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落架座舱的结构密封及常见故障与排除

起落架座舱的结构密封及常见故障与排除
起落架座舱的结构密封及常见故障与排除

飞机起落架故障分析

【摘要】

起落架是飞机的重要组成部分,飞机的停放、起飞着陆主要是由起落架来完成的。所以起落架的工作性能直接影响了飞机的安全性和机动性。

飞机起落架故障很多,本文主要针对歼七和歼八飞机的一些故障加以分析。主要阐述了歼八飞机主起落架机轮半轴裂纹故障分析和歼七飞机起落架收放系统典型故障分析。

关键词:起落架机轮半轴裂纹法兰盘自动收起油路堵死电液换向阀

Abstract:

Landing gea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lane, the plane's parking, off and landing is mainly composed of landing gear to finish. So the landing gear on the working performance directly affect the safety of the aircraft and mobility.

Landing gear fault many, 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annihilates seven and fighters eight aircraft some fault analysis. Mainly expounds the main annihilates eight plane aeroplane undercarriage tyre half axle crack fault analysis and fighters seven aircraft gear fault analysis of typical positioning systems. And explained how to judge whether these faults and some trouble-shooting reason method.

Key words:Landing gear Tire half shaft Crack Flanges Automatic pack up Oil-wayquartz Electro-hydraulic reversing valves

飞机座舱的结构密封

【摘要】

舱门密封设计是飞机密封舱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密封舱性能的好坏关系着飞机的飞行安全,因而舱门密封设计需要得到足够重视。舱门密封性能的影响因素很多,本文对影响结构密封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讨论,给出结构密封性能验证思路。

Abstract: Design of the aircraft hatch seal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aircraft sealed cabin. The property of the aircraft hatch seal is relative to the airplane safety, so the design should be paid enough attention. There are man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property of the aircraft hatch seal. In this study, the main effecting factors on structural sealing property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and a testable method for the structural sealing property is presented.

关键词:密封结构;协调变形;变形分析

Key words:sealing structure;compatible deformation;deformation analysis

目录

飞机结构及起落架结构功能概述

1.1引论 (4)

1.1.1主起落架结构设计概况 (4)

1.1.2 主起落架机轮半轴故障概况 (5)

1.2主起落架机轮半轴失效分析 (6)

1.2.1主起落架机轮半轴受力分析 (6)

1.2.2 机轮半轴裂纹检测及断口分析 (7)

1.3主起落架机轮半轴疲劳试验结果 (10)

1.3.1 机轮半轴疲劳试验破坏部位 (10)

1.3.2 试验结果与使用情况差异分析 (11)

1.3.3外场飞机使用特点分析 (11)

1.3.4 主起落架机轮半轴失效分析结论 (12)

1.4主起落架机轮半轴结构设计改进 (12)

1.4.1半轴结构设计改进原则 (12)

1.4.2半轴结构细节设计改进 (12)

1.5经验教训 (13)

1.5.1 设计载荷谱、变形预测与实际使用情况相符 (13)

1.5.2完善细节抗疲劳设计和强化工艺是提高结构抗疲劳开裂的重要技术途

径 (13)

1.5.3地面疲劳试验验证刚度模拟要真实 (13)

1.5.4制定合理的检修周期是确保使用安全的重要措施 (13)

2歼七飞机起落架收放系统典型故障分析 (14)

2.1歼七飞机前起落架自动收起的故障研究 (14)

2.1.1起落架收放控制原理分析 (14)

2.1.2起落架自动收起原因分析 (15)

2.2.1 电液换向阀性能不良 (15)

2.3故障验证 (17)

2.4维修对策 (18)

2.4.1改进起落架收放管路的设计 (18)

2.4.2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安装前的检查 (18)

参考文献 (22)

结束语 (23)

谢辞 (24)

1.歼8飞机主起落架机轮半轴裂纹故障分析

1.1引论

起落架是飞机的重要组成部分,飞机的停放、起飞着陆主要是由起落架来完成的。所以起落架的工作性能直接影响了飞机的安全性和机动性。

飞机起落架故障很多,本文主要针对歼七和歼八飞机的一些故障加以分析。主要阐述了歼八飞机主起落架机轮半轴裂纹故障分析和歼七飞机起落架收放系统典型故障分析。

1.1.1主起落架结构设计概况

歼8飞机起落架为前三点式布局,由1个前起落架、2个主起落架组成,其中主起落架安装左右机翼上。飞机停放时,起落架起着支撑作用;飞机地面滑行时、起飞着陆时,起落架起着缓冲作用,同时将地面载荷传迹到机身上。主起落架收起后,支柱收在机翼内,而机轮则绕活塞杆下部的转轴转动77°23′收入机身两侧。

图11-1

主起落架为支柱式结构,由缓冲支柱、带刹车机轮、收放作动筒、转轮机构、上位锁、终点开关和护板等组成,如图11—1所示。其中缓冲支柱主要是由外筒、活塞杆、机轮半轴、扭力臂和装于支柱内部的柱塞式缓冲器所组成。由锻铝合金制造的带刹车的机轮即安装在机轮半轴上。轮轴的一端制有接头,与活塞杆下端耳片铰接,并制有连接转轮机构的耳片。轮轴上还制有千斤顶顶

窝和安装传递撞击载荷的止动螺栓的轴孔。

早期歼8飞机的支柱外筒、活塞杆、轮轴等主要受力件均采用超高强度钢GC4(40CrMnSiMoVA)模锻件制造,并进行喷丸强化及直接涂漆表面处理。在后续机型中,支柱外筒、活塞杆、轮轴等主要受力件采用了更为先进的超高强度钢300M(40CrNi2Si2MoVA)模锻件制造,并进行喷丸强化及镀铬—钛、涂漆的表面处理和表面防护。

GC4钢是超高强度钢,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和综合力学性能,对缺口和氢脆有较高的敏感性。热压力加工成形性能良好,但对过热较敏感,不允许采用气焊和镀锌工艺。

300M钢也是一种中碳低合金超高强度钢,具有高淬透性,淬火加低温回火后强度达1960MPa,兼有优良的横向塑性、断裂韧度、抗疲劳性能,但对缺口和氢脆也有较高的敏感性,一般不推荐焊接。

无论是GC4钢还是300M钢,由于对应力集中的敏感性,所以在零件设计时,尽可能选用大的截面过渡半径,并用选用较小的粗糙度值,保持零件表面光滑。此外,在生产和使用中要严格控制热处理、表面处理等工艺过程,防止产生氢脆。

对于GC4钢制造的机轮半轴,早期机型机轮半轴寿命为3000多个起落,后续机型机轮半轴寿命4000多个起落,并规定在弟二次大修时更换机轮半轴,载荷谱中没有考虑腐蚀因素。

1.1.2 主起落架机轮半轴故障概况

歼8后续机型某架飞机在夜航第二个起落着陆过程中,当距跑道端头550m 时,右侧主机轮及刹车组件脱离飞机,右主起落架机轮半轴折断、支柱着地,活塞杆连接机轮半轴耳片处和机轮半轴下表面磨损约15mm,飞机其他部位无损伤。该右主起落架已使用了909个起落。机轮半轴从法兰盘内外两侧断为3截,法兰盘外侧轮轴断开不规则,呈45°角;法兰盘内侧轮轴断口截面比较平整垂直.

在歼8飞机大修时,在主起落架机轮半轴上连续发现裂纹,这些机轮半轴起落次数约在1400个起落左右。在普查中陆续发现,约有23 %的飞机机轮半轴出现裂纹,其中近61%起落次数在1300起落以上,近20%在1000—1300起落之间,近19%在1000起落以下。

裂纹发生的部位在机轮半轴法兰盘外圆根部倒角变截面处,具体在安装止动螺钉的凹面台阶背面法兰盘弟1孔附近的变截面处角度α的范围内,见图11

—3。

图11-3

裂纹方向均沿着变截面的交界线,裂纹长度最短的为3mm,最长的为80mm。在出现裂纹的这些机轮半轴上未发现锈蚀情况。

1.2主起落架机轮半轴失效分析

1.2.1主起落架机轮半轴受力分析

机轮半轴在起落架上的安装及其结构如图11—4所示。飞机在起飞、着陆、滑行、刹车和转弯等情况下,所有地面传来的载荷及飞机着陆接地时产生的撞击能量均通过机轮半轴传到活塞杆上。应力分析结果表明,歼8机种主起落架机轮半轴的应力较高

图11-4

机轮刹车装置借助9个螺栓将刹车壳体安装在轮轴的法兰盘上,法兰盘R2圆角处与机轮刹车壳体有配合关系,刹车壳体该处倒角尺寸为 2.5mm×45°。机轮半轴的法兰盘主要承受飞机刹车时产生的扭矩,裂纹所在处的第1螺栓孔在刹车过程中受力较大,并且在R2圆角处的应力集中加大了剪切作用(图11-5);

图11-5

另外飞机着陆时机轮着地瞬间,地面载荷分别作用机轮垂直向上的载荷和逆航向载荷,二者的合力在α扇形区内作用给半轴,对其根部形成剪切和弯曲作用。

上述3种载荷传至半轴根部,必然会产生较大的工作应力。再考虑R2圆角多大应力集中因素,其应力水平还将大幅度提高。正是作用在R2圆角处的剪应力和弯曲正应力的共同循环作用,结果在该处产生疲劳裂纹。

1.2.2 机轮半轴裂纹检测及断口分析

1 外场机轮半轴断裂检查

目视观察,机轮断成3部分,法兰盘内侧轮轴断口比较平直,沿法兰盘R2处有近一周的封闭裂纹。封闭裂纹断口为疲劳断口形貌特征,疲劳源为线性多源(周向沿加工痕迹长约25mm)。源区位于轮轴法兰盘第一安装孔附近的内侧下方R2处,源区局部有擦伤,源区附近未发现明显的冶金缺陷。疲劳裂纹从左下方沿法兰盘圆周方向逆时针扩展了300余度后,分成两叉,一叉沿法兰盘外侧轮轴快速扩展,另一叉沿法兰盘内侧轮轴快速扩展。断口上疲劳弧线、放射棱线明显,粗大的放射线指示出疲劳扩展方向,端口上有多条明显的疲劳弧线。

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在源区附近和扩展区均可见到韧窝带或局部疲劳条带等疲劳微观特征,大部分区域为韧窝形貌。

基于上述观察结果,初步判断轮轴断裂属于高应力低调疲劳断裂。

轮轴由GC4钢模锻制造加工。在法兰盘部位沿模锻件纵向切取试样进行测评,平均强度值符合设计要求(190±10Kgf/㎜2),且偏于上线,见表11—2。

表11—2 显微硬度及换算值

对照国标GB 10561(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显微评定方法),检测样品的硫化物等级为0.5级,氧化物夹杂等级为1级,夹杂物总和为1.5级,符合技术要求。

经检测,样品晶粒度等级为7.5级,符合技术要求。

用4%的硝酸酒精溶液侵蚀样品,在400倍显微镜下观察组织,金相组织为正常的淬火、回火组织。化学成分检测结果见表11—3,其中碳含量偏于上线。

表11—3 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wt%

经检测,法兰盘腹板与机轮表面粗糙度、安装孔直径、法兰盘厚度、过渡圆

角等均符合设计要求。

由此可知,零件材质、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源区有磨损,附近未冶金缺陷和外来损伤,裂纹较平直,有氧化特征,为疲劳断口形貌。疲劳源特征为线性多源,裂纹始于轮轴法兰盘第一安装孔附近的内侧下方R2处,属于高应力低周疲劳断裂。

2大修厂机轮半轴裂纹检查

经外观检查,发现长约45mm、最深处约2mm的裂纹,为穿透壁厚,裂纹位置同图11—2。断口比较平直,有氧化特征,为多源疲劳断口形貌。断口上有多条明显的疲劳弧线,并有较粗大的放射棱线,指向疲劳裂纹的扩展方向。疲劳源特征为线性多源,源区位于轮轴法兰盘第一安装孔附近的内侧下方R2处。源区局部有磨损,源区附近未见冶金缺陷。

经低倍检查,裂纹位于零件法兰盘内侧轮轴前端第一安装孔R2尺寸根部,沿法兰盘内侧轮轴R2处延伸。裂纹具有台阶状线源疲劳开裂特征。裂纹处未见划伤、碰伤以及明显的加工痕迹。

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断口,发现在源区附近及扩展区均存在韧窝带或局部疲劳条带等疲劳微观特征,其他大部分区域为韧窝结构,断口上疲劳部分有氧化特征。用3%的硝酸酒精溶液浸蚀金相试样,在400倍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基体金相组织为正常的淬火、回火组织。裂纹较平直,开口度约为5um,从裂纹形貌上看具有疲劳开裂的特征。

在法兰盘部位沿模锻件纵向切取试样测试,平均强度值偏上线(显微硬度值换算后与实际强度值有一定的偏差),符合设计要求。边缘显微硬度测试结果表明,零件边缘脱碳深度符合设计要求。显微硬度测试结果见表11—4.

表11—4 显微硬度测试结果

化学成分测试结果符合零件材质要求,见表11—5。

表11—5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经检测,法兰盘腹板与机轮表面粗糙度、安装孔直径、法兰盘厚度、过渡圆角等均符合设计要求。

由此可知,零件材质、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源区有磨损,附近未见冶金缺陷和外来损伤,裂纹较平直,有氧化特征,为疲劳断口形貌。疲劳源特征为线性多源,裂纹始于轮轴法兰盘第一安装孔附近的内侧下方R2处,属于高应力低周疲劳断裂,同外场断裂件检查结果。

1.3 主起落架机轮半轴疲劳试验结果

1.3.1 机轮半轴疲劳试验破坏部位

歼8后续机型主起落架疲劳试验时,机轮半轴在20000多次起落时发生断裂,折合使用寿命为4000多个起落。断裂位置是根部销钉孔处,如图11—6所示。从中可以看出,与外场飞机发现裂纹的部位完全不同。

图11-6

1.3.2 试验结果与使用情况差异分析

机轮半轴在疲劳试验和外场使用中所暴露的破坏部位、寿命存在较大差别,主要因为:

(1)机轮半轴在疲劳试验模拟与飞机真实机轮的刚度存在差别

疲劳试验用假机轮与真实机轮不同。前者采用钢材料制造,由焊接拼合制成,其刚度较大;而后者使用锻铝、钢等多种材料制成,轮毂上套装轮胎,其刚度比疲劳试验所用的假机轮刚度小的多。因此,在实际使用中,由于真实机轮刚度较小,容易产生变形,会使侧向载荷的能力较弱。而疲劳试验所用的假机轮由于刚度较大,不存在变形,侧向载荷直接通过轮轴传走,不会传到法兰盘上。因此,疲劳试验中法兰盘的应力水平低于外场使用情况,这是出现二者寿命差异的因素之一。

(2)外场刹车载荷谱偏重

虽然疲劳试验采用的是实测过载谱,但由于使用情况的不断变化,实测的刹车谱已经不能反映出所有外场飞机使用刹车的实际情况。统计数据表明,后续机型在外场使用中,超过正常着陆重量的着陆次数已达到23%左右。由于主要在着陆滑跑过程中使用刹车,随着超过正常着陆重量着陆次数的增多,飞机使用刹车也比过去严重,因此对于机轮半轴法兰盘使用也比过去严重,导致其应力偏高、寿命偏短。

(3)超常着陆所产生的冲击载荷和摩擦载荷对半轴根部和法兰盘产生影响飞机超正常着陆时,地面的垂直冲击载荷和摩擦载荷的合力通过机轮传给半轴,对半轴根部产生弯曲和剪切作用,使其应力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使机轮和半轴产生变形的趋势增大,对法兰盘的侧向作用载荷加大,使其应力水平同时增加。而这些实际情况在疲劳试验中未得到真实模型。

1.3.3外场飞机使用特点分析

对外场4家单位的飞机起飞着陆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超过最大着陆重量的着陆情况没有发生过,而超过正常着陆重量的着陆次数已达到20%左右。

考虑到少数起落中还要求机身挂副油箱。机翼中挂点挂1枚或者2枚导弹等因素,保守估计,超过正常着陆的起落次数将会达到23%左右。

而通常要求飞机超过正常着陆重量着陆的起落次数不应超过10%。

1.3.4 主起落架机轮半轴失效分析结论

(1)本文b中所述的机轮半轴断裂个案与外场普查所发现的机轮半轴裂纹性质相同,均属于高应力低周疲劳断裂。裂纹是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其萌发和扩展经历一段循环周期。

(2)在实际使用中,因机轮和半轴会出现弹性变形,导致法兰盘上产生侧向载荷;23%的超过正常着陆重量着陆的起落次数会进一步增大侧向载荷作用,同时使半轴根部和法兰盘的应力水平提高。

(3)半轴在法兰盘根部过渡圆角处存在应力集中,导致该处应力水平提高。

(4)疲劳寿命实验中机轮半轴的考核结果未能真实模拟实际使用情况。

(5)半轴、法兰盘与机轮的材质、几何尺寸、表面粗糙度等均符合设计要求,未发现意外损伤。

1.4主起落架机轮半轴结构设计改进

1.4.1半轴结构设计改进原则

(1)基于成本和周期考虑,结构设计改进仅局部于机轮半轴和机轮,而不涉及更多零件组件的设计更改。

(2)对半轴结构细节进行设计改进,提高其抗疲劳开裂能力。机轮进行协调性更改。

(3)加强对设计改进后机轮半轴的疲劳特征评定。

(4)对机轮半轴的设计改进方案不应涉及其锻造模具的更改,以节省周期和成本。

(5)经设计改进后,新的机轮半轴能够在外场条件下方便更换,以尽快满足外场部队的需要。

(6)加强对原主起落架机轮半轴的监控,保证飞机的使用安全。

1.4.2半轴结构细节设计改进

(1)将机轮半轴法兰盘厚度增加1mm,根部圆角半径增加1.5mm;

(2)将连接机轮半轴法兰盘和机轮刹车壳体的螺栓长度增加1mm;

(3)将机轮刹车壳体与半轴法兰盘配合部位的倒角宽度增加2mm;

(4)对喷丸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选取,提高半轴结构细节工艺强化的寿命增益。

1.5 经验教训

1.5.1 设计载荷谱、变形预测与实际使用情况相符

在机轮半轴故障整治过程中,通过深入分析发现,载荷谱中未计及23%超常着陆载荷、着陆瞬间由机轮传给半轴的冲击载荷和摩擦载荷的影响;在外力作用下,机轮和半轴的弹性变形导致法兰盘变形协调而产生附加作用力。这些因素在设计载荷谱中均未考虑,与飞机主起落架的实际使用情况不符,导致机轮半轴、法兰盘的工作应力水平过高。如果机轮半轴应力水平过高、细节设计考虑不够充分,就容易发生低周疲劳破坏,即高应力、低循环疲劳破坏。

1.5.2完善细节抗疲劳设计和强化工艺是提高结构抗疲劳开裂的重要技术途径

改进细节设计,可有效地消除刚度突变、降低应力集中程度,进而控制薄弱细节的工作应力水平,达到延长结构疲劳寿命的目的。将机轮半轴法兰盘厚度增加1mm、根部圆角半径增加1.5mm、机轮刹车壳体与半轴法兰盘配合部位的倒角宽度增加2mm都是为改进细节设计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合理的工艺强化措施可有效地获取疲劳寿命增益,对机轮半轴的喷丸工艺参数、喷丸部位进行优化选取,是为了完善半轴结构细节工艺强化措施。

1.5.3地面疲劳试验验证刚度模拟要真实

在主起落架疲劳试验中,机轮刚度模拟与飞机实际使用情况相差较大,由于结构变形协调,必然产生彼此牵连的附加载荷,对半轴结构细节疲劳特性可能会产生影响。因此,地面疲劳试验所暴露的疲劳开裂部位、周期、形态等与真实情况可能存在差异,亦即由于模拟不够真实,可能导致地面疲劳考核试验的结果不能完全反映飞机的使用情况。因此,地面疲劳试验验证模拟要尽量真实,这样才能有效暴露疲劳薄弱部位,达到验证或预测结构寿命的目的。

1.5.4制定合理的检修周期是确保使用安全的重要措施

如前面A-b所述,在909个起落时右主起落架半轴首次发生断裂事故;大修时发现机轮半轴上裂纹的起落次数约在1400个起落左右;普查中发现,约有23%的飞机机轮半轴出现裂纹,其中近61%起落次数在1300个起落以上,近20%在1000—1300个起落之间,近19%在1000个起落以下。这些裂纹明显对飞机安全使用构成威胁,甚至是巨大隐患。只有制定并执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排除半

轴裂纹,才能保证飞机的使用安全。

2歼七飞机起落架收放系统典型故障分析

2.1歼七飞机前起落架自动收起的故障研究

起落架收放系统是飞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此系统的工作性能直接影响到飞机的安全性和机动性.

改进设计飞机起落架收放系统主要用于控制起落架的收上与放下,控制主起落架舱门和前起落架舱门的打开与关闭,是飞机一个重要的系统,其能否正常工作将直接影响飞行安全。因此对该系统的维护和对所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研究,并进行有效的预防就显得十分重要。某单位在对某新型飞机做出厂试飞准备时,当机组人员接上地面压力源和电源进行该机的停机刹车压力调整时,在供压13min后,前起落架开始缓慢收起,飞机机头失去支撑最终导致机头接地,造成雷达罩和前机身02段蒙皮撕裂、结构损坏和前起落架变形等严重后果。本文将对前起落架自动收起的故障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

2.1.1起落架收放控制原理分析

图2-1 前起落架收放系统原理图

前起落架收放系统原理如图2-1所示。正常收起落间隙时,起落架收放手柄(下简称手柄)处于收上位时,电液换向阀l使高压油进入收上管路,放下管路b回

油管路相通。在高压油的作用下,下位锁作动筒的活塞杆缩进,下位锁打开。另一路高压油一方面液控单向阀13打开,使舱门作动筒10、12的回油略沟通;另一方面油通过限流活门9进入收放作动筒,使活塞杆伸出,起落架收起,作动筒8的回油经脚向活门7、应急转换活门4、电液换向阀1和应急排油活门2流入油箱。当起落架收好后,协调活门11压通,高压油进入舱门作动筒lO、12的收上腔使舱门收起。当手柄处于放下位置时,来油与放下管路接通,收上管路与回油路相通,起落架放下。在系统中还设有地面联锁开关,当飞机停放时,联锁开关自动断开电液换向阀的电路,此时即使将手柄置于收起位置,电液换向阀也不会工作,从而防止了地面误收起落架。

2.1.2起落架自动收起原因分析

由起落架收放控制原理知道,前起落架放下位置是由带下位锁的后撑杆来保持的,所以要使前起落架收起,必要条件是下位锁开锁。而下位锁开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机械原因,即放下起落架时下位锁处于假上锁状态,在维修和使用过程中受到某种外力扰动而开锁;第二种是液压原因,即有液压油进入下位锁开锁作动筒,使作动筒活塞杆缩进导致下位锁开锁。而外部检查和事后的收放检查均未发现下位锁有假上锁的现象。因此前起落架自动收起是由液压方面的原因引起的。而由液压原因引起下位锁开锁的因素很多。当电液换向阀工作不正常使来油与收上管路相通,或者联锁开关故障,地面又误将手柄置于收上位置,在电液换向阀工作时,当给飞机供油压时,都会使下位锁开锁。但这两种情况会使前起落架以较快的速度收起而不会缓慢收起,另外也会同时收起主起落架。但这与事故发生时的实际情况不符,因此基本可以排除。

2.2.1 电液换向阀性能不良

起落架电液换向阀用于起落架收放管路的控制,是一种三位四通电液阀,当手柄在中立位置时(不通电),电液换向阀处于中立位置,

图2-2电液换向阀中立位置(断电)

此时供油路堵死,起落架的收、放管路均与回油路相通,如图2-2所示。由于滑阀与阀套之间都有径向间隙6,由6形成两个相同的矩形节流缝隙,此缝隙的节流面积为A=W8,由于形6,且通过此节流口的流量很小,雷诺数m 也很小,流动状态属于层流,故通过此节流口的流量Q 为:

2

32W P Q πδμ?=

式中:P ?——节流口两侧压力差;

μ——动力粘度系数;

W

——节流口面积梯度。

则此时,通过2个节流口处的流量为:

2012()32s W P P P Q Q πδμ

?-== 式中:s P ——主液压系统供油压力;

0P ——回油管路压力。

由上式可知,泄漏量的大小主要由节流口面积梯度形和径向间隙6确定,当间隙6越大,则泄漏量越大。而形的大小主要与阀芯的直径有关,直径越大梯度越大;6的大小主要与阀口的形状、制造工艺和加工质量等有关,当设计合理、工艺水平和加工质量高、滑阀和阀套之间没有偏心时,则6就小。如果是新阀,

径向间隙小,故泄漏量也小;如果是旧阀,由于控制边被磨损,泄漏面积增大,则泄漏量也增大。为测定泄漏量的大小,拆下电液换向阀,堵住通向作动筒的两个接头,在供压接头处.加液压20.59MPa.在回油接头处接上量杯。

3min后,在回油接头处漏油量为45mL,远大于所规定的不超过20mL的要求。电液换向阀泄漏示意图如图2-3所示。

图2-3电液换向阀泄露示意图

2.2.2 系统不完整,回油路堵死

为了提高起落架收放系统的可靠性,在系统设计中采用了余度技术。即当正常收放起落架失效时,飞行员可以采用冷气应急放下起落架,以保证安全着陆,如图1所示。为防止应急放起落架时,大量液压油回到密闭增压油箱,使油箱因回油过多而引起爆破,为此在电液换向阀的回油路上安装了应急排油活门。应急放起落架时,将收上管路的油液直接排到机外。平时,在主液压系统供压且电液换向阀不工作时,电液换向阀泄漏到收放管路中的油液可以通过应急排油活门直接流入回油管路中,因此不会引起收放系统的压力升高;如果回油管路被堵死,不能回油时,则泄漏油将进入收放系统(参看图2-l、2-2),使系统压力升高,当压力升高到一定值时就会引起系统故障。据了解,在发生本次事故前,应急排油活门因故障拆下修理,用堵头将回油路堵住,使起落架收放系统不能回油。这样,电液换向阀泄漏到收放管路的压力油就不能释放掉,收放系统的油压将逐渐升高。由于前起落架下位锁的开锁压力比主起落架的小,因此当压力达到一定值后,就会首先使前起落架下位锁开锁,这样飞机在自重的作用下就会引起前起落架自动收起。

2.3 故障验证

为了验证上述分析是否正确,在原飞机上进行了以下试验:

(1)给主液压系统供压并通电,把手柄放在中立位置。保持30min后,前起落架下位锁没有任何动作。这说明在系统完整的情况下,因电液换向阀的渗漏而进入收放系统的压力油可以从应急排油活门处及时排出系统回油箱。

(2)为模拟事故当时的系统环境,将应急排油活门拆下,并用堵头堵住回油路。给主液压系统供压5min后,前起落架下位锁就开始动作,到6min时下位锁完全开锁。该项试验足以证明从起落架电液换向阀泄漏进入起落架收放系统的油液确实能够将前起落架下位锁打开,说明上述分析是完全正确的。

2.4 维修对策

由以上分析和验证可知,本次事故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起落架电液换向阀泄漏量超过规定;二是起落架收放系统不完整,使系统丧失了对不良因素的“自我消化”能力。为了有效预防此类事故的发生,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2.4.1改进起落架收放管路的设计

经仔细分析后不难发现,该型飞机在系统的设计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应急排油活门的功用是应急放起落架时将收上管路的油液排到机外。由于应急排油活门是安装在系统的回油管路上的,一方面当应急排油活门出现故障时,将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回油,进而影响系统的工作;另一方面当电液换向阀故障使收上管路不能回油时,则在应急放起落架时,收上管路的油液就无法从应急排油活门排到机外,就会使起落架无法应急放下,即应急放起落架还要受到电液换向阀工作的影响。该型飞机在定型试飞过程中就曾发生过应急放起落架未放到位的故障,其原因就是由于电液换向阀的故障引起的。所以这种安装是不科学的,它使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但是如果将应急排油活门安装到收上管路,即电液换向阀收上接头的出口处,则既不会影响应急排油活门的功能,又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2.4.2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安装前的检查

电液换向阀是起落架收放控制系统的核心附件,对其制造质量和性能指标都有具体的要求。但在实际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人们往往重视它的功能,而对它的泄漏量等指标的规定不太重视,总认为泄漏量的大小对系统的工作和性能没有什

么影响。因此建议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工艺水平和加工质量,保持滑阀和阀套的同心,以尽可能地减少滑阀与阀套之间的径向间隙,另一方面在装机使用前一定要加强对其各种性能指标的测定,对泄漏量超过规定的电液换向阀不允许安装使用。

3 飞机座舱的结构密封

3.1 引论

现代飞机普遍采用密封舱设计。机身气密舱设计包括结构密封设计、舱门密封设计,舱门密封设计则是密封舱设计的关键。随着飞机性能的提高,高空高速的飞机对气密舱的要求也飞速提升,舱门的密封问题在气密舱设计中显得更为突出。本文重点论述舱门密封设计思路和舱门与门区结构协调变形的验证方法。3.1 影响舱门密封的因素分析

影响舱门密封性的因素很多,包括舱门和门区结构刚性,铰链、锁闩的布置,结构密封形式,制造装配精度等。

3.1.1 结构刚度结构变形是影响密封性能的主要原因之一

门区为机身高应力区域,主要承受机身轴向力,机身弯矩、扭矩引起的机身剪流,舱内增压产生的压差载荷以及舱门在压差载荷作用下传递给门框的集中载荷。舱门只承受压差载荷。在设计时,舱门和门区结构应按刚度设计,避免承载后结构发生变形,变形量大小应按照结构密封形式确定。

3.1.2 铰链形式、锁闩布置舱门铰链、锁闩的数量、安装形式、安装位置及其强度都将影响舱门与门区结构的载荷分布和变形大小

锁闩数量、安装位置应考虑结构应力分布,使舱门、门区结构的应力分布趋于均匀。

舱门安装铰链位置、形式直接影响舱门的密封形式。舱门开启、关闭是以铰链为中心作圆弧运动。当舱门关闭时,舱门内侧(靠近铰链的一侧)最先与门框接触,舱门继续转动,接触点向旋转中心靠近,产生横向位移△x。从图1、图2可以看出普通铰链和曲柄式铰链两种形式在舱门关闭时所产生横向位移大小。

r为转轴半径;

x0、y0分别为门闭合后A点距O点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

x、y为铰链中心B至转轴中心O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

x1为门刀刚插入门框时,门刀上A点至回转中心O的水平位移;

△y为门刀A点相对于门型材插入的深度;

△x为A点在门的闭合过程中的横向位移。

铰链的位置和形式决定了横向位移△x的大小,所选密封形式必须能够补偿该位移。在设计时需认真分析舱门的运动轨迹,以及各构件之间的相对位移,合理选择铰链的安装、布置形式。

3.1.3 密封件形式密封件的截面形状与结构的变形匹配能力也是影响结构密

封的因素之一

密封带刚性不足,结构间隙过小,在舱门关闭时密封带将会堆积、夹带现象;密封带压缩变形量过小,无法补偿舱门与门区结构变形间隙。密封件种类繁多,按其截面形状可划分为:管状或空心管形密封带,扁平密封带,瓣形或爪形密封带,隔膜密封件,充气管或气胎式密封带和垫条密封带。根据飞机各自密封结构的需要,合理选择密封件截面形状和性能参数。下面介绍几种典型的舱门密封结构:

1.3.1爪形密封结构舱内冲压使密封带爪形部分轻度压贴于相配合的密封表面上实现密封,见图3。该结构的缺点是密封带边缘容易损坏,泄漏较大。

1.3.2隔膜密封结构隔膜密封结构通过利用密封件前、后的压差实现密封,见图4。隔膜密封带承载很低,安装工序相对复杂,露置于空气中容易损坏。

1.3.3管状密封件结构管形密封结构是在座舱压力作用下密封带与门框实现挤压密封。图5(a)为压密封形式,密封件压缩量容易控制。图5(b)为挤密封形式,密封带与门框之间靠摩擦力作用实现挤密封。

3.1.4 制造装配工艺制造装配工艺对结构的密封性能也有较大影响

主要表现在铰链的配合精度,舱门周圈间隙,以及装配应力、超差等因素引起的结构变形。

在舱门和门区结构装配过程中应当按照设计文件进行严格控制;同时在舱门安装时,铰链、触点、触块等零件应达到精确定位,并在安装完成后对各种间隙进行检查控制。

给水泵机封损坏原因分析与处理方法

给水泵机封损坏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给水泵是确保电厂安全运行的重要设备,针对三厂区热源一期给水泵机械密封损坏的问题,本文通过机械密封损坏原因分析吸取的教训,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降低给水泵振动,改善给水泵机械密封冷却水水质,改善机械密封运行环境,较好解决了给水泵机械密封频繁损坏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前言 三厂区热源一期除氧给水系统配备长沙佳能通用泵业有限公司的DG150-100×10(P)多级锅炉给水泵,该泵型系卧式自平衡型结构离心泵,为单吸多级结构,其吸入口在进水段上为垂直向上,吐出口在出水段上为垂直向上,用拉紧螺栓将泵的进水段、中段、

出水段、次级进水段联成一体,轴承驱动端采用圆柱滚子轴承,末端采用圆柱滚子轴承和角接触球轴承组合结构,采用强制油循环稀油润滑,润滑油由液偶油系统提供;泵的进水段、中段、出水段之间的密封面均采用密封胶或“0”形圈密封,轴的密封形式为机械密封。 2给水泵机封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三厂区热源一期给水泵在启动正常后,可连续运行,随着运行周期延长,机封漏水量逐渐增大,机封靠轴端外缘出现积盐,在运行中给水泵临时切换或者处理故障停运,机封漏水量显著加大,以至于过大而无法启动。同时当给水泵振动增大时,机械密封漏水量也会增大,严重影响给水泵组安全运行。 3给水泵机封损坏原因分析 3.1机械密封安装注水静试泄漏分析

机械密封安装调好后,要进行注水静压检查,观察泄漏量。如泄漏量较小,多为动环或静环密封圈存在问题;泄漏量较大时,则表明动、静环摩擦副间存在问题。在初步观察泄漏量、判断泄漏部位的基础上,再手动盘车观察,若泄漏量无明显变化则静、动环密封固有问题;如盘车时泄漏量有明显变化则可断定是动、静环摩擦副存在问题;如泄漏介质沿轴向喷射,则动环密封圈存在问题居多,泄漏介质向四周喷射或从水冷却孔中漏出,则多为静环密封圈失效。 3.2试运转时机械密封出现的泄漏分析 给水泵机械密封经过静试后,运转时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会抑制给水的泄漏。因此,试运转时机械密封泄漏在排除轴间及端盖密封失效后,基本上都是由于动、静环摩擦副受破坏所致。引起摩擦副密封失效的因素主要有:

结构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汇总

结构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汇总 一、计算书: 1、基本风压和基本雪压数值书写有误。 风荷载60米以上高层乘以1.1系数; 雪荷载敏感结构取100年数值。 (雪荷载敏感主要是指大跨、轻质屋盖结构。混凝土框架结构大跨度可套用抗震规范的18米;轻钢屋盖雪荷载基本上都会超过屋盖自重,均划分为雪荷载敏感结构。) 2、荷载取值不满足规范要求。 存在荷载漏输或取值偏小。(尤其应注意卫生间、楼梯间、阳台等。) 机房层平面太阳能集热板区面层恒载输入不足。 附房层作为地下室顶板,应考虑上部结构施工荷载,活载取值偏小。(不小于4KN/m2,建议取4KN/m2。) 对剪力墙结构,考虑墙体粉刷荷载,建议砼容重适当加大。 覆土厚1.7米,荷载输入偏小。(厚度取值不足,土容重按20KN/m2,取18KN/m2偏小) 3、应校验地下室抗浮设计水位取值同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提供数据是否一致。 存在整体抗浮满足,局部抗浮不满足。(下沉庭院、坡道等) 4、地下室防水砼外墙抗裂计算 朱炳寅《建筑结构设计问答及分析》P356,对地下结构进行裂缝跨度验算时,可考虑基础及地下室外墙建筑外防水的作用,按一类环境确定基础及地下室外墙外表面的混凝土裂缝控制,裂缝宽度可控制在0.3~0.4mm。 考虑实际施工中填土极不规范,防水材料翻修困难,裂缝宽度按0.25控制。 5、场地类别有误。 场地类别应根据地勘报告取值,抗震区与构件的抗震等级密切相关。 6、地面粗糙度 应根据荷载规范取值,风压高度变化系数不同,对非震区高层计算结构有较大影响。 7、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时应符合JGJ3-2010,12.2.1要求。嵌固层选用 应与地下室统一。 单体计算模型应将地下室及相关范围一起建模计算。单体模型外延两跨,满足刚度比2的要求。存在较多下沉庭院等造成顶板不完整时嵌固端下移或置于基础顶。 8、商业建筑活载在设计柱、基础时,不能考虑按楼层的折减,应取楼面梁相同的折减 系数。 9、柱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承台应进行局部受压验算,请复核并提供计算书。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偏大(侧阻和端阻综合系数取值不对),请复核桩基。

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与处理措施方案

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与处理措施 作者:

--------------- 日期:

总图、建筑节能、建筑防火设计 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与处理措施 技术处 2009 年01月05日 院内各设计单位: 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79号令)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第号令),不断提高我院工程设 293 计质量,技术处将有关施工图审查机构专家在施工图审查中发现的常见问题 与处理措施转换成电子文件,放在院技术网站上,供总图、建筑、结构等专业设计人员学习、借鉴与参考,以避免在承担有关项目时出现类似的问题。 本专题将适时补充新的内容。 附件:1. 总图专业《施工图审查中发现总平面图存在的主要问题》 2. 建筑专业《建筑工程施工图节能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3. 提高建筑图防火设计(建筑专业)质量问题探析 技术处 2009 年01 月5 日 附件 施工图审查中发现总平面图存在的主要问题 解放军总后建筑设计研究院审图室董传先 建筑专业总平面施工图中的总体布置、功能分区等,应根据城市规划要点和设计任务要求及城市规划部门审批的方案或初步设计意见进行设计。本人参加建筑图审查工作已有5 年多,现就在审查建筑专业总平面施工图设计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希望能引起设计人员的重视,提高建筑专业总平面施工图的设计质量。 建筑专业总平面施工图设计应包括:①各建、构筑物的平面布

置,各建、构筑物四角及各道路中心线的定位坐标或与已有建筑相对定位尺寸;②总平面竖向设计应标注各建筑物室内士0.00与绝对标高的关系,建筑物室外四角散水处标高,各道路中心线交点的标高;各种场地、绿地标高及排水情况;③基础内的绿化、水体设计平面;④各种管道的综合布置平面;⑤建筑物靠山坡布置应设挡土墙或其他护坡处理设施,坡顶部5.0m 处应设截洪沟,护坡底或挡土墙底部距建筑物2?3m处,应设截面不小于0.4?0.4m纵向坡度应》0.5%的排水沟; ⑥地形变化较大时应有土方平衡设计。在我们审查的总平面施工图中发现大部分设计深度都没有达到以上的要求,此外,还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一、建筑物间距存在的问题 1. 住宅日照间距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1080-93 (以下简称《居住区规范》)第5.0.2 条规定,“住宅间距应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灾、管线埋设、视觉卫生等要求确定”,《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以下简称《住宅建筑》)第7.2.1 条规定,“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获得冬 季日照”,《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以下简称《住宅设计》)第5.1.1条规定,“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获得日照,当一套住宅空间总数超过四个时,其中宜有二个获得日照”,在我们审查的总平面图中也发现有些住宅楼日照间距不够,住宅的 日照标准没有满足《居住区规范》第 5.021表5.0.2-1、5.0.2-2 的规定,即I、"、皿、%气候区大城市大寒日照应》 2.0h,中小

机油泵的结构与分解见图1

机油泵的结构与分解见图1-128和图1-129所示,机油泵所用油为SAE20号润滑油,在温度为80℃、转速为1000r/min,进口压力为0.01Mpa,出口压力为0.6MPa的条件下,最小流量应为8.3L/min,实测可达到10L/min。低压压力开关报警压力为30kPa;发动机转速为2150r/min时报警压力为0.18MPa。 图1-128 AFE型发动机的机油泵 1-密封垫片(0.1mm) 2-分电器轴 3-中间轴驱动齿轮 4-分电器从动齿轮 5-定位销6-机油泵轴上支承座 7-定位螺孔 8-机油泵轴 9-机油泵轴下支承及定位套 10-机油泵壳体 11-机油泵从动齿轮 12-机油泵的主动齿轮 13-从动齿轮轴 14-衬垫(0.2mm)15-吸油管 16-吸油管支承套 17-集滤器 18-O形密封圈 19-机油泵盖 20-短螺栓21-垫片

图1-129 机油泵分解图 l-机油泵壳体 2-主动轴 3-从动轴 4-从动齿轮5-机油泵泵盖 6、7、8-螺栓 9-机油集滤器 10-密封垫 11-阀弹簧 1、机油泵的拆卸 (l)旋松分电器轴向限位卡板的紧固螺栓,拆下卡板。 (2)拔出分电器总成。 (3)旋松并拆下两个机油泵壳与发动机机体的连接长紧固螺栓,将机油泵及吸油部件一起拆下。 (4)拧松并拆下吸油管组紧固螺栓,拆下吸油管组,检查并清洗滤网。 (5)旋松并取下机油泵盖短螺栓,取下机油泵盖组,检查泵盖上限压阀(旁通阀)。观察泵盖接合面的磨损情况。 (6)分解主从动齿轮,再分解齿轮和齿轮轴。 2、机油泵的检修 (l)检查齿轮啮合间隙。检查时,将机油泵盖拆下,用厚薄规在互成 120度角三个位置处测量机油泵主、从动齿轮的啮合间隙,如图1-130所示。新机油泵齿轮啮合间隙为0.05mm,磨损极限值为0.20mm。 (2)检查机油泵主从动齿轮与机油泵盖接合面的间隙。主从动齿轮与机油泵盖接合面间隙为检查方法如图1-131所示,正常间隙应为0.05mm,磨损极限值为0.15mm。

水泵机械密封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

水泵机械密封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 机械密封亦称端面密封,其有一对垂直于旋转轴线的端面,该端面在流体压力及补偿机械外弹力的作用下,依赖辅助密封的配合与另一端保持贴合,并相对滑动,从而防止流体泄漏。 一、常见的渗漏现象机械密封渗漏的比例占全部维修泵的50%以上,机械密封的运行好坏直接影响到水泵的正常运行,现总结分析如下 1.周期性渗漏 (1)泵转子轴向窜动量大,辅助密封与轴的过盈量大,动环不能在轴上灵活移动。在泵翻转,动、静环磨损后,得不到补偿位移。对策:在装配机械密封时,轴的轴向窜动量应小于0.1mm,辅助密封与轴的过盈量应适中,在保证径向密封的同时,动环装配后保证能在轴上灵活移动(把动环压向弹簧能自由地弹回来)。(2)密封面润滑油量不足引起干摩擦或拉毛密封端面。对策:油室腔内润滑油面高度应加到高于动、静环密封面。 (3)转子周期性振动。原因是定子与上、下端盖未对中或叶轮和主轴不平衡,汽蚀或轴承损坏(磨损),这种情况会缩短密封寿命和产生渗漏。对策:可根据维修标准来纠正上述问题。 2.小型潜污泵机封渗漏引起的磨轴现象 (1)715kW以下小泵机封失效常常产生磨轴,磨轴位置主要有以下几个:动环辅助密封圈处、静环位置、少数弹簧有磨轴现象。 (2)磨轴的主要原因: ①BIA型双端面机械密封,反压状态是不良的工作状态,介质中的颗粒、杂质很容易进入密封面,使密封失效。 ②磨轴的主要件为橡胶波纹管,且是由于上端密封面处于不良润滑状态,动静环之间的摩擦力矩大于橡胶波纹管与轴之间的传递转矩,发生相对转动。 ③动、静环辅助密封由于受到污水中的弱酸、弱碱的腐蚀,橡胶件已无弹性。有的已腐烂,失去了应有的功能,产生了磨轴的现象。 (3)为解决以上问题,现采取如下措施: ①保证下端盖、油室的清洁度,对不清洁的润滑油禁止装配。 ②机封油室腔内油面线应高于动静环密封面。 ③根据不同的使用介质选用不同结构的机封。对高扬程泵应重新设计机封结构,对腐蚀性介质橡胶应选用耐弱酸、弱碱的氟橡胶。机封静环应加防转销。

油泵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措施 肖瑶

油泵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措施肖瑶 发表时间:2019-10-21T15:34:12.853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10期作者:肖瑶[导读] 摘要:对于机械结构来说,发动机就是机械设备的心脏,然而在发动机中油泵等部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发动机对于能源的利用率的高低。(国家能源集团谏壁发电厂 212000)摘要:对于机械结构来说,发动机就是机械设备的心脏,然而在发动机中油泵等部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发动机对于能源的利用率的高低。本文以直流润滑油泵为例,首先分析了直流润滑油泵的故障分析及处理,接着阐述了事故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最后根据直流润滑油泵常见的故障,提出了合理的防范措施,有助于工人在使用的过程中,在了解直流润滑油泵的基础上,掌握更全面的设备故障分析 以及维修的能力。关键词:直流润滑油泵;现象;故障;原因分析;解决措施 1.引言目前我国工业发展迅速,润滑直流油泵已经被广泛的应用的农业和工业领域。例如:在农业领域当中拖拉机、工业领域当中的发动机等等,在内燃机、船舶、军用车辆和一些小型的发电站中都有涉及,因为直流润滑油泵设备的简单,成本相对比较低,维修方便的优势,已经被大多数的人认可。如果说发动机是机械设备的心脏,那么油泵就是发动机的心脏,由此就可以清楚的知道油泵在发动机中的地位以及重要性,它对于整个系统的动力性、可靠性、实用性以及他的排烟进化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油泵的使用过程中,只要是属于机械,就会出现使用老化现象的发生,我们不仅要了解油泵的基本知识,还有了解在油泵遇到故障时他的应对措施,这更加有助于我们在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对于直流润滑油泵的使用,能更好的发挥他的价值,并且还能为人类节约更多的能源。 2.故障现象及处理通常情况下,汽油润滑系统在正常情况下的运行压力在280Kpa- 320Kpa之间,如果当压力低于140Kpa的时候,在运行的过程中压力过低时汽油润滑机就会产生低压力报警,导致跳闸。通过对此现象的检查后发现,润滑机油泵和直流油泵的启动过程都是正常的,因此我们在检查汽油机直流润滑系统跳闸现象的时候,首先要检查压力是否正常、润滑油和液压油的压力温度是否在正常范围之内。这样以来本体疏水系统就会自动开启,在停止运行直流油泵。所以在检查润滑油系统运行正常、无泄漏现象的时候,再重新启动整个运行系统。因此,在整个系统实际运行之前,要检查压力是否正常,是否出现油液泄露的现象,在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启整个运行系统。 3.事故原因的分析 3.1轴承本身质量存在问题直流润滑油泵在运行的过程中,因为周期和强度不同的缘故,轴承往往会出现损坏等现象,在电机高速运转的情况下,需要承受一定的负荷情况,一旦保持架出现断裂的现象,滚子就无法按照正常情况下进行转动,引起轴承的损坏。因为轴承高速转动并且承受负荷的时候,轴承内外环和滚子接触之后就会发生弹性变形,最终会引起轴承座的破损,滚子之间迅速产生的热量来不及散发出去,如果整个轴承强行转动的话,会使轴承的内圈和转子产生相对运动,因为摩擦生热的缘故,轴承很快就会在轴承圈内抱死,导致继电保护器跳闸。 3.2轴承安装不恰当因为零件设计工艺的不同,轴承在生产的过程中,尺寸精度的不统一导致在安装配合的过程中不恰当,当转轴高速运转之后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滚子和轴承圈内环会相互摩擦,导致轴承径向受力,那样滚子和内外环的径向间隙就会相对减少。在滚子高速运转的过程中,滚子发生弹性变形会向轴承内圈进行挤压,因为摩擦会产生大量热量的缘故,导致轴承内圈产生损坏。除此之外,在使用之前要检查滚子和转轴在生产的过程中是否在国家要求的范围之内,同时也要保证安装定位的准确性。如果因为定位的准确也会造成轴承的摩擦而产生膨胀现象,这样也会造成轴承承受大量的负荷,造成整个运行的系统的崩溃 4.油泵常见的故障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通常情况下,油泵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故障,导致整个机械设备不能正常的使用,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产生这样的原因可能是油泵中的零件在加工时质量存在问题,但是大多数都是因为长时间的使用,设备老化引起的,以下则是比较常见的故障以及应对措施。 4.1发动机无法启动出现这种故障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有以下几方面:①输油泵不供油,面对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检查油箱是否存在漏油的现象,接着检查回阀是不是经过长时间的磨损而失去效果,如果回阀磨损比较严重,空气则会混入缸内,导致缸内无法构建压力;②输油泵供油而油泵不供油,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比较简单,因为从这可以知道明显有油但是供应无法满足,即使是柱塞存在着磨损也会导致空气进入缸内无法构成压力,我们只需要更换柱塞就可以了;③出油时间不准确,油泵由于长时间的运转可能会导致凸轮发生一定的磨损,这就造成出油的时间与设定的时间不匹配,并且油进入每个缸内的时间也不统一,导致喷油的不均匀性,这个时候只需要更换一个凸轮就可以了。 4.2导致发动机冒黑烟出现这种故障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有以下几方面:①出油的时间调整不精确,在发动机运作之前,我们需要对出油时间进行设定,一般可能因为调整的不够精确,导致每个缸内的出油时间前后不统一,出现这种状况只能重新的调整出油定时,使他恢复到正常的出油时间上,将他拆下来以后可以根据实际的损坏情况决定能否维修;②出油阀磨损严重或者出现堵塞,一般情况下在发动机的使用过程中,为了保证机械设备运行的安全,首先要更换出油阀,确保柴油机能够正常的运行,然后再对拆装下来的出油阀进行研究,到底是表面部分的磨损,还是内部造成的原因,实在不能维修的话,根据损坏的部分判断出他的使用周期是多少,及时的进行更换;③输出油器开启的压力过小,我们在检查油泵的配件是否有损坏的同时,还应当关注是否有空气泄漏,一旦有空气泄漏则会导致缸内无法建立起压力,必须进行相应配件的更换。 5.结束语综上所述,我们通过对发动机油泵功用以及供油量均匀性的重要性的了解,知道了油泵对于整个发动机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油泵是发动机的心脏,在其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我们应该能及时的找到出现故障的地方,并且能够及时的得到解决。参考文献

水泵机械密封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

水泵机械密封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 一、常见的渗漏现象机械密封渗漏的比例占全部维修泵的50%以上,机械密封的运行好坏直接影响到水泵的正常运行,现总结分析如下 1、周期性渗漏 (1)泵转子轴向窜动量大,辅助密封与轴的过盈量大,动环不能在轴上灵活移动。在泵翻转,动、静环磨损后,得不到补偿位移。 对策:在装配机械密封时,轴的轴向窜动量应小于0、1mm,辅助密封与轴的过盈量应适中,在保证径向密封的同时,动环装配后保证能在轴上灵活移动(把动环压向弹簧能自由地弹回来)。 (2)密封面润滑油量不足引起干摩擦或拉毛密封端面。 对策:油室腔内润滑油面高度应加到高于动、静环密封面。 (3)转子周期性振动。原因是定子与上、下端盖未对中或叶轮和主轴不平衡,汽蚀或轴承损坏(磨损),这种情况会缩短密封寿命和产生渗漏。 对策:可根据维修标准来纠正上述问题。2、小型潜污泵机封渗漏引起的磨轴现象 (1)715kW以下小泵机封失效常常产生磨轴,磨轴位置主要有以下几个:动环辅助密封圈处、静环位置、少数弹簧有磨轴现象。 (2)磨轴的主要原因:①BIA型双端面机械密封,反压状态是不良的工作状态,介质中的颗粒、杂质很容易进入密封面,使密封失

效。②磨轴的主要件为橡胶波纹管,且是由于上端密封面处于不良润滑状态,动静环之间的摩擦力矩大于橡胶波纹管与轴之间的传递转矩,发生相对转动。③动、静环辅助密封由于受到污水中的弱酸、弱碱的腐蚀,橡胶件已无弹性。有的已腐烂,失去了应有的功能,产生了磨轴的现象。 (3)为解决以上问题,现采取如下措施:①保证下端盖、油室的清洁度,对不清洁的润滑油禁止装配。②机封油室腔内油面线应高于动静环密封面。③根据不同的使用介质选用不同结构的机封。对高扬程泵应重新设计机封结构,对腐蚀性介质橡胶应选用耐弱酸、弱碱的氟橡胶。机封静环应加防转销。 二、由于压力产生的渗漏 (1)高压和压力波造成的机械密封渗漏由于弹簧比压力及总比压设计过大和密封腔内压力超过3MPa时,会使密封端面比压过大,液膜难以形成,密封端面磨损严重,发热量增多,造成密封面热变形。对策:在装配机封时,弹簧压缩量一定要按规定进行,不允许有过大或过小的现象,高压条件下的机械密封应采取措施。为使端面受力合理,尽量减小变形,可采用硬质合金、陶瓷等耐压强度高的材料,并加强冷却的润滑措施,选用可*的传动方式,如键、销等。 (2)真空状态运行造成的机械密封渗漏泵在起动、停机过程中,由于泵进口堵塞,抽送介质中含有气体等原因,有可能使密封腔出现负压,密封腔内若是负压,会引起密封端面干摩擦,内装式机械

建筑施工图审查和会审时常见问题2017

建筑专业施工图审查和图纸会审常见问题汇编(2017) 一、地下室部分 1、地下室中发电机房储油间设150高门槛且采用甲级防火门,并注明储油量不超1m 3。发电机房、配电房、消防中心等上方和贴邻不能直接布置有水的房间(如厨厕、水池等)。 2、消防水泵房不能设有地下三层及以下或与室外地坪高差超10m,应设150高门槛、 排水沟和集水井等。消防中心一般设于首层,若设于地下一层应取得消防局的审核许可。 3、地下车库两个防火分区共用前室及其楼梯时,前室一个门为乙级防火门,另一个 门应为甲级防火门。在地下车库布置停车位时注意预留疏散通道通至疏散楼梯间的防火门。 4、地下室集水井位置尺寸应与水施图一致,注明集水井定位详见结施图,建施图中 应注明其长宽深尺寸,注意消防电梯的集水井应比电梯机坑低至少1000且其有效容积至少2m3。 5、地下室放大平面图应附上其位置示意图,地下室放大平面比例为1:100或150。 6、地下室设有功能用房(如餐厅、商场等)其防水等级为Ⅰ级,地下室配电房也要 求Ⅰ级,可在功能用房和配电房内增加一道内防水层(如2厚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等)。 7、地下室平面应附上防火分区示意图,表示汽车坡道和疏散楼梯位置、车库最远点疏散距离 不超60m,注明每层停车数量并在地下一层注明地下总停车数量。地下三层及以下或与室 外高差超10m时应采用防烟楼梯间,其他地下室可采用封闭楼梯间(在首层处应设外窗)。 8、汽车坡道首层出口与规划道路相连通时,应与道路边线距离≥7.5m。汽车坡道转弯90°时 内半径≥4m,转弯90°-180°时内半径≥5m,转弯180°时内半径≥6m。 9、汽车库内层间的特级防火卷帘一般设于汽车坡道上坡端,不需两端都设置特级防火卷帘, 地下一层至首层的汽车坡道则不需设置防火卷帘。

刮板捞渣机设计规范(第二版)

刮板捞渣机设计规范 (第二版) 一、总则 刮板捞渣机设计绘图前以及编制发货清单时应仔细阅读技术协议书、合同条款、设计院返回的方案图以及其它配合资料(包括档案室保存文件),严格按要求进行设计和发货。并需编制设计评审报告,对于协议中未确定的因素(如涂漆等),应及早联系用户索取书面要求(注意存档)。结构方案确定后,需将进口件(液压马达及链条除外)、特殊外购件以及特殊材料提前报至供应处采购。 二、主要结构及尺寸 1.GBL12A型捞渣机 1.1适用条件:壳体内宽1632,链条30×108,国产凹齿拖动链轮,电机驱动、国产轴承、国产张紧油缸、侧翻式有水封内导轮。如有不同之处,应注意按专用图纸修改清单和相关结构尺寸。 1.2轮系及液压张紧零件清单及外购件清单 见G:\设计任务\GBL12A零件清单.dwg和GBL12A外购件清单.dwg(注意单、双驱动时拖动机构的不同。如拖动链轮为凸齿结构,应进行刮板、拖动机构、内导轮总成的变更设计,内导轮参照托电三期捞渣机TKT.GBL20E.20)

1.4 张紧行程:对于无要求但安装位置足够的设备可取500mm的张紧行程。 1.5 横向移出装置:驱动装置均应设置在捞渣机移出侧,电机采用湿热型,并注意电机接线盒的方位,在外购件清单中予以表示。对于有左右之分的设备,需保证整体的对称性。 1.6行轮支架:对于较高大的支架,采用螺栓连接现场组焊的形式(可参考韶关电厂、中宁电厂、温州等电厂结构), 前后柱间的斜拉撑可采用单层交叉角钢(#14)。较小的支架仍可采用焊接整体结构,并注意液压动力站的安装检修空间。 1.7 斜梯、围(扶)栏:按G:\设计任务中的图纸要求执行。 1.8 扫渣帘应根据主动链轮的直径做出长度调整。 1.9 前后内导轮距离大于15m的捞渣机水封管路改为两部分,前、后内导轮各采用一路进水。每一路均安装水压表,且能在壳体两侧均留有进水口(发货前拧上丝堵)。 1.10其它:①注意下仓排水管的处理。 ②液压张紧管路应在装配图中引出,并注明钢管规格数量。 ③对于非耐磨圆环链均应进行渗碳处理。 2.GBL12B型捞渣机 2.1适用条件:壳体内宽1560,链条26×92,国产凹齿拖动链轮,电机驱动、国产轴承、国产张紧油缸。如有不同之处,应注意按专用图纸修改清单和相关结构尺寸。 2.2轮系及液压张紧零件清单及外购件清单 见G:\设计任务\GBL12B零件清单.dwg和GBL12B外购件清单.dwg(如捞渣机长度小于12m,可采用小轴承座的拖动机构) 2.3壳体主要结构

机油泵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故障排除方法

机油泵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故障排除方法机油泵(Oil Pump) 在润滑系统中,可迫使机油自油底壳送到引擎运动件的装置。 机油泵是用来使机油压力升高和保证一定的油量,向各摩擦表面强制供油的部件。内燃机广泛采用齿轮式和转子式机油泵。齿轮式油泵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泵油压力高,得到广泛应用.转子泵转子形体复杂,多用粉末冶金压制.这种泵具有齿轮泵同样的优点,但结构紧凑,体积小,运转平稳,噪音小。摆线转子泵内外转子齿数只差一齿,它们做相对运动时,齿面滑动速度小,啮合点在不断地沿着内外转子的齿廓移动,因此,两转子齿面的相互磨损小。由于吸油腔和排油腔的包络角度大,接近145°,吸油和排油时间都比较充分,因此,油流比较平稳,运动也比较平稳。 一、机油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机油泵是由装在泵体和泵盖之间一对高度和泵体腔相等而又互相啮合的外转子和内转子组成。外转子与泵体径向间隙一般为0.09~ ̄0.12mm,内外转子啮合间隙为0.07~0.12mm,内外转子与泵盖间隙0.03~0.075mm.由柱塞、弹簧和螺塞组成机油泵的调(限)压系统,它的作用是调整机油泵出油口的压力。 当发动机工作时,凸轮轴上的驱动齿轮带动机油泵的传动齿轮,使固定在主动齿轮轴上的主动齿轮旋转,从而带动从动齿轮作反方向的旋转,将机油从进油腔沿齿隙与泵壁送至出油腔。这样,进油腔处

便形成低压而产生吸力,把油底壳内的机油吸进油腔。由于主、从动齿轮不断地旋转,机油便不断地被压送到需要的部位。 机油泵在内燃机上的应用越来越多。同时,在半导体,太阳能,LCD等工程领域方面,也起着一定的作用。据泵阀英才网调查,近年来,随着加工技术的发展,汽车用油泵——摆线转子泵被应用到缝纫机中,特别是对一些全封闭自动润滑系统的机种,如包缝机、绷缝机。 内转子的齿廓和外转子的齿廓是一对共轭曲线所组成,因此,内转子上的齿廓和外转子齿上的齿廓相啮合,形成若干独立的密封工作空间,这些密封工作空间的容积随着内外转子的啮合旋转而发生变化。当内转子由电动机带动绕内转子回转中心作逆时针旋转时,外转子就绕外转子回转中心随同内转子作同向旋转。 二、机油泵常见故障分析 (1)、油压低,供油不足,发动机出现异响,甚至造成研瓦和研轴等故障。 产生原因是机油泵流量低,造成机油泵流量低可能是限压阀开启压力点早或内外转子、转子与泵体,泵盖与转子间隙过大。有时内转子与轴连接不牢,轴转而内转子时转时不转也是造成机油泵流量低的原因。 (2)、油压高将使发动机功率受到损失,影响密封出现漏油现象。 当压力过高时,还会损坏机油滤器滤芯,使机油得不到过滤。产

浅谈水泵机械密封常见故障及处理

机械密封常见故障及处理 机械密封在水泵的应用非常广泛,机械密封的密封效果将直接影响整机的运行,严重的还将出现重大安全事故。本人从机械密封的内外部条件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密封效果的几种因素和应采取的合理措施,以及机械密封的原理及要求。 机械密封又叫端面密封,它是一种旋转机械的轴封装置,指由至少一对垂直于旋转轴线的的端面在液体压力和补偿机构弹力(或磁力)的作用以及辅助密封的配合下保持贴合并相对滑动而构成的防止流体泄漏 的装置。它的主要功用将易泄漏的轴向密封改变为较难泄漏的端面密封。它广泛应用于泵、釜、压缩机及其他类似设备的旋转轴的密封。一、机械密封通常由动环、静环、压紧元件和密封元件组成。 其中动环随泵轴一起旋转,动环和静环紧密贴合组成密封面,以防止介质泄漏。动环靠密封室中液体的压力使其端面压紧在静环端面上,并在两环端面上产生适当的比压和保持一层极薄的液体膜而达到密封的目的。压紧元件产生压力,可使泵在不运转状态下,也保持端面贴合,保证密封介质不外漏,并防止杂质进入密封端面。密封元件起密封动环与轴的间隙、静环与压盖的间隙的作用,同时弹性元件对泵的振动、冲击起缓冲作用。机械密封在实际运行中是与泵的其它零部件一起组合起来运行的,机械密封的正常运行与它的自身性能、外部条件都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我们要首先保证自身的零件性能、辅助密封装置和安装的技术要求,使机械密封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二、化工生产对密封的要求。 化学工业生产过称一般多为连续化,自动化生产,其生产工艺操作条件要求很严格,现场所需的设备也很特别,种类繁多,包括通用设备、化学反应设备、物料输送设备、分离设备、传热设备等,它们有的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运行,有的则在低温,真空条件下运行。所有的物料有固体、液体、气体、等,很多种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化工生产中的反应物、生成物、多数呈现酸性和碱性,对设备具有不同程度的腐蚀作用,因此要求化工机器设备的密封,必须达到密封性能可靠,能保证设备长期运行。一般所采用的密封形式可分为三类静密封、机械密封与动密封,每类密封又根据所密封的工作介质、设备的需要,有许多种密封结构形式和方法。 三、影响密封的主要因素。 1、磨损与损坏:每种密封元件都有一定的使用寿命,经长期运行磨损后,气密封性能就得不到保证,会发生泄漏现象,在机器设备运行中,由于各种杂质进入或配合不当,使密封元件或与其相对应使用的零件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致使密封部位发生泄漏现象。 2、操作条件:主要有工作介质的腐蚀、温度以及工作环境等,其中以温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其对密封性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高温介质黏度小,渗透性强,对密封件及密封面的腐蚀增强,另外由于温差的影响,密封件的膨胀不均匀,这都能照成密封不良而导致泄漏。

2014年江苏省建设施工图审查中常见问题分析

公共建筑施工图设计常见问题分析(建筑设计与建筑防火) 2013.06

一、建筑设计 1 施工图设计深度的问题 1.1 总平面设计深度不够。 总平面设计涉及到内容比较多,部分内容可能由非建筑设计单位承担,如景观、市政等,但作为主体设计单位,总平面中基本的各类控制线、建筑定位、层次、高度、建筑间距(包括与构筑物、油罐、水池等)、道路、坡道、出入口、停车场、消防通道、消防扑救场地、竖向标高、场地及道路坡度等均应明确表达,设计深度及内容应满足《建筑工程设计文件深度的规定》的要求,复杂项目应根据场地及设计内容,分别进行总图设计。 1.2 建筑平面功能不明或缺少必要的布置。 各类用房及空间应有名称并应能反映其实际功能。在综合性公共建筑中,歌舞娱乐场所、餐饮厨房等应按相关规范进行基本的功能平面布置,不应完全交给二次装修设计,否则特别在防火设计等方面无法进行审查,建筑设计也不能对二次装修设计提供必要的指导和限制,难以满足建筑安全、合理的要求。 1.3 设计说明表达不完整或缺乏针对性,设计依据采用废止规范等,建筑平、立、剖面尺寸不全,部分构造大样缺失或不全等。 说明不清、尺寸不全、构造不明,设计深度不满足规定要求,不仅会出现审查中违反强制性条文的情况,同时也不能满足实际施工要求,难以保证质量。设计依据中采用的规范标准必须是现行有效版本。 2 地下室防水的问题 大部分地下室一般为停车库等用房,防水等级一般为二级,但许多大型项目地下室功能复杂,经常出现商场、餐饮、办公等长期有人员停留的空间,同时,地下室变电所、消防控制室等均为重要的用房,根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第3.2.2条的规定应采取一级防水。 超出地上建筑部位的种植土顶板的防水等级应为一级,其最上层防水层应采用耐

捞渣机的布置型式及配置观点

刮板捞渣机布置型式简析及配置观点 阿尔斯通四洲电力设备(青岛)有限公司姜衍更徐兴征 【摘要】本文介绍了刮板捞渣机配套的各种类型的后续除渣设备及布置型式,根据上百套捞渣机的运行实践和经验教训,分析各种类型的优缺点,适用的工程条件,性价比,从技术上提出很好的建议,指出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供同行参考。 对刮板捞渣机配置方面提出了一些见解,如是否设液压关断门 ,刮板捞渣机驱动装置是采用电机减速机驱动变频调速还是液压马达驱动变量泵调速, 供探讨研究。 【关键词】刮板捞渣机 后续除渣设备液压关断门 驱动装置 一、 刮板捞渣机后续除渣设备及布置型式 1.碎渣机破碎进地沟型 捞渣机→碎渣机→渣沟→渣浆泵→脱水仓的除渣型式是国内八十年代最早采用捞渣机除渣时的典型设计,这一典型布置与大灰斗水力除渣系统存在相似的不足之处,如渣浆泵等设备磨损快、管道结垢、运行维护费用高等,1995年以后的设计已很少采用这种布置方式。 2.胶带机中转进渣仓型 捞渣机→碎渣机→胶带机→渣仓型式的“中转进渣仓型”是九十年代初期的典型设计,在很多项目上获得应用,如宝鸡二电厂、安顺电厂一期等均采用胶带输送机作中转输送设备;这种除渣型式因为在捞渣机、胶带机衔接处及胶带机下部非常脏乱,近几年被采用地越来越少。 3.斗提机中转进渣仓型【A】 捞渣机→碎渣机→刮板输送机(部分项目无此设备)→斗式提升机→渣仓的型式,其具有布置紧凑、设备费用低的优点。 此种除渣型式成功的案例有:华能榆社电厂330MW机组2台(不设刮板输送机,四洲全套供货)、鲁能河曲电厂600MW机组2台(不设刮板输送机,四洲全套供货)、四川广安电厂二期300MW机组2台(设刮板输送机,四洲全套供货),山西漳山电厂300MW机组2台(四洲仅供斗提机),这几个工程均已投运,总体运行正常,运行初期所存在的斗式提升机链条磨损较快的问题经更换链条生产商已得到圆满解决。 此种型式运行不成功的案例有:河北衡水电厂300MW机组2台(四洲仅供捞渣机)、河北邢台电厂300MW机组2台(四洲仅供捞渣机)、辽宁阜新电厂300MW机组2台(四洲未供货)。前两个工程斗提机拆除、渣仓弃用,目前采用汽车在捞渣机出口接渣;后一个工程经常堵渣、断链,故障频仍,直到由四洲将斗提机更换为钩头重力斗提机后,系统才得以正

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与疑难问题

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及疑难问题 第一章编制深度以及设计依据等 【问题1】施工图的设计说明内容不符合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第4.5.3条规定,缺少建筑物概况、负荷等级及其照度设计标准等内容。 【措施】《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第4.5.3条要求在施工设计说明中列入工程设计概况。 施工图设计说明可参照《民用建筑工程电气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04DX003执行。 【问题2】设计中只在平面图中标注导线型号及规格,而系统图中各路配电回路中却无导线型号及规格。这样的图纸是否满足审图要求? 【措施】配电系统图中无导线型号及规格不是完整的系统图,不符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第4.5.4条4款1项的规定。 【问题3】配电系统图中接触器、热继电器只有型号的编号,而无接触器规格和热继电器的整定值。遇到这样的情况,该如何处理? 【措施】审查中无法判断其设计是否正确,视为设计深度不够。 【问题4】在设计说明中,用“本建筑物进行总等电位联结”或“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线应进行总等电位联结”的一句说明,代替建筑物总等电位联结施工图设计。 【措施】总等电位联结是接地故障保护的基本条件,也是建筑物防雷的重要措施。依据建设部颁发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第4.5.4条要求,施工图设计应绘出“建筑物总等电位联结平面图”。 【问题5】弱电设计过于简单,设计深度往往达不到要求,比如有的设计,不出系统图、平面图与系统图对不上、图中绘几个出线口绘几根连接线、施工方式、穿线型号、穿线管径也

无说明。还有的设计不管穿线多少,一律采用一种管径等等,审查可否允许。 【措施】不允许,视为设计深度不够。 【问题6】河北省《05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与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要求不同之处,应以哪个图集为准。 【措施】标准设计图集不同于设计规范,标准设计图集仅供设计人员参考,具体选用何种图集由设计人员确定。如果图集违反设计规范或者图集有错误,就不能采用。 【问题7】当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规定不一致时,该如何执行? 【措施】当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不一致时,分下列几种情况分别处理: 1、当国家标准规定的严格程度为“应”或“必须”时,考虑国家标准是最低的要求,至少应按国家标准的要求执行。 2、当国家标准规定的严格程度为“宜”或“可”时,允许按行业标准略低于国家的规定执行。 3、若行业标准高于国家标准,则应按行业标准执行。 4、若行业标准的要求高于国家标准但其版本早于国家标准,考虑到国家标准对该行业标准的规定有所调整,仍可按国家标准执行。 5、当不同的国家标准之间的规定不一致时,一般按新颁布的国家标准执行。 【问题8】已经有省人防审查机构专门进行人防审查,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时,防空地下室是否要审核? 【措施】需要审核。 第二章供配电 【问题1】供电线路的供电半径偏大,造成系统阻抗、电能损耗增大,降低了供电质量,不利于节约能效。 【措施】供配电距离应根据供电负荷,供电半径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一般情况下,负荷力矩超过一定值时,宜考虑增设配变电所。当末级配电箱或控制箱集中在配电间时,其供电半径宜为30~50m。 【问题2】对一级负荷设计的供电电源不符合《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第2.0.2条规定。规范规定“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不应同

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及解答

结构专业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及解答 -------------------------------------------------------------------------------- 摘自2012年11月《山东省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问答》 1、教育,医院建筑中地震动峰值加速是否按国家地震局办公室发布的通知执行? 答:教育,医院建筑应执行现行抗震规范;当地卫生主管部门有要求时,医院建筑可执行国家地震局通知。 2、2008年汶川地震后,省厅有一个“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城乡建设和工程建设抗震防灾工作的意见”,其中第四条“两层(含两层)以上教学建筑、幼儿园、医院建筑不得采用砌体结构”,是否执行?学生宿舍是否可以采用砖混结构? 答:执行两层(含两层)以上教学建筑、幼儿园、医院建筑不得采用砌体结构”。结构布置规则的学生宿舍可采用砖混结构,但抗震措施需加强。 3、CFG桩适用工程范围,承载力提高上限及桩身砼耐久性问题(《地基处理规范》为 C15,是否应提高)。 答:适用范围应根据场区地基土情况、建筑的结构布置、基础形式等慎重选择;承载力上限考虑抗震要求不宜盲目提高,提高地基土承载能力2倍以上时需谨慎。 4、预应力管桩的适用范围,在腐蚀性环境中的使用问题。 答:在腐蚀性环境下需灌芯;无地下室的高层建筑采用预应力管桩时需验算抗剪承能力;当桩端持力层为强风化、中风化岩石层时不适用(桩端宜受损)。 5、高层建筑中,结构高宽比超限,但倾覆等参数均满足要求,在审查过程中如何把握?需采取什么措施? 答:高层建筑高宽比超限,但抗倾覆计算等参数均满足规范要求时允许。 6、中小学校舍加固文件的审查:因历史原因,现存校舍中存在框架与砌体混合使用, 层高不满足规范要求等的房屋,审查时如何把握?对此类文件的审查需甲方提供哪些资料?

捞渣机技术规范ZY

台塑越南河静钢铁公司 汽电厂新建工程 三套540T/H锅炉本体及部分辅机设备成套供货底灰输送机(埋刮板捞渣机) 技 术 协 议 二○一二年四月 台北

目录 1.技术规范 (3) 1.1设计和运行条件 (3) 1.2技术要求 (5) 2.供货范围 (7) 2.1一般要求 (7) 2.2成套供货范围及接口 (8) 3.技术资料和交付进度 (8) 4.交货进度 (8) 5.技术服务 (8) 5.1卖方现场技术服务 (9) 5.2卖方现场服务人员资格 (9) 5.3买方的义务 (9)

1.技术规范 1.1设计和运行条件 1.1.1系统概况和相关设备 1.1.1.1锅炉规范 锅炉型式: 锅炉为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隶属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的超高压、无中间再热、低NOx燃烧、顶部支撑、半露天式自然循环汽包锅炉。 锅炉负荷类型:锅炉带基本负荷并能调峰。 锅炉燃煤量: 1.1.1.2制粉系统 型式:中速磨煤机冷一次风机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每台炉配3台中速磨煤机,本工程3×150MW机组共设9台。锅炉燃用所有煤种(BMCR工况)时,3台运行,不设备用。 煤粉细度:200目通过率85 %,50目通过率99.5%;煤粉均匀度系数n=1.1。(设计煤种) 1.1.2工程主要原始资料 最高环境温度:41℃ 最低环境温度:6℃ 平均环境温度:24.6℃ 设计温度范围:6-41℃ 保证工况条件下考虑的环境温度:23℃ 设计相对湿度范围:20%-100%

保证工况条件下考虑的环境湿度:78% 6月到11月为雨季,年平均降雨量:2,470.4mm 设计风压:155 kg/m2 (此数据为越南标准TCVN 2737-95,为3秒时长风速对应值) 平均大气压:101.04 KPa 地震加速度:0.1013g 循环冷却水入口温度:34℃ 循环冷却水出口温度:41℃ 1.1.3煤质分析: 燃煤特性分析资料

机械密封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

机械密封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 使用机械密封的泵类产品主要有:不锈钢电动隔膜泵, UHB-ZK耐磨耐腐沙浆泵, FZB氟塑料自吸泵, FSB氟塑料合金离心泵, GC锅炉给水泵, IHF衬氟离心泵, FB、AFB耐腐蚀化工泵, IH化工离心泵, 水煤浆螺杆泵, IHG化工管道泵, IS清水离心泵,立式电动隔膜泵, 衬氟气动隔膜泵, 不锈钢气动隔膜泵, 铸铁气动隔膜泵, 铝合金气动隔膜泵, 工程塑料气动隔膜泵, GW管道排污泵, LW立式排污泵, ZWL直联式自吸排污泵, ISG立式管道泵, ISW卧式管道离心泵,CQB重型不锈钢磁力泵, CQB-G高温不锈钢磁力泵,G型螺杆泵|单螺杆泵|浓浆泵,JMZ、FMZ 自吸酒泵自吸化工泵,ZX清水自吸泵,ISWH、ISWHD卧式不锈钢化工管道泵,QJ深井泵,KCB、2CY齿轮油泵,PBG屏蔽管道泵,CDLF不锈钢多级冲压离心泵,LG、LG-B高层给水多级离心泵,S、SH中开式双吸离心泵,DL、DLR立式多级离心泵,ISWR、ISWRD卧式热水管道泵,GDL多级管道泵,衬氟电动隔膜泵,撕裂式潜水排污泵,自动搅匀排污泵,ZW自吸无堵塞排污泵,WQ型潜水式无堵塞排污泵,FPZ、PVZ 耐腐蚀自吸泵.这些产品机械密封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见如下问题 一、机械密封故障分析 1、温度升高造成的故障 对于机械密封来说,温度的升高会造成故障,由于温度升高,造成机械密封端面润滑膜的汽化,使两端面出现干摩擦,由于产生的摩擦热量大,使得磨损加剧和造成热应力裂纹而使密封动静环断裂甚至碎裂。由于温度升高摩擦副浸渍物流出,使及摩擦副粘连,这时温度可能超过材料的极限使用温度导致不允许有的热变形,在突然载荷下也可能产生热应力裂纹造成密封故障以至密封失效。另外,温度的升高也可能使热镶环掉片或造成间隙值超过辅助密封圈的允许值。在这种情况下,内压会把密封圈从间隙挤出造成故障。温度的升高也能造成沉淀积沉而妨碍密封工作。高压锅炉给水泵所用介质是工业清水,采用的机械密封是831机械密封,密封腔内温度最高为180℃,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