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媒体文化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坚持媒体文化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坚持媒体文化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坚持媒体文化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次会议中我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并指出它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根本性质紧紧联系在一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规定性和目标取向,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中处于引领和支配的地位。”①

在2007年底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观念,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提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自觉追求,胡锦涛同志还进一步指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读本》.崔长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在报告中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这一段论述中,我们可以见到一个名词被反复提出,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文中将其描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依属,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的和意义,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重点。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1、意识形态

1.1意识形态的概念

意识形态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它是一个观念的集合。每个社会也都有各具特性的意识形态,它代表着这个社会的大众想法或共识,它以一种不可见的形式存在,也以一种不可摧的力度在行使作用。

社会意识形态特性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社会生产方式的不同,从根本上来说,是社会精神生产方式的不同决定了社会意识形态的特征。

马克思就曾经指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在此,马克思明确将精神生产活动视为社会生产方式中的“特殊一种”,其特点就是,精神

生产活动是理性的、观念性的生产,其产品主要是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一种自觉的、理性的价值选择。意识形态的存在使人们认同现行的制度结构,自觉维护国家稳定和社会整合,并在现实社会中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①简单来说,就是在社会主义精神生产活动中,以历史唯物主义为世界观基础,反映无产阶级的根本经济政治利益的、自觉的、系统化的思想观念体系。

恩格斯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只要这些民族存在,这些神也就继续活在人们的观念之中;这些民族没落了,这些神也就随之灭亡。”②恩格斯所说的这些神,就是一个民族的意识形态,是这些民族的信仰,是民族得以存续的精神基础。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是无神论者,这些所谓的“神”就是我们的社会主义信条,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意识形态,其存在必须符合以下几方面要求:

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领域的领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了现实,同时也证明了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一切都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生产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①《网络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刘音吴玲.《中国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2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态的资料库。

2.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是我们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法宝。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项事业当之不愧的领导人,这其中当然也包括社会主义精神生产事业,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立场不动摇,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精神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

3.坚持以无产阶级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应该是广大无产阶级的宣言书,马克思曾经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无产阶级的利益不是依靠剥削其他阶级而得到的,因此“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广大无产阶级的思想共识,应该充分体现无产阶级的利益要求,为无产阶级发话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载体之一——媒体文化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载体是它得以传播的途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过去我们主要依靠的是政策文件的上行下效,学校教育的推广宣传。而到20世纪中期之后,一项新发明的出现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扩大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它就是——电视。德国社会学家W〃林格斯将电视与原子能、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第42、66页

宇宙空间技术并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大事件。”电视的出现让媒体文化成为社会文化大家庭中的后起之秀,上个世纪末,网络媒体的发展更将媒体文化的功能推向高潮,至此,媒体技术成为社会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途径,其传播的速度与广度是之前形式所不具备的,可以说是大有超越前人的趋势。

媒体是一种传播信息的主要电子载体,也是宣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途径。其优点不言自明,迅速、广泛,最重要的是具有很高的时效性,这一点非常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观点,同时也与我党与时俱进的要求完美契合。媒体技术在对当今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中,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但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就是,媒体文化由于涉及面过广,所以除了展现当前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外,还会涉猎到一些商业消费文化的意识形态。尤其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广泛的国际间合作交流使得资本主义国家的商业意识大量涌入,一些挑战社会主义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资本主义腐朽思想逐渐通过现代媒体流传。因此,保持新闻媒体正确的舆论导向,对于保证社会主义精神生产的正确方向、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媒体文化的国家色彩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媒体文化是一种全球性的文化,是一种当今世界普遍存在

的文化,国与国之间的了解与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媒体文化,但这并不代表媒体文化是一种无差别文化,相反的是,媒体文化是一种具有绝对差别的文化,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世界上也没有两个相同的国家媒体文化,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媒体文化的最大差别就在于它的国家色彩。

什么是国家色彩?“国家色彩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可以分两种,一种是国内政治统治色彩,它强调的是有利于统治阶级政治统治;另一种是国与国之间维护自己国家、民众的形象、利益以及为了达到某政治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带有明显民

族倾向的活动,它强调维护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尊严。”①可以这样解释,媒体文化中的国家色彩就是社会主流意识在媒体中的体现,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当然就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的媒体展现。在中国,就是要求我们要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社会主义理论通过大众媒体传播的途径进行宣传,对抗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袭,保护社会主义思想高地。

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媒体文化中面临挑战

我们不得不承认,世界飞速发展,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已经使我们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受到了强大冲击,“在经济全球化的名义下,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和斗争已经不是以传

①《国家立场在时政新闻中的体现》.王敏.《记者摇篮》2010年2月.第21页.

统的简单化、表面化、形式化的对立方式体现出来,更多的是进入渗透和反渗透的较量之中。”①国家间的“战争”已经由过去的武力转化为现如今的“隐性战争”,各种意识形态都力图通过非暴力方式,得以无阻碍的侵入别种意识,从而扩大自己的统治范围。

“加入世贸组织,随着服务市场和文化市场的开放,西方文化传媒和相关产业将不断进入,西方发达国家将通过强势经济、科技、信息渠道,直接向我国推行其法律规则与价值观念、政治思想与政治制度,既有包括竞争意识和能力意识等思想观念的传播,更有“欧美文化中心论”的思想观念,包括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长期形成的有关民主、人权等标准的不断渗透。”②其中以美国的行为最为猖獗,它力图通过鼓吹美国意识形态来干涉别国内政,以貌似“平和”的方式来侵犯他国主权。而中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每每都会成为美国攻击的主要对象,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为无产阶级说话的,与他们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宗旨完全对立,因此美国试图通过媒体舆论势力扰乱我们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借此否定社会主义,为资本主义的灭亡拖延时间。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他们经常借人权问题向中国发难,美国政要和各大媒体不止一次公开批评中国人权问题,2009年2月25日,美国发表的年度人权报告中,严厉批评中国人权状况,

①《经济全球化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陈国栋.《党政干部学刊》2009年第4期.

②童世骏主编《意识形态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88—89页.

这一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的做法通过媒体文化广泛传播,必然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所形成的舆论压力势必会对我们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体系产生负面影响。

这让人不由得联想起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解体,其中与西方个别“有心的”国家新闻媒体不断渗透意识形态多元化的观念有很大关系。有鉴于此,我们不能走前苏联的老路,借用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的一段话“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的用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鼓舞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①

因此,我们要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反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高调隐性渗透”,这就要求媒体在其中扮演好媒介的角色,我们要运用具有强大社会主义特色的媒体舆论来淡化和消除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充分宣传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武装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以保护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保驾护航。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单行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

摘要

自2007年十七大报告提高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观念后,我们就注意到一个不断提出的名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依属,是社会主义思想观念的集合。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映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思想观念体系。社会意识形态的传播载体多种多样,上个世纪中期以来,电子媒体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这种变化在带来一系列好处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可回避的问题。经济全球化浪潮使得国际间交流合作不断加强,这就使得西方个别国家媒体得到机会,利用媒体舆论力量对不同社会意识形态横加评论,利用这种“软性”力量来干涉别国内政,侵犯他国主权。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表,每每都会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媒体的攻击对象,这使得我们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受到了侵袭。因此,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喉舌的中国媒体,应当做好舆论导向工作,对抗外来腐朽思想的渗透,做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工作,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稳步前进。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媒体文化国家色彩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导师 刘少杰 意识形态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深层问题。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在经济体制改革乃至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我国都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尤其是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快速发展,无论是人们的经济条件还是生活水平,都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但是,在思想意识领域,很多问题仍然需要我们去思考,尤其是在意识形态上,我们面临着思想意识领域出现的各种问题的挑战,怎样体现中国意识形态的现代化;保障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与安全性,甚至是振兴中华民族的文化安全,这些都是当前迫切需要我们回答的问题。 今天,我主要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这个背景,和大家一起探讨中国现在的意识形态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可以说,我们现在确实处在思想意识多元化的一个时代,要了解中国当前意识形态多元分化的状况,我们就要首先对意识形态的形式、发展、变化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所以,我首先讲解一下意识形态的本质,及其发展和变化。其次讲一讲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意识形态分化,以及中国当前意识形态分化的突出表现。 我们首先来看意识形态的本质形式及其发展变化。意识形态的本质,对于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应该是比较清楚的。比如党校开设的一些课程――哲学、党史,这些都是意识形态的具体形式,都是我们主流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对意识形态有新的解读。因为意识形态也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的,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近三十年来,社会制度的变化对意识形态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今天的意识形态,同改革开放以前我们所理解的意识形态已经不一样了,我们应该以新的眼光来看待当前的意识形态,无论是主流意识形态还是非主流意识形态。那么,什么是意识形态呢?概括来讲,意识形态的核心问题就是人们对事物现象的是非判断的一种评价。它是人这个主体对事物现象给出的一种评价,比如原则和立场,它同一般性、客观性的认识相比是不一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凡是包含了对事物评价的思想观念都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但是,哲学和传统的理论一般都把意识形态归结为理论化和系统化的思想观念。即,如果没有理论化,没有被系统化,这样的思想观念不是意识形态。也就是原来我们在传统的哲学、经济学、法学以及构建和谐社会主义这样的一种形式中所讲的意识形态。实际上,又不是这样简单。我们知道,意识形态的本质,就它的基本形式来看,哲学、传统的经济学,包括科学社会主义,

礼仪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功能

礼仪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功能 文化产品不但能满足消费者个人的精神需求,还能通过其精神价值的影响力对文化消费者的思想观点、价值立场、人生态度、情感取向、世界观等产生影响,因而具有意识形态的特点,能发挥一定的意识形态功能。礼仪文化产业是礼仪文化走向市场经济的产物,具有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双重属性。它不仅能在经济领域产生巨大经济效益,而且可能在思想文化领域里以批量化生产的文化产品、广泛的文化服务,潜移默化地改变文化产品生产国和文化产品输出国广大民众的文化心态、知识结构乃至世界观,成为文化产品输出国对内对外的政治宣传、意识形态的载体,这正是文化产业有别于普通产业的特殊功能。这也要求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要注重其经济效益,还要注重其社会效益。礼仪文化产业这一特殊功能的实现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精神的传承性与影响力。文化产品在生产、消费过程中,其包含的精神因素得以传承,并潜移默化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惯、文化心态、知识结构乃至世界观。礼仪文化产品具有礼仪精神和物质二重属性。一方面,它作为物质形态,具有物质属性,通过市场传播,成为商品;另一方面,它是思想感情产品,精神属性构成其本质属性。礼仪文化产品真、

善、美的内涵能够使人们从中获得知识、技能、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礼仪文化产品所蕴涵的思想、知识、精神、情趣等,最终会转化为消费者的思想观念,从而影响人的行为、作用于社会并形成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 第二,防御文化殖民、保障民族文化安全。随着文化产业全球化发展,文化产业强国通过文化产业的经济渗透实现其文化渗透,大肆宣扬其世界观、价值观。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也是各国经济文化相互交融的过程。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电影、广播、电视、网络等视听传媒在全球迅速普及,各种价值观、道德观等自由快捷地跨国界传播,推动了全球不同文化的相互吸收和融合,同时发达国家也凭借其强大的传媒优势,凭借其涵盖全球的通讯网络跨国公司,轻而易举地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有选择的信息输出,对发展中国家进行信息控制。美国历来把文化作为维护其世界霸权的软力量,不遗余力地在全球推销其文化产品和文化价值观,对他国实施“文化侵略”、“文化殖民”。在全球化浪潮中,国家一方面要重视传统文化保护,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另一方面又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注重对外来文化产品的政治意识形态的甄别。 欧盟和加拿大等国都制定了各自的文化产业或媒介产业发展计划,以增进民族和地区身份认同、保护传统文化为

意识形态与文化批评

意识形态与文化批评 ——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漫谈 一、意识形态 在当代中国语境中,“意识形态”多被当作某一阶级(政党)的政治思想观念或倾向来使用,以至于不少人总是将意识形态与政治观念混为一谈,却很少关注这一概念所依附的哲学史框架和社会文化语境。“意识形态”(ideology)一词在今天更多地与贬义(如神秘化、虚幻或欺骗)相关联,但它最初是作为启蒙主义理想中的一个重要的科学理性概念被提出来的。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思想家托拉西(Destutt de Tracy,1754-1836)是第一个把“意识形态”(ideologie)概念引入西方哲学史的人,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观念学”,即通过对观念进行唯物的、科学的精确描绘和研究而得到的知识。后来由于拿破仑将托拉西们污蔑地称之为“意识形态家(ideologue)”,才使这一概念蒙上了虚假、空洞的意涵。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对于意识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表现形式的探讨,揭示出这些意识形式对现实世界的异化和对主体的虚伪教化,这对“意识形态”涵义的转折产生了重要影响。随后的费尔巴哈对宗教这种最具异化特征的意识形式进行的彻底批判,都为人们揭示意识形态的社会根源提供了自信心和思想条件。 真正对意识形态概念发生革命性影响的人是马克思。他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1],昭示出马克思主义

探讨意识形态的两条理论途径。一条是通过理性批判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科学研究,最终发展成《资本论》那样的经济学-哲学专著;另一条则是通过对既有的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批判,创立新的意识形态观,以指导无产者进行工人运动或暴动的政治行动实践;前者更重视意识形态的真假认识价值,后者更注重意识形态的社会改造效果。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与马克思对社会结构的看法紧密相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将“一般意识形态”看成是某种社会为维持自己的存在和运转所必然带来的社会现象,属于“观念上层建筑”,是我们应该揭穿和批判的幻象。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意识形态的内容被具体化,指的是创建于物质条件和社会关系之上的各种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随着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建立和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日益深入,马克思不再将意识形态简单看成带有贬义色彩的虚假(歪曲)幻象,而更重视从唯物史观为意识形态定位,更重视揭示构成意识形态虚假性或歪曲性的社会关系根源。换句话说,就是不再纠缠于对意识形态想象是否真实的追究和批判,而更加重视揭露和消灭造成意识形态虚伪性的真实(物质)条件。马克思不但地揭示了意识形态生成和运作得以依赖的社会物质关系,而且进一步揭示了居于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为使自己的存在更具合法性而采用的种种话语策略和隐蔽手法。 马克思之后的革命哲学家列宁、卢卡奇、葛兰西等人以及法兰克福学派和法国的阿尔都塞也从不同程度发展了意识形态理论。出于建立新政权的需要,列宁开始将意识形态理解为描述性的概念(有别于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否定性批判观念),将意识形态看作配合阶级专政的附带内容,并将意识形态实践工作正式纳入到新社会制度的建设当中。而葛兰西却发现,意识形态在西欧社会远比列宁所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新挑战及对策分析(新、选)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新挑战及对策分析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同时,伴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我国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全球化趋势和科技信息化的发展,非主流意识形态不断蔓延,各种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错误思潮和思想观点不断滋生,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新挑战 (一)外部环境带来的挑战 1、西方强势经济实力带来的挑战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在意识形态的国际竞争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形成了强大的威胁。强大的经济政治实力,使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和价值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和认同,同时也导致了我国很多人对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盲目崇拜,并开始怀疑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产生了动摇。而我们在面对经济实力不如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实面前,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显得很苍白,缺乏足够的说服力。资本主义国家的强势发展,在今后很长的历史时期内,都会对社会主义阵营保持强大的优势,这将无疑会动摇人们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坚定信念。 2、网络信息化发展带来的挑战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途径不断增多,而且内容多种多样,在利益的驱使下,很多人淡化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和教育。而网络具有的全球性、虚拟性、互动性、自由性、快捷性和开放性等特性,使党和国家对意识形态的控制和导向产生了巨大的难度。目前,我国80%的网上信息是美国提供的,90%以上是英语,我国的信息输出量仅占全球互联网信息量的0.05%。因此,网络的发展其实是为西方的思想渗透提供了更宽广的平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二)内部环境带来的挑战 1、中国社会转型带来的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和发展,社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优越性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优越性 蔡建平献给朋友们 人类心理世界与文化世界的事物统称为“意识”。 某人相对稳定的“情感、思维方式与概念体系”,称作该人的“个人意识形态”。某人群的主流“情感、思维方式与概念体系”,称作该人群的“社会意识形态”。某国家占据主流地位的“情感、思维方式与概念体系”,称作该国家的“国家意识形态”。 由于各个国家与社会的“文化历史、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体系”不同,因此,封建国家与社会具有“封建意识形态”,资本国家与社会具有“资本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国家与社会应当具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哲人曰:新的不来,旧的不去。 例如,复印机、喷墨打印机与激光打印机来了,铅字排版打印机失去了先进性与优越性,自然就会退去。 同理,构建先进的优秀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硬件与软件,是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当务之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如果没有先进性与优越性,那就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以,“社会主义建

设者与接班人”应当合一,而不是对立的“官与民”。 人人都想生活得更好一些,都不愿意做“人下人”,都不愿意被压迫被剥削。然而,人人平等,共同富裕的美好国家与社会,需要配套的意识形态维系。因此,构建没有“人上人”的社会与国家意识形态,自然就会成为人类的共同愿望。 人类是群居动物,太古时代就形成了“原始社会”。有“社会”就有“社会情感”。“社会情感”与“个人情感”统一于“人类意识”。因此,古今中外各个社会皆有“社会情感”元素可以吸取。 例如,五千年前的伏羲时代,中华大地出现了提倡民族团结的龙文化,这就是优秀的“社会情感文化”。 又如,两千年前,中华文化巨人老子先生创作《道德经》提倡“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有静;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等优秀的“国家情感文化”。 由上可知:在中国构建优秀的“国家与社会情感”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关键在于人们是否珍惜。 人们的“意识形态”还与人们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古今中外皆有主观唯心思维方式、客观唯物思维方式、以及宏观唯真思维方式等思维方式。主观唯心

第八章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

第八章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 一、政治文化的功能 1、影响社会政治体系,任何社会的政治体系都有着其特定的政治取向模式,这就是政治文化。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家葛兰西在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点的时候指出,国家统治=暴力+文化领导权,其中,拥有文化领导权使其政治统治合理化。政治文化赋予政治体系以某种形式的合法性,而这一合法性支持正是政治系统有效运行的心理和观念基础。在传统社会,社会成员对政治系统正当性的信仰可能来自统治者的血缘世袭或宗教习俗,在这种社会形态中形成的政治文化常常带有明显的依附性特征,这种依附性反过来成为政治系统实现有效统治的基础;而在现代民主体制中,当权者的正当性则主要取决于他们在选举中是否获胜,他们在制定法律过程中是否遵守宪法程序,在这种政治体制下形成的政治文化成为该体制进行有效统治的基础。可见,政治文化的性质直接决定着政治统治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2、影响人们的政治行为, 既然政治文化表现为一种潜在的行为取向,那么,它必然会对人们的政治行为模式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在顺从型政治文化环境中,人们除了被动地接受政府行动所施加的影响外,并不打算去影响政治过程,人们往往倾向于认为自己只是政治系统的依附者。而在参与型政治文化环境中,人们能够获得必要的政治知识和信息,并利用各种机会介入政治事务。在这种政治文化中的公民,往往认为自己可以对政治过程发生某种程度的影响,并能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政治资源参与政治过程。可见,不同政治文化环境下人们的政治行为常常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3、影响社会的政治发展, 政治文化环境的改变是政治发展的先导力量。政治变迁和发展总是与一个社会人们在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以及政治思想等层面的改变相伴随。政治文化的变革往往预示了社会变革的来临。另外,社会成员政治价值观念以及政治态度的分布,也决定着政治变迁和发展的方向和速率。 二、自由主义所遵循的原则 1、个人主义原则,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它坚信社会生活中最具重要意义的是人类个体,而不是社会群体或集体组织。每个个体不仅具有同等的道德意义,而且具有独特的特性。自由的目标就是建立一种社会,使每个个人根据自己的判断尽其所能地去发展自己,追求自己的利益和幸福。基于上述观点,自由主义确立了一种中立的原则,给每个人以同样的机会做出他们自己的道德决定;它认为,人要得到自由的发展,不仅要排除人类活动的一切自然障碍,而且还要尽可能地排斥人为的干涉,而任其个人的本能自由发展和自我实现。 2、自由原则, 个人自由是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它在正义、平等、权威等价值选项中具有优越性。自由优先原则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之上:相信每个人都能够按其所愿做出自己的行动选择。自由主义认识到一个人的自由可能会威胁他人的自由,所以,它倡导“法律下的自由”。按照这种观点,自由也是一种许可,每个人都必须做出承诺,最大可能地享受与其他所有人一致的自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

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 课程名称 马克思经典选读 授课学期 2010 学年至 2011 学年 第 2 学期 学院 外国语学院 专 业 课程与教学论 学 号 2010010565 姓名 张 芳 任课教师 王秋梅 交稿日期 2011年6月26日 成绩 评阅教师签名 日 期 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发展 摘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经历了不断形成和发展的曲折历程。邓小平理论的提出,初步建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构建;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构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就,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

1.引言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具体要求。(朱兆中,2008)。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经历了更新与重构的曲折历程,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几代党中央集体,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国情实践相结合,形成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2.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特征和功能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他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这种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体现在时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由四个方面组成:(1)马克思主义是其核心和主导;(2)改革开放以来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主义的过程中形成的新思想、新观点;(3)反映未来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若干思想因素,在现实生活中,共产主义观念的部分呈现;(4)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如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结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政治思想、社会主义的法律思想、社会主义道德等等。(尚兴娥:199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理论上它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探索了在特色社会主义建立市场经济体系,加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体现在继承性与发展性的统一。中国共产党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也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也是不断前进创新的,与时俱进的。 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 意识形态具有政治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指明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方向,巩固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让公众坚信社会主义的政治优越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秩序有导向和巩固的功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经济的功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能推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并且指导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伦理规范和风俗习惯 )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但是无论怎么变化,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他们都是首先维护个人的利益,再到实现社会利益的增值。因此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思想观念层出不穷,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得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文化功能在整个特色社会主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包容和协调社会的各种力量,使全社会的成员能够团结一致,形成一个统一思想,凝聚民族的力量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繁荣发展。

文化的重要性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

1 ---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 文化的重要性、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 原理: 文化的重要性、特点及其功能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

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文化的特点:人化的形式;社会的性质;多样的形态。 文化有多方面的功能:信息功能;教化、培育和塑造功能;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功能;认识功能。 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 意识形态是文化结构中主体部分,属于思想的上层建筑,它同政治结构一起构成了社会上层建筑的整体。 意识形态根源于社会存在,但它一经产生,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具有特殊的功能。主要表现在:

2 ---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 第一,意识形态的变化发展同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不一定完全同步,表现为超前或滞后两种情况。 第二,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这种继承性造成了意识形态发展的独特的历史,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 第三,意识形态对社会经济结构以及政治结构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在于,它把不同集团、阶级,尤其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

内化为人的思想、情感,以支配人们的行动,从而影响社会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 (2)意识形态的功能 意识形态能动的反作用集中体现在意识形态维护或批判现实社会、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这两大功能上。 (二)可能的命题角度与例题 例题1 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先后进行长征。在长征途中,党领导红军跨越滔滔急流,征服皑皑雪山,穿越茫茫草地,突破层层封锁,粉碎了上百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克服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和张国焘的分裂主义等错误,纵横十余省,最远的行程二万五千里,胜利前进到陕甘宁地区,实现了红军主力的大会师。这场惊心动魄的远征,历时之久,行程之远,敌我力量之悬殊,自然环境之恶劣,在人类战争是罕见的。――摘自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

·现代管理2012/8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性和多样性的关系,科学对待非主流意识形态,推进主流意识形态与时俱进,事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大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一种自觉地反映一定社会集团(在有阶级的社会就是阶级经济政治利益的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观念体系,是一定社会集团、阶级的政治理想、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世界观基础,反映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自觉的、系统的思想观念体系。但是,任何社会的意识形态都不可能只有一种纯粹的形式。这是因为,一定的意识形态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政治制度决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政治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的性质也不同。然而,任何国家或社会,其内部总是或有不同的阶级、阶层,或有不同的所有制形式,或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其外部总是要不同程度地受到其他国家、民族意识形态的影响。因而,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领域,不可能只有一种意识形态。一个国家的一定时期,尽管可能存在多种意识形态,但各意识形态的地位并不是平起平坐的,而总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占据主导地位。 在当代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即主流意识形态。这是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的精神力量,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体现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理论指导、舆论力量、精神支柱和文化条件,它引导和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为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团结奋斗。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有多少种所有制、有多少个阶级,就有多少种反映其利益的意识形态。因此,意识形态不可能只有一种,而是多种多样的。在当代中国,事实

政治文化的两种维度_政治心理与意识形态

高等教育与政治理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 政治文化的两种维度:政治心理与意识形态 郑维东1,李晓男2 (11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广东深圳518060;21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公共管理系,北京100089) 【摘 要】大众政治心理和意识形态是分析政治文化的两个基本维度,二者之间存在着 和谐与冲突的两种可能,处理好大众政治心理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使其尽可能保持一种 和谐的状况,对于任何一种政治文化都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政治文化;大众政治心理;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919(2004)01-0050-04 Tw o dimensions of the political culture : political psychology and ideology 1.ZHE N Wei -dong ; 2.LI X iao -nan (1.Management School ,Shenzhen Univer sity ,Shenzhen 518060,China 2.Department o f Public Management ,China Youth College for Political Sciences ,China ) Abstract :Mass political psychology and ideology are the fundamental dimensions to ana 2 lyze political culture.There is the possibility of both s olidarity and conflict between these tw o dimensions.It is extremely significant for any political culture to cope sm oothly with the relation between mass political psychology and ideology and keep them in a s olidarity relation. K ey w ords :political culture ;mass political psychology ;ideology 收稿日期:2003-09-26 作者简介:郑维东(1968-),男,四川邻水人,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中西政治思想史; 李晓男(1964-),女,黑龙江北安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中西政治思想史。 一、大众政治心理:形成、特征和功能 大众的政治心理与政治家和统治者的思想观念相比,更像是流行音乐,体现了社会大多数的普通成员对于社会政治的初步认识和基本看法,通常体现为大众的政治观点、政治意识、政治情感和政治信仰。这其中,如果说大众的政治观念、政治意识是对政治生活的粗浅认识,是一些没有经过加工的零散的“思想原材料”,那么,大众的政治情感和政治信仰则是一些较为固定和持久的心理活

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思考

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思考 〔摘要〕从“意识形态”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概念转换,体现出列宁在革命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在中国尚处于转型期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全球化大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价值理想弱化、政治信仰缺失、多元文化并存导致鱼龙混杂等诸多现实问题。当前,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应在全社会X围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新方法,使马克思主义为普通民众所接受;将新媒体作为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有效阵地。 〔关键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5)03-0060-03 长期以来,意识形态问题就是一个全球关注的焦点,当下,学术界又兴起意识形态问题研究的热潮,意识形态革命论、意识形态批判论、意识形态终结论等问题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在我国尚处于转型期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意识形态建设方面出现一些问题在所难免,我们应正视

问题,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一 “意识形态”一词,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经济学家特拉西提出来的。特拉西所讲的“意识形态”即创建研究观念的方法的科学,“目的是建设一门基础性的哲学理论,即‘观念学’”〔1 〕(P30 )。然而,特拉西的“观念学”只是提出了意识形态概念。真正使“意识形态”概念发生实质变化的是马克思。1841年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中首次使用了德语的“意识形态”,后来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明确“意识形态”为“观念的上层建筑”,并从生活实践出发去阐释意识形态的来源、作用等问题,认为意识形态的本源及其存在方式就是真实的现实生活,由此确立了意识形态唯物史观的地位,从而创建了意识形态的哲学意义。从社会科学角度讲,意识形态就是对既有社会秩序的一种世界观的反映,它既包含政治变迁的历史,也表现出对理想社会的看法。但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意识形态其实就是阶级社会中特殊 利益者假借共同利益而在观念世界的必然反映,本质上是编造幻想、歪曲现实关系。因此,在其著述中“意识形态”实际上是一个否定和批判的概念。之后,列宁承继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概念,明确赋予意识形态肯定的内涵从而改变了其“否定和批判”的性质。在列宁看来,一定的意识形态总会代表一

公考申论之文化的意识形态导向作用.

公考申论之文化的意识形态导向作用 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价值和价值观念。一切文化产品都必然通过它的思想内容、科技含量审美情趣、风格式样等负载一定的价值取向,传输一定的价值观念。由于人们地位和利益等差别的存在,人类社会的价值观念从来是多层次、多样化、也包括多元化的。在多层、多样、多元的价值观念中,与阶级利益和国家政治相联系、因而地位和作用都比较特殊的那部分,被叫做“意识形态”。社会上的意识形态总是多元的,而一个国家的主导意识形态却只能是一元的,不能是多元的,历史的逻辑就是如此。因此有人担心:一旦开放文化市场,让文化产品作为商品听凭消费者选择,就可能导致多元价值观淹没主导价值观,落后文化冲击先进文化,我们就难以贯彻正确导向,西方意识形态的“和平演变”就有了可乘之机,等等。由此对文化走向市场持怀疑和否定态度,就是所谓的“思想僵化情结”或“意识形态误区”。 >>精彩专题推荐:2008公务员面试全攻略(题库)不难看出这一误区的要害,在于它表现出对人民群众的不信任和对自己意识形态的不自信。从理论彻底性和信念坚定性的角度看,这里涉及两个带根本性的前提:第一,我们的意识形态是属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还是来自大众之外、仅仅由少数人掌握的?第二,我们的意识形态是不是科学的、先进的,因此经得起实践和历史考验,不怕面对多层、多样、多元化竞争的。如果这两条都明确而且肯定,坚信我们的意识形态越是面向群众就越会被群众理解和接受,越是面向实际就越能显示它的威力,那么就没有理由害怕和反对文化进入市场,而是自觉地积极地理解和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坚定地推进文化体制的改革。相反,那种过分的意识形态自我压抑、自我封闭,只能说是暗含着对人民群众的不信任和对我们自己的意识形态的不自信,这正是僵化观念导致思路单一的结果。其实从历史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从来都是在全世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围攻中成长和发展的。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证明,马克思主义越是和实际相结合,越是面向实际并被群众所掌握,就越是有生命力。在意识形态问题上不相信人民群众,其实也是“精英文化情结”的一个延伸。它导致文化上的自我封闭、孤芳自赏,也使得我们对许多问题的处理方法变得简单、保守,越来越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缺乏效率。因此我们也要反思,对传统意识形态中那些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落后的,或是狭隘僵化、导致“三脱离”的东西,要予以纠正。坚信我们的主导意识形态是和人民大众的利益一致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斗争中发展的,我们的意识形态就不会成为拒绝文化体制改革的理由,而是成为积极探索改革创新的精神动力和指针。我们党的、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意识形态。其中最根本的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并且要充分尊重、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我们文化体制改革的各项措施归结到一点,就是要充分保证和落实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这就要把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要放在应有的位置上。不承认文化需要的多层次,企图用封堵的办法去统一、“纯洁化”,结果是使许多正路不通,邪路反而有市场。我们应该用开放的、多样化的积极态度去组织和引导,我们意识形态的亲和面就大,团结力、凝聚力就强,意识形态教育的成效就会好得多。总之,文化有它的逻辑,意识形态是文化的思想内容,如果没有思想内容的开放和发展,文化体制改革是不可能进行下去的。当然,开放不是放任自流,如何在多样化的市场

论社会主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论社会主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论社会主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张 雷 声 【内容提要】在我国现阶段存在着多种意识形态成分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这是不容否认的。加强社会主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必须正确区分学术问题、思想认识问题与政治问题的界限,正确处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发展马克 思主义的关系,正确处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贯彻“双百”方针的关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主流意识形态 作者张雷声(1954-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872)。 20世纪末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上出现的震惊世界的苏东剧变事件,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意识形态“多元化”,马克思列宁主义不再是指导思想,反社会主义思想、资产阶级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苏东剧变事件的发生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意识形态领域,不讲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不讲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是没有出路的。在我国现阶段,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去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想,正确区分学术问题、思想认识问题与政治问题的界限,正确处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正确处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贯彻“双百”方针的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的阶级、集团基于自身利益对现存社会关系自觉反映而形成的认知体系,由一定的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社会学说及观点所构成,反映了一定阶级或集团的利益取向和价值取向,并为其服务,成为其政治纲领、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社会思想的理论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精辟地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①任何社会都存在着主流意识形态和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主流意识形态构成一个社会思想文化的中枢和支柱,构成一个民族精神信仰的基础和载体,起着扩大政治认同、进行政治整合、规范政治行为、增强政治体系的合法性、促进政治稳定的作用。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路径研究》(07BKS038)的阶段性成果。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8页。 ·37·

意识形态与人的活动的关系

海南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概论》课程 实践教学论文 (二○一至二○一学年度第学期) 论文题目:意识形态与人的活动的关系 学生姓名:叶俊森 学生学号: 20132111310089 所在学院:海洋学院 年级专业:2013级水产养殖学专业 任课教师:蔡文举 完成日期: 2015 年 6月3日 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制

意识形态与人的活动的关系 (叶俊森,2013级水产养殖学专业) 【内容摘要】意识形态作为我们人类生存发展的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思想,纵观历史,意识形态影响改变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等等,个人感悟是意识形态最重要的是他虽是虚渺的存在着,但能通过改变人的思维方式从而去影响人的一系列做法和行为,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发展进步,就是意识形态驱使着人类,给不止步于当前,不满足于现状的人一种思维动力,一种精神牵引,从而改变自己,而集体意识形态的进步,会进而影响社会,从而改变社会活动,在文化,经济,信仰,宗教,法律,政治,道德等个方面体现出来。 【关键词】意识形态,人,影响思维,支配行为,改变活动。 意识形态也称观念形态,指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对于世界和社会的系统的看法和见解,包括政治、法律、艺术、宗教、哲学、道德等思想观点。它有两个重要的特征: (一)它与实际生活的关系是“错位”关系。也就是说,意识形态并不客观地反映实际生活,它总是受到统治阶级的特定的阶级利益的扭曲,因而和实际生活有距离,甚至是正相反的。比如,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到处散布“人人平等”的福音,但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生活中却充满了人压迫人、人奴役人的现象。这就是一种“错位”关系。 (二)它与人的关系是体验的关系,它带有一种强制的性质,常常以无意识的方式侵入人们的生活,并在人们的思想中沉淀下来。意识形态作为感知、被接受和被忍受的文化客体,通过一个为人们所不知道的过程而作用于人。许多人自以为摆脱了“意识形态”,实际上始终站在它的舞台上。 一、意识形态的形成 自从人类从动物性中脱离出来而具有社会性开始,对于更好的生活的追求就成为了是社会人无法避免的行为和心理,而产生的一系列的做法和行为。人的行为是靠思想来支配的,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有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污名化现象剖析

收稿日期:2009-01-16 作者简介:1.钟君(1979-),男,山东昌乐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郑承 军(1969-),男,重庆人,北京语言大学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第42卷 第3期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5月 V o.l 42 N o .3 J OURNAL OF Z H E NG Z HOU UN IVERS I TY M ay 2009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污名化0现象剖析 钟 君1 郑承军 2 (1.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北京100732;2.北京语言大学,北京100083)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种复杂因素的作用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存在/污名化0现象。该现象具有深刻而复杂的历史背景,根源于对意识形态概念的曲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悬空化现象和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诋毁。要有效避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污名化0现象就必须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批判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理直气壮地宣传和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关键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污名化 中图分类号:D 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09)03-0028-04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国内的复杂形势使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了复杂的态势,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毫不动摇地高扬马克思主义旗帜的同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当前,曲解意识形态概念的基本内涵,诋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赋予/意识形态0一词贬义色彩,使意识形态/污名化0的现象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污名化0的历史背景 首先,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客观现状使一部分人的社会主义信念产生动摇,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产生一定的怀疑。自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了巨大的挫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期。在这种情况下,国际上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或非马克思主义思潮趁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行了恶毒地攻击,严重诋毁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其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单质化和历史扁平化消解了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伴随着全球市场的日益形成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各国的同质性越来越大,世界单质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同时,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由于长期共存,历史扁平化的倾向也越来越明显。在这种条件下,看似/中立0的全球主义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构成了严重的挑战,具有很大的迷惑性。 再次,以市场化为趋向的社会改革也影响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当前,我们正在致力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倡导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而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然而,在实际的改革过程中,有的人把利益导向作为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内容,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 腐朽思想滋生泛滥,致使一部分人歪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鼓吹取消公有制,主张实行全面私有化的市场经济。 最后,多元化的社会构成也消解着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社会分层和社会利益日趋多元,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总之,种种多元化的社会现实,决定了人们社会价值观和社会思潮的多元化,这对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一元化指导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污名化0的基本表现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污名化0现象的重要表现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被公然诋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否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内出现/马克思主义过时论0、淡化主 流意识形态的倾向可以说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诋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最好注脚。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0和/马克思主义边缘化0,公开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是当前一部分所谓/公共知识分子0诋毁、否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伎俩。/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者0为达到攻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目的,常常采取以下方式:曲解马克思主义者的基本思想(如邓小平的不争论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杀鸡取卵、断章取义;错误判断当前中国社会形态与社会性质;故意放大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矛盾和问题;把马克思的个别过时的论断和观点置换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过时。当前在知识分子队伍中,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的观点,仍有相当的市场。某些理论工作者和高校教师,甚至在课堂内外公开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已经过时,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也解决不了当前中国的实际问题,主张用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取代马克思主义。一些所谓/公共知识分子0等公开否定四项基本原则,主张资产阶级自由化。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第八章加入WT0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创建和传承的物质精神成果。作为历史上存在过的观念体系和知识体系,任何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均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等特征。加入WrO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举措。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最根本的特征和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它既是资本扩张与增值的经济过程,又是思想文化激荡·与碰撞的政治过程。作为经济和政治过程的统一,经济全球化在产生经济整合的同时衍生出文化冲突,在推动国际交流合作的同时引发民族及地区间的摩擦。加入W10势必加剧这些矛盾的进一步激化。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握机会,迎接挑战,在批判、继承和创新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一)文化与意识形态文化是人类为厂满足自己的欲求和需要而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作为人类改造世界的方式、能力和结果,文化既表现为有形的物质存在,又表现为内在的精神状态。为了物质上的满足,针对自然界,人类创造了物质文化;为了精神上的满足,针对人类自身,人类创造了精神文化。由于文化几乎涵盖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通常对文化作出较为狭义的解释,而特指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分为知识型文化和心理型文化两大类。知识型文化往往以相对稳定的形态表现在人们面前,它包括教育、科学、哲学、史学、语言、宗教、文学和艺术等;心理型文化则潜在地蕴涵于人们的风俗习惯之中,它包括民族精神、社会心理和个体心理等。概而言之,精神文化主要指人类在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基础之上,通过教育、科学、哲学、史学、语言、宗教、文学和艺术等形式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心理定式和行为准则。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生存方式,如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等亦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就精神文化的现象而言,其内在蕴涵和外在形式极其复杂,它是社会因素各个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每一种文化的形成均涉及生物、地理、历史、政治和经济等各种要素,这些要素对文化特性的形成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都不是惟一的。虽然“经济与文化其他方面的关系要比地理环境与文化的相互关系更为密切,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生活的每个·特征都由经济状态所决定。我们看不到经济力量如何决定艺术风:格、礼仪和特殊的宗教信仰的形式。相反,我们看到的是经济和文化相互作用、互为因果”①。文化呈现为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它是特定社会和特定时代的产物。文化拥有一个连续不断的积累过程,它是任何社会和任何时代都必须直视的历史遗产。我们每一代人都面临着一定的、不容选择的文化环境,同时,我们每一代人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需要对继承下来的文化加以改造,抛弃过时的理念,注人新的内容。有鉴于此,众多历史交织的同一社会里,先前文化的某些特征总会以各种方式存在于后续的文化现象中,民族国家的历史越是悠久,民族文化的积淀就越是深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传统文化是固化的过去,凝聚着古代思想理论之精华,体现着全部历史活动之表征。文化传统则是动态的现实,并不代表传统文化的全部,而是经过选择和积淀的传统文化。文化传统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本身,它是人为实现自身价值和满足自身需要,对所获成果的一种强调,体现出人主体性所特有的能动与创造。作为人特殊劳动过程的一种结果,文化传统在历时性与共时性的交织之中,得到了重新筛选和沿传。通过一代又一代人创造性的历史活动,文化传统不断获新的生命与活力,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力量与生机。因此,一定的文化总是历史的、时代的、民族的,由民族群体在共同的社会环境中创造,由民族成员在共同的历史传承中保持、完善和弘扬。它植根于民族群体的土壤,反映民族群体的本质,折射民族群体的特征,维系着民族群体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具有独立性、稳定性和全民性的特点。意识形态是一种自觉地反映一定社会集团经济政治利益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观念体系,是一定社会集团、阶级的政治理想、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思想基础。作为意识形态一般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意识形态是一个内涵非常广泛的概念,它是千百年来历史上形成的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念、伦理思想、心理情感、风俗习惯、交往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