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原高寒地区公路建设中草皮移植技术及保护措施

浅谈高原高寒地区公路建设中草皮移植技术及保护措施
浅谈高原高寒地区公路建设中草皮移植技术及保护措施

浅谈高原高寒地区公路建设中草皮移植技术及保护措施

【摘要】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共和至玉树公路(以下简称共玉公路)二期国道改扩建工程全面开建,拉开了我国在青藏高原高速公路建设施工先河,线路设计在三江源国家环境保护区,参建人员在路基清表施工中将草皮连带草根共同移植培育,洒水后用黑色遮阳网完全覆盖,保证了草皮的栽培再利用率,实现了“无痕迹”施工的环保目标。共玉公路是玉树灾后重建交通重点建设项目。一期单幅工程预计在2014年底建成通车,二期单幅工程预计在2016年8月底建成,公路为分离式双线四车道,全线设计时速每小时80公里,起点和终点分别为海南州共和县恰卜恰镇至玉树州玉树县结古镇。这条公路建成后,将把青海、四川、西藏、云南连接成一条旅游黄金大通道,因此共玉公路将成为一条集历史、地理、人文、生态为一体的完美风景线。

【关键词】环境保护草皮移植施工技术

一、项目概况

作为国道214线改扩建工程的一期工程,全长634.8公里、平均海拔4100米的共玉公路不仅地处高寒高海拔地区,而且有227公里路线穿越三江源保护区的多年冻土区,占总里程的35.7%。面对脆弱的生态环境和广泛的社会关注,建设者们明确提出了“高原生态环境不受破坏,江河源水质不受污染,野生动物迁徙不受阻断,自然景观不受影响”的环保目标。采用“低路堤、缓边坡、宽中央分隔带”建设理念,这使全线大面积植草绿化成为可能,也对绿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自然概况

国道214线共玉公路地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恶劣,属高寒湿润气候,几乎无夏季,且有寒冷潮湿的气候特点。根据分析,高寒地区气候寒冷,海拔高,积雪期长和风大是该地区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也是该地区人工种植草皮的最大障碍因素。

三、适用范围

本技术适用于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对草皮的要求是根系较发达,易切块成型,移植的草皮必须是生长在草地中的多年生草皮,对路基的边坡要求填料为细颗粒土质边坡,土厚度要适当加厚。

四、施工工艺

4.1挖掘草皮前,先明确草皮的类别,掌握其生物特点。采用机械配合人工的方式开挖,首先采用挖掘机初挖,然后使用人工,机械在作用时,不得在草皮上碾压。

整车高寒地区适应性试验方法

整车高寒地区环境适应性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在高寒地区进行整车环境适应性道路试验的试验条件、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在高寒地区做环境适应性试验的各类汽车。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555-2009 汽车风窗玻璃除霜和除雾系统的性能和试验方法 GB/T 12535 汽车起动性能试验方法 GB/T 12782 汽车采暖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13594-2003 机动车和挂车防抱制动性能试验方法 GB/T 28958-2012 乘用车低温性能试验方法 GB/T 33829-2017 轿车轮胎雪地抓着性能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路面附着系数(μ) 指路面附着力与车轮法向(与路面垂直方向)压力的比值,介于0和1之间。 注:测量结果为用GB/T 13594-2003机动车和挂车防抱制动性能试验方法测得的轮胎和路面之间的附着系数(k)。 3.2雪地压实度 指用GB/T 33829-2017轿车轮胎雪地抓着性能试验方法中雪地硬度测试仪(CTI)测得的雪地压实指数。 4 试验条件 4.1车辆条件 试验车辆应满足以下要求: ——保持车辆出厂时的外形结构和技术参数; ——机械运动零部件润滑油的粘度应符合制造商的规定; ——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按照制造商的规定,选择相应的冷却液; ——车辆轮胎及轮胎气压应符合车辆制造厂的规定。

4.2场地条件 4.2.1高寒地区试验场典型试验道路类型 应包括但不限于表1规定的9种试验道路类型。 表1 试验道路类型 4.2.2典型路面技术要求 4.2.2.1压实雪面 压实雪面应满足以下要求: a)表面均匀,平整度满足二级公路要求; b)压实雪面应满足GB/T 33829-2017中4.2.1路面条件的相关要求,其雪地压实度平均值在75~85之间; c)雪面附着系数(μ)应在0.2~0.3之间。 4.2.2.2新雪路面 新雪路面应满足以下要求: a)基层路面为满足本标准4.2.2.1的压实雪面; b)表层为松散状新雪,不作压实度要求,为自然落雪堆积而成,也可由人工造雪铺成,扬雪试验时新雪厚度介于10mm~30mm之间。 4.2.2.3冰面 冰面应满足以下要求: a)表面均匀,平整度满足二级公路要求; b)冰面附着系数(μ)应在0.1~0.15之间。 4.2.2.4高附路面(沥青或水泥) 高附路面应满足以下要求: a)表面均匀,平整度满足二级公路要求; b)高附路面附着系数(μ)在冬季干燥路面情况下应介于0.6~0.75之间;

封路安全保证措施(2021年)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封路安全保证措施(2021年)

封路安全保证措施(2021年)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为保障施工安全和交通组织方案顺利实施,需采取如下施工期安全保障措施: (1)、改道或压缩的车道出入口的前后方,即分、合流路段,按照弯道线性连续设置锥形帽和车道边缘线等视线诱导标志。 (2)、进入施工段依次设置前方施工警示牌,提示车辆慢行。施工区域前方设置限速标志。 (3)、沿固定围护的上面悬挂安全警示灯带,并在横向通道路口两侧的固定围护钢筋立柱上,加设安全警示灯,施工期间保证夜间照明。 (4)、合流路段的前端,设置交通指挥岗,配备专人值班,并协助交警指挥疏导车辆。 (5)、发现车辆的故障及堵车情况要及时跟现场负责人和清障车联系。 (6)、严格按照标化工地的要求管理,设置好安全护栏,并在护

栏上设红色警示灯,同时两盏警示灯之间设置照明灯以加强道路视线。 (7)、在护栏外侧每隔30-50米设置反光标志,以确保夜间行车安全。 (8)、在施工前方200米处设置限速牌,醒目警示牌、导向牌及临时护栏,提醒过往车辆、行人注意安全。 (9)、在节点位置施工时设置醒目的示警提示牌,另必须安排值班人员组织交通,确保交通安全和本工程顺利进行。 (10)、加强对外宣传力度,使部分车辆自觉绕道而行,缓解施工区域交通压力。 (11)、施工机械(土方运输车、挖机、吊机、砼运输车等)临时占用交通道路时,必须设置醒目的标志标牌,并应专门安排人员组织交通,确保车辆顺利通行。 (12)、加大对各施工班组的监督,要求其文明施工,及时清理路面,尽可能的减少因施工给过往车辆带来的影响。 注意事项: (1)进入施工场地的员工必须戴好安全帽,不准赤脚或穿拖鞋。特种作业人员要持证上岗。 (2)严禁高空向下掷物,严禁在木板上方焊接。

高海拔常识及施工注意事项

高海拔常识及施工注意事项 一、高海拔不可怕(一)什么是高海拔按照国际通行的海拔划分标准: ——1500-3500米为高海拔,在这个高度,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大多数人都可以适应;——3500-5500米为超高海拔,在这个高度,个体的差异决定能否适应;(二)什么是高原反应是指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身体为适应因海拔高度带来的气压差、含氧量少、空气干燥等变化,而产生的一系列自然生理反应。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高山反应不是很明显。 少数人高山反应在3000公尺以上。 高原反应一般发生在到达高海拔6-12小时后,少数在1-3天后发生,一般3-7天内恢复,情况严重的恢复时间可达2周以上。 高原反应较为普遍的表现有: 胸闷、气短、干咳、头痛、头昏、乏力、厌食、恶心、呕吐、嗜睡、失眠、微烧等;多数人会因缺氧而嘴唇和指甲根发紫,有的人还会因空气干燥而出现皮肤粗糙、嘴唇干裂、鼻孔出血等;严重者会出现感觉迟钝、情绪不宁、精神亢奋、思考力、记忆力减退、听、视、嗅、味觉异常、产生幻觉等,也可能发生浮肿、休克或痉挛等现象。 高原反应视个体情况不同,症状和程度会有所差异。 有的只出现上述单个或少数几个症状,有的则多一些;有的反映敏感、强烈,有的则较轻,甚至几乎没有。 (三)哪些人不适宜上高海拔一般来说,凡有明显心、肺、脑、肝、肾等疾病,严重贫血、高血压病和视网膜疾病患者,以及孕妇,均不宜进入高海拔地区。 正患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烧,体温在38度以上,或者虽在38度以下,但呼吸道及全身症状明显者,应暂缓进入高海拔地区。

儿童正处于身体发育期,综合抵抗能力较差,对高原低氧环境十分敏感,缺氧后比成人更容易引发高原病,而且后果较为严重、持久。 根据有关研究和经验,建议尽量别带10岁以下孩子去高海拔。 比较安全的年龄是在十几岁以上,1本人一般按照14岁左右的标准掌握。 年龄过大且身体状况不佳的老人也同样不适合到高海拔。 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全面退化,免疫力和应对特殊环境的能力下降,容易感冒或患上肠胃病,更容易发生急性高原病。 二、高海拔活动注意事项(一)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的情绪、坚强的自信心,对于减弱高原反应带来的身心不适十分重要。 要有一副平常心,既不要过于紧张。 如果过于紧张,无谓地忧心忡忡、思虑过度,稍有不适便慌乱起来,给自己负面心理暗示,反而会使身体不适加剧,延长缓解时间。 其实,许多高原反应症状都跟心理作用有关。 (二)足量饮水之所以把“饮水”提在这个位置,目的是要大家认识到在它高原适应中的重要性。 不少人在高原对饮水并不太在意。 这对保持健康、克服高反是十分有害的。 说一说为什么在高海拔要足量饮水的原因吧: 人到达高海拔后,脊髓会很快产生大量新红血球,以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这些新红血球使血液变得粘稠;同时,由于空气干燥稀薄,呼吸加速,使体内水分丧失比平原快,这种脱水更加剧了血液粘稠。 另外,在缺氧状态下,人体呼吸频率加快,深度加大。 引起二氧化碳超量排出,造成身体体液环境偏碱性,出现“碱中毒”现象。

高原施工医疗卫生防疫措施

高原施工医疗卫生防疫措施 (1)加强管理,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我单位项目部配备卫生管理人员,统一协调本辖区内的医疗、抢救、后送、防疫、劳保等有关问题。 对施工管理人员和卫生技术人员进行强制性卫生保障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高原防病治病、劳动卫生、劳动保护、膳食营养知识水平,把高原的卫生保障工作做得更好。 实行免费医疗。凡我单位在铁路施工期间发生伤病,个人不承担医疗费用,在我单位项目部医疗保障中心、工地医院卫生所就诊实行免费医疗。 选拔优秀卫生人员进驻施工区,卫生人员要求身体素质好,有高度事业心和责任心,医疗技术好,能一专多能、一职多用,能胜任高原防病治病工作的卫生人员进驻施工区。 (2)做好施工队伍初上高原医疗保障工作 在施工人员进驻高原前10天,卫生人员要携带必要的设备和药品,提前进入高原,做好施工队伍进场的各项卫生保障工作。 加强卫生人员巡诊和夜间值班、夜间查铺唤醒制度工作,做到及早发现病人、治疗病人、后送病人,最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痛苦。 后送范围:对高原肺水肿、脑水肿等急症,要根据病人病情确定,保证病人途中生命安全。 高原病的诊断,严格国家或地方标准执行。 (3)卫生防病措施 施工现场卫生学勘察。施工前,要按要求对现场传染病、地方病、气象、水文等情况进行详细的卫生学勘察。我我单位已对现场情况作过调查,并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水质消毒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卫生防病工作职责分工。各施工卫生所负责本单位的卫生防病工作,我单位工地医院负责我单位管区内的卫生防病工作,做好食品卫生、饮水卫生、环境卫生、劳动卫生和传染病、地方病的监测监督工作。 (3)职工的健康责任和健康教育 各级干部职工必须无条件接受高原病、传染病、地方病预防知识培训教育。以鼠疫烈性传染病防治为重点,了解传播途径、临床症状及预防措施,做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预防为主。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利用多种形式宣传卫生知识,彻底清除职工对高原病的恐惧心理。受高原病、传染病、地方病预防知识教育的职工达到100%。

道路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在施工中, 我部将严格贯彻国家和地方政府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章制度,严格执行ISO14001:1996(GB/T24001-1996)环境管理标准,加强环境保护,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给自然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环境保护目标 施工现场扬尘、噪声、污水、废弃物排放符合环保部门的控制排放标准,施工现场自然环境保护满足国家和地方环保部门的法律、法规要求。 二、环境保护体系 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方针、政策及有关制度,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本项目的环境保护体系。 环境保护体系图附后。 三、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1、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化害为利”的原则,防止污染和破坏自然环境,同时认真学习当地的环保法规,并且严格遵守和执行。 2、成立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办公室主任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业务人员及各施工队长任组员的环保组织机构。 环保组织机构图附后。 3、环境保护方案及措施

根据本项目的特点,本合同段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是场地噪声、现场扬尘、建筑垃圾等。 3.1噪音污染控制 3.1.1施工期间,严格控制噪声对环境的影响,确保噪声污染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和《城市区域环境震动标准》的要求。 3.1.2合理分布动力机械设备的工作场所,避免一个地方运行较多的动力机械设备。 3.1.3采用环保空压机,对个别噪音超标的机械设备,采用安装消音器,设置隔音棚等措施,降低噪音。 3.1.4爆破采用松动爆破,严格控制爆破震动,降低爆破噪音。 3.1.5对于行驶的机动车辆,装备排气消音器,现场只允许按低音喇叭,场外行驶严禁鸣笛。 3.1.6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对施工引起的扰民事件,耐心、细致地进行解释,避免争端事件的发生。 3.1.7拌和站及预制场设置必须远离居民区至少500m以外。为保证施工现场居民的夜间休息,对距居民区150米以内的施工现场,施工时间控制在8∶00—12∶00和14∶00—20∶00(当地时间) 3.2降低粉尘污染 3.2.1施工道路用洒水车经常洒水降尘,避免尘土飞扬。 3.2.2在运输易产生扬尘的材料时,车辆配备挡板,用彩条布遮盖。 3.2.3作业场地及运输车辆及时清扫、冲洗,保证施工场地及车辆清

公路改建工程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公路改建工程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正式版

公路改建工程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正式 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 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 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安全目标 1.安全管理目标:杜绝施工中发生重大人身伤亡事故;年轻伤率不超过2‰;无等级火警事故;无机械行车和道路交通责任事故;无爆炸事故;无治安案件;无爆炸物品丢失事故。 2.建立安全保证体系和组织机构见文件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框图见图 二.安全保证措施 1.安全制度措施 ①安全工作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

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遵循业主编制的《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制订行之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完善安全生产内业资料管理,开展安全标准工地建设和安全生产检查活动。实行开工前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施工中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施工后安全生产评比制度。 ②制定安全预防措施,清除事故隐患,有针对性地对从事高空作业、爆破作业及工程机械、运输作业等人员,制定相的制度和措施,进行重点防范,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以确保安全目标实现。 ③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由经理

高原施工

高原地区施工 本项目施工地点位于玻利维亚的拉巴斯市,平局海拔3600m,属于高原地区。从医学角度看,“高原”系指海拔3000m以上的广阔地域。在此高度上可以使大多数人在静息状态下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而超过此高度时,其生理、生化、病理和临床方面的改变则明显加剧。因此,要考虑施工人员身体健康及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由此导致的施工效率降低的情况,还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措施来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3.2.1.1劳动力的选派 (1)选择身体素质好的施工人员,经医院体检,能适应高原地区低气压、缺氧的特殊自然环境。 (2)政治思想好,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勤奋,遵纪守法。 (3)业务能力强,施工经验丰富,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并经过高原地区卫生、保健及施工技术培训过的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 (4)进入高原地区工作的人员必须建立健康档案,要严格执行工前、工作期间和工后三个阶段的健康体检,实行全程动态健康监护。工前健康体检,主要针对高原反应的程度,对不适应高原环境的人员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工作期间实行季度体检制度。 (5)根据本工程海拔高的特点,本工程在施工中尽量采用机械化作业,减少劳动强度,提高施工的劳动生产率。在施工条件和要求许可的前提下,尽量雇用当地劳动力补充非熟练工种岗位用工。 3.2.1.2建立针对高原的应急救援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项目部对高原常见、特发性疾病的防控管理,以及当发生高原疾病时,做出应急响应。 (1)防控措施 1)进驻高原前,应对拟进驻人员体温、脉搏、血压及呼吸功能测定;对心、肺听诊和肝、脾、肾等主要脏器进行检查,并对心肺X 透视、心电图检测。通过全面体格检查,剔除高原病“易患者”,筛选出适应进驻高原的人员。同时,应保留检查记录,以供查阅。

对草原生态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

对草原生态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 草原是牧民的基本生产资料,是草原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县是自治区确定22个牧业县和30个易灾县之一,草原畜牧业比重占全县畜牧业比重60%以上。但近年来,特别是1996年至XX年期间,由于草原畜牧业一味追求数量扩张型发展路线,忽略了草原生态承载能力,使全县牧区人口和牲畜存栏不断增加,同时受利益趋使滥垦乱挖草场案件时有发生,草原自然灾害、生物灾害频发,造成草场载畜能力明显下降,全县天然草原生态日益恶化,几乎所有的天然草原均不现程度地出现“三化”现象,甚至约有20余万亩的草场已不能做放牧使用,严重制约了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破解草原生态保护与草原畜牧业经济如何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难题,**县党委书记曾亲自牵头组织县四套班子领导先后两次深入牧区调研,并明确提出:“开展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作是关系牧区牧民长期发展的根本问题,抓好草原生态保护是真正对牧民负责的一项重大工程”,要坚持按照“保护草原就是保护生产力,建设草原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基本原则,大力开展草原生态保护工程建设,依托国家天然退牧还草项目工程,通过5年的努力实施了6期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948.5 万元,建设草原围栏面积278 万亩,使

围栏草场面积达到全县实际可利用草场面积494万亩的56.28%;切实加大牧民定居、草畜平衡建设力度,XX年完成了安乡托斯呼尔图村、哈镇乌拉斯台村2个牧业村队的牧民定居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落实了饲草料地种植任务,积极推广禁牧休牧轮牧制度和冷季舍饲、暖季放牧制度,转变生产方式,实现了新建定居点30%牲畜冷季舍饲圈养;认真做好草原虫鼠害监测和防治工作,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办法,每年防治面积在30万亩以上;不断规范和加强草原行政执法力度,通过开展清山清查活动,杜绝了滥垦乱挖破坏草场行为,避免了人为破坏草场现象发生。 通过以上举措,**县草原生态得到了明显改善,草原畜牧业呈现勃勃生机。通过实施退牧还草项目,全县天然草草地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改善了草原植物的生存环境,使草地植被得到休养生机的机会,草原植被覆盖度和产草量均有明显提高。经测定:我县项目区内程区内草原植被平均盖度提高了5-15个百分点,平均高度提高了3-8厘米,平均地上生物量提高了10-24%。项目区牧民通过项目带动和国家禁休牧陈化粮折现补助,已累计直接增加收入1700万元以上,户均达到1万元左右;通过实行牧民定居、以草定畜、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冷季舍饲圈养等配套措施,不仅有效减轻了天然草原放牧压力,还能积极引导广大农牧民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调整畜群结构,改良家畜品种,加快出栏周转,提

高原施工预防措施 优质文档

高原施工预防措施 一、风险预测与防范 1、由于本工程的特殊地理位臵和环境,高海拔、高寒、高温差是施工的一大难题。进入施工现场施工的作业工人会有较大的高原反应,这是风险之一。 针对此风险,我们采用以下措施进行防范: (1)选用有高原施工经验的作业人员; (2)进场前进行高原施工知识教育,使其掌握高原施工应着重注意的事项;(3)现场常备常用的治疗药品和器具(如氧气包等); (4)现场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出现险情时立即启动救援预案。 2、高海拔作业,造成人员、设备的降效 预防措施:从进场就着手考虑,配备足够的人员和设备,保证工程顺利实施。 3、随时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 预防措施:进场后对施工沿线进行全面监测,标识出重点监测区段,发生险情,及时调整方案,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二、事故应急预案 (一)、应急准备 1、组织机构及职责 (1)依据现场组织机构人员组成应急救援小组,并公示其联系电话。

(2)事故应急处臵领导小组负责对项目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 2、培训和演练 (1)项目部安全员负责主持、组织全机关每年进行一次按高处坠落事故“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模拟演练。各组员按其职责分工,协调配合完成演练。演练结束后由组长组织对“应急响应”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必要时对“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调整或更新。演练、评价和更新的记录应予以保持。 (2)施工管理部负责对相关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培训。 3、应急物资的准备、维护、保养 (1)应急物资的准备:简易单架、跌达损伤药品、包扎纱布等。 (2)各种应急物资要配备齐全并加强日常管理。 (二)、应急响应 1、一旦发生事故由安全员组织抢救伤员,及时拨打“120”急救中心,由安全员及施工现场人员保护好现场防止事态扩大。其他义务小组人员协助安全员做好现场救护工作,如有轻伤或休克人员,现场安全员组织临时抢救、包扎止血或做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将伤亡事故控制到最小程度。 2、处理程序 1)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人。 2)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高速公路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高速公路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12.1地下管线及周围建筑物的保护方法 为确保施工期间各种管线的安全,拟采取以下保护措施: 12.1.1认真贯彻上海市有关管线保护条例、办法、制度,指派专人负责管线保护工作,实行层层管线交底制度,现场悬挂管线保护的相关制度,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教育,提高管线保护意识。 12.1.2摸清地下管线,绘制管线平面图,积极主动与各管线单位一起完善管线资料,核实管线的位置、走向、性质等,施工中将对承台周围3m范围内的重点管线采取物探、开挖样洞等措施进一步摸清管线情况。 12.1.3对于一般软管,采取常规保护办法,首先开挖使其暴露,基础开挖前对靠近管线一侧采用钢板桩支承,以免使其移位。 12.1.4对于硬质管线,应首先向管线单位申请允许沉降范围,基础开挖采用支承技术,并在开挖过程中加强跟踪观测,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停止施工,采取补救措施后方能进一步施工。 12.1.5对管线围护结构的撤除,应边拔除边填灌砂石调料,间隔跳拔围护结构。

12.1.6现场将配置具有一定水平的管线维护人员、设备,对突发情况立即汇报,并积极配合管线单位组织抢修。 12.1.7对于开挖发现的不明管线,将如实向建设单位进行汇报,不隐瞒、不擅自处理。 12.1.8管线拆除后的孔洞采用素土回填,并进行必要的地基加固处理。 12.1.9对影响施工但暂不拆除的架空线路,将采用木排架进行架空限位。 12.2控制环境污染的措施 12.2.1建立健全强有力的环保体系 12.2.1.1设立环保专业人员组成环境保护队,聘请1名环保专家担任技术顾问。 12.2.1.2设立环境监测点,在业主环境保护监测站的指导下开展工作,配置足够的环境监测仪器,并派专人进行监测,随时向环保专家咨询,及时向环保部门汇报动态情况。 12.2.2减少粉尘污染 12.2.2.1施工中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确保由于施工产生的空气

道路施工安全措施

道路施工安全措施 一、施工准备 施工前,要对场地进行“三通。‘平“处理。若要修筑临时便道时,必须保证行车和行人的安伞。并有明确的指示标志和交通管制措施。对工地临时用水、用电,用调查了解,并绘制草图。对全体参加施工人员进行用水、用电的安全教育,对特种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持证上岗制度。 施工前,对埋设在地下的管线作除明锓的标志,并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交底。当挖方经过裂缝的墙壁、歪斜的烟囱等危险建筑物时,必须事先对其进行支撑、加固。对水准点、电杆设置防护栏,对雨季施工容易塌方的路段,制定切实可行的安伞施工方案。 施工区域悬挂国家规定的安伞标志、危险、警告、符号和标语,告诫人们保护的范围和危险的区域。 二、路基施工安争 路基施工前,应编制严密的施工组织设计,制定严格的施工规范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落实现场指挥调度人员,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布置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配备施工人员必须的安全保护用品,。。‘切准备就绪方_口J‘开始路基施工。 路基施工时,施工区域必须设置专人进行交通管理,对人员、 车辆、机械实行统一寸旨挥。以免发生人身、机械事故。挖土机旋工时,必须保证。‘定的施工场地,人员不得进入回转半径以内。运土汽车进入施工场地必须有专人指挥,以保证安仝。施工场地禁止行人通过。堆土时,堆土区必须留有

必要的人行道,尽量避免靠墙堆土,必须堆土时高度不得超过1米,并设有良好的排水管沟。在进行碾压施工时,应保证压路机碾压时边缘留足安全距离,防止碾压时发生不安全事故。在用电夯施工时,绳索要结实廿J‘靠,防止压脚伤人,接夯电线必须绝缘良好,启动、制动开关灵敏、安全。人、机配合施工时,人和机械有一定的安伞距离。路基施工时,应有专门的安伞员管理现场的施工安伞。 三、基层、面层施工安伞 基层三合土施工时,要注意防止环境污染,影响居民的身心健康,必要时应设置围栏隔挡。机械周围不允许站人,要保证机械前进后退自如,现场必须有专人指挥,防止发生人身伤亡事故。摊铺施工时,施工人员要注意及时避让施工机械,服从现场指挥。施工结束,必须清理现场,剩余材料不得乱倒在路边,影响人行安伞。 面层施工前,必须用木马、隔挡绳等封闭施工区域的交通,在隔挡栏上设置明显的红旗或红灯等警示标志,并派专人看管交通。施工前,还要认真检查机具、设备的完好程度,并做好保修工作。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随时检查,运输车辆安伞、用电安全等。 过往车辆碾压时,必须进行交通管理,注意随时避让过往车辆。特别注意以下施工安全:安装模板时,各种材料要求堆放整齐,防止发生拌脚、扎伤。安装时,要求模板高程准确,在调整模板高程时,要防止挤伤手指。砼拌和前,应检查搅拌机传动部分、离合器和制动器是否灵活町靠,钢丝绳有无断丝或损坏。搅拌机各部分联结螺应牢固,传动部分应有防护罩。电机接线良好。搅拌机在转动过程中,不准用

浅论对高原高寒地区公路设计的思考

浅论对高原高寒地区公路设计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9-04-16T15:17:12.33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作者:吴志明 [导读] 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在不断深入,不仅内陆地区的交通质量得到了改善,高原高寒地区的交通问题也在日益环节。 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 650000 摘要:在我国交通建设的过程中,公路设计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高原高寒地区的公路设计存在一定难度,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确保公路的质量,还要保障公路施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所以,要积极采用现代技术和新的设计理念,提升高寒高原地区公路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其满足现代交通需求,从而促进我国西藏等高原高寒地区交通条件的改善,本文就此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高原高寒;公路设计;思考 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在不断深入,不仅内陆地区的交通质量得到了改善,高原高寒地区的交通问题也在日益环节。在高原高寒地区修建公路是我国目前主要的公路建设任务,其受到地质、环境、水文等条件的影响,公路设计存在一定的难度。与内陆地区相比,高原高寒地区不论是在公路规模上,还是在设施、宽度等方面其等级水平都相对较高。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要合理把握各项技术标准,做好线位的布设,将安全、环保等现代公路的修建理念融入到公路设计之中。 一、高原高寒地区公路路线设计 (一)规避不良地质 在高原高寒地区修建公路很容易遇到不良地质情况,所以在设计时,要尽可能规避不良地质,减少地质问题对公路质量的影响。可以利用遥感、GPS、地质勘查等技术手段来分析路段情况,正确评估地质灾害等级,避免其对公路建设造成影响。对比不同的路线方案,要坚持回避原则,如果无法完全规避不良地质,可以采用一定的处理措施。如果存在泥石流、滑坡、冻土等比较恶劣的地质问题,可以重新选择修建路线或绕开修建,降低不良地质造成的危害影响。在公路修建项目中,如果地质条件相同,要优先选择阳坡修建,从而减少冻融滑坡、融陷破坏等问题的出现。阳坡光照时间较长,可以提升路面温度,避免过大的早晚温差,进而对上述问题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二)规避大长纵坡 高原高寒地区经常会出现积雪、冰冻等情况,导致大长纵坡路段行车危险性较大,所以在设计时要多加注意。研究显示,隧道方案能够降低大长纵坡的危险性,所以可以对隧道方案进行合理利用,从安全、环保、成本造价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比较不同的方案方法,确保路线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在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避免小半径曲线的使用;第二,提升高行车视野距离;第三,设置避险车道,其入口视距要符合要求;第四,设置紧急停车带,方便检修和调整。 (三)科学选取超高值 在选取曲线超高值时,要从多个方面着手考虑,其中包括车速、气候、路面类型等等。如果在路段位于积雪冰冻区域范围内,则在设计时要对最低车速进行考虑,避免冰雪天气出现车辆打滑等问题。此外,要以我国货车为标准,将最大超高设定为6%。 二、高原高寒地区公路路基设计 (一)路侧净空 通常,积雪冰冻地区容易出现车辆打滑等情况,其路面摩擦系数相对较低,所以容易引发事故危险,转弯路段的危险系数最高。所以,要准确计算路侧净空,平曲线半径越大越好。为了避免车辆在道路外围再次发生呢危险,如果用地面积足够,可以额降低路基边坡坡率,可以选用两种边沟形式,一种是暗埋边沟,另一种是碟形边沟,其能够增加路侧净空,进而使道路使用更加安全。 (二)横断面 高原高寒地区降雪频繁,所以路面积雪较多,针对这个特征,路基横断面不仅要设计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等位置,还要尽可能进行路基加快,设置更多可停靠空间,进而确保初雪设备的自由出入。 (三)排水 高原高寒地区的路基时常会出现冻胀、翻浆两种病害问题,这两种病害问题具有独特性,需要采取有效的路基排水措施进行防治缓解。针对此类地区较强的冻融循环情况以及冬季需要撒盐除雪的特点,在排水工程设计时,首先要选择恰当的设施材料。可以将圬工材料作为首选,也就是尽可能采用浆砌片石,或预制/现浇混凝土材料,合理设计混凝土排水结构。由于此类路段时常需要撒盐除雪,所以还要选择有效的防腐手段和提升混凝土抗冻能力的对应措施。 三、高原高寒地区公路路面设计 路面需要长时间暴露在外部,其会直接受到低温、降雪、紫外线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路面设计时,要优化设计思路,对路面抗高寒、抗裂缝、抗滑三种性能加以考虑。裂缝较多的路面在高温软化后会出现许多车辙印记,等到寒冷季节的到来,这些车辙会使裂缝问题更进一步恶化。而后,雨水会从裂缝中进入路基,影响路基稳定性,进而导致路面质量降低,影响路面的正常使用。在高原高寒地区,时常会出现积雪和冰冻现象,与正常路面相比,其摩擦系数较小,进而导致路面没有足够的抗滑性能。所以,要对其抗寒、抗滑、抗裂三种性能进行强化,着重进行路面材料的考虑和筛选,才有合理的层间处理措施。优质的层间处理能够减少半刚性基层干缩裂缝反射问题。要尽可能选择摩擦阻力系数较高的材料,这种材料的防滑性能较好。 四、高原高寒地区公路桥梁设计 在高原高寒地区建设桥梁具有条件差、形式多等特点,面对恶劣的环境和气候条件,要着重做好安全性能设计。其主要包括桥身强度、稳定性、桥梁耐久性、全寿命周期等多个方面。 (一)结构形式选择 由于环境恶劣,不具备良好的施工条件,所以现场技术和质量管理都无法充分发挥效用,桥梁结构最好以预制拼装结构为主,统一孔跨布置,避免预制结构产生尺寸变化,确保其具有一定的可更换性,使其能够大批量生产。采用化零为整的方式尽量在预制场内实现桥梁结构的批量生产,从而有效控制生产质量,提升其对抗恶劣天气的能力。针对现浇施工,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技术和方案的筛选,从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的主要措施

编号:AQ-JS-03310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的主要措施Main measures of high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afety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的主要措施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为杜绝重大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把一般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确保施工的顺利进展,特制订安全措施如下: 1、建立安全保证体系,项目部和各施工队设专职安全员,专职安全员属质检科,在项目经理和副经理的领导下,履行保证安全的一切工作。 2、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采用多种教育形式,使职工树立安全统一的思想,不断强化安全意识,建立安全保证体系,使安全管理制度化,教育经常化。 3、各级领导在下达生产任务时,必须同时下达安全技术措施检查工作时,必须总结安全生产情况,提出安全生产要求把安全生产贯彻到施工的全过程中去。 4、认真执行定期安全教育,安全讲话,安全检查制度,设立安全监督岗,支付和发挥群众安全人员的作用,对发现事故隐患和危

及到工程人身安全的事项,要及时处理,作出记录,及时改正,落实到人。 5、施工中临时结构必须向员工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临时结构须进行安全设计和技术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6、石方开挖,必须严格按施工规范进行,炸药、运输、保管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制订的安全法规,爆破施工要严密组织,严格控制药量,确定爆破危险区,采用有效措施,防止人、畜、建筑物和其它公共设施受到危害的损坏,确保安全施工。 7、架板、起重、高空作业的技术工人,上岗前要进行身体检查和技术考核,合格后方可操作。高空作业必须按安全规范设置安全网,拴好安全绳,戴好安全帽,并按规定配戴防护用品。 8、工地修建的临时房、架设照明线路、库房,都必须符合防火、防电、防爆炸的要求,配置足够的消防设施,安全避雷设备。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

高原冻土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高原冻土施工技术措施 二、高原多年冻土区路基施工的主要特点: 多年冻土区现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是地质历史时期的产物,是由古代和近代地质地貌过程和气候条件所决定的。 特点一:在不破坏多年冻土区现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前题下,多年冻土是稳定的,但如果多年冻土被破坏,地基多年冻土将产生衰退,甚至融化,路基地基将受到严重影响。 特点二:多年冻土区路基受施工季节影响较大,应尽量减少季节对多年冻土的热干扰。 特点三:水对路基地基影响较普通地区大。水携带的热量较空气要大得多,水在路基工程附近的聚集,对路基地基多年冻土的热干扰很大,甚至引起多年冻土大量融化。 特点四:多年冻土工程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在不大的范围内,各种工程类型的多年冻土可能均有分布。

特点五:本工程地处青藏高原,冻结期较长,最长达七个月。 特点六: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受不均匀冻胀和热融下沉影响较大。 四、高原多年冻土区路基施工技术措施: 根据高原多年冻土区路基的特点,总结相关工程施工的经验和教训,对多年冻土路基必须采取相应技术措施。 技术措施一:路基施工中,为减小路基热融下沉,应注意减少填料蓄热对地基多年冻土的影响;路堤较高时,宜分两次填筑;高温多年冻土地段路堤宜在暖季时期填筑。路堑开挖后,基底换填层下的卵碎石土工作垫层对减少路基冻胀和融沉有重要作用,所以在施工中应认真作好工作垫层。基于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的特殊性,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必须满足在抗冻胀、抗融沉方面的特殊要求。 技术措施二:多年冻土区路基施工应充分重视多年冻土环境保护和环境保护工程的施工,严格按环保要求组织施工。为满足环境和路基稳定要求,防止因周围环境的冻土被破坏,致使热融发生扩散而危及铁路路基稳定,要求青藏铁路取土场应离开路基500m以上,且必须由环保部门指定。施工时尽量采用移挖作填的办法解决填料,充分利用弃碴和路堑挖方。 技术措施三:针对路基不同的施工部位,宜选择合适的施工季节。高含冰量多年冻土分布地区,路堑开挖将高含冰量多年冻土直接暴露在大气中和阳光下,多年冻土的热状态受到严重干扰,高含冰量冻土的融化,甚至可使施工无法进行,所以高含冰量多年冻土路堑的开挖选择在寒冷季节,暴露的多年冻土不会融化,相反,多年冻土的温度还会下降,有利于多年冻土的稳定。 基底和边坡的换填应在暖季初期完成,这时填料的畜热较少,对边坡和基底多年冻土的热干扰较小。 高温高含冰量多年冻土地段路堤的填筑宜在暖季早期进行,这时多年冻土上的活动层尚未完全融化,而填料的蓄热又较少,地基高温高含冰量多年冻土可得到有效的保护,对路堤的稳定是十分有利的。 技术措施四:由于水对路基地基多年冻土的热干扰很大,甚至引起多年冻土大量融化。防止地表水、地下水与地基多年冻土接触是维护地基多年冻土稳定的关键。路基施工前必须预先做好临时排水系统,并将临时排水和永久性排水系统统筹考虑,以减少对施工地段地表的破坏,保护好多年冻土环境。 技术措施五:针对多年冻土区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在路基工程开工前,应做好冻土工程地质资料的核对工作。高含冰量多年冻土分布以及不良冻土现象分布地段,采取利用通风路基技术,加设保温盲沟,加设防水保温护道,铺设土工格栅等措施来保障路基稳定。 通风路基是采取在路堤基底用重型压路机压实后,直接在基底面上埋设钢筋混凝土通风管或码砌1m厚无风化片石,最后在钢筋混凝土通风管或码砌片石顶上封一层过

高寒地区多年冻土路基施工工法

高寒地区多年冻土路基施工工法 1前言 高寒区多年冻土地区,由于路基的修建,改变了原有永冻土地质的水热状况,引起水热的重分布,导致路基的融沉、塌陷、路面裂缝等病害,交通无法正常行驶或中断交通,影响道路使用寿命。 加漠公路漠河机场至北极村段A1合同段位于I1区,年平均气温-4.4℃,冬季最低气温-52.3℃,属于岛状多年冻土地区,最大冻深达11m,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会同设计和科研单位在充分掌握当地气候和多年冻土数据规律基础上,针对路堤、路堑以及填挖过度段三种路基断面形式分别进行制定施工技术方案,经实施推广应用是成功的。该工法解决了高寒区多年冻土地区高等级公路路基病害技术难题,确保了路基的稳定性。降低路基病害,节约工程造价,缩短建设工期,有广泛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工法经科技查新国内未见相同报导,该工法经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鉴定,处国内领先水平。 2 工法特点 2.1多年冻土区路堑堑顶加设挡水埝、U形防渗截水沟;基底及边坡采用换填保温材料;根据永冻土的地段工程地质、气候条件和施工力量等情况合理安排各道施工工序,最大可能减少多年冻土的暴露时间,减少对冻土的人为扰动。 2.2多年冻土区路堤采用路基不同层间分别填筑不同粒径级配填料,使同一粒径水平的颗粒填筑在同一层,并把粗颗粒填料放臵于表层,保证路基结构稳定基础上,尽量增加粗颗粒层的孔隙度。同时在

细粒填土中铺设水平排水板;并在路堤边坡外采用清表土及弃土设臵大于4m宽的护坡道。 2.3多年冻土区填挖过度段采用保温防渗结构,在整个过渡段铺设保温材料,并在路肩线以下设臵了复合土工膜防渗层。 2.4本工法与“以桥代路”、“挖除冻土换填”、“碎石挤密桩”路基施工技术比较,节省工期,施工方法简便,安全可靠、节能高效、保护环境,节约大量的施工建设成本。 3 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高寒区多年冻土地区道路修建。 4 工艺原理 4.1多年冻土区路堑施工原则就是有效防止地表水或地下水对路堑边坡及路基的侵害,充分利用冻土的强度,并保护好冻土不被融化,而发生热融沉陷。 4.2多年冻土区路堤施工是对原始填料进行粒径级配筛分组合,形成级配良好的细粒土层,减少水分渗透,和同一粒径粗颗粒的碎石水平组合层,增大孔隙性。充分运用孔隙的隔热作用,减少地表热量向下传递。这样在路堤结构中形成3种级配层,即粗、中、细颗粒级配层和水平排水板组成,3种级配层按照由细到粗从上往下填筑,从而阻止高温下传递确保永冻土不被破坏。并在路堤边坡外采用清表土及弃土设臵大于4m宽的护坡道,有效对路基地表以下冻土保护和减少水源对路基的侵害。 填挖过度段是在路肩线以下,设臵了复合土工膜防渗层,复合土工膜防渗层的下部是工业保温材料隔热层。消除了原有冻土产生冻胀

公路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高速公路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一、施工安全设施的布设 (1)施工区标志:用于路面工程施工施工过程中占用车道、封闭道路、借道行驶等。施工区标志根据规范及实际需要,按组进行设置,重复使用。 施工现场标志支撑采用支架结构形式;标志板采用1mm厚镀锌钢板,采用材料为二级反光膜;字高30cm。标志尺寸应符合国标要求,并用沙袋等重物压稳。 (2)临时交通标线: 单侧双向两车道行驶时,需设置中央隔离设施,同时设置临时标线,包括车道边缘线、车道分界线,用以渠化通向交通、分离对象交通;标线采用溶剂型反光标线。 (3)临时隔离设施:包括临时隔离栅、隔离墩、水马、锥形路标、防撞桶等。 锥形路标、防撞桶配合施工标志使用,或作为简易隔离设施单独使用。 各类标志,均应符合《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标准》(GB5768-1999)的规范要求,并具有夜间反光功能。其中隔离墩及钢管须有红白相间的反光标记;防撞标志桶内要适当填充,防止倒伏;锥形交通标采用内部填充或压沙袋圈等方法防止倒伏,严禁用砖头、石块等有棱角物体压制,以免引发交通事故;警示标志牌除支架底部采用铸铁支座外,可视情况采取压沙袋等方法防止倒伏。施工现场的标志要有专人负责,

必要时采用信号或旗手管制指挥交通,严禁因施工标志摆放不规范而引发交通事故。 当两公里路段内安排两处或以上施工现场时,可按一处施工现场布设标志,中间采用锥型交通标连接。 (4)作业控制区内设置交通标志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作业区在右侧车道时,应将交通标志设在公路右侧路肩上和作业区边界的左侧; (b)作业区在左侧车道时,除施工预告标志设在右侧硬路肩上外,其他交通标志应设在施工区边界的右侧或中央分隔带上。 (c)禁令标志:禁止通行标志设在上游过度区的前方;禁止超车标志设在禁止超车路段的起点处,解除禁止超车标志设在禁止超车路段的终点处,限制速度标志,设在限制车速路段的起点,标志牌上标明所限制的速度;解除限制速度标志设在限制车速路段的终点处。 (d)警告标志:前方施工标志设在警示区的起点处;前方车道变窄标志应设在车道变窄处前方至少200米处;双向通向标志应设在双向通行路段前至少400米处。 (e)指示标志:前方绕行标志设在需要绕行的车辆进出处前至少200米处起点处;直行和单向行驶标志,应设在需要直行、转弯和单向行驶路段前方200米处。 (f)渠化装置:渠化用的锥行路标应从上方过渡区开始,顺车流方向布置,间距5-20米,作业完成后,必须逆着车流方向拆除;交

高原施工安全措施

高原施工人员安全措施 一、高原地区主要有害因素 高原地区地理特殊,自然环境恶劣,气候条件差,对机体功能影响很大,如不注意加以防范,往往会造成机体组织器官得损伤,导致急慢性高原病得发生。高原环境性低氧、强紫外线辐射、干燥就是对人体有害得主要因素。 (一)低氧:低氧就是高原损害得根本原因,海拔增高、大气压降低,空气逐渐变得越来越稀薄,氧气得浓度也就相应减少,海拔3000米氧含量为平原得69%,海拔4000米为52%。人体氧气供给不足而产生低氧血症,出现一系列因环境性缺氧引起得不适症状:头痛、头晕、心慌、胸闷气短、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失眠等,称之谓“高原反应”,反应得程度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少数反应较重,甚至发生高原肺水肿、高山昏迷、高原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等而危及生命。长期在低氧环境下工作、生活,可能会造成组织器官功能变化,罹患高原性心脏病、高原血压异常、高原红细胞增多病、指甲凹陷症等高原特发性疾病。 (二)强辐射:高原地区日照时间长、空气稀薄、干燥少云、地表接受太阳辐射量随海拔增高而增加,紫外线辐射强度大,特别就是对人体损害较大得中波紫外线,在海拔4000米高度,300纳米紫外线就是平原地区2、5倍,人体接受辐射量强度更明显,致使暴露部位粘膜、皮肤遭受损伤,发生日光性皮炎、眼球结膜炎等。

(三)干燥:高原大气水分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减少,在海拔3000米高度大气得水分只相当于平原地区得34%,海拔6000米仅为平原得5%。机体水分含量减少与海拔高度呈正比,干燥、缺氧等使皮肤水分散失,致使呼吸道粘膜与全身皮肤干燥,易促发咽炎、鼻炎、干咳与手足皲裂等。 二、进驻高原得准备 (一)学习高原防护知识 熟习进驻地区得地理特征、自然环境与气候变化特点,了解对身体引起危害得因素,掌握自我防护、自我保健与自我监测得常识。 (二)心理适应性煅炼 明确在进驻高原中将可能遇得各种困难与不利因素,作好思想准备,树立战胜困难得信心,消除紧张情绪与恐惧心理,以平与心态对待困难与不利因素,去主动适应高原、战胜高原。 (三)全面身体检查 进驻高原前体格检查应详细、全面,经检查了解自己身体状况,对能否到高原,怎样去适应高原非常重要,体格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1、详细询问生活史、既往史、家族史、曾上高原反应史。 2、一般检查:测体重、血压、呼吸、脉搏、肺活量与胸腹、心肺、肝脾、四肢脊柱等全身物理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