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24专业标准-机电技术应用

2013-10-24专业标准-机电技术应用
2013-10-24专业标准-机电技术应用

材料6:

中等职业学校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

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二○一三年七月

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机电技术应用(051300)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制造类企业,培养从事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检测、维修及营销等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范围

序号对应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举例专业(技能)方向

1 机电设备操作

机修钳工

装配钳工

维修电工

工具钳工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

2 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

3 机电设备与产品维修机电产品维修

4 自动生产线制造

自动化生产线运行5 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

6 设备管理员营销员、装配钳工

机修钳工、维修电工机电产品营销

7 营销员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信誉,爱岗敬业、遵纪守法。

2.具有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

3.具有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

4.具有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5.具有借助词典阅读外文技术资料的能力。

6.具有安全文明生产、节能环保和遵守操作规程的意识。

7.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具有查阅专业技术资料的基本能力。

2.掌握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专业基础知识。

3.具有根据图纸要求,进行钳工操作的能力。

4.具有正确识读中等复杂程度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绘制简单零件图的能力。

5.具有运用PLC的基本指令和部分功能指令编制和调试较简单的控制程序的能力。

6.掌握典型机电产品、机电设备和自动生产线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7.掌握机电产品、机电设备和自动生产线中采用的机、电、液、气等控制技术。

8.具有选择和使用常用工量夹具、仪器仪表及辅助设备的能力。

专业(技能)方向——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

1.能识读机电设备的装配图,并按照工艺要求完成机电设备组装。

2.能识读机电设备的电气原理图和接线图,并按照工艺要求完成电气部分的连接。

3.能初步进行典型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与维护。

专业(技能)方向——机电产品维修

1.能对机电产品进行常规维护,完成维护报告。

2.能对机电产品进行常见故障诊断,完成故障诊断报告。

3.能对机电产品的常见故障进行排除。

专业(技能)方向——自动化生产线运行

1.能对自动化生产线进行常规维护,完成维护报告。

2.能及时准确地对自动化生产线进行常见故障诊断,完成故障诊断报告。

3.能对自动化生产线的常见故障进行排除。

4.能读懂较复杂程序,能设计简单程序。

专业(技能)方向——机电产品营销

1.了解机电产品的性能和用途。

2.能进行一般机电产品的营销和售后服务。

3.能对机电设备进行简单的安装、调试、维修。

七、主要接续专业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及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八、课程结构

专 业 核 心 课 程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

电器与P L C 控制技术

机械制图

机床电气线路安装与维修

机械基础

气动与液压传动

传感器应用技术

机械拆装技能实训

电工技能实训

电子技能实训

钳工技能实训

专项实训

公共 基础课

专业 (技能) 方向 课程

专业选修课 1.电机与变压器 2.金属工艺 3.工厂供电 4.自定

公共选修课 1.自定

专业技能课

语文 数学 计算机应用

基础

英语 职业生涯规划

哲学与人生 经济政治与社会 公共艺术

职业道德与法律 体育与健康

机电设备 安装与调试

方向 1.典型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

2.机电设备及管理技术

机电产品营销方向

1.机电产品营销

2.典型机电产品售后服务

自动化生产线运行方向

1.典型自动化生产线的组装

2.典型自动化生产线的运行维护

机电产品 维修方向

1.典型机床电气故障诊断与维修

2.机电产品的安装与调试

九、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一)公共基础课

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

学时

1 职业道德与法律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开设,

并注重培养学生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树立社

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等。

32

2 经济政治与社会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开设,

并注重培养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

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2

3 哲学与人生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开设,并

注重培养学生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

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2

4 职业生涯规划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开设,

并注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能根

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

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36

5 语文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

养学生掌握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

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194

6 数学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

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

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

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162

7 英语养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

英语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

握学习策略,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

194

8 计算机应用基础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开设,

并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

本技能,能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提

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128

9 体育与健康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开设,并

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与体能素质,养成终身从事体

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与综合职业

能力。

132

10 公共艺术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开设,

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鉴赏力和道德情感,丰富生

活经验,开发创造潜能,提高综合素质和生活品质。

36

11 公共选修课

根据地方区域发展状况和学校自身情况,自定公共选

修课程。如:心理健康教育、普通话、专业英语、应用

数学、市场营销、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现代科学技术

及各类专题讲座(活动)等。

60

(二)专业技能课1.专业核心课

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

学时

1 电工电子技术与

技能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大纲》

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

电器元件的使用方法,能识读电气原理图和电子线路

图。

96

2 机械制图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教学大纲》开设,并注

重培养学生掌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掌

握正投影法的原理和作图方法,能识读机械图样和简单

装配图,能查阅公差配合表,能使用CAD软件绘制零件

图和简单装配图。

128

3 机械基础重培养学生了解常用机构的结构和特性,了解常见机械

传动装置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选用方法,熟悉主

要机械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和特点,初步掌握其选

用的方法。

96

4 气动与液压传动

了解液压和气动系统的基本特点和基本组成,了解常

用气动元件的结构、性能、主要参数,理解速度控制、

方向控制、顺序控制等基本回路的作用以及在机电设备

中的各种具体应用。会阅读液压和气动系统图,会根据

液压和气动系统图和施工要求正确连接和调试液压和

气动系统。

64

5 传感器应用技术

了解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及相应的测量

电路和实际应用,了解新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方

法,掌握常用传感器的测量方法,了解常用传感器进行

误差分析。

64

6 电器与PLC控制

技术

了解PLC编程与接口技术,了解常用小型PLC(60点

以内)的结构和特性,掌握常用小型PLC(60点以内)

的I/O分配及指令,会使用编程软件,会根据需要编写

简单的PLC应用程序,能对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系统进行

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

108

7 机床电气线路安

装与维修

了解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使用规范,能对常用低压

电器进行安装及性能检测;理解常用普通机床电气控制

线路的原理,并能完成其线路安装;能根据故障现象、

电路图,运用万用表检测常用普通机床的常见电气故

障,并能修复故障。

108

8 钳工技能实训

掌握钳工安全操作规程和相关理论知识,会查阅有关

技术手册和标准,能正确使用和保养常用工量具,掌握

钳工常用设备及工具的操作方法,掌握各类刀具相关知

识,能制作简单配合及镶嵌零件。

56

9 电工技能实训

掌握维修电工常识和基本技能,能进行室内线路的安

装,能进行接地装置的安装与维修,能对各种常用电机

进行拆装与维修,能对常用低压电器及配电装置进行安

装与维修,能对电气控制线路进行安装。

56

10 电子技能实训

掌握焊接基础知识与技能,掌握电子线路调试与检测

基础,能运用学过的理论知识对有关线路进行调试与检

测,会依照电子线路原理图安装线路,会用仪器测量有

关参数。

56

11 机械拆装技能

实训

了解车床典型部件的拆装及测绘、调试检验,熟悉机

床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掌握装配关系,能正确使用

各种常用工具和量具,能对各机床机构、总成、机件进

行拆装测绘,掌握各机构装置机件名称、作用和结构特

点,会判断、分析、处理机械的常见故障,掌握机床装

配后的调试及其故障排除方法。

56

12 专项实训

本课程针对学生所要取得的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进

行强化技能实训。

168

2.专业(技能)方向课(1)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

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

学时

1 典型机电设备安

装与调试

掌握较复杂的典型机电设备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的

作用,能运用工具熟练对机电设备的机械部分进行组

装,能识读电气原理图或接线图及气路原理图,能对电

气控制线路及气路进行连接与调试,能读懂较复杂的控

制程序,能设计简单的PLC程序使系统正常运行,能排

除系统的机械及电气故障。

120

2

机电设备及管理

技术

了解通用机电设备的基本结构、性能参数、应用特点

和工作过程,了解通用设备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基本方法和工作程序,掌握通用机电设备的操作方法,

会正确选择、使用、维护、保养和管理通用机电设备。

120 (2)机电产品维修

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

学时

1 典型机床电气故

障诊断与维修

了解典型普通机床、数控机床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

理,了解机床电气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基本思路、基本方

法和基本原则,能阅读各类机床操作、调整、维修说明

书及技术资料,会使用机床电气维修常规工具、量具、

120

仪器、仪表,能分析并排除典型机床电路常见电气故障。

2

机电产品的安装

与调试

了解机电设备的组成与结构,理解机电设备机械传动

的常用控制方式,能进行典型机电设备的机械装配与检

测,能进行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能进行气动与液压系

统回路连接,初步掌握典型机电设备的调试方法。

120 (3)自动化生产线运行

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

学时

1 典型自动化生产

线的组装

理解自动化生产线机械传动的常用控制方式,能进行

典型生产线的机械装配与检测,能进行电气控制系统的

安装,能进行气动与液压系统回路连接,初步掌握典型

自动化生产线的调试方法。

120

2

典型自动化生产

线的运行维护

了解一般装配生产线的运行要求,熟悉自动化生产线

的传动方式,了解自动化生产线的组织管理,能进行典

型自动化生产线的运行管理与日常维护。

120 (4)机电产品营销

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

学时

1 机电产品营销

掌握机电产品营销的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实用的机电

产品营销手段与方法,具备从事机电产品营销职业的基

本技能与技巧,具有强烈的市场意识、客户服务意识及

相应的法律法规知识,具备适应企业变化和终身学习的

能力,具备营销方面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120

2

典型机电产品售

后服务

了解工业产品的售后服务规定,熟悉机电产品的售后

服务内容及程序,能与用户签订产品验收书和售后服务

合同,能进行机电产品技术培训安排和维修安排,熟悉

典型机电产品零配件的选型与配送。

120 3.专业选修课

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

学时

1 电机与变压器

掌握变压器、异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原理、

主要特性、使用和维护知识,了解同步电机和特种电机

的基本概念,能进行电动机的故障处理、判断和分析。

48

2 金属工艺

了解常用金属材料的组织、性能和应用,了解毛坯制

造和零件加工的主要方法、工艺特点和应用,了解制造

毛坯、加工零件所用的主要设备和主要附件的种类、型

号、规格、特性,了解常用非金属材料的性能、加工工

艺和应用。

32

3 工厂供电

了解工业企业供配电系统,了解电力系统及发电厂的

基本知识,掌握一定的运行维护知识,能初步分析解决

供配电技术问题。

72

4 自定

可以根据各个地方区域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和机电

技术发展趋势,结合学校自身情况,自定任意选修课程。

如:电机与变压器,单片机等。

126

4.综合实训

综合实训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必修的实习训练,放在专业课程学完之后,集机械技术、液压气动技术、传感器检测技术、PLC技术等为一体,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

5.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最后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顶岗实习,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巩固、锻炼的实际操作技能,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了解机电设备的类别、使用和生产过程,提高对机电技术的认识,开阔视野。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提高社会认识和社会交往的能力,学习工人师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优秀品质和敬业精神,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社会责任。

十、教学时间安排

(一)基本要求

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累计假期12周。1周一般为28学时。顶岗实习按每周30小时(1小时折合1学时)安排。

实行学分制的学校,一般16~18学时为1个学分,3年制总学分不得

少于170。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以1周为1学分,共5学分。

公共基础课程学时约占总学时的1/3,允许根据行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上下浮动,但必须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程的必修内容和学时。

专业技能课程学时约占总学时的2/3,其中顶岗实习累计总学时原则上为一学年。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

专业教学标准的课程设置中应设立选修课程,其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应不少于10%。

(二)教学安排建议

课程类别序号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

学期

备注1 2 3 4 5 6

16/4 16/4 16/4 18/2 15/5 18

共基础课

必修课

1 职业道德与法律

2 32 2

2 经济政治与社会 2 32 2

3 哲学与人生 2 32 2

4 职业生涯规划 2 36 2

5 语文12 194 4 2 2 2 2

6 数学10 162 2 2 2 2 2

7 英语12 194 2 2 4 2 2

8 计算机应用基础8 128 4 4

9 体育与健康8 132 2 2 2 2

10 公共艺术 2 36 2

11 入学教育 1 28 1周

12 军训 2 56 2周

小计32.4% 63 1062

选修课

1 自定 4 60 4

小计 2.1% 4 60

公共基础课小计34.5% 67 1122 16 14 12 12 10

1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 6 96 4 2

2 机械制图8 128 4 4

3 机械基础 6 96 6

12

专业技能课

专业核心课

4 气动与液压传动 4 64 4

5 传感器应用技术 4 64 4

6 电器与PLC控制技术

7 10

8 6

7 机床电气线路安装与维修7 108 6

8 钳工技能实训 3 56 2周

9 电工技能实训 3 56 2周

10 电子技能实训 3 56 2周

11 机械拆装技能实训 3 56 2周

12 专项实训 3 56 2周

13 社会实践 1 28 1周

14 毕业教育 1 28 1周

小计30.4% 59 1000

专业

(技

能)

方向

机电设备安

装与调试

1 典型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7 120 8

2 机电设备及管理技术7 120 8

小计7.2% 14 240

机电产品维

护与维修

1

典型机床电气故障诊断与

维修

7 120 8

2 机电产品的安装与调试7 120 8

小计7.2%14 240

自动化生产

线维护与维

1 典型自动化生产线的组装7 120 8

2

典型自动化生产线的运行

维护

7 120 8

小计7.2% 14 240

13

机电产品营

1 机电产品营销7 120 8

2 典型机电产品售后服务7 120 8 小计7.2% 14 240

专业选修课

1 电机与变压器 3 48 3

2 金属加工 2 32 2

3 工厂供电

4 72 4

4 自定8 126 4 2 2 小计8.8% 17 278

专业技能课小计46.4% 90 1518 10 13 16 16 18 综合实训 3.6% 7 112 4周

顶岗实习15.5% 30 540 18周周学时26 27 28 28 28

总计194 3292

14

十一、教学实施

(一)教学要求

教学要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重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根据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培养目标,结合企业生产与生活实际,大力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在课程内容编排上,合理规划划,集综合项目、任务实践、理论知识于一体,强化技能训练,在实践中寻找理论和知识点,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实用性与实践性。

(二)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要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教学管理要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灵活性,合理调配教师、实训室和实训场地等教学资源,为课程的实施创造条件;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

十二、教学评价

(一)专业课程的考核

专业课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实现评价主体和内容的多元化,既关注学生专业能力,又关注学生社会能力的发展,既要加强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考核,又要加强对学生课程学习过程的督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

1.过程性考核

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学习过程中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技能的掌握及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通过完成具体的学习(工作)项目的实施过程来进行评价。具体从学生在课堂学习和参与项目的态度和职业素养及回答问题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同时,从在完成项目过程中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和人际交往及合作能力、工作任务或项目完成情况、安全意识、操作规范性和节能环保意识等方面来进行考核评价。

2.终结性考核

主要用于考核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期末考试或答辩等方式来进行考核评价。

3.课程总体评价

根据课程的目标与过程性考核评价成绩、终结性考核评价的相关程度,按比例计入课程期末成绩。

(二)顶岗实习课程的考核评价

成立由企业(兼职)指导教师、专业指导教师和辅导员(或班主任)组成的考核组,主要对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劳动纪律、工作态度、团队合作精神、人际沟通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任务完成等方面情况进行考核评价。

十三、实训实习环境

本专业校内实训实习必须具备钳工实训室、机械拆装实训室、电工电子实训室等,主要实施设备见下表。

序号实训室名称主要工具和设施设备

名称数量(台/套)

1 钳工实训室台虎钳、工作台40 钳工工具、常用刀具40 通用量具10 台式钻床 4 摇臂钻床 1 砂轮机 2

平板、方箱 2

2 电工实训室电工电子综合实验装置20 万用表、双踪示波器等20

3 电子实训室

电子实训台、电烙铁、架20 直流稳压电源、示波器、信号发

生器等

20

4 机械测绘实训室减速器实物或模型8 计算机及CAD软件40

5 液压与气动实训室液压实训台、相关元件10 气动实训台、相关元件10

6 传感器实训室传感器实训台10 各种类型传感器10

7 机械拆装实训室

减速器或其他供拆装设备20 机械零部件实物(螺纹连接、键

连接,轴承,传动机构,联轴器等)

1 机械机构演示装置 1 通用拆装工具40

8 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室万用表40 电气控制实验板20 钳形电流表40 机床电气控制实训装置10

9 PLC与变频器应用

实训室

可编程控制器实训装置 4

通用变频器 4

各种机床电气控制电路模板 4

计算机及软件20

10 维修电工实训室

万用表、转速表、钳形电流表、

功率表、兆欧表

4 压线钳、组套工具、电锤、喷灯、

弯管器

20

常用低压电器20 电工操作台、教学网孔板、低压

配电柜、照明控制箱、照明灯具、

管件、桥架、槽道、电缆、固定卡

20

模拟机床电气排故实训装置 4

11 通用机电设备装调与维

修实训室

机床(旧)及其他典型通用机电

设备

4

各种工具、量具及电工电子仪表8

12 自动化生产线实训室机电一体化生产线 2

13 机电设备管理与营销

实训室

典型机电设备 4

计算机20

市场营销模拟平台软件20

市场调查与客户管理软件20

市场营销沙盘演练软件20

说明:主要设施设备及工量具数量按照标准班40人/班配置。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和机电技术发展特点,应在企业建立两类校外实训基地:一类是以专业认识和参观为主的实训基地,能够反映目前专业技能方向新技术,并能同时接纳较多学生学习,为新生入学教育和认识专业课程教学提供条件;另一类是以社会实践及学生顶岗实习为主的实训基地,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专业技能方向综合实践轮岗训练的工作岗位,并能保证有效工作时间,该基地能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和实践教学内容,校企合作共同制订实习计划和教学大纲,按进程精心编排教学设计并组织、管理教学过程。

十四、专业师资

建立适应本专业教学改革发展要求,符合本专业教学要求的“双师”结构专兼职师资队伍。

专业专任教师应具有本专业或相应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获得本专业相关工种中级以上职业资格。专业带头人应有较高的业务能力,具有高级职称和较高的职业资格,在专业改革发展中起引领作用。教师业务能力要适应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参加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

专业编码:051300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

前言 为了落实我校“国家级中职学校示范校”创建工作,实现国家教委提出的中等职业学校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在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教学改革任务,我校编写了部分重点专业的《专业课程标准》。 通过《专业课程标准》的实施,实现学生的通用能力、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三者融为一体的教学改革活动,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培养和提高。与之相配套的考核评价体系以及“高效课堂”的实现是落实《专业课程标准》教学改革创新的关键环节。我们将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该项工作,促进我校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目录 一、专业名称 二、产业与职业岗位分析 三、招收对象及学制 四、培养目标及规格 1. 培养目标 2. 人才规格 五、课程(项目)体系 六、核心课程(项目)设置 七、教学进程安排 八、课程(项目)学时分配 九、专业教师与实训(实验)装备要求 十、核心课程(项目)课程标准(一)电工工艺技术 (二)机械与电气识图(CAD) (三)机床电气控制技术 (四)PLC与传感器技术应用技术

(五)液压与气动控制技术 (六)机械维修技术 (七)机床设备维修技术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 一、【专业名称】 机电技术应用 二、【产业与职业岗位分析】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现代制造业加速发展,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领域的高技能型人才非常紧缺,这在一定程度上已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过学校调研分析发现,我国机械制造业机电设备维修类复合型人才奇缺,仅机电设备维修类一线工人在我国的年需求量就达10万人。随着我市滨海新区的不断发展和建设,以汽车行业、模具制造业、电梯安装维修业、机械加工业、飞机制造等为主的高新技术机械加工制造领域,在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岗位上均出现较大缺口,同时各大企业对于机电设备维修一线工人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直至2010年预测本市以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实用型技能人才年需求量在1万人以上,这为学校继续扩大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办学规模、建设天津市专业领域一流水平的机电技术应用实训基地提供了广阔市场。 三、【招收对象及学制】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终结版201609119)

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机电技术应用( 051300) 二、入学要求: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三、基本学制: 学制三年,按照第一年宽基础,第二年重专业,第三年选方向(升学或就业)的思路,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半,顶岗实习半年;毕业后直接升学的学生在校学习三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行为规范,具备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专业技能,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能够在生产一线从事机械加工、机电控制和设备的安装、调试、检测、运行、维护、营销与管理等工作,具有本专业职业生涯综合发展能力,同时具有中初级职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才。 五、职业范围与证书要求 本专业学习内容的选取参照了国家职业技术标准,行业资格考证要求的相关知识和技 六、人才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产业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1、知识要求 (1)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 (2)掌握金属切削机床基本原理,刀具知识。

(3)掌握金属切削机床结构。 (4)掌握数控编程与操作。 (5)掌握液压与气动回路结构。 (6)掌握产品装配工艺。 (7)掌握车工、钳工、焊工、数控车工等基本技能。 (8)掌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9)掌握机械零部件的基本结构和选用。 (10)掌握机床电气控制系统原理。 (11)掌握典型工装夹具的结构和选用。 (12)掌握机电设备操作规程知识。 (13)掌握液压与气动技术知识。 (14)掌握机床机械系统以及电气控制系统常见故障基本知识。 (15)掌握机电产品和设备在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方面的基本知识。 (16)掌握安全知识。 (17)具有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信息检索与分析能力、创新能力。(18)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 (19)掌握PLC应用的基本知识。 (20)掌握机电产品和设备在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方面的基本知识。 (21)掌握专业英语知识。 2、职业能力要求 (1)专业能力; 1)具备运用计算机处理工作领域内的信息和技术的能力。 2)具备较熟练的机械加工设备操作、较强的机电产品装配和维护维修能力。 3)具备电工电子的基本知识和电气控制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对电机进行控制。 4)能够应用PLC控制技术对机电设备进行控制。 5)具备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调试、维修技术的专业能力。 6)具备熟练进行产品检验和质量管理的能力。 7)能正确选择和使用工夹量具、仪器仪表,并具有诊断机电设备故障的能力。 8)具备机电设备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能力。 9)具备熟练进行机械产品工艺规程的编制能力。 10)核心能力:具有机电设备与产品的安装、调试、操作、维修、管理和售后技术服务能力。 (2)方法能力 1)具有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2)具有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能力,通过不同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对工作结果进行评估的能力。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

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职业技术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51300) 编制人:熊如贵 审核人:黄剑锋 审批人:陈香生 修订时间:2019年4月 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职业技术学校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代码:051300)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 三、修业年限 学制:三年。 四、职业面向 1.职业生涯发展路径(见表1-1) 表1-1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职业生涯发展路径 2.职业范围(见表1-2) 表1-2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中职学段面向职业范围

五、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面向机电行业,能从事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检测与维修等工作,具备制造类企业设备的维护、检修、管理、销售服务等职业能力,具有良好的沟通、团队协作能力,较强的服务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继续学习能力的生产、服务一线中等应用型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职业素养 (1)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2)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熟练掌握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技术; (3)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的职业精神; (4)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能利用网络查找和收集信息的能力; (6)了解机电技术的发展方向,具备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换的能力; (7) 具有应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一般信息处理的能力,能收集、查阅工业机器人技术资料,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规范记录和存档; (8) 了解机器人的发展方向,具备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换的能力。

2、专业能力 (1)了解机械基础知识,能正确识读较简单机械零件和装配图; (2)会进行常用机床的检测性操作或能进行较简单零件加工的能力; (3)了解典型机电设备工作原理,熟悉其基本结构; (4) 熟悉常用机床的电气控制线路,会维修简单的故障; (5) 会运用PLC的基本指令和部分功能指令编制和调试较简单的控制程序; (6) 具有组装和调试典型机电设备的能力; (7) 具有安装典型机电设备和维修简单故障的能力; (8)能熟练操作工业机器人进行各种作业; (9)能熟练处理工业机器人在使用过程中的动作要求; (10)能根据工艺要求编制相应的控制程序; (11)对工业机器人的动作误差能够调试调整; (12)能维护、保养工业机器人应用工作站(至少二种),能排除简单电气和机械故障; (13) 具有创新精神,具备适应职业变化的基本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见表1-3) 表1-3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中职学段公共基础课程内容与要求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岗位能力分析调研报告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岗位能力分析调研报告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岗位能力调研报告韩城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目录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岗位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 随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开展,我校于2011年7月积极申报,于2013年4月成功申报成为陕西省第三批国家示范校建设项目学校。2013年5月,我校示范校项目工作正式启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作为我校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项目也随之展开建设工作,计划通过2年的努力,以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为核心,机电产品的组装调试、机械制造、机电产品的质量检验与质量管理、常用机械加工设备操作、机电产品售后服务等专业能力的提升和发展为宗旨,走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在地区职业教育中起带动和辐射作用,体现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完成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工作。尽管陕西是传统的重工业城市,还是我国重要的航空制造业基地,从全国范围来看,陕西在先进加工制造技术、先进制造设备、优质制造型企业等方面拥有深厚的历史基础,但其机械制造业的自动化程度还不高,很多企业还停留在较落后的生产状态,机械加工制造技术在企业的普及率相对较低。我省大多数企业现在已经认识到高效率、高精度、大规模生产带来的好处,引进相应先进的设备,引进优秀的机电应用技术的专业人才,努力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要在当前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提高生产的自动化,必须提高人员综合素质。而这些都必须依靠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采用传统模式培养优秀机电技能人才,培养现代化高素质的企业员工已经无法满足社会、企业的需求。借助示范校项目建设的春风,我们将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教师培训等多个方面开展建设和研究,寻找到一条高效、科学的、优质的培养机电类初中级应用型人才之路。

浅谈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电一体化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下面是搜集的一篇探究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现状的,欢迎阅读查看。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机械工业领域的技术改造与革命。在机械工业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机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机电一体化”的发展阶段。迄今为止,世界各国都在大力 推广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以蓬勃的生机向前发展,不仅深刻地影响着全球的科技、经济、社会和军事的发展,而且也深刻影响着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1 机电一体化概述 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 机电一体化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还将被赋予新的内容。但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 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及电力电子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要求,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 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由此而产 生的功能系统,则成为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或机电一体化产品。因此,“机电一体化”涵盖“技术”和“产品”两个方面。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基于上述群体技术有机融合的一种综合技术,而 不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及其它新技术的简单组合、拼凑。这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加电气所形成的机械电气化在概念上的根本区别。机械工程技术由纯技术发展到机械电气化, 仍属传统机械,其主要功能依然是代替和放大的体系。但是,发展到机电一体化后,其中的微 电子装置除可取代某些机械部件的原有功能外,还被赋予许多新的功能,如自动检测、自动 处理信息、自动显示记录、自动调节与控制、自动诊断与保护等。也就是说,机电一体化 产品不仅是人的手与肢体的延伸,还是人的感官与头脑的延伸,智能化特征是机电一体化与 机械电气化在功能上的本质区别。 2 当前机电一体化技术主要的应用领域 2.1 数控机床数控机床及相应的数控技术经过40 年的发展,在结构、功能、操作和 控制精度上都有迅速提高,具体表现在: 总线式、模块化、紧凑型的结构,即采用多CPU、多主总线的体系结构;开放性设计,即硬件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具有层次性、兼容性、符

3-4机电技术应用专业2015年度建设总结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2015年度建设总结 日照市农业学校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2015年度建设总结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于2002年被批准为省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下面将2015年度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一、建设概况 (一)专业发展历程 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开设于1996年,2005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电工电子与自动化实训基地;2008年进行订单式培养,成立三利冠名班。 2010年被学校设为国家级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 (二)专业建设条件 经过两年的建设,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目前拥有专任教师60名,专业课教师36名,文化课教师24名,教学班级30个,在校生1889人。建有功能完备机电技术应用实训车间4个,实验实习室46口,校外顶岗实习基地38个。 (三)建设目标 两年来,我们以国家示范校建设为契机,积极主动进行广泛调研,明确一个目标,建设示范专业;围绕两个标准,围绕《建设方案》、《任务书》;遵循三大规律,职业教育规律、人才成长规律;教学规律;建设四个满意:建设“四满意”(学校、企业、老师、学生)的改革发展示范专业,依托集团化办学,实现资源共享,发挥辐射引领作用。 二、建设思路 根据建设的内容,首先通过聘请专家组成建设小组,进行广泛的社会调研,对毕业生进行回访,确定岗位群,形成人才培养方案,进而做出的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评价与考核体系,进行

师资队伍培养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训基地建设,为培养合格的毕业生建立良好的基础,为学生零距离上岗做好准备工作。 三、建设过程与成果 建设内容包括: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我系将两年建设任务的预期成果细分为84项,安排了详细的建设进度,全系参与,截至目前,84项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 (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1、确定改革方案 成立了由2名企业技术骨干,1名专业负责人,2名机电专业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的专业建设小组。确定了调研方案。 1)完成了调研任务:确定学习领域、学习情境、学习内容、课程标准和考核标准,最终形成符合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及实施教学计划; 2)进行调研对象:1是部分企业三利集团、海信集团、海尔集团,上海通用五菱,;2是部分毕业学生。 3)确定调研方式: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网络查询 4)整合调研资料:通过头脑风暴法、归纳法、演绎法、文件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调研访谈法6种方法形成调研成果。 2、具体实施过程: 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进行了企业调研,经过对有关企业、职业中介以及毕业生的回访得到调研结果,依据调研结果确定培养目标,岗位群。依据岗位群确定核心典型工作任务,依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依据职业成长规律转换学习领域课程并转化为理实一体化课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一) 文化基础课 1. 德育(177学时) (1)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2) 法律基础知识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 (3)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其任务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基础。 (4) 哲学基础知识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其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打下基础. 2. 语文(225学时) 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3. 数学 (225学时) 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选学内容:极限与导数、导数的应用、积分及其应用、统计。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像、数形结合、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浅谈机电工程技术应用及其自动化

浅谈机电工程技术应用及其自动化 摘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引起了工程 领域的技术改造与革命。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 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 机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机电工程技术;应用及其自动化;问题 引言: 机电一体化是当今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和精密机械技术等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以计算机为主要 特征的自动化技术。如果说机械系统处理的对象是运动、力、物质和能量,电子 系统处理的对象是信息和知识,则机电一体化系统不仅有处理能量和物质的功能,而且还有处理信息和知识的能力。 1.机电技术应用的内容含义 1.1机器的构造及工作原料 生产机器的构造一般都是由主体部位的发动机、曲柄连杆、配气、起动、传动、行驶、转向、制动等构成,要提高机器的工作效率,必须从其主体部位改善 性能、减轻质重和提高运转精度等方面考虑。而传统机器产品一般以钢铁材料为主,已经不具备很强的市场竞争能力。要想改进机器的效率不但要从结构上加以 改进,还应该多考虑利用非传统钢铁材料为主的生产概念,如用非金属复合材料,或者更高层次的金属材料。当机器主体重量减轻了,方能实现驱动系统的功率的 最大化,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提高机器的工作效率。 1.2提高弱电控制线路 提高弱电控制线路关键在于提高部件间的综合性能,可从电机、传感器、信 息处理设备、软件等方面进行提高。 驱动机最为广泛使用的是电机,但其工作效率及响应速度还存在着诸多间题。我们面对此类问题要更为全面的发展新型的驱动单位,如驱动单元中装了编码器 的电机以及控制专用组件、传感器等多位一机的伺服驱动单元。传感器的问题集 中在提高可靠性、灵敏度和精确度方面,提高可靠性与防干扰有着直接的关系。 为了避免电干扰,目前有采用光纤电缆传感器的趋势。目前,对外部信息传感器 来说主要发展非接触型检测技术。微型计算机作为信息处理设备的主要设备,大 大推进了机电技术应用与微电子学的进步。为进一步发展机电技术应用,必须提 高信息处理设备的可靠性、准确性、快速性等特点,最大程度的提高处理速度, 并解决好抗干扰及其它可能出现的问题。除此之外,在与信息处理设备进去通信时,必须规范数据传递的格式,采用同一标准,这样不仅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后续 维修,而且可以简化设计流程。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除低开发成本、开发高速传 递方式,以便解决日后更为大容量化的机器运作能力。 2.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技术 机电一体化包括软件和硬件两方面技术。硬件是由机械本体、传感器、信息 处理单元和驱动单元等部分组成。因此,为加速推进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必须从 以下几方面着手: 2.1机械本体技术 机械本体必须从改善性能、减轻质量和提高精度等几方面考虑。现代机械产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及阶段性成果 一、教学改革的需求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迅猛,科技日新月异,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职业教育要适应的发展和需求,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增强学生技能,和社会接轨。针对上述情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教学改革的目标 根据学校教学设备的现状,要增强实践教学的环节,使我们的学生在毕业时除了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以外还应具备以下的工作能力: (1)能熟练操作各类常见机床; (2)具有对机床常规故障进行检查和排除的能力; (3)具备车工、数控中级工的技术水平和能力。 (4)具备一定的解决机床疑难杂症的能力。 三、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1、调整专业设置,修订完善专业教学计划 按照市场和企业对机电技术专业人才的需要,依据我校机电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和论证。我们通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和不断探索,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思路的认识更加清晰。 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机电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作为全面修订。新的教学计划体现了主干课程设计与职业岗位工作内容一致,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认证相融合,人才培养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相吻合的设计思想,即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以教学改革为核心,努力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 2、构建课程体系,推进精品课程建设 根据课程特点与本校的具体条件,本专业将机械制图、机械基础、车工工艺与技能、数控技术等课程列入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进行开发。通过这些主要课程的建设,带动本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本着基于工作岗位模块化的指导思想,根据课程特点重新构建课程内容。根据岗位工作过程的需要,本着“适度、够用”的原则选择相应的理论知识,以强化职业综合能力,即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为主线囊括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原则,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开展教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可行性研究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可行性研究 一、专业开设的背景和意义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得以快速发展,愈来愈多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愈来愈多的农民特别是农村青年向非农转移,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为了顺利的承接大规模的人口转移、变人力资源大国为人力资源强国,国家将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摆到了整个教育发展的优先位置。 顾名思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人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为我国的现代化、工业化进程培养大批学有所长的技能型人才。 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开发的深入,伊犁州已成为国家能源重点开发基地,现已有数十家国有大型能源化工企业集团入驻伊犁,专业技能人才每年缺口达万人以上。 我们的企业从全局看无论是规模还是效益仍然存在相当的差距,其原因,一是缺乏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二是缺乏大量真正经过系统的机电技术学习培训的专业的技术工人。专业人才的匮乏,不仅制约着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且,对内地、对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都造成诸多困扰。据专家预测,21世纪我国机械电子加工业的发展需要数以亿计的技能人才。而从现实情况调查来看,机械电子加工业目前缺额最大的不是从事规模设计、产品研发的高端人才,也不是从事经营和行政管理的中级技术人才,而是占岗位需求量90%左右的只需中专学历的技能型人才,即蓝领工人。 综上所述,开设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培养大批能胜任本职工作的车工、钳工、电工、焊工、机修工、制图员、数控操作员的任务势在必行。 二、专业开设的必要性 1、机电行业的飞速发展需要大批专业的技术工人。 机电行业是中国工业现代化的龙头,其产品门类多,涉及的领域广,使用的技术复杂而先进,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和数字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机电生产和服务企业的发展更是如虎添翼。机电产品的加工和销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

中等职业学校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3年。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1.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备从事机电技术必需的理论知识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的运行与维护人员。 2. 业务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面向各行业,主要从事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维修与检测工作,也可从事机电产品的营销与技术服务等与机电技术应用相关的工作。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 1. 具备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2. 掌握机械、电工与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3. 掌握典型机电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4. 具有机电自动化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的基本能力。 5. 具有一般机械加工的操作能力和编制简单零件工艺规程的能力。 6. 具有简单机电设备改装的能力。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一) 文化基础课 1. 德育(177学时) (1)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

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2) 法律基础知识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 (3)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其任务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基础。 (4) 哲学基础知识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其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打下基础. 2. 语文(225学时) 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3. 数学(225学时) 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选学内容:极限与导数、导数的应用、积分及其应用、统计。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像、数形结合、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4. 英语(225学时) 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 5. 计算机应用基础(90学时)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

机电工程技术应用及其自动化发展的趋势

机电工程技术应用及其自动化发展的趋势 发表时间:2018-05-16T11:41:57.55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期作者:陈利用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于工程项目的功能设计有了更多的需求和要求,这一情况也促成了许多现代技术的高度融合的趋势。 中十冶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43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于工程项目的功能设计有了更多的需求和要求,这一情况也促成了许多现代技术的高度融合的趋势。以机电工程技术为例,与过去相比,许多新的技术形式已经慢慢渗透,形成了广泛的专业交叉和对接,其中,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渗透最为成功。目前的信息化社会,所有工业和民用领域,计算机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机电一体化就是机电工程技术计算机化的具体表现形式,这造成了机械工业整个体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工业生产从机械电气化逐步迈入了机电一体化的阶段。本文从我国机电工程发展现状入手,深入讨论了机电工程自动化技术发展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具体的意见建议和解决措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机电工程技术;应用;自动化发展;趋势 毫无疑问,机电一体化化技术是对目前广泛采用的自动化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更高级别,这是一种将集成电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精密机械技术、控制技术等进行完美整合的产物。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计算机是整个的核心,系统完成的所有功能都需要计算机系统提供强大的数据计算支持。不妨这样理解,机械系统处理运动和力,以及物质和能量;电子系统处理信息和知识;而机电一体化系统将两种功能有机融合,实现了更智能更复杂的机电工程自动处理功能,其意义可谓重大。 1 机电工程自动化技术概述 1.1 我国机电工程的发展现状 国内的机电工程发展经历了初始的缓慢发展阶段,到上世纪90年代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此时,国内包括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光学技术、机器精密设备仪器等多领域技术的交叉发展,更给机电工程带来了重要的发展契机,并促进了微机电一体化以及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共同进步。同时,得益于世界机电技术的蓬勃发展,我国机电工程拥有了完备的技术及理论支持,自行研发出大量集成电路等技术手段,有力地拓展了机电工程的发展空间。 (1)运行模式发生转变 过去的机电工程功能的实现只是通过单一的电子控制加机械执行的技术,而在目前的技术和需求条件下,高新技术的强力介入,支持并带动了机电工程的迅速升级,充分融合了其他先进技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代表,包括光电技术和控制技术等,通过多技术的充分融合运用,使得机电工程功能健全化、形态多元化、作用智能化的目标得以实现,一些更为先进和更能强大的实用技术已经逐步形成,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2)向更加智能的方向发展 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成熟,以及广泛应用,使得信息化成为目前世界范围内一种革命性的潮流。机电工程信息化程度逐步深入,也进一步提高了智能化水平。各项先进的智能化技术也更多地被应用于机电工程的设计和升级中,进一步丰富了机电工程自动化的设计选择,提升了实际的功能的发挥,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衍化出一些与机电工程相关的分支学科,机电工程也因此受益匪浅,坚定不移地走向智能化、专业化、稳定化的发展道路。 (3)以人为本的发展宗旨 因为整个机电工程系统都是为了满足人们某种需要才出现的,无论何时,其设计和发展也必须充分考虑人的因素,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宗旨。事实也是如此,机电工程的整个发展历程也一直以人为发展核心,新技术的引入更是为了强化这种理念,注重对人类需要和要求的满足,一些人工智能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机电工程行业,促进了机电工程的人本化发展的充分实现,也为其更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1.2机电工程技术应用含义 (1)机器构造及其加工原料 用于生产的机电设备其构造组成大多是由机器主体部位的发动机、曲柄连杆、配气、起动、传动、行驶、转向、制动等部分,在实际的运行状态要提升机器的运行效率,必须从改善其主体部位性能、减轻设备质重并提高运转精度等方面加以考虑。对于传统机器产品来说,其通常以钢铁材料为主要加工对象,因此,传统机电设备已不具备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如果想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从设备结构上改进,二是从加工非传统钢铁材料的生产能力。当设备的主体重量减轻,才可以获得最大化的驱动系统功率,降低不必要的多余能量消耗,进而提高了设备的运行效率。 (2)弱电控制线路的系统提升 弱电控制线路可以被有效提升的关键之处在于改善部件间的整体综合性能,基于这样的考虑,可以从设备电机、传感器、信息处理设备、软件等方面进行提高。驱动设备最主要采用的是电机,但电机的工作效率及其响应速度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解决这样的问题就是要发展全面的新型的驱动设备,比如考虑在驱动单元中加装编码器的电机以及控制专用组件、传感器等多位一体的伺服驱动单元。传感器的实际问题主要存在于提高可靠性、灵敏度和精确度等方面,提高可靠性与防干扰又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避免电磁不必要的干扰,目前有采用光纤电缆传感器的趋势。 微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的开发使用。微型计算机作为信息处理设备的主要设备,大大推进了机电技术应用的发展级别。为进一步发展机电技术应用,必须提高信息处理设备的可靠性、准确性、快速性等特点,最大程度提高处理速度,并解决好抗干扰及其它可能出现的问题。除此之外,在与信息处理设备进去通信时,必须规范数据传递的格式,采用同一标准,这样不仅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后续维修,而且可以简化设计流程。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除低开发成本、开发高速传递方式,以便解决日后更为大容量化的机器运作能力。 2.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技术 探讨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即软件技术和硬件技术。软件是系统的灵魂,机电一体化系统要实现什么功能怎么实现,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岗位能力分析调研报告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岗位能力调研报告 韩城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目录 一、调研背景 (1) 二、调研目的 (1) 三、调研对象及时间 (2) 四、调研过程 (2) 五、数据分析 (3) (一)技术等级分析 (3) 表5-1企业员工技术等级比例表 (3) 技术等级柱状图 (4) 从表中和柱状图不难看出初级工和技师所占比例是比较大的 (4) (二)岗位领域分析 (4) 表6-2岗位种类和所占比例 (4) (三)岗位能力分析 (5) 表5-3 (5) (四)理论知识分析 (8) (五)职业素养分析 (8) 六、调研结果与结论 (9) (一)根据以上统计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9) (二)企业建议 (9)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岗位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 随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开展,我校于2011年7月积极申报,于2013年4月成功申报成为陕西省第三批国家示范校建设项目学校。2013年5月,我校示范校项目工作正式启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作为我校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项目也随之展开建设工作,计划通过2年的努力,以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为核心,机电产品的组装调试、机械制造、机电产品的质量检验与质量管理、常用机械加工设备操作、机电产品售后服务等专业能力的提升和发展为宗旨,走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在地区职业教育中起带动和辐射作用,体现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完成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工作。尽管陕西是传统的重工业城市,还是我国重要的航空制造业基地,从全国范围来看,陕西在先进加工制造技术、先进制造设备、优质制造型企业等方面拥有深厚的历史基础,但其机械制造业的自动化程度还不高,很多企业还停留在较落后的生产状态,机械加工制造技术在企业的普及率相对较低。我省大多数企业现在已经认识到高效率、高精度、大规模生产带来的好处,引进相应先进的设备,引进优秀的机电应用技术的专业人才,努力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要在当前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提高生产的自动化,必须提高人员综合素质。而这些都必须依靠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采用传统模式培养优秀机电技能人才,培养现代化高素质的企业员工已经无法满足社会、企业的需求。借助示范校项目建设的春风,我们将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教师培训等多个方面开展建设和研究,寻找到一条高效、科学的、优质的培养机电类初中级应用型人才之路。 二、调研目的 此次调研主要针对当地装备制造业大中小企业和本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通过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对机电技术岗位人才的能力要求、需求层次、招聘途径。通过对本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安徽芜湖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2018年《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目录 一、专业名称 (2) 二、入学要求 (2) 三、学习年限 (2) 四、培养目标 (2) 五、职业范围 (2) 六、人才规格 (2) 七、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3) 八、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7) 九、课程结构 (13) 十、教学安排表 (13) 十一、实施条件 (18) 十二、说明 (21) 1

芜湖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 数控技术应用051300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程度 三、学习年限 基本学制3年,最长学习年限5年。 四、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机械生产、自动化控制、电子信息等数控技术应用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培养从事机电设备操作、机电一体化产品和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维护、营销和售后服务等一线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知识型、发展型技能人才。 五、职业范围 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得出本专业毕业生的两大专业(技能)方向及对应10个职业岗位,确定了本专业所需的职业资格证书,详见表1。 表1 专业职业范围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能力与素质: 2

2018年《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知识结构 1.具有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机械制图、CAD绘图、机械制造、电工与电子技术等基础知识; 3.掌握至少一种机械设计软件,具有计算机原理和应用方面的知识; 4.掌握机械、电子、气、液等技术在机电一体化设备中应用的知识; 5.掌握自动化控制方面的知识; 6.掌握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检测和维修等方面的知识。 (二)能力结构 1.具有机械零部件操作、生产能力、机电一体化设备常见故障的诊断与维修能力,具有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的综合能力,具有机电产品质量检验机产品营销的综合能力; 2.具有数控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数控设备的基本操作能力; 3.具有熟练使用至少一种计算机辅助设计或制造软件的能力; 4.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能够借助工具书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自学、写作与语言表达能力,有一定的公关与适应环境的能力。 (三)素质结构 1.具备一定实际工作经验,具有较强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创新的意识; 2.具有优良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流能力; 3.具有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具有自主学习,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七、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经过对调研获得的10个岗位进行分析,梳理出对应的5大工作领域、16项工作任务及对应的96条岗位职业能力,详见表2。 表2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3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大纲

《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专业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全面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专业市场营销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为他们今后就业和适应专业未来职业转换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市场营销环境、市场、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理解市场营销策略,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适应岗位能力的要求。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一)教学内容 1.市场营销的研究对象 2.现代营销观念 (二)教学要求 1.了解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研究对象、市场营销学产生、发展简要过程 2.理解市场、市场营销的概念 3.掌握现代营销观念与传统营销观念的区别与联系,树立现代营销观念。 第二章

(一)教学内容 1)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1.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2.宏观市场营销环境 3.微观市场营销环境 4.市场营销环境分析与对策 (二)教学要求 1.了解市场营销环境的概念及分析市场营销环境的意义 2.理解宏观、微观市场营销环境诸因素及其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 3.掌握市场营销环境的分析方法及环境变化时企业的对策 第三章 (一)教学内容 1.市场分类 2.消费品市场分析 3.生产资料市场分析 4.技术市场分析 5.金融市场分析 (二)教学要求 1.了解市场概念和分类、消费品市场的概念、生产资料市场的概念、技术商品的概念、金融市场的概念及类型。 2.理解技术市场的类型。 3.掌握生产资料市场、技术市场、金融市场营销的特点。

第四章 (一)教学内容 1.市场细分的概念 2.市场细分及有效市场细分条件 3.目标市场战略 4.市场定位 (二)教学要求 1.了解市场细分的含义及其意义、市场细分的依据及有效市场细分的条件、市场定位的含义 2.理解目标市场营销战略及选择目标市场需考虑的因素 3.掌握细分模式和细分过程、市场定位步骤和市场定位战略 第五章 (一)教学内容 1.产品组合策略 2.产品寿命周期策略 3.产品开发与推广策略 4.商标与品牌策略 5.服务策略 (二)教学要求 1.了解产品策略的定义及实施产品、产品寿命周期理论、新产品的含义及新产品的开发过程、商标与品牌策略的含义、服务策略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