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黑人女性自传体写作与身份认同研究

美国黑人女性自传体写作与身份认同研究
美国黑人女性自传体写作与身份认同研究

美国黑人女性自传体写作与身份认同研究

摘要美国黑人女性主义书写多半通过自传式的言说方式和“经验自我”的文本形式,来揭示黑人女性的身份诉求问题。借助身份认同研究来解读美国黑人女性自传体写作,将有助于我们了解被双重文化“边缘化”的黑人女性的生存与精神境遇,以及黑人女性是如何在多重夹缝中拓展身份认同之路的。

关键词:美国黑人女性文学自传体写作身份认同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黑人女性文学作为身份与边缘写作批评的先声,通常是指黑人女性作家用黑人女性意识、黑人女性语体来表达黑人女性主义主题与批评的创作。黑人自传文体写作的发展作为美国黑人文学的发展流变中的一个分支,为美国黑人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难以磨灭的贡献并提供了丰富的写作体验。当代美国黑人女性作家通过自传文体,不仅真实再现了黑人女性身处的种族、性别、阶级三重压迫境遇,而且重塑了美国黑人女性族群的身份认同。身份认同作为西方文学批评的一个主要内容,深深地植根于西方现代性的内在矛盾中,身份认同理论的提出和发展则受到了新历史主义、女权主义、后殖民理论及文化唯物论的影响。它提倡重读文学经典,深入分析殖民霸权和男性中心文化,重写殖民遭遇历史以及两性冲突的故事,以便重新确立身份认同的各种新标准。在异质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我究竟是谁,我的归属在哪里”等身份定位问题一直是身份认同追问的焦点,也是黑人女性文本涉猎的重点。

试论电影《紫色》中的黑人女性形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52624069.html, 试论电影《紫色》中的黑人女性形象 作者:李聪李焕征 来源:《教育传媒研究》2017年第06期 【内容摘要】美国好莱坞电影在世界电影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传播的价值观影响颇大,然而,许多好莱坞影片都或多或少带有主流白人社会对少数族裔的刻板印象。本文以影片《紫色》作为个案,分析当代美国电影中的少数族裔形象,力图揭示黑人女性受到的更深重的压迫,并着重指出她们在社会、种族问题之外还面临性别不平等的问题。【关键词】少数族裔;女性主义;《紫色》;好莱坞电影 2017年美国弗吉尼亚州骚乱再一次引起全世界对美国种族问题的关注。现实中如此,一 向以美化美国民主、宣扬美国价值观为己任的好莱坞电影又是怎样的呢?本文以影片《紫色》(The Color Purple)作为个案,分析其中的黑人女性形象,发掘好莱坞电影中被虚饰的自由、平等、尊严,探讨深藏其中的种族偏见和性别歧视。 一、《紫色》提出的社会问题 20世纪的好莱坞电影对于少数族裔(尤其是黑人)形象的展示程度和数量呈现阶梯式上 升的状态,40年代、60年代直到斯皮尔伯格拍摄《紫色》的80年代都是非常关键的时期 (一)非裔黑人与好莱坞的80年代 20世纪40年代是好莱坞的全盛时期,主角是清一色的白种人,黑人只能充当“忠仆”和“家奴”,并且种族之间的矛盾被有意地掩盖了;到了60年代,全美民权运动高涨,好莱坞关注黑人生存状况的电影逐渐增多;80年代,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黑人越来越多地参与好莱坞 电影的制作,扮演的角色范围也越来越广。就《紫色》来说,影片不仅是一部讲述黑人故事的电影,而且是美国电影史上第一部由黑人女性担当主角的电影。除了少数白人配角,其他角色均由黑人出演。由此,我们可以从中看出黑人作为少数族裔在美国社会的身份地位、白人对他们的态度、黑人对女性的歧视等。黑人不再是可有可无的角色,在80年代的好莱坞已经有了一席之地,掌握了部分话语权。与此同时,一批描写黑人文化、讲述少数族裔与主流白人关系的影片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如《猜猜谁来吃晚餐》(Guess Who’s Coming to Dinner)、《弱点》(The Blind Side)等,不乏优秀之作。 好莱坞是美国电影文化的中心,也是全世界最负盛名的电影梦工厂,为全世界观众提供了了解美国的范本。然而,在好莱坞,有很多表现黑人的电影却落入了“俗套”,非裔人物形象木讷、刻板,人物设置、性格刻画都与现实美国社会中的非裔人物不相符。当然,并非所有影片都是如此,电影《紫色》就获得了11项奥斯卡奖项提名,并且被誉为真正的非裔美国人电影。正如有论者指出的:“优秀的非裔美国人电影并不是枯燥单一的,它夹杂着民族、种族、

美国黑人批评文学概述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综述 摘要: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在20世纪70年代崛起并迅速发展,成为当代西方文学与批评领域的新思潮。它引入了性别、种族、阶级等共时性话语,并借鉴其它当代文学批评理论,建构了自己独特的文学特色,丰富了女性主义的内涵,不仅推动了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美国黑人文学批评的发展, 也是美国文学批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性别;种族;阶级 (一) 女性主义运动在历史上经历了很长一段发展、成熟的过程。早在文艺复兴时期,薄迦丘、乔叟等人文主义者已开始呼吁家庭婚姻中的“男女平等”。1729年,英国的克雷弗特(Mary Wollstone Craft)发表了题为《女性权利》的论著。19世纪出现妇女解放运动的萌芽。20世纪初开始了更积极争取男女平等和选举权的运动,被称为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的“第一次浪潮”。在这期间也出现了女性主义批评的声音。以弗吉尼亚·沃尔夫的《一间自己的屋子》(1929)为先声,西蒙.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1949年出版了《第二性》,大大深化了女性主义思想,这对以后的西方女性主义思潮产生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20世纪60、70年代,西方的女性主义运动进入“第二次浪潮”,主要以反对男性在家庭的统治为核心,强调男女平等,鼓励妇女走出家庭,参加工作,实现经济独立。这个时期的女性运动主要是争取白人妇女的权利,白人女性主义者成为所有女性的代言人,她们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观点普适化,而忽略了黑人女性和其它第三世界女性的差异性。莫汉蒂在《在西方注视下:女性主义学术研究与殖民话语》一书中指出,西方女性主义者在提到“妇女”这个范畴时,不约而同的把它看作一个先验的、统一的、有一致利益和欲望的整体,而有意忽略它内部包含阶级、种族、文化等差异。美国的白人妇女很难将黑人妇女视为平等的姐妹,甚至很难视她们为女人,这就导致了白人女权主义者不可能真正站在黑人妇女的立场上为她们谋求福利。 20世纪60、70年代正值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高潮,它强调黑人的团结,旨在唤起黑人大众的民族意识和自豪感,最终解放黑人种族,但事实上它所关注的对象主要是黑人男性,忽略了存在于种族内部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压迫,忽视了黑人妇女的存在和要求。在这两次运动中,“黑人”成了黑人男性的代名词,而“妇女”一词则成为白人妇女的专利,“所有的女性都是白人,所有的黑人都是男性” 黑人女性地位一直处于双重边缘状态。 早在19世纪30、40年代,美国黑人女性就开始了争取女性权利的斗争。主要代表有;

身份认同困境读后感

《身份认同的困境》读后感 通过阅读,对本书的一些理解如下: 首先要是身份认同。作者在引言部分提出理解社会中的人需要两步,其一,借助符合逻辑合理性和道德评判一致性的思考——智慧;其二,认识到身份的多重性和群体完全不具备单一属性。对于后者,作者认为属性是个体属于一个群体的事实——群体之间的共同生活或拥有共同关联、利益,同时个体行为受到群体的内部制约,也可能是群体外的排他性制约。与其说作者关注内部制约,不如说他更关注由群体外部的排他性所强加的身份认同所造成的不公平。当外部强加给个体或群体身份的时候,是应该接受还是反抗?这之中有着千千万万种可能,当面对歧视,面对受过伤害或伤害过他人的集体记忆,面对强势的国内或国外政权,面对全球化的文化传播,面对持续同化的力量,这时承受身份的主体往往会对自身的身份认同产生混乱。如果出于公平的目的,那么定义其身份的客体,也面临着复杂的挑战,这正是作者带着不确定性的初衷建议读者使用智慧这一工具的原因。并且作者对如何归纳身份的多重性和冲突提出了建议——我的身份是我属性的总和,且存在一个综合与主导它们的某种东西。 其次,身份认同的困境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产生?当我们确信身份认同是一件复杂的事情,我们便可以在方方面面中来发现并且界定这种复杂性下的身份认同。这里,我主要想基于自身的身份认同来谈一些不同的地方。 领土与人民。首先将讨论一个问题,当我们自称中国人的时候,是指我们是中国公民,中华民族,抑或是生活在国内的人民?这三个说法其实是不完全等同的,中国公民指代具有中国国籍、依法纳税、享有政府公共服务的群体,中华民族强调拥有共同关于民族的集体记忆的群体,生活在国内的人民指代在中国领土内生活的群体,一个具有中国国籍的普鲁士人显然属于中国公民范畴,但却不属于中华民族,一个具有美国国籍却长居北京的汉人属于生活在国内的人民范畴,或许属于中华民族,但绝不是中国公民。虽然现实中我们却常常将此混淆,但或许我们会有一个权变的主导身份。正如一个未来或许会加入美国籍的中国籍在美留学生,当自认为美国副总统对中国的用语有所不妥时,他的中华民族身份会突然站起来,要求副总统道歉,虽然不知他应对哪个范畴的身份道歉(针对拜登的言论,张反驳说:“我的祖先挑战正统观念甚至早于他的祖先前往美洲。”他还驳斥了对他反应过度的批评,称“在经过4年辛苦学习后,毕业典礼演讲者突然对你说,你和你的国家糟糕透顶。你会有什么感受?”)。这之中还有一个使问题更加复杂化的因素——时间——如作者所说,随着时间的推进,所有的身份都可以改变,特别是当身份是集体性的时候。这里可以接着案例说,假如这位从小生活在美国,同时具有父辈灌输的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现实接触的美利坚民族的集体记忆,那么他的哪一个民族身份会站起来呢?当他站在中国领土上因为浑浊的空气无法自由呼吸,他的哪一个民族身份会站起来呢?这里并不是讽刺他,而是为了说明随着时间的变

女权主义-开题报告

女权主义-开题报告

华中师范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 院(系)名称外国语学院 专业名称英语 年级2008级 学生姓名王萌 学号2008212611 指导教师姓名方幸福 论文选题类型师范类专业研究 填表时间: 2012 年 3 月 18 日

填表说明 1.本科生原则上应于第七学期结束之前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和开题工作。 2.本表由学生在开题报告经指导教师开题指导并修改后填写。指导教师在学生填写后,应在本表相应栏目里填写确认性意见。本表最后由院(系)盖章备案保存。 3.学生应执行本表撰写毕业论文(设计),不得作实质性改变。学生须在所在院(系)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并参加答辩。 4.毕业论文(设计)的具体要求请参阅《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和《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写作与排版打印规范》。 5.论文选题类型分为四类即:师范类专业研究;师范类教育研究;非师范类基础研究;非师范类应用研究。 6.本表由教务处统一印制发放。学生可用蓝色或黑色水笔认真填写,做到填写整洁、正确,也可用电子表格填写,该表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

拟选题目为黑人男性申辩 ---《紫色》中黑人男性的妇女主义解读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选题依据:自艾丽丝?沃克的《紫色》出版以来,对其中黑人男性形象,批评界一直争论不已;批判声此起彼伏,赞同者却寥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艾丽丝?沃克首次提出“妇女主义”的观点,以区别于女性主义和黑人女性主义。“妇女主义”以整个黑人民族的解放为目标,不仅仅局限于黑人女性。“妇女主义”并不排斥男性,对黑人男性的精神发展给予同样关注。因此,从“妇女主义”去重新诠释其中的黑人男性形象会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艾丽丝?沃克的作品《紫色》。 意义:重新解读男人形象,纠正以往批评界中的偏见,唤起人们对黑人男性的关注 选题的研究现状 当今对《紫色》中黑人男性形象研究大体分两派,主流是否定批评,还有少部分评论家对其持积极态度,但他们的出发点是“转变成长”,认为黑人男性可以经过自我拯救来重获人性。“妇女主义”发展至今,理论体系更加完善。在充分发展的“妇女主义”观点下,黑人男性形象又将获得新的解读。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欧美,至今仍在继续发展。它是西方女性主义运动高涨并深入到文化、文学领域的成果,因而有着较鲜明的政治倾向。它是以妇女为中心的批评,其研究对象包括妇女形象、女性创造和女性阅读等。它要求以女性的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新的解读,对男性文学歪曲妇女形象进行批判。它努力发觉不同于男性的女性文学传统,重评文学史;探讨文学中的女性意识,研究女性特有的写作、表达方式,关注女性作家的创作状况。它声讨男性中心主义传统文化对女性创作的压抑,提倡一种女性主义写作方式。女性主义批评在发展过程中广泛改造和吸收了在当代西方影响很大的新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等批评的思路与方法,体现了它的开放性,增强了它对父权中心文化的颠覆性。 一、女性主义批评的现实背景和思想来源 首先,女性主义批评是西方妇女运动高涨的产物。 在19世纪60年代前后,在西方出现了风起云涌的妇女解放运动,在就业、教育、福利和政治、文化各领域向现有的制度提出了质问,并努力将这种质问上升到对妇女的本质和文化构成的探讨。它包括妇女应是什么的问题,女性气质和女性特征怎样界定以及怎样重新界定的问题,它包括反对妇女作为供男性消费的性欲对象的战役,反对色情描写、强奸等暴力形式。 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女性主义批评应运而生。它首先发现了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中根深蒂固的男权中心主义的存在(如在作为主流文学的男性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的性别歧视存在;及时女性作家的作品,多数也收到男性中心话语的控制),从而对之加以批判。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正是这样依托着争取女权的政治斗争的强大动力而发展起来的,它同时又反过来为女性政治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作出了自己的重要贡献。 其次,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有着文学理论和批评方面的思想来源。 一是60年代起西方文学理论、批评发生了重大变化和转折,给女性主义批评提供了理论思路和方法上多方面的启示。当女性主义批评崛起的时候,正是形式主义和新批评走向没落、结构主义向解构主义转变、新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扩大的时期。女性主义批评冲破了新批评的形式主义方法,注意吸收被新批评所摈弃的作家生平资料,并重视进行社会学和文化学的分析;对新马克思主义的接受,也对她们洞察妇女自身的地位及女性文学与阶级、种族冲突的密切关系提供了帮助;解构主义则为她们消解文学创作和作品中的男女二元对立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 二是女性主义批评继承了一些先驱者的理论创造。其一是弗吉尼娅·沃尔夫,她是著名的意识流作家。(1)她肯定了女性文学有不同于男性文学的独特题材、语言、风格等,并努力寻找妇女自己的文学传统。(2)她明确提出了“双性同体”的思想,认为在我们之中每个人都有两个力量支配一切,一个男性的力量,一个女性的力量。(3)她对妇女创作的考察常常注意从她们经济地位、社会阅历、文化教育入手,认为在父权制社会中,不仅广泛的生活经验之门对妇女关闭,而且法律和习俗也严格限制了她们的感情生活。其二是西蒙·德·波伏娃,他在《第二性》中指出:“一个女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没有任何生理上、心理上或经济上的定命,能决断女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而是人类文化整体,产生出这居间于男性与无性中的所谓女性。这种”女性是形成的“观点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方法上都对后来全世界的女性运动发生了重要影响。

浅析《紫色》中的女性主义(英文论文)

浅析《紫色》中的女性主义 摘要:二十世纪美国黑人作家对美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的作品极大地丰富了美国文学,同时也对世界文学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进入七十年代以后,黑人女作家领导文学潮流,掀起了第三次美国黑人文学高潮。艾丽丝?沃克是当代美国最杰出和最具影响力的黑人女性作家之一。她对黑人命运问题的研究探讨,引起文坛瞩目,被认为是美国黑人作家中的后起之秀,有“女才子”之誉。小说《紫色》是她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本文主旨意在分析《紫色》中的女性主义。第一章简要地介绍了爱丽丝?沃克的个人经历及作品《紫色》。第二章论文的理论基础—女性主义的含义和它的发展阶段。第三章是本文的主体,以小说的主旨及其写作技巧—书信体形式两方面为切入点来分析《紫色》中所体现的女性主义。最后本文得出女性如果要独立、自尊、自强,需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战胜重重困难,最终才能取得与男性平等的社会地位与权力的结论。这也正是爱丽丝·沃克想要表达的女性主义的真正内涵。 关键词:《紫色》美国黑人女性女权主义双重压迫寻求独立 An Analysis of Feminism in The Color Purple Li Yixuan Abstract: Afro—American writers hav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American literature in the 20th century. Their works have enormously enriched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exerted great influence on literary creation in the world. Black women writers have set off a new upsurge of literature since the 1970s. This is called the third Renaissance of Afro—American literature. Alice Walker is one of the most remarkable and influential Afro—American 1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述评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述评 李秀清 (青岛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部,山东青岛266071) “女性主义”一词源于英语feminism,泛指欧美国家中主张男女平等的各种思潮。在当代美国,女性主义有不少学派,比如自由主义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女性主义、后现代派女性主义等,这些女性主义研究的视角不同,但多局限于表达美国白人中产阶级妇女反对性别歧视的主张和策略,没有把黑人女性所遭受的种族与性别的双重压迫纳入研究范畴,导致了黑人女性主义者的不满和批评。 一、美国黑人女性主义与主流女性主义的分野 美国的民权运动、妇女运动及女性主义思潮改变了人们对于性别的传统认识。根据女性主义理论,性别(gender)是社会建构的,而不是生理的性(sex)。社会性别思想的鼻祖当推美国人类学家、心理学家,文化心理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她研究并发现虽然不同的社会群体为不同性别分配不同的任务、责任与权利,但是在不同文化中同一性别承担的任务有很大差异,绝非男主外、女主内之简单区别,但相同点是在不同的文化中,男性所从事的事务被赋予更高的社会地位及认可。肇始于19世纪,西方妇女权利先驱者们以追求妇女的社会权利为目标推行妇女运动,及至20世纪初期,这场运动以西方社会关于妇女财产权、选举权等法案的通过而取得了标志性胜利。然而,这些方案的通过并没有能够保障妇女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独立,因而没有彻底解决妇女问题。美国女性主义批评坚持以社会性别为中心角度,将历史上被压抑的妇女的声音、被埋藏的妇女的历史、被忽视的妇女所关心的问题,由边缘推向中心。然而,在此过程中,女性主义者并没有把种族问题对妇女的影响提上批评日程,如伊莱恩·肖瓦尔特(Elaine Showalter)只关注到了女性主义的世界性和普遍性,忽略了种族主义等因素对妇女的影响。“这些女性主义的重要代表站在女性主义权威的角度探索具有普遍意义的批评理论。”[1]少数族裔女性主义者认识到性别并不是对人类行为和认知产生影响的唯一因素,不同种族的妇女之间的种族、经济地位的不同导致了妇女问题的多样性。黑人女性因为面临种族、性别、阶级等多方面的问题而与白人中产阶级妇女面临的问题有很大的差异。这些是主流的女性主义理论与实践所没有能够处理的。20世纪70年代之后女性主义的观念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传播,但同时也遭遇到来自少数族裔女性主义者,尤其是黑人女性主义者的挑战。黑人女性主义者虽然对 白人女性主义者所代表的主流女性主义的观念有总体的认同,但当时“女性”一词通常暗指白人女性,而男性通常指黑人、土著美国人和拉美裔人,黑人女性及其他少数族群中的女性比白人女性遭到更加边缘化的命运。在这种背景下,黑人女性主义以挖掘被埋没的黑人女性的作品、建立有别于白人女性主义的批评等方式探寻黑人妇女的问题,争取黑人妇女的权利。 二、黑人女性主义的萌芽 除了积极投身于妇女运动等政治斗争,黑人女性主义的重要策略之一,如同主流女性主义批评一样,是着力挖掘被埋没的黑人女性主义作品,将黑人女性主义的思潮追溯到19世纪。19世纪对于黑人来说,是一个充满波折又孕育着希望的时代。当时奴隶制尚未废除,1790年美国国会针对新教徒和宾夕法尼亚社团敦促国会废除奴隶制的请愿组织了辩论,这场辩论虽以国会在1808年以前对奴隶制不采取行动而告终,但点燃了争取自由、平等、正义的激情。同黑人男性一样,黑人女性对于物质生活、社会和政治权利的不满、抗议与抵制帮助她们取得了很大成绩。意识觉醒的诗人、小说家如玛利亚·斯图亚特(Maria Stewart)、索杰纳·特鲁斯(Sojourner Truth)、弗兰西斯·哈珀(Frances Harper),教育家如安娜·朱丽娅·库伯(Anna Julia Cooper)等表明立场,强调种族、性别、阶级的互联性。玛利亚·斯图亚特的政治小品文触及教育权、经济权、法律平等、政治参与、社会正义、非裔美国人所遭受的成见、女性所遭受的社会制约等广泛的内容。有着超凡演讲口才的索杰纳·特鲁斯以其激动人心的演讲如“难道我不是女人吗?”(1851)和“当女人得到她的权利,男人才正确”(1867)提出了至今仍具震撼力的黑人女性主义思想的核心观点:谁应该作为进入“女性”的类别?种族与阶级如何影响性别?这些勇敢的黑人女性在妇女地位式微、大环境不利的19世纪在边缘下抗争,发出超越时代的强音,标志着黑人女性主义的萌芽。 三、黑人女性主义的发展 进入20世纪,自由、平等的呼声更加高涨,一批黑人男作家运用黑人独特的经历和视角进行创作,兰斯顿·休斯(Langston Hughes)和理查德·赖德(Richard Wright)等描写了黑人的苦难经历、社会觉悟和民族自尊,成为“哈莱姆文艺复兴”的代表。同时代的黑人女性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Zora Neale Hurston)创作丰厚,她以一位女性的笔触和独特 收稿日期:2011-04-09 基金项目:山东省人文社科研究项目(J10WD19) 作者简介:李秀清(1965—),女,山东潍坊人,青岛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部副教授,主要从事美国文学及跨文化交际研究。 · ·154

当代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

2003年12月学术交流Dec.,2003 总第117期第12期Academic Exchange Serial No.117No.12 当代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 修树新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摘要]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这一时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批评家。芭芭拉?史密斯、奥吉?劳德、爱丽斯?沃克、芭芭拉?克里斯汀等代 表人物各自从不同的侧重点阐发了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的理论和方法。她们的理论、观点体现 了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的两大任务———寻找、建构一个内涵丰富的黑人女性文学传统;考察并 消除文学作品中有关黑人女性气质和黑人女性神话中的女性形象的刻板模式。 [关键词]当代;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0312-0165-03 20世纪70年代,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异军突起,成为评论界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和英美派、法国派并驾齐驱。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的崛起有着必然的历史原因。首先,黑人妇女遭受着双重压迫,即来自白人世界的种族歧视和黑人世界的男性压迫。出于这种特殊体验而写出的黑人文学作品必然和白人女性及男性的作品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次,在男权中心社会中,黑人女性文学一直被忽视、曲解或视为异端。直到20世纪70年代,黑人女性形象在评论中仍被歪曲、排斥;甚至到了70年

代末期,各类版本的文选选集要么对黑人女作家的作品闭口不谈,要么就对像佐拉?尼尔?赫斯顿(Z ora Neale Hur2 ston这样的黑人女性文学史上重要的先驱轻描淡写,几笔带过。即使大多数当代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对黑人女性作品的关注也不够。“由于黑人女批评家和作家意识到白人男性和女性,黑人男性都在将自己的经验作为标准而视黑人妇女的经验为异端,这就促成了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的诞 生。”[1](P3561974年在美国文学界发生了两大标志性的事件。一是《黑人世界》(Black W orld特刊上发表了朱恩?乔丹(June Jor2 dan和玛丽?海伦?华盛顿(Mary Helen Washington的文章,封面登有佐拉?尼尔?赫斯顿的照片;另一件是爱丽斯? 沃克(Alice Walker的《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In Search of Our M other s’G ardens在MS杂志上的发表。这两件事为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的蓬勃发展拉开了序幕。芭芭拉?史密斯、奥吉?劳德、爱丽斯?沃克、芭芭拉?克里斯汀等代表人物从不同的侧面,系统地研究并阐述了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理论。 黑人女权主义批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芭芭拉?史密斯(Barbara Smith在《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萌芽》(T oward a Black Feminist Criticism开篇便指出,没有一个黑人女权主义批评角度,黑人女性作品不但会被误读,长此以往,这些作品终将被毁掉。黑人女权主义批评方法必须承认这样一个前提:在黑人女性作品中,性政治以及种族、阶级的政治是相互交织、密不可分的。其次,黑人女权主义批评家应致力于探求黑人女性作品没有体现的与黑人女性身份未曾感受到的性与种族的政治。再次,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必须承认黑人妇女悠长的历史,还应旨在发掘黑人女作家的“不同”。史密斯强调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理论的立足点应是“自治”但不是“隔离”;应该是和各种女性主义理论的对话和结合。她通过对大量的黑人女作家作品的分析,揭示了她们在文本、主题、意象等方面形成的不同于白人、男性作家的共性, [收稿日期]2003-09-17 [基金项目]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资助项目(2003088 [作者简介]修树新(1969-,女,吉林德惠人,东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讲师,妇女研究中心成员,硕士,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美国黑人文学中女性身份认知与抗争

美国黑人文学中女性身份认知与抗争 摘要:作为身受种族歧视与性别歧视双重压迫的特殊群体,美国黑人女性的身份认知过程充满艰辛和曲折。黑人女性作家显示出惊人的勇气和坚韧的毅力,塑造了一系列光辉动人的形象,反抗种族及男权社会强加给她们的不公共形象,在完成黑人女性文化身份认证的同时,也以自己的创作为黑人文学抹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美国黑人女性身份 Abstract: As the community which has long-been-oppressed by racialism and sexism, Afro-American female has been through a long road full of hardship on their way of ego-identification. Female Afro-American writers created countless glorious Afro-American women with tremendous courage and strong wills, fighting against the unfairness given by the racial and sexist society. They fulfilled their destiny of ego-identification, meanwhile giving magnificent, beautiful colors to the Afro-American literature. Key words: Afro-American, Females, Identity 身份问题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其文化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这种身份并非由血统决定,而是社会与文化作用的结果。被迫从非洲迁徙到美国、被割裂了与自身文化环境的联系后又被嫁接到西方文化的土壤中来,在社会生活中又一再被拒绝、被排斥――这一独特的历史和现实处境决定了身份问题对于非洲裔美国黑人来说具有极大的重要性。他们迫切地需要界定自己,知道自己与什么认同,明了自己与作为环境存在的“他者”之间的关系,以找到能够在这个充满敌意的环境里生存下来的方式。在这一过程中,黑人女性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认证既是整个黑人文化身份认证的一部分,又表现出独特的、更为艰辛曲折的历程。黑人女性作家显示出惊人的勇气和坚韧的毅力,塑造了一系列光辉动人的形象,在完成黑人女性文化身份认证的同时,也以自己的创作为黑人文学抹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非洲裔美国黑人这一特殊人群体中更为特殊的群体,不管是以男性为主要力量的黑人民权运动,还是以白人女性为主体的女权运动,都不能完全代表美国黑人女性的心声,无法准确表达出她们的感受与认知。她们是带着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双重镣铐,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作为一个受歧视的种族――黑人,同时又是受男性歧视的群体――妇女,她们遭受到的是双重的压迫,她们的话语权在被白人剥夺以后又被黑人男性剥夺了一次,因而她们也是美国社会中最沉默、最无助的群体。 一、艰辛历程 在文学这个长期以来都是由男性掌握着绝对权威(在黑人中更是如此)的领域,女性一直处于被忽略、被压抑、甚至被贬低的地位。文学作品里传统的黑人妇女形象要么是南方主流文学中缺乏性别特征的黑人保姆――见诸于福克纳(Willliam Faulkner,1897-1962)、M?米切尔(Magrret Mitchell,1900-1948)等南方作家的小说,要么是黑人文学中红颜薄命的黑白混血女子――见诸于查尔斯?切斯纳特(Charles Waddle Chestnut,1859-1932)、杰茜?福赛特(Jessie Fauset,1882-1961)等黑人作家的作品。这两种形象尽管各有特点,但却有一个共同的地方:没有自我,任人摆布,因而都是消极的。即使是在黑人广泛争取精神解放的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黑人男性作家笔下的黑人女性也大多是被悲苦的生活折磨得麻木了的普通黑人妇女,保守落后,思想狭隘,唯心宿命,不但无法担当民族解放的重任,还会成为黑人男性的拖累。这在“抗议小说”创始人赖特的代表作《土生子》(Native Son,1940)中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别格的母亲托马斯夫人软弱而迷信,女友贝茜只会用酒精麻

女性主义对新时期中国文学的影响文档

新时期,女性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可谓轰轰烈烈,文学领域对女界人生的反思与表现,走在了哲学等其他社会科学的前面。在“方法热”、“文化热”的催生下,在“妇女文学”兴盛及关于“女性文学”究竟是什么的论争方兴未艾之际,西方女性主义文学与批评悄然而至。女性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从翻译、介绍西方女性主义文学与批评开始的。 一、女性意识及女性主义的历史渊源 事实上,戊戌维新以来,女性主义思潮就开始在中国萌动,它在内受到明、清之际不少男性思想家、文学家,如李贽、袁枚、曹雪芹、李汝珍等的哺育,在外,受到西方文化及19世纪下半叶西方女权运动的影响。 明朝的思想家李贽在《答女人学道为短见书》《夫妇论》《司马相如传》中大力宣传两性平等思想、抨击妇女低人一等的道学观,可谓中国“女权”运动的前驱。自1878年起,《万国公报》便刊出《裹足论》《全球五大洲女俗通考》《女教》等文,介绍英美俄德等国妇女受教育的情况,倡导西方文明。1902年,中国近代第一本关于妇女问题的译著赫伯特·斯宾赛的《女权篇》(马君武译,少年中国学会发行)出版,该书以“自然权利”论与进化论为基础,论证了男女平权的观点。1903年,J.s.密尔的《女人压制论》也被介绍进中国,该书鼓吹妇女应拥有自由的政治权利和经济独立的能力,对“五四”时期的女性主义思潮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时这些介绍西方女性主义和两性学方面的材料的译介,其目的是和强国壮民联系起来的。其后陈独秀、周作人、鲁迅、胡适纷纷译文或撰文疾呼两性平等,“五四”一代学人更多地将性别问题与社会政治改革及两性生活的实际情形联系起来,即使谈到文学,也主要将其作为反映“人”的生活的镜子来看,并未深入探讨文学中的性别问题。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波琳·G.李(Pauline G.Lee),出版于2000年的《李贽与J.s.密尔》(Li Zhi and John Stuart Mill:A Confucian Feminist Critique 0f Liberal Feminism)将李贽与英国男性女性主义者约翰·司都本文世纪论文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52624069.html,)提供华·密尔做了比较。指出他们为两性平等辩护的许多相似之处,但其差异性表明:密尔强调的是实际的社会参与,而李贽强调的是自我的内在修养。由此阐述了中西方由于文化的差异所带来的关于女性解放问题的不同思考,即西方女性主义者比较强调实际的社会改革运动,而中国的女性主义者则注重意识形态领域的自我反思与自我更新。强调通过内在的道德选择来改变人们的思考与生活方式。这种差异至今仍然存在,了解这种差异有助于我们理解新时期女性主义在文学创作和批评领域的接受、影响和发展。 在中国,从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人们的性别意识,呈现出从“性别”(gender)到“中性”(neutral)再到“无性”(sexless)这样的发展轨迹。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民族解放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广大民众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制度中解放出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妇女也就跟着解放了。这一思维模式对中国近半个世纪的社会实践和意识形态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然也在文学领域得到充分的表现。新中国成立以后,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改善,这甚至是发达国家的妇女也难以企及的。但在“男女都一样”、“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语域里,以妇女的名义解构了“妇女”,一种忽视女性生理、心理特殊性的“拟男”主义在种种口号下滋长起来。这一时期的文学或女性文学。“人的自觉”消解于政治的大目标中,更遑论“女人的自觉”了。“性”乃至“性别”属性成了洪水猛兽,像瘟疫一样招人嫌弃,《百合花》《林家铺子》《红豆》等表现了一点点人,性人情的作品往往受到批判。 70年代末,性别问题随着社会政治问题或新启蒙思潮,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在新时期之初,“人”的发现必然伴随着“女人”的发现,“女人”的发现绽露出人们对女性主体意识的朦胧追求。由“五四”开启的有关性和情的欲望叙事场景开始了新的转换。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谌容的《人到中年》,铁凝的《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舒婷的《致橡树》

1.身份认同法

1.身份认同法 1)身份标签+场景认同 身份认同法指的是通过描述特定人群的身份标签或所在场景,吸引与之相应的群体,帮助他们对号入座,使他们有兴趣看下去。 描述的身份或场景,可以是自己的、朋友的,也可以是热点人物的、目标用户的。 2)身份标签有哪些? 可以视为身份标签的,如:年龄、学历、薪资、社会角色等普适性身份状况。 例:94年、23岁、月薪8k、无房无车、怀孕、土木、转行、单身等等。 作用:这些标签所表达的身份是很多人有的,或期望有的。用户可以从标签判断这篇文案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是否可能有自己想要的信息。 3)场景认同有哪些? 环境、地点、心理活动等都可以看做是一种针对特定人群搭建的场景。 例:拥挤的地铁、加班、北京五环以外、排队排到令人崩溃。 作用:搭建一个场景,让置身其中的人自然而然地产生共鸣,从而点开内容。 举例 一般以身份标签+场景认同为主: 94年女,单身,只身从农村漂来北京,放弃了多年的土木专业,孤 独地在北京另谋生路,月薪上万,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虽然尴尬, 但也觉得很有冲劲儿。 非英语专业,大学一次性通过英语四六级。为了工作和旅游重新学 口语,进来了开始陆陆续续使用过42款口语app。在此,良心安 利多款亲测好用又有趣味的口语app,帮助各位2个月内英语入门, 一年内与外国人日常沟通无障碍。 也有单独场景认同为主的开头:

问题:《怎么在一个月内让英语听力有明显的提高?》 开头:很多小伙伴有过这样的体验:偶遇一个外国人想你问路,你 听不懂只能边sorry边微笑而过。答主接下来为各位小伙伴推荐亲 自实践的精听+泛听方法,让各位一个月提高听力,与外国人愉快 对话 问题:《好用的手机修图app有哪些值得推荐?》 开头:你是不是手机装了很多修图app,但是拍出来的照片依然平 淡无奇?每当小伙伴放出好看的照片时,你私聊请问是什么修图 app,发现手机里好好的躺在那,为什么自己就修不出那么惊艳的 效果?为什么人家随便摆点pose都像是在维密走秀,而自己拍出 来就是一米五在风中凌乱…… 4)如何利用这种方法撰写开头?以知乎为例 第一步:什么问题适合场景认同法开头? 问题的选择上没有特别多限制,身份认同法尤其适用经历、状态、知识/经验分享相关的问题。 举例 《25岁后去矫正牙齿(带牙套)是什么体验?》《30岁还不结婚是什么体验?》《年轻人如何精致地生活?》《怎么在一个月内让英语听力有明显的提高?》 ◆◆◆◆◆提炼用户身份标签①分析问题高赞回答的身份标签;②分析高赞回答下的用户评论,提炼出用户的身份标签和需求。◆◆◆ ◆◆挖掘自己可写的身份和场景 以自己开头可以写的有:年龄、性别、毕业院校及专业、城市、工作、薪资、生活状态、感悟状态、兴趣爱好、价值观等。例: 宝妈,传统企业、工作了9年、准备辞职、公务员、事业单位、奋 斗、稳定、朝不保夕、按时上下班,周末,年薪,国假,相亲,工

文化身份认同指的是从精神方面来讲

文化身份认同指的是从精神方面来讲,一个种群对自身文化的回归或在不同的环境中对该环境文化的一种心理确认。美国盎格鲁—撒克逊文化是主调,有色人种的文化处于附属的地位,两种文化在相互排斥和不平等中相互融合,黑人文化在寻找自身定位时茫然困惑,同时随着黑人的地位的提高及奥巴马的当选,寻根追源已成为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黑人文化身份认同困境 一、困惑与困境 美国黑人文化的根源来自于非洲,非洲文化因素在美国并非是原来意义上的非洲文化,它借助美国黑人的创造精神和适应能力,在新的环境下经过种种变化,成为美国黑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白人文化为主流社会的主要旋律的美国,盎格鲁撒克逊种族是人类天生的统治者。《独立宣言》的起草者、主张废奴的杰斐逊也是个种族主义者,他主张解放后,将其迁移到不致造成血统混杂的地方去,希望在非洲建立一个国家,将美国国内所在的黑人全部转移到该地。这种主见完全把黑人塑造成不开化和愚昧的状态。在黑人民权运动胜利后,黑人对自身的文化完全处于一种丢失与困惑的状态,他们的文化定位是什么——那被时间和空间已经疏远的非洲文化对他们还有无意义,在探寻自己文化根源的时候,出现彷徨与困惑,他们认为:只有接受了白人的文化,他们才能被美国社会所接受,才能改善自己的不平等待遇,也才能改变‘他们与生俱有的黑人性。’ 由于历史一代一代为种族主义所渲染,黑人文化的弱势地位加强,黑人在不知不觉中将白人的审美标准内化。托妮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便展示了由白人强势文化冲击下黑人心灵文化迷失的悲剧,表现了黑人女性在种族和性别双重压迫下造成的自我身份迷失和对主流文化的盲目追求。

整个19世纪黑人对非洲文化是感到困惑的,一方面,有部分黑人希望靠重建非洲故土来建设民族性,另一方面,有少部分黑人希望摒弃非洲传统文化,将黑人文化看成是低劣的,认为应该向白人学习。黑人权利运动最大的特点就是出现了盲从,他们摒弃了黑人在美国的传统文化,他们盲目的追求自己的文化优秀的一面,对于那种被殖民的文化给予拒绝,黑人在彷徨中寻找自己的文化领地,也迷失了自己的文化本位。 二、复归与融合 随着黑人政治力量的觉醒,文化相对主义的深入,许多黑人开始正视自己的文化,美国社会对黑人的包容文化因素有所扩大,这有利于黑人文化身份的认同。20世纪初,许多黑人团体明确了自己的非洲文化。 马库斯加维是一位具有牙买加黑人血统的美国人,他提倡黑人的民族主义,哪里有黑人自己的政府?哪里有黑人自己的国王?哪里有黑人的总统、国家、大使、陆军及其重要人物?我找不到他们,我宣布‘我将帮你们建造这一切。’世界黑人进步协会,其机关报《黑人世界》周刊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黑人报纸。领导人加维宣传黑人祖先的光荣历史,提出“回到非洲去”的纲领。他认识到在西半球文明化的过程中,黑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希望通过使美国黑人加入协会来激发黑人的自豪感,但是纲领缺少可以行动的可能,在经济危机后,黑人没有基本的生存保证,何来精神追求。黑人普遍赞成杜波依斯的观点,他是一位出身于黑人家庭的学者,著有《黑人的重建》、《世界与非洲》等书,他是泛非运动的创始人,他以精辟的言论说明了黑人和非洲文化对美国和世界的贡献,认为有色人种应和白人共同承担义务,同那些为民主而战的白人同胞和盟国肩并肩得紧紧团结起来。

第四讲 女性主义批评

第四讲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欧美,至今仍在继续发展。它是西方女性主义运动高涨并深入到文化、文学领域的成果,因而有着较鲜明的政治倾向。它是以妇女为中心的批评,其研究对象包括妇女形象、女性创造和女性阅读等。它要求以女性的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新的解读,对男性文学歪曲妇女形象进行批判。它努力发掘不同于男性的女性文学传统,重评文学史;探讨文学中的女性意识,研究女性特有的写作、表达方式,关注女性作家的创作状况。它声讨男性中心主义传统文化对女性创作的压抑,提倡一种女性主义写作方式。女性主义批评在发展过程中广泛改造和吸收了在当代西方影响很大的新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等批评的思路与方法,体现了它的开放性,增强了它对父权中心文化的颠覆性。 一、女性主义批评的现实背景和思想来源 首先,女性主义批评是西方妇女运动高涨的产物。 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在西方出现了风起云涌的妇女解放运动,在就业、教育、福利和政治、文化各领域向现有的制度提出了质问,并努力将这种质问上升到对妇女的本质和文化构成的探讨。它包括妇女应是什么的问题,女性气质和女性特征怎样界定以及怎样重新界定的问题,它包括反对妇女作为供男性消费的性欲对象的战役,反对色情描写、强奸等暴力形式。 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女性主义批评应运而生。它首先发现了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中根深蒂固的男权中心主义的存在(如在作为主流文学的男性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的性别歧视存在;即使女性作家的作品,多数也受到男性中心话语的控制),从而对之加以批判。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正是这样依托着争取女权的政治斗争的强大动力而发展起来的,它同时又反过来为女性政治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作出了自己的重要贡献。 其次,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有着文学理论和批评方面的思想来源。 一是60年代起西方文学理论、批评发生了重大变化和转折,给女性主义批评提供了理论思路和方法上多方面的启示。当女性主义批评崛起的时候,正是形式主义和新批评走向没落、结构主义向解构主义转变、新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扩大的时期。女性主义批评冲破了新批评的形式主义方法,注意吸收被新批评所摈弃的作家生平资料,并重视进行社会学和文化学的分析;对新马克思主义的接受,也对她们洞察妇女自身的地位及女性文学与阶级、种族冲突的密切关系提供了帮助;解构主义则为她们消解文学创作和作品中的男女二元对立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 二是女性主义批评继承了一些先驱者的理论创造。其一是弗吉尼娅·沃尔夫,她是著名的意识流作家。(1)她肯定了女性文学有不同于男性文学的独特题材、语言、风格等,并努力寻找妇女自己的文学传统。(2)她明确提出了“双性同体”的思想,认为在我们之中每个人都有两个力量支配一切,一个男性的力量,一个女性的力量。(3)她对妇女创作的考察常常注意从她们经济地位、社会阅历、文化教育入手,认为在父权制社会中,不仅广泛的生活经验之门对妇女关闭,而且法律和习俗也严格限制了她们的感情生活。其二是西蒙·德·波伏娃,他在《第二性》中指出:“一个女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

《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女性主义解读

第33卷第3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V ol.33 No.3 2012年3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r.2012 《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女性主义解读 王玫马燕 (解放军陆军军官学院 基础部,安徽 合肥 230031) 摘 要:托尼·莫里森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她的作品深切关注着美国社会中黑人女性的生存状况和身份危机。在黑人女性主义的理论指导下,该文对莫里森的首部小说《最蓝的眼睛》进行了解读,并指出处于白人世界边缘状态的黑人女性一直以来受到种族、性别和阶级的多重压迫,尽管她们努力地去迎合着白人的种种价值观,却始终被白人蔑视和忽略,从而迷失了自我,失去了人生的方向。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黑人女性主义;多重压迫;身份危机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2)03-0037-02 随着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主义在欧美的兴起,女性主义批评作为后现代主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传统的女性主义运动被认为是白人中产女性为了获得与白人男性在就业、教育、家庭等方面得到相同报酬和认可而进行抗争的产物。事实上,这种白人女性主义运动并没有把有色人种妇女的权利包含进去,长期以来,黑人女性一直处于“他者”地位[1]。“所谓他者妇女就是那些我们看得到形象却听不到她们声音的女性,黑人妇女长期以来就处在他者妇女的地位上——一直处于无言状态”[1]P157。正如玛吉·休姆(Maggie Humm)所说:“简单地说,黑人妇女不是白人妇女涂上颜色。白人女性主义批评不能框定和领导黑人女性主义。”对此,托妮·莫里森曾在一次访谈中也表示出她的担忧:“女性主义起源于(白人)民权运动,因此在妇女运动中忽略了黑人和少数族裔的解放,并把黑人女性放在一个特殊的位置,即不得不做出欺骗性的选择:为黑人运动或女性主义服务”,奥伊·莫瑞声称“白人女性主义最终还是没有考虑到种族问题,没有考虑到政治和社会因素给处于社会边缘的黑人带来的伤害”[2]P5。戴伯·金则用了“多重危险”来表明黑人女性要承受“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和阶级歧视”三重压迫[3]。 一多重压迫下身份的迷失 身份的迷失是黑人女性长期遭受种族、阶级、性别等多 收稿日期:2012-02-10 作者简介:王玫(1974-),女,安徽宿州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马燕(1979-),女,安徽滁州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英语教学和外军教育。重压迫的结果。拒绝接受自己的黑人形象,千方百计地模仿、迎合白人,最终导致心理扭曲,自我身份迷失的除了主人公佩科拉外,还有她的母亲鲍琳和布拉德利。 年轻时的鲍琳非常爱去电影院,好莱坞电影极力宣扬的美的标准让她自惭形秽,于是她模仿电影女影星,把头发从旁边分开,盘起来。而电影里宣扬的浪漫也让她羡慕不已。在电影里,白人男性总是那么温文尔雅,对女性体贴呵护,他们往往住在带有浴缸和马桶的干净宽敞的房子里。电影中的这种生活总能给她带来许多快乐,可却使她越来越无法回到现实中的家庭,接受自己的丈夫。她越来越讨厌这个贫穷、破烂和肮脏的家庭,越来越无法接受丈夫、孩子和自己的黑人形象。因此,当她成为一位白人家庭的保姆时,她处处维护白人雇主的利益,俨然把自己当做白人家庭的一份子。她越来越忽略自己的家庭、丈夫和孩子,对她来说,他们只不过是[4]“睡前的一点遐想,一天当中的清晨和黄昏”而已。更过分地是,她要求丈夫和孩子称她为“布瑞德夫人”,而白人雇主则亲切地称她为“鲍琳”。对她来说,这种称呼拉近了她和白人世界的联系,摆脱了和黑人任何有关的羁袢。 布拉德利则是来自另一个黑人社区的女性,她和她的朋友只关注与白人有关的事情,竭尽所能地抛弃一切与黑人身份有关的任何东西。为了远离黑人,她不上黑人学校,按照白人的方式做饭、装修房子、教育孩子。像鲍琳一样,她把头发拉直,从旁边分开,甚至睡觉也要像白人一样把胳膊交叉放在胸前。最可笑的是,她自认为是“有色人种”,否认自己的黑人身份,并对儿子解释有色人种和黑人的差别。在她看来,两者的差别一目了然,[4]“有色人种整洁而安静,黑人既肮脏又吵闹”。在盲目追随白人价值观的同时,布拉德利也恰恰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对黑人的歧视事实上就是 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