归脾汤加丹皮、栀子、柴胡以补脾土清肝火、止血宁血两面俱到。

7.3 治血复正, 重视中焦

唐氏据5内经6“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之旨, 认为生血之源在脾胃, 统血之权在脾土, 故病血者首责脾胃, 善治血者必重调中, 强调了脾胃在治血复正方面的重要性。唐氏指出失血之后, 补虚复正应从调补脾胃开始, 壮旺生血之源着手, 只有脾胃运化精微充足, 心肺才能受气取汁化血。其治血复正重视中焦的思想不但在治疗上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而且在理论上善于创新, 大胆提出了补脾阴治唾血的观点, 认为, “调治脾胃需分阴阳,阳火宜清、宜降, 阴火宜滋、宜润。以脾阳不足水谷固不化, 脾阴不足水谷亦不化也,

譬如釜中煮饭, 釜底无火固不熟, 釜中无水亦不熟也,。故宜补脾阳者虽干姜、附子转能生津, 补脾阴者虽知母、麦冬反能开胃,。谓脾一阴一阳未可偏废”。观唐氏在治血复正治疗方面提出“补中者开血之源, 导心者, 化血之功, 蔹脉者, 成血之用也”。其施方用药: 补脾气常用参、术、芪、枣取效, 养脾阴以山药、白芍、麦冬、石斛、莲米收功, 消瘀倡导引血下行, 使瘀血从下谷道排出, 以利瘀血去新血生。此论析之精细, 可谓是探微索隐。[9]

8.缪希雍:滋补脾阴论

缪希雍,明末著名医家,字仲淳,亦字仲仁,号慕台,海虞(今江苏常熟)人,代表著作为《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为门人丁元荐长期收集其医案编辑而成,是一部笔记体医学著作,另有《神农本草经疏》三十卷存世,这一医一药两部著作对医林产生了巨大影响。后世多重视其“邪气之入必从口鼻”及“吐血三要法”的创见,而于其首倡之脾阴说却论之甚少,本文试图从3个方面对缪氏的脾阴学说进行探讨,以资交流。

8.1 首倡脾阴之说

《黄帝内经》中没有明确地出现“脾阴”一词,只是在部分篇章中隐约包含有脾阴的生理、病因和病理等内容,如《素问·厥论篇》曰:“酒入于胃,则络脉满而经脉虚,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阴气虚则阳气入,阳气入则胃不和,胃不和则精气竭,精气竭则不营其四肢也”。

至张仲景《伤寒论》中就增加了治疗脾阴虚的具体方药,《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篇有“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脾约证的病机为胃热过盛,损伤脾阴,此条对于临证治疗脾阴虚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仍未提出“脾阴”一词。此后数百年医学界对于脾阴学说没有进一步的研究与提及。进入明代后,大多数医家在脾胃论治方面,多宗李杲,重视脾阳的固护,缪氏虽继承了李杲的脾胃学说,但不固步自封,在多年的临床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脾阴不足的理论,成为首倡脾阴之说的医家。他在所撰写的《神农本草经疏》中提到“: 胃主纳,脾主消,脾阴亏则不能消,胃气弱则不能纳,饮食少则后天元气无自而生,精血坐是日益不足。经曰:损其脾者,调其饮食,节其起居,适其寒温,此至论也。不如是则不足以复其脾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缪氏认为脾胃是受纳和消化水谷精微的脏器,如果脾阴亏虚,就会影响其正常功能的运行,后天之本得不到培育,就会进一步引起精血的不足,只有按照内经中所劝导的那样调整饮食习惯、改变生活方式、顺应自然环境才可能恢复正常的脾阴功能。脾阴亏虚不仅和脾胃二脏自身有关,也涉及到饮食、起居等外在因素,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所催生的病变。

8.2 阐述脾阴证治

缪氏强调临证当区分脾阴、脾阳,并提出了脾阴不足的治疗大法。《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中记录有“王善长夫人产后腿疼,不能行立,久之

饮食不进,困惫之极”,缪氏诊断为“脾阴不足之侯”,因“脾主四肢,阴不足故病下体”,首次将“脾阴不足”作为病理概念。

学术探讨提出,突破了传统理论中脾为阴脏、脾为太阴及脾乃至阴等生理概念的限制,并且在临床实践中将此理论加以应用。该书还记载有:“无锡秦公安患中气虚不能食,食亦难化,时作泄,胸膈不宽,一医误投枳壳、青皮等破气药,下利完谷不化,面色暗白。仲淳用人参四钱,白术二钱,橘红钱许,干姜泡七分,甘草炙一钱,大枣,肉豆蔻,四五剂渐愈。后加参至两许痊愈。三年,病寒热不思食,他医以前病因参得愈,仍投以参,病转剧,仲淳至曰:此阴虚也,不宜参,乃用麦门冬、五味子、牛膝、枸杞、芍药、茯苓、石斛、酸枣仁、鳖甲等。十余剂愈。”脾阴不足,食不能消,则脾虚中满,不思食。胃不和则卧不安,进而不眠。阴不制阳则病热。投参病转剧,说明病不属脾气虚,而属脾阴虚。另外“孙俟居比部,病腹中若有癥瘕,不食不眠,烦懑身热。仲淳投以人参、芍药、茯苓、麦门冬、木通、枣仁、石斛。方甫具,史鹤亭太史至,见方中大剂人参,骇曰:向因投参至剧,此得无谬乎?仲淳曰:病热先后不同。当时邪未退,滞未消,故不宜,今病久饱胀烦闷者,气不归元也,不食者,脾元虚也。不眠而烦者,内热津液少也,今宜亟用此药矣。四剂而瘳。后复病,仲淳诊之曰:此阴虚也,非前证矣。更以麦门冬、白芍药、杞子、五味、生地黄、车前子,而热遂退。”病本属脾胃气虚,后再次发病时的症状类似,但病机已变为脾阴虚。药随证转,以甘寒滋润,酸甘化阴取效。缪氏在其所著《神农本草经疏》亦云“: 若因脾虚,渐成胀满,夜剧

昼静,病属于阴,当补脾阴”,此条是对脾阴虚证临床表现的描述。以上数案可以归纳出脾阴虚的症状主要有饮食不进、中满、夜剧昼静、不眠而烦、产后腿疼等。针对“脾阴不足”的治疗,缪希雍提出应以“甘寒滋益阴”为大法。在为顾鸣六的儿子治疗脾虚饮食不进、形体倍削的病中,他指出,“世人徒知香燥温补为治脾虚之法,而不知甘寒滋润益阴法有益于脾也。治病全在活法,不宜拘滞”。他常用石斛、木瓜、牛膝、白芍药、酸枣仁等酸甘柔润之品,佐以生地黄、甘枸杞等甘寒滋阴之药清肝补脾。《内经·脏气法时论》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又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甘味的药物能够清泄肝热,又能够补益和滋润脾脏,甘寒同用既能清肝又能补脾,对于那些因为阴虚火旺而损伤脾阴的病证最为适宜;酸主收敛,酸味的药物多主治肝胆二经病证,而肝藏血,甘能补益中气,酸能生血气又能生血,故甘酸二味同用可以化生营血,脾阴又为营血生化的物质基础。可见甘酸甘寒之药用治脾阴,确为恰当。举酸枣仁为例子,《草求原·酸枣仁》:“酸枣仁,酸甘平而润,凡仁皆润,专补肝胆之血。”《本草求真》也记载:“酸枣仁本肝胆二经要药,因其气香味甘,故又能舒太阴之脾。”值得一提的是,缪氏与其医林好友王肯堂某年秋天于白下(今南京)相谈医理的时候曾言及:“补血需用酸枣仁”,使后者倍受启发。酸枣仁能补益肝胆,兼以芳香入脾,肝阴得养、肝气得补,就不会因病乘脾,脾阴自然得以复原。

8.3 启迪医林后世

缪希雍的脾阴学说,弥补了东垣脾胃学说的不足,之后的清代医学家们在缪氏的脾阴说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脾阴、脾阴虚的学说,如陈修园认为“脾为太阴,乃三阴之长”,治疗阴虚病证,当以滋润脾阴为主,自能灌溉诸腑也。曹庭栋在《老老恒言》中也说:“胃阳弱而百病生,脾阴足则万邪息。”对脾阴学说的发展贡献较杰出者为唐容川,他在《血证论》中谓“脾为阴中至阴,盖五脏俱属阴经,脾独名太阴,以其能统主五脏,而为阴之守也,其气上输心肺,下达肝肾,外灌溉四旁,充溢肌肉,所谓居中央,畅四方者如是。”意思是五脏六腑皆为脾所统摄,且脾主肌肉四肢,因此机体的正常运行离不开脾阴的滋养。又谓“经云脾统血,血之运行上下,全赖乎脾,脾阳虚则不能统血,脾阴虚又不能滋生血脉”。即认为统血之功能为脾阳、脾阴所共主。以上这些医家都可说是在缪氏的基础上逐步加深和发展脾阴学说的,并且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创立自己的治疗法则,如吴澄的理脾阴法和胡慎柔的甘淡法等等,就连一代医宗叶天士的胃阴说也是受此启发而出,因此有“叶桂多取其说之论”。

缪希雍脾阴学说,在东垣的脾胃学说思想上加以创新和发挥,为后世脾阴学说的发展开创了一个较高的起点,承前启后,为完善中医脾胃理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值得作进一步的研究。[9]

汉代张仲景提出“顾胃”、“实脾”思想,初创脾胃病辨证体系;元代李东垣善用补脾升阳, 创补中益气汤, 用药多刚燥, 并创立了

脾胃学说;叶天士善滋养胃阴, 拟益胃汤, 用药多柔润, 并形成了胃阴学说;张锡纯兼采李、叶两家之长, 将扶脾阳与益胃阴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治法和方药上创造性地发展了脾胃学说;及至明清时期,

龚廷贤重胃阳而唐容川、缪希雍重护脾阴,而戴思恭则于各病证论治中重视脾胃两脏。从中可看出古代中医之脾胃学说不断发展完善的趋势。

参考文献:

[1]苏碧莹,浅议张仲景的脾胃养生思想[J],中国医学创

新,2010,7(12):145-146

[2]谢文英.李杲《脾胃论》浅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

志,2004,10(11):1-3

[3]邓铁涛.李东垣的科研成果、方法与启示[J].新中

医,1999,3l(6):8

[4]张俐敏.中医脾胃学说形成的四个关键[J].山西中医,2000,16 ( 5) : 56

[5]徐跃箭,孟萍.张锡纯脾胃学术思想探析[J],中医文献杂志2007,2 :4,5

[6]傅金缄.戴思恭治病重胃气学术思想探讨[J],浙江中医杂

志,2005,03:96

[7]陈谦峰,齐南.明清诸名医对脾胃学说发展之概略[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9(3):108

[8]赵文研.唐宗海治血理脾胃学术思想特色探微[J],中医药学

刊,2003 ,21(8):1286

[9]易峰,杨进(指导).缪希雍脾阴学说探讨[J],中医药导

报,2009,15(5):4,5

[10] 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

社,1983:11

[11] 李顺保,褚玄仁校注.缪仲淳医学全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763

[12] 郑廷彰.浅谈缪希雍论治脾阴特色[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7,(12)6:21

[13]叶天士,程门雪校.未刻本叶氏医案[M].上海: 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288

[14]张俐敏.中医脾胃学说形成的四个关键[J].山西中医,2000,16 ( 5) : 56

[15]陈宇谨.唐容川医学思想与诊疗特点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

[16]陈爱萍.陈自强,脾阴虚的学术源流及研究发展[J],黑龙江中医药,2009,05

[17]汤一新.试论脾阴虚[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80,06

[18] 陶志达.脾阴虚的初步探讨[J],新中医,1978,06

中医基础理论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导论 一、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和代表著作) 先秦、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 《黄帝内经》(战国至秦汉)——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伤寒论》确立了辨证诊治的纲领;《金匮要略》 《神农本草经》东汉——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奠定了中药学理论基础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环境和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三个方面 (二)辨证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病、症、证的概念(懂得区分)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生命过程(重点在全过程)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重点在现阶段)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二、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阴阳对立制约: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相互排斥 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者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滋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阴阳消长平衡: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出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表现为阴阳互为消长、阴阳皆消皆长 阴阳相互转化:是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1、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 正气——指人体正常的机能活动及适应环境与抗病、康复能力。可分:阳气、阴气 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可分为阳邪、阴邪。 2、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1)阴阳偏胜(盛)——指阴或阳高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实者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①阳偏胜(阳盛):阳胜则热——实热证:高热烦躁,面红目赤 阳胜则阴病——兼津伤:咽干口渴,尿少便结 ②阴偏胜(阴盛):阴胜则寒——实寒证:恶寒肢冷,舌淡脉紧 阴盛则阳病——兼阳虚:神疲踡卧,尿清便溏 (2)阴阳偏衰(虚)——指阴或阳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 虚者补之: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 绪论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述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和代表著作) (一)先秦、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二)隋唐时期——充实、系统化时期 《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 (三)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 《三因记忆病证方论》宋陈无择“三因学说”、《小儿药证直诀》 刘完素(刘河间)——寒凉派 金元 张从正(张子河)——攻邪派 李杲(东垣老人)——补土派 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 (四)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

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士雄 另有吴有性著《瘟疫论》创“戾气说”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二)辨证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1、病、症、证的概念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生命过程(重点在全过程)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重点在现阶段) 2、辩证与辨病

中医内科学脾胃系病证三模拟题

[ 模拟] 中医内科学脾胃系病证(三) A3 型题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道考题。请根据答案所提供的信息,在每一道考题下面的A、B、C、D、E 五个备选答 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某男,25 岁,突然上腹部疼痛,喜温拒按,遇寒加重,欲加衣被,蜷卧,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第 1 题: 其应辨证为 A. 脾胃虚寒 B. 饮食伤胃 C. 肝气犯胃 D. 寒邪客胃 E. 痰气交阻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 2 题: 宜选何方 A. 附子理中汤加减 B. 黄芪建中汤加减 C. 少腹逐瘀汤加减 D. 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加减 E. 香苏散合良附丸加减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某女,38 岁,曾患崩漏经治已愈,现患者自觉腹中空空,似饥非饥,似辣非辣,难以形容,伴失眠多梦,舌质淡,脉细弱。 第 3 题: 其应辨病辨证为 A. 胃阴不足胃痛 B. 胃阴不足痞满 C. 湿热阻胃痞满 D. 胃热嘈杂

E. 血虚嘈杂参考答案:E 1 答案解析: 第 4 题: 其治法为 A. 养阴益胃,调中消痞 B. 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C. 清热化痰和中 D. 健脾益胃和中 E. 益气养血和中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第 5 题:应首选何方治疗 A. 益胃汤加减 B. 一贯煎加减 C. 温胆汤加减 D. 君子汤加减 E. 归脾汤加减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某男,20 岁,患者于一天前出现恶寒发热,继之腹痛,泻下赤白脓血便,肛门灼热。现病人已无寒热症状,腹痛剧,里急后重,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第 6 题: 应以何方为基础治疗 A. 白头翁汤 B. 芍药汤 C .白头翁汤合芍药汤 D. 葛根苓连汤 E. 不换金正气散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7 题:若病人痢下赤多白少,口渴喜冷饮,应加 A. 地榆、丹皮、苦参 2

脾胃湿热长痘痘 中医养生见奇效

脾胃湿热长痘痘中医养生见奇效痘痘冒不停、皮肤爱出油、常常有口臭?也许你就是传说中的湿热体质了。因为体内有多余的湿和热,所以湿热体质的人爱长痘易口臭。下面,小编告诉你4个养生方,清热利湿。有的人不仅仅是脸上起痘,背后、臀部也起小疖肿,用祛痘化妆品或药品外抹治疗,旧痘下去,新痘又起;头发、脸上经常油腻,开口说话口气污浊;早上醒来,口干苦涩;还急躁易怒。这是怎么回事? 中医认为,这是因为身体内有了多余的湿,有了多余的热,这就是湿热体质。爱出湿疹的人80%都属于湿热体质。湿热体质的人还容易长口疮。湿热体质如何调理?可以涂抹纯中药萃取的施氏草本祛痘膏,温和祛痘,不含激素,放心祛痘,不留痕。 湿热体质的症状与成因 湿热体质的特点是形体偏胖,面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脸上容易生粉刺,皮肤容易瘙痒。常感到口苦、口臭或嘴里有异味,汗黏有味,经常胸闷腹胀,尿黄,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臭秽;女子白带多或有黄带、有异味;头发油脂多,易脱发,皮肤易生痤疮、湿疹、脚气等,身重困倦,烦躁易怒。

湿热体质是怎么形成的呢?先天禀赋不足,特别是气虚之人;或久居湿地,喜食肥甘;或长期饮酒,湿热内蕴;或劳倦过度影响脾胃功能,若与外界湿热之邪相合而致湿热内蕴,就形成了湿热体质。 【养生方】饮食调理 1、饮食以清淡为上,宜食用清热化湿的食品。 主食,可选用富含矿物质的食物,如薏苡仁、莲子、茯苓、红小豆、蚕豆、绿豆。肉食,可选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鸭肉、鲤鱼、兔肉、鲫鱼、田螺、泥鳅等。 蔬菜,可选用富含有机酸、微量元素的食物,冬瓜、丝瓜、葫芦、苦瓜、黄瓜、白菜、芹菜、荠菜、卷心菜、莴笋、莲藕、空心菜、萝卜、豆角、绿豆芽、苋菜、芥蓝、竹笋、紫菜、海带、四季豆等都可以常吃。水果,可选用哈密瓜、枇杷、橙子、梨、马蹄等。重点推荐薏仁和苦丁茶。苦的东西清热去火。苦丁茶对面部等身体上部的湿热更有效。也可以吃苦瓜等。 2、忌辛辣燥烈、刺激食品 湿热体质的人不要吃辛辣燥烈、大热大补、肥甘厚腻的食品,如酒、奶油、动物内脏、辣椒、生姜、大葱、大蒜等;还有狗肉、鹿肉、牛肉、羊肉、燕窝、银耳、辣椒、菠萝、荔枝、芒果等温热性食物。 减少甜食、咸食和酒、碳酸类饮料等,以免助湿生热。勿过度饱食。应戒除烟酒,因为烟酒是可以生湿生热的。 【养生方】生活调理 1、避免居住地潮湿 要避免居住在低洼潮湿的地方,宜选择向阳避阴、通风良好、干燥凉爽的居住环境。衣着宜宽松,不宜紧身束口。应养成良好作息习惯,保持头部、面部、身体等的肌肤清洁干燥。

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最具生命力的学说之一

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最具生命力的学说之一

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最具生命力的学说之一,而脾胃通降学说是脾胃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中医学的发展,脾胃学说经历了四次突破性发展:奠基、充实、完善、深入。 1. 秦汉时代脾胃学说的奠基 秦汉时代成书的《内经》、《难经》和《伤寒论》中关于脾胃学说的论述,初步奠定了脾胃学说的基础,主要体现于以下三方面: 1.1 《内经》是脾胃学说的理论基础 《内经》阐述了脾胃的解剖、生理、病因病理、治疗、预防。“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运化、主生血、主肌肉”,以及倡导节饮食、调五味、和情志、适寒温。 1.1.1 脾胃生理功能方面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素问·玉机真脏论》云:“胃者,五脏之本也。”《灵枢·五味》曰:“胃者,五脏六腑之海,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强调治疗疾病时要顾护“胃气。”《灵枢·脉度》曰:“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素问·厥论》曰:“脾主为胃行其津液。”《素问·五脏别论》日:“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 从生理角度描述了胃具有通降下行的功能特性。《灵枢·五味》日:“水谷皆人于胃,……谷气津液已行,荣卫大通,乃化糟粕,以次传下。” 说明胃气下降能够排泄体内饮食糟粕代谢产物。 1.1.2 脾胃病因病理方面 《内经》指出脾胃病变的发生,与饮食、劳倦、寒温不适、情志因素及其他脏腑的影响有关。《素问·逆调论》云:“胃不和则卧不安。”《灵枢·师传》云:“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灵枢·本神》曰:“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1.1.3 脾胃病证治疗方面 《内经》已有针对脾胃病理特点而提出的治疗原则。《素问·藏气法时论》指出:“脾恶湿,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缓的,急食甘以缓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提出“土郁夺之”。 1.2 《难经》 《难经·四十二难》指出:“脾裹血,温五脏。”这个观点为后世“脾统血”的理论打下了基础。 1.3 《伤寒论》奠定了脾胃学说的临床证治基础 东汉张仲景继承《内经》重视脾胃的基本理论,在治疗疾病时,无论外感、内伤,均时刻顾护胃气,主张扶正祛邪当健脾胃,峻攻之时忌伤脾胃,病后调理宜养脾胃。《伤寒论》许多方药中都用姜、枣、粳米等,并嘱啜热粥助药,即取意于此,顾护脾胃的思想贯穿于《伤寒论》辨证施治的始终。另《伤寒论》强调“实脾”的防治功用。“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论述了脾胃病证的辩证纲要,坚持和胃固本,达邪不遗扶正。重视脾胃在中医养生及预防学中的作用。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1、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相融洽的科学知识体系。 2、中医基础体系形成标志,四大经典:《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3、金元四大家:①刘完素(河间)—火热论—寒凉派,《河间六书》 ②李东垣(李杲)—内伤脾胃学说—补土派,《脾胃论》 ③张从正(子和)—病由邪生—攻邪派,《儒门事亲》 ④朱丹溪(震亨)—相火论—滋阴派,《格致余论》 4、温病四大家:①清·叶天士——《温热论》 ②清·吴鞠通——《温病条辨》 ③清·薛生白——《湿热条辨》 ④清·王士雄——《温热经纬》 5、整体——是指联系性、统一性和完整体。 整体观念: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部分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和事物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医整体观即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与外界环境(自然界、社会)的统一性。 (1)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①结构上: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事不可分割的(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联系) ②生理上:五脏一体观、形神合一 ③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 ④病理上:相互影响,局部病变与整体病变 ⑤诊断上:察外知内 ⑥治疗上:局部病变与脏腑病变,治未病,五行传变 (2)整体观念·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①生理方面②病理方面 (季节气候变化的影响、昼夜晨昏变化的影响、地方区域变化的影响、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3)整体观念·人与社会环境关系密切 6、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区别 症:症状: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观异常感觉和某些病态变化):发热、咳喘。 体征:能被觉察到的客观表现:面黄、目赤、脉数。 证: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含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盛衰变化),是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 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如感冒、痢疾。 7、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8、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9、辨证和论治的关系——辨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和具体实施。通过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是否准确。故辨证和论治是疾病诊疗中相互联系而不分割的两个方面。 10、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试题

◎<名词解释>◎<是非题>◎<填空题> ◎<简答题>◎<问答题>◎<病案分析> ◎<答案> ※<标题一> 一、A型选择题 1.胃的主要病变脏腑在胃,与那些脏腑关系最密切() A.肝肾 B.肝脾 C.胆肾 D.脾肾 E.心肺2.肝胃郁热胃痛的特点是() A.隐痛 B.灼痛 C.胀痛 D.暴痛 E.刺痛3.阴虚胃痛的主要病机是() A.胃失温养 B.胃失濡养 C.气机不畅 D.胃腑积滞 E.瘀血内停 4.胃脘疼痛,如针刺、似刀割,痛有定处,按之痛甚,痛时持久,食后加剧,入夜尤甚,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治方应首选() A.血府逐瘀汤 B.桃红四物汤 C.桃仁红花煎 D.芍药甘草汤 E.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5.周某某,男,18岁,前日因食过饱后即胃脘胀痛,嗳腐吞酸,大便不畅,苔厚腻,前医曾用保和丸不效,现胃脘痛而便闭,当用保和丸合下列何方治疗为最佳() A.小承气汤 B.大承气汤 C.枳实导滞丸 D.小陷胸汤 E.理中汤 6.胃痛病名在唐宋以前中医文献中最常与何病混淆() A.心痛 B.胃痞 C.胁痛 D.胆胀 E.腹痛7.外邪犯胃胃痛的发病以何邪最为常见() A.风邪 B.暑邪 C.寒邪 D.湿邪 E.热邪8.胃痛发病的关键病机是() A.气虚 B.气怯 C.气陷 D.气滞 E.气逆9.下列症状对胃痛和胁痛的鉴别诊断最具有价值者为() A.疼痛的部位 B.疼痛的性质 C.疼痛的持续时间 D.疼痛的兼症 E.疼痛的诱因 10.患者张某,男,27岁,聚餐后出现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

脾胃虚寒调理之饮食篇

脾胃虚寒调理之饮食篇 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俺调理了近三年,到目前才算是略有小成---- 其一、揉带脉。脾主运化,脾胃虚弱则会运化不力,造成身体水湿停滞。而揉带脉则一方面健脾阳,另一方面则振奋了肚腩两侧胆经的阳气,迅速化开了小腹内积聚的水湿。当然你要是觉得揉带脉的力度不足的话,也可以用手握成拳来敲。顺便再说一下,此法对便秘的治疗也非常有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对于这一点俺可是亲身体验过的哦。 其二、爬山。《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叫做“谷气通于脾”。请列位看官注意,在繁体字中,山谷的谷写作“谷”,而谷物的谷写作“毂”,二者不可混同!唐代医家王冰对此的解释是“谷空虚,脾受纳故”。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爬山不仅能锻炼筋骨,让人汗水淋漓------这也是排除体内水湿的良法,同时还能让人的脾通天地之气,山谷之气。这就是我们的古人所说的微言大义,短短的一句话就包含了极其深刻的哲理,暗合了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之思想! 其三、踮足功。就是脚尖着地,脚后跟抬起,能抬多高抬多高。胃的经络通过脚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胃经的原穴也在脚趾的关节部位。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妨经常锻炼脚趾。你可以踮着脚尖走路,你也可以试试踮着脚尖站个十来分钟,记住在踮脚尖时要尽可能地把脚踮得高一点,这样效果才会好! 其四、推腹法。关于此法,俺记得好似中里巴人和马悦凌老师的书中都有介绍,俺就不再多说了。总之绝大部分的慢性病都通过此法来解决。人体内的三浊(废水、废气、大便)都可通过此法来排除,而此三浊正是导致人生病的罪魁祸首。所以古人常说“大道至简”,道理想通了,解决问题就容易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千千万万,但那就是所谓的“术”的层面的问题了! 其五、跪膝法。此法可引气血下行,使气血流注于胃经。因此对胃的功能改善是大有好处的,当然此功法的好处远不止这一点,在此俺就不一一道来了,反正你坚持练一阵子就会知道的了。 其六、捏脊法。简言之,就是捏脊梁骨,从尾椎骨一直捏到脖子。捏的时候,不必拘泥于穴位,因为脊柱两侧正是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所经之处,捏脊能对身体起到全面的保健作用,它可以健益脾胃、督一身之气;还可调理脏腑、疏通经络、升降气机。 俺这人做事一向不喜欢循规蹈矩,俺在给女儿捏了一阵子后,发现不如用手搓她的脊柱及其两侧更为方便快捷,力度可大可小,总之搓得她发热为止。所以俺在此提醒列位一句,世上之事凡事皆无定法,杀猪也可杀屁股,没人规定你一定要杀脖子的。总之一句话,养生也好,做事也罢,凡事应先悟“道”,悟道之后再找“术”,万事不必过于拘泥!所以俺一看到有人问俺,诸如如何喝当归粉,梳理腋下应梳多少下等等,俺就直摇头! 其七、吞唾液养生法。唾液其实就是人体内最好的健脾胃的药。中医学认为,唾液能“润五官、悦肌肤、固牙齿、强筋骨、通气血、延寿命”,春秋时期的老子认为,灵丹妙药虽好,也不如自己的津液重要。古代养生学家陶弘景也说:“食玉泉者,能使人延年,除百病。” 其八、拉筋。人的肝、脾、肾经都从大腿经过,所以拉筋对这三条经的拉伸和调理作用是非常有效的。我个人的感觉是最好采用卧位拉筋法,其效果更加显著!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重点整理87612

中医基础理论 名词解释: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五脏一体观: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以五脏为中心在结构与机能上是完整统一的。 形神一体观: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生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所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救有异。 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侯,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所谓“阴阳者,一分为二也”。阴阳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的一种运动规律。 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和实物相互感应而交合,达到最佳状态,以及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 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过程中。 阴阳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阴阳自和:是指阴阳双方自主维持和自主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自愈的能力和趋势。 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即阴阳协调和相对稳定的状态。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五行相生:即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五行相承: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生的过度制约和克制,又称“倍克”。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化物质。 人体之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 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 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护作用的气。 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津液:是机体一切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精血同源:精于血都由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化源相同;两者之间又互相资生,互相转化,并都具有濡养和化神等作用。 津血同源:血和津都由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这种关系称为“津血同源”。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经络:使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

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证)-试卷2

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证】-试卷2 (总分:60分,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30,score:60分) 1.下列选项中,不属肝气犯胃型胃痛主症的是【score:2分】 【A】每因情志因素而痛作 【B】胃脘胀满,痛连两胁 【C】胸闷嗳气 【D】舌苔薄白 【E】脉象弦数【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肝气犯胃型胃痛多因气郁伤肝,肝气横逆,克脾伤胃,其主要有气滞表现,而无热象,脉象当弦,而非弦数。 2.治疗胃痛瘀血停胃证的主方为 【score:2分】 【A】保和丸加减 【B】丹参饮加减 【C】血府逐瘀汤加减 【D】桃红四物汤加减 【E】失笑散合丹参饮【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瘀血内停证胃痛治以化瘀通络,理气和胃,当用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3.痞满的基本病位在 【score:2分】 【A】肝脾 【B】脾胃 【C】胃脘【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心肾 【E】肝胆 本题思路: 4.治疗痞满痰湿中阻证的主方是 【score:2分】 【A】二陈平胃汤加减【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B】保和丸加减 【C】泻心汤合连朴饮加减 【D】越鞠丸合枳术丸加减 【E】枳实消痞丸加减 本题思路:痞满痰湿中阻证治以除湿化痰,理气和中,方用二陈平胃汤加减。

5.治疗痞满肝胃不和证的主方是 【score:2分】 【A】二陈汤合平胃散加减 【B】保和丸加减 【C】泻心汤合连朴饮加减 【D】越鞠丸合枳术丸加减【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枳实消痞丸加减 本题思路: 6.呕吐的病因不包括 【score:2分】 【A】外邪犯胃 【B】饮食不节 【C】情志失调 【D】病后体虚 【E】跌仆损伤【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呕吐可因外感邪气或内伤饮食等因素致病,而无外伤因素。 7.下列选项中,不属胃阴不足型呕吐主症的是【score:2分】

中医调理脾胃

如何调理脾胃 《黄帝内经》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意思是说多数浮肿和胃胀,腹胀之类的肿满病,与脾密切相黄帝内经》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意思是说多数浮肿和胃胀,腹胀之类的肿满病,体内湿浊引起的不适和病变,也大多源自于脾虚。 关。体内湿浊引起的不适和病变,也大多源自于脾虚。这里重点说说“ 常常听到人们提起“寒湿” 湿气” 湿浊” 痰湿”等概念,这里重点说说“湿”。常常听到人们提起“寒湿”,“湿气”,“湿浊”,“痰湿”等概念,这些提法基本相当于中里老师所言的“三浊(浊气,浊水,宿便)中里的提法通俗易懂,更能方便大众。法基本相当于中里老师所言的“三浊(浊气,浊水,宿便)”,中里的提法通俗易懂,更能方便大众。脾胃不好,食物不能充分消化,很多半成品会渗入血液,流向全身各处,成为三浊的重要来源;脾胃不好,食物不能充分消化,很多半成品会渗入血液,流向全身各处,成为三浊的重要来源;还有一种是脾胃不好,运化能力差,食物残渣蕴积在肠胃,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一部分废物渗入血液,一种是脾胃不好,运化能力差,食物残渣蕴积在肠胃,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一部分废物渗入血液,成为三浊。这些三浊危害巨大,可能淤塞经脉血管,可能堆在肝脏促成脂肪肝,可能随血液上头影响睡眠(这些三浊危害巨大,可能淤塞经脉血管,可能堆在肝脏促成脂肪肝,可能随血液上头影响睡眠(胃不和则寝不安)可能堆积成脓瘤肿块,可能滋生病菌病毒等等,完全称得上是万病之源。,可能堆积成脓瘤肿块和则寝不安)可能堆积成脓瘤肿块,可能滋生病菌病毒等等,完全称得上是万病之源。,而“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正好指明了方向,调治各种“湿浊”之病,健脾胃绝对是上上之选的方便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正好指明了方向,调治各种“湿浊”之病,法门。法门。 1.肌肉状况――脾主肉肌肉状况――脾主肉―― 脾主肉--《内经》肌肉松懈,有弹性,或者肌肉少而肥肉,囊肉多,说明脾胃不好。脾主肉--《内经》肌肉松懈,没有弹性,或者肌肉少而肥肉,囊肉多,说明脾胃不好。--《内经。肌肉松懈。一种情况是脾胃不能将食物转化成气血来濡养肌肉,未充分消化的半成品转变为肥肉,囊肉,一种情况是脾胃不能将食物转化成气血来濡养肌肉,未充分消化的半成品转变为肥肉,囊肉,堆在身体各处;体各处;另一种更差,如果脾胃很弱,甚至不能化生出足够的血气来维持身体的基本运行,另一种更差,如果脾胃很弱,甚至不能化生出足够的血气来维持身体的基本运行,身体就会透支肌肉里储存的糖来救急(肌肉是个巨大的糖库,是身体的能量仓库)出现肌肉消烁的现象。,出现肌肉消烁的现象里储存的糖来救急(肌肉是个巨大的糖库,是身体的能量仓库)出现肌肉消烁的现象。一些大伤元气的,比如经历化疗,放疗,大型手术的病人等等,也会因为血气严重不足,出现类似现象,人,比如经历化疗,放疗,大型手术的病人等等,也会因为血气严重不足,出现类似现象,他们的肉都是松垮夸的,肌肉透支殆尽。松垮夸的,肌肉透支殆尽。 2.观察婴儿看脾胃 2.观察婴儿看脾胃婴儿的脾胃功能是比较弱的。粥汤类最容易消化,所以刚出生时只能喝奶,渐渐的才能喝粥,婴儿的脾胃功能是比较弱的。粥汤类最容易消化,所以刚出生时只能喝奶,渐渐的才能喝粥,吃些细碎而软的食物,到一定程度才能吃干饭。甜味是脾对应的味道)碎而软的食物,到一定程度才能吃干饭。到了儿童阶段依然爱吃甜食脾之味为甘,(脾之味为甘,甜味是脾对应的味道)。由此可见,对于脾胃虚的人,吃粥饧类和细碎而软的食物是很好的对治方法。――反过来讲反过来讲,由此可见,对于脾胃虚的人,吃粥饧类和细碎而软的食物是很好的对治方法。――反过来讲,如果你只有吃这类食物才觉得舒服,或嗜好甜食,就说明脾胃比较虚。吃这类食物才觉得舒服,或嗜好甜食,就说明脾胃比较虚。3.嘴唇――脾开窍于唇。3.嘴唇――脾开窍于唇。嘴唇――脾开窍于唇脾开窍于唇” 脾之荣在唇” 内经)脾胃很好的人,吃下食物没一会儿,,脾胃很好的人“脾开窍于唇”,“脾之荣在唇”(内经)脾胃很好的人,吃下食物没一会儿,嘴

教材脾胃学说

第七章脾胃学说 第一节脾胃学说之理论基础及其源流 脾胃学说是中医学中起源较早、历代皆有发展、在中医学中地位颇为重要的中医学理 论体系之一。它奠基于内经》、难经》,两千余年来通过历代各家不断的临床实践、验证并不断总结发展,逐步发展成为今天具有系统理论并能正确指导临床实践的一个重要学说。该学说理论体系的形成是以李杲的代表作〈脾胃论》等的问世为标志。 一.脾胃学说之理论基础 (一)脾胃的解剖形态 〈内经》缺乏脾胃解剖形态的记载,在〈难经》中有部分描述。〈难经四十二难》: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胃重二斤二两,迂曲屈伸,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盛谷二斗,水一斗五升"⑴。 (二)脾胃的生理 内经》、难经》中有关脾胃生理方面的论述,归纳为如下两个方面: 1 ?脾胃化生气血及运化水谷精微充养五脏、四肢、百骸之功能 首先,《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脾胃者,仓廩之官,五味出焉”、素问六节脏象论》曰:脾胃??…者,仓廩之本,营之居也,名日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素问五脏别论》曰: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难经三十难》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乃传于五脏六腑,五脏六腑皆受于气”、素问经脉别论》曰: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指出脾胃的主要功能一是腐熟水谷,二是运化水谷;将水谷精 微分别输入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充养周身。 其次,《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

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灵枢营卫生会篇》曰:人受其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其,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灵枢决气篇》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灵枢营卫生会篇》曰:中焦亦并胃中,??…此所受气者,泌槽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明言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皆来源于脾胃。 总之,〈内经》、难经》明确指出了脾胃有化生气血及运化水谷精微充养五脏、六腑、 四肢、百骸之功能。后人据此总结为:脾为后天之本。 2 ?脾胃的关系及与五脏、五官、五体、五志、五神的整体相关性 〈内经》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2],明确指出脾与胃的表里关系,基于这一生理关 系,〈难经三十五难》又曰:胃者脾之府”。而脾胃在五脏中的地位,〈内经》更是明言: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旁”2]。并明确指出脾胃的重要作用: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3],以及胃者,五脏之本也”[2]。 至于脾胃与五官、五体、五志、五神等的关系,〈内经》所论更是明晰:脾合胃,胃者,肉其应,??…脾应肉”]、口为脾窍”]、脾气通于口,口和则知谷味矣”⑴、口唇者,脾之官也”],以及脾足太阴之脉??…连舌本,散舌下'' 咽主地气”]、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脾生肉”]、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啰,在窍为口,在味为 甘,在志为思”2]、在神乃为脾藏意” [2] 。 至于脾的性质,〈内经》所谓:中央生湿,湿生土??…其性兼静,其德为濡,其用为化” [2],此即后世坤静之德、乾健之运”之端倪。 总之,〈内经》难经》对脾胃论述颇多,无论是脾胃在人体所寄居的位置、性质、阴阳 属性,还是脾胃在人体的功能、作用、分工以及与相关组织器官的联系等等,均作了颇为 全面的论述,从而奠定了脾胃学说的理论基础。

中医博士入学考试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与复习题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和复习题 (七版教材) 绪论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的基础和方法 3.金元四大家的代表人物和学术观点 4.整体观念的概念 5.为什么说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从结构、生理、病理、诊治等方面说明) 6.试从生理、病理两方面说明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7.证、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古代哲学精、气的基本概念 2.精气生万物的机理 3.气的两种存在形式 4.气机与气化的概念及其联系 5.气的中介作用的意义 6.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7.阴阳的基本概念 8.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9.阴阳对立制约与消长、平衡的关系 10.阴阳互根互用的概念及其意义 11.阴阳交感的机理和意义 12.阴阳消长的涵义和形式 13.阴阳转化的内在依据、条件和形式 14.阴阳自和的涵义和意义 15.人体脏腑经络的阴阳划分(二分法与三分法) 16.阴阳偏胜、偏衰和互损的病理变化及其理论基础 17.怎样调整阴阳的偏胜偏衰和互损 18.五行的基本概念 19.五行的特性 20.事物和现象五行归类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21.五行相生的概念、次序和母子关系 22.五行相克的概念、次序和所胜、所不胜关系 23.五行制化的概念和规律 24.五行相乘的概念、次序和产生机理 25.五行相侮的概念、次序和产生机理 26.母子相及的涵义 27.以五行学说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28.根据五行生克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29.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30.中和思维和类比思维方法

第二章藏象 1.藏象的基本概念 2.藏象学说的形成 3.藏象学说的特点 4.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5.五脏精气阴阳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6.心主血脉的概念及血液正常循行的基本条件 7.心藏神的概念,心称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理由 8.心的生理特性 9.心在液为汗的机理 10.肺主呼吸与主一身之气的涵义和关系 11.肺主行水或为水之上源的机理及其临床意义 12.肺朝百脉、主治节的涵义 13.肺为华盖和娇脏的生理病理意义 14.肺气宣发与肃降的概念和体现 15.肺合皮毛的机理和意义 16.脾主运化的涵义和内容 17.脾为后天之本的原理和意义 18.脾主统血的概念和机理 19.脾主四时与脾主长夏的意义 20.脾气主升的主要体现 21.脾喜燥恶湿的临床意义 22.肝主疏泄的概念及其体现 23.肝主藏血的涵义及其生理意义 24.肝为刚脏的生理病理意义 25.肾藏精的涵义 26.肾精与肾气的关系及其生理作用,肾为先天之本 27.肾阴、肾阳的来源和功能 28.肾为五脏阴阳之本的涵义 29.肾主水的概念和机理 30.肾主纳气的概念和机理 31.肾主蛰守位的生理意义 32.肾主骨生髓通脑 33.七冲门的部位及作用 34.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基础 35.胆为六腑之一,又为奇恒之腑之一的道理 36.胆的主要生理功能 37.胃的结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38.小肠的部位和生理功能,“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机理 39.大肠的主要功能及其与此相关的其他脏腑功能 40.三焦的六腑和部位概念 41.六腑三焦及部位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 42.上中下三焦的部位划分及其功能特点 43.脑的主要生理功能 44.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及与此有关的诸因素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考点练习题:脾胃病证-痢疾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考点练习题:脾胃病证-痢疾 一、A1 1、关于痢疾基本病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血络受伤 B、腐败化为脓血 C、邪滞于肠 D、气血壅滞 E、肠道传化失司 2、下列哪一项不是痢疾的必有症状 A、里急后重 B、下痢赤白黏冻 C、完谷不化 D、腹痛 E、大便次数增多 3、下列哪项不是痢疾与泄泻的鉴别要点 A、有无里急后重 B、有无因情志不舒诱发引 C、有无排便次数增多 D、有无脓血便 E、有无腹痛肠鸣 4、根据刘河间治疗痢疾的理论,里急后重症状显著者可加用

A、补气药 B、升提中气药 C、养血药 D、活血药 E、理气药 5、治疗寒湿痢首选的方剂是 A、驻车丸 B、真人养脏汤 C、芍药汤 D、不换金正气散 E、白头翁汤 6、若痢疾初起,兼见表证,恶寒发热、头痛身重者,首选的方剂是 A、《活人》败毒散 B、香连丸 C、葛根芩连汤 D、藿香正气丸 E、芍药汤 7、下列关于痢疾治疗原则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寒热交错者清温并用 B、初痢实则通之,久痢虚则补之 C、忌过早补涩

D、热痢清之,寒痢温之 E、分利小便 8、疫毒痢的治法是 A、清热和中化湿 B、清热除湿调气 C、清热解毒,凉血除积 D、清热化湿和中 E、温中燥湿调气 9、痢下白多赤少,一般多重用 A、温药 B、寒药 C、气药 D、血药 E、补药 10、下列除哪项外,均属湿热痢的主症 A、腹痛,里急后重 B、下痢赤白相兼 C、肛门灼热 D、小便短赤 E、苔白腻,脉濡缓 11、寒湿痢的表现是 A、痢下赤白脓血,不甚臭秽

B、痢下鲜紫脓血 C、痢下纯为白冻 D、痢下赤多白少 E、痢下脓血黏稠 二、A2 1、患者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相杂,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微黄,脉滑数。其治法是 A、清肠化湿,调气和血 B、清热化湿,理气止痛 C、清热凉血,和胃利湿 D、清肠和胃,利湿解毒 E、清胃利湿,和胃通降 2、某患者,下痢2天,现下痢赤白黏冻,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选用 A、葛根芩连汤 B、白头翁汤 C、连理汤 D、芍药汤 E、以上都不是 3、患者症见痢下赤白黏冻,白多赤少,或纯为白冻,伴有腹痛,里急后重,饮食乏味,胃脘饱闷,头身困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证属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病分析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病 摘要:综述近年来中医对脾胃病的辨证治疗及研究、分析、归纳脾胃病的诊治思路与方法,进而总结其辨证治疗规律,以便有效的指导临床。 中医学理论的发展也同其他学科理论一样,都要经过不断的深化,推陈出新符合当代人的应用,然后在新的思路下,利用先进技术,在反复实践中凝结成新的理论体系,继而不断延续和创新发展。 脾胃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总结历代医家关于脾胃病的辨证治疗规律,对继承发扬祖国医学,开展脾胃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脾胃病的内涵及脾胃学说的学术流派脾胃是中医的消化脏器,胃纳脾运、脾升胃降是人体消化功能的基本形式,中医脾胃病涉及脾胃的化纳、升降、化生失常的疾病。中医脾胃学说是祖国医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它的发生和发展是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实践、认识而逐渐形成的学术流派。 脾胃学说始见于《内经》,它奠定了脾胃学说的基础理论,成为中医理论及诊断、治疗所遵循的准则,至今仍指导着临床实践。《内经》首先提出,“脾胃者,仓瘭之官,五味出焉。”脾胃主受纳,运化饮食五味,输布水谷精微,升清降浊,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明确指出了脾胃的功能及其重要性。汉末医圣张仲景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的重要医学理

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他对《内经》理论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提出了著名的“脾胃论”,着重阐述了脾胃的重要性。《内经》强调“人以水谷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李东垣便从脾胃立论,创立了“土者生万物”的学术观点。认为人的元气靠脾胃来滋养。脾胃消化功能旺盛,则人体健康,反之则病来。他说:“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他还强调脾胃气机的升降,认为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才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所谓升清气,是指将食物的精微升华,使其滋养全身:所谓降浊气,是指糟粕废物的排出。但凡升降失司,均能引起疾病的发生。因此,在治疗脾胃病时,要掌握调节气机升降这一关键环节。若治疗脾病,需要重视升发脾阳:治疗胃病时,要注意降逆胃气。在临床中,李东垣更重视升发脾胃之阳的重要性。他总结了一套以益胃健脾,升阳补气为主的治疗方法,首创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等著名方剂来治疗脾胃疾病,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清代温病大家叶天士认为: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喜柔润,脾喜刚燥,胃宜降则和,脾宜升则健。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大家的对治疗脾胃病的一些重要成就,从中不难看出治疗脾胃病也需辩证治疗,因人而异。 名老中医经验 1.1 治疗脾胃病的基本大法是健脾益气:刘沈林〔1〕认为在脾胃病的发病机制中,脾胃虚弱为发病之由,而健脾益气则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概念

中医基础理论的重点名词解释 1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的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 2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中国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为思维模式,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和精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辩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3整体观念:是中医学认识人体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联系性和统一性的学术思想。 4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相关临床资料以明确病变本质并确立证,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5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6症:即症状和体征,是机体发病而表现出来的异常状态,包括患者自身的各种异常感觉与医者所感知的各种异常表现。 7证:是指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8同病异治: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不同,即证不相同,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不同。 9异病同治: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相同的或相近的病理变化,即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相同。 10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构成本源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 11精:又称精气,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宇宙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源;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 12气: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 13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14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15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是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精有广义、狭义和一般意义的精三个层次。 16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17气机: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18气化:气的运动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 19血:是运行于脉中而循环流注全身的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20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分泌物,如胃液、肠液、涕、泪、唾等。 21人体之神,指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 22藏象: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23五脏:即肝、心、脾、肺、肾五个脏的合称。 24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5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