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在我国工业领域的表现特征

产能过剩在我国工业领域的表现特征
产能过剩在我国工业领域的表现特征

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发生在中国

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发生在中国 姓名:丁胜 学号:1003607008 目录: 一、工业革命前,中国和西欧经济的对比 二、“韦伯疑问”和“李约瑟之谜”的辨析 三、林毅夫教授观点的思考与感悟 四、文化、政治制度因素对资本主义的影响 内容摘要: 17世纪的中国和西欧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甚至略强于西方,但工业革命却发生在了西欧,这是什么原因呢?本文将从韦伯疑问和李约瑟之谜出发,结合林毅夫教授的观点,将历史对比,从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等各方面综合分析,论证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的必然性。 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向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传播,19世纪传至北美。它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掌握了世界经济霸主地位,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引起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同时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机器时代”。此后工厂不再依河或溪流而建,很多以前依赖人力与手工完成的工作自蒸汽机发明后被机械化生产取代。工业革命是一般政治革命不可比拟的巨大变革,其影响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对人类的现代化进程推动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把人类推向了崭新的蒸汽时代。

工业革命前,中国和西欧经济的对比 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它的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这使英国长时间以现代工业的鼻祖自居,从而令许多世界大国汗颜,其中就包括我们这个具有5000年文明的泱泱大国。在赞叹英国人的开创精神的同时,我们不禁扪心自问: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呢?先来分析一下工业革命产生时中国与西欧的不同 在15、6世纪欧洲形成了以一批科学家为主导的科学热潮,到16、7世纪,以哥白尼的“日心说”为代表,初步形成了与中世纪神学与经验哲学完全不同的新兴科学体系,标志着近代科学的诞生。后经开普勒、伽利略,特别是牛顿为代表的一大批科学家的推动,建立了近代自然科学体系。正是这些以发现、发明为主的科学家的引导,形成了一种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明的科学浪潮,之后与资本家结合,使这种浪潮引起巨大的产业效应,之后大批资本家跟进、利用,甚至发明各种生产方式,以致生产方式的彻底改变,即工业革命发生。 那么,工业革命发生时的中国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清朝乾隆皇帝的统治时期,是整个清朝的全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辉煌时期。其实在明朝中后期,中国民间就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是这只出现在个别地区和生产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到了明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揽朝政,残酷地迫害异己、镇压人民。土地集中达到惊人的地步。统治者不断加重对人民的赋税剥削,加上灾荒连年,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样的环境下资本主义萌芽自然不会得到发展。后来随着农民起义和清兵入关,朝代的更迭势不可挡。连年的战火,使得中国的经济濒临崩溃,所以清朝的前几位君主要做的是恢复农业经济,而不是现实地去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韦伯疑问”和“李约瑟之谜”的辨析

浅谈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启示

浅谈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启示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造成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起源于英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它以机器取代了人力,以大规模的工厂化劳动取代了个体工场的手工劳动,史无前例地解放了人类的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使人们摆脱了靠人力和畜力进行劳作的方式,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同时也改变了社会的生产关系。凭借这次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一些开始工业化的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抢占原材料市场,倾销其工业品,走上资本主义强国的道路。 自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近半个世纪,发达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通过所谓的再工业化不断占领制造产业发展制高点,主导世界产业发展大势。这一阶段使世界统一了起来,因为工业革命需要的资源和劳动力是可流动的,所以促使一些外国人在中国这个资源丰富、劳动力不缺的国家开设工厂,发展产业,这使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启示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还给中国国际竞

争力的提升形成巨大压力,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中国要成为产业革命的赢家,要成为先进发达的世界强国、世界大国,一个重要前提是要成为世界制造强国。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应对德国工业4.0和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浪潮的顶层设计和行动路线图,是建设制造强国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计划,以信息化与工业化 深度融合为主线,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等十大领域,推出中国创造、中国质量和中国品牌,这也是一个世界制造强国的重要标志。 1.拥有核心技术和质量体系。 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中国应该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质量体系。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在战略性、 前沿性制造领域,中国应该掌握整机或关键部件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于这些产品价值链的高端和产业链的 核心环节,同时建立起世界领先地位的生产技术参数体系,构筑国际公认的制造品质量标准体系;在高端制造和主流制造品方面,建立起“中国质量”信誉,打造“中国制造”标签,引领制造领域重要行业的发展方向。 2.拥有享誉全球的著名企业和著名品牌。

樊君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中国和世界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中国和世界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 一.考试说明:(明确考什么)——学生板演,老师完整,归纳出阶段特征、历史发展规律、近代化含意、社会转型。 二.经典考题:(明确如何考)——点明考点、设问角度、能力要求 1、(2012年江苏单科3分)左图是十八世纪七 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 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 C.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创造 D.工人手工纺纱速度提高 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请你对下述问题发表自已的见解。 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

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已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的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蓝剑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突顶的图景。——马克等《世界史考史》材料三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暧,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9分) (2)指出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主要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13分) 材料二:英、美、中,印四国产品在世界产量份额中的变化(1750—1900年) 1750年(%)1830年(%)1860年(%)1900年(

中国为什么没发生工业革命

中国在古代经济、科技领先世界1000多年的原因很多。在制度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方早1000多年(封建社会的国家机器、科学发展、人文都优于奴隶制度);在社会方面,.中国处在一个比较稳定,且统一的区域中(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只有相对短暂的分列状态);在文化方面,百家争鸣、儒家学说促使了当时中国的封建管理、文化高速的发展找就了文化的稳定性和统一性,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在外交方面,.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外主动交往,中国的对外开放和对外交往吸收了外来的财富发展中国;在农业方面,中国的铁器得到有利的利用,大力发展农业,从而使得在用稳定的生产中发展进步;在管理方面,.中国的国家中央集权一直在不断的发展,强化。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控制和管理。 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长期相对稳定的政治格局为科技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环境。生产的不断发展促进科技的进步。生产的发展不仅为科技进步奠定了基础,也对科技发展提出了要求。各民族间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教育和科举的发展促进了科技进步。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刻苦钻研、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富于智慧和创新精神。明清以前,中国历代统治者大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最早建立封建制度,是当时社会制度最先进的国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与发展,统一是历史的主流,社会相对稳定,为科技发展连续性与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政府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科技的重视与支持;国内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各民族互相学习,共同创造了古代文化,也能不断吸取外来先进文化提高自己.中国农业,手工业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推动了科技发展.广大劳动人民,尤其是古代科学家的探索和创造. ⑥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论中国近代衰败的根由 众所周知,清朝是因为闭关锁国而导致落后于世界,然而,闭关政策实际上是从明朝中后期就开始了.而且大家都知道,在明朝时,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发展却极其缓慢,其原因有很多,比如:明朝政府的压制和束缚,还有封建时代轻视商业的农本思想等等,这些都是遏制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封建制度发展

三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其政治

三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后果是什么? 他们与中国有怎样的关系? 第一次工业革命:指18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开创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确定了资本阶级的统治地位。而这些机器大都是那些熟练的手工劳动者根据实际经验设计的,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型蒸汽机的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得到迅速推广,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人类社会由此进入了“蒸汽时代”。而资本家们为了更好的发挥机器的作用,将整个生产工业化,建立“工厂”。在交通运输上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仅在陆地的长距离运输还是在海上,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的以蒸汽为动力的汽船试航成功。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1825年,史蒂芬孙亲自驾驶着一列托有34节小车厢的火车试车成功。从此人类的交通运输业进入一个以蒸汽为动力的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蒸汽机的应用,这使得整个社会的贸易往来更加广泛。 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时,中国当时还处于封建统治时期,自给自足的社会环境下,闭关锁国,不可能发生工业革命,但是鸦片战争的发生使得中国的大门被打开,后面又有洋务运动,中国只能说间接的接受工业革命的产物和思想,学习西方,冲击了当时落后的生产模式。不得不说这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开放了发明家的思想,虽然很艰难,但还是在一步步的进步。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了发电机;到70年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电动机的发明,实现了电能和机械能的互换。电器开始用于代替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新能源。随后,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相继问世,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诞生,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诞生,90年代柴油机创制成功。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成功地制造了第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得到迅速发展。内燃机的发明,还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第二次工业革命真正地将科学与技术结合起来,将科学研究应用到实际的技术中,对能源、交通、通讯、化工行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2018届高考历史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板块6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扩展_工业革命时期的资本主义试题61

板块6 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扩展——工业革命时期的资本主义 (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 编者选题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河南名校联盟段考)1792~1804年、1848~1852年,法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个共和国,即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和第二共和国;1875年,法兰西共和制虽得以确立,但仍然历经曲折。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法国的( ) A.历史文化传统 B.经济发展特征 C.社会结构复杂 D.共和思想缺陷 解析:B 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大革命时期,由于法国封建势力强大,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故共和派与君主派的斗争反复曲折,直到1875年,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工业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增长,共和制才最终得以确立,故B项与题意相符。其他各项不是题干材料所属现象的主要原因,排除。 2.(2017·江西新余二模)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任何一邦的商品均可自由输入另一邦,另一邦不得再行征税,并规定皇帝经帝国联邦议会同意后,可以任命税务官进驻各邦税务机关,以监督帝国税法的执行。材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 ) A.联邦议会是最高立法机构 B.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C.皇帝的行政权受议会约束 D.皇帝拥有征税自由 解析:B 材料中《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规定,体现了德意志帝国实行联邦制,中央的权力加强,B项正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体现了专制主义的特色,议会的立法权受到皇帝的控制,皇帝的行政权几乎不受限制,A、C两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皇帝需经帝国联邦议会批准后方能行使任命地方税务官的权力,D项错误。 3.1815年后,“自由主义”“激进主义”“社会主义”“保守主义”“个人主义”“女权主义”“民族主义”等思潮先后在欧洲涌现。这些学说井喷而出主要是为了解决( ) A.君主专制制度与代议制的矛盾

关于工业革命发生在欧洲而非中国的原因

关于工业革命发生在欧洲而非中国的原因 关于工业革命发生在欧洲而非中国的原因 15世纪是一个崭新而别样的世纪,更是一个影响力直达今天的世纪,世界的大变局由此开始。自那时起,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勃兴。侵略与开拓相联系,贸易与搏杀相混淆,经济与军事相纠缠,崛起与争霸相伴随。 500年来,世界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王雄争霸的正剧,你方唱罢,我又登场,世界各大国家江山代代,各领风骚,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辉煌,同时也给其他国家和民族带去了不同程度的伤痛。而今天,实力和信心日增的中国,选择了以更加广阔的胸襟和真正开放的心态去看待历史和现实。 15世纪的中国正值鼎盛,郑和率领当时天下第一的舰队七下西洋,彰显着大国无与伦比的风范。15世纪的欧洲刚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新航路的开辟标志着早起期殖民主义的开端。21世纪的欧洲不管是经济,军事,或是政治,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1世纪的中国,正趁着改革开放的良机,努力发展,已实现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500年的时间漫长的足以颠倒世界的格局,鸦片战争的屈辱还历历在目,抗日战争的惨烈至今无法忘怀,到底是什么让曾经一度领先于世界的中国被狠狠的抛弃,中间的原因可能有千千万万,但工业革命这一因素绝不会被忽略,发生在18世纪的工业革命在世界历史舞台上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可为什么工业革命无意垂青正值鼎盛的中国,而对新生的欧洲情有独钟?个中原因,恐怕不是三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了。 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制度变动的基本趋势是土地兼并和大地产的产生,而土地兼并和大地产产生的结果,并不是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而仍然是小块土地经营,所以仍是小农经济。在小农经济的局限下,土地占有方式趋向集中,而土地经营方式则趋向分散。在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情况下,相对于人口来说,土地都是稀缺的要素。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依靠土地是不能维持整个家庭的生计的,所以不得不采取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的生产方式。男耕女织是中国小农经济的最典型写照。事实上,中国的家庭手工业在小农经济中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农业。在通常情况下,小块土地的产出除供一家人的口粮外,已经剩余不多,而往往还要缴纳繁重的税务,所以农民常常是不得温饱的。因此,农民必须通过家庭手工业来补充个土地的产出,通过出售手工业产品获得收入以补充口粮的不足。这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的生产方式,阻碍商品生产,阻碍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导致自然经济的顽固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难以成长。 清朝入都北京后,为解决八旗官兵生计,决定强占北京附近的土地,遂下圈地之令。很多农民田地被占,流离失所,饥寒迫身;同时又强迫汉族农民“投充”,补充其壮丁队伍。清朝时的圈地更是给汉族人民带来极大痛苦,所圈之地,原田主被逐出家门,背乡离井,因此纷纷起而反抗。顺治四年,大规模的圈地已停止,但零碎的圈地、换地、带地投充仍不断发生。康熙八年六月十七日作出永远不许再圈的决定,圈地至此最后停止。清初大规模地圈地导致“近畿土地,皆为八旗勋旧所圈,民无恒产,皆赖租种旗地为生”。 清朝的这项政策,更是让中国与工业革命背道而驰。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手工业有了较快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小农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并持续发展。这时中国的经济虽然繁荣,但这种繁荣只是以农业为主的手工贸易的发达,没有上升到工业上面去。例如,中国的纺织历史要比欧洲国家早好多年,中国汉代和唐代是两个鼎盛期,中国被世界各国誉为“丝国”。不同的是,中国永远是手工作业,永远是人代替机器。北宋的繁荣不是真

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中国发生

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中国发生 从有记载的古代文明开始,人类社会已经存在和发展了数千年。在这个过程中,工业革命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众所周知,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它的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这使英国长时间以现代工业的鼻祖自居,从而令许多世界大国汗颜,其中就包括我们这个具有5000年文明的泱泱大国。在赞叹英国人的开创精神的同时,我们不禁扪心自问: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呢? 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工业的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和科学意义。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传播到英格兰到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继而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封建制度,消除了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种种束缚,为工业革命创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消除农业中的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劳动力和国内市场,这主要表现在英国的圈地运动;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提供了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必需的大批自由劳动力和巨额的货币资本,这主要是从殖民地掠夺而来;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长期的发展,为大机器生产的出现准备了技术条件。一般认为,蒸汽机、焦炭、铁和钢是促成工业革命技术加速发展的四项主要因素。 在瓦特改进蒸汽机之前,整个生产所需动力依靠人力和畜力。伴随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工厂不再依河或溪流而建,很多以前依赖人力与手工完成的工作自蒸汽机发明后被机械化生产取代。工业革命是一般政治革命不可比拟的巨大变革,其影响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对人类的现代化进程推动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把人类推向了崭新的蒸汽时代。 工业革命对19世纪科学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前的科学研究很少用于工业生产,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长大,工程师与科学家的界限越来越小,更多的工程师埋头做科学研究。以前的科学家多是贵族或富人的子弟,现在则有许多来自工业发达地区和工人阶级的子弟成为了科学家。他们更加对化学和电学感兴趣,这也促进了这些学科的发展。 工业革命的影响有:它引起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使用机器为主的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厂;城市化和人口向城市的转移;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工业化和城市化也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比如贫富分化,城市人口膨胀,住房拥挤,环境污染等弊端;引起社会结构的改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是工业革命的直接产物。

工业革命为何发生在英国而不是在中国

工业革命为何发生在英国而不是在中国 读了《从北京回望曼彻斯特:英国、工业革命和中国》,想到在中国康乾盛世的同期,英国迎来了工业革命,为什么是英国而不是中国首先实现了工业革命?这是一个让中国学者一直耿耿于怀的问题。许多中外学者对明清时期中国经济的研究表明,当时中国商品经济较为发达,在许多方面并不落后于英国。在技术水平上,科技史家李约瑟认为,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宋代时就居当时世界之首,相当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前的水平。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学者们对中英的诸多要素进行了对比,给出的答案却没有取得共识和交集。 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国错过了率先工业化的机遇。社会科学各领域的学者一直在试图回答。 本书中概述的流行有“两个半”答案,第一,夸大18世纪的英国等欧洲国家“迎接”工业革命,在政治制度、经济和社会形态、技术基础等方面的准备,并武断论定同期中国,各方面早已经暮气沉沉,已经腐朽到了极点——乾隆皇帝轻蔑的对待英国马噶尔尼使团,成为这种观点的最佳佐证。 第二,美国“加州学派”及中国史学界的一些学者,近年来提出截然相反的观点。他们认为,工业革命同期的中英两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相当;在清政府治下,也有相对自由、高效率的土地和劳动力甚至资本市场;当时中国的农业收益非常高;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等欧洲国家,要归因于殖民地资源、本土充足煤炭的供给。部分中国学者援引伟人的说法提出,事情坏就坏在鸦片战争,如果没有外力挤压,清代中国本可以完成自己的工业化。 之所以说另外存在“半个”答案,是指某些经济学家常常会借历史分析之便,兜售原教旨经济学的一套把戏,说什么英国由于是市场经济、所以才能高效率的、率先完成工业化。 《从北京回望曼彻斯特:英国、工业革命和中国》,这本书名冗长的著作,却以不长的篇幅对前述两个半观点进行了辨析,对个中谬误作了一一驳斥。 正如这本书的作者皮尔?弗里斯所揭示的,“加州学派”,特别喜欢用特例、个例史料来佐证其观点,在对于中英两国18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对比分析中,仅仅限于个例数据的衡量,轻率的得出了清代中国具备独自工业化各方面条件的结论,而忽视了中国与西欧、特别是与英国在现代社会早期的根本差异。

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国发展的契机

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国发展的契机 一种建立在以互联网和新材料、新能源为构建基础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之际,全球规模的金融危机风险正在大大增加,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压力也在加大,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趋势开始由释放市场力量,迅速向保护主义这一对自由贸易政策有着巨大冲击的方向转变。从历次大规模经济危机的演化历程分析,经济最困难时期也正是技术与产业革命酝酿的关键时期,而且一个普遍的发展路径是,每一次危机之后的经济复苏,除了宏观经济政策刺激之外,都不外乎科技创新革命引致的新兴产业革命启动。这些都必将使得支撑现行国际经济秩序的国际金融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出现重大变化。 在21世纪的上半叶,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传统的集中经营活动将被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分散经营方式取代。对于全球化而言,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以欧美为主的经济体如何走出危机实现复苏,必须进行的一次影响全球的新工业革命;对于中国来说,30多年的改革战略取得的伟大成就重塑了全球经济和全球政治,中国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兴经济体日渐强大的技术、制度、产业和市场追赶力量,欧美的成功并非注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将不会缺席百年以来的第三次工业革命。 中国的发展契机

在这场关乎主要经济体国际竞争力的竞赛中,美国至少到目前为止依然握有较大的领先优势。一向重视全球趋势变迁的美国尽管面临资金与资源投入的相对约束,但美国不可能大幅削减对前瞻性技术研发的投入。目前,在全球10个主要技术领域每年新增专利比较中,中国仅仅在化学领域领先于美国,美国不仅在传统技术领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而且新兴技术领域也保持着对中国的压倒性优势。美国在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研发设计、系统集成等专业服务优势,合理的税收和移民政策,加上超强的全球供应链管理能力,使得美国有可能率先在全球范围内掀起自新经济革命之后的又一次产业革命,重新切割全球产业版图,进而在将美国从目前的经济困局中解脱出来的同时,重新切割全球分工与财富版图。 1929年至1933年的那场大萧条尽管使美国经济倒退了30年,但依靠汽车、石化、通讯等领域的技术创新,美国经济仅用了8年的时间即得到恢复,进入重化工业时代,在一跃成为世界首席经济强国的同时,也带动欧洲从衰退泥淖中上岸。同样,30余年前的两次石油危机期间,美欧日本等经济体的钢铁、汽车、化工等重化工业遭受严重打击,但已有丰富应对危机经验的美国大力发展计算机、航天航空、生物工程等一批高附加值、低能耗的新兴产业,顺利完成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差不多与此同时,欧洲在计算机、机器人、通信网、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领域先后取得了一大批超前技术成果,为产业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日本同样在汽车、电子等领域取得跨越式发展,进而缔造了经济的空前繁荣。

两次工业革命影响下的中国

两次工业革命影响下的中国 1853年,马克思在论述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时说:“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据此我们也可以把工业革命的影响简单归纳为“破坏性”和“建设性”两个方面。所谓“破坏性”就是指工业革命后,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侵略掠夺,破坏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原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冲击了当地传统的思想和观念,即消灭了旧的社会。 所谓"建设性"是指客观上资本主义国家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为建立西方式的社会奠定了基础。 两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都对中国大肆侵略掠夺,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双重作用和影响,但是,到底哪种作用和影响更大更主要呢?我们必须注意到列强侵华的主观动机不是希望中国摆脱封闭落后,成为独立自主的近代化国家,而是要打开中国广阔的市场输出商品和资本,也就是说他们所做的一切是为其本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服务的,所以对中国社会的进步,他们极力阻挠和破坏,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他们百般压制和摧残,相对于他们客观上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和影响而言,他们的破坏性更大更突出,根本是无法抵消和替代的。他们客观上给中国的建设性作用,只是表明他们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十八世纪初,飞梭、珍妮纺纱机的先后发明,完成了轻工业发展的奠基工作;十八世纪中后期,詹姆斯·瓦特两次改进的蒸汽机将工业革命推向高潮;十九世纪初期,富尔顿发明了蒸汽机为动力的轮船,无疑使得本就十分强大的海军如虎添翼;史蒂芬孙的蒸汽机车也带起了近代汽车行业的发展。至此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 反观同时期的中国,确切地说是先后被乾隆、嘉靖、道光三位皇帝统治下的清王朝,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严格控制对外贸易与外交;同时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军机处也随之出现,将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在思想上更是通过“文字狱”严加控制,大力抨击反封建思想;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引发鸦片战争,清廷战败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四、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英国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

英国工业革命及对中国的启示

英国工业革命及对中国的启示 摘要: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这场革命,最先由英国发起,工业革命不仅对英国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也对中国以及世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其中的众多经验也对中国改革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英国,工业革命,启示 17 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和贵族为基础的君主立宪制度,从而成为第一个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国家。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政权推行发展资本主义,促进了工业革命各种前提条件的形成。18世纪中期以后,英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英国资产阶级一方面积极发展海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积聚了丰厚的资本,拓展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廉价的原料产地;另一方面,进一步推行圈地运动,获得了大量雇佣劳动力。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增加了产量,但仍然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于是,一场以生产技术的革命呼之欲出。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的资本主义生产中,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场手工业,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工业革命使依附于土地耕种生产方式的农民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并开始壮大起来,最终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代替了封建生产方式,这样造成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推动了城市化进程。英国资产

阶级表现出极强的进取精神,积极利用新技术、新发明。到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处于“世界工厂”的垄断地位。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很快成为世界霸主,为了不断满足工业资产阶级的需要,英国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在世界各地强占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抢夺原料产地,拓展商品市场,英国成为世界上头号强国。 与此同时,中国也因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开始了近代化历程。 那么,从英国工业革命的历程中,中国又能得到哪些值得借鉴的东西呢。其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重视并大力发展科技,广泛吸收并采用新技术、新发明,才能发展经济,富民强国,促进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进步。这已为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事实所证明,并将继续被以后的事实不断证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是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必将产生巨大推动作用。其二,自主创新是英国工业化的关键。欧洲工业化的时候,英国人口虽然人口不多,但是自由劳动力较多,创新人员较多,由此出现大量的科技和制度创新。中国现在虽然人口13亿多,但大多是农民,这些人几乎与创新无缘,中国城市人口中大多是低技术层次,真正有条件进行高技术创新的人员远远不够。中国需要做的是,提高全民素质,稳健地调整产业结构,使更多的人进入能够创新的阶层。同时要给民间创新一个宽容的社会环境,鼓励企业创新。其三,英国圈

钱学森:中国“第六次产业革命

钱学森:中国“第六次产业革命 前瞻性的思考:中国“第六次产业革命” 2009年10月31日8时6分,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我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同志安详地走了。 国家和人们的悼念活动,久久地持续着。然而,人们对钱老在“古稀之年”退居二线后,又倾注20多年时间、倡导中国“第六次产业革命”的思考和探索,却知之较少,或缺乏系统的了解。今天是12月11日,我们在钱学森诞辰99周年的日子里,就这位科学家、战略家构建的“农业型产业”的思想基础及发展趋势,作一简要概述,以表深切的怀念;并以此作为参与国家发改委组织的“共绘蓝图——我为‘十二五’规划献策”活动的建言。构建《农业型产业》的思想基础上世纪80年代初,担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退居第二线后,基于自己对地球表层客体的深刻认识,针对20世纪70年代相继两次发生能源危机引发的世界学术界争辩,用他组织我国航天事业的“处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分析了中国未来经济、社会中至关紧要的能源、人口、资源、环境等发展趋势。1984年5月,他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委员的一次会议上,以《创建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农业、林业、草业、海业和沙

业》为题,发表了近万言的长篇讲话,提出了全新的“农业型的产业”概念。这也是钱老直面当时学术界争论的有关中国“能源”、“粮食”两大难点,提出的破解新思路。钱老在讲话时一开始就说:“我在这里提出这样一个词,叫农业型的产业,是什么意思?农业型的产业是指像传统农业那样,以太阳为直接能源,靠地面上植物的光合作用来进行产品生产的体系。太阳光是一个强大的能源,在我国的地面上,每平方厘米每年就有l20—200大卡的能量,也就是每亩地上每年接受的太阳光能量相当于114—190吨标准煤!农业型的产业就有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接着,钱老就我国传统农业转化太阳能的现状作了分析。他说,由于限于水和肥料的供应,限于光合作用所必须的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限于植物本身的能力,巨大太阳能只有小部分转变为植物产品。这个比例不到百分之一,常常只有千分之一。就是变成植物产品了,人也不能全部直接利用。就以粮食作物来说,籽实在干产品中还占不到一半,其余的是秸秆类,还被不少农村点“天火”烧掉了,污染了环境。钱老根据传统农业转化太阳能的实际和生物质利用的现状,倡导的“农业型的产业”具有以下鲜明的优势:首先是把发展谋略定位在利用植物提高太阳能的转化效率上,以单位受光面积上最大限度地固定太阳能,作为农事活动的最高目标;其次,把运用“知识密集”的现代化新技术和新技术革命的成果,作

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

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 新财界财经6月7日讯仅用35年的时间,就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大国变成一个令人敬畏的世界头号工业国和制造业中心,有着14亿人口的中国是如何在鸦片战争一个半世纪后突然实现这一历史性转变的呢?要知道,很多具有更“优越”的社会、经济和地缘政治条件的小国都一直无法做到这一点。探究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不同的声音,其中有两种颇具代表性,也最有影响力。 一种属于盲目悲观派,认为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超高速增长不过是政府靠海量投资制造出来的“振兴假象”,是靠牺牲环境和人民长远利益炮制出来的经济泡沫。 这一泡沫的不可持续性在于,中国缺乏一系列使得西方当年能够崛起并维持其经济繁荣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文化和政治元素,比如民主、人权、言论自由、法制、私有银行和独特知识体系,以及完美的市场机制、资本自由流动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等等;因而中国必须靠不断山寨和剽窃西方技术和商业秘密,以及更多的低效国企投资来维持基本增长和就业。 一旦廉价劳动力用光(即所谓刘易斯拐点到来)和政府债台高筑,除非能够实现政治体制向民主制度转型,完成彻底的金融市场化改革、全面的国企和土地私有化,中国的经济衰退和社会崩溃将不可避免。

图一:从公元500年到2014年之间,世界各国累加GDP相对比例变化图。从左至右、由上到下各个颜色分别代表:非亚洲古文明国家(希腊、埃及、土耳其、伊朗)、中国、印度、日本、俄罗斯、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法国、美国。所谓累加GDP,即对于所有列出的国家,其GDP总量必须占全世界GDP总量的70%以上 另一种观点属于盲目乐观派,认为中国的崛起不过是向曾经拥有的上千年辉煌历史地位的自然回归。中国曾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文明和最富有的国家之一,这一历史地位至少从公元前200年保持到公元后1800年,也就是英国工业革命初期(见图一)。 中国曾创造了无数世界领先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奇迹,包括促成文艺复兴后西方全面崛起不可或缺的四大发明以及在陶瓷、纺织和炼铁等方面的领先技术。因此,中国一旦觉醒,回归它以前灿烂文明的巅峰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拿破仑曾形容中国是一头睡狮,“让他睡吧,因为当他醒来时,全世界都将为之颤抖”);而这个时间点已经到来。

工业革命发生在欧洲而非中国的原因

关于工业革命发生在欧洲而非中国的原因 15世纪是一个崭新而别样的世纪,更是一个影响力直达今天的世纪,世界的大变局由此开始。自那时起,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勃兴。侵略与开拓相联系,贸易与搏杀相混淆,经济与军事相纠缠,崛起与争霸相伴随。 500年来,世界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王雄争霸的正剧,你方唱罢,我又登场,世界各大国家江山代代,各领风骚,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辉煌,同时也给其他国家和民族带去了不同程度的伤痛。而今天,实力和信心日增的中国,选择了以更加广阔的胸襟和真正开放的心态去看待历史和现实。 15世纪的中国正值鼎盛,郑和率领当时天下第一的舰队七下西洋,彰显着大国无与伦比的风范。15世纪的欧洲刚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新航路的开辟标志着早起期殖民主义的开端。21世纪的欧洲不管是经济,军事,或是政治,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1世纪的中国,正趁着改革开放的良机,努力发展,已实现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500年的时间漫长的足以颠倒世界的格局,鸦片战争的屈辱还历历在目,抗日战争的惨烈至今无法忘怀,到底是什么让曾经一度领先于世界的中国被狠狠的抛弃,中间的原因可能有千千万万,但工业革命这一因素绝不会被忽略,发生在18世纪的工业革命在世界历史舞台上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可为什么工业革命无意垂青正值鼎盛的中国,而对新生的欧洲情有独钟?个中原因,恐怕不是三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了。 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制度变动的基本趋势是土地兼并和大地产的产生,而土地兼并和大地产产生的结果,并不是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而仍然是小块土地经营,所以仍是小农经济。在小农经济的局限下,土地占有方式趋向集中,而土地经营方式则趋向分散。在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情况下,相对于人口来说,土地都是稀缺的要素。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依靠土地是不能维持整个家庭的生计的,所以不得不采取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的生产方式。男耕女织是中国小农经济的最典型写照。事实上,中国的家庭手工业在小农经济中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农业。在通常情况下,小块土地的产出除供一家人的口粮外,已经剩余不多,而往往还要缴纳繁重的税务,所以农民常常是不得温饱的。因此,农民必须通过家庭手工业来补充个土地的产出,通过出售手工业产品获得收入以补充口粮的不足。这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的生产方式,阻碍商品生产,阻碍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导致自然经济的顽固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难以成长。 清朝入都北京后,为解决八旗官兵生计,决定强占北京附近的土地,遂下圈地之令。很多农民田地被占,流离失所,饥寒迫身;同时又强迫汉族农民“投充”,补充其壮丁队伍。清朝时的圈地更是给汉族人民带来极大痛苦,所圈之地,原田主被逐出家门,背乡离井,因此纷纷起而反抗。顺治四年,大规模的圈地已停止,但零碎的圈地、换地、带地投充仍不断发生。康熙八年六月十七日作出永远不许再圈的决定,圈地至此最后停止。清初大规模地圈地导致“近畿土地,皆为八旗勋旧所圈,民无恒产,皆赖租种旗地为生”。清朝的这项政策,更是让中国与工业革命背道而驰。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手工业有了较快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小农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并持续发展。这时中国的经济虽然繁荣,但这种繁荣只是以农业为主的手工贸易的发达,没有上升到工业上面去。例如,中国的纺织历史要比欧洲国家早好多年,中国汉代和唐代是两个鼎盛期,中国被世界各国誉为“丝国”。不同的是,中国永远是手工作业,永远是人代替机器。北宋的繁荣不是真正工商业的繁荣,而是手工作坊式商贸的繁荣。这跟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不一样的,

工业革命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英国工业革命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电气工程学院 刘天一 201100190055 一、工业革命回顾 工业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又称产业革命,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由于机器的发明及运用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因此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机器时代”(the Age of Machines)。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向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传播,19世纪传至北美。 二、源头处看工业革命 谈到工业革命资产就不得不提到阶级革命,因为正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间接催生了工业革命。 1603年,苏格兰国王詹姆士·斯图亚特继承了英国王位,他鼓吹"君权神授'的说法,根本不把议会放在眼里,曾三次解散议会;他不关心英国的海上贸易,不重视建设海军;这些政策大大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引起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强烈不满。查理一世继位后,仍然独断专行。此时的英国,国王征收各种苛捐杂税,压榨劳动人民,大量工人失业,反对封建压迫的农民要求取消地租,获得土地,革命运动随之逐渐蓬勃兴起,越演越烈。城市平民和失业的手工业者为生活所迫时常暴动,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使英国社会的各种矛盾迅速激化。 1640年,查理一世拒绝接受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大抗议书》,导致和议失败,并在1642年挑起了战争向议会军发起进攻,克伦威尔领导的由自耕农和城市平民组成的骑兵分别于1643年、1645年在马其顿荒原战役和纳比西战役中取得胜利,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死,英吉利共和国开始。在历经克伦威尔独裁统

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大背景下的中国

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大背景下的中国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当中国人民还在反帝运动中作历史抉择的时候,平静却异常猛烈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已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间洗卷开来。伴随着科技革命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术新发明的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始源于美国与德国的历史性革命。 正如浩浩荡荡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来得更激动人心。一方面,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为其创造必要的前提,大机器生产下的资本积累和对殖民地的高品输出与掠夺也其赢得大量资本;另一方面,自然科学突破性发展并速度转化为技术;美、德、意日等开辟为为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毋庸置疑,它的成就造福于人类。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使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在19世纪进入空前活跃并取得重大突破的高潮期。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在19世纪40年代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英国科学家法拉第于1831年成功地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提供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使电力工业得以建立;1853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正式出版《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学说,对人类思想做出伟大贡献。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于1869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奠定了无机化学的基础;物理化学也在19世纪形成并发展起来,从而推动了化学工业的发展。 自然科学的新突破为资本主义发展所要求的新技术革命准备了条件。新技术革命的成果被广泛地运用于工业生产,从而引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其显著特点的。它使世界跨进了电气时代。从19世纪60—70年代起,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电力开始被用来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随后,电灯、电话、电焊、电钻、电车、电报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各种电动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的出现,产生了对电的大量需求。1882年法国学者马?德普勒发现了远距离送电的方法。同年,美国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在纽约创建了美国第一个火力发电站,把输电线结成网络,使供电就像供应煤气和水一样。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的广泛应用,不仅为工业提供了方便而价廉的新动力,而且有力地推动了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诞生。以发电、输电、配电为主要内容的电力工业和制造发电机、电动机、变电器、电线、电缆等的电气设备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内燃机的发明是这一时期应用技术上的又一重大成就。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第一台以煤气为燃料的四冲程内燃机,成为颇受欢迎的小型动力机。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又制造出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具有马力大、重量轻、体积小、效率高的特点,可充作交通工具的发动机。1892年另一名德国工程师狄赛尔发明了一种结构更简单、燃料更便宜的内燃机——柴油机,它虽比使用汽油的内燃机笨重,但却非常适用于重型运输工具。由于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从而在这一领域中引起了一次革命性的变革。19世纪80年代,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汽车诞生了。从90年代起,许多国家都建立起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