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优指导】2017版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1单元 认识化学科学 第3节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考点规范练 鲁科版

【高优指导】2017版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1单元 认识化学科学 第3节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考点规范练 鲁科版
【高优指导】2017版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1单元 认识化学科学 第3节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考点规范练 鲁科版

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15广东理综改编)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3 g Na与足量H2O反应完全后可生成N A个H2分子

B.1 mol Cu和足量热浓硫酸反应可生成N A个SO3分子

C.标准状况下,22.4 L N2和H2混合气中含N A个原子

D.3 mol单质Fe完全转变为Fe3O4,失去8N A个电子

答案:D

解析:23 g Na为1 mol,与水反应生成0.5 mol H2,即0.5N A个H2分子,A项错误;Cu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O2,B项错误;标准状况下,22.4 L的混合气体为1 mol,其中含有的原子数为2N A,C 项错误;Fe3O4可以看作FeO和Fe2O3以1∶1混合,所以1 mol Fe3O4可看作含有1 mol Fe2+和2 mol Fe3+,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的电子数为N A×2+2N A×3=8N A,D项正确。

2.(2015四川理综)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0 g O与D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 A

B.常温常压下,4.4 g乙醛所含σ键数目为0.7N A

C.标准状况下,5.6 L CO2与足量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N A

D.50 mL 12 mol·L-1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导学号95380192?

答案:A

解析:O和D2O的相对分子质量都为20,一个分子中的中子数都为10,故2.0 g混合物中含有的中子数为N A,A项正确;乙醛的结构式为,分子中存在6条σ键,因此4.4 g即0.1 mol乙醛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0.6N A,B项错误;CO2与Na2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2+2Na2O22Na2CO3+O2,每有2 mol CO2参加反应转移2 mol电子,故5.6 L CO2即0.25 mol CO2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5N A,C项错误;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越来越小,二氧化锰和稀盐酸不再发生反应,故转移的电子数小于0.3N A,D项错误。

3.下列条件中,两种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CO

B.同温度、同体积的N2和H2

C.同体积、同密度的C2H6和NO

D.同压强、同体积的N2O和CO2

答案:A

解析:N2和CO摩尔质量均为28 g·mol-1,同质量的N2和CO物质的量相同,一个分子均含有2个原子,A项正确;B选项没有注明压强,D选项没有注明温度,均不符合;C2H6和NO质量相同,物质的量相同,所以原子个数C2H6是NO的4倍,C项不符合。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它们的物质的量必相等

B.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相等

C.1 L一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一定比1 L氧气的质量小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中所含的H+数目一定相等

答案:B

解析: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物质的量才相等,A项不正确;未注明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不能判断,C项不正确;强酸的元数不一定相等,D项不正确。

5.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已知C2H4和C3H6的混合物的质量为a g,则该混合物( )

A.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1)N A

B.所含碳氢键数目为

C.燃烧时消耗的O2一定是 L

D.所含原子总数为

答案:B

解析:C2H4、C3H6的最简式均为CH2,n(CH2)= mol,a g混合物所含共用电子对数= mol,A项错误;一个氢原子形成一个碳氢键,共含有 mol氢原子,B项正确;没有注明标准状况下,C项错误;所含原子总数= mol,D项错误。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等物质的量的苯和CO2的体积相等

B.标准状况下,1 mol水的体积是22.4 L

C.等质量的NO2和N2O4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相等

D.等质量的SO2和SO3含有的氧原子数之比为2∶3

答案:C

解析:标准状况下,苯和CO2分别呈液态、气态,等物质的量的两物质中后者体积大;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NO2和N2O4的最简式相同,等质量的两物质含有的原子数相等;等质量的SO2和SO3物质的量之比为5∶4,氧原子数之比为5∶6。

7.(2015黄冈月考)下列选项中的物质所含指定原子数目一定相等的是( )

A.温度和压强不同,相同质量的N2O和CO2两种气体的总原子数

B.等温等压下,相同体积的C2H4和C2H2、C2H6的混合气体的总原子数

C.等温等压下,相同体积的O2和O3两种气体中的氧原子数

D.相同物质的量、不同体积的NH3和CH4两种气体中的氢原子数?导学号95380193?

答案:A

解析:质量相等,N2O和CO2的摩尔质量也相等,则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且两者都是三原子分子,所以它们的总原子数一定相等,A项正确;B项中,碳原子数相等,但是C2H2和C2H6的组成比例不确定,不能判断氢原子数是否相等,B项错误;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但两种气体的分子组成不同,故氧原子数不同,C项错误;物质的量相等的NH3和CH4中氢原子数不同,D项错误。

8.如图所示,分别向密闭容器内可移动活塞的两边充入空气(已知空气体积占整个容器容积的)、H2和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若将H2、O2的混合气体点燃引爆。活塞先左弹,恢复原温度后,活塞右滑停留于容器的中央。则原来的H2、O2的体积之比可能为( )

A.2∶7

B.5∶4

C.2∶1

D.7∶2

答案:D

解析:设H2、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

2H2+O22H2O

(1)若H2过量,则=;

(2)若O2过量,则=。

9.在化学学科中经常使用下列物理量,其中跟阿伏加德罗常数无关的组合是( )

①相对原子质量②摩尔质量(g·mol-1) ③原子半径

④中和反应的反应热(kJ·mol-1) ⑤物质的量⑥化学反应速率[mol·(L·s)-1] ⑦气体摩尔体积(L·mol-1) ⑧溶解度

⑨燃烧的反应热(kJ·mol-1) ⑩溶质的质量分数

A.①③⑧⑩

B.②④⑤⑥⑦⑨

C.①②③④⑤

D.⑥⑦⑧⑨⑩

答案:A

解析:根据物理量的单位,可以判断其与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否有关,相对原子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具体数值,原子半径的单位为pm,溶解度的单位为g,这些物理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均无关。

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在标准状况下,0.2 mol任何物质的体积均为4.48 L

②当1 mol气体的体积为22.4 L时,它一定处于标准状况下

③标准状况下,1 L HCl和1 L H2O的物质的量相同

④标准状况下,1 g H2和14 g N2的体积相同

⑤28 g CO的体积为22.4 L

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A.①②③④

B.②③⑥

C.⑤⑥

D.④⑥

答案:D

解析:①错在不是任何物质,只能是气体;②结论太片面,1 mol 气体在温度和压强符合一定关系时,也能使体积占有22.4 L;③错在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⑤错在没有标明标准状况。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50分)

11.(8分)如图所示,两个连通容器用活塞分开,左右两室(体积相同)各充入一定量NO和O2,且恰好使两容器内气体密度相同。打开活塞,使NO与O2充分反应。(不考虑NO2与N2O4的转化)

(1)开始时左右两室分子数(填“相同”或“不相同”)。

(2)反应前后NO室压强(填“增大”或“减小”)。

(3)最终容器内密度与原来(填“相同”或“不相同”)。

(4)最终容器内(填“有”或“无”)O2存在。

答案:(1)不相同

(2)减小

(3)相同

(4)有

解析:(1)由左右两室体积相同,两容器内气体密度相同可知,两容器中气体的质量相等,但NO和O2的摩尔质量不相等,故其物质的量不相等,开始时左右两室分子数不相同。(2)由于反应前后NO室的气体物质的量减小,故压强减小。(3)体系的体积和气体的质量均未变化,密度不变。(4)由于NO 与O2反应,O2过量,故最终容器内有O2存在。

12.(10分)Ⅰ.现有m g某气体(双原子分子),其摩尔质量为

M g·mol-1,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N A表示,则:

(1)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mol;

(2)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

(3)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

Ⅱ.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神,臭氧比氧气具有更强的氧化性。实验室可将氧气通过高压放电管

来制取臭氧:3O22O3,将8 L氧气通过放电管后,恢复到原状况,得到气体6.5 L,其中臭氧为

L。

答案:Ⅰ.(1)

(2)

(3)

Ⅱ.3

解析:Ⅰ.(1)根据摩尔质量的计算公式,M=,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mol。

(2)由于该气体是双原子分子,所以含有的原子总数为。

(3)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是22.4 L·mol-1,所以其体积为 L。

Ⅱ.应根据差量法计算:反应过程中体积减小8 L-6.5 L=1.5 L

3O22O3ΔV

3 2 1

1.5 L

所以生成臭氧为3 L。

13.(16分)(1)0.7 mol H2O的质量为,其中含有个水分子,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2)质量相同的H2、NH3、SO2、O3四种气体中,含有分子数目最少的是,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压强条件下,体积最大的是。

(3)2 mol的CO2与3 mol的SO3的分子数比是;原子数比是。

(4)在9.5 g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中含有0.2 mol Cl-,此氯化物的摩尔质量

为,该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答案:(1)12.6 g 4.214×1023 1.4 mol

(2)SO2H2

(3)2∶31∶2

(4)95 g·mol-124

解析:(1)0.7 mol H2O的质量为0.7 mol×18 g·mol-1=12.6 g,含有水分子的个数为0.7

mol×6.02×1023 mol-1=4.214×1023,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7 mol×2=1.4 mol。

(2)根据n=可知,摩尔质量最大的是SO2,相同条件下,其物质的量最小,含有分子数最少;摩尔质量最小的是H2,相同条件下其物质的量最大,所占体积最大。

(3)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2 mol的CO2与3 mol的SO3的分子数比是2∶3;原子数比是

(2×3)∶(3×4)=1∶2。

(4)二价金属的氯化物可以表示为MCl2,在9.5 g该二价金属的氯化物中含0.2 mol Cl-,则9.5 g氯化物的物质的量为0.1 mol,该氯化物的摩尔质量为95 g·mol-1;该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71=24。

14.(16分)(1)①含0.4 mol Al3+的Al2(SO4)3中所含的S的物质的量是。(忽略Al3+水解)

②2.3 g Na中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与足量水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2)①48 g R中,核外电子总数比质子总数多6.02×1023个,则R元素的摩尔质量为。

②有一真空瓶的质量为M1 g,该瓶充入空气后总质量为M2 g;在相同状况下,若改充某气体A后,总

质量为M3 g,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一定量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混合物用100 mL 3.00 mol·L-1的NaOH溶液(密度为1.12 g·mL-1)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NaClO的物质的量为0.050 0 mol。

①原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②所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 mol。?导学号95380194?

答案:(1)①0.6 mol②1.10.1

(2)①32 g·mol-1②×29

(3)①10.7%②0.25

解析:(1)①据Al2(SO4)32Al3++3S可知n(S)=n(Al3+)=×0.4 mol=0.6 mol。

②1 mol Na含有11 mol电子,则2.3 g Na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1=1.1 mol。1 mol Na

与水反应失去1 mol电子,则2.3 g Na(即0.1 mol)与水反应失去0.1 mol电子。

(2)①1个R中核外电子总数比质子总数多2个,则0.5 mol R核外电子总数比质子总数多1 mol,则

=0.5 mol,M r(R)=32。

②由题意知,该瓶中空气质量为(M2-M1) g,气体A的质量为(M3-M1) g,由阿伏加德罗定律知,两

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即=

M r(A)=×29。

(3)①根据c=,得w==

×100%≈10.7%。

②根据钠原子守恒可知n(NaCl)+n(NaClO)=n(NaOH)=0.100 L×3.00 mol·L-1=0.300 mol,则

n(NaCl)=0.300 mol-0.050 0 mol=0.25 mol,则n(Cl-)=0.25 mol。

2017-2018年高三化学复习详细计划安排

高三化学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备课组 一:高三现状分析 (1):学生现状 (2):教师现状 二:复习思路 第一轮(9月~2月)共分四大块 (1)必修1:共2个月(9_10.15) (2)选修3(涵盖必修2):物质结构与性质:共2周时间;(10.16~10.31) (3)选修4(涵盖必修2):化学反应原理:共2个月(11.1 ~12.31) (4) 选修5(涵盖必修2):有机化学基础: 共2个月(1.1 ~2.28) 第二轮:专题复习(2个月) 1:大专题(3月份)(1)化学计算(11课时) (2) 综合实验(9课时) (3):有机合成题(6课时) (4):无机推断题(6课时) 2:小专题(4月份):约10个小专题 第三轮:纠错和综合练习(5月份) 第四轮:回归课本(6.1~6.6) 三:具体复习计划 第一轮[共约6月时间] 必修一[共60课时] 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共17课时)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共8课时) ①化学实验常见化学仪器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3课时) ②物质的分离和提纯(1课时) ③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方法(2课时) ④常见气体的制备(2课时) 第二节:物质的量(6课时) (1)基本概念和以物质量为中心的计算(1课时) (2)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2课时) (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课时) (4)以N A 为题的选择题(2课时) [小结]单元检测及试题分析(4课时) 2: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13课时)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1课时) 第二节:离子反应(4课时)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4课时) [小结] 单元检测及试题分析(4课时)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含必修2第四章)[共12课时]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1课时)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1:钠单质及其氧化物(1课时) 2:钠的碳酸盐(2课时) 3:铝及其化合物(2课时) 4:铁及其化合物(2课时) [小结]单元检测及试题分析(4课时)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共11课时] 第一节:硅(1课时) 第二节:氯(1课时) 第三节:硫及其化合物(2课时) 第四节:氮及其化合物(2课时) 第五节:过氧化氢(1课时) [小结]单元检测及试题分析(4课时) 模块检测:[4课时] 机动课: [共2课时]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共14课时]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原子结构(1课时) 第二节: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2课时)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3课时) 化学键(?课时)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4课时) 模块检测:[4课时]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共52课时]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共5课时]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1课时)

北京市2017高三各区一模化学实验探究题汇编教师版

北京市2017高三各区一模化学 —实验探究题汇编教师版 1、(2017海淀)28.(15分) 为探究Na2SO3溶液和铬(VI)盐溶液的反应规律,某同学进行实验如下:已知:Cr2O72-(橙色)+ H2O2CrO42-(黄色)+ 2H+ (1)进行实验i和ii: 序号操作现象 i 向2 mL pH = 2的0.05 mol·L?1 K2Cr2O7橙色溶液 中滴加饱和Na2SO3溶液(pH 约为9)3滴 溶液变绿色(含 Cr3+) ii 向2 mL pH = 8的0.1 mol·L?1 K2CrO4黄色溶液中 滴加饱和Na2SO3溶液3滴 溶液没有明显 变化 ①23 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i中现象:。 (2)继续进行实验iii: 序号操作现象 iii 向2 mL饱和Na2SO3溶液中滴加pH = 2的0.05 mol·L?1 K2Cr2O7橙色溶液3滴 溶液变黄色 向2 mL蒸馏水中滴加pH = 2的0.05 mol·L?1 K2Cr2O7橙色溶液3滴,溶液变成浅橙色。 ①补充实验的目的是。 ②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iii中现象:。 ③根据实验i~iii,可推测:Na2SO3溶液和铬(VI)盐溶液的反应与溶液酸碱性有关。 a. 碱性条件下,Na2SO3溶液和铬(VI)盐溶液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 。 ④向实验iii所得黄色溶液中继续滴加硫酸,产生的现象证实了上述推测。该现象 是。 (3)为探究溶液酸性增强对Na2SO3溶液还原性或铬(VI)盐溶液氧化性的影响,该同学利用下图装置继续实验(已知电压大小反映了物质氧化还原性强弱的差异;物质氧 化性与还原性强弱差异越大,电压越大)。 a. K闭合时,电压为x。 b. 向U型管左侧溶液中滴加硫酸至pH = 2后,电压增大了y。 c. 继续向U型管右侧溶液中滴加硫酸后,无气体逸出,电压 几乎不变。 ①上述实验说明:。 ②有同学认为:随溶液酸性增强,溶液中O2的氧化性增强 也会使电压增大。利用右图装置选择合适试剂进行实验, 结果表明O2的存在不影响上述结论。该实验方案是 ,测得电压增大了z(z

2017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全套精品学案(含答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 第一课时氧化还原反应 【考纲要求】 1.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及这些概念间的相互关系。 2.掌握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得失的方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3.学会分析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的方法。 4.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5.掌握用电子守恒法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 教与学方案笔记与反思 【自学反馈】 一、概念辨析 1.化学反应的分类: 。 2.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剂:、(2)还原剂、 (3)被氧化:、(4)被还原、 (5)氧化产物:、(6)还原产物。 3. 氧化剂:得(电子)→降(价降低)→还(还原反应, 被还原)→还(还原产物) 还原剂:失(电子)→升(价)→氧(,被)→氧() 二、自我训练: 1.K2Cr2O7 + HCl = KCl + CrCl3 + Cl2 + H2O (1)元素被氧化,是氧化剂。 (2)是氧化产物,发生氧化反应。 (3)参加反应的盐酸中,起还原剂作用的盐酸与起酸作用的盐酸的质量比为(4)用短线桥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2.配平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1)Fe3C + HNO3= Fe(NO3)3+ CO2+ NO2+ H2O (2)P4+ CuSO4+ H2O= Cu3P+ H3PO4+ H2SO4 以上两个反应中,1mol氧化剂分别氧化了mol的还原剂。 3.判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的常见方法: (1)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物质之间的比较:

2017东城一模化学 试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Mn 55 6.下列古诗词描述的场景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 ...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气和明矾都能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B.常温下,浓硫酸和浓硝酸都能用铜制容器盛装 C.钢铁设备连接锌块或电源正极都可防止其腐蚀 D.酸雨主要是由人为排放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转化而成 8.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正确 ...的是 A.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颜色变暗:4Na + O2= 2Na2O B.铝条插入烧碱溶液中,开始没有明显现象:Al2O3 + 2OH-= 2AlO2- + H2O C.硫酸铵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产生气体:NH4++OH-= NH3↑+ H2O D.碘化银悬浊液滴加硫化钠溶液,黄色沉淀变成黑色:2AgI +S2-= Ag2S↓+ 2I- 9.据报导,我国已研制出“可充室温钠-二氧化碳电池”,电极材料为钠金属片和碳纳米管,电解液为高氯酸钠—四甘醇二甲醚,电池总反应为:4Na +3CO22Na2CO3 +C,生成固体Na2CO3沉积在碳纳米管 上。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放电时钠金属片发生氧化反应 B.充电时碳纳米管接直流电源的正极 C.放电时每消耗3mol CO2,转移12mol电子 D.充电时的阳极反应为C + 2Na2CO3-4 e- = 3CO2↑+4Na+

10.氰化钾(KCN)是常用的分析试剂,露置空气中吸收H2O和CO2产生HCN。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A.氰化钾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键 B.氰化钾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C.KCN与KMnO4溶液反应可能生成CO2和N2 D.相同条件下,KCN溶液的碱性强于CH3COOK溶液 11.用右图装置完成下列实验,不.需要 ..试管①(内盛有相应的除杂试剂)就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反应体系中各物质浓度的有关数据如下。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HI的平衡浓度:a =b>0.004 B.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丁>甲 C.平衡时,乙中H2的转化率等于20% D.丙中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

2016-2017年高三化学一模试题(含答案)

2016-2017年高三化学一模试题(含答案) 东北育才高中部2016-2017学年度高三学年第一次模拟考试 化学科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高三备组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12 N-14 -16 Na-23 Al-27 S-32 l-3 a-40 Fe-6 u-64 Ag-108 一、选择题(每题仅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0题每题2分,11-20题每题3分,共0分) 1.分类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l27、P2、S3、2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B.Na2、Na22为相同元素组成的金属氧化物,都属于碱性氧化物.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D.根据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0L质量分数为98%的H2S4,用10L水稀释后,H2S4的质量分数大于49% B.配制01l/L的Na23溶液480l,需用00l容量瓶 .在标况下,将224L氨气溶于1L水中,得到1l/L的氨水 D.向两等份不饱和的烧碱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Na22和Na2,

使溶液均恰好饱和,则加入的Na22与Na2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1:1(保持温度不变) 3.已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有关草酸(H-H)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90g草酸中共用电子对数目为09NA B.90 g草酸被Nal氧化生成2,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A .90 g草酸溶于水,其中242-和H24-的微粒数之和为01NA D.90g草酸受热完全分解为2、、H2,标况下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为448 L 4.已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72 g a2晶体中阴离子和阳离子总数为03 NA B.在标况下,224LHF和224L2H4原子个数比为1:3 .将1 l NH4N3溶于稀氨水中使溶液呈中性,溶液中NH4+数目为NA D.01 l H22分子中含极性共价键数目为03 NA .2 ℃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pH=1的溶液中:Na+、+、n-4、2-3 B.(H+)=1×10-13 l•L-1的溶液中:g2+、u2+、S2-4、N-3 .01 l•L-1 NH4H3溶液中:+、Na+、N-3、l- D.01 l•L-1 Fel3溶液中:Fe2+、NH+4、SN-、S2-4 6.设NA为阿伏加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北京市2017高三各区一模化学实验探究题汇编教师版

市2017高三各区一模化学 —实验探究题汇编教师版 1、(2017海淀)28.(15分) 为探究Na2SO3溶液和铬(VI)盐溶液的反应规律,某同学进行实验如下:已知:Cr2O72-(橙色)+ H2O2CrO42-(黄色)+ 2H+ (1)进行实验i和ii: 序号操作现象 i 向2 mL pH = 2的0.05 mol·L?1 K2Cr2O7橙色溶 液中滴加饱和Na2SO3溶液(pH 约为9)3滴 溶液变绿色(含 Cr3+) ii 向2 mL pH = 8的0.1 mol·L?1 K2CrO4黄色溶液 中 滴加饱和Na2SO3溶液3滴 溶液没有明显 变化 ①23的原因:。 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i中现象:。 (2)继续进行实验iii: 序号操作现象 iii 向2 mL饱和Na2SO3溶液中滴加pH = 2的0.05 mol·L?1 K2Cr2O7橙色溶液3滴 溶液变黄色 向2 mL蒸馏水中滴加pH = 2的0.05 mol·L?1 K2Cr2O7橙色溶液3滴,溶液变成浅橙色。 ①补充实验的目的是。 ②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iii中现象:。 ③根据实验i~iii,可推测:Na2SO3溶液和铬(VI)盐溶液的反应与溶液酸碱性有关。 a. 碱性条件下,Na2SO3溶液和铬(VI)盐溶液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 。 ④向实验iii所得黄色溶液中继续滴加硫酸,产生的现象证实了上述推测。该现象 是。 (3)为探究溶液酸性增强对Na2SO3溶液还原性或铬(VI)盐溶液氧化性的影响,该同学利用下图装置继续实验(已知电压大小反映了物质氧化还原性强弱的差异;物质氧 化性与还原性强弱差异越大,电压越大)。 a. K闭合时,电压为x。 b. 向U型管左侧溶液中滴加硫酸至pH = 2后,电压增大了y。 c. 继续向U型管右侧溶液中滴加硫酸后,无气体逸出,电压 几乎不变。 ①上述实验说明:。 ②有同学认为:随溶液酸性增强,溶液中O2的氧化性增强 也会使电压增大。利用右图装置选择合适试剂进行实验, 结果表明O2的存在不影响上述结论。该实验方案是 ,测得电压增大了z(z < y)。

2017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策略-发言稿

2017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策略-发言稿

齐市第五十一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策略陈长玉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于齐市第五十一中学的高三教师,现在就我们学校在高三进行一轮复习的情况做一下汇报。 一.复习的宗旨及具体的计划 高三一轮复习是历时最长,内容最全面最系统的一次复习,其复习效果直接影响高考的成绩,因此,相应的复习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的学校是一所普通高中,学生的入学基础比较差,能力也比较差,所以我们的一轮复习宗旨是以基础为主,注重让学生打好基础。我们是从今年的5月份期中考试之后开始进入一轮复习的,按照优化设计上的顺序挨章进行复习,预计期末考试可以复习到选修四结束,假期复习有机化学必修部分,开学三月份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复习实验部分和选修三的内容。 二.复习策略 1.重视教材,落实细节 结合《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内容,合理分散教材的难点,强化知识的重点,对知识点的处理应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无论如何进行拓展,都要以教材为蓝本。由于我们的复习是基本按照教材的顺序,所以我们要求学生把教材带来,学生可以把习题与教材对号入座,相互影射,做到融会贯通。另外不要忽视书后习题的作用,其实学生觉得比较陌生的信息点往往是来自于教材的书后习题。比如说盐类水解的书后习题,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的书后习题含金量都比较

高。其实我们在高一高二的教学中对书后习题已经进行了辅导,这一遍的复习我们主要是对一些重点的物质进行强化。回归课本,将课本上的知识点全部熟读吃透,力求扎实掌握。复习的过程中不回避常规问题,因为高考也不回避,而且还会作为重点考察内容。在复习中能够认真理解和透彻领悟知识点的内涵以及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建立完整的思维体系,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举一反三。 2.整合教材,归类复习 其实我们现在用的这套教材,有很多知识点是重复出现的,它最初的设计理念应该是让学生经过一种循序渐进方式去加强对一些难点内容的理解。比如说水解: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在讲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时,书上有一组图比较同浓度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水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两种溶液颜色的对比;还是在这节资料卡片中提到的明矾净水,实践活动中提到的铝盐和铁盐的净水作用都是给学生一个水解的实例,最后在选修四的第三章第三节进行集中讲解水解的知识点。在复习的时候,我们在复习到化合物这节的时候,就把水解的概念给学生复习了,进行了教材的一个部分的重新整合。另外就是这几本教材中多次提到的一些物质,这些物质高考题中频频出现,而且又没有进行集中讲解。比如说过氧化氢,我查了一下过氧化氢除了在初中教材提到以外,高中教材在必修一,必修二,选修四的书后习题,演示实验,科学探究,科学视野的练习中一共出现了九处,分别体现了过氧化氢的强氧化性,弱还原性,不稳定性以及弱酸性。针对这样的物质我在复习到氧化还原部分时,做了

(完整版)2017-2018学年上海市杨浦区高三化学一模试卷

杨浦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中等级考模拟质量调研 高三年级化学学科试卷2017.12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Br-80 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对291117Ts中数字的叙述正确的是 A.291是Ts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291是Ts元素的质量数 C.117是291117Ts的质子数D.117是291117Ts的中子数 2.漂粉精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失效其原因与下列叙述无关的是()A.HClO的酸性比和H2CO3弱B.次氯酸钙能与碳酸反应 C.HClO见光易分解D.Ca(ClO)2是正盐 3.石油分馏的原理是利用物质的() A.沸点差异B.密度差异C.溶解度差异D.化学性质差异 4.离子晶体具有的性质是() A.易导热B.易融化C.熔化状态下导电D.有延展性 5.下列有关本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B.分子中无碳碳双键、碳碳单键 C.不能发生加成反应D.能发生取代反应 6.工业上仅以食盐和水为原料,不能得到了产品是() A.烧碱B.NaClO溶液C.盐酸D.氮肥NH4Cl 7.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O2和空气,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中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原子数B.分子数C.质量D.密度

8.反应物X生成Z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2X(g)→Z(g)+(a-b)kJ B.2X(g)→Z(g)+(b-a)kJ C.2X(g)→Z(g)+(c-a)kJ D.2X(g)→Z(g)+(b-c)kJ 9.对NH3有关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NH3极易溶于水 B.NH3具有还原性 C.NH3在一定条件下能分解 D.右图中浓盐酸换成浓硫酸时现象相同 10.下列反应,与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肯定无关的是() A.SO2+2H2S→3S+2H2O B.SO2+H2O H2SO3 C.2SO2+O22SO3 D.SO3+H2O→H2SO3 11.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实现的是() A.Fe FeCl3B.Fe FeSO4 C.Fe Fe3O4D.Fe FeCl2 12.25℃,(NH4)2SO4的溶液显酸性,是因为() A.NH4+电离出了H+B.NH4+与水反应生成H+ C.硫酸根结合水电离的H+D.硫酸根抑制水电离 13.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柱,常用外 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

铜及其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docx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课题〗第六课时铜及其重要化合物 〖复习目标〗 (1)掌握铜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掌握铜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教学重点〗铜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铜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的应用 〖教学过程〗 【知识精讲】 1、单质铜 ( 1)物理性质:铜是一种有金属光泽的紫红色固体,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仅次于银,可用于制电缆),良好的延展性。 (2)化学性质 铜的化学性质不太活泼,自然界中有少量单质铜存在,在潮湿的环境下,铜能发生锈蚀生成铜绿 [Cu 2 (OH) 2CO3] 。在一定条件下铜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关系图如下: 相关化学方程式为: ①3Cu+ 8HNO 3(稀 )===3Cu(NO 3)2+ 2NO↑+ 4H 2O; ②Cu + 4HNO 3(浓 )===Cu(NO 3)2+2NO 2↑+ 2H 2O;

△ ③Cu +2H 2SO4(浓 )=====CuSO4+ SO2↑+2H 2O; 点燃 ④Cu +Cl 2=====CuCl 2; △ ⑤2Cu+ O2=====2CuO; △ ⑥2Cu+ S=====Cu2S; ⑦Cu +2AgNO 3===Cu(NO 3) 2+ 2Ag ; ⑧ Cu +2FeCl 3===CuCl 2+ 2FeCl2。 2、氧化铜和氧化亚铜 名称氧化铜氧化亚铜 颜色黑色砖红色 与酸反应 (H + )CuO + 2H+ ===Cu2++ H2O Cu2O+ 2H+ ===Cu2++ Cu+ H2O 与 H2反应 △△ CuO+H 2=====Cu + H2O Cu 2O+ H 2=====2Cu+H 2O 转化关系 高温 4CuO=====2Cu2O+ O2↑ 3、氢氧化铜 (1)物理性质:蓝色不溶于水的固体。 (2)化学性质及应用 ①Cu(OH) 2 △ 加热时分解,化学方程式为:Cu( OH )2=====CuO+ H2O ②Cu(OH) 2是弱碱,与强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 OH )2+2H + ===Cu2++ 2H2O 4、铜盐 (1) CuSO4·5H2O CuSO4·5H2O 为蓝色晶体,俗称蓝矾、胆矾。无水 CuSO4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色 (生成 CuSO4·5H2O),可作为水的检验依据。 (2) Cu2(OH )2CO3 Cu2( OH )2CO3的名称为碱式碳酸铜,是铜绿的成分,它是铜在潮湿的空气中被锈蚀的结果,它受 △ 热易分解: Cu2( OH )2CO3=====2CuO + H2O+CO2↑。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金属大题(2017期末汇编)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金属及其化合物试题汇编 1.(2017年东城区期末) (12分)利用熔融碱焙烧工艺可从铝热法生产金属铬所得铬渣(Al、Al2O3、Cr2O3等)中浸出铬和铝,实现铬和铝的再生利用。其工作流程如下: (1)铝热法冶炼金属铬,是利用了金属铝的(填“氧化性”或“还原性”)。(2)溶液1中的阴离子有CrO42-、。 (3)过程Ⅰ,在Cr2O3参与的反应中,若生成0.4mol CrO42-,消耗氧化剂的物质的量是。(4)通入CO2调节溶液pH实现物质的分离。 ①滤渣A煅烧得到Al2O3,再用电解法冶炼Al。冶炼Al的化学方程式 是。 ②滤渣B受热分解所得物质可以循环利用,B是。 ③已知:2CrO42-+2H+Cr2O72-+H2O K=4.0×1014 滤液3中Cr2O72-的浓度是0.04 mol/L,则CrO42-的浓度是mol/L。 (5)过程Ⅱ的目的是得到K2Cr2O7粗品,粗品再重结晶可制得纯净的K2Cr2O7。 不同温度下化合物的溶解度(g/100gH2O) 0°C 20°C 40°C 60°C 80°C 化合物名 称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KCl 28.0 34.2 40.1 45.8 51.3 K2SO47.4 11.1 14.8 18.2 21.4 K2Cr2O7 4.7 12.3 26.3 45.6 73.0 Na2Cr2O7163 183 215 269 376 结合表中数据分析,过程Ⅱ得到K2Cr2O7粗品的操作是:,过滤得到K2Cr2O7粗品。

(10分)CuSO4用途广泛,以Cu为原料制CuSO4有多种方法。(1)实验室可用Cu与浓硫酸反应制CuSO4。 ①Cu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②该方法制CuSO4存在的不足是________(写出任意一条)。(2)实验小组采取如下方法制CuSO4。 实验表明,Fe3+能加快生成CuSO4的反应速率,加快原理可表述为:i. 2Fe3+ + Cu = 2Fe2+ + Cu2+ ii. …… ii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3)用电解的方法制CuSO4,如右图所示。 ①与直流电源a 端相连的电极材料是 ________(填“铜片”或“石墨”)。 ②将进口处较浓硫酸替换为Na2SO4溶液进行实验,发现得到的 CuSO4溶液pH比替换前升高,结合化学用语解释pH升高的 原因是________。

浙江省新高考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卷

2017年11月浙江省新高考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分)(2017?浙江学业考试)已知集合A={1,2,3},B={1,3,4},则A ∪B=() A.{1,3}B.{1,2,3}C.{1,3,4}D.{1,2,3,4} 2.(3分)(2017?浙江学业考试)已知向量=(4,3),则||=() A.3 B.4 C.5 D.7 3.(3分)(2017?浙江学业考试)设θ为锐角,sinθ=,则cosθ=()A.B.C.D. 4.(3分)(2017?浙江学业考试)log2=() A.﹣2 B.﹣ C.D.2 5.(3分)(2017?浙江学业考试)下列函数中,最小正周期为π的是()A.y=sinx B.y=cosx C.y=tanx D.y=sin 6.(3分)(2017?浙江学业考试)函数y=的定义域是()A.(﹣1,2]B.[﹣1,2]C.(﹣1,2)D.[﹣1,2) 7.(3分)(2017?浙江学业考试)点(0,0)到直线x+y﹣1=0的距离是()A.B.C.1 D. 8.(3分)(2017?浙江学业考试)设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为M, 则点(1,0),(3,2),(﹣1,1)中在M内的个数为() A.0 B.1 C.2 D.3 9.(3分)(2017?浙江学业考试)函数f(x)=x?ln|x|的图象可能是()A.B.

C.D. 10.(3分)(2017?浙江学业考试)若直线l不平行于平面α,且l?α,则()A.α内的所有直线与l异面 B.α内只存在有限条直线与l共面 C.α内存在唯一直线与l平行 D.α内存在无数条直线与l相交 11.(3分)(2017?浙江学业考试)图(1)是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截去三棱锥A1﹣AB1D1后的几何体,将其绕着棱DD1逆时针旋转45°,得到如图(2)的几何体的正视图为() A.B.C. D. 12.(3分)(2017?浙江学业考试)过圆x2+y2﹣2x﹣8=0的圆心,且与直线x+2y=0垂直的直线方程是() A.2x﹣y+2=0 B.x+2y﹣1=0 C.2x+y﹣2=0 D.2x﹣y﹣2=0 13.(3分)(2017?浙江学业考试)已知a,b是实数,则“|a|<1且|b|<1”是“a2+b2<1”的()

2017北京海淀区高三化学一模试卷及答案

6.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四月农谚:“雷雨肥田”“雨生百谷”描述的都是节气 谷雨。下列元素在自然界中的转化与“雷雨肥田”有关的是 A. K B. N C. P D. C 7. 下列四种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不能..作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单体的是 A. 丙烯酸B. 乳酸 C. 甘氨酸 D. 丙酸CH 3CH 2COOH 8.某温度时,VIA 元素单质与H 2反应生成气态H 2X 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O 2(g) + H 2(g)=== H 2O(g)ΔH = -242 kJ·mol -1 S(g)+ H 2(g)===H 2S(g) ΔH = -20kJ·mol -1 Se(g) + H 22Se(g) ΔH = +81kJ·mol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稳定性:H 2O < H 2S < H 2Se B. 降温有利于Se 与H 2反应生成H 2Se C. O 2(g) + 2H 2S(g) === 2H 2O(g) + 2S(g) ΔH = -444 kJ·mol -1 D.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VIA 族元素单质与H 2的化合反应越容易发生 9. 下列解释物质检验原理的方程式不.合理..的是 A. 浓氨水检验泄露的氯气,产生白烟:2NH 3 + 3Cl 2 === 6HCl + N 2 B. 铁氰化钾检验溶液中Fe 2+,产生蓝色沉淀:3Fe 2+ + 2[Fe(CN)6]3- === Fe 3[Fe(CN)6]2↓ C. 浓溴水检验水体中的苯酚,产生白色沉淀: D. 新制Cu(OH)2检验产品中乙醛,产生砖红色沉淀: CH 3CHO + 2Cu(OH)2 + NaOH CH 3COONa + Cu 2O ↓+ 3H 2O 10. 实验室模拟工业制备高纯铁。用惰性电极电解FeSO 4溶液制备高纯铁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阴极主要发生反应:Fe 2+ + 2e - === Fe B. 向阳极附近滴加KSCN 溶液,溶液变红 C. 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附近pH 减小 D.电解法制备高纯铁总反应:3Fe 2+ === Fe +2Fe 3+ 11. 向3mol·L -1盐酸中加入打磨后的镁条,一段时间后生成灰白色固体X ,并测得反应后溶 液pH 升高。为确认固体X 的成分,过滤洗涤后进行实验: ①向固体X 中加入足量硝酸,固体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将其分成两等份; ②向其中一份无色溶液中加入足量AgNO 3溶液,得到白色沉淀a ; ③向另一份无色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 溶液,得到白色沉淀b 。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溶液pH 升高的主要原因:Mg + 2H + === Mg 2+ + H 2↑ B. 生成沉淀a 的离子方程式:Ag + + Cl - === AgCl ↓ C. 沉淀b 是Mg(OH)2 D. 若a 、b 的物质的量关系为n (a):n (b) = 1:3,则可推知固体X 的化学式为Mg 3(OH)6Cl 电解 OH + 3Br 2 OH Br Br + 3HBr △ H 2C CHCOOH CH 3CH(OH)COOH NH 2CH 2COOH

2017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一模)化学

2017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一模) 化 学 6.下列贡献与中国科学家无关.. 的是 A .创立侯氏制碱法B .发现青蒿素 C .合成结晶牛胰岛素D .发明元素周期表 7.食盐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不属于... 食盐用途的是 A .着色B .防腐C .调味D .杀菌 8.3,5-二甲氧基苯酚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用于天然物质白柠檬素的合成。一种以间苯三酚为原料的合成 反应如下: 反应结束后,先分离出甲醇,再加入乙醚,将获得的有机层(含少量氯化氢)进行洗涤,然后分离提纯得到产物。甲醇和3,5-二甲氧基苯酚的部分物理性质见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离出甲醇的操作是结晶 B .间苯三酚与苯酚互为同系物 C .上述合成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D .洗涤时可以用饱和Na 2CO 3溶液除氯化氢 9.饮茶是中国人的传统饮食文化之一。为方便饮用,可通过以下方法制取罐装饮料茶: 关于上述过程涉及的实验方法、实验操作和物质作用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①是萃取B .②是过滤 C .③是分液 D .维生素C 可作抗氧化剂 10.NaClO 溶液可用于漂白,其漂白速率随pH 降低逐渐增大,当pH <4时,漂白速率增大更快,此时起漂白作用 的主要是Cl 2。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保存NaClO 溶液时加入少量NaOH 可以抑制水解 B .pH <4时,起漂白作用的Cl 2是HClO 分解产生的 C .随pH 降低,溶液中HClO 和Cl 2增多,所以漂白速率加快 D .用NaClO 溶液漂白色素时,不同条件下由不同成分起到漂白作用 物质 沸点/℃ 熔点/℃ 溶解性 甲醇 64. 7 ﹣97.8 易溶于水 3,5-二甲氧基苯酚 172~175 33~36 易溶于甲醇、乙醚,微溶于水 抗氧化剂 热水 去除茶渣 ② 提取 可溶物 ① 成品茶 茶汤 分罐封口 ③ 灌装饮料茶 灭菌 氯化氢的甲醇溶液 OH OH HO +2CH 3OH OCH 3 H 3CO + 2H 2O

2017届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2016-2017学年度高三第一轮复习第一次月考化学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O:16 Na:23 Al:27 Mg:24 Ca:40 Fe:56 第I卷(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D2、T2互为同素异形体 B.液氨、氨水、王水都是混合物 C.H2O、苯酚、Fe(SCN)3都是弱电解质 D.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2.下列物质依次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淀粉、CuO、HClO、Cu B.水玻璃、Na2O?CaO?6SiO2、Na2O、SO3 C.KAl(SO4)2?12H2O、KClO3、NH3?H2O、CH3CH2OH D.普通玻璃、H2O、CH3COOH、葡萄糖 3.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 L 1.0 mo1·L-1的NaAl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 B.常温常压下,3.6g H2O中含有电子数为2N A C.2.24L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 N A D.25℃时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一的数目为0.1N A 4.将7.8g镁铝合金加入100mL 5.0mol?L﹣1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收集到6.72L气体(标准状况),过滤得到溶液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产生气体的质量为0.3g B.合金中镁与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溶液X中剩余NaOH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D.向溶液X中通入足量C02,过滤,将沉淀充分灼烧得固体15.6 g 5.80g密度为ρg.cm-3的CaCl2溶液里含2gCa2+,从中再取出一半的溶液中Cl-的浓度是()A.B.1.25ρmol?L-1C.D.0.63mol?L-1 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a(HCO3)2溶液中滴入过量NaOH溶液:HCO3- +Ca2++ OH- =CaCO3↓ +H2O B.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 CO2:CO2 +2H2O+ A1O2- =Al(OH)3↓ + HCO3- C.0.01mol/L NH4Al(SO4)2溶液与 0.02mol/L 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 Al3+ +2SO42-+2Ba2+ +4OH- =2BaSO4↓ + AlO2- +2H2O D.向Ca(C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 SO2 :C1O- +SO2+H2O = HClO + HSO3- 7.下列关于物质性质或检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不能证明原溶液中一定有Fe3+,无Fe2+ B.气体通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蓝,证明原气体中一定含有氨气 C.用铂丝灼烧白色粉末,火焰成黄色,证明原粉末中一定有Na+,可能有K+ D.向某溶液中加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或SO32— 8.常温下,向0.25 mol·L-1的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氢氧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的体积关系如下图所示,a、b、c、d分别表示实验不同时刻的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硫酸溶液的体积为20 mL B.b时刻溶液中SO42-的浓度约为0.125 mol·L-1 C.d时刻溶液的pH约为13 D.溶液的导电能力:c

2017年北京市丰台高三理综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

丰台区2017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一) 理科综合 化学 2017.3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S -32 Na -23 Cu -64 Cl —35.5 6.下列贡献与中国科学家无关.. 的是 A .创立侯氏制碱法B .发现青蒿素 C .合成结晶牛胰岛素D .发明元素周期表 7.食盐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不属于... 食盐用途的是 A .着色B .防腐C .调味D .杀菌 8.3,5-二甲氧基苯酚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用于天然物质白柠檬素的合成。一种以 间苯三酚为原料的合成反应如下: 反应结束后,先分离出甲醇,再加入乙醚,将获得的有机层(含少量氯化氢)进行洗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离出甲醇的操作是结晶 B .间苯三酚与苯酚互为同系物 C .上述合成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D .洗涤时可以用饱和Na 2CO 3溶液除氯化氢 9.饮茶是中国人的传统饮食文化之一。为方便饮用,可通过以下方法制取罐装饮料茶: 关于上述过程涉及的实验方法、实验操作和物质作用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①是萃取B .②是过滤 C .③是分液D .维生素C 可作抗氧化剂

10.NaClO 溶液可用于漂白,其漂白速率随pH 降低逐渐增大,当pH <4时,漂白速率增大 更快,此时起漂白作用的主要是Cl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保存NaClO 溶液时加入少量NaOH 可以抑制水解 B .pH <4时,起漂白作用的Cl 2是HClO 分解产生的 C .随pH 降低,溶液中HClO 和Cl 2增多,所以漂白速率加快 D .用NaClO 溶液漂白色素时,不同条件下由不同成分起到漂白作用 11.分别向等体积1mol/L 盐酸和1mol/L 醋酸溶液中加入等量的镁条,反应时间与溶液pH 变化关系如右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Y 代表盐酸与镁条的反应 B .a 点时反应Y 消耗镁条的量少 C .b 点表示此时两溶液pH 相等 D .c 点表示此时反应结束 12.利用石墨电极电解1mol/L 氯化钠溶液,并收集阳极气体检验其成分。已知:O 2能使酸 性的淀粉KI 溶液变蓝,不能使中性的淀粉KI 溶液变蓝。 实验:①将气体通入中性的淀粉KI 溶液中,溶液变蓝。 ②用足量NaOH 溶液充分洗气,气体体积减少,将剩余气体通入中性的淀粉KI 溶液中,溶液颜色不变,再向溶液中滴加 2滴H 2SO 4溶液,溶液变蓝。 ③向酸性的淀粉KI 溶液中通入空气,溶液颜色不变。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推测不合理... 的是 A .NaOH 溶液洗气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OH - +Cl 2 Cl -+ClO - +H 2O B .根据实验可以得出中性条件下,氧化性Cl 2>O 2 C .根据实验可以得出反应物的浓度和溶液的pH 会影响物质的氧化性 D .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 - —2e - Cl 2↑ 25.(17分)新泽茉莉醛是一种名贵的香料,合成过程中还能得到一种PC 树脂,其合成路 线如下。 反应时间(t) 溶液pH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计划(通用)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备课组 一、高三化学复习思路与原则 1.熟悉《考试大纲》:《考试大纲》是命题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不仅如此,在以后的复习中要进一步阅读,不断地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2.认真研究近年高考试卷,了解试卷的变化: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近几年试卷愈来愈坚持遵循《考试说明》规定的测试内容和要求,考查内容覆盖各模块的主干知识,注重考查化学“四基”和应用能力,体现了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要求。 3.合理筛选复习资料:除了高考试题、考纲、教材、大纲外,获得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如各种专业杂志、名校试题、网络信息等。宜以广泛收集信息为主要目的,以免干扰复习、浪费时间。教师应认真收集高考信息资料、试题,分析筛选。 4.处理好几对关系,加强复习教学的实效: 1)回归教本、处理好教本与资料的关系。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在化学总复习中的抓纲务本就是指复习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通过复习,使中学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复习资料的作用则是为这种目的服务,决不能本末倒置,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复习资料只能供整理知识、练习使用,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化学知识。 2)重视方法,处理好基础和能力的关系。基础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基础,能力就缺少了扎根的土壤。化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每年化学高考试题的基本出发点,但试题的呈现往往灵活多变。如果学生的化学双基知识是浮于表面的“死”知识,那一定是经不起考验的。学好化学双基,必须做到两点:①透彻理解基础知识与技能。②通过适当的化学问题与练习,检验、修正对双基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经过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发展,做到“会”,这才是理解,这样才能灵活应用双基去分析解决化学问题。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化学高考在关注双基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化学科学素养、思维品质、学习策略、创新能力等全方位的考核。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去感悟有关科学原理、定律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规律,才能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教师在备考中要注重方法、改进教法,从而解决如下问题:①如何准确、全面、快捷审透试题;②如何挖掘题意,抓准立意与情境和设问之间的内在联系;③如何使答题规范优化; ④题干信息的有效选择与转化技巧在哪?⑤各种试题应答策略。把基本方法与解题能力相结合,从而再生知识,产生创新能力。 3)研究疑点,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与疑难问题乃至错误作斗争的过程,化解疑难问题和改进错误的多少决定着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