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论与佛教的生命观_戴传江

51
2010.08
CHINA RELIGION
文 化
缘起论是佛教理论的基础和核心,它阐述
了佛教对于生命的构成和本质的看法,由此,
佛教建立了消除我、法二执而回归生命本原的
解脱之道。在佛教历史上,缘起论经历了业感
缘起、性空缘起、阿赖耶识缘起、佛性缘起、
世法缘起等阶段,表现了佛教的生命解脱观在
不同维度的展开。

通过对现实世界中生老病死等现象的观
察,对人生诸多痛苦原因的追寻,对超越痛苦
方法的探索,原始佛教提出了业感缘起论:生
命是由身、口、意等造作行为产生的业力所牵
引,感召色、受、想、行、识五种条件聚会而
构成的暂时性存在,其中既没有独立轮回的恒
常实体——灵魂,也不存在主宰性的“命”或
“我”,当然也不是无有因果。正是业力的迁
流不息,导致了生命存在的不断变化与相似相
续。生命的本质,是无常、无我的。生命中的
烦恼和痛苦,是因为计无常为有常,执无我为
有我。而解脱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说:从消
极方面来说,在于接受生命的无常与无我,接
纳当下的生命状态,既不懊恼过去,也不担忧
未来,泰然安于当下的生命情境;从积极方面
说,正因为无常与无我,人们才可以抓住生命
中的每一个当下,通过自己的行为更新生命中
的业力,使其能够感召新的外缘,从而使未来
的生命得以优化。
佛陀说法49年,莫不是直指众生当下之
心,令其破除对世间诸法的执著,透过内在情
绪的粘缚,回归无执、无缚的生命本性,即得
生命的最终解脱。

佛陀时代的教法,可以让人直接切入无
常与无我,亲身体验融入生命本性时的身心状
态,实现当下见法并融入法性,此后的修行只
是此时体验与认知的深化与永恒化。但是,随
着佛教的发展,修行者虽然破除了对世间万象
的执著,却又反执于“无执”,不能切入生命
本性。目的本为生命解脱,而实际上却不得解
脱,甚至导致生命的枯寂,表现出强烈的厌世
和出世特征,影响了生命本身的灵动与妙用,
这被后世的大乘佛教斥为“沉守空寂”、“灰
身灭智”,并归其为“小乘”。
由此,大乘佛教空宗提出了“缘起性空”
论:世间万物都是因缘和合,本性为空。大乘
中观学派以“十八空论”和“八不缘起论”破
缘起论与佛教的生命观
戴传江52
2010.08
CHINA RELIGION
ultureC
文 化
除一切对空的错误体认,认为生命的本性是
空,生命的解脱是当下即空,不假任何行为而
得,不存任何期待而成,不会产生有所得想,
也不会产生任何对空的执取。真空,体现为
“即空即有、非有非无”的中道第一义智。

《中论》的“三是偈”
说:“因缘所生法,我
说即是空 ; 亦 为 是假
名,亦是中道义。”即
是要说明:真正的空是
符合中道的,生命的解
脱在于当下身心对于内
外诸缘的全然放下,当
体即入于空,所谓“缘
起则性空”。然后生起
“同体大悲”的心理觉
受,仍有念头,仍见外
物,只是不再执著,了
了长明而无所粘缚,这
就是性空不离缘起,性
空缘起不二。性空缘起
论开启了慈悲救世、广
度有情的大乘佛教生命
境界,成就了“出世不离世,入尘不染尘”、
“了生死而不离生死”的大乘菩萨情怀。

大乘空宗的中道观是终极意义上的生命
境界,修行者所面对的却是当下现实的心境,
故大乘有宗超越空宗对外界诸法的“扫相破
执”,提出“三性说”和阿赖耶识缘起论,从
生命感受的细微处寻求生命的净化。在“三
性”中,“依他起性”是说世间万物都依赖各
种条件聚会而有,“遍计所执性”是指众生不
能认识到万物的假有而遍执万物为恒常有我,
如果能以缘起论破除对外界诸法的执著,则会
回归到生命本性,即“圆成实性”。至于个体
生命中烦恼的形成与解脱,阿赖耶识缘起论认
为:人之心识可分为八,面对外境,眼、耳、
鼻、舌、身前五识首先产生色、声、香、味、
触五种直接感受,其次是第六识意识对事物进
行识别而形成认识,然后是第七识以自我的角
度进行价值判断而产生
爱憎的情绪,进而在第
八阿赖耶识中形成记忆
的种子,此过程称为
“现行熏种子”。种子
分为认知性的名言种子
和情绪性的习气种子,
一旦面临相似的外境,
由于内在的名言种子而
立即产生对事物的认
知,由于习气种子而瞬
间产生爱憎的情绪,进
而引发身、口方面的行
为,是谓“种子起现
行”。现行生起后又会
反熏种子,生命就是在
现行熏种子、种子起现
行的循环往复中不断流
转。要得到生命的解脱,就必须依于缘起论反
观自心,在第七识依第八识中种子而生起现行
的一刹那,立即觉察,并以无常、无我观照,
淡化认知与爱憎的强度,使现行减弱熏习种
子,种子起现行而不受反熏则会逐步消亡。另
外,种子也可以自生种子,表现为无有外境情
况下而内心细微烦恼不断,若能于烦恼随起、
随觉、随照,不加干扰,则因种子本身性空而
渐归于寂,如此则有生命的“转识成智、转染
成净”,回归“圆成实性”而得解脱。

随着大乘佛教如来藏说和佛性论的提出
与发展,佛性缘起论(或者说如来藏缘起论)
佛陀双林入灭53
2010.08
CHINA RELIGION
文 化
C u l t u r e
逐渐形成。佛

性,又称如来性、觉性、如来藏
等,指佛陀之本性,或指众生成佛之可能性。
如果说前述缘起论重于使众生看破世间万法的
虚妄不实,佛性缘起论则注重确立生命背后本
来清净的体性,并以此作为解脱的根本。中国
佛教禅宗突破了传统佛教通过渐次修行而最终
体悟佛性的修行方法,主张当下直指人心、顿
悟佛性的生命解脱之道。禅宗的真正创始人应
该是六祖慧能,在慧能之前,“一切众生皆有
佛性”已基本成为中国佛教的共识,慧能禅宗
的革命性在于:将传统佛教本体意义上的佛性
归为现实生命的本性(自性),将自性归于当
下的一念清净心(本心),主张“识自本心、
见自本性”的当下解脱,倡导“顿修顿悟”的
当下功夫,即修行的核心在于随时关注当下的
刹那一念,若其无所挂碍,无缠缚于过去、现
在及未来,无我见、我爱、我慢而淡然安住,
寂然不动而又了了长明于万法,即为生命解脱
的佛,反之则为凡夫。生命的解脱在于当下刹
那心念的超然顿悟,刹那顿悟由点到线而达到
永恒,即得生命的彻底解脱,达到生命的无
念、无相与无住,即面对世间诸多境界而心无
染著,走近世间万物却能把握其本性而不惑于
幻相,尽力于人事而又念念无所系缚。
禅宗的生命解脱,是心的解脱,是不离
世间的解脱。禅宗认为,真正修行不论出家、
在家,净土不在死后的遥远国度而在于当下的
内心,自心清净则所入于眼者皆为净土。若能
刹那间一个转念,一念灵光,当体即入生命本
性,世俗生活中的一切都成为破除习性、涵养
本心的道场。直指人心、顿悟见性、不离世间
觉的佛性缘起论,创造性地发挥了大乘中道智
慧,是当代人间佛教的理论来源。

近现代以来的人间佛教,提出“仰止唯佛
陀,完成在人格;人圆佛即圆,是名真现实”
的理念,倡导发达人生、参与世间事业、建设
人间净土的佛教生命价值观,主张在弘法利生
及造福世间的现实活动中完善人格、规范行
为、圆满生命。传统佛教虽然基于悲天悯人的
慈悲精神而从事施钱赠药、悲田养贫、修桥铺
路等慈善活动,但其内在理念基本上是以世间
法作为出世间佛法修行的功德资粮。而人间佛
教的基本精神是中道智慧、唯心净土等大乘思
想于现代社会的创造性发挥。生命解脱不再是
立足于孤峰林下的默然静坐,而是以热情的生
命投身到弘法活动或世俗事业之中,在行动中
反观自心,有无我见、我执与我慢,有无贪、
瞋、痴,让生活的磨难和事业的艰辛成为生命
意志提高及生命智慧成就的助缘。
这种立足世间法的解脱观,

被称为“世
间法缘起”或“世法缘起”,即生命内心的超
越与外在环境的改善相辅相成,共同提高。世
法缘起将“唯心净土”扩展为“心境并建”,
是传统佛教缘起论于当代社会境况下的逻辑发
展,从功夫施用、心性涵养、智慧成就、价值
实现等方面提出了适应时代特征的生命解脱之
道。
从生命解脱上看,“业感缘起”主要是揭
示了众生烦恼及生死流转的根本原因,教人顺
应生命无常、无我的本性;“性空缘起”开启
了大乘佛教慈悲普度的生命境界;“阿赖耶识
缘起”揭示了生命烦恼形成的过程,主张认识
上的转智和情绪上的转净;“佛性缘起”阐述
了生命解脱的根本,或渐修或顿悟,都以证得
佛性为究竟解脱;“世法缘起”的实质是人间
佛教,是大乘中道智慧、禅宗“当下即是”思
想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的创造性发展。佛教缘起
论的诸种形式虽有所差别而又有共同的内核,
它们展示了生命于不同维度的超越与解脱。
(作者单位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
责任编辑 李 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