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观察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观察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观察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观察和护理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观察和护理 发表时间:2011-11-21T15:06:48.36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9期供稿作者:李欣[导读] 通过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防止呼气末肺泡萎陷,增加功能残气量,减少和防止肺内分流。 李欣(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300193)【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9-0196-02 【摘要】目的患重症肺炎患儿的气体交换面积减少,以及病原微生物的影响,缺氧和呼吸功能障碍突出,已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导致病情恶化,甚至死亡。通过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防止呼气末肺泡萎陷,增加功能残气量,减少和防止肺内分流。纠正严重的低氧血症观察。方法经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给氧是氧疗的主要方法之一。持续气道正压是使有自主呼吸的患儿在呼气时保持气道正压的技术。研究鼻塞式NCPAP对小儿重症肺炎的作用、方法及有效的护理。对24例重症肺炎低氧血症的患者均使用鼻塞式NCPAP,治疗前后均进行血气分析监测,并辅以积极的护理措施。结论鼻塞式NcpAP治疗后提高了氧合,改善通气功能,病人呼吸症状改善。【关键词】小儿重症肺炎鼻塞式正压通气护理The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of NCPAP treating children with sever pneumonia 【Abstract】 Objective: Gas exchange area is reduced in children who suffers from the sever pneumonia. Together with the impact of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oxygen deficiency and respiratory dysfunction of the child are obvious. Meanwhile, a series of complications appear. All these will aggravate the condition and even death. 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NCPAP)aims to prevent the alveoli of end-expiratory from collapsing, increasing 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 reducing and preventing intrapulmonary shunt, and correct the severe hypoxemia. Method: 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NCPAP) which provides oxygen is one of the main methods of oxygen therapy.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is a technology which can makes the children who have spontaneous breathing keep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when they exhale. NCPAP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reating children with sever pneumonia. This paper has studied its the effect, the way it works and effective nursing. Supplemented by active care measures, 24 patients with sever pneumonia and hypoxemia were treated by NCPAP. We monitored patient’s blood-gas analysi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NCPAP can improve oxygenation and ventilation. Finally, respiratory symptoms of patients improve. 【Key words】children with sever pneumonia Ncpap nursing 婴幼儿时期容易发生肺炎是由于呼吸系统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黏液分泌少,纤毛运动差,肺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易于充血,间质发育旺盛,肺泡数少,肺含气量少,易被黏液所阻塞等。在此年龄阶段免役学上,防御功能尚未充分发育,不但使婴幼儿容易发生肺炎,并且比较严重。小儿重症肺炎主要与感染、免疫因素相关,从而引起机体肺组织的损伤,其主要的病理改变为肺组织水肿、炎症渗出、肺泡部分陷闭或实变,早期可因肺组织水肿或肺炎的肺内分流存在、通气比例失调而引起低氧血症,可以在短期内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甚至发展成多脏器功能衰竭,而呼吸支持治疗是关键的措施[1],纠正低氧和酸中毒是防止和治疗心肾功能损害的基础。以往的常规治疗如抗感染、营养支持、鼻导管或头罩吸氧等不能完全有效的控制病情,其疗效差、病死率高。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呼吸支持模式。NCPAP对肺的生理作用有如下几方面:由于持续气流产生的气道正压,可疏通闭塞的肺泡,使萎陷的肺泡重新扩张,减少肺内分流提高血氧,增加肺内气体容积和功能残气量,减少生理死腔,使终末呼气肺容量增加,有利与气体交换。并且减少气道阻力,使萎陷肺顺应性增加,减少呼吸功,减轻肺内液体渗出,减少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消耗,增加呼吸负荷的能力,使自主呼吸变得有规律[2]。故在重症肺炎早期,在有效清除分泌物的基础上,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能有效纠正缺氧和呼吸困难。 肺炎是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肺炎被列为小儿时期重点防病的四病之一。我在北京儿童医院进修期间对儿科重症监护室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小儿重症肺炎24例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婴幼儿重症肺炎48例,诊断均符合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一度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其中男26例,女22例,发病年龄在2月到3岁。病程在三天以内。按入院顺序单数为治疗组,男14例、女10例。双数为对照组男12例、女12例:两组入院时在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及血气分析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包括选用强有力的抗生素抗感染,根据痰培养及药敏调整治疗方案。雾化吸入扩张支气管、化痰,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鼻导管或面罩给氧,治疗组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采用NCPAP给氧仪,氧流量5~10 L/min、FIO2 30%~60%、PEEP 3~6cm H2O,PIP 10~20cm H2O。2组出现吸入60%氧PaO2低于50mm Hg;pH值低于7.20~7.25,PaCO2在60~70mm Hg以上时立即用机械通气治疗[3]。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呼吸频率、心率、血气分析各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儿治疗三天后,气促和呼吸困难缓解,心率和呼吸恢复正常,肺部啰音消失,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见附表,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CPAP治疗组(n=24)治愈20例,对照组(n=24)治愈14例,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2 病情观察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临床疗效以及缩短病程降低机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临床疗效以及缩短病程降低机械通气率分析 发表时间:2018-06-07T17:15:07.470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3期作者:熊瑾 [导读] 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临床疗效以及缩短病程降低机械通气率 熊瑾 长沙县妇幼保健院湖南省 410100 【摘要】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临床疗效以及缩短病程降低机械通气率。方法:从本院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进行治疗的82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以及临床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新生儿肺炎患儿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进行治疗后,可提高患儿临床疗效,能够缩短患儿病程时间,并降低患儿机械通气率,改善患儿临床各项指标变化情况。 【关键词】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新生儿肺炎;临床疗效;缩短病程;降低机械通气率 肺炎在新生儿群体中是一种常见的病症,重症肺炎病情较为严重,在临床治疗中遇到了诸多挑战。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本文主要分析了对新生儿肺炎患儿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方法治疗后患儿的治疗效果和临床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本院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进行治疗的82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1天到24天,平均(12.5±2.05)天,胎周30周到35周,平均(32.5±0.55)周;观察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1天到25天,平均(13±2.05)天,胎周30周到35.5周,平均(33±0.55)周。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在治疗前,对所有患儿进行综合基础治疗,具体内容为:确保患儿呼吸道保持通畅,采用抗感染治疗方法,平衡患儿体内水电解质,保护患儿脏器功能,给予营养支持[1]。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为患儿提供鼻导管吸氧,将氧流量调整到2L/min。 观察组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方法,具体操作方法为:结合患儿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治疗装置,将导管接好,放入患儿鼻孔内,以轻缓的动作将导管进行固定,打开治疗装置,将气流量调整为每分钟5到7L,压力调整到0.4到0.6kPa,氧浓度设置到30%到80%之间,待患儿病情稳定后,结合实际情况可将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装置撤离[2]。 1.3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显效表示患儿各项临床指标明显改善,有效表示患儿各项临床指标出现好转,无效表示患儿各项临床指标未发生变化)以及临床各项指标变化情况(主要分析患儿呼吸困难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心率变化情况和氧合指数变化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研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检验,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1。 3 讨论 新阶段,在对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治疗中多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产生的不良反应也比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0-11-02T09:19:02.2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27期供稿作者:张庚莲李勇兵周青梅 [导读] 观察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新生儿肺源性呼吸困难治疗的效果。 张庚莲李勇兵周青梅 (江西省泰和县人民医院儿科 343700) 【中图分类号】R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7-0015-03 【摘要】目的观察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新生儿肺源性呼吸困难治疗的效果。方法治疗组36例采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给氧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面罩给氧,观察两组治疗后6h、12h、24h的血气值,治疗2天临床症状有效率。结果治疗组36例,有效24例,出现并发症5例,死亡2例,有效率66.67%,对照组36例,有效14例,出现并发症10例,死亡8例,有效率38.89%,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效率, 治疗组PaO2、PaCO2变化优于对照组,且皆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能更快改善呼吸功能障碍,提高氧合,减轻二氧化碳潴留,是治疗新生儿肺源性呼吸困难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NCPAP 肺源性呼吸困难新生儿 在基层医院临床中发现住院新生儿以呼吸困难、缺氧常见,是病情恶化的关键因素,是主要死亡原因[1-2],因此探索改善呼吸功能障碍的经济有效方法对基层医院有重要意义。我院儿科2008年1月以来通过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来治疗新生儿肺源性呼吸困难,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2010年4月在我科住院,均符合金汉珍《实用新生儿学》所定义肺源性呼吸困难诊断标准的新生儿患者72例,其中男38例,女34例,呼吸困难原因有NRDS、吸入性肺炎、湿肺、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无发热及其他并发症,其中早产儿12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1例。入院即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营养状况、临床症状、生化指标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常规治疗,即保持呼吸道通畅、病原治疗、稳定内环境,维持各脏器功能等。治疗组采用STEPHAN小儿呼吸机,选用鼻塞式CPAP模式给氧。工作参数: (1)吸入氧浓度(FiO2)40%~80%,(2)供气流量4~10L/min,(3)气道压4~6cmH2O,并予持续口胃管减压。对照组予面罩给氧,氧流量0.5~1L/min。 1.3 观察指标:(1)记录治疗后6h、12h、24h的股动脉血PaO2、PaCO2;(2)记录治疗2天呼吸、肺部湿啰音、并发症情况,避免哭闹、喂养时观测。 1.4 疗效标准有效:治疗2天呼吸、肺部湿啰音好转,且未出现并发症;无效:治疗2天呼吸及肺部湿啰音都未缓解或出现并发症。 1.5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方差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有显著差异性。 2 结果 2.1 表1 治疗前后血气值比较(kPa) 2.2 治疗转归治疗组36例,有效24例,出现并发症5例,死亡2例,有效率66.67%,对照组36例,有效14例,出现并发症10例,死亡8例,有效率38.89%,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效率, 治疗组PaO2、PaCO2变化优于对照组,且皆有显著差异性(P<0.05)。 3 讨论 3.1新生儿因小儿后鼻道狭窄,粘膜柔嫩,血管丰富,发炎时易堵塞,喉部呈漏斗状,喉腔较窄,声门狭窄,软骨柔软,气管、支气管狭窄,粘膜柔嫩,血管丰富,软骨柔软,缺乏弹力组织,支撑作用薄弱,致气道阻力大于成人,气道易下陷;肺的弹力纤维发育较差,毛细血管和淋巴结组织间隙较成人宽,间质发育旺盛,肺泡数量较少,肺的含血量丰富,而含气量相对较少,呼吸肌不发达,造成通气/灌注比值低;小支气管、毛细血管因炎症变狭窄,引起肺不张;肺泡壁因充血水肿而增厚,肺泡腔内充满炎症渗出物,引起通气和换气障碍、肺部啰音,缺氧、CO2潴留和毒血症等进一步累及循环、神经等系统[3-4],出现并发症,甚至死亡。在新生儿期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其中肺源性呼吸困难是最常见,临床表现为程度不同的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代谢性和/或呼吸性酸中毒[5],严重者可造成心功能及心肌损害,甚至引起多脏器损害,而氧疗是纠正缺氧的主要方法,其中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给氧对患儿心肺功能的支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6]。 3.2CPAP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作用是使有自主呼吸的患儿在整个呼吸周期中都接受高于大气压的气体;在吸气时可对抗后鼻道、喉腔阻力,增加吸气量;在呼气时可防止后小气道和肺泡陷闭;气道持续保持正压,间接增加跨肺压,减轻大气道和小气道塌陷,使整个气道阻力减小,减少呼吸做功;减轻肺间质水肿,改善肺顺应性,并可使一部分萎陷的肺泡扩张,增加肺泡面积,减少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消耗,增加肺容量和功能残气量,改善通气分布,从而使进行气体交换的肺泡表面积加大,减少肺内静脉-动脉分流,使动脉血氧分压增加,改善通气/灌注比值,改善通气和换气功能, 提高氧合,减轻二氧化碳潴留[7-8]。CPAP通过Hering-Breuer反射和肺牵张感受器的刺激,稳定胸部支架,防止胸廓塌陷,提高膈肌的呼吸功效,增加患儿呼吸驱动力,使自主呼吸变得有规律。CPAP水封瓶或气泡式CPAP所产生的气泡可使胸部在高频率下震动,达到高频通气相似效果。 3.3本研究中得到体会:NCPAP治疗各种原因如:肺炎、NRDS、湿肺、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所致新生儿呼吸困难,疗效优于面罩给氧,且及早使用效果更好,无创伤,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价格低廉[9];而机械通气在气管插管后管理复杂,容易感染,易引起气压

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PAP)

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 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nasal-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 一、作用模式与基本原理 CPAP主要是对上气道提供一种物理性的“压力”支撑,内窥镜观察,CPAP治疗下的CT、MRI检查等均证实了这一点。经鼻CPAP I均主要特点是使口咽部压力升高,从而使整个咽部气道跨压倾斜度逆转(图10-2)。为获得适当的口咽部压力,给予压力的方式至关重要,必须考虑静态压和吸气过程中的压力经鼻腔气道提供压力的仪器装置必须具有在吸气过程中保持任何设定压力的“电容”。 (二)相关神经反射:许多强有力的神经反射起源于上气道,CPAP对各种神经反射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各种实验表明,各种神经反射对CPAP治疗的影响作用很小,物理性的压力支撑是CPAP成功治疗作用的主要因素。经鼻CPAP可能改变上气道肌肉的活动。当上气道受到负压(吸气压力)影响时,则出现增强上气道扩大肌作用的反射,如颏舌肌等。因此,CPAP所诱发的神经反射促进(而非减轻)上气道阻塞。经鼻CPAP导致的其他类型的气流传入刺激也可能有一定作用。例如,气流、温度和湿度的改变可能对呼吸都有神经反射作用。经鼻CPAP导致功能残气量的增加,理论上讲,可通过改变迷走神经反馈和胸壁神经传入而影响上气道。 研究表明肺的充气导致扩大上气道的反射。这可能是通过逐渐适应的肺牵张感受器的调节来实现的。因此,CPAP通过导致功能残气量增加,在理论上可引起上气道扩大的反射,然而,这些实验是通过使受试者主动吸气至最大肺容量来实现肺充气的。在未麻醉的动物实验中(清醒状态),发现被动的肺充气使上气道轻度收缩。相反,当大进行自然深呼吸(形成类似的大量的肺充气),出现与吸气驱动相应的上气道明显扩大。因此,上气道并不因肺充盈传入而反射性扩大;其扩大与中枢神经呼吸驱动输出量成比例。这项研究证据显不,肺反射不可能有助于经鼻CPAP的作用。 三、CPAP治疗适应证与禁忌证 (一)主要适应证: 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长期治疗:首选CPAP治疗者包括合并心脑血管等并发症者、重叠综合征患者、年老体弱者、上气道检查末发现手术可以解除的解剖l型狭窄者、大部分中重度OSAHS患者。 2. UARS的长期治疗:多数手术效果良好,但对于不愿接受手术者,或上气道检查末发现手术可以解除的解剖型狭窄者,可以采用CPAP长期治疗。 3 . UARS患者的诊断性治疗,UARS确诊方法复杂,如果患者有白天嗜睡、夜间憋气等症状,多道睡眠监测(PSG)不符合OSAHS,则高度怀疑为UARS对这部分患者可采用合适的治疗压力进行诊断性治疗。如果患者应用CPAP 治疗3~7天症状解除,则可诊断为UARS。 4.中枢性呼吸暂停的治疗:(1)OSAHS患者所发生的呼吸暂停中包括阻塞性、混合性和中枢性呼吸暂停,其中以阻塞性呼吸暂停为主。CPAP可以消除OSAHS患者所出现的中枢性和混合性呼吸暂停。(2)部分CSAS患者存在上气道阻力增高的因素,应用CPAP治疗效果良好。(3)心功能衰竭所导致的CSAS,应用CPAP治疗效果良好。 5.心功能衰竭:OSAHS及CSAS在心功能衰竭患者中常见,两者均诱发或加重患者心衰,而心衰又可导致CSAS。CPAP可有效治疗心衰患者存在的OSAHS及CSAS,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观察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疾病所致低氧血症的效果

观察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疾病所致低氧血症的效果 发表时间:2015-11-11T14:22:21.12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9期供稿作者:蒋浪林志波 [导读] 湖北省咸丰县人民医院儿科在新生儿疾病所致低氧血症的治疗中,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疗法的效果确切。 蒋浪林志波 湖北省咸丰县人民医院儿科湖北咸丰 445600 摘要:目的:观察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疗法在新生儿疾病所致低氧血症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新生儿疾病所致低氧血症患儿,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疗法。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在新生儿疾病所致低氧血症的治疗中,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疗法的效果确切。 关键词:新生儿疾病;低氧血症;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效果 新生儿低氧血症在临床上表现为患儿有明显的代谢性酸中毒现象,并可损伤患儿的氧自由基,造成再灌注损伤,可严重影响患儿的脑、心、肺、肾功能[1]。为了深入地分析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疗法在新生儿疾病所致低氧血症治疗中的效果,本研究选取100例该病症患儿进行分组研究,结果理想,现作如下汇报。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共收治100例新生儿疾病所致低氧血症患儿,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23例,日龄为30 min~ 26d,平均为(12.1+0.6)d,其中足月儿和早产儿分别为34例、16例,患儿的原发病情况:共计11例属于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共计7例属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共计8例属于新生儿硬肿症,共计14例属于缺氧或缺血性脑病,其余10例则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观察组中,男25例,女25例,日龄为35min~ 25d,平均为(12.5+0.6)d,其中足月儿和早产儿分别为30例、20例,患儿的原发病情况:共计13例属于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共计6例属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共计7例属于新生儿硬肿症,共计12例属于缺氧或缺血性脑病,其余12例则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平均日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进行组间对比研究。 1.2方法 两组均行常规治疗,主要内容包括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以及出血等症状的防治,同时对患儿的酸碱失衡以及水电解质紊乱等进行纠正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疗法,方法为:本研究使用德国西门子SC系列通气治疗仪,借助于高压空气氧气混合器对治疗中的氧气浓度进行调控;,使用加温湿化器对所吸入的氧气进行加入或湿化;气体温度需保持为30°左右,湿度需保持在1.0%左右[2];借助于调压阀以及压力表等对呼吸末压力进行调节;结合患儿鼻部以及头部大小选取适宜的头套以及鼻塞,并经由连接管对双鼻塞进行连接;治疗中使用低氧流量进行持续给氧治疗,期间,混合氧气的流速需保持为每分7L 左右,压力需保持为0.785kPa左右,吸入氧的浓需保持为1.0%左右,每次治疗的时间需为4 d。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患儿的症状如呼吸困难等均已彻底消失,动脉血氧饱和度的值大于或等于90%;好转:治疗后,患儿的症状显著缓解,动脉血氧饱和度的值处于75%与89%之间;无效:症状无任何明显变化[3]。 1.5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 19.0软件,使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对比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表示,应用X2检验,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不良反应 两组均不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 3.讨论 新生儿的淋巴以及呼吸道黏膜血管均比较丰富,其每日需要吸入300~350 L /kg的空气,因此其气体交换量较大,若新生儿存在程度各异的新生儿疾病如缺氧或缺血性脑病等,便会对患儿的呼吸系统产生严重干扰并导致低氧血症。该病症患儿的症状主要是青紫以及呼吸困难等,常规疗法包括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等,难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症状。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疗法的治疗指导思想为:在呼吸系统中鼻腔属于第一道防线,呼吸系统中的上呼吸道作用在于加温以及加湿所吸入的气体,有助于保证呼吸系统的正常运转,而干燥氧气可直接刺激人体的呼吸道,造成气道损伤。所以,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疗法中,借助于加温湿化器对所吸入的氧气进行加入或湿化,以为患儿提供充足、无损伤的氧流量,以改善通气量,缓解患儿的低氧血症状。 本研究中,观察组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均不存在严重不良反应,表明,在新生儿疾病所致低氧血症的治疗中,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疗法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辅助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辅助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疗效。方法100例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60例。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鼻塞式CPAP辅助治疗,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鼻导管或头罩吸氧。比较两组治疗3、5、7 d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3、5、7 d后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塞式CPAP辅助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疗效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urative effect by 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capillary bronchitis children. Methods A total of 100 severe capillary bronchitis childre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with 40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with 60 cases.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nasal CPAP as adjuvant therapy in addition to conventional comprehensive treatment,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nasal catheter or hood oxygen inhalation in addition to conventional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Curative effects in 3,5,7 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reatment group had all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3,5,7 d after treatment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ir differences all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1). Conclusion Nasal CPAP provides precisely curative effect as adjuvant therapy of severe capillary bronchitis,and it is worth promoting and applying. 【Key words】Severe capillary bronchitis;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urative effect 毛细支气管炎是好发于婴幼儿时期的特殊类型的支气管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喘憋烦躁、拒奶等,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此外,喘憋严重时可并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脑水肿、消化道出血等,甚至引起死亡。迅速解除呼吸道梗阻、改善通气、控制喘憋发作是临床上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关键。本科2011年3月~2014年3月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及早给予鼻塞式CPAP辅助治疗40例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小儿肺炎防治方案诊断依据》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1],选择本科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00例, 其中,男59例,女41例;年龄1~3个月60例,3~6个月30例,6个月~1岁8例,1~2岁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60例。

NPPV无创正压通气的使用

NPPV无创正压通气得使用一.无创呼吸机得双水平模式(BiPAP 模式)。 定义:在病人吸气相机器给予一个较高得压力IPAP(PSV),在呼气相给予一个相对较低得压力EPAP(PEEP),所谓双水平气道正压。 IPAP(吸气相气道正压):帮助病人克服阻力,增加通气量,减少病人呼吸做功。 EPAP(呼气相气道正压):抵消病人得内源性PEEP,防止过度充气;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善氧合;减少肺水肿;减少CO2重复呼吸。 PS( 支持压力): PS = IPAP – EPEP,即吸气压与呼气压得差值,P S越大,病人获得得潮气量就越大。 IPAP:吸气相气道正压 EPAP:呼气相气道正压 BPM(Rate):呼吸频率 IPAP%(I-time):I:E Ratio吸呼比 Rise Time:压力上升时间 O2%:氧浓度% 二.无创呼吸机得常用通气模式选择 自主呼吸模式(S模式):呼吸机与病人得呼吸频率保持完全同步,若病人自主呼吸停止,则呼吸机也停止工作,试用于自主呼吸稳定得患者; 时间控制模式(T 模式):患者没有自主呼吸得能力,需要一个时间

性得强制得模式来控制压力大小得输出; 自主呼吸/时间控制自动切换模式(S/T):在自主呼吸时以S 模式进行,在设定时间内无自主呼吸时则强制通气,试用于自主呼吸稳定,但可能有呼吸停止得患者。 简而言之,就就是患者在设定得时间内能自己触发呼吸机即为S 模式,不能则为T模式。以上所说得都就是无创呼吸机得双水平模式(BiPAP 模式),常用于Ⅱ型呼吸衰竭。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 模式):常用于I型呼吸衰竭,患者有较强得自主呼吸,呼吸机在吸气相与呼气相均提供一个相同得压力,帮助病人打开气道,常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S)及重叠综合征等只需呼吸机稍微辅助得患者。该模式下,呼吸机按照提前预设得压力持续给病人气道内通气。 PAV模式(Proportional Assistant Ventilation 成比例辅助通气) 一种全新得工作模式,它通过容量辅助与流速辅助两方面成比例地辅助病人得自主呼吸,使病人得通气量扩大、呼吸功耗减少、气道峰压降低。其同步性能更好。 三.无创通气得适应症:主要适合于轻中度呼吸衰竭,没有紧急插管指征、生命体征相对稳定得患者,此外还用于呼吸衰竭早期干预与辅助撤机。COPD,ARDS,哮喘,心源性肺水肿(左心衰),肺纤维化、重症肌无力、神经肌肉病导致得呼衰,围手术期(低氧),器官移植术后,胸廓畸形,已经插管得病人。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临床观察_0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在2010年5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呼吸困难患者,将他们随即的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头罩吸氧及药物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情况以及血气分析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50例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有6例,占12%,对照组50例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有13例,占26%,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气分析结果较治疗前相比有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使用。 标签: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新生儿呼吸困难;临床观察 新生儿呼吸困难在临床上指新生儿呼吸增快,大约在60次/min,同时伴有胸骨上窝、肋间隙、剑突下吸气性凹陷以及呼气时呻吟的一种症状[1]。引起新生儿呼吸困难的原因主要有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神经系统疾病、酸中毒以及低血糖等,严重影响了新生儿的身心健康,甚至威胁生命。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是临床上一种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的方法,通过改善患者的呼吸情况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我院就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的临床疗效这个课题展开研究探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抽取在2010年5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呼吸困难患者,这100例患者中足月儿有43例,早产儿有52例,过期产儿有5例。其中出生体重0.05),具有可对照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生命体征监护仪的全面、及时的监测,当患儿出现呼吸困难等类似的症状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同时要提供给患儿足够的营养,维持机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保证相关器官的正常运转。对照组患者采用头罩吸氧及药物辅助治疗即常规化的吸氧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首先根据患者的鼻腔大小,选择不同规格的鼻罩和鼻塞,采用专门的帽子固定好鼻罩和鼻塞。然后初次调整FiO2为40%,按照患者的胎龄和体重设定大约6~10L/min的氧流量,对应的压力为0.29~0.58kPa之间,将吸氧FiO2调整到20%~100%的范围内,根据吸氧FiO2的大小适当的调整压力[2]。整个过程中要保证患者口鼻和呼吸道的畅通,必要情况下可以进行吸痰、抽气等操作,患者的氧浓度要维持在正常的范围之内,整个过程都要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可以运用多巴酚等药物,并且要预防感染。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经皮血氧饱和度、血压、呼吸、心率等进行监测,根据测得的数据分析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以

持续正压通气(CPAP)相关知识

持续正压通气(CPAP)相关知识 CPAP即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即用面罩将持续的正压气流送入气道. 用此种方式给氧的机器称CPAP呼吸机。指在自主呼吸条件下,患者应有稳定的呼吸驱动力和适当潮气量,在整个呼吸周期内人为地施以一定程度的气道内正压,从而有利于防止气道萎陷,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善 肺顺应性,并提高氧合作用。在这种模式下,呼吸机只维持一定的气道正压,不进行机械通气。仅限于有 自主呼吸的患者。菲萍可补偿最多50%的气体泄漏。如果病人出现呼吸暂停,菲萍可以根据预设的频率进 行必要的机械通气,来保障患儿的安全。 CPAP如何起到治疗作用? 气流从呼吸机内产生经过管路和面罩,再通过鼻腔、咽喉,在这里具有一定压力的气流维上气道的开放。 低的压力不会影响呼吸,但是有些病人需要数晚来适应正压气流的感觉。 开始CPAP治疗 恰当的治疗压力,舒适的治疗系统,相关知识的教育会使CPAP使用者治疗成功或失败存在差异。 治疗成功意味着睡得更好,获得更多生活乐趣。 同时也意味着降低血压,缓解OSA的症状。 什么是压力滴定? 调节CPAP设备,使它输送恰当的治疗压力。 不像药剂师有标准的处方用量,CPAP治疗需要每一个病人精确地压力滴定,并且随着时间可能发生改变。 压力滴定通常在睡眠实验室进行,包括整夜的监测和调整呼吸机设置。这是由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的非常细致的工作需要很长时间是因为病人所需的压力由于睡眠期、体位和其它因素的变化而不同。 CPAP的处方压力是你在整夜需要的最高治疗压力,开具这样的压力是因为医生希望尽可能防止所有的呼吸暂停和低 通气。这是好的方面,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CPAP使用者必须在整夜承受较高的治疗压力,虽然他可能只是在睡眠的

正压通气原理和临床应用

机械通气的目的 改善通气 改善换气 减轻呼吸负荷 为引起呼衰的原发病赢得救治时间? 呼吸 呼吸是机体和外界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通过呼吸把机体代谢所需要的氧气吸入体内,把机体代谢产生的废气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呼吸的场所在肺脏,实际上,气体交换是发生在肺泡(可伸缩的微小气囊)。 吸气时吸气肌(主要是膈肌和肋间外肌,其中膈肌又是最主要的吸气肌)收缩,胸腔容积增大,肺脏随着扩张导致肺内压下降,肺内压低于大气压,外界空气就顺着压力差流入肺内,越用力吸气胸腔容积就越大,肺内压就越低,外界和肺内的压力差就越大,流入肺内的空气就越多;呼气时吸气肌松弛,胸廓和肺脏依靠本身的弹性自然回缩,胸腔容积缩小,肺内压增高超过外界大气压,肺内含有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废气就排出体外。这就是呼吸的过程。肺脏是有弹性的,这一点和气球很相似,平静呼吸时,吸气时需要吸气肌主动收缩,需要消耗能量,是主动做功过程;而呼气时肺脏靠弹性自然回缩,不需要主动做功。 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就是利用呼吸机辅助或者完全取代病人的呼吸,是治疗呼吸衰竭最有效的方法。无创正压机械通气一般指经鼻罩或口鼻罩的通气方法,当然也有一些其他通气方式如负压通气,接口器通气等 有创正压机械通气是指经气管插管(鼻或口)及气管切开的通气方法 本质上说,无创正压通气和有创正压通气就通气而言无实质性的区别,仅是呼吸机和病人的连接方式不同而已,都遵循基本的相同机械通气原理。 机械通气原理 机械通气实际上是在模拟自然呼吸。 自然呼吸是负压呼吸,吸气时胸廓扩张致使肺容积增大,肺内压下降,低于外界大气压(所以称负压呼吸),形成肺内外压力差,外界气体因此进入肺内,越用力吸气肺内压下降得越多,压力差就越大,进入肺内的气体量就越多,也就是说潮气量越大;通常呼气是被动过程,只要停止吸气,肺内气体就会因胸廓和肺脏的弹性回缩而排出,实现正常通气(ventilation)。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则是正压呼吸,人为地建立肺内外压力差使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在吸气时利用一个大于大气压的压力把气体强行压入肺内,施加的正压越大则进入肺内的气体就越多,也就是潮气量越大,机械辅助通气的能力就越强;而呼气则和自然呼吸相同,只要把吸气压撤掉,依靠胸廓和肺脏的弹性回缩力就把肺内气体排出。 人体的肺脏有点像气球,如果要使气球充气(相当于吸气),则需要向气球内吹气(自然呼吸为吸气负压,而机械通气则是正压),因此要做功,是主动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如果要使气球泄气,则只需和气球吹嘴脱离,气体就会在气球的弹性回缩力的作用下被动排出,不需要挤压和抽吸,也就是呼气是不需要主动做功的。 理解机械通气的基本原理对正确施行机械通气十分重要。 机械通气的动力-压力差(pressure gradient) 机械通气时,吸气时施加的压力和呼气末的肺内压力之间的压力差是一切机械通气的通气原动力,压力差的大小直接决定了机械辅助通气能力的大小,也就是提供的潮气量的大小。呼吸阻力 呼吸阻力可以分为:气道阻力(airway resistance)和弹性阻力(elastance) 正常人气道阻力大约为1-3cmH2O/L/s。在呼吸系统总阻力(气道阻力和弹性阻力之和)中,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一、历史 1989年,由M.Baum和H.Benzer领导的研究小组首次描述了BIPAP,并在同年成功应用于呼吸机上,而在此早期,Dowms等也进行过与BIPAP通气原理基本相似的通气模式的研究,并称之为APRV(气道压力释放通气),等的研究代表了通气技术的新发展,导致了通气原理、临床通气模式选择和应用的革命性变化。 二、机械通气原理 BIPAP是一时间切换-压力控制的机械通气模式,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BIPAP:一方面它可以提供压力控制通气(Pinsp),并按设定的吸呼时间(Ti、Te)进行切换:另一方面它可以被看作是两个不同CPAP水平(Pinsp和CPAP)之间时间周期切换的混合CPAP系统,呼吸机通过对一个CPAP阀施加两个不同层次的阻力或两个CPAP阀产生水平,而这两个压力水平的各自的时间由设定的呼吸时间决定,时间周期的压力控制通气被有机整合到高CPAP相 (Pinsp),由于现代电磁学、电子学、微处理器、传感器的快速发展,使BIPAP在吸呼相末各自的25%的时间内具备同步触发(trigger),促进人机和谐,并能使病人能在整个BIPAP机械通气过程中自由自主呼吸。BIPAP按病有无自主呼吸,可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完全无自主呼吸时表现为Pinsp水平的压力控制通气;仅在呼相有自主呼吸时,表现为压力控制的间隙指令通气;在吸气相、呼气相均存在自主呼吸时,表现为双水平的CPAP(正真的BIPAP)。 三、与传统通气模式或方式的区别与联系 3.1 BIPAP与IPPV/CPPV IPPV(间隙正压通气)本身并非一种独立可选择的通气模式,它仅仅是从机械通气过程中气道压力的周期性变化来对呼吸模式进行分类,凡呼气相气道压力为零、吸气相气道压力高于大气压均属于,如果呼气相施加CPAP/PEEP,则成为CPPV(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因此,真正BIPAP的应属于CPPV的一种。 3.2 BIPAP与IMV和SIM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