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之基和谐之本_中国教育改革30年回顾与思考

发展之基和谐之本_中国教育改革30年回顾与思考
发展之基和谐之本_中国教育改革30年回顾与思考

发展之基和谐之本

———中国教育改革30年回顾与思考

■王火生

教育学术月刊2009.2

EDUCATION RESEARCH MONTHLY

摘要:30年的中国教育改革经历了恢复、重建,放权、搞活,转型、转轨,调整、提高四个阶段。通过教育改革,

中国创建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但是改革在进入深水区后,也面临着更复杂、更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为此必须围绕“发展”、“和谐”、“质量”的主题深化教育改革,进一步完善教育体制机制,努力建构和健全富有活力的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化改革,需要坚持五条原则,构建好十大和谐关系。

关键词:中国教育改革;回顾;思考

作者简介:王火生,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江西南昌

330046)。

开启于1978年的中国改革深刻地改变了我国社会

经济的各领域、各方面、各层次,深刻地改变了国人的生存、生产、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而这一切的变化都与中国教育30年的改革和发展密切相关,正是30年来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全体国人特别是1950后几代人的思想、命运和生活,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了根本条件。

一、回顾

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力(尤其是人才)、资源、资金、制度(包括体制、机制)等因素,社会的和谐同样取决于人的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知识水平)、资源、资金、制度等因素。中国的改革就是要打破制度束缚、人才束缚、资源和资金的束缚,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首先是要打破人才的束缚,因为人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最紧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所以教育改革和发展至关紧要。从国家利益来说,教育改革和发展是为了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从群众期盼来看,教育改革和发展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子女都“有学上”进而“上好学”。因此,从中国改革发端起,教育改革便首当其冲,可以说教育改革是中国改革的先导。

新中国成立后,按照苏联的教育模式,我们建立起了一个高度集中统一的教育体制,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基本上都按照苏联的一套,甚至连业余教育也照抄苏联的做法,缺少中国特色,缺乏生机和活力。于是,探索中国特色教育发展之路,构建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教育体制,多

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便成了中国教育改革的基本导向。

如果把1977年恢复高考作为中国教育改革的肇端,那么,毫无疑问教育改革就成为了中国改革的先导。由此开始,中国教育改革的历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1977-1985):恢复、重建

“文化大革命”不仅扰乱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而且耽搁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使国家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档。因此,“文革”结束后,教育战线的首要任务是恢复和重建教育秩序,在此基础上对旧有的苏联式教育体制进行改革。

首先是否定“两个估计”,恢复教师的合法地位和权益。1977年9月,邓小平指出:“两个估计”不符合实际。为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整顿教育教学秩序奠定了思想基础。与此同时,他大力倡导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根据邓小平关于教师工资、奖励和职称制度的指示精神,从

1977年10月起,全国近60%的教职工不同程度地增加

了工资。在高等学校恢复教师职务的同时,建立了中小学教师可以评高级教师的制度。全国陆续授予一大批教师“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1985年,国家规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获得了普遍的提高,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二是是恢复高考。恢复高考招生制度是当时加快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1977年冬,教育界冲破重重障碍,恢复了中断10年之久的高考制度,让在“文革”中被耽搁了的50后青年重新看到了希望的曙光。高考制度的恢复极大地激发了亿万青少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教育

教育学术月刊2009.2

事业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全国教育风气为之一新。

三是恢复学制和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1978年,教育部要求从9月1日起在全国中小学执行《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以后又相继出台《高等学校学生守则(试行草案)》、《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守则(试行草案)》和《中等师范学校学生守则(试行草案)》,成为新时期各级各类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同年9月22日,教育部重新修订并颁发《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和《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10月4日,修订和颁发《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1980年2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标志着我国学位制度正式建立。随着学制以及大中小学各项工作制度的恢复与重建,全国教育迅速摆脱了混乱局面,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四是扩大派遣留学生。1978年6月23日,邓小平作出了关于扩大派遣留学生的重要指示,中国的留学工作从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扩大派遣留学生是中国开放的前奏曲。

五是逐步恢复和重建完整的教育体系。1980年12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全国在80年代基本实现普及小学教育的历史任务,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进而普及初中教育。在此之前的10月7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要求改革中等教育结构,把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1984年8月8日,教育部要求在22所全国重点高等院校试办研究生院,并发出《关于在部分全国重点高等院校试办研究生院的几点意见》。与此同时,为尽快缓解人才紧张局面,按照“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又陆续建立了高等函授教育、夜大学、职工业余大学、广播电视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制度(即所谓的“五大”)。

(二)第二阶段(1985-1992):放权、搞活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颁布。《决定》提出:“必须从教育体制入手,有系统地进行改革。”

1.简政放权。《决定》提出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这是一个宏伟的战略目标。要在短期内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同时打破体制和经费的束缚。为此,《决定》指出:“改革管理体制,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对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把基础教育的管理权交给地方(实际上是交给了县乡一级,通俗地说即“以乡为主”),不久又发展到对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规定“地方可以征收教育费附加,此项收入首先用于改善基础教育的教学设施,不得挪作他用。”自此之后,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地方和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承担了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主要经费,为“普九”目标的实现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高等教育领域,按照《决定》的要求,努力改变政府对高等学校统得过多的管理体制,在国家统一的教育方针和计划的指导下,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使高等学校具有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积极性和能力。让高等学校在执行国家的政策、法令、计划的前提下,有权在计划外接受委托培养学生和招收自费生;有权调整专业的服务方向,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编写和选用教材;有权接受委托或与外单位合作,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建立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有权提名任免副校长和任免其他各级干部;有权具体安排国家拨发的基建投资和经费;有权利用自筹资金,开展国际的教育和学术交流,等等。

2.搞活。让学校的潜力和活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按照《决定》的规定,改变高等学校全部按国家计划统一招生、毕业生全部由国家包下来分配的办法,实行国家计划招生、用人单位委托招生、招收计划外自费生三结合的招生办法和国家分配与学校推荐就业和学生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分配办法。到1993年,国家任务计划招生数占整个高校招生数的比例已降到61%,而委托培养和自费生所占比例则上升到39%。

改革政府包揽办学的办学体制,实行“学校教育和学校外、学校后的教育并举”,积极提倡集资办学,发展民办学校,允许私人办学,调动社会和个人办学的积极性。使国家办学变为一条腿,集体办、社会团体办、民办和私人办学成为另一条腿。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93年底,我国各类民办学校(含幼儿园)已有2万多所,其中民办高等教育机构550余所,中小学1600余所。

3.调整结构。调整结构说到底也是搞活。调整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比例。到1993年,高中阶段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比重由1976年的5.7%提高到53%。

调整高等教育内部的科系、层次结构。通过调整,文科所占比例不断上升,尤其财经、政法类专业,增设了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层次结构的倒金字塔形也得到了纠正。1993年本、专科招生比达到1∶1.39,研究生与本专科招生比为1∶25.9,较以前更趋合理。

(三)第三阶段(1992-2002):转型、转轨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各级政府要增加教育投入,鼓励多渠道、多形式社会集资办学和民间办学,改变国家包办教育的做法。教育改革由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教育在体制上要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体制转型,在培养模式上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1.教育体制转型。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科技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并全面提出了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招生就业体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等改革的目标。

基础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和教育经费多渠道筹措体制后,对于推动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发挥了积极作用。经过长期努力,到2000年,我国如期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宏伟目标。

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实行在政府统筹管理下,主要依靠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办学和社会各方面联合办学的体制。

1993年,中央作出了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提出了“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八字方针。自此后,对500多所高校进行了管理体制调整;在317所高校开展了校际间合作;先后将708所高校合并组建为302所多学科或综合性的高校。2000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国务院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设立高等职业学校有关问题的通知》,将高职学校设置权下放给省级政府。通过改革高教管理体制,基本形成了“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新体制,增强了省级政府统筹管理高等教育的权力和责任,保证了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务院关于《纲要》的《实施意见》提出了高等学校实行缴费上学、成本分担的原则,因此,使高等学校经费来源中学费所占比例,由1990年代初的2%提高到2005年的30%左右。同时,着力推进办学形式的多样化,包括民办高等学校和公办高等学校举办独立学院等的发展,扩大了社会资源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这些改革举措的实施,调动了地方政府、社会力量和家庭的多种资源,为高等学校扩招,使高校在校生在短期内加速扩张提供了体制和资源的支持。

此外,高等学校招生就业体制改革、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是后勤社会化和人事制度改革也顺利推进,以“奖、贷、助、补、减免”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已经建立,教师资格制、聘任制逐步推进。这对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同样发挥了重要支持作用。

没有教育改革尤其是教育体制改革的进展,就不会有我国教育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成就。

2.教育模式转轨。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从此,素质教育的推进一步一个脚印,年年都有新的进步。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第一次在中央文件中正式使用“素质教育”的概念。同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关于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的意见》,要求把“绿色证书”的组织工作作为一项工程来实施,对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进行岗位培训,培养一支能够起示范带头作用的农民技术骨干队伍(7年后,教育部、农业部再次发出《关于在农村普通初中试行“绿色证书”教育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大力度推进“绿色证书”教育)。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199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制定了《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随即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动员令,素质教育开始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创新的重要内容,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改革。一是各级各类学校大力推行课程、教材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成为素质教育推进的突破口。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的课程标准颁布后,出版了一批新教材,“繁、难、偏、旧”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有条件的地区已从小学开始开设信息技术课、外语课。二是按照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积极主动全面发展的要求,推进了中小学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三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使职业教育的专业门类、课程和教材更加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四是高校招生考试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根据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实行了高考3+X科目设置改革,高考在考查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考查能力。部分地区进行了春季考试的试点,实行网上录取,增强了透明度,提高了效率。

(四)第四阶段(2002年至今):调整、提高

“调整”主要是指对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进行调整;“提高”主要是指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大中小学教育质量。

1.调整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为什么要调整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原因在于:以往实行的“以乡为主”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或者叫“三级办学、两级管理”体制)虽然调动了县乡政府特别是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推进了“普九”工作,但也加重了农民负担,扩大了城乡差别,并且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三提五统”之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失去了主要来源,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特别是投入体制到了非调整不可的地步。

2001年5月29日,国务院作出《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予以完善,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国家财政保障范围,实现了义务教育体制的深刻变革。2005年年底,国务院决定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原则,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保障负全责。这项改革已经在全国农村地区全面推开,对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农民素质已经并将继续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200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举办义务教育的责任,对国家财政全面保障义务教育所需经费、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法律规定,为推动我国义务教育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2008年,

发展之基,和谐之本

教育学术月刊2009.2

国务院决定自秋季学期起,在全国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至此,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实现了全免费。这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形成了城乡统筹的义务教育普惠制度,是我国教育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2.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在基础教育领域,自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来,经过试点,2005年秋季,全国所有小学、初中起始年级已经开始实施新课程,很多省份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删减了重复、陈旧和过深的课程内容,补充了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知识,改变了教材脱离实际、远离生活的状况,整合了原有的课程门类,在小学阶段增设外语、信息技术课等,重视实践教育,在农村继续推行“绿色证书”教育等,使之成为新教材的重要内容。

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确保青少年休息睡眠时间,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等重大举措。

改进教学方法和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继续深入推进招生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一是小学升初中普遍实行了免试就近入学。二是中考改革取得突破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开。改革改变了过去用百分制的方式单一呈现考试结果的做法,提倡用等级制方式呈现学生考试成绩;增加了综合素质评价,将学生成长记录纳入评价范围,促进了日常评价结果与毕业考试评价的结合;差额投档、优秀生面试保送、将优质高中部分招生名额定向分配给各初中等做法初见成效;逐步推广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将优质高中大部分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初中学校等高中招生方法,为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更为宽松的条件。三是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稳步推进。在不断改革高考考试内容、科目等的基础上,近年来又积极稳妥地推进了若干重要的改革试点,如:在高水平大学开展了自主选拔录取,在部分省市进行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和高考自主命题,以及在高中新课程改革试点省市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等。在16个省实施高考分省命题,在已经启动高中课程改革的省份,实施相应的高考改革方案,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单一形式的统考统招模式开始改变,多样化的高校招生选拔机制的初步形成,对推进素质教育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

在高教领域,教育部从2003年起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按照“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把提高质量摆在突出地位,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斥资25亿元实施新一轮“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这项工程是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重大本科教学改革项目,是继“211工程”、“985工程”、“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之后,直接针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而采取的重大举措。

在职教领域,加强实践环节,实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实现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新突破。“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投入140亿元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总结30年来的教育改革,可以发现一条清晰的改革路径,即以观念为先导,由外到内(即先改革教育体制机制,后改革教育内容),由低级到高级(即先改革基础教育,后改革高等教育),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深化,逐步完善。

中国30教育改革最大的成果就是创建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让更多的中国人具有学习和深造的机会。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实现了义务教育的全面免费;壮大了高中阶段教育规模,使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6%;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目前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23%,我国已成为高等教育大国。我国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和智力支撑。

二、思考

30年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虽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也应该看到,教育改革在进入深水区后,面临着更复杂、更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诸如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拉大,道德失范,人的思想观念多样化,人的精神世界的孤独和异化,人心浮躁,人际关系疏离、紧张等,还有唯经济主义、唯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等与市场化改革相伴而生的一些负面现象。这些问题都深刻地反映到了教育上。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着力在创新体制机制上下功夫。近年来,素质教育为什么缺乏实质性进展,就是因为体制机制的束缚还没有完全打破。

有人总结说,以往30年的改革,是把“政治”人变为“经济”人,使人人关心自己的经济利益,关注投资,创造社会财富;今后改革的目标是要把“经济”人转化为“和谐”人,使人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要追求精神境界,让精神层面能得到平衡,真正使每个人都成为全面自由发展的“和谐”人。这种说法虽然不完全准确,但基本切中了社会和时代的脉搏。

我国已普及义务教育,进入了全纳教育时代。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教育改革是为了“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那么今后教育改革就要围绕“发展”、“和谐”、“质量”这些主题展开。发展是第一要务,所以仍然是今后教育改革的主题。但这个“发展”,是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即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有质量的发展,不是一味扩张规模,是要让人人成才,广出“好”才,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教育体制机制,努力建构和健全富有活力的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包括教育投入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现代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教育运行机制)等。要达成这些目标,需要把握以下五条原则,构建好十大和谐关系。

(一)坚持五条原则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2008年接二连三发生的重大

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以及中国人民应对这些危难事件取得的伟大胜利,特别是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的胜利和北京奥运会的胜利举办,使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以至一些对社会主义持有偏见的人,也开始正视中国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的特有优势。而这次世界金融危机的发生,则从另一面证明了中国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中国教育体系的灵魂。它体现在我国的教育方针、教育内容当中,要求时刻注意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把建立稳定、持久、高效的德育体系摆在首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进教育全过程;它也体现在我国教育的民主和平等的目标和政策当中,社会主义是人人平等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应该保证每一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和享受同样教育的权利,决不允许歧视甚至剥夺青少年儿童受教育权的现象存在;它还体现在党和国家的根本路线和教育的各项具体政策当中,社会主义应该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因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阶段,要创造最优秀的人类文明,必须有教育的高度发展。

2.坚持中国特色,把优良的中国传统融入进教育全过程。中华文明在五千年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在教育方面,传统主要就是指儒学化的教育体系。我国的传统教育基本是道德教育和语文教育,很少西方的自然科学方面内容(在我国传统社会中,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基本是靠师徒传承)。在几千年的传统社会里,很多普通老百姓都没有上学读书的机会,但是他们大都懂得“礼义廉耻”、“温良恭俭让”,这就是传统的道德教化的作用。道德教化是道德教育的一种,主要靠地方乡绅、族长和家长口传身教,这大概可以看作是古代的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如果不从内容只从效果来看,传统中国的道德教育应该说是比较成功的。正是靠着这种成功的道德教化,才使得传统中国有了能够延续几千年的稳定的社会基础。中国的传统教育中(特别是道德教育),有很多优秀的东西,是值得我们加以继承并发扬光大的,而不应一概消灭。在今后的教育改革中,应该慎重地、正确地对待教育传统(包括老传统和新传统),应当有批判、有肯定,有扬弃、有继承。

3.坚持教育适度超前和优先发展。教育所以要适度超前发展,是因为人才培养有一个较长的周期、人才培养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这一点已经无数次被全世界广泛证明。世界银行在《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对58个国家1960年-1985年间经济增长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劳动者受教育年限平均每增加一年,可以使GDP增长3%(这种作用要在劳动者至少接受4年教育之后才会比较明显)。要保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就必须做到优先发展教育。着力做到“三个优先”:一是发展规划要优先。在制定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安排年度计划时,对教育优先安排;在制定城市建设规划和年度基建计划时,优先考虑教育建设布局;在改善城乡居民生活和职工生活待遇时,优先安排提高教师工资和改善住房条件。二是资金投入要优先。政府应当切实承担起办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公共职能,在安排地方财政预算、决算时,依法落实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三是资源配置要优先。政府在确立公共资源配置时,应当及时将教育作为重点,优先配置教育事业所需的资源。

4.坚持教育的公益性。教育的公益性决定于教育服务的准公共性。教育不仅仅只是个人的需要,它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需要。文化传承、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等都需要靠教育来实现。个人有责任和义务,国家和社会更有责任和义务经办教育。教育应该是国家的事业,是社会公益事业,它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和利益,人们受教育,受益的不仅仅是个人,受益最大的是国家和社会,同时由于我国实行的仍然是低工资政策,这些情况决定了学生的教育费用不能够由其家长来全部承担。政府有责任有义务也有能力承担人们受教育的主要费用。因此,任何有关教育商品化、市场化的改革观和策略都是错误的。从这次世界金融危机,我们看得更清楚,市场化不是万能的,这也给以往主张教育市场化改革的人以深刻的教育。

5.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发展要“以人为本”,一是要以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为本,在教育过程中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为人的发展、为人自身的解放(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创造条件,在满足人基本生活和生存要求的前提下,注重人的素质提高、个性的发展以及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从而使人能够更充分地挖掘并发挥自身的潜力和能力;二是要以育人为本,以受教育者为中心,重视受教育者本身的发展,改变只重知识传授,忽视人的能力和人格培养的倾向,将个体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统一起来,将个体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养成统一起来,促进受教育者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使之能够在复杂、多元、快速、多变的社会环境里正确地进行知识选择和创新;三是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改善为本,使人们的物质生活状况得到改善,使人们的价值得到实现,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得到优化,使人们的能力得到提高。为此,政府应当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教育需要,特别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渴望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及其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权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教育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二)构建十大和谐关系

1.和谐的政府与学校关系。这里的关键问题是按照“政校分开”和“政事分开”的原则分清政府与学校的责任和权利,把属于学校的权利还给学校,让学校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政府的职责应该主要局限于维护法律权威,保证正确办学方向;制定教育政策和发展规划;保障教育经费和办学条件;扶助弱势教育群体,保证教育公平;加强教育质量监管;为学校提供服务等。为此,必须着力改革政府对学校的监管方式,树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观,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机制,制定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这个教育质量标准应该是学生的品德、知识和能力并重,而不

发展之基,和谐之本

教育学术月刊2009.2

是只偏重于学生的知识考核。现在的高考仍然偏重于学生的知识考核(重在考核学生的记忆能力),所以不能很好地发挥对素质教育的导向和促进作用。今后政府考核学校应当主要考核其教育质量,而不是考核其升学率。政府要建立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对本区域教育质量进行监测、诊断和分析,努力推动学校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教育质量。

2.和谐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资源配置上。一般来说,市场保证效率,政府保证公平。教育要做到有效率(效益),必须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受教育的机会应该优先给予能够得到较高学习效果的人,因为当教育层次提高时,能够从该层次得到学习结果的人数相对降低;二是教育机会应该优先给予学习动机强烈的人,因为学习动机与学习成果有很高的相关;三是教育投资应该优先投向效率最高的学校。要有效率,就要有优先和选择。但是,教育的选择性愈强,教育公平就愈难保障。而要做到完全公平,又会损害教育效率,造成资源浪费。教育是非经济单位,是社会公益事业,不可以办成盈利性机构。因此对于教育资源配置,不能照搬市场模式,但可以适当地让市场参与部分教育资源的配置,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比如学校后勤社会化,以政府引导和促进为主的学生自主就业等。

维护教育公平是政府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因此,政府在规划决策本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时,必须将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逐步取消等级学校,淡化窗口学校、示范学校,真正办好每一所学校。政府要建立教育均衡发展的量化标准和教育评估机制,或者设立教育公平促进委员会之类的组织,主要任务就是分析教育公平状况,开展教育公平政策研究,监督教育公平政策的实施,受理并评判学生及家长有关教育不公平的申诉等,努力将区域内的每所学校都建成标准化学校。建立和完善弱势补偿机制,进一步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包括完善国家奖学金制度、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制度、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等。

3.和谐的中央与地方关系。这里主要从教育财权与事权合理划分的角度来论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与地方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教育作为一个特殊行业,因为受教育者普遍存在的流动性(受教育程度越高,流动性越大;流动的一般规律是由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使得教育的整体利益要大于局部利益。因此,从全国来说,与代表局部利益的省(财政)相比,代表整体利益的中央(国家财政)理应为教育发展支付更多的费用;而从省域范围来说,与市县财政相比,省级财政同样应该付出更多的教育费用。所以,中央应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的教育转移支付力度;在一个省,则要加大省级统筹的力度,减轻贫困市县的教育负担,以促进教育公平。

4.和谐的区域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整体来看,我国教育实现了大发展,但是各省之间,以及在一省之内的各市县乡之间,差别却很明显。这种差别的存在,增强了地区之间发展的活力,但也增加了不和谐因素。而且有些差别还是因为政策因素造成的,本身就有不合理的一面。因此,缩小区域差别,共享改革成果,应该成为下一步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国家应该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包括制定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教育和为中西部地区吸引人才的政策等,为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做好人才和知识准备。东部地区则要继续利用区位优势,瞄准世界21世纪教育发展的趋势,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为中西部地区提供经验,并利用自身智力和财力的优势,支援和带动中西部地区教育的发展和提高。在一省之内,同样要加大对落后地区和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包括经费、人员、设施条件等各个方面,尽快缩小区际差别、校际差别,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5.和谐的城乡关系。农村税费改革以前的半个多世纪,农民通过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三提五统等,为国家发展、城市发展、工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致使农村与城市的差别越来越大,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的差别则更大。农村税费改革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工业反辅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新方略,这对于加快农村教育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别无疑是一个福音。如果把到2050年国家实现现代化作为一个周期,大致上前50年(即从新中国成立到本世纪初)的基本情况是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援城市;那么,在今后的50年,则应该始终坚持“工业反辅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方针不动摇,否则在全国全面实现现代化的计划就会落空。为此,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扶持农村教育发展,不断缩小城乡教育差别。必须完善教育的公共财政政策,建立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推行城乡一体化的教育格局,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保障国家教育经费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重点倾斜,逐步缩小经济、社会、教育发展程度不同地区和城乡之间的教育水平差异。

6.和谐的教育与经济社会关系。教育和经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教育通过一系列的途径影响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反过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又是教育赖以存续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30年的改革,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两张皮”的问题已经有了很大改善,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关系日益密切,高等学校的科研成果转化率显著提高,而且很多高校还举办了产业园区,建立了实践基地,服务经济和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但是,反过来经济和社会对于教育的支持却没有得到同步发展。因此,下一步改革政府应该在推动经济和社会支持教育发展上采取措施,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之间协调发展。经济对教育的支持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应当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给学校以赞助,二是企业要为学生实践提供方便。社会的责任,除了参与办学(举办民办学校),更重要的责任是努力净化教育环境,要严格禁止电视和网络媒体播放色情暴力之类的娱乐片,严格禁止在校园周边举办娱乐场所。

7.和谐的教育结构体系(各级各类教育之间关系)。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已基本构建起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各级各类教育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以科

学发展观的要求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来衡量,还需要在构建协调的教育体系上下功夫。如高中阶段教育尤其普通高中的发展与满足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我国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都有一定差距。幼儿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在农村的发展任务还很艰巨,特殊教育的发展还很不平衡等。因此,今后的方向主要是向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领域延伸和拓展,为构建协调的教育体系努力。除此之外,应当大力发展社会教育,举办社区学校,着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让城乡居民“学有所教”,实现十七大提出的打造学习化社会的目标。

8.和谐的学校与家庭关系。对学生的教育是家校双方的共同责任。学校应普遍设立家长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家长代表会议,建立家校沟通和联络机制,让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和考评。学校不仅要在收费方面向家长公开,在教学管理上也应公开征求家长的意见。学校要建立教师家访制度。教师通过家访等形式保持与家长的密切联系,让家长了解其子女在学校的表现,同时对家长开展育儿知识教育,提高家长素质,引导家长正确教育自己的子女,化解子女的学习压力,督促和帮助子女完成学习任务。

9.和谐的校长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关系。校长与教师的关系也属于教师与教师的关系,是特殊的教师与教师关系。处理好这两种关系,必须以相互尊重为前提,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实行聘任制以后,在有的学校,校长与教师之间的矛盾比较僵,原因就是校长对教师缺乏尊重。应当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教师学术评议会或教授会议制度,建立并不断完善“教授治校”的机制,赋予教师学校管理特别是学术管理的权力,充分发挥教师民主管理学校的作用。校长应从大局出发主动搞好与教师的关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努力,办好学校。校长还应当充当协调者和维护者的角色,协调和维护好教师与教师的关系。只有教师之间关系和谐,才能产生群体凝聚力和向心力,创造一个文明、健康、宽松的良好育人环境,为学校实现教育目标提供保障。

10.和谐的教师与学生关系。师生关系及师生双边活动的和谐是构建和谐课堂、保证学生学有所成的前提和关键。尊重是师生关系和谐及营造和谐课堂的核心。应当建立师生平等对话机制,强化师生之间有效的沟通和合作,以保证教学成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要从单一的传授者变为引导者、辅导者、组织者,努力发掘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多鼓励,少责罚,让学生体验到自由探索及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不竭的学习动力。积极倡导学生自治,建立和健全学生自治组织,引导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学生民主自治和民主参与管理学校的作用。

上面论述的十大关系,前七个关系属于宏观层面,主要为教育体制的内容,后三个关系属于微观层面,主要为教育机制(学校运行机制)的内容。这十个关系都处理好了、变和谐了,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就会有一个大的跃进!

参考文献

[1]共和国教育50年大事记.中国教育报[N].1999-9-18,25.

[2]2000年-2007年各年度教育大事记[EB/OL].http://www.moe. https://www.360docs.net/doc/653116029.html,.

[3]教育大国的崛起(一)(二)(三)(四)(五)[N].中国教育报. 2008-10-7,11-12.

[4]陈至立.《教育大国的崛起》序[N].中国教育报,2008-10-27.

[5]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性成就.人民日报[N].2002-9-26.

[6]周济.党的十六大以来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回顾[EB/OL].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653116029.html,.

[7]涂乃登,王火生.邓小平与中国教育的振兴——

—兼论中国教育改革15年[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6).

[8]涂乃登,王火生.二十世纪的中国教育改革——

—世纪末的回顾与沉思[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7,(2).

[9]王火生,涂乃登.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改革[J].江西教育科研.1997,(1).

[10]霍生.经济转型期的教育改革漫议[J].江西教育科研.1993,(6).

[11]周瑞金谈第三次思想大解放[N].南方日报.2008-03-17.

责任编辑:肖第郁

发展之基,和谐之本

Development Foundation,Harmony Root

——

—Review and Reflection on China’s Education Reform in the Past30Years

Wang Huo-sheng

(Jiangxi Educat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Nanchang,Jiangxi330046) Abstract:China’s educational reform in the Past30Years has four stages of undergone rehabilitation, reconstruction,decentralization,enliven,transformation,transition,adjustment,improve.Through education reform,China has created the world’s largest education.After the reform goes deep,it is also faced with more complex,deeper-rooted 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it must be centered on the theme of“development”,“harmony”,“quality”to deepen education reform,and further improve the education system mechanisms,efforts to construct a dynamic and sound education system and operating mechanism.Deepen the reform,it need to adhere to five principles,build ten harmonious relationships.

Key words:educational reform in China;review;reflection

教育制度改革

教育制度改革 篇一: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现状及建议 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现状及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体制得到不断的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日趋繁荣,高等学校的本专科招生规模日渐扩大,尤其是近几年来,研究生群体的队伍日益壮大,毛入学率也呈直线上升趋势。然而在进步之中,一些问题也暴露出来。教育是培养人才最重要的一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因此,根据当今中国教育体制的现状,完善财政教育体制十分必要。 一、中国教育财政体制现状问题分析 1、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缺口巨大 近些年,政府重视基础教育并将大量教育经费投入到基础教育上来,我国教育经费总量有了大幅度增加,2002年达到5480亿元。但是相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教育经费短缺的状况没有缓解,甚至有所加剧,教育经费总量缺口巨大。 (1)教育经费不足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最为突出 由于经费不足,相当多农村地区不具备义务教育的基本办学条件。据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的抽样调查,样本小学按教学大纲开出所有课程的占87.2%,初中为21.8%;小学课桌椅残缺不全的占37.8%,初中为45.9%;小学试验教学仪器不全的占59.5%,初中为70.3%;小学教室或办公室有危房的占22.3%,初中为28.8%;

小学购置教具、墨水、纸本、粉笔不足的占32.5%,初中为35.0%。 (2)高校扩招后办学经费紧张、办学条件亟待改善 高等学校在连续的大扩招后,办学条件紧张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教师短缺,教学、科研和学生生活设施严重不足,可能引起教学质量和学生生活质量的下降。 (3)我国教育经费总量短缺的重要原因,是政府的教育投入不足财政教育投入总量不足,导致了教育产业化和教育腐败,加剧了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教育是社会公共品,投资教育没有短期利润。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教育的供给与需求长时间存在严重的缺口。在1993年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时,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支出到上世纪末占GDP的比例应达到4%,而现在只有3.28%,低于世界各国5.1%的平均水平,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4.1%的平均水平。1996年,在九个发展中人口大国中,我国小学净入学率和中等教育毛入学率都是最高水平,但在有可比数据的七个国家中,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占GNP的比例却最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教育报告》1998年统计表明:我国是用占世界1.18%的教育经费培养占世界18.45%的学生,基础教育的投入则更少。这样的漏洞让全社会出现了“择校费”、“招生腐败”、“教育腐败”等现象,导致教育资源的配置以追求利润为动机,加剧了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 2、教育财政的职责不明 在基础教育方面,由于没有明确各级政府在分级管理中各自应承

改革开放对教育的影响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实践教学活动调查报告 题目:改革革开放对教育的影响班级: 姓名: 时间:2016.12.08

改革开放对教育的影响 前言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并把改革开放做为一项基本国策,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2016年12月,已是改革开放的第38个年头,改革激荡时代风云,发展铸就历史丰碑。我的家乡位于被著称为“中国酒城”的泸州市,改革开放以来,不管是经济、医疗还是科技方面,都发生巨大的改变。当然,作为一名大学生,改革开放对教育影响的感觉是最敏感的,所以,本文就以改革开放对教育的影响为主要调查对象。具体调查如下: 一、调查地点 泸州市纳溪区**小学、泸州市纳溪区**中学 图1-1 **小学图1-2 **中学 二、调查时间 2016年12月08日 三、调查方式 实地考察、教学旁听、网络资源 四、调查内容 1、改革开放前后当地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思想观念变化 改革开放前几年,正是父辈处于读中小学的时期。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年幼时就得承担绝大多数的家务,对于上学则是一种得过且过的态度,以导致经常“逃课”的现象出现,就给家长一种还租不适合读书,或者是读书没有现实意义的观念。当然,由于当时“养儿防老”的观念盛行,导致一个家庭同时有2个甚至多个符合入学年龄的孩子,并且地处农村,家庭经济难以维持众多孩子入学,也造就了当时辍学率高,中小学入学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自从改革开放以后,教育逐渐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重视。一部分沿海务工家长逐渐意识到,受教育程度决定他们的劳动强度以及薪酬水平,他们迫切希望自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心得体会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心得体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经过多年酝酿、数易其稿,现已正式出台了。近期,在区教育局的安排下,我认真学习了《纲要》全文。作为一所中学的党支部书记,一名教师,一名基层的教育工作者,一直关注着我国的基础教育教学。我心潮澎湃、倍受鼓舞,感觉真正迎来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春天!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建国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我们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极大的提高了全民族素质,有力推动了我国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 但是,目前我国教育教学及日常管理体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育理念陈旧,对师、生的评价标准单一,甚至有偏差,考核方式不够科学,学生课业负担重,创造性思维缺乏、创造力差,缺乏社会责任感,综合素质不高等。 通过阅读《纲要》全文后我感受很深,现结合我校实际就学校德育工作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我校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和落实德育在学校工作的首要地位,改进德育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一)加强师德建设,提升管理育人意识。由学生科牵头,学校领导、中层干部、班主任组成德育工作小组,进一步完善学校德育工作网络。搞好学校的德育工作,离不开一支经验丰富的德育工作队伍。教师是一个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获得真知的人,应当不断地提高自已的专业素养,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不断的完善自我,充实自我,成为有良知、有新知、有真知的合格教师。 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班主任始终是一支重要的骨干力量,也是学校工作中最辛苦的人。学校实施的《岳麓实验中学班主任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目的就是落实班级常规管理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进一步规范班主任队伍的管理,提供多种培训和学习机会提高班主任的素质、提升班主任的教育理念,树立一批优秀班主任的典型。通过班主任常规教育比赛,如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召开主题班会观摩、开展主题班会教案评比等,增强班级凝聚力,提高班主任的教育管理能力。同时,积极引导年轻教师学习班主任管理工作,通过结对拜师和培训,学习班主任常规管理工作,使班主任的后备力量得到加强。 (二)深入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大力加强学风建设。学校坚持依法保障学生权利、尊重学生个性特点的原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学习名人事迹、身边榜样以及法律知识、礼仪常规、校纪校规等内容,切实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的良好意识和习惯,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教育规划纲要》并不反对学校提高高考升学率。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回答记者提问时明确指出,我们国家现在就业压力大导致升学压力也是非常大的,因此办人民满意的高中不考虑升学率肯定是不行的,但是我们不能片面追求升学率。比如现在GDP要讲绿色的GDP,下一步高中学校提高升学率的时候提绿色的升学率,就是说把升学率作为一个结果,而不能作为唯一的目标,我们的出发点应该是使每一个学生全面的发展、有个性的发展,要把关系处理好,我

中国教育发展历程及改革

中国教育发展历程及改革 摘要: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中形成了一部深厚的教育史。我国古代以四书五经为教育内容;近代引进西方先进思想,中国的教育步入近代化轨道;当今教育愈加完善,但仍存在着许多弊端;展望中国教育前景,在社会的呼吁和教育学专家的努力下进行教育革新。高考制度亟待革新,学生学习需要民主自由,高校教育需要进一步改革。 关键字:中国教育制度发展现状弊端改革方向教育民主 一、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在《新教育大纲》一书中曾指出:“教育的发生就根植于当时当地的人民实际生活的需要,它是帮助人经营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自有人生,便有教育。因为自有人生,便有实际生活的需要。”原始人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在学习制作工具的经验和技术,传递经验中产生了原始教育。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条件成熟;社会事务日渐复杂,需要专门的管理人员,政治条件具备;文字不断产生,文化积累增加,文化条件形成。在这个背景下,学校作为一种专门的教育场所产生。 西周官学制度产生,国学和乡学作为两种主要的学校形式。当时以六艺为教育内容,《礼记·王制》记载:“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当时教育管理的特点是学在官府政治上实行分封制,等级制度森严;思想上强调以礼治国。这些决定了西周统治者对教育的高度

重视和垄断,形成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封建官学教育在汉代正式确立。汉代实行独尊儒术的政策,太学确立,以四书五经为教学内容。与此同时以儒家“人学”为理论基础形成中国教育思想,此后经过一代代儒学家的改造和发挥,融合其他学派的教育思想,发展成中国独特的教育学思想体系。提出以“修身为本”的主题思想,追求人格境界,即个人与家庭、国家、社会的和谐,注重教导人自觉修养人格,强调理性自觉原则。采用以学习和修养为基础的教育方法,主要包括: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由“教事”至“穷理”安排合理的顺序,及师生共同研讨。 封建教育制度和思想在大一统制度的影响下,形成教育的国家化、政治化和伦理化的传统特色造成了以圣人之是非为是非的权威主义的教育传统,存在着弊端,禁锢了学生的思想自由和创造性。 近代以来我国的教育发生重大转变,先是从欧美输入,后又学习苏联。洋务教育开始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中国教育开始近代化进程。“五四运动”后,在中共的领导下,教育开启新的历程,为革命培养了先进人才。在输入赫尔巴特学派的教育学后,我国教育界人士创编了自己的教育学,先后出现了蔡元培、陶行知等著名教育家,为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蔡元培提出教育独立的思想,他在《教育独立议》中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所以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于人类文化上能进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抱

近十年来中国教育的改革变化

十一五教育成就 一、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十一五”规划目标基本全面实现 (一)义务教育普及与巩固水平保持高位,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 2005年以来,义务教育普及与巩固水平保持高位,全国小学净入学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超过了发达国家96%的平均水平。2010年,全国初中毛入学率达到100.1%,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94%,分别比2005年提高5.1个百分点和1.02个百分点,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义务教育普及与巩固目标基本实现。 “十一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着力建设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2006年起全面免除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8年秋季,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全部免除,这标志着我国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已全面实现。 (二)学前教育普及取得突破性进展,规划目标如期实现 2010年,我国学前教育规模达到2976.7万人,比2005年增加797.6万人,增长36.6%;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56.6%,比2005年大幅提高了15.2个百分点,“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55%以上”的“十一五”规划目标如期实现。 (三)高中阶段教育规模不断发展,体系结构趋于合理 2010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规模为4670万人,比2005年增加639.6万人,增长15.9%;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2.5%,比2005年提高29.8个百分点。中等职业教育招生868.1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51.9%,比2005年提高8.2个百分点。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提出的“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在校生规模达到451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80%左右,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规模基本相当”的目标已全面实现。 (四)高等教育规模突破3000万人,普及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 2010年,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105万人,比2005年增加805万人,增长35%,超出规划目标105万人。其中,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规模为2232万人,比2005年增长42.9%;研究生在学人数为154万人,同比增长56.9%;成人本专科在校生为536万人,同比增长22.9%。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6.5%,比2005年提高5.5个百分点,比规划目标高出1.5个百分点。从2007年起,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着力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五)成人教育与培训蓬勃发展,终身学习蔚然成风 2010年,高等教育培训注册学生263.7万人次,比2005年增加108.7万人次,增长7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测试题及答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测试题及 答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测试题及答案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测试题 一、填空题 1、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0年7月13-14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共设有4部分,22章,70条,约27000字,实施时间是2010年7月28日。 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 4、《纲要》的“20字”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其中,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5、《纲要》中教育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6、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思路是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7、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 8、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教师资格标准。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推行小班教学。配齐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开足开好规定课程。大力推广普通话教学,使用规范汉字。 9、增强学生体质。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10、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各项资源。实行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 11、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

中国教育改革的改革与发展

中国教育改革的改革与发展 中国教育改革的改革与发展 11 化本 1 班 李石磊 2011364142 一、中国教育改革背景 自我国改革开放至今的 30 多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仍存在一些不 足。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 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现在,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 成为全社会共同心声。b5E2RGbCAP NO1. 中国教育发展中取得的成就 1、中国已拥有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教 育事业发展十分迅速。高等教育已由改革开放之初的“精英式教育”发展成“大众式教 育”;p1EanqFDPw 2、义务教育进入全面普及巩固的新阶段,基础教育水平全面提升。 3、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在改革和创新中加快速发展。 4、高等教育跃上新的台阶,人才培养和创新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5、教师队伍建设迈开新的步伐,教师整体素质水平不断提高。 6、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7、教育法制建设开辟了新的局面,教育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8、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稳步展开,成效显著。 NO2. 中国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公平问题仍然突出。 中西部的教育明显落后于东部的教育。同一地域的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教育差距较大。从 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比较看,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正规学校教育和非正规的学历教育之间, 也不够协调。DXDiTa9E3d 2、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投入长期严重不足。 3、教育行政化色彩较浓厚,学校办学自主权短缺。 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教育的行政化色彩较为浓厚。这使得教育权利过于集 中于政府,而各类学校则往往缺乏必要的办学自主权。RTCrpUDGiT 4、国民总体教育程度不高,职业教育水平较差。 目前我国的整体教育程度和劳动力的素质仍然是较低的。目前大概全世界十分之一的文 盲还在我们国家,受劳动力素质的制约,我国的劳动生产率、科技创新的能力也相对较低。
5PCzVD7HxA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 1、学前教育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明确政府职责;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1/6

浅谈中国教育改革

浅谈中国教育改革 摘要 改革是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也正是中国教育不断探索、发展、改革、反思的三十多年。回溯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三十多年的历程,成功与失败俱存,经验和教训同在。 对当前的教育改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反思,对指导教育改革的思想理论、政策策略、改革路径进行研究,可使我们更加准确地把握教育改革的方向,更清醒地认识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与失败原因,更有效地探索今后教育改革思路与路径。 一.中国教育改革背景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除了四大发明之外的最重大的发明,也是最重大的制度创新,它曾经对中国古代社会公平选拔人才、促进社会公平流动,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科举制度在时代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却选择封闭与傲慢,正如宋明理学因其“理性的傲慢”拒绝开放、排斥异端一样,科举制度因其制度的傲慢拒绝向时代和未来开放,“应试教育”及其方式日益精细化、精致化,留给每个个体的自由空间日益被压缩,最终导致个性的窒息和创造力、适应性的全盘丧失。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而不是追求分数、追求升学、追求做人上人。对于个人来说,教育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培养其成人成才;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教育则是为了培养其接班人和建设者,传承文化血脉,推动文明进程。为此我们需要教育文化的变革,实现教育思想空前解放和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等一系列观念的转变。 人的行为是受思想观念和文化习俗制约和支配的。中国是一个有着高度“政教合一”文化传统的国家,这里的“政”指的是“政治”,“教”指的是“教育”。《学记》所言“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古训便是这种文化的源头。因此,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形成了这样一种教育文化传统,即“官本位”的政治核心观、“学而优则仕”的教育功能观和“人上人”的人才价值观。这个逻辑的逆推就是,要想成为“人上人”,你必须“入仕”;要“入仕”,你就必须通过“考试”;要通过“考试”,你必须接受为“应试”而准备的教育。可以说,这种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已经渗透到每一个中国人的毛孔、血液和骨髓之中,而这正是中国的教育教学改革或者素质教育推进真正难见实效的文化土壤之原因。 二.中国教育改革现状 由于思想观念和教育价值取向的问题,导致我们教育的目的似乎不是为了面向造就全体学生,而是为了一部分升学有望的学生;教育的过程似乎不是呵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自信心,而是一味地加班加点、超时重负、机械训练,没有学生个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的时间空间。为了高考,设计3年教学的高中课程,普遍的提前一年甚至更早完成,到高三纯粹就是索然无味的应试训练;又因为重点高中的选拔制度,今日的中考同样有着不能承受之重,以致让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过早地承受超越其年龄阶段之重负……所有这一切,都在无情地扼杀无数个体的创造力,扼杀中华民族的生机与活力。 据中国校友会网发布最新高考状元调查报告称,高考状元在国内完成本科学业后,选择在国内直接就业或创业的比较少,高达60%选择继续出国留学攻读硕、博学位。迄今在社会公众还普遍将高考状元作为最优秀学子代表的当下,如此高的比例选择“一路向西”、远走异乡深造,有其必然性,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走出去的理由是对身边的教育失望,以致他

读《中国教育改革》有感_1500字

读《中国教育改革》有感_1500字 进入21世纪,中国教育正经历一场伟大的变革。知识经济的到来、信息网络化的发展、我国进入WTO后面临的国际竞争挑战,都迫使我们不能不改革。改革需要奠定清晰的价值与目标,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迫切需要新的教育哲学和教育理想。zhongong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当前的中国教育改革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正确方向。科学发展观极大拓展和丰富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涵,是中国教育健康发展的根本指针。据此,正确而全面地阐述这一理念对深化教育改革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否则,就会使改革失去明确的方向,沦为无可无不可得状态。 作为当今中国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理论研究者也非常关注这个话题,近两年来,关于科学发展观与教育的关系,科学教育发展观视野下的中国教育改革及策略等问题,在报刊杂志上也刊登了不少文章。这些文章有很多,但多停留在理论层面,且分散于发表于各种刊物,给人以浮光掠影,一鳞半爪的知识,虽有不少深刻的见解,却很难让人对科学发展观视野下教育的本质、教育发展的目的及其发展策略有全局的把握。而《中国教育改革》一书全面、细致地论述了科学教育发展观和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关系,该书不但对中国教育存在的许多非科学发展的现状和倾向进行了系统的归

纳,还结合各章节内容列举了大量的背景资料,这些资料、数据为理论阐述提供了恰当、充分的佐证,其目的是为了说明中国教育存在的许多问题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中国教育改革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才能最终取得成功。而更为重要的是,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怀着一种使命感和责任心,从多方位的视野,对改善中国教育改革实践提供了详实的实证研究,论证严密,有极强的可行性。 本书在内容上有如下特点:书中没有泛泛而谈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而是在着重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意蕴之后,紧紧扣住科学发展观对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展开论述,提出了许多原创性的观点。如“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重点和难点都在教育”、“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需要通过以人为本的教育去养成”。接着,本书作者运用科学辩证的思维对中国过去25年的教育发展成就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在对过去所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的肯定的同时指出,当代中国教育还需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进一步改革,评述客观、精当。此外,作者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对中国的教育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审视,并综合大量文献资料,使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中国各级、各类、各地区教育的积弊,内容丰富,数据详实。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一步对中国教育的顽痼作了深刻的阐述,分析入理,发人深省。如教育观念的落后、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测试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测试题.txt点的是烟抽的却是寂寞……不是你不笑,一笑粉就掉!人又不聪明,还学别人秃顶。绑不住我的心就不要说我花心!再牛b的肖邦,也弹不出老子的悲伤!活着的时候开心点,因为我们要死很久。请你以后不要在我面前说英文了,OK?本文由shm0524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测试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测试题一、填空题 1、中共中央、国务院于 2010 年 7 月 13-14 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2、《国家中长期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共设有 4 部分,22 章,70 条,约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 27000 字,实施时间是 2010 年 7 月 28 日。 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 4、《纲要》的“20 字”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其中,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发展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5、《纲要》中教育战略目标是:到 2020 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6、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思路是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7、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 8、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教师资格标准。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推行小班教学。配齐音乐、体育、与美术等学科教师,开足开好规定课程。大力推广普通话教学,使用规范汉字。 9、增强学生体质。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10、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各项资源。实行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 11、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与 12、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课程衔接体系,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 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加大对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的宣传表彰力度,形成行行出状元的良好社会氛围。 13、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新继续教育观念,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健全继续教育激励机制,推进继续教育与工作考核、岗位聘任、职务评聘等人事管理制度的衔接,与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14、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全记录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全记录 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世界为之震惊。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教育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了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懈探索。 基础教育逐步转向义务教育政府办 2001年7月19日下午,正在安徽阜阳考察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专程来到颍上县十八里铺乡宋洋小学。 有着30多年历史的宋洋小学是一所村中心小学,现有学生508人,在职教师13人。望着教室里几十张破旧的课桌,朱镕基问校长王伟:“怎么没有凳子?”王伟解释:“为了节省经费,凳子都是学生自己带。现在放假了,学生就把凳子带回家了。” “这些课桌有多少年历史了?”朱镕基问。 “20年。” “20年都没有换过吗?” “没有。” “这个学校在县里是什么水平?” “中等。” 朱镕基沉默良久,摸着斑驳的桌面感慨地说:“很艰难啊!” 考察后,朱镕基在宋洋小学召开农村基础教育座谈会,听取乡镇干部和中小学教师对义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和乡镇干部、中小学校长的一番对话,朱镕基感慨万千:“感谢大家让我了解到了真实情况。任何一个国家,义务教育都是政府的责任,我国也不能例外”,“义务教育事关中华民族的复兴,绝不能削弱!” 正如饭需要一口一口地吃,路需要一步一步地走。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中国义务教育体制适应基本国情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探索。 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第一次变革:调动地方积极性,依靠人民群众办教育。新中国成立以后,基础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曾提出过发展意义上的“普及教育”的概念,但并没有使用法律意义上的“义务教育”概念。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次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布实施。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宏伟目标提出之后,艰巨的任务与中央政府当时无法包办之间的矛盾就凸显出来。为此,从实际国情出发,《决定》进一步提出,“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改革我国教育体制的基础一环”,“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基础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决定》还要求,“为了保证地方发展教育事业,除了国家拨款以外,地方机动财力中应有适当比例用于教育,乡财政收入应主要用于教育”,“地方可以征收教育费附加”,“在自愿的基础上,鼓励单位、集体和个人捐资助学”。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改变了中央过于集权的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主要是农民)的办学积极性,为在当时艰难的条件下实现“两基”目标提供了体制保障和社会支持。 从20世纪80年代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到90年代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央文件中并未出现“人民教育人民办”的提法,所谓“人民教育人民办”只是在基层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人们对人民群众主要是广大农民积极支持和热情参与义务教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发展方向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发展方向 ——从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来看 刘东茹指导老师:候选明 【摘要】:我国现阶段的基础教育还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教育模式机械僵化,教育内容过于陈旧,基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者素质参差不齐等。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提倡“回归自然”,尊重儿童的天性发展,强调自由与自主,并且要求教育者因材施教。这些思想和理论对我国提出的“人才强国”战略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反思。 【关键字】:自然教育基础教育素质教育 在全球化的今天,国家间的较量成了综合国力的较量,成了科学与技术的较量,成了人才的较量。而发展教育事业是一国培养人才,和平崛起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基础教育,它作为教育的根基,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兴衰成败。就目前来看,我国教育领域尤其是基础教育暴露出了许多矛盾与问题。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提倡“归于自然”,重视儿童的天性发展,崇尚自由和平等,这些思想对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卢梭及其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一)卢梭与《爱弥儿》 让·雅克·卢梭(Jean Jacques Roussoau, 1712——1778)是十八世纪法国最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在对封建旧教育的批判中,卢梭也是一名在教育思想上扭转乾坤的勇猛的战士。”①卢梭生于瑞士,自幼勤奋好学,3岁识字,7岁可读一些历史和文学书籍,这种嗜读习惯,使他很早就接触了古代希腊、罗马伟人的思想,也锻炼了自学能力,为他以后的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0岁到30岁是卢梭思想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卢梭在各地漂泊,从事过各种下层职业,广泛地接触了城市和乡村的各种社会阶层。同时年轻的卢梭在这一时期还大量地接触了当时最新的科学知识和思想成果,阅读了大量的古代名著,他以顽强的毅力,经过多年的勤奋学习,在众多领域积累了广博的知识,为自己创造了作为一个思想巨人、迈上思想界高峰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卢梭一生写作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著作,如《民约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社会契约论》等,这些作品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诸多方面,对社会历史的进步具有重大贡献。其中,最能体现卢梭教育思想的著作是《爱弥儿》,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改革的意义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改革的意义 郭齐家作为一个真诚的教育家,孔子是极富于首创精神的。他一生抱着追求真理和作育人才的愿望,在自由讲学的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的教育思想和经验,乃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宝贵遗产。孔子毕生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经验是卓越的,他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贡献也是十分巨大的。从我国古代教育史的发展看,许多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思想和言论,大都可以直接追溯到孔子。即使对当代的教育建设和教育改革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启发意义。 (一)创造性的生命精神 孔子和儒家教育思想,首先突出的是创造性的生命精神,是人对宇宙的一种根源感。《周易〃系辞传》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意思是说,天地的根本性质是?生生不息?。按照《易传》的看法,宇宙是一刚健的生命,不停息地变化流行,人也应该效仿它而自强不息。我们人有一种刚健自强、生生不已的主体精神,能够开拓创新、穷通变易。人效法天地、德配天地、宏大天性,就是要发扬创造性的生命精神,全面发挥人的禀赋与潜能。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人能够把道廓大,不是用道来廓大人。这是一种?尊生?、?主动?的传统,肯定人的创造可以与天地的创造相配合、相媲美,?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

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礼记〃中庸》)这就是说,一旦人能充分地护持住自己的道德理性,人就能全面发挥其本性,并且尊重每个人及每一物的生存,使之?各遂其性?;这样就能回应天地的生命精神,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与天地鼎足而三,理性地适应并进而辅相天地。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人的生活意义,由此而确立。孔子和儒家的?天道?、?地道?、?人道?思想,?天?、?地?、?人?三才的思想,都是讲创造的生命精神贯注于天上、地下、人间。人可以与天地相协调、相鼎立,完成自己的生命理想,并以平等精神体察宇宙间一切存在的价值,完成其生命,最终通过?正德、利用、厚生?、?立德、立功、立言?、?荀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新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实际行动中实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这对于当代教育改革有重大启发意义的,这对于提高我们民族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年轻一代具有正确的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及人生理想是有借鉴与启发意义的。 (二)仁者爱人的宽容精神 孔子教育的基本观念是?仁?。?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故曰:?仁者,人也?。(《礼记〃中庸》)?仁?就是生命的相互感通,是天、地、人、物、我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滋养润泽。?仁?又是主体内在的意识,是自己决定自己的。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论语〃颜渊》)?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日志 [转] 2011年招考《教育规划纲要》模拟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指导未来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20字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其中,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2.《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_。 3.《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建成_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_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 4.教育优先发展主要体现为“三个优先”,即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__教育投入_,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5.《教育规划纲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_学生健康成长_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6.《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要实现途径是“三个坚持”,即:_坚持德育为先_、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_。 7.《教育规划纲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_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_,重点是_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_,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8.《教育规划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提出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_促进人的全面发展_、_适应社会需要_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9.《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教育发展的八项任务是: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_大力发展职业教育_、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发展继续教育、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 10.《教育规划纲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提出教育改革的六项任务是:_人才培养体制改革__、考试招生制度改革、_建设现代学校制度_、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扩大教育开放。 11.《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六大保障措施是:_加强教师队伍建设_、保

(完整版)中国教育的现状与改革

中国教育的现状与改革、发展趋势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改革成绩斐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计划经济和行政指令色彩浓重的教育改革逐渐被法律、制度规范的教育改革所代替。在这一社会转型过程中,准确而及时的教育评价比过去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 中国是文明古国,又是人口大国,封建等级制和封闭的自然经济使丰富的人力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19 世纪中叶,我国适龄人口中受教育者仅占5 %。1946 年全国小学毛入学率仅为38 %;有大学207 所,在校生只有15. 5 万人。新中国成立以后的1950 - 2001 年间,高等教育规模增长85 倍,中等教育60 倍,初等教育30 倍。2001 年小学净入学率为90. 5 % , 升学率95. 45 % , 初中毛入学率为88. 7 %,高中毛入学率为42. 8 % ,2003 年大学毛入学率为17 %。15 岁以上公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7. 85 年,文盲率从1982 年的31. 87 %下降到2000 年的9. 08 % ,15 岁以上文盲人口从1962 年的2. 33 亿下降到2000 年的0. 87 亿( 图1 ) 。教育投入从1 9 5 2年的占GDP1 . 7 1 % 教育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晴雨表,人们对教育的期待过高,社会对教育的评价就像天平一样灵敏,正因为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高,公众对教育永远不会满足,这是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改革开放25 年过去了,中国的教育改革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和农村教育改革; 从专业角度,可分为管理体制改革、投入体制改革、课程改革和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等。教育是上层建筑,教育改革离不开经济基础,教育改革反映了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文化价值观的变革,与国内外政治、经济的宏观背景密切相关。一、中国教育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 基础教育依然薄弱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基础薄弱,积淀了大批素质比较低的人口。(1) 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与巩固任务十分艰巨。2001 年,全国仍有522 个县未实现“普九”, 西部地区是新老文盲的集中地区。(2) 中小学辍学率居高不下,政府统计:小学辍学率为0. 27 % ,而实际上西部地区的西藏、青海等4 省、自治区都超过1 %以上;初中辍学率为3. 12 % ,人数为200 万,西藏、安徽等省、自治区超过3 %。2001 年,义务教育阶段按时毕业率仅为75 % ,意味着我国每年有500 万学生因辍学不能按时完成义务教育,约占小学新生人数的1/ 4 ,实际上可能大于这个数据。按时毕业率东、中、西部分别为83. 0 %、78. 2 %、62. 0 % ,东西相差21 个百分点,西藏、贵州、宁夏不到50 %。(3) 高中教育发展迟缓。2001 年,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53. 2 % ,高中阶段毕业生升学率为65. 5 % ,相差12 个百分点。全国有15 个地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最低的地区为37. 4 % ,说明欠发达地区至少有46. 8 % - 62. 6 %的初中毕业生升不了高中。15 - 19 岁在校生占同龄人口比例只有OECD 国家的一半,获得现代科技信息的比率和水准都不高,25 - 64 岁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较OECD 部分国家低4 - 5 年(表1 , 表2) 。同时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严重滞后,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限制因素。现有1. 2 亿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其中1/ 4 - 1/ 3 为15 - 25 岁的高中阶段及以后人口,接受正规教育机率不大,在“十五”期间实现高中阶段毛入学率60 %的任务艰巨。2001 年,建立校园网的小学、初中分别占全国的1. 5 %、5. 7 % ,全国中小学每51 名学生拥有1 台计算机。高中师资缺口116 万名。基础教育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教育严重滞后于城市教育,而农村教育的特点还不能用城市教育的发展模式套用,农村教育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三农”问题的逐步解决。城乡教育差异的长期性取决于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差异的长期性。(二) 农村教育的主要症结1. 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是农村教育的主要症结。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初高中毕业生中50 %以上要回到农村,尤其是农业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这一比例更高,达到80 %以上。这些学生大多返乡务农,但农村普通初中教育,尤其是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与农业生产经营、城乡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相脱节,毕业后的农村青年不能尽快融入当地的经济活动,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农村孩子升学率低,但农村职业学校又办不下去,导致“有校无生”。根据农村社会发展和农村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分析,在农村自然就业状态下和农村城市化中,农村孩子升学率低,农业收入增长缓慢,劳动力过剩都是农业职业教育难以走出低谷的重要原因。2. 中小学辍学率居高不下,成为农村教育走不出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1986 - 1990 年,全国每年辍学的小学和初中学生都在500 万以上,88/ 89 学年度接近800 万,89/ 90 学年度565. 4 万。辍学率一般在小学5 年级最高,4 年级其次,6 年、3 年级较少;初中2 年级最高,3 年级较低。李建平于1998 年1 月在《中国教育报》发表文章指出, 河南某小学辍学率达2. 2 % ,初中达9. 39 %。 6 年后该小学将达到12. 1 % ,初中3 年后将达到28. 1 7 %。其中就辍学原因分析,因升学无望占的40 % ,受到教师严厉惩罚的占30 % ,学习压力大跟不上的占20 % ,农忙时家庭缺劳力的占10 %。可见,农村教育的出口问题是关键,是农村学生辍学现象和农村教育走不出低谷的核心问题。研究表明, 农村孩子上学的动力从大到小排列,依次是升学、就业(进城、回乡) 、谋生(首选是效益高的产业) 。流动人口比流出地人口的年龄低、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