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政治知识点复习教案2

2014高考政治知识点复习教案2
2014高考政治知识点复习教案2

2014高考政治知识点复习教案

【考纲考点解读】

明确考纲(1)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价值与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供给与需求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

(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课程标准1.归纳影响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领会价格变动的意义。

2.评估商品和服务市场上各种营销手段和方式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备考指要1.考情总结:

①从考查的力度来看,本课小知识点较多,高考试题往往结合日常生活现象,对本课考查

的比重相对来说有所提高,特别是价格与需求的关系问题考查力度加大。

②从考查内容来看,高考试题注重对价格、价值量、价格变动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③从题型上看,以选择题为主,多年来各地都出现与本课有关的计算题、坐标题,单独出

现非选择题情况较少,本课知识与生产、分配、市场调节、宏观调控等知识联系紧密,综

合考查可能性大。

④从设问方式来看,问题提的直接,不给学生设置思维障碍。

2.命题方向

当前,要保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遵循价值规律,按

价值规律办事。所以运用价值规律有关知识分析经济现象仍是2012年高考重要内容之一。

3、备考建议

①重视以下考点内容: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商品

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②题型重视计算题和图表题。从近几年高考题来看,商品的价值量常以计算题形式出现,

对此必须注意加强训练。价格与需求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高考考查的重点,且多以坐标图

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考点精讲精析】

考点3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一、知识梳理

1.价值与价格

(1)区别: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特有属性,反映的是人

与人之间交换劳动的关系。价格是用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2)联系: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货币产生后价值就表现为价格。

2.价值决定价格

(1)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在二者共同作用下形成市场价格。

(2)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

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在现有的正常生产条件下,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

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易混易错点归纳】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误区警示】①个别劳动时间不能决定商品价值量。②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无关。

(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每个商品生产者的意义

社会劳动生产率无论怎样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这是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在引起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变化的同时,带来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反向变化,从而导致同一时间内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不变。但是如果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那么个别生产者生产的商品数量会增多,但是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又不变,所以对个别生产者来说,同一时间内生产的价值总量增加,获利增多。个别劳动生产率降低,那么获利会减少。

3.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重难点突破】全面理解“等价交换”原则

(1)所谓等价,就是交换双方的价值量要相等。货币出现后表现为价格与价值相符。[ (2)价格波动现象并不违背价值规律。这是因为价格波动是以价值为中心的,从较长时间看,商品平均价格还是与价值相一致的,价格终究由价值决定,即仍然是实行等价交换。(3)等价交换是在动态中实现的,是借助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也就是说等价交换并不在每次具体交换中体现,而是在无数的交换中在社会的总体交换中体现出来的。不存在于具体交换的每一个场合,只存在于交换的平均数中。

(4)等价交换原则要求商品的价格既要反映商品的价值又要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等价交换原则在货币条件下应表现为价格与价值相符,但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引起价格偏离价值,因此实际在市场上商品价格是由价值决定又要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等价交换原则正是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得到贯彻的,这就形成了市场价格。

4.供给与需求

(1)供给: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经济学中的仍然是供给欲望和供给能力的统一。

(2)需求:指消费者在某一时点上和某一价格条件下对某种商品或劳务愿意购买并能够购买的数量。经济学中所说的需求是有效需求,它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消费者愿意购买;第二,消费者能够购买,是购买愿望与购买能力的统一。

(3)价格变动会影响人们的消费需求,但不同商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

5.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

(1)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如时间、气候、习俗、地域、生产条件都会影响价格的变化。还有宗教信仰、商品价值、货币价值、纸币的发行量、国家的宏观政策等,这些因素实

际上是通过影响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影响商品的价格的。只有商品的价值对价格起决定作用,但通常情况下,价格的变动主要受供求的影响。

(2)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商品的供求关系

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供给量多,则商品的价格低;反之亦然。

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多,则商品的价格高,反之亦然。

二、典型例题

1.(2011年新课标卷,12)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C)

A.1452万元

B.1320万元

C.1210万元

D.1100万元

【解析】解答此题可分三步:首先,根据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计算出2010年价值总量,即132元×10万件=1320(万元);其次,根据2110年单位产品价值量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计算出2011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即132÷(1+20%)=110(元)。再根据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和2010年商品数量,计算出2011年该企业产品数量,即10(万件)×(1+10%)=11(万件);最后,计算出2011年该企业价值总量,即110元×11(万件)=1210(万元)

2.(2009全国卷Ⅰ,24)某小企业2008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8元,产量为10万件,甲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6元。如果该企业2009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2009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与2008年相比(B)

A.增加8万元B.增加6万元C.减少14万D.不变

【解析】本题与前两年的高考计算题相比较,从计算的角度要简单一些,但对“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两个陌生的概念比较费解。通过读题,从“某小企业…生产一件甲种商品”必需明白“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在本题中是指个别劳动时间而非仅指企业的生产成本,其次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应理解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该商品的价值。因为“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某小企业生产的甲种商品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6元出信,即10万×6元=60万元,又因为该企业劳动生产率(即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10%,即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10%(10万件×(1+10%)=11万件),其它条件不变(重要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没变),所以,该企业的销售收入为11万件×6元=66万元,所以,比上年度销售收入增加6万元。

3.(2011四川卷,24)在谈到某些图书的价格时,有人认为:“每一份的品质都是由每一份的成本堆积起来的,没有真正物美价廉的东西。”这一观点蕴含的经济道理是(B)A.图书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等于其价值

B.图书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反映其价值

C.图书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它不会等于其价值

D.图书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但它不会偏离价值

【解析】本题考查了价值规律的相关知识和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并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所以B选项正确。A、C、D错误。

4.(2009全国卷Ⅰ,27)某鸭梨产区建立恒温库储存鸭梨,为反季销售提供了条件,也为梨农增收提供了保障,据测算,每储存1千克鸭梨可增加收入0.5元,这一做法表明

A.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B.延长农产品储存时间可提高农民收入(A)

C.商品销售环节可创造更大的价值D.商品的储存成本提高了商品价值

【解析】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从题中“反季节销售”“梨农增收”“每储存1千克鸭梨可增加收入0.5元”等有效信息可以看出,鸭梨增收的主要原因是恒温储存,反季销售,这都是受供求关系影响,

考点4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一、知识梳理

1.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1)调节生产规模

生产者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按照价格的变动来进行生产和销售。价格是一种信号,反映了各种资源的相对稀缺程度。当市场上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生产者生产这种商品的获利就会减少,生产者就会缩小生产规模,减少供应量;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生产这种商品的获利增加,生产者就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供应量。可见,价格变动会调节生产者主动扩大或减少商品生产。

(2)提高劳动生产率

因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劳动生产率提高,个别劳动时间减少,就会获得更多利润,就会在价格竞争中更具优势。所以价格变化与竞争,会刺激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3)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谁生产的商品质量好,谁的商品需求量就大,就能得到更多利润。这就要求生产者适应市场变化,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使自己的产品符合市场需要。

【拓展性讲解】

(1)激励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获得额外收益是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内在动力,商品生产者之间的激烈竞争则是其外在压力

(2)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着,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有利于更好的实现商品的价值,商品质量越高、越适销对路,越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从而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获得更多的收益。

3.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2)某种商品由于有替代品存在,一旦其价格上涨,就会大量减少需求量,导致其对替代品需求量的增加;反之,其价格下降,就会增加它的需求量,引起其替代品需求量的减少。(3)如果两种商品互补,一种商品价格上涨,就会使其需求量减少,同时导致其互补商品需求量减少;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同时,导致其互补商品需求量增加。【拓展总结】互为替代品价格的涨落,与其自身的需求量成反比,与替代品需求成正比;互补商品价格的涨落与其需求量成反比。

二、典型例题

1.(2010四川卷,24)20世纪90年代初,某品牌移动电话每部售价1万多元人民币,年销售量不足1000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电话功能日益完善,2009年该品牌移动电话每部售价不到900元人民币,年销售量达100万部。这说明(C)

①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商品价值降低

②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使用价值量增加

③该商品的市场售价不断降低,刺激了需求量不断上升

④该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断增加,导致了其价值不断降低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了价值规律的相关知识和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商品价值量成正比关系,所以①选项正确。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成反比关系,所以②错误。价格降低,需求量增加。故③正确。供给增加,价格下降。

④选项,使用价值增加,就是商品数量增加,供给量增加,所以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价值量相关的正比和反比关系。

2.(2009浙江卷,28)春秋时期,齐国国王命令大臣们必须穿丝质衣服,但国内只准种粮食而不准种桑树,齐国蚕丝需求量大,价格上涨,邻近的鲁、梁等国纷纷停止种粮改种桑树。几年后,齐王又命令只准穿布衣,且不准卖粮食给其他国家。结果,鲁、梁等国因饥荒而大乱,不战而衰,齐国坐享其成,使疆土得以扩张。上述故事中蕴涵的经济生活道理有(A)○1供求变化直接影响商品的价格○2价格变动对生产具有调节作用

○3价格在本质上是由供求决定的○4价格涨跌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解析】③○4说法有误,③应该是价值决定价格○4应该是价格涨跌通过供求实现的,材料里面齐国国王命令先穿丝质衣服后穿布衣,影响了人们的需求,进而影响了邻国的生产。

3.(2009北京卷,29)数据、图形、表格是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的重要工具。北京市下调公交车车票价格,乘坐公交车的人次增加,能够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图形是(A)[ 【解析】根据题意我们知道,随着车票价格的下降,乘车的人次增加,二者是反比关系,那四个图形中只有A恰当地表达了二者的关系。

4.(2010山东卷19)甲商品价格(P甲)与乙商品需求量(Q乙)之间存在如图

6所示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B)

①甲商品的需求量受乙商品价格的影响②甲商品价格上升会使乙商品价格下降

③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人们对乙商品的需求增加④人们的某一特定需要,甲乙

两种商品都可以满足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本题以坐标形式考查考生对商品的替代品与互补品的理解,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几年来高考的常考题型,难度较大。在本题中,甲商品的价格与乙商品的需求量是正比例关系,由此可以判断甲商品与乙商品是替代品,故①④符合题意。作为替代品,甲商品价格上升不一定会使乙商品价格下降,也可能乙商品价格不变或稍上升;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人们对乙商品的需求不是增加,而是减少;故②③错误。

5.(2010北京卷34)某商品的价格p 变化?p 会引起其相关商品的需求量x 变化?x,这种变化可表现为两种关系:①x p ??<0,②x

p ??>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D )

A.汽油价格变化和柴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①

B.汽油价格变化和原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②

C.煤炭价格变化和原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①

D.煤炭价格变化和天然气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②

【解析】价格变动影响相关商品需求量,当?p 与?x 一个为正数一个为负数的时候①x p ??<0,当?p 与?x 同为正数或同为负数的时候②x p

??>0。汽油价格变化和柴油需求量变化之间是同方向变化,关系符合②排除A ,汽油价格变化和原油需求量变化相反方向变化符合①排除B ,煤炭价格变化和原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②排除C 。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重点及策略

2019高考政治二轮复习重点及策略 2019高考政治二轮复习重点及策略 一、高考二轮复习的特点 高考二轮复习的特点在于,经过了一轮复习以后我们对于所有的课本知识都有了或模糊或清晰的印象,甚至勤奋的同学可能把所有的知识点都能背出来了。比如说,什么是通货膨胀啊,消费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啊,财政的作用是几点啊,市场经济有什么弊端啊,宏观调控有什么手段啊,张口就来。但是你要让他说出来这些知识点处于课本具体什么位置,属于“转方式”还是“调结构”,都有什么联系,在高考中都是怎么考察的,什么样的题才会考到这些知识点,就一问三不知了。 也就是说,我们在一轮复习中只是回顾了知识点本身,却没有重视它的框架,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 那我们该怎么弥补这些缺陷呢? 二、高考二轮复习的方法 新东方一对一韦墨老师建议,不管是二轮复习还是以后的三轮复习,都要回归课本,必须回到课本。怎么回归?二轮的回归和三轮的回归是一回事吗?当然不是,下面听北京新东方中小学一对一韦墨老师一一为大家细述: 1、复习框架 我们二轮复习的回归课本,首先新东方一对一韦墨老师

先说说复习框架。 举例子来说,比如《生活与哲学》,我们想想,“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是哪个单元?属于什么主义?探索真理的历程是唯物论?认识论?还是辩证法?“意识的作用”有哪些?想不出来的话,就说明框架混乱了。 需要注意的是这本书有几个单元,标题分别是什么,每个单元有几课,每一章节顶部有一个蓝色的框题,还有蓝色字体的标题,分几层,都是什么。我们可以找一张大纸,把刚才说的这些框架写出来,一本书一张纸。每天整理出来一些,把结构弄清,这很重要。 写好以后,怎么用它来复习呢?比如看到“意识的作用”这一框,下面分为几个大点?每一点具体分为几个小点?我们看着自己的那张大纸,去仔细回想。实在想不起来的时候,就去课本上找出来,及时补漏洞。如果做题的时候看到一个知识点,也要去想一想,这个知识点在我那张大纸上的什么位置?这样,慢慢地培养起自己建立框架意识的习惯,每天记住一两个大框架,不出两个月,我们就可以建立起一个非常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了。 2、建立联系 12月份的时候,我们北京考了一次联考,其中第一道政治的大题就是这么问的:“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中央财政节能环保预算支出变化的现实意义。”

高中政治第二轮复习策略.doc

高中政治第二轮复习策略 2017高中政治第二轮复习策略 逆向审题法:先搞清楚题目问什么?有几问?然后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这样做可以不必要地重复审题,节省宝贵的考试时间。 寻找关键词:抓关键词语,力求搞清每段材料的中心含义,努力回忆与此相关的课文理论,并注意筛选。 分析层次法:对一大段材料的要分层并弄清每层意思,这种层次性既体现在题干的表述或材料中,也会明确出现在题后的设问中。通过分析,抓住试题的主旨,再按其要求分别回答,这样可以避免遗漏。 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或者材料。阅读时可边阅读边划出材料中带有结论性或倾向性的话语,或者在草稿纸上写下相关信息,同时搜索、提取大脑中平时储存的相关知识,然后理清思路,组织答案。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在综合的前提下来分析,这样才能完全掌握解答分析题的深层技巧,夺得高分。 由于二轮复习的综合性强、知识量大,一些概念、原理会慢慢遗忘,所以,在这个阶段,就应该兼顾课本、学习笔记和纠错本,巩固自己的学习效果。考生要善于总结每一阶段的知识,每周总结一次,理清本周所学,反思存在的失误和问题,争取做到归类存储相关知识,归纳共性方法。典型试题和错题本必须经常翻阅,绝不允许同样的错误再次出现。 通过做一道题,学会不断地反思,通过做一道题学会做一类题,通过一个知识点,要形成一个知识网。学生不断地去反思,去对自己做过的错题认真地总结和思考,形成自己答题的知识套路,准备一些答题的素材库。第二点要做好做精试卷分析,通过一个题,换一下材料,换一下设问,换一下角度,换一下知识,不停的转换知识,让学生学会一题多解,一题多练,一题多变,这是反思作题的时候我们要形成的第二个能力。第三个,答题的时候一定要规范,原理和材料的分析一定要做到有机结合。很多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经济生活1—3单元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一、考点分析: 1.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形成商品的条件:第一,第二, 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2.理解货币的含义、本质和两个基本职能。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贵金银由于具有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等特点,它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注意区分:货币的性质与本质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A 价值尺度的含义: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B 为什么货币能充当价值尺度的职能?是由于货币本身是是商品,有价值。 C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只需要观念中的货币表示即可。 D 价格是指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流通手段: A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B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需要现实的货币; C 以货币为媒介进行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与以前的交换相比较,买卖出现分离。 思考:商品流通与流通手段一样吗?

3.了解纸币的含义、发行规律、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1纸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 用的价值符号。 2纸币发行规律: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任何数 量的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为限度,如果不相符,则可能出 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经济现象,势必会影响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注意: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商品的价格总额 / 货币流通速度 商品的价格总额 = 待售商品量 x 价格水平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3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① 通货膨胀指的是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 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一定要注意: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很多,不仅仅 与纸币的发行量太多有关,也与其他因素有关,如成本上升、总需求太大。解决通货膨胀 的主要措施是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如提高银行存款类准备金率和银行利率,紧缩性财政政 策等。 ② 通货紧缩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社会需求不足、物价水平疲 软或下跌。流通中货币相对不足会引发通货紧缩现象,导致商品零售价格出现持续负增长,从而导致企业生产能力过剩,生产经营者不敢投资,消费者不敢花钱,银行金融机构不敢 贷款等现象,整个经济处于长期萧条的状况。解决通货紧缩的主要措施是实施宽松的货币 政策如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和放宽信贷规模,积极的财政政策。 注意:这一次出现的金融危机与传统意义上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不同,所采取的财 政和货币政策有相似之处,如我国目前为应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 松的货币政策,就是在经济增长滞缓、一部分经济资源未被利用、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 足制约时,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在货币政策方面则采取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适当放宽 信贷规模等措施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4.理解信用卡的含义、功能及优点。

高考政治模拟试题(一)

高2015届高考文综政治模拟试题(一)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注意:把选择题的答案填在机读卡上。 1.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居民收入的增加,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大大提高。不考虑其他因素,正确反映这一经济现象的图形是 (图中的S、D和E分别表示变化前的供求曲线和市场均衡点,S’、D’和E’分别表示变化后的供求曲线和市场均衡点) A.①?? B.②???C.③??? D.④? 2.为满足零散货物快捷运输和发展集装箱运输,新运行图进一步调整优化了货物列车开行方案,并积极响应中央“一带一路”战略,按最高时速120公里、日行1000公里以上,安排了19列 中欧班列和15列中亚班列等运行线。由此将带来的影响是 ①游客出行方便→-刺激旅游业发展→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②对外货运便利→_对外贸易增加_国际合作加强→开放水平提高 ③输成本降低→_行业迅速发展_生产规模扩大→-产品质量提高 ④运输服务快捷→-货运效率提高→-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A.①②???B.③④?? C.②④???? D.①③ 3.苏州银行日前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券,成为自国务院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以来,全国首家发行“三农”专项债的商业银行。苏州银行本期“三农”专项金融债发行总量为20亿元,其中10亿元为3年期,发行利率5.2%;10亿元为5年期,发行利率5.43%。筹集资金全部用于发放涉农贷款。该金融债券的发行 ①是公民暂时让渡资金所有权的体现???②增加了居民的实际收益,拓宽了投资渠道 ③是商业银行为经济建设筹措资金的体现?④利于促使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的转变 ?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4.人民网2014年10月16日消息:湖北保康县尧治河村委会今年出台婚丧喜庆管理办法,提倡勤俭节约。该办法规定:村干部吸烟不得超10元/盒,酒不得超60元/瓶;村民吸烟不得超2元/盒,酒不得超20元/瓶。否则将处以罚款。有专家指出,该村规侵犯了村民的消费权且村委会没有罚款权。“最牛村规”的出台,说明 A.必须创新我国村民自治的形式和内容 B.大力提倡勤俭节约有利于村风建设 C.要正确约束村民会议组织的消极行为 D.必须提高我国基层民主自治的水平5.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通过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实现司法公正 ①必须建立健全行政监督体系②应实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 ③要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审判④需保障公民对司法机关的监督权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6.2014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指出,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确保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同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接受教育的权利。这说明 ①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②文化平等是文化趋同的保障 ③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的文化自治权④我国坚持和贯彻民族平等的原则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高考政治第二轮怎么复习

高考政治第二轮怎么复习 第二轮复习期间,和理科相比,文综科目或者是政治科目有更大的成绩提升空间。在这段时间,还是要以课本为依据,把所有的考 点梳理一遍。梳理先从宏观后从微观,例如政治学、哲学、经济学 是宏观;在哲学里面有辩证法、人生观、价值观、唯物论、认识论, 在辩证法里有联系、发展、全面、量变、质变、内外因等理论,这 些是微观。实际上梳理一下没有多少内容,自己做有自己做的好处,可以增强记忆能力。 在这个阶段切忌浮躁,不要觉得做什么都没意思,做什么都无所谓,这是很危险的。应对高考,此段时间是关键,其复习可以从以 下三方面着手。 1.加强理解《考试大纲》 要全面把握有关政治课各个知识点的内涵及其范围,各个知识点之间联系和区别。正确理解各个知识点,理清知识脉络,对于应对 高考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大纲》中有关高考内容和要求毕竟是高 考命题的依据。从历年高考来看,政治试卷试题内容覆盖了《大纲》中绝大部分知识点,其中有些试题是明确考查学生识记能力的,有 些是明确考查学生理解能力的,尽管题干中材料相当部分引用的是 一些社会热点现象。《大纲》还为我们去分析和解答更多的题目奠 定了一个良好的理论基础。 2.围绕热点问题分析思考 如果说上学期学习,主要是围绕知识点学习,使我们能在各种社会、政治、经济现象中予以再认和再现,那么第二轮复习则恰恰相反,应以社会重大时政热点为中心,去多角度、多层次地寻找与其 相关的知识点,以便对此热点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解决问题 的方案和思路。因为政治学课是一门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学科,高 考试题必然会反映国家意志,重大时政热点必然是高考试题的重要 对象,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说明评价重大时政热点,是对应考

高中政治第二轮复习策略

高中政治第二轮复习策略 2019 高中政治第二轮复习策略 首先小编要说的是,高考的成功,取决于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缺一不可。在剩下的时间,要重视调整好心态,这样才能在高考时有最佳发挥。考生们应该对自己有一个正确认识,形成相信实力和表现的自我意识。科学安排复习时间,改变不利于复习应考的不良品性和行为倾向,如“开夜车”等。适当开展文体活动,消除心理紧张状态。 逆向审题法:先搞清楚题目问什么?有几问?然后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这样做可以不必要地重复审题,节省宝贵的考试时间。 分析层次法:对一大段材料的要分层并弄清每层意思,这种层次性既体现在题干的表述或材料中,也会明确出现在题后的设问中。通过分析,抓住试题的主旨,再按其要求分别回答,这样可以避免遗漏。 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或者材料。阅读时可边阅读边划出材料中带有结论性或倾向性的话语,或者在草稿纸上写下相关信息,同时搜索、提取大脑中平时储存的相关知识,然后理清思路,组织答案。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在综合的前提下来分析,这样才能完全掌握解答分析题的深层技巧,夺得高分。 由于二轮复习的综合性强、知识量大,一些概念、原理 会慢慢遗忘,所以,在这个阶段,就应该兼顾课本、学习笔记 和纠错本,巩固自己的学习效果。考生要善于总结每一阶段的

知识,每周总结一次,理清本周所学,反思存在的失误和问题,争取做到归类存储相关知识,归纳共性方法。典型试题和错题本必须经常翻阅,绝不允许同样的错误再次出现。 通过做一道题,学会不断地反思,通过做一道题学会做一类题,通过一个知识点,要形成一个知识网。学生不断地去反思,去对自己做过的错题认真地总结和思考,形成自己答题的知识套路,准备一些答题的素材库。第二点要做好做精试卷分析,通过一个题,换一下材料,换一下设问,换一下角度,换一下知识,不停的转换知识,让学生学会一题多解,一题多练,一题多变,这是反思作题的时候我们要形成的第二个能力。第三个,答题的时候一定要规范,原理和材料的分析一定要做到有机结合。很多同学在答题的时候,永远都是材料、理论两张皮,没有做到有机结合。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教案

20XX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教案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一、考点导航 1.商品的基本属性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3.货币的基本职能 4.金属货币与纸币 5.结算与信用工具 6.外汇与汇率 7.货币与财富 二、知识网络 三、考点疏理 1.商品的基本属性 (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①构成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 ②不同的商品能够进行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生产它们都耗费了人的体力和脑力,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③商品交换实质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 (2)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①统一:任何商品都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②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对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可兼得。商品生产者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必须把使用价值让渡给购买者,而购买者为了得到使用价值。也必须支付相应的价值给生产者,当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分离时,意味着交换的实现。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1)货币的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产生。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注:偶然的物物交换不是等价交换) (3)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4)对待货币的正确态度。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营活动,都离不开货币。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的正当途径挣钱,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注意】 (1)货币与商品的关系:货币也是一种商品,但与其他商品不同,货币是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商品。 (2)货币与一般等价物的关系:一般说来,要求作为货币的商品具有以下四个特征:价值比较大用较少的物品能进行较大的交换;易于分割,分割之后不会减少价值,又给交换带来方便;便于保存,不会因为保存时间的长短而使价值发生变化;便于携带,以便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交易。但商品交换关系很发达时,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就成为货币。所以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3.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①含义:是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原因之所以货币能充当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③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一般情况下,商品价格的高低与商品本身价值的大小成正比。 (2)流通手段 ①含义: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②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一定规律支配的,它主要由商品的价格总额和货币的流通速度所决定。 ③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关系:第一,区别: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一种基本职能,而商品流通则是商品交换的一种形式。第二,联系:流通手段和商品流通又是不可分割的,正是由于有了货币,才有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而货币在这个流通过程中的作用,就是流通手段。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这也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而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进行交换。有人说,流通手段强调的只是一个“点”,而商品流通则强调一条“线”。 (3)货币的其他职能 ①贮藏手段。退出流通领域,作为财富被保存起来,必须是足值的货币。 ②支付手段。是随赊账买卖出现的是买卖交割的延期或不同步。

2019-2020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文化知识专题教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文化知识专题教案新人教版 【专题要点】 一、学习意义 学习文化生活这门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当前生活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获得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包括如何进行文化赏析、提高文化修养,理解文化传承、交融和创新的意义,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懂得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道理;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同时,促使学生在当前的文化生活中,努力辨识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更重要的是,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将深切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深信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本课程的内容结构 本课程的四个主题,大体遵循“是什么:文化的概念”“为什么:文化的发展”“怎么看:民族精神”“怎么办:文化建设”的逻辑顺序排列。(一)“文化与生活”。讲述文化的概念、功能和作用。包括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作为人类的精神活动,对社会局长有引导和制约的作用;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代社会,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等内容。(二)“文化传承与创新”。讲述文化的传播、继承和创新的意义。包括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在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中,文化经过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经过相互借鉴和融合,实现创新和发展;在发展民族文化、继承传统文化时,既要防止故步自封、闭关自守的倾向,又要防止“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倾向等内容。(三)“文化与民族精神”。讲述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包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当前,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大力弘扬和培育这种民族精神,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等内容。(四)“发展先进文化”。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目标和要求。包括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以培养“四有”公民为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以思想道德建设为中心环节;要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就要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考纲要求】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文化生活》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文化生活》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一、综合解说 【地位作用】 本单元承接第二单元,全面回答了中华文化的突出特点、中华文化的力量表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及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等一系列问题。从内容上看,本单元是第二单元的深化和展开,又是第四单元的基础。因此,本单元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主要内容】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单元设计为两课,第六课—一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第六课包括两个框题: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第一框分三目。第一目从具体材料和图片入手,提出课堂探究,引出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然后表述中华文化的辉煌历程;第二目从文字和史学典籍角度论证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并从其特有的包容性,论证其原因;第三目分析中华文化的衰微原因和怎样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第二框分为三目。第一目从具体材料入手,提出课堂探究,然后从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角度论证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第二目分析了不同区域文化的形成原因与其之间的关系;第三目分析了各民族文化的异彩纷呈,论证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通过本课学习,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自觉学习,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 第七课包括两个框题:“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第一框共有三目。第一目从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表现为切入点,引发出中华民族精神,并重点讲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大作用;第二目主要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别讲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精神的形象在中华民族身上的突出表现;第三目以爱国主义在中华民族中的核心地位为切入点,在讲述爱国主义的具体性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二、知识结构: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计划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计划 高三政治第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就是科学合理安排时间,巩固基础知识,查漏补缺,把握热点,掌握对各种问题进行解答的规律和方法,提高复习效率。接下来是小 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计划,希望大家喜欢!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计划一 第二轮复习期间,和理科相比,文综科目尤其是政治科目有更大的成绩提升空间。在这段时间,还是要以课本为依据,把所有的考点梳理一遍。梳理先从宏观后从微观,例如政治学、哲学、经济学是宏观;在哲学里面有辩证法、人生观、价值观、唯物论、 认识论,在辩证法里有联系、发展、全面、量变、质变、内外因等理论,这些是微观。实际上梳理一下没有多少内容,自己做有自己做的好处,可以增强记忆能力。在此基 础上在同时进行热点进行专题研究,双管齐下。 在这个阶段切忌浮躁,不要觉得做什么都没意思,做什么都无所谓,这是很危险的。应对高考,此段时间是关键,作为科任教师其复习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加强理解《考试大纲》 要全面把握有关政治课各个知识点的内涵及其范围,各个知识点之间联系和区别。正确理解各个知识点,理清知识脉络,对于应对高考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大纲》中 有关高考内容和要求毕竟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从历年高考来看,政治试卷试题内容覆 盖了《大纲》中绝大部分知识点,其中有些试题是明确考查学生识记能力的,有些是 明确考查学生理解能力的,尽管题干中材料相当部分引用的是一些社会热点现象。 《大纲》还为我们去分析和解答更多的题目奠定了一个良好的理论基础。 2、围绕热点问题分析思考 如果说上学期学习,主要是围绕知识点学习,使我们能在各种社会、政治、经济 现象中予以再认和再现,那么第二轮复习则恰恰相反,应以社会重大时政热点为中心,去多角度、多层次地寻找与其相关的知识点,以便对此热点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提 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思路。因为政治学课是一门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学科,高考试题 必然会反映国家意志,重大时政热点必然是高考试题的重要对象,学会运用所学知识 去分析说明评价重大时政热点,是对应考学生的必然要求。当然在选择重大时政热点时,应进行筛选,主要依据是:_在理论时间上的重大突破点,即与所学知识有关的新提法、新思路;国内外重大事件的时效性,即谁最近热,谁最热;发生在我们周围似乎是

高中政治二轮复习策略及计划

高中政治二轮复习策略及计划 高中政治二轮复习策略 四个专题化 ⑴考点专题化:这是二轮复习的核心和灵魂。研究高考,找出考 题与考纲的内在关系,体验、感受、领悟高考命题规律。重点分析高 考问答题答案的合理性、必然性、逻辑性。列考点清单,对考点内分 外扩。能从任一考点出发,推理出其他考点。从不同角度,对同一考 点归类。对考点分门别类,如是什么类考点、为什么类考点、怎么办 类考点。 ⑵热点专题化:以《时事导读》为载体,将热点解读题目化、问 题化。将相似专题、侧重于某一内容的专题可合并讲解。如经济类、 政治类、文化类、综合类等。始终坚持考点辐射热点,热点回归考点。 ⑶训练专题化:抓小放大,实行选择题系列训练,对试题归类整理,找命题重点和规律。评讲专题化。相同、相近考点热点合并评讲,如民族团结问题。 ⑷方法专题化:对不同题型,如选择题、辨析型简析题、探究题等,要总结共有和特有的解题规律,借助《众品高考特色专项训练》,让学生使用自如。技巧专题概括。如哲学中的“特点”一词,可用矛 盾特殊性、物质决定意识等考点。 注重整合 复习中要把各知识点按一定的内在联系串联起来,弄清各知识点 的前因后果及知识点之间的逻辑结构,达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否则,即使知识点背得再熟,在解答具体问题的时候,因为信息库的知 识点仍处于零乱状态,没有连成线,还是容易因某些疏漏而造成遗憾。例如,对于哲学常识部分的复习,必须根据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加 以梳理,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从唯物论、辩证法、理解论和价值观

四个方面来把握。对于每个知识点,学生必须弄清楚“是什么”、 “为什么”、“怎么样(做)”,做到全面、准确地掌握。要在掌握基 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原理的基础上,根据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打破 章节界限,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 时事热点问题 做好时事、政策教育工作,解读社会热点,这是中学政治课教学 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点,也是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迎考的重要内容。政策及热点专题教学是开阔学生视野,系统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 的基本知识,把握国内外时事热点的来龙去脉,掌握观察、分析社会 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途径。这个工作在高考二轮复习 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突出水平 一直以来,很多学生认为政治只要背会教材上的黑体字就行。从 近些年的高考题能够看出,现在考试更加注重水平的考查,而学生水 平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在第一轮复习时就应该突出对基 本水平的培养。主要是思维水平和表达水平,这两种水平都建立在对 知识全面、透彻掌握的基础上。思维水平的培养,主要是审题的训练,包括审材料和审设问。所以在复习课和评讲课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审题,结合学生的答案有针对性评讲。 突破“高原现象” 一轮复习重心落在考点知识的解读上,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全面、细致地掌握考点知识。二轮复习的重心则落在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和 领悟上。要认真研究教材和考试说明,恰当地确定核心概念,做好概 念分级工作,研究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规律,把握原理,梳理 观点,构建学科知识体系。要求学生能够将考点知识融会贯通,通过 习题训练培养比较成熟的学科思想、方法、水平,掌握学科认知活动 的规律,扩展学生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广度和深度,树立坚定 的信心和信念,突破学习中的“高原现象”。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教案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教案 三:复习达标测试 2010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教学案二 班级姓名 第二单元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1.理解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人们的消费从根本上讲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 一方面,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另一方面,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消费热点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2.理解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1)必要性: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意义: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致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3)措施:①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各行各业各项工作都必须服务服从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②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进一步促进生产力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3.了解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公有制经济:生产资料归国家或集体所有,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现阶段我国经济的主体。 股份制、股份合作制都可以作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4.理解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5、理解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必须毫不动摇第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6.了解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 个体经济: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以劳动者自己的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占有和支配。个体经济在利用分散的资源、发展商品生产、促进商品流通、扩大社会服务、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

高考政治考二轮复习测试题试 (1)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测试题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2006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并将于2007年1月1日开始施行。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①保障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依法行使监督权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③推进依法治国④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小张采用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买了售价为30万元的新房,首付现金8万元,然后在15年内付清银行贷款22万元及利息5万元。其中5万元利息.30万元房价.8万元首付金分别体现了货币的职能 A.贮藏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B.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3.2006年4月10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已接近8:l,这比去年7月21日汇率制度改革之初的8.11:l又上升了不少。对人民币升值给我国带来的影响理解正确的是: ①.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②.有利于吸引外国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③短期会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从长远来看会影响人民的生活质量.④.将促进我国企业提高商品的科技含量,走以技术和质量取胜之路 A.①②B.①③④C.②④D.②③④ 4.《经济日报》在报道汽车价格问题时说,降价绝不是一种简单的让利行为,对外来说,降价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对内来讲,则是企业自身的一场“内部革命”。材料中的“内部革命”主要应包括 ①增加产品的价值量②增加科技含量,降低生产成本 ③强化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④调节分配,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透视“姚明现象”,体育明星赚钱速度最快。从心理经济学来看,人只为自己喜欢的人买单。2. 26米的身高.幽默的谈吐.良好的潜质.中国国际化的形象.成为姚明的比较优势。正是抓住了这种心理,NBA把姚明变成一个巨大的广告牌。人们为体育明星买单体现了

高考政治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3高考政治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西工大附中第四 次适应性训练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试题 12.当某种商品的价值为500元时,某企业率先采用先 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提高了个别劳动生产率这意味着该 企业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单位商品价值量,生产的商品 价值总量。 A、增加增加 B、不变增加 C、减少不变 D、增加不变13.汽油、柴油价格上涨可能会导致 ①汽油、柴油互补品的生产扩大②汽油、柴油替代品的 价格下跌 ③汽油、柴油替代品的需求量增加④汽油、柴油互补品 的消费量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随着我国能源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除了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和滨海旅游业等传统三大海洋支柱产业外,海洋电力、海水综合利用等新兴海洋产业也得到迅速发展。这表明 A、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 B、消费水平决定生产水平 C、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D、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15.政府决策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有利于 ①保障公民的质询权②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③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④公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6.为了促进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国家设立了喀什经济特区、率先在新疆进行资源税费改革等,给新疆各族人民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稳定 ①是落实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需要②是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③保证了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自治权④维护了我国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安全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7.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要求党员干部“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敢于开拓,勇于担当,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 A、科学执政,推进法治建设 B、民主执政,构建和谐社会 C、依法执政,主动化解矛盾 D、协商执政,维护人民利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教案.docx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知识点1】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 * 商品是 _____________ 的 _____________ ,具有 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两种基本属性。 【对应练习1】据《经济日报》报道,全国优秀少儿期刊《小学生拼音报》向500 所贫困小学免费赠报进 行文化扶贫。这里用于文化扶贫的《小学生拼音报》() A.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B.不是商品,因为它的使用价值没有得到社会承认 C.是商品,因为它是供别人消费的D.不是商品.因为它不是用于交换的 【对应练习2】我们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商品的_______,销售者是为了获得商品的_________。 A. 使用价值价值B.价值使用价值 C.价格使用价值D.使用价值价格 【知识点2】货币的产生、含义及本质 *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产物。 *货币是从 ______中分离出来 _______充当 ____________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 _____________ 。 【对应练习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商品和货币是一对孪生兄弟②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③货币是一个历史范畴,商品是一 个永恒的概念④先有商品,然后才有货币⑤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A .①③⑤ B .①②③C.②④⑤D.①②⑤ 【对应练习4】历史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很多,比如羊、贝壳、布匹等。与货币相比() A.一般等价物是商品,而货币不是 B.一般等价物往往是不固定的,而货币是固定的 C.一般等价物不是大家乐于接受的商品,而货币则是 D.一般等价物不能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而货币则能 【知识点 3】货币的基本职能 * 货币具有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等职能。其中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 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___________________ 商品价格总额(或待售商品的数量×商品的价格水平) *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货币流通次数(或货币流通次数) 【对应练习5】李明采用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买了价格25 万元的新房,首付现金 5 万元,然后在15 年内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计划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计划 第一阶段:二轮复习(2020年3月22日至4月30日) 一、指导思想 以专题为基础,以考纲为准绳,渗透新课标的精神。打破教材原有体系,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划分专题,以专题带热点,理论联系实际,找准热点和教材的结合点,有的放矢组织学生复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学生答题规范化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和应变能力,提高复习效率。 二、学情分析 本届有3个文科班,三个层次,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虽然通过第一轮复习,学生对教材的知识体系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但存在的问题还相当多,具体表现在: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从主观题的回答中反映出部分学生的答案要点表达不准确,常有遗漏,对知识的分块结构不明,常有方向性的错误出现,丢分较严重。 2、对材料的解读和理解能力差,不能从所给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不能准确无误的确定答题方向,找不到解题的切入点,形不成完整的解题思路,分析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3、选择题命中率不高,明学生对基础知识没有真正理解,处于一种是懂非懂的状态。做选择题还有少数学生靠碰运气,因而出现考试分数时高时低,波动较大。 三、具体措施 1、备课 第一、扎实备课。这是第二轮复习效率能否提高的关键。备课要做到:备到考点、备到知识网、备到结合点、备到易混点、备到设题角度、备到思维和方法。认真学习和研究《考试说明》,结合新课改及今年高考新要求,研究考纲规定考点内容,形式及试卷结构,考查的知识范围,考试的基本型及要求;分析考点,明确每个考点的本质,了解考点的内涵和外延,明确复习的方向,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把握变化点,每年考试说明变化点在考试中都有直接体现。 (2)重视不变点,即重视一些没有变化的常考重点。 (3)对《说明》中能力要求、内容和样题要认真研究和思考。 第二、优化教学过程。集体研究、精心设计专题复习,精选专题训练试题,加强目标人物的针对训练。 第三、认真研究“两课”(复习课和评讲课),精讲精评、突出方法,注重应变能力的培养。 复习课要做到: (1)系统性:滚动复习,知识前后衔接,疏理归纳,重新整理知识体系。 (2)综合性:纵横联系,知识内外交叉,设问多角度、多层次。 (3)基础性:着眼双基,中档为主,面向多数。 (4)重点性:突出主干知识,详略得当,着重能力培养。 (5)发展性:注重思维方法和解题方法,指导迁移,让学生自己领悟解题思路和方法。 (6)启迪性:深挖问题,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高考政治复习方法与策略[1]

高考政治复习方法与策略 纵观近三年的全国文综高考命题大致呈现出如下特点:试题既关注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又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察;试题以社会热点、焦点和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为立意,强调了基础性和应用性相结合、学科性和综合性相渗透,寓能力考核于知识考核之中。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我校高三政治备课组在高三一开始就针对高考制定了周密的备考复习计划,并在复习应考过程中不断加以补充总结。现将一年来的实践经验总结建议如下: 一、高考政治整体复习策略与方法 由于高考备考的特殊性,进入高三,任课教师便应该让学生树立起高三意识。 第一,要让学生明确复习时间的紧迫性。高三上学期学生容易对时间产生依赖感,总感觉刚进入高三,离高考还早着呢,容易产生松散、懈怠、麻痹大意的思想。因此,一进入高三,教师就要提前将全年复习计划告知学生,在每一轮复习甚至每一阶段复习之前再将阶段复习计划告知学生,甚至每一节课下课之前,下一节课的复习内容都要让学生知道。目的是让学生对整个高三的复习情况有一个整体感知。老师要给学生讲明:高三复习实际上只有9个月的时间,要用2个半月的时间讲新课。三个月时间一轮复习5本书,2个半月时间二轮复习,一个月时间三轮复习和考前自查。将时间化整为零后,学生能认识到复习的艰巨性和时间的紧迫性。 第二,要让学生明确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刚进入高三,许多学生想当然的认为基础知识不那么重要,背不背书没关系。殊不知,没有基础哪来能力?高考试题千变万化,但不变的是学科主干知识,正所谓“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特别是二轮复习期间,由于知识的跨度大、练习的综合性要求高、能力要求高,如果没有知识作铺垫,根本跟不上进度,会被甩得很惨。所以一定要向学生强调一轮复习知识的重要性,并把三轮复习计划作好细致安排。 (一)一轮复习:全面夯实基础,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三轮复习有所侧重,殊途同归。在第一轮复习中,考生应尽快熟悉考试模式、性质、形式、特点及要求,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及思维方式作出及时的调整。 1、夯实基础,作好攻坚战准备。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无论是材料新颖的选择题,还是关注现实生活的富有创意的主观题,稍加分析,其答案绝大部分就在教材中,就在平常所学过的基础知识中。学生丢分的原因,尤其是选择题的失分,往往是基本概念不清、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技能不熟练造成的。因此,在政治总复习中,首要的一条就是夯实基础,熟练掌握高中学段三个学科(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力求做到“烂熟于心”,犹如电脑一般,鼠标一点,“记”上心来。要达到这一点,一要在充分理解概念、范畴、原理的基础上去强化记忆,而且要学会同遗忘作斗争,运用心理学规律来巩固和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二要适当增加看教材的遍数,同时必须不断提高看书学习的速度,正确处理好速度与效益的关系;三要学会从宏观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