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科目考试题库-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

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科目考试题库-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
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科目考试题库-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

住院医师规范化传染病学题库

第一章总论

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与临床特点,诊断、预防和治疗原则。熟悉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传染过程的表现与影响因素,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与影响因素。了解“传染病”与“感染性疾病”概念的异同,传染病的现况及其危害,传染病学的发展趋势,学习传染病学的目的。

一、选择题

A1型题

1.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引起疾病,主要取决于:E

A. 机体的保护性免疫

B、病原体的侵入途径与特异性定位

C、病原体的毒力与数量

D、机体的天然屏障作用

E、病原体的致病力与机体的免疫机能

2.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寄生在机体的某些部位,机体免疫功能使病原体局部化,但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疾病。此种表现是: B

A.机会性感染

B.潜伏性感染

C.隐性感染

D.显性感染

E.病原携带状态

3.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与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此种情况属于:B

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潜伏性感染

4.病原体侵入从体后,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同时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此种情况是: B

A.隐性感染

B.显性感染

C.重复感染

D.潜伏性感染

E.机会性感染

5.用于某些传染病的早期诊断的免疫学检查,主要是测定血清中的: C

A.IgG

B.IgA

C.IgM

D.IgD

E.IgE

6. 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是:D A.患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B.周围性、地区性、季节性

C.散发、流行、暴发流行

D.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E.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7. 熟悉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最重要的意义是:B

A. 协助诊断

B.确定检疫期

C.追踪传染来源

D.预测流行趋势

E.有助于院内感染的鉴别

8. 传染病检疫期限的确定是依据该病的:C

A. 隔离期

B.传染期

C.最长潜伏期

D.最短潜伏期

E.平均潜伏期

9. 可作为传染病检疫与留验接触者的重要依据的是:C

A. 传染期

B.隔离期

C.潜伏期

D.前驱期

E.免疫期

10. 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通常分为:A

A. 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B. 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

C. 初期、极期、恢复期

D. 体温上升期、极期、体温下降期

E. 早期、中期、晚期

11. 下列发疹性传染病按皮疹出现先后次序排列,依次为:E

A. 猩红热、天花、水痘、麻疹、斑疹伤寒、伤寒

B. 猩红热、风疹、水痘、麻疹、斑疹伤寒、伤寒

C. 天花、水痘、猩红热、麻疹、斑疹伤寒、伤寒

D. 水痘、天花、猩红热、麻疹、斑疹伤寒、伤寒

E.水痘、猩红热、天花、麻疹、斑疹伤寒、伤寒

12. 甲类传染病的法定传染病报告时间,在城镇应于发现后:A

A 6小时内

B.8小时内

C.10小时内

D.12小时内

E.24小时内

13. 甲类传染病的法定传染病报告时间,在农村不应超过:D

A.6小时

B.8小时

C.10小时

D.12小时

E.24小时

14. 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法定管理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它们是: B

A.甲类2种,乙类23种,丙类10种

B.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

C.甲类2种,乙类22种,丙类11种

D.甲类2种,乙类20种,丙类13种

E.甲类2种,乙类19种,丙类14种

15. 属于甲类法定传染病的是:C

A.鼠疫、炭疽

B.霍乱、炭疽

C.鼠疫、霍乱

D.霍乱、艾滋病

E.鼠疫、艾滋病

16. 对于消化道传染病起主导作用的预防措施是:C

A.隔离、治疗病人

B.发现、治疗带菌者

C.切断传播途径

D.疫苗预防接种

E.接触者预防服药

17. 提高人群免疫力起关键作用的是:C

A.改善营养

B.锻炼身体

C.预防接种

D.防止感染

E.预防服药

18. 下列哪项不属于传染源:D

A. 患者

B.病原携带者

C.隐性感染者

D.易感者

E.受感染的动物

19. 于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的概念,下列哪项是错误的:B

A IgM型抗体的检出有助于近期感染的诊断

B IgD型抗体滴度升高提示既往感染

C 疾病早期抗体滴度低,后期滴度显著升高

D.在疾病恢复期比早期抗体滴度升高4倍以上有诊断价值

E.回忆反应是由于既往感染或预防接种者再感染另一病原体时使原有抗体滴度升高所致

20. 关于潜伏期的概念,下列哪项是错误的:E

A.潜伏期长短一般与病原体感染量呈成反比

B.有些传染病在潜伏期内具有传染性

C.潜伏期是确定传染病的检疫期的重要依据

D.多数传染病的潜伏期比较恒定

E.传染病的隔离期是依据该病的潜伏期来确定。

21.关于免疫反应的概念,下列哪项是错误的:B

A.机体的免疫反应对传染过程的表现和转归起着重要作用B.所有免疫反应都是对机体有利的

C.免疫反应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D.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E.变态反应都是特异性免疫22.关于病原体在传染过程中的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B A.在同一传染病中,入侵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与致病力成正比B.在同一传染病中,入侵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与潜伏期成正比C.病原体的毒力与致病力成正比

D.病原体的侵袭力与致病力成正比

E.在不同传染病中,能引起疾病发生的最低病原体数量相差很大

23.接种下列制剂可获主动免疫,除外:C

A.活疫苗

B.灭活疫苗

C.抗毒素

D.类毒素

E.菌苗

24.关于隐性感染,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B

A.无或仅有轻微组织损伤

B.无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

C.不能通过免疫学检查发现

D.有的可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单纯

E.有的传染病几乎无隐性感染

25.关于潜伏性感染,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C

A.病原体潜伏于机体某些部位而不出现症状

B.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引起显性感染

C.潜伏性感染是重要而危险的传染源

D.潜伏性感染仅见于部分传染病

E.疟疾、结核、疱疹可有潜伏性感染

26. 由致敏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特异抗体有,除外:C A.调理素

B.抗毒素

C.溶菌酶

D.抗菌抗体

E.中和抗体

27. 潜伏性感染见于下列疾病,除外:C

A.结核

B.疟疾

C.白喉

D.单纯疱疹

E.带状疱疹

28. 病原携带状态见于下列疾病,除外:A

A.麻疹

B.流脑

C.白喉

D.霍乱

E.痢疾

29. 与非特异性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因子是,除外:A

A.调理素

B.γ―干扰素

C.肿瘤坏死因子

D.白细胞介素1~6

E.粒细胞―吞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30.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除外:E

A.有特异病原体

B.有传染性

C.有感染后免疫

D.有流行病学特征

E.有感染中毒症状

31. 急性传染病血液常规检查的特征包括,除外:C

A. 白细胞总数显著增多常见于化脓性细菌感染,如流脑、猩红热

B. 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时白细胞可正常,甚至减少,如布氏杆菌病、伤寒

C. 病毒性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常减少或正常,如乙脑、狂犬病

D. 原虫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常减少,如疟疾、黑热病

E. 蠕虫感染时嗜酸粒细胞常增多

32.下列情况可从血培养获得病原体的是,除外:C

A.败血症(sopticemia)

B.菌血症(bacteremia)

C.毒血症(toxemia)

D.脓血症(pyemia)

E.脓毒血症(sepsis)

33. 可用普通显微镜检查涂片来确定病原体而确诊的疾病是,除外: E

A.血液涂片检查微丝蚴

B.骨髓涂片检查疟原虫

C.皮肤淤斑涂片检查脑膜炎球菌

D.肝脏脓液涂片检查阿米巴原虫

E.粪便涂片检查痢疾杆菌

34.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对下列疾病应采取强制性隔离治疗措施,除外: B

A.艾滋病病人

B.狂犬病病人

C.肺炭疽病病人

D.鼠疫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E.霍乱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35. 下列感染中,可排出病原体引起传播,除外:E

A.隐性感染

B.显性感染潜伏期

C.显性感染病程中

D.显性感染恢复期

E.潜伏性感染

B型题:

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潜伏性感染

36.感染过程的表现中最易识别的是:C

37 感染过程中最常见的表现是:B A.IgG

B.IgA

C.IgM

D.IgD

E.IgE

38. 临近疾病恢复期出现并持续较长时间的抗体A LgG

39. 主要存在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上的局部抗体B lgA

40. 感染过程中首先出现是近期感染的标志 C lgM

41. 主要出现于寄生虫感染和变态反应中的免疫球蛋白E lgE A.经空气、飞沫、尘埃传播

B.经水、食物、苍蝇传播

C.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

D.经血液、体液、血制品传播

E.土壤传播

42. 艾滋病 D

43. 恙虫病 C

44. 破伤风 E

45. 麻疹 A

46. 莱姆病C

A 高热持续,24小时体温相差不超过1℃

B 24小时体温相差超过1℃,但最低点未达正常

C 24小时内体温波动于高热与常温之下

D 骤起高热、持续数日骤退,间歇无热数日,高热重复出现

E 发热数日,退热一日,又再发热数日

47. 间歇热 C

48. 稽留热 A

49. 回归热 D

50. 驰张热 B

病毒性肝炎

A1型题

1. 急性乙型肝炎最早出现的血清学指标是, A

A. HBsAg

B. 抗HBs

C. HBeAg

D. 抗Hbe

E. 抗HBc

2. 乙型肝炎病人体内是否存在HBV复制, 可测 C

A. 抗-前S2抗体

B. HBsAg

C. HBV-DNA

D. 抗-HBe

E. 抗-HBcIgG

3. 下列指标表示复制, 但除外 D

A. HBV-DNA

B. PHSA-R

C. DNA-P

D. HBsAg

E. 高浓度抗-HBcIgM

4. Dane颗粒核心部分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E

A. 环状双股DNA

B. DNA-P

C. HBcAg

D. HBeAg

E. HBsAg

5. 急性乙型肝炎窗口期可检出的血清标记物是 D

A. HBsAg

B. 抗HBs

C. HBeAg

D. 抗HBc

E. HBV-DNA

6. 急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窗口期 C

A. 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

B. 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

C. 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

D. HBsAg(+) HBeAg(+) 抗-HBc(+)

E. HBsAg(+) 抗-HBe(+) 抗-HBc(+)

7. 关于乙肝病毒基因组错误的是 B

A. L链有S.C.P.X 四个开放读码区

B. S区分为前S1, 前S2两区

C. C区编码HBcAg及HBeAg

D. P区编码DNAP

E. 前S2区编码PHSA-R

8. 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D

A. HA V基因组由单股RNA组成

B. HBV基因组由双股DNA组成

C. HCV基因组由单股RNA组成

D. HDV是缺陷病毒, 基因组由单股DNA组成

E. HEV基因组由单股RNA组成

9. 不属嗜肝DNA病毒科中的成员是 C

A. 鸭乙型肝炎病毒

B. 土拨鼠肝炎病毒

C. 黑线姬鼠肝炎病毒

D. 地松鼠肝炎病毒

E. 乙型肝炎病毒

10. 关于肝炎病毒哪项是正确的 D

A. HA V-IgM型抗体可长期存在

B. HBV正链有四个开放读码区

C. HCV传播方式与HEV相似

D. HDV是一种RNA病毒

E. HEV含双股RNA

11. 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E

A. 抗-HEVIgG阳性可诊断为戊型肝炎病毒感染

B. HBsAg和HDAg均呈阳性, 可诊断为丁型肝炎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C. HCV-RNA阳性时可诊断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D. 单项抗-HBs高浓度阳性时, 可排除乙肝

E. 抗-HA VIgG阳性时可诊断为甲肝病毒感染

12. 下列试验中, 哪项不是反应肝损伤严重程度的指标是 A

A. ALT

B. 胆红素

C. 白蛋白

D. 谷草转氨酶

E. 凝血酶原活动度

13. 关于妊娠期合并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特点, 错误的是 A

A. 无黄疸型肝炎比例高

B. 消化道症状较明显

C. 产后大出血较常见

D. 妊娠后期患乙型肝炎者易传播给胎儿

E. 可对胎儿有影响

14. 下列哪一项不是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 B

A. 输血或血制品的途径

B. 粪-口途径

C. 注射途径

D. 母婴传播

E. 密切接触

15. 重型肝炎早期腹水产生的主要原因为 D

A. 门脉高压

B. 低蛋白血症

C. 肝内增殖的结节压迫血窦, 肝淋巴液回流受阻

D. 醛固酮增多导致水钠潴留

E. 静脉输液过多, 且尿量减少

16. 下列哪一项不是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 B

A. 明显低钾低钠血症

B. 低蛋白饮食

C. 消化道大出血

D. 合并感染

E. 大量放腹水

17. 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D

A. 妊娠后期合并戊肝病死率高

B. 急性丙肝易转为慢性肝炎

C. 慢性迁延性肝炎一般预后良好

D. 丙肝病毒感染易致重型肝炎发生

E. 慢性淤胆型肝炎可转为胆汁性肝硬化

18. 乙型肝炎患者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D

A. 重叠感染HDV等其他肝炎病毒均可使病情加重

B. 重型肝炎常并发细菌感染

C. 乙型肝炎是肝细胞癌的主要病因

D. 急性淤胆型易转为胆汁性肝硬化

E. 成人感染HBV不容易慢性化

19. 下列哪项是错误的C

A. 甲型肝炎少见为慢性病程

B. 乙型肝炎易呈慢性过程

C. 丁型肝炎少见慢性病程

D. 丙型肝炎易呈慢性过程

E. 戊型肝炎多呈急性过程

20. 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B

A. 乙型与丁型肝炎病毒双重感染易致慢性化

B. 重症型肝炎较多见于甲型肝炎

C.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及肝癌

D. 戊肝患者进展为肝硬化者少见

E. 我国婴幼儿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常致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

21. 对HBeAg阳性母亲所生下的新生儿预防HBV感染最有效的措施是 D

A. 丙种球蛋白

B. 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C. 乙肝疫苗

D. 乙肝疫苗+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E. 乙肝疫苗+丙种球蛋白

22. HBVDNA阳性,HBeAg(-)提示HBV发生了哪种变异: D

A. S区变异

B. P区变异

C. X区变异

D. 前C区变异

E. YMDD变异

23. 某护士在给一HBsAg、HBeAg阳性患者采血时,不幸刺破手指。下列哪项处理最为重要? D

A. 立即酒精消毒

B. 接种乙肝疫苗

C. 肌注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D. 肌注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2周后接种乙肝疫苗

E. 定期复查肝功能和HBV-M

24. 关于甲型肝炎的诊断, 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E

A. 临床症状+大便分离出HA V可确诊为甲肝

B. 临床症状+抗HA V-IgM阳性可确诊为甲肝

C. 临床症状+抗-HA V升高四倍可确诊为甲肝

D. 抗-HA V-IgM阴性不可排除甲肝

E. 以上均不是

25. 下列哪项最不适宜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E

A. 暴发性肝炎

B. 有明显自身免疫表现的慢性活动性肝炎

C. 淤胆型肝炎

D.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E. 慢性重型肝炎并腹水

26. HBV在机内复制的指标是 C

A.抗PreS2

B.HBsAg

C.HBeAg

D.抗HBe

E.抗HBc-IgG

27.急性乙型肝炎窗口期可检出的血清学标志物是 D A.HBsAg.

B.抗HBs.

C.HBeAg

D.抗HBc

E.抗PreS1.

28.哪种病毒不是嗜肝DNA病毒科的成员 C

A.鸭乙型肝炎病毒

B.土拨鼠肝炎病毒

C.黑线姬鼠肝炎病毒

D.地松鼠肝炎病毒

E.人乙型肝炎病毒

29.有关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的意义,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B A.抗HBC-IgM可长期限存在

B.抗HA V-IgM阳性可诊断为急性甲型肝炎

C. HBsAg阳性说明病人有传染性

D.抗HCV阳性为既往感染

E.抗HBe是保护性抗体.

30.下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物均可表示HBV复制,但必须除外 D

A.HBV-DNA

B.PHSA-R

C.DNA-P.

D.HBsAg

E.HBeAg.

31.下列概念哪项是错误的 D

A.抗HEV阳性可诊断为戊型肝炎病毒感染

B.抗HBs是保护性抗体

C.HCV-RNA阳性时可诊断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D.抗HA V-IgG阳性可诊断为急性甲型肝炎.

E.HbsAg和HDAg均呈阳性可诊断为丁型肝炎和乙肝炎病毒重叠感染.

32.对急性重症肝炎诊断价值最小的是 A

A.谷丙转氨酶.>500u/L

B.肝性脑病

C.深度黄疸

D.肝脏迅速缩小

E.腹水、鼓肠.

33.区别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类型最可靠的依据是 E

A.病程长短.

B.临床症状的轻重

C.血液生化检查结果

D.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的检查

E.肝穿刺活检

34.对于突然出现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食欲不振和乏力、肝大的病人,为尽快作出诊断,应立即作下列哪项检查 B A.血清胆红素

B.血清谷丙转氨酶

C.血清碱性磷酸酶

D.血清胆碱酯酶

E.血清胆固醇

35.乙型肝炎患者以下哪项是正确 C

A.重叠感染HDV等其他肝炎病毒可顿挫病情

B.重型肝炎时凝血酶原活动度应>40%

C.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是肝细胞癌的主要原因

D.急性淤胆肝炎易转化为胆汁性肝硬化

E.慢性肝炎无肝外器官的损害

36.有关丙型肝炎,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D

A.丙型肝炎病毒只能通过输血传播

B.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时说明有保护性

C.丙型肝炎临床表现与乙型肝炎很相似,但黄疸发生率比乙型肝炎高

D.丙型肝炎的慢性型发生率很高

E.急性丙型肝炎时不应使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

37.关于各型病毒性肝炎的潜伏期,哪一项是错误的 D A.甲型肝炎的潜伏期平均为30天(15~45日)

B.乙型肝炎的潜伏期平均为70日(30~180日)

C.丙型肝炎潜伏期平均为40日(15~150日).

D.丁型肝炎的潜伏期尚未定,可能相当于戊型肝炎的潜伏期E.戊型肝炎的潜伏期平均为40日(10~70日)

38.有关重型肝炎的概念,哪一项正确的 E

A.重型肝炎发生率约占全部肝炎病例的2%~5%

B.急性重型肝炎的病程不超过10天

C.急性重型肝炎和亚急性型肝炎的主要区别是亚急性重型肝炎,肝性脑病出现较早,常发生在病程早期

D.慢性重型肝炎是指重型肝炎的临床表现持续6个月以上者E.在甲型至戊型肝炎病毒中,我国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重型肝炎最常见.

A2型题

39. 一小学三年级10天内有5个学生出现食欲不振, 乏力, 巩膜黄染, ALT增高, HBsAg(-),最可能的诊断是 C

A. 急性乙型肝炎

B. 急性丁型肝炎

C. 急性甲型肝炎

D. 急性戊型肝炎

E. 急性丙型肝炎

40. 25岁男性, 一周来食欲不振, 检查: ALT 1300u/L(赖氏法), 血清总胆红质30μmol/L, 甲型肝炎IgG抗体(+), HBsAg(+), HBeAg(+),抗HbcIgM抗体(+), 本例可能性最大的临床诊断是C

A. 急性甲型肝炎

B. 慢性乙型肝炎

C. 急性乙型肝炎

D.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E. 急性甲型肝炎合并黄疸型乙型肝炎

41. 男性, 25岁, 乏力、食欲不振,尿深黄3天, 神志欠清1天入院。查: T 36.7℃, P 80次/分, 烦躁不安, 检查不合作, 巩膜中度黄染, 肝浊音界明显缩小。下列哪项处理是不正确的 A

A. 氯丙嗪25mg肌注

B. 肝脑清500ml静滴

C. 谷氨酸钠23g+10% 葡萄糖500ml静滴

D. 20%甘露醇200ml静注

E. 左旋多巴400mg静滴, 每日一次

42. 男, 32岁, 因黄疸进行性加深20天入院, 实验室检查, 血清SB 427μmol/L, 1'SB 307μmol/L, ALT380u/L, PTA70%, Ch200mg/dl, AKP 620U/L,蛋白电泳: γ球蛋白19%, 临床应考虑的诊断为: D

A. 急性黄疸型肝炎

B. 慢性肝炎重度

C. 重型肝炎

D. 瘀胆型肝炎

E. 肝炎肝硬化

43.患者男性, 64岁, ALT 反复异常16个月, 在外院曾用多种" 保肝"药物,

输白蛋白及血浆, 但ALT仍持续轻-中度增高而入院。查: 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 B超无明显异常,应进一步作下列哪一项检查: C

A. AFP

B. CT

C. 抗HCV及抗HDV-IgM

D. 抗HA V-IgM及抗HEV-IgM

E. 凝血酶原时间及胆固醇

44.男,23岁,畏寒、发热、全身乏力、食欲减退1周入院。体查:皮肤、巩膜黄染,肝右肋下1cm,血常规:WBC 5.2×109/L,N0.48,L0.52,Hb130g/L, 血清总胆红素124.8μmol/L,一分钟胆红素70.4μmol/L, ALT320U/L,AKP64U/L,诊断在考虑: B

A. 溶血性黄疸

B. 急性黄疸型肝炎

C. 淤胆型肝炎

D. 急性重型肝炎

E. 慢性肝炎

45. 男,20岁,1周来发热、食欲减退、厌油、恶心呕吐、尿黄,黄疸急剧上升至血清总胆红素170μmo/L,凝血酶原活动度35%,近2天出现嗜睡烦躁不安伴牙龈出血,皮下瘀斑。肝肋下未扪及,该患者的诊断首先应想到C

A.急性肝炎

B.中毒肝炎

C.急性重症肝炎

D.淤胆肝炎

E.慢性肝炎

46.男性青年,病后第8天来院就诊。体查:神志不清,躁动,巩膜中度黄染,牙龈处出血,颈有抵抗感,表浅淋巴结不肿大,肝界明显缩小,无腹水征,布-克氏征阴性,未引出病理征。该患者的诊断可能性最大的是A

A.急性重症肝炎

B.乙型脑炎

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肾综合征出血热

E.钩端螺旋体病,黄疸出血型

47.女,16岁,食欲减退、乏力、黄疸进行性加深10天,尿少3天,神志不清1天。体查:嗜睡状、皮肤、巩膜明显黄染,皮肤可见瘀斑。有扑击性震颤,肝脾未扪及,血清总胆红素238μmol/L,ALT450u/L.血清碱性酸酶6.4u/L,临床上应考虑哪种类型的病毒性肝炎A

A.急性重症肝炎

B.亚急性重症肝炎

C.慢性重症肝炎

D.急性黄疸型肝炎

E.淤胆型肝炎

48.女,25岁,初孕8个月,猪饲养员,7月8日入院,15天前淋雨后发热,风团、痒,面部浮肿,食欲减退,病后7天尿黄、眼黄,1天前烦躁,称其夫为弟。体查:体温37℃,血压17.2/10.7kPa(130 /80mmHg),神志不清,检查不合作,巩膜明显黄染,注射处皮肤有瘀斑,表浅淋巴结不大,腹膨隆,腹水征阳性,宫底脐上3指,胎心每分钟150次,下肢浮肿,肝功能检查结果示ALT 150u/L,血清总胆红纱255umol/L,尿胆红素及尿胆原均阳性,诊断首先考虑为 B

A.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

B.妊娠合并急性重症肝炎

C.妊娠合并钩端螺旋体病

D.妊娠合并亚急性重型肝炎

E.妊娠特发性黄疸

49.男,16岁,乏力、食欲减退、黄疸进行性加深10天,神志不清1天,体查:明显黄疸,烦躁不安,皮肤瘀斑,肝右肋下未扪及,肝浊音界7~8肋间,扑击样震颤阳性,血清总胆红素255μmol/L,ALT200u/L,凝血酶原活动度28%。诊断应考虑。 B

A.急性黄疸型肝炎

B.急性重症肝炎

C.亚急性重症肝炎

D.慢性重症肝炎

E.淤胆型肝炎

50.女,16岁,食欲减退、黄疸进行性加深24天,腹胀半个月,既往无肝病史。检查:明显黄疸,皮肤瘀斑,无蜘蛛痣,肝掌,腹胀,肝脾未扪及,腹水征阳性,血清总胆红素342μmol/L,ALT560u/L,诊断应考虑B

A.急性重症肝炎

B.亚急性重症肝炎

C.慢性重症肝炎

D.慢性肝炎重度

E.淤胆型肝炎

51.男,33岁,既往体健,近1个月来乏力,食欲不振,尿黄,皮肤及巩膜发黄、进行性加深,体查:重病容,精神委靡,皮肤、巩膜深度黄染,未见肝掌、蜘蛛痣,腹胀,肝脾未扪及,腹水征阳性,血清总胆红素479μmol/L,ALT560u/L,凝血酶原活动度23%,最可能的诊断是 C

A.急性重症肝炎

B.急性黄疸肝炎

C.亚急性重症肝炎

D.慢性重症肝炎

E.淤胆型肝炎

52.男,33岁,食欲不振,厌油,乏力,皮肤发黄1月,既往肝病史不详,体查:重病容,精神委靡,皮肤、巩膜深度黄染,明显肝掌,颈部可见2个蜘蛛痣,腹胀,肝脾未扪及, 腹水征阳性,ALT300u/L,白蛋白30g/L,球蛋白38g/L,血清总胆红素468μmol/L,凝血酶原活度30%,最可能的诊断是 D A.急性黄疸型肝炎

B.急性重症肝炎

C.亚急性重症肝炎

D.慢性重症肝炎

E.淤胆型肝炎

53.男,30岁,食欲减退、厌油、皮肤黄染20余天,即往无肝炎病史,来自血吸虫疫区,有疫水接触史,体查:重病容,神志清楚,皮肤、巩膜黄染,无明显肝掌,颈部可见蜘蛛痣,腹稍胀,肝未扪及,脾肋下2cm,腹水征阳性,ALT15u/L,总胆红素340umol/L,白蛋白30g/L,球蛋白35g/L,凝血酶原活动度30%,其诊断可能性最大的是 C

A.急性黄疸型肝炎

B.亚急性重症肝炎

C.慢性重症肝炎

D.急性重症肝炎

E.淤胆型肝炎

54.男,40岁,食欲减退、乏力、皮肤黄染1个月,否认肝炎病史,10年前曾患上消化道出血,经住院输血抢救治疗后痊愈。体查:重病容,皮肤、巩膜深度黄染,未见肝掌、蜘蛛痣,注射部位有瘀斑,腹平软,肝未扪及,脾肋下 1.5cm,质中等,腹水征阴性,血清总胆红素500umol/L,白蛋白32g/L,球蛋白40g/L,ALT380u/L,凝血酶原活动度25%,诊断应考虑。 E A.急性黄疸型肝炎

B.慢性肝炎重度

C.急性重症肝炎

D.亚急性重症肝炎

E.慢性重症肝炎

55.男,42岁,17年前发现HBsAg阳性,近20余天来觉乏力,食欲减退,近1周出现皮肤黄染,体查:重病容,精神萎靡,皮肤、巩膜深度黄染,无肝掌、蜘蛛痣、有腹胀、肝脾未扪及,腹水征阳性,ALT80u/L,白蛋白30g/L,球蛋白35g/L,总胆红素600u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24%,诊断应考虑 C

A.急性重症肝炎

B.亚急性重症肝炎

C.慢性重症肝炎

D.急性黄疸型肝炎

E.慢性肝炎重度

56.男,43岁,反复食欲减退、乏力3年、加重伴皮肤黄染40

天,体查:重病容,皮肤、巩膜明显黄染,可见肝掌、蜘蛛痣、腹膨隆,肝脾扪及不满意,腹水征阳性。肝功能:ALT462u/L,白蛋白26g/L,球蛋白40g/L,总胆红素320u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40%,诊断应考虑 D

A.慢性肝炎轻度

B.慢性肝炎中度

C.慢性肝炎重度

D.慢性重症肝炎

E.亚急性重症肝炎

57.男,40岁,乏力、食欲减退、厌油、皮肝黄染56天,否认肝炎病史,无血吸虫疫水接触史,嗜酒、饮酒史20余年。体查:重病容,皮肤、巩膜明显黄染,面部毛细血管扩张,可见蜘蛛痣,肝掌明显,腹胀,肝肋下3cm,脾肋下2cm,腹水征阳性。肝功能:ALT 60u/L,白蛋白30g/L,球蛋白36g/L,总胆红素360u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38%,诊断应考虑 D A.急性黄疸型肝炎

B.急性重症肝炎

C.亚急性重症肝炎

D.慢性重症肝炎

E.淤胆型肝炎

58.男,40岁,食欲减退、乏力、皮肤黄染1个月,否认肝炎病史,体查:皮肤、巩膜深度黄染,未见肝掌、蜘蛛痣,注射部位有瘀斑,腹平软,肝未扪及,脾肋下恰及,腹水征阳性。血清总胆红素500umol/L,白蛋白30g/L,球蛋白40g/L,ALT 380u/L,凝血酶原活动度30%,HBsAg阳性,抗HBc 阳性,抗HBe阳性,诊断应考虑 D

A.急性黄疸型肝炎

B.急性重症肝炎

C.亚急性重症肝炎

D.慢性重症肝炎

E.淤胆型肝炎

59.黄疸患者,血清总胆红素90umol/L,ALT 800u/L,血清总蛋白75g/L,白蛋白25g/L,球蛋白50g/L,血清碱性磷酸酶10u/L,血象:WBC 4.2×109/L,Hbl30g/L,诊断应考虑是 B

A.急性黄疸型肝炎

B.慢性肝炎重度

C.淤胆型肝炎

D.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E.溶血性黄疸

60.患者1年来食欲差、腹胀、肝区不适,体查:巩膜无黄染,颈部有蜘蛛痣、有肝掌,肝右肋下2cm,脾左肋下lcm,血清ALT 220u/L,白蛋白32g/L,球蛋白40g/L,总胆红素23umol/L,该病人的诊断是C

A.脂肪肝

B.慢性肝炎轻度

C.慢性肝炎中度

D.慢性肝炎重度

E.肝硬化失代偿61.男性患者,3年来反复乏力、肝区胀痛,曾多次查血HBsAg 阳性,ALT波动在100~230u/L,血清球蛋白波动在32~35g /L,抗核抗体和LE细胞阳性,有关节疼痛,体查:面色较灰暗,无肝掌、蜘蛛痣,肝右肋下2cm,脾肋下未扪及,此病例的诊断是 A

A.慢性肝炎B.慢性HBsAg携带状态C.肝硬化

D.慢性重症肝炎E.系统性红斑狼疮62.成年女性,3年前有黄疸型肝炎病史,近几个月又出现乏力、食欲减退、肝区胀痛,体查:慢性病容,皮肤黄染,无明显肝掌、蜘蛛痣,肝脾肋下未扪及。肝功能:ALT 150u/L,白蛋白35g/L,球蛋白31g/L,血清总胆红素16.5umol/L,甲胎蛋白200ug/L,其诊断应考虑 B

A.慢性肝炎轻度B.慢性肝炎中度C.慢性肝炎重度

D.慢性重症肝炎E.肝癌

63.男,30岁,5年来反复乏力、食欲减退、肝脾肿大,曾多次查HBsAg阳性,血清ALT波动于50~300u/L,近10天左右因劳累后感高度乏力、食欲不振、腹胀,皮肤黄染急剧加深。血总胆红素342umol/L,血清ALT 90u/L,凝血酶原活动度40%,入院后出现出血倾向和腹水,此例诊断考虑为 C A.急性重症肝炎B.亚急性重症肝炎C.慢性重症肝炎

D.瘀胆型肝炎E.肝炎后肝硬化64.男,32岁,有肝脾肿大3年,发病前10天曾帮同事搬家后即感高度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厌油、腹胀、巩膜深度黄染,肝右肋下未扪及,血清ALT60u/L,总胆红素324u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30%,一分钟胆红素188.6umol/L,该例患者的诊断应是 E

A.慢性肝炎重度

B.淤胆型肝炎

C.急性重症肝炎

D.亚急性重症肝炎

E.慢性重症肝炎

65.一中年女性患者,有明显黄疸伴皮肤瘙痒1个月,无明显腹胀和食欲减退,轻度乏力,血清ALT 80u/L,ALP1600u/L,r-GT 600u/L。肝胆超声波检查:肝内外胆管未见明显扩张,肝脏不大,其诊断可能性最大的是 C

A.急性黄疸型肝炎

B.原发性肝癌

C.淤胆型肝炎

D.胆汁性肝硬化

E.肝外阻塞性黄疸

66.男,50岁,常饮酒。黄疸1个月。病初似“感冒”,有反肤瘙痒,粪便色浅,能进食,精神尚好,肝右肋下2cm、质中等、无压痛,脾未扪及。血清总胆红素306umol/L,ALT 150u /L,血清ALP 890u/L,HBsAg阳性,其初步诊断是 D A.急性黄疸型肝炎,HBsAg阳性

B.亚急性重症肝炎,HBsAg阳性

C.慢性重症肝炎,HBsAg阳性

D.淤胆型肝炎,HBsAg阳性

E.酒精性肝炎伴乙肝病毒感染

67.男,30岁,反复ALT升高6年,偶尔感乏力,右上腹胀痛,ALT 160u/L,白蛋白35g/L,球蛋白32g/L,总胆红素16.2umol/L,血清甲肝抗体阳性,抗HBc阳性,抗HCV 阳性,诊断应考虑 C

A.慢性肝炎,甲、乙、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所致

B.慢性肝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

C.慢性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

D.慢性肝炎,甲、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所致

E.慢性肝炎,甲、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所致

68.1年前健康体检时发现抗HBc阳性,肝脾肋下未扪及,肝功能正常,1年来反复查HBV血清学标志物,也仅抗HBc阳性,该患者应诊断为 E

A.慢性HBV携带

B.慢性乙型肝炎轻度

D.慢性乙型肝炎中度

D.慢性乙型肝炎重度

E.HBV既往感染

69.28岁已婚女性,食欲减退、恶心、呕吐2个月余,发热、右上腹隐痛及尿黄5天入院,停经3个月。体检:巩膜深度黄染,腹软,剑突下压痛,肝右肋下1.0cm,脾左肋下0.5cm,血象:WBC5×109/L,N 0.60,L 0.40,肝功能:血清总胆红素136umol/L,ALT,1300u/L,血清ALP 40u/L,尿胆原弱阳性,尿胆红素阳性,肝区超声波检查示肝实质弥漫性病变,本病的诊断应是 D

A.妊娠特发性黄疸

B.妊娠急性脂肪肝

C.妊娠合并急性胆道感染

D.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E.妊娠合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70.18岁女生,1年前体检中发现HBsAg阳性,无症状,肝功能及肝活检均正常,近1周来发热、乏力、恶心、尿黄。入院检查:ALT l200u/L,血清总胆红素68.4umol/L,HBsAg阳性,抗HBc阳性,甲型肝炎抗体1:20阳性,2周后复查,甲肝抗体1:160阳性,该病例诊断可能性最大的是 E

A.慢性乙型肝炎轻度

B.慢性乙型肝炎中度

C.慢性乙型肝炎重度

D.甲型肝炎,

E.乙型肝炎合并甲型肝炎

71.10岁男孩,近5天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乏力、尿黄,第5病日出现皮肤、巩膜黄染。病前2周曾注射过丙种球蛋白,体查:皮肤黄染,肝右肋下1cm,脾未扪及,ALT 500u /L,尿胆红素和尿胆原均阳性,甲型肝炎病毒抗体(1gM和IgG 型)阳性,HBsAg阳性,诊断应考虑为 D

A.急性甲型肝炎,HBsAg携带者

B.急性乙型肝炎,近期感染过甲型肝炎病毒C.急性甲型、乙型肝炎

D.被动获得甲型肝炎抗体,急性甲型肝炎,HBsAg携带者E.被动获得甲型肝炎抗体,急性乙型肝炎

72.21岁,学生,3年前患乙型肝炎,病程迁延不愈,ALT波动在50~150u,无黄疸,近1年来多次查肝功能已恢复正常。1周前突然发热,体温38C左右,上腹部不适,恶心,食欲减退,厌油,4天后热退出现尿黄、皮肤黄染,伴皮肤瘙痒,腹软,无压痛,肝右肋下 1.5cm,睥未扪及,无腹水征。肝功能:ALT l200u/L,总胆红素71.8umol/L,白蛋白38g/L,球蛋白29g/l,病前1个月曾到郊区某亲戚家吃饭,当地当时发现有肝炎病人,本病例诊断为 D

A.慢性乙型肝炎轻度

B.慢性乙型肝炎中度

C.慢性乙型肝炎重度

D.病毒性肝炎、甲、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可能

E.乙型肝炎合并胆道感染

73.女,47岁,1周来乏力、食欲不振,血清ALT 150u/L,血清总胆红素30umol/L,甲型肝炎抗体(1gG型)阳性,HBsAg、抗HBc、抗HBs、HBV-DNA等HBV感染标志物均阴性,起病前40天患者曾因乳腺癌手术治疗,术中输血800mL,术后用四环素每天1g,连续静脉滴注5天,诊断应首先考虑 C A.急性甲型肝炎

B.急性乙型肝炎

C.急性丙型肝炎

D.药物中毒性肝炎

E.转移性肝癌

74.55岁,男,急性肝炎患者,肝功能:ALT 500u/L,白蛋白38g/L,球蛋白26g/L,血清总胆红素115umol/L,血清甲型肝炎IgG抗体阳性,抗HBs阳性,丙型肝炎抗体阴性,戊型肝炎病毒抗体(IgM和IgG型)阳性,诊断应考虑 D A.急性甲型肝炎

B.急性乙型肝炎

C.急性丙型肝炎

D.急性戊型肝炎

E.急性肝炎,甲、乙、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所致

75.男,25岁,乏力、食欲减退、尿深黄3天,神志欠清1天入院,体查:体温36.7℃,脉搏80次/分,烦躁,检查不合作,巩膜中度黄染,肝浊音界明显缩小,下列哪项处理不正确 A A.氯丙嗪25mg肌注

B.肝脑清500mL静滴

C.谷氨酸钠23g+10%葡萄糖500mL静滴

D.20%甘露醇100mL静注

E.左旋多巴400mg静滴

76.男,40岁,反复乏力、纳差、肝区不适5年,体查:肝病面容,有多个蜘蛛痣,脾恰及,ALT 200u/L,血清白蛋白38g /L,球蛋白40g/L,胆红素正常,对本例确诊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E

A.病毒性肝炎血清学标志物检查

B.肝功能检查

C.超声波检查

D.CT扫描

E.肝活检病理学检查

77.男,18岁,乏力、食欲减退、厌油10天,黄疸进行性加深5天入院,体查:皮肤、巩膜明显黄染,双眼球突出明显,甲状腺肿大,局部可听到Ⅳ级吹风性血管杂音,可扪及震颤,心率100次/分、律齐,肝右肋下2cm,脾未扪及,无腹水征。肝功能:ALT 500u/L,白蛋白38g/L,球蛋白35g/L,总胆红素130umol/L,TT4 170nmol/L,TT3 5nmol/L,HBsAg 阳性,HBeAg阳性,抗HBc阳性,正确的治疗方案是 B A.基础治疗(绝对卧床休息,一般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心得安治疗)

B.基础治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C.基础治疗+甲状腺素治疗

D.基础治疗+放射性I131治疗

E.基础治疗+甲状腺次全手术治疗

78.女,36岁,1年前曾因多汗、心悸、突眼而诊断为甲亢,用丙基硫氧嘧啶治疗,甲亢症状有所控制,近1个月来黄疸进行性加深,伴皮肤瘙痒,食欲较前有减退,乏力。体查:皮肤、巩膜黄染,无出血点瘀斑,突眼,甲状腺Ⅱ度肿大,可扪及震颤,可听到吹风样血管杂音,心率110次/分、律齐,肝右肋下3cm、质中等,脾未扪及,腹水征阴性,外周血象:WBC 4.0×109/L,N0.60,L 0.40。肝功能:ALT 100u/L,白蛋白35g /L,球蛋白32g/L,总胆红素362u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65%,HBsAg阳性,其诊断应考虑是 C

A.甲亢合并药物中毒性肝炎,HBsAg携带状态

B.甲亢合并急性乙型无黄疸型肝炎,药物性肝炎

C.甲亢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

D.甲亢合并乙型重症肝炎,药物性肝炎

E.甲亢合并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药物性肝炎

79.女,36岁,1年前患甲亢用丙基硫氧嘧啶治疗,近1个月来,黄疸进行性加深伴皮肤瘙痒,食欲较前有下降,乏力。体查:皮肤、巩膜深度黄染,无出血点、瘀斑,突眼,甲状腺肿大,可扪及震颤,可听到吹风样血管杂音,心率110次/分、律齐,肝右肋下3cm、质中等,脾未扪及,腹水征阴性。肝功能:ALT 100u/L,白蛋白35g/L,球蛋白32g/L,总胆红素362/z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70%,HBsAg阳性,对于该患者最佳治疗方案是 D

A.停用丙基硫氧嘧啶,加强“保肝”支持治疗

B.在加强“保肝”支持治疗基础上,继续使用丙基硫氧嘧啶治疗

C.加强“保肝”支持治疗,停用丙基硫氧嘧啶,改用心得安治疗

D.停用丙基硫氧嘧啶,加强“保肝”支持治疗,创造条件用131I治疗

E.停用丙基硫氧嘧啶,加强“保肝”支持治疗,行甲状腺次全手术治疗

80.女,45岁,因患乳腺癌在3个月前行乳腺癌根治术,术中曾输血800mL,在最近追踪检查过程中发现血清ALT150u/L,进一步查肝炎病毒感染标志物发现甲肝抗体阳性,抗HBs阳性,丙肝抗体阳性,丁肝和戊肝抗体均阴性。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C

A.手术后谷丙转氨酶升高

B.脂肪肝

C.输血后丙型肝炎

D.转移性肝癌

E.输血后病毒性肝炎,乙、丙肝病毒重叠感染

81.女,45岁,因患卵巢癌行根治术,输血400mL,3个月后体查发现血清ALTl50u/L,进一步检查血清丙肝抗体阳性,其正确的治疗方案是 D

A.以“保肝”支持治疗为主

B.“保肝”支持治疗+阿昔洛韦治疗

C.“保肝”支持治疗+猪苓多糖治疗

D.“保肝”支持治疗+α干扰素治疗

E.“保肝”支持治疗+强的松治疗

82.3岁儿童入幼儿园时体检发现HBsAg阻性,HBeAg阳性,抗HBc阳性,肝功能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A

A.无症状HBsAg携带者

B.慢性乙型肝炎轻度

C.慢性乙型肝炎中度

D.HBV既往感染

E.急性无黄疸型乙型肝炎

83.男,43岁,反复食欲减退、乏力、肝功能异常已3年,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症状加重,出现皮肤巩膜黄染,腹胀明显,极度乏力,体查:皮肤、巩膜深度黄染,注射部位有瘀斑,腹膨隆,肝脾未扪及,腹水征阳性,凝血酶原活动度28%,HBsAg 阳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HBV- DNA阴性,抗HD(IgM 和IgG)阳性。导致本病症状加重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 B A.HBV复制活跃

B.HBV和HDV重叠感染

C.过度劳累

D.过量酗酒

E.过量药物治疗加重肝损害

A3型题

问题84~96

男,50岁,诊断慢性肝炎10年,发现肝硬化2年,近5天出现畏寒、寒战,体温38~39℃,脉搏110次/分,血压68/50mmHg,精神极差,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肋下未扪及,脾肋下2cm,移动性浊音阳性,血象:WBC 4.5×109/L,N 0.85, L0.15, PLT65×109/L,腹水常规:草黄色,比重1.016,李凡它试验阴性,白细胞数5.0×109/L,多核0.40,单核0.60

84.该患者发热休克最可能的原因是 D

A.肝硬化,消化道出血

B.自发性腹膜炎

C.慢性重症肝炎急性发作

D.肝硬化并感染性休克

E.肝硬化并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

85.确诊有赖于 E

A.血培养

B.腹水培养

C.腹部B超

D.肝功能

E.血培养+腹水培养

86.此患者不宜选用哪一种抗生素 E

A.第三代头孢菌素

B.氨苄青霉素

C.氧哌嗪青霉素

D.第四代头孢菌素

E.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问题87~90

女,15岁,发热、食欲减退1周,神志欠清1天,体查: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躁动不安,手有扑翼样震颤,肝右肋下未扪及,实验室检查:ALT 160u/L,总胆红素90μmol/L,抗HBs阳性,抗HBc阳性,抗HA V阴性,IgM阳性,抗HEV-IgG阴性。既往体健,无输血史

87.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 B

A.急性黄疸型肝炎

B.急性重症型肝炎

C.亚急性重症肝炎

D.慢性重症型肝炎

E.淤胆型肝炎

88.最可能的病原学诊断是 A

A.甲型病毒性肝炎

B.乙型病毒性肝炎

C.丙型病毒性肝炎

D.丁型病毒性肝炎

E.戊型病毒性肝炎

89.对本例患者临床诊断分型最有价值的实验室检查是 D A.血常规

B.尿常规

C.脑脊液检查

D.凝血酶原活动度

E.血浆蛋白测定

90.下列哪项处理不恰当 D

A.精氨酸

B.西米替丁

C.肝脑清注射剂

D.苯巴比妥

E.20%甘露醇

问题91~93

某幼儿园近半个月来连续发现20余名3~4岁幼儿精神差,食欲减退,其中5人眼睛发黄、发热

91.患者最可能是A

A.甲型肝炎病毒感染

B.乙型肝炎病毒感染C.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D.丁型肝炎病毒感染

E.戊型肝炎病毒感染

92.为尽快作出诊断,应立即进行哪项检查B

A.血清胆红素

B.血清谷丙转氨酶

C.血清碱性磷酸酶

D.血清总蛋白

E.血清胆碱脂酶

93.对于该幼儿园的幼儿,下列哪项处理最为合适 E

A.立即口服抗病毒中成药

B.立即检查肝功能

C.立即注射甲肝疫苗

D.立即注射乙肝疫苗

E.立即注射免疫球蛋白,然后注射甲肝疫苗

问题94~96

女,45岁,因患乳腺癌在3个月前行乳腺癌根治术,术中曾输血800mL,最近查肝功能发现ALT l50u,进一步检查发现甲肝抗体阳性,抗HBs阳性,抗HCV阳性,丁肝和戊肝抗体均阴性

94. 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D

A.手术后谷丙转氨酶升高

B.输血后甲型肝炎

C.输血后乙型肝炎

D.输血后丙型肝炎

E.输血后病毒性肝炎,甲、乙、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95.最佳治疗方案是 D

A.以“保肝”治疗为主

B.“保肝”治疗十阿昔洛韦

C.“保肝”治疗+猪苓多糖

D.“保肝”治疗+α干扰素

E.“保肝”治疗十强的松

96.如不给予特殊治疗,最常见的疾病转归是 D

A.转变为黄疸型肝炎

B.转变为重症肝炎

C.痊愈

D.转变为慢性肝炎

E.转变为淤胆型肝炎

问题97~98

1年前健康体检时发现抗HBc阳性,肝脾肋下未扪及,肝功能正常,1年来反复HBV血清学标志物也仅抗HBc阳性,97.该患者诊断可能是E

A.慢性HBV携带状态

B.慢性乙型肝炎轻度

C.慢性乙型肝炎中度

D.慢性乙型肝炎重度

E.HBV既往感染

98.进一步确诊的最佳方法是 E

A.超声波检查

B.CT检查

C.抽血查HBV-DNA

D.肝功能检查

E.肝活检,病理及免疫病理检查

问题99~101

男,30岁,反复乏力、纳差、肝区不适2年。体查:慢性病容,巩膜轻度黄染,颈部有2个蜘蛛痣,肝肋下2cm,脾侧位可及。实验室检查:ALT 200u,血清白蛋白30g/L,γ- 球蛋白40g/L,血清总胆红素30μmol/L

99.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B

A.慢性肝炎轻度

B.慢性肝炎中度

C.慢性肝炎重度

D.慢性重症肝炎

E.肝硬化

100.为明确诊断,最可靠的检查是 E

A.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B.B超

C.磁共振

D.CT

E.肝活检病理检查

101.经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慢性肝炎病理改变中难以缓解的病变是 D

A.肝细胞水肿,变性

B.肝细胞点状或小灶性坏死

C.毛细胆管淤胆

D.汇管区内胶原及纤维组织增生

E.汇管区淋巴细胞浸润

问题102~105

男,30岁,乏力、纳差10余天,体查:无明显黄疸,肝右肋下lcm,脾未扪及,肝功能检查:血清ALTl20u/L,2个月前因溃疡病出血,输血1000mL,术后恢复顺利

102.该病例首先考虑 C

A.甲型病毒性肝炎

B.乙型病毒性肘炎

C.丙型病毒性肝炎

D.丁型病毒性肝炎

E.戊型病毒性肝炎

103.进行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查,抗HCV阴性,HBV-M阴性。抗HCV阴性最可能的解释是 C

A.上述诊断有误

B.抗HCV出现早,消失快

C.抗HCV出现迟,目前尚未出现

D.先天性免疫球蛋白缺乏

E.可排除丙型肝炎

104.为进一步明确病原,应首先考虑检查 D

A.抗HA V-IgM

B.抗HEV

C.HA V-RNA D.HCV-RNA

E.HEV-RNA

105.如HCV-RNA阳性,确诊为急性输血后丙型肝炎最佳治疗方案是 B

A.“保肝”治疗十强的松

B.“保肝”治疗十干扰素

C.“保肝”治疗+病毒唑

D.“保肝”治疗+胸腺素

E.“保肝”治疗十阿昔洛韦

问题106~108

男,20岁,l周来发热、食欲减退、厌油、恶心、呕吐、尿黄,黄疸急剧加深,凝血酶原活动度35%,近2天出现嗜睡,烦躁不安伴牙龈出血,皮下瘀斑,肝脾未扪及

106.该患者的诊断可能性最大的是 C

A.急性肝炎

B.中毒性肝炎

C.急性重症肝炎

D.淤胆型肝炎

E.慢性重症肝炎

107.如在治疗过程中烦躁不安加重,意识障碍加深应立即给予的治疗是 D

A.肌注鲁米那

B.静注安定

C.用止血药

D.静注甘露醇

E.使用血管扩张剂

108.如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发现HBV感染标志,且HBV-DNA 阳性除其他治疗外可进行抗病毒治疗,首选的抗病毒药物是B

A.干扰素

B.拉米呋啶

C.病毒唑

D.阿昔洛韦

E.强的松

问题109~111

男,26岁,食欲不振、极度乏力、黄疸进行性加深、腹胀半个月,既往无肝病史,体查:深度黄疸,皮肤有瘀斑,无蜘蛛痣、肝掌,腹胀,肝脾未扪及,腹水征阳性,血清总胆红素342μmol/L,ALT 560u/L

109.本病例诊断应首先考虑 B

A.急性重症肝炎

B.亚急性重症肝炎

C.慢性重症肝炎

D.急性黄疸型肝炎

E.淤胆型肝炎

110.如血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10×109/L,N0.80,L0.20,提示可能合并细菌感染,感染的部位很可能在 D

A.肺部

B.泌尿道

C.肠道

D.腹腔

E.软组织

111.如腹胀加重,腹水检查诊断为腹膜炎下列哪种抗生素不宜采用 C

A.氨苄青霉素

B.氧哌嗪青霉素

C.红霉素

D.庆大霉素

E.头孢三嗪

问题112~114

男,23岁,半年来腹胀、乏力、食欲减退,体查:巩膜无黄染,无肝掌、蜘蛛痣,腹平软,肝右肋下 1.5cm,脾侧位可扪及,肝功能:ALTl00u/L,白蛋白38g/L,球蛋白35g/L,胆红素正常,凝血酶原活动度为76%

112.本病例诊断是 B

A.急性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

B.慢性轻度病毒性肝炎

C.慢性中度病毒性肝炎

D.慢性重度病毒性肝炎

E.慢性病毒性肝炎伴肝硬化

113.如进一步病原学检查诊断为乙型肝炎,且HBeAg和HBV —DNA阳性最佳抗病毒药物应选择 A

A.干扰素a-2b

B.阿昔洛韦

C.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

D.聚肌胞注射剂

E.猪苓多糖注射液

114.如在干扰素治疗过程中ALT较治疗前更高,但其他肝功能项目均正常ALT进一步升高的原因首先考虑C

A.病情加重

B.干扰素治疗出现毒性反应

C.干扰素清除病毒时的肝损伤

D.合并甲型肝炎病毒的急性感染

E.合并戊型肝炎病毒的急性感染

问题115~116

患者1年前诊断为乙型肝炎,1年来多次查肝功能,ALT反复升高,入院时肝功能:ALT 200u/L,白蛋白40g/L,球蛋白32g /L,胆红素12/μmol /I,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 阳性

115.该病例抗病毒治疗首选的药物是C

A.阿昔洛韦

B.转移因子

C.干扰素。

D.猪苓多糖

E.聚肌胞

116.如果选择了干扰素治疗,治疗过程中症状加重出现了明显黄疸,血清胆红素为82.5μtmol/L进一步的治疗措施是 C A.坚持原有治疗方案B.减少干扰素用量并加强“保肝”治疗

C.停止干扰素治疗并加强“保肝”治疗

D.继续坚持原有干扰素治疗方案同时加强“保肝”治疗E.在坚持干扰素治疗的同时加用拉米呋啶治疗

答案(病毒性肝炎)

伤寒和副伤寒

A1型题

1.伤寒出现肝脾肿大的主要原因是A

A、全身网状内皮系统增生性反应

B、伤寒性肝炎、脾炎

C、I型变态反应

D、III型变态反应

E、中毒性肝炎

2.伤寒杆菌的病原学特点哪项正确C

A、属沙门菌属的A群

B、革兰染色阴性,产生芽孢,有夹膜

C、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部分细菌有菌体表面(Vi)抗原

D、Vi抗原抗原性强,产生Vi抗体滴度高,持续时间长

E、到目前为止,我国未发现耐氯霉素的伤寒杆菌株

3.伤寒杆菌致病的主要因素是A

A、内毒素

B、肠毒素

C、外毒素

D、神经毒素

E、细胞毒素

4.引起伤寒不断传播或流行的主要传染源是C

A、普通型伤寒患者

B、暴发型伤寒患者

C、慢性带菌者

D、伤寒恢复期

E、伤寒患者的潜伏期

5.伤寒的典型临床表现是A

A、中长程稽留高热、肝脾肿大、周围血象不高、肥达反应“H”、“O”均升高

B、长程低热,肝脾肿大,周围血象不高,肥达反应阳性

C、长程驰张热、肝脾不大,周围血象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升高,肥达反应“H”升高

D、长程间歇高热、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消化道出血

E、长程间歇寒战、高热、肝脾肿大,周围血象正常,重度贫血,肥达反应阴性

6.伤寒的确诊依据是E

A、粪培养伤寒杆菌阳性

B、尿培养伤寒杆菌阳性

C、胆汁培养伤寒杆菌阳性

D、肥达反应阳性

E、血培养伤寒杆菌阳性

7.对曾使用过抗生素,疑为伤寒患者,最有价值的检查是B

A、粪培养

B、骨髓培养

C、血培养

D、肥达反应

E、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8.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是E

A、肠出血

B、中毒性心肌炎

C、溶血尿毒综合征

D、中毒性肝炎

E、肠穿孔

9. 肥达反应阳性率最高的时期是:B

A、病后第1周

B、病后第3~4周

C. 病后第2周

D. 病前1周

E、病后第5周

10.可用于调查伤寒慢性带菌者的抗体是:E

A、H抗体

B、O抗体

C、A抗体

D、B抗体

E、Vi抗体

11. 伤寒病人排菌量最多的时期是B

A、起病后第1周

B、起病后第2-4周

C、起病前1周

D、起病后第5周

E、起病后第6周

12.伤寒发病第一周内阳性率最高化验是C

A、大便培养

B、肥达反应

C、血培养

D、尿培养

E、补体结合试验

A2型题

13.成人,持续发热8天,伴有腹胀、腹泻,大便每天3~5次,偶有粘液,2年前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体查:体温38.8℃,肝在肋下1cm,脾在肋下1.5cm,血象:WBC 4.0×109/L,N 0.72,L 0.28,粪便镜检:WBC 0~5/HP,最可能的诊断是C

A、细菌性痢疾

B、急性血吸虫病

C、伤寒

D、阿米巴痢疾

E、急性病毒性肝炎

14.女,35岁,反复发热35天,患者持续高热10天时,当地医院曾给予氯霉素治疗,5天后热退出院,出院后未接受任何治疗,2周后再次出现发热,体查:体温38.5℃,肝在肋下2cm,脾在肋下1.5cm,血象:WBC 3.0×109/L,N 0.70,L0.30,肝功能检查:ALT 200U/L,TBIL 16μmol/L,大便隐血实验++,最可能的诊断是 D

A、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B、全身粟粒性结核

C、病毒性肝炎

D、伤寒复发

E、阿米巴病

15.男,20岁,稽留高热已3周,伴腹胀、腹泻入院,当晚突然出现腹痛,体温骤降至35.5℃,脉搏120次/分,血压60/45mmHg,腹部压痛、反跳痛明显,肝浊音界缩小,血象:WBC 18.0×109/L,N 0.88,L 0.12,肥达反应H 1:320, O 1:320,OX 1:80,最可能的诊断是 D

A、胃溃疡穿孔

B、阑尾炎穿孔

C、胆囊炎胆囊穿孔

D、阿米巴痢疾肠穿孔

E、伤寒肠穿孔

16.男,34岁,农民,持续发热13天,伴腹泻7天,大便稀,4~5次/天。4小时前突然右下腹剧痛,随后感心慌、出汗、腹胀,下腹广泛压痛,右下腹明显,有肌紧张及反跳痛。血象:WBC

19.6×109/L,N 0.92,L 0.08, 最可能的诊断是 E

A、急性血吸虫病并发阑尾炎

B、阿米巴痢疾并发肠穿孔

C、肠结核合并结核性腹膜炎

D、伤寒并发肠穿孔

E、结肠肿瘤腹腔转移

17.关于副伤寒甲、乙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不正确 E

A、起病时有急性胃肠炎症状

B、发热多呈驰张型

C、毒血症状较轻,但胃肠症状较显著

D、出血与穿孔少见

E、副伤寒甲复发机会较伤寒少

18.为伤寒病人做细菌培养,下列有关不同标本诊断价值的描述,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B

A、病程第1~2周,血培养的阳性率最高

B、骨髓培养的阳性率比血培养低

C、整个病程中,粪便均可培养出伤寒杆菌,但阳性者不一定都是现症病人

D、病程第3~4周,部分病人的尿培养阳性

E、胆汁培养有助于发现带菌者

19. 伤寒的病原学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B

A、伤寒沙门氏菌属于沙门菌属中的D群

B、不形成芽胞,有鞭毛,能运动

C、有荚膜

D、在普通培养基中能生长,但在含胆汁的培养基中更佳

E、不产生外毒素,菌体裂群后释放出内毒素

20. 小儿伤寒特点不正确的是 B

A、发热以弛张型为多

B、胃肠道症状不明显

C、肝脾肿大较常见

D、易并发支气管肺炎

E、病死率较低

21. 老年伤寒的特点不正确的是:E

A、通常发热不高但易出现虚脱

B、常可并发支气管肺炎和心力衰竭

C、持续胃肠功能紊乱

D、病程迁延,恢复慢

E、病死率较低

22.关于肥达反应下列哪项错误 B

A、应用伤寒沙门菌“O”与“H”抗原,副伤寒甲、乙、丙的鞭毛抗原(“A、

B、C”)等5种抗原,通过凝集反应检测患者血清中相应的抗体

B、对伤寒与副伤寒有确定诊断价值

C、通常在病后1周左右出现抗体

D、第3~4周的阳性率可达70%以上

E、约有10~30%患者肥达反应始终为阴性

23.女性,30岁,船员,8月1日开始持续发热12天,伴头痛、畏寒、腹泻、纳差,右下腹轻压痛,肝肋下2.5cm, 软,无压痛,脾肋下1cm, 体查:体温40℃,ALT 90U/L,HBSAg(-),肥达反应:H: 1/160,O: 1/80, 血象WBC 4.0×109/L,N 0.65,L 0.35, 最可能的诊断是 C

A、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

B、疟疾

C、伤寒合并中毒性肝炎

D、伤寒(暴发型)

E、阿米巴肝脓肿

A3型题

问题24~26

男,15岁,学生,不规则发热半个月,体温38~40℃,无畏寒、寒战,伴食欲不振、腹胀,近日出现精神恍惚,谵妄,听力下降,在当地不规则用过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治疗。体查:体温40℃,脉搏100次/分,血压:98/79mmHg,表情呆滞,心肺无异常,腹软,右下腹轻压痛,肝右肋0.5cm,脾左肋下1cm,血象:WBC 4.0×109/L,N 0.65,L 0.35

24.最可能的诊断是C

A、败血症

B、疟疾

C、伤寒

D、病毒性肝炎

E、恶性组织细胞病

25.确诊最好进行下列哪项检查B

A、血培养

B、骨髓培养

C、肥达反应

D、小便培养

E、大便培养

26.下列哪项处理是错误的E

A、选用喹诺酮类抗菌治疗

B、卧床休息

C、易于消化,少纤维饮食

D、高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

E、腹胀用肛管排气+新斯的明

B1型题

问题27~28

A.喹诺酮类

B.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

C.头孢菌素类

D.氯霉素

E、阿莫西林

27. 多重耐药性伤寒病原治疗首选A

28. 妊娠合并伤寒病原治疗忌用C

问题29~31

A、确诊伤寒病人

B、伤寒带菌者

C、斑疹伤寒

D、支持临床诊断伤寒

E、副伤寒丙

29.长程发热,脾脏肿大,粒细胞减少,骨髓培养有伤寒杆菌生长 A

30.慢性腹泻患者大便培养伤寒杆菌阳性B

31.持续发热2周,伴腹泻、脾大,血清肥达反应H: 1/320,O: 1/320, OX19: 1/80 D

问题32~36

A、O1:40 H1:40 A1:40 B1:40

B、O1:80 H1:160 A1:40 B1:40

C、O1:160 H1:160 A1:320 B1:40

D、O1:160 H1:40 A1:40 B1:320

E、O1:40 H1:320 A1:320 B1:320

32.肥达反应阴性A

33.伤寒早期B

34.伤寒菌苗预防接种E

35.副伤寒甲C

36.副伤寒乙D

问题37~41

A、侵袭性腹泻

B、分泌性腹泻

C、果浆样大便

D、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E、嗜酸性粒细胞增加

37、霍乱B

38、菌痢A

39、阿米巴痢疾C

40、伤寒D

41、急性血吸虫病E

细菌性痢疾

A1型题

1.细菌性痢疾的病原体属于A

A、志贺菌属

B、沙门菌属

C、弧菌属

D、弯曲菌属

E、螺旋菌属

2.细菌性痢疾散发流行的主要途径是C

A、集体食堂食物被污染造成经口感染

B、井水、池塘或供水系统被污染造成经口感染

C、健康人的手或蔬菜、瓜果等食物被污染造成经口感染

D、与病人密切接触经呼吸道传染

E、接触病人的血液经伤口感染

3.痢疾杆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D

A、吞入细菌数量

B、外毒素

C、神经毒素

D、侵袭力和内毒素

E、肠毒素

4.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病变部位位于B

A、回肠末端

B、乙状结肠与直肠

C、升结肠

D、降结肠

E、累及整个肠道

5.目前菌痢的病原治疗首选D

A、氯霉素

B、四环素

C、磺胺药

D、氟喹诺酮类

E、呋喃唑酮

6.细菌性痢疾的主要预防措施是E

A、隔离及治疗现症病人

B、流行季节预防服药

C、及时发现、治疗带菌者

D、口服痢疾活菌苗

E、切断传播途径

7.菌痢的确诊依据是A

A、粪培养阳性

B、粪检有巨噬细胞

C、粪便免疫学检查抗原阳性

D、粪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

E、典型菌痢临床症状

8. 关于痢疾杆菌,下列哪项是正确的?E

A. 为革兰阴性杆菌,有鞭毛

B. 可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为需氧菌

C. 在外界生存时间甚短

D. 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强

E. 产生外毒素和内毒素

9. 痢疾杆菌致病作用的决定因素是:E

A. 内毒素

B、肠毒素

C、神经毒素

D、细胞毒素

E、侵袭作用

10. 菌痢急性期的基本病变是:B

A. 全身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浆渗出

B、肠粘膜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

C. 肠粘膜水肿、增厚、溃疡形成

D、肠壁形成口小底大的烧瓶样溃疡

E、嗜酸性肉芽肿的形成

11. 慢性菌痢是指菌痢的病程超过:B 2月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E、6个月

12.鉴别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最可靠的依据是:D

A. 潜伏期的长短

B、毒血症状的轻重

C. 大便常规发现红细胞的多少,是否有吞噬细胞或夏-雷结晶

D、大便检出病原体

E、抗生素治疗是否有效

13.下列各项中,对于中毒性痢疾脑型和乙脑的鉴别最有意义的是: B

A、起病急骤

B、大便检查有无炎性成份

C、高热、昏迷、抽搐

D、早期休克

E、呼吸衰竭

A2型题

14.男,20岁,急起腹泻1天,水样便,共10次,伴轻度腹痛及里急后重感,呕吐2次,体查: 体温38.5℃,血压96/98mmHg, 血象:WBC 16.2×109/L,N 0.80,L 0.20,粪便为黄色粘液便,镜检:RBC 2~4/HP,WBC+/HP,发现阿米巴原虫,诊断应考虑B

A、阿米巴痢疾

B、细菌性痢疾

C、霍乱

D、伤寒

E、细菌性食物中毒

15.女,30岁,干部,反复腹痛、腹泻3年,发作时每天大便5~6次,常有粘液及脓血,间歇期有便秘,伴全身乏力,体查:

轻度贫血貌,左下腹可扪及条索状包块,大便镜检:RBC 0~6/HP,WBC+/HP,脓球偶尔成堆,最可能的诊断是E

A、急性菌痢

B、结肠癌

C、慢性血吸虫病

D、肠结核

E、慢性菌痢

16.中毒性菌痢的临床特征哪项除外B

A. 急性高热,反复惊厥,昏迷

B. 腹痛、腹泻明显

C. 迅速发生休克,呼吸衰竭

D. 大便常规检查发现大量炎性细胞

E. 脑脊液化验正常

17.中毒性痢疾的临床特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

A、急性高热,惊厥,昏迷

B、迅速休克与呼吸衰竭

C、腹痛、腹泻轻,肠道症状可不明显

D、大便常规正常,脑脊液化验正常

E、多发生在儿童

18. 下列哪项不是痢疾志贺菌产生毒素:E

A. 神经毒

B. 内毒素

C. 细胞毒

D. 肠毒素

E. 肝毒素

19.一4岁儿童,因高热10小时,2小时前发生惊厥急诊来院,体温40.3℃,呼吸42次/分,面色苍白,四肢发凉,皮肤有“花纹”,血WBC 18.0×109/L,N 0.86,L 0.14,做下列哪项检查最有助于早期诊断 D

A、脑脊液检查

B、血培养

C、胸部放射线检查

D、生理盐水灌肠液镜检

E、粪便培养

20.4岁患儿,于夏季高热8小时,抽搐2小时,呕吐一次,体温40℃,血压46/18mmHg,昏睡状,面色苍白,腮腺不大,四肢紧张,肢冷,腱反射亢进,皮肤花纹状,心肺腹未见异常,周围血象WBC 18×109/L, N 0.86,L 0.14, 粪便镜检:WBC 2~8/HP,应首选考虑B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中毒性菌痢

C、腮腺炎脑炎

D、脑型疟疾

E、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A3型题

问题21~23

男,18岁,中学生,8月2日急性起病,高热4小时,大便水泻2 次来院急诊。体查:体温39.5℃,面色苍白,四肢冷,脉细速,神志模糊,血压75/60mmHg,血象:WBC 25.0×109/L,N 0.85,L 0.15

21.最可能的诊断是C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霍乱

C、中毒性菌痢

D、败血症

E、脑型疟疾

22.为迅速明确诊断,立即进行的检查是D

A、血液中找疟原虫

B、血培养+药敏

C、脑脊液常规

D、粪便常规检查

E、血液生化检查

23.此例患者应立即进行的处理是C

A、积极物理降温

B、镇静

C、扩容+抗菌药的应用

D、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E、激素解毒

B1型题

问题24~26

A、急性普通型

B、中毒型休克型

C、中毒型脑型

D、慢性急性发作型

E、慢性隐匿型

下列病例属于菌痢的哪一型

24、急起腹痛、腹泻、脓血便,无发热,有慢性腹泻史D

25、急起畏寒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A

26、急起高热,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及发绀、脉细、尿少B 问题27~30

A. 细菌性痢疾

B. 阿米巴痢疾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27、有腹痛,腹泻,粘液便及腹部压痛C

28、乙状结肠镜检可见肠粘膜有散在性深切的溃疡B

29、乙状结肠镜检见结肠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浅溃疡A

30、大便有粘液及血液,镜检可见红细胞、白细胞C

霍乱

A1型题

1.霍乱弧菌的生理学性状是B

A、革兰染色阳性、有芽孢、夹膜和鞭毛

B、革兰染色阴性,末端有一根鞭毛,运动极为活跃

C、需氧、耐酸不耐碱、最适pH 4.5~5.5

D、古典生物型比埃尔托生物型有较强的抵抗力

E、霍乱弧菌产生内毒素性质的霍乱肠毒素

2.霍乱弧菌的分型是A

A、霍乱弧菌分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均属于O1群

B、古典生物型属O1群,埃尔托生物型属非O1群

C、新发现的O139霍乱弧菌属于O1群的一个新血清型

D、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均属于非O1群

E、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均属于不凝集弧菌

3.被称之为霍乱第8次世界大流行的病原是E

A、古典生物型

B、埃尔托生物型

C、副溶血弧菌

D、O157大肠杆菌

E、O139霍乱弧菌

4.霍乱的最主要传播途径是A

A、通过水

B、通过食物

C、通过日常生活接触

D、通过苍蝇媒介

E、通过其他

5.霍乱病人最早出现的病理生理改变是E

A、急性肾功能衰竭

B、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C、急性心功能不全

D、脑功能障碍

E、大量水分及电解质丢失

6.霍乱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是A

A、严重无痛性腹泻,大便呈水样或米泔水样,继而呕吐,严重脱水征

B、先吐后泻,腹痛明显,水样大便,轻度脱水征

C、畏寒发热,腹痛腹泻,脓血样大便,里急后重明显

D、畏寒、发热,早期中毒性休克

E、剧烈腹痛、腹泻、呕吐、呕吐物呈水样

7.霍乱的确诊依据是B

A、典型的临床表现

B、粪便、呕吐物培养阳性

C、与霍乱患者密切接触史

D、大便常规仅见少数白细胞

E、大便悬滴镜检阳性

8.霍乱病人对症治疗重点应注意A

A、有效血容量的补充

B、镇静

C、解痉止痛

D、降温

E、止泻

9.治疗霍乱补液原则下列哪项是错误的E

A、轻、中型病人可予以口服补液

B、重型病人治疗开始以快速静推或静滴补液

C、先补生理盐水,血压回升后改为含糖541溶液或3:2:1溶液

D、轻、中、重型补液者分别为3000~4000,4000~8000,

8000~12000mL,24小时内E、重型病人每瓶液体按常规浓度积极补充氯化钾

10.霍乱病人治疗的关键措施是E

A、止泻、止吐

B、抗病原

C、强心、利尿

D、镇静、止痛

E、补液、补盐

11.预防霍乱较为完整的措施是D

A、隔离、治疗病人

B、流行季节预防服药

C、流行季节预防接种

D、隔离治疗病人,切断传播途径,疫区人群进行预防注射

E、封锁疫点、疫区

12. 最适宜霍乱弧菌生长的培养基是:A

A、碱性蛋白胨水

B、酸性蛋白胨水

C、0.3%NaCl琼酯培基

D、8%NaCl琼脂培基

E、10%NaCl琼脂培基

13. 霍乱病人的剧烈腹泻是由哪一因素引起:D

A、神经氨酶

B、血凝素

C、霍乱内毒素

D、霍乱肠毒素

E、霍乱外毒素

A2型题

14.某学生暑假由沿海某市回校,在途中一码头食冷稀饭一碗,次日突起腹泻,一天20余次,继之呕吐,无明显腹痛,体查:体温36.5℃,中度失水,血压75/53mmHg,大便镜检:WBC 0~1/HP,疑为霍乱,应考虑做那项检查确诊E

A、大便涂片染色检查

B、SS培养基大便培养

C、血培养

D、大便悬滴镜检

E、大便碱性培养基培养

15.男,30岁,突起无痛性腹泻1天,大便20余次,初为稀便,后为水样,无里急后重,伴有恶心,无呕吐,无发热,体查:体温37.2℃,轻度脱水征,血压正常,血象:WBC 12.5×109/L,N 0.85,L 0.15,Hb165g/L, 最可能的诊断是A

A、霍乱

B、急性菌痢

C、急性阿米巴痢疾

D、食物中毒

E、副伤寒丙

16.夏季,一10岁男孩,急起腹泻3天,每天水样便20余次,伴阵发性小腿肌肉及腹壁疼痛1天,神志不清2小时,体查: 体温36.5℃,血压60/49mmHg,神志模糊,重度脱水,大便镜检:WBC 0~3/HP,其原因最可能是C

A、中毒性菌痢

B、霍乱泻吐期

C、霍乱脱水虚脱期

D、脑型疟疾

E、霍乱反应期

17.一中年男性,因腹泻5天,已确诊为霍乱,继之出现少尿3天入院,体查:血压114/93mmHg,神志模糊,血清BUN

25.2mmol/L,下列哪项处理是错误的C

A、保护心肺功能

B、纠正酸碱失衡

C、快速大量补充血容量

D、血液透析

E、防治消化道出血

18.一患者来自霍乱流行区,突起腹泻,每天腹泻15次,呈水样便,伴有呕吐,24小时尿量200ml,体查:血压77/53mmHg, 大便镜检:WBC 0~5/HP,悬滴阳性,初步诊断为霍乱,问临床类型属于 B

A、轻型

B、中型

C、重型

D、中毒型

E、带菌者

19.某学校发生霍乱病例数例,其密切接触者无任何症状,体查无异常,血、尿常规正常,对密切接触者应采取 C

A、霍乱菌苗预防接种

B、预防性服药

C、严格检疫5天并给予预防性服药

D、医学观察3天

E、待出现症状后立即进行隔离治疗

20.一中年女性患者,突起腹泻1天半,每天20余次,水样便,伴有呕吐,尿量24小时400ml, 体查:血压77/56mmHg,神清,大便镜检:WBC 1~3/HP,Hb160g/L,疑为霍乱,24小时补液方案哪项正确 C

A、口服补液3000~4000 ml

B、静脉补液3000~4000 ml

C、静脉补液4000~8000 ml

D、口服补液4000~8000 ml

E、静脉补液8000~12000 ml

21.男,30岁,从沿海出差回来,突起水样腹泻,大便每天20余次,口干,尿量减少,体查: 体温37℃,血压75/60mmHg,眼眶下凹,腹部无压痛,大便镜检:WBC 4~6/HP,尿蛋白++,管型0~3/HP, 象:WBC 12.0×109/L,N 0.82,L 0.18。疑为霍乱,为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可采用以下抗菌药物

抗菌治疗,除外 E

A、四环素

B、强力霉素

C、氨苄青霉素

D、氯霉素

E、庆大霉素

22.患者男性,20岁。昨日进食海产品,今日开始较频繁腹泻,水样便,继之呕吐,但无腹痛,不发热,口渴,腓肠肌疼痛,体查:体温36℃,脱水,呼吸平稳,心肺正常,腹平软、无压痛,四肢微凉。血象:WBC 20.0×109/L,粪便镜检:WBC 0~2/HP。抢救该病人,最紧急措施是A

A、大量补液

B、抗生素

C、给升压药

D、给止泻药

E、给氢化可的松静滴

23.霍乱并发症除外E

A、急性肾功能衰竭

B、低钾综合征及酸中毒

C、急性肺水肿

D、急性心力衰竭

E、肠穿孔

24.霍乱治疗原则除外E

A、按肠道传染病隔离,直至症状消失后6d,并隔日粪便培养1次,连续3 次,如阴性可解除隔离

B、接病人呕吐情况给流质或禁食

C、静脉或口服补液并纠正电解质

D、对症治疗、辅以抗菌药物或抑制肠道分泌药物

E、必要时手术治疗

25.霍乱病人静脉补液原则除外E

A、早期,快速,足量

B、先盐后糖、先快后慢

C、适时补碱

D、及时补钾

E、均采用口服补液

26.霍乱临床表现下列哪项不正确E

A、吐泻期最主要表现为无痛性剧烈腹泻,不伴里急后重

B、典型大便为米泔水样

C、严重脱水病人出现烦躁不安,皮肤干皱无弹性,舟状腹

D、成人一般无发热

E、恢复期所有病人出现反应性发热

A3型题

问题27~29

男,35岁,商人,在火车旅途中有不洁饮食史,6小时后,突起剧烈腹泻,每10分钟至半小时1次,水样便、量多,无发热及腹痛,继之呕吐,下车后晕倒在地,被人发现后被送入院。体查:血压为0,神志模糊,眼眶下陷,皮肤弹性差

27.对该患者立即最重要的处理是B

A、血管活性药物升压

B、快速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C、大剂量使用抗生素

D、低分子右旋糖酐扩容

E、立即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28.为明确诊断应立即进行哪项检查D

A、血常规

B、血培养

C、血生化

D、大便悬滴+快速增菌培养

E、SS培养基大便分离培养

29.若悬滴、培养阳性,血压回升,病原治疗可选择以下任一种抗菌药,除外 D

A、诺氟沙星

B、环丙沙星

C、多西环素

D、青霉素G

E、SMZ-TMP

问题30~31

男,24岁,民工,急起腹泻,水样便、次数频、量多,无明显发热与腹痛,8月18日就诊,就诊时神志清楚

30.对该患者如下处理中哪项是错误的A

A、处方3天易蒙停回家休息

B、粪便常规+悬滴检查

C、粪便碱性蛋白胨增菌培养

D、留院隔离观察治疗

E、血液生化检查

31.体查:体温36.8℃,血压:78/57mmHg,有明显脱水征,大便镜检:RBC 2~3/HP,WBC2~5/HP,悬滴见穿梭状、快速运动的细菌。初步诊断霍乱,应属于临床哪一型 B

A、轻型

B、中型(典型)

C、重型

D、暴发型

E、干性霍乱

B1型题

问题32~34

A、抗菌治疗

B、补充血容量

C、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D、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E、强心药物

32.治疗霍乱患者的关键措施是B

33.为减轻霍乱患者腹泻量和缩短排菌期应采取A

34.霍乱病人治疗过程出现急性肺水肿及心力衰竭时应使用E 问题35~37

A、心源性休克

B、失血浆性休克

C、感染中毒性休克

D、失水性休克

E、失血性休克

35.可以发生于细菌性痢疾C

36.可以发生于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C

37.可以发生于霍乱D

问题38~40

A、空气灰沫传播

B、水、食物传播

C、虫媒传播

D、土壤传播

E、不属于上述任何一种

38.霍乱B

39.流行性脑脊髓膜炎A

40.疟疾C

溶组织阿米巴感染

学习要点

掌握肠阿米巴病和肝阿米巴病的临床表现、常见并发症、诊断和鉴别要点。熟悉溶组织阿米巴感染的治疗原则及抗阿米巴药物的选择。了解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理及病理解剖要点。

一、选择题

A1型题

1、肠阿米巴病最常见的病变部位是:A

A、盲肠、升结肠

B、直肠、乙状结肠

C、空肠、回肠

D、盲肠、回肠

E、结肠、空肠

2、阿米巴病组织损伤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E

A、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机械性损伤

B、溶组织内阿米巴释放的毒素

C、迟发型变态反应

D、继发感染

E、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接触性溶解细胞作用及水解酶使组织破坏

3、肠阿米巴病典型的病变是:C

A、肠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浅表溃疡与大量渗出物

B、肠粘膜水肿增厚散在浅表溃疡

C、正常粘膜上散在的弧立而颜色较淡的小脓肿,破溃后形成边缘不整、口小底大的烧瓶样溃疡

D、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

E、粘膜广泛充血、水肿和溃疡,触之易出血

4、暴发型肠阿米巴病发生直接原因是:D

A、感染原虫的数量多

B、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C、机体对原虫过敏反应

D、继发细菌感染,粘膜发生广泛急性炎症改变

E、虫株毒力强

5、确诊肠阿米巴痢疾依赖于:D

A、腹泻腹痛全身症状轻,抗菌药物治疗无效

B、暗红色果酱样大便

C、大便镜检有红白细胞及夏-雷结晶

D、大便中发现阿米巴滋养体

E、灭滴灵治疗后腹泻好转

6、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侵入肝脏最主要的途径是:C

A、穿透结肠壁直接入肝

B、经胆道逆行入肝

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记录

2016年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记录 时间: 地点; 人员: 主持人: 内容: 传染病防治的共性知识 (一)基本概念 感染:是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与人体相互作用或斗争的过程。 感染性疾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及寄生虫(蠕虫、原虫)等感染人体而产生的疾病。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引起的,可由人传人、或由动物传人以及相继传播的感染性疾病称为传染病。 (二)感染过程三因素 感染在机体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的过程,称为感染过程。构成感染过程需要三个条件,即病原体的致病性、机体的反应性和外界环境的影响(自然与社会) 1 ?病原体的致病作用:传染过程中,病原体起重要作用,其致病作用取决于如下几方面。 (1)数量:病原体入侵的数量是重要的致病条件之一。侵入人体的病原体要有足够的数量,才能突破机体的防御功能引起感染。 (2)侵袭力: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并在体内扩散的能力。 (3)毒力:由毒素和其它毒力因子所组成。

(4)变异:可因环境和遗传因素造成变异。 2.人体免疫应答作用:病原体感染多伴随免疫应答反应,对感染过程的表现及转归起着重要作用,保护性免疫应答包括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应答两种。变态反应属于后者。 (1)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就有的,非针对某一特定抗原物质的免疫应答反应。主要表现为天然屏障作用、吞噬作用、体液因子作用等几方面的功能。 (2)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具有特异性,有抵抗同一种微生物重复感染的作用,不能遗传。分为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两类。 3.外界环境的影响:外界环境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具有很大影响。它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 (1)自然因素:包括地理因素与气候因素。大部分虫媒传染病和某些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有较明显的地区和季节性。 (2)社会因素:主要包括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行为、社会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预防普及等各方面。生活水平低、工作环境的卫生条件差,可致机体抗病能力低下,增加感染的机会。 (三)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 在人出生后的一生中,发生无数次感染,每一次病原体侵入机体,都会引起机体不同程度的反应,在机体与病原体相互作用中,可出现五种不同程度的表现。 1 ?病原体被清除: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在入侵部位被消灭,如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胃酸的杀菌作用、组织细胞的吞噬及体液的溶菌作用 等,或通过局部的免疫作用,病原体从呼吸道、肠道或泌尿道排出 体外,不出现病理损害和疾病的临床表现

2020传染病防治法知识培训试题

传染病防治法知识培训试题 选择题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 A.民事责任 B.行政责任 C.刑事责任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结构采取()治疗措施。 居家隔离 B.强制隔离 C.居家观察 3、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Ⅰ级响应代表什么含义() A.特别重大 B.重大 C.较大 D.一般 4、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公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乙类管理,采取()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其他 5、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并有扩散趋势,或发现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重新流行。这类情形属于()级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A.一 B.二 C.三 D.四 6、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传染病 A.甲类B.乙类C.丙类D.其他类 7、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始施行日期()。A.1989年2月21日B.2004年12月1日C.1989年3月21日 8、国家对传染病实行以()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A.预防B.控制C.治疗 9、《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为()。A.甲类、乙类B.甲类、乙类、丙类C.A类、B类 10、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类传染病。 A.甲类B.乙类C.丙类 11、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或者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 A.任何工作B.任何与人接触的工作C.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12、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 A.进行严密消毒后处理B.按照领导提出的要求进行处理 C.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13、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的政策是:() A.根据当地情况,实行部分免费 B.实行免费C.实行收费 14、流行性感冒属于()传染病。 A.甲类B.乙类C.丙类

传染病防治知识全员培训测试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防治知识全员培训测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霍乱的病原体形状为:() A、杆菌 B、弧菌 C、球菌 D、螺旋体 2、按传染病防治法霍乱为:()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 C、丙类传染病 D、未被列入分类 3、鼠疫是主要通过下列哪种媒介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 A、野鼠 B、鼠蚤 C、蚊子 D、家鼠 4、鼠疫杆菌属哪种细菌:() A、革兰氏染色阴性需氧菌 B、革兰氏染色阴性厌氧菌 C、革兰氏染色阳性需氧菌 D、革兰氏染色阳性厌氧菌 5、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英文名称缩写为:( ) A、AIDS B、SARS C、ARDS D、HFRS 6、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为:( ) A、轮状病毒 B、冠状病毒 C、衣原体 D、支原体 7、流行性感冒是:() A、消化道传染病 B、呼吸道传染病 C、虫媒传染病 D、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8、流行性感冒的高发季节为:() A、夏秋季 B、秋冬季 C、冬春季 D、春夏季 9、甲类传染病有:() A、霍乱、鼠疫 B、麻疹、疟疾 C、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 D、乙脑、血吸虫病 10、传染病流行是指:() A、一个地区短期内突发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B、一个地区突发某种历年从未或很少发生过的传染病 C 、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D、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最高发病率水平 二、是非题 1、霍乱的病原体为革兰氏阴性菌。() 2、霍乱为烈性肠道传染病。() 3、人群对鼠疫杆菌普遍易感。() 4、肺鼠疫患者胸部X线表现与病情严重程度极不一致。() 5、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又称为呼吸窘迫综合征。( ) 6、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弱。( ) 7、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8、流行性感冒的易感人群为儿童和老年人。() 9、患甲类传染病、炭疽死亡的,应当将尸体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 10、对甲类传染病的疑似病例,可以进行居家隔离治疗。()

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doc

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 (讲话稿) 一、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螺旋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真菌、寄生虫等)感染人体后所产生的传染性的疾病。可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必须具有三个条件,它们相互联系,同时存在,被称为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一是传染源(指体内有病原体发育、繁殖并能排除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具体地说,就是传染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二是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经传染源排出,侵入另一易感机体所经过的途径,如经空气传播、经水传播、经食物传播、经接触传播、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经土壤传播、经医源性传播、经垂直传播);三是易感人群(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某人群的易感性取决于构成该人群每个个体的易感状态)。 二、常见的传染病 呼吸系统传染病: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肺结核。 消化系统传染病: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伤寒和副伤寒,甲型肝炎,霍乱,手足口病。 接触性传染病: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简称红膜症),疥疮。 媒介传播传染病:乙型脑炎,疟疾,登革热。 国家重点防治的传染病: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俗称“非典”),甲型流感(H1N1、H7N9)。 三、防控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双手清洁、勤洗手,打喷嚏与咳嗽应用纸巾掩住口鼻、不随地吐痰,出现呼吸道传染性病例应及时隔离治疗、照顾或接触患者应佩戴口罩。不吃不洁或半生食物,食用餐具要严格消毒,不喝生水,处理食物生熟分开,饭前便后要洗手。患者用过的物品,须清洗并消毒,不共用毛巾及其他人物品,接触患者应戴上手套、勤洗换衣,不要多人同床居住,勤洗换被子、床单。拒绝毒品、不要共用针管和针头,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流行时要减少公共集会及集体娱乐活动。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 重点实现传染病防控的“一控三消”的目标。“一控”既控制法定管理传染病发病率低于500/10万以下,但低于上年水平。“三消”即消除麻风病,使麻风病的患病率控制在1/10万以下;消除疟疾危害,实现无本土疟疾病例;消除麻疹危害,使麻疹发病率低于1/100万。 一是加强免疫规划工作。以消除麻疹为重点,保持麻疹监测系统的敏感,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置每例麻疹病例,按要求开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加强院感控制,严格医院内传播;强化管理,开展免疫规划接种率“暗访”式调查,落实免疫规划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中的一票否决指标;二是加强传染病的监测预警。以提高敏感度为核心要求,完善传染病报告制度,做好手足口病、登革热、狂犬病、出血热、布病、鼠疫、流感、人禽流感及不明原因肺炎等重点传染病监测工作。三是加强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强化结核病防治,推进新型肺结核防治服务建设,加强结核病患者早期发现,规范治疗和管理,开展病人主动发现试点调查,提高结核病患者的医疗保障水平,扩大结核病诊断技术的运用;推进

传染病防治知识基本培训

2016年传染病知识培训内容 2016年卫生技术人员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中,要重点抓好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肺结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鼠疫、霍乱、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细菌性痢疾、伤寒与副伤寒、病毒性肝炎(重点为乙型肝炎)等12种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对各科室的卫生技术人员,要逐步建立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长效机制,将临时性、应急性的培训模式逐步转变为长期性、制度化的培训模式。把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继续医学教育、岗位培训制度中管理,将传染病防治知识作为卫生技术人员业务培训的主要内容,并进行重点考核。与奖金挂钩,各科室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做好培训工作,提出培训工作的具体要求。全体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每人每年不少于20学时,直接从事传染病防治的重点人员培训时间适对延长。 一、培训目标 在2016年在岗卫生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中,重点抓好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结核病、鼠疫、霍乱和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达到下列目标: (一)使本院医务人员掌握甲型H1N1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医疗规范、流行病学知识、医疗关怀及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医疗救治技术,降低病死率,做好自身防护,杜绝院内感染。 (二)临床一线的专业人员,加强对甲型H1N1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的基本知识、流行病学知识、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预防控制措施、消毒、隔离、

防护等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有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并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三)使本院卫生人员,掌握甲型H1N1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的基本知识、流行病学知识、基本防护措施、疫情报告程序及公众预防指导原则。 二、培训对象 甲型H1N1流感等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要覆盖各科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从事与传染病防治工作有关的人员。包括:预防保健、临床医药护技、检测检验、管理、宣传教育等。 三、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包括有关法律、法规和与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防治有关的专业知识。 (一)法规部分 《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等。 (二)专业部分 艾滋病、甲型H1N1流感、结核病、霍乱、鼠疫、手足口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等防治现状;病源学和致病机理;诊断程序和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传染病相关疾病;职业感染和职业防护;传染病防治宣传和健康教育以及传染病网络报告等相关知识。 四、培训方式 全员培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以授课培训为主,充分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组织相关会议时要注意安排甲型H1N1流感等重

传染病知识全员培训题

A.2小时 B.4小时 C.16小时 D.12小时 E.24小时 6 、对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患者或疑似患者以及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的报告信息,各级疾控机构应于多少小时通过网络对报告信息进行确认( ) A.2小时 B.4小时 C.16小时 D.12小时 E.24小时 7 、丙类传染病不包括哪项病种( ) A.流行性感冒 B.麻疹 C.流行性腮腺炎 D.风疹 E.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 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 8 、对传染病报告信息订正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 A.在同一医疗卫生机构发生报告病例诊断变更、已报告病例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由该医疗卫生机构及时进行订正报告 B.转诊病例发生诊断变更、死亡时,由 转诊医疗机构填写订正卡并向该医疗机构所在 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C.对于调查核实现住址查无此人的病 例,应由核实单位更正为地址不详 D.实行专病报告管理的传染病,由相应 的专病管理机构或部门对报告的病例进行追踪调查,发现传染病报告卡信息有误或排除病例 时及时订正 E.由专病管理机构或部门订正过的病例 需要再次订正的,应通知专病管理机构或部门 再次进行订正 9 、填报“中华人民国传染病报告卡”时,多少岁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 ) A.15岁 B.14岁 C.13岁 D.12岁

E.11岁 10 、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病种不含() A.脊髓灰质炎 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C.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D.肺炭疽 11 、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始施行日期是() A.1989年2月21日 B.2004年12月1日 C.1989年3月21日 D.2004年8月28日 12 、《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 A.甲类、乙类 B.甲类、乙类、丙类 C.A类、B类 D.A类、B类、C类 13 、艾滋病属于哪类传染病()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以上都不是 14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哪类传染病()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以上都不是 15 、传染病流行是指() A.一个地区短期突发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B.一个地区突发某种历年从未或很少发

传染病防治法宣传知识

《传染病防治法》宣传知识六问 1、哪些传染病属于《传染病防治法》法定管理的传染病?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目前我国共将39种传染病纳入法定管理,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其中鼠疫、霍乱属甲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淋病、梅毒、布病、肺结核、狂犬病等属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等属丙类传染病。 2、公民在传染病防控中应负有哪些义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3、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控制疫情需要采取哪些紧急措施? (一)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二)停工、停业、停课;(三)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四)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五)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 4、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履行哪

些职责? (一)实施传染病预防控制规划、计划和方案;(二)收集、分析和报告传染病监测信息,预测传染病的发生、流行趋势;(三)开展对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理及其效果评价;(四)开展传染病实验室检测、诊断、病原学鉴定;(五)实施免疫规划,负责预防性生物制品的使用管理;(六)开展健康教育、咨询,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七)指导、培训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开展传染病监测工作;(八)开展传染病防治应用性研究和卫生评价,提供技术咨询。(九)对医疗机构内传染病预防工作进行指导、考核,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5、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传染病疫情或者接到传染病疫情报告时,应当及时采取哪些措施? (一)对传染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调查情况提出划定疫点、疫区的建议,对被污染的场所进行卫生处理,对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并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疫情控制方案;(二)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对疫点、疫区进行卫生处理,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疫情控制方案,并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采取措施;(三)指导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施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组织、指导有关单位对传染病疫情的处理。

传染病知识试题答案

预防传染病知识竞赛试卷 一、单选题: 1、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期限为(C)天。 A、3 B、5 C、7 D、9 2、中国2012年达到消除麻疹目标,全国麻疹发病率控制在:(C) A.1/万以下 B.1/10万以下 C.1/100万以下 D.1/1000万以下 3、下列哪些途径会传播丙型肝炎(B) A.接吻 B.共用针头 C.喷嚏、咳嗽 D.共用餐具和水杯 4、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目前按甲乙丙类管理的传染病是: (B) A.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 B.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 C.甲类1种,乙类27种,丙类10种; D.甲类2种,乙类27种,丙类10种; 5、某县CDC疫情管理员在浏览传染病报告卡时,发现外地报告本地手足口病1例重症患者,且报告卡片未审核,这个病例应该由何地疾控中心审核比较合适(B) A.本地县级CDC疫情管理员 B.报告医疗机构属地县级CDC疫情管理员

C.两地县级CDC疫情管理员 D.报告医疗机构属地市级CDC疫情管理员 6、常规法定传染病报告属于(B)监测。 A主动B被动C哨点D突发公共卫生 7、凡与传染源有过接触并有可能受感染者都应接受检疫,检疫期为最后接触日至该病的(E)。 A最短潜伏期B5天C15天D30天E最长潜伏期 8、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D)。 A病原体能通过动物传播到人的疾病。 B以动物作为传染源,并在动物间传播的疾病。 C一种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在自然界野生动物中生存繁殖。 D一种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在自然界野生动物中生存繁殖,并只在一定条件下传给人和家畜。 E经常在某一地区某一人群呈地方性流行的疾病。 9、构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是(E)。 A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B传染源、传染途径、易感者C传染来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D传染来源、传染途径、易感人群E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10、鼠疫应采取的隔离类型是(A)。 A严密隔离B呼吸道隔离C消化道隔离D接触隔离 11、按时间划分,短期预警的时间安排一般为几个月?(B)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一、传染病的概念传染性疾病简称传染病,是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二、传染病的特点1.具有传染性。大多数传染病感染而获得并可能传播给他人。2.具有流行性这是传染病最突出的特点。人们之所以对传染病“谈虎色变”,主要就是传染病的这个特点。尤其是“烈性”传染病和一些传染性极强的病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损害极大。如霍乱、鼠疫的暴发流行。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艾滋病等。3.发病急、病情重。一些急性传染病,来势凶猛,如在2003年初,我国部分地区暴发的“非典”,甲型H1N1流感,以及现在发生的H7N9禽流感等等4.后果严重。感染了传染病,如未能及早治疗,其预后较差,或残或亡或有后遗症。如流脑,

若不及早治疗,病死率非常高。流行性腮腺炎可并发睾丸炎,影响男性的生育能力。女性怀孕前三月感染风疹病毒,易致胎儿畸形。5.及早治疗。早期治疗是治愈传染病的关键,并且与预后的好坏直接相关。如狂犬病:当被狗咬伤后,及时注射狂犬疫苗或抗狂犬病血清,可以完全避免患病。若未采取措施,一旦发病,其死亡率为100%。6.感染后具有免疫性。三、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传染病的发生要具备三个要素:传染源、传播途经、易感人群,缺一不可。1.传染源是指体内含病原体并可传染其它个体的人或动物。2.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通过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常见传播方式有以下几种:经空气飞沫传播:当病人呼吸、谈话特别是咳嗽、打喷嚏时,含有病原体的飞沫可自鼻咽部喷出,漂浮于空气中,被易感者吸入而感染。如麻疹、白喉、流行性感冒等都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方案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方案 2013年卫生人员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中,要重点抓好手足口病、艾滋病、肺结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鼠疫、霍乱、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细菌性痢疾、伤寒与副伤寒、病毒性肝炎(重点为乙型肝炎)等12种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对各科室的卫生技术人员要逐步建立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长效机制,将临时性、应急性的培训模式逐步转变为长期性、制度化的培训模式。将传染病防治知识作为卫生技术人员业务培训的主要内容,并进行重点考核。与奖金挂钩,各科室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做好培训工作,提出培训工作的具体要求。全体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每人每年不少2次。 一、培训目标 (一)使本院医务人员掌握重点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医疗规范、流行病学知识、医疗关怀及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医疗救治技术,降低病死率,做好自身防护,杜绝院内感染。 (二)临床一线的医务人员,加强对重点传染病的基本知识、流行病学知识、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预防控制措施、消毒、隔离、防护等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有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并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三)使本院医务人员掌握重点传染病的基本知识、流行病学知识、基本防护措施、疫情报告程序及公众预防指导原则。 二、培训内容 (一)法律、法规部分 《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

条例》、《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等。 (二)专业部分 艾滋病、结核病、霍乱、鼠疫、手足口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等防治现状;病源学和致病机理;诊断程序和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传染病相关疾病;职业感染和职业防护;传染病防治宣传和健康教育以及传染病网络报告等相关知识。 四、培训方式 全员培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以授课培训为主,组织相关会议时要注意安排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的内容。 登封市大金店镇中心卫生院 2013年2月18日

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

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 一.《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规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1.甲类(2种):鼠疫、霍乱。(强制管理传染病) 2.乙类(25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严格管理传染病) 3.丙类(10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监测管理传染病) 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概念: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病原微生物指朊毒体、细菌、真菌、立克次体、病毒等;寄生虫包括蠕虫和原虫。原虫指疟疾、弓形虫病等;蠕虫指蛔虫、蛲虫、钩虫、绦虫等等。 有病原体? 有传染性? 有流行病学特征? 有感染后免疫? 流行病学特征 (1)流行性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蔓延称为流行。按其流行过程的强度和广度分为散发、爆发、流行、大流行。 (2)地方性某些传染病由于中间宿主、地理条件及人群生活习惯等

原因,只能在一定地区内发生,有称为地方性传染病,如长江流域的血吸虫病。 (3)季节性某些传染病受气候条件或昆虫媒介的生活习性影响,因而表现为不同的季节性,如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冬春季节,大脑炎则主要发生在蚊虫活跃的夏秋季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传染源: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ν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ν人群易感性: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人群的易感性。ν 三、常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 1、水痘 临床上可分为前驱期和出诊期。前驱期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如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咳嗽等,持续1~2天即迅速进入出诊期。 出诊特点: (1)皮疹形态:初为红斑疹,数小时后变为红色丘疹,再经数小时发展为疱疹。位臵表浅,形似露珠水滴,椭圆形,3~大小,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 (2)皮疹分布 水痘皮疹先后分批陆续出现,每批历时1~6天,皮疹数目为数个至数百个不等,皮疹数目愈多,则全身症状亦愈重。呈向心性分布,先出现于躯干和四肢近端,躯干皮疹最多,次为头面部,四肢远端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3)发展过程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

上塘医院传染病防治法知识 培训综合资料 上塘镇上塘医院 2014年度

上塘医院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资料目录

传染病防治法知识培训计划 根据泗洪县卫生局、泗洪县疾控中心关于传染病防治法知识培训工作指示精神,为提高辖区内医务人员以及重点人群传染病防治法的意识和能力,我院决定于2014年10月04日对院内医务人员进行一次传染病防治法知识的培训,具体安排如下: 一、培训内容 1、传染病防治法相关报告 2、传染病防治法条例 二、培训时间 2014年10月04日上午08:20 三、具体要求: 统一组织、统一时间、集中培训,无特殊情况参培人员不可缺席,并认真做好笔录。 上塘医院

关于举办传染病防治法知识培训的通知 各科室全体医护人员: 为贯彻落实泗洪县卫生局《关于开展传染病防治法学习活动的通知》的通知,落实我院《医院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的工作要求,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医院管理,规范行为,改进医务人员的传染病防治的认知,保证医疗服务安全,我院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开展了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治法知识学习的活动。此次活动从强化组织领导入手,提高全院职工的认识,坚持抓落实求实效,使全员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决定2014年10月04日上午对全院各科医护人员进行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加人员:全院各科医护人员。 二、培训内容:县卫生监督所下发培训资料等。 三、培训时间:2014年10月04日上午午08:00报到培训。 四、地点:医院三楼会议室。 希望各科室接到通知后认真组织人员参加,不得缺席和迟到 上塘医院 2014年10月04日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含答案)

微山县人民医院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 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 1.H7N9传染源:据经验和本次流行病学调查,可能为携带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2. H7N9传播途径:尚无人传人的直接证据; 3. H7N9易感人群:目前证据显示人类易感。 4. H7N9病毒对消毒因子的抗力:对敏感,煮沸分钟可灭活 5.接触患者的时戴清洁手套,脱手套后洗手。 6.可能受到患者等物质喷溅时,应戴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穿隔离衣。 7.手足口病的传染源主要是和。 8.手足口病的皮疹具有四不特征,分别是、、 和。一般不会发生淋巴结肿大。 9.手足口病的平均潜伏期为天,典型病例一般起病急,先出现发热。 10. 少数手足口病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及。 二.单项选择题 1.手足口病好发于哪些人群:() A、5岁以下儿童 B、成人 C、学龄儿童 D、人群普遍易感 2.下列哪项对肠道病毒理化性质的描述是错误的:() A、对紫外线和干燥敏感 B、75%酒精和5%的来苏能将其灭活 C、对含氯消毒剂敏感 D、温度在56℃以上可降低其活性 3.手足口病病例的临床分类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A、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 B、普通病例、重症病例 C、疑似病例、普通病例、重症病例 D、普通病例、重症病例、危重病例 4. 下列哪个是错误的:() A、目前尚无疫苗可预防手足口病 B、治疗手足口病无特效药物 C、以支持疗法为主 D、主要是抗菌治疗

5. 手足口病病例仅见手足部皮疹和口腔疱疹,发热(体温在37.8℃),无其他症状,则临床分类属于:() A、普通病例 B、疑似病例 C、重症病例 D、危重病例 6.以下哪项不是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的处理方法:() A、普通病例体温在38.5℃以下,可以不用退热药,让患儿多饮水或用温水擦澡即可 B、普通病例一般不使用抗病毒药物 C、普通病例高热时要给予及时处理,如退热药无效,应同时采取物理降温方法,必要时可用激素作为退热药 D、手足口病患儿不要接触患其他疾病的儿童,避免交叉感染 7.我国将手足口病纳入法定()传染病,并要求医疗机构在发现手足口病病例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在()内进行网络直报:( D ) A、乙类,12小时 B、丙类,12小时 C、乙类,24小时 D、丙类,24小时 8. 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出现的肺水肿属于:() A、心源性肺水肿 B、肾源性肺水肿 C、神经源性肺水肿 D、高原性肺水肿 9. 在预防院内感染方面,下列哪项是最重要的() A、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认真洗手 B、病室应开窗通风 C、加强防蝇、灭蝇和其他虫媒消杀工作 D、保持诊室、病区的地面整洁、干净 10.手足口危重病例是指出现以下哪种情况的患者:() A、频繁抽搐、昏迷、脑疝 B、休克等循环功能不全表现 C、呼吸困难、紫绀、血性泡沫痰、肺部罗音等 D、以上都是 11、典型霍乱腹泻的临床特点为:() A、剧烈腹痛和腹泻 B、腹泻伴里急后重 C、无腹痛性剧烈腹泻 D、发热伴腹泻

学校相关人员传染病知识培训内容

学校相关人员传染病知识培训内容 一、风疹 1、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2、风疹的主要传染源是病人。 3、风疹为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二、腮腺炎 1、腮腺炎是一种侵犯儿童为主的急性全身性传染病。 2、腮腺炎病毒靠病人的唾液和呼吸道分泌物传播。 3、最好的预防效果是接种腮腺炎活疫苗。 三、流感 1、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2、流感的主要传染源是病人。 3、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4、流感预防主要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及环境卫生,接种流感疫苗。 四、手足口病 1、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 2、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3、EV71与COXA16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4、手足口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斑丘疹、疱疹、重症病例可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 5、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7月份为高发期。 6、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7天。 7、手足口病的预防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个人卫生。 年

月日 ?学校传染病知识培训试卷单位:姓名: 时间: 一、填空题: 1、风疹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2、风疹是主要传染源是()。 3、腮腺炎是一种侵犯儿童为主()、()传染病。 4、腮腺炎病毒靠病人的()和呼吸道( )传播。 5、腮腺炎预防是接种( )活疫苗。 6、流感是由( )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7、流感的主要传染源是( )。 8、手足口病是由( )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9、( )与()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10、手足口病主要临床表现为( )、()、( )等部位斑丘疹、疱疹。

传染病防治法知识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防治法》知识试题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为()。 A.甲类、乙类 B.甲类、乙类、丙类 C.A类、B类 6.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A.进行严密消毒后处理 B.按照领导提出的要求进行处理 C.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7.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都应当及时向()报告。A.政府卫生部门 B.公安部门 C.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8. 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的政策是:()A.根据当地情况,实行部分免费 B.全部免费 C.全部收费 9.流行性感冒属于()传染病。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11.病原携带者是指() A.恢复期传染病病人 B.急性期传染病病人 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15、目前,我国7周岁及以下儿童应按程序接种的计划免疫范围内的疫苗有() A. 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价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麻疹疫苗、乙型肝炎疫苗 B.卡介苗、乙型肝炎疫苗、水痘 C.风疹、腮腺炎、麻疹 16、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以及引起流行必须具备的条件()。 A.传染源 B.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 C.动物宿主和易感儿童 17、作为传染病的传染源主要有() A.病人、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B.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C.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18、保护传染病的易感人群,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主要是指() A.保证一定的营养,改善生活环境。B.开展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C.以上都可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 19、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有() A.经血传播、围产期母婴传播 B.性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 C.以上均包括 20、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

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培训)

时间:2011.1.10 地点:发热门诊 主讲:翟厚锋 内容: 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学习 一.《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规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1.甲类(2种):鼠疫、霍乱。(强制管理传染病) 2.乙类(25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严格管理传染病) 3.丙类(10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监测管理传染病) 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概念: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病原微生物指朊毒体、细菌、真菌、立克次体、病毒等;寄生虫包括蠕虫和原虫。原虫指疟疾、弓形虫病等;蠕虫指蛔虫、蛲虫、钩虫、绦虫等等。 有病原体 有传染性 有流行病学特征 有感染后免疫

流行病学特征 (1)流行性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蔓延称为流行。按其流行过程的强度和广度分为散发、爆发、流行、大流行。 (2)地方性某些传染病由于中间宿主、地理条件及人群生活习惯等原因,只能在一定地区内发生,有称为地方性传染病,如长江流域的血吸虫病。 (3)季节性某些传染病受气候条件或昆虫媒介的生活习性影响,因而表现为不同的季节性,如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冬春季节,大脑炎则主要发生在蚊虫活跃的夏秋季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传染源: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ν人群易感性: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人群的易感性。ν 三、常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 1、水痘 临床上可分为前驱期和出诊期。前驱期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如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咳嗽等,持续1~2天即迅速进入出诊期。 出诊特点: (1)皮疹形态:初为红斑疹,数小时后变为红色丘疹,再经数小时发展为疱疹。位置表浅,形似露珠水滴,椭圆形,3~大小,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 (2)皮疹分布 水痘皮疹先后分批陆续出现,每批历时1~6天,皮疹数目为数个

春季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培训讲义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由于天气多变,时暖时寒,气候仍然寒冷、干燥,特别是在北方,人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天,当春季来临时,人体内环境很难一下子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侵袭人体,特别容易引起流感、流脑、流腮等呼吸道传染病,同时随着气温转暖,手足口病等传染病也逐渐抬头。若平时不注意锻炼,再加上室内空气不流通,很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流行。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另外,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老年人、儿童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麻疹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主要症状:麻疹的潜伏期为10-11天,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内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婴幼儿,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 预防措施: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学习材料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学习材料 学校人员比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会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脑、水痘、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单纯疱疹、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两类新病种。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一、常见的传染病 1、流感(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2、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传染源主要病人或带菌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长的为一周。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 3、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即前驱期3天: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计划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计 划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2019年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计划 2019年我院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中,重点抓好:???? 1、传染病相关法律法规、条例规范的培训。???? 2、加强我院新的HIS系统传染病直报系统的培训。 3、加强我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的培训。 4、加强我院新进职工的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工作。 5、加强病手足口、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肺结核、H7N9禽流感等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工作。 把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纳入医务人员规范化培训、继续医学教育、岗位培训制度中,将传染病防治知识,作为卫生技术人员业务培训的主要内容,并进行考核。计划全年给医务人员培训次数不少于2次。 一、培训目标 在2019年在岗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治培训工作中,重点抓好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达到下列目标: 1、使医务人员及辅助科室医技人员,掌握相关重点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知识、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疫情报告程序、基本防护措施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有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并做好自身防护。 2、使医务人员掌握传染病法律法规、条例规范的内容,熟练操作传染病直报HIS系统相关功能,熟练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流程及上报程序。 二、培训对象 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要覆盖各科室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从事与传染病防治工作有关的人员。 三、培训内容 包括有关法律能法规、条例规范内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重点传染病防治的有关知识。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 时间:2月 14日主讲人:方静宽参加人:全体师生 上午好!今天我来同大家一起学习一下常见传染病的防治知识。 春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等。拿我们镇小来说,去年一年共发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等传染病 30例,今年到 3月底已发生流行性腮腺炎 1例、水痘 6例,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离我们并不远,就在我们的身边, 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 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而且学校是人员比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 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 会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 首先来了解一下传染病相关的基本知识: 传染病顾名思义就是一种能在人群中被相互传染并流行的一种病, 能够在人群中流行, 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 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1.传染源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患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的病人,感染 H7N9禽流感病毒的鸽子等 2.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食物、水等。 3.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例如, 未出过麻疹的一些儿童,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 下面为加深印象吧以流行性感冒的流行为例,来说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当流感患者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的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 悬浮于空气中, 周围的人吸入了这种带有病毒的空气以后, 病毒进入呼吸道,就有可能引起流行性感冒。可见,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主要是流感患者,传播途径是飞沫、空气传播,易感人群则可以包括大多数人。那么,怎样预防传染病呢? 传染病流行的时候, 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 传染病的流行即可终止。我们预防传染病的各种措施,都是分别针对三个基本环节中的某个环节的。因此, 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也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 控制传染源 这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就像现在很热门的 H7N9禽流感,对患病的人要隔离治疗, 患病的鸽子等禽类要捕杀并做无害化处理、患水痘的学生不能正常来学校上课等,从而做到传染源的控制。 2. 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 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可以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人的机会。如:不要吃病死禽、勤洗手等。 下面来简单介绍一下各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如流感、、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等,通过空气从呼吸道传播的。如痢疾、 伤寒、甲型肝炎等,通过食物经消化道传播。通过昆虫及动物传染。如蚊子传播乙脑;虱子传播斑疹、伤寒;狗能传播狂犬病;苍蝇传播痢疾等。通过日常接触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