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汉语歧义研究综述)

[论文]汉语歧义研究综述)
[论文]汉语歧义研究综述)

[论文]汉语歧义研究综述

汉语歧义研究综述

文章主题: 汉语歧义研究综述

发表时间: 2004年04月10日 23时21分

发表作者: 汉语学习

发表内容:

汉语歧义研究综述

《汉语学习》,2001/04,41~50页

尤庆学撰(武汉大学中文系)

摘要:本文对四十年来的汉语歧义研究进行全面综述.在分类综述研究概况、歧义界定、歧义分类、歧义格式、歧义指数、歧义分化、歧义成因、消歧手段、意义优选和歧义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汉语歧义研究的地位和前瞻问题.

关键词:汉语歧义;研究;综述;地位,前瞻

一、研究概况

吕叔湘、朱德熙先生的《语法修辞讲话》(1952)已注意到汉语歧义现象,举例分析了一些歧义实例,认为歧义是一种表达上的毛病,应当避免。汉语的歧义研究始于赵元任先生用英语写成发表在国外的《汉语的歧义问题》(1959),(注:Ambiguity in Chinese,Studia SericaBernhard Karlgren

Dedicata,Copenhagen,1959汉译见参考文献[78]。)该文探讨了歧义界定、歧义分类、歧义成因、歧义分化、歧义消解和歧义度等重要问题。文炼先生的《论语法学中“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原则》(1960)从语法的形式和意义既统一又矛盾的角度论及歧义现象。朱德熙先生的《论句法结构》(1962)用直接成分分析法分化了歧义实例“咬死了猎人的狗”,用变换分析法分化了“屋里摆着酒席”。吕叔湘先生的《语文札记》(1965)(注:《论语法学中“形式和意义

相结合”的原则》(1960),《上海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论句法结构》(1962),《中国语文》第8、9期;《语文札记》(1965),《中国语文》第4期。)论及“他的老师当得好”这类句子本身不能排除两解,是真正的“歧义”。

朱德熙先生的《“的”字结构和判断句》(1978)对“的”字结构判断句的歧义问题进行了详细考察,并提出了“歧义指数”概念。吴葆棠先生的《现代汉语词组歧义现象初探》(1979)对歧义问题有相当全面的论述,是国内首篇汉语歧义研究的专文。范继淹先生的《语言的信息》(1979)从信息传输角度提出同形歧义突出表现了语言形式和语义内容的矛盾,并认为歧义有模式和实例的区别。徐仲华先生的《汉语书面语言歧义现象举例》(1979)标帜着系统研究汉语歧义问题的开始。朱德熙先生的《汉语句法里的歧义现象》(1980)奠定了语法歧义研究的基础。沈开木先生的《表示

“异中有同”的“也”字独用的探索》(1983)和《“不”的否定范围和否定中心的探索》(1984)分别对“也”字句和“不”字句的语用平面歧义做了开拓性研究。马庆株先生的《述宾结构歧义初探》(1985)从歧义分析入手考察述宾结构,发现述宾结构中有实指宾语和虚指宾语两个大类的对立。黄国营先生的《现代汉语的歧义短语》(1985)对歧义格式进行了最为详尽的归纳。徐思益先生的《在一定语境中产生的歧义现象》(1985)是首篇语境歧义研究的专文。

此,汉语歧义研究已经全面铺开,研究体系基本确立,邵敬敏先生的《关于歧义结构的探讨》(1987)较为全面地总结了前段歧义研究的成果。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的歧义研究,在前段研究的基础上,对歧义现象进行了更为精细的描写、分析和解释,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完善歧义分析手段和深入探讨歧义理论两个方面。王维成先生的《从歧义看句法、语义、语用之间的关系》(1988)对歧义在句法、语义层面上的生成机制和语用层面上的理解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论述。石安石先生的《说歧义》(1988)对歧义研究的意义、歧义划界、歧义类型、歧义格式和“同形”等问题的理论阐释,系统性较强。詹继曼先生的《关于同形结构的研究》(1990)探讨了歧义分布类型、歧义研究目的和歧义分析的语义前提等问题。沈家煊先生的《“语义的不确定性”和无法分化的多义句》(1991)提出“语义的不确定性”概念,认为它不等于“歧义”,而是界于“笼统”和“歧义”之间的一种语言现象。李峰先生的《论歧义制约》(1994)提出“假歧义”概念,并归纳出35种假性歧义格式。柳广民先生的《歧义类型研究》(1995)将引起歧义产生的原因称作歧义源,根据歧义源推算出各种歧义类型的歧义指数。冯志伟先生的《论歧义结构的潜在性》(1996)提出“潜在歧义论”,认为这一理论能更好地解决歧义问题。施春宏先生的《歧义现象的演绎分析》(2000)采用演绎方法分析歧义格式,主张建立歧义关系的演绎模型。杨亦鸣先生的《试论“也”字句歧义》(2000)将实验语音方法用于歧义研究,通过分析“也”字句的语音图谱来确定话语中心,排除歧义。尤庆学先生的《歧义度的调查和分析》(2000)提出了“相对歧义度”和“绝对歧义度”概念。

四十年来的汉语歧义研究,专文有100余篇,专着有《歧义问题》(文炼、允贻,1985)和《现代汉语的歧义问题》(吴英才、李裕德,1997),研究内容涉及歧义问题的各个方面(详后)。从这些研究文献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主要研究现代汉语歧义,古汉语歧义研究的专文只有《古代汉语句法中的若干歧义现象》(殷国光,1984)和《古汉语动宾歧义结构的语义辨析》(刘桂华,1994)。(注:《古代汉语句法中的若干歧义现象》(1984),《语文研究》第2期;《古汉语动宾歧义结构的语义辨析》(1994),《语言文学》,第11期;《试论复句的多义现象》(1993),《广西师大学报》,第4期。)

2 主要研究词组歧义和单句歧义,复句歧义研究的专文只有《试论多重覆句的多义现象》(肖伟良,1993)、《和否定判断句有关的歧义现象》(李大忠,1994)和《流水句中否定的辖域及其警示标帜》(袁毓林,2000)。

3 主要研究语法歧义,其中句法平面歧义研究最为全面深入,语义平面歧义研究次之,语用平面歧义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一般认为语音歧义纯由同音词造成,词汇歧义纯由多义词造成,都是“孤立的事例”,缺乏“型”的特征,研究价值不大,这两类歧义研究比较零散,没有专论;语境歧义研究进展较慢,尚未定型,专文有10多篇。

4 主要研究书面语歧义,口语歧义研究严格意义上讲没有专论,从语音角度探讨歧义的专文有《节律和歧义》(王希杰,1980)、《歧义和话语节律》(殷作炎,1990)和《语音和歧义》(张国宪,1990)。(注:《节律和歧义》(1980),《汉语学习》,第5期;《歧义和话语节律》(1990),《语文研究》,第3期;《语音和歧义》(1990),《淮北煤碳师院学报》,第2

期。)

传统语法的句子成分分析法对歧义现象缺乏解释力,这是汉语歧义研究起步较晚的根本原因。赵元任先生在国外学习了先进的语言学理论,最早研究汉语歧义,但《汉语的歧义问题》(1959)未能及时译成汉语介绍到国内。朱德熙先生较早接受了结构主义语法理论,在国内率先研究歧义。七十年代开始,随着结构主义语法、格语法、转换生成语法、配价语法和认知语法理论在国内广泛接受,三个平面语法理论、语义特征分析法、语义指向分析法和语用学中焦点、预设、蕴含、语境理论的普遍应用,歧义研究手段逐步完善,汉语歧义研究在近二十年已取得重大突破,目前正走向纵深和成熟。

二、歧义界定的研究

研究文献给歧义下的定义不下20种,其中吕叔湘、朱德熙(1952),赵元任(1959),徐仲华(1979),黄成稳(1982),祝注先(1984),路平(1986),石安石(1994)和王本华(1999)的定义较有代表性。这些定义虽然可以概括为歧义是指同一语言形式表达几种不同意义的现象,但彼此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反映了研究者在歧义的定性认识方面有分歧,这主要表现在同形之“形”和歧义之“义”上。定义对歧义的界定难以十分具体,局限性较大,为进一步确定歧义研究的范围,许多学者十分关注歧义的划界问题,八十年代中后期语言学界还展开了一次歧义划界的讨论。歧义划界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一)歧义与多义。

赵元任(1959)将词、词组和句子的多义都称为歧义。路平(1986)认为歧义只存在于句子层面,而王本华(1999)认为只有语境句的多义才称歧义。王维成(1988)指出多义是从静态的角度去看的,而歧义之所以成为歧义是因为在动态的理解上发生了分歧,对一个存在于词典中的多义词谁也不

会发生理解上的分歧。短语和孤立句从动态理解的角度看是歧义的,从静态角度看又是多义的;话语(语境句)是完全动态的,只有歧义,没有多义。黄德玉(1988)认为多义是语义平面的语言现象,歧义是语句平面的语言现象。沈家煊(1991)指出有些多义句无法分化为单义句,多义句和歧义句有实质的区别;他主张能分化的多义句可以称作歧义句,无法分化的多义句不宜称为歧义句。目前语言学界对多义与歧义的区分并不十分严格,多义一般指词的多义,歧义一般指结构(词组或句子)的多义。

(二)歧义与笼统。

赵元任(1959)论及歧义与笼统的区别。黄德玉(1988)认为吕叔湘(1984)的用例“这北房住过三家人家”没有歧义,其中“先后住过”和“同时住过”是比较具体的说法,笼统的说法包含了具体的说法。并指出歧义重在所指对象“真假”情况不确定,笼统重在所指对象“个别”成员不具体,一个较为概括的说法如果可以分解为若干个不同的较为具体的理解容易被误认为是歧义的,如“一百名中外记者采访了三千名人大代表”。石安石(1988)引进国外鉴别歧义和笼统的并列检验法鉴定了“刀快”有歧义,“他上课去了”是笼统。沈家煊(1991)指出用这一方法无法确定由“语义的不确定性”造成的无法分化的多义句“玲玲和明明结婚了”和“他写了一封信给我”等是否为歧义句。歧义与笼统最难划界,因而争议最大。

(三)歧义与模糊。

赵元任(1959),路平(1986)和秦洪林(1993)都讨论了歧义与模糊的辨析问题。模糊单纯由词义的模糊性引起,与歧义的界限争议不大,研究也就没有深入。(四)歧义与歧解。黄德玉(1991/1992),王希杰(1993)和张黎(1996)讨论了歧义与歧解的区别和联系,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歧义指语言层面静态的抽象多义,歧解指言语层面动态的具体多义,歧义可能导致歧解,但歧解并非都是由歧义引起的。歧解即语境歧义,歧义常指句法歧义。徐思益(1985)指出句法上的歧义着眼于语言分析,属于语句的语义内容;语境中的歧义现象着眼于说话分析,属于说话的思想内容。歧解/语境歧义中的意义不一定是字面意义/认知意义,有时指隐含意义中的预设义、蕴含义、推断义或会话含义等,这是引起其与歧义划界的主要原因。

三、歧义分类的研究

从语体角度可将歧义分为口语歧义和书面语歧义,前者指语音层面即语流中存在的歧义,后者指文字层面即书面材料中存在的歧义。从语言系统的构成要素可分为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和语法歧义。语音歧义由同音词造成,词汇歧义由多义词造成,语法歧义由结构层次、结构关系或语义关系不同造成,这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两种分类方法。此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歧义进行了分类。赵元任(1959)根据歧义语言片断是否出现于一定语境,将歧义分为词汇歧义和语境歧义;根据歧义语言片断引起或造成歧义的可能性大小,分为可预期的歧义(低度歧义)和不可预期的歧义(高度歧义);根据说话者或作文者是否有意造成歧义,接受者是否故意引出歧义,分为有意歧义和无意歧义;根据歧义现象出现于同一语言之内还是不同语言之间分为语言内歧义和语言间歧义。黄成稳(1982)将语言形式的有限性与语言内容的无限性造成的难以避免的歧义称为合理的歧义,表达失误造成的可以避免的歧义称为不合理的歧义。石安石(1988)根据歧义产生的语言系统内的根源将歧义分为词汇歧义和组合歧义。熊文华(1989)区分客观歧义和主观歧义,前者指说写者没有使用可能产生歧义的词语或结构,而听读者因错误联想或知识缺陷把意思理解歪曲了造成的歧义,后者指说写者出于某种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有歧义的词语或结构造成的歧义。郑文贞(1993)将语言层面中静态的歧义称为语言歧义,言语层面中动态的歧义称为言语歧义。柳广民(1995)区分语汇歧义、语法歧义和语用歧义,邢凯(1997)区分词汇歧义、语法歧义和语境歧义。程工(1998)区分生成性歧义(generative)和理解性歧义(interpretive),前者由句法结构造成,后者由语用因素造成。王本华(1999)将能提高交际效果的歧义称为积极歧义(修辞歧义),将妨碍交际的歧义称为消极歧义。陈一民(1999)将语言使用者有意造成的歧义称为主动歧义,违背其意愿生成的歧义称为被动歧义。尤庆学(1999)依据歧义结构是否存在引发歧义的关键性词语(歧义点/歧义标),将歧义分为有标歧义和无标歧义。在歧义次类划分方面,马庆株(1985)将述宾歧义分为内部歧义和外部歧义,蔺璜(1993)将语法歧义分为句法平面歧义、语义平面歧义和语用平面歧义。

四、歧义格式的研究

赵元任(1959)论及“是……的N”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产生直接成分歧义的格式。朱德熙(1978)研究了几类句法格式生成歧义实例的句法、语义条件,并指出这些格式有歧义是说其有产生歧义的可能,并非说按照这些格式造出来的句子都有歧义。吴葆棠(1979)认为几乎各种构造类型的词组都可能出现歧义。范继淹(1979)认为歧义的产生有结构上的原因,但决定因素是语义内容,结构上的组合只提供可能性,语义上的组合才具有现实性,并指出歧义有模式和实例的差别。施关淦(1980)针对徐仲华(1979)提出,句子有歧义

不等于格式有歧义。朱德熙(1980)认为句子的多义性是代表这些句子的抽象句式所固有的,并不是组成这些句子的那些具体的词的词义引起的,语法上的多义句是多义句式的体现(realization)。吴竞存、侯学超(1980)将有歧义

的格式称为“同形格式”。欧阳寿荪(1983)对朱德熙(1980)进行讨论,认为多义句式即词类符号序列,那些符号只能显示各自的语法词类,没有其他任何语法或语义上的区别性特征。语法歧义句的多义性虽然不由词的多义性造成,但也不是多义句式固有的;不是和词义无关,而是密切相关。多义句式只有满足了所有的语义条件才能实例化为歧义句,其生成单义句的概率比生成歧义句的概率高得多。黄国营(1985)和马庆株(1985)最先使用“歧义格式”名称,黄文从句法学角度概括出100种歧义格式。石安石(1988)提出任何用词类序列表示的句式都可以说是歧义格式。尤庆学(1999)指出不同的歧义格式生成歧义实例的能力和同一歧义格式不同的单义下位格式实例化的能力都是不平衡的。施春宏(2000)对歧义格式"V+N"进行了演绎分析,并根据生成歧义实例的能力将歧义格式分为强歧义格式、弱歧义格式和零歧义格式。

文献中研究得最为深入的歧义格式有:

1 在+NP+V+N

(朱德熙,1980;吴竞存/侯学超,1980;朱德熙,1981;邵敬敏,1982;欧阳寿荪,1983;范继淹,1985;王政红,1988;王凌,1990);

2 V+的+是+N(朱德熙,1978/1980;欧阳寿荪,1983;王红旗,1988);

3 N[,1]+的+N[,2](朱德熙,1980;欧阳寿荪,1983;肖国萍,1996)。

4 V+N[,1]+的+N[,2](徐仲华,1979;欧阳寿荪,1983;王凌,1990;冯志伟,1996)。

另有专文研究的歧义格式有:

V+得+A(李浚平,1984);

片面+V+O(姚振武,1985);

动+宾(马庆株,1985);

V+T[,时段]+的+N(蒋同林,1989);

N[,1]+V+得+N[,2]+VP(肖奚强、张亚军,1990);

N[,1]+连+N[,2]+也/都+VP(肖奚强,1992);

NP+的+V(张亚军,1996);

人称代词+指人名词(杨敬宇,1998);

别+V+了[,1](王红旗,1999);

V+A+了(延俊荣,2000);

V+N(施春宏,2000)。

无专文研究,但有较多探讨的有:

N[,1]+N[,2];

V+SL+的+N(SL表示数量词);

N[,1]+N[,2]+N[,3];

SL+N[,1]+的+N[,2];

P+N[,1]+的+N[,2];

V+A+N;

A+N[,1]+N[,2]。

对单个歧义格式的研究模式基本上是从结构形式入手,指出其潜在歧义的语法因素,生成歧义实例的语义条件或通过对格式中关键结构项的再分类,分解出几个单义下位格式,指出其语义实现条件。

歧义格式应指具有潜在歧义的抽象句法格式,其结构项包括常项和变项,常项是具体词语,变项是语法词类或句法成分类。以往的研究认为歧义格式指某种词类序列,不太严密。今后的歧义格式研究应重视演绎分析,正如施春宏(2000)指出,归纳分析不能很好揭示歧义格式之间的内在联系,缺乏综合性和系统性,不易发现未曾遇到的歧义格式,缺乏预见性和广泛性。

五、歧义指数的研究

“歧义指数”这一概念是朱德熙(1978)提出来的,它指某个歧义格式可能有的语义解释个数,用p表示。

朱先生推算了几类“的”字结构判断句的p值,用n代表动词“向”的数目,用m代表在动词结构里出现的主语和宾语的总数(复指成分不计),p=n─m。当p=1时,格式无歧义;p>1时,格式有歧义。如:小王是给的(n=3,m=0,p=3),反对的是他(n=2,m=0,p=2),反对这个意见的是他(n=2,m=1,p=1)。沈开木(1983)认为“也”字句最少有一个比较项,最多可全部是比较项,比较项与相同项有函数关系。因“也”字指向比较项,变换任何一个比较项,便给可变项藏进另一个意思,获得一个潜在义。如“也”字句有n个可变项,逐个变换,便可获得n个潜在义;若两个两个变项,可获得C[2,n]个潜在义;三个三个地

变换,可获得C[3,n]个潜在义,……。把n种不同的变换加起来,潜在义x的取值范围可表示为x≤n+C[2,n]+C[3,n]+……。他(1984)采用“也”字句潜在义的确定方法推算出“不”字句的多义指数为n+C[2,n]+C[3,n]+……C[n─1,n]。

刘宁生、钱玉莲(1987)指出“最”字句歧义由不同的蕴含造成,蕴含在语义分析中用语义指向表示,语义指向数(z)和变换项(t)的关系为:当t=1,z=1;当t=2,z=3;当t=3,z=7。柳广民(1995)对歧义指数的考察最为详尽。他首先区分了歧义源的歧义指数N和歧义语言片断的歧义指数P,只有一个歧义源的单纯词汇歧义P=N,若有n个歧义源,P=N[,1]×N[,2]×N[,3]×……×N[,n]。若用LP表示语汇歧义指数,GP表示语法歧义指数,LGP表示语法歧义源和语汇歧义源兼用引起的歧义指数,GP[,1]表示显性语法歧义指数,GP[,2]表示隐性语法歧义指数,LGP[,1]、LGP[,2]分别表示语汇歧义源与显性语法歧义源、隐性语法歧义源兼用引起的歧义指数,GP[,1]P[,2]表示显性语法歧义源与隐性语法歧义源兼用引起的歧义指数,那么既有语汇歧义源又有显性语法歧义源的歧义指数P=LP×GP[,1]─LGP[,1],既有显性语法歧义源又有隐性语法歧义源的歧义指数P=GP[,1]×GP[,2]─GP[,1]P[,2]。王红旗(1999)认为动词的语义特征与“别V了[,1]”的歧义指数之间存在函数关系,“别V了[,1]”的P值决定于动词语义特征的取值,并推算“别V了[,1]”歧义指数P=2[3]─1。杨亦鸣(2000)研究了“也”字句的歧义指数,若“也”字句所有项为n个,不受“也”追加的项为F个,则前提P的取值范围为2[n─F]─1;若用q表示“也”字句歧义的取值范围,则q>P≤2[n─F]─1。

对歧义类型歧义指数的确定是一种抽象的理论推算。根据某种标准建立的P值推算公式同数学的函数关系式有本质上的区别。若将歧义类型和实例的歧义指数分别记作P[,1]和P[,2],因P[,1]在转化为P[,2]的过程中要受到句法、语义和语用方面的层层制约,P[,2]值总是低于P[,1]值,而且一般不会高于4。语用平面歧义实例的P[,2]值可能高于4,但因语用平面歧义之“义”为预设义,人们一般不会按P[,2]种意义去理解一个歧义实例。当然我们推算歧义指数

只是手段,目的在于考察同一句法结构表达多种意义可能性的大小。

六、歧义分化的研究

分化歧义是指通过某种方法从一个歧义结构中分离出几种不同的意义,即解释歧义结构的意义。赵元任(1959)、朱德熙(1962/1978)、范继淹(1979)、吴葆堂(1979)、徐仲华(1979)、朱德熙(1980)、沈开木(1983/1984)、吕叔湘(1984)、邵敬敏(1987)、刘宁生/钱玉莲(1987)、詹继曼(1990)、邵敬敏(1991)和蔺璜(1993)等运用了各种方法分化歧义。这些歧义分化方法可概括如下。

1 词音分析法:

这个人好说话→A好(hǎo),B好(hào);

2 词义分析法:

我爱杜鹃→A杜鹃(鸟名),B杜鹃(花名);

3 结构层次分析法:

中国语言研究→A中国语言/研究,B中国/语言研究;

4 结构关系分析法:

精制毛衣→A定中,B动宾;

5 语义/格关系分析法:

鸡不吃了→A鸡(施事),B鸡(受事);

6 语义指向分析法:

饭吃完了→A“完”指向“吃”,B“完”指向“饭”;

7 语义特征分析法:

这张画挂了三天→A挂[+状态],B挂[+持续],C挂[+完成];

8 语义分解法:

他在树上摘花→A他在树上+他摘花,B花在树上+他摘花;

9 同义词替换分析法:

三个学校的老师→A个/所,B个/位;

10 同义句式变换分析法:

你烦死我了→A你把我烦死了,B我把你烦死了;

11语义转换分析法:

最博学的教授→A教授都是最博学者,B教授中最博学者;

12 增补分析法:

我看见你那年才六岁→A“才”前补“我”,B“才”前补“你”;

13 组合分析法:

学习文件→A一份学习文件,B下午学习文件;

14 插入/扩展分析法:文学历史→A文学和历史,B文学的历史;

15 对比重音/对比焦点/预设分析法:

王老师也教数学→A“王老师”重读,成为对比焦点,预设“其他人教数学”,B“数学”重读,成为对比焦点,预设“王老师教其他课程”。

歧义分化一般指分化歧义实例。朱德熙(1980)提出的词的再分类分析法只适用于将歧义格式分解为几个单义格式,而单义格式生成的实例可能仍是有歧义的,歧义并未真正分化。一般来说,一个歧义实例可使用几种方法分化,一种方法可分化几种不同的歧义实例。歧义实例的意义一定能得到分化,所以分化歧义的过程同时也是确定歧义有无的过程。朱德熙(1980)认为歧义句“差一点踢进去了”无法分化,其实文中已用预设分析法分化了,不然无法确定其是否有歧义。沈家煊(1991)指出由词语辖域多义、级差词语多义和指称晦涩造成的多义句是无法分化的,不宜称作歧义句。我们认为该文中多义句有的能用预设分析法

加以分化,可以看成歧义句。

七、歧义成因和消歧手段的研究

范继淹(1979)认为同一结构形式可能提供不同的结构信息,如所用的词语不同,就会产生歧义。他(1981)指出句法规则是一个有限的系统,而客观事物却是无穷无尽的,以有限的句法关系表示无限的语义关系,必然是一对多的结果。吴新华(1984)提出汉语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主要依靠词序和虚词来表示语法关系,与形态发达的语言相比,汉语的歧义现象更具普遍性和必然性。陈恩泉(1997)认为有歧义的句子是因为没有齐全的语义层结构和具有语义制约作用的潜在语言造成的。以上研究是对歧义成因的宏观阐释,歧义成因的微观描写主要表现为探讨致歧因素。

吴葆棠(1979)、沈开木(1983/1984)、徐思益(1985)、曹永金(1986)、邵敬敏(1987)、王建华(1987)、田作申(1988)、石安石(1988)、颜迈(1991)和黄德玉(1992)等研究出各种致歧因素,可做如下归纳。

1 同音词:

qīzhōng(期中/期终)考试;

2 同形词:

头发长(cháng/zhǎng)得怪;

3 多义词:

他走了三天;

4 兼类词:

自行车没有锁;

5 结构层次:

新学生宿舍;

6 结构关系:

进口彩电;

7 语义关系:

军人妻子;

8 语义指向:

这些苹果孩子们都吃了;

9 词的次类/语义特征:

屋里摆着酒席;

10 量词辖域:

最好生一个;

11 副词辖域:

没一次看完;

12 省略:

老张有一个女儿很骄傲;

13 话题;

14 潜语境;

15 临时意义

(13─15例分别参见徐思益,1985;王建华,1987和黄德玉,1991)。一个歧义结构

往往能从不同角度分析出不同的致歧因素。如对“在+NP+V+N”格式存在歧义的原因有不同看法,较有代表性的为朱德熙(1980)的“动词小类重合”说;施关淦(1980)的“…在?词动介重合”说;王政红(1988)

的“…在NP?语义指向”说和王凌(1990)的“…在NP?小类重合”说。

消歧手段包括语言结构自身消歧手段和人工消歧手段。吕叔湘(1965)论及句子本身的排歧能力。朱德熙(1980)指出按照某一多义句式造出来的句子不一定都有歧义,有的句子因词义上的相互制约消除了句式本身具有的产生歧义的可能性。吴新华(1984)指出汉语本身有极强的使歧义结构意义单一化的能力,这种能力来自语言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并归纳了汉语自身排歧的语音、词汇、语义和语境因素。李峰(1994)专文探讨语句如何通过自身因素来消除歧义,并归纳出五种歧义制约因素和35种常见的假性歧义格式。冯志伟(1996)提出“潜在歧义论”,认为所有的歧义格式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实例化为非歧义结构,歧义格式自身包含了消解歧义的因素,这一因素的实质是结构中词类间的语义关系。人工消歧手段指使用某种手段使歧义结构意义单一化。赵元任(1959)、吴葆堂(1979)、吕叔湘(1984)、吴新华(1984)和邵敬敏(1987)等许多学者都探讨了这类消歧手段,可以概括如下。

1 语音手段:

A轻声,B声调,C重音,D停顿;

2 词汇手段:

A同义词替换,B添加虚词,C增补省略词语;

3 语法手段:

A换位,B同义句式变换;

4 语境手段:

A上下文,B情境,C场境,D文化背景。

八、意义优选和歧义度的研究

吕叔湘、朱德熙(1952)指出歧义有轻重之分。赵元任(1959)指出影响某一形式歧义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各种解释的相对频率,若各种解释的频率旗鼓相当,歧义度就高,若相差悬殊,歧义度就低。范继淹(1982)认为“小明在桌上写字”四种解释中“坐在桌前往纸上写字”是最优选择,从纯理论角度看它是最不能入选的,因为人和字都不在桌上,其优选条件来自现实生活。(注:范继淹(1982),《论介词短语“在+处所”》,《语言研究》,第1期。另外

三种解释是:A坐在桌上往桌面上写(人和字都在桌上);B坐在桌前往桌上写(字在桌上,人不在桌上);C坐在桌上往纸上、墻上或其他地方写(人在桌上,字不在桌上)。)沈开木(1983)认为当“也”字句有几个潜在义时,就产生了哪个潜在义实现可能性最大的问题,“也”指向前面的全句修饰语、主语和状语(或小主语)而产生的几个潜在义,形成一个顺序,离“也”字越近越优先,这叫“前面紧邻最亲”原则。马庆株(1985)指出各种歧义格式有不同的表达可能性,各种表达可能性实现的机会常常不是均等的,有一种表达可能性比较容易实现,不需要更多的条件,而另一种表达可能性的实现则更需要一定的条件。余荣耀(1985)认为一个复杂词组的组成成分越多,其可作不同顺序组合的形式越多,可能有的层次切分数相应地越多,产生歧义的可能性便越大。李峰(1994)指出人们大脑中最先反映而获得的意义是某一同形结构通常或正常的理解。同形结构中一般的意义或用法首先反映在语感上,歧义可按语感上的反映排出先后顺序。但语感不一定靠得住,如“百分之八十的退休金”有两种意思:A退休金的百分之八十;B相当于工资百分之八十的退休金。人们语感上首先反映的

是A义,而实际使用的往往是B义。任海波(1995)指出“都”字歧义句中,几个与表总括的“都”发生语义联系的句法成分NP或VP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数量特征(遍指/任指>复指>单数),“都”指向它们的优先性会有差别,据此可以排出意义优先顺序。张伯江(1997)(注:张伯江(1997),《汉语名词怎样表现无指成分》,《庆祝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建所45周年学术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7。)认为歧义格式“他的N+V+得+A”中“他”和N之间有一种隐性

操纵关系,“老师”的操纵度比“学生”高,所以“他的老师当得好”比“他的学生当得好”更易理解为有歧义。杨敬宇(1998)通过调查分析指出职位类指人名词和临时身份类指人名词同时具有两种语义特征[+人,+关系],在[+人]这个语义特征固定的前提下,[+关系]的强弱不同就造成了“人称代词+指人名词”结构歧义度的差别。张亚旭、张厚粲、舒华(2000)从语言分布、动词论题结构与语义完整性两个方面,解释了“VP+N[,1]+的+N[,2]”的歧义实例定中义优先度高于述宾义的原因。尤庆学(2000)将歧义度分为相对歧义度和绝对歧义度,前者指歧义句例单义候选项之间认知理解频率的不平衡程度,后者指歧义的可接受程度,即歧义句例被理解为有歧义的概论或可能性的大小,并通过问卷调查方式统计分析了歧义句例的相对歧义度和绝对歧义度。他(2001)通过改变语境条件(替换词语、变换语序和增加语境条件)考察了歧义句例相对歧义度和绝对歧义度的变化情况。

意义优选指依据某种标准排出歧义结构中几种意义的优势选择顺序,歧义度指歧义的强弱程度。歧义度越高,越难优选意义,反之则越易优选,所以优选意义是考察歧义度的有效手段。从认知角度看,有的语言片断往往难以确定是否有歧义,歧义的从无到有和从有到无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形成一个连续统,表现为歧义度的变化。考察歧义度是对歧义进行量化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意义。歧义度受到种种复杂因素的制约,研究起来困难重重,这是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的主要原因。研究歧义度应注重理论分析与调查分析相结合,前者着眼于语言系统,后面着眼于心理认知,二者可以相互补充,相互验证。

九、汉语歧义研究的地位和前瞻

四十年来,特别是近二十年来的汉语歧义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主要体现在语法研究的方法论上。在探究歧义成因和分化歧义过程中提出并发展了语义指向、词类再分类和句法成分再分类理论,逐步完善了语义特征分析、变换分析和副词辖域理论,引进语用学中的焦点预设理论,推动了语法研究中的语用平面研究。汉语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错综复杂,歧义现象比形态发达的语言更具普遍性,以歧义研究为突破口能揭示许多掩盖在同形的表层结构下精细微妙的语法规律,增强汉语语法理论的可论证性和解释力。这决定了汉语的歧义研究在语法研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歧义研究的成果可以帮助机器优选语义、识别歧义、预见歧义,从而提高机器翻译和计算机自动分词的速度和精度。歧义研究对于汉语教学,特别是对外汉语教学,对于人们在语言交际中准确表情达意,避免误解和曲解也具有重要意义。

综观汉语的歧义研究,成果很多,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今后的研究要取得新的突破,似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重视演绎分析,增强歧义研究的系统性和预见性;

2 重视调查分析,从心理认知角度解释歧义现象;

3 重视动态分析,考察影响句法结构自身致歧能力和消歧能力的动态因素和条件;

4 重视定量研究,特别是歧义度的研究,对歧义现象做出精密化的描写;

5 重视口语歧义研究,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研究歧义问题;

6 重视歧义相关问题的研究,不断拓宽歧义研究的视野;

7 重视应用性的歧义研究,解决自然语言计算机处理中遇到的歧义问题。

【参考文献】

[1]曹永金.句法结构歧义现象产生的因素[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86,(2).

[2]陈恩泉.论汉语的潜语义[A].语言文字学(人大复印资料)[C]. 1997,(3).

[3]陈一民.歧义与公安实践中的语言表达[J].湖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2).

[4]程工.从对歧义句分析看20世纪的句法学[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8,(5).

[5]范继淹.语言的信息[J].中国语文,1979,(2).

[6]范继淹.句法语义浅谈[J].语文教学通讯,1981,(3).

[7]冯志伟.自然语言处理中的歧义消解方法[J].语言文字应用,1996,(1).

[8]冯志伟.论歧义结构的潜在性[A].语文现代化丛书(二)[C].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 [9]侯学超,吴竞存.层次相同的同形结构例释[J].北京大学学报,1980,(1).

[10]侯咏梅.歧义结构类型及其产生的原因[A].语言文字学(人大复印资料)[C].1992,(11). [11]黄成稳.说歧义[J].中学语文教学(北京),1982,(8).

[12]黄德玉.多义·模糊·笼统[J].安庆师院学报,1988,(3).

[13]黄德玉.谈"歧义"研究中应该划界的几个问题[J].逻辑与语言学习,1988,(2).

[14]黄德玉.语言中的"歧义"与言语中的"歧解"[A].语言文字学(人大复印资料)[C].1992,(3). [15]黄国营.现代汉语的歧义短语[J].语言研究,1985,(1).

[16]姜树.试析汉语短语的多义与歧义[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1,(2).

[17]蒋同林."V动+T时段+的+N名"的同符异构问题[J].中国语文,1989,(1).

[18]李大忠.和否定判断句有关的歧义现象[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4,(4).

[19]李峰.论歧义的制约[A].语言文字学(人大复印资料)[C].1994,(6).

[20]李浚平.试析带"得"动补结构的多义现象[A].语言文字学(人大复印资料)[C]. 1984,(10). [21]林新年.歧义结构分析方法述评[A].语言文字学(人大复印资料)[C].1998,(9).

[22]蔺璜.三个不同平面上的歧义现象[J].语文研究,1993,(3).

[23]刘芝芬,田阡子.试论言语歧义[J].辽宁大学学报,1997,(3).

[24]刘宁生,钱玉莲."最"的语义指向与"最"字句的蕴含[J].汉语学习,1987,(5).

[25]柳广民.歧义类型研究[A].语言文字学(人大复印资料)[C].1995,(4).

[26]路平.试谈"模糊"与"歧义"[J].汉语学习,1986,(3).

[27]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M].上海:开明书店,1952.

[28]吕叔湘.歧义类例[J].中国语文,1984,(5).

[29]马庆株.述宾结构歧义初探[J].语言研究,1985,(1).

[30]欧阳寿荪.歧义和结构[J].江西大学学报,1983,(2).

[31]任海波."都"的语义功能与"都"字歧义句[J].浙江大学学报,1996,(6).

[32]邵敬敏.关于"在黑板上写字"句式分化和变换的若干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2,(3). [33]邵敬敏.关于歧义结构的探讨[A].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现状和回顾[C].北京:语文出版社,1987.

[34]邵敬敏.歧义分化方法探讨[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1).

[35]沈开木.表示"异中有同"的"也"字独用的探索[J].中国语文,1983,(1).

[36]沈开木."不"字的否定范围和否定中心的探索[J].中国语文,1984,(6).

[37]沈家煊."语义的不确定性"和无法分化的多义句[J].中国语文,1991,(4).

[38]施春宏.歧义现象的演绎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1).

[39]施关淦.〈汉语书面语言歧义现象举例读后〉(一)[J].中国语文,1980,(10.

[40]施关淦.关于"在+NP+V+N"句式的分化问题[J].中国语文,1980,(6).

[41]石安石.说歧义[A].中国语言学报(三)[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42]石安石.歧义现象种种[A].语义研究[C].北京:语文出版社,1994.

[43]田作申.关于左右多义词组意义的因素[J].湖北大学学报,1988,(2).

[44]王本华.修辞歧义说略[J].首都师大学报,1999,(3).

[45]王红旗.一个歧义结构的再限制[J].汉语学习,1988,(5).

[46]王红旗.动词的特征与"别V了1"的歧义指数[J].语文研究,1999,(3).

[47]王建华.语境歧义分析[J].中国语文,1987,(1).

[48]王凌.现代汉语歧义结构辨析[J].杭州大学学报,1990,(3).

[49]王维成.从歧义看句法、语义、语用之间的关系[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8,(1). [50]王希杰.论多义与歧义和双关及误解和曲解[J].延安大学学报,1993,(3).

[51]王政红."在+NP+V+N"句式的歧义原因[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2).

[52]文炼,允贻.歧义问题[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

[53]吴葆棠,现代汉语词组歧义现象初探[J].延边大学学报,1979,(1).

[54]吴新华.汉语是怎样排除结构歧义的[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4,(4).

[55]吴英才,李裕德.现代汉语的歧义[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7.

[56]肖国萍."名1(+的)+名2"格式歧义组合初探[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6,(2).

[57]肖国萍.近二十年来的汉语歧义研究[A].语言文字学(人大复印资料)[C].1998,(9). [58]肖奚强,张亚军."N1+V得+N2+VP"句式的歧义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3). [59]肖奚强."连"字歧义句补议[J].汉语学习,1992,(1).

[60]肖奚强."更"字歧义句及相关句式[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3,(4).

[61]邢凯.歧义现象和语言的不确定性[J].南开大学学报,1997,(3).

[62]徐思益.在一定语境中产生的歧义现象[J].中国语文,1985,(5).

[63]徐仲华.汉语书面语言歧义现象举例[J].中国语文,1979,(5).

[64]颜迈.汉语的歧义现象[A].语言文字学(人大复印资料)[C].1991,(9).

[65]延俊荣."挖深了"的歧义原因及分化[J].语文研究,2000,(2).

[66]姚振武.试谈"片面+V+O"句的歧义性[J].中国语文,1985,(1).

[67]杨敬宇."人称代词+指人名词"结构的歧义[J].汉语学习,1998.(3).

[68]杨亦鸣.试论"也"字句的歧义[J].中国语文,2000,(2).

[69]尤庆学.汉语书面语结构歧义的歧义度(湖南师大硕士学位论文)[D].1999.

[70]尤庆学.歧义度的调查与分析[J].汉语学习,2000,(5).

[71]尤庆学.论歧义句例歧义度的变化[J].襄樊学院学报,2001,(1).

[72]余荣耀.复杂词组的歧义现象试析[J].宁波师范学院学报,1985,(1).

[73]袁毓林.流水句中否定的固定域及其警示标志[J].世界汉语教学,2000,(3).

[74]詹继曼.关于同形结构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1990,(1).

[75]张黎.言语交际中的歧解现象[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4).

[76]张亚军.与"NP的V"有关的歧义问题[J].汉语学习,1996,(2).

[77]张亚旭,张厚粲,舒华.汉语偏正/述宾歧义短语加工初探[J].心理学报,2000,(1). [78]赵元任.汉语的歧义问题(石安石译)[A].语言学论丛(十五)[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79]郑文贞.歧义句与修辞[J].厦门大学学报,1993,(3).

[80]朱德熙."的"字结构和判断句(上)(下)[J].中国语文,1978,(1)(2).

[81]朱德熙.汉语句法里的歧义现象[J].中国语文,1980,(2).

[82]朱德熙."在黑板上写字"及相关句式[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1,(1).

[83]祝注先.歧义纵横谈[A].语言文字学(人大复印资料)[C]. 1984,(11).

作者简介:尤庆学,男,1971年生,武汉大学中文系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修辞.

作者单位:尤庆学(武汉大学,中文系,湖北,武汉,430072)

浅谈现代汉语的歧义现象

绪论 歧义现象是现代汉语中存在的重要语言现象。所谓歧义,就是指一个语言片段可以作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义理解。众多前辈在有关现代汉语歧义现象的论著中,已经从宏观上全面的阐述了现代汉语中歧义的类型、歧义产生的原因以及消除歧义的方法。根据语言的四要素,现代汉语的歧义现象可分为语音歧义、词汇歧义、语法歧义和语义歧义。语音歧义是由语音原因引起的,汉语的一个音节可以对应多个不同的音素,语音歧义由此产生,如“产品全bù(不/部)合格。”、“岸边停着一艘yóu chu án(游船/油船/邮船)。”,这类情况一般见于口语,一旦进入书面语,歧义自行消失。词汇歧义主要由词语的多义造成,如“我去上课”,可以理解为“我去讲课”,也可以理解为“我去听课”,这种歧义现象可以利用具体语境来分化。语法歧义在歧义现象中时最复杂的,造成语法歧义的原因有以下几种:结构关系不同,结构层次不同,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都不同,词类不同,词与短语同形。语义歧义主要是语义关系不同、语义指向不同而引起。对于语法歧义和语义歧义,我们可利用层次分析、变换分析、语义特征分析和语义指向分析等方法来加以分化。语言中要表达的意义是无限的,而表达意义的句法格式又是有限的。要用有限的格式来表达无穷的意义,就致使同一句法格式可以表示多种意义,从而使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歧义句法格式。在一些研究歧义格式的文献中,研究的最为深入的歧义格式有“名词(处所)+动词+着+名词语”、“在+Np+V+N”、“N1+的+N2”、“V+N1+的+N2”、“动词(及物)+的+是+名词语”等。本文在前人详细论述的基础上,选取本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几种典型歧义结构,举例分析其分化方法,并最终得出产生此类歧义句式的原因。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漫谈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漫谈 程棠 汉语进修学院举办这个讲座,讨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问题,邀请我参加,我很高兴。那我就先说,跟大家聊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问题,从宏观的角度谈点看法,不一定有什么系统性。 一、学科和专业的正名及定位问题 关于我们这个学科的名字,目前意见不一。为了说起来方便,我还是用“对外汉语教学”这个名字。 上世纪80年代,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发生了几件大事。大事之一,是对外汉语教学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大事之二,是在高等学校设立了对外汉语教学本科专业,专门培养对外汉语教师。这两件事,对以后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学科建立之后,“增强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意识,加强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就成了我们的口号,也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在近30年的时间里,学科建设应该说是很有成效的,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汉语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些成绩,不用我多说,在座的老师都能看得到。我也曾应邀写过一篇文章,专门介绍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所取得的成绩。不过,今天咱们主要不谈成绩,而想说说还存在什么问题。年轻的老师对过去的事,没有我知道的多。我就讲讲老故事,可能对大家有点参考价值。 一个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就是学科和专业的名称问题。给学科起个名字,本来是很简单的事,但在我们这个学科里,却搞得非常复杂。这是开始没有意料的。 在1983 年以前,也就是“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成立之前,没有“对外汉语教学”这个术语。一般是说“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或简单地说“汉语教学”。上世纪50年代,有过“外国留学生语文专修班”;周祖谟先生写文章,用过“非汉族学生汉语教学”这个名称。80年代初,开始酝酿成立学会。1982年4月在北京召开学会筹备会;会上讨论起名问题。有人提议把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学叫做“把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这是一个解释性的陈述,虽然能表明我们这个学科的外语教学性质,但用来作为学科的名字,觉得不怎么妥当,说起来也有点儿拗口。最后,大家决定采用“对外汉语教学”这个名称。1983年,“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正式成立,学会的名称也就这样定了。学会叫“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学科自然也就叫“对外汉语教学学科”了。后来又成立了“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还有一个“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就是“国家汉办”。于是,“对外汉语教学”这个术语,就被普遍使用,并深入了人心。 但是,在这个术语在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发现问题,有人觉得不妥。一是这个名字学科性质不明确,因为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不见得都是第二语言教学或外语教学;二是在国外的汉语教学就不能叫“对外汉语教学”,只能说“汉语教学”,如后来成立的世界性的学会就叫“世界汉语教学学会”。曾有学者建议用“华语教学”代替“对外汉语教学”。可是,“华语教学”是指海外华人和华侨的汉语教学,用来代替“对外汉语教学”也不妥。大家一时想不出一个更好的名字,也就只好这么用着。反正大家都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再说,“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的名字也不能随便改。 学科的名称,大家有不同看法,跟着专业的名称也很费思量。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北京语言学院、北京外语学院、上海外语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正式设立了对外汉语教学本科专业,培养对外汉语教师。 本科专业的名称跟学科的名称一致,起初大家没有发现有什么问题。后来遇到学科定位

论文文献综述范文

论文文献综述范文 导读:本文是关于论文文献综述范文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刑法论文文献综述范文】 一、有许多学者认为我国现行仲裁法中的“其它财产权益纠纷”的规定应当更加明确化。谭兵在《中国仲裁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一书中认为:调整中国现行仲裁范围的主要思路是明确、统一、扩大和规范。对于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中的“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应有更加明确的解释。其认为“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解释,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首先,“财产权益争议”一词,是指交付仲裁的事项应是与财产有关的事项,与财产无关的争议则不可以仲裁。其次,对“其他财产权益纠纷”中的“财产权益”的范围,存在着界定不清的情况。为有利于仲裁实践,建议在修改仲裁法前,司法机关及时对“其他财产权益纠纷”作出统一的司法解释。 二、现行的仲裁实践中所通用的有关“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界定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仲裁制度本身的发展。许多的学者建议将更多的民事纠纷纳入到仲裁中来。 乔欣、李莉在《争议可仲裁性研究》一文中提到破产程序中的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纠纷具有可仲裁性。认为争议的可仲裁性不因破产而改变,仲裁协议仍可执行,裁决所确定的权益可作为破产财产或破产债权向法院申报。同时还认为应将因侵权行为产生的争

议纳入到仲裁。其认为:民事权利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侵权行为也是一个开放型的概念。由侵权行为而产生的争议,当事人双方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争议不涉及财产权益,但涉及的权利内容是当事人可以自由处分或可以和解的,这样的争议应具有可仲裁性。 同时,很多学者建议将知识产权中的更多纠纷纳入到仲裁中来。郑书前、宋新宇在《论知识产权侵权纠纷之可仲裁性》一文中谈到:目前我国有关法律只规定了“著作权合同纠纷”可以申请仲裁。但对于其他的知识产权纠纷如专利权、商标权有关的纠纷并未规定其可以提请仲裁。仲裁方式在解决知识产权纠纷方面和其他方式相比有其独到的优势。如果不充分利用这种优势,会造成知识产权保护的成本增加、资源浪费。其认为:长远的考虑是在对《仲裁法》进行修改时扩充仲裁的受案范围,明确规定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的一部分事项可以仲裁;鉴于《仲裁法》的修改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以及立法者对修改时机会合理把握,目前可先由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相关司法解释,明确任命法院在对仲裁裁决进行司法审查时,不得将裁决事项时知识产权纠纷作为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的情形而裁定撤销或不予执行该知识产权侵权纠纷仲裁裁决,应当执行该裁决结果,这是可采取的权宜之计。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国家对于民商事案件可仲裁性的态度将变的更为开放,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被仲裁机制所扩充容纳,承认其具有可仲裁性将在我们的意料之中。马明虎在《论我国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的可仲裁性》一文中谈到,承认更多的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的可仲裁性符合世界仲裁立法的发展趋势。其认为:按照我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范文

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文献综述)红外遥控电动玩具车的设计 学生:程非 学号:10021020402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2010.4 指导教师:王秀碧 四川理工学院自动化与电子信息学院 二○一四年三月

1前言 1.1 研究方向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化电器走进了普通老百姓的家庭,而这些家用电器大都由红外遥控器操控,过多不同遥控器的混合使用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设计一种智能化的学习型遥控器,学习各种家用电器的遥控编码,实现用一个遥控器控制所有家电,已成为迫切需求。首先对红外遥控接收及发射原理进行分析,通过对红外编码理论的学习,设计以MSP430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遥控器。其各个模块设计如下:红外遥控信号接收,红外接收器把接收到的红外信号经光电二极管转化成电信号,再对电信号进行解调,恢复为带有一定功能指令码的脉冲编码;接着是红外编码学习,利用单片机的输入捕捉功能捕捉载波的跳变沿,并通过定时器计时记下载波的周期和红外信号的波形特征,进行实时编码;存储电路设计,采用I2C总线的串行E2PROM(24C256)作为片外存储器,其存储容量为8192个字节,能够满足所需要的存取需求;最后是红外发射电路的设计,当从存储模块中获取某红外编码指令后,提取红外信号的波形特征信息并进行波形还原;将其调制到38KHZ的载波信号上,通过三极管放大电路驱动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红外信号,达到红外控制的目的。目前,国外进口的万能遥控器价格比较昂贵,还不能真正走进普通老百姓的家中。本文在总结和分析国外设计的基础上,设计一款以MSP430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型遥控器,通过对电视机和空调的遥控编码进行学习,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2 发展历史 红外遥控由来已久,但是进入90年代,这一技术又有新的发张,应用范围更加广泛。红外遥控是一种无线、非接触控制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信息传输可靠,功耗低,成本低,易实现等显著优点,被诸多电子设备特别是家用电器广泛采用,并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计算机系统中。 60年代初,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研究民用产品的遥控技术,单由于受当时技术条件限制,遥控技术发展很缓慢,70年代末,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遥控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在遥控方式上大体经理了从有线到无限的超声波,从振动子到红外线,再到使用总线的微机红外遥控这样几个阶段。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准确无误传输新信号,最终达到满意的控制效果是非常重要的。最初的无线遥控装置采用的是电磁波传输信号,由于电磁波容易产生干扰,也易受干扰,因此逐渐采用超声波和红外线媒介来传输信号。与红外线相比,超声传感器频带窄,所能携带的信息量少扰而引起误动作。较为理想的是光控方式,逐渐采用红外线的遥控方式取代了超声波遥控方式,出现了红外线多功能遥控器,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 1.3 当前现状 红外线在频谱上居于可见光之外,所以抗干扰性强,具有光波的直线传播特性,不易产生相互间的干扰,是很好的信息传输媒体。信息可以直接对红外光进行调制传输,例如,信息直接调制红外光的强弱进行传输,也可以用红外线产生一定频率的载波,再用信息对载波进调制,接收端再去掉载波,取到信息。从信

近五年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综述

近五年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综述 本文对近五年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有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内容涉及有关对外汉语词汇具体教学方法的研究、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具体方法以外的有关研究和有关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总结性研究,目的是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标签: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综述 外国留学生在习得汉语的过程中,要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三大语言要素。其中,词汇习得是对外汉语习得的核心,贯穿于汉语习得的全过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语言要素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和开端,而且还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处于对外汉语语言要素教学的中心位置。近五年来学者们越来越重视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研究,据统计,从2004年1月到2009年6月仅发表在四种核心期刊上的有关研究文章就有36篇。即《世界汉语教学》8篇,《语言教学与研究》13篇,《汉语学习》4篇,《语言文字应用》11篇。本文主要基于以上四种核心期刊的36篇相关文章对近五年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作一个综述。 一、有关对外汉语词汇具体教学方法的研究 近五年来有关对外汉语词汇具体教学方法的研究文章有很多,涉及的内容也很广泛。 在近义词、同义词等词汇方面:敖桂华(2008)阐述了近义词辨析的教学对策,揭示了近义词辨析的途径和方法,即辨析近义词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辨析语义,探究语义上的细微差别;深入语境,捕捉用法的差异;区别词性,认知词性的语法功能。对教师教学和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近义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吴琳(2008)针对同义词教学的复杂性提出了运用系统化程序化的方法建立分层有序的同义词异同对比项目系统,这样同义词就有了一个具体的操作流程,教起来更加方便。系统化程序化的方法还可以用来解决其他易混词语的教学,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教材编写以及辞典编纂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刘春梅(2007)对《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单双音同义名词的应用实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70.59%的单音词和30.23%的双音词在使用中有偏误,并且这些偏误分布是不均衡的;单双音同义名词偏误的主要类型有语义差异引起的偏误、色彩的偏误、音节限制引起的偏误、受量词修饰引起的偏误等。产生这些偏误的原因有教材、教师和工具书等。 孟凯(2009)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反义属性词教学及相关的词汇教学提出了以下四点建议:重视反义属性词语义与构词以及义项上的显著对应性;反义属性词中容易引起过度类推的语义与构词或义项上的不对应要着重强调;教师应帮助留

国内外关于日语表达因果关系的复句研究述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82148337.html, 国内外关于日语表达因果关系的复句研究述评 作者:高荣聪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第24期 一、引言 关于日语复句的分类,三上(1953,2002)、南(1974,1993)、仁田(1992,1993,1995)、益冈(1997)、野田(2002)、高桥(2005)等均作出了详细的阐述,目前仁田(1992,1993,1995)的分类较为被学界认同。根据仁田(1992,1993,1995),日语复句分为主句节与从属句节,从属句节分为副词句节、中止句节、并列句节、时间句节、接续句节和包含条件的句节,在包含条件的句节之下进一步分为条件句节、逆条件句节、理由句节和目的句节。 国内外对于日语复句的研究多集中在对连接复句的接续助词进行语言间的对照或习得方面的考察。在日语复句研究的范畴下,本文将对日语的理由句节,即表达因果关系的复句的国内外研究特点和趋势进行概述。 二、日本学者对日语表达因果关系的复句研究 日本学者对日语复句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对日语因果复句的研究则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目前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方面都卓有建树。在日本论文搜索网站CiNii上,以「理由節」(汉语称理由句节)「因果関係複文」(汉语称因果关系复句)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检索出22篇论文,经筛选,以理由句节、因果复句整体为研究对象的论文有14篇,发表时间从1985年到2014年。对研究视角进行分类,可分为条件句节和理由句节的对照研究、语言间的对照研究以及对理由句节(因果复句)本体的考察。其代表性研究如表1所示。 学条件句节和理由句节的对照研究纲滨(1990)、大桥(1997)理论研究提出了条件句节和理由句节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分为事态级别起作用和传达话语级别;论述了条件句节和理由句节的内在意义和对话的原因之间的相互作用。语言间的对照研究新田(2007)、ケウワッタナ(2014)理论研究探讨了顺接型、逆接型、变形型三种句子结构模式下中日语言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日语和泰语关于理由句节所使用的接续表达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理由句节(因果复句)本体的考察乾(2004)、宇野(2006)、桃内(2013)理论研究 实证研究分析了大规模电子化文书中自动获得因果关系知识的方法;对因果复句中静止关系加以认知上的分析;分析通过运用实验法及等价电子双极子推定法,观察随着时间的变化脑内活动部位的差异,论述了因果关系复句中副句节事态和主句节之间关于因果关系意义的整合上的差异。

现代汉语中有关“歧义”的几个问题

现代汉语中有关“歧义”的几个问题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歧义作为一种特殊的语法现象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有时也许可能会贻笑大方,但有时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 一、什么是“歧义” 吕叔湘、朱德熙先生在《语法修辞讲话》中指出:“歧义是一句话有两种说法”。裘荣棠先生在《“歧义”浅析》里说过:“歧义就是一句话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释”。确切地说:“歧义”是一个短语或句子蕴含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没有把确切的意思表达清楚,使人可以有两种或几种不同的理解。 例如:“热爱人民的军队”,当作偏正词组来看时,“热爱人民的﹨军队”是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意思时指对人民有深厚感情的军队;当作一个动宾词组看,“热爱﹨人民的军队”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意思是热爱军队,因为军队是人民的。 现代汉语中存在着多种类型的歧义句和歧义现象,但有些歧义现象可以借助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来分辨,是可以排除的。有时,标题上的歧义可以借助正

文的内容来排除。对这样的歧义句,一般来说,是应该允许存在的。积极地利用歧义,可以构成双关语或歇后语等修辞格,使言语生动。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特别是在上下文无照应的情况下,使人不能分辨的歧义句就会给读者带来麻烦。无疑,这会影响人们的交际和汉语纯洁健康的发展。歧义并非现代汉语独有的现象。古今中外各种语言中都有歧义现象,以法语著称的法语也不例外,只是情况各不相同罢了。 二、歧义是怎样产生的? 语言中的歧义现象,跟语言的表达者有关,表达者可以更换说法或利用上下文的交代照应来避免歧义。语言中的歧义现象跟语言自身特点也有联系。同一个人用某种语言(如,汉语)的某种句式来表达某个意思时有歧义而换用另一种语言(如,俄语)来表达,就可能没有歧义了。 歧义是怎样产生的呢?就语言的发展来说,歧义的出现也是一种必然现象。随着人类思维的发展和外界事物的发展,人类的语言也在发展。新词的不断产生、词义的逐渐变化、语法规律的逐渐发展和表达手段的日趋灵活丰富,都表明语言在发展。但是,外界事物的发展总是先于语言而存在的,是第一性的,而反映和表述这种发展的语言总是晚于前者而出现的,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的文献综述怎么写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的文献综述怎么 写 开题报告是每个本科毕业生都要书写的,同时也让很多毕业生无从下手。这里小编带来的是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的文献综述怎么写,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综述的主体格式 综述的主体一般有引言、正文、总结、参考文献四部分。 引言部分 引言用于概述主题的有关概念、定义,综述的范围、有关问题的现状、争论焦点等,使读者对综述内容有一个初步轮廓。这部分约200—300字。 正文部分 正文部分主要用于叙述各家学说、阐明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其叙述方式灵活多样,没有必须遵循的固定模式,常由作者根据综述的内容,自行设计创造。一般可将正文的内容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标上简短而醒目的小标题,部分的区分也多种多样,有的按国内研究动态和国外研究动态,有的按年代,有的按问题,有的按不同观点,有的按发展阶段,然而不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应包括历史背景、现状评述和发展方向三方面的内容。

历史背景方面的内容:按时间顺序,简述本课题的来龙去脉,着重说明本课题前人研究过没有研究成果如何他们的结论是什么通过历史对比,说明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现状评述又分三层内容:第一,重点论述当前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着重评述本课题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亮出作者的观点;第二,详细介绍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和假说,并引出论据(包括所引文章的题名、作者姓名及体现作者观点的资料原文)。 发展方向方面的内容:通过纵(向)横(向)对比,肯定本课题目前国内外已达到的研究水平,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发展趋势,指明研究方向,提出可能解决的方法。 正文部分是综述的核心,篇幅长约1000――1500字。 总结部分(不是必须的) 在总结部分要对正文部分的内容作扼要的概括,最好能提出作者自己的见解,表明自己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特别交待清楚的是,已解决了什么还存在什么问题有待进一步去探讨、去解决解决它有什么学术价值从而突出和点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这一部分的文字不多,与引言相当。短篇综述也可不单独列出总结,仅在正文各部分叙述完后,用几句话对全文进行高度概括。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范例

宁波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题目论“法律关系本座说”对国际私法的影响指导教师尹力 学院法学院专业法学班级法学072班 学生姓名徐元媛学号074050428 开题日期2010年12月10日要求:一、说明材料来源情况;二、对课题的研究历史、研究现状等进行准确的分析与归纳并作出简要评述;三、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主张,阐述该课题的发展动向和趋势;四、字数要求不少于3000字,可另附纸。 文献综述正文: 见附页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附页: 关于“法律关系本座说”对国际私法的影响的文献综述论文题目:论“法律关系本座说”对国际私法的影响 法学072班 074050428 徐元媛 作为国际私法经典学说之一的“法律关系本座说”,一直备受研究者的关注而形成了诸多研究成果,它们或以学术专著为载体,或以学术论文的面目示人,主要围绕以下一些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 一、关于“法律关系本座说”的成因 萨维尼从根本上颠覆了冲突法主题的关注方式,而被公认为是冲突法世界的“哥白尼”。在实体法与超越实体法之间,萨维尼的独特身份、优雅节制的精神操守、先人的历史储备以及法律关系的格致工夫,这一切的风云际合为萨维尼奠定了重估一切价值所必不可少的历史机缘。因了这份缘分,冲突法革命在萨维尼的身上灿烂生发。①萨维尼对法律冲突问题进行了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因而最终产生了“法律关系本座说”这一据说是他“其他著作都比不上的最高影响”的理论成果。②关于“法律关系本座说”的成因,现有文献主要是从社会背景和哲学渊源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社会背景 在18世纪末期,德意志仍然处于资本主义手工业的初级阶段,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非常微弱和缓慢。整个德意志处于封建农奴制和封建分裂割据局面。在德意志各邦国中,对历史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是普鲁士王国,也就是萨维尼的祖国。在普鲁士王国的发展过程中,“容克”始终是中坚力量,是这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市民阶级在普鲁士的力量非常微弱。因此,从王权集中这个意义上讲,普鲁士君主专制要比西欧强得多。这里始终也没有出现像“三级议会”、“国会”这种王权与资产阶级联盟的机构。因此,普鲁士资本主义因素相当薄弱。在政治上,普鲁士王国是几次反法联盟的中坚力量。由此,招致拿破仑沉重的军事打击和异族的政治统治。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是德意志民族觉醒的警钟,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民族团结的范例,宣告了各民族的自由、平等,拿破仑在德意志以“革命者”的身份出现,同时又充当了贪得无厌的掠夺者。这就从正反两方面启动了德意志的民族意识和民族主义运动。从1800年起,德意志掀起了猛烈的民族运动。尽管这个时期民族主义是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结合,但目标是一致的:要求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压迫,恢复德意志的独立性。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出现了一位法学宗师萨维尼,也产生了这位法学家伟大的法学思想。③(二)哲学渊源 ①张春良:《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萨维尼冲突法革命发生学之究竟》,《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第6期。 ②杜涛:《德国国际私法:理论、方法和立法的变迁》,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83页。

现代汉语因果关系连接成分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因果关系连接成分研究综述 彭 湃 (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吉林延吉133002) [关键词]因果关系;连接成分 [摘 要]本文从界定和分类、功能、历时研究和认知研究四个方面对关于现代汉语因果关系连接成分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目标。 [中图分类号]H146.3[文献标识码]E[文章编号]1003-7365(2004)02-0044-05 狭义的因果关系连接成分是在逻辑上可以表达因果关系,并且具有连接功能的语法成分,而我们则把因果关系看成一种范畴、一种广义上的因果关系。本文主要从现代汉语因果关系连接成分的界定和分类、功能、历时研究、认知研究四个方面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一、因果关系连接成分的范围与分类 1.1范围研究 金兆梓(1922)在《国文法之研究》中认为,“联系虚字分为系词、联词、介词”,这是我们见到的最早涉及连接成分的概念。此后,与此相关的概念还有:黎锦熙(1924)的“关系词”、王力(1943)的“联结词”、朱德熙(1982)的“关联词语”、邢福义(1985)的“关系词语”、廖秋忠(1986)的“连接成分”、黄国文(1988)的“逻辑联系语”,等等。因果关系范畴是一个涉及范围较广的关系聚合体,它在很多层面上都有所体现,如词、词组、句子、句群、段落、篇章等。我们认为,可以充当因果关系连接成分的有:(1)连词,如“所以”;(2)副词,如“果然”;(3)介词,如“因为”;(4)助词,如“的话”;(5)超词成分,如“果不其然”。 1.2因果关系连接成分的分类 分类的标准不同,得到的类相应地也就不同。因果关系连接成分主要有两种分类标准:一是单一标准(如位置标准、功能标准、意义标准、形式标准、语气标准);二是双重或多重标准。 1.2.1按位置分类(形式标准) 因果关系连接成分按位置分类有四种原则:(1)小句分布定位原则,(2)主语定位原则,(3)主从定位原则,(4)篇章分布定位原则。小句分布定位原则是指根据连接成分在小句中所处位置来分类,它包括句首、句中和句尾三种;主语定位原则是指根据连接成分相对于主语的前后来分类,有主语前和主语后两种;主从定位原则是指根据连接成分所处主句还是从句来分类,有出现在主句、出现在从句和不在主从句出现的(如“超词成分”)三种;篇章分布定位原则是根据连接成分所处篇章中的位置分类,有篇章首和篇章中两种。 1.2.1.1吕叔湘(1942)、赵元任(1975)、太田辰夫(1987)、傅雨贤(1983)、林裕文(1984)、吴惠颖(1991)、邢福义(1996)、张斌(2001)、陈若君(2000)、张谊生(2000)、赵新(2003)都曾经讨论过连接成分在小句中的分布问题,如“因为”在句首,“果真”在句中,“的话”在句尾。 1.2.1.2吕叔湘(1942)、王力(1957)等在描述因果关系连接成分时,都曾用主语定位原则来描写。黄盛璋(1959)也运用主语定位原则区分了连词与次动词。王自强(1984)、赵元任(1979)、朱德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现状和前瞻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现状和前瞻 1987年8月14日,世界汉语教学学会正式成立。学会的成立促进了汉语作为外 语教学和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了世界汉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本文以第一届 至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所收论文为依托,从重大的进展、明显的不足、 乐观的前景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重大的进展 1.理论建树初具规模。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科学。科学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因为 它建立在朴素的客观规律之上。对外汉语教学尽管头绪纷繁,却是有规律可循,从理 论上探索这些规律,把几十年来国内外汉语教学的经验加以总结,从中归纳出若干规律,形成自己的理论框架,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成熟的标志。已故的朱德熙先生说:“现在世界上有各种理论,汉语有其特殊性,我们应该提出自己的一种理论来,我认 为是完全有可能做到这一点的。”(朱德熙,1989)现在,“对外汉语教学已经初步 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由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两部分组成;基础理论 包括语言理论、语言学习理论、跨文化交际理论和一般教育理论等;应用理论是指教 学理论和教学法(教学法的部分内容具有理论性质,因此不妨把它也归入理论范畴)。”(《纪要》,1995)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则是一种综合的、跨学 科的理论,它是建立在综合应用语言研究、语言学习研究,语言教学研究和跨文化交 际研究等方面的研究之上的。围绕着理论的思考,有一批出色的论文,其中吕必松、 胡明扬是其代表。然而,框架虽然搭起,研究却还不能说十分深入。真正称得上对外 汉语教学理论研究的文章,为数并不多。当然,我们不需要所有的人都去从事理论研究,但我们必须有我们自己的理论研究者。如果说,一个理论研究十分薄弱的学科, 犹如建立在沙滩上的大厦,决不为过。我们期待着更多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文章 面世。 2.研究对象更加明确。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是一门学科赖以建立的前提。对特 殊对象的深入研究,是一门学科朝着精密科学发展的必然途径。对外汉语教学的特殊 研究对象,朱德熙在1989年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汉语研究,这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是后备力量,离开汉语研究,对外汉语教学就没法前进;另一方面是对外汉 语教学本身的研究,而这决不仅是教学经验的问题。四年之后,盛炎、沙砾认为,对 外汉语教学“有明确的研究对象,这就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途径和方法”。(盛炎、沙砾,1993)到了1995年,我们对特殊的研究对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就是,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的学习和教学,即研究外国人学习和习得汉语的规律和相

本科毕业设计文献综述范例(1)

###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课题名称: 学院(系):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燕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一、课题国内外现状 中厚板轧机是用于轧制中厚度钢板的轧钢设备。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中广泛的采用中板。它主要用于制造交通运输工具(如汽车、拖拉机、传播、铁路车辆及航空机械等)、钢机构件(如各种贮存容器、锅炉、桥梁及其他工业结构件)、焊管及一般机械制品等[1~3]。 1 世界中厚板轧机的发展概况 19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用采用二辊可逆式轧机生产中板。轧机前后设置传动滚道,用机械化操作实现来回轧制,而且辊身长度已增加到2m以上,轧机是靠蒸汽机传动的。1864年美国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套三辊劳特式中板轧机,当时盛行一时,推广于世界。1918年卢肯斯钢铁公司科茨维尔厂为了满足军舰用板的需求,建成了一套5230mm四辊式轧机,这是世界上第一套5m以上的轧机。1907年美国钢铁公司南厂为了轧边,首次创建了万能式厚板轧机,于1931年又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套连续式中厚板轧机。欧洲国家中厚板生产也是较早的。1910年,捷克斯洛伐克投产了一套4500mm二辊式厚板轧机。1940年,德国建成了一套5000mm四辊式厚板轧机。1937年,英国投产了一套3810mm中厚板轧机。1939年,法国建成了一套4700mm 四辊式厚板轧机。这些轧机都是用于生产机器和兵器用的钢板,多数是为了二次世界大战备战的需要。1941年日本投产了一套5280mm四辊式厚板轧机,主要用于满足海军用板的需要。20世纪50年代,掌握了中厚板生产的计算机控制。20世纪80年代,由于中厚板的使用部门萧条,许多主要产钢国家的中厚板产量都有所下降,西欧国家、日本和美国关闭了一批中厚板轧机(宽度一般在3、4米以下)。国外除了大的厚板轧机以外,其他大型的轧机已很少再建。1984年底,法国东北方钢铁联营敦刻尔克厂在4300mm轧机后面增加一架5000mm宽厚板轧机,增加了产量,且扩大了品种。1984年底,苏联伊尔诺斯克厂新建了一套5000mm宽厚板轧机,年产量达100万t。1985年初,德国迪林冶金公司迪林根厂将4320mm轧机换成4800mm 轧机,并在前面增加一架特宽得5500mm轧机。1985年12月日本钢管公司福山厂新型制造了一套4700mmHCW型轧机,替换下原有得轧机,更有效地控制板形,以提高钢板的质量。 - 2 -

毕业论文心理健康文献综述参考范文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参考范文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题目名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题目类别毕业论文 学院(系)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 专业班级2003,23(1):18-21 [15]熊亚红,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J]. 现代教育科学,2005,(5):73-75 [16]熊亚红,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J]. 现代教育科学,2005,(5):73-75 [17]侯世勋,等.高校体育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之探讨[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5):110-102 [18]刘卫民,李平.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论纲[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3(1):18-21 [19]熊亚红,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J]. 现代教育科 学,2005,(5):73-75 073021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辅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06年2月16日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学生:体育学院 指导老师:体育学院

(长江大学体育学院湖北荆州 434020) [前言] 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频率加快、范围加大和程度加深。有数据表明:“在我国20世纪 80年代中期,23%~25%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 %,近年来已达到30%,存在心理障碍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多”。[1]使得我们不得不更加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任长顺在《不同运动项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调查研究》中提出“大学时期是大学生良好心理习惯的形成和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近年来随着现代人对健康认识的转变,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大学时期同时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大的时期。他们既要应付生理变化带来的心理问题,还要应付社会环境变化产生的心理矛盾,常常处于错综复杂的心理矛盾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多种多样的心理卫生问题”[2]。曾四清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中提到“心理疾病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是行为疗法”[3],而刘卫平、李平等认为体育教学恰恰在这方而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以思维活动为主要活动方式的文化课,由于学生的心理思想和外部行为不宜表现,所以在课堂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多以理性的说教为主,学生的主体参与水平仅处于较低的被动认同活动阶段,故难以实施有针对性、及时性的教育来改善增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相比之下,体育实践课由于它具有群体性、竞争性、艰苦性、娱乐性、释放性、外显性等特点,故可以看成它是个社会活动的缩影,或者说是社会活动模拟游戏化,人们沉浸在体育实践课活动中,会感受到丰富多变的刺激,也会体验到几乎和社会活动完全相同的精神磨难与心理冲突。所以,它更易于有效地把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与心理健康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在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课堂身体活动的过程中主动加强主体的参与性,并充分地体验、领悟、内化,然后附诸实践直接接受实践的检验”。[4]正因为体育教育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优势,使得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关注体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影响。本课题主要是从平时的课堂教学出发,研究体育运动本身会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各种不同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的不同影响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使体育教师在课堂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从而促进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研究综述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研究综述 本文对近二十年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研究进行综述。文章首先简要回顾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确立,然后系统地总结各家之说,附以笔者个人的观点和总结。 标签: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 引言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这一学科的不断发展,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研究也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之一。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一问题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并且存在着是否需要体系、有无体系和是否形成了体系之争。争论也促进了研究的深入。本文主要对近20年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研究进行综述,首先对这一体系的建立进行回顾。 一、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产生和特点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是存在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它不仅是学科发展成熟的标志,也是编写教材、进行汉语水平考试标准和等级大纲的重要依据。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随着1958年《汉语教科书》的出版而定型,它奠定了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基本模式,被称为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奠基之作。 此书完成于结构主义语法风靡中国之时,它吸收了结构主义语法研究的最新成果,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语言研究同步进行,创造了“理论——实践”双向研究的成功范例,所确立的语法系统和对语法项目的选择、切分、解释、编排等注意到了外国人学习语言的特点和学习汉语的难点。基本上体现了合理性和实用性,然而这一新的体系也必然存在弊端。 随着新的语言理论和新的教学观念不断提出,特别是汉语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这套语法体系的局限性也不断暴露出来。20世纪80年代后期,特别是90年代以来,研究者开始对这一语法体系提出质疑,并提出要研究和修改现有的语法体系。 二、主要研究概况 对外汉语语法体系需要修改,相关学者已经达成共识,但是如何修改,是修改还是重建,各家的看法并不一致,以下是近20年来不同学者对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修改意见。 (一)在原有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完善 崔永华(1990)认为,《汉语教科书》中的语法体系理论基础太陈旧,体系

主旨概括题的解题技巧之因果复句

主旨概括题的解题技巧之因果复句 师资管理部朱承钊 提到因果复句很多同学就认为,不就是讲原因和结论么?没错,很多人理解的因果复句就是“因为...所以”,但我们说到过公务员考试的难度在进一步的加大,命题人已经转化出题的思维模式了,比如考查“可见、看到、造成、使得、致使”这些词语的时候,你能分辨出来这是考查因果复句吗?所以说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是可以换种方式来考查我们。对于有志于考取公务员的广大考生而言,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把这些能够拿分的题目做完才是王道。 如上文所述,因果复句典型格式是“因为...所以”很容易辨别,但是出现非典型格式的时候很多人就容易犯错误了,因此我们首先要明白有哪些常出现的非典型格式,比如与“因为”表意相同的词语有“由于”,与“所以”表意相同的词语有“因此、因而、可见、看来、导致、造成、使得、致使、总之、故而、言而总之、综上所述、概而言之、概而论之”。通过这些常出现的表结论性的引导词,我们可以辨别出这是因果复句,重点就在表结论性的引导词之后。这其实也是符合我们汉语核心语意后置的表达习惯。那么在公务员考试当中因果复句是如何考查我们的呢?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例1】即使社会努力提供了机会均等的制度,人们还是会在初次分配中形成收入差距。由于在市场经济中资本也要取得报酬,拥有资本的人还可以通过拥有资本来获取报酬,就更加拉大了初次分配中的收入差距,所以当采用市场经济体制后,为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就必须通过由国家主导的再分配过程来缩小初次分配中所形成的差距,否则,就会由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形成社会阶层的过度分化和冲突,导致生产过剩的矛盾。 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 )。 A.收入均衡难以实现 B.再分配过程必不可少 C.分配差距源于制度 D.收入分配体制必须改革 通读文段,发现因果复句,重点出现在因果复句之后“所以当采用市场经济体制后,为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就必须通过由国家主导的再分配过程来缩小初次分配中所形成的差距”。重点找到之后这篇文段就很容易把结构理清了,第一句话提出一个问题“人们还是会国家选调生|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选调生| 各省选调生|

现代汉语中的歧义问题

现代汉语中的歧义问题 【摘要】:平时,要求我们在说话,写作中,一定要语言规范,清晰,明白,也就是言简意赅,但往往有些句子,言简了,意未明,容易让人产生误解,这就是歧义现象。歧义是自然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歧义现象的研究对探讨语言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揭示语法规律是很有意义的,“一种语言语法系统里的错综复杂和精细微妙之处往往在歧义现象里得到反映。因此,分析歧义现象会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使我们对于语法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更深入。” 【关键字】:歧义;歧义类型;歧义解决方法 歧义是指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听话人对一个小句或句子的语言意义或言语意义有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理解的言语现象。现代汉语之所以会有歧义现象的产生,是因为,语言结构是有限的,用有限的结构去表达无限的意义必然会出现一个结构表达多种语义的现象,这样看来,多义现象自然也就不可避免了。 这里,我不想多说关于歧义界定的问题,也就是歧义与多义,歧义与歧解,歧义与笼统,歧义与模糊之间如何划分和区分的问题,只是稍作解释。 1:歧义与多义。目前语言学界对多义与歧义并没有严格的区分,一般认为歧义指结构(包括词组和句子)的多义;多义指词的多义。 2:歧义与歧解。学界较一致的看法是歧义指语言层面静态的抽象多义,歧解只言语层面动态的具体多义。歧义可能导致歧解,而歧解并非都是由歧义引起。歧义指句法歧义,歧解指语境歧义。 3:歧义与笼统。歧义重在所指对象的真假情况不确定,笼统重在指所指对象个别成员不具体。 4:歧义与模糊。歧义与模糊的争议不大。模糊单纯由词义的模糊性引起,

与歧义的争议不大。

歧义的定义研究缩小了歧义的定义面,多数人赞成笼统,模糊,双关,含混等形式不宜认为是歧义,因而划定了外延,一遍歧义定义作出明确规定。 由于歧义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就需要详细地剖析一下。 (1):多音词引起的歧义 一个汉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以及意义使得在没有语境情况歧义现象的产生,比如说“都”,没有一定的语境,谁也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意思,是“dou”呢,还是“du”呢?这种歧义只能用词音分析法,也就是组成词,换成“都是”,“首都”就可以理解了。 (2)词义不同引起的歧义 汉语的一个词往往会代表多重意思,比如说“仪表”,它既可以表示人的外表气质,又可以指用于测量的一种仪器,利用词义分析法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语言的可创造性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附加意义可以说是“横空出世”,这个时候,对词义的不同理解往往更容易引起歧义和误会,所以,词义分析法虽不是最重要的,却也是不可忽视的。 (3)结构层次不同引起的歧义 一个句法结构内部包含了不同的构造层次,便会产生句法歧义,这类歧义结构可用层次分析法来解决。 例:中国历史悠久。A:中国\历史悠久B:中国历史\悠久,都是主谓短语; 两个学校的老师。A:两个\学校的老师B:两个学校的\老师,都是偏正短语;只是因为划分的层次不同,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意义。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现状与发展趋势

1987年8月14日,世界汉语教学学会正式成立。学会的成立促进了汉语作为外语教学和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了世界汉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本文以第一届至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所收论文为依托,从重大的进展、明显的不足、乐观的前景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重大的进展 1.理论建树初具规模。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科学。科学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因为它建立在朴素的客观规律之上。对外汉语教学尽管头绪纷繁,却是有规律可循,从理论上探索这些规律,把几十年来国内外汉语教学的经验加以总结,从中归纳出若干规律,形成自己的理论框架,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成熟的标志。已故的朱德熙先生说:“现在世界上有各种理论,汉语有其特殊性,我们应该提出自己的一种理论来,我认为是完全有可能做到这一点的。”(朱德熙,1989)现在,“对外汉语教学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由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两部分组成;基础理论包括语言理论、语言学习理论、跨文化交际理论和一般教育理论等;应用理论是指教学理论和教学法(教学法的部分内容具有理论性质,因此不妨把它也归入理论范畴)。”(《纪要》,1995)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则是一种综合的、跨学科的理论,它是建立在综合应用语言研究、语言学习研究,语言教学研究和跨文化交际研究等方面的研究之上的。围绕着理论的思考,有一批出色的论文,其中吕必松、胡明扬是其代表。然而,框架虽然搭起,研究却还不能说十分深入。真正称得上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的文章,为数并不多。当然,我们不需要所有的人都去从事理论研究,但我们必须有我们自己的理论研究者。如果说,一个理论研究十分薄弱的学科,犹如建立在沙滩上的大厦,决不为过。我们期待着更多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文章面世。 2.研究对象更加明确。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是一门学科赖以建立的前提。对特殊对象的深入研究,是一门学科朝着精密科学发展的必然途径。对外汉语教学的特殊研究对象,朱德熙在1989年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汉语研究,这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是后备力量,离开汉语研究,对外汉语教学就没法前进;另一方面是对外汉语教学本身的研究,而这决不仅是教学经验的问题。四年之后,盛炎、沙砾认为,对外汉语教学“有明确的研究对象,这就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途径和方法”。(盛炎、沙砾,1993)到了1995年,我们对特殊的研究对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就是,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的学习和教学,即研究外国人学习和习得汉语的规律和相应的教学规律。研究的内容则是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学习和教学的全过程。从“学”的角度,要研究学习者是如何学会并掌握汉语的;从“教”的角度要研究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语言测试等全部教学活动,其研究目的是为了揭示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学习和教学的内在规律,以便指导教学实践。(《纪要》,1995)只有研究对象明确,才能产生具有指导意义的具体的研究成果。我们根据研究对象,可以分别开展学科理论研究、汉语本体研究和方法论研究。 3.研究方法已具有自身的特点。既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对象是汉语的学习和教学问题,那首先要把“学什么”和“教什么”研究清楚。所以,第一位是汉语本体研究,但在研究方法上、侧重点上不同于一般的汉语研究。 在汉语本体研究方法上突出的特点是运用比较语言学的方法,进行汉外语的比较,从而找出学习的难点,“所谓难点,就是中国人看来容易,外国人学起来困难的地方。在语音、语法、词汇三方面,汉语都有自己的民族特点,这些特点往往就是难点。”(王力,1985)研究语法结构,研究语音规律,对本国人来说,一般规律也就够了,但对于外国人来说,只掌握一般规律是学不会汉语的,常常一用就错,这种错误往往启发研究者去注意中国人自己不容易想到的问题,于是促使我们在研究方法上更注重“习惯用法”和“例外现象”的研究。这种从教学中发掘的研究课题,具有对外汉语教学本体研究的独特视角。其研究,不仅推动了对外汉语教学本身,也对现代汉语研究起了促进作用。在汉语研究方面的代表人物有:李英哲、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