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宗商品供给侧改革专题调研分析报告2017

中国大宗商品供给侧改革专题调研分析

报告2017

分析和预测

Economic And Market Analysis China Industy

Research Report 2018

zhongbangshuju

前言

行业分析报告主要涵盖范围

“重磅数据”研究报告主要涵盖行业发展环境,行业竞争格局和企业竞争分析,市场规模和市场结构,产品的生命周期,行业技术总体情况,主要领先企业的介绍和分析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

”重磅数据“企业数据收集解决方案

”重磅数据“平台解决方案自身数据库包含上中下游产业链数据资料。能够有效地满足不同纬度,不同部门的情报收集和整理。依据客户需求,搭建属于企业自身的知识关系图谱,打通上、中、下游的数据信息服务,一站式采集到所需要的全部数据服务。可以满足不论是企业、个人还是高校或者研究机构在不同层面需求。

关于我们

”重磅数据”是基于知识关系挖掘的大数据工具,拥有关于企业、行业与专业研究机构的最完整的全球商业信息解决方案,帮助您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最全面的商业资讯。提供全球超过500个行业的分析报告,用户均可获取相关企业、行业与企业决策者的重要信息。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有价值的商业信息。

目录

第一节引言 (8)

第二节大宗组供给侧改革策略分析 (10)

一、1997-1998:改革政策不断加码 (11)

二、1999 年:改革进入实质性阶段 (15)

三、大宗组供给侧改革总结 (27)

第三节煤炭市场供给侧改革分析 (35)

一、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难度较大 (35)

二、上一轮行业供给侧改革回顾 (36)

三、本轮政策节奏快于上一轮 (43)

四、以时间换空间倾向渐浓 (45)

第四节钢铁市场供给侧改革分析 (46)

一、钢铁市场供给侧改革进度 (46)

二、钢铁市场供给侧改革节奏 (49)

三、钢铁市场供给侧改革效用 (56)

第五节有色行业供给侧改革分析 (60)

一、供给侧改革时间线 (60)

二、行业形势严峻,量价下滑 (61)

三、96-98 年行情回顾 (77)

第六节建材市场供给侧改革分析 (80)

一、供给侧改革进度 (80)

二、行业改革方式 (81)

三、改革意义 (86)

四、改革影响 (89)

图目录

图1:我国1992-1996年棉纺锭新增产能单位:锭 (10)

图2:1998年国务院组织架构图 (11)

图3: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速 (13)

图4:全行业亏损 (14)

图5:纺织业利润总额 (15)

图6:纺织业国有企业利润总额 (15)

图7:煤炭行业去产能进程 (16)

图8:煤炭行业去产能进程 (16)

图9:2000年我国纺织行业利润总额扭亏为盈 (17)

图10:1995-1999年我国棉纺锭产能 (18)

图11:1995-2005年我国高校招生情况 (20)

图12:国有煤企职工人数降幅较大 (21)

图13:煤炭企业单位数下降 (21)

图14:国有纺织业职工人数降幅较大 (22)

图15:企业单位数下降 (22)

图16:2000年煤炭行业扭亏为盈 (23)

图17:2000年后煤炭行业降杠杆取得明显成效 (24)

图18:1999年纺织行业扭亏为盈 (24)

图19:2000年后纺织行业降杠杆取得明显成效 (25)

图20:收入增速快速回升 (26)

图21:利润率持续提升 (26)

图22:收入增速恢复 (26)

图23:利润率提升 (27)

图24:盈利变化推动改革进程 (28)

图25:1998.1-1999.4各行业涨跌幅 (28)

图26:1999.5-2001.6各行业涨跌幅 (29)

图27:煤炭行业涨跌幅及超额收益 (30)

图28:1996.1-1998.2各行业涨跌幅 (30)

图29:1998.3-2001.6各行业涨跌幅 (31)

图30:纺织服装行业涨跌幅及超额收益 (32)

图31:纺织业1999年末衰退中的反复 (33)

图32:煤炭2012年前处于成长期 (33)

图33:1999.5-2001.6各行业涨跌幅 (34)

图34:纺织服装、煤炭行业相对收益 (35)

图35:行业国有产能占比大 (35)

图36:国有煤炭企业员工负担重 (36)

图37:1996年后煤炭产量增速下滑 (37)

图38:1996年后煤炭消费增速下滑 (37)

图39:国有煤企职工人数降幅较大 (39)

图40:企业单位数下降 (40)

图41:2000年后煤炭行业降杠杆取得明显成效 (41)

图42:1999年煤价底部震荡 (41)

图43:2000年行业扭亏为盈 (42)

图44:上一轮供给侧改革路径 (43)

图45:2015年黑色行业实现税金1385亿元,利润总额526亿元 (50)

图46:2015年黑色行业收入占比GDP约为9.54% (50)

图47:当前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远低于90年代国企改革时期 (52)

图48:当前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在提升,农村人口回流容纳空间难比以前 (52)

图49:钢铁行业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重大 (54)

图50:钢铁行业经营现金净流量仍为正值 (55)

图51:美国70年代开始经历近30年的去产能 (55)

图52:1984年之后日本钢铁产能整体持续下降 (56)

图53:日本1984-1987年、1998-2001年期间,钢铁产能均快速去化,但钢价或下跌或持平 (57)

图54:美国1991-1994年、2002年期间,钢铁产能均快速去化,但钢价均持平 (57)

图55:日本1991年钢铁行业去产能,产能利用率提升,但GDP见顶回落导致行业盈利下滑 (58)

图56:美元相对于矿产国汇率大幅度走强 (61)

图57:中美利差在14年后逐步缩小 (62)

图58:铜90分位成本曲线在13年后开始显著下降 (62)

图59:94年加息周期,美元从首次加息后一年内走弱 (63)

图60:04年加息周期,美元在首次加息后依然走弱 (64)

图61:此次加息周期美元预期比较充分,未来一年再度快速走强的可能性较小 (64)

图62:一个典型的矿业开发流程,需要的时间为5~7年甚至更长 (65)

图63:全球重要铜、铝业公司资本支出同比(年度,以美元计算) (66)

图64:铜下游细分 (67)

图65:铝下游细分 (68)

图66:锌下游细分 (68)

图67:镍下游细分 (69)

图68:地产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销售面积 (70)

图69: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情况 (70)

图70:有色冶炼及延压加工业利润情况 (71)

图71:有色采选业固定投资完成额同比 (71)

图72:有色冶炼及延压加工业固定投资同比 (72)

图73:精炼铜与铜材产量月度同比 (73)

图74:电解铝与铝材产量月度同比 (73)

图75:精炼锌与镀层板产量月度同比 (74)

图76:精炼铅与铅酸电池产量月度同比 (74)

图77:铝冶炼行业利润情况 (75)

图78:铜采选行业利润情况 (75)

图79:铜冶炼行业利润情况 (76)

图80:铅锌采选行业利润情况 (76)

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历程回顾

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历程回顾 一,20世纪80年代:引进市场经济金融体系的基本结构 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国民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早期,金融市场领域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引进市场经济金融体系的基本结构。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大一统”的金融体系中只有人民银行一家。当时金融体系最明显的特征是,人民银行既管宏观平衡,又提供商业性金融服务。80年代金融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改变这一金融组织体系结构,通过建立一些新的金融机构,将中央银行和商业性金融体系分开,构建一个所谓双层银行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中央银行专注于宏观调控、金融监管和为银行提供支付清算等金融服务;商业性金融机构则从人民银行独立出来,面向企业和居民提供商业性金融服务。具体而言,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以及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建立或恢复建立的。建设银行过去服务于财政功能;中国银行在恢复设立之前实际上是人民银行内部的国际局(对外加挂一个牌子);农业银行当时是一块虚的牌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过去只做进出口方面涉及的货运险,是人民银行和财政部的下属机构。 与此同时,80年代还在探索证券交易。当时没有成立股票交易所,80年代后期有个别证券营业部试点开展了证券交易。 二,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和中期:建立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基本框架 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和中期,金融改革发展以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为根据,与国家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相平行,主要特征就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金融市场和组织结构的基本框架。 首先是专业银行转向商业银行。当时,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大国有银行和交通银行都已经成立了,但四大行还是专业银行,分别服务于工商业、农业、国际业务和项目建设等行业或领域,相互之间没有充分的竞争。这显然不符合竞争性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同时也难以进行调控。并且,如果国家在某一领域有政策性要求,如有企业发不出工资,国家要求给予支持,那么四大行也必须负责自己领域的政策性业务。这不仅不利于银行业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市场主体的健康发展。基于这种考虑,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三家政策性银行,即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专门承担政策性服务,四大行只承担商业性业务,同时四大行不再按专业领域划分业务,相互之间可以交叉、竞争,以便改进服务。 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另一重要背景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国有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建立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基本特征的公司组织结构和初步的治理框架。当时就有一个问题,如果现代企业制度也适用于这些大型国有银行,那么这些专业银行也要像国有企业改革一样,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改变专业银行的性质,变为市场竞争主体,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运营管理。 其次,这一时期建立了证券市场。1990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建立,国家层面成立了证券委和证监会,后来证券委的发行审核功能合并进了证监会。 再次,保险业取得较快发展,特别是寿险开始初步发展。1998年,专门成立了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2017年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分析

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开始下降、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经济增长动能转换的节点,如何在维护经济平稳运行下解决结构失衡,如何避免经济在换挡窗口因政策变更而出现落差,如何防控经济系统性风险的出现与扩散并为供给侧改革的“三去一降一补”提供温和环境,是目前一行三会需共同协调解决的难点。 宏观上来看,外储与外汇的矛盾仍需平衡,需求与供给的失衡仍需匹配,产业链条的传导阻滞仍需解决,中观层面的产能仍需出清,尤其是传统周期性行业的落末加速,房地产去杠杆与去库存的进程加快,使得经济数据更加敏感。微观层面国企改革进入深水区,上游的煤炭、钢铁厂逐步进行改制,但固疾仍深,银行不良资产率居高不下,急需找到合适渠道工具进行疏通。 产业链条上来看,由于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以及未来政策的预期,市场已将上游原料价格不断推高,但下游需求受限于房产新政的限制和去杠杆的要求而低迷,上下游的错位矛盾挤占中游产业的利润空间,同时供给侧与国改混改的叠加,让部分国企“死而不僵”,始终无法市场化出清。 从货币角度来看,2016年黑天鹅事件频发,美元持续走强,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美元兑人民币一度下滑至 6.98。市场保外汇还是保外储的言论左右摇摆,同时国内货币结构失衡,(M1-M2)剪刀差持续扩大,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并未放大,而是在一定区间内持续走平,M0的增速放缓,资金开始在银行系统中沉淀,央行投放的资金既未实际流入实体经济,增加社会投资,也未进入金融系统推高资本价格,吹大资本泡沫,造成了流动性放缓

沉滞于账面上。 图 1固定资产价格指数与货币动量 对于国内经济体系而言,流动性充裕利率,但社会融资规模和固定资产投资并未有效放大,甚至略有减少。证明整个经济有陷入“流动性陷阱”的可能。 这也是央行为何自2015年6月以来迟迟不能主动降息的原因之一。 经济环境 从外部环境来看,美国经济强劲,物价与就业稳定向好,为避免未来几年可能面对的经济危机冲击,需要尽快回归货币政策正常化,美联储长期利率中值目标约为3%,而为挽回2015-2016两年美联储加息“前瞻性指引政策工具”的失信,则更进一步强化了2017年后加息频率的确定性。预计2017年内2-3次加息。美元的强势一方面对新兴经济体资本吸引力增加,同时造成人民币汇率一定程度上的被动贬值,如何平衡外汇与外储的“跷跷板联动”,给予市场正确的预期引导,是央行重要的领导责任。 图2中国外汇储备与人民币汇率

近20年来中国金融改革取得的成就及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近20年来中国金融改革取得的成就及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专业:财务管理 班级:四 姓名:陈松 学号: 41015149 (一)我国金融改革取得的成就 1992 年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以来, 中国金融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金融在改革中稳步健康发展, 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1. 金融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 金融业务迅速发展 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始于金融机构的组织创新,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目前已经基形成一个以中国人民银行为领导,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主体, 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金融组织体系, 并且在逐步完善。到1996 年末, 中国国内金融机构有:政策性银行3 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4 家、其他商业银行14 家、城市合作银行18 家; 信托投资公司244 家, 证券公司96 家, 财务公司69 家, 保险公司21 家。 国家政策性银行的建立, 初步实现政策性金融业务与商业性业务分离, 随着其内部管理体制的改善, 实现了与商业银行的合理分工, 步入正常发展轨道。国家政策性银行已开始在支持国家重点建设、促进固定资产投资改革、加强粮棉油收购资金管理、推进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出口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996 年, 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继续向现代商业银行转轨, 加强内部管理, 强化一级法人体制和总行对分支机构业务活动的统一调度, 向集约化经营迈出了重要步伐。1996 年国有独资银行全部进入世界100 家大银行之列, 其他商业银行也获得了进一步发展。1996 年, 组建城市合作银行的大中城市由35 个扩展到100 个, 农村信用合作社正在按照合作金融原则进行规范, 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在调整和规范中健康发展, 保险在稳定企业经营、安定人民生活和促进市场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 金融法律框架基本形成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中国金融法制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特别是在

供给侧改革的五大任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03713386.html, 供给侧改革的五大任务 作者:郝春颍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7年第03期 【摘要】供给侧改革作为中国转型时期的重要举措,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 大创新。供给侧改革是大势所趋,当前它有“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补短板、降成本这五大任务。 【Abstract】 The supply side reform as the important measure in China transition period,which is the significant innovation of adapting and leading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new normal. The supply side reform is the trend of the time, and it has five missions such as reduce the capacity, inventory, leverage ratio, improve weak links and decrease the cost.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五大任务 【Keywords】supply side ;reform; five missions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3-0177-02 1 供给侧改革 1.1 供给侧 所谓“供给侧”即供给方面。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取决于经济中需求和供给的相对平衡。这个“侧”字并不是“侧重”而是“端”,“一端”的意思。 需求侧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与此同时,“供给侧”是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四大要素。 从微观上讲,需求侧就是消费商品和服务的领域,而生产和提供商品服务的叫供给侧。 从宏观上看,国家的宏观政策调控有两个框架,也是调控经济的两个框架:一个是需求侧管理,一个是供给侧管理。 需求侧管理认为:需求不足导致产出下降,所以拉动经济增长需要“刺激政策”来提高总需求,主要是加大投资、刺激消费和拉动出口;而供给侧管理认为:市场可以自动调节总需求,所以根本不需要所谓的“刺激政策”来调节,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在于在供给和生产端做文章,通过鼓励企业创新、促进淘汰落后,降低税费负担等方式,从而推动经济发展。[1] 1.2 供给侧改革

中国金融结构的改革与变迁

中国金融结构的改革与变迁 经济运行与金融活动相伴而行,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金融的发展,金融的发展又反过来成为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力量。深入了解一国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水平对研究整个金融体系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从对中国金融结构的历史回顾到现状分析,最后对中国金融结构的未来进行展望,系统地对中国金融结构的改革与变迁做出详细分析。 一、中国金融结构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发展,与之相对的,中国的金融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与发展。金融体系从改革开放前的“大一统”转变为现在多种金融工具共存的全方位金融体系,金融机构也从单一银行制逐步发展为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多行业的结构体系。过去三十多年的发展中,我国形成了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格局,这种格局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点: (一)银行业是整个金融体系的主体 在改革开放前的“大一统”金融体系中,国家银行垄断了整个金融市场。经过改革,金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分离,股份制银行逐步设立,证券、保险等新型机构开始出现,我国资本市场也实现了从无到有,迅速发展。但是,我国金融市场以银行业为主导的结构仍未改变,间接融资仍然是我国主要融资方式。据统计,1995年,我国间接融资10568亿元,直接融资仅有1380亿元,间接融资占比达88.4%。到2003年,我国间接融资比例仍保持在85.1%左右。在此期间银行存贷款也是我国金融资产的主要部分,如1978年,我国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占全部金融机构总资产的93%,1986年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占全部金融机构总资产87%,1991年,该比例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达到84%。同样地,银行信贷融资成为我国企业获取外源融资的主要形式,整个银行业为非金融企业提供的正式渠道信贷资金比重一直处于平稳高位状态,1993年该比例为96.31%,2003年98.26%,平均保持在98%左右。 (二)中国银行业主要以国有性质为主,政府为实际控制者 经过不断改革,我国银行业体系逐步出现多样化构成,股份制商业银行、城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 刘世锦 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内容,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全面提升中国各方面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其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重点解决产能、行政性垄断行业、城乡发展、创新环境以及产业升级等五个问题;最后在文末分析了供给侧改革与“三驾马车”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驾马车;生产率 1.供给侧改革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相对需求侧改革的措施,供给侧改革更侧重于提升经济增长效率,更侧重于增强企业长期发展活力,更注重经济长期持续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的重点不是扩张经济总量,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全面提升中国各方面的要素生产率。这作为一条主线,是中国经济下一步长期稳定发展的核心问题。现阶段,政策着力点应放在加大供给侧调整力度上,引导过剩产能供给侧减量和结构调整,达到与需求侧相适应的新水平,价格企稳,企业盈利能力恢复,进而实现转型再平衡。 目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企业盈利水平是需要特别关注的核心指标。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高一点、低一点不是最大问题,关键是使企业盈利保持增长的状态。现在企业盈利是负增长,将来企

业盈利以后,就业就会增加,财政收入也会增加,企业风险就得到了控制。我曾说过,企业可盈利、财政可增收、就业可充分、风险可控制、民生可改善、资源环境可持续的“六可目标”,核心就是企业可盈利。这应该是经济转型的一个核心指标,也是衡量改革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 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五中全会都已经讲了很多,宏观的部署也都有了,关键是要把文件变成实践、要落到实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上下联动”,既要有顶层设计,也要有基层视野。首先,顶层设计主要是管宏观方向,划出底线。此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到底哪些措施比较有效,还是要让地方和基层企业有更大的空间来试验,通过试验才能找出切实管用的措施。这也是我国过去30多年改革最重要的一条经验。这条经验现在依然适用。 2.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从何处入手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在减产能方面切实加大力度,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对整个中国经济,大家普遍关注GDP增速放缓,其实最具挑战性的是工业企业盈利水平下降。工业企业盈利负增长已经持续一年多时间,其主要原因就是产能过剩,特别是钢铁、铁矿石、煤炭、石油、石化等重化工业部门,产能过剩严重。PPI已连续40多个月负增长,这些行业对整个工业PPI下降的贡献占70%到8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解释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解释 从社会主义本质论出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是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其核心标志是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福利水平。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包含多重任务:从长期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各类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之举;从中期看,推动产业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是发展生产力的核心步骤;从中短期看,克服各类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防止经济增速过快下滑是发展生产力的核心内容;从近期看,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核心内容的五大歼灭战是发展生产力的切入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侧重解答实际问题,是针对我国宏观经济供求关系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过去,我国宏观经济供求矛盾主要表现为供给短缺,需要扩大生产规模;随着发展水平提高,现在我国宏观经济供求矛盾主要表现为部分产能过剩和部分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并存,需要供给和需求更好匹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使我国供给能力、供给质量和供给结构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与生态环境需要。这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也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新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资本、资源等要素活力的释放,使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国内国际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国内看,我国正处于“三期叠加”时期,面临产能过剩、供需错配等突出问题,加之投资回报率下降、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人口老龄化加快等不利因素,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从国际看,全球外贸低迷造成出口下滑,我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加速追赶的两面夹击,低成本优势减弱,制造业创新能力不强。在新形势下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必须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实现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根据政治经济学市场运行理论,市场供求失衡不仅意味着需求不足或供给过剩,而且表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大环节都出现了问题,是多环节的市场失灵。其中,生产环节中的所有制、企业劳动关系、治理体系以及竞争体系尤为重要,是很多资源配置问题的根源所在。因此,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当前的经济问题,必须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多环节寻找答案,从整体调整、全面改革、协调发展的角度展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其要从生产环节入手,推动过剩产能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李佐军 近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热词,这是好事。 供给、需求、价格乃经济学最重要的概念,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大厦就建立在这些概念的基础上。需求是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总需求由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驾马车”组成。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一时期某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劳务,总供给可近似用总量生产函数来表示,由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共同决定。 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 供给侧包含两个基本方面:一方面,生产要素投入,如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土地等资源投入、企业家才能投入、政府管理投入,分别对应着收入法计算的GDP中的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税收;另一方面,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由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如工业化、城镇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等)、要素升级(即生产要素质的提升,与生产要素量的投入增加不同,包括技术进步、知识增长、人力资本提升等,创新驱动即是解决这些问题)“三大发动机”(其中制度变革又是根源性发动机)决定。 隐含在其中还有三个重要的供给侧因素:一是主体发展,包含劳动力或创业者、企业和企业家、投资者、政府管理者等主体素质的提

高,及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二是产业发展,含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新兴产业成长等);三是区域发展,包含区域创新、区域结构优化、区域新增长点的形成等。 结构性问题主要包括产业结构问题、消费结构问题、区域结构问题、要素投入结构问题、排放结构问题、增长动力结构问题、收入分配结构问题等。 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几乎包括所有重要的改革,如行政管理制度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财税制度改革、金融制度改革、价格制度改革、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生态制度改革等。可以说,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相当于从“政府调控侧”转向“全面改革侧”。 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避免几个误区和偏颇: 一是简单用西方供给学派的观点来理解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西方供给学派主要强调减税、放松管制、反过度福利等,这确也是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但中国体制特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绝不限于此,内容要丰富得多。 二是将供给侧与需求侧对立起来。以为转向供给侧就不要需求侧了,其实供给侧与需求侧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或一只手的手心和手背,缺一不可,而且二者要尽可能对称和平衡,经济才能健康可持续发展。过去多年来我们过于强调从需求侧进行政府调控以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现在强调供给侧是对其进行修正,但过于偏向供给侧而忽视了需求侧,同样是一种偏颇。 3

中国金融大变革

中国金融大变革 金融体制改革加速进行时 * 西方国家经济仍飘摇动荡,中国政府则着眼于在未来3-5 年内推动改革全面加速 * 利率市场化推进有望加快,债券市场规模将增加一倍... * ... 人民币在五年内可能成为完全可兑换货币 提要 西方经济疲弱仍在持续,市场将目光投向中国并密切关注决策层刺激经济的政策举措。未来一段时间,有望看到财政和货币稳增长的政策努力持续,并拉动经济温和回暖。关注短期政策波动之余,更应注意到金融领域的一系列改革正加速推进。预计明年年初上台的新一届政府领导人金融领域的改革进程表中将包括银行体系改革、发展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开放以及人民币可兑换几个方面,推进的速度可能超出大多数人的预期。这一变化一方面可以提高资本配置的效率,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为正在形成的中产阶级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获取更高收益并进而促进消费,为经济增长从投资向消费转型并提升潜在增长速度创造条件。 本报告分析了未来三到五年可能的改革推进路径。金融领域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推进过程中的波动和曲折在所难免。在这一过程中,吸收借鉴他国历史经验及教训无疑有助于少走弯路。 从银行到债券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问题的累积迫使决策层加快发展以债券市场为主的直接融资渠道。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从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转移催生了巨大的基础设施(铁路、公路、桥梁等)投资需求。超过50%的国民储蓄率决定了资金并不成其为问题。但长期融资工具的匮乏意味着基建投资项目的融资不得不过度依赖银行贷款,并因而造成了项目周期长期性与银行贷款短期性之间的错配。要解决这一错配,适应未来城市化需求,债券市场的发展亟待加快。在推出了市政债及高收益债试点之外,企业债发行提速。给定未来十年总计约20-30万亿人民币的城市化基建投资需求以及金融十二五规划将直接融资比重提升至15%的目标,预期市政债及企业债规模可能在未来五年扩大一倍。当然,发展债券市场的过程中也存在巨大的挑战:如何将相互割裂的几个债券市场一体化并对发行统一监管以及建立健全的市场制度框架对提高市场效率至关重要。此外,允许国际金融机构更多参与将有助于提高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债券市场的发展反过来也将刺激银行业更多关注中小企业及消费者的融资需求。温州金融改革试点对于探索贡献我国GDP的65%、就业的80%以及税收50%的中小企业未来融资效率将做出有益探索。 利率市场化 央行今年6、7月份连续两次扩大贷款利率浮动下限意味着利率市场化进程有所加速。目前主要商业银行重组上市基本完成,市场化改革有所深化。鉴于非国有部门占投资比重已近60%。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推进时机成熟,也对资本市场的深化意义重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整体介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整体概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臵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1] 2016年1月26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2] 面对中国经济当下的困局,仅从需求侧着手已经很难有所突破,供给侧与需求侧双侧入手改革,增加有效供给的中长期视野的宏观调控,才是结构性改革。[3] 一、改革背景 在计划经济时代,央企的生产力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自2003年后,央企生产力变革变得很缓慢,主要原因就是央企的体制与机制很陈旧。第一是央企的机制缺乏活力,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第二是政企不能分开,尤其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牢牢捆在一起;第三是央企的发展以扩张型为主,造成目前严重的产能

过剩;第四则是央企被内部人控制严重,腐败加重。国企改革应该从解决过剩产能入手。 钢铁、煤炭、水泥、玻璃、石油、石化、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几大行业,亏损面已经达到80%,产业的利润下降幅度最大,产能过剩很严重。截至2015年12月初,几大行业的生产价格指数(PPI)已连续40多个月呈负增长状态,这几大行业对整个工业PPI下降的贡献占了70%—80%。 由于产能过剩的企业占据着大量人力、资金、土地资源,使得生产以及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制约了新经济的发展。因此,势必要建立有效的过剩产能退出机制。“僵尸企业”不退出,企业转型就不可能实现。 “僵尸企业”都普遍处于一种按兵不动的“熬”冬状态,或在等待来年形势转好,或想把这种情况拖下去移交给下任解决。而领导层则希望其能够腾“笼”换“鸟”,这其实是很困难的事。 供给侧要通过产业的调整,通过创新,来提高生产率,来适应市场需求的结构变化。通过结构性改革调整,应该对2016年经济的增长有一个乐观的预期。[1] 中国供需关系正面临着不可忽视的结构性失衡。“供需错位”已成为阻挡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路障:一方面,过剩产能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另一方面,中国的供给体系,总体上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因

浅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研究浅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我国经济? 发展的影响 毕?越 (中原豫资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市场需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表现在低端产品产能过剩且生产能源消耗多,资源利用率低。而资源消耗少的高端产品多依赖于进口。出现了明显的供给与需求总量过剩,结构不匹配的情况。需求不足只是表面现象,供 需错配才是矛盾核心,需要从源头即供给侧着手改革,从而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 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本文通过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探讨,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 。 关键词:供给侧;经济发展;结构性改革 0?引言 近年来,我国逐步进入经济新常态这一历史阶段,为了提高经济体系的效率和质量,我国经济政策开始逐渐从需求侧刺激向供给侧转移。要提升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供给侧改革是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而对供给侧改革的分析研究有利于指导我国经济发展政策的路径选择、扩充我国经济调整领域的思考内容。 1?供给侧改革意义 1.1?有利于化解过剩产能、调整经济结构?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实体经济盈利水平下降、经济风险上升、财政收入下降等问题日益突出,但这些病症还只是我国经济发展问题的表象,病根却在供给侧,体现为较严重的结构性有效供给不足,传统产业产能过剩,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不足。因此调整经济结构成为首要任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有效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突击点,减少无效供给、增加结构性有效供给,解决结构性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 1.2?有利于消除要素资源供给的约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助推力就是人口红利,但这个助推力正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锐减。“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就意味着传统人口红利的消失。同时要素资源供给约束日益加剧,我国过分依赖出口和投资的经济增长模式,造成资源、能源、环境的制约影响越来越明显,阻碍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3?有利于消除体制机制障碍? 我国凭借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了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生产要素逐步得到优化配置,潜在的制度红利得以释放,生产力得到解放,生产效率逐步提高,物质财富明显增长,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虽然在很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对市场化导向的改革还存在很多弊端,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和优化。“无形的手”在资源配置方面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经济新常态情形下,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各种矛盾交织凸显,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纵深性在不断加强。 1.4?有利于提升有效供给水平? 我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体制与西方某些经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异,主要问题在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导致各地区、社会各个阶层的消费水平的差异。所以在商品生产上,很难做出有效的销售策略,供求关系不匹配,时常会出现产能过剩 司资金使用汇报率、减少成本的情况下还拓展了企业获取资金的渠道,更有助于民众获取更高的利息回报。 3.3?小微企业自身变革 第一,小微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财务体系。小微企业通常情况下难以从银行获取贷款,混乱的财务体系是其重要原因,所以聘用专业的财务人员建立符合规范的财务体系也是小微企业的当务之急,一个合规的财务体系更有利于小微企业获取银行贷款。 第二,提升市场竞争力。小微企业一般都是代工厂,通常情况下都替别人加工产品,缺乏自己的品 牌,以及核心竞争力。小微企业可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掌握核心技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胡号寰.我国小微企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6,(1):56-58. [2]康淑英.小微企业创新型融资方式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150-155. [3]王克听.信用视角下的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破解[J].征信,2017,(12):90-92. [4]BergerA.andUdellG.?Small?Business?Credit?Availability?and?Relationship?Lending:?The?Importance?of?Bank?Organizational?Structure [J].TheEconomicJournal,2002,(112):32-53. 65 2019年第6期

2017年铝行业供给侧改革分析报告

2017年铝行业供给侧改革 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7年9月

正文目录 一、经济回暖,铝需求无忧 (4) 1.1 铝简介:产量仅次于钢铁的金属基础材料 (4) 1.2 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电解铝需求稳步增长 (6) 二、供给侧改革发力,电解铝供需格局不断好转 (11) 2.1 海外铝供给增长有限,全球2017年铝可能出现供给缺口 (11) 2.2供给侧改革力度空前,我国电解铝供需格局大幅好转 (13) 2.2.1我国电解铝产能过快增长控制势在必行 (13) 2.2.2存量和新增产能均受限,我国电解铝有望步入持续景气 (18) 三、库存不会产生趋势性影响,铝价仍可高看 (21) 四、相关建议 (27) 五、风险提示 (28) 图表目录 图表1铝具有多方面的优异性能 (4) 图表2全球电解铝消费结构 (5) 图表3中国电解铝消费结构 (5) 图表4铝的产业链示意图 (6) 图表5全球铝消费量不断增长 (6) 图表6全球GDP增长变化趋势(%) (7) 图表72016~2021年全球铝需求将以4~5%复合增速增长 (7) 图表8中国电解铝消费量续增长 (8) 图表9地产去库存政策效果显著 (9) 图表10我国汽车产量持续增长 (9) 图表11我国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七辆) (10)

图表12我国电力工程建设投资额额保持增长 (10) 图表13近年来,我国电网投资额较快增长 (11) 图表14 2016年国外关闭产能区域分布 (12) 图表15 2016年全球新增产能区域分布 (12) 图表16全球2017年铝可能出现供给缺口 (13) 图表17我国电解铝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 (14) 图表18电解铝耗电量大,对环境间接影响大 (14) 图表19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电解铝调控力度空前 (16) 图表20 1494号文对违规电解铝项目处置意见 (17) 图表21专项行动的四个阶段 (18) 图表22我国建成违规电解铝产能约600万吨 (19) 图表23 2017年6月我国电解铝产能运行率下降 (19) 图表24 2017年1~7月我国电解铝产量仅增长7.5% (19) 图表25河南和山东占我国电解铝产量的35%(2016年) (20) 图表26山东、河南、山西占我国氧化铝产量的80%(2016年) (20) 图表27 2017年上半年新增产能受政策制约大(单位:万吨) (21) 图表28年初以来,LME铝价格上涨23%(美元/吨) (22) 图表29年初以来,SHFE铝价格上涨约30%(元/吨) (22) 图表30年初以来,铝现货价格上涨约25%(元/吨) (23) 图表31电解铝成本构成 (24) 图表32电解铝成本不断抬高(元/吨) (24) 图表33动力煤价格持续走高(单位:元/吨) (25) 图表34进口氧化铝价格走势(美元/吨) (25) 图表35LME铝库存持续下降(万吨) (26) 图表36上期所铝库存上扬(万吨) (26) 图表37铝部分社会库存变化趋势(万吨) (27) 图表38代表性有规模、成本、产业链优势铝公司一览 (27)

2018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要点

2018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要点 Len 2018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要点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调整经济结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新驱动;全面开放。 一、调整经济结构 调整经济结构,核心是调整支柱性产业。产业政策调整的方向是“退二进三”:两个传统支柱产业要转为一般性产业,即传统制造业与房地产业,现在传统制造业存在的问题是产能严重过剩,对策是去产能,房地产业过去一直保持20%的增长速度,而且引发的产业链条很长,存在主要问题是资产泡沫;三个产业将上升为未来的支柱产业,即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现代制造业。 1、战略性新兴产业 这个概念有两个关键词:战略、新兴。有两个特点明显:市场巨大;短期内技术能够突破。未来将成为趋势,具体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生物工程、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 2018年工作和改革要点是: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强新兴产业统计;加大网络提速降费力度,实现高速宽带城乡全覆盖,扩大公共场所免费上网范围,降低家庭宽带、企业宽带和专线使用费,取消流量“漫游”费,移动网络流量资费2018年至少降低30%。 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材料和“互联网+”将是2018年改革的重点方向。 2、服务业 我国已经进入以服务业主导产业的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满足美好生活需要,服务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1)消费服务业。包括餐饮与商贸、医疗与健康、养老消费服务、儿童消费服务、家政消费服务、信息消费服务等。中国目前特别缺乏养老消费服务。

最新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问题分析

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问题分析 由于加入WTO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中国金融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问题分析的论文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我国在参加世界贸易组织后,经济遭到了宏大影响。如爲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商机,改善了我国的投资环境,推进了我国金融变革,进步了我国金融的素质和竞争力,推进了我国金融的国际化进程等。但也使我国金融行业面对体制、客户与人才监管方面的竞争。可以看出,出世不只给我国经济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应战。对此,我国金融变革必需要做好一系列预备以应对这一场面。 关键词:世界贸易组织;金融信息化;金融压制;人才流失 一、中国金融现状 在世贸框架下,中国金融行业的变革和开展紧迫性剧增。这其中的重点次要是中国金融不断以来就存在一些成绩,而国际金融行业的对外开放也存在成绩。在此之前中国金融存在着许多严重成绩和缺乏之处。现如今中国金融市场片面开放,国外金融机构也大举进入中国,我国金融业将不可防止空中临宏大的压力。在这种机遇与应战并存的场面下,中国金融业只要放慢变革和开展步伐,才干处理这一成绩。 二、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中国金融遇到的成绩 2.1金融信息化的历程 (1)平安性。金融电子化的进程中次要需求应对的成绩之一就是平安性。普通状况下,客户对业务平安性的要求次要包括:完好的电子信息,即用户收到的信息

与对方收回的信息要完全相反,在网络运输进程中没有遭到删除改动。电子信息的失密性,在信息传输进程中使信息无法被第三方获取,这亦是非常重要的。发送信息的单方身份的精确性要失掉保证,必需是单方亲身发送的,身份验证是一个很重要的成绩。(2)法律规章制度。在金融电子信息化的进程中,传统的金融法律曾经不能顺应如此复杂的场面了,已经的手写票据如今已变成需求数字签名之类的来验证身份。电子凭证码、电子印鉴、领取密码等网络概念应运而生,要想这些新概念可以合理合法的运用在生活当中,相关的法律必需出台,否则我们无法停止正常的金融操作,这个成绩我国无法逃避。 2.2控制过度的金融压制 在变革开放之前,我国出现典型的金融压制,次要表现爲金融机构全部国有化、金融市场以及金融手腕被完全控制,汇率不一的成绩临时存在,与国际金融市场没有半点交流。变革之后,此类状况失掉改善,但却没有完全解脱金融压制。(1)信贷控制。信贷规模的控制是信贷控制的次要表现。地方银行取消了限制之后,将其改成指点性方案,但是在国际的专有银行照旧运用之前的规模控制,所以中国银行的信贷规模控制效果并不良好。好在目前的中国曾经取消信贷控制,毫无疑问,这将是中国在金融市场化的路途上迈出的关键性的一步。(2)利率控制。在能否控制利率方面,失掉的答案是一定的。但是重点是采用什麼措施控制,而操作控制的方式是硬性还是软性呢?自古以来的经历标明,但凡硬性操作控制最初都会发生压制。说究竟还是软性操作控制效果好。我国的价钱变革曾经是最好的证明。实践上,不论盲目性怎样样,如今利率的控制曾经逐渐走向正轨。城乡信誉社(城市已更名爲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可以在一定范围之内完成利率浮动,银行同业的借贷市场利率也曾经完全开放,这是价钱双轨制的完满表现。

2017年新高考政治主观题分类(经济生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XX年新高考政治冲刺考典 ——《经济生活》主观题设问角度归纳整理 一、经济意义 ㈠对国家 1.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 3.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4.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5.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6.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稳定,以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小康奋斗目标的 实现; 7.有利于充分发挥财政在……方面的作用(具体哪一点可根据材料); 8.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9.有利于充分发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在内的宏观调控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0.有利于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以按劳 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1.有利于扩大对外经济联系,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充分利用 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和企业竞争力;有利于吸收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实现经济优势互补,共赢、多赢。 12.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实现共同富裕,加快全面小康建设。 13.有利于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使市场更好地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㈡对社会 1.有利于扩大就业、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2.有利于稳定物价,维护金融安全。 3.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内需,稳外需。

中国金融改革方向

大体上讲,中国金融改革的方向主要朝三个方面发展,一个是国际化,一个是市场化,一个是系统化。 第一个方向就是国际化。经济全球化已经是一个不可阻挡的浪潮,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金融的全球化也是大势所趋。从世界金融的发展趋势来看,金融全球化主要有以下特征: 其一,就是货币的虚拟化程度增加,各国之间汇率成为一种政策工具。由于国际购买力主要根据汇率来衡量,因此,各国之间的汇率制度在一定程度下就成为一种政策博弈的工具。大家可以回忆一下,广场协议和卢浮宫协议的结果,导致了日本10年左右的经济衰退。在东亚金融危机的时候,要求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很大,曾几何时,现在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同样很大。那么这些都说明汇率的问题成为各国政府之间博弈的工具,所以我们还是要坚持以我为主,主权在我的原则。当然我们要考虑各种因素,但是汇率主权问题我们不能跟着别人的意见走,所以这是第一个特点。 其二,是资本的流动、规模和速度都在增大。这种流动的特点也逐渐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资本的流动比以往时代都要迅速,亿万的资本在一秒钟之内可以迅速地转移到几万里之外的地方。 其三,是世界金融市场的集成化日益发展,也就是说各国的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达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步。美国次贷危机对于全球经济的巨大打击可见一斑。 其四,就是金融创新不断发展。在这几十年之内,金融创新层出

不穷,许多金融衍生产品不断被推出,使得现在金融衍生品总的量大大超过了世界的GDP,大概是8到10倍。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够发挥金融衍生品防范风险、对冲风险的功能,防止金融衍生品方面的过度投机,也就成为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 在这样一个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形势下,我们需要提高我们自己的国际金融竞争力,即通过金融改革来适应这种金融全球化的特点。 一是,要认真学习其他国家的经验。在金融创新、金融衍生品等方面,我们的知识和其他发达国家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实际操作的经验就更少了。所以,在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中我们经常遭遇失败,像在期货方面就出现过中航油、中储棉、中储铜等事件,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二是,要培养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金融经营管理的人才。在这个方面我们要依靠引进和自己培养相结合的策略。 三是,要正确地去运用各种金融创新的工具。美国华尔街金融风暴证明,金融创新工具运用不得当的话将引发巨大风险,况且像中国这样一个高储蓄率的国家,银行的钱都是老百姓的钱,造成的风险会更大。 第二方向就是市场化。它包括利率的市场化、汇率的市场化和不断丰富市场参与者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利率的市场化。利率是资金的成本,它实际取决于险和交易成本,所以利率本身不应该是固定的,它是跟着风险和交易成本来变化的。比如农村金融、小额贷款、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就比较高,因为

2017年传统行业供给侧改革研究报告

2017年传统行业供给侧改革研究报告 2017年10月

目录 一、概要 (5) 1、量化定位:传统行业现状及方向 (6) 2、两年供给侧改革的主要成就 (7) 3、现阶段传统行业的主要挑战 (9) 4、整合之路势在必行 (11) 5、环保:传统行业去产能的重要推手 (12) 二、供给侧改革的主要成就 (15) 1、起点:连续数年的大幅滑坡 (15) 2、应对:供给侧改革 (17) 3、成绩单:传统行业的主要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18) 三、传统行业现阶段的主要挑战 (22) 1、对标发达国家的行业主要指标 (22) 2、传统行业的盈利恢复:真实还是假象 (24) (1)平稳的中长期需求 (24) (2)产能去化是否已足够 (25) 3、政府角色与市场角色 (27) 四、环保:整合重组的重要推手 (28) 1、环保政策梳理 (29) 2、环保对行业产能、产量的影响 (30) 3、环保对行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 (32) 五、传统行业的整合重组之路 (33) 1、下一步:整合重组与去产能 (33) 2、整合路径猜想 (34) (1)横向整合 (34) (2)纵向整合 (36) (3)跨行业整合 (37)

(4)其他路径 (37) 3、整合重组过程中的债务处理 (38)

本文旨在研究过去两年来供给侧改革以及传统行业整合重组的主要成就、距离行业理想状态的差距、下一步整合重组的关键问题(债务、人员、集中度等)及主要可能路径。我们将传统行业定义为以上游原材料及中游冶炼制造为代表的行业,包括煤炭、钢铁、水泥、有色、电力、化工及造纸。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环保已逐步成为我国现阶段产能淘汰和产业整合的重要推手,因此文中探讨测算了现有环保政策对主要代表行业产能、产量的影响。本文亦探讨了如何挖掘老经济板块在新形势下的投资价值。 传统行业(本文泛指煤炭、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电力、化工、造纸)近两年的供给侧改革已经收到显著效果。传统行业的进一步去产能和整合重组是大势所趋,这将会提高集中度及产能利用率,稳定传统行业的盈利水平。 传统行业经历了2012-15 年的下行周期,之后供给侧改革(叠加需求复苏和环保从严执行)起到了显著效果: 盈利和ROE 大幅提升:此两项指标已从2015 年的底部恢复至周期中部的水平,大部分传统行业ROE 已高于股本成本; 提高产能利用率及行业集中度。按统计口径来计算的产能利用率从2015 年底到现在提高了3 个百分点,但是从去产能叠加环保从严执法之后部分行业产能偏紧的情况看,合法合规的有效产能也许并不明显过剩; 偿债能力大幅改善,负债率有所下降,传统行业出现大面积倒闭和债务违约的风险大大减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