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食疗养生产业发展现状、消费前景及未来发展空间分析

2015年中国食疗养生产业发展现状、消费前景及未来发展空间分析
2015年中国食疗养生产业发展现状、消费前景及未来发展空间分析

2015年中国食疗养生产业发展现状、消费前景及未来

发展空间分析

繁忙的都市中的健康热潮

在繁忙的都市中,呼吸的是汽车尾气,整日面对的是电脑辐射,就连饮食也很难保证足够健康,甚至有的人,别说健康,就连基本的吃饱吃好都很难保证。繁重的工作压力下,健康严重透支,身心俱疲的人占有80%以上。许多人抱着“我还年轻”的侥幸心理,夜以继日的投入在工作当中,忽视了自身的健康,为疾病埋下了隐患。

在舆论的倡导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为了健康越来越多的人不惜花费重金。更多人认识到健康的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于是健康成了投资者们挤破头的投资热点,健康领域的市场成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金矿。

养生成为年轻人的流行

说起养生,许多人联想到的就是老年人,与老年人相比,其实更多的年轻人才是“养生”的热情追随者。论金钱,他们比老年人舍得为自己的身体投资,论观念,他们更容易尝试新鲜的事物。整个养生行业也逐渐从中老年养生保健,向青年养生所转变。

养生行业市场分析

养生是一种高深的人体科学,不同养生馆打起了不同的“养生”牌,而目前的养生市场多为鱼龙混杂十分混乱。养生的形式无非有下面几种:

第一代:自然疗法,主要的代表形式有食疗、进补等方式。自然疗法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颇有建树。

第二代:人工理疗,主要的代表形式有中医按摩、推拿、足疗等。人工理疗的风行,得益于人们对药品毒副作用的恐惧。药品对治疗亚健康效果并不明显,而且有毒副作用,所以多数人都选择中医推拿等人工理疗方式。

第三代:生态疗法,主要代表形式有砭石疗法、温泉疗法等。这种保健方式主要讲求天人合一,即在大自然中寻求天然有效的保健方法。

由于现代人由于饮食不合理引起的亚健康情况已经非常常见,所以第一代保健方式已成为人们追求的最佳养生方式。若谷草堂的发展历程正好佐证了这一点。若谷草堂品牌成立于2003年,从一家养生粥店做起,2005年,根据顾客对于食补的认可以及对于方便、快速、有效的食补产品的强烈的需求,若谷草堂从品牌之都青岛,正式开始了以五谷、药膳、籽仁等现场配比、现场磨制的食补养生之路。2009年在历史革命老区、中国物流之都临沂地产品工业园区成立现代化工厂,采用独创的NAT低温烘熟技术,取得多个QS认证,正式开始深耕全国市场。由于公司创始人拥有家族所传承的食补配方以及对市场的精准把握,目前已拥有加盟店超过两千家,一举奠定了行业内的领军地位,并且成为食补行业唯一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备案的特许经营企业。自创立之初,为了能够让食补真正帮到消费者,若谷草堂投资组建了业内第一家食补商学院,对全国经销商展开高标准的培

训,是国内最早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合作的CETTIC《食疗调理师》、《经络调理师》、《亚健康调理师》的培训基地。数年来,为社会输送了近千名专业食疗养生人才。引发了生态保健方式的革命,使原来波澜不惊的保健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

养生产业对社会影响

1、健康养生产业对社会发展影响

养生产业是近年来崛起的新兴产业,是目前世界上最具生命力的行业之一。美国《财富》杂志在对中国消费品市场调查后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健康产业在未来5年将扩大10倍,中国保健养生市场每年蕴含高达15000亿元的市场份额。因此,在城市主导区域的今天,养生产业的发展对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竞争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2、养生产业助力城市竞争力全面发展

优质产业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柱。在全球化、市场化和城市化的时代,城市未来一切皆有可能。市场化使全球要素产品的流动变得更加快速,并使城市化的进程自由很多——将来,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无论是正在崛起的城市还是正在衰落的城市,都同时面临着崛起的机会,也同时面临着衰退的危险。

一个城市要保持它可持续的成功、可持续的繁荣,要保持它可持续的竞争力,就必须融合和聚集影响竞争力的关键高端的要素和资源,必须有良好的环境使得这些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利用的力量,发挥最大的作用。而具有核心要素,培养核心竞争力是城市长期致胜的法宝。

优质的产业是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手段,优质产业定位为“两高两低、多功能”,第一高是技术含量高,第二高是高附加值;两低是低能耗、低污染;多功能是指这个产业同时具有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还具有文化功能、生态功能。尤其是它能直接有利于人的发展、人的素质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提升。这些产业具有竞争力,所以是优质的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对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竞争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养生产业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优势潜力,尤其是对目前的中国城市而言,养生产业是一个优质的产业,它不仅具备了“两高两低、多功能”的特点,而且它的链条还比较长,和现在兴起的文化创意产业相配合,养生产业是讲人的身体方面,从两个角度同时促进人的发展。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长寿的愿望增强,所以养生产业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加大,健康状况有所下降,这是客观的形势所迫;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享受这个产业、需求这个产业人口的比重大幅度增强。

发展养生产业有助于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和结构的升级,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同时对推进其他的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改善民生;有助于保护生态,让改善环境质量从强制性变成自觉性行为;有利于完善城市功能,在经济工业化、经济市场化过程当中,城市是不完善的,是结构失衡的,所谓城市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半城市化,是不成熟的城市化,是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不完善的城市化。发展养生产业就要完善城市的功能,水、电、煤气、交通

工具要最大限度优化,这样才能提高城市的品质,彰显城市的个性,从而提升城市的吸引力,从而实现城市社会、环境、文化和人的全面发展和跨越性的提升。

发展养生产业必须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促进养生产业健康发展。养生产业就是一个健康产业,健康产业首先要健康发展。

第一点,视野要开阔,要有全球化的视野,把握全球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规律,预设全球未来发展的方向,尤其是对养生产业的需求,要具有全球的标准,甚至引领全球的标准来促进这一产业的发展,总体要用全球化的视野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管理。

第二点,因地制宜,差别定位,这一点也非常重要。在制定战略时,促进养生产业发展,要根据城市自身特色的比较优势,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发展规划。同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城市的养生产业要有竞争力也应该有特色、有差异化,差异化才有可能实现垄断的定位。

第三点,把握时机,有序推进,既要抢占先机,同时又不能过于创新。我们说某些城市、某些方向、某些产业,发展某一个项目很大,但是实际上时机并未到,什么时间、什么时机到,再提前多长时间去开发它、建设它,正好是满足这个时机、结合这个时机,这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第四点,要健康协调。发展养生产业有很多功效,因此它和其他经济社会产业、生态文化有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方面,但是也存在一些矛盾。因此在实施发展战略时,要注意和其他方面的协调,要和

总体的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第五点,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这一点无论是企业家,还是政府领导,都应该有一个理性、清楚的判断。

健康养生前景广阔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保健意识增强使保健品和养生服务需求不断增加。中国健康养生产业在跌宕起伏中发展。现在约有95%的人群正处于亚健康状态;约20%的人群需要专业医疗机构诊治;而真正达到健康标准的人群仅占5%。养生产业正作为一项极具潜力的朝阳产业迅速崛起。当前,由于城市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精神压力等多种因素,都市人口的亚健康问题,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共同问题。而随着老龄化社会的临近,人们对生命健康的追求则进一步加速和提升,这成为养生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百姓对健康养生产品的消费心里和行为逐渐理性化,更加重视健康养生产品的安全性、功效性,同时政府对健康养生产业的法律法规逐步完善,监管越来越严格,中国健康养生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摘要:保险业是我国金融业开饭时间最早、开放力度最大、发展步伐最快的行业。在党中央的关心下,在不断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保险业坚持改革创新,行业面貌放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虽然我国的保险业在近几年中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国外发展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落后于外国保险业整体水平的发展,在目前国内保险业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从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史角度入 手,以时间为线索,介绍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并阐述我国现在保险业的现状。 关键字:民族保险业发展历史初级阶段

保险是以合同形式确立双方经济关系,以缴纳保险费建立起来的保险基金,对保险合同规定范围内的灾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进行经济补偿或给付的一种经济形式。人类社会从开始就面临着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侵扰,在与大自然抗争的过程中,古代人们就萌生了对付灾害事故的保险思想和原始形态的保险方法。我国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积谷备荒。春秋时期孔子的"拼三余一"的思想是颇有代表性的见解。孔子认为,每年如能将收获粮食的三分之一积储起来,这样连续积储3年,便可存足1年的粮食,即"余一"。如果不断地积储粮食,经过27年可积存9年的粮食,就可达到太平盛世。保险业作为金融的三大支柱之一,在经济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中国保险在中国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早在180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就在广州开办了中国第一家保险机构,主要为鸦片贸易服务。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保险业的开端还是在十九世纪后页。 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史 (一)中国保险业的开端。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加强了对我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的侵略。外国保险公司纷纷登陆中国,中国保险市场逐渐形成。外国保险公司凭借不平等条约所持有的政治特权扩张业务领域,利用买办招揽业务,垄断了早期的中国保险市场从中,攫取了巨额利润。 面对外商独占中国保险市场,每年从中国掠夺巨额利润,致使白银大量外流这一严峻事实,中国人民振兴图强、维护民族权利、自办保险的民族意识被激起。在此情况下,1865年5月25日义和公司保险行在上海创立。义和公司保险行,是我国第一家自办的保险机构,其成立打破了外商保险公司独占中国保险市场的局面,为以后民族保险业的兴起开辟了先河。 提到保险业就不得不提到航运业,保险与贸易两者是互为表里的关系。轮船招商局于1872年在上海成立,是中国人自办的最早的轮船航运企业,也是现在的招商局集团的前身。它不仅是中国现代航运业的起点,也可以说是中国保险业的源头之一。轮船招商局自创办之日起就深刻明白保险对于航运业的重要作用。作为一种打击竞争对手的手法,早期依附于外商航运业的外资保险公司听命于上司,为了击垮轮船招商局,对其所属船舶百般刁难。收取高额保费、对中国本土产的船只不保等限制。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为适应航运业发展的需要,先后创办了“保险招商局”、“仁和水险公司”和“济和水火险公司”等官办保险公司,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并坚持与外商保险公司进行斗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商对中国保险市场的控制。当然,洋务派在保险业方面的努力不能改变外商垄断中国保险市场的局面。 (二)建国前在夹缝中生存发展的民族保险业。 到民国初期,中国民族保险业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民国初建需要刺激工商业的发展以稳定政权;二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欧美列强卷入战争,无暇东顾,大大减缓了洋商

未来中国金融行业创新发展趋势

未来中国金融行业创新发展趋势 2016年以来,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受到了比较严格的监管,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不如前一段时间火热,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平台开始换上科技金融(Fintech)的外衣,希望借此绕开严苛的监管条件。然而,无论如何装扮,都无疑希望套上金融业务的光环,尤其是要注意的是,在一轮又一轮的热词概念炒作的背后,监管套利的风险不可忽视。但什么是Fintech,什么是Fintech企业,在概念上还存在一些分歧,而导致分歧的主要原因是对金融与科技的本质认识有所偏差。可喜的是日前央行强调要划清互联网金融和Fintech的界限,指出Fintech企业要与持牌机构合作才能从事金融业务,明确了“技术是技术,金融是金融”,为进一步规范和监管奠定了基础。同时,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金融行业未来创新发展的趋势,是寻求金融与科技的结合,在新科技与专业性中寻求平衡与发展。 从技术提供者到金融行业的创新者 在新技术运用与金融专业的结合过程中,“互联网金融”概念在国内风光无限,而“金融科技”则是国外较为普遍的提法。显然,金融科技的范畴远远超过了互联网技术,还包括智能机器人、VR、生物验证技术等新科技的方方面面。同时“金融科技”概念强调在金融体系中更积极地更多地融入现代科技元素,提倡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互联网创新技术进行风险控制和平台管理。 单纯从字面上看,金融科技(Fintech)可以理解为金融服务和科技的结合,而所谓的金融科技企业的本质,则更应该体现为面向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的系统开发和技术提供者。金融科技(Fintech)并不是一个从天而降,从金融行业外部突然冒出来的特殊领域,追根溯源,可以说是过去数十年金融机构不断进行大规模IT投资而催生领域。 从美国专业杂志American Banker近年来公布的Fintech企业情况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变化趋势就是,该类企业逐渐从金融行业的技术提供者变身为金融服务的提供者。早期的Fintech企业主要是指向金融机构提供具有更强金融专业功能的,更高安全度和信赖程度的IT系统供应商。然而,最近越来越多的Fintech企业更加倾向于向用户直接提供金融服务。服务的领域覆盖了家庭账单管理、会计软件、贷款、结算等诸多方面。以前站在金融科技前沿的这些IT企业,悄然变身为金融领域的创新者(或称为搅局者),以至于到目前来看,在人们的视野中形成一种错觉,就是认为“Fintech企业”就等于从事金融服务的企业。 追求新技术与金融专业性的平衡发展 从曾经集中于系统的研发,为金融行业提供金融技术支持,到现在开始面向用户直接提供金融服务,反映出现代金融的发展趋势的特征是在IT技术与金融专业性之间寻求平衡。 以银行业为例,全国性结算系统的开发和运营,自动取款机(A TM)的普及,以及近年来的网络银行,智能手机应用软件等等的发展,无论是从消费者的角度,还是从金融服务提供方的角度,都要求金融行业不断导入新技术新知识,更新金融行业服务的形态和内容。比如,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消费者对信息的“检索”能力大大增强,而智能手机的

中国保健品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保健品行业分析报告 (2003年1季度) 出版日期: 2003年6月https://www.360docs.net/doc/6b2996363.html, 编写说明 强势:1、以中药为原料的保健品,由于其纯天然,毒副作用小而受到消费者的广泛信赖; 2、以中医中药为依托的中国保健品就是我国参与世界经济竞争的具有长期比较优势。 弱势:1、保健食品行业多数企业规模小、实力差、寿命短、经营不利,亏损面大; 2、多数企业科技力量薄弱,导致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竞争力; 3、保健食品生产低水平重复,特殊功能性产品少; 4、行业监管空白,规范保健品市场秩序有难度。 机会:1、保健食品行业实行GMP对于加强行业监管、促进产业升级; 2、中国保健品的行业协会正在紧张筹建中,培育和维护国内市场是中国保健协会的阶段性目标,协会将会带动企业更好整合行业资源,开拓国际市场; 3、“非典”流行期过后,消费者会更加注重自己日常的养生和保健,这也会促进健康产业的发展。 风险:国外企业进入我国保健品市场,认真地进行市场调研,一旦国外企业在国内保健品市场站稳脚跟,根据"国民待遇"原则,必然会按他们的想法重新制定中国的保健品市场规则和标准。 投资价值:“非典”为保健产业的发展制造了机遇,规范的保健产品受欢迎。 版权: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TEL:(010)68558557 北京联合经研投资咨询有限公司1FAX:(010)68558370

中国行业分析报告----保健品行业 版权: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 TEL :(010)68558557 北京联合经研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2 FAX : (010)68558370 目 录 I GMP 认证对中国保健品行业影响分析 (2) 一、GMP 所带来的变数令行业不安 (2) 二、“GMP 风暴”催生行业自律....................................4 II 我国保健品行业“瓶颈”问题探析 (6) 一、需求制造市场 (6) 二、保健食品市场整顿 (7) 三、市场整顿后的保健食品行业规模 (9) 四、困扰着保健品市场的健康发展的一些问题 (9) 五、挑战和机遇...............................................12 III 保健行业协会职能和发展方向探讨. (17) 一、背景:产业发展面临新的抉择 (17) 二、跨越:行业协会改变职能 (19) 三、反响:企业企盼真正属于自己的行业协会 (19) 四、进程:新协会面临新考验...................................20 IV SARS 对保健产业影响分析 (22) 一、震撼:朝阳产业面临全新考验 (22) 二、现象:非常时刻暴露出行业弊端 (22) 三、事实:保健品可以强身健体 (23) 四、行动:用科学的力量规范市场 (24) 五、市场:保健品会有好前景...................................25 V 卫生部批准的保健食品目录 (26)

药膳与中国饮食文化

第一章绪论 一、文化 (广义)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主要包括风俗习惯、行为规范、宗教信仰、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人们创造的物质产品等。 (狭义)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二、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是人们在长期饮食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创造和引发的一切物质、行为和精神的现象及其关系的总和,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行为和习惯,主要包括食物本身的属性,制作过程和仪式,用餐的器具、环境、礼仪和风俗等。 三、中国饮食文化 《中华膳海》中表述为:饮食文化指饮食、烹饪及食品加工技艺、饮食营养保健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文化艺术、思想观念与哲学体系之总和。 《饮食文化概论》中表述为:饮食文化是指食物原料的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科技、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

四、药膳 药膳是在中医学、烹饪学和营养学理论指导下,严格按药膳配方,将中药与某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相配伍,采用我国独特的饮食烹调技术和现代科学方法制作而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简言之,药膳即药材与食材相配伍而做成的美食。) 五、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方法 饮食文化的研究方法有:实地调查法、跨文化比较研究法、历史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综合研究法、结构研究法和文化人类学理论法。 六、中国饮食文化的五大特点 一)食物原料选取的广泛性 二)、进食心理选择的丰富性 三)、肴馔(yáo zhuàn)制作的灵活性——精湛的制作工艺四)多彩的饮食习俗 五)区域文化的通融性 第二章药膳与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论基础 一、中国饮食发展历史

深度雄文!中国未来十年的政治经济分析

深度雄文!中国未来十年的政治经济分析 在作者看来,未来十年,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图景,将会切换到一个全新的操作系统。而设计和开发这个全新操作系统所用的语言,一个是科技,一个是万物互联,一个是文化。 未来已来,预见方能遇见,如何拥抱? 中国未来十年的外部环境 所谓的世界大事,其实古往今来的几千年,国与国之间只有三件事:战争,和平与发展。战争是和平的前提,和平是发展的前提,经济发展的失衡又会带来新的战争。 战争发生,是因为国与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需要进行再平衡,以使国与国之间的形成新的力量均衡。新的均衡完成之后,就会产生和平。一个和平的国际秩序,进而带来经济发展。有的国家发展的好些,有的国家发展的差一些,新崛起的国家,就要向旧的霸权发起挑战,来重新划分世界利益格局。将亚欧非三个大陆整合起来的一路一带战略规划图 地缘政治,和狮王争霸,本质都是一样的。把世界文明史上的帝国兴衰,替换成新老狮王之间的争雄角逐,会发现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它们都遵循一个古老而恒常的法则:丛林法则。毕竟人类也是动物,脱离不了动物界的那套普世法则。

直到核威慑这个恐怖平衡的新法则,取代了一贯的丛林法则。人类的战争形态,发生了根本改变。核大国之间,再难以像往常那样,搁个几十年上百年,就要来一套狮王争霸。因为核威慑的恐怖平衡法则是,没人会赢,也没人会输,只会两个一起死。 所以,作为再平衡手段的战争,对于核大国之间而言,没有输赢,费那么大代价除了同归于尽也捞不到什么好处,作为手段的战争失去了意义。军事只是手段,利益才是目的,自古以为都是如此。 中国是一个核大国。核大国之间,在恐怖平衡新法则下,轻易不会发生战争。而非核国家,想要以武力挑战中国,无异于痴人说梦以卵击石。所以,中美之间,不会爆发全面战争,俄美之间也不会爆发全面战争,中俄之间更不会爆发全面战争。如果世界上前三名的军事大国,相互之间都不会发起全面战争,那么第三次世界大战,根本就打不起来。 第三次世界大战不会到来,但是不意味着一切都风平浪静。在全面战争不可行的情况下,敌对国之间,技术性祸害就是新的遏制与再平衡常规手段。 比如代理人战争,比如输出恐怖主义,比如各种互相恶心。祸害与反祸害,遏制与反遏制,依然是世界地缘政治和全球经济中的长期主题。这就是未来10年里,中国将面临的外 部环境。

中国加入WTO后保险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论加入WTO后我国保险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历经十几年的谈判,2001年中国终于加入了WTO,入世后的中国在迎接机遇与挑战的过程中,经济蓬勃发展,保险业,作为金融方面的一个重要领域,也在得到不断的完善。 回首入世前与入世后近十年间的中国保险市场,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中国保险业的不断进步,但同时也看到仍需不断完善。入世前,我国保险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保险市场处于一种寡头垄断状态。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四大保险公司已经占有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份额的96%。而其中,国有独资的人保、中国人寿则几乎占去保险市场份额的70%。中国人寿占去了寿险市场份额的77%,人保占去了产险市场的78%。而机动车险市场中仅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就占82%。国有独资保险高度垄断。二、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还处于一个低水平。保费仅占GDP的百分之一点几,远低于当时西方国家的8%—10%,世界排名仅占80位左右。三、中国保险市场结构分布不均衡。从当时中国保险公司机构的分布而论,30家中外保险公司的总部基本上都设置在北京和中国沿海城市。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虽然在大陆已普遍设立,但多数又集中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四、保险业的专业经营水平不高,保险从业人员中真正受过系统保险专业教育又有保险专业水平的保险专业人才不到30%,其中既了解国际保险市场又懂得精算和计算机技术的高级人才更是毛凤鳞角。五、保险市场还未形成完整体系,保险市场相对来说两头大中间小,即保险主体与保险市场发展很快,而中介组织发展缓慢。 六、再保险市场发展滞后和保险监管亟待加强。 入世后,中国的保险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克服以往缺陷,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创新,加快与国际保险业接轨的步伐,提高市场开放程度等方面都有很大提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一、垄断格局打破。保险市场经历着由寡头垄断到多方竞争的过渡阶段。目前,中国共有保险公司一百多家(包括许多外资公司),以往的国有保险公司几家独大现象也得到了改善。二、发展迅猛,保险业务总量持续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02年以来,保险业务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6%左右,2009年,全年保费突破一万亿。三、经营逐步规范。近年来,保险公司的经营逐渐规范化、现代化,产寿险分业经营,电脑和网络在公司日常经营中的普遍运用已初见端倪。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国内各家公司都已意识到原来只注重扩大规模、抢占市场的弊端而纷纷寻求走效益型道路,向内涵式发展,在抓住机遇扩大规模的同时又抓好管理,以期适应长期的发展和竞争。四、.中介机构不断发展。代理人队伍不断扩大,并已开始通过经纪人进行销售的方式,其他各种提供保险服务的咨询、公估机构也在增多。五、监管体系不断健全。《保险法》得到修改,相关配套法律的出台,监管体系逐步向法制化、规范化方向发展。监管机构、同业公会和公司自律的三级监管架构得到形成。保监会、行业协会等的成立在规范市场,改善市场环境等方面也取得了成效。 在保险业得到一些改善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它所存在的问题:一、保险市场结构仍然分布不均衡,从总部设在辖内的保险公司数量来看,东部地区占了绝大多数;从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数量来看,东、中、西大体持平;从保费总量看,东部占了将近一半,中、西大体持平。二、保险服务水平仍有待提高。风险发生后,理赔方面不及时,态度傲慢,纠纷不断等问题时常出现。三、消费者保险意识也许得到提高。例如,我国的农村消费者对保险认识不足,思想意识相对落后,

中国金融行业当前遇到的问题及未来发展的形式

中国金融行业当前遇到的问题及未来发展的形式 一、当前我国金融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国际竞争力普遍不足 经过近几年对国有商业银行、国有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股份制改造,金融机构特别是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有了明显的改善,单从数字上看,我国银行业前10家银行的效益指标与世界前十大银行已经相差无几,但是应当看到,这种效益是在市场仍然相对封闭、市场远未达到充分竞争、存贷利差很大的条件下取得的。同时对于几大国有控股银行来说,如果不是在股改过程中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包括注资、剥离巨额不良资产),也很难在短期内进入国际大银行行列。与国际一流金融机构相比,我国金融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总体水平不高,国际竞争力仍然较弱。 影响我国金融机构国际竞争力的因素主要有四点:第一,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仍存在较大缺陷。第二,缺乏有竞争力的经营模式。第三,风险控制能力普遍偏低。第四,创新能力不足。 2、金融组织体系的结构性缺陷仍比较突出 这种结构性缺陷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证券业、保险业整体规模偏小。长期以来,中国金融体系一直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直接融资发展缓慢,导致证券业规模明显偏小。2007 年12月底,中国共有证券公司106家,总股本8522亿元,总资产1.72万亿元,证券公司管理资产总值821亿元,与国际大型投资银行相比,除总股本外总资产及管理资产总规模仍然过小。与此同时,证券行业的集中度不足,市场份额极为分散。2007年,在106家证券公司中,最大一家的市场份额只有不到4%,前三家合计不到11%,市场份额在1%以下的小型证券公司多达86家。这种小型化、分散化的格局,很难与国际大型化、全能化投行相竞争。第二,中小企业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很不健全。在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大量收缩农村分支机构和网点,使得农村金融服务被大大削弱。由于市场准入被严格控制,民营资本难以进入正规金融体系,农村信用社被迫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而农信社自身在运作机制、公司治理等方面的问题尚未彻底解决。由于缺少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迟迟不能缓解,特别在实施紧缩货币、信贷时期,中小企业往往首当其冲,成为商业银行的弃儿。 二、金融机构改革未来趋势展望 2002年以后,中国金融业进入了改革的新时期。未来几年,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可能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推进:逐步推进国内金融的自由化,降低金融管制程度,这种自由化至少将包括以下几个内容:其一,进一步放松市场准入管制,增加市场主体。 目前中国金融市场准入尽管在法律上已经没有障碍,但是要新设立一个金融机构仍然难度极大。这种

未来十年,中国银行业的十大发展趋势

利率市场化、宏观经济增长放缓、互联网金融的竞争、民营银行准入放松、人民币 国际化等一系列重要变革,给中国银行业带来了新的启示,未来银行业将进入发展新常态,进入挑战与机遇并存,优胜劣汰的关键转型时期。展望未来,商业银行需要顺应未 来十大发展趋势,抓紧时间窗口,尽快建设自身专业化能力。 1 银行业的获利水平将进入新常态预计银行业的资本回报率(ROE)将下降到GDP 增速的2.0~2.5倍左右。基于未来五年平均GDP增速6.5%的预估,银行业的资本回报率平均约在13%~16%之间。同时,银行经营管理能力的差距在充分竞争的市场化环境下被放大,银行的业绩显著分化,梯队优秀银行的资本回报率能够达到GDP增速的近3倍,而末端梯队银行的资本回报率仅能达到GDP平均增速,即6%~7%之间,甚至低于其资本成本。 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冲击与竞争加剧,预计未来十年将陆续出现由存款保险机构接管、重组问题银行的案例,以及二三线城市农商行、城商行被兼并收购的案例。2 金融业混业经营成为趋势在国际上,混业经营的大型金融集团、以及聚焦单一行业的专业金融机构并存。通常专注单一行业的金融机构更容易建立专业化优势,在竞争中胜出;在估值上,专业金融机构更容易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在新兴的中国市场,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的综合金融服务日益重要。为了支持国家产业整合、重构、提升的经济改革大战略,涵盖保险、证劵、银行、资产管理的金融混业经营将成为趋势。一些大型混业金融集团已经占据了有利的竞争地位,呈现出领先的态势。而为了有效整合金融监管,监管治理制度也可能改革为准单一的监管体系;金融控股公司将是金融行业有可能的公司治理架构。3 银行业被迫走向精细化经营与管理 在净息差收窄,人力成本、合规成本高涨的压力下,银行业将被迫从粗放式发展转向精细化经营与管理。银行必须向管理要效益,应重点专注四大领域:,经营模式的设计、细化与执行落地,主要涉及营销组合与风险管理;第二,大数据与信息的收集、分析与决策利用;第三,跨国、跨领域专业人才的网罗、培养与使用;第四,掌握沿着价值链创造增加值的过程与定价能力。4 轻资本成为高盈利银行普遍采取的经营模式随着资本市场、大资管行业的快速发展与现代化,盈利能力在梯队的金融机构几乎都采取轻资产、高资本周转的财务运作模式。善用资本市场间接融资机会成为银行的财务部门、投资银行等业务部门的重要技能,未来很有可能由投资银行或资产管理领域的专家出任几大银行的行长。5 产投融结合的业务加速发展在资本市场复苏,全国产业整合、升级与重构的大浪潮下,产投融结合的信贷与股权融资、财务咨询、资产管理将成为商业银行在公司金融领域成长快、获利的业务。随着资本市场的全面回暖,企业对于债券承销,中小板、新三板上市财务顾问等业务需求显著增加,推动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中间业务收入加速增长。 资本市场、产投融类业务的兴起对商业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组织治理、人力资源能力,以及金融监管提出了重大挑战,初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重大的寻租与损失事件。 对结算与交易业务要求大幅提高卓越的交易银行产品与服务能力,成为商业银行绑定、维护企业客户关系的关键。直通式事务处理(STP),跨机构、跨企业、跨

2016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数据统计)

2016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互联网及金融机构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优秀的互联网及金融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当前市场环境和发展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以期提前占领市场,取得先发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仍处于加速状态,行业内的洗牌和扩张也呈现双极递增趋势,其中尤以P2P和股权众筹为最。 (1)互联网金融概述 1.1互联网金融的定义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利用通信网络和技术开展金融活动的模式。广义上一切金融活动在互联网的应用都可以称为互联网金融。 本报告分析的互联网金融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一是银行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延展支付业务类型;二是第三方支付和基于第三方支付衍生出的网络金融平台;三是网络借贷。 图表互联网金融三种类型 1.2互联网金融三大核心要素 互联网金融模式有三个核心部分:支付方式、信息处理和资源配置。

图表互联网金融三大核心要素 (2)互联网金融行业投资效益分析 2015Q3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达到30747.9亿元,同比增长52.6%,环比增长9.3%。第三季度,航旅、网游等传统行业增速较稳,基金申购增速放缓,第三季度交易规模环比增速有所放缓,第三方互联网支付总体交易规模达到3.0万亿;加上第三季度电商行业进入淡季,网购、电商B2B交易规模增速偏低,导致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增速有所下降,环比增长9.3%。

图表2014-2015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 (3)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3.1中小微企业融资市场机会分析 据统计,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中小企业数量居前的六个省市分别是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山东和北京,各省市占比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表中国互联网金融中小企业分布情况 3.2互联网金融当前存在的挑战

中国保险业发展现状

中国保险业发展现状 中国保险行业起步较晚,我国的现代保险业不过20多年的发展,保险市场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一)我国保险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中国保险市场基本上还处于一种寡头垄断。从中国目前保险市场情况分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四大保险公司已经占有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份额的96%。这就是说,中国保险市场虽然初步形成了竞争的格局,但这种以国有独资保险公司高度垄断市场的局面,特别是以少数几家保险公司寡头垄断市场的局面,就是目前中国保险市场的特点之一。 第二,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还处于一个低水平。按照保险业发展的规律,保费收入一般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5%。从目前西方发达国家而论,年保费收入一般都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10%左右,而我国1998年保费总收入约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在世界排名70位左右。从总体上来说,我们的经济还不发达,人均收入水平较低,但同时又说明在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过程中,中国居民的保险意识与投资意识还要有一个提高过程。 第三,中国保险市场结构分布不均衡。从目前中国保险公司机构的分布而论,30家中外保险公司的总部基本上都设置在北京和中国沿海城市。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虽然在大陆已普遍设立,但多数又集中

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这就造成了保险市场发育不均衡性。这种分布上的不均衡,对中国保险业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 第四,中国保险业的专业经营水平还不高。粗放式经营与销售方式单一,产品结构简单与供给不足,以及缺乏专业人才是经营水平较低的显著特点。这都表明了当前中国保险经营水平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第五,保险市场还未形成完整体系。目前中国保险市场相对来说两头大中间小,即保险主体与保险市场发展很快,而中介组织发展缓慢。 第六,再保险市场发展滞后和保险监管亟待加强。目前监管还基本上处于被动的监管状态,监管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不够。对于关系到保险行业稳定的偿付能力、资产负债质量、再保险安排等重要方面的监管力度不够。至于在法律法规建设方面,还缺乏严密、完善的成套法律法规。 (二)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 1.保费收入规模迅速扩大 保险业是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 2006年全国保费收入达到5,641亿元,是2002年的1.8倍,在世界排名第9位,比2000年上升了7位。也就是说,中国保险业的国际排名平均每年上升1位。截至2007年底,中国共有保险公司110家,其中外资公司43家,比2002年底的22家公司增加了21家;中国保费收入达7035.8亿元,是2002年的2.3倍,同期,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达420亿元,是

我国网络金融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精)复习课程

我国网络金融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引言 随着全球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 网络金融、网上购物消费、网络银行等电子商务的发展如雨后春笋。尤其是中国加入WTO 以后, 网络银行业务正在接受着来自全球银行业的严峻挑战, 经过网络革命洗礼的外资银行, 进驻中国市场后, 已经开始在电子化、网络化方面捷足先登。对于在全球网络市场发展最快的中国来说, 外资银行看到了这块巨大的市场, 他们纷纷登陆中国, 目标要建造全球最大的网络金融帝国中国网络金融既拥有全球最巨大的市场, 又面对最严峻的挑战。作为信息网络技术与现代金融相结合的产物,网络金融的出现将对中国现行的金融组织体系形成强烈的冲击,不同金融机构的差别分工将日趋淡化,混业经营将成为一种必然发展方向,金融监管体系也将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电子商务引发的全球商务革命和经营革命,预示着全球正在经历从传统经济向数字经济转移的重大转折时期。伴随着网上银行、网络证券等网络金融业务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与金融一体化的进程逐步加快。但与此同时,挑战与机遇并存,如果积极有效地的应对全球金融服务提供商的挑战,不失时机的抓住机遇,建立网络金融的发展新战略,是摆在我国金融业界的新问题。 一、我国网络金融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网络金融的成绩 企业网上银行功能也非常丰富,还有质押贷款业务等等。如果是你自己的存单,你可以不需要审批,就可以由网银自动办理质押和贷款手续。 网络银行最近几年,主要是以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为首的,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在国际上获得了很多大的奖项。其中最大的成绩就是实现了数据大集中,形成了南北数据中心,完成灾备建设。另外,网络银行平台上,业务全能化。产品开发能力加强,品种越来越丰富。银行总行打破了以前的科技人员配备方法,直接将科技人员下放到业务部门,人事属于业务部门。但其科技业务水平和能力的评价,科

回顾中国保健品历史-分析保健品市场现状

回顾中国保健品历史分析保健品市场现状 中国保健品发展现状: 从2000年开始,保健品市场总额不断缩水,保健品消费一路走低。最新的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保健品市场的年销售额只有2000年的一半,约250亿元,而2002年,保健品销售额再度下降至200亿元左右。 但中国保健品消费市场 近20年来, 15%~30%,远远高于 13%的增长率, 年全国保健品消费额为 亿元,仅占当年社会总体 1。47%,人均支出仅为31元/年,是美国的1/17,日本的1/12。 同时,令人担忧的是,在目前4000多家保健品生产企业中,2/3以上属于中小企业。上市公司不超过6家,年销售额达到1亿元的不超过18家。在4000多种保健品中,90%以上属于第一、二代产品,2/3的产品功能集中在免疫调节、抗疲劳和调节血脂上,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低水平重复和恶性竞争的加剧。再加上假冒伪劣产品和虚假广告的泛滥,使国内保健品企业面临整体信誉危机。

与此同时,外资纷纷涌入中国保健品行业。到2001年底,已有近400个进口保健食品获准陆续登陆我国保健品市场。安利、宝洁、美国全球健康联盟、杜邦等一批保健品跨国公司或在中国设厂、或在中国推出产品,吹响了进军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号角。据统计,近5年来,洋品牌在中国市场上的销量以平均每年12%以上的速度增长。作为全球营养保健品巨头的安利公司,自1999年推出纽崔莱营养保健食品以来,已连续3年位居中国保健食品销量第一名,而在2002年中国保健食品业193亿的总销售收入中,安利(中国)保健食品的销售就占了近1/6,高达30亿元,而这些产品还只是安利向中国推出的少数营养保健品。 据美国著名的NPD市场调查公司统计,在100个购买保健品的中国人中,大约有15人购买洋保健品。这个数字在未来几年里还将继续上升。 今年6月28日,当SARS的阴影刚刚从中国的上空散去,安利全球董事会主席史提夫?温安洛就飞抵广州,和中国签订了1.2亿美元的增资计划,其中8000万美元将用于追加生产投资和新一期的工厂扩建。包括安利(中国)的多位高层人员都表示中国是安利全球市场的一个策略重点,也是它海外的最大市场。而今年的SARS事件不仅显示了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巨大需求空间,也促使安利加快了生产本地化的步伐。 中国保健品史上的九大品牌 一、辉煌不再 1.太阳神:盲目多元化 企业名称:中国太阳神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与养生感悟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与养生感悟 婷·ting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吃喝住行中,吃又位列第一,可见古人对于饮食是何等的看重。古有“民以食为天”之说,饮食在维持生命、促进健康、延年益寿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古人在丰富的饮食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理论探索,形成了博大精深的饮食养生理论和文化。人们不单单只求有的吃,能吃饱,更加注重怎么样吃得好,吃得健康,吃的养生。因此古人留下的这些理论和文化对我们今天的饮食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为一个女生,一个医学院的爱美的女生,我对饮食及养生尤为偏爱。这也是我为什么选择这一课程的原因。不是敷衍了事,而是深深的喜爱。在这一个学期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与养生的学习中,我收获多多。对中国传统饮食与养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以下是我对此的一些认识: 饮食,是人体从外界环境吸取营养与能量的主要途径,是生命活动的基础与表现,是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的,其根本目的在于使人气足、精充、神旺、健康长寿。饮食养生理论是伴随中国烹饪的产生而产生的,随着烹饪的发展而发展。中国烹饪饮食的变化和发展也始终是在哲学思想、养生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如儒家的崇尚礼乐,饮食时宜;道家的崇尚自然,饮食养生;阴阳家和医家的阴阳五行,四气五味;释家的禁欲修行,创导素食等等,这些有关饮食的哲理,对中国烹饪的影响是深远的,故中国有“医食同源”之说。 由此可见,饮食对人身体健康至关重要。明代医学家李时珍

说:“饮食者,人之命脉也”。人的身体之中,阴阳的运行,五行的相生,没有不是由于饮食的作用的。现代医学也认为,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条件,对人身健康是至关重要的。饮食得宜,可以摄取各种养分,延年益寿,许多疾病都能通过饮食来预防、缓解。饮食失当,又是致病折寿的原因。所以,现如今许多人光从口味出发来考虑饮食问题,是很不够的。 医食同源是中国养生文化的一个鲜明特色。自古以来,中国就有“食用、食养、食疗、食忌”之说。医食同源的思想观念,使中国形成了独有的传统和制度。医家用食方,烹饪师按食物的功能性味做菜,成为很自然的事情。而现代也有营养学这一专门研究,医食同源实际上就是将医疗和食养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医和食共同为除病延年、养生健身服务。 另一方面,我国历代养生学家都十分重视“饮食有节”。“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可过多。”“夜不可多食”、“一日之忌:暮勿饱食”等等。众多养生家都赞同“太饿伤脾,太饱伤气”的观点。善于养性的人,饥饱应当适度,饥饿了就吃饭,口渴了就饮水,要少量多餐。人体是一个平衡的整体,能量的贮存、转化、利用也要不断地在更新过程中保持平衡,适量的运动是维持这一平衡的必要条件。应该做到饱中有饥,饥中有饱。吃得太饱,加重胃肠负担,对消化不利,特别是在临睡前尤为不宜,能量过剩,除造成身体肥胖外,还可导致多种疾病。女生对于这一点尤为要注意,这可是减肥大忌饿。 同时,注意五味平和,勿使过偏。食物有甘、酸、苦、辛、咸五

【完整版】2020-2025年中国金融科技行业市场开发与拓展战略研究报告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2020-2025年中国金融科技行业 市场开发与拓展战略研究报告 可落地执行的实战解决方案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 战略专家 管理专家 行业专家 ……

报告目录 第一章企业市场开发与拓展战略研究概述 (6) 第一节研究报告简介 (6) 第二节研究原则与方法 (7) 一、研究原则 (7) 二、研究方法 (7) 第三节研究企业市场开发与拓展战略的重要性及意义 (9) 一、重要性 (9) 二、研究意义 (10)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8-2019年中国金融科技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11) 第一节金融与科技的共生式成长 (11) 第二节我国金融科技行业监管体制与发展特征 (12) 一、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12) 二、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12) (1)软件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12) (2)证券行业监管部门关于信息技术和业务规范的有关规定 (15) 三、行业的区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特征 (18) 四、所处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 (19) 第三节2019年中国金融科技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20) 一、监管政策明显趋缓,流动性环境改善,叠加自主可控要求,金融IT迎连续催化 (20) 二、金融IT行业壁垒极深、业绩弹性和发展巨大,并且领军公司质地不断改善 (28) 三、中国尚未成熟的金融市场给予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土壤 (32) 四、金融企业与科技企业不再泾渭分明 (33) 五、金融科技产业图谱 (35) 六、金融机构科技投入规模及结构 (35) 七、金融科技的顶层规划 (36) 第四节细分领域落地分析 (37) 一、证券 (37) (一)证券面临的业务问题 (37) (二)证券+Fintech业务模式及落地情况 (37) (三)证券:技术资金投入情况 (38) 二、基金 (39) (一)基金面临的业务问题 (39) (二)基金+Fintech业务模式及落地情况 (40) (三)基金:技术资金投入情况 (40) 三、保险 (42) (一)保险面临的业务问题 (42) (二)保险+Fintech业务模式及落地情况 (42) (三)保险:技术资金投入情况 (43) 四、银行理财 (44) (一)银行理财面临的业务问题 (44) (二)银行理财+Fintech解决方案及落地情况 (45)

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对策分析

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对策分析 一、我国保险市场发展的现状第一,中国保险市场基本上还处于一种寡头垄断。从中国目前保险市场情况分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四大保险公司已经占有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份额的96%。而其中,国有独资的人保、中国人寿则几乎占去保险市场份额的70%。中国人寿占去了寿险市场份额的77%,人保占去了产险市场的78%。而机动车险市场中仅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就占82%。这就是说,中国保险市场虽然初步形成了竞争的格局,但这种以国有独资保险公司高度垄断市场的局面,特别是以少数几家保险公司寡头垄断市场的局面,就是目前中国保险市场的特点之一。 第二,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还处于一个低水平。按照保险业发展的规律,保费收入一般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5%。从目前西方发达国家而论,年保费收入一般都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10%左右,而我国1998年保费总收入约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在世界排名70位左右。按人均保费计算,仅为100元人民币,虽然较恢复保险业务初期的人均不到10元人民币已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仍在世界排名第80位左右。当然,我们要达到西方发达国家人均保费2000多美元的水平还有距离。因为,从总体上来说,我们的经济还不发达,

人均收入水平较低,但同时又说明在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过程中,中国居民的保险意识与投资意识还要有一个提高过程。 第三,中国保险市场结构分布不均衡。从目前中国保险公司机构的分布而论,30家中外保险公司的总部基本上都设置在北京和中国沿海城市。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虽然在大陆已普遍设立,但多数又集中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这就造成了保险市场发育不均衡性。 第四,中国保险业的专业经营水平还不高。粗放式经营与销售方式单一,产品结构简单与供给不足,以及缺乏专业人才是经营水平较低的显著特点。目前,各家保险公司已经开发和销售的产品寿险产品品种并不少,但产品结构雷同和保险责任不足,是业内人士的普遍呼声。中国保险从业人员中真正受过系统保险专业教育又有保险专业水平的保险专业人才不到30%,其中既了解国际保险市场又懂得精算和计算机技术的高级人才更是毛凤鳞角。这都表明了当前中国保险经营水平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为进一步完善市场法制化的建设,使外资公司进入市场更加有法可依,保监会也努力提高保险市场的专业化监管水平,也按照世贸组织透明化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了保险法的制订和监管工作透明度,加强了监管工作的程序化和规模化的建设。这两年来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推进的速度明显快速化,

我国金融市场未来5年的发展趋势

我国金融市场未来5年的发展趋势 自9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市场取得长足的发展。2015年,我国经济全球化和内部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金融市场全球化、自由化、工程化及资产证券化等方面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未来5年,这几个趋势将会越来越突出。 一、资本的国际流动与金融交易量将有突破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越来越多的中国资本向国外输出,参与国际重大项目投资。资本国际流动的频率和金额将可能超过过去十年。今年,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取得了巨大进步,成为世界第五大支付货币,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将在未来五年成加速度增长。国内外的人民币的利率差距将会持平,并与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等主要国际交易币种趋同。 二、外汇管制松动,金融市场有监控地开放 2015年后,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中国政府也将对金融市场管制逐步松绑,进一步向国际开放金融市场,但同时也会加强国际金融业务的监控;人民币国际自由兑换,将要求我国政府放松外汇管制,推动我国资本的国际流动。在未来5年内,可能会放松对商业银行的利率管制,适度进行利率竞争。鼓励金融创新,提高我国本土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 三、金融新产品和技术手段摸索推进 随着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程度的提高,利用先进的数学及通讯等科技手段,设计出新的金融产品的要求将会越来越强烈。未来5

年,利用工程化手段解决金融问题的技术开发将取得一些进展,在金融产品设计、金融产品定价、交易策略设计、金融风险管理等各个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数值分析、数学建模、网络图解和仿真模拟设计等手段将越来越多地应用到金融市场中。不过,当前我国金融市场水平与国际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金融工程化任重而道远,只可能摸索推进。 四、资产证券化快速发展,信贷资产融资迅速增加 2015年度,我国资产证券化趋势明显,主要体现在政策上的支持,国务院已经新增5,000亿元人民币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规模,成为信贷资产证券化重启以来的最大增幅。未来五年,资产证券化将呈现以下趋势和特点:1、发行主体更加多元化;2、小银行资产证券化水平将得到提高,上市量将大大增加;3、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程度得到提高。 未来5年,我国金融市场全球化、自由化及工程化、资产证券化程度会得到较大的提高。但是,面临与国外较大差距的形势下,中国政府不会完全放开监管,一定会加强宏观管理和法制建设。

慕课 饮食文化与中医学

一.药食同源 中医食疗学,在中医指导下,通过食物或者配合药物,以食借药力,药助食威,进行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一门古老而新兴的学科。 先秦:“药食同源”,饮食中医文化的萌芽期;殷商时期,伊尹《汤液经》,记录了烹饪技术及制药疗病的过程;战国《吕氏春秋》记载烹饪技术“阳朴之姜,招摇之桂”指出姜,桂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山海经》里很多既是药物又是食物;《五十二病方》食物类占四分之一,食物类药品:乳汁,蜜,猪牛脂;周代用五味五谷治疗疾病成了首选。 秦汉:饮食中医文化奠基的时期;特点:1.有药理作用的食物大多记载在医学著作上。2.对食物的药理作用认识比较深入。3.形成药膳,运用比较多。 《黄帝内经》为食疗理论奠定了基础。的主要食疗理论:1.“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饮食过量或者偏嗜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2.“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食物的五味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均有一定的影响。五味调和能滋养五脏,补益五脏之气血阴阳津液,强身健体;五味太过或不及,则会引起相应脏腑物质基础的偏盛偏衰,使脏腑功能减退或者失去平衡,成为疾病和早夭的根。3.“夫无味入胃,酸先入肝,苦先归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无毒治病,十去其九,骨肉果类,食养尽之”五味与五脏具有一定的亲和性,五味入胃之后,各归其所喜入之脏腑。 《神农本草经》:中药365种,食物多达50种。上品:酸枣、葡萄、大枣等22种。中品:干姜、海藻、赤小豆等19种。下品9种并记录了功效。 《伤寒杂病论》:从三个方面对食疗理论做进一步的阐发:一是确定了食疗的原则,辩证而食,与临床辨证而治是一致的;二是提供了不少食疗方,如当归生姜羊肉汤;三是比较详细地论述了食禁问题。如肝病禁食辛味食物,心病禁食咸味食物。 除了以上,人们对食物配伍,搭配禁忌等都有一定的了解 二.食疗发展与食疗原则 晋唐:1.出现了食物疗法的专著2.对饮食疗法的重要性,对食治,食养,食忌以及如何做到合理饮食论述颇为详细,上升到理论,有一定的系统性3.明确食疗和药疗的关系,两膳开始引起重视4.讲究辨证施治,完全继承了《伤寒杂病论》一书的精髓,为后来形成辩证施膳打下基础。隋以前就有27种食疗学专著,影响较大: 《本草经集注》:晋代陶弘景将神农本草经中的药物按照自然属性分类: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以及有名未用药七大类 《肘后备急方》:三个食禁专篇《食物诸毒方》《治防避饮食诸毒方》《治卒饮酒大醉诸病方》 《千金要方》:药王孙思邈设立“食治专篇”将食疗作为治疗疾病的首选方法,介绍谷,肉,果,菜等食物治疗疾病的作用,提出以脏补脏的原则,使用饮食物来治疗疾病是判断医者良莠重要标准之一 《食疗本草》:作者孟诜被誉为世界食疗学的鼻祖,它是在千金要方食治篇基础上增订而成不仅重视食物营养价值更重视治疗作用,详细记载食物的性味,配伍,功效禁忌等,收录了许多食疗单方。《食疗本草》收集唐及以前食疗学之大成,与现代营养学相一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食疗学专著。 宋元:饮食中医文化兴盛时期,特点:1.医著中记述了大量食疗方,并得到广泛的应用,取得较好的疗效2.食疗学在理论,实践上都日趋成熟3.食养受到普遍关注。代表作:《太平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